第一篇:市工业经济暨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文章标题:市工业经济暨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坚定信心,强抓机遇,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工业经济暨节能降耗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全省节能工作会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分析过去四年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研究部署2007年的工业经济暨
节能降耗工作,动员全市工业系统进一步坚定信心,强抓机遇,牢固树立工业首位意识,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工业经济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努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奋力而为,真抓实干,工业经济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过去的四年,是全市工业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产权结构不断优化的四年;是工业扩大开放、推进招商、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四年;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速度效益大幅提升、工业空前发展、总体面貌变化最大的四年。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全市工业经济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深化企业改革,工业经济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战略不断调整,发展环境明显改善。200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认真分析市情、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的基础上,从我市的市情特点和发展的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果断提出“要扭转我市农业一头沉的局面,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的现代化,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路子。”全市上下“聚精会神抓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加快工业发展的软环境得以明显改善。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比重逐年提高。四年来,全市紧紧围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2年的到2004年达到34:35:31,2006年达到,二产先超一产后超三产。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其增幅大大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三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速度效益大幅提升。2006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7户,比2002年增加了71户。资产达亿元,比2002年增加亿元。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户,比2002年增加了户。同时,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紧紧依托优势资源开发,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大市场,构建了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电煤钨铁种芋红”七大项目体系。四年间,共建成投资上千万元的工业项目89个,完成工业投资亿元,建成一般工业项目个,完成投资亿元。形成了近100万千瓦电能,60万吨铁矿采选冶炼,100多万吨以上农产品加工能力。张掖火电厂、花草滩煤田、2.5万吨红矾钠等一批重大项目先继建成投产,工业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四是改革攻坚取得突破,经营机制不断创新。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来抓,按照“明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的改革思路,通过兼并、租赁、承包、拍卖、出售、破产等多种形式,使90以上的中小企业实现了改组改制。止2006年底,全市287户国有企业已完成改制户,占列入改制计划国有集体企业总数的。通过改制,完成了企业产权体制、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革除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绝大部分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较好的达到了“国家增税、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的预期目标。五是特色产业基本形成,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四年来,全市工业打破了以普通建材、传统化工、小轻工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了以电力、采矿、冶炼、化工、轻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七大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新型能源、矿产、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产业的经济总量占到全部工业经济总量的80。轻重工业的比重更加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一大批能耗高、污染重、产品档次差、投入产出比低的老企业退出规模竞争的行列,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全市规上企业中,新型特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增加值比例发展为78:22,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支柱。能源产业发展迅速,随着黑河梯级电站和张掖火电厂项目建设,我市由电力供应短缺地区转为电力富余输出地区。矿产业开发步入新阶段,煤炭产量出现大幅度增长,工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工业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份额大幅提高,2006年,全部工业产品中产值上亿元的产品种;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达到47家,其中销售额上百万美元的3家,番茄酱、柠檬酸、硅铁、脱水菜等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六是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四年来,紧紧围绕构建“电煤钨铁种芋红”七大项目体系和全力打造“三基一都”的战略构想,用
我市最好的资源、最优质的资产、充满活力的企业,采取“节会招商、网上招商、企业自主招商”等多种方式,努力提升企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基本构建起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各界参与”的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新格局,切实加强了同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的合作,大大提高了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的能力。四年来共争取国际组织资金6715万
美元,共签订各类招商引资项目688个,到位资金35.9亿元,先后引进成都地奥集团、甘肃电投、草原兴发确等近20户国内知名企业来张掖落户。
几年来工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坚持工业强市,把工业发展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精心谋划,抓工业促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坚持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抓投入促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坚持招商引资,提高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的能力,抓开放促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坚持区域特色,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和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抓优势促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营造环境,加快建立改善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抓环境促发展。
刚刚过去的二00六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从工业经济的角度来看,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力度最大、发展氛围最浓的一年,是改革攻坚取得突破、实施工业项目最多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强化工业支撑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克难而进,扎实工作,工业经济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运行质量稳步提高。我们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1、工业经济高速增长,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2.93亿元,同比增长36.2,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38.76;实现利润1.94亿元;实现税金2.28亿元,增长46.53。规模以上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2,拉动GDP增长6个百分点。工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2、工业投资持续增加,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建成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24项,完成投资12.3亿元,比年初计划15项超出9项。明阳纸业有限公司5万吨制浆造纸生产线、黑河水电开发公司小孤山水电站、新洲矿业公司祁青钨选厂建设等19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年初确定的一般工业项目30项,实际建成37项,计划总投资1亿元,完成投资1.18亿元,占当年计划投资的118,全部投入生产。工业项目建设呈现出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速度一年比一年快、效果一年比一年好的可喜局面。
3、资源勘探工作稳步推进,煤田开发取得新进展。全市煤炭资源开发多点开花,花草滩煤田注浆治水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长山子煤田顺利实现了开工建设;平山湖、柴胡子沟煤田勘探完成阶段性资料的汇总分析,民乐三岔煤矿边勘边建同步推进,响水河、东水泉、平坡三个年产30万吨原煤生产能力的矿井正积极整合资源开发建设,将为争取电厂二期扩建项目、确保三大战略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依据各县区不同的资源赋存状况继续加大勘探工作力度,一批非金属矿种勘探取得成效,白云石、耐火粘土等已具备引进资金进行开发的良好条件。
4、节能工作起步良好,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广泛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全市能源结构、能源现状,制定出台了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与全市主要能耗企业全部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工业企业节能意识明显增强,节能措施得到加强,用电需求侧管理、变频调速、余热余压利用等一批新型节能技术在企业广泛推广应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2006年全市工业节能技改投入达到6500万元,全社会万元GDP综合能耗由1.48吨标煤下降到1.42吨标煤,万元GDP电耗由1367千瓦时下降到1300千瓦时,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由3.84吨标煤下降到了3.74吨标煤,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年度节能目标。
5、加强综合指导,稳步推进企业改革。抢抓国家实施政策性破产、优化国有经济结构的政策机遇,加大力度,积极推进山丹焦化厂(含山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破产重组,核销银行贷款9814.21万元,争取到破产补助资金3482万元并已拨付到位。主动协调金融机构和企业,通过财政整体打包回购银行债务等措施,累计化解42户企业的银行债务1.8亿元,使改制后的企业减轻了债务包袱,增强了发展活力。先后组织两次企业改革工作全面督查,加快未改制企业的改革步伐,完成了山丹矿业公司、东水泉煤矿、山丹县陶瓷厂和甘州区林工贸公司等5户企业改制任务。集中妥善的处理了市建工集团公司等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引导和督促市农友化工集团公司提前兑付职工身份置换金533.12万元,巩固和扩大了改革成果,维护了社会稳定。
6、强化优质服务,经济运行协调有序。按照抓主抓重的原则,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各种困难和问题。一是对火电厂供煤运能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协调解决,及时帮助有关企业解决产品外运难的问题,研究探索成立了全市铁路运输协调办公室,引导企业自发成立了制种企业运输协会和重点工业产品运输协会,形成了新的强有力的铁路运力协调体制,保证了种子及重点工业产品及时外运和煤电油运的需求保障,理顺了运输关系,保证了运力需求,减轻了企业负担。二是按照《西气东输石油天然气管道占压物清理专项整顿工作会议》要求,开展了天然气管道占压物的集中清理和督查,全面完成了清理整顿的各项工作任务。
在充分肯定我市工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这些差距和问题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工业经济总量不高,在全市经济总量中份额偏低;二是规模企业个头不大,纳税超100万元的工业企业仅户;三是主导产业层次不深,工业人才短缺,附加值高的产品缺乏;四是发展环境问题不少,软、硬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五是“机遇意识”不强,“等、靠、要”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大开放、大发展的意识相对滞后。对此,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7年的工作重点
今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当前,我市正处在工业刚刚起步、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整体经济仍然属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工业经济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有利于促进发展的环境。世界经济全球化,国内经济国际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从全球范围看,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普遍看好,主要能源和资源产品价格在高位波动,总体上有利于我市以相对的区域优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从国内的发展形势看,今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重点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努力扩大居民消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为我市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和项目为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加快项目建设提供较好的机遇。从目前我市已探明和掌握的资源凭赋状况看,水能资源、煤炭资源、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类型和数量在河西地区都具有相的对区域优势和竞争优势。因此,我市今年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是: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全力推进“三大战略”。突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约束性目标,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全面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打造“三基一都”和建设七大项目体系的目标,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按照“三个降低”“四个保持”“五个提高”的工作要求,加快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工业强市的转变步伐,进一步促进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建立,实现全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三个降低”: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三废”排放量和降低工业系统的职工群体上访事件;
“四个保持”:继续保持较高的工业生产增速、产销率、实现利税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
“五个提高”:进一步提高工业投资强度、企业研发投入、劳动生产率、工业企业就业人员总量和职工收入水平。
(二)具体目标:
经济发展指标: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22,达到38.3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达到30.03亿元;全部工业实现利润增长8,达到1.83亿元;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32,在2006年的基础上提高4个百分点。
项目建设指标:围绕“电、煤、钨、铁、种、芋、红”七大项目体系建设,完成投资36.6亿元,重点抓好34个投资上千万元的工业项目,当年力争建成15项。建成投资千万元以下的一般工业项目30项,完成投资1亿元。
节能降耗指标:制订全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树立1户省级节能降耗先进典型,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电耗完成省上下达的指标,重点耗能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电耗等指标继续下降,节能投入有大幅度增加,节能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技术计量、统计考核等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建立和完善,全市节能降耗工作规范运行。
(三)工作重点:
1、坚持不懈地抓好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继续按照建设七大项目体系的思路,强化服务,靠实责任,确保已确定的项目建设任务落到实处。经初步筛选,确定2007年重点建设投资上千万元,销售收入上3000万元的工业重点建设项目34项,计划总投资36.6亿元,其中2007年完成投资13.5亿元。二是拓宽工作思路,不断提高项目工作水平,更好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要通过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的经济技术合作,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工业经济的外向度,培育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发挥工业项目的支撑作用。三是深入细致地做好项目筛选和储备工作。对现有的储备项目,要继续做深做细前期工作,完善相关资料,建立项目档案,规范项目台帐,搞好项目包装,为投资客商提供可靠详实的项目建设依据,不断充实工业项目储备库。
2、努力加快资源勘探步伐,为工业强市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资源支持。要继续把煤炭等资源开发项目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明确目标,加强协调,强化服务,早见成效。一是在煤田开发上继续全面做好综合协调服务工作,促使长山子、三岔、花草滩三大煤田的顺利建设,力争早日建成。二是在铁矿项目上进一步做好资源分布和储量的勘探工作,充分发挥已经建成项目的作用,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合作引进连铸钢坯和型材轧制项目。三是矿产化工项目上,进一步做好白云岩、硅石、石英石、粘土等资源的勘探工作,以详实的资料,可靠的数据,为打造矿产化工基地提供资源支撑。四是在“钨钼之都”建设上,充分发挥我市在钨钼储量上的优势,加强与新洲矿业公司的合作,在推动落实钨钼深加工项目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不管是国家的宏观政策,还是目前的环境压力和企业利润空间,都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发展循环经济上,要立足现实,根据发展的可行性,一块一块抓落实,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一是要引导和支持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资源消耗行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对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要加大力度,变废为宝,形成新的产业。二是全面做好节能降耗的宏观管理工作。在今年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能源单位台帐,督促其按季报送报表,切实开展节能活动,落实节能措施。建立重点工业企业节能考核指标体系,主要考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万元产值能源消耗量,万元产值“三废”排放量,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投入,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和综合利用率。三是树立和培养1-2户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企业,总结先进经验和基本做法,落实节能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和推动循环经济工作的深入开展。四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选择6户清洁生产试点单位,依法对污染物排放超标,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强银企关系。银行是投资的主渠道,要进一步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切实推进银企合作,通过举办银企对接活动,优化融资环境,争取更多的银行贷款支持工业发展。二是要完善招商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切实以企业为主体,实行项目招商、产业招商、股权招商,以实实在在的利益吸引客商投资。企业家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积极寻求项目,以项目、股权争取资金,加大投入。要支持企业整合资源,扩大投资。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各项扶持资金,帮助企业精心筛选一批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争取国家技改帖息、专项贷款、高新技术引导资金和国债的支持。同时,用足用活国家、省、市在推进企业改革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三是要强化政策支持,为工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鼓励和支持更多的能人创办企业。积极启动民间投资,在土地、规费、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促进各类投资者进入工业领域。四是切实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对企业的服务一定要做到五个不分,即:不分内资外资,不分国有民营,不分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分本地企业还是外地企业,不分行政隶属关系。
5、围绕科技开发,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着力抓好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建设。引导企业依托技术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支持企业创办技术中心,以大企业为依托,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品牌产品,降低单位能耗,防止环境污染,提高企业效益等重点,坚持向外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加快改造现有关键设备,增强传统产业的市场转换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的功能、档次和技术含量。三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企业上网工程,指导重点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和信息平台,把信息技术渗透到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推进企业产品研制、技术开发、质量检测、成本核算、市场预测和管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努力提高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6、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推动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是要把山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市矿化公司和冶炼厂等未改制企业的改革作为重点,整体推进未改制企业的改革。二是切实做好市五色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丝路春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深化改革工作,全员置换职工身份,彻底明晰产权关系,完成“两个置换”的目标。三是继续做好遗留问题处理工作。在总结今年张掖农友化工(集团)公司提前兑付在岗职工身份置换金经验的基础上,明年把市天源农机制造公司等企业作为重点,督促企业提前支付职工身份置换金。同时,督促已改制企业全面落实改制方案,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以完善的政策、良好的作风、细致的工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切实降低职工群体性上访事件,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市工业经济暨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工业经济暨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第二篇:市工业经济暨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文章标题:市工业经济暨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坚定信心,强抓机遇,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工业经济暨节能降耗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全省节能工作会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分析过去四年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研究部署2007年的工业经济暨节能降耗工作,动员全市工业系统进一步坚定信心,强抓机遇,牢固树立工业首位意识,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工业经济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努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奋力而为,真抓实干,工业经济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过去的四年,是全市工业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产权结构不断优化的四年;是工业扩大开放、推进招商、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四年;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速度效益大幅提升、工业空前发展、总体面貌变化最大的四年。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全市工业经济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深化企业改革,工业经济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战略不断调整,发展环境明显改善。200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认真分析市情、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的基础上,从我市的市情特点和发展的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果断提出“要扭转我市农业一头沉的局面,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的现代化,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路子。”全市上下“聚精会神抓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加快工业发展的软环境得以明显改善。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比重逐年提高。四年来,全市紧紧围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2年的到2004年达到34:35:31,2006年达到,二产先超一产后超三产。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其增幅大大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三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速度效益大幅提升。2006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7户,比2002年增加了71户。资产达亿元,比2002年增加亿元。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户,比2002年增加了户。同时,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紧紧依托优势资源开发,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大市场,构建了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电煤钨铁种芋红”七大项目体系。四年间,共建成投资上千万元的工业项目89个,完成工业投资亿元,建成一般工业项目个,完成投资亿元。形成了近100万千瓦电能,60万吨铁矿采选冶炼,100多万吨以上农产品加工能力。张掖火电厂、花草滩煤田、2.5万吨红矾钠等一批重大项目先继建成投产,工业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四是改革攻坚取得突破,经营机制不断创新。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来抓,按照“明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的改革思路,通过兼并、租赁、承包、拍卖、出售、破产等多种形式,使90以上的中小企业实现了改组改制。止2006年底,全市287户国有企业已完成改制户,占列入改制计划国有集体企业总数的。通过改制,完成了企业产权体制、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革除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绝大部分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较好的达到了“国家增税、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的预期目标。五是特色产业基本形成,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四年来,全市工业打破了以普通建材、传统化工、小轻工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了以电力、采矿、冶炼、化工、轻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七大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新型能源、矿产、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产业的经济总量占到全部工业经济总量的80。轻重工业的比重更加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一大批能耗高、污染重、产品档次差、投入产出比低的老企业退出规模竞争的行列,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全市规上企业中,新型特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增加值比例发展为78:22,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支柱。能源产业发展迅速,随着黑河梯级电站和张掖火电厂项目建设,我市由电力供应短缺地区转为电力富余输出地区。矿产业开发步入新阶段,煤炭产量出现大幅度增长,工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工业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份额大幅提高,2006年,全部工业产品中产值上亿元的产品种;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达到47家,其中销售额上百万美元的3家,番茄酱、柠檬酸、硅铁、脱水菜等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六是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四年来,紧紧围绕构建“电煤钨铁种芋红”七大项目体系和全力打造“三基一都”的战略构想,
第三篇:市长在全市振兴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如何振兴工业经济,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分析发展形势,查找发展差距,理清发展思路,动员全市上下提高认识,提振信心,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彻底扭转乐昌工业被动、落后的局面。等一会,李书记还将作重要指示,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勇对困难,正确认识我市工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应对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主要工业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在历届领导班子、各部门、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新投产工业项目少、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国内外经济疲软等困难和挑战,主要工业指标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2009年、2010年、2011年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5.86亿元、20.46亿元、24.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6%、15.1%、15.3%,呈现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二是产业园建设发展步伐加快。截至2011年底,园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34亿元(其中我市财政投入资金2.19亿元、融资投入3619万元),累计征用土地4100多亩,实现“三通一平”的土地2500多亩,园区各项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截止目前,入园企业25家,建成投产13家。今年1-4月,完成工业增加值9324万元,同比增长1042%。园区建设发展蒸蒸日上,为我市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三是重点工业企业项目建设取得较好成效。近年来,我市全力以赴抓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一批大企业、大项目相继落户、投产。成功引进了中国五矿、华电国际、中国建材南方水泥三大央企。广东新纺联项目于去年正式投产,投产后每年将产生近2亿元产值。乐昌南方建材新上年产200万吨生产线。东方锆业乐昌分公司二期6000吨高纯氧化锆生产线正式投产。这些投资额大、带动力强的重点工业企业项目,将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推动力。
我市工业经济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工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工业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振兴乐昌工业任重道远。再加上欧债危机向深层次演变,国际贸易增速回落,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这些因素也将波及到我市工业经济。对此,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形成加快工业发展的合力。
(一)从工业发展现状来看,工业总体实力依然较弱。近年来,我市形成了电力、建材、纺织服装、机械铸造、新型化工、生物保健等产业,目前,全市现有工业企业55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具备了较好的工业发展基础。但工业经济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从整体运行看,工业总量小、效益差、税收贡献率低。2011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只有56.12亿元、增加值18.6亿元,工业经济总量还非常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劳动力紧张、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市工业化的进程。从骨干企业看,大项目少、拉动力强的项目少、财源支柱型项目少。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群配套差,产业链条短、不完善,企业生产成本高、效益差,缺大少强。如2011年我市纳税过千万(含地方留存部分)的企业只有坪石发电(b)厂1家,产值超亿元企业仅有17家,超15亿元只有坪石发电(b)厂1家。缺少大型企业作支撑,也就无法很好的抵御经济波动带来的冲击。从企业素质看,我市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仍较为粗放,高能耗企业多,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产业集聚度不高,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企业之间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整体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目前还有23家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转制任务没有完成,债务较重,遗留问题多,推进难度大。
(二)从工业发展环境来看,工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在环境层面上,我市被列为生态发展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用地指标等各种制约因素增多,面临着既要发展工业,又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这一定位倒逼我们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跳出传统的发展模式,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而我市工业经济中以高能耗企业居多,如何做到既要加快工业发展,又要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十二五”用能控制指标,破解这一矛盾的困难和压力很大。在政府层面上,一些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改革创新意识不够强,思路不够宽。个别部门单位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办事效率不够高,工作落实的执行力不够强。一些干部心浮气躁,作风不实,群众观念淡薄,工作缺乏干劲等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市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在企业层面上,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诸多困难,招工难、技术工短缺、融资难、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从周边发展态势来看,工业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与周边经济强县(市)相比,我们的工业仍存在较大差距,很多指标绝对值处于韶关全市后进。在绝对值很小的情况下,只有增速远远高于人家,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发展。周边兄弟县(市)正处于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南雄、仁化、乳源发展势头强劲,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就拿今年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来看,南雄(39%)、始兴(32%)两县(市)增速超30%,新丰(27.9%)、翁源(22%)两县增速超20%,而我市增速为18.8%,远远落后于以上县市。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新丰(58.3%)、翁源(48.6%)两县增速超过40%,而我市下降了27.6%,不增反降,排名倒数第一。我们可以看出:凡是工业强的县(市),其综合实力也强。因此,要赶超其他经济强县(市),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发展步伐。
二、突出重点,创新举措,努力实现我市工业发展的新突破新成效
市十一次党代会和十三届人代会确立了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达51亿元,年均增速20%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家付出艰辛的努力。
(一)在项目带动上下功夫。
工业项目是构建现代工业体系的有力抓手,也是工业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我们要通过工业项目带动投资的增长增速、资源的优化配置、人才的培养引进,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总量的壮大提升。
一是狠抓重点求突破。按照项目进度和质量要求,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特别要强化生产要素的调度保障,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强势推进省市重点项目的建设。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22个重点项目,其中工业项目8个。这8个项目目前正处在施工或者前期阶段,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举全市之力,重点攻关、重点突破、重点建设、重点服务,做好落实工作。当前,正是施工的黄金季节。对于利生纺织、五矿萤石、福润肉类加工等在建项目,要切实抓好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加班加点,力争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完成建设任务,确保年内竣工投产。
二是分类指导快推进。挂点领导和责任单位要按照重点项目挂扶制度要求,对现有项目逐个分析,逐个制定推进措施。要经常深入项目工地现场办公,切实解决好土地、资金、环保等方面的问题,努力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探索建立重点项目分类预警制度,对进展缓慢、出现问题、造成影响的,该警告就警告,该通报就通报,用严格的督导促进工作落实。市监察局、重点办、督查室要加大对工业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对工业园区建设、重点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要盯住不放,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制度,随时掌握进度,及时解决问题。
三是积极争取早储备。紧紧围绕产业政策、资源禀赋和发展需要,抓紧策划、生成一批生产有力、效益突出、前景广阔、带动有效的大项目、好项目。市发改、经信、科技、国土等部门要加强与上级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动向,帮助企业向上争项目、跑资金、要政策。市发改部门要抓紧建设项目储备库,按照项目成熟度,精心筛选和储备一批项目,做到储备一批、推介一批、建设一批,形成梯次推进、良性循环的运作机制,力争每年流动策划储备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20个。
(二)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
振兴工业,一靠企业增资扩产,二靠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是最便捷、最有效的办法。前段时间,我们在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对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进行了完善和补充,目前,建立健全了《产业园项目准入条件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乐昌市服务企业用工实施方案》、《乐昌市行政服务全程代办制定和限时办结制度》等8项招商引资政策措施。下一步,重在组织实施,重在取得实效。当前,要重点抓好三点:
一是注重招商理念的转变。乐昌要振兴工业经济,增强发展后劲,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招商引资之路。乐昌要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必须进一步确立和真正落实招商引资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生命线的特殊地位和价值。各级领导、各部门要与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在行动上落实。切实做到领导力量上率先垂范、队伍建设上优化配置、经费安排上优先保障、措施方法上务实创新,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我们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抓手,坚持务实招商和理性招商的核心理念。千方百计引进更多税收贡献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效应强的项目、企业,坚决扭转引进来不易与落下去更难的被动局面。
二是注重招商方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我市在区位、环境、劳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瞄准大、高、名、外项目,创新招商方式,切实在招大引强上下功夫。对中国风电等有意向、能够支撑财力增长的大项目、好项目,要紧抓不放,力争尽快签约、尽快开工建设。今后,各镇(街道、办事处)、各部门既要把重点放在引进投资过亿元、过5000万元的大项目上,又要注意有选择地引进技术含量高、财政贡献大、有利于产业配套、成长性好的中小项目。产业园要按照发展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兼顾低碳、环保、循环经济和高科技等战略新型产业的定位,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钟表行业。
三是注重招商质量的提升。招商更要选资。要坚持推行项目审查制度,对每一个引进项目进行专门审查评估,并对拟引进企业展开背景调查和投资强度测算,确保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所占资源的配套性。对一些限期内仍不开发的项目,要废止合同,收回所占资源,重新招商引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符合科学发展、有利于壮大经济实力、促进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项目,要大力支持、抓出成效;
严把项目准入关,对不符合科学发展、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即使能得到一些眼前利益,也坚决否决。
四是注重招商能力的提高。在招商的过程中,我们要讲究策略和能力。对于招商引资工作者,特别是两支攻坚团队的成员,应提升四种能力。其一,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在招商信息收集中,一方面要“知商”,也就是要了解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投资欲望、投资方向。为更有效的进行项目的对接,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要“知己”,也就是信息的收集整理同样也涵盖对自身情况的把握,为更有利于与外商的对接。其二,项目推荐谈判能力。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意图、策略、需求。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不接受任何不合理的附加条件,不索取任何不合理的利益。要把握分寸,有理有节。针对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谈判策略。其三,项目跟踪落实的能力。要保持与初次接触的投资商有长期交流,不断线、无阻隔、易沟通;
要促进有意向在谈的项目及时签约;
要促进已签约项目及时进场建设;
要促进已进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及时竣工,从而使招商项目真正落户。其四,协调服务能力。招商引资工作者既要充分发挥招商活动的主力军作用,更要发挥协调员作用,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将相对独立的各部门工作统一协调起来,避免互相推诿和扯皮,从而促进项目的对接和落户。
(三)在产业集聚上下功夫。
要围绕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优势主导产业,促进企业上规模、提档次、增效益,打造具有较强带动力、辐射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强大的产业实力带动工业的发展。
一是抓好园区建设。产业园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要按照“强基础、上项目、抓服务”的思路抓好产业园建设。其一,抓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要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把路通、电通、水通、气通、光纤通作为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其二,抓进度,加快入园项目建设。对于已经落地开工的项目,要加强督促调度,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具体困难,确保在建项目及早竣工投产。对于已经确定的项目,要按合同督促抓紧开工建设,做好各类协调服务,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如期完工;
对于有意向的项目,要加大对接联系力度,力争意向性项目及早落地开工。其三,抓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园区管理制度,切实为园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各职能部门要对企业、项目实行“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并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度,确保为入园企业提供“保姆式”的服务环境。其四,抓供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计划开展征地工作,确保园区一定的土地储备,适应园区发展需要。产业园、国土等部门要加强土地清理工作,对发现的闲置土地或者没有达到承诺投资强度的项目,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或不履行整改的,依法收回土地或核减供地面积,切实盘活闲置存量土地。
二是壮大优势产业。我市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已成为我市未来工业发展战略目标。要按照“扩大经济总量、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着力打造好电力、建材、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化工、生物保健等优势产业,提升产业集聚度。要认真研究我市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延伸问题,围绕产业链中的薄弱和关键环节招商引资、新上技改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四)在企业培植上下功夫。
一是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工业一定要有龙头带动。龙头强,带动力才强,支撑力才强。发展工业,必须下大力气抓龙头企业的发展,增强龙头企业对全市工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能力。对坪石发电(b)厂、南方水泥、粤北化工、东方锆业、新纺联等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辐射能力的企业,要按照“因企施策,一企一策”的原则重点培育,在生产要素上优先安排,在服务上重点保证,集中优势资源重点配置,强化用煤、用电、用油、用工等要素保障,促进企业增资扩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和改制上市。围绕促进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培育前景好、创新力强的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建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运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做强做大工业经济。
二是培育规上企业。我们要筛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规模以下以及限额以下企业,扶持和促进其加快发展,使这些企业尽快成为规上工业企业或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同时,对规上工业企业及限额以上贸易中小企业加大帮扶力度,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就拿今年来讲,我们要完成净增规模以上企业7家,实现累计规上企业户数42家的目标。
三是扶持中小微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开展政策宣传,用好用活政策。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鼓励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建立开放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中介组织。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市场、技术、人才和融资等信息咨询及协调服务。
三、优化环境,积极作为,努力形成服务工业发展的新格局新面貌
政府是营造环境的主体,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振兴工业经济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
(一)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努力在服务企业、推动发展上有新的形象。
一是为企业发展打造高效的服务环境。领导就是服务,政务的本质也是服务。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速提效提形象,全力优化政务环境。其一,要强化服务意识。各职能部门要把企业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寓管理职能于真诚细致的服务中,由坐等服务向上门服务、预约服务转变,以立即办、限时办为准则,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积极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筑快捷畅通的服务绿色通道。发改、经信等部门要吃透国家政策,深入企业调研、座谈,主动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争取更多的支持。安监和环保是红线,但并不代表一些项目不能做,要开动脑筋,如何把一些环评和安评的手续做好?能在市内做的,必须限期解决,不在我市范围内的,要主动和上级沟通,以最快的速度把手续办下来,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其二,要健全服务体系。要以行政服务中心为平台,健全完善各项服务功能,各涉企审批和服务单位都要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杜绝审批事项两头受理,真正把行政服务中心的实事办实、真事办真,办成名副其实的“一站式”审批服务。要实行入园企业手续代办制度,园区内企业所有手续,可以交园区统一代办,园区不收取任何费用。要继续实行市领导和部门帮扶企业制度。市领导和部门与重点企业结对帮扶,各部门要安排专人跟踪服务,定期与企业家座谈,征求意见,解决问题,加快发展。
二是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要素保障环境。其一,要创新金融支持。要创新担保模式,做强担保公司,同时鼓励引进其他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宽融资渠道。要研究制定融资政策,强化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金融对接。建立园区企业融资平台,加大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引进力度,健全园区企业、银行的对接交流机制,举办银企对接交流会,帮助园区企业融资,要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实体经济,力促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对园区的扶持,有效解决园区及企业融资难问题。其二,要强化用地保障。要加大工业储备用地的收储力度,为工业预留发展空间。要提高土地的使用科学化水平各类工业园区、工业项目都要坚持集约和节约用地。要积极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保障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的合理用地需求。其三,要破解用工难题。要根据乐昌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真正落实招工、引工、留工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导产业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加强企业与工商技校的校企合作,促进劳动力转移。
(二)从企业层面来说,要努力在振兴工业经济、提升企业竞争力上有新的作为。
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领导者,是工业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家的素质不仅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命运,而且影响着一方经济的发展。今天,很多企业家都来参会了。借此机会,我也提几点建议:
一是要提升自身素质。要有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了解掌握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灵活应变,把握主动,始终使自己站在市场的前沿。要有创大业的志向。当今时代,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企业家应有永不满足之念,立足把事业做大,把企业做强。要有战略开放的眼光。企业家对企业的发展必须立足长远,高度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谋划,不断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发展活力。要有开放眼光,善于借力做大做强,使企业接轨大市场,融入大产业。要有打造企业文化能力。各企业要立足自身,建设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
二是要坚持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关键是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主导产品的竞争能力。各企业要重视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夯实发展基础。要加强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建设,不断研发新产品、增上新项目,提高市场竞争力。要进一步强化品牌创新意识,把培植名牌贯穿于企业发展全过程,争创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
三要履行义务职责。要依法纳税。对企业的承诺,政府会坚决兑现,希望企业也要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自觉依法纳税、贡献社会、回报社会。要重视环保。省环保厅自3月14日起对韶关市实行“区域限批”,就说明了国家对环保的高度重视。为此,企业家要强化公德意识,主动配合落实节能预警调控措施,做到节约用水、用电、用煤,做到废水、废气、废渣达标排放。要诚信守法。正确处理企业与政府、社会、银行以及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的关系,认真遵守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依法开展经营活动,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打造诚信品牌,提高企业信誉度。
四是要保障生产安全。安全生产是高压线,如果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企业家就不能集中精力做企业,企业也不会有长远的发展。各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要切实加大投入,全力落实“三同时”和安全生产各项规定。要加大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把安全融入企业文化,植根员工思想。
同志们,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工业经济繁荣发展,关键靠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及全市广大企业家的辛勤付出。我们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万众一心,再掀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热潮,为推动乐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市工商工作会议上工作报告
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工作报告
同志们:
这次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任务。市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学英同志会前专门听取了汇报,今天又在百忙之中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听讲,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工作情况,全市工商系统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四个统一”,引深“五增五创”,实施“五五工程”,争创“六个一流”,尽职尽责加强市场监管,尽心尽力服务经济发展,全心全意开展消费维权,扎扎实实加强队伍建设,圆满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
一、推进公平竞争,非公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全面落实省政府5个“27条”,坚持“法无明文规定不限制”的原则;设立服务热线,落实服务承诺、首办责任、限时办结等各项制度;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多项措施,全面优化办事环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年内全市私营企业发展到8070户,比上年增长 39.16%;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6195户,比上年增长16.8%;非公经济在经济总量中占有的比例明显增大,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二、落实“一所一标”、“一员一标”,“品牌兴市”取得新突破。在实施“品牌兴市”战略中,认真落实市县两级政府出台的商标奖励政策,以基层工商所深入开展 “一员一标”、“一所一标”活动为抓手,细化工作指标,落实考核办法,有力促进全市商标注册工作深入开展。年内帮助申请注册商标230件,全市注册商标达到2280件;申报山西省著名商标26件,全市山西省著名商标达到71件。山西同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同德”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我市驰名商标零的突破。市委董洪运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我局实施商标战略所取得的成绩。
三、强化信用建设,数据质量达到新要求。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扎实推进“信用忻州”建设。建立数据中心,归集各类市场主体登记信息83127条;推进“网上审批,网上年检,网上办案,网上办公”,实施信用分类监管,锁定信息53096条;组织开展数据质量检查,全系统市场主体的登记、年检、案件信息全部入网入库。牵头开展涉煤涉焦中介组织清理整顿工作,制订工作方案,召开联席会议,开展摸底培训,整顿工作全面展开。推荐认定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4家,进一步推进企业信用自律,营造信用环境。
四、推进“七农工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目标。全市工商系统紧紧扭住 “七农工程”不松手。实施“红盾护农”,全年查处农资案件69起,收缴罚没款14.42万元;实施“商标兴农”,引导帮助申请注册涉农商标61件;实施“合同帮农”,培育涉农龙头企业100户,签约订单17万份,订单金额达到6.5亿元;实施“经纪人活农”,新发展农村经纪人2328名,累计达到10446名;实施“经济组织强农”,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3707户,注册资金总额达到68亿元;实施“食品安农”,培育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2024户,全市300人以上行政村全部实现 “一村一店”;实施“维权惠农”,按照“县政府主导、乡政府组织、村委会实施、工商局推动、消费者参与、全社会齐抓共管”的“一会两站”建设模式,基本实现消费维权网络城乡、农村全覆盖。
五、引深“六帮活动”,服务企业有了新进展。落实服务企业“六帮活动”,以饱满的热情、优质的服务、务实的作风、严明的纪律,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扎扎实实服务企业健康发展。全系统工商干部下企业帮扶人数达1467人次,走访企业2239户,召开座谈会33次,发放帮扶活动宣传资料2万份,发放问卷5871份,发现问题1130个,帮助企业解决问题783个,利用工商职能为企业融资22.99亿元。
六、推进监管创新,实现了辖区内流通环节食品市场安全稳定。一是为了推动食品经营户建立健全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制度,有效解决进(销)货台账记录难和坚持难的问题,原平市工商局借鉴浙江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经验,率先在辖区试行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加强食品经营市场主体的准入管理,全市发放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许可证4565户,实现了许可证审批由卫生部门向工商部门的平稳过渡。三是深入开展了乳制品、食品添加剂、地沟油、节日市场等专项执法检查,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328起,查获假冒五粮液、汾酒等白酒2183瓶,假冒雪花啤酒6980瓶,没收过期罐头、饮料、奶制品共计9744瓶(袋),收缴罚没款96.26万元。
七、深入开展挂照经营专项行动,市场主体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将组织开展挂照经营专项执法行动作为“查处无照、保证亮照”的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两个100﹪”的目标,采取“服务和监管并举、查处和疏导结合”的有效措施,广泛开展证照管理示范户、示范市场建设,坚决查处无照经营违法行为。年内共取缔无照经营户191户,办理无证无照经营案件353起,收缴罚没款120.11万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得到有效规范。
八、开展专项行动,有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一是组织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检查经营户4190户,检查批发零售市场262个,整治重点区域169处,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3起。二是开展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行动,共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44起,收缴罚没款31.73万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7起,收缴罚没款4.2万元。三是整
治虚假违法广告,共查处各类违法广告案件162起,收缴罚没款25.2万元。四是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和公安部门配合,端掉传销窝点19个,遣散传销人员789人。五是治理超限超载,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7574人次,执法车辆2385台次,检查汽车修理门店1723户次,检查储售煤(货)场563户次,取缔非法煤炭储售点50个,立案查处27起,收缴罚没款7.6万元,没收非法所得8.9万元,没收原煤1555.8吨,清除煤矸石和石料15.4万吨。六是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建立完善 “三个一”工作机制,在广东肇庆、四川乐山召开的全国工商系统旅游市场监管联盟第二、三次大会上,我局代表全省参加会议,并作为首家发言单位做了经验介绍,受到与会领导的好评。此外,认真开展了农村市场专项整治,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安全生产、淘汰落后产能、城区环境秩序“百日攻坚”、稳定市场价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多项工作,全市工商系统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规案件2609起,收缴罚没款1038万元。
九、高度关注民生,消费维权取得新成绩。切实加强12315“四个平台”规范化建设,举办业务系统新软件应用培训,规范申诉举报受理程序,提高申诉举报受理质量。以“消费与服务”为主题深入开展多种形式消费维权活动,3.15期间,组织全市22家与消费维权息息相关的单位统一活动,方便消费者申诉举报;9月14日隆重召开“诚信维权先进单
位”表彰大会,对全市“十佳维权先进个人”、163户“诚信维权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全年全系统共受理群众咨询 5026 件、申诉801 件、举报445 件,挽回经济损失88.4万元,有效化解了消费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
十、加强班子队伍建设,为促进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一是“作风整顿月”活动扎实有效。我局按照“八个结合”的整体思路,深入开展“作风整顿月”活动。以增强干部职工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自觉性为前提,深入开展学习教育;以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大胆负责、敢管善管、率先垂范的作用为核心,努力提高领导班子能力水平;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认真查摆,勇于剖析,堵塞影响队伍作风的漏洞;以完善和落实制度为保证,建章立制,常抓不懈,培养干部职工良好的作风养成;以全面推动各项工作为目标,对全年重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把作风整顿的成果运用到工作实际。“作风整顿月”活动做到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方法措施和目标效果高度一致。通过整顿,全系统干部作风明显改进,组织纪律明显加强,环境卫生明显改观,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各项工作取得成绩提供了作风保证。二是“解放思想大讨论”落到实处。认真学习贯彻省委袁纯清书记“7.29”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局开展 “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服务转型、促进跨越”和市委开展“山西大发展,忻州怎么办”大讨论活动要求,开展了“围绕转型选
课题,破解难题促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根据各自职能,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自己选择课题,自己破解课题,从根本上探索解决制约工商转型发展的难题,为全系统各项工作创新跨越奠定了思想基础。三是创先争优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以学习右玉精神为动力,深入开展争当“创先争优”示范岗和示范窗口活动;全面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干部”建设,全体干部职工立足岗位,通过学习提高能力和素质,努力争创办案能手、维权能手、注册能手、计算机能手、爱岗敬业标兵和优秀党员,全系统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四是法制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全市以开展“把案件办成案例”活动为抓手,强化法制培训,规范办案程序,加大案件核审力度,坚持大要案件“立案前上会研究,遇到疑难集体讨论,法制人员全程参与”,提升了执法办案的水平和质量。五是基层建设迈出新步伐。出台了工商所“达标创优”活动实施方案,把“五化”要求具体量化为23项考核指标。各县局强化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工商所“达标创优”工作有序开展。经市局初步验收,首批21个工商所基本达到验收标准,圆满实现的创建目标,基层工商所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六是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果。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制度的精神实质,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制,以“两风险”防范管理为重点,逐项排查风险,评估风险等级,制定防范措施,确定防范责任,形成一整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按照省局“工商形象、十事十办”和“作风建设、十查十看”的要求,具体细化标准,严格考核管理,严明工作纪律,确保干部管理、约束、激励等各项制度落到实处。高度重视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用良好的队伍作风赢得群众的好评,全系统14个县局中有7个政风行风评议在本县执法单位中排名第一,4个排名第二,2个排名第三,市局有望实现全市执法单位排名第一的目标。
一年来,全系统各级协会、中心等单位,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开展教育培训、推动非公党建、帮助就业创业、指导行业发展、促进行业自律、加强舆论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消协、民协、个协全部完成换届工作,协会组织得到进一步健全,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全市新闻宣传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年在《中国工商报》、《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电视台四大媒体刊播新闻及稿件88篇(条),为各项工作开展营造了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
总之,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把作风整顿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服务科学发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消费权益的强大动力,全年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我市经
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9月,国家工商总局授予我局“全国工商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6月6日,国家工商总局付双建副局长深入我市进行调研,对我局的整体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年内,省文明委授予我局“文明和谐单位”荣誉称号,省工商局授予我局“商标监督管理和实施商标战略工作先进单位”、“打击传销先进单位”、“治超工作先进集体”、“查办案件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市委市政府授予我局“红旗党组织”、“环境秩序整治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市局政务大厅再次被推荐为全国妇联命名的“巾帼文明岗”,12315申诉举报中心被市总工会授予“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职工”示范单位。12月24日,市委董洪运书记专程来到我局考察工作,察看了政务大厅、12315申诉举报中心、广告监测中心、行政效能监控中心、商品监测中心、荣誉室,称赞工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为促进当地经济良好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并且欣然题词,勉励我们“依法行政,热情服务,为忻州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功立业”。这些荣誉的取得,充分证明我们这支队伍是团结奋进、创先争优、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队伍。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关心支持工商事业的上级领导、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辛勤奋战在基层执法一线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关于2011年工作任务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实施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以转型跨越为主旋律,全面落实“三五”工作总要求的关键之年。2011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以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全力服务转型跨越发展为主旋律,做到“四个统一”,落实“五个更加”,推进“五增五创”,争创“六个一流”,抓住机遇,奋发有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在我市转型跨越发展的主战场建功立业、创先争优。按照总体要求,具体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以活跃市场经济为根本,更加自觉服务经济发展。忻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始终是当务之急,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2011年,我市确定了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5%的指标,这是市委、市政府在客观分析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跳起来摘果子”的要求。为此,我们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主动服务、积极服务、创造性服务,力争在服务经济发展中有更大作为。
1、用足用活政策,活跃市场主体。只有让各类市场主体活跃起来,转型跨越发展才有动力和冲劲。民营经济是就业经济、富民经济,也是强市经济,民营经济最具有发展活力和潜力。要用足用活政策,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出台的“
5个27条”,进一步制订措施,推进公平竞争,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活力、创业活力和发展活力,使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力争私营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总量翻一番的目标。要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民工等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开展好“七农”工程,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要以实现“两覆盖”为目标,推进非公党建工作,发挥党员在非公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
2、打造“五个平台”,活跃金融市场。要继续打造五大平台,通过股权出质融资、动产抵押融资、商标出质融资、信用贷款融资以及支持组建小额贷款公司的民间资本投资平台,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创业发展提供有力有效的资金支持。尤其要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力度,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宣传,争取所有商业银行都能依托信用体系建设成果,无抵押、无担保、凭信用为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推进金融服务方式创新。
3、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竞争实力。品牌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名片。一是要大力发展地理商标品牌。充分发挥山区农产品异常丰富,绿色产品开发等潜力巨大的优势。二是要广泛开展“一企一商标”、“一村一品一商标”、“一县一业一品牌”活动。要扎实推进 “一员一标”、“一所一标”、“一局一标”活动,促进企业商标注册和争创著名、驰名商标,力
争“十二五”期间,使我市注册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翻一番。三是要抓住在五台山召开第五次全国部分景区工商局旅游市场监管联盟会议机会,推出五台山世界文化遗产品牌,通过旅游产业的带动和引导,打造转型发展的新亮点。
4、推进信用建设,夯实市场经济基石。信用体系建设是全社会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建设良好的信用秩序和信用环境,才能有效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和互动平台。一要继续完善信用信息体系,全面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扩大信用信息征集,建立企业自主申报信用信息机制。二要推进成果应用,实现信用信息平台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转变,为社会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和评价成果服务。三要继续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认定、“山西省信用示范企业”推荐、“诚信市场”争创等活动,引导企业增强信用自律意识。
5、转变工商职能,优化发展环境。要继续引深推进“五增五创”工作主题,落实“六帮”活动机制。尤其要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大力创造公开高效的办事环境。要提高履职效能,完善服务承诺制度、首问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流动服务”。要加大对企业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开设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注册成本。要通过政策服务、职能服务,窗
口服务和数据服务,建设工商服务体系。要积极分析经济运行情况,掌握一、二、三产业分布动态和变化规律,为政府部门在投资、引资、规划发展、制定措施、经济分析等方面,提供精准的市场主体信息。
二、以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为目标,更加高效加强市场监管。
我们必须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营销方式现代化,市场竞争激烈化,市场监管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工商部门在监管执法中,必须理解转型跨越发展过程中经营者所面临的新困难、新问题,提升监管效能,完善监管机制,加大办案力度,拓宽办案类型,防范监管风险,要把握尺度,在规范监管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更加高效地加强市场监管,其重点是:
1、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一要以试点推广食品安全电子监管为重点,按照全省总体部署,在全市食品总经销、总代理、食品流通企业、食品批发市场、二级批发经营者中推广“一票通”电子监管制度。要加强对试点经营户的指导、监管,制定完善《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办法》、《食品经营户管理规范》,形成食品安全电子监管长效机制。原平市工商局今年要抓好这项工作的完善和总结,为全市推广做好准备。二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进一步提
炼我市的成功做法,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三要认真贯彻我市去年底制定的《关于严肃流通环节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纪律的暂行规定》,严肃工作纪律,确保流通环节乳品质量安全。这里强调,要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和总局的要求,积极向当地政府申请经费,做好食品特别是婴幼儿配方乳制品的抽检工作。
2、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要按照省局出台的八条措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不法行为。重点开展好粮、油、肉、副食、蔬菜等百姓生活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无证无照经营、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市场动态监测,严格信息报送制度,引导督促市场经营者和开办者遵守国家价格政策。
3、抓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要以代理公司、商品集散地、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高发地为重点整治对象,坚决打击侵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涉外商标专用权的行为,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在3月底前取得实效。
4、认真开展好清理整顿涉煤涉焦市场中介组织工作。要在市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领导组统一领导下,发挥牵头作用,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抓好整顿工作。要以清查中介组织“不中不公、违规操作、弄虚作假、商业贿赂”等违
法违规问题为重点,做好审查、重新登记、协调建立执业备案制,搭建信用信息平台及归集发布等工作。
5、大力加强竞争执法工作。认真履行《反垄断法》赋予的职能,对重点行业的市场竞争情况展开调查,坚决查处公用企业和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制竞争的行为;深入开展打击“傍名牌”执法行动,加大保护商业秘密力度,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扫黄打非、禁毒、反假币、反洗钱等工作。
6、加强广告监管。要突出重点,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要创新机制,开展广告业主培训,促进品牌广告推介,加强广告监测,研究广告投放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广告业规范发展,做大做强。
7、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传销违法行为。要继续完善工商、公安联合执法和单位、乡镇、社区协作机制,严查传销大要案件,严惩传销骨干分子。忻府、原平要发挥基层组织和打传联络员作用,积极研究非法传销的新动向,深入开展创建“无传销社区(院校、村镇)”活动。
8、打击合同欺诈。要开展治理格式合同专项执法行动,继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规范和发展中介服务业。
9、加强治超工作。要克服治超工作中的厌战情绪和麻痹思想,完善长效机制,加大巡查力度,积极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严防非法储售煤场死灰复燃。
10、开展好查无照等专项执法行动。要继续完善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机制,巩固挂照经营专项行动成果,防范执法风险,确保主体准入行为规范。同时,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农资、汽车、成品油等市场监管。做好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
三、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使命,更加有为强化消费维权。
工商机关履行消费维权职能,必须深入研究消费纠纷的新热点、新形式和新领域,通过对消费者投诉、申诉、举报的快速受理、反馈,解决消费者诉求,做到让消费者满意。要在新形势下,提升解答消费咨询和维护消费权益能力,广泛开展消费宣传教育和消费引导活动,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更加有为强化消费维权,其重点:一是进一步完善12315工作机制,把12315网络向社区、农村、商场、企业、学校、景区延伸,方便消费者就近咨询申诉,努力做到有问必答、有诉必应、有案必查、查必有果。二是全面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要根据消费者申诉举报热点难点,突出重点商品,强化质量监管,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三是加大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力度。要针对服务领域消费纠纷的特点,加强服务行业监管。当前特别要突出对家电、汽车、摩托车等“家电下乡”商品维修服务行为的规范,确保“家电下乡”优惠政策的顺利实施。四是积极开展消费维权宣传教育,创新消费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积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努力构建有利于促进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四、以建设法治工商为抓手,更加努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工商行政管理的生命线。法制建设是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基石。12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意见》,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法治工商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规范执法行为上,要牢固树立行政要依法、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受追究的理念,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人,同样情形同等处理。要尊重行政相对人,坚决防止以管理者自居,粗暴执法、野蛮执法。在严格办案程序上,要严格规范行政处罚程序,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杜绝重实体、轻程序和处罚畸轻畸重问题的发生。在强化执法监督上,要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充分发挥大要案件评审委员会、企业登记疑难问题集体会审制度和工商所法制员的作用,强化法制机构对案件的核审把关、听证和行政复议的保障作用。要推行网上办案系统,运用数字化手段规范办案程序、强化程序监督。
更加努力推进依法行政,其重点:一是以“业务能力提
升”为主线,积极开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办案能手”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强案件评审工作,落实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评议考核制;二是要积极发挥行政指导的作用,建立大要案件评审委员会和登记注册集体会审制度,全力推进“把执法案件办理成案例”工作,要强化法制把关、法制监督、法制保障的作用。三是要采取轮流培训、以案说法、技能比武、在岗自学等有效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法制干部培训,切实改善基层执法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全面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本领。
全体工商干部要自觉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要学会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和谐社会建设;要注重发挥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建设阳光工商,使公开、透明成为一项基本制度。
五、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更加严格锻炼干部队伍。
服务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班子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更加严格地锻炼干部队伍,做到强化班子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提升队伍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业务、作风“三个过硬”的工商干部队伍。
更加严格锻炼干部队伍,其重点:一是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市各级工商机关要紧密结合本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做
到“五个结合”:与开展政风行风建设相结合;与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基层工商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等窗口单位的规范化建设相结合;与开展“办案能手”、“企业注册登记能手”、“消费维权能手”、“计算机操作能手”等评选活动相结合;与建设工商文化、唱红歌、唱工商之歌等活动相结合;与建设学习型机关相结合。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让踏实干事的人得到尊重,让不计名利的人得到肯定,让敢于创新的人得到鼓励,让业绩突出的人得到褒奖,“七一”前夕,全市工商系统将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二是切实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优胜劣汰的选拔任用机制,真正把那些有胆识、有思路、有能力、有实绩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要引深“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服务转型、促进跨越”大讨论,提倡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和实践活动;要强化执行力,加强综合绩效考核,发挥考核考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领导干部要讲政治、讲大局、讲党性,做到讲正气、讲奉献、讲品格,要求群众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领导要作表率,不要当二传手,要不断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谋划工作的能力、团结群众的能力、廉洁从政的能力,做到以过硬的作风、良好的形象带好队伍。三是加强基层一线和基础工作建设。要扎实推进工商所“达标创优”活动,进一
步改善基层工商所执法装备,充实工商所执法力量,为基层的同志们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基层工商所既要抓好业务工作,带好队伍,又要做好政治和党务工作,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办公室、人教、财务、监察、法制等综合部门的工作人员和职能科室的内勤人员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为业务部门和基层提供有力保障。要搞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工作。要大力支持协会工作,进一步做好行政和事业人员经费保障工作,在人员配备、经费使用等方面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四是大力加强教育培训。深入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干部”建设,严格学习制度,创新培训手段,严格考试考评,继续大范围培训干部、大力度提高素质。五是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重要讲话,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廉政风险点防控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勤政促发展,廉政保平安”成为每一名工商干部的自觉行动,树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实现“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开门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有可为。让我们以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开拓奋进,扎实工作,在服务我市转型跨越发展中建功立业、创先争优,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第五篇:市长在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刘喜杰市长在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工业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市五次党代会和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06年我市工业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安排和部署今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任务,进一步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全面小康的长白山第一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刚才,立平同志通报了2006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情况和2007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安排意见,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讲三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全市工业经济基本形势
纵观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历程,特别是近几年工业经济发生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白山工业经济已经走出了多年徘徊的局面,正在步入或者说已经步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大家知道,“九五”期间和“十五”前期,白山工业发展速度在全省始终处于后位,2001年至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的增幅分别为-3.3%、8.9%和6.19%。“十五”期末的后两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4年至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增幅分
别以28.33%和27.8%的速度高位运行,在全省的位次明显提高。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70.2亿元,同比增长30.6%,是2003年的2倍;完成工业增加值65.7亿元,同比增长24.2%,是2003年的2倍;实现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32.3%,是2003年的3倍。产值和增加值累计增幅分别列全省第三位,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形势。
分析我市工业经济,特别是2006年工业经济形势,主要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特点:
(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们坚持以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的发展思路,着力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煤炭资源整合取得成果,产业链条正向煤化工方向延伸,镁合金压铸件、单晶硅、碳化硅微粉等资源型产业的下游产品得到进一步开发,复合地板、家具、百叶窗规模能力增强,硅藻土的综合利用,特别是二、三级土的利用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医药、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人参、复合地板、矿泉水、硅藻土等特色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更为可喜的是,我市的加工制造业水平明显提高,汽车配套、机械、电子、纺织等行业的存量资产得以盘活,与大企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铝车轮、轿车门、众邦电子、驶多飞等企业为一汽和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供货能力明显增强。2006年,在全市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扩充的前提下,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非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轻化工业所占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同比上
升了1.2个百分点。投资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05和2006年是我市有史以来技改投资最大、技改项目最多的两年,两年分别完成技改投资19.8亿元和40.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和103%,工业技改投资连续两年翻番,同时,全市工业项目投资连续两年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都在60%左右,为扩大全市工业经济总量、提升发展速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二)工业企业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截止到2006年末,全市共完成企业改制187户,占全市应改制企业总数的94%,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也全面启动,随着全市企业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计划经济时期长期以来积累的矛盾和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在大量的存量资产得以盘活的同时,全市重点工业企业的产能得到了恢复,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得以提高,2006年,全市实现新产品产值9亿元,同比增长42.5%。据测算,目前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达到118.7,比2006年四季度上升1.1点,企业景气指数为128.5,比2006年四季度上升13点。坚持扶优扶强,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行政资源效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并通过大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使全市新经济增量不断增加,截止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到237户,分别比2004年、2005年增加73户和33户,2006年产值增量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65户,新增量项目达81项,新增量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使全市工业初步形成了增量大、质量高、效
益好的势头。
(三)工业经济的外向度明显提高。2006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45亿美元,其中出口1.22亿美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1.3倍和1.2倍,年均增长18%和16.6%,进出口总额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出口商品已达到19大类、490个品种,出口到70个国家和地区,全市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已达到224户,增长35.7%,工业品出口由过去单一化发展到现在的多品种、多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市引进外埠资金实现38亿元。通过项目招商和产权招商,引进了江苏雨润、上海恒巨、辽宁海诺、辽宁海芳、辽源金刚集团等一批外来投资企业,域外资本的进入,也带来了新的企业经营理念,推动了白山工业企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度的增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外扩张欲望明显增强,喜丰公司、丽美坚木业、金隆木业等企业已陆续在省外或国外投资建厂。
(四)要素平台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在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全力支持市城市信用联社改制,白山市城市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挂牌成立,累计发放各类贷款20多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和工业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担保能力不断增强,2006年,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担保资本金由2005年的4712万元增加到1.1亿元,协作银行也由原有的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和白山市城市信用联社扩展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白山市分行、白山市农村信用联社,截止到2006年末,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共受理
各类担保申请860余件,担保企业87户,担保165笔,担保总额10.7亿元,极大地缓解了我市工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资金运营水平明显提高,为企业融资、化解金融债务、产权流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共为企业解决流动资金3700万元,为159户企业化解金融债务5.8亿元,平均受偿率为6.2%,同时,积极发挥产权流转平台作用,缓解改革成本不足问题,截止目前共收购10户改制企业资产,为企业垫付改制成本3000万元,现已变现5户,回款1875万元。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解决企业技术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加强了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先后与大连理工、大连轻工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大连理工技术转移中心白山分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行,一些企业的技术难题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扩大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煤电油运生产要素综合服务平台方面,电力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目前66千伏河口变电所(3.15万千伏安)、66千伏六道江变电所扩建(3.15万千伏安)项目已开工建设,220千伏长白一次变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中。加强了对煤炭、成品油市场的监测,积极搞好供需衔接,加强了运输调度力度,保证了重点企业、大宗材料及产品的运输。
(五)合力兴工的氛围不断增强。目前,全社会已初步形成了关心工业经济发展、重视工业经济发展、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突出表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在安排、部署、督查、检查经
济工作中,都把工业经济摆到了首要位臵,并从强化重点项目的协调调度机制入手,牢牢把重点工业项目抓在手上,市领导对20个重点项目落实了包保责任制,同时,又对全市重点工业技术改造项目落实了包保责任。对金刚水泥、复合地板、林浆纸一体化等重点工业项目,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项目推进组,通过现场办公、召开协调会等形式,有效地解决了行政审批、技术评价、要素配臵等问题,使我市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相继开工建设。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及时帮助并协调解决工业项目建设中和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并完善相关扶持政策,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我市的工业经济总量小。目前仅占全省的4.72%,位居全省第七位,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链条短、关联度低,资源型产业仍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70%左右。三是工业能源消耗形势严峻。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6.64吨标煤,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全省仍处于最高位,高耗能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压力较大,全市20户高耗能重点企业占全市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的86.7%。四是生产力布局,特别是项目布局还不尽合理,市本级所占比重较低,其产业集聚效应难以形成。同时,我市工业经济还面临一些压力和不利因素: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我市在项目建设中
所面临的立项审批、环保、融资等方面的约束增加;国际、国内市场能源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不会太大,资源型产品的高价位不会继续;人民币利率上调使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部分出口产品加收关税或减少、停止出口退税等因素,给企业出口带来压力。此外,东北电力市场重新启动后,电力上网竞价还存在不确定因素,这将对全市工业利润影响较大。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地加以解决。
二、关于2007年重点工作
2007年,全市工业经济总的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工业提速增效,加快推进工业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加快推进要素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步伐,自我加压、奋力拼搏,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全市要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24%,力争完成85亿元,增长29%;完成工业总产值214亿元,增长26%,力争完成220亿元,增长29%;工业实现利润7.23亿元,增长22%,力争完成7.5亿元,增长2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力争下降11%;全年完成技改投资60亿元,同比增长50%;上半年,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为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我们在当前和今后3—5年内要重点实施“七大工程”,带动全市工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快我市工业化发展进程。
(一)重点工业项目带动工程。今年,是全省的“工业项目年”
和我市的“项目突破年”,我们一定要把“工业项目年”和“项目突破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狠抓落实,确保全年完成工业项目投资100亿元以上,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0%以上。一是新建工业项目要有突破。确保林纸浆一体化、板庙子黄金等不少于3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在年内开工建设,确保金刚水泥、丽美坚复合地板等不少于2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在年内建成投产。二是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要有突破。要突出抓好100万只铝车轮、众邦电子、天力泰、天风制药等一批符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符合经济转型要求和节能降耗的项目,确保完成技改投资60亿元,占工业项目投资的60%左右。三是新经济增量项目要有突破。对今年全市确定的64个工业新增量项目,各地、各部门要牢牢抓在手上,抓住不放,充分发挥工业增量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要强化对增量企业协调调度,完善增量企业调度机制,把调度、跟踪增量企业作为抓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的重点。在此基础上,要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市工业提速增效协调调度会议,随时了解掌握增量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增量企业生产运营中遇到各种问题。同时,在生产要素上给予支持和倾斜,促其满负荷运行,全力提速增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增量效能。四是项目管理上要有突破。目前,我市项目协调调度机制仍不够完善,各级领导包保的重点项目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发挥预期的效果。今年,对投资超亿元的重大项目要继续实行市级领导包保,今后,我们要每两个月召开一次项目工作调度会,对重点项目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发改委、经委等相关部门要分
类指导,重点突破,对重点新建、技改、增量项目,都要按月、按季排出形象进度计划,并按工期计划督促落实。五是谋划项目上要有突破。目前,我市工业储备项目严重不足,几乎到了无项目可抓的程度,因此,项目谋划工作刻不容缓。今年,全市要至少谋划出100个投资超亿元的工业项目,市区、开发区及所属中省直企业要达到50%以上,市本级要以市经委、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为载体,组成若干个产业组,落实责任,各地也要制定谋划项目的目标责任,对项目的可行性和成熟度,市里要确定出统一标准。
(二)企业创新推进工程。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我们就是要通过实施企业创新工程,全面加快我市企业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在推进企业体制创新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巩固改制成果,全力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一是对未完成改制的13户企业,抓紧研究制定改制方案,确保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企业改制工作。二是对已改制的企业按照“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职工身份转换到位、国有资产退出到位,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进行检查,巩固改制成果。要确保抚松县三利木业公司、靖宇皇封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要达到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职工身份转换到位;靖宇西洋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抚松县木旋家具厂等7户企业要实现国有资本退出到位;市制鞋厂、教育建筑公司、抚松县药材公司等12户企业要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市天富房屋建筑有限公司、抚松国营二参厂等16户企业要完成产权过户手续;市新宇煤矿、抚松国营三参厂等
14户企业,要完成土地变更手续。对尚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的改制企业,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排出工作时间表,抓紧时间办理产权变更手续。同时,抓紧时间与工商部门衔接,集中注销第二批改制后关闭的企业。三是要抓好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的处理工作。抓紧完成企业依法破产终结工作,市经委及各县(市)区要主动协调各级法院,尽快终结破产案件。市经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办法,解决“老有所医”问题,避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要成立工伤人员、工亡遗属托管机构,对市直改制企业的工伤人员和工亡遗属集中管理。要继续与沈阳铁路局沟通,尽快解决部分改制企业土地权属问题。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的尚未变现的5户企业,要在3月末前公开挂牌出售完毕。继续做好改制企业档案资料管理和信访接待工作,同时对现存的6户改制企业留守处,要在3月末前基本完成接收工作。四是要积极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市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已举办了全市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培训班,对厂办大集体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操作程序已经明确,全市要按照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积极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上半年要基本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今年,要把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作为全市企业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当前,全市各级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的政策和工作程序,顺利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要合理规划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的工作进程,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排出厂办
大集体改革试点的形象进度,确保上半年基本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今年三季度以前要搞好收尾和总结工作。同时,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把省下发的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文件和市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汇编成册印发给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以便在改革试点中运用,要保持改革试点的稳定。市、县(市)区两级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特别是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要广泛宣传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的政策,提高职工对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的理解,引导企业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绝不允许上下推诿、久拖不决、激化矛盾。各级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化解改革试点中的矛盾,使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保持社会稳定。在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帮助企业逐步建立完善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人才资源管理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要注重企业家素质的提高,努力打造新型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引导企业不断提高管理、融资、营销和研发能力。
(三)扶优扶强工程。对技术先进、主业突出、行业优势明显、规模效益好的企业,要一企一策,逐户制定支持加快发展的政策,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在要素上给予倾斜,全力支持企业实施滚动发展计划,快速扩张。逐步将天风药业、丽美坚木业、金刚水泥等骨干企业培育成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小巨人企业。要加大对天力
泰、众邦电子、邦田木塑等高成长性企业的扶持力度,促其快速成长,尽快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骨干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激励机制,对绩效突出,纳税额高的企业,政府要给予奖励,成绩卓著的要给予重奖。同时,要切实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今年,各级政府都要把企业上市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建立上市培育组织机构,设立专门企业上市领导小组,适时邀请国家、省证券专家来我市进行上市辅导。近期,市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关于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指导意见》,要加大对股份有限公司改组和规范力度,重点培育喜丰塑料、天风制药等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力争在2009年前实现1户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按照企业上市的要求,积极培育东圣焦化、星泰路桥、永利药业、金隆木业、抚松制药、江源焦化等重点企业,争取在2011年以前,实现两户以上企业在不同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四)名牌产品推进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吉林省“十一五”期间名牌战略实施意见》和《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企业争创知名品牌的意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要积极引导企业争创国家、省各类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提升我市的产业层次、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不断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和企业规模,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今年,要切实加大名牌产品的开发力度,努力确保实现争创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各1个、争创吉林省名牌产品4个、著名商标10个的工作目标。市经委、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要将目标任务分
解落实到企业、产品,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同时,我市的产品在取得行政资源认可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市场的认可程度。一是要加强对市场的研究,企业要成立专门研究市场的部门,提高对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不要把市场部和营销部混为一谈。二是加强对名牌产品的宣传。要积极走出去,加大对我市产品的宣传力度,结合省、市组织的大型招商和展洽活动,全力推介产品。三是根据我市产品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模式,不断提高矿泉水、复合地板、林蛙油等特色产品的产品形象,扩大市场份额。四是要逐步弱化中间代理,扩大市场网络覆盖,寻找最终客户,降低企业成本。
(五)要素平台建设工程。几年来,我市的要素平台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市工业企业在提供融资、技术和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我着重强调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建设问题。今年,各县(市)区务必把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立起来,务必使注册资本金达到1000万元以上,务必使工作人员得到培训,务必要有协作银行。今年,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要再增加3000万元资本金,扩大担保能力。二是继续扩大市校合作领域问题。市里今年要至少再与3所以上的大专院校签定全面合作协议,各县(市)区今年也要建立县(市)区校合作平台,每个县(市)区要与3所以上的大专院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我市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整体上一个新台阶,鼓励各县(市)区邀请大专院校教师教授等来我市开展暑假游、寒假行等活动,增进了解,促进交流与合作。三是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问题。目前,我市的工业集中区进展还很不平衡,还没有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普遍存在着项目生成难、约束难、收益难等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确保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今年,全市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要确保完成划地,进一步明确开发区的边旁四至,要确保完成规划设计,保证科学合理布局,要确保完成招商指南,将各种要素条件全部量化,要确保完成管理机构的设立,封闭运行,要确保有项目入区。今后,我们要改变过去项目沿公路和矿区摆放的模式,把项目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要根据现代工业发展要求,对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实现项目的集约摆放。
(六)节能降耗工程。今年,省下达给我市降耗指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下降到5.98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下降10%,这就比我市原计划的8%又提高了2个百分点。同时,目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在全省排最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把节能降耗作为工业经济的一项重要指标,从今年起,要建立起能源消费统计评价体系,市经委、市发改委要制定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节能降耗方案,建立和启动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考核体系和目标责任制,推动企业向高附加值低耗能方向发展。要积极引导企业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开发与应用,向节能型新型产业发展。要引导企业切实加强节能降耗管理工作,积
极应用节能、节水、节材新工艺、新设备,把能耗、物耗降低到同行业较低水平。
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声誉、经济上有发展。今年,全市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要同比增长34%,完成实缴税金同比增长29%,民营企业户数同比增长26.5%,从业人员同比增长8%,创业指数要达到5.43。关于民营经济腾飞推进工程,市里近期还要召开专门大会进行安排和部署。
三、加强领导,保持工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当前,我市正处于一个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工业立市的关键时期,发展基础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各种要素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工业经济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扩大工业经济总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今后3—5年,我们要把 “七大工程”牢牢抓在手上,突出工业提速增效,突出增加工业投入,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各地、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结合本目标任务,确保“七大工程”取得成效。一是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把今年的工业经济发展和“七大工程”的目标、任务、责任分解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调度协调,五大班子要落实包保责任,各经济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形势的监测,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减少审批,减少检查,减少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保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各级经委、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要积
极争取国家、省有关政策和专项资金的支持,积极争取外部经济资源与我市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流。要进一步改善工业经济发展软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银企对接、产学研结合等工作,真正为工业企业“开绿灯”,提供服务。三是要加大督查、检查和调度力度。分管领导和市经委要每月调度一次“七大工程”进展情况,我每季度调度一次。市政府督查室要把“七大工程”的实施作为全年重点工作,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督促解决,确保“七大工程”顺利实施。
这里,我还需要强调一个问题。春节将至,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和政府的监管责任,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
同志们,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我们的自身优势和潜能,团结带领全市工业战线干部职工,克难攻坚,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拼搏,为全面完成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