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工业经济暨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工业经济暨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县委、政府决定召开本次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十一五”及2010年工业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明确“十二五”工业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思路及主要目标,安排部署2011年工业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十一五”以来,我县工业经济走过了一段曲折发展的历程,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遭受了雪凌灾害,大面积停水、停电,导致多数企业停产,部分厂房、设备受到损毁,工业经济出现了负增长;二是遭受了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以铅锌为主的工业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锌从每吨3万多元跌到8千多元,工业产品积压增多、资金链条断裂、生产经营一度时期处于停滞状态;三是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企业生产限电,生产时断时续。四是国家在2008年初,实行“双控”的宏观调控政策,电力、运力、资金等生产要素趋于紧张;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后,宏观经济和市场波动较大,对工业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五是我县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有风吹草动,波动就很大。六是本级财政支持工业支撑工业发展的力度有限。
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县委、政府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审时度势、全力应对,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没有工业的大发展,就没有鲁甸的大发展,抓工业经济就是抓经济工作”和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着力抓投资的理念,高举“工业发展大旗”,成立了新型工业化领导组,出台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制定了“鲁甸县工业倍增计划”,明确了新的奋斗目标,深入落实领导挂钩、风险金考核等责任措施,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在困境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8个方面:
一是工业经济高速增长。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3亿元,列全市第4位,比2009年增长27.6%,是2005年4.6亿元的4.8倍,年均增长37.1%;实现工业增加值10.4亿元,列全市第3位,比2009年增长26.7%,是2005年1.85亿元的4.4倍,年均增长34.4%。
二是工业结构明显优化。通过五年的努力,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已经显现,工业结构明显优化,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35.3 :31.3:33.4调整为2010年的26.6 :46.5 :26.9。2010年二产所占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15.2个百分点,拉动全县GDP增长10个百分点。
三是工业投资高速增长。2010年完成工业固定投资8亿元,是2005年2.1亿元的3.8倍,年均增长36.4%,发展基础明显改善。
四是园区建设明显加快。成立了鲁甸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业园区建设强势推进,鲁甸工业园区被列为市级重点园区,园区的环评、总规、详规和可研全部通过市级评审,占地面积达到13.33平方公里,园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园区聚集效应日益凸显,促进了产业的聚集发展。
五是工业企业快速增加。2010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86户,比2005年增加58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户,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9户;产值上亿元的工业企业8户。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8亿元,是2005年4.6亿元的3.94倍,利税总额完成3亿元,是2005年1亿元的3倍。
六是非公经济高速增长。始终坚持加大非公经济发展力度不放松,2009年和2010年财政投入每年工业发展扶持资金300万元,有效推动了非公经济发展。2010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预计可实现增加值11亿元,是2005年的3.9亿元的2.8倍。
七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协议引资额达46.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4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0.7倍。2010年签约项目21个,协议引资15.2亿元,是2005年的0.76亿元的20倍,其中:工业项目12个,协议引资达到11.69亿元。
八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先后淘汰了三户水泥企业,淘汰落后产能37万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锌焙烧生产线实现电炉锌与电解锌完全连接,将废渣提供给水泥厂作原料,将所产生的硫酸与重钙、氢钙形成产业延伸,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全部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通过污水处理使净化水封闭循环实现零排放,达到了既保护环境又节约用水的效果,鲁甸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市工业循环经济的示范园。但仍然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国家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资金瓶颈制约仍然突出;二是工业结构仍然单一,发展方式仍然粗放,产业链短、产品普遍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较低;三是园区建设仍然滞后;四是少数领导干部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工作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等。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认真研究逐步解决。
根据2010年12月23日县委、政府工业经济发展专题办公会和县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我县“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动力,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突出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两大重点,着力打造工业园区、服务和融资三大平台,重点培育矿冶、能源化工、建材、加工制造和农特产品加工五大产业,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动鲁甸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全县“十二五”工业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四个明显提高”:一是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提高。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增加值达到34亿元以上。二是工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到2015年,矿冶、能源化工、建材和农特产品加工等四大工业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0%以上,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培育2户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培育10户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亿元的企业。三是工业投入总量明显提高。到2015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40%;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工业污染治理、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等指标控制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工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以上,增长23.5%以上,增加值达到12.5亿元以上,增长20.2%以上。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对“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完成今年工业发展目标任务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主要做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狠抓园区建设。全面展开鲁甸工业园区软硬环境建设是今年工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方筹措资金,对园区工业用地进行收储,对园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着力夯实基础,为落地企业提供一流服务。
二是要狠抓生产管理。要充分挖掘乐红采选厂、火德红采选厂、昊龙水泥厂、兴煜公司、八宝银矿、万隆化工、云南宏盛铁塔、理世公司、云香公司等企业的生产潜力,利用大宗商品物价上扬的拉动,确保满负荷生产,全力扩大产量,增加产值。
三是要狠抓项目建设。切实加快昊龙20万吨氢钙、5万吨锌精炼、金亿源日处理2000金属吨铁精粉加工、拖麻石油支撑剂生产线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全力促成昊龙60万吨电石、20万吨重钙、20万吨硫铁制酸和玛钢生产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形成投资增量。
四是要巩固资源整合成果。进一步对信心不足、实力不强、等待观望的企业进行矿权整合。引进有资金、有技术、有实力、有信心的企业进行开发,让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五是要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全面落实《鲁甸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严格按照《鲁甸县2010年度招商引资方案》要求,对各招商小组进行考核,提升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吸引大项目、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进入鲁甸发展。要重点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带动力强、能形成支柱的大项目,以狠劲、韧劲、钻劲盯住客商,以诚心、专心、苦心感动客商,力求早签约、早落实、早建设、早投产。要精心筛选、包装、推介项目,强化跟踪问效,大幅度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率、开工率和投产率,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新活力。
六是切实加强企业自身建设。要通过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强化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党群组织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
七是严格落实工业发展各项制度。继续执行3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工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不变;继续强化对工业经济的领导,县新型工业化领导组统筹全县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工业发展项目的规划和组织实施;继续实行企业对部门的年度工作满意度测评制度和县委、政府每个季度专题研究一次工业经济发展的工作制度;严格实行领导挂钩责任制和风险金抵押制度,新型工业化领导组负责分解细化2011年工业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目标责任到人、到单位、到企业,严格目标责任制考核,交纳风险金,县处级挂钩领导每人交纳风险金2万元,部门负责人每人交纳风险金1.5万元,按1:1奖惩。同时,对各企业的目标任务进行严格考核,年底一次性兑现奖惩。
八是要狠抓节能减排控制。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培育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从制度和理念上促进企业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锁定目标、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着力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先导性指标,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是拉动我县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一方面可以拉动当期GDP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由于增加了资本存量,对预期发展也将发挥重要作用,是新增产出的前提。其作用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投资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二是有利于增加就业。三是带动消费。投资的30%左右可以立即转化为消费。四是增加税收。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建安营业税全部是地方收入。五是增强发展后劲。
过去的五年,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牢固树立“抓投资就是抓发展”的意识,成立了扩大内需工作领导组,深化了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了政府融资和招商引资两大平台,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发展基金、重大项目挂钩责任制度、风险金抵押考核制度和定期督查通报等制度,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在困境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 5.4 倍,年均增长31.5%,其中: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5.8 亿元,占目标任务的 109.7%,同比增长64.3%,比年初目标高24.3个百分点,增幅列全市第一位。各个领域齐头并进,均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分行业看:工业项目完成投资 4亿元,占目标任务的 100.1%;能源项目完成投资 4.6亿元,占目标任务的 114%;交通项目完成投资0.5亿元(不含昭巧路和城市走廊),占目标任务的 100.5%;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 5.9 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06.5%;农、林、水及扶贫项目完成投资2.2亿元,占目标任务的 141.3%;社会事业项目完成投资1.7亿元,占目标任务的 115.2%。从全市情况看,我县完成的投资总量比例在全市列第四位,增幅列全市第一位。
二是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建成了一大批多年想建而未建成的重大项目。红石岩电站、天花板电站、黑石河电站发电运营,黄角树电站实现大江截流,新建中小水电站7座,新增装机容量28.2万千瓦;沙坝至乐红、柳树闸至龙树、龙树至梭山等油路投入使用。昭巧二级路鲁甸段及昭鲁城市走廊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47亿元,完成 5.5 亿元;狮子垴至光明63.3公里大型灌沟通过验收,砚池山、桃源等5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县城建设和乡镇集镇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城乡电网改造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是争取项目支持力度空前。五年争取项目346个,是“十五”期间96个的3.6倍;争取项目资金10.5亿元,是“十五”期间3亿元的3.5倍。其中:2010年上报各类项目65个,计划总投资14.2亿元,下达投资计划的项目47个,下达中央和省、市资金3.2亿元,同比增长16.7%,创历史新高。
四是融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成立了鲁甸县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兴鲁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理世小额担保贷款公司、昊龙小额担保贷款公司,着力打造地方投融资平台,加强银政合作和银企对接,积极争取信贷支持,缓解资金瓶颈制约。2010年,利用政府融资平台融资、筹资2.05亿元,创历史新高。
五是项目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完善了项目招投标、严格控制工程投资、质量和工期,严格执行招投标和工程监理制度,确保阳光建设、廉洁建设,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为争取更多的投资奠定基础。
六是项目库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制定了县级部门挂钩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制度,财政每年安排前期工作经费600万元,把交通、水利、城镇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项目作为重点,由挂钩部门负责酝酿、征集、包装,由分管县领导负责推介争取,并按时完成前期工作,为争取上级部门、项目业主多方投入打下坚实基础。
但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投资环境仍然不是最优,投资意识还不够强。投资的硬环境不如发达地区,由于历史原因,软环境也还存在差距,主要是投资氛围不够浓,表现为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路子窄、办法少,研究政策不深,运用政策不活,应变能力不强。二是争取投资的基础仍然薄弱,争抢机遇的意识还不够强。项目前期工作不深、不细,质量和水平不高,项目储备不全,争取项目时热情有余、准备不足。因服务和管理不完全到位,不同程度存在建设项目进度慢的问题。三是项目融资困难,对财政性资金的依赖性突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县级投入基本建设的能力较弱,需要县级配套的项目资金和前期工作经费难以满足。由于我县对国家和县外资金的依赖性大,资金到位迟缓影响了工程进度。项目融资困难,使我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和社会事业发展受到制约,导致我县内生动力不足。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分析,逐一研究解决。
根据县委、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专题办公会议和县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我县“十二五”投资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文化鲁甸、生态鲁甸、魅力鲁甸、和谐鲁甸、活力鲁甸、宜居鲁甸为目标,以争取项目支持为抓手,着力加强交通水利、通讯电力、城镇建设、社会事业等基础建设,力争在未来五年内,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34%左右。
按照这个总体要求,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和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理念,一手抓申报,一手抓建设,努力保持投资高位增长,确保完成投资28.8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力争完成投资30亿元,增长25%。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着力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扎实做好项目编制工作。“十二五”项目编制,对未来五年固定资产投资具有龙头作用,要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和重点,认真研究国家的政策措施,准确把握产业政策、产业目录、投资方向和市场需求,做好政策对接、产业对接、项目对接工作。2011年,国家将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投资。各单位、各部门在编制项目时,要结合全县产业布局、社会事业发展现状,聘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高质量编制项目可研、环评、防洪、地质灾害、水保等评价评估报告,高标准做好项目编制和前期包装工作,积极与省、市对口部门对接,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上级投资计划盘子。同时,要积极策划、编制、储备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并经投资主管部门认可的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充实完善项目库。
二是扎实做好项目争取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把争抢项目作为“一把手”工程,明确具体分管领导,抓紧、抓好、抓实项目申报和争取。要认真研究政策、研究对策,采取包装争取、打捆争取、搭车争取等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反反复复地与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对接,不拘形式挤项目、争项目、抢项目,确保项目“报得上、进盘子、能实施”,力争多上、快上一批事关全县发展的重大项目。
三是扎实做好项目建设工作。交通方面:要全力抓好昭巧二级公路鲁甸段、昭鲁城市走廊、小寨至铁厂、龙树至新街、王家桥至火德红油路及通村公路硬化等工程建设,确保工程按时投入使用。电力方面:要加快黄角树、天花板电站和电网建设,尽快启动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力争启动陡滩口和凉风台电站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和升级步伐,力争今年电网建设完成投资1亿元以上。工业方面:要抓好5万吨锌精炼、昭通市亿城建材、20万吨重钙、60万吨电石、20万吨氢钙、宏盛输电铁塔生产线、昊龙混泥土搅拌站、硫精砂制酸、轻工纺织等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形成投资增量。农林水方面:做好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农村能源、天保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域治理、人畜饮水等项目建设,启动月亮湾水库建设。城建环保方面:切实推进县城和乡镇集镇建设、抓好房地产开发、县城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昭鲁城市走廊(鲁甸段)建设及县城引水等项目建设。社会事业方面:认真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职中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启动一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做好大山包景前区建设。扶贫方面: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好整乡推进、整村推进、易地搬迁、以工代赈、村级“一事一议”和江底南大门等综合试点项目建设。
四是扎实做好项目跟踪落户工作。为确保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项目前期工作,今年县财政继续安排6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各项目业主部门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省、市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策划一批产业关联度强、市场空间大、成长性好的项目,用好用活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发扬不到黄河不死心、到了黄河还不死心的精神,努力去跑、去争、去要、去缠、去盯,提高已报项目的落地率。
五是要改善投资环境做好服务工作。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作风,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强调部门和条块规定多、灵活变通处置少,考虑部门利益多、考虑全局利益少,关心计划指标和审批项目权力多、主动服务基层和企业少等不良习气,努力破解土地、信贷等方面的难题。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协调配合,依法简化办事程序,主动深入项目单位上门服务,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要以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支持投资者到鲁甸办事创业。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做到主动服务、超前服务,积极为项目业主出主意、想办法,创造条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特别要围绕遵毕昭攀铁路(遵义—毕节—昭通—攀枝花)、渝昆铁路(重庆—昆明)建设和昭通机场迁建,扎扎实实做好配套协调和服务工作。
六是严格落实投资工作各项制度。继续强化重大投资项目推进工作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审批办理制度、督促检查制度、定期通报分析等制度。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责任挂钩考核制度,对全面完成28.8亿元投资目标任务的,给予县固定资产投资工作领导组6万元奖励;各挂钩领导组领导和成员必须向固定资产投资领导组办公室预交风险金,县处级领导1万元,科级领导5000元(一个领导挂钩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只交一次风险金),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挂钩领导组及责任人,县处级责任人给予1万元风险责任奖,科级领导给予5000元风险责任奖;完成融资2亿元和500亩土地收储任务的,分别奖励融资组和土地储备组5万元。年终考评结束后,完成目标任务的风险金全部退还,未完成年度计划目标任务,风险金扣做下年固定资产投资奖励资金,并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全县通报批评,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严格行政问责。
同志们,新的一年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加快鲁甸工业经济发展和扎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事关鲁甸长远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顽强拼搏,开拓进取,以奋起直追的干劲和奋发图强的斗志,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着力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为实现鲁甸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在全县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胡 银 波(2009年3月23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的安排意见,表彰奖励2008全县工业战线和招商引资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面部署今年全县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任务,进而组织动员全县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广大干部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抢抓机遇,共克时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我县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的新局面,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科学跨越发展。
过去的一年,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拼搏进取,奋勇争先,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全市排名靠前的工作业绩。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决策、正确领导,得益于各个单位、广大干部的履职尽责、真抓实干,得益于各个企业、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密切合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获得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你们以及其他为依安工业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
为抓好今年的工业和招商引资工作,刚才,百军、继全两位副县长分别宣读了2009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和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并配发了工业经济工作考核细则、2009年-2011年全县新型工 1
业化发展规划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与各承标单位签订了工作责任状。对两位副县长所做的工作安排,我完全同意,希望各个单位、广大干部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全力抓好落实。下面,就抓好今年全县工业和招商引资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全面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对形势的准确把握,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前提。工业是我县的经济主体,离开工业的强有力支撑和拉动,一切发展目标都无法实现。目前,我们无论是发展工业经济还是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都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这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始终站在政治的高度、全局的角度、发展的远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痛下决心,树立恒心,全力以赴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
一是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要求我们必须在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上加大力度。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波及范围更广,影响更深。但对于我们这样的县份来说,金融危机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其不利的一面,也有其有利的一方面,如何化不利为有利、化危机为机遇,全看我们如何去应对。就不利的一面看,金融危机使现有企业生存、发展、扩张面临重重挑战,使我们招商引资的难度不断加大,就业问题更加突出,经济增长、群众增收面对不小的压力;就有利的一面看,金融危机使投资走向、企业布局、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调整工业结构、实现低成本扩张抓企业上项目带来良好机遇。所以,无论是消除金融危机对工业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还是有效利用金融危机为我们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提供的良好机遇,实现保增长、调结构、解民忧、维稳定的目标,都要求我们必须在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上加大工作力度,既要保证现有企 2
业健康运行、项目顺利建设,更要壮大企业群体、扩张企业规模、提高产业层次、打造产业集群,增强工业实力,增加经济收入。
二是我县经济的总体架构,要求我们必须在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上加大力度。无工难富,无企难兴。工业作为我县的经济主体、主导产业,是财政税收的源泉,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依托,不得不抓、不能不抓。而我县现有的工业企业,是以加工农副产品的食品工业为主,企业独立,产品单一,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态势,一旦农业遭受天灾、减产减收,企业生存就难以为继,财政增收就无以保证,其他各业也将受困于此。面对这种经济架构,我们要加大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的工作力度,逐步摆脱资源依赖的思想,做到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积极寻求非资源招商的新突破,着力引进建设一批企业间既可独立立市、产业间又能相互衔接的好企业大项目,引进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牵动能力强、纳税额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两头在外”的好企业大项目,既要保证现有企业健康运行,更要以新上企业和项目提升我县工业经济实力、调优我县经济结构,以此来促进经济效益快速增长、财政持续稳定增收,并带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富民强县的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在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上加大力度。工业企业是吸纳就业、带民致富的重要载体,是促进财政增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剧和我县土地规模经营的快速推进,城乡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促进就业、促民增收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民富则县强。如果只依靠当前的农耕模式、现有的工业企业、外部越来越小的就业空间,不仅无法解决群众就业、增收难题,就连财政增收、经济增长也无以保证,富民强县的目标也根本无法实现。因此,我们要对这种形 3
势有准确的把握,把工业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选择,把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作为促进工业经济科学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寻求新的突破,既要做大做强现有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促农增收,又要通过新上企业和项目让群众充分就业,更要以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富民强县进程。
二、把握工作重点,努力推进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实现新突破 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关键靠企业,企业发展关键靠项目。应对危机“保增长”,核心是要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重点是要建大企业、上好项目、做优产业。我们要抓住决定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环节,细化工作措施,全力以赴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推动工业经济科学跨越发展。
(一)在做大优势产业上下功夫。实施产业化战略是当前我县推动工农一体发展的最佳路径和最好选择。我们要坚持打造食品、生化、陶瓷产业强县的发展定位不动摇,大力发展糖薯乳豆鹅等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产业规模化扩张、集群化发展、高效益经营,加快兴工富农强县进程。一要壮大龙头企业。重点要针对金融危机对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加速推进博天糖业百万吨技改项目建设,在确保年内达到日加工甜菜7500吨产能、建成全国最大的甜菜制糖企业的同时,积极推进ABF公司万吨酵母生产、动物饲料加工、种子处理等项目开工建设并尽快投产,以糖产业多元经营、集群发展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实现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奈伦公司变性淀粉生产、马铃薯汁水提取植物蛋白、马铃薯渣生产动物饲料等项目的研发和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达效,以产品多元化、附加值扩大化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增加经济效益;抓住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奶业重组的机遇,积极推进 4
摇篮乳业二期工程建设,必保如期建成投产,通过壮大企业规模、扩大加工总量、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信誉,抢占市场份额,增加销售总量,提高经济效益;在全力抓好黄淮公司后续工程建设的同时,努力寻求战略合作伙伴,使企业实现联大做强、尽快建成投产;继续推进天鹅公司熟食、羽绒、饲料加工等新生产线建设,使年加工鹅鸭能力由100万只提高到1000万只,年加工饲料达到10万吨,切实增强对经济的支撑、拉动能力和对基地的带动、反哺能力。二要建好产业基地。原料对几大龙头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以市场化手段为主、行政性措施为辅,以规模化种养、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切实抓好产业基地建设,保证龙头企业有较为充足的原料供应。博天糖业要坚持以往好的做法,通过给予扶持、提供服务、适当让利、收入分成来发展大户和租赁土地自我经营来建好原料基地;奈伦公司要摆脱行政依赖,采取企业自主发展专业乡村、种植大户和与薯农订立供需合约等措施抓好基地建设;摇篮乳业要通过协调贷款、建设奶站、技术服务、随行就市调整奶价等措施,鼓励扶持农民发展奶牛生产;天鹅公司要以建好四大孵化养殖场为核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鹅鸭养殖。三要理顺农企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职能,引导农企平等相待、诚信合作、遵章守诺、依法经营;组建并发挥各业协会的作用,架起农企互通的桥梁,解决好农企的利益纠葛,实现农企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双赢。
(二)在发展新型工业上下功夫。在金融危机中,各地中小企业纷纷关停、倒闭、破产,究其原因是企业科技含量低、生产成本大、比较效益差、市场竞争力弱,无法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我县的博天糖业、奈伦公司等企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生产经营已受到严重影响,目前产品价格低靡,严重滞销,甚至是有价无市,导致企业产 5
品变现困难、周转资金缺乏,难以正常生产经营。以博天糖业为例,市场糖价由原来最高时的每吨5000多元降到现在的每吨3500元以下,企业生产一吨糖至少净赔600元。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县内重点企业在加强自我经营管理的同时,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市场需求,加强自主研发、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开发新优产品,创建名优名牌,增加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当前,我们要加快推进博天糖业、奈伦公司、摇篮乳业、天鹅公司等几个重点企业在建、待建项目建设,力争以新项目的建成投产,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对财政的贡献率。同时,要积极推进博天糖业、摇篮乳业、天鹅公司污水处理和奈伦公司汁水还田等节能减排环保工程建设,在增加企业效益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三)在推进项目建设上下功夫。无论是博天糖业、摇篮乳业、天鹅公司等几大重点龙头企业的续建项目,还是依民烟花、宝明糠醛等新建项目,都是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我们不能不抓、不能弱抓,而是要紧抓不放、狠抓推进,力争使这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达效。每个县领导和职能部门,都要按照“一个项目、一个牵头县领导、一个班子、一套人马、一项机制、一抓到底”的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的要求,认真落实好包企、包项目工作责任制,本着“项目建设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克服什么困难就克服什么困难”的原则,积极为项目建设提供必要的扶持服务,真正做到“领导盯着项目看、部门围着项目转、干部跟着项目干”和“项目引进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项目建成经常性服务”,力保每个项目都按建设工期如期建成投产。
(四)在招商引进项目上下功夫。招商引资是我们应对危机保增 6
长、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第一实招和硬措施。面对当前招商引资的不利形势,我们要保持招商引资的信念不移、信心不减、行动不缓、力度不降,瞄准战略投资者,全力以赴搞招商,努力推动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一要理顺关系搞招商。要处理好“取与予”的关系,树立“吃亏就是解放思想、让利就是转变观念”的招商理念,坚持先予后取、多予少取,充分考虑投资者的心理和利益,轻当前重长远,舍小利求大利,放利引进企业,放手发展企业,促进企业引进建设并发展壮大。要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既要把能牵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作为重头戏来唱,又要针对投入少、效益好的小项目适应性强、更易引进的特点,抓好小项目建设,逐步把小的做大、把大的做强。要处理好“硬与软”的关系,既要引进资金、项目这一硬头货,又要引进人才、技术、经营理念、管理经验等软黄金,增强发展后劲和实力。要处理好“近与远”的关系,既要抓好“吹糠见米”、立竿见影的近效项目建设,又要引进建设发展潜力巨大、涵养税源的长久高效项目,努力培植税源、积蓄发展潜力。二要明确目标搞招商。就是要按照县委全会的部署,依托项目库,把战略投资者作为主攻方向,把引进建设工业企业和项目作为重点,寻求一对一合作,重点围绕糖署乳豆鹅等重点产业的配套发展,围绕博天糖业、摇篮乳业、奈伦公司、黄淮公司、天鹅公司等现有企业的规模扩张,围绕高岭土、石英砂、农副产品及其他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围绕非资源领域的发展,进行有选择性的招商,着力引进、生成、培育一批大企业好项目。三要抓住当前搞招商。经过去年的运作,我们成功签订了一些协议性、意向性项目。当前,我们要把这些项目作为主攻重点,跟踪推进,尽快使其落地生根。重点是要采取主要县领导直接参与、主管县领导具体负责、招商部门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办法,一个一个项 7
目地去对接,加速推进中广核风力发电、上海杰隆公司油豆角气调保鲜、江苏雨润集团肉鸡加工、哈尔滨双鹏公司建设购物广场及宾馆、哈尔滨福思特公司纸箱制造、北京日月星辰餐饮公司与依安酿酒公司合作及开发双阳河生态旅游等项目的协商洽谈,力争使这些项目早日落户依安并开工建设。同时,要优选招商方式,以最小的招商成本获取最大的招商成效。
(五)在发展民营经济上下功夫。县域经济就是民营经济。我们要按照市委“四个换位”的部署,从加速推进换位进程、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拓宽就业增收渠道、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出发,把握好这一发展取向,坚持放手、放胆、放开、放活原则,全面落实好各项鼓励扶持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意见,深入实施全民创业工程,积极引导县乡干部职工、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人士创办领办民营企业,或投身于扶持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中来,既要扶持现有的博天糖业、奈伦公司、摇篮乳业、天鹅公司、依安酿酒、佳兴塑编、三利公司、鹏程公司等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又要新上一批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纳税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民营企业,促进民营企业群体不断壮大、规模不断扩张、层次不断提升、实力不断增强、效益不断增长,切实把民营经济培育成县域经济的主流经济、主体经济。
(六)在争取政策扶持上下功夫。无论是国家增加投资、拉动内需的战略措施还是鼓励扶持粮食产区发展食品加工产业的政策意见,无论是省提出的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还是千万吨奶、五千万头生猪战略工程,以及其他一些保增长、调结构、保民生的举措,政策含金量十足,是我们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抢抓本领、争取能力,全面研究透、把握准投资走向和扶持重点,与县情实际找准对接点,科学选立项目,8
及时申报项目,加强对上联系沟通,全力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重点是要围绕县内现有企业的发展壮大、项目的推进建设、新上项目的审批立项等,争取建设资金、发展用地、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性扶持,保证企业健康发展、项目顺利推进建设,早日成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七)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环境既是我县的对外名片,又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我县对外形象的好坏和经济发展的快慢。我们一定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全力抓好,不断增强环境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一方面,要把硬环境建得更优。重点是要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全力抓好城镇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的“四供”工程,抓好城镇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占道经营治理、违章建筑治理的“四治”工程,抓好棚户区改造、农村泥草房改造、城乡道路改造、公共厕所改造的“四改”工程,配套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的“四化”工程,努力改变城乡脏乱差的现状。同时,充分利用陶瓷工业园区纳入哈大齐工业走廊整体建设规划的有利条件和省财源建设重点推进项目的有利契机,抓住园区建设投资商和陶瓷生产企业两条主线,在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启动建设上寻求突破,争取早日把园区建设成项目生成的孵化器、经济发展的制高地。另一方面,要把软环境建得更好。重点是要运用宣传发动、标本兼治、奖惩并举的综合性措施,在优化政策环境、金融环境、服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上下功夫,做到环境建设“一切为了投资者、为了一切投资者、为了投资者一切”,在全县上下营造出“人人重视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人人关注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人人支持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人人服务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形成全党抓企业、全民促招 9
商的工作格局。
三、强化组织领导,全力保障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工作顺利推进 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一定要加强领导聚合力,强化责任抓落实,严格奖惩快推进,确保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工作收到实效。
一是领导责任要落实到位。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尤其是我们每位县领导和各部门党政一把手、主管领导不可推卸、必须抓好的责任。能不能抓好企业上好项目,不仅关系到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更检验着我们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领导干部都要从依安发展大局出发,切实把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工作高度重视起来、纳入主要日程、作为重要职责,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全力以赴抓好,做到领导精力重点投放、工作力量重点摆布、人力物力重点倾斜、工作任务必保完成。县级领导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亲临一线,当好表率,在认真完成好自身所承担的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带动更多的干部群众投身到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工作中来,不断扩大工作成效。各乡镇、各部门领导要牢固树立“抓项目是本职,抓不好项目是不称职,不抓项目是失职”的理念,主动抓项目跑招商为企业,力争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使更多的好项目在依安开花结果,使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在依安投资兴业,使更多的企业在依安发展壮大。
二是任务目标要分解到位。工作都抓都不抓,势必影响落实的效果,只有具体落实到人,才能保证工作的成效。对今年的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工作,我们制定了总的任务和目标,并分解到各位县领导、各个乡镇和各个部门,但要把工作抓实靠牢,还需要把工作任务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具体要落实到人头,形成人人肩上扛指标、人人全力 10
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具体来讲,我们要按照定领导、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限、定责任的要求,健全目标责任体系,层层分解任务目标,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级级抓好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保证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工作顺利开展、富有成效。
三是工作合力要凝聚到位。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涉及全县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各个领导、各个乡镇、各个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沟通协调,相互配合,搞好协作,共同把这项工作抓好。县推动工业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好组织领导、检查督办、综合协调作用,通过召开会议等形式,及时分析、部署、督促和检查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工作,确保工作得到快速推进、高效落实;经贸、招商、发改、园区等主要职能部门及各乡镇、其他各部门,既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好自身所承担的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的工作指标,又要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地为推进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服好务,形成全民参与、多方联动、共同抓好的工作格局,保证企业健康发展、项目顺利推进建设。
四是考评奖惩要兑现到位。赏罚分明是最有力的激励,是最有效的落实。我们要坚持透过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看干部、评价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用干部、抓不好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换干部的用人导向,激励广大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要打破身份、学历、资历、年龄的限制,切实把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实绩作为干部奖惩升降的重要依据,做到发展靠实力说话、升迁靠业绩说话;要认真落实好各项考评奖惩机制,严格兑现奖惩,对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任务完成好的干部给予重奖并推荐提拔重用,对未完成任务的不评模、不评优、不予提拔,通过重奖严惩,使各级干部端正态度,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干 11
事创业,推动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工作实现新突破。
同志们,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工作,关系我县的全面振兴,关系全县人民的根本福祉,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让我们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合力、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做好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工作,为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强县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在全市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大会,部署当前工业经济发展及招商引资重点工作,就是要坚定实业强市战略,奋力建设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产业名城,为桐城早日跻身“全国百强”积蓄强劲动力。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科学把握工业态势,坚定打造产业名城信心
一是发展信心更加充足。全市上下抓工业的氛围更加浓厚,抓招商的意识更加强烈,思想不断解放,理念不断更新。企业家的发展信心普遍较足,众多企业规划未来,增加投入,提升改造,加快发展。
二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智能制造、节能环保2个首位度产业和包装印刷、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羽绒家纺、特色轻工5个传统优势产业的“2+5”产业体系日益清晰。
三是平台支撑更加厚实。“1(经开区)+1(双新区)+6(6个10亿产业园)”的平台支撑更加有力,经开区体量规模不断扩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启动实施,活力不断激发,力量不断增强,机制不断创新;
各产业集群镇坚持差异化发展,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以经开区为核心、206国道为走廊、7个产业集群镇为多点支撑的经济版图已经形成。
四是发展路径更加多元。坚持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央企合作、股改上市一齐发力,共同推动全市工业经济跨越发展。众多亿元以上技改项目建成投产,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央企合作成效显著,企业上市有效推进。
五是服务支持更加有力。市领导以身作则,全市上下为企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坚持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和“暖企行动”,每年正月上班第一天,市领导就登门拜访企业,对本土企业和引进企业一视同仁,平等相待,鼓励加快发展,尽力排忧解难。驻企服务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各镇街区和市直单位扎实做好为企服务工作,如大关镇建立了班子成员和二级机构负责人联系服务企业制度,与企业沟通交流比较顺畅,镇级商会作用发挥较好;
市场监管局服务企业积极主动,提前介入,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存在的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创新不足、服务不优等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短板,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精准发力重点任务,优化打造产业名城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们要立足现有基础,突出产业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不移抓工业、强招商,在实业强市上取得新成效。
第一,招商引资要全力拼抢。全民招商要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没有一线二线,没有前方后方,人人都是招商主体,都要有任务、有压力。“乡友经济”要挖掘。进一步深入挖掘乡友资源,加强沟通,密切感情,发展壮大“乡友经济”。政策支持要到位。要把我市打造成真正的“政策洼地”,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桐城。专业招商要精通。要加强培训,专业招商队伍人员要认真学习,切实提高业务水平,真正成为一名专业招商人。项目跟进要抓紧。分管领导要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要及时做好跟踪服务,在谈项目要保持无缝衔接,加速落地进程;
已落户项目要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期,有序推进建设。招商方式要创新。要通过互联网招商、以商招商、举办招商活动等方式,抢抓机遇,创新思路,积极招财引税,发展壮大总部经济,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招商责任要压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冲锋在前、作出表率,各地、各团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活动亲自参加、重要客商亲自接洽、重大项目亲自推动、重大问题亲自协调,需要市领导出面的及时汇报,市领导要全力支持。
第二,央企合作要精准深入。建立完善与央企或知名民企合作项目发现、对接、跟踪机制,打造全国知名的央企合作示范基地。要加快合作进程。对尚未接洽的,要积极对接,力争达成意向,为签约打好基础;
对有合作意向的,要一对一、点对点,深入洽谈,紧密联系,力争早日签订合作协议;
对已签订协议的,要加快推进,早日启动项目。要提升合作成效。对已开展合作的项目,要提升层次,拓宽领域。本地企业也要通过央企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管理理念和产业优势的带动,不断拓宽产业领域,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力促自身做大做强。
第三,企业上市要强化引导。企业通过上市、挂牌,有利于加速提升现代管理能力、资本集聚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是振兴实体经济、加速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加大工作力度。上市工作的目标任务三干会上已经明确,各地要瞄准目标,明确专人专班,加大推进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全力实现既定目标。要加强专业指导。要加强上市工作规划,深入研究政策,广泛开展宣传,加强知识培训,提出指导建议,引导企业提前谋划上市工作,将产品经营与资本运作同步进行、融合发展。加强上市后备企业规范股改、重组,积极与券商、证券监管部门对接联系,充分利用他们的政策、专业和人才优势,为我市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指导和专业辅导,帮助企业高质量做好上市基础工作。
第四,科技创新要久久为功。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激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要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引导行业骨干企业联合全国各地高校院所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共建研发平台、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要突出创新平台作用。发挥国家级高分子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平台优势,促进企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建立具有独立法人的技术研究院、博士后、院士工作站和中介服务机构,不断提升科技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
三、充分激发创业精神,强健打造产业名城主体
企业发展得好不好,归根到底看企业家。桐城要建成产业名城,必须要有一大批敢打敢拼、善作善为的优秀企业家。为此,希望广大企业家做到“四立”,为桐城经济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第一,立高远之志。高度决定视野,格局决定未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每个企业家都要志存高远,增强干大事、创大业的激情,瞄准百亿企业、百年企业、上市公司、单打冠军等目标,矢志不渝,勇当先锋。要树立战略眼光。把眼光放在更高更大的舞台,研究国家发展战略,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封闭思想,紧跟经济大势,抢抓政策机遇,善于借势借力。要树立行业标杆。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产品。要立志做行业的领头羊、排头兵,在优势产品和关键技术上抢占制高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树立企业品牌。品牌既是企业的有形标志,更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要坚持质量第一理念,立足产品优势,突出产品亮点,以更高的质量、更优的服务,不断取得消费者的好感和信任,树立良好口碑,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
第二,立务实之功。空有一腔抱负,不肯苦干实干,梦想只能永远是梦想。要稳扎稳打。企业发展既要蹄急,又要步稳。只有务实扎实,发展才能步步为营,企业才能行稳致远。面对困难和挑战,要鼓足勇气、卯足干劲,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稳步把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桐城的一大批优秀企业,如美祥、丹凤、汇通,都是扎扎实实、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要专注专业。坚持练好内功,专注最擅长、最有底气的产业产品,精益求精干事业,专心致志做产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努力做精分市场、细分行业的“单打冠军”,在实现一个又一个小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做大做强。要戒骄戒躁。牢记“隔行不隔理”但“隔行如隔山”的道理。适当多元发展、贷款发展,但切不可不顾实际、过度投资、举债发展。要创业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提高管理水平,既要坚定信心,更要保持定力,在风云变幻的经济浪潮中保持清醒,务实前行。
第三,立为商之信。诚信比金子更可贵。不诚信,只能一时获利;
不守法,必将悔恨终生。每个企业家都要坚持以诚待人、以信立业。要树立良好信誉。秉持诚信之本,弘扬契约精神,善待企业员工,取信生意伙伴,不欺瞒消费群体,不逃避银行债务,以良好信誉获得社会认可、银行支持、市场接纳。百世佳的江总曾经为了如期交货,通过飞机将几件瓶盖邮寄到客户手中,运费是货物价格的数十倍,虽然损失了小钱,但赢得了信誉。要坚守法律底线。要树牢法治思维,制定生产经营“负面清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既要亲近政府,更要清白交往,从“靠关系”向“靠本领”转变,从“找市长”向“找市场”转变,共同维系亲清政商关系。要优化企业管理。优质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如果管理跟不上,企业做大以后,依然搞家族式管理、家长制作风,最后问题都会暴露。
第四,立做人之德。小成在智,大成在德。企业家的一言一行,不仅影响一个家庭、一个企业,甚至会影响整个社会风气。要树立好品行。坚持以身作则,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清白白做人,规规矩矩干事,抵制腐朽堕落的生活习惯,做到家里家外一个样,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坚决远离“黄赌毒”。要树立好家风。企业家也要肩负管家治家的责任,重家教、立家规、树家风,加强子女教育,和睦夫妻关系,孝顺父母长辈,尤其要把桐城企业家“四千四万”的创业精神和“两头在外、全靠脑袋”的创新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要树立好形象。坚持情系桑梓,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雄厚的资本、深厚的人脉,参与家乡建设,关心公益事业,支持民生改善,在招商引资、扶危济困、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树立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的良好形象。
四、全心凝聚工作合力,强化打造产业名城服务
发展工业经济、推进实业强市,不是哪个领导、哪个部门、哪个人的事,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凝聚工作合力,加强协调联动,共同抓好工作落实。
第一,要加强要素保障。各相关部门、各镇街区要紧紧围绕资金、土地、人才等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认真研究上级政策,深入企业摸清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要素需求。加强资金保障。要创新投融资方法,发挥政银担、过桥资金等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障项目资金需要。要进一步整治金融环境,坚决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让不讲信用的企业在桐城无法立足。加强土地保障。要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尽力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做好土地增减挂和退宅还耕工作,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全力保障优质项目用地。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土地监管执法力度,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对圈而不用的土地要依法依规坚决收回。加强人才保障。实施好“文都英才”计划,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引才渠道,力争多引进带项目、带技术、带团队的领军人才、紧缺人才,探索发挥好“候鸟型”专家的作用。发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平台作用,做好包装印刷等急需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提升综合素质,培育众多的“桐城工匠”。稳妥做好企业用工保障工作。
第二,要创优营商环境。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与慢,营商环境至关重要。优化营商环境应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抓手。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借助“互联网+”,让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市纪委要牵头制定具体细化、可追溯的“一刻不耽误”工作法,加强执纪问责,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使企业合法合规的事项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和办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贡献突出、行业认可、社会公认的优秀企业家要大张旗鼓地表彰,真正让他们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今年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爱家乡、兴桐城”突出贡献奖评选活动,效果很好,下一步还要评选表彰本土为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在全市上下营造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成就企业家、保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营造有序的法治环境。公检法等部门要加大对阻挠项目建设、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破坏企业发展环境的行为实行“零容忍”,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创新权益和自主经营权等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要强化调度督查。突出工业优先地位,不断加大工业经济发展各项工作的领衔、调度和督查力度。坚持领导领衔。落实好市级领导联系重点工业项目、重点工业企业、重大招商项目等制度,真帮实扶,认真牵头做好跟踪协调服务工作。各地、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也要切实承担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责任,亲力亲为、敢抓敢管,带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各镇街、开发区分管工业负责人要深入企业,对区域内每一家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问题需求,都要掌握清楚,主动、及时、有效地服务企业。实施精准调度。进一步完善市委常委会每月调度、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逐月调度机制,加强工业经济分析研判,提高工作调度的经常性、精准性、实效性,找准差距和问题,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到人头,限期解决。加大督查力度。构建由市领导和两办、纪检、组织组成的督查工作队伍,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纳入督查重点内容。严格抓好市直单位“每季一评”、镇街区“看比督导评”活动,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比学赶超。
同志们,工业兴则桐城兴,实业强则发展强。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昂扬斗志,拿出抢的劲头,抱定拼的决心,奋力谱写实业强市新篇章,再铸桐城工业经济新辉煌!
第四篇:在全市工业经济暨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模版]
同志们:
这次全市工业经济暨企业改革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工业经济暨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五”以来工业经济发展的实践,安排部署“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6年的工业经济暨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加快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刚才,国安同志代表市经
委、国资委作了工作报告。华亭县、崇信县、崆峒区政府分别就工业经济运行和企业改革作了典型发言。武毅副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十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五”时期,是我市工业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步的时期。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按照“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保证抓党建”和“实干攻坚抓突破”的总体要求,抢抓发展机遇,狠抓项目建设,加快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工业经济的各项指标大幅攀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全面提高。截止2005年年底,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0亿元,是“九五”末的2.31倍,较上年增长20以上,五年平均增长18,比“九五”平均增速提高了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亿元,是“九五”末的3.61倍,较上年增长21.05以上,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五年平均增速达25,比全省高1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比重已达到28,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8.1亿元,是“九五”末的5.83倍;实现销售收入51.8亿元,是“九五”末的3.28倍;原煤达到1700万吨,水泥达到130万吨,发电量90亿千瓦时,与2000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2.89倍、2.04倍和12倍。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规划。国有企业改革进展较好。全市累计完成改革改制302户,改制面达88.6。东部运输、崆峒水泥、新世纪酒业、育才酒精、成秭电瓷等一大批中小企业实现了民营控股和民营民有。全市形成了以煤电为支撑,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医药、制革、机械、电子等区域特色行业竞相发展的工业格局。工业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回顾和总结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以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方向,走工业强市之路。市委、市政府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经济、谋划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提出了以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方向的发展定位,把发展现代新型工业提到了突出位置。在这个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全市上下形成了谋工业、抓工业、办工业的合力,力量向工业集中,要素向工业集聚,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大提速。全市工业经济步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工业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由“九五”末的21.2提高到28,上升了6.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九五”末的29.6:34.2:36.2调整为24.4:41.5:34.1,工业对财政的贡献份额由2000年的34提高到2005年的43%,上升了9个百分点。工业化程度系数达到0.98。
二是必须坚持依托和引进大集团、大公司,抓大项目,促大发展。“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发展抓项目”的总体要求,培育和引进投资主体,有力地支撑了工业经济的快速成长。华亭煤业集团的重组联合和平凉发电公司一期工程的竣工投产,撑起了平凉工业的半壁河山。全市共实施各类工业项目234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近60亿元,占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4亿元的36.5。其中,技术改造投资35.87亿元,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59.8。先后成功引进了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徐州矿业集团、甘肃祁连山集团、河南西保集团、兰州佛慈集团等知名集团、公司到平凉投资兴业。实施了华亭煤矸石环保节能电厂、豫华冶炼、佛明制药、新安煤矿、平凉祁连山水泥、静宁大红碗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完成了华砚1000万吨,山寨240万吨,新窑、新柏120万吨改扩建项目。在地方政府和企业集团的共同努力下,催生了一批大项目前期工作的进展和实施。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已完成可研审查,目前已报国家审核;华亭中煦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已奠基开工;大柳煤矿前期筹建工作正在加紧进行。通过依托和引进大集团、大公司,狠抓工业项目建设,扩大了工业经济总量,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国企民营化改革,搞活企业机制。大力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工业经济,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攻坚重点之一。“十五”以来,全市民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全市注册民营企业累计达到801户,较“九五”339户增长1.36倍,注册资金累计达到77052万元,较“九五”1738万元增长43.3倍。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4519人,上缴税金1171万
元。按照催生一批,引进扶持一批、改制壮大一批的发展路子,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推动、民营骨干企业逐年增加,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民营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日益现显。全市已完成改制的企业,绝大多数走上了非公轨道,显示和发挥了新体制和新机制的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同时,要加大改革改制力度,使全市中小企业走上民营控股或民有民营的轨道。
四是必须坚持培育支柱产业,发展优势工业。市委、市政府审视市情,提出发展“四大产业”,建设“四大基地”,把平凉丰富的煤炭资源,石灰石资源,光热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转化为持续增长、较具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工业企业,成为初步形成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关键所在。五年来,全市依托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产业,培育形成了以煤电产业为支撑,以建材、制革、食品酿造、畜产加工、机械电子、医药制造为辅助、地方特色鲜明、较具规模的资源导向型工业群体。全市六大行业共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1.3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2.75。其中煤、电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4亿元,同比增长28,占全市规模以上增加值的80,占六大行业增加值的86.3,成为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力量。
五是必须坚持大力发展和建设工业集中区,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平台。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工业集中区作为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突破口来抓,立足于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平台,工业集中区在集聚生产要素,扩大招商引资,推动工业化、产业化、市场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规划建设的8个工业集中区,先期投入建设资金3.5亿元,配套了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共引进落户各类工业项目180个,总投资8.8亿元,其中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5个,过亿元的项目5个。工业集中区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新型工业发展的新平台。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工业集中区,是符合我市工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的路子。
二、“十一五”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
“十一五”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实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时期。从大趋势上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快,世界经济正处于产业资本输出和贸易结构调整的重大变化期,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稳定的政治环境,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国家,这对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落后欠发达地区引进和利用外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从大环境上来看,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导向,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的转换;国家发改委也正在酝酿在煤炭、建材、化工等行业进行循环经济试点,并制定一系列配套产业政策。省委、省政府确定要把平凉建设成为全省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基地和甘肃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为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对于进一步壮大提升我市煤电、化工、建材、机械、食品等支柱产业来说,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投资趋势和发展前景来看,随着大柳煤田、灵台邵寨煤田开发和华亭电厂、华能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煤制甲醇、醋酸乙烯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的陆续开工实施,将为全市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建材工业随着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型节能建材的推广应用,以及将在我市境内先后开工建设的平定高速公路、西平铁路、天平铁路等一批国家重点项目的相继实施,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食品工业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我市农业产业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肉、果、酒、面等一批重点开发项目的实施,产业实力将进一步增强,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会不断提升。分析这个时期大趋势,大环境,总体是机遇大于挑战。
但是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现状看,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全市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工业经济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抗风险能力较差;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孤岛经济的特点比较明显,产成品配套能力差,没有形成产业集群;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优势产业链条短,未能形成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较为突出;融资难,贷款难,投入不足,信息化水平低仍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难题。所有这些,我们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并要在工作实践中努力解决。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总的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经济发展全局,以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方向,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煤电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干攻坚抓突破,确保增长两位数。
煤炭工业主要是做大华亭,发展崇信,开发灵台。重点是以实现产业化开发、规模化经营、集团化发展为方向,在不断改造提升现有企业煤炭综采能力、技术装备、工艺水平的基础上,引进有实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参与华亭煤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煤电股份公司上市融资。要坚持适度开采和深度开发并举,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煤电冶化一体化进程。重点实施煤电转化、洗精煤、型煤、煤制气、煤化工、煤制油等煤炭深加工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冶炼项目。到“十一五”末,全市煤炭年采掘总量控制在3000万吨以内,就地转化率达到60以上。
电力工业主要放在崆峒区、华亭县、崇信县。重点是加快实施华亭电厂一期工程,积极协调争取华能平凉发电公司二期扩建、平凉城区热电联产、崇信发电厂一期、华亭发电厂二期和750、330、110千伏变电枢纽等项目建设。到2010年,全市发电企业总装机容量由“十五”末的125万千瓦增加到4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到280亿千瓦时。
农副产品加工业要依托泾河川区、静宁、庄浪、灵台等全市果菜,草畜产业化水平较高、农副产品较为丰富的资源优势,重点围绕果蔬、饮料、制革品加工、肉食品加工、制药、亚麻、洋芋淀粉系列产品的开发,发展特色工业。到2010年,全市食品工业增加值达到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4。
造纸工业要重点发展新闻纸、办公纸、商品包装纸、食品医疗用纸、中高档生活用纸、箱板纸及特种工业加工纸,纸产品应向薄型化、高质量、上档次、多品种、低消耗、无污染方向发展,注重增加新产品和新品种。到2010年,全市造纸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0.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3。
建材工业要坚持以淘汰落后工艺,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发展新型建材为重点,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整合建材资源,不断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墙体材料、装饰装璜材料和耐火材料。到2010年,全市水泥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其中:回转窑水泥占到90%以上。全市建材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5%。
机械电子工业要坚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机械制造业,对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市场成长性好的“刀、阀、管”等部分主导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尽快形成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到2010年,全市机械电子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
制药工业要努力提高药品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和企业效益,培育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药产业优势。到2010年,全市制药工业增加值达到1.0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6%。
通过努力,到“十一五”末,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81亿元,年均递增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8亿元,年均增长22.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总量达到168亿元,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递增15,总量达到4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2,其中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7以上,工业对财政贡献率达到60以上。到2010年,基本形成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
三、2006年全市工业经济和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确保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至关重要。全市工业经济和企业改革工作总的是,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实干攻坚抓突破,确保增长两位数”的总体要求,坚持一个方向,即以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方向;两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依托大集团、大企业加快发展,坚定不移的发展民营工业企业;抓住三个重点,即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全面完成国企改革,加大工业集中区建设力度。大的增长发展目标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5,达到26.5亿元,技术改造投资达到16亿元,增长15;开发新产品20项;培育省级名牌产品5项;万元以上增加值能耗降低两个百分点。
主要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落实集约增长和清洁生产的理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运行效率,节约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市是全省乃至西北的资源开发重点区域。在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非常重大深远的意义。各资源开采利用企业,特别是煤电企业,都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合理适度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在各行各业和各类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鼓励新上再生利用项目,改造限制、淘汰低技术、高耗能、高污染生产装备,不断提高全市工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市、环境保护模范市、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集中区活动。充分利用崆峒区已被列入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机遇,利用国债资金建设一批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带动全市县乡生态环境建设。
二是突出重点,加快起步项目实施。全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十大10亿元工程”全部为工业交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和建设,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有着非常重大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今年,要全力抓好这些项目的启动推进工作。平凉电厂二期扩建和崇信电厂一期项目要抓好上报核准工作,争取在上半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年内至少要有一个项目开工建设。各相关单位要做好配合和协调,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华亭电厂一期要加强调度,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在年内有一台机组发电。要进一步优化环境,全力支持750KV超高压输变电站的征地拆迁建设工作。灵台煤田开发项目的前期勘探要加快进度,尽快实施招商,引进战略投资者,争取2006年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要加快建设步伐,按照2008年建成投产的计划要求,倒排工期,加大融资引资力度,确保上半年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醋酸生产项目要尽快落实投资主体,吸引资金,加快前期工作步伐。
三是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夯实工业经济基础。目前,我市已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医药、制革等行业形成了一批较具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产品,这些企业对全市经济具有重大支撑和带动作用。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支持这些企业做大做强。要立足实际,制定加快骨干企业成长的发展机制和具体帮扶措施,从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在产业开发和行业发展上给予鼓励引导,并通过引进大企业,调整结构、挂靠联营、外向扩张等途径,加快骨干企业成长。要积极配合省国资委,做好华煤集团产权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支持华煤集团开发灵台邵寨煤田、开工建设大柳煤矿,争取庆阳煤田采矿权,实现“十一五”投资50亿,产值100亿,利税达到10个亿的发展目标。要充分发挥建材协会功能,统筹市内水泥企业销售,逐步形成价格协调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支持平凉祁连山水泥公司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实施二期项目;红峰公司要加快技术更新,扩大规模,做大做强蒸汽疏水阀;虹光公司要实施技术改造,增强开发高科技术产品能力,打响虹光电子品牌;佛明、皇甫谧等制药企业要开发新产品,形成核心主导产品,扩展市场份额;福利制革厂要延长产业链,实现就地加工增值。要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培育一批有知名度,有品牌,销售上亿元,利税上千万的大企业、大集团,铸就经济发展的新平台。
四是培育企业群体,形成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依托是产业,产业发展的趋势是集群。产业集群是工业经济的一大特征,是工业产业具有的集约性和关联性的内在要求。从我市实际出发,一方面要围绕周边区域和市域内的大型骨干企业,引进一批配套大型骨干企业的关联性产品生产项目,形成加工产业集群。要把重点放在为庆阳石油、平凉煤田采掘设备的配套上,发展煤炭、石油设施零部件机械加工,铸造以及冶炼等项目,形成易耗件加工基地。另一方面,要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我市是农业市,农业市办工业就要依托产业办工业,走产业支撑,龙头带动的路子。各县(区)要按照“发挥优势,培育优势,发展优势”的思路,围绕果蔬、饮料、肉食品加工、制药、亚麻、洋芋淀粉系列产品的开发,各打各的优势仗,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五是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促进工业经济集聚发展。各县(区)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工业集中区建设,主要领导要负总则,分管领导要全力抓,把工业集中区办成产业集群发展的聚集区。要建立健全事权集中、机构精干、办事高效的园区管理机制,赋予园区更大的自主权,为客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要对工业集中区实行更优惠的财税政策,支持集中区滚动发展,吸引更多、更好的企业项目入园。按照市场运作的办法,多方筹资解决工业集中区的前期投入,进一步完善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力求地面设施齐全,地下管网配套,专业布局合理,逐步突破基础设施条件对工业发展的制约。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新上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千方百计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年内,要通过努力,力争入区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0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00万元;入区项目完成销售收入5亿元,上缴税金3000万元。
六是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今年全市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是,全面完成39户企业的改革改制,规范完善18户企业的改制收尾。这57户企业,主要在市直和崆峒区。要全面完成企业改革改制工作,首先,要坚定信心。各级、各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负责同志一定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持之以恒地把改革进行到底。其次,要狠抓落实。国企改革的政策已经明确,现在关键是要真抓实干,贯彻落实。在改革政策执行上,市委、市政府是下了决心的,任何地方、任何单位、任何个人都必须坚决执行,没有价钱可讲,没有回旋余地。第三,要在化解债务、筹措改革成本上下功夫。目前剩余的国有企业多数已是资不抵债,进行改革几乎没有什么存量资产可以运作。要通过化解债务包袱和筹措资金两手,解决企业的债务和人员安置问题。一方面,对资不抵债的企业,要坚决实施依法破产。另一方面,要通过举债、财政支持等方式,筹措资金安置职工。市上已向开行贷款3000万元,解决市属企业的改革问题。各县(区)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千方百计的筹措资金,筹措改革成本,确保全面完成企业改革任务。
七是规范运作,加快解决已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对一些已改革改制企业出现的波动,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防止出现反弹。对已经实施改革改制但工作任务还没有全面完成的企业,要按照人员安置到位、资产处置到位、债务处理到位、遗留问题处理到位“四个到位”的要求,妥善安置企业人员,规范有序处置企业资产,化解企业债务,处理好遗留问题,确保改革改制扎实推进,一步到位。对已经完成改革改制的企业,要把重点放在处理个案遗留问题上。对有政策规定能解决的,要给予解决;对国家、省上没有政策规定的,要根据实际,提出既符合实际又不违背原则的解决办法,不断创新思路,积极妥善地解决问题。总的要求是,要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彻底解决问题,不留尾巴。
八是加强调度,提升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要深入分析市情,准确把握工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强项与弱项、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发挥比较优势,谋划工业发展。要围绕全省最大的煤电化运基地建设,加强调度,协调建立长效机制,稳定电煤运输问题。要积极配合协作,做好电网基础工程建设,确保电源输入输出顺畅。要遵循市场运行规则,突出资源的有效配置。要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注意把市场运作和政府推动结合起来,两轮驱动。要通过月分析,季调度,年中年末督查等方式,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控和调度,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九是完善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要根据中央和省上精神,结合我市企业改革改制情况,逐步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和体系。要尽快建立国有资产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做好所管企业财务统计分析上报工作;要对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开展任期内的经营业绩目标责任考核;要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制定我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要尽快建立已改制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对改制企业财务的核算,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及运行,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等情况进行有效监管。
十是切实转变职能,搞好协调服务。要着力营造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政策,对定下的事,该优惠的一定要优惠到位,该舍弃的利益一定要舍弃。绝不能阳奉阴违,推委塞责。要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从立项审批、开工建设到生产运营实行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要着力营造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严肃处理向企业或项目业主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的行为,集中查处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典型案件和严重侵害客商投资权益的案件,为项目建设创建良好的治安环境。要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大力推进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考核办法,建立信用建设考核体系,全面组织开展以金融信用为主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推动全市企业信用建设。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中小企业加入信用担保协会,积极为中小企业开展融资担保服务,探索解决贷款难、担保难、放贷难的途径和办法。
谢谢!
第五篇:在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把握形势
科学谋划
努力开创“十二五”项目投资新局面
——在201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毕剑华
(2010年3月8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固定资产投资暨发改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总结2010年项目投资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项目投资工作任务,签订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责任书。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抢抓机遇、多措并举,2010年项目投资工作成绩显著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和百年不遇特大干旱严峻考验,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圆满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
(一)抓储备,项目基础扎实。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信息,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投资方向,结合县域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狠抓项目库储备,制定了《双柏县2010固定资产支撑项目方案》,确定了221个工作项目,148个固定资产投资支撑项
目。及时编制完成了“十二五”项目集群规划,储备项目11大类558项,总投资达374亿元,并全部进入省、州项目库,为“十二五”项目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中,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6个,总投资1.8亿元。争取到上级项目建设资金4.43亿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222万元,带动项目工程税收1270万元,成为去年税收增收中最大的亮点。
(二)抓机遇,项目成效显著。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年初及早召开了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议,全面进行了安排部署,与各乡镇、各单位签订了投资目标责任书,并强化督查,实行按月通报制度。一是前期工作扎实有效。累计争取投入项目前期工作经费441万元,有力支持了项目前期工作。二是项目争取再创新高。全县各级各部门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从大局出发,精诚团结,主动配合,形成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强大合力。全年共向国家和省、州上报项目194项,总投资497.3亿元,下达投资项目46个,总投资36880万元。共实施项目157个,新开工项目102个,其中,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大项目4个,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个,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0个,有效拉动了全县经济增长。三是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县委、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十大重点建设项目、十大民生项目、十大重点工业项目” 30个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完成投资计划的项目29个,占项目数的96.67%,累计完成投资78329万元,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数的51.39%,重大项目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2010年,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152426万元,比上年增长38 %,比“十五”末增长 5倍。
(三)抓投入,项目推进明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工作,在县财政经费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想千方设百计,不断加大项目投入,努力筹措县级配套资金及土地落实问题,加大专款及时拔付率,有效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2010年,县人民政府累计安排项目资金1845万元,占全年财政收入13366万元的13.8%。其中,项目前期工作经费251万元,奖励资金250万元,政府信用合作贷款还本付息资金702万元,贴息资金476万元,项目配套资金166万元,强有力的推动了项目工作全面开展。
(四)抓制度,管理不断完善。积极探索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相继出台了《双柏县重大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双柏县政府性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以奖代补管理暂行办法》、《双柏县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双柏县重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审批制度》、《双柏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申报办法(暂行)》、《双柏县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核准管理办法》等措施办法,建立健全了项目建设考核制度、信息报告制度、项目前期工作协调制度、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招标管理制度等项目推进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了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五)抓规划,绘制发展蓝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自2009年12月全面展开以来,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保持了与全州同步推进。由县级有关部门承担研究的6个重大前期课题已形成研究成果;由县规划办研究起草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向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并作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基础上,于
2010年11月8日经县人民政府办公会专题研究原则通过,今年
1月7日通过了十一届县委第65次常委会审定,并在1月12日召开的十一届县委六次全会上审议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咨询和协商会议、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工作基本结束,现正在集中修改完善;县级23个重点专项规划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抓紧与省、州的重点专项规划衔接完善。
二、冷静分析,坚定信心,正确认识项目投资工作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省人代会、州委七届八次全会和省州发展改革暨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从不同角度对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作出了深入得分析。从总体上看,今年我县同全省全州一样,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仍然极其复杂。从外部环境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经济复苏的动力不强,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项目工作压力仍然较大。从内部环境看,一是内在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不足,保持较快增长难度较大。拉动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增长,且集中在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社会投资和民间投资较弱。二是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发展滞后,功能配套不完善。建设成本较高,加快发展的“瓶颈”约束仍然十分明显,对外来投资吸引力不大。
(二)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国家政策机遇上,一是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县
2010年被批准命名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为我县发挥水资源及森林资源优势,培育新兴绿色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二是中央启动实施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加重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为我县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带来了新的机遇。三是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加大了民生、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为我县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改善民生、增强发展后劲创造了难得机遇。外部发展机遇上,一是省政府围绕国际大通道、产业基地、合作平台、交流窗口和生态屏障等方面谋划了一批重大项目,产业和基础投入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构建滇中特色大城市、《楚雄州南部红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区域发展重大规划的实施,为我县培植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二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东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梯次转移的步伐呈加快趋势,为我县承接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发挥后发优势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内生动力上,一是元双公路建设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彝州南下大通道(妥甸至三江口公路)建设已纳入州政府重大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加之经过近几年的积累和发展,我县的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发展后劲逐步增强,特别是五大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县资源、环境、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二是 “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超额完成,为即将公布实施的“十二五”规划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增
强了全县人民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动力。三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不断增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思想基础。
三、科学谋划,真抓实干,奋力实现我县“十二五”项目工作良好开局
(一)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紧紧围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达19亿元的目标,牢固树立“项目主导发展,投资决定增长”的理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项目工作机制,扎实抓好项目工作,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强劲拉动。一要强化项目前期工作。要在深入研究国家投资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我县的项目储备,针对“十二五”项目集群规划提出的项目,分阶段、分批次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着力加大重点项目的前期投入和论证、储备,确保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州扶持的盘子。二要积极争取省、州的支持。在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向上汇报衔接的工作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省、州的投资支持。三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针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县级财政投入和上级扶持资金有限的实际,要积极实行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以存量换增量、以无形资产换有形投入,撬动、带动和拉动社会资本跟进,形成多方筹措建设资金的格局,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在建项目尽快完工,早日发挥效益。
(二)继续打牢发展基础。要继续突出城镇、交通、水利、农业、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一是城镇基础设施方面。要全力推进查姆湖沿湖治污、县城
西北片区开发、杞龙片区综合开发、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粮贸小区、大庄集镇供水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县委、政府既定的目标任务。要着手开展县城西南片区建设规划,为下步实施开发奠定基础。二是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要加快推进水弥线双柏段油路、河门口至普龙混凝土预制块路面工程、2010年“通达工程”建设,确保年内竣工投入使用。积极争取实施白竹山至安龙堡、里海至大麦地、大岔路至独田、鄂嘉至茶叶油路工程。抓紧做好大庄至彩云、大庄鸡冠山至禄丰恐龙山油路建设前期工作,积极谋划双柏至三江口、妥甸至独田至鄂嘉至水塘高等级公路建设。三是水利基础设施方面。要加快推进河口河水库建设和新华水库扩建工程,确保李芳村、小石桥2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年内完工。力争杨梅树小
(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争取螃蟹冲小
(一)型水库、月牙埂等4件小
(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列项。做好平掌河、小沙河2件小
(一)型水库和羊神庙、施家厂、毛家坝3件中型水库建设前期工作。继续加大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五小水利”和山区“小康水利”工程建设力度。要着手开展哀牢山西水东调、引水入城工程规划前期工作。四是农业基础设施方面。加快推进安龙堡坡代村土地开发整理和妥甸新会村、大庄普岩村中低产田地改造等项目,确保按期完成改造任务。五是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方面。要全力推进妥甸中学搬迁项目,力争年内完成县医院住院楼建设,加快推进县看守所、消防大队整体搬迁建设,争取县档案馆库房建设项目年内开工。加紧推进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和普龙35kV输变电站建设。加快
推进10000平方米廉租住房和600户国有林场棚户区(虎乡绿园)改造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扶贫安居工程、特色民居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
(三)千方百计推进重点项目实施。今年,县委、县人民政府继续确定了以“十大重点建设项目、十大民生项目、十大重点工业项目”为主的30个重点项目,并下发了文件,明确了责任。各相关部门要狠抓落实,突出重点,强化协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征地、拆迁、资金等问题,把有限的生产要素集聚到重大项目上来,力量集中推进,确保30个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四)加快重点产业建设。我县“十二五”重点产业建设除延续“十一五”所确定的四大产业外,还将文化旅游产业纳入了重点产业建设范畴,既体现了产业建设的连续性、稳定性,又体现了产业建设的发展性、科学性。一是烟草产业方面。重点抓好妥甸、大庄、法脿山区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基本烟田工程建设,努力提高优质烟叶生产能力,巩固提升烟草产业的支柱地位。二是矿电能源产业方面。加紧实施麻栗树煤矿一碗水矿井技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大湾、雨果等电站建设,尽快启动戛洒江一级、小江河一二级电站建设,确保龙门、空龙河一级、纳嫩河三级、班果河二级4座电站年内竣工发电。三是现代林业产业方面。重点实施森源化工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脂松香、2万吨ABS专用岐化松香和1万吨食用松香生产线和华兴人造板有限公司年产3万立方米胶合板生产线项目建设。四是绿色食品产业方面。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重点抓好
妥甸酱油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酱油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五是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加快推进虎笙文化传习所和查姆文化展示中心项目建设,积极参与哀牢山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区项目建设。
(五)加强县域经济合作。要按照“两极五带五区”的生产力总体布局规划,抓紧落实《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的实施意见》,依托哀牢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林化工、木本油料种植及加工业,积极开展项目规划,努力建设以双柏为主体,涵盖楚雄、南华南部地区的全省重要生态示范区和木本油料基地。
同志们,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