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乡镇人大工作
坚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乡镇人大工作
创新是人大工作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地方人大工作,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一、明确新思路,紧紧围绕大局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做好新形势下的地方人大工作,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自觉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把促进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一切立足于促进发展、着眼于促进发展,用促进发展的思路谋划工作,使人大各项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做到“两个主动”。一是主动勤履职,善履职,积极配合好党委的中心工作。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做到与党委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具体工作中,根据党委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安排,确定人大的具体工作任务,保证人大的各项工作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工作大局,保障和促进党委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是主动抓大事、议大事,推动重大工作部署的落实。对乡镇人大主席团来讲,抓大事、议大事,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委决策和人大决定的关系,主动把党委的主张和意图,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委的重大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1
二、探索新方法,在不断增强人大工作实效上下功夫 做好新时期的乡镇人大工作,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努力适应新的形势,积极探索新的方法,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做到创新务实求实效,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具体工作中,我们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提高会议审议质量上下功夫。为了进一步提高主席团会议审议质量,提出更加切合实际、更具有指导性的审议意见,使人大主席团的工作更加深入务实,我们围绕选准审议议题、做足准备工作、深入搞好审议、落实审议意见等环节,做出具体规定,进行了规范。我们不断加大人大主席团审议的落实力度,坚持把事关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列为主席团会议议题,及时听取和审议有关报告,认真组织好讨论和审议,保证主席团组成人员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防止匆忙审议议题,草率决定事项。
二是在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上下功夫。乡镇人大主席团的职能作用发挥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权能否得到有效行使。在开展监督工作中,我们坚持抓亮点、抓热点,每年抓住几个关系全局工作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开展监督,特别是把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列举的重大事项、重点工作作为监督的重点。比如,城镇建设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政府工作的重头戏。为了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的实效,主席团根据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的特点,积极探索新的监督方式,对一些牵涉面广、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用专题监督、跟踪监督、与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相结合等方法,集中力量开展监督,务求实效。比如,在生态村建设
过程中,我们要求各村各相关部门每季度要向人大主席团报告生态村建设规划贯彻实施情况,促进综合治理污染、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推进生态村建设。
三是在不断增强代表工作活力上下功夫。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主体,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主席团认真总结代表工作经验,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代表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进一步增强代表工作活力。主席团把高质量办理好代表建议,作为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建议办理的协调、督查和落实,努力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去年,先后两次对代表建议进行集中督办,组织部分镇人大代表,对承办建议数量多、建议办理难度大的三个部门进行视察,让代表和承办部门面对面进行沟通,共同研究建议办理工作,较好地调动了代表执行职务的积极性。
三、树立新形象,积极主动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乡镇人大及其主席团代表人民行使基层国家权力,必须积极主动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体现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作为人大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自觉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党的观念,自觉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这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树立人大形象的重要立足点。人大主席团要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努力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更好地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更好地发扬民主、健全法
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一直很好地坚持重要工作和重大问题向镇党委请示报告制度。自觉主动地把人大工作纳入镇党委的整体工作部署,使人大工作与镇党委中心工作协调一致、同步合拍,扎扎实实把工作推向前进。
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是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要努力树立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新形象。我们注意和倡导主席团组成人员积极探索深入群众的新途径,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听民声,摸实情,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纳入工作议程,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去年全年集镇新建和改造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集镇公用设施,对行政村的道路、照明、绿化进行了全面改造,得到广大村民的好评。我们重视抓好信访工作,及时处理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关的来信来访,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改进和完善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是主席团依法履行职责的基本方法和有效措施。在工作中,我们重点围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决策当好参谋,推动镇政府开展工作。去年以来,我们共开展集中调研活动8次,形成调查报告8个。其中,围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和农民增收减负,开展了三次规模比较大的集中调查研究活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主席团还根据调查的情况,及时听取和审议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督促他们采取有力措
施,抓好建议的落实。对人大工作和人大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列入主席团议事日程的每一项工作,我们都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促进落实,不断提高常委会的决策水平,更好地发挥人大作用,努力树立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职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工作机关的良好形象。
第二篇: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乡镇工作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乡镇工作
从2004年至今,中央连续9年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每年的一号文件都锁定“三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的坚定决心。近十几年来,中国农村发生着超乎想象的巨大变化,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农村形势持续向好,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在这大好局面下,我们必须看到有一些突出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影响和制约农村和乡镇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严重滞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民劳动强度大,投入产出比大,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典型的传统农业阶段。
2、农业抗风险能力差。目前农业面临双重风险:一是如果出现大的水灾、旱灾、雪灾等强烈自然灾害,个体小农经济无法抵御。二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信息不灵,农业生产跟风而上现象突出,再加上市场投机和炒作,农业生产效益受市场冲击较大。
3、农业种植结构单一,产业化程度低,制约着农民收入的提高。
4、乡镇政府服务农村和农业缺少资金保障。目前大多数乡镇政府 财力紧张,除了支付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外,还要承担着计划生育、环境整治、信访稳定、招商引资等大量开支,很多乡镇政府目前都是在举债度日,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
能很好的体现。
5、村级组织职能弱化。村级组织缺乏战斗力和凝聚力,村干部待遇较低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乡镇党委政府对村干部的约束力差,很多情况下需要靠私人感情来推进工作,在工作上遇到困难时村干部常常会有“撂挑子”和“尥蹶子”现象。
6、家族势力、派性势力控制、操纵村级组织,家族矛盾、邻里矛盾、家庭内部矛盾层出不穷,往往以土地纠纷、宅基地纠纷、财产分配争议等形式体现出来。
二、问题产生原因
1、国家各级政府对农业方面投入严重不足。
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后乡镇政府对农村的管理职能弱化。
3、集体土地由集体统一经营向个人承包转变后村级组织对村民的约束力和管理能力骤减。村级组织“空壳化”现象严重,村集体没有集体资金和收入可支配。
4、家族势力、派性势力控制、操纵村级组织使其为本家族或私人利益服务,不能公平公正调节村民之间利益关系和解决农民的合理诉求。
5、法制观念淡薄,社会风气不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在很多地方弱肉强食现象普遍存在。
三、工作对策
1、转变干部作风,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实践这一宗旨,首先要确立好农民是农村工作的主体这一基本概念,也就是说,农村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农民来开展,来服务的,只有这样干部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得到贯彻和执行。
2、要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监督、约束干部履行职责,这也是 密切干群关系的基本条件,好的制度才能产生好的干部,好的制度才能有好的工作效率。
3、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解决村级班子不健全、不团结,思想不解 放,服务意识、工作能力差的问题,大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打造一支精诚团结、作风正派、工作思路开阔的村“两委”干部队伍,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在经济建设、社会事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稳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4、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匡正社会风气。当前群众的需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还有生活中的安全感、社会认同感、对公平正义的需求等。
5、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全国18亿亩耕地,以9 亿农民计算人均2亩地,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使全体农民致富,提高农民收入需要从以下几个途径努力。
(1)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强化宣传引导和信息支持,强化技术指导和培训,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增加群众经营性收入。
(2)适度推进土地流转,促使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农业合作社、职业农民)。
(3)促使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
(4)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大力扶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构建农产品营销网络,通过行业协会、新型农业合作社等把产供销各环节分散经营的农户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规模占领市场、以组织保障权益,以协会维护秩序。
关于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的“推行、运作、提升”我总结了以下三段文字,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的工作目标和方向,也是促进乡镇持续繁荣稳定的有力举措。
转变发展方式,调优农业结构。算账对比启发,外出参观学习。典型示范引导,政策扶持助推。生产销售服务,确保增效显著; 推动土地流转,形成特色规模。建设园区基地,提高生产能力。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品牌商标。扩大对外宣传,开拓占领市场; 按照标准生产,保证质量安全。实现三品认证,增加美誉信誉。企业龙头带动,提高产业水平。增强发展后劲,确保持续增收。
第三篇: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乡镇工作?(推荐)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乡镇工作?
2012-06-15 08:10来源:半月谈网
乡镇政权位于我国政权体系的基础环节,承担着管理辖区内乡村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职能,在经济建设的最前沿、农村工作的第一线,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面临的形势与局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做好乡镇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难题与挑战。
当前多数乡镇干部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就是“芝麻大的官儿,巴掌大的权力,无限大的责任”。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乡镇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上级部门的行政命令、工作任务、考核指标最终都要层层下压落到乡镇头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司法、招商、交通、税收等多项任务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之外,诸如计生、维稳、安全、信访等名目繁多的“一票否决制”和“第一责任书”更是常常让乡镇干部叫苦不迭。“属地管理”下的权责不对称成为影响乡镇工作的一大难题。
当前许多乡镇领导都时常觉得“缺钱”。随着集资提留的终止和农业税费的取消,乡镇一级的财政顿时陷入困境、入不敷出。然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却一刻也离不开资金支持,无论是迁村并点还是建厂办园,无论是筑桥铺路还是盖楼建校,无论是公共服务还是公益事业,离开了资金都将是空谈。单纯依靠上级财政拨付,维持机关运转尚且困难,更别谈产业机构调整了。许多乡镇领导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想办法“化缘”。由此也导致了乡镇政府负债严重,乡镇干部垫款普遍、工资福利长期拖欠等衍生问题。
为治理乡镇政府超编严重、机构臃肿等问题,各地近几年来一直实行减员增效、只出不进的政策;由于乡镇条件艰苦,待遇低下,许多新考录的公务员都想方设法调走,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干部队伍结构失衡、人员老化、青黄不接、断层严重。由于一些素质不高、视野不宽、思路不新、能力不强的同志长期占据领导位置,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懈怠思想,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慵懒散漫现象普遍存在,不仅使得年轻干部无法脱颖而出、干事创业,更贻误了发展良机,造成了工作被动。
由于农业税的取消和土地流转的深化,村民自治的推广和民主意识的增强,老百姓对村集体的依附意识不断淡化,乡镇政府和村两委之间的关系也日趋微妙。乡镇干部如果不能在工作方法,发展思路、服务意识等方面转变角色、与时俱进,依旧沿用原有的方式与理念,当遇到征地、拆迁、计生、选举等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时,就很容易将冲突和矛盾激化,使得干群关系骤然紧张,甚至诱发一些影响恶劣的群体性事件。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镇政权的强与弱,乡镇干部的能与慵,乡镇工作的好与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和谐稳定。笔者认为,要破解乡镇工作出现和存在的困境与难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理顺权责关系。乡镇工作是农村工作的基础,要做好乡镇工作,必要要敢于改革、舍得投入。针对当前乡镇存在的权责失衡问题,相关部门要在深入调研、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对乡镇的权责关系进一步规范理顺:要么收权收责,要么放权放利,对乡镇政权应该“管什么、怎么管、管多少”不断细化和明确,破除单纯以“属地管理”等单一方式把利益全部收归上级、把责任无限下放乡镇的的不合理做法。
二是积极开源节流。针对当前乡镇政权普遍存在资金短缺、债务沉重的问题,乡镇领导一方面要积极与上级财税部门沟通协调,加大财政拨付和转移支付力度;对辖区内企业、商户、经营单位的税费按时足额收缴;通过招商引资、村企共建、土地置换、金融支持等方
式用活资金。另一方面要提高乡镇政府的机关效能,引导广大乡镇干部树立勤俭节约、高效务实的节流意识,坚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三是用活用好人才。为政之要,首在择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改进乡镇工作拖沓散漫的面貌,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措施大量引进吸纳素质高、能力强、思路新的年轻干部,包括选调生、公务员、大学生村官等;另一方面要不拘一格用人才,敢为事业用人才,大胆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积极为年轻干部搭建成长成才的梯子,让他们干事有机会,创业有舞台,从而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活力。
四是转变工作理念。乡镇领导要引导广大乡镇干部和农村干部从以管理为主的工作模式向以服务为本的工作模式转变,树立“没有不合格的群众,只有不合格的干部”的理念,经常走出机关、走下案头、走进乡村,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察民情、知民忧、解民困、暖民心,真正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儿里。(山东寿光 桑德春)
第四篇:浅谈如何做好乡镇人大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乡镇人大工作
中界乡人大主席冉茂阳
走上人大工作岗位,深感压力更大、责任更大、思维与做法要求更精细、执政能力更需要加强。北戴河和西双版纳之行,既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胸襟,拓宽了视野,更多的是从全国人大专家和一行同行身上学到了做人的精深内涵和今后人大工作的着力点。下面,就如何做好乡镇人大工作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乡镇人大工作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前沿阵地,是人大制度优越性在基层的具体体现。做好乡镇人大工作是基层人大工作者的职责,也是全面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工作中,要准确把握好乡镇人大工作的性质、特点,结合乡镇的实际情况,使人大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乡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一、要定准位。乡镇人大工作与乡党委、政府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是乡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事乡镇人大工作时要正确定准人大工作在全乡工作中的位置,做到有为与有位的有机结合,做好人大工作与做好全乡工作的有机结合,不孤立地做工作,不简单地寻求位置。要正确处理好本职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从事人大工作的同时也还担负着乡镇其它的重要工作,很多时候人大工作与乡镇其它工作是一并推进的。在这种特定的工作环境中,乡镇人大工作人员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积极参与乡镇的中心工作,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就要求乡镇人大主席要定准位,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相互兼顾,既要种“自家的田”,又不要“荒他人的地”,必须在时间上统筹安排,在精力上有所侧重,在工作上突出重点,达到人大工作和乡镇其它工作“两不误、双促进”的目的。在定准工作位置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与乡镇党委、政府的关系。要牢固树立党领导的观念,主动向党委请示报告工作,争取乡镇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要及时了解党委的中心任务和工作意图,准确地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乡镇人大与乡镇政府是决定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在工作中乡镇人大要做到坚持依法办事,坚持监督大事,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支持。在人大职权范围内选择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开展工作监督,帮助政府更好地开展工作、推进工作,提升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和满意度,从而树立人大干部新形象。
二、要把好度。地方组织法规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这是法律赋予乡镇人大的权利和职责。乡镇人大作为国家基层权力机关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在工作中,要善于把好度,要着眼全局,从整体利益出发,不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从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认真履行各项职责,保证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顺利实现。要牢固树立“民本”思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针对人大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搞好调查研究,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人大工作更加贴近基层,更好地服务群众。要坚持依法行使职权,既要代表人民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权力,又不能越俎代庖乱做主,做到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人大工作法律性、程序性较强,各项工作都必须“虚”事“实”做,做出成效,不能图省事,不讲法律和程序。
三、要服好务。做好乡镇人大工作,代表工作是基础。人大代表是乡镇人大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的纽带,也是人民群众反映民情民意重要渠道。因此,乡镇人大要极力为代表履行职责服好务。一方面,要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及时了解、掌握代表的思想动态,认真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维护代表权益,支持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同时要加强与选民的联系,经常与代表到选民中去了解动态、倾听呼声、关注动向,尤其要注意关注群众反响的热点难点问题,情系选民,反映民声,为民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代表开展闭会期间的活动。要经常组织代表参加代表视察、学习考察和培训活动,拓宽代表视野,提高代表素质;要组织好代表以争先创优为载体的“三带头、五个一”活动,调动代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让代表在各自的领域争先创优,成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要通过为代表服务,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扩大代表影响力、辐射力等,从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挥乡镇人大应有的作用。
第五篇:浅谈如何做好乡镇人大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乡镇人大工作
神农镇人大主席李通顺
为民履职、依法办事,是每一个人大代表的基本职责,乡镇人大主席是团结带领人大代表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主战场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如何做好乡镇人大工作,下面,我结合多年工作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思想认识是前提
对一项工作热爱不热爱,热心不热心,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首要条件。热爱才会乐意干,热心才能干好。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乡镇配备专职人大主席是为了安排干部,工作上是“党委说了算,政府领着干,人大陪着转”。因此,转变观念,端正思想认识显得尤为重要。乡镇设立人大主席团,这是我国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乡级政权是最基层政权,做好乡人大主席团工作,对于坚持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进一步加深自己对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加强对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只是分工不同,目标是一致的,从思想上端正认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其次,坚持党委领导,及时向党委汇报,争取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运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的 1
宣传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增强干部群众的人大意识。使人们更加了解人大,支持乡人大主席团的工作。
二、自身建设是基础
常言说的好:“打铁先要本身硬”,因此,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是干好工作的基础。人大主席团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法律,只有学好各项法律,坚持依法办事,才能正确行使好法律赋予镇人大主席团的各项工作职权,胜任镇人大主席团主席工作。一是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和掌握法律、法规是搞好乡镇人大工作的基础,认真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山西省实施选举法细则》、《代表法》、《山西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暂行条例》以及有关农村工作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尽快掌握法律、法规。二是学习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三是学习他人经验,在工作中坚持边学边干,边干边学,虚心向从事过人大工作的老领导请教,并注意总结他们的工作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依法做好镇人大主席团的各项工作打好基础。
三、履行职责是关键
人大工作和党委政府工作不一样,必须自己找事做。党委、政府工作是上级压下来的催着去做,下面冒上来的逼着去做,基层交上来的等着去做。而人大工作则是全靠自己想出来去做,找出来去做,否则就好像没有什么事可做。因此,对人大工作要勤动脑筋,采取:围绕法律、法规想,人大如何办事;围绕党的中
心工作想,人大该做什么;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想,人大该抓什么;围绕本乡的实际情况想,人大该搞什么。
充分利用黑板报、专栏等宣传工具和采取组织学习、会上宣讲等形式,广泛宣传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对人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政策和法律观念。
坚持代表活动制度,采取走访、座谈等形式组织代表开展活动,给代表宣讲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地位与作用,帮助代表增强代表认识,提高思想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在人代会闭会后,及时将代表的书面建议转交政府办理,并且经常催办、督办,凡能办到的做到尽快办,暂有困难的逐步办,超越权限的向上反映争取办。积极做到反映民情民意,督办代表建议,支持和协助政府工作,较好的发挥代表参政议政的作用。为本乡的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