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乡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时间:2019-05-12 13:3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梁乡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工作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梁乡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第一篇:南梁乡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南梁乡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

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我乡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禁牧为措施,种草为保障,养羊促增收”的工作思路,采取宣传发动、行政推动、典型带动、封山禁牧等有力措施,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已扶持400户贫困户引进基础母羊1600只,投放种公羊47只,占任务的100%;新建棚圈400座,占任务的100%;建青贮窖121座,占任务的30%;建沼气池35座,占任务的175%;种草5370亩,占任务的134%;种植全膜玉米22810亩,占任务的570%。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560人次,使我乡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工作呈快速发展势头。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靠实责任

为了确保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乡上成立由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各包村工作组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乡上与各村签订了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靠实了工作责任,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大力宣传,全面动员

为了能确保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工作落到实处,乡上实行领导包村、干部包组、包农户的工作机制,组织全乡10多名乡、村干部深入村组,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召开群众会议等行之有效的办法,使他们明确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工作上减少了阻力,增强了养殖户积极性。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一是狠抓硬件建设。我们采取“项目投、政府补、群众筹”的办法,按照“因陋就简”的原则,充分利用废弃庄园、窑洞等设施修建标准化羊舍400座、建青贮窖121座。同时,发放草籽3000斤,完成苜蓿种植1000亩。积极协调县农机局配套铡草机37台,已全部发放到养羊农户手中。

二是严格工作制度。乡上指定专人负责选户、调羊、投羊等各个工作环节,此项工作,把扶贫项目真正落到贫困户

三是强化管理力度。要求各包村工作组跟踪管理,将档案管理、定期访视、疾病防治、圈舍消毒等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加大封山禁牧力度。为确保舍饲养殖工作顺利开展。我乡把封山禁牧工作纳入今年工作的重点。成立了由书记为组长,乡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各包村组长为成员的封山禁牧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宣传力度、完善规章制度、严明工作纪律。

四、存在的问题

1、农户养殖技术不高。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饲料养分配合比例,不能进行良种配种,大都不掌握快速育肥技术,有的甚至出山放牧。

2、饲草供应不足,一部分农户不种植牧草,以秋后玉米秸秆喂养为主,青贮氨化技术和设施跟不上,冬春季节饲草少。

第二篇:翟家河乡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项目工作汇报

翟家河乡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项目

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翟家河乡位于庆城县西北部山区,地理条件差,境内沟壑纵横,峁梁起伏,地形支离破碎,是全市十四个特困乡之一。土地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草畜业发展较快。全乡辖6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1693户7014人。共有大家畜2020头,牛存栏1786头,羊存栏9451只,猪存栏1204口,规模养殖户35户,全乡种草面积累计达到19860亩。

国务院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项目试点工作分两年三批次共投放绒山羊853户3614只(其中09年投放绒山羊209户1000只,10年投放绒山羊644户2614只)。截至目前,新增1642只,死亡413只,养殖户达到了853户4843只。

二、工作方法与措施

1、选准扶持对象。严格执行选户标准,按照规定程序认真审查,与养殖户签订协议,建立档案,确保把羊只投放给有养殖积极性、具备饲养能力的贫困户。

2、抓好设施棚圈建设。棚圈羊舍是舍饲饲养的基本设施。按照“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坚固耐用、满足需要、方便管理”的原则,积极发动群众利用旧庄园或废弃窑洞建设经济适用的棚圈。每处棚圈按照舍内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舍外活动场所不少于60平方米的要求规划建设,同时配套完善好饮水槽、食槽等设施。

3、抓好优质饲草基地建设。绒山羊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饲草料资源的支撑。我乡坚持走以草兴牧的路子,扶持绒山羊养殖户每户种植紫花苜蓿10亩以上,确保每只羊有2亩饲草地。同

时,充分利用大面积发展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机遇,全面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氨化技术,确保每户建一个10立方米的青贮氨化池,每30户有一个能揉丝的铡草机。

4、抓好日常饲养技术培训。绒山羊养殖是一项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产业。我乡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印发明白卡、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养殖户进行全面系统地培训,确保每户的直接养羊人成为“科技明白人”。

5、抓好疫病防控工作。我们在加强日常疫病防治工作的同时,认真落实消毒、驱虫、免疫等措施,重点抓好口蹄疫、羊痘等重大疫病的免疫注射。建立健全乡村动物防疫体系,充实防疫人员,配套防疫设备,确保每个项目实施村都有一名防疫员。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棚圈和青贮窖建设标准低。个别农户棚圈建设面积较小,一些棚圈没有长远规划,只能适应目前小规模饲养,部分养殖户的棚圈建设过于简陋。二是饲养管理粗放。部分农户没有对羊只进行药浴,疫苗注射、定期消毒、草料粉碎饲喂等都没有达到l00%。三是基础设施跟不上。我乡为纯山区,乡村电力不足,大型铡草机无法使用,而小型铡草机没有揉丝功能,所铡草料粗长,适口性差,利用率低。四是防疫基础条件薄弱。乡兽医站设备落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绒山羊投放后的技术培训、科学管理等后续服务和疫病防控存在许多困难。五是资金到位不及时。绒山羊养殖项目扶持资金大多为整合资金,来自多个渠道,部分资金下达较迟,有的投资是几个项目相互顶替,一项投资,多项任务,统筹难度较大。多数农户自筹资金能力不足,导致配套设施建设进度慢。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严格按标准落实棚圈建设任务。棚圈建设是进行舍饲圈养、落实封山禁牧政策的前提,也是落实绒山羊生产管理措施的基础。对于圈舍建设面积和配套设施不达标的养殖户,要督促尽快进行改造,逐步扩建达到标准面积要求。今后投放时,将按照“先建圈、后投羊”的原则认真落实,促进棚舍标准化建设。

2、加大饲草基地建设和饲草料储备工作力度。饲草基地建设是绒山羊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充对种草面积不足的农户,要动员其抢抓农时和墒情,在复种小秋时套种紫花苜蓿,保证紫花苜蓿留存面积每户达到20亩以上或每年金膜玉米种植面积达到l0亩以上。

3、切实加强科学饲养管理。要大力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加强羊只日常饲养管理。要坚持分类管理,科学喂养,提高产羔率和成活率。要重视饲草料配方,充分利用青干草、青贮玉米秸秆及其它农作物副产品等搭配饲喂并全面推广营养砖或盐砖,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适时抓绒,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4、高度重视疫病防治工作。一是加快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积极争取筹建村级兽医工作室,购臵冰箱、药柜、医疗器械、消毒用具等必要的设备。二是抓好日常疫病防治。抓好圈舍、饲槽、水槽和器具消毒等工作,坚持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平时免疫相结合,重点落实口蹄疫、羊痘、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症等重大疫病的免疫工作。

第三篇:庆城县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情况汇报

庆城县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

试点项目进展情况汇报

中共庆城县委庆城县人民政府

(2011年5月27日)

今年以来,我们庆城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转型跨越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开发四大资源(黑、绿、红、黄),强化四大支撑(水利、交通、生态、财政),加快三化进程(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努力建设经济强县、生态优县、文化名县”的目标,狠抓项目建设,加快工业创办,主攻特色产业,强化基础建设,解决民生问题,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至4月底,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4亿元,同比增长5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702万元,增长49.3%;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34亿元,增长29.2%;小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713万元,增长24.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003元,增长18.3%;农民人均纯收入776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亿元,增长40%。

从年初开始,我们就严格按照国务院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试点项目验收的相关要求,对2009年以来的所有项目村开展了全面自查,掌握绒山羊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羔羊繁育等情况,整改完善存在问题,在各个项目村都建立一个示范点。从自查情况看,2009年调回的7500只绒山羊中,基础母羊6000只,到目前累计产羔12000多只,其中2009年繁育的羔羊2011年产羔300

多只,2009年扶持的养殖户绒山羊养殖总数目前户均达到20只以上。2010年调回的18000只绒山羊中,基础母羊14432只,累计繁育羔羊达到13480只,产羔率为93.4%,青贮窖使用率为100%。在羊绒生产上,2009年和2010年调回的种羊,平均每只产绒1.2斤,全县绒山羊的羊绒产量大约为24328斤,每斤羊绒按市场价180元计算,羊绒产值达到437.9万元,养殖户羊绒户均收入900元。从4月上旬开始,我们全面启动2011年第一批项目,目前已购回辽宁盖州良种绒山羊6800只,投放到户5780只,留场观察1020只,配套建成棚圈1242座,建成沼气池200座,种植全膜玉米1.73万亩,种草6110亩。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年初,县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专题部署绒山羊养殖工作,制定了《庆城县2011年第一批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国务院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试点项目验收准备工作的通知》,3月13日,召开了农牧、农机等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乡镇分管领导、项目村负责人参加的全县绒山羊养殖项目工作会议,对全县的绒山羊养殖工作又一次做了详细安排,靠实了试点乡镇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将任务细化分解到村,明确了养殖户的义务,保证了试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二是注重宣传培训。通过召开会议、印发资料、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对确定的养殖户进行宣传培训,强化技术指导,充分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提高了养殖技术,增强了养殖信心。前4个月累计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群众1800多人(次),发放《绒山羊常见病防治》等养殖技术手册2000多份。

三是精心筛选养殖户。在2011年绒山羊养殖户的确定上,按照试点方案要求,各乡镇、村组严格把关,精心筛选。在相对集中、整村连片的基础上,选择勤劳务实、自愿养殖的贫困户进行扶持,对无养殖劳动力或懒惰的贫困户不再扶持,确保所选养殖户积极性高,符合标准,通过扶持真正达到增收脱贫的目的。

四是强化配套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坚固耐用、方便管理、满足需要、经济实用”的原则,能改造的改造,能扩建的扩建,扶持养殖户配套建设棚圈、青贮窖、沼气池等,减少了群众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养殖效果。各乡镇项目村均组织养殖户到示范村参观学习,借鉴示范村棚圈建设的先进经验,使棚圈建设更符合绒山羊的生活习性,利于喂养和疫病防治,提高繁育率和产绒率。全县共建标准棚圈500多座,部分农户已将绒山羊养殖做为主要产业来发展,除了项目扶持的以外,还自购种羊,蔡家庙乡徐新庄和蔡口集乡的六河湾、龙头寺等村的规模养殖户都达到30户以上,户均养殖绒山羊20只以上。

五是确保投羊质量。由县扶贫办牵头,组织县畜牧技术人员、试点乡镇负责人和农户代表,到辽宁盖州进行了实地考察,统一羊只标准,统一购羊价格。并与养殖基地签订调羊合同,由养殖基地负责从辽宁盖州购回良种,进行15天隔离观察后,再投放到户,确保了调羊质量。

六是强化服务管理。羊只运回基地后,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和动物监督管理所全程介入,跟踪检疫,全面防疫。羊只投放到户后,县、乡畜牧站和养殖场的兽医技术人员蹲点观察,上门说教,指导养殖户精心喂养,科学管理。

七是加强基地建设。继续巩固完善现有四个繁育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卅铺顺发、葛崾岘季发两个繁育基地,鼓励扶持卅铺顺发基地实施改扩建项目,筹资50万元,新建钢架拱棚5栋,3960平方米。同时,注重饲草基地建设,按照每个养殖户种植10亩全膜玉米和10亩牧草的标准与农户签订了协议,鼓励督促养殖户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保证饲草料供给,提高喂养水平。

八是完善电子档案。县上为每个绒山羊养殖户统一印制了档案袋和档案资料,建立了养羊档案。同时,为每户养羊户拍摄了羊、舍、牌、人四合一的5寸彩色数码照片,输入电脑,制作成电子档案,实行网上动态管理,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

九是严格资金管理。设立绒山羊产业化扶贫试点项目资金专户,对扶贫绒山羊养殖项目资金实行专帐管理,封闭运行,资金的拔付和使用严格按照程序审批,各类资金使用一律实行报帐制,保证项目资金安全运行。

虽然我县在实施绒山羊养殖项目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这一项目投资大,涉及农户多,技术要求标准高,在项目实施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后续管理难度大。县级财力困难,基层防疫检测、饲草青贮、棚圈设施等基础条件薄弱,大多数乡镇兽医站设备落后,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绒山羊投放后的培训、管理等后续服务和疫病防控存在许多困难。二是配套建设资金欠缺。在绒山羊养殖项目实施中,我们采取以财政补助资金为主、农户适当自筹相结合的融资办法,帮助农户引进绒山羊。在棚圈、青贮窖建设、饲草加工和疫病防治投入上,大多数要靠群众自筹解决,部分养殖户资金缺口较大。

我们将以这次督查为契机,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要求,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经验,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工作力量,完

善工作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把这一富民增收项目组织好、实施好。一是进一步强化宣传动员。采取上门宣传、对比算账等多种方式,向群众充分宣传实施绒山羊养殖项目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宣传绒山羊养殖的基本技术,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带动群众增收。二是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整合项目资金,在山区乡镇全面实施兽医站、青贮点、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群众发展绒山羊养殖的后顾之忧。三是进一步加大饲草种植力度。按照“漫山遍野种草、家家户户养羊”的草畜产业发展思路,继续加大山区乡镇的饲草种植力度,全年种植牧草13万亩,解决绒山羊养殖的饲草需求。

第四篇:暗示法乡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安静的啦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贫困问题是困扰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了解和掌握农村低收入人口的贫困状况,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前提。为总结扶贫开发经验,做好我乡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按照县政协办发[2012]年14号关于《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乡扶贫开发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安静的啦乡位于庆城县西北部山区,地理条件差,境内沟壑纵横,峁梁起伏,地形支离破碎,是全市十四个特困乡之一。土地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草畜业发展较快。辖区是长庆马岭油田的主产区之一。

辖6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1644户7076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2103元,贫困人口1229户6514人,贫困面92%。总土地面积117平方公里(17.82万亩),总耕地面积29056.2亩,人均占有耕地4.2亩,粮田面积29056.2亩,粮食播种面积32988.6亩,粮食总产量3867.3吨。全乡共有大家畜2998头,羊只存栏数6229只。

目前,全乡6个村自然环境差、经济基础薄弱、群众观念陈旧、农民增收缓慢、经济发展滞后,加之其他诸多因素造成农业产业规模化小,产量低,成本高,效益低,畜禽养殖规模小、科学化水平低,劳务输出基准低,群众增收空间狭小,增收缓慢。

二、贫困原因分析及扶贫开发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村与村、户与户之间贫富差距仍在拉大,全乡6个村的贫困程度较为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经济效益差,农民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大部分贫困村地理条件恶劣,降雨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生产和生活条件差。而且,贫困程度深、面积大,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影响对扶贫工作的继续投入。这些因素都直接制约着脱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体在各个方面如下:

1、种植业方面。由于种植结构单一,优势产业不突出,成本高,种植效益不高,开支大、收入低,群众增收空间狭小。

2、养殖业方面。由于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认知能力差,养殖仍以传统养殖为主,致使畜禽养殖周期长,科学化水平低,养殖效益不佳。

3、劳务输出方面。由于群众文化程度低,缺乏一技之长,劳务输出苦力型的多,技能型的少,输出人数不能与劳务收入成正比,劳务输出效益低。

4、基础设施方面。由于缺乏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滞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缓慢。

5、社会化产业方面。由于受地形和发展现状限制,缺乏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滞后,不能形成聚集效应,不能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农民增收缓慢。

6、社会事业方面。伴随着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科、教、文、卫等事业发展有更高的需求,因缺乏在科、教、文、卫等事业发展上的资金投入,从而出现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的普遍现象。

三、近年来扶贫开发成效及措施

近年来,在省、市、县的大力支持下,我乡把发展种养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旱作农业和优质畜禽养殖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一是积极推广旱作农业项目,引导和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二是多渠道增加投 入,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贴息,依托农村信用社筹措资金,不断增加扶贫信贷资金投入。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从根本上改变发展环境。四是继续加快整村推进步伐,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村的面貌。五是结合“双联”行动积极开展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乡的贫困人口比例较往年有所下降。

扶贫项目的实施,不仅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也促进了群众增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今后解决贫困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自身努力和外围条件支持,在各个领域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群众拓宽增收渠道,逐步解决全乡6个村贫困面貌。

1、政策引导,广泛宣传。广大群众需要各项扶贫政策的支持,只有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促使各项扶贫计划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

2、资金支持。资金是制约我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将本着国家投资、信贷资金与群众自筹资金紧密结合,合理有效的利用国家投资,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保证扶贫开发项目顺利实施。

3、强化参与式扶贫开发,抓好整村推进项目。整村推进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种新举措,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有利于突出重点,抓出成效。抓好了整村推进村的脱贫就可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有利于扶贫工作的进村入户,抓到实处;有利于资金的集中使用,整村推进是资金整合的载体;有利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今后,要在加强已建成的整村推进项目后续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采取整村推进与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等相结合的办法,抓好整村推进项目建设。

4、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绿色畜禽养殖,新建养殖小区,推广人畜分离养殖模式,培育养殖品牌,提升科学化水平,促使养殖方式转变,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切实转变劳务输出模式,促使劳务输出从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发挥劳务效应,增加劳务收入。

5、开展技能培训,加大技术指导。以提高群众的种植、养殖水平,培育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为目的,分门别类的举办各种培训班,促使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高群众经营的精细化水平,促使群众科学种植、养殖。切实转变劳务输出模式,充分发挥劳务输出效益,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6、加快民心工程建设步伐。积极争取扶贫资金,加大对通村道路、村社道路、渠道、文化、卫生、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硬环境。

二0一二年五月十一日

第五篇:暗示法乡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安静的啦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贫困问题是困扰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了解和掌握农村低收入人口的贫困状况,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前提。为总结扶贫开发经验,做好我乡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按照县政协办发[2012]年14号关于《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乡扶贫开发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安静的啦乡位于庆城县西北部山区,地理条件差,境内沟壑纵横,峁梁起伏,地形支离破碎,是全市十四个特困乡之一。土地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草畜业发展较快。辖区是长庆马岭油田的主产区之一。

辖6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1644户7076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2103元,贫困人口1229户6514人,贫困面92%。总土地面积117平方公里(17.82万亩),总耕地面积29056.2亩,人均占有耕地4.2亩,粮田面积29056.2亩,粮食播种面积32988.6亩,粮食总产量3867.3吨。全乡共有大家畜2998头,羊只存栏数6229只。

目前,全乡6个村自然环境差、经济基础薄弱、群众观念陈旧、农民增收缓慢、经济发展滞后,加之其他诸多因素造成农业产业规模化小,产量低,成本高,效益低,畜禽养殖规模小、科学化水平低,劳务输出基准低,群众增收空间狭小,增收缓慢。

二、贫困原因分析及扶贫开发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村与村、户与户之间贫富差距仍在拉大,全乡6个村的贫困程度较为严重。粮

食产量低而不稳,经济效益差,农民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大部分贫困村地理条件恶劣,降雨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生产和生活条件差。而且,贫困程度深、面积大,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影响对扶贫工作的继续投入。这些因素都直接制约着脱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体在各个方面如下:

1、种植业方面。由于种植结构单一,优势产业不突出,成本高,种植效益不高,开支大、收入低,群众增收空间狭小。

2、养殖业方面。由于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认知能力差,养殖仍以传统养殖为主,致使畜禽养殖周期长,科学化水平低,养殖效益不佳。

3、劳务输出方面。由于群众文化程度低,缺乏一技之长,劳务输出苦力型的多,技能型的少,输出人数不能与劳务收入成正比,劳务输出效益低。

4、基础设施方面。由于缺乏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滞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缓慢。

5、社会化产业方面。由于受地形和发展现状限制,缺乏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滞后,不能形成聚集效应,不能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农民增收缓慢。

6、社会事业方面。伴随着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科、教、文、卫等事业发展有更高的需求,因缺乏在科、教、文、卫等事业发展上的资金投入,从而出现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的普遍现象。

三、近年来扶贫开发成效及措施

近年来,在省、市、县的大力支持下,我乡把发展种养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旱作农业和优质畜禽养殖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一是积极推广旱作农业项目,引导和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二是多渠道增加投

入,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贴息,依托农村信用社筹措资金,不断增加扶贫信贷资金投入。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从根本上改变发展环境。四是继续加快整村推进步伐,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村的面貌。五是结合“双联”行动积极开展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乡的贫困人口比例较往年有所下降。

扶贫项目的实施,不仅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也促进了群众增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今后解决贫困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自身努力和外围条件支持,在各个领域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群众拓宽增收渠道,逐步解决全乡6个村贫困面貌。

1、政策引导,广泛宣传。广大群众需要各项扶贫政策的支持,只有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促使各项扶贫计划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

2、资金支持。资金是制约我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将本着国家投资、信贷资金与群众自筹资金紧密结合,合理有效的利用国家投资,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保证扶贫开发项目顺利实施。

3、强化参与式扶贫开发,抓好整村推进项目。整村推进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种新举措,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有利于突出重点,抓出成效。抓好了整村推进村的脱贫就可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有利于扶贫工作的进村入户,抓到实处;有利于资金的集中使用,整村推进是资金整合的载体;有利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今后,要在加强已建成的整村推进项目后续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采取整村推进与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等相结合的办法,抓好整村推进项目建设。

4、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绿色畜禽养殖,新建养殖小区,推广人畜分离养殖模式,培育养殖品牌,提升科学化水平,促使养殖方式转变,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切实转变劳务输出模式,促使劳务输出从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发挥劳务效应,增加劳务收入。

5、开展技能培训,加大技术指导。以提高群众的种植、养殖水平,培育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为目的,分门别类的举办各种培训班,促使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高群众经营的精细化水平,促使群众科学种植、养殖。切实转变劳务输出模式,充分发挥劳务输出效益,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6、加快民心工程建设步伐。积极争取扶贫资金,加大对通村道路、村社道路、渠道、文化、卫生、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硬环境。

二0一二年五月十一日

下载南梁乡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工作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梁乡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梁镇信访稳定工作汇报

    *****镇信访稳定工作汇报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信访稳定工作一直是影响和困扰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块“心病”,更是我们党委和政府始终关注和高度重视并紧紧抓在......

    09年深河乡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深河乡2010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您们辛苦了。首先,我代表深河一万四千人民感谢你们跋山涉水来到深河乡检查指导我们的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下面,我代......

    江南乡教育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推荐五篇)

    江南乡关于教育扶贫工作的汇报 江南乡人多地少,贫困人口基数大,群众文化水平相对低下,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教育扶贫工作,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扶贫就是抓民生”的理......

    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扶贫开发工作汇报一、坚持强基固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组织保障作用一是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财政、农林水......

    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抓基础 重帮扶 促增收 ------×××县(区)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县(区)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管辖×××个镇(办事处),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年农民......

    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XXXX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地处XXX县城X部,XXXX,地域广阔,地形XXXX,南部为XXX区,北部为XX,海拔在XX-XX米之间。镇域总面积XXX平方公里,耕地XXXXX亩,其中水浇地XXX亩,山......

    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中共×××县委 ××县人民政府 尊敬的××市长、各位领导: 新年伊始,×××市长及各位领导莅临××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充分体现了对我县工作的关心和......

    扶贫开发工作汇报(范文)

    **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2012年7月9日)上午各位对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参观视察,下面,我就全县扶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贫困状况 总人口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万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