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侨大学工业工程期末论文
工业工程论文
美国工业工程学会(AIIE)对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的定义:“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概括而言,所有人类及非人类参与的活动,只要有动作出现的,都可应用工业工程的原理原则,以及工业工程的一套系统化的技术,经由最佳途径达到目的。譬如工业工程中的动作连贯性分析(operation sequence),由于人类的任何一种动作都有连贯性,因此把各动作经仔细分析,分成一个个微细单元,删掉不必要的动作,合并可连接的动作,以达到工作简化、动作经济、省时省工之目的。日本IE协会(JIIE)成立于1959年。当时对IE的定义是在美国AIIE于1955年的定义的基础上略加修改而制定的。其定义如下:“IE是对人、材料、设备所集成的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为了对系统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在利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还采用工程上的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此后,根据AIIE的修改和补充,又在“人、材料、设备”上加上了信息和能源。JIIE根据IE长期(特别战后)在日本应用所取得的成果和广泛的应用,IE不论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JIIE深感过去的定义已不适于现代的要求,故对IE重新定义。其定义如下:“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这个定义简明、通俗、易懂,不仅清楚地说明了IE的性质、目的和方法,而且还特别对人的关怀也写入定义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也正是IE与其它工程学科的不同之处。
由于工业工程的内容强调综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使生产系统能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而获得最高之整体效益,所以近数十年来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工业化变革的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四小龙及泰国等地方,都有将其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工具,同时相对地IE技术在这种环境下亦得到迅速的成长。
IE的研究目的:IE是针对以生产现场为中心的作业进行 :(1)系统的分析:作为现在的系统应该达到的成果,实际没有达到预计的成果时,进行发现问题并进行控制管理的研究。(2)系统的改善:现在的系统达到的成果不够充分和作业不方便而有必要改善其中一部分的时候,研究其改善的办法。(3)系统的设计:发生新的状况使得现在的系统难以达到充分的成果时,查找需求来研究设计新的系统。
工业工程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代工业工程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制造工程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的工程学科。它是将人、设备、物料、信息和环境等生产系统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对工业等生产过程进行系统规划与
设计、评价与创新,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专门化的综合技术,且内容日益广泛。在人类从事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生产的时代里,人们是凭着自己的经验去管理生产。到20世纪初,工业开始进入“科学管理时代”,美国工程师泰勒(F.W.Taylor)发表的《科学管理的原理》一书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和工业工程的经典著作。从1910年前后开始,美国的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L.Gilbreth)从事动作(方法)研究和工作流程研究,还设定了17种动作的基本因素(动素,Threbligs)。泰勒和吉尔布雷斯是最著名工业工程创始人。1908年美国宾州大学首次开设了工业工程课程,后来又成立了工业工程系,1917年美国成立了工业工程师协会。此后有人主张把当时从事动作研究、时间研究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各种研究工作,从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由懂得工程技术的人员去进行,逐步形成了一批将工程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工业工程工程师。
二战期间和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工作研究(包括时间研究与方法研究)、质量控制、人事评价与选择、工厂布置、生产计划等都已正式成为工业工程的内容。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费希(J.Fish)开创了工程经济分析的研究领域;由于战争的需要,运筹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战后由于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使得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结合起来,并为工业工程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基础,工业工程的技术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1948年,美国正式成立了工业工程师学会。五六十年代,美国许多大学先后成立了工业工程系,到1975年,已有150多所大学开设了工业工程课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期,工业部门开始对工业工程有所认识,并逐步推广,1991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80年代。日本能率协会专家三上展喜受日本政府委托,在我国北京、大连等地推广应用工业工程技术,他认为,中国许多企业不需要在硬件方面增加许多投资,只要在管理方式、人员素质和工业工程等方面着力改进,生产效率就可提高2~3倍,甚至5~10倍。国内应用工业工程技术比较典型的企业有:北京机床电器厂、一汽集团、鞍山钢铁公司等,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发展工业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是人才培养,我国最早于1993年招收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目前已有70余所院校设有工业工程系或专业。1994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生,目前我国已有70多所院校开办了工业工程专业。我国以企业为基础和主体的工业及产业经济系统面临着资源利用率低、质量和效益不高、产品等综合结构不合理、环境适应性较差、国际竞争力及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以及战略管理和内部管理弱化、技术与管理脱节、特色化缺乏、产品、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企业与市场和政府及其他企业间关系欠规范、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和困境。现代工业工程是企业和整个产业经济摆脱困境、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武器。早在十八世纪,亚当·斯密斯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的劳动分工概念,作为推动当时工业化生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IE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产业革命后,生产力有很大发展,1799年美国的惠特尼提出了“互换性”概念奠定了合理化、专业化、机械化、简单化和标准化的基础,因而能向大量生产发展。1832年英国的巴比奇在《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中论述了专业分工、工作方法、机器与工具的使用、制造的经济原则等。人们开始用新的思考方法来研究提高效率,这就孕育了IE的思想,为IE的诞生和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里。泰勒受“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的思想影响,在机械制造领域发展了这样一个概念:方法设计、时间测定、生产计划安排与控制等都是工程师的职责。他努力实践这个概念,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等并提出了工作定额原理和标准化原理,从而使生产率提高了几倍。吉尔布雷斯夫妇致力于动作研究,设定了十七种
基本动作要素以及工作流程分析,他为工作与操作的改进和后来的预定时间标准创造了科学的依据,提供了至今人们仍在使用的思维方法。享利·福特首创了符合标准化、专业化的生产线同步化系统(流水线),使制造领域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这一时期,享利·甘特创造了“计划控制图”或叫“甘特图”,艾马逊提出了“奖金计划”和“提高个人效率的十二原则”,为生产管理和生产率的提高作出了很大贡献。1917年成立了IE协会和泰勒协会。
第三阶段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第二次大战期间广泛地将当时的数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成果引入IE活动中,从多种学科的角度来考察、分析和改进所研究的系统。1924年至1932年梅奥进行的著名“霍桑”试验,使人们认识到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和作用对生产效率提高更为重要,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方式;1924年休哈特首创质量控制图使统计学成为IE研究中的一项有力武器。工作研究、质量控制、人事评价与选择、工厂布置、生产计划与控制等已成为IE的内容。随着机械化的迅速发展,费希首创“工程经济”,解决设备的“经济性”问题。运筹学的产生为决策者提供在多种方案中进行决策的方法,工业工程师将其应用到工厂管理中,使得IE的技术内容得到大大的丰富与发展。
第四阶段为第二次大战以后。1945年希亚公布了“因数分析法”。1947年米鲁兹创立“价值工程”技术,总结了一套保证产品或作业必要功能,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的方法。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自动化、电子化的进一步发展,IE关于人的因素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IE工程师们逐渐认识到必须把人和系统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和研究,出现了“人机工程”,又称工效学(Ergonomics)。IE从战前经验主义发展为战后更讲求定量方法。IE的研究方法随着应用数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定量化技术成为IE研究的主导和趋势,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来分析、设计、描述复杂的工业生产系统,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与工程的产生,使得IE工程师们对大规模的经济与社会系统进行分析、实验、多方案对比与决策,以及运行过程的控制与创新。
工业工程(IE)与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一起,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对人类社会,尤其是西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世界上诸多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其经济发展都与其雄厚的工业及其工业工程(IE)的实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美国,工业工程(IE)与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土木工程、化工工程、计算机、航空工程一起,并称为七大工程,可见它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工业工程(IE)在上述工业化国家受到了工业界的普遍重视,其原因就是因为工业工程(IE)直接面向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它与数学、人因学、经济管理、各种工程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以系统工程为哲理,以运筹学等数学方法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工具,用工程量化的分析方法对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在内的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多种因素所组成的各种复杂的企业或组织系统中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进行定量、系统的分析、设计与优化,从而实现系统的最大效率和效益。工业工程(IE)是唯一一门以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工程技术,因此成为其它工程所不能替代,同时又对其它工程互补性很强的一项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工业工程的作用显而易见,首先,IE是进行作业标准·时间设定的工具。如果没有这种作业标准·时间设定,那么不仅工厂的生产计划无法制定,甚至是否有剩余产能或是产能不足都不得而知。所以标准作业·时间设定是近代企业经营不可缺少的东西。其次,IE是工程分析的改善工具。以往的IE是将工厂细分化,然后逐步的改善。但现在这种方法只能适合局部的改善,由于不能和企业利益直接挂钩,所以渐渐采取先进行整体分析,然后改善的方法。
工业工程(IE)的特点:(1)IE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配合科学管理的技巧来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2)IE最终目的是经由管理的运作,使企业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故与成本或经济效益有关,包括制度、作业方法、机器、模具、夹具均应予掌握并加以改善。
(3)IE是一门应用科学,其操作理论均要能符合实际的需要,是故IE工程师均应具备身体力行的能力,而使理论与实务相得益彰,保证管理效果。(4)IE是运用重点管理的技巧,在所面临的问题上做重点突破。现阶段的IE(工业工程)的主要工作范围大致是:工程分析、工作标准、动作研究、时间研究、时间标准、时间价值、价值分析(V.A)、工厂布置、搬运设计等。
如任何一门工程技术一样,工业工程(IE)也有其代表性成果,如:在生产系统领域,一直主导工业发展的“生产模式”。工业工程(IE)最早期的成果就是“福特生产方式”,它是以大规模的流水生产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的,这一生产模式主导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工业进程。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工业发展的长期实践、认识与研究,在近三十年里,各种先进的生产模式层出不穷,如对日本汽车工业发展及至全世界制造业产生重要影响的准时生产方式(Just In Time-JIT)、精益生产方式(Lean Production),具有美国信息时代生产制造特征的敏捷制造方式(Agile Manufacturing),以及现在人们谈论很多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Mass Customization)。这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极大地影响着整个企业的运作,通过改善企业的业务流程,改变和发展了企业的经营方式,从而推动了全人类近半个世纪的高速发展。
最近IE的发展倾向是源流管理。以前的IE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已经设计好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改善的问题。最多是生产部门将生产效率差的设计反馈给设计部门再由其进行改良。但是、在现在的超竞争时代中、更重要的是在产品开发时如何按照IE的原则设计出效率更好的产品。设计部门将IE的原理编入设计中,由生产部门把握是否可行并进行指导及改善的时代已经到来。随着数码·模拟技术等IT技术的发展,这些都变成了可行。工业工程在国外与国内发展及应用的实践表明,这门工程与管理有机结合的综合技术对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生产系统综合效率及效益,提高系统综合素质,对增强企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知识经济环境中的综合创新能力,对赢得各类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及社会经济系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二篇:工业工程
Mydesign
工业工程英语
运筹学
工业经济学
工业工程基础
人因工程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质量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先进制造系统
选修)供应链管理
系统工程
管理信息工程
企业资源计划(ERP)
成本管理
工业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物流管理
数学
基础数学:代数学、多复变函数论、复几何与复分析、几何与拓扑学、非线性泛函、调和分析与逼近论、代数几何与现代数论。
应用数学: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及其应用、常微分方程和动力系统、组合集论在拓扑学与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格上拓扑与模糊逻辑、天体力学与辛几何。
学第三语言,实践,软件,挑战杯
哈佛商学院将案例学习应用在工商管理学院的教学中,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分析一个案例有用的策略是:仔细的阅读案例—做笔记—找出案例所涉及的问题—识别其中的逻辑观点—考虑相关的信息并做出一些假设—开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并选择一个方案—决定如何实现这个最好的方案,并且你不能够期待一个正确的答案,对于实际上发生什么的解释,各个案例的一个一般规律以及你可以解决案例中的所有问题。第1集对话:格力棋道(董明珠女士,珠海格力电器总经理)
第2集对话:十年海航(陈峰,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3集对话:汽车之路(竺延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
第4集对话:开启航程(魏家福,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
第5集对话:首钢求变(罗冰生,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第6集对话: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系列之一——中集集团(麦伯良,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第7集对话: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系列之二——泰康人寿(陈东升,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第8集对话: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系列之三——大唐电信(周寰,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
第9集对话: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系列之四——格兰仕(俞尧昌,广东格兰仕集团副总裁)
第10集对话: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系列之五——华立集团(汪力成,华立集团董事长)
第11集对话: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系列之七——埃力生集团(上海埃力生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第12集对话:直面反倾销(曹德旺,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第13集对话:一元顾问(梁定邦,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
第14集对话:2001经济人物——卫留成(卫留成,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
第15集对话:再造新华润(华润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第16集对话:中国彩电重返欧盟(郭则理,厦华公司总经理;易春雨,TCL海外控股公司总经理;黄宏生,创维集团董事长)
第17集对话:成思危解读风险投资(成思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第18集对话:百年新航程(秦晓,招商局集团董事长)
第19集对话:海尔出海(张瑞敏,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第20集对话:整合普天(欧阳忠谋,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裁)
第21集对话:中粮家事(周明臣,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22集对话:以小搏大(司考特.麦克尼利,Sun电子计算机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第23集对话:雅虎十年(杨致远,雅虎公司联合创始人)
第24集对话:重组郑百文(张继升,三联集团总裁)
第25集对话:梦断资本(童家威,原美商网CEO)
第三篇:工业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实际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系统管理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技术;
3.具有某一工程学科(如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
4.熟悉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现代工业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主干学科:管理学、机械工程(或电子科学与技术等)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或电子、冶金等某一类工程设计)基础、运筹学、系统工程导论、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与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32周。
主要专业实验:人机工程实验、生产系统仿真实验、物流系统分析实验、质量控制模拟实验、工作研究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或工学学士
开设院校:西安理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天津理工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南昌大学 山东矿业学院 广西工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上海海运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 东北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重庆大学 四川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五年)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沈阳工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 沈阳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理工学院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华北工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 盐城工学院 贵州工业大学 长安大学 西安工业学院 陕西工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长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上海水产大学 南京经济学院 浙江大学 浙江工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工学院 襄樊学院 重庆工学院 攀枝花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等
第四篇:工业工程导论完整论文
关于工业工程知识在中小企业应用的分析
[摘要]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柱石。改革开放近30年来,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但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融资难、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缺乏、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一些不容忽视和回避且亟待解决的老问题,同时又面临不断产生的新问题的压力。本文从工业工程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工业工程的必要性,提出在中小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的对策。
[关键词] 工业工程 中小企业 竞争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但近几年来,众多的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变慢,效益降低,亏损、破产的现象逐年增多。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就要改变企业生命周期短、更替频繁、死亡率高、蜕变重生发展不多的局面,保持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成长。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构建并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成为其首选。而作为改善生产状况、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杠杆——工业工程,则是中小企业摆脱困境,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一、中小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现状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 IE)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迄今已有一个多世纪。泰勒和吉尔布雷斯是工业工程的开山鼻祖。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于1955年首次正式提出工业工程定义。其表述如下:“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1]这一定义被广泛应用,甚至有人沿用至今。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后引入工业工程,并结合自己本国的经验,将工业工程定为:“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2]不论是经典工业工程还是现代工业工程,都有一整套实用性极强的技术和方法,卓有成效地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合理化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通过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但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工业工程着眼于整个系统的优化,目的是取得整体的最佳效益。工程是一项收获十分显著的技术。它的突出特点是投入少,产量高,见效快。许多企业甚至不必投资,只需通过生产要素重组,优化生产流程,改进操作方法,整顿工作现场秩序,并对这一切加以标准化就能把潜力挖掘出来,显著地提高效率 和效益。这项技术正是我们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道路所必需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资企业的进驻使工业工程在广大沿海一带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和推广。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一带已有上百家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工业工程,这些应用涉及家电、建材、资讯等十几个行业。尤其在广东、深圳一带,许多中小企业都已经将应用工业工程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其中获显著效益40~50亿元。
[3]虽然我国企业应用工业工程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许多影响或制约工业工
程深入推广与发展的问题。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落后,以及资金短缺和人才短缺。在工业工程应用方面,我国台资企业、美资企业和韩资企业等从其母体企业继承了对工业工程应用的热情;国内本土企业大多数处于“不发不动”的状态。中国企业最大的危机在于知识的贫乏。尽管工业工程的许多技术,如“工作研究”、“设施规划”等已在我国一些中小企业中应用,但没有系统化、群众化、长期化,没有成为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自觉意识,因而也就未能发挥工业工程在经营和生产中应有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的必要性
(一)内部需求。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许多企业从十几个人的小作坊发展到几百人,然而涉及车间的管理制度却只有薄薄的几页纸,最基本的施工流程和操作程序都没有文件做出规范,还没有完全形成工业化的思想,没有真正摆脱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管理粗放,水平较低。因此,迫切需要一批掌握现代管理技术的职业经理人。这种状态正是当年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和应用工业工程的黄金时期。所以,实施工业工程一定可以收到巨大成效。
(二)外部需求。我国部分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部分是在乡镇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家大多是凭借自己的胆识,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创业起家,他们对企业实行严密的家族控制,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这种管理方式对企业发展初期的稳定增长起了一定作用。加入WTO以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被置于WTO的框架中,可以预计在未来10至15年内,随着自由贸易区域的扩大和外国投资企业的进驻,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不仅来自于本国,更严峻的是要接受外国强大竞争者的挑战,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生产效率的竞争。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生产效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此背景下,研究提高中小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市场需求。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显现,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市场正在形成,消费者的价值观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人类社会正在出现一个消费者导向的时代,如何对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和顾客需求的瞬息万变做出灵活、快捷的响应,及时掌握顾客的需求,有效地生产和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开辟消费者的新市场是企业的重要使命。而工业工程为企业快速适应市场提供了保证。应用工业工程无论帮助企业摆脱困境,还是支持企业未来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它通过解决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效率问题,帮助企业恢复活力,尽快完成企业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的过渡,求得生存和发展。通过调整系统结构,寻求生产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优化系统整体性能。其中,“人的因素”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工业工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因此,在企业内部推广和应用工业工程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时代需求。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如果工业化不完全,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如果现代化不完全,就难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时至今日,我国的工业化实绩可以被描绘成截然相反的两幅图景:在总量指标上是工业大国,在人均指标上是工业弱国;在发展速度方面名列世界前茅,在效率方面居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在某些尖端技术方面是少数先进国家之一,在一般技术方面与世界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这充分表明我国的工业化过程还未完成,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作为超过全部注册企业数99%的中小企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应该致力于提高其整体竞争力,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就是实施工业工程。
三、中小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的对策
(一)做好前期咨询与企业自身需求分析。企业在工业工程实施之前应通过管理咨询专家对企业当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核心问题以及瓶颈进行诊断分析,重新设计业务流程,调整组织分配并规范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工业工程中的“5WHI”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并挖掘改进的突破口,企业利用它可做好实施工业工程的前期工作。
(二)加强工业工程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为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在企业内部推广工业工程,首要的工作就是加强工业工程的教育和培训。第一,结合企业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课程。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引发了产业结构、行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企业或个人对培训需求的变化,因此培训机构要根据企业的需要及企业对其员工素质的要求,开发个性化的工业工程培训课程,同时要积极协助企业做好员工培训需求的调研、人才开发与培养。收集并整理培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人才效益及社会效益方面的实例。第二,为保证培训质量,研究开发新的培训方法。在工业工程的培训过程中,要不断研究新的培训方法;相应的技能培训课程需要采用实习式指导,通过操作,使员工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技能;为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可以引入游戏式培训方法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才能做到寓教于乐;同时,为了增加课程的针对性,可以实行个案分析式教学方法,使员工迅速掌握其中的理论和技巧。此外,还可以结合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的声音和图像等媒介增加生动性,使员工更容易接受。
(三)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是目前中小企业发展和应用工业工程的有效途径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5年底,全国已经有16所高校纷纷设立工业工程专业, 66所高校设立了工业工程工程硕士点,有些还成立了专门的院系,因此在高校集中了工业工程理论研究的高级人才,他们担负着跟踪国际工业工程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的研究以及为企业培养工业工程专门人才等重任,所以,企业可以借助与高校的合作,充分利用其人才与技术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转化。
(四)成立跨职能团队。当局部应用工业工程成功以后,可以在企业内部系统应用工业工程跨职能团队的工作方式将是未来在企业中开展工业工程工作的基本模式。工业工程部门与其他部门处于平等的地位,但直接受运作经理的领导,采用跨职能团队的方式参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不参与(更不能替代)各职能部门的具体业务。这种方式职能跨度范围大、工作方式灵活性强、授权充分,可以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五)局部应用工业工程。在中小企业应用工业工程,可以先局部应用工业工程,就是在企业的某一个职能部门应用单项工业工程技术,如在生产现场应用工作研究,规范现场的操作,制定劳动定额标准;应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合理招聘、培训以及考核员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化和科学化;应用生产计划技术合理组织生产过程,实现制造过程低成本高效率;应用各种质量管理技术实现对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控制,全面提高企业的质量水平等等。
参考文献: [1] 齐二石,霍艳芳.工业工程及其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J].工程机械, 2005,(9).[2]罗宜美,齐二石,杨文生.工业工程应用趋势研究[M].北京:高等工程教育出版社, 2005: 69-71.[3]易树平,郭 伏.基础工业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0-21.[4] 罗宜美,齐二石,杨文生.工业工程应用趋势研究[M].北京:高等工程教育出版社, 2005: 69-71.
第五篇:2018工业工程论文选题
现代工业工程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制造工程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的工程学科。以下是工业工程论文选题,供大家参考。
1、工效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2、工效学原理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3、网络计划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4、影子价格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5、日用品价格体系研究
6、JIT与产品功能分析
7、制造企业库存问题研究
8、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问题分析
9、论我国农产品绿色经营
10、如何构建以快速物流为核心竞争力的物流组织结构
11、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12、实现快速物流对企业管理的价值
13、加强物流管理对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价值
14、基于ABC+EVA的企业业务外包研究
15、绿色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研究
1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
17、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研究
18、基于精益生产的现场改善研究
19、TPS在WQ纺织公司织造车间的应用探讨
20、JIT在我国中小企业实施条件分析
21、供应链战略联盟的风险问题研究
22、云南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研究
23、企业知识的“隐性度”及其分类研究
24、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探讨
25、我国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与分析
26、供应链环境下大型家电零售企业库存问题研究
27、基于废弃物回收的逆向物流管理
28、供应链模式下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29、工业工程在淄博某电器公司的应用
30、网络计划优化问题的研究
31、RFID(无线射频技术)在我国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32、丰田生产方式在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33、生产企业物流运营管理研究
34、山东省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35、面向需求的并行制造系统
36、影子价格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37、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分析
38、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39、半岛城市群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
40、绿色物流理论及其发展路径探讨
41、我国零售业配送中心运输成本的控制
42、基于EAM信息系统的库存管理研究
43、如何降低项目的风险44、5S在山东万事达集团公司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45、工效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46、图书出版业供应链现状及对策研究
47、我国企业逆向物流的管理策略分析
48、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研究
49、我国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0、我国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1、现代企业5S管理及其推行实务
52、现场管理思想在耐力鞋业有限公司的研究与应用
53、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
54、供应链环境下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研究
55、供应链环境下物流服务质量研究
56、IE在制造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57、GT在制造系统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
58、MC相关技术,策略及应用
59、AM或LP在企业中的应用
60、VM及应用
61、提高产品可靠性的途径
62、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63、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用
64、质量成本控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65、生产的组织,计划与控制
66、降低在制品的途径与方法
67、库存控制与分析
68、降低库存的途径与方法
69、ERP,MRPII在企业的应用
70、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的运用
71、论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客户忠诚度
72、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存在问题研究
73、制造业厂址选择研究
74、工效学原理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75、敏捷企业的构建研究
76、敏捷企业风险管理研究
77、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78、房地产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研究
79、准时生产及其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80、连锁零售超市配送模式比较研究
81、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82、虚拟物流企业合作伙伴选择和绩效评价研究
83、我国中小型企业推行“5S”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84、万方物流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85、基于网络销售的物流配送体系研究
86、PDM在制造企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87、制造业生产现场管理问题研究
88、人因工程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89、我国中小型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90、敏捷制造在我国中小企业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91、农产品物流系统的构建与分析
92、我国中小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对策研究
93、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94、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95、基于精益思想的物流中心运作研究
96、我国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97、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98、我国企业品牌经营对策研究
99、供应链环境下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