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工作载体 激活基层工会组织活力
创新工作载体 激活基层工会组织活力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之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 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组织环境和技术环境带来了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作为直接联系人民联众的基层工会组织,担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面临着新的政治挑战,保障人民民主,保障民生,打造高素质人才,助推企业发展,必须迸发出新的活力。工会组织如何创新工作载体充分发挥其“大学校”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激活组织活力,是当前基层工会组织需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关键词】创新 载体 打造 人才 活跃 基层
一、新时期工会组织担负的历史使命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得人者昌,用人者兴,育人者远”,员工素质将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决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机制,为人才的成长搭建舞台。然而我们生活在不安宁的时代,世道混迷,看不清前途,物质富裕,却精神空虚,衣食丰足,却礼义欠缺,行动自由,却感觉闭塞,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人的精神道德的停滞或衰退,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尖锐而深刻的矛盾。基层工会组织是工会整个肌体的细胞,是工会全部工作的基础,在这种矛盾凸现,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特别是在鄙视劳动、热衷投机的世风之中,如何将工会组织这根助推企业发展的桩打进时代的激流;应如何在三基工程建设中创新工作载体,发挥其工会大学校作用;应如何激活工会基层组织活力,调
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领悟劳动对人的崇高价值和深远意义,让员工顿悟每一天孜孜不倦工作都是在践行最尊贵的“修行”,从而磨炼灵魂,提升思想境界,沉淀厚实人格,并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并能好好珍惜上苍赐予给每个人的每一天和每一个瞬间,从而获得幸福的人生。这些都是工会组织在新时期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每一个工会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始终坚持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研究探索工会组织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组织实施。通过实施效果分析、评价和总结,走出一条与本企业特色相适应的工会工作之路。
二、工会基层组织工作的现状分析
目前新形势下,基层工会工作传统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观念滞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改制的力度很大,发展的步子很快,与之相比企业工会无论在理论政策研究上还是在思维方式上都显得滞
后,许多认识仍然固守传统模式,工作习惯于上级布置,如果上级不布置就不知道该干什么,缺乏创新与活力。二是工作方法滞后。对新时期工会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任务的变化缺乏超前性研究,工作方式与基层实际和职工需求贴得不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工作显得被动;在工作方式上,仍偏重搞活动,活动方式也是墨守成规,缺乏调查研究和把握宏观形势的能力。三是工作内容滞后。长期以来,企业工会的职能是“大而全”,不管是否切合实际,是否有能力都要全面铺开,导致职责交叉,战线过长,内容过多,职工希望干的工作没作好,不该做的又穷于应付。四是作用发挥滞后。当前职工最迫切的要求是希望工会组织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保护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权利。而在实践中,工会往往为职工做不了主,显得软弱无力,甚至有的工会根本没有成为职工群众的代言人,失去了职工群众的信赖。五是工会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仍然有流于形式从会议到会议,从文件到文件的现象,年复一年,工作成效不明显,业绩平平,个别工会还以人手少为由,工作得过且过,应付了事。上述问题集中起来反映出企业工会对新时期工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对工作中遇到的现实和理论问题研究的不够,导致矛盾和问题越积越多,束手无策,工作越来越难展开。
三、激活工会基层组织活力从培育人才开始
㈠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员工思想素质
新时期部分员工缺乏责任感,欠缺认真和激情,许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更是缺少了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而这关乎着企业的强盛和衰败,所以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工会组织要利用多种载体和媒介,如知识答卷、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形式,通过组织员工学习“三个代表”、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政治素质和人生哲学。另一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再加以学习文化精神,引导员工比学习、乐分享。
㈡树立新型学习观,提高员工文化素质
学习是我们企业员工每个人成长的必要渠道。以“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为观念,工会组织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全程学习的新理念。
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手段,拓展教育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利用分享大课堂、读书角、虚拟图书馆、职工之家等阵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吸引员工广泛参加。定期组织员工、管理骨干、技术标兵等进行专项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素
质。激励员工自学,增强自我提升的自觉性。要合理利用薪酬制度,拉大岗位收入差距,驱动员工自学,提高自身素质;要设立奖励专项基金,对自学考证书、考职称、升学历等事项分层次予以奖励,及时加入岗级评定中,激励员工岗位成才、自学成才。
㈢开展技术创新,提高员工技能素质
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促进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员工作业环境的一项基本职能,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平台,提升员工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工会组织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员工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并将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纳入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规划和工作目标。激发员工钻研本职业务,提高岗位技能,掌握更多新知识、新技术和创造发明兴趣,不断提高他们技能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培养更多的知识性技能型员工。
㈣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提高员工心理素质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的加剧,员工的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如有的人对工作缺乏热情,应付了事;有的人不能正确处理与周围员工的人际关系,不善于正确认识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还有的人不能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这类员工经常处在焦虑、孤独、自卑、怨恨,懒散、消极、厌倦甚至
愤世嫉俗作、厌倦人生等极度不良心态中。
对此,工会应该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激烈竞争,并做好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准备,提高他们待人处事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引导机制,使他们遇到问题时敢说并有处说,及时找到温暖和力量,以尽快扭转心态,找到心理平衡,在人生和工作中重新充满燃烧般的热情,最终以平和、愉悦的心情面对工作、面对生活。
㈤加强自身建设,提供素质保障
工会组织要加强各级工会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加大工会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使各级工会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职工群众组织。要充分激发基层工会活力,进一步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为充分发挥工会服务员工的作用提供组织保障。
四、如何激活工会基层组织工作活力的思考和建议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的工作,是公司各级工会组织的共同责任,工会领导机关要牢固树立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思想,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克服“行政化”倾向,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协商解决基层反映的实际问题,在“活”字上做文章,尊重和支持基层的首创精神。认真总结和推广基层大胆探索和尝试的新鲜经验,加强示范引导,推动基层工会的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方式方法创新,进一步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全面提高公司工会工作整体水平。
㈠提高干部素质是激活基层工会活力的基础
面对企业工会职能拓展,任务加重,难度加大的客观现实。工会干部要想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改变过去形成的封闭、保守的思维方式,培养开放、创新、务实的思维方式。
二、要勇于开拓创新。目前工会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仅凭过去的老经验是难以应付的,必须在实践中用创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要敢于向陈规陋习、传统观念挑战,敢于提出新假设、新观点、新方法。
三、要熟悉和运用法律武器。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法制越来越成为工会履行职责的主要手段。工会干部要善于运用法律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用法律知识指导工作。在参与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时,能够及时、准确、科学合理地提出法律依据。
四、要学会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工会工作的重要方法和优良传统,作为工会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准确把握形势的能力,从而使我们的工作才不致于出现偏差。
五、是要有熟练的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特别在工会领导机关,沟通情况、交流经验、指导工作,都离不开文字表达和写作技巧,因此,工会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
㈡维护合法权益是激活基层工会活力的切实保证
基层工会要根据会员和职工群众的意愿,依靠会员特别是工会积极分子开展基层工会工作,不断推进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进程,增强基层工会活力。一是要健全和完善基层工会表达和维护职工权益的长效机制。以《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学习力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二是要规范基层工会工作,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加强对基层工会的指导和服务,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㈢增强领导重视是激活基层工会活力的关键因素
党委重视是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切实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关键。首先要求坚持“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党建工建一起抓,共同发展”,促进了新建企业工会工作健康发展。只有党委的高度重视,工会战线的同志才能干有目标,干有劲头。从而形成 “党委领导、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㈣组织有益活动是激活基层工会活力的有效载体
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是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切实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有效载体,也是工会工作虚工务实,软工硬作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
实现工会组织有为有位有效途径。
一是通过“建家”活动,把基层工会建设成温暖的职工之家。职工群众是这个“家”的主要成员,所以,要建设温暖的职工之家,就要开展以“建家兴企、建家育人、建家强会”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建家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激励了职工爱岗敬业、努力完成企业各项生产任务的劳动热情,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巩固和发展了企业工会的组织建设。
二是通过送温暖和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活动,大力推进 “民心工程”。各级工会通过送温暖和帮扶活动,把企业和工会的温暖和关怀及时送到困难职工当中,既对困难职工进行紧急救助,起到雪中送碳的作用,又加强了工会与员工的密切联系,真正起到了企业与员工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三是积极开展各种评优推先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以树立正气、弘扬精神围绕中心工作,搞好各级劳模的评选和推荐活动,在全企业形成学习劳模、爱护劳模、崇高劳模、争当劳模、赶超劳模的良好风尚,用劳模精神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各级工会贡献企业的一项很好举措。加强基层工会工作,激活基层工会活力,在提高基层工会工作中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的条件,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通过各种工作途径,努力使工会工作做到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职工说实话、办实事,让职工群众满意;顾全大局,维护好国家和企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促进企业发展和国家富强,把广大职工团结在党的周围,带领职工群众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真正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六、结束语:
工会是群众联系各级领导的一条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工会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和建设的大局,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牢记群众的嘱托,努力发挥工会的职能优势,积极打造书香企业、人文企业,让工会成为广大员工的娘家,让公司成为广大职工实现个人成长、满足内心需求的精神家园。
七、参考文献:
【1】彼得·J.威尼士 改变人生的哲学讨论课:怎样思考才正确[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2】稻盛和夫.活法[M].日:东方出版社,2005。【3】黄凤祁.国学:乔布斯的哲学——成就智慧人生的9 堂课[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4】稻盛和夫.人为什么活着[M].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二篇:如何增强基层工会组织活力
如何增强基层工会组织活力
第四基层工会
胡涛
龚曦
摘要:基层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工会是职工之家,拥有健全的组织网络和工作制度,与职工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职工所思、所想、所述,成为工会参与文化建设的有效信息和精神动力,有利于动员和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尤其是在电厂这种相对比较严肃的工作环境中如何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呢?本文结合电厂基层工会的特点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 工会
问题
活力
前言
基层工会作为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会是职工之家,拥有健全的组织网络和工作制度,与职工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职工所思、所想、所述,成为工会参与文化建设的有效信息和精神动力,有利于动员和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水电厂作为特殊的群体,基层工会的作用比其他企业更加明显,在调剂职工业余生活、关心职工情感世界方面有着更艰巨的任务。因此如何做好工会工作是工会成员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把大家的事情办好了,把大多数员工的困难解决了,群众的积极性自然调动起来了,工会的工作也就好做了。简而言之,也就是把工会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起来,往往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那如何增强基层工会组织活力呢?
一、基层工会面临的问题
(一)地位和作用不凸显。基层工会的作用未被放大,在水电厂闭塞的环境下,基层工会作为党联系群众、领导联系职工的纽带,在增加企业亲和力、凝聚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事实是忙碌的日常工作让职工对工会工作不感兴趣,回到宿舍便上网玩游戏、睡觉。大家普遍认为工会工作主要体现在:主持、主办节日文娱活动,逢年过节走访慰问困难户。而工会引导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不明显或已丢失,从而使工会地位受到冲击。因此,职工对支持、参与工会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作用不明显。
(二)基层工会干部专业知识缺乏,用于工会工作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基层工会组织绝大部分为兼职工会干部,除了自身所学的专业外,对工会知识缺乏,平时很少有精力和时间去谋划工会工作。在基层工会工作创新与发展中,往往茫然不知所措,缺乏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影响了基层工会的建设。
(三)工作管理的隶属关系,履行工会职责的责任意识有限。基层工会干部在工作管理上受本单位领导,在处理服务职工和服从本单位的关系上,存在着顾虑和畏难现象。不少人很想把工会工作做好,但总是要看本单位行政领导的态度和开明程度。一些基层工会感到工会工作做多做少都一样,缺乏进取意识,往往对上级工会布置的任务抓落实不到位,这样一来就影响了基层工会的建设。
二、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企业基层工会建设,必须营造良好的企业基层工会建设环境,夯实企业基层工会建设的基础。
一是领导重视。工会主席是工会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和组织领导者,工会主席应把基层工会建设纳入企业工会工作整体规划中,进行分析、研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措施,为基层工会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制度上保证。无论本单位机构组织和生产布局如何调整,基层工会活动的方式方法怎样转变,都要坚持和完善工会工作各项制度。三是物质和时间上的支持。要努力解决基层工会活动所需要的场地、时间和必要的经费。根据企业工会的经费拨出专项经费,建立基层工会建设专项经费,用于一线基层工会建设,保证基层工会活动正常开展。
(二)面向群众,选好工会积极分子。
要活跃基层工会工作,就必须建设一支不脱产的、热心为员工服务的工会积极分子队伍。积极分子同员工群众朝夕相处,最了解群众的情绪、意见和要求。通过积极分子,才能把各项工作扎根在群众之中。基层行领导对积极分子要多加培训和指导,使之成为组织动员员工的能手、协调劳动关系的专家、关心服务员工的模范。基层工会的许多活动,都要在工会小组里落实,从小组做起。工会小组犹如工会的细胞,细胞有了活力,基层工会工作就能朝气蓬勃。加强工会小组的重要环节在于注意选好工会小组长。此人要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团结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善于整合和调动基层工会、机关其他部室、外单位等资源,广泛赢得各方的支持,工会工作就有了可靠的政治保障、资金支持和资源保证,能以帮助人、教育人、鼓舞人、造就人、关心人、促进人为已任,有强烈的使命感,热爱工会工作,将基层网点当作自己的家,甘愿做员工的贴心人、代言人、带头人,努力使工会小组成为团结互助的战斗集体。
(三)开展活动,营造和谐向上、轻松愉快的环境
基层工会一定要发挥自己亲和力强的优势,以文体活动为载体,为职工创造一个气氛活泼、心身轻松的环境,促进职工增进友谊、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一要不断完善文体设施。要解决职工业余文体活动场所短缺的现况,不断完善职工健身广场、娱乐设施、健身器材和职工书屋等文体活动硬件设施,把健全完善文体活动设施列入企业规划,加大完善文体设施力度和建设规模。二要创新文体活动内容。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不同时期确定不同的文体活动主题,同时也要兼顾到电厂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素质的职工群众,丰富文化活动内容。
(四)激发工会活力,维权帮扶是重点。
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工会必须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切实帮扶困难职工,把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凝聚在工会组织这块“磁石”的周围。一要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基层工会组织要按照“党政所急、职工所需、工会所能”的要求, 想职工之所想、急会职工所急,推动送温暖工作向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尽心尽力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二要坚定做好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基层工会组织要深入了解掌握职工的情况,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把维权落到实处;当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工会不缺位,坚定不移地维护职工的权益。每一名工会成员都要把职工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职工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职工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职工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要真正把工会建成职工感到温暖亲和,值得信赖的“职工之家”。
总之,增强工会组织的组织活力、凝聚力和吸引力是需要工会领导和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在创建世界一流电厂的过程中,基层工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起着相当关键性的作用。
第三篇:创新激励机制 激活干部活力
创新激励机制 激活干部活力
--在激活干部干事创业座谈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十分荣幸有机会参加今天这次主题座谈发言。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市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工作方针,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目标,大力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全县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实现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全县的发展形势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要想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激励机制,激活干部活力。
一、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着力解决“政治上没奔头”的问题按照中央和省、市委有关文件政策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干部队伍建设方略,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一是了解干部是基础。干部是县委委领导班子需要面对的对象,干部的问题是领导者应当解决好的现实问题。了解干部是对领导者最基本要求,也是领导者驾驭事业的前提条件。我们党历来强调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干部也就是对人的调查研究,通过与干部的接触了解,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县委重视什么,解决
什么。
二是信任干部是核心。信任人、尊重人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是一种行政上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一个不信任、不尊重下属干部的领导不是一个成功的领导。领导者主要是宏观管理,掌握、控制大的局势,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造就团结、紧张、信任、活泼的工作局面,使干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三是关心干部是关键。关心干部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最基本的素质。一句关心体贴的话,一次关心体贴的行动,会迅速拉近领导与干部的距离,比不切实际的空喊口号强过百倍。关心干部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不仅指干部本人,也包括干部的亲属;不仅有工作方面,也有生活方面等等。市委领导,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关心全市干部,并根据客观条件,分轻重缓急,逐步实施。要关心干部的成长,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为重点,坚持任人唯贤,人尽其才的原则,把年富力强的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委以重任;要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多加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要坚决为干净干事的干部撑腰壮胆、主持公道,查处诋毁、诬告、诽谤干部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让干部一心扑在事业上;对一些年老功高的同志做适当的安排。
二、创新干部经济待遇标准,着力解决“经济上没干头”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干部报酬待遇偏低问题的新途径、新办法,逐步
适当提高干部工资报酬标准。不断完善干部客观评价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评价体系,应尽快建立综合考核的量化评分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各级干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是要确立正确的评价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历史与现实、集体与个体、主观与客观、近期与长远的关系,认真区分前任绩与本任绩、整体绩与个人绩、机遇绩与实干绩、长期绩与短期绩、显绩与隐绩、经济效益绩与社会效益绩等。坚持政绩考核与干部考察相结合,考核政绩结果与考察过程相结合,目标考核与任期目标考核相结合。二是要建立不同类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体系要符合行业、岗位、职责、环境特性,全面地反映干部的政绩与素质。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具体地分析干部在完成任期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所提出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发挥的具体作用以及所取得的绩效,做到不为“形”所遮,不受“表”所惑,不被“数”所迷。三是要规范评价机制的程序和方法。在公开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的同时,还必须坚持查阅资料、采取核实有关数据、专业审计、实地考察、专项调查、征求意见等程序。要建立干部评价公示制度,扩大群众对干部评价的知情权、监督权。还要严格干部评价责任制,对评价失真失察造成用人失误的要追究责任。
三、创新干部干事创业环境,着力解决“干好了没靠头”的问题为使干部在位时能有一个宽松愉快祥和的环境,更好地安心工作,必须营造一个干好了有出头的干事创业环境。一是树立大胆起用
能人的用人观。用准一个干部,就等于树起一面旗帜,就会对广大干部起到积极的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在识人选人问题上,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坚持以发展论功过、凭实绩定取舍,树立大胆起用政治强、作风实、业绩优的干部的用人导向。对存有一些小毛病的干部,只要不是本质问题,就看主流,大胆起用。在起用这些干部同时,及时抓好日常教育和管理,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常敲警钟,促使干部健康成长。二是树立科学的干部民族观。如何处理好民族干部比例关系,合理安排民族干部到岗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汉族、朝鲜族以及其他民族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意识,是民族地区干部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按照“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保证比例、人尽其才”的民族干部选任思路,理性使用民族干部,更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更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三是树立公开竞争的选人观。在选人用人上,不断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大胆打破机关基层界线、行业系统界线、本地外地界线,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推动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要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实现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的转变,让真正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千里马”在“赛场”中脱颖而出。以此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激励和带动广大干部尽心尽力搞好本职工作,积极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聪明才智,创造一流业绩。
第四篇:创新党建活动载体___增强基层党建活力1
创新党建活动载体 增强基层党建活力
创新,是活力的源泉;载体,是工作的抓手。创新活动载体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力的有效途径。载体的创新要体现“三性”。
一、掌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客观实际,突出载体创设的针对性
近年来,我县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开展了“双学双争”、“旗臶工程”等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观念的转变,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的增多,一般青壮年劳动力的年收入都超过了我县农村两委主干年平均5000元左右工资这一水平,村干部收益少与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而导致的不均衡性,使得普通群众对入党、担任村干部缺乏积极性,甚至有些班子出现了“不调整不行、调整无合适人选”的问题,使班子配备面临调也不行、不调更不行的“两难”境地。如,我县大多数农村基层组织可用资源有限,市场化融资手段缺乏,自身造血功能不强,使得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无钱办事现象较严重,致使干部说话不硬、办事不实,党组织凝聚力不强。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不会谋发展、抓发展,有的满足于“看摊守业”,小进则喜、小富即安,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有的仍沿袭过去的“惯性”,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意识还不高,把自己的工作职责仍然定位在对上完成任务,对下行使命令上,不善于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办法实施领导、推动工作。再比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党员
干部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淡薄,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认为市场经济是个人发家致富,“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不愿花大力气去啃硬骨头、碰“老大难”,不愿想方设法去带领群众致富。再比如,机关党员学习意识不浓,做好本职工作和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方法不适应基层党员群众的需要等等。这些问题存在原因固然有其普遍性,但对于贫困县来说,显得尤为突出,表面看是经济贫困,根本是党员自身致富和带动群众致富的能力不足,党组织服务群众发展的战斗力不强。为此,我们提出以实现村富、民富为目标,在全县农村创建“创业型、富民型”党组织活动;以提高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服务发展为目标,在机关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活动。力争通过“两型”党组织的创建,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全县80%以上的村都能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80%以上的年轻党员有一技之长和致富门路,90%以上的机关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发展的水平和技能明显提高,确保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二、立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具体实践,突出载体推进的指导性
大载体是“骨架”,只有配套的“五脏六腑”和“肌肉”才有生命力。因此,要采取“项目式”设计、“一体化”运作,力求理论与实践、形式与内容、方法与效果有机统一,才能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产生强大的牵引力和推动力。
农村“两型”党组织创建,重点实施“四个三”工作措施,即,“三优化”强组织,构建创业富民的坚强堡垒。优化组织设臵。全面引深“党建网联工程”,在按地域、建制村为主设臵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农民
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上、建在流动党员集中点上”的新型村级党组织构架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机关农村联建”等党组织组建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激发活力、共同发展的目标。优化班子结构。坚持从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回乡大学生中选拔村组干部,培养一批带头创业致富、带民共同致富,领导发展能力强、做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双带双强”型优秀人才,并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优化班子结构,提高班子整体素质。优化制度管理。集中规范村党组织“三会一课”、议事规则、组织生活会、党员发展、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党务公开、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双带双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等基本工作制度;村村组建了共青团、民兵、妇女等群团组织及基本活动制度;全面推行“五议三公开”工作法,形成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级民主政治运行机制。“三活动”壮队伍,打造创业富民的主力先锋。实践活动。积极培植创业主体,鼓励党员在产业中带头创业,鼓励村组干部带领创业、农民田园创业、农村能人离土创业、外出能人回乡创业、个体民营自主创业,逐步形成“家家有主业、户户有副业、人人忙创业”的新局面。培养活动。认真开展“三培养”(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活动,推动村组干部由事务型向创业型转变;实行“三推荐、四培养、四公示、四票决”制度,积极探索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方式,使农村党员真正成为带头致富、带民致富的先锋。承诺活动。组织党员根据各自的岗位职责,每年承诺至少做1件实事好事。所承诺内容半年一评议,年终总考核,并作为评优评模的重要依据。在
外出务工党员中开展“两促进”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带回信息、带回资金建设家乡,促进务工人员增收致富,促进家乡经济发展。“三围绕”明方向,提高创业富民的实际成效。围绕新型工业发展推进创业。以建设国内首个智能电网发电技术综合实验区为目标,把新能源产业开发作为推进全县工业转型的重点和亮点;依托绿色生态资源,培育一批新型材料、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医药化工、硅产业开发等新型工业企业,构建支撑转型跨越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推进创业。依据地域特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依靠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收。依托旅游开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依靠拓宽发展的空间和渠道增收。大力推广“支部+联合体(协会、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让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围绕特色旅游业发展推进创业。挖掘民风民俗文化,开发特色民俗旅游项目,拓展创业空间,激发创业活力;吸引外来客商开发旅游项目、经营旅游产品、从事旅游服务,倡导全民参与旅游开发。“三个有”重培训,提升创业富民的能力水平。有一块培训阵地。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村民议事中心、娱乐中心等“六个中心”作用,加强村级农民夜校、科技示范培训及各种培训基地建设,初步实现“乡镇有培训中心、村有培训室、组有培训点”的网络阵地目标。有一支培训队伍。乡镇党委建立农村培训师资队伍人才库,组建由领导班子成员、农、林、水、畜、教育、卫生、科技、司法、老党员、先进人物等组成的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实行动态管理。有一个培训规划。各村根据实际,制订党员教育规划、计划及月季度安排,把开展形势教育、先进性教育、警示教育和
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体现了培训内容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机关“两型”党组织创建,重点实施“四坚持”提素质、“三活动”强服务。“四坚持”即坚持深化学习内容。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市、县各级领导讲话精神;学习现代经济、科技、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学习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等。坚持端正学习风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于变观念、谋发展、出思路、见实效抓学习。坚持创新学习形式。认真研究制定党员教育计划和干部培训规划,实施主题教育、外出研修、学历提升、党校培训、电化教育、专家讲座等有效形式。坚持严格学习制度。健全和完善干部述学、考学、督学、学习笔记、学习档案等制度,建立机关学习考评和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各项学习制度的落实。开展“三项”活动,一是深入开展“三带四亮”活动。建立 “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户”等,通过佩戴党徽亮身份、明确职责亮承诺、比做贡献亮业绩、争当先进亮形象,实现党员干部带头服务群众、带领群众致富、带动经济发展目的。二是继续深入开展争当“青羊先锋”活动。在广大干部中深入开展争当 “青羊先锋”活动。形成比学习,创一流素质;比干劲,创一流风貌;比服务,创一流作风;比工作,创一流业绩;比奉献,创一流队伍,激发党员干部活力的良好创争氛围。三是深化干部下乡包村增收活动。大力实施 “双千工程”,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和农村致富能人党员分别与困难党员群众结对帮扶,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从资金、物资、信息、项目等方面提供帮助;组织各类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关联的企业,同经济发展落后困难
村结对帮扶,帮助依托本地资源开发项目,实现共同致富。
三、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推进落实,突出载体建设的实效性
1、承诺公示促实效。党组织和党员年初都要围绕创建“两型”党组织,作出任期承诺和工作承诺。党组织结合本村实际,在新型工业、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三大产业中选择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向上级党组织和本村村民做出任期内和内的公开承诺。党员结合创办专业合作社、引领群众创业致富向支部和群众作出公开承诺。承诺实行“五步”推进,即个人提诺、组织审诺、公开定诺、认真履诺、年终评诺。通过承诺公示,接受上级党组织和社会监督,促进“两个两型组织”的创建落到实处。
2、考核评比保实效。把“两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列入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中,将考核结果与岗位报酬、工资奖励、评优评先挂钩,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进行诫勉谈话和组织调整,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在今年的考核中,有30各村和30名党员干部分别被评为农村“红旗党支部”和“青羊先锋”,红旗支部书记和“青羊先锋”各奖8000元奖金;排名前六位的乡镇各奖30000元。通过科学的考核、大张旗鼓的评比表彰,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确保“两型”党组织创建出实效。
3、典型引导见实效。典型就是旗臶,典型就是标杆。要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典型示范、以典型引路、以典型
推动。去年,我县在阳高乡车当村召开的全县创建“创业型、富民型”农村党组织活动推进会,收到了良好效果。典型需要宣传,发挥典型的引导效应。要通过定期召开交流会、《今日平顺》、县电视台、党建网站等媒介上开辟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典型,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学有先进,赶有榜样,超有标线,营造出一种学、赶、超的热烈氛围。
第五篇:关于激发基层工会组织活力的几点建议
关于激发基层工会组织活力的几点建议
中国工会十四大提出,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重视基层、活跃基层,努力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激发工会基层组织的活力呢?
一、着眼服务大局,夯实自身基础
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新世纪新阶段工人运动的主题,服务大局紧贴中心。工会要更好地服务大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全面加强工会基层工作,夯实自身的基础至关重要。这是由工会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工会基层组织是工会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工会组织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开展工会各项工作的承载者、实践者;工会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要通过工会基层组织来落实,工会的作用最终要通过工会基层组织来体现。要把职工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来,从根本上说要靠党的坚强领导,就工会组织而言,离开直接面对职工群众的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是不可能的。目前,工会基层工作的现状还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新建企业与日俱增,职工队伍不断壮大,使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的任务越来越重;工会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与职工群众的期望差距较大的问题普遍存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股份制成为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使工会基层工作又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增活力、促发展的工作。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表明,工会组织服务大局与全面加强基层工作,夯实自身的基础从来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服务大局为加强工会基层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加强工会基层工作紧紧围绕伟大事业的需要来展开,并促其蓬勃发展。党中央曾指出,工会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努力使基层组织的工作活跃起来,要以基层组织是否具有活力作为检查考核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党中央总是把工会服务大局的要求和重视基层、激活基层的要求紧密结合,一贯地、现实地提了出来。这应该成为我们做好工会工作的一个规律性认识。
二、突出提高维权能力,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
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这是由工会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适应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工会基层组织必须与时俱进,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切实履行好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基层工会只有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理直气壮
地切实履行好维护的基本职责,才能得到所在单位职工群众的认可,真正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工会基层组织还要从实际出发,履行好其它社会职能。工会履行维护的基本职责与全面履行其它社会职能是统一的、包容的,而不是排斥的、对立的。基层工会必须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去开展工作,要善于把维权融入改革、发展、参与、帮扶的全部过程,并通过全面履行各项职能来提升维护效应。按照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的要求,全面加强工会基层工作,就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调整劳动关系的机制,重点维护好职工群众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权益;就必须坚持依法治会、依法维权,把《工会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用足用好,落实到基层;就必须坚持分类指导,下功夫打好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的基础;就必须切实抓好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基层活力;就必须认真抓好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其工作水平和竞争能力,等等。
三、把握自身特点,推进群众化、民主化进程
深入推进基层工会群众化、民主化进程,是工会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是符合党的十六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要求的,是基层工会改革和建设的方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工会本身必须是民主的模范”。曾庆红同志代表党中央在中国工会十四大上的祝词也对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提出了明
确要求。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在一些基层工会,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许多民主制度、民主生活没有坚持,不选举会员代表,不知道会员代表常任制,不召开会员(代表)大会,不按期换届选举,不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等问题依然存在。透过这些现象,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些基层工会作用发挥不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它们群众化、民主化水平不适应开展工作的需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实践表明,工会的力量存在于会员和职工之中。哪个基层工会群众化、民主化水平高,哪个基层工会作用就发挥得好。反之,就可能形同虚设。依靠会员群众开展工会工作,根据会员群众的意愿开展工会工作,是催生基层工会活力的不竭动力。基层工会要始终把体现会员、职工群众的意愿、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会员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始终把会员和职工群众作为评判工会工作是否到位、工会干部是否合格的主体
四、加强工会机关建设,提高指导服务功能
工会基层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抓基层、打基础,不是哪个部门的事,而是全会共同的职责和任务。因此,工会领导机关各个部门都要结合开展业务工作,围绕加强工会基层工作形成合力,把各项业务工作落实到基层。基层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上级工会指导服务基层的水平。全面加强工会基层工作,工会各级机关
都负有重要的指导服务职责。同时,也因其各自所处的层次不同,在指导服务基层的机制、途径、手段、方法上有所区别。例如:全总、省市工会对基层的指导服务,主要是从宏观参与入手,加强调查研究,做好立言、立论、立制、立法的工作,为基层提供更多的理论、法律、政策和信息服务。各基层企事业工会在抓基层的前沿,其对基层的指导服务主要是以更加具体、更加直接的方式进行的。
总之,工会各级机关指导服务基层的具体手段、方法可以而且应该有所不同,但在服务指导基层、推动基层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目标是共同的、一致的,也是责无旁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