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读后感——性格导致的悲剧 (合集)

时间:2019-05-12 13:0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读后感——性格导致的悲剧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读后感——性格导致的悲剧 》。

第一篇: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读后感——性格导致的悲剧

我个人比较喜欢看历史的书,特别是对明清两朝的历史感兴趣,近期又在图书馆借阅了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树志先生所著的《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一书,在生动的情节、流畅的文字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借古喻今,感受企业兴衰之道,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读后感——性格导致的悲剧。我的读后感之一,就是对大明王朝的灭亡原因得出自己的一孔之见:崇祯皇帝个人的性格是导致明朝灭亡悲剧的一大关键。

1627年,朱由检继位登基,取年号为崇祯。自1368年建立的大明王朝,至此已经走过了整整二百六十个年头。在崇祯继位之前,由于他的父皇万历后期政坛高层忙于朋党之争,大搞“窝里斗”,国事已江河日下。传到了皇兄天启,更是昏庸无道,朝廷大权落入大太监魏忠贤之手,形成“阉党”专政的局面,正直的官僚不是被革职,就是被杀戮,政局腐败透顶,终于酿成民变而一发不可收拾。

1627年8月24日,信王朱由检成为明朝第十六代皇帝。“即位之初,沉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太平。”17岁的朱由检不动声色地清除魏忠贤及其党羽,这样的惊天手段让人叹为观止,朝野上下也为之一振,认为明朝的中兴大有希望,再延续数十年应该不成问题。

然而,崇祯虽然“在位十又七年,不逸声色,忧勤惕厉,殚心治理”,却最终留给后人“一个并非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明朝的灭亡固然是万历肇始的数十年腐败达于极点的政治措施所积累造成的,然而,崇祯本人多疑和刚愎的性格却分明是加剧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崇祯猜忌、急躁、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体现在他的用人之道上是:“用人不专,任而不信”,终崇祯一朝,一共杀了两个首辅大臣,撤换了五十个内阁大学士。另外还撤换了十四个兵部尚书,其中有九个被治了重罪:斩首者一人,治死者一人,自杀三人,下狱两人,革职查办两人。刑部尚书,前后撤换了十七人。各地巡抚被斩杀的有十一人、未来得及问罪先行自杀者一人。正是由于他的多疑,众多才具斐然的大臣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大多数人唯有唯唯诺诺,对重大决策不置一言,采取明哲保身的随波逐流;还由于他的刚愎,坚持不断加派军饷的政策使得人民负担日益沉重,农民武装一天天壮大。

崇祯的另一个更致命的性格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在内地农民起义军已成燎原之势时,仍死守着所谓的春秋大义,以天朝上国对蛮夷之邦的轻蔑态度,坚决不肯与满洲议和。崇祯和他的大臣,并非不晓得“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但他们死要面子,不想成为第二个宋高宗和秦桧,给后世留下骂名,即使是皇太极为首的满清一次又一次入侵关内攻城掠夺甚至采取直逼北京的方式“以战逼和”,仍置之不理,君臣上下对和议闱莫若深,死活不肯和谈,听任明军在对满清和农民军的两大战线上同时作战,最后在一败再败中耗尽了国力。

即使是到了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的最后时刻,李自成还是没有杀崇祯之心,也没有灭亡明朝之意,当他率兵把北京团团围住时曾派归降的明朝太监进城与崇祯议和,说只要崇祯割让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封他为西北王并给他一百万两白银,他立马就退兵,李自成对此也很有信心,他认为崇祯一定会接受的,一般人也觉得到了这么一个危急时候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答应的,读后感《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读后感——性格导致的悲剧》。这么好的一个可以延缓大明王朝的机会却也被崇祯拒绝了。

就算崇祯到死也不肯议和,但在生死关头如果自己能惜命怕死,像南宋的赵构一样,弃北京向江南逃去的话,大明还是有延续下去的希望。不说复国,至少能在江南割据和北方的清对峙,就像之前的金和南宋对峙一样。北京城破的时候明朝的军队还是很强大的,各路军队都还在勤王的路上,崇祯这时跑路完全可以一直到江南,在南京定都,建立一个南明政权与北方农民军以及满清相抗衡。崇祯完全可以像宋高宗那样偏安江南休养生息,先让东北的满清先和北方的李自成农民军血拼,再和大明南北对峙,明朝至少可以像南宋一样和金对峙,日后复兴还是大有希望的。

但最终崇祯是“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非常的有骨气,但是他的性格,作为君主,最终导致了大明王朝亡国的悲剧,朱由检本人以煤山自缢的方式殉国。这样的情节,怎不令人黯然神伤并扼腕叹息。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实在是一个悲剧时代。大厦将倾,狂澜既倒,崇祯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企图挽狂澜于既倒,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上演了一幕亡国的悲剧。在这一幕悲剧中,每个人都在演出悲剧,皇帝以悲剧谢幕,大臣们也莫不以悲剧收场。

常言道,大丈夫能屈能伸,作为大明这个百年老店的CEO,为江山社稷计,必要时做出一定的妥协,甚至忍辱负重也是必须的,毕竟“生命第一,面子第二”,个人可以宁死不屈,但因崇祯这样的君主身死而导致“亡天下”,让整个中华沦于满清异族的统治,实在是中华汉族的悲哀,至今令人难以释怀。

大明王朝无可奈何地走向灭亡,而且亡在一个颇想有所作为的皇帝手上,并非亡国之君的朱由检演绎了一幕亡国的悲剧。平心而论,朱由检在明朝诸帝中,绝对不是一个昏君,但他性格的缺陷,使大明王朝积累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愈演愈烈,颓势难以挽回。最终无可奈何花落去,巍峨的王朝大厦,一朝轰然倒下。《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一书以悲剧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一个王朝走向灭亡的过程。该书把这幕悲剧的细节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出来,目的是给予读者历史固有的深邃启示,并非只发思古之幽情。就好像我们观看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那样,不必站在哈姆雷特的立场上,而是以超脱的眼光来远距离观察历史。并以史为鉴,思考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既守住原则,又不拘泥于名节,把我们的百年企业延续下去,避免像大明王朝那样灭亡的悲剧的发生。

第二篇:《大明王朝》读后感

对一个理科生来说,我的历史知识是零散、不完整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喜欢阅读历史类书籍,特别是明朝那些事儿。

大明1566是个不平凡的年头,严党和清流派的矛盾冲突接二连三,朝野内外暗流汹涌,波谲云诡,虽然最终以严嵩被贬抄家、严世蕃论罪杀头而告终,但是,大明公司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倒闭之势难以扭转。看似是权倾朝野的严嵩祸乱朝纲,其实腐败的根源仍在公司董事长朱厚熜身上。

二十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是个不好伺候的主子。极敏锐!极多疑!极猜忌!厉行一君独治,置内阁视同仆人,设百官视同仇寇,说打就打,要杀便杀。外用严党,内用宦奴,二十余年不上朝,名为玄修,暗操独治,最擅长的是让百官猜字谜,政不由他出,都交给下面的人去猜、去争。在这样的主子手底下,作为首辅的严阁老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

严嵩任内阁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明君在位,悍臣满朝,严阁老之难又有谁晓?说到底,他也就是善揣圣意,充当了嘉靖的一杆枪。严嵩倒了,继任者徐阶又干得有多出色呢?这样的朝廷也难有真正的'贤臣,贤与不贤有时候也由不得他们。

但是,大明朝野依然有一股浩然正气在,文官士人中自有清流,名臣辈出,海瑞便是其中代表。“公夙有澄清天下之志,拯救万民之心。”,海瑞那“在地为河岳,在天为日星”的凛然陈词振聋发聩,无党无私,一身正气令人热血沸腾,这样的“直人”连嘉靖也难奈他何,虽然烦他,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仍把他当做一把利剑留给了储君。

历史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其人其事曾经存在过,并且还将或者正在发生,读后或拍手称快,或扼腕叹息,总之有趣的很。

【《大明王朝》精选读后感】相关文章:

1.《大明王朝纪事》读后感作文

2.信任读后感精选

3.科学读后感精选

4.精选《飘》读后感

5.精选憩园读后感

6.读后感好句精选

7.《家》读后感精选

8.飘读后感精选

9.《红岩》读后感「精选」

第三篇:《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

这本书可以说也是一部皇皇巨著,除去之前读过的明朝那些事儿外,已是耗时最费的作品。作为历史文学,考虑到构造情节的必要,与史实确有偏差,但主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刻画仍使人印象深刻。

全书以嘉靖后期国库亏空,严党企图在浙江推行改稻为桑充实国库开篇,历毁堤淹田,构陷海瑞情事,及至海瑞反击,胡宗宪清剿倭寇,使严嵩失去了嘉靖的信任和倚杖,把持朝政二十余年之久的严党溃于一旦。然而严党虽倒,国家的财政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在平民死于饥寒,百官无不欠俸的危机之下,嘉靖却大举兴建宫观,引起朝野震愤,从而催生了海瑞的天下第一疏,引发了君臣之间的巨大矛盾。而此时,嘉靖由于久服丹药,积重难返,不久便龙驭上宾,随即裕王即位,大赦天下,以海瑞为代表的'一批谏臣脱身大狱,加入到了明朝中后期的隆万大改革中间。

故事到此完结,但我们对于嘉靖和海瑞的评判没有结束,嘉靖年少时从旁支入主大宗,在权谋老到的群臣间站稳脚跟,足以证明其本身的聪慧天才,然其沉迷修道,大兴土木,重用严党,使国家一度风雨飘摇,几成误国之君。而海瑞虽出身卑微,心性却至阳至刚,不避权贵,忧怀百姓,大直大忠,无愧青史留名,万古流芳。

这本书在一些细节似乎还需雕琢,不过总体尚可,以上。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相关文章:

1.《大明王朝》精选读后感

2.《大明王朝纪事》读后感作文

3.《狼道全集》读后感

4.李清照全集读后感

5.《南怀瑾全集》优秀读后感

6.《雷锋全集》读后感

7.《三体全集》读后感

8.《狼道全集》的读后感

9.卡耐基全集读后感

第四篇:《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1

本无意陷入,却不可能不被陷入。读这本书之前,对明史了解甚少。虽然看过明朝那些事,但做多印象也就只是朱元璋,朱棣。我也只是知道嘉庆,严嵩父子,徐阶……却不曾深入了解过他们。只知道明朝多能臣,却不知道他们却多出现在这个时代。

嘉靖,在我心里他已是明朝仅此于朱元璋与朱棣的皇帝。他虽然懒政但不弃政。只要他在世时,行政,军事大权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无人可撼动。一人与百官争礼,倒严党……只要他在,大明还是朱家的大明。他心里比谁都糊涂,不知道人不能长命百岁,不知道加速他死亡的正是他的丹药。但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严党不倒,大明一半是他严家的大明。海瑞是乾下,他是乾上。虽海瑞那一天下第一疏让他丢尽颜面,让他更早看到后代历史书上的自己。可他也知道自己懦弱的儿子需要他,这个等待改革的王朝需要他。不杀海瑞,便是一功吧!

海瑞,从没想到他是这般的聪明,圆滑,又是这般的刚正不阿!他是儒家几千里出的一个极品,治国,齐家,平天下如烙印般在他心里从未忘却。却又为他的家人遗憾。或许忠孝两全就只是最好的梦想吧!

这个时代,高拱,张居正,王阳明,胡宗宪,戚继光……他们相继闪耀于历史的舞台。历史的浪花淘尽无数英雄,金子在筛选后夺目!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2

写尽了封建官僚的百态:一腔正气无欲则刚之海瑞;忠肝义胆国之栋梁胡宗宪;深谙帝心一味逢迎之赵贞吉;老谋深算之“媳妇”权臣严嵩徐阶;自私自利却又聪颖老谋之嘉靖。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嘉靖帝执政45年,号称“无为而治”,心中所想却唯有自身,缴纳民膏只为充裕私库修建道观,上供银钱不足竟不顾军国大事路有饿殍,大臣们未及时逢迎上具贺表便龙颜大怒。此等自私之君王,真也罕见!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至严嵩,下至小小县丞牢头,无一不搜刮抢掠鱼肉百姓。所幸大明还有“神剑”海瑞,直言敢谏,无一丝私心。这也是为什么他一个六品小官却能人尽皆知,世代传颂;而那些封侯拜相之人,却无人知晓。多有人评论他没有经世治国之才,只能当个小父母官,还多给上峰添乱,让人掣肘。我却不以为然。真实的海瑞是否真如此书所写我不甚知,但就此书看来,此人情商智商俱高,只不过“水至清则无鱼”,有此等人物在编,除却少数几个知己(李时珍、王用汲),他人怎能不恨呢!

不过,此书好在既写出了众官百态,也写出了“众生皆苦”。每个人身在朝堂的漩涡之中,为了自身前程为了同党利益或者真正为了百姓,都在尽力斡旋之中。没有一个绝对的好人,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坏人。刚直不阿之海瑞,也对也不起他的妻儿。自私自利之嘉靖,在临终前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甚为后悔,为自己的`儿子留下些许光明。生而为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命格里奋进,就看自己最看重最要争的是什么了。只是不管怎么样,到头来也是赤条条来也赤条条去,落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3

这本书读完真有种说来话长的感觉啊……

作为一个半吊子历史爱好者,印象中,春秋战国,群雄并起百家争鸣,及至秦统六合,封建王朝由始兴。汉元两朝,想起似闻金戈之声,疆域辽阔。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更兼帝王家绮丽爱情故事,国力强盛。南北二宋,虽有战祸,但在经济和文学艺术方面达到的高度也很高。只有明代,印象中最深的便是宦官当道,厂卫横行,主观感受实在没有什么好印象,但是这本书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

从时间和事件上,倒严前后,大致可以分为两块。前半看得心潮澎湃,为大义舍身忘家;后半更多政治,上意天威云云。

以“改稻为桑”填补国库拉开序幕,其间各方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国士”胡宗宪,有勇有谋有节,进能前线抗倭,退能护一方百姓,想的比别人深远的多,“好媳妇两头瞒”。清官海瑞自不必说,浩然正气敢于同任何人叫板,一封《治安疏》谏上,朝野震动,是“直臣”,可惜家国难两顾。嘉靖一心修道,二十年不上朝,但什么细枝末节的小事都逃不开他的眼睛,这大概也跟他豢养锦衣卫,眼线遍布各处有关吧,他跟大臣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因而显得更为神秘莫测,但他有时候又会表现出作为皇帝的孤单,真正孤家寡人。王用汲海瑞引为知音,伯牙子期的交情。还有许多,严嵩父子,裕王,徐阶,高拱,张居正,赵贞吉,李时珍,谭纶,沈一石,杨金水,吕芳,陈洪,黄锦等等,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立场,以吕芳口说出的“思危思退思变”,可能就是那些官场老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嘉靖四十年一直到嘉靖薨逝,大明朝虽已千疮百孔,但也不乏贤人能臣,况其后紧跟而来的改革和大明中兴,虽然小说并不代表史实,但突然对这段历史更感兴趣了呢!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4

这本书可以说也是一部皇皇巨著,除去之前读过的明朝那些事儿外,已是耗时最费的作品。作为历史文学,考虑到构造情节的必要,与史实确有偏差,但主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刻画仍使人印象深刻。

全书以嘉靖后期国库亏空,严党企图在浙江推行改稻为桑充实国库开篇,历毁堤淹田,构陷海瑞情事,及至海瑞反击,胡宗宪清剿倭寇,使严嵩失去了嘉靖的信任和倚杖,把持朝政二十余年之久的严党溃于一旦。然而严党虽倒,国家的财政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在平民死于饥寒,百官无不欠俸的危机之下,嘉靖却大举兴建宫观,引起朝野震愤,从而催生了海瑞的天下第一疏,引发了君臣之间的巨大矛盾。而此时,嘉靖由于久服丹药,积重难返,不久便龙驭上宾,随即裕王即位,大赦天下,以海瑞为代表的一批谏臣脱身大狱,加入到了明朝中后期的隆万大改革中间。

故事到此完结,但我们对于嘉靖和海瑞的评判没有结束,嘉靖年少时从旁支入主大宗,在权谋老到的群臣间站稳脚跟,足以证明其本身的聪慧天才,然其沉迷修道,大兴土木,重用严党,使国家一度风雨飘摇,几成误国之君。而海瑞虽出身卑微,心性却至阳至刚,不避权贵,忧怀百姓,大直大忠,无愧青史留名,万古流芳。

这本书在一些细节似乎还需雕琢,不过总体尚可,以上。

第五篇: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读后感

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有感

作家张宏杰从一个新颖角度为我们描写了一个稍微与众不同的大明王朝,之前的大明王朝在我的脑海里是飘逸的,当时的人物似乎都有一种由内而发的道骨仙风,当然,这种感觉主要来自于我之前所看的武侠影视作品,而现在,看过张老师的作品后,我觉得我之前对于明王朝的历史认识实在有些浅薄,身为一个在校大学生,我为我的幼稚感到悲哀,张老师把历史浓缩,就像用抽气机把历史抽成真空一样,没有半点水分、没有半点空气,只有简单的时间、地点、人物、生死时间,用一位书友的话来讲就是他的书比较“接地气”,在他的描述中,这些比墓碑还枯燥的东西开始进入我的大脑,一句话,浓缩的都是精华,下面就来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历史是用人来写的,我相信到目前为止,纪传体仍然是历史书的最好体例,从人的角度却感受当时的人物。编年体当然会显得更加详实一些,但如果放到整个历史长河里,大概就会真切的感受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嗯哼,太阳底下从来没有发生过新鲜事,只是不断重复上演昨天的故事,换了个主角,换了些配角,和一群死跑龙套的。

历史属于那些主角和配角,我们这些死跑龙套的在历史和家族史中也许都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哪怕你现在拼命写博客,也只追求现下的表达而已,在历史滚滚车轮中,我们连发生车祸的资格都没有。本书解读明朝历史人物,揭开人所共知的七个角色生命历程背后难为人知的艰辛,焦灼和不得已,分析其何以茅盾,扭曲和心力憔悴。这既是人在历史中的境况,也是其在文化中的境况。而这七张各不相同的面孔,构成了那个既强大又虚弱,既意志决绝又精神涣散的大明王朝的侧影。

其一,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一个坐在龙椅上的农民,他用农民式的精明、周密和愚昧打造了一个自以为固若金汤的监狱式帝国,这个监狱关住了其治下的黎民百姓,也关住了官僚,甚至还关住了他的直系子孙,而且,直至今天,中国人的头脑似乎还没有从他缔造的精神监狱中完全解脱出来,虽然我本人对他的封闭思想评价不是很高,可是我却丝毫不怀疑他的传奇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以一个最低贱的社会地位在大乱的天下中挣扎并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一代枭雄,及时放在当今社会,仍然是一个奇迹,可是这位令人惊叹的传奇老爷子为了帝国的稳定和王朝的长久发展殚精竭虑,可惜他苦心经营来的江山在子孙后代的折腾下也摇摇欲坠,更加可悲的是,他精心设计的治国安邦之策也未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使得这位开过之君在一声叹息中离开人世,由于其出身是贫农,加上在兵荒马乱是有流浪江湖,故而他在登基之后便努力改变内心中不认可的东西,比如说腐败、大权旁落、子孙不安定等等,然而有些滑稽的是,他越是极力避免这些,其结果就越是适得其反。

首先,越想治贪,贪腐越重,由于其根深蒂固的农民思想,他反腐的力度可谓是前无古人,下手重,不讲情面,而且打击面之广,更加令人咂舌,比如,贪污60两以上就要剥皮实草挂在衙门外,让人不寒而栗;有名的空印案、郭桓案,先后连坐被杀的有七八万人;一些地方因为官员杀得太多,只好让已经判了死罪的官员戴罪办公;朱元璋自己也说,东南各省的司官没有一个能任满期的。到了朱元璋统治晚期,映入眼帘的依然是满目贪腐。朱元璋死后,腐败更是如脱缰之马一样发展,明朝也成了一个最腐败的王朝之一。

透过他的这场彻头彻尾失败的反腐,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无非是制度使然,在那种高度集权制度下的明朝,任何一个官员都只是办事的奴才而已,极低的俸禄使得官员们不得不用来之不易的权利中饱私囊,结果就出现了无官不贪,而什么严刑峻法、思想教育、群众监督等等统统不顶用。

其二,中央集权异常的高,可他越是想集权,越是大权旁落,废宰相,分权六部,废都督,设立五军都督府,使之互相牵制,这样做虽然有效地做到了中央集权,可是却造成了皇

上事必亲躬,天下的事都只有皇上一人负责,而其他人普遍缺乏责任心,一旦皇帝哪天不上朝,国家可能就会瘫痪,最终就会制造出刘瑾、魏忠贤之流货色,远的不说,离朱元璋最近的一次灾难便是他亲手制造出来的,那就是——靖难之役······

“从很小的时候起,朱棣就明白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一定要用最美的品德来装饰自己,用最坏的打算来揣测别人,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每一个篡位者都是精力充沛、雄心勃勃、充满主动出击精神的。因此,他们的出现往往会给历史带来一丝血性和活力。当然弑君之后他们都会把手洗的干干净净,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纯洁无暇的人。本来按照历朝的规矩,本应是嫡长子继承皇位,可太子与老四朱棣比起来简直就是木头一块,朱棣与其他皇子比起来显然深得朱元璋的真传,朱元璋不止一次的考虑江山未来究竟要传给谁。终于有一天,老皇帝崩殂,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外表上看,朱允炆风度翩翩,一表人才,智力过人,然而,即使他再优秀,也不过是一介书生,自以为精通霸王之道,一登基就开始大力削藩,而众多藩王中燕王势力最大,野心也是最大,这就导致二者之间必然会有一场血雨腥风,可惜满脑子仁义道德束缚了建文帝的手脚,在拥有绝对的优势下败于自己的亲叔叔,“一位机敏的君主从来不缺乏正当的理由使他的背信弃义显得冠冕堂皇。”向他这样面不够厚心不够黑,绝对不是成大器的气象。在建文帝登基的第四年,他原以为自己做了明帝国这艘超级战舰的船长,可以把这艘船开到他想去的地方,没想到,刚刚坐上的位子就如此简单的拱手让人了,与之相反的,朱棣初登大宝,却从容不迫,像一个高明的驭手,熟练地操纵者手里的缰绳和鞭子,缰绳是利益,鞭子是暴力。

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朱元璋在当时虽也算是明君,可其骨子里的农民气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使他的统治有一些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弊端,而朱棣却不同,天生的贵族身份使他摆脱了父辈的桎梏,与朱元璋略有不同的是,登基伊始,无论功大还是功小,无论官员还是百姓,一律封赏,对自己有恩的人念念不忘,加固了他的统治地位。可是,在百姓心中,有些尴尬的是,心甘情愿的做一个篡位者的子民,无疑是有些屈辱的,万幸的是,他们是百姓,需要的只是生存,可士人们就不一样了,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生死攸关,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贯彻纲常,而朱棣却野蛮的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美丽的面具揭开之后,露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流氓,这个流氓开始展露他对生命的不尊重,他开始滥杀无辜,动辄就是数百人死于非命。比老皇帝更聪明的是他知道适可而止,对残暴用之有度,知道什么时候该仁,什么时候不仁。只有像他这样,把东方社会,把东方人的心理,把权利的奥秘捉摸得通透的人,才能在这片土地上取得成功,并且姿态潇洒。

对于海瑞,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印象都是一位贤良之臣,可在本书中,他一改以往形象,以一个偏执症患者出现在读者眼前,从现有资料上,我们可以判断海瑞有强迫—强制型人格障碍。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海瑞先后娶了九个老婆,和每一个都不能琴瑟相合;为什么五岁的女儿吃了男仆的一块饼,就被他活活“赐死”。由于从小就没有父亲,在守寡的母亲严格的教育下成长起来,在严母的教育下,海瑞逐渐养成了耿介、顽强甚至偏执的性格,可惜这种环境下的海瑞也逐渐养成了恋母情结,当然,这只是其偏执性格的一小部分,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在海瑞看来,贪污是不可饶恕的,在得势之后,他开始大力反腐,这样的他在官场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到最后连当初提携他的恩人都不放过,为官清廉严谨固然是好,可是像他这样严苛的管理者,在那个不大可能产生清官的年代,未免有些过分了。总之,海瑞是单纯的,透明的,然而他的姿态却是单调了,因而缺乏美感。

谈到明朝,就不得不说说那个震古烁今的太监——魏忠贤,一个几乎是文盲的农民,为了生活自残进宫,几十年后,突然他侍奉过的,原本不可能做皇帝,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作皇帝的主子,在两个排在前面的继承人都短命时,偶然坐上了皇位,于是演绎了一出太监执掌大权的闹剧,哪知道这位皇帝也如同前面的几位,花天酒地,终日淫欲无度,23岁就早早离开了鼎立帮助他的魏公公,使一人之下的魏公公没有多享几年权力的好处,最终自己也身败名裂;权力可以使一个原本忠厚的人变得混蛋,可以使原来唯命是从的,曾经也是忠实臣子的人一下子感受呵斥,教训别人的快感,享受运用权力为自己树碑立传,被所有人奉承的愉悦滋味,历史就这样开了个巨大的玩笑。

凡人总应该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正常,女人自然要有女人味,性格上像男人一样刚毅的女人总不会受到太多的欢迎,而没有爱,没有正常家庭生活的女人往往会产生有莫名的烦恼需要迁怒于人,没有抚育过子女,也不愿意去收养或者爱一个孩子的女人,十有八九也不太容易对别人产生同情心;一样的,男人就要像男人,有勇气,有毅力,有决断,有胸怀,也要能够心仪美人,喜欢温情,爱护弱小。生活中,我们厌恶那种所谓“乃怪”(昆明话是女人味十足)的男子。为啥宦官当权就容易发生祸乱,为啥被宠爱的太监一般也就是朝政混乱的罪魁祸首,那都源于心理和生理的不正常。现实中许多贪官出生于极度贫寒的家庭,因为曾经的穷使他记忆犹新,所以最终对财富的追求往往让他栽倒,江西的胡某、广西的成某、云南的李某都如出一辙。试想一个曾经娶妻生子,22岁迫于生计才被阉割,进宫后从倒马桶做起的的魏忠贤,他手里一旦有了大权,可以任意挥斥方遒、享受人世间所有荣华富贵时,却没有自己的正常性爱,那他还不把所有拥有性爱的人嫉妒死,恨死吗?他还会正常的对待社会和人民吗?

再谈谈本书中谈到的另一个人物——张献忠,说实话,在读本书之前,我不是很了解这个人物,和所有不尊重妇女的起义军一样,他把女人视为祸水,既要玩弄女人,又要贱视女人。他对女人只要一夜情,第二天就杀,越漂亮的他越仇视。看来对他为什么会这样,作者还没有寻找到原因。我估计这是在青春期他曾经被女人严重伤害过,所留下的阴影所致,今天说就是心理疾病。

真正在起义后坐上皇位的那又有几个农民呢,历史上好像也也就是朱元璋,陈胜吴广让贵族后裔刘姓建立汉朝,隋末农民起义让地主家庭的李姓建立唐朝。所以农民的起义也就是为另外一个新兴的贵族统治集团崛起创造了条件,而农民自己的命运依然是悲惨的,是不能自己掌控的。依靠了农民掌握政权的人最后都是损害农民利益最凶残的,好像任何时期都没有能够逃离这样的怪圈。

在明朝末年,有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不得不说——吴三桂,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一次又一次的选择背叛,第一次,他背叛了大明,第二次,他背叛了李自成,没想到,到了六十二岁白发盈巅之际,他还要第三次反叛,曾经的英雄少年,曾经的忠孝典范,一生的奋斗却最终走上屡屡牺牲自己名节的道路,以荒唐可笑的悲剧收场,他有那么多的机会选择慷慨赴义,成就千秋美名,可惜他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遇,时代造就英雄,也会产生罪人,之所以成为历史的罪人,无非是其没有遇到正确的时代罢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少,在明朝,台湾就已经属于中国,明朝——台湾——郑成功,中国历史上唯一打败过西方殖民者的骁将,因为注重名节誓死不投降与清朝,演绎出一曲可以不顾孝道,骁勇善战,收复台湾的精彩节目,其在历史上的作为终于让国人心情得以舒展。更为令人尊敬的是,他的父亲在他以死抗争劝说也没有任何作用后,最终投降了清朝,并被清政府指使屡屡信函劝他归顺满清,可他却不顾孝道,要以忠义为生命,最终让老父亲和

郑氏全家人都搭上了性命。仅凭这一点,郑成功是个值得十分尊敬的人。在追求过分务实的考虑太多的现实里,“识时务”的“俊杰”多得不计其数,这些聪明人聪明得让你窒息,理智得使你心灰意懒。反过来他们要奉劝你,人要变得随和圆滑一些,耿直正义是没有前途的。当一个民族都没有正义时,也就是这个民族最危险的时候!

台湾,也就从这时起,真正回到中国人的手里。当然因为郑成功没有归顺正统的朝廷,所以还是没有回到大一统的天下。后来的朝廷对这个海岛正式实施统治,也是在他对荷兰人的收复基础之上。

读罢此书,我深深地为张宏杰细腻的文笔以及对历史的细致思考所折服,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明朝,选取的七个人物也是极有针对性,他们的事儿发生在古代,但是对于我们仍然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逆境中朱元璋的坚忍,登基后帝王们处理问题的果断,以及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忠诚热爱······另外,中华文明虽然悠久灿烂,但是有许多我们所熟知的历史是经过统治者修改过的,要想还原历史真相,就只能博览群书,所以,虽然在此书中有所收获,但我亦任重而道远!

下载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读后感——性格导致的悲剧 (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读后感——性格导致的悲剧 (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样例5)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朋友推荐了这部电视剧,找出来的资源清晰度不高,辗转腾讯、爱奇艺、西瓜视频、优酷等几个APP,自己的会员或找的他人会员皆派上用场,但始终影响观剧感受。......

    《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

    《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朱业01像这种文史方面的读物,一般对我来说都是打发时间,休闲娱乐的另外一种方式,但是这本小说《晚清最后十八年》深深吸引着......

    新中国十大悲剧人物读后感(唐懿宗咸通七年)

    有这样的一本书,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给人以真实的写照;它没有轻巧的语言,却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它没有繁冗的篇目,却给人以简洁的笔触,新中国十大悲剧人物读后感(唐懿宗咸通七年)。是......

    为生民立命——读《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读后感

    为生民立命——读《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 一堵红墙,一个世界。顾保孜是著名的红墙作家,她笔下那些红墙内的风云人物,永远能激起人们的好奇心。《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