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工会维权暂行办法

时间:2019-05-12 13:1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甘肃省工会维权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甘肃省工会维权暂行办法》。

第一篇:甘肃省工会维权暂行办法

甘肃省工会个案维权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认真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指导全省工会组织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基层工会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根据《劳动法》、《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省各级地方工会和产业(系统)工会在加强宏观参与、源头维护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个案维权的力度,维护职工和基层工会组织的具体利益。

第三条工会组织履行个案维护职责,应当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平等协商、调解为主、会员优先、覆盖全体职工的原则

第四条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履行个案维权职责,应当加强上下联系和内部协调,形成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维权工作格局。个案维权的具体工作由法律保障部门牵头,办公室、组织、经济、宣教、女工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配合工作。

第五条个案维权实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办案原则,凡属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职责范围内和上级工会转办、交办的案件,各级地方工会、产业(系统)工会及基层工会须积极办理,不得推语、扯皮。

第六条各级地方工会和产业(系统)工会应当指导、帮助基层工会切实履行维护职责,对用人单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

为,督促基层工会敢于介入,善于维权,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基层工会在经过自身努力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可要求上一级地方或产业工会帮助履行维护职责。

第七条市(州)、县(市、区)两级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在接到基层工会和职工的投诉、举报、报告,发现用人单位有侵犯职工合法权益行为的,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在本级工会难以介入或者经努力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可要求上一级工会帮助履行维护职责。

第八条省总工会可以在下列情形下履行个案维护职责:

1、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2、全国总工会交办、督办的案件。

第九条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者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无力维护,可要求上一级工会履行维护职责。

第十条个案维权的范围: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应当履行个案维权职责:

1、无正当理由长期拒绝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者工资等专项协议的;

2、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在签订合同时收取抵押金、保证金以及扣留身份、学历证件的;

3、克扣和无故拖欠职工工资或者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协议约定的最低标准的;

4、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5、拒绝为职工办理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侵犯职工社会保障权益的;

6、剥夺、限制职工的人身自由,强迫职工劳动情节恶劣的;

7、不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生产设施、劳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存在职业危害和重大事故隐患,危及职工生命健康的;

8、强迫职工在危险区域或者在危险条件下冒险作业的;

9、安排女职工从事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忌作业,危害女职工身体健康的;

10、采取威胁、暴力手段妨碍基层工会依法参加侵犯职工合法权益问题的调查处理的;

i1、非法撤换工会干部,对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会干部打击报复造成一定后果的;

12、无故拒缴、拖延工会经费或者侵占、挪用工会财产情节严重的;

13、劳动者因加入工会组织或参加工会活动被解除劳动合同 的;

14、应当由工会组织参与协商处理的其他事项。第十一条个案维权的方式:

1、查清事实,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

2、向用人单位下发劳动法律监督整改建议书,督促企业改正;

3、提请劳动监察等相关部门依法协调处理;

4、向司法部门出具法律意见书,提出工会的建议和主张;

5、向新闻媒体披露案件情况,借助媒体的力量促使问题的解决;

6、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或支持、援助基层工会、工会工作人员职工提起劳动仲裁、诉讼;

7、通过律师等社会法律资源,向职工提供法律援助等服务。第十二条各级工会要加强同政府劳动、民政、信访、司法等部门的协调与联系,推动建立工会同政府相关部门合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机制。对个案维权中反映出来的涉及面广的政策性问题,应当通过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等渠道逐步解决;对职工反映的、需要由政府部门解决的具体问题,应当提出工会的意见及时移交给政府部门合理解决。

第十三条下级工会提请上级工会履行维护职责时,应做好协助、配合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和情况,同时承担以下职责:

1、协助上级工会就具体事项的事实、理由进行调查,与用人单位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

2、及时向用人单位负责人递交上级工会对侵权案件的要求、建议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依据;

3、督促用人单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落实上级工会对用人单位的整改意见和要求

第十四条工会工作者和职工提请工会组织履行维护职责时。应提交本人的身份证明,提供与案件相关的材料、证据,并承担以下责任:

1、对所反映问题的真实性负责;

2、在工会组织介入案件处理的过程中,不做出激化矛盾的行为;

3、协助工会组织就案件的事由进行调查,接受合理合法的处理结果,不提无理的要求。

第十五条工会组织在履行具体维护职责时,应当有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办案过程中应当做好登记、调查、取证、协商、处理、报告等工作。使用规范的格式文书,保留有效证据,存档备案。

第十六条对受理的维权案件,承办人员应当遵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效期限及时处理解决,结案后向部门负责人、交办案件的工会领导同志或上级工会汇报处理结果;对不符合政策或条件暂不具备,无法解决或一时难以解决的,应向职工说明情况,做好思想工作。

第十七条工会工作人员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不认真履行维护职责、给工会组织造成负面影响的,由所在工会或者上级工会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的规定予以处分。

第二篇:甘肃省工会1

甘肃省工会“进企业、访职工、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参与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在推动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按照省委关于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和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要求,省总工会决定开展“进企业、访职工、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组织动员各级工会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职工,开展调查研究、宣传政策法规、促进企业发展、推动解决困难、推进重点工作,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职工群众工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围绕做好职工群众工作这个主题,坚持“五必进”、“五必访”:即生产困难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困难职工多的企业、劳动关系矛盾突出的企业、工会工作薄弱的企业必进;生产一线职工、生活困难职工、农民工、劳务派遣工、青年职工必访。做到“五个结合”:即与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两个普遍”、加强维权帮扶等重点工作相结合,与党的中心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推动解决职工实际困难、体现党和政府对职工群众的关心关怀相结合,与已经形成的工会干部下基层、联系职工制度相结合。努力实现“五个一线”:即努力实现职工队伍状况在一线掌握、工会维权帮扶在一线实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一线推进、工会重点工作任务在一线落实、创先争优活动在一线开展,问需于职工、问计于基层,总结和把握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规律特点,健全完善做好职工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主要内容

深入调查研究。围绕当前国内外形势变化对劳动关系、职工权益和工会工作的影响,深入基层、企业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劳动关系变化以及职工思想动态、精神文化需求、生产生活和职工合法权益实现等方面的情况,分析研究基层、企业和职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宣传政策法规。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党和政府保障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举措,以及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保障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积极回应职工关切的热点问题,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引导职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树立通过劳动推进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激励职工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为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做贡献。

促进企业发展。围绕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落实政府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总结推广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典型经验,实施百万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活动,深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劳动竞赛活动,在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的实践中培养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推动解决困难。推动和协调有关部门和企业行政解决职工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深化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完善救助、帮扶、服务机制,帮助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劳动关系矛盾排查、劳动争议调解、法律援助,做好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问题和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对职工反映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与企业沟通协调,在企业层面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企业难以解决的,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妥善解决;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对于带有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及时向同级党政组织和上级工会报告。

推进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抓好“两个普遍”三年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推动解决非公企业建会和工会作用发挥问题。指导开展企业及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推动企业落实好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职代会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加强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创新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服务能力。

三、范围对象

活动范围是基层,主要是企业,重点是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困难职工多的企业、劳动关系矛盾突出的企业、工会工作薄弱的企业。主要对象是生产一线职工,重点是困难职工、下岗失业职工、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等职工群体。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都要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县及县以上工会领导机关和产业(系统)工会干部都要深入基层、企业和职工群众,企业工会干部要深入车间、班组。省级产业(系统)工会要结合各自实际,以两新组织和困难职工为重点开展工作。

四、活动方式

各市州、产业(系统)要结合本地、本系统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的特点及实际开展活动,因地、因企制宜,注重实效。采取深入基层、企业、车间、班组和职工工作场所、生活场所、文体活动场所,召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座谈会、工会干部座谈会、职工代表座谈会、个案访谈、问卷调查、入户走访慰问等多种方式,征求生产一线职工、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工会干部的意见建议,了解职工思想和生产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呼声、关心

他们的疾苦。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开展法律援助和政策法规咨询等多种方式,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为职工群众解疑释惑,排忧解难。

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资源和手段的作用,主动依靠企业和当地党政,调动基层工会的积极性,共同做好为职工群众服务和排忧解难的工作。积极邀请党政领导建立联系企业、职工、劳模制度,专题调研工会工作,进行现场办公,解决职工群众和工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把工会重点工作考核、“工会工作先进县区”考核验收、“两节”慰问送温暖活动、工会重点工作调研督查、第七次全省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新进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体验生活作为重要方式,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立工会干部联系点制度,县及县以上工会领导机关和产业(系统)工会领导干部要至少深入5户企业、走访5名职工和职工家庭,联系1个地方、1户企业、1名劳模、1户职工家庭;除特殊岗以外的工会干部要至少联系1名生产一线职工,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下去。省总领导班子成员在普遍深入基层、企业、职工的基础上,结合分管工作建立联系地方、产业(系统)、企业、职工、劳模制度,有重点地对分管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五、步骤安排

活动贯穿2012年全年,分为动员部署、推进实施、成果转化、总结提高4个阶段。动员部署(2012年1至2月)。省总制定和下发活动实施方案,在省总十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进行部署动员,并结合工会重点工作考核、“工会工作先进县区”考核验收、“两节”送温暖、年轻干部下基层等,开展调研走访活动。各市州总工会、省级产业(系统)工会、省总直属基层工会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措施安排。

推进实施(2012年3至8月)。省总领导同志带头深入基层、企业和职工。省总将适时召开座谈会,交流各地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推广经验,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推进活动健康开展。各市州总工会、省级产业(系统)工会、省总直属基层工会根据统一部署,组织干部深入基层,及时总结、交流、推动经验。基层工会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车间、下班组、访职工。

成果转化(2012年9至10月)。省总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就有关问题形成专题报告。省总就相关问题和为基层、企业、职工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汇总整理,通过简报、通报、信息等形式进行反馈、推广并建立相关制度。各市州总工会、省级产业(系统)工会、省总直属基层工会也要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帮助基层、企业和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建立相关制度并为省总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提供重点调研需要的情况。

总结提高(2012年11至12月)。省总对活动取得的经验做法、反映的主要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整理,上报全国总工会,并向省委、省政府反映,协调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完善工会干部联系基层、服务职工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深入基层开展职工群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六、组织领导

建立组织机构。省总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常务副主席和有关副主席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负责活动的总体规划、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督办落实、检查考核和日常工作。各市州总工会、省级产业(系统)工会要统筹安排,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基层工会要确定专人负责活动的协调和组织工作。各级工会要在人力、物力、经费上保障活动的开展。

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工会要广泛宣传,充分动员,引导工会干部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省总将编发活动简报,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交流各地工会的经验和做法。各级工会也要结合实际,及时宣传活动的进展情况、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效。甘肃工人报、五月花等工会报刊和文化宫、俱乐部及基层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教育阵地要广泛宣传活动情况和成效,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注重工作实效。省总将把广大职工群众的满意度、地方党委和政府及企业的认可度、为职工群众办成的好事实事、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等作为检验活动取得实际成效的依据,建立督促检查制度,对各地、各产业和直属基层工会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各市州总工会、省级产业(系统)工会、省总直属基层工会也要结合实际,分类指导,加强督促考核,选树先进典型,促进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改进工作作风。各级工会和工会干部要严守群众工作纪律,强化服务意识,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不给基层添麻烦增负担,不影响基层企业和广大职工的日常生产生活。要统筹协调,合理安排,避免和减少重复去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企业开展活动。

各市州总工会和省级产业(系统)工会要及时向省总工会报送本地区、本产业(系统)活动开展情况。

第三篇: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

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

《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州)国土资源局、甘肃矿产国土资源局:

《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5年8月11日厅务会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

二00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采矿权市场,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保护采矿权人合法权益,促进矿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依法取得采矿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经济组织称为采矿权人。

采矿权人依法对其采矿权享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第三条 采矿权实行有偿取得制度。对国家出资勘查并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产地、采矿权灭失的矿产地、探矿权灭失可供开采的矿产地、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无需勘查即可直接开采的矿产地,必须面向社会公开出让。

第四条 采矿权出让应符合国家矿产资源开发产业政策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第五条 采矿权出让管理,要按“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逐步建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

第六条 各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依事权,建立矿产地储备制度,以规划为指导,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调控采矿权一级市场,控制采矿权出让总量、结构和布局;以需求引导供给;实现采矿权合理配置和采矿权市场供求平衡。

第七条 采矿权出让、延续、变更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第八条 登记机关受理采矿权出让、转让、延续、变更、注销申请时;对申请资料齐全的,予以受理;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 采矿权人申请采矿权延续、变更、注销、转让时,依法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登记管理机关依据有关规定,负责申请事项的内部调查工作。

采矿权延续、变更、转让应当服从采矿权矿区范围内无采矿权属争议,无土地、山林、道路等使用权属纠纷的要求。

下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在完成采矿权延续、变更、注销、转让工作后的15个工作日内,必须向上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上报备案材料及相应的电子档案。

第十条 采矿权评估由采矿权人、拟申请登记采矿权的采矿权申请人、拟受让采矿权的受让人、采矿权抵押时的债权人或采矿登记管理机关委托有资质的评估中介机构进行,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斩行办法》签订委托合同。

第十一条

除乙类矿产外,采矿权原则上不得分段进行评估。

第十二条

除下列情况外的所有采矿权评估结果,由各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按采矿权审批权限负责确认。

(一)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发证的;

(二)矿业股票上市的;

(三)矿山储量规模为大、中型并以招标方式出让采矿权的。

第十三条

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应该缴纳的采矿权价款,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可以分期缴纳,但最长不超过六年。申请分期缴纳采矿权价款,应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申请,并承诺分期缴纳的额度和期限,经批准后实施。

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或国有地勘单位,可以依法将应该缴纳的采矿权价款部分或全部转增国家资本金或国家基金。

第十四条

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采矿权的,登记管理机关除收取采矿权价款外,还应依法收取采矿登记费、采矿权使用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排斥本地区以外的个人、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参加采矿权投标、竞买活动。

第十六条

采矿权申请人、采矿权受让人、采矿权投标人、采矿权竞买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

第二章 采矿权出让

第十七条 采矿权出让是指登记管理机关以批准申请、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向采矿权申请人授予采矿权的行为。

批准申请是指探矿权人在申请登记采矿权的过程中,登记管理机关通过审查批准申请人的申请,授予采矿权的行为。

第十八条

新设采矿权应遵循一个矿床原则上只设一个采矿主体的要求。

第十九条

新设采矿权按分类出让原则进行管理。

(一)砂、砾石、粘土、普通建筑用石料类等可供开采的矿产地,直接出让采矿权;

(二)有色金属矿产和贵金属矿产探明地质储量(不含334)达到小型规模上限一半以上时,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必须达到详查(含详查)以上,方可出让采矿权;

(三)黑色金属矿产探明地质储量(不含334)达到小型规模以上时,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必须达到详查(含详查)以上,方可出让采矿权;

(四)煤炭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必须达到详查(含详查)以上,方可出让采矿权;

(五)除上述四种情况外,其余矿种地质勘查工作程度达到普查,方可出让采矿权。

第二十条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依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采矿登记管理权限,制定本地区采矿权出让计划。下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也可逐级向有批准权限的管理机关提出采矿权出让建议。

建议内容包括:

(一)建议出让采矿权的矿区范围;

(二)矿区范围内地质工作概况;

(三)矿产品市场及采矿权市场简要分析;

(四)采矿权设置调查意见;

(五)建议的采矿权出让方式;

(六)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

第二十一条 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的程序按《甘肃省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暂行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在探矿权有效期和保留期内,探矿权人有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勘查矿种采矿权的权利。探矿权人申请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采矿权的,登记管理机关可以采取批准申请的方式出让采矿权。

探矿权人是非企业法人的,申请采矿权时应依法设立企业法人,方可申请采矿权。

第二十三条 生产矿山为申请接续资源采矿权的和解决接替资源而申请毗邻区域采矿权的,可以采取批准申请方式收取采矿权价款后扩大矿区范围。

第二十四条 以批准申请方式出让部分或全额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采矿权的,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采矿权评估,按照国家出资金额占全部勘查投资的比例,收缴部分或全部评估确认的采矿权价款。

第二十五条 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经勘查形成矿产地的采矿权的,竞得人应缴采矿权价款不得转增国家资本金,登记管理机关应依据实际交易额收取采矿权价款。

第二十六条 以批准申请方式申请采矿权的,在提出采矿权申请前,还应当持经评审、备案的地质勘查储量报告,按审批权限向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申请划定矿区范围。矿区范围划定后,在矿区范围预留期内,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不再受理新的采矿登记申请。

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竞得采矿权的,可直接申请采矿登记,但自签订采矿权出让合同之日起,提出采矿登记申请的时间,大型矿山不超过3年,中型矿山不超过2年。小型矿山不超过1年。逾期,视为自动放弃竞得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已经收取的采矿权价款不予退还。

第二十七条 以批准申请方式申请采矿权的,申请划定矿区范围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资料:

(一)划定矿区范围的申请报告;

(二)矿区范围图;

(三)经储量评审部门审查通过、资源管理部门备案的地质勘查报告;

(四)申请人勘查许可证;

(五)申请人企业营业执照;

(六)探矿权转让审批文件;

(七)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八条 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资料:

(一)采矿申请登记书;

(二)矿区范围图;

(三)有法定资质的单位编制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私营企业营业执照;

(五)具有与矿山建设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条件的证明材料;

(六)申请由国家出资探明矿产地的采矿权的,还应提供采 矿权评估确认的有关材料;

(七)经核准的矿山企业占用储量登记表;

(八)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

(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开发利用方案中有关安全措施的书面意见;

(十)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资料。

开采经营性的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矿产储量规模为小型的砂、石、粘土,只需提供前款第(一)、(二)、(四)、(七)、(八)项规定的资料和相应的开采计划。

第二十九条 采矿权人领取采矿许可证后,中型以上矿山在2年内,小型矿山在1年内,应当进行建设或者生产。逾期不进行建设或生产的,原发证机关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收回采矿许可证;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建设或生产的,可在期满30日前向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出延期申请。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延期申请之日起40日内,作出准予延期或者不予延期的决定。

第三十条 采矿权人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因故需中途歇业6个月以上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出歇业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歇业,歇业期间采矿许可证由登记管理机关暂时收回。但歇业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两年。歇业期间采矿权人保留采矿权并承担相应法律义务。歇业时间满1年又不提出开业申请的,按停办矿山处理。

第三十一条 采矿权的出让工作必须严格按法定权限组织,不得越权出让。确需委托或授权出让采矿权的;必须报请有批准权限的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批准同意后方可实施。出让后的采矿权价款由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收取。

第三章 采矿权转让

第三十二条 采矿权转让是指采矿权人将采矿权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作价出资、合作开采、重组改制等。

采矿权的抵押,按照采矿权转让的条件和程序进行管理。

第三十三条 采矿权转让由审批发证的采矿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审批。

第三十四条 采矿权转让依次经过申请受理、审批和变更登记三个程序。

第三十五条 各种形式的采矿权转让,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签订采矿权转让合同。采矿权依转让方式的不同,转让合同可以是出售转让合同、合资转让合同或合作转让合同。

采矿权转让合同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采矿权转让人、受让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

(二)申请转让采矿权的基本情况,包括当前权属关系、许可证编号、发证机关、采矿权的地理位置、面积、许可证有效期限及勘查工作程度或开采情况等;

(三)转让方式和转让价格,付款方式或权益实现方式等;

(四)争议解决方式;

(五)违约责任。

采矿权转让申请人必须在采矿权转让合同签订后的6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转让申请。

第三十六条 出售采矿权或者通过设立合作、合资法人开采矿产资源的,应申请办理采矿权转让审批和变更登记手续。

与他人合作、合资开采矿产资源,但又不设立合作、合资法人企业的,在签订合作或合资合同后,必须将相应的合同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备案申请材料应包括:

(一)备案申请报告;

(二)经依法公证的合作或合资合同;

(三)合作或合资双方的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

(四)采矿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

(五)合作或合资后,开发利用方案发生变更的,需提交变更后的开发利用方案;

(六)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它资料。

对符合条件的合资、合作备案申请,登记管理机关应予以批复;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备案。

第三十七条 采矿权转让人、受让人应向采矿权审批机关提交下列资料:

(一)转让申请书;

(二)转让人的采矿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

(四)矿区范围图及地理位置示意图;

(五)采矿权使用费缴纳收据和采矿权价款确认资料;

(六)采矿权转让合同书;

(七)采矿权受让人资质证明文件;

(八)矿山储量核实、审查及备案材料;

(九)采矿权转让审批机关要求提交的其它资料。

国有矿山企业采矿权转让的,还应提交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第三十八条 申请转让的采矿权应当具备《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采矿权受让人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采矿权申请人的资质条件。

第三十九条 采矿权人转让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且该采矿权又属国家行政无偿划拨的,应由采矿权人委托评估机构进行采矿权评估,采矿权价款依法处置后,方可依法办理采矿权变更登记。

采矿权人转让非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采矿权可以不进行评估。

第四十条

采矿权审批机关经审查后,同意转让的,下达批准采矿权转让通知书;不同意转让的,下达不批准采矿权转让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第四十一条 自采矿权转让批准之日起转让合同正式生效,申请人持批准转让通知书60日内到原发证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并按规定缴纳有关费用后,领取采矿许可证,成为采矿权人。逾期未办理的,视为自动放弃,已批准的转让申请失效。

第四十二条 采矿权原则不得分段转让。确需转让采矿权的部分采矿区域时,必须征得原发证登记机关的同意,办理相应的采矿权分离变更登记,再提交采矿权转让申请。

第四十三条 矿山企业分离、兼并、合资、合作、重组改制,需要变更采矿主体的,应先做好采矿权的评估、确认工作。重组改制方案批准后,应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采矿权转让申请,待重组改制工作完成后,依据转让批准书,进行采矿权变更登记。

第四章采矿权延续

第四十四条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需要继续采矿的,可在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30日前依法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申请,办理延续登记手续。

第四十五条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采矿权人逾期不办理延续登记的,采矿许可证自行废止。原采矿权人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后的90日内提出采矿延续登记申请的,按协议出让方式重新设置采矿权;未在90日内提出延续申请的,视为无证矿山,建议由当地政府依法关闭。第四十六条 采矿权延续应该提交以下资料:

(一)采矿权延续申请报告;

(二)采矿权延续申请登记书;

(三)原采矿证有效期内矿产资源补偿费缴纳收据复印件;

(四)原采矿证正、副本原件;

(五)有效的营业执照正、副本;

(六)原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的开发利用情况说明;

(七)上一季度末的采掘工程平面图;

(八)上一季度末的井上下对照图;

(九)《矿山安全许可证》、《煤矿生产许可证》、《煤矿矿长资格证》;

(十)矿产资源储量检测、登记资料;

(十一)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它资料。

第四十七条 采矿权延续依次经过申请受理、核准和延续登记三个程序。

第四十八条 采矿权延续登记机关经审查后,同意延续的,在自收到全部符合条件的延续资料后的40日内办理完成;不同意延续的,下达不批准采矿权延续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第四十九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以行政审批方式无偿取得的采矿权,自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之日起,按《甘肃省采矿权有偿延续管理办法(试行)》一律实行有偿延续。

第五十条 没办理采矿权延续登记继续采矿的,按无证采矿处理。

第五章 采矿权变更

第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矿权应当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依法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采矿权变更申请:

(一)变更矿区范围的;

(二)变更主要开采矿种的;

(三)变更开采方式的;

(四)变更开采规模的;

(五)变更矿山企业名称的;

(六)经依法批准转让采矿权的。

第五十二条 采矿权变更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采矿权变更登记申请报告;

(二)采矿权变更申请登记书;

(三)变更后的矿区范围图;

(四)开采方式、生产规模发生变更的,重新提交经专家评审通过的开发利用方案及相应的图件;

(五)与变更事项相关的管理机关的批准文件;

(六)原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资源补偿费缴纳收据复印件;

(七)原采矿许可证正、副本原件;

(八)有效的营业执照正、副本;

(九)《矿山安全许可证》、《煤矿生产许可证》、《煤矿矿长资格证》;

(十)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它资料。

第五十三条 采矿权变更依次经过申请受理、核准和变更登记三个程序。

第五十四条 矿区范围的变更申请,原则上不批准缩小矿区范围;扩大矿区范围必须按有偿原则,采矿权人需缴纳扩大部分的采矿权价款。如果原采矿权属行政无偿划拨方式取得的,则原采矿权与扩大部分采矿权需一并处置采矿权价款。

第五十五条 变更主要开采矿种时,如果该矿种属共生矿种,则按可独立开发的矿种申请变更。如果该矿种属伴生矿种,按综合回收利用处理,不再受理矿种变更申请。

第五十六条 开采方式、生产规模发生变更的,采矿权人需重新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部门编制开发利用方案,登记管理机关将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要求》组织专家进行审查通过后,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五十七条 属采矿权转让行为引起的矿山企业名称变更,必须依法履行完采矿权转让审批手续后方可变更。

第六章 采矿权注销

第五十八条 采矿权人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或者有效期届满,停办、关闭矿山的,应当自决定停办或者关闭矿山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资料到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注销登记手续。

(一)采矿权注销申请报告;

(二)采矿权注销申请表;

(三)矿产储量注销报告及储量管理部门的备案文件;

(四)停办或者关闭矿山前采掘工程进行情况及不安全隐患的说明;

(五)经主管部门批准的矿山闭坑综合报告及其附件、附表;

第五十九条 采矿权注销依次经过申请受理、审核和批准三个程序。

第六十条 政策性关闭或破产的矿山企业,按法律程序注销采矿权。关闭或破产的矿山矿区内仍有可采资源的,登记管理机关委托有关地勘单位进行适当的地质工作,测算出剩余的地质储量,重新出让采矿权。

第六十一条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采矿权人既不提出延续登记申请,又不依法申请注销的,登记机关将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 90日后,以公告方式宣布注销。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六十二条 各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依职权负责辖区内所有矿山企业采矿活动的监督管理。各矿山企业必须接受市(州)、县(市、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的各项监督、检查。

第六十三条 市(州)、县(市、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根据上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要求的内容和时限,对拟设置采矿权区域内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状况,提出调查意见。

第六十四条 采矿权人每年必须及时、准确地填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检查有关资料。市(州)、县(市、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不参加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可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第六十五条 采矿权人应在采矿许可证核定的范围内加强生产性补充勘探,提高矿床勘探程度,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伴生矿产,应当系统查定和评价。

第六十六条 采矿权人的开拓、采准等采矿工程必须按经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施工。根据施工情况,《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确需调整时,应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备案。

第六十七条 采矿权人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矿石损失、贫化、回收的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分析造成非正常损失、贫化、回收的原因,制定措施,提高资源的回采率、回收率,降低贫化率。

第六十八条 采矿权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相当于矿石损失0%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又逾期不改正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

(一)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检查连续三年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资源破坏损失的;

(二)因擅自改变开采设计、采掘计划决策错误,造成资源严重损失的;

(三)未按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发,造成资源严重破坏损失的;

(四)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伴生矿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条件下,未进行综合回收,造成资源浪费损失的;

第六十九条 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违反本规定发证或审批的,应及时纠正。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佝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与行政处分。

第八章 附录

第七十条 本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甘肃省公墓管理暂行办法

《甘肃省公墓管理暂行办法》

7月16日起施行 有效期5年

《甘肃省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将从7月16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严禁修建家族墓、大型墓和豪华墓;公墓区内埋葬骨灰的单穴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双穴墓不得超过1.5平方米。这是7月7日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的。

公益性公墓免征免收税收和有关费用

《暂行办法》指出,公墓分公益性公墓和经营性公墓。公益性公墓分城市公益性公墓、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集中安葬区。城市公益性公墓是指县级人民政府为城镇居民提供安葬骨灰或遗体的非营利性墓地;农村公益性公墓是指乡级人民政府为村民提供安葬骨灰或遗体的非营利性墓地;农村集中安葬区是指村民委员会为本村或自然村村民提供安葬骨灰或遗体的公用性墓地。

经营性公墓是指公墓服务单位为城镇居民提供安葬骨灰或遗体,实行有偿服务的公共性墓地。公墓服务单位收费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严格执行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公益性公墓收费按照非营利并兼顾居民承受能力的原则核定。公益性公墓免征免收税收和有关费用,集中安葬区不收取费用。单穴墓用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

《暂行办法》规定:任何个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未经批准,不得建设公墓。在耕地、除宜林地以外的林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1000米以内;水库、湖泊、河流和水源保护区1500米以内;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可视距离范围以内;通讯光缆、天然气和输油输水设施两侧800米内等区域内禁止建造公墓。公墓区内埋葬骨灰的单穴墓用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双穴墓不得超过1.5平方米;埋葬遗体的单穴墓用地面积不得超过6平方米,双穴墓不得超过8平方米。立式墓碑不得超过1.2米。墓穴建设应减少水泥、石材等难以降解的材料。严禁修建家族墓、大型墓和豪华墓。经营性公墓绿化覆盖率不得低于墓区总面积的30%。公益性公墓绿化面积应根据环境、水源、土质等综合因素确定,但不应低于15%。

公益性公墓不得以租赁承包等形式建设

公益性公墓建设资金以地方人民政府投入为主,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应有规范的名称、有醒目标志和管理用房,有供水、供电和防火设备,道路平整畅通。墓区规划合理,墓穴建设整齐统一。不得以租赁、招商引资、承包经营或股份制合作等形式建设,不得开展营利性经营活动。要扩大用地面积,应当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公益性公墓服务单位未办理营业许可、非税登记、服务性收费项目和标准审批等手续,不得进行收费。公墓维护管理费用缴纳按年计算。墓穴使用周期为20年,期满后仍需保留的,公墓服务单位应当在期满前180日内通知使用人办理继续使用手续,缴纳公墓维护管理费用。

经营性公墓不得擅自提高销售价格

《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建设经营性公墓由省级民政部门审批和发放许可证。经营性公墓建设有效期为二年。二年内未完成建设任务,建设单位应书面逐级上报省级民政部门申请延长建设期限,延长期限后仍未达到验收条件,由审批部门撤销建设批准文件。购置墓穴(格位)、墓穴使用要求与使用周期参照公益性公墓规定执行。经营性公墓服务单位不得擅自提高墓穴(格位)销售价格,严禁制作销售虚假宣传广告,严禁个人传销和炒买炒卖墓穴(格位),严禁个人倒卖已出售的墓穴(格位)。经营性公墓服务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单个墓穴销售价格10%的比例提取公墓维护管理基金,专门用于支出发生重大事故或公墓关闭期间的维护管理费用。基金单立账户,专款专用,设立双密码,由公墓服务单位与当地民政部门共同管理。未经批准建设的公墓予以取缔

《暂行办法》还指出,未经依法批准建设的公墓,依照相关规定,由民政部门会同国土、建设、林业部门依法予以取缔,责令恢复土地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公墓单位妥善解决善后问题。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由建设部门会同民政部门依法予以纠正或吊销公墓建设批准文件,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未按照批准文件建设或擅自扩大公墓建设用地面积,由民政部门会同国土、建设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相关手续。对已批准建成但未经验收合格擅自经营的公墓,由民政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活动,限期验收。公益性公墓从事租赁、招商引资、承包经营或股份制合作的,由民政部门责令解除合同关系,停止违法违规活动,赔偿责任由违法违规方承担。

第五篇:甘肃省能源审计暂行办法

甘肃省能源审计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节能管理,规范能源审计,促进节能降耗,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及《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能源审计,是指用能单位或用能单位委托的能源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测试、诊断评价并提出节能改造措施。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能源审计工作。

第四条

省经济委员会负责全省能源审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指导,省节能监察中心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各市州经委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能源审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指导。

第二章 能源审计对象和内容

第五条 能源审计的对象为用能单位。

第六条

能源审计实行自愿和强制相结合的原则。用能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强制性能源审计:

(一)能源利用过程中存在违反节能法律法规行为的;

(二)单位产品能耗超过限额的;

(三)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期满,需要确认是否达到整改要求的;

(四)主要耗能设备和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未按时完成节能目标任务的;

(六)国家和省上规定必须进行能源审计的。

第七条

强制性能源审计的用能单位,由企业所在市州经委在每年1月底前提出名单并上报省经委,由省经委审核公布,同时制定能源审计的工作安排计划。列入强制性能源审计用能单位名单的企业,每三年应当进行一次能源审计。

第八条 能源审计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企业概况(含能源管理概况、用能管理概况及能源流程);

(二)企业的能源计量及能源利用统计状况;

(三)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测试与计算分析;

(四)企业能源消费指标计算分析;

(五)重点工艺能耗指标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计算分析;

(六)产值能耗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七)节能量计算;

(八)节能效果评价与考核指标计算分析;

(九)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

(十)企业合理用能的建议与意见。

第三章 能源审计实施

第九条

自愿开展能源审计的用能单位,可以自行开展能源审计,也可以委托其他单位进行能源审计。

第十条

强制性能源审计的用能单位,由能源审计机构根据省经委每年制定的能源审计工作安排计划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能源审计机构应于实施能源审计的前10日通过书面形式告知用能单位审计的时间、内容以及需要用能单位配合的事项。

用能单位应按照要求做好准备,积极配合能源审计机构开展工作。第十二条 能源审计机构在能源审计过程中,可以查阅用能单位能源利用和财务方面的有关资料,用能单位应当如实提供。

第十三条

能源审计机构应当为用能单位保守商业和技术秘密。

第十四条 能源审计工作完成后,能源审计机构应当将能源审计报告及时报送省或市州经委审核,同时送接受审计的用能单位。

能源审计机构编制的能源审计报告,应当包括规定的内容。

第十五条

能源审计费用由被审计的用能单位承担,收费标准按规定执行。企业能源审计的费用,可进入成本。第四章 能源审计机构

第十六条

能源审计机构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具有四名以上熟悉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具备能源相关专业知识及节能工作经验,经培训考核取得能源审计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

(三)具有一名以上熟悉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

(四)国家和省上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七条

能源审计过程中对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的测试,应由能源审计机构委托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具有节能测试资格的单位进行。

第十八条

符合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拟从事能源审计的单位,向所在地市州经委提出申请,经市州经委审核上报省经委,经考核合格并获得甘肃省能源审计单位资格证书后,方可开展能源审计工作。

能源审计资质证书每两年复审一次。

第十九条 能源审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能源审计资格,收回资质证书:

(一)不按标准和规范进行能源审计的;

(二)在能源审计过程中弄虚作假,编造能源审计报告的;

(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利益的;

(四)泄露接受审计单位商业和技术秘密的。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甘肃省经济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甘肃省工会维权暂行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甘肃省工会维权暂行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酒店工会维权工作总结(模版)

    维权帮困,奏出和谐美妙乐章xx酒店现有职工230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10,下岗职工占10,全部职工持有工会证,工会入会率达到100。酒店工会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充分发挥工......

    酒店工会维权工作总结[定稿]

    维权帮困,奏出和谐美妙乐章xx酒店现有职工230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10,下岗职工占10,全部职工持有工会证,工会入会率达到100。酒店工会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充分发挥工......

    酒店工会维权工作总结[精选]

    维权帮困,奏出和谐美妙乐章xx酒店现有职工230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10,下岗职工占10,全部职工持有工会证,工会入会率达到100。酒店工会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充分发挥工......

    浅谈加强工会维权能力建设

    浅谈加强工会维权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工会作为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必须深刻思考党的执政思维转变对工会......

    工会维权知识问题

    内容简介工会维权工作最具权威的学习读本!全总和地方总工会的30多位资深人士联袂撰写,解读和谐社会中工会维权工作新思路,破解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为了让......

    0823--电力工会维权探讨

    浅议加强电力工会维权能力建设的思考【文章摘要】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求领导干部深入职工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努力解决职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电力工会作为电力企业......

    浅析工会的维权职能

    对企业工会履行维权职责的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一规......

    基层工会如何做好维权

    基层工会如何做好维权工作 在新形势下基层工会组织应当如何有效维权呢?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做:一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解决侵害职工合法权益行为有关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