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述职报告 - 闽江学院(共)
述 职 报 告
人事处 刘锦贻
今年以来,本人按照学校工作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本处同志一道努力工作,狠抓落实,有效推动了人事分配制度、人才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深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能认真学习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参加由校党委、机关党总支和人事处党支部安排的组织生活和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并能紧密联系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自己的思想实际,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自己更加牢固树立按科学发展观推进工作的理念,从而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了较强的大局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道正派、以诚待人,在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与发展中较好地起到了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表率作用。
二、善谋实干,不断推进本处工作全面发展。
1、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能围绕学校学科建设实际,重点引进急需的学科带头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以及学术骨干,特别是具有较强的拓展学科发展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科研管理经验,并能组织带领教学科研团队协同攻关的领军人才。注意从科研和企事业单位选择实践经验丰富,又适合担任大学教师的“师傅型”人才补充到教师队伍。
2011年共引进接收43人。博士11人、硕士32人,我们及时办理了落户、入编、工资等手续。积极协助新华都商学院的人才引进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2、大力做好内培工作。修订并出台了《闽江学院教职工进修培训暂行规定》,加大对我校后备领军人物、优秀中青年骨干扶持力度。今年春季教师资格申报审核通过30人,妥善解决他们申报职称缺教师资格证书问题,另有68人已通过审核、试讲,目前正在办理证书阶段。鼓励支持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访学研究、攻读学位、评聘高级职称。2011年经评审获得高级职称人员共4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3人,副研究员1人;4人前往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访学研究;获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获市首批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2人;聘请4位社会知名人士、专家为我校客座教授;拟评聘闽都学者一级岗位1人。
3、制定并出台《闽江学院教师岗位聘任与考核暂行办法》和《闽江学院行政管理岗位聘任与考核暂行办法》,努力构建教师考核量化体系,对教师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科研工作量、兼职工作量等制定量化标准,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树立正确导向。
4、做好编制机构申报工作。根据福建省委机构委员会关于《福建省新组建公办普通高校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意见》,认真调研、科学论证,按照本科A类校标准,制定并上报了我校内设机构设置和领导职数配备方案,并多次主动走访市委编办、省教育
厅人事处以及省委编办事业处汇报工作,争取支持。
5、完善学校岗位聘任工作。在2011年完成全校岗位设置基础上,2012年重点做好岗位聘任工作,深化聘用制改革,按照平稳实施,稳步推进,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做好政策衔接,顺利实现全校各类人员的按岗聘任与工资兑现工作。
6、认真做好本科评估有关工作。对照评估要求分解落实,从师资队伍整体结构状况、教师流动、出国进修以及高层次人才、人才经费使用等情况,分类整理出规范材料。
7、抓好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理论研究工作。加强理论思考,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围绕实现“三个转变”,即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把对人的投入从限制性政策向支持性政策转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人才引进工作中,从补助性政策向建设性政策转变,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价值取向;在教师工作中,从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人才资源开发、保障和利用,充分体现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和工作水平,当好领导参谋和助手。
8、组织开展“师德建设年”。全面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实施意见》、《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的意见》,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以“全力迎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建设年”。
9、做好绩效工资改革。做好全校教职工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工作。
征集各单位对学校岗位津贴分配方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教职工的工资数据库与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管理数据库享受遗属补助人员的数据库工作,为绩效工资改革做好准备工作。继续做好人事代理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员聘用制度创造条件。
10、做好老干工作。按计划组织小组活动,开展体育比赛,对全年活动有个长计划和短安排。组织老干部走出校门到社区参加活动,拓展了离退休干部的活动空间。获得了省级“康乐杯”老园丁健身活动特等奖、省老年运动会围棋二等奖、24式太极拳三等奖;获市级32式太极剑三等奖、全国老年人象棋比赛第六名、省古田杯象棋比赛第一名、新春杯象棋比赛第四名、市“康乐杯”地掷球团体赛第一名、太极拳团体赛第二名、乒乓球团体赛第六名。组织开展“走百家、暖人心,和谐送温暖”大型活动得到了离退休干部的热烈欢迎。
三、乘势而上,狠抓2012年工作落实到位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及迎接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部署,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和谐闽院”的跨越式发展。
1、加强自身建设,增化服务意识。学习贯彻全国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精神,充分认识高校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教师资质是高校综合实力的第一支柱。努力塑造树立“温馨处”良好形象,为领导、教学一线和广大教职员工提供耐心、细致、热情、周到、及时的服务,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艰苦奋斗、廉洁从政的优良传统,提高业务素质,规范工作程序,及时了解情况,反馈情况,促进各项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2、加大引进力度,创新机制体制。按照本科评估要求,增强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人才引进工作方面,重点做好我校发展规划中急需的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学术技术领域具有较高造诣和突出成果的副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工作。引进方式不拘一格,重在为我所用。在刚性引进为主的基础上,实施柔性引进人才政策,对部分时间来校主讲核心课程,指导学科专业建设,进行科研合作的优秀人才实行柔性聘任,根据其来校工作时间长短、贡献大小确定全聘、半聘。
3、抓紧内培工作,拓宽选优渠道。针对每个人不同特点,制定不同计划,包括他们的教学工作、学科定位、科研方向、业务提高、在职进修等,使他们感到工作有目标、发展有方向,在激烈的竞争中迅速成长。积极做好优秀人才选拔工作,拟推荐国家千人计划1人,闽都学者一级岗位1人、二级岗位2人,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出国留学项目候选人3人,学校资助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访学进修2人,福建省省委组织部资助高校青年教师出国进修2人,学校资助国内访学10人;启动选拔我校第二批“新一代学科带头人”6-8人。
4、对照新的文件,做好职称工作。继续做好全校专业技术人员各系列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评审和聘任工作。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相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定适合我校实际的聘后管理办法,加强聘后管
理工作。根据上级部署,结合我校事业发展的实际,认真做好我校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方案的基础工作,进一步落实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做好2012年上半年教师、科研、实验技术、教育管理等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报、预审、评审、推荐工作,做好2012年教学、实验技术、教育管理等系列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报、预审、评审、聘任工作。落实省外引进调入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的确认及聘任工作。
5、推进绩效工资,设计分配方案。根据《福州市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榕人薪[2010]8号)精神,认真总结我校岗位津贴分配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抓紧调研,设计我校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加强能力导向、业绩导向,将收入与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紧密挂钩。
6、加强老干工作,搭建服务平台。加强离退协、老休协、关工委建设,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全国及省市“两会”精神,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组织好老干部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学习。为老干部搭建好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平台,加大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和多形式组织老干部开展一些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文体活动及社会活动。
7、按照达标要求,做好档案工作。对照达标标准进行收集工作:要按照中组部《关于印发<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检查验收细则>的通知》、《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和省委组织部的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健全收集工作规章制度,并建立一个以组织部,人事处为龙头,以各部处、院(系)秘书为主体的干部档案材料收集网络,及时转递和全面收集归档材料,实现干部任免、工资变动的数据
管理。
四、严以律己,廉洁自律,加强自身作风建设
能够按照上级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规范行为、遵守纪律、虚心听取意见、做好表率作用。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履行职责的重要保证,个人没有发生违反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相关行为。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摆正位置,不搞特殊,接受各方面的约束和监督。
随着学校的蓬勃发展,本人各方面的素质虽然也成熟和提升了很多,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人事管理创新不够、对有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等。在今后,我一定会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工作中,带领本部门人员力争在科研项目上有新突破;多途径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科学整合、促进结构合理的优质高效的科研团队和梯队形成;紧紧抓住海西新一轮发展的契机,全面融入服务海西建设大局,着力提高我校人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服务海西建设中不断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2011.11.20
第二篇:闽江学院2017年美育工作发展报告
闽江学院2017年美育工作发展报告
一、前言
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激励人的精神。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能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个性,促进全面发展,助力学生素质有效提升。
我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美育教育传统,坚持把艺术教育覆盖到全体学生,融入学生成长。2017年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领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6〕69号)等文件精神,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普及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为重点,将德育和美育紧密结合,培养大学生对美的感受力、认知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美育工作发展概况及亮点工作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逐渐形成了以教务处、团委、学工部、宣传部等多部门统筹组织管理,以“三张成绩单”制度为保障,各相关院(系、部)具体实施的美育教育体系。
第一,各类美育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学校闽派古琴传承基地、美术学院漆艺产业园漆艺工坊、蔡继琨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中心、新华都商学院华商博览苑等美育教育实践基地,结合专业办学优势,通过开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传习班、工作坊,开展学生协会活动等多种形式推进美育教育。
第二,组织校园文化节活动,推进美育工作。2017年学校组织了大学生电影节、“青春最强音”——两岸高校音乐大赛暨校第十六届十佳歌手大赛、高雅艺术进校园、优秀电影进校园、“经典与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征文大赛等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美育教育效果。
第三,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社团巡礼节、社联“家”年华暨会歌大赛等活动,推进美育工作。学校现有学生社团84个,其中艺术类28个。坚持社团活动“益智、益趣、益体”的目标,使社团活动更加与学生兴趣特长相结合、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相结合。每年举办300多场次的社团活动,参与约30000人次。众多颇具特色的社团百花齐放,举办了多场展现我校学子特色技能的艺术文化活动,如首届榕城高校“声随影动,英为有你”配音大赛、“心方正,字随性”活动、“印象闽院”建筑摄影比赛、“文传雅趣,纸承仁礼”民俗手工艺品大赛等。
三、美育工作发展理念和定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的美育规格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按照“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的要求,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理论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生产和服务一线关键管理或技术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落实全面发展规格上,提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即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要素,并相应地对接教育教学资源,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十三五规划中美育发展战略 提升大学文化。塑造具有闽江学院特质的共同价值观,巩固文明学校创建成果,基本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学文化服务于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旨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实施学科建设分类推进计划。加快发展在促进省、市文化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有较好基础的设计学、美术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音乐与舞蹈学等学科,打造“特色学科”,加强美育有关学科建设。
通识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程。通识教育主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增长见识,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学习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逻辑思维,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坚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体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分析力、判断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在进入职场后的竞争和可持续发展厚植基础和优势。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学习和研究活动,开设各类高水平论坛、讲座、沙龙等,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学术创新、文化体育活动,营造崇尚学术的氛围。推进第二课堂建设的有效性和规范化,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综合认证评价平台。
(三)美育质量保障机制体系
学校逐步构建起“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循环闭合、持续改进”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重视美育教学质量标准的建设,围绕学校总体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中美育规格,修订、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和相关文件规范,逐步形成具有应用型特色的“以质量标准为核心、以配套文件为规范、以评价指标为考核方式”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建立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队伍,该队伍成员均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较高、敬业爱教、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督导人员参与各类教学专项检查,指导帮助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对包括美育教学在内的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评价。
(四)美育工作发展激励政策
广大公共艺术教师能自觉履责,认真完成教学工作,潜心教研教改,能较好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注重美育教师发展,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立省、校二级岗前培训制度,帮助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修订《闽江学院教职工国(境)内进修培训管理办法》《闽江学院教职工出国(境)留学进修管理办法》等,通过岗前培训、实践锻炼、国内外研修、教师职涯发展和教学激励等措施,促进教师成长成才。近年来,广大美育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有5人出国访学,另有11人国内访学。重视美育教师职称聘任工作,给予他们创作作品与专业论文同等的评价标准。学校的评聘文件明确指出:美术、音乐艺术类教师,出版画册,出版个人作品音像制品,指导学生作品入选专业展演,作品获各类奖等均可以等同于相应级别论文参评。
四、美育工作发展条件
(一)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与水平1.美育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
学校高度重视专兼职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建设东南区域知名的应用型大学的要求,坚持质量与数量并重,培养与引进并举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队伍规模稳中有升,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能较好满足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目前学校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129人,约占全校专任教师12.8%,其中教授9人、副高42人,高级职称占39.5%;博士6人、硕士92人,硕博士占76.0%;45岁以下教师84人,占65.1%。另有外聘艺术教师20人,其中来自其他事业单位8人、来自科研单位和 企业公司各1人。
2.美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为了确实能提高学生的美育水平,利用美育工作多面性的特点,学校把美育工作渗透到各项教学工作中,促进各项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完成课堂教学,学生在听录音、看投影、录像等多位一体的教学手段中提高审美意识,树立美的思想。
学校出台《闽江学院教师教学规范(修订)》《闽江学院教学优秀奖评选办法(试行)》等文件,制订具体措施,推动教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提升。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整体评价良好。在近三年的学生评教中,得分在90分以上的课程比例分别为68.79%、63.25%、58.01%,85分以上的分别为97.7%、97.92%、98.01%。
(二)美育教学资源建设与水平1.美育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
我校高度重视美育教育教学工作,2015-2017年共投入各项美育经费810.83万元,其中:2015年197.95万元、2016年299.86万元、2017年313.02万元。该项经费投入逐年提高,并力争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学校美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美育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及共享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美育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融侨文体中心总面积6466平方米,可容纳1500个席位的观赏大厅,满足广大师生课余时间文艺演出、各种典礼、会议的需要。首山校区李刚堂建筑面积798平方米,430个座位,可满足师生专业艺术实践,文艺汇演的需要。同时,教学楼教室资源向学生开放,通过规范借用,开展各项小型活动。
3.美育网络资源、平台建设
我校通过外部引入、内部自建两个途径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教学信息化程度。订制超星“尔雅”通识课程(MOOC类课程资源,按学期实时更新),2017年我校学生选读了《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等35门美育网络课程。定购“清华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中的“课程共享联盟”、“教学资源中心”模块;学生在该平台自主点击学习了清华大学精品课程《传统陶艺》等85门美育课程及独立网络教材。加入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共享省内兄弟院校优质在线课程资源。;我校部分学生跨校选读了福建师范大学开设的《近现代闽籍文人@福建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两门美育类网络课程。
通过“清华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导入式建设,督促教师积累基础教学素材资源。出台《闽江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通过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普通类)建设,筛选出优质美育课程,进行初步富媒体化网络课程的制作。并以此为基础申报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带动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2017年我校《广告创意》课程获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有459名福建高校在线教育联盟兄弟院校学生在线选读《广告创意》课程。
五、美育培养实施过程
(一)美育课程体系建设
我校通过加强美育课程建设,逐步构建起课程名称规范、数量适宜、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美育课程体系。学校教务处结合人才培养总体方案加强美育课程建设。课程的实施由教务处统筹,相关艺术类系(院)专业管理。学校有计划、有重点、分类分层次推进美育课程建设。各相关系(院)认真分析研究本单位课 程建设的现状,针对目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不足方面,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明确责任人员和工作进度,确保各类新开设美育课程尽快达到合格水平。
学校计划重点建设一批核心课程,实施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计划和通识教育选修核心课程建设计划。各系(院、部)制订本单位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规划,确定本单位核心课程,组织、实施建设,并定期检查总结。目前,《台湾少数民族服饰鉴赏》《电影与人生》《服装色彩学》等3门课程拟参评2017年校级通识教育选修核心课程,评审通过后将获得学校课程建设经费资助。以核心美育课程为基础,培育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精品资源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带动全校其他美育类课程的建设,提高美育课程总体质量和水平。
(二)美育课堂教学 1.美育课程目标的制订
学校制定了《闽江学院通识教育选修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其中对美育课程目标的制订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与意见,强调美育类课程旨在培育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使其在文学艺术作品的赏析过程中感悟文学与艺术的魅力,陶冶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出了“有利于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领域和思维方法,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指导性意见。
2.美育课程的设置及开足开齐
2017年我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服装色彩学》《广告创意学》《摄影技巧与欣赏》《博雅课程:中华剪纸艺术》等13门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开设了《穿T恤听古典音乐》《诗词格律与欣赏》《书法鉴赏》等38门美育类网络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的补充。丰富多彩的艺术类公选课程,大大拓展学生的选择空间,使学生在学习中接受艺术的熏陶,为学生人文素质和艺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美育课程培养方案的执行及考试考核方式
在学校专业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各专业必须完成文理交叉类课程学分4学分,理工科专业学生必须选修4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含艺术教育类)课程,文科类专业学生(包含经管类专业)必须选修4学分自然科学类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我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均按此要求进行公共选修课毕业审核。
积极探索课程考核制度改革,灵活课程考试管理,不断探索美育课程评价方式的改进。制订《关于开展课程考核及评价方法改革的意见》等,加大过程性评价所占比重,鼓励教师提高形成性评价比重。加大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激发学生平时学习动力与兴趣,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开卷、大作业、课程论文、上机考试、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过程考查和能力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考试考核方式;注重培养学生感知能力与分析能力的考核。
(三)美育实践教学情况 1.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
我校鼓励各系(院)将所开设的美育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课程化管理。其中,音乐学院将艺术实践课程纳入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了14个学分,安排了14周学时;美术学院将专业实践、色彩(风景)写生、古代雕塑艺术考察、创作练习、脱胎漆塑工艺社会调查等课程纳入集中实践课程环节;服装学院设置了设计采风课程;海峡学院设置了专业写生课程等。以上系(院)美育实践活动都进行了课程化管理,对提高美育实践课程的教学规范性、严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育实践活动依托相关学科优势,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强化学生文化主题意思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美育实践基地建设
我校一贯重视美育实践基地建设。音乐学院美育实践基地为福州市群众艺术馆、福州市歌舞剧院、福州金昕仪乐器有限公司。基地设施和条件良好,能为学生提供各种演出实践机会,并拥有一批在省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员,有丰富舞台经验,能够指导本科生艺术实践活动,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要求。
美术学院发挥实践型教学特色,充分利用美育实践基地,把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案例教学融合到专业课程中去。积极推进现场教学,增加课堂的师生交流,促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研究能力。如雕塑专业安排学生到福建崇灵标本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动物雕塑》课程的案例式教学,把《石雕》课程的课堂安排到福州市雕刻总厂,绘画专业安排学生前往五号石仓参观学习等,把教学内容和市场、产品需求相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实际工作流程。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很好的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也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服装学院建立了惠安崇武、南平邵武桂林乡、宁德畲族采风美育实践基地;美术学院建立了安徽宏村风景写生美育实践基地等,每年组织学生定期前往进行设计采风。
3.艺术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拓展、丰富以及创新
学校各部门紧密配合确保艺术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拓展。广泛开展大型群众性美育活动,吸纳更多学生参与,各系(院)主办各类美育社团,如音乐学院目前共有学生社团2个,其中音乐协会为校五星级协会,协会以高雅音乐鉴赏、免费音乐课堂、“闽院最强音、唱响中国梦”等为品牌活动,深受广大师生欢迎与喜爱。美术学院成立了古韵书画协会、彩绘协会、纸艺协会、摄影协会、漆陶协会等专业学生团队。
创新艺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为了扩大校内外影响,音乐学院主办音乐文化节,文化节内容涵盖师生系列专场音乐会、学生系列音乐会、班级艺术实践晚会、新生专业汇报演出、爱国爱党主题音乐会等,在校内外产生较大影响。服装学院举办海峡两岸服装设计大赛,邀请台湾高校参与,获得好评。海峡学院文创类专业学生,如广告学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成功在台(如台北松山会馆等)举办教学成果作品展,服装设计专业连续两年受邀赴台湾高雄参加两岸高校学生作品联展,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深受业界好评。
积极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工作。2017年5月和11月分别邀请福建省人民艺术剧院和中央戏剧学院来我校演出,营造欣赏高雅艺术、热爱高雅艺术、提升艺术素质的良好氛围,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
常态化“优秀电影进校园”活动。联合福州市电影公司,每月在我校室内或户外开展放映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青春正能量的优秀电影,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学生反映良好。
着力打造品牌文化活动。2017年4月7日,第四届大学生电影节启动,以“影刻光阴,益路同行”为主题的电影节吸引了众多我院学子积极参与,共有23部优秀作品展播,并在我校融侨文体中心举行了隆重庆典仪式。
(四)美育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首先提出了艺术工学学科,并积极倡导学科改革。将艺术和工学的交融结合,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具有集成性和跨学科性的特征。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将美育工作与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渗透融合,形成了以服装为核心,以艺术工学为特色,工程、设计、艺术三位一体的艺术工学学科体系。首先,明确了地方院校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次,提出了课程体系观念创新的观点,建设了一套地方院校服装专业“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最后,提出了课程内容创新的观点,完整的确立了服装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和课程构成。艺术工学特色办学模式在海峡西岸形成广泛影响,成为海峡西岸高等服装教 育的一面旗帜。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实验区为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五)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
建设闽江学院校史展览,华商博览苑,开展闽商文化教育。依托蔡继琨音乐学院,建设艺术实践中心,开展音乐、文化艺术教育。依托美术学院漆艺产业园,建设漆艺工坊,结合专业教育特色,实现人才培养。依托校艺术团,建立舞蹈队、合唱团等文艺团体;依托专业协会,建设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等专业体育团队。开展大学体育俱乐部改革,建设各类体育俱乐部,丰富文体活动。
新增了一批智慧电子屏和LED显示屏。定期推送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关内容,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守礼的氛围,持续熏陶干部师生。
提升网络文化建设水平。与华为公司合作制定了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学校作为福建省首批“易班”共建高校,全校“易班”实名认证率达90%以上。校易班工作站入选2016全国易班十佳工作站候选,1名老师获评2017易班“十佳辅导员(公共号)”。学生全媒体中心运营的公众号拥有粉丝3万余人,年平均阅读数1900余万。学校微信公众号通过各类专题专栏介绍各院系办学成就,一线教学名师,践行核心价值观最美基层教师、学生和职工代表,以及各时各处校园美景。学校还通过加强网络运营情况监控和正面舆论引导,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完成了学校南大门、学术交流中心、校园标识牌(一期)、生态步道及沿河岸景观建设等改造提升工程,并启动了绿化提升和灯光夜景工程。图书馆新馆、艺术教学楼二期等纳入福州市“攻坚2017”项目。对校园交通秩序进行整治,实行校内超标无牌电动车禁行,并引入共享单车,倡导文明安全出行。
六、美育工作产出效果
(一)重大活动及影响力
2017年5月,校团委举办纪念“五•四”运动98周年暨第十四届学生社团巡礼节。巡礼节展示了各级团学组织的风采,包含五四红旗团委、十佳团支部、十佳社团、“一系一品”工程及青年志愿活动等。各系(院)积极创新“一系一品”工程,“音乐文化节”、“国际文化节”、“旗山文化月”、“数学文化月”、“科技文化月”、“翘楚文化节”、“衣尚风采艺术节”、“地理风情节”、“历史文化节”、“环保艺术节”、“炫彩经济文化节”等课外艺术精品活动精彩纷呈。
2017年5月6日-8日,海峡学院在福州三坊七巷举办“云霞雕色”——文创系艺术设计优秀毕业作品展(含服装、环境和广告学),此次毕业作品展览呈现出闽台合作办学特色,展示出多元共生的教学成果,到了社会各界和媒体(东南卫视、海峡卫视、福州晚报、福州新闻等)的高度关注和赞赏。
2017年5月20日,海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优秀毕业作品(6组52套服装)赴高雄与台湾实践大学时尚设计学系联合举办服装动态展演,这已经是海峡学院联系第三年赴台举办高校联合展演,是闽江学院深化闽台高校教育合作和学术交流的突出案例。同学们独立创作的服装作品,通过在T台上模特的走秀、灯光影像的结合,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情感创达给观众,亦在舞台上与台湾青年进行思想碰撞,旨在进一步加强双方在艺术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增进两岸青年学生的互动与友谊,为未来彼此的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2017年10月28日,由我校团委承办的纪念闽江学院办学59周年暨2017年迎新生文艺晚会在融侨文体中心盛大举行。本次晚会以“17张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分“柒·聚,正青春”、“柒·程,筑梦想”、“柒·致未来”三个篇章,九个别具匠心的节目,300多名演职人员参与到本次盛会,演绎了“闽院正青春,我们正年轻”的闽院风采。
2017年10-12月,校团委与海峡卫视联合举办“青春最强音”——两岸高校音乐大赛暨校第十六届十 佳歌手大赛、福建赛区总决选以及两岸校际决赛。福建省共计32所高校、台湾150所高校参与了本次赛事,比赛覆盖面广、参与度高,对丰富我校校园文化内涵起到积极的作用。经过紧张激烈的几场赛事,我校选手也成功晋级两岸8进3比赛。
2017年12月13日,音乐学院在福建大剧院举办公益演出“春华秋实 砥砺前行”——蔡继琨音乐学院教学成果展演。1000多名福州市民和我校师生应邀观看了演出。展演共分花开有声、生生不息、不忘初心三个乐章,展示了音乐学院学生扎实的功底和良好的专业技能。省内外多家媒体报道了此次演出活动。
2017年12月16日,校团委主办、校社联承办了以“以梦为马,精进不休”为主题的社联“家”年华暨会歌大赛,本次大赛主题积极响应十九大的号召,连结闽院各院(系)社联、社团,旨在营造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家”文化氛围,共有15支院(系)队伍积极参与本次大赛,共有300多名学生参与到本次大赛中来,比赛现场氛围融洽,演绎了风华正茂的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
(二)美育科研教研数量及影响力
学校加强教研活动管理,使教研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活动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研讨、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改革、专题研讨、考试改革等。以教改立项形式,支持资助教师研究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近三年,学校各类美育类教学改革研究项目8项,其中省级3项,校级5项。
2017年,我校国家艺术基金立项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美育)立项2项,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美育)立项9项,校科研培育项目(美育)7项。
七、本校特色案例、特色举措
构建“三张成绩单”制度,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制定阵地育人总体要求,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的场地,强化美育阵地育人的实效性。强化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目标量化管理,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第二课堂活动参与进行规划和引导,真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每一次活动参与,围绕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五项基本能力,运用“蛛网”理论,结合活动项目权重赋值,构建学生能力素质模型,为每一名学生精准“画像”。10月,出台了以文明养成为核心的“第三课堂”量化考评办法,考评内容主要注重“行为美”的养成,涵盖学习纪律、宿舍文明和其他行为规范等三个方面,以学期为时限,采用积分制。大学生们在第一课堂学习专业知识,在第二课堂增长才干,在第三课堂养成良好习惯。三个课堂、三张成绩单,相辅相成,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音乐学院在学期初制定艺术实践计划安排表,通过学院网站、易班网站、第二课堂平台等发布推送,让全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参加,并计算积分,实现了综合性大学音乐学院的美育功能,也满足了广大学生欣赏和了解音乐的需求。2017年音乐学院共安排音乐会、艺术实践晚会等30余场,提高了广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艺术修养,受到广泛欢迎。
八、存在问题
1.公共美育活动场地需进一步扩充、完善。部分美育作品展示需要固定的展出空间,目前多分散在教学楼、艺术楼一层。社团活动地点不固定,如琴谷古琴协会,目前以非遗研究中心做琴房,开课的时候,学生需将古琴搬到教室,平时的练习场地也比较局促。
2.公共美育的师资队伍需进一共加强,如设置专职公共美育教师,培训双师型教师,送教入企。3.学生参与竞赛的等级与方向需进一步优化,提高学生参与竞赛的获奖成绩。
九、对策建议
1.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校内可用场地资源,设置公共美育专用场地,在满足教学及学术交流需要的同时,服务校园文化建设。2.设置专门的公共美育管理机构,加强专职公共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送教入企,提高教师实践经验。引进行业与企业人员作为兼职公共美育教师,进一步提升公共美育的质量。
3.增加相应的地方文化艺术课程教学和实践,加强学生对地方文化艺术的学习与了解,使得地方文化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普通高校美育工作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人文艺术素养的“满足生产和服务一线关键管理或技术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繁荣校园文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供稿人:陈宏炜;审稿人:王圣洪)
第三篇:闽江学院新疆班培养工作总结
闽江学院新疆第二批培养班工作总结
六月份以来,闽江学院新疆昌吉州培养班在区、州、县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委培单位的关怀照顾下,以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增长知识,增进民族感情,促进昌吉州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目标;从提高汉语水平,培养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基点抓起,充分利用好每一天时间,做好培训工作。现就在榕培养期间的学习生活组织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端正态度,全面提升学员思想认识水平通过学习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训学习的相关资料及福州市、闽江学院主管此次培训工作的领导、老师以及领队和辅导员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教育,学员们能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起此次培训的深远意义。能够时刻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寻求差异、转变观念,进一步增进民族感情,为促进昌吉州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出一份力为培训目标,树立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全心身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变被动于主动,多发现他人之长,多总结反省自身之短,时刻带着问题去思考,转变思维,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二、紧抓纪律,严格落实,建立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制度 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以严格的制度为依托,强化“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对《昌吉州赴援疆省市培养管理条例》以及《闽江学院学生指导手册》的相关规定结合本班特点及发展方向制定了《闽江学院新疆昌吉州培养班学员管理制度》,从学员思想、学习、生活等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细化考核,规范学员的思想、行为。结合每周一的班会,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个别谈心谈话活动,以及组织、安排学习《反对自由主义》,学员们认真反思、不断自省,一改往日的自由、散漫、任性的不良思想行为,使学员风貌大为改观,同时也在闽江学院树立了良好形象。
三、理论武装,实践结合,多措并举确保活动丰富高效开展
(一)以制度为保障,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组织工作新水平。一是组织得力,理论学习得到有效加强。结合每周三理论学习,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同时就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讨论,透过社会现象深入洞察事物的政治本质及发展趋势,并能及时作出反应的能力。培养学员用用新视觉审视新事物、用新观点回答新问题的方法。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从而主动参与,掀起学习高潮。二是措施给力,汉语水平显著提升。针对学员汉语水平参差不齐、汉语基础、学习进度差别较大以及汉族学生不懂少数民族语言等情况,我班积极探索总结语言教学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学员语言学习。首先,健全管理制度。实施汉语学习目标管理,建立《闽江学院新疆昌吉州培养班语言学习奖惩制度》,将语言学习成绩与学员考核相挂钩。做到月考、月评、期末总结。根据每位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提高计划,采取定期汇报、师生座谈等形式加强联系沟通,及时向授课老师了解学员学习情况。其次,灵活学习方式。坚持每周、每月写计划、总结;每月读一本书,认真撰写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强弱搭配、民汉搭配的互助学习对子,利用晚自习、课间、周末等时间,对帮扶对象进行学习指导,传授学习方法,纠正错误习惯等,从而加强交流,提高汉语水平、写作能力及少数民族语言口语水平。再次,严格考核督促。严格落实“一周一测试、一月一大考”的“两个一”考评制度,同步提高学员的听、说、读、写能力。对测试不及格的学员要进行通报,对测试优秀的学员进行表扬,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最后,实现学以致用。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即兴演讲,将汉语水平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巩固提升学习效果。
(二)立足实际,创新载体,架好宣传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沟通桥梁。以班委学习计划为主题,以各类切实有效的活动为载体,分期按需制定好每一阶段活动计划,并认真抓紧落实。旨在通过宣传这一途径将本班培训学习的具体情况及时反馈至区、州培养办,积极宣传培养办
最新文件精神,架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沟通桥梁。一是创办板报,优化美化学习环境。以每月主题活动为核心,结合实际,各取所长,明确分工,每月创办板报一期,确保办出高质量、高水准板报,现已创办题为“千里求学,建设新疆”为主题的黑板报一期;二是定期创刊,有效提升精神生活。为使宣传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充分反映学员学习生活的点滴,经班委讨论,提出了每月创办简报两期的要求。在全班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榕城雪莲 绽放旗山》的简报主题,意取福州别称“榕城”及新疆特色雪莲,引喻闽疆自对口援疆以来的绵绵兄弟情谊。截至目前,已创刊2期,每期4版,内容丰富,涉及学员学习及参观心得、活动实况、生活常识、散文随笔等;三是多处练笔,逐步提高写作水平。要求每位学员每周至少写一篇信息,内容主题不限,并及时上交审阅。此外,针对部分学员信息写作格式及要求掌握不力的情况,以政治理论学习为依托,举办全员信息写作培训一期,进一步规范信息写作模式。目前,学员已上交信息150余篇。四是下情上达,及时反馈动态消息。积极联系州培养办、县人事局等培养单位,及时报送各类活动信息,确保培养单位与培养学员之间的动态互动。
(三)开展文娱活动,增强各族学员凝聚力,为赴闽活动注入新鲜活力。本次培训班有来自维、哈、回、藏等不同民族的学员。而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和习俗。此次培训学习给各个民族有了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机会。因此我们利用各个民族特色这一优势在培训班开展民族舞蹈大家学,大家跳这一活动。通过学习民族舞蹈,利用学习舞蹈这一环境,不仅加强了各民族间的交流,而且加深了学员间的友谊,共同谱写了民族团结之歌。一是加强体育锻炼,丰富课余生活。每天课后1小时,组织学员在操场上展开歌舞、足球、羽毛球等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加强体育锻炼的同时也丰富了课余生活。同时帮助学员在忙碌学习后进行精神上的放松。二是组织形式多样活动,拓宽学员
知识眼界。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户外活动。参观历史文化名巷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通过亲耳所听、亲眼所见,了解福州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状况,扩充了学员们课外知识,进一步使其拓宽眼界,丰富文化生活,自身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在今后的培训当中,我们将严格学习管理制度,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以引导性管理、教育为主,着重培养学员乐于思考、积极主动、奋发进取精神,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知恩感恩之情化为学习的动力,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自治州的决策部署上来,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投入到学习培养中,大幅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自觉肩负重任,努力成为促进我州经济社会大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最强大、最可靠的队伍。
新疆昌吉州第二批培养班
2012年6月27日
第四篇:2011年个人总结 - 闽江学院
2011年个人述职报告
科研处 张庆守
一、重视理论学习,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本人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为人师表,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学术道德,教育专业思想端正,严格遵照学校各项有关制度与规定开展工作。
重视理论学习,加强能力建设,努力促进自身不断完善。本,学校党委组织开办了“处级干部培训班”、“远程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班”等政治学习活动,内容涉及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党的方针政策、干部能力建设、反腐倡廉、“十二五”规划纲要、高校发展建设、办学指导思想、教学合格评估等。对学校组织的这些活动,本人能积极参加,做好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按时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学习,本人深入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提升了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性原则,能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上,勇于剖析自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向同事求教,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乐于助人,能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勤恳务实,认真履行职责,较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本着积极肯干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工作作风投入本职工作。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完成领导安排交办的各项工作。爱岗敬业,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做到出满勤。有较强的服务意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力求优质完成任务。热心参与学校的各项事业建设。在学校开展教学合格评估、创建“平安校园”和“文明校园”过程中,认真配合做好本部门相关工作,力促这些全校性的整体工作得到成功有效开展。重视调查研究,经常深入系(院)一线,虚心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积极与系(院)教师讨论交流工作开展的思路与对策。
作为部门副处长能服从处长安排,积极配合处长开展工作,耐心细致协助处长开展科研项目计划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学术交流等本部门各项业务活动;对本部门员工能做好督促引导与组织协调工作。力求按科学发展观来处理所负责的各项管理工作,努力推动学校科研管理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积极推进本部门各项活动得到有效开展。业务能力较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与任务。2011年,科研处同事们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各项科研管理业务得到顺利开展,同时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得到较大进展。学校教师课题立项与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术氛围进一步浓厚,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得到加强,教师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作为科研处党支部书记,能团结同事,关心党员干部的成长,能对本支部的员工起带领、协调和督导作用。能按校党委和机关党总支布置要求组织开展支部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提高支部组织生活和学习活动效果。积极带领支部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课题立项研究活动。一年来,科研处支部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团结凝聚力、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觉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同时有效地促成了支部党建工作服务与促进本部门工作的开展。
在承担科研管理工作之余,本人还努力做好所承担的教学工作和科研任务。教学工作承担08本科地理师范教育、08本科中文师范教育以及寒暑期成教院相关专业的教育理论课程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按教学常规开展,严格要求学生,教书育人,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较优质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在科研方面,本原有立项课题按计划继续开展研究,合编著作1部,正式发表论文4篇,完成年初制定的个人科研任务。
三、廉洁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
本人严格遵守干部组织纪律和有关规定,严格履行闽江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没有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没有违反组织原则和纪律规定。认真学习干部《廉政守则》,不断强化廉政意识。奉公守法,确实履行党中央提出的廉洁奉公和勤政廉政的干部作风要求。坚持“两个务必”,认真执行干部“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五不允许”,从严要求自己。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能坚持原则,不讲关系和私情。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政务公开制度。在民主生活会上,能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意见。在日常工作中,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
四、正视自身缺点和不足,不断改进与提高
与我校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和做好科研处工作要求相对照,我觉得自己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具体来说:
1、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要多花工夫;
2、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待增强。今后本人将加强理论学习和自我继续,开展调查研究,增强自身建设,加倍努力,力求尽快改进自身不足之处。
第五篇:闽江学院2009—2010学年校团委文体部工作总结
闽江学院2009—2010学年校团委文体部工作总结
校团委文体部是我校学生组织中负责学生社会实践总部署与各系(院)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总协调的一个机构。部门以“促进广大团员青年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为宗旨。在过去的几个年头中,文体部不仅精心组织全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亲自组织过数次去宁夏与本省偏远地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各项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文体部所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获得省市各单位颁发的数项社会实践奖项。
2009至2010学年第一学期以来,在校党委和校团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部及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校红十字会各个部门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与各系志愿者之间的联系,在服务同学、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特长,不断探索与创新部门的各项活动,向社会各界展示我校青年志愿者的新风貌,续写着作为海峡西岸青年服务海峡西岸的新篇章。
一、推动科学发展、投身海西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在闽考察重要讲话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推动科学发展、投身海西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成才,按照团闽委联〔2009〕29号文件要求,我校团委在今年暑期结合本校实际,精心组织了近百支实践小分队分赴全省各地开展以“投身海西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校社会实践队队员紧紧扭住“实践”这一要领,充分利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宣讲科学发展观,调研国情、省情、市情,提高服务海西本领,在理论中学习实践,在实践中证实理论,受到各地地方政府、企市单位领导的好评。
(1)了解国情中爱国报国。
学校组织师生参加以“感悟强国历程,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们通过走访福建省革命历史博物馆、福州市博物馆及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福建人民在革命年代曲折奋进的历程,了解建国60年来福建的发展道路和辉煌成就,以及福州市在改革开放后巨大的变化。假期中,学校师生还在周边村镇广泛开展以改革开放以来巨大变化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在深入基层过程中,学校通过回访毕业生担任村官的乡村,开展“村官助理”等社会实
践活动,进一步了解村民自治和新农村建设的最新动态。参观和调查活动激发了师生深切的爱国热情,师生们还积极探讨实践心得,互相学习交流,并立志为祖国、为海西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服务海西中成长成才。
学校组织数十支专业服务小分队,走进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如法律系组织“法律进社区--暑期社会实践队”,进驻福州市仓山区金山街道金洲社区开展了法律援助、法律宣传、法律意识调查等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又使大学生近距离参与社区的日常工作,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感性、直观的认识。为弘扬闽都文化,历史学系组建双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社会调查队,联合台江区政府、区政协相关部门专家深入社区开展“走进双杭,爱我福州”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助推台江双杭街区的保护和改造工作,既促进了学科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相互融合,彰显了教学改革的成果,又把人才培养与服务海西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了在一起,为该区域的保护改造打下了扎实基础。地理科学系组织师生顶着烈日酷暑,长途跋涉到福州琅岐岛进行野外调查等地理综合实习,不仅把课堂所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毅力、耐力和体力,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得到加强。
(3)回报乡亲中弘扬大爱。
学校一贯秉承大爱精神,精心打造爱心文化。假期中,学校组织青年志愿者与福建省血液中心联合主办“爱海西、爱福州”义务献血服务活动,在各献血点配合医务工作者指导献血者填写报名表,进行身体检查和献血,帮助发放宣传手册、纪念品和无偿献血证,并耐心为群众解答献血的有关知识,吸引了不少群众参加到义务献血队伍中来。学校还组织音乐系青年志愿者发挥音乐专长,成立暑期夏令营“音灵”培训班,为闽侯县青州幼儿园孩子们举办了包括乐器认知、乐理简介、唱歌舞蹈等学习培训活动,得到了家长、老师的认可和好评。
二、践行志愿精神、培养高尚情操
志愿服务历来是我校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特色之一,对志愿者精神的研究和弘扬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促进民族文化素质提高的需要。不论是作为组织者还是参与者对其精神内涵和活动层面的理解和把握都显得非常有意义。作为我校志愿者的先锋队,我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一直走在我校青年志愿工作的前列。
(1)弘扬五四精神、争创文明社区。
为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弘扬五四精神,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能力,推进地方社区与高校团委的交流合作,促进地方社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我校团委与台江区团委合作开展了“创文明城区——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的活动,在台江社区、金钻社区、鳌峰洲3个社区进行家教、帮扶弱势群体、法律知识普及与宣传、心理健康宣传、社区环境保护活动等。在此次活动中,我校同学踊跃参与,经过我会筛选,总共派遣队伍5支,服务达200多人次。受到我校领导的好评。
(2)延伸爱心舞台、携手温情世界
向贫困地区学校捐赠图书,是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和回报社会、关心祖国未来的实际行动。为了让更多的山区、海岛地区,农村贫困学生能看到新书、好书,切实帮助和缓解一部分农村学子在课外阅读中读好书难、读新书更难得的现实状况,根据福建省教育厅下发的闽教关委[2009]1号《关于继续开展向贫困地区中小学“捐书助学献爱心”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在我校校党委、校团委的支持和指导下,于今年11月份积极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捐书助学活动。
此次活动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接到活动通知后,我会于第一时间召开校志愿者联合会理事会会议,向全校20个系(院)青年志愿者转达了闽教关委[2009]1号文件精神,并组织各系志愿者理事召开关于“献爱心人人捐一本书”的活动策划商讨会议。此次活动深入各个班、团支部,从11月上旬开始活动至中旬,期间于11月10日至12日在我校学生活动区摆点设置募捐箱,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渠道,向全校同学们宣传活动意义以及活动目的。我们所募集到的图书种类涉及适合中小学生阅读政治理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历史传统教育、社会集体教育、社会集体教育、理想品行教育、道德意识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情感教育、行为能力教育、德育活动、德育实践、中外名著、优秀校园文学等十余个方面的书籍。经过我会及各理事分会的大力筹备、宣传及动员,我校青年志愿者不畏风雨的履行自己的工作与责任,在活动的同时得到了锻炼,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共筹集善款3167.5元,图书1305本。
(3)感受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修养
作为志愿者,利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赢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与此同时,志愿者对于提高自身修养和拓展知识面也是不容忽视的,为让我校志愿者走出校园,走向自然,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自然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增长才干,在实践中为自己的知识库储备更多的能量,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和世界的文化和文物,经我校团委研究决定,于09年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组织我校青年志愿者至省博物院进行参观、学习。在此次活动,我校志愿者既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也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传递人道主义、构建和谐校园
为了完善我校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扬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在校党委、市红十字会、校团委的关怀和支持下,我校红十字会在本学期里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播撒爱之火种、传承无私奉献
让红十字会的会员能够深刻的认识红十字这个充满爱的组织。让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指引我校红十字会志愿者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我校红十字会于本学期多次邀请校外红十字会导师至我校进行健康知识讲座。
通过红十字知识及急救知识讲座让大家明白团结的力量,让这种无私的精神感动每一个人的同时在每一个角落播撒这种无私的精神,让这种精神永远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手中传递!
二、热血奉献社会、宣传关爱生命
为发扬学生志愿、奉献的精神、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宣传无偿献血的知识,倡导同学关爱社会、关爱生命,提高同学们的素质与道德修养和实效性。我校红十字会与福州市血液中心联合,多次于我校不定期开展无偿义务献血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受到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经我校校团委研究决定,将无偿义务献血作为我校红十字会现阶段的常规工作。同年,福州市血液中心对我校10名献血的贫困生提供了助学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