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海经》的性质..

时间:2019-05-12 13:0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山海经》的性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山海经》的性质..》。

第一篇:论《山海经》的性质..

论《山海经》的性质及其成书过程

汉文0801张 瑞

内容摘要:《山海经》是上古文化之珍品,对后世影响巨大。历代学者都对其性质和成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今笔者拾人牙慧,在总结前人基础上提出新解,发掘《山海经》与史前文明之关系。

关键词:《山海经》;山海图;性质;史前文明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文学之中的瑰宝,上古文化之珍品,是为世界所公认的一部奇书。之所以称它是一部旷世奇书,是因为他在三万多字的篇幅中,洋洋洒洒描述了四十多个国家,五百多座山,三百多条水路,上百个传说人物,更有几百种神怪异兽。《山海经》集地理志,艺文志,方物志,民族志,民俗志于一体,记述保留了上古那段神秘与混沌时期大量的历史与神话,其价值确实不可估量。另外,《山海经》还开中国图文并茂的叙事的先河,经文中所叙述的奇人异物,在山海图中均有形象的反映。下面我就从此书性质及其成书过程进行简单的论述。

谈性质,势必要先谈一下《山海经》成书的大致过程。学术界大多认为《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汉初这一阶段,从经文内容及历史来看是比较可信的。我们将先秦时代划分为上古阶段,而《山海经》所叙述的内容大多是上古的内容,秦汉时期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又为《山海经》的创作提供了条件。有几个历史故事可以作为佐证:

西汉武帝的时候,有人赠送给皇上一只鸟,但它什么都不肯吃。当时的著名文人东方朔看到了这只鸟,就向皇上介绍了它应该吃什么。一试正如东方朔所说。汉武帝龙颜大悦,便问东方朔如何得知的。东方朔回答说自己是从《山海经》中看到的。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汉宣帝时,上郡的一处洞窟塌陷了,有人在里面发现了一副叫作“反缚盗械人”的壁画,但无人知晓是何意。就在此时,当时的大学者刘向就向皇帝指出,这幅画叫做“贰负之臣”。皇上问他如何得知,他也回答是从《山海经》中知道的。皇帝大惊,群臣哗然。从此读《山海经》的热潮开始蔓延开来。

从这两则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汉朝时,《山海经》就已经被少数高级知识分子所熟知。可见,较为完整的《山海经》在汉朝中前期就已形成。

而我们前文谈到,既然《山海经》是开中国图文并茂记述的先河之作,那么我们势必就要谈到山海图。事实上是先有山海图后有《山海经》,而山海图又是直接反映山海经文的最有利佐证。可以说是有了山海图的生动真实才会更突出《山海经》的精彩。所以在此有必要论述一下山海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众所周知,图画的出现远远早于文字,我们古代的先民将所见所闻的东西以图画的形 1

式绘制在各种载体上,以示后人。而对于山海图,更是先人智慧的高度结晶。山海图在古代已久负盛名,历代名人均有高度评价。一千五百多年前,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就有“流观山海图”的名句。晋代郭璞曾作《山海经》图赞,在给《山海经》作注时,又有“图亦作牛形”,“在畏兽画中”等文字,可知在晋代山海古图是存在的。而且从《山海经》文字记载中,有很明显的为图说明的痕迹,如:《海内西经》中写到:“开明兽······向东立于昆仑上”。但很可惜,古本的山海图并没有流传下来而散失了。但是山海图的存在是肯定的。

在此之后,南朝画家张僧繇和宋代的舒雅又为《山海经》重新绘制了一次山海图。根据《中兴书目》记载,张僧繇曾为《山海经》绘制《山海经图》十卷,宋代舒雅又重绘十卷,当然张、舒的版本于最早的《山海经》古图也不尽相同。但是很不幸,这版本的山海图亦亡。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存世的山海图就是清代毕阮和郝懿行所绘的版本。此二人对山海图的介绍在历史上可谓是最详尽的,而他们也对历史上所有出现过的山海图的版本及猜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整理和总结。毕阮写道:

“《山海经》有古图,有汉所传图,有梁张僧繇等图。十三篇中《海外·海内经》所说之图,禹鼎也。《大荒经》以下五篇所说之图,当是汉时所传之图也,以其图有成汤,有王亥仆牛等知之,又徽与古异也······陶潜诗亦云:„流观山海图‟”。

而郝懿行在《山海经笺疏序》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综上我们大致可以理清关于山海图的脉络。山海图的版本有三,前两个已经散失,无从考证,只留下各朝学者对其的猜测和分析。而这三个版本中,古本山海图是最能够反映《山海经》内容和精髓的版本,因而在众多版本中,古本山海图是最正宗的版本,价值最大,最值得研究。

既然古本山海图的价值最大,我们势必就要对以下古本山海图的来源与形成进行研究。历代注家和研究者对古本山海图的推测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禹鼎说,地图说,壁画说和巫术说。

一.禹鼎说

禹鼎又称九鼎,夏鼎。相传夏代第一个君王大禹受九牧之贡金铸造九鼎,以象百物,使民知神奸。关于鼎禹的传说,见《左传·宣公三年》。至于这种说法,得到了后世的许多学者的赞同。其中不乏胡应麟,毕阮等大家的赞同。包括当代大学者袁珂也认为《山经》的部分古图由禹鼎之图演化而来。但是我们不仅要思考,如果此说成立,势必要有个条件,就是大禹铸鼎的故事是否真实存在。所有历史资料中的记载大多都是传说,真实性很难保证。而古人把众多的功德全归功于大禹一人,显然具有相当浓厚的巫术色彩和政治意味。战国时代,大一统趋势不可阻挡。为了迎合这种潮流和统治的思想,大禹铸鼎的说法很有可能因此诞生了,所以鼎禹说就个人而言认为不可信。

二.地图说

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学者认为《山海经》是古代的地图。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水,明帝便赐《山海经》于王景。可见当时《山海经》被看作地理书。我们现在翻看《山海经》原文,里面记述的山经所描述的山川河流的确有当今地图的影子。而古代的毕阮和当代的袁珂都认为山经就是描述地理的古图。而当代学者扶永发更是认为,《山海经》及山海图均是

古代地图,显示了远古时代古昆仑所在的位置。而怪物的图画应是地理符号的象征,是对《山海经》所记述之物较为科学合理的解释。此说较为合乎道理,但缺少考古学的支持,并且古图已经散失,证据不足,有待考证。

三.壁画说

考古学家曾昭燏等在所著的书《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一书中说:“沂南画像石中有神话人物,奇禽异兽的计有31副,···记录神话人物禽兽的书,以《山海经》最完备,此经原亦有图 ···我们揣测《山海经》原图,有一部分亦为大部分图画和雕刻···”

历史学家吕子方认为楚国先王庙上的壁画的故事主要是《大荒经》,屈原是看了壁画才写出了《天问》。

这种说法的出现是很正常的,在壁上作画记录事物是我国包括世界的先民在文字出现之前的记述事物的最普遍方法之一。而二位学者所说的壁画内容又于山海图所述内容相似并且时代接近,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但是仅凭一两处古代遗迹就将山海图判断为是由壁画而来未免又有断章取义之嫌,并且二者内容也没有直接的联系,又无法用古图来考证。但是关于楚宗庙壁画的形貌对我们了解山海古图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四.巫图说

此说认为《山海经》是古代的巫书,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根据当年古代巫师祭祖招魂送魂时所用的巫图和巫词写成的。最初没有文字只有图画,而巫词也是口传心授的。到有了文字的时代,便将巫词记录下来,成为巫本。

关于此说,鲁迅的见解最具有权威性,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说《山海经》是“盖古之巫书”。他认为巫术的特点是,作者是巫,以记神事。而这两点正是《山海经》的性质和特征。而袁珂在鲁迅的基础上说山海图是巫图。

前面我们介绍的三种说法,我们细细想来,里面似乎都有巫术的色彩。从唯物历史的角度看,在那个远古的时代,我们的先民对于世界的把握和认识还处于相当幼稚的阶段,自然巫术作为时代的产物就诞生了。而在《山海经》产生的年代,中国又正处于巫史不分的时代,往往国家的最高首领就是巫术的最高首领,乃“全民皆巫”也。而从考古学,文献学,民俗学发现的神路图,招魂图,送魂图等一部分古图及与之配套的经书,巫书可以看出此类以巫为根底,又含有古代神话的图文并茂的巫,本便是“全民皆巫”的遗存。由此推测,古本《山海经》便是古代的巫书,然后几经流传和发展就演化成了现在的《山海经》。

这样我们对《山海经》的古图大概有了一个较为透彻的了解,这对我们了解《山海经》的性质及发展就有了莫大的帮助,而对于古山海图和《山海经》的形成与发展,个人还有独到见解,结合下文在进行阐述。

我们在谈山海经文的性质及发展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各朝学者对其的定位。自古以来对它的性质众说纷纭,而对它做的目录学分类也不统一。西汉刘歆在《上 <山海经>表》中论其性质说:“内别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纪其珍宝奇物异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兽昆虫麟凤之所止,祯祥之所隐,及四海之外,绝域之国,殊类之人。”看作是地理书。此后的历代史籍目录颇有同其说者,如《隋书·经籍志》等,就把它列入地理类。东汉班固在《汉

书·艺文志》中,把《山海经》归入数术略形法家之类,看作是巫卜星相性质的书。此后也不乏同其说者,如《宋史·艺文志》就把它列入五行类。明朝胡应麟在《四部正讹》中说:“《山海经》,古之语怪之祖。”看作是神怪之类的书。清朝官修《四库全书总目》在辩驳了诸家的说法和归类后,认为“核实定名”,应是“小说之最古者”,又看作是小说性质的书。清末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把《山海经》列入古史类,则看作是史书。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山海经》称作“古之巫书”。就《山海经》的性质及其成书来说,鲁迅的论断是确定不移的。

所以综上,以鲁迅为代表的“ 《山海经》是巫书”的观点为多数人所接受。至于巫书一说的解释,在上文中已有介绍,不做赘述。

关于《山海经》的作者,古时学者普遍认为是夏禹和伯益。当然此观点的可能性很小,和杜康造酒,仓颉造字如出一辙。经过我们上文的分析,《山海经》不可能是由个人单独完成的。显然按照巫书的说法分析,《山海经》的作者定是一个群体,而且不是在一时完成的。我们可以大胆猜想,《山海经》的作者可能是最初作巫图的人,然后辅以经文注释。然后经后世巫师的不断补充完善,在巫术色彩逐渐淡化的过程中,逐渐补充进文学色彩,最终形成现在的《山海经》。

这种说法目前被多数人所接受,可谓解释《山海经》之正义。但是笔者再通读《山海经》数次之后,不禁对于前人的看法提出了一些异议。我发现前人的观点大多都十分的主观化,也就是用今人的思维意识形态去看远古存在的事物。我认为对于神话色彩浓郁的此类书籍决不可以今人的角度去观察,要尽量站在古人的角度,洞察古人的内心世界,分析他们在当时究竟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且要摆脱习惯的定式思维。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对于神仙志怪类的作品,我们无论如何研究,都应该遵循辨证唯物的观点。依我看来,甚至并不存在神话非神话的概念。毕竟我们今人的思想与思维方式和远古的先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古人的视野内合情合理的事物必定会与今人的思维格格不入,或者说同样的事情在古人口中以一种方式被记述,而在我们口中用另一种方式被记述,两种记述方式不兼容,所以在我们的思维世界中无法被理解的东西便被冠以神话之名。并非有神话,而是我们看不透。而其实在中国并无许多包含神话的大著作,神话材料也是很少,保存下了的也只是一些零星片段而没有长篇的。对于此,鲁迅给出了两种答案:一,太劳苦。二,易于忘却。面对鲁迅的论断,我们发现《山海经》可谓一个异类。中国的神话故事基本出于《山海经》,除此之外就剩下一部《穆天子传》了。所以笔者给出一个推论,《山海经》并不是一部单纯的神话著作,而是一部记述类的著作。因为《山海经》中大部分奇人异物按照以上的说法都是巫师们根据“全民皆巫”的需要创造的。但是我们要知道,创造不等同于凭空捏造,创造一定要有一定根据的。何况在成书的时代,生产力及其匮乏,可谓民智未开。是不大有可能独立创造出如此如此千姿百态的万象百态的。而这些事物的蓝本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蓝本就是古人眼中的“异象”,也就是古人认为不可理解的东西。所以他们就运用自己思维世界中最接近于“异象”的语言进行描绘,也就是《山海经》的经文。

我们按此说法进行推论,又有什么景象在远古时代会成为古人眼中的异象呢?

《山海经》中记述了黄帝与蚩尤的一场大战。里面提到了黄帝的法宝之一“夔”。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地,以威天下”。郭璞注:“雷盖,即雷神也,人面龙身,鼓其腹者”。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提取出古人所认为的“异象”,那便是“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 ”而在古代,又有什么自然或人文景象能够有如此的效果呢?只有核武器爆炸放有如此之效果,而核武器只是近五十几年才出现的,怎么会出现在远古时代。但是当我们仔细的阅读时,可以不断的发现类似的异象。

《海外西经》: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

我们在此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去审视所记述的内容。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证明,时间和空间并非绝对并独立的,它们是可变的,互相关联的。由于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关系,人在空中移动得越快,时间过得越慢。一个移动系统中的时间,对另一个系统中的观察者来说,会因两者之间的相对速度不同而改变。如果在一个系统中有一件事情发生,所花的时间是△T0′(任何时间单位),而另一个系统中的该事件观察,所用时间是△T(与△T0′的时间单位同),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洛伦兹变换公式表达:

其中,v是两者之间的速度,C是光速。

假设有人70(△T0′)岁(地球公转年,古人“人活七十古来稀”),他驾驶“乘黄”在太空间飞行,令一个人站在地上观察他,测得他的寿命是2000(△T)岁,代入洛伦兹变换公式,得出:

V=299816.2公里/秒

这样就可以算出乘黄的速度是接近光速的,首先这个数字就很值得琢磨。即使它不是真实的,为何于光速如此接近。而如果此说法成立,在古代又有什么东西的速度能够接近光速呢?而面对严谨的推算,我们又作何解释呢?

种种迹象表明,《山海经》中所记述之物不仅仅是单纯的神话故事,而与我们当今的生活有着惊人的相似与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笔者在此给出一个大胆的论断,《山海经》是一部描述史前文明的书籍。

现代科学已认识到,一切事物发展皆有周期性。人有生、老、病、死;植物、动物也有生、老、病、死;社会的发展有周期性,同样,人类的发展也很可能有周期性。这可以从当今发掘出和发现的各种不同史前人类文明遗迹和不同史前人类石器时代留下的工具找到线索。而我们设想 《山海经》就很有可能是上一个历史周期于当今的历史周期之间的产物。前文说道,《山海经》是有图的,我们可以确定《山海经》山海经是文字出现之后的产物,而最初的山海图的年代则是不好考证,至少要远远早于《山海经》的出现,而极有可能出现于两个历史周期的交接。而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在不断的发展中不断的给出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了曾经有一个像我们一样或者远胜于我们的发达的文明的存在。而在这个文明将要结束的时候,新一时期的文明开始诞生并和旧一阶段的文明发生交替。而新一阶段的文明所指的就是我们现在的阶段。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山海经》就是上一个历史阶段文明的详细记述,古人以当时的思维能力还不足以明白眼前所发生的究竟是何物,所以就用了自己思维能力范围之内最接近的语言和想象去描述下来。这才有了今日的《山海经》。这也笔者对于《山海经》的性质和发展过程的最终论断。试想让夏商的古人目睹今日的宇宙飞船,他们定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嫦娥奔月吧?

参考书目:

袁珂《山海经校注》 巴蜀书社 1992年版

西汉刘歆注《山海经》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9年版

《陶渊明集笺注》 作者袁行霈中华书局2003年出版

《郭璞著山海经》 作者郭璞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作者纪昀等

清毕阮《山海经古今本篇目考》作者毕阮

《左传译著》中华书局 1990年版 作者杨伯峻

《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 扶永发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见《史学月刊》1957年第七期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版

《古本山海经图说》马昌仪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1年版

见《山海经校注》第335页 作者袁珂 巴蜀书社 1992年出版

见《陶渊明集笺注》第73页作者袁行霈中华书局2003年出版

见《郭璞注山海经》第56页 作者郭璞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

见西汉刘歆注《山海经》海内西经141页“昆仑开明兽”作者刘歆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9年出版

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八十五 史部四十一 作者纪昀等

见清毕阮《山海经古今本篇目考》

见《左传译著》第863页中《王孙满对楚子》 中华书局 1990年出版作者杨伯峻 见《山海经校注》 山经柬释袁珂著 巴蜀书社 1992年出版

见《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前言 扶永发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见《史学月刊》1957年第七期

见《中国小说史略》第九页 鲁迅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版

见《中国小说史略》第九页 鲁迅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版

见《中国小说史略》第271页 鲁迅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版

见西汉刘歆著《山海经》151页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9年版

见西汉刘歆著《山海经》129页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9年版

第二篇:论洋务运动性质

洋务运动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登

一、从洋务派看洋务运动的性质

上历史舞台的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它呈现经济的资本主义 洋务派是相对于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仇视

化及由此带来政治体制、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进步趋势 ,同 一切外来事物的封建顽固派而言的。“洋务派是一个成分复杂 时也呈现国家主权独立地位的丧失和破坏、国弱民贫等方面的 的政治派别 „上到皇族亲贵与封疆大吏 ,下至普通知识分子和 倒退趋势。洋务运动作为这两种趋势中的重大历史事物 ,重要 商人买办 ,都可以进入这个行列。能把这些人维系在一起的 , 性和复杂性十分明显。研究洋务运动 ,对其性质的研究就不可 是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是美轮 避免 ,而且很有必要。

美奂的 ,却不是一成不变的 ,即使圣人生于今日 ,亦不可置‘洋 关于洋务运动性质的论述 ,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第 务 ’不讲 ”。[5]笔者把这种对洋务派的定论叫广义的洋务派 , 一种认为洋务运动是封建性质或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动运 他们的阶级成分虽复杂 ,但共同点都基于学“洋务 ”,尤其学习动;第二种认为洋务运动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进步运动;第 西方先进的军事和科技 ,以巩固中国的封建制度。习惯上把在 三种观点基本上是发展评定论或者坚持进步和发展的双重标 兴办洋务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的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一个强 准。第一种观点代表如“‘洋务运动 ’的实质 ,是要求在旧的封 大的政治派别叫狭义的洋务派(此乃笔者的提法)。狭义的洋 建统治的基础上 ,增加一些资本主义的皮毛 ,以巩固清朝的统 务派是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和影响力 ,是洋务运动的权力核 治地位 ,因此它的性质完全是反动的。”[1]此种观点只看到洋 心 ,但狭义的洋务派也内分为许多派系 ,有奕派系、曾国藩的 务运动在维护清朝统治上的主观作用 ,由此说明洋务运动完全 “湘系 ”、李鸿章的“淮系 ”、左宗棠派系等 ,各派系在学习西方 是反动的。这不符合客观历史实际 ,是错误的。第二种观点如 上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洋务运动在清朝中央以奕和文祥 洋务运动是“资产阶级的进步的改良运动 ”。[2]侧重洋务运动 为代表 ,地方主要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有权势 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客观进步作用 ,这种观点是比较正确的。第 的清朝大吏为代表 ,不管他们的思想有何差异 ,但都从整体上 三种观点基本代表了洋务运动研究的最新成果 ,如洋务运动 根本服务于清朝统治阶级的利益。握有洋务运动实权的洋务 “揭开了近代中国工业革命的序幕 ,加快了中国迈向近代现代 派的思想 必然反映在洋务运动的实践活动中。他们把向西方 化的进程 ”。[3]“‘洋务运动 ’的本质而言 ,它是以近代工业化 , 学习的思想理论积极地付诸实践 适应了世界资本主义化这个 为发端的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4]这种观点站在近代 , 潮流 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无疑是进步的。化的角度 ,把洋务运动放在具体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具体问题 , , 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他们思想中的保守性和封建性也 具体分析 ,探讨洋务运动的性质。笔者同意这种观点 ,在此前 , 提下 ,谈谈自己的看法。定义洋务运动的性质须把握以下几方 在所难免 ,正因如此 ,它严重地窒息了洋务运动的活动 ,随着民

面的关系:洋务派与洋务运动性质的关系;洋务运动的内容与 族矛盾的加深和清朝统治集团腐朽性的加剧 ,洋务派开始发生

洋务运动的性质的关系;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和洋务运动的性 分化 ,早期维新派产生。洋务派与洋务运动有一致性 ,也有区

质的关系;洋务运动的破产与洋务运动的性质的关系。别 ,不能混为一谈。不能单纯地从洋务派的阶级属性来定洋务

运动的性质 ,以洋务派的缺陷来折射洋务运动 ,或者仅以他们 收稿日期:200909 作者简介:彭光成(1981-),男 ,河南信阳人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西南近代政治史。115

思想意识中封建落后的一面来评价洋务运动 ,来论述洋务运动 于政府权利的干预 ,在一定时期限制了私人资本的进入 ,企业 的性质。产权不清 ,所有这些都制约了洋务民用企业的进步作用。但近代工矿交通企业的建立 ,开始沟通个体农民和近代工矿企业的 联系 促进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务农的人口被吸引

二、从洋务运动的内容看洋务运动的性质 , , 进城市 ,促进了这些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 ,并形成中国早期的 洋务运动的范围相当广泛 ,包括编练海军和陆军、制造枪

工人阶级。它加速了封建小农经济的解体 ,客观上为中华民族 炮船舰、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资本主义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环境 ,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等。的产生和发展 ,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壮大起来 ,对近代中国 11创办近代军工企业 社会产生了革命性变革 ,影响深远。19世纪 60~70年代 ,以创办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海陆军 , 3 文化教育方面

重要军工企业有: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创);金陵机器局 设1学堂、翻译馆 ,翻译西方书籍和创办报刊 ,派遣留学生。

(1865年创);福州船政局(1866年创);天津机器局(1867年 根据现有材料统计 ,从 1862年奕奏请设北京同文馆 ,到 1894 创)。整顿海防 ,筹建新式海军 ,这一活动开始于 70年代 ,到 年在烟台设烟台海军学堂 ,30多年间 ,洋务派共创办新式学堂 1894年 ,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 ,共有船舰 24所。派遣留学生 ,在整个运动期间(1860~1895年)经洋务 六七十搜。这些军事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是中国最早的近派奏准或直接派遣的官费留学生达 209人。培养了一批熟悉 代军工企业。它们都仿效西方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 西方语言人才、科技人才和海军人才。西方先进思想介绍到中 式设置 ,采用了近代机器设备进行生产 ,尽管当时机械化的程 国 ,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保守思想。度不高 ,在生产中仍然大量采用手工劳动 ,但它代表了一种新 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传统的封建 的社会生产力 ,体现了生产方式的变革。这些企业也普遍实行

思想观念受到冲击 ,社会风气有所改变 ,“重本抑末 ”和“士 ”为 雇佣劳动 ,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定。不可否

“四民 ”之首、商为“四民 ”之末的观念有了明显的变化 ,商人和 认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对外的依赖 商业的社会地位有了提高。很多开明的官僚和士大夫 ,也改变 性。他们完全是官办性质 ,所生产的产品不进入市场进行交

了传统的“夷夏 ”观念 ,向西方学习不再是“奇技淫巧 ”之物 ,他 换 ,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企业管理存在封建化的倾向 ,用封建 们对中国和世界都有了新的认识。

衙门方式进行管理 ,压制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企业经济效率普 遍低下。如福州船政局设有“建丁营 ”,对工人实行军事管理;

三、从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看洋务运动的性质

当时每月定额经费只有 5万两 ,“薪水工食 ”竟占全部经费的

80%,造船费用远高于向外国购船费用。这些军事企业在引进 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中外反动

西方科学技术 ,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较大作用;军事工业的创 势力公开勾结 ,镇压中国人民的抗争 ,清政府把太平天国运动

办 ,直接促进了民用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了海防、陆防和对 为主体的农民阶级的反抗当作“心腹之害 ”,认为外国侵略者

外战争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国海军从无到有 ,这在近代中 最多是他们的“肢体之患 ”。洋务运动开始确实有镇压农民革

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洋务派所办近代军事工业的重要历史, 命的反动性 ,且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汉族官员曾 作用 ,在于‘始发 ’,它们是在中国封建土壤上兴办的第一批近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 ,感受到新式武器的威力和在镇压人

代工业 ,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近代化的开端。”[6]洋务派 民起义过程中尝到了使用它的甜头 ,对发展近代军事机器产生

创办的军事工业 ,在古老的中国开了近代工业的先河 ,是中国 了很高的热情 ,他们不自觉地充当了历史发展的工具。但中外

军事近代化的第一步。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后 ,洋务运动对外就成 21举办近代民用企业 为自觉或不自觉的必然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积极作用 , 19世纪 70~80年代 ,洋务派创办了大约二十几个近代民 就比较明显。“清政府举办的近代军用工业既有安内的作用 , 用企业 ,涉及航运、矿务、电讯、纺织、冶炼等事业 ,重要的有:轮 也有御侮的作用。有时以安内为主 ,有时以御侮为主 ,这是依

船招商局(1872年创)、开平矿务局(1878年创)、电报总局、上 据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的。”[8] 海机器织布局(1882年创)和漠河矿务局(1888年创),它们采 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军事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虽有镇压农 取官督商办的形式 ,“虽然要地方官僚的控制 ,但基本上是资本 民革命的反动作用 ,同时也有抵御外侮的进步作用 ,只是在开 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 ”。[7]这些民用企业的存在 ,都有着抵制 始还表现得不明显。洋务派主观上维护清王朝统治 ,也有用它

洋商、与洋人争利的目的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 反击外来侵略的愿望。清政府对外国的态度在第二次鸦片战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如开平煤矿 , 1894年日产煤高达 1000~ 争后有了改变 ,但他们之间仍存在矛盾 ,这是由中华民族与外

1500吨 ,质量好 ,不仅长期供应天津机器局、北洋海军、轮船招 国资本主义的矛盾所决定的。洋务派从开始创办近代军事工

商局等企业 ,而且抵制了洋煤进口 ,19世纪 80年代末占领了天 业和筹建海军 ,到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等活动的开展 ,从“求强 ”

津市场 ,进而远销海外 ,成为近代煤矿中最成功的企业。它们 到“求富 ”。随着 19世纪 90年代中后期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

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的企业 ,但仍有较明显的封建性和落后性 , 潮的到来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并没有达到维护国家独立和

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资本主义也 富强的目标 ,没能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境况。随着社会生产力 有依赖的一面。民用企业也大多服务与之相关的军事工业 ,由 的发展 ,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和落后性逐渐暴露 ,洋务运动逐渐 116

走向没落 ,主张变革封建政体的维新运动取而代之。

五、结语 事物的性质 ,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四、从洋务运动的破产看洋务运动的性质

所决定的。从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来看 ,洋务运动的主要性质是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海军的溃败 ,宣告洋务运动理论和实践 进步的 ,反动是次要的。洋务运动在中国兴办机器工业 ,顺应 的破产。洋务运动的破产 ,并不能否认洋务运动的历史功绩。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 ,是古老中国走向近代的一个十分重要

洋务运动的破产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洋务派本身的阶级 的历史发展阶段 ,开中国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文化近代化的

局限这一主观因素:他们把维护封建统治作为根本出发点 ,不 先河 ,这种历史的巨大变革性开创应当肯定。洋务运动在历史

变革已腐朽的封建政治制度;力量分散 ,在全国缺少统一的指 上发挥了属于自己的进步作用。这也是本文要说明的重点所

挥和领导;洋务派各派系集团办洋务动机不纯 ,集团利益倾向 在 ,这并不是否定洋务运动的种种缺陷。“资本主义是中国近和自我保护严重。例如 ,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在 1884的中法 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洋务运动顺应和促进了这种趋势

战争间竟拒绝前去救援受敌攻击的福建水师;甲午中日战争期 的发展 ,所以它有符合历史潮流的一面 ”,“说洋务运动顺应历

间 ,当北洋水师独立抗击日本水师时 ,南洋水师竟保持“中 史潮流 ,除了它发生时就包含‘御夷 ’这一方面并在七十年代 立 ”。客观方面的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百般阻挠 ,成为国内一 中期付诸实践外 ,主要表现在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

大阻碍 ,对洋务活动进行种种破坏。1876年 ,当郭嵩焘以公使 发展 ”。[11]洋务运动性质的研究还需依赖有关洋务运动方面

衔出使英国时 ,文士们讥笑他弃圣贤之邦而追随于洋鬼 ,郭嵩 的史料地发掘和搜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性到

焘的日记因为赞誉已有两千年历史之西洋文明而被守旧派斥 底多大 ,依赖于对洋务运动研究的深入程度。

责为异端邪说 ,他们迫使官府拆毁了该部日记的印版。外国资本主义本质上不希望中国富强起来 ,他们利用中国官员不懂西方近代科技的心理 ,对中国进行露骨地欺诈和剥削。

第三篇:《山海经》

《山海经》对后世小说的影响

一、简介

《山海经》这部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账的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争论。最具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31000字。包括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藏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山海经》为述图之书;

第二,《山海经》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

第三,《山海经》与东方夷族有关;

第四,《山海经》有两部分组成即《山经》和《海经》;

第五,《山海经》地理描写的顺序与现实的顺序不同,它的顺序是南、西、北、东,这可能与古人“天南地北”的习俗有关。

二、影响

作为一部富含神话的古老奇书,《山海经》蕴含着丰富的神魔小说因素,它对后世神魔小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神魔小说创作直接模仿神话。《山海经》神话中有很多变化情节,其主要情节冲突时神魔之间的二元争斗,这位神魔小说创作提供了一种仿效的叙事模式。如黄帝蚩尤之战,就涉及了古代的祈雨、止雨的巫术,而《西游记》中也有类似的使用法术的情节,如孙悟空与妖魔斗法时就令龙王下雨,这个实际上就是祈雨法术的变形移植。

2.《山海经》为神魔小说提供了一种情节结构模式。如黄帝蚩尤之战中请神助战的叙事结构模式,在后世神魔小说中被频繁借用。如《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妖怪打斗的过程中,打不过妖怪时,常常上天请神降魔,再如《封神演义》中的元始天尊的弟子姜子牙帮助武王伐纣,《女仙外史》的嫦娥仙子下凡为唐赛儿帮助建文帝攻打朱棣,《续西游记》释氏派灵虚子与比丘僧暗中护送唐僧师徒运经卷回长安,如此等等都可视为是请神助战叙事模式的直接继承或变形借鉴。

3.《山海经》神话中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节结构模式,即把一个个较为独立的神话故事单元连缀成系列组合的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神魔小说。虽然《山海经》神话由于记录的原因或传说细节的遗失使各个情节片段非常简单,但是我们也不难想象它们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我们把出现在《山海经》神话中零散、杂乱的神话材料根据神话内容包含的内在逻辑性进行连缀、补救和生发,就会成为更具有情节的神话故事。这种有几个情节或故事序列组合其间以意义相连的结构模式,在后世的神魔小说中被普遍运用,最突出的例证就是《西游记》取经部分,就是由一个个斩妖除怪的曲折动人的单元故事组合而成的,毫无疑问,《续西游记》《后

西游记》《绿野仙踪》等等神魔小说,都全部或部分采用了这种《山海经》神话的叙事结构模式。

4.明清神魔小说的创作大量借鉴和吸收了《山海经》之中二元对应的神话思维模式。

其一表现在神魔小说的主要情节冲突是神魔二元之间的争斗,其二是神魔小说在借鉴和继承的基础上,对《山海经》二元对应神话思维模式的发展,即神和魔身份的互转,表现为神魔之间既对立有又互转的特点,如《西游记》中二郎神等天神奉旨意捉拿孙悟空时,孙悟空时是以魔的身份出现的,后来在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的路上与诸多妖魔的对立中,以及取经回来终成正果时,他都是神。再如猪八戒,作为“天蓬元帅”(他是天神)——错投猪胎世间作怪(他是魔)——后来保护唐僧取经的路上与妖魔作战以及成为净坛使者,表现出来的都是神性的一面。这类例子在神魔小说中不胜枚举。

5.此外,《山海经》神话中还有一些独立的小的情节单元母题,如异生、食人等,在神魔小说中也被反复使用,例如异生母题,在《西游记》《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小石猴都是石头中生的,《西游记》中西梁女国的子母河,其水神奇之极,饮之即可有身孕腹痛等,以及在神魔小说中那些奇人出生时伴随着的种种奇异征兆,都与《山海经》中的这一母题有着天然的联系。

综上所述,《山海经》神话思维是原始先民创作神话时的思维,它并不等同于后世神魔小说作家使用的思维。但不可否认在某种程度上,神魔小说作家有可能有意识地对神话思维的这种二元对应模式进行模仿、借用甚至创造性的利用,同时由于神话思维中的集体表象可以在集体意识或无意识中作为民族文化基因积淀下来,世代相传,因此在后代作家的潜意识或无疑是种极有可能有深化思维的某些特征在遗存着,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或支配着他们的艺术创作。

第四篇:论不动产登记的性质[范文模版]

论不动产登记的性质

不动产登记制度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最初目的是国家征税的手段。我国《物权法》确认了不动产登记制度,但对登记行为的性质没有界定、登记机关的同一性、责任机制、收费依据、审查形式及其登记行为的效力等问题也规定得比较含糊。

对于不动产物权登记行为的性质,概括起来,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学说:

第一,公法行为说。该说认为我国的不动产登记行为实质上属于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即不动产登记在我国是不动产管理部门依其职权所实施的行政行为。其理由是:(1)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的色彩。(2)我国现行的不动产登记法律规范大多由行政法规和规章组成,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3)进行不动产登记的机关基本都是行政管理部门。第二,证明行为说。此学说认为不动产登记在本质上是国家证明行为,而不是批准行为,即不动产管理机关的职责范围也只是审查当事人是否具备办证交付条件,如房屋产权变更登记本身,也只是对买卖双方履行买卖合同的结果进行确认和公示,而不是对房屋买卖合同的审查和批准。

第三,私法行为说。该说认为登记是一种私法行为,登记的发生及私法效果的产生主要依赖于申请人的意思表示。即立法者应主张登记之私法属性,从而保护交易安全之功能,这对中国真正登记制度的建立具有指导性意义。

第四,折衷说。认为不动产物权登记应是一种公法介入私法领域的公私二重性行为。即不动产登记既是一种公法行为,也是一种私法行为。前者体现为国家行使国家权力对不动产进行监督管理和征集税收的行为;后者是在当事人申请的前提下,对不动产权利状态的社会确认和公示,从而保证交易的安全。

我认为不动产登记是一种行政行为,不动产登记是不动产管理机关应申请人的申请作出的行政行为,它明确了登记申请人对登记确认的内容所产生的权利,登记是不动产物权公示的法定方法,凡经过不动产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物权,均使权利人的不动产权利产生公信力,任何机关、团体及其他个人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以任何理由撤销该行为。并可以在权利被他人侵犯时, 以登记的行政行为与之相对抗。故不动产登记是国家行政管理机关依申请人的申请作出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不动产登记体现了国家行政权力对不动产物权的合理干预,更好地明晰各种不动产物权的归属,依法保护物权人的合法权益,属于行政确认行为。但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主要是有效的民事行为的相关材料,因此,不动产权属登记行为属于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五篇:论英国清教运动的性质(定稿)

论英国清教运动的性质

赵虹(讲师,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提 要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在清教运动的掩饰下发动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清教运动实质上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舆论和组织准备的思想运动。

关键词 清教运动 思想运动

17世纪40年代,在西欧爆发了一场具有世界影响的划时代变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即革命是在宗教外衣的掩饰下开始的,这便是清教运动。

清教运动从表面上看是清教与国教之间的矛盾冲突,实际上不是一场纯意义上的宗教运动,它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以信仰和传播清教对抗国教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动员其它阶层和人民群众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思想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和组织上的准备。清教运动的这一性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一、清教运动的发生是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革命前的英国,资本主义在工商业和农业中都有了相当的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在迅速增加,不仅有分散的手工工场,而且出现了集中的手工工场,有的已达到相当的规模;不仅在被称为英国民族工业的呢绒业中出现了手工工场,而且在一些新兴工业如采煤、冶铁、火药、玻璃、肥皂、制糖、造纸、纺织和棉织业等部门,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也逐渐发展起来。商业金融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则更为迅速。各种商业贸易公司的成立和经营积累了大量的资金。1568年开设的伦敦交易所不仅在英国,就是在欧洲的金融界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便使处于欧洲边陲的英国成了国际贸易的中心。从15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国农村中有了较大较快的发展,使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总成就,超过了欧洲各国。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到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新贵族,在经济上的实力日益壮大。然而,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却受到封建专制的严重阻碍和种种限制。如骑士领地制度和各种横征暴敛等。这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日益上升。

最终,新生产力的代表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使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更为有利,摆脱封建专制君主制对他们的横征暴敛和种种限制,迫切希望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为本阶级服务的统治。这便是一场变革或革命的要求。然而,这一愿望的实现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尽管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势力,但要推翻近千年来形成的国王、封建贵族和教会三位一体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仅靠他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对反动的封建统治不满的各阶级和各阶层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一道进行斗争,才有可能变理想为现实。也就是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为本阶级服务的统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来阐明自己的主张,来动员一切力量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二、17世纪英国意识形态的现状决定了这场思想运动的形式

恩格斯指出:“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1〕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圣经》具有法律的效力。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加强神学统治。还设立了异端法庭,仅在西班牙一国的异端法庭,先后判罪的异端分子多达38万人。〔2〕为了巩固神权统治,教会把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权力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神学是教会的中心,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科学必须服从神学„„。

尽管到了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但这时的英国,在意识形态方面可以说刚刚开始脱离中世纪,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深受宗教的影响。国王查理一世曾经说过:“在和平时期,人们是由教会的布道坛统治的。”〔3〕所以,当时的社会各阶级或阶层,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要求,往往都只有从现有的意识形态——宗教中去寻求思想武器,以便自己的主张和要求易于被接受。这就是英国革命前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现状之一。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又一现实是,英国资产阶级虽已形成,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势力,但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反对专制王权的思想体系。资产阶级还只能把它的思想披上中世纪唯一的意识形态体系——基督教的外衣。

基于上述意识形态两方面的现状,不难看出,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想鼓动一切反封建的阶级和阶层,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为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而斗争,就只有求助于宗教,利用传统的信教方式来达到目的。

革命前的英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是英国国教(又称“安立甘宗”)。它是英国封建统治者巩固和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武器,专制王权的精神工具。国教的高级神职人员要由国王任命或批准,效忠于国王的神职人员对教徒的思想行为实行严密的监督,教堂讲坛宣传的是维护封建王权的思想,教会法庭对稍有反对封建王朝或教会的嫌疑的人都严格镇压。其它一切教派均无合法地位,并被视为“异端”而残酷镇压。同时,作为封建统治精神支柱的国教上层僧侣,本身就是大封建主,他们霸占着大片的土地从事封建剥削,这种与封建统治完全融合的宗教,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仅不能利用其来反对封建制度,相反,要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必须反对英国国教。

基于上述现状,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把眼光放在与国教对立的清教这宗教派别上,寄予它革命的使命。

三、清教的教义恰好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和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它阶层的利益

16世纪60年代,瑞士的加尔文教传入英国。从16世纪6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一些不遵从国教的信徒,被称为“不从国教者。”这些人便是最早的清教徒。他们中的多数人主张教会独立,摆脱国王的控制,并以加尔文教的精神对国教组织、教义和仪式作彻底改造。〔4 〕由于他们主张“纯洁”教会,从教会内部清除天主教的影响,故称“清教徒”,他们以教会内部反对派的面貌出现要求改革教会。

清教的教义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个主要内容是,接受加尔文教的“前定论”观点,主张以加尔文教的精神对国教组织进行彻底改造。

清教徒一开始就以战斗的姿态出现,利用大学讲坛和布道方式宣扬自己的这一主张。他们认为人们无论做什么职业,必须在自己的事业上表现出成绩,证明他是上帝的选民,假如他是一个实业家,他的买卖做得越成功就越易成为选民。

清教徒要求简化并改组教会组织,反对国王为教会的首脑,反对主教制,主张建立民主化的教会组织。清教徒从1572年便向国会要求改组教会,废除主教制代之以教徒选出的上层教徒治理教会。〔5 〕如清教的著名领袖托马斯·卡特赖特(Thomas Cartwright,1537—1603)1569年在剑桥大学任教时就鼓吹每一教区委任长老执行教规,牧师由会众选举,废除大主教、副主教等教职,一切教牧人员本职上地位平等。〔6〕这便是后来清教中一重要派别——长老派的主张。再如到16世纪末,清教徒中的另一些人提出了更激进的主张。要求各个地区教会,每个教堂独立自主,不设教务行政上各级总机构,各教堂由教徒群众共同管理,以民主的方式选聘牧师领导礼拜和布道;在教义上主张教徒可以自由解释《圣经》,各教区可以自行决定礼仪等。〔7 〕这即是后来清教运动另一重要派别——独立派的主张。而长老派和独立派日后都成为革命中的二个主要政治派别。关于教会组织制度的斗争在1588年达到高潮。〔8〕

清教徒要求改组教会的这些主张,实质上是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正如恩格斯所说:“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不能够仍然属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9〕

清教上述宗教思想,不仅曲折地把资产阶级从事的工商业活动神圣化,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且曲折地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要求。这一切正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治、经济利益以宗教的形式在思想上的反映,深得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欢迎和拥护。

清教教义的另一主要内容是,建立纯洁的教会,主张过简朴的生活。

清教徒对国教中保留大量的天主教的宗教仪式十分不满,天主教会的宗教仪式十分繁杂。而每一种宗教活动都成为主教、神甫剥削收入的来源。清教徒要求从“崇拜仪式中清除那些他们认为是罗马教会迷信的残余。”〔10〕他们指责国教是“一片腐败”,要求“纯洁”“净化”教会。要求精简宗教仪式,取消教堂中华丽的装饰品、圣货、祭坛、彩色玻璃和大风琴音乐等。〔11〕他们认为凡是在《圣经》中找不到根据的崇拜仪式都是对上帝威严的侮辱。〔12〕他们反对牧师着制服,“认为这将在群众心目中永远造成牧师是具有特殊权力的属灵阶层这一印象,这与一切信徒皆有教牧人员职能的观念抵触”;〔13〕他们反对跪领圣餐,“认为这意味着面临在瓶酒中的物质身体表示崇拜;”〔14〕等等。清教的这一主张最早正式反映在1563年,这一年,在坎特伯雷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制定了关于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礼仪的《六条款》〔15〕,这是清教徒第一次公开提出自己这方面的主张。尽管这次要求改革的尝试以一票之差失败了,〔16〕但清教徒在这方面的斗争并未停止,相反,采取了以实际行动具体实施的方式来进行斗争。许多清教徒开始采用较简单的崇拜仪式,并进一步主张过简朴的生活。

清教徒在各大城市,尤其是在伦敦发表演说,猛烈抨击罗马天主教的习惯和仪式。他们以各种形式反抗国教中天主教仪式,散发反对国教教会的小册子和文章〔17〕,许多清教徒着较简朴的礼服。

清教关于建立纯洁教会,过简朴生活的思想和行动,一方面抨击了封建贵族僧侣的奢侈浪费和道德败坏,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积累资本的生活理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广大劳动群众对教会种种剥削的不满,得到广大手工业者、农民和城市平民的拥护。正因为如此,清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到16世纪80年代,清教徒的数目迅速增加。在英格兰,清教徒纷纷脱离国教,建立不受国王控制的宗教组织。〔18〕

由此可见,清教的教义不仅仅反映了新生产力的代表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经济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它对封建统治阶级不满的阶层,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很容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正是因为这样,清教产生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便利用它来表达自己的主张,用它来号召和组织群众进行反封建斗争,以达到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结果,清教的传播非常迅速。革命前的英国,不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就是广大城乡小生产者、农民和城市平民也大多信仰清教,使信仰和传播清教在英国成为一场非常广泛的社会思想运动。

可见,清教运动是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和清教特定教义的必然产物。它担负起了宣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主张,鼓动人民群众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重任,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奏,资产阶级的思想舆论运动。

当然,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抛开了宗教外衣,在公开的政治思想战线上同封建势力作战,涌现出了托马斯、霍布士、约翰·密尔顿、约翰·洛克等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们为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至此以后,资产阶级便有了为本阶级服务的思想武器,而不必再借用宗教形式了。

注释:

〔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231页,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朱森溥、陈麟书著《世界七大宗教》15 页,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3〕蒋孟庭主编《英国史》335 —336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7〕〔11〕〔13〕马超群著《基督教二千年》186页、187页、186页、187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5〕〔8〕杨真著《基督教史纲》上册,396页、396页,三联书店出版,1979年版。

〔6〕〔10〕〔12〕〔13〕〔14〕〔16 〕[美]威利斯顿·沃尔克著《基督教会史》(中译本)511页、510页、511页、510页、510页、51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9〕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391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15〕

一、除礼拜日及主要的基督纪念日仍为圣日外,取消其它宗教节日。

二、在所有教堂中,牧师在公共祈祷时,清晰诵读指定的圣典,使所有听众都能听清并受到教诲。

三、取消洗礼时,在受洗孩子前额上画十字的仪式。

四、由于许多领圣餐者年老、病弱及其它原因不能跪接圣餐,各区主教有权自行决定是否跪领圣餐。

五、牧师在行圣礼时着白法衣,不行圣礼时,只要服饰得体即可。

六、取消教堂的风琴。

〔17〕郭振铎主编《宗教改革史纲》348页、349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下载论《山海经》的性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山海经》的性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安乐死法律性质的界定定稿

    论安乐死法律性质的界定 [摘要]“安乐死”是指身患不治之症而濒临死亡的人,在其自主意识的要求下,为了减轻或免除其死亡前难以忍受的身心痛苦,在其本人的嘱托下,由医生采取一定......

    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性质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性质王小卫关于离婚损害赔偿权利的主张,在司法实践中通常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无过......

    《山海经》读后感

    《山海经》读后感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山海经》这本充斥着神话夸张色彩的传世名著对于国人来说肯定不陌生。在中国历史中,《山海经》无疑是最......

    山海经读后感[范文大全]

    导语:《山海经》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天文、地理、神话、宗教到民族、动物、植物、矿产等,是研究上古时代的宝贵资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海经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和采纳......

    山海经读后感(范文大全)

    山海经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海经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山海经读后感

    《山海经》读后感 《山海经》,先秦古籍,具体成书年代与作者均不详,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最具有代表性的神话故事......

    《山海经》2014约稿函

    《山海经•故事奇闻》2014约稿函 《山海经》是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一本杂志。分为上半月故事奇闻,和下半月人生纪实。为提高杂志质量,培......

    《山海经》读后感

    《山海经》读后感 15篇 《山海经》读后感 1 山海经可谓上古第一奇书,它是中华民族古人想象力的集大成者,也是一本记载先秦时期那些奇幻故事的古籍,将远古时期那些不为人知的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