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杜善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发展和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2 13:0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杜善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发展和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杜善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发展和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

第一篇: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杜善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发展和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

岚县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杜善学书记重要 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发展和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委杜善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2011年2月23日县委阎刚平书记在《学习贯彻落实杜善学书记岚县调研讲话精神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根据全县干部大会精神和县委、政府《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杜善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岚县转型跨越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杜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促进发展和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一、深入学习宣传,把握精神实质,将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杜书记重要讲话和阎书记干部大会讲话的精神上来 全局干部职工要把学习贯彻落实杜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阎刚平书记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最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办公室具体制定学习计划从2月26日开始集中学习杜书记《在岚县调研考察时的讲话》、刘云晨常委的总结讲话,阎刚平书记《岚县工作情况汇报》,阎刚平书记《在学习传达贯彻杜善学书记岚县调研精神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及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建议书,各股室要在集中学习之余抓好自学,有针对性地贯彻落实,用杜书记的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用阎书记的讲话振作精神,切实把讲

话精神学深学透,把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我县转型跨

越发展的实践工作上来,具体安排如下:

一是强化机关学习不放松,把学习杜书记岚县调研讲话

精神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召开干部职工大会,领导班子会、民主生活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各股室实际,把重要

讲话精神与“十二五”规划结合起来,与各自的职责分工结

合起来,与全县整体工作目标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要完善学习笔记与工作日志,局里将进行阶段性检查,学习

安排由办公室负责。

二是深入基层大宣讲。根据县委政府要求开展为期一个

月的“落实杜书记讲话精神,我为岚县发展做贡献”、“大宣

讲、大讨论、大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变作风、结远亲、暖民心”活动,组织专人去扶贫包点村上明寨子进行宣讲杜

书记、阎书记讲话,使讲话精神家喻户晓,深入民心,进一

步密切干群关系,宣讲由扶贫工作队负责。

二、结合工作职能,明确工作重点,用杜书记的讲话精

神推动发改工作

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最终是为了推动具体工作,杜书记对我县工作的肯定,给我们增强了进一步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全力推进

“五大建设”,早日实现“三新”岚县。

我们要按照杜书记提出的“工业化是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途径,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拟建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达效项目抓转型”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好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工作,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今年项目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十二五”目标的既定完成,近期我们要抓好7000㎡的廉租房初设上报,岚县中学新校区一期二期初设的批复及招标投标工作,皖煤岚县医院的机构批复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岚县城区绿化升级改造工程的批复,争取岚县人民医院改扩建投资,全力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天然气开发利用,扶贫移民搬迁,尽快完善修定“十二五”规划,今年上半年要完善物价动态监管机制,在项目审批上报上做到只要对岚县经济社会发展有利项目想尽办法创造条件,勇敢作为。

三、基本要求

l、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全局干部职工要责任到人,明确具体任务。

2、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全局干部职工要将自学和集中学习结合起来,同时要有记录和学习笔记,办公室要将学习成果的记录收集、汇总、上报,并对典型做法和经验及时总结推广,以点带面,促进全局工作向纵深推进。

3、各方配合,形成合力。学习贯彻落实杜善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一项涉及面广、时间性强、工作任务重的工作,也是作为我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最大的政治任务来抓,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扎扎实实抓好本单位及个人的工作,同时要积极配合、协同作战,绝不能各自为阵,出现扯皮推诿等问题,以确保学习贯彻落实杜善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组织领导

为了扎实有效领会杜书记、阎书记讲话精神实质,使学习不走过场,特成立领导组:

组长:李铁珍(发改局局长)

副组长:程茂森(发改局副局长)

张天珍(发改局副局长)

刘奇珍(发改局纪检组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综合办公室,主任王海云(兼)。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学习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

3 篇

学习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的精神

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心得体会1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一次明确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长三角一体化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会上,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作出最新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

因此,三省一市和相关部门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两个关键词,主动作为,大胆突破,不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

回首过往,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多来,沪苏浙皖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不少亮眼成效。

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特殊时期,人员流动密集的长三角地区反应敏捷,构筑起坚强的“战疫堡垒”,为全国防疫大局作出应有贡献,亦为国内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更广的视角下,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处变不惊、奋楫突围,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制度创新到协同发展,在种种挑战中,带头突出

重围,奋力迈向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最高形态。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在思考并探索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让长三角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龙头。从城市间合作,到省级间联动,从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到政策措施的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逐步升级、步步向前。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一体化更是按下了“快进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未来,继续推进“一体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采取更精准的举措,使城市和乡村、平原和山区、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之间的差异逐渐弥合,让区域发展更加均衡。

“高质量”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发展质量往往检验着发展成效。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贪求规模的发展,而是追求质量的发展。比如,要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又如,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还如,要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再如,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无论是发展动能、创新能力、生态保护还是民生保障,都要把“高质量”作为衡量一体化的重要指标。

长三角“一体化”需要长期融合,“高质量”需要矢志创新,这都很难一蹴而就。

因此,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一体化”中实现“高质量”,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

为此,三省一市及有关部门必须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只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就能进一步激活一体化优势、达成高质量目标。

各地区各部门切实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就一定能促进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作出新的贡献。

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心得体会2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 日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

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新目标新要求,长三角地区干部群众纷纷表态,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聚

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人才交流等方面携手共同发展。

破壁垒开新路,三省一市携手推进一体化发展。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用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更加凸显了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三省一市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总书记的讲话,讲到企业家们的心坎里去了。对于高新技术制造型企业而言,科技攻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情况时有发生,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无疑是破题之道。总书记的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科技引领企业进步的发展理念,也为我们进一步用好长三角区域高校、科研院所资源指明了方向。

共管共治长江生态,让一江碧水“美如画”。

近年来,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深入人心,“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共识,成为整个长江流域人民奋斗的方向。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绿色发

展、生态优先的要求,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推动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

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去年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一年多以来,三省一市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放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局中进行统筹谋划,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规划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初步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

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决策部署是正确的,各方面落实是有力的。“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越是取得成绩,越要乘势而上,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只要我们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绘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工笔画”,以钉钉子精神和抓铁有痕的力度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够开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学习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的精神 3 3

2020 年 8 月 20 日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各级部门单位要深入学习领会重要战略思想,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成效。要着力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要着力推进高质量创新,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形成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研发高地。要着力推动高水平开放,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着力强化高效协同,完善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他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一年多以来,三省一市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工作抓得紧,有不少亮点。

一是对党中央战略意图领会到位,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放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局中进行统筹谋划,扣紧了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定位。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以点带面加快一体化进程。

三是战略实施成果已经显现,规划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初步构

建,多层次工作机制发挥实效,在这次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过程中,一体化机制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发挥了作用。

总的来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这说明,党中央决策部署是正确的,各方面落实是有力的。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要更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在当前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长三角区域要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第二,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更加凸显了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第三,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近来,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定不移维护和引领经济全球化。长三角区域一直是改革开放前沿。要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以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吸引海内外人才和企业安家落户,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努力成为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一,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省一市要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落实好党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上走在全国前列。要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引导金融资本重点支持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要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释放有效投资需求。

第二,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三省一市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要支持一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第三,提升长三角城市发展质量。长三角区域城市开发建设早、旧城区多,改造任务很重,这件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城市长远发展,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同时,不能一律大拆大建,要注意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要坚决防止借机炒作房地产,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长效机制,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第四,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落差往往是发展空间。有关部门要针对欠发达地区出台实施更精准的举措,推动这些地区跟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如城市和乡村、平原和山区、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之间的差异,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均衡性。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承认客观差异,不能搞一刀切。

第五,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今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 30周年,支持浦东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造经验,对上海以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乃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要继续做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工作,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要抓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长三角和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六,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要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加强化工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污染和尾矿库治理。要推进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形成系列配套保障措施,为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提供借鉴,为全国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作出示范。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沿江各省市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细化政策措

施,压实主体责任,保障退捕渔民就业和生活。要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务求禁渔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第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三省一市要结合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经验,利用长三角地区合作机制,建立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强化医疗卫生物资储备。

要推进实施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有计划逐步实现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目录的统一。要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同时,要在补齐城乡基层治理短板、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上下功夫、见实效。

要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要在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要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确保干部队伍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

要探索建立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要加强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发挥党组织在服务企业决策、开拓市场、革新技术、提高效益等方面的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要注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引导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

划长远,又干在当下。领导小组要把好大方向、大原则的关,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三省一市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大胆突破。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十四五”时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不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各级部门单位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战略思想,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成效。要着力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要着力推进高质量创新,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形成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研发高地。要着力推动高水平开放,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着力强化高效协同,完善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第三篇:心得体会 -学习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学习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对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长三角区域合作已经走过了区域的布局合作和要素合作阶段,深化至体制机制的创新,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深层次阶段。在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同时,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不明晰,同质竞争仍较普遍,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现实与隐形的壁垒,城际交通互联互通和一体化管理仍有较大差距,区域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等。

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通过设立更高层级的协调发展机构,建立多领域、多层次的协调发展机制。通过开展长三角城市功能协同发展研究,形成有序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通过完善快速交通和同城化网络,构筑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通过设立环境监管治理制度和生态建设专项基金,构建长三角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同时,要加强区域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联动实施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战略,协同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全球科创中心、自由贸易区等重要功能区建设。在此过程中,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一员,需紧紧围绕顶层规划体系、产业分工协作、创新要素培育、区域交通一体、生态协同治理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主动对接和支持上海长三角龙头作用的发挥,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积极融入长三角顶层规划体系

首先,瞄准长三角区域顶层规划设计。注重立足需求,统筹全局,突出重点,有序实施,积极深化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呼应《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促进空间体系一体化发展。其次,加强与周边区域的无缝衔接。在涉及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维护时,要重视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的无缝衔接,为融合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统一性、可操作性的发展蓝图。再次,提升内部功能板块的能级。为积极呼应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要继续提升城市群内部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落实“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经济增长极,推动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实现区域发展由同质竞争向协同融合转变。

共建长三角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首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在巩固传统制造业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其次,培育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树立与新时代和本省实践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实现先进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协同攻关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建长三角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再次,加强区域间产业分工协作。利用上海的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和资源、产业链等外溢的机遇,结合自身优势,瞄准国家或长三角地区急需的重点产业领域,加强研究谋划,进行整体战略部署,坚持产业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形成合理分工、协作有序的发展格局。

打造长三角创新功能示范区

首先,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围绕经济发展高质量,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利用区域内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科创资源,借助上海科创中心和合肥国家科学城的建设机遇,加快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系统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其次,推进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教育、科研投入力度,大力引进国内外科技创新人才和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团队,打通和长三角其它地区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联合建设区域高层次创新载体和研发服务平台,加强科技资源交流共享,开创长三角科技合作共赢新局面。再次,实现创新要素跨区域联动。瞄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通过打通与上海、浙江、安徽在创新要素流动上的界限,实现科创资源的协同创新。加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与上海张江、合肥科学城、G60科创走廊等国家级科学中心的联动,打造长三角创新集群重要连接点,合力建设长三角创新功能示范区,打造世界级创新经济发动机。

建设区域一体的交通网络体系

首先,加快交通干线骨架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区内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路线、过江通道等主要交通轴线的架设,打造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系统,支撑“1+3”重点功能区发展。其次,实现跨区域交通的无缝连接。通过推进沿海经济带、沿江生态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宁杭生态经济带等的交通运输规划研究,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跨省市城际铁路、公交、轨道交通线路有效衔接的协调,实现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无缝连接。再次,完善同城化的交通网络体系。推动与长三角城市间公交一卡通、通关一体化等的全面实施,支持主要城市间开通城市公共交通线路。临沪地区城市加快与上海同城化步伐,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其余城市跻身上海2小时交通经济圈。

构建跨区域生态协同战略区

首先,建立区域生态保护联盟。重点围绕长江、太湖、洪泽湖、大运河等生态重点功能区,以江淮生态经济区、沿江生态带、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为契机,与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及长三角其它地区实现区域共享、生态共保,协同建设长三角区域发展绿色新空间。其次,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以推进“263”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实施生态河湖行动计划,重点开展大气、水环境、土壤三大治理行动,积极参与长江下游以水污染治理为核心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长三角同流域及其它地区实行多管齐下,联防联治,共同推进长三角江河湖海的生态协同治理。再次,设立生态建设专项基金。重点对跨区域的环境污染防控、环境治理等工作进行资金扶持和政策奖励。健全和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对在区域环境保护中承担生态功能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地区,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予以合理的经济补偿。

实现制度创新的跨区域联动

首先,要积极配合长三角跨行政区域协调管理机构的工作,统筹好区域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战略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做好与其它两省一市的协调工作。其次,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和长三角其它地区联手构建协调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实现区域制度架构的融合。同时,与长三角其它地区相关政府部门一起,协商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问题和相应举措,完善具有整体性、专业性和协调性的“长江经济带下游1+3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再次,鼓励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积极探索与长三角核心区、非核心区之间的联动发展机制,支持区域性的非政府社团组织或民间组织发展,不定期地针对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问题和举措开展专题研讨,使企业、非政府组织、居民等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心得体会-学习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2

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奋进新时代、建设新X必须抓紧抓牢的重大战略机遇。在融入长三角、服务一体化过程中,X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抢抓机遇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积极担当作为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努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务实业绩,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贡献X力量。

今年上半年,X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1%、增速在全省和我国东部地区GDP过万亿元城市中均名列第一位,全市新增就业参保人数增长1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2%,工业投资增长10.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5.1%,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4.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自2017年2季度以来,X地区生产总值连续9个季度保持8%以上的增长,充分体现了X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中求进工作要求的决心,表明X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转型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为X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坚决扛起“一盘棋”的政治担当

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指示和对X工作的谆谆嘱托,坚持从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加强理解和把握,切实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入参与者、有力推动者、积极贡献者。思想上深化共识。自觉树立“一盘棋”思想,站位全局谋划X发展、思考X作为,主动支持和服务上海发挥龙头作用,不断强化与兄弟省市、周边地区的战略协作,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全市上下凝聚形成支持一体化、参与一体化、共建一体化的强大合力。工作上明确坐标。对标长三角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立足特点、发挥所长,提出X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三个目标定位”——争当驱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支撑长三角国际化发展的门户枢纽。行动上密切跟进。成立市级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及实体化办公室,细化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赋予X的51项任务,落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明确的重点工作和省委“六个一体化”部署,制定我市贯彻实施方案,推动工作计划和重点事项清单全面落地落细。

牢牢把握“高质量”的根本要求

围绕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战略定位,发挥X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助推长三角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产业竞争新优势、集聚资源强磁场。聚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区域性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实施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重大项目,高水平建设中科院X分院麒麟科技城。以组建新型研发机构为突破口,实行科技人员持大股、市场化运作,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探索经验。目前,全市已签约建设新型研发机构251家,孵化引进科技企业2000多家。致力强化载体支撑,高水平建设15个高新园区、60万平方米“城市硅巷”,打造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等平台。聚力推进产业创新。围绕“4+4+1”主导产业方向,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做好移栽大树、育苗造林、老树发新芽“三棵树”文章,台积电、阿里巴巴X总部、小米华东总部等一批旗舰型项目相继落户,区域性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2018年全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278家、增长70%;今年以来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318家,全市独角兽企业达13家。聚力推进合作创新。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15个行政区和国家级开发区赴2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对接合作,建设19个海外协同创新中心。成功举办首届“X创新周”,吸引9名诺奖及图灵奖得主、180多名中外院士参加,达成215项务实成果、签署880亿元合作协议。积极推动长三角科创圈建设,共同打造技术转移转化、科技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科创企业证券服务“四大平台”。

积极开展“一体化”的务实探索

坚持“跳出X看X”,以战略视野和长远眼光,全方位服务一体化、助推一体化、融入一体化。构筑对外开放的“支点”。整体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叠加机遇,重点抓好设施联通、创新合作、产能对接、贸易拓展、载体提升、人文交流“六大行动”。全力构建以各类口岸、园区、综合保税区为重点的开放合作平台,加快国家级江北新区建设,提升对外开放能级。举办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重大活动,不断扩大综合影响力,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互联互通的“节点”。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主动加强与兄弟城市协作,提升X综合交通枢纽功能。重点推进南沿江城际铁路、北沿江高铁、宁淮铁路、宁滁蚌亳城际、X北站等规划建设,助推形成全省“米”字型高铁网络;实施X禄口机场扩容升级,加密国际航线,优化换乘服务,提升空港能级;抓住用好长江下游12.5米深水航道通达X的机遇,做强X港江海转运主枢纽港功能;着力打通跨界“断头路”,推进国省干道快速化改造。打造辐射周边的“原点”。对内,大力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按照“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总体架构,重点抓好江南主城、江北新主城建设,推动紫东地区、六合高淳南北两端等传导区域高质量发展,加快从倚重江南的“秦淮河时代”迈向拥江发展的“扬子江时代”;对外,以共建X都市圈升级版为突破口,统筹抓好宁镇扬同城化、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工作,开展省际毗邻区域深度合作,探索共建宁淮特别合作区,在做强自身的同时,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发展。

共同推动“获得感”的有效提升

坚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与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同步推进,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国家战略作出生动注解。抓生态环境共保。聚焦生态这一X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认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以协同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三水共治”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治为突破口,共同构建长三角城市间环保协作的有效路径,打造绿色美丽长三角。抓公共服务共享。在放大优质资源、推进均衡布局的同时,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互联等技术,加强与兄弟城市在社保、就医、养老、教育、文旅、出行、精准脱贫、社会治理、风险防控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完善优质公共服务一体化、标准化供给体系,合力提升长三角区域人居品质。抓统一市场共建。探索运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消除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形成自主可控的全方位统一开放市场,畅通区域经济循环。联动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不见面审批、预审代办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864”改革等创新做法。积极复制推广自贸区试点经验,大力提升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结合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X将加快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内涵、动力机制、方法路径,推动江北新区、江宁区有力有序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省级试点,努力回答好“全面小康之后的路怎么走”这个重大命题,把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X的美好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心得体会-学习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3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此次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为区域内各地各部门扎实推进工作、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这片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的3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区位优势明显,国际联系紧密,协同开放水平较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进一步增强长三角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将其强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充分激发出来。

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抓好统筹协调、细化落实,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将长三角打造成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

一是要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各地需摒弃过去以我为主、各自为政的思维惯性,真正在推动协调发展、共同发展上下功夫,通过深化改革和持续创新打破行政壁垒、消除发展症结、完善区域政策。特别是要在建立规则统一的制度体系、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完善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机制等方面做好可持续的制度安排,促进各种要素在区域内顺畅流动,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一体化发展水平。

二是要紧紧抓住“高质量”这个关键。无论是谋划整个区域的一体化建设,还是着眼解决一时一地的具体问题,都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顺应规律、稳中求进。既要着眼“有没有”“够不够”,更要研判“好不好”“优不优”,锚住高质量发展这个方向持续推进,强化创新驱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产业链水平,更好释放区域强劲且持久的发展动力。

第四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 讲话精神 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 心得

近期学习了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会议上强调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只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的把握住宗教工作的主动权,要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从而全面提高宗教工作水平。

宗教问题不仅仅是个人信仰的问题,它更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民族等方面紧密关联的。当前世界各地中宗教因素凸显,宗教问题处理妥善与否的后果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我国宗教领域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但受到国际国内复杂因素影响,也存在对抗性矛盾和敌我矛盾。为了维护我国当前的大好局面,保持社会稳定,我们党和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正确处理好宗教问题是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因为

宗教是社会的子系统之一。做好宗教工作是防范社会**、民族分裂的重要保障之一,也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做好宗教工作是防止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渗透、分裂祖国的重要屏障。另外我们维护国家安全、保持祖国统也必须在宗教工作上多下功夫。

会议上强调,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坚持与落实,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大限度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使我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合力地参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还指出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和对待宗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基本原理来实事求是地具体分析当前我国宗教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遵循宗教发展和宗教工作的规律对之展开深入研究,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宗教领域的各种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和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宗教领域各种问题,结合我国宗教发展变化和宗教工作

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用以更好地指导我国宗教工作实践。

而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坚持两大原则:

一、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基础这个根本;在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统摄一切,是国家综合治理之纲,其中当然包括对宗教界的领导和指导。

二、必须坚持政教分离,这里则分为宗教和政府两个方面:从宗教方面来说则必须坚持宗教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实施,宗教纯为“私人”的事务,而宗教团体则是“完全自在的、与政权无关的志同道合的公民联合体。从政府方面来说则要坚持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

一、引导身边的信教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识到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利益大于一切,从而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任何事情上都要服从服

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二、是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爱党爱国爱教的发展道路;

三、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这一核心价值观来影响和指导中国身边信教群众,并积极弘扬中华文化,使落实核心价值观、引导信教群众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

四、是影响身边信教群众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做好宗教活动遵法守法,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五、是积极引导身边信教群众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这次会议对今后全国宗教工作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因此我必须透彻领会会议的精神,并按照这一指导精神来开展我以后的宗教工作。

第五篇:心得体会 -学习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的精神

心得体会-学习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的精神1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探索建立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这为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命题,也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乃至落实新发展理念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干部不定期“动一动”,有利于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创新创造的活力。不仅是长三角地区,放眼全国,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干部综合能力素质和精神状态面貌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全面的要求。如果再像过去个别地方那样,干部几年都不交流甚至近十年在一个部门、一个岗位“安放”,既不利于工作的创新开展,也不利于干部的健康成长。从长远发展看,也不利于优秀人力资源的统筹利用。

干部交流是一门学问,需要加强研究、精准谋划、分类施策。交流的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党政人才的作用,需要突出专业化,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通过跨处室、跨部门交流,解决人岗不匹配、所学所用不一致等情况,让干部能有放手一搏的建功良机。行政机关层级不同意味着职权不同,推动干部在上下交流任职、挂职中交流,有利于开阔眼界视野、丰富经历阅历,完善干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需要各级进一步完善遴选、基层挂职、第一书记等制度机制,让优秀干部人才在上下联动中提升整体素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岗位对干部的素质能力和培养定位大不相同,通过组织选配与个人志愿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干部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跨编制交流任职,有利于让有一些有特长专长的干部找到更适合发挥作用的平台,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和业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一些地方探索从“体制外”非公有制企业中考察行政管理人才,及时推荐或聘用到“体制内”任职,这种跨界交流总体上适应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值得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选一个干部就是树一面旗帜。干部交流工作概莫能外,道理亦然。因此,推动干部交流也要坚持质量优先,不能降格以求。要严格把关,按照事业需要和择优选用原则,精心挑选人选,严格程序、规范方法,不能违规交流。要公开透明,定期征求干部交流意愿,统一发布交流通告或征求部门党组(党委)意见,对符合条件的人选及时公示,不能厚此薄彼、暗箱操作。要注重激励关爱,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对交流后表现优秀的及时褒奖激励,对交流后出现不适应情况的及时帮教指导,确实难以适应的及时进行再调整再交流,让每一名干部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心得体会-学习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的精神2

2020年8月20日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各级部门单位要深入学习领会重要战略思想,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成效。要着力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要着力推进高质量创新,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形成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研发高地。要着力推动高水平开放,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着力强化高效协同,完善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他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一年多以来,三省一市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工作抓得紧,有不少亮点。

一是对党中央战略意图领会到位,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放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局中进行统筹谋划,扣紧了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定位。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以点带面加快一体化进程。

三是战略实施成果已经显现,规划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初步构建,多层次工作机制发挥实效,在这次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过程中,一体化机制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发挥了作用。总的来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这说明,党中央决策部署是正确的,各方面落实是有力的。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要更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心得体会-学习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的精神3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一次明确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长三角一体化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长三角,是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说她古老,是因为在长江入海处常年冲击下形成的三角洲,非一日之功;说她年轻,是因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区域性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迄今不过一年有余。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长三角的三省一市以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工作抓得紧,亮点不少,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要抓住重点,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因此,三省一市和相关部门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两个关键词,主动作为,大胆突破,不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最高形态。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在思考并探索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让长三角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龙头。从城市间合作,到省级间联动,从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到政策措施的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逐步升级、步步向前。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一体化更是按下了“快进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未来,继续推进“一体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采取更精准的举措,使城市和乡村、平原和山区、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之间的差异逐渐弥合,让区域发展更加均衡。

“高质量”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发展质量往往检验着发展成效。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贪求规模的发展,而是追求质量的发展。比如,要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又如,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还如,要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再如,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无论是发展动能、创新能力、生态保护还是民生保障,都要把“高质量”作为衡量一体化的重要指标。

下载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杜善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发展和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杜善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发展和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