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百亿园区,千亿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壮大产业
百亿园区、千亿产业——迈向“工业强市”
目标的铿锵脚步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遵义工业发展新跨越,是遵义人民的多年夙愿。面对“工业强省”战略的发展部署,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如何找到加速新型工业化的新引擎,推进遵义工业发展新跨越,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
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遵义刻不容缓
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把新型工业化放在首位,通过做大二产、提高三产、提升一产,形成“三化”统筹推进、三次产业协调互动格局,全力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从经济发展历程看,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主体,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没有工业化,就谈不上现代化。从工业在三次产业发展的地位看,工业是实现三次产业加快提速、协调发展的关键。工业可以上带一产、下促三产,推动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实现“三化”同步协调发展。从遵义发展现状看,2011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00亿元,在西部30个非省会城市排20位左右,基数低、总量小的问题仍然突出;2010年,我市工业占GDP比重仅为36.5%,而西部30个非省会城市绝大部分都在45%以上,工业比重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我市2008年才迈过工业化中期的门槛,而全国在1998年就进入了工业化中期,我市工业化进程总体上落后全国近10年。虽然我市工业化相对滞后,但我们工业基础较为扎实,能源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长期以来一直在全省处于前列位置。
可以这样说,遵义发展的差距在工业、希望在工业、潜力也在工业。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刻不容缓。新一届市委把新型工业化摆在“三化”之首,就是要强力推进工业发展,确保遵义工业在全省的优势地位更加巩固、支柱产业竞争力更加强劲、发展贡献率继续提高。
二、百亿园区: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重要平台
工业园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发达国家为发展经济、改善城市布局所采取的一种重要的园区建设方式,在日本称为“工业团地”,在香港称为“工业村”,在英国则称为“企业区”。工业园区通过完整而系统的规划来建设适于工业实体进驻的区位环境,其目的在于吸引工业投资,缓解工业对中心城市的压力和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解决城市内部居住区与工业区的混杂造成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工业园区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区域发展政策工具,是为企业提供的一种外部环境条件。
从国内外实践看,发达国家的大型流程型工业园区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如钢铁、石化等产品。就我国而言,工业园区基本都是政府主导型,政府利用特殊的政策手段兴建工业园区作为地
区平衡发展的一种政策手段,被广泛采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过度依赖土地经营和优惠措施,对产业发展缺乏有效调控,工业园区出现诸如用地浪费、产业缺乏特色、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和分工、园区内的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欠缺、无法形成有效的创新环境等问题。二是工业园区发展评价指标片面,重视招商引资数量、产值、出口总额等数量指标,轻视内在竞争力、发展可持续性、创新能力等质量指标,从而进一步助长了由粗放型的开发区发展模式所导致的上述问题。目前处在“筑巢引凤”阶段的工业园区建设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企业呈孤立状态,劳动分工微弱,交易费用高,企业间缺乏诚信;中介服务机构缺乏;人才缺乏,各类教育和培训滞后。上述现象和问题,在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急需转变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方式,走产业功能明确、产业规模较大、产业链条紧密的大型工业园区发展路子。
从发展形势看,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际资本流动性的提高,给工业园区的建设带来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一方面,工业园区构筑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平台,促进了各地招商引资工作,并以园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观念和提高服务水平,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中;另一方面,工业园区的迅速发展也加剧了各地间的竞争,工业园区建设水平的高低和当地政府提供服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类要素流向。因此,我们只有顺应国际产业分工的大潮,依托优势资源、产业基础、交通条件,加快建设大园区,培育大产业,形成大集群,大幅提升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水平,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从遵义实际看,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在省内起步较早。2001年,我市红花岗区就设立了坪桥工业园区;2003年,二届市委就作出了《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决定》,提出建设园区、培育载体,标志着我市工业园区建设正式起步;2007年,三届市委又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打造“十大工业集聚区”;2009年,三届市委再次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明确重点规划建设17个工业园区,目前有6个园区组建了副县级园区管委会、有10个园区完成规划编制、有13个园区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1.53亿元,实现招商引资606.68亿元,引入项目148个。其中仁怀名酒、红花岗湘江、遵义和平、汇川机电四个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均超50亿元,累计引进项目超50个,合同引资额近200亿元。应该说,经过10年努力,我市工业园区已具有一定规模,具备承载大产业发展的基础。
实践证明,企业园区化、产业集聚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效途径,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土地集约节约、基础设施配套,还有利于环境保护。要集聚大产业,就必须着力建设大园区。新一届市委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基础上,结合遵义实际,作出了“主攻百亿园区”的重大部署,提出全力建设4个500亿级的工业园区,并明确要重点建设一批百亿级、五十亿级的工业园区。百亿园区的提出,充分考虑了我市产业发展基础、产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潜力。
三、千亿产业: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重要支柱
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活动空间和本地化的产业集群相辅相成。一方面,交通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成功推进,加速了生产要素、知识和信息的跨国界流动,减少了其运营的单位成本,使社会财富蕴藏在流动的空间之中。另一方面,各地竞相吸引投资,争夺高附加值的经济活动,区域竞争加剧,产业集群是在全球化与区域化交互作用的力量。在美国,有硅谷和128公路的微电子业群等;在德国,有索林根的刀具业群、图特
林根的外科器械业群等。就我国而言,产业集群以浙江省和广东省最为集中,但类似集群的现象在我国分布已经非常普遍,且产业集群发展的步伐非常迅速,越来越成为各地发展的重点。如河北唐山的钢铁业、福建晋江的鞋业、重庆市的摩托车制造业等。
市党代会报告作出了“424”产业集群布局,即4个1000亿元、2个200亿元、4个100亿元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响亮提出要重点培育白酒、材料、能源、机电装备制造4个年产值分别超1000亿元的支柱产业集群,就是要立足于现有工业基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加速新型工业化步伐,建设工业强市。
为什么要把这四大产业培育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能否实现?
第一、四大产业在我市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强大的发展后劲。一是白酒产业,我市依托茅台品牌效应,白酒总量不断壮大。“十一五”累计新增白酒产能5万吨。2010年,名优白酒实现产值194亿元,比2005年增长276.7%;预计2011年白酒规模企业完成产量21万千升,实现产值250亿元。二是材料产业,近年稳步升级,煤电铝、煤电化一体化步伐加快。2006-2010年,有色行业累计完成投资104.64亿元,23户高耗能企业获国家行业准入,煤化工、氧化铝等产业从无到有;海绵钛产能达2万吨;电解铝行业全面淘汰落后工艺,节能环保达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产能达 40万吨;钢丝绳行业积极开发新产品,产能增加到34万吨;务正道煤电铝、40万吨铝精深加工、遵宝钛业公司技改、3家电解铝厂升级技改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三是能源产业,电力装机达665万千瓦;习水煤化工、桐梓火电厂、新增千万吨煤矿建设等项目加快建设,风电、油气开发、瓦斯利用等加快推进。四是机电装备制造业,航天汽车成功重组上市,产能已达到5万台,海尔冰箱产能从2005年的不足100万台增加到200万台,成功引进风电装备产业,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比“十五”净增25.43亿元。
第二、四大千亿级产业目标是经过科学测算的。据测算,到“十二五”期末,我市白酒产业将形成产能茅台酒4万吨、白酒产量60万吨以上;材料产业将形成600万吨铝土矿山、200万吨氧化铝、100万吨电解铝、80万吨铝加工、55万吨钢丝及其制品、100万吨硅锰合金、3万吨海锦钛及1万吨钛深加工规模;能源产业中煤炭产能、电力装机将分别达到3500万吨以上、1000万千瓦以上;机电装备制造业将形成20万辆轻卡及微型车、2万辆特种车、300万台冰箱、400台风电机组的产能。因此,培育千亿级产业,我们有扎实的项目支撑。
百亿园区、千亿产业是一个有机体,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切合我市实际,百亿园区建成之日,就是千亿产业集群形成之时,必将共同支撑起遵义“工业强市”这座大厦。
第二篇:园区千亿产业发展规划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年末,湛江人民翘首期盼已久的重点项目终于由“只闻雷声”到“看到下雨”。
2011年11月18日,一个集存储、生产、加工、运输为一体的现代化石化产业园区,在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新区正式动工建设。该园区规划总面积为50平方公里,预计至2015年,园区内项目总投资将达到1030亿元人民币。石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吹响了东海岛千亿元产业发展的“集结号”。
两大项目落子打造南中国“工业新极”
对于世代以捕鱼为生的东海岛渔民而言,“工业”是一个遥远的词汇。没有人会想到,这里将来会成为南中国的又一个工业“巨无霸”。
机遇源于两个超大型重工业项目“砸”中东海岛。
2008年3月,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同意千万吨钢铁项目选址湛江。按照项目建设规划,基地建设规模为铁920万吨、钢1000万吨、钢材940万吨,计划投资690亿元,预计2014年底建成投产,产品主要为我国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高档钢铁产品。据资料显示,湛江钢铁基地项目2014年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新增工业产值700亿元,同时带动17大类200多个产业链项目建设,拉动配套产业投资1000亿元,产值超过2000亿元。
2009年5月,中石化和科威特石油公司组织了联合专家团队,在广东省境内对项目选址进行了多轮比选,最终选择湛江市的东海岛为合资项目的最优厂址。该项目总投资逾90亿美元,规划炼油1500万吨/年,生产乙烯100万吨/年,配套建设湛江港东海岛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计划2014开始投产。项目将实施循环经济模式,采用国际和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污染控制技术,并严格按照国际最先进的环保标准进行设计和管理,把该项目建设成为中国石化工业的标志性、示范性工程和打造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一时间,位于南中国边陲的东海岛,成为举国瞩目的开发热土。
两大重点项目带来的不只是上千亿元的投资,随之而来的相关配套项目规模也不可小觑。作为石化项目上下游产业链基地,以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新区为主的“临港石化工业基地”已正式起步,包括300万吨重交沥青项目、200万方储存库项目、60万吨润滑油项目、45万吨二甲苯项目等,总投资也达数百亿元之巨。
286平方公里的陆域,1000多亿元的密集投资,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东海岛将成长为南中国“工业新极”。
有专家称,钢铁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变广东以及华南地区钢铁生产格局;而中科项目也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炼化项目,这无疑会使东海岛“如虎添翼”。重大项目的落户对湛江而言,壮大的不但是工业经济实力及其带动的上下游产业,还将确立湛江在广东经济版图中的位置。
加快产业集聚,强势推动园区发展
钢铁、石化两大项目及带动的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产业园区进行承接。对此,湛江开发区未雨绸缪,在该区的规划蓝图上,已经有一个50平方公里的石化园区、一个30平方公里的钢铁配套园区、一个20平方公里高新产业园区,三大产业园区将不断延伸钢铁石化产业链,并利用建成区重点发展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外包、总部经济、高尚住宅等第三产业。
为加快项目建设,湛江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2010年5月成立了湛江市石化产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多名专职干部负责,全面开展工作。一年多来,完成了大量繁杂的报批手续——
2011年1月31日,《湛江市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湛江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的审查。
2011年3月4日,《湛江市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产业项目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会的审查。
2011年4月22日,湛江港务集团散货码头(迁址)项目、广东鹏尊LPG项目和30万吨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的建设用海申报资料通过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审查。6月,湛江港务集团散货码头(迁址)项目、30万吨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的建设用海获得省政府批复,9月广东鹏尊LPG项目的建设用海获得省政府批复。
2011年5月13日,《湛江市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通过国家海洋局审查,同意开展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的海域使用论证的编制工作。6月14日由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了《湛江市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听证会,并将听证报告上报国家海洋局。
2011年7月,《湛江市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围堰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会的审查。
2011年12月6日,新域、新月公司仓储物流项目建设用海通过省政府审批。
以项目论英雄,招商引资撬动发展杠杆
产业园区建设,需要产业作支撑。为了引进大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全面铺开。
2011年9月,实力雄厚、世界500强企业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进驻东海岛,主要投资开发基础设施领域,以实力向外界展示了开发建设好东海岛的信心。开发区与中铁建签定三个合作协议:一是《联合成立开发公司协议》,明确在开发区注册成立“中铁建湛江开发区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0亿人民币,拟总投资300亿元合作开发东海岛;二是《湛江市石化园区投资建设合同》,拟投资100亿元建设石化园区围海填海工程;三是《东海岛南部围填海工程投资建设合同》,拟投资200亿元开发东海岛南部围填海工程。中铁建与开发区的合作,创新了湛江与央企合作开发建设模式,为开发区做大做优经济“蛋糕”提供雄厚的技术和资金。
11月18日上午,湛江开发区“千亿工程”启动,中国目前最大石化合资项目“中科炼化”、石化产业园区、冠豪高新特种纸产业基地等3大项目同日在该区东海岛开工建设。在当日下午举行的招商会上,共有10个项目当场签约,项目涉及石化、电力、机械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投资者分别来自广东京信电力集团、永通能源动力集团、中海石油及台湾鞍固公司、中泰国际实业公司等,项目总投资额达250.34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随着重大项目落户东海岛,湛江开发区已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给国内外的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商机。目前,该区已建成、在建、拟建重点建设项目43项,投资总额约2100亿元,其中已建成项目7个,投资总额逾45亿元,在建项目12个,投资总额1666多亿元,拟建项目24个,投资总额414多亿元。
站在“十二五”的新起点,湛江开发区将上下联动,团结协作,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发展意识,以击鼓奋进、爬坡上行、蓄势突破、勇争一流的精神,强势推进园区建设,在招商引资上杀出一条“血路”,为千亿产业园区建设作强力后盾和坚实保障,全力将产业园区打造成湛江的经济发展高地、产业集聚高地。
链接
■湛江石化产业园
湛江石化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为50平方公里,其中首期面积约30平方公里。依托良好的港口岸线资源与陆域资源,以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结合钢铁项目,延伸产业链,建设集存储、生产、加工、运输为一体的专业、安全、先进的石化产业集聚区。
园区将实施“产业项目一体化、公用辅助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等五个一体化的理念,大力发展“油头化尾”产业链,努力打造国家级石化基地。重点发展七大产业:(1)炼油、乙烯副产品综合利用产业;(2)丙烯产业;(3)碳四(C4)产业;(4)芳烃产业;(5)精细化工及配套产业;(6)氯碱产业;(7)钢铁副产品综合利用产业。
为加快推进湛江东海岛开发建设步伐,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在湛江开发区注册成立“中铁建湛江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00亿人民币建设湛江(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包括北部围填海工程)。11月18日,石化园区已开工建设。
预计至2015年,项目投资将达到1030亿元,年销售收入将达1300亿元,利税额180亿元;至2020年,项目投资将达到2000亿元,年销售收入将达到2500亿元,利税额320亿元。
■钢铁配套产业园
1、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钢铁配套产业集聚区位于东海岛东北部及岛北面中部,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围绕广钢环保迁建湛江项目建设,大力建设临港钢铁产业带,重点发展循环经济、钢铁仓储加工配送、钢铁生产辅助原料供应与生产、钢铁产品深加工、物流、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家电制造等产业,发挥港口优势,形成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化的临港钢铁产业基地。
2、产业发展规划:
钢铁产业。以广钢环保搬迁建设湛江钢铁项目为产业链发展的核心和基础,重点发展钢铁以及直接为钢铁生产服务的产业、钢铁生产供应链及延伸产业、钢铁产业链延伸的关联产业,重点支持发展机械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造船和家电等钢铁产业链延伸的关联产业,建成一个钢铁产业园区和九个钢铁配套产业园区。
■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省级湛江高新区由位于市区中心的产业提升区和位于东海岛的产业拓展区两部分构成,提升区主要是改造提升原有电子信息、机电、造纸、纺织服装和农海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培育城市中央商务区;拓展区主要发展石化、钢铁上下游高新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延伸产业链,打造一批“航母”级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目前,园区正在全力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在东海岛新规划20平方公里的高新产业区也正在加快推进。园区将围绕《湛江市产业与产业园区布局规划(2011-2015)》提出的“五大五新五特”产业进行实施,掀起新一轮的招商引资热潮。园区力争五年内工业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240亿元;十年内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600亿元。成为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第三篇:创意产业园区
创意产业园区
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应有相关文化创意设计方面的企业,有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如数字网络技术)的企业,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还有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企业和在文化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这种相互接驳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而目前以行政区域划分或行业分割方式构建的创意产业园区,毕竟会受到传统利益格局和资源配置的影响,难以达到理想的要素组合和产业的深化。
大多数大城市在实现工业化后,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催化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创意产业已不仅是一个发展的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实。只有促进创意成果转化为经营资源,通过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进行深度开发,才能充分获取创意产业的效益。
发展创意产业的核心是要构筑创意产业链,并尽量拓展延伸,以形成规模,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要在较短的时间里领跑全国,赶上西方国家,就必须打造出若干符合市场规律的、完整的创意产业链,并围绕产业链培育出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创意产业集群。
例如,上海应以现有的创意产业集聚地为基础,加强区域和行业的协调,从完善创意产业链和优化资源配置出发,进行规划和整合,探索建立几个功能定位合理、具有明显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如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以浦东软件园为依托,以先进的科技水平、多样的艺术形式、健康的文化内容、现代的产业功能为发展主线,重点建设文化与高科技密切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意产业,集中体现了“研发、培训、孵化、展示、交易”五大功能。因此,可以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为龙头整合目前分散在各区的动漫和网络游戏业、多媒体内容产业和影视后期制作业,加强合作,共铸并共享“上海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品牌,形成优势,实现共赢。
还有,总投资12亿美元、占地1300亩的亚洲创新创意产业园区在南京浦口。这个国内首家“复合式”创意产业园主体建设项目包括软件园区、展览展示馆、教育培训中心、创意商品步行街、主题乐园及相关服务配套等。产业园建成后,将重点在数字动漫、影音娱乐、市场运作、媒体整合及人才培育5个方面大做文章,引进包括动漫策划制作等相关数字内容的150家优秀企业分批入驻。
第四篇:产业园区简介
赫章县产业园区简介
赫章县产业园区经毕节市政府于2010年批准成立,核心规划面积11.9平方公里,根据赫章地理条件、资源储备和工业发展基础,采取“一园三区”模式分组团建设,即“野马川特色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珠市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和“妈姑有色冶金工业园区”三个产业集聚区,分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和有色冶金产业。
一、基本情况
野马川特色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位于赫章县东部,距县城16公里,326国道、774县道穿境而过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规划建设面积为3平方公里,重点开发核桃、苦荞、中药材、腊肉、樱桃、马铃薯、茶叶等农特产品及畜禽养殖精深加工产业,延长赫章农特产品加工产业链。
珠市装备制造工业园区位于赫章县西南部,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距县城40公里,212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主要依托丰富的铁矿资源重点开发铁矿及精深加工产业,集铁矿开采、冶炼、铸造、铸件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走规模化、集约型发展之路,建成为贵州西部最大的铸造基地和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区之一。
妈姑有色冶金工业园区位于赫章县西部,规划建设面积为5平方公里,距县城30公里,326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重
—
点开发铅锌、煤、铁等矿产资源及精深加工产业,着力打造铅锌加工基地、建材基地和焦煤基。
二、园区开发建设
截至2012年7月底,园区累计建设面积5424亩(约合3.61平方公里)。园区累计入驻产业项目29个,其中建成投产11个, 在建企业18个,计划总投资583420万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874355万元,年创税收112461.3万元,解决就业18280人。
园区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个,总投资5824.6万元。在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52851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1049万元。
园区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建设面积26.49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6.49万平方(其中园区建成2万平方米,企业自建4.49万平方米);园区在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
2012年1—7月,园区规模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6522万元。同比增长51.86%。
三、园区发展目标
力争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实现跨越。
到2015年,在原“一园三区”规划基础上,野马川园区暂以现行规模进行建设,重点整合妈姑、珠市两个园区,并将雉街、兴发两乡纳入园区规划范围,总规模按35平方公里以上进行规划,打造以冶金和铸造为主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工业经济总量
显著增大,工业总产值达到210亿元以上。
到2020年,工业园区总产值突破3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90亿以上,占全县GDP的80%。工业园成为科技含量高、能耗较低、产业链较长、产品附加值高、资源综合利用高、循环经济发展规模较大,且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新型工业化基地。
第五篇:产业园区情况汇报
产业园区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新泰工业新区—小协园区规划范围东依新汶工业园区,南傍京沪高速公路,西至光明河,北靠柴汶河,蒙馆公路、时代路、京沪铁路支线磁莱路穿区而过。园区规划面积5.67平方公里,可利用土地2600多亩,其中存量土地460亩左右。截至目前,园区内入园企业达到49家,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特种纸业、机械加工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样板区。2010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42.9亿元,完成各类工商税收8144万元,实现区内财政收入1.43亿元。
二、产业定位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鼓励支持优势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要求,重点发挥发展食品加工、特种纸业、机械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入区加工制造业项目要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亿元以上,高新技术项目入区投资规模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山东新巨丰科技包装有限公司包装材料项目。总投资2亿元,对现有1万平车间改造升级,引进先进意大利柔印线和德国流延复合生产线。柔印线:采用意大利卫星式柔印机设备,此设备配置要高于国内同行业印刷机,年新增印刷产能为33亿包,目前,车间改造已完成,生产设备安装 1
已到位,正在进行调试,预计8月底可形成产能;复合线:新上全进口摩头流延复合机,年新增复合工序产能为40亿包,预计10月份到港。全部项目达产后,届时新巨丰年生产纸铝塑包材可达到50亿包。此外,该项目在今年6月30日,被省政府确定为2011年山东省工业转方式调结构10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之一。
二是山东大宝养殖加工有限公司熟食制品项目。计划投资2.1亿元,新建熟食加工车间114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生产鸡肉熟食3万吨、鸭肉熟食2万吨,实现年产值5亿元,创造利税6320万元。目前,车间主体基本完工,计划10月份完成土建工程,12月份完成设备安装,年底进行试生产。
三是泰安金泉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屠宰项目。计划投资
1.5亿元,车间建筑总面积10500平方米,新上日宰杀10万只肉鸡、10万只肉鸭屠宰项目,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1.2亿元。截止目前,饲料生产项目现已进入收尾阶段,计划9月份进行试生产;屠宰项目速冻库房顶“双T板”已安装完成,正在进行地面平整,冷冻库主体已完工,宰杀车间已浇筑独立柱67根,计划年底进行试生产。
四是泰安腾坤工贸有限公司土工膜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占地26亩,生产车间、办公室及辅助设施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年产土工材料1500吨,年可实现产值4200万
元,利税1600万元。目前,车间已建成,正在进行试生产。
五是协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总投资5606万元,总建筑面积6937.4平方米,其中地下1372平方米,地上5565.4平方米,地下一楼为展览馆、地上一楼为服务大厅、二楼为物业办公中心、三楼为居民活动中心、四楼为居民文体活动中心。目前,正在进行基础建设,计划11月份完成土建工程,年底投入使用。
六是泰安天元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机加工制造中心项目。计划投资7500万元,主要是利用原来建设的两座标准厂房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进行重新改造装修,新购进大型数显镗铣床、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数控立式加工中心、C5225立式车床等大型机加工设备,主导产品有EBZ135掘进机电控箱、EBZ500掘进机电控箱、PSY系列破碎机、EBZ系列二运皮带机、DYC-600型多功能物料运输车等。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6200万元,利税1200万元。目前,车间改造基本完成,主要生产设备已订购。
四、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抓好污水管网建设。计划投资500万元,围绕特变电工、金泉牧业等大项目建设,建成至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网。目前,特变电至蒙馆公路管网960米,已铺设完成,正在进行路面恢复,预计9月份完工。
二是抓好排水沟建设。计划投资180万元,新建两条排水沟:新煤机械排水沟,总长360米,排放特变电工、新煤
机械新厂区附近及工业新区内的积水,现已完成砌体和砼现浇面,管道安装完成200多米;寺良路排水沟,总长200米,排放原有寺山水库泄洪沟、京沪高速公路服务区、南部山区排洪沟及容大玻璃附近雨水,现全部开挖完成,安装管道140米。
三是抓好路网建设。投资1200万元,新建道路5600米,构建“六纵四横”的园区道路格局,与城镇发展框架融为一体。目前,兴业路、瑞泉路路基正在施工,已建成涵洞两处、桥梁两座及穿越渡槽加固工程。
四是抓好电力建设,由省供电公司投资7000万元建设,建设110千伏小协输变电工程位于小协镇工业园区,规划安装3台50兆伏安主变及配套输变电线路;同时,协调电力部门、用电企业等有关单位,将影响园区内项目建设的高压供电线路进行外迁,确保供电、用电安全。目前,110KV变电站设计已完成,正在进行地面附属物确权,近日内进行院墙建设,力争明年五一前投入使用。
五、管理机制
一是加强领导,强力推进。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推动园区转型升级,提升建设管理水平放在首要位置,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项目建设高潮迭起。百川纸业、无菌包材、大宝禽产品加工、金泉牧业等一批投资额度大、带动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相继落户园区,成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力支撑。二是科学规划,统
筹安排。科学编制园区建设规划,以规划统领园区建设。专门聘请山东省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院对园区进行了设计,科学确立了四大产业片。三是整合资源,集中发展。利用园区建设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和项目,发挥资金、人才、中介服务、创新成果集聚辐射效应。目前,“百川”牌羊皮纸、轻型印刷纸被评为“山东名牌”,羊皮纸已占领全国40%的市场份额;新巨丰包装公司建有国内仅有的30万级标准无尘包装材料生产车间,所生产的无菌包装材料打破了瑞典利勒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大宝公司、金泉新农业公司不断使新产品逐步向生物工程、生物制剂方面发展,成为消费者的终端产品,打造新泰乃至山东省农业生产项目的样板企业。四是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组织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牵手联姻”,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以循环降节能、促发展、保和谐的新路子。目前,“饲料—畜禽—食品加工—沼气—果菜”、“电—纸—包装材料—纸浆”、“煤——焦—电—机”等产业链初露端倪,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今后建议
一是拓展资金投入渠道。对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按照“谁受益,谁投资”原则,并在土地征用时增加基础设施配套费用,推动园区的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二是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招商是前提,落地是关键。要突出以商招商,通过现有企业现身说法,来带动和影响外来客商来投资兴业。同时,提供人盯人、面对面、心贴心和一条龙式地跟踪服务,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以确保项目引进快,开工建设快,投产达产快。
三是明晰产业园区定位。应该根据园区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本地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情况、流通业发展等来确定园区的产业定位,整合利用优势资源,优化发展布局,形成产业特色突出、配套功能完善、承载能力强、质量效益显著、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中发展。
四是引导发展行业协会。对具备一定实力、具有合作意愿的规模以上企业,利用就近方便、产业相联、资源互补等条件,积极引导发展行业协会。主要为本行业企业提供各种市场信息,提供法律方面的咨询与服务,协调贸易纠纷,举办产品信息发布和展销,进行业务培训等,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维护企业共同的经济权益。
五是探索成立融资平台。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融资推进、滚动发展”的原则,依托资本市场,通过市场化手段,探索成立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融资平台,要确保资金不流失、不浪费、不出漏洞、不出问题,切实发挥融资作用。
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