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赴郑州社会实践报告(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3:1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一赴郑州社会实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一赴郑州社会实践报告》。

第一篇:五一赴郑州社会实践报告

作者: 钟水

日期: 2002-05-31 21:10

倾听•震撼•反思

--------五•一赴郑州社会实践报告 一、二七塔上初识郑州

经过十四个小时的颠簸,五月一日上午9点,我们一行五人终于踏上了郑州的土地。劳动节 的郑州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商家的促销活动在喧闹地进行着,街上有很多残疾行乞。刚

下火车,我们首先参观了离火车站不远的二七纪念塔。登上二七塔,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的史料历历在目,那一幅幅图片、一行行文字和一件件实物无声地陈列着,向人们描述那

段历史。和我们一同参观的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和一个大概六七岁的小姑娘,小姑娘在母亲 的引导下朗读墙上刊登在一份当年刊物的诗:“军阀手上的铁,工人颈上的,头可断,肢可

裂,革命的精神不可灭!••••••”不知道小姑娘是

否读懂了其中的含y,从那一件件历史文物中,我们感受到了当年的惊心动魄。

二、感受工人文化宫里的突变

放下包裹后,没有来得及拂去旅途的疲惫,我们便直赴河南省工人劳动文化宫。呈现在我

们眼前的是这样一种景象:这里人很多,一群群老人正围在一起打牌、下棋,还有在听唱

戏的,一派祥和的节日气氛。因自己以前对工人及其生活所知甚少,当展现在面前的是一

摊一摊的对弈者、喧闹的打牌人、以及簇拥于戏摊子前的人群时,我们几乎惊愕了,无法

形容自己内心的感受,也许这派欣欣向荣与自己脑海中那尖锐的矛盾实在难以连接在一起

吧。

我们五个年轻人的闯入似乎让人觉得有些不协调,虽然我们有意彼此拉开距离,但一眼就

能看出是一起的。本以为在这样休闲的场景自己该不属于另类,可当我们想融入其中的任

何一小群人,听听他们在聊什么时,却遭到了意外的排挤。我们的一个组员这样描述她当

时的感受(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当我在一个牌局外加入观众中时,旁边的

一个中年人先是一回头,然后用打量的眼光从头到脚扫一遍,最后扭过头,再将讯息传递

给下一个人。就这样,直到人群中的每一个人都时不时地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你,反复几次,我有点受不了了,有一种被灼灼的目光穿透的感觉。我开始后悔自己的白衣服在灰蓝色

中的显眼,后悔自己的牛仔裤这样的异样,甚至于怪罪自己为何长了这样一张年轻的脸,一种无法融入人民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地压抑着我,无所适从地徘徊于人群中,看到那众多

工人朴实的面孔亲切地交谈,我真正感觉到了什么叫可悲。

我们在里边转了几圈,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同志甚至提出走了,或者到工厂去看一看

。于是我们组长大胆地去和一个老人攀谈了起来,我们终于有机会去接近工人们。听说我

们是大学生,大家都纷纷离开牌桌和棋盘围过来,人越来越多,他们仿佛找到了倾诉的对

象,争先恐后地向我们讲述自己的心声,最后竟形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分别被团团工人围成

了一个圈子的局势。一片安详的态势在顷刻之间激起千层浪,形势的变化如此之快让我们

感到吃惊。在晚上的小组讨论中,有个同志用“犹如在汽油库里点一个火星似一触即发”

来形容当时的形势变换。这反映了事情的严重性与矛盾的激化程度。

在每一个圈子里,都有一两个老人在给我们讲,其他人便很信任地也都静下来听,到精辟

之处便鼓掌或连声叫好。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这里大多数老人都是下岗或退休的老工人,也有一些离退休干部。他们来这里下棋打牌、休闲娱乐,更多的是谈论国家大事和大政方

针,谈论他们对现实的批判,谈论郑州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工人的境况与斗争,通报自己厂

子的近况,排解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这里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很少,老人告诉我们,因为年

轻人为了生计还得四处奔波,所以来这里的机会相对比较少。老人告诉我们,这里每天的

讨论都和今天一样热烈,有时也有很激烈的辩论。

工人和我们的交谈很融洽。我们谈到了郑州市工人失业问题和国企改革中的私营企业主勾

结当地政府对国营企业进行欺诈兼并的问题。他们将这些问题的根源归因于李鹏总理所提

出的 “双轨制”,国家进行国企改革使得一部分工人下岗,也使不少的工人丧失了基本的

生活保障。老工人们反对国有企业改革中把工厂的国有资产变卖或者拱手送给私人老板的

做法,他们不能接受自己为之奉献了一辈子的工厂被分解。这里的工人有一个共同点,普

遍怀念毛泽东时代,怀念计划经济体制,推崇毛泽东思想。他们认为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人

是国家的主人而现在却成了弱势群体。他们认为国家让农民工自由流动形成了盲流,带来

了很多社会问题,有很多人到了城里也根本找不到工作,国家应该有计划地宏观调控。他

们还向我们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风气和道德的败坏,他们怀疑现在的法制,用他们 的经历来说明现在的法制没有主持公道,没有为他们做主。人群中不时传来呼应声,说到

高潮之处,有的工人竟从人群中走出拉着我们详述情形,那种感觉就像自己是能为他们说

句公道话的人。

不知不觉中下起了雨,可人群没有动。大家仿佛都忽视了天气的变化,站在雨中非常投入

地谈论着这一切,场面极其热烈。下面是我们一个组员的经历和感受:看到雨水顺着那位

师傅的额头流下,我才忽然发现自己的头上多了一把伞。一回头才知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

太太在远远地为我擎着伞。在那一刻,我几乎有点呆了,我何德何能值得这样一位老人为

我撑伞,我才是最应该被雨浇的人。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俨然关心社会、关心工人的学生、干部太少了,以致于他们会拿出自己最真的最好的东西来对待你,可这原本就是天经地

义的事竟成了稀罕之举,这当是社会的悲哀呀!

当听说我们是大学生时,一位三十五岁的工人就慷慨激昂地说:“当年**,我们承认是

我们工人的错,当时你们跪在天安门前,可我们从你们身边绕过去去工厂上班,那时是我

们觉悟低,你们有先见之明啊。现在不一样了,现我们都明白了,只要你们叫我们起来,只要有你们带头儿,我们一定起来!••••••”无

论这话里是否包含了夸张与片面,无论这话对与错,但它都反应出一个度,一个工人们所

不能忍受的底线。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偶尔提提问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倾听。老工人们的话语告诉了我们

:他们不相信市场经济,他们不相信“高薪”能“养廉”,他们不信任现在的法制,他们

不相信“江大哥、••••••”,他们只相信自己。

工人们的理论分析能力和讲解能力之高是我们以前没有想到的。他们的话和他们所描述的

>经历与现实让以前一直处在一片歌舞升平环境中的我们感到震惊。我们以前在重庆、北京

这些大直辖市时看到的都是一片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景象,身在大学校园里接触到的主

流媒体所报道和宣传的也都是一派繁荣和一片光明,每个人都在做着比尔•盖茨式的

成功梦,没能想象在河南郑州众多的国企居然面临着严酷的形势,这里工人的生活保障到

了如何低下的程度,这里的社会矛盾达到了如此激烈的地步。

三、倾听造纸厂的诉说

为了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和直接材料,我们5月3日上午到郑州造纸厂做实地调查。一路上我

们见到了很多工厂,从它们那几乎一个模式的已带陈旧的朱红大门和依稀可见的“勤俭建

国、力争上游”之类的标语,我们可以想象出他们当年的辉煌和为国家所

做的贡献,但是

如今都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彩。经过十几个工厂的大门,竟然没有发现一丝欢庆劳动节的

气氛,我们不禁感慨这到底是谁的劳动节啊!

几经周折我们找到了造纸厂的大门,大门紧锁着,也没有见到厂牌。经过确认是造纸厂后

我们便从侧门径直往里走,门卫叫住了我们,不管我们怎么解释都坚决不让我们进去。于

是我们来到了造纸厂的家属院。跟造纸厂的工人交谈,询问造纸厂的情况和他们的生活境

况。我们了解到了现在工厂主要由工会负责,于是想办法找到了造纸厂工会主席刘玉蕊的

家里。刘玉蕊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女士,她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非常干练,为了整理

厂里的财务,她这两天正在加班工作。我们说明身份和来意后,她首先就跟我们说:“现

在是在跟资本家作斗争,工人的处境很艰难啊。”从她那里我们得知,五一节那天北大和

清华的学生也来过。当知道我们都是党员时,刘玉蕊说:“我不是党员,有些党员比普通

工人的觉悟还低。”从她的话语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党员在工人中的形象与地位。刘玉蕊

很信任我们,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要求,到厂里去跟我们座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造纸厂

被欺诈兼并的大概过程:

郑州市造纸厂建于1958年,原来属于国有中一型企业,有职工1100多人,以前效益不错。95年由于环保考虑实行政策性停产,职工集体下岗。从1995年到1997年,职工没有领到

一分钱工资,过年的时候政府给职工发140元还被厂长扣下40元。但从1995年至1998年8月,工人都没有提出任何要求。1995年新厂长程文奎上任,说要发展第三产业,把工厂的设

备租赁所得的十七八万元挥霍一空。

1997年10月,自称是河南省口岸办下属的一家国有企业的河南丰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向郑

州市政府和造纸厂厂长提交了一份可行性报告,准备对造纸厂实施兼并。

丰华公司承诺:

(1)建国家级铝钛钴工厂;

(2)承包俄罗斯航空运输包装;

(3)建国家级保税仓库;

(4)把造纸厂的全部生产线恢复;

(5)造纸厂职工全员安排工作,待遇翻番,包统筹和养老,以前造纸厂所拖欠的工

资全部予以补发。

丰华公司领着造纸厂的职工去参观他们的企业(后来才知道那其实是他朋友的企业),兼

并的前一天给职工每人发了一袋50斤的面粉。第二天开会,职工全部举手通过,同意兼并

。兼并后,丰华公司组织了一部分职工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上岗培训。但是问题就开始出

来了:培训完后无岗可上。

1998年至1999年,丰华公司把造纸厂的机修车间约200万的国有资产以仅仅不到二十万的价

钱变卖出去。原厂长程文奎当上了丰华公司总经理,拿着3000元的月工资以及小车、别墅,不管工厂的前途。兼并后,丰华公司仅仅兑现了当初承诺的一少部分,给职工发了两个

月170元的工资。但这远低于郑州市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235元。刘玉蕊说,以前污染主要

是纸浆车间,如果买成品浆,污染度肯定不会超过国家标准。但是把机修车间变卖出去后

就意味着造纸厂将不能生产了。职工反应了情况,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但是丰华公司不

予理睬,却准备把工人撵向社会。

刘玉蕊早在1993年就第一批下岗了,此后她自己开企业、办书店,效益挺不错。因为刘女

士能力强而又为人善良,从1995年至1999年,工人们一直请她回到工厂为带领大家主持正

义。工人们对她说:“刘玉蕊,你救急救不了穷啊。为了我们工人,出来吧。”她跟我们

说自己去买菜时老看到造纸厂的工人在捡菜叶,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在工人们的一再

要求下,刘玉蕊把自己的厂子交给自己的妹妹,把资产3万元的书店以1万元价格转手给同

学后,于19 99年9月下旬出来了。她对她的同学说:“为了生存,来不了了,闹革命去。

”她出来带领大家团结一致往上反映情况,上访。刘玉蕊说,他们一开始就说好一不堵马

路,二不打砸抢,只是要保护国有财产。

1999年10月,丰华公司提出战略方针:40岁以上的职工由丰华公司代管档案,而统筹则到

政府统筹办交,工人自己负担70%,丰华公司承担30%,给工人十天办理手续时间。结果工

人都没有来办理,到第十天,所有工人全部来到工厂,把丰华公司赶出造纸厂。这是造纸

厂工人与丰华公司的第一次正面冲突。

在政府出面保证的情况下,工人退让了。

此后的一年里,工人到处上访都毫无结果。

2000年6月7日,工人们再一次起来把丰华公司的人撵出工厂,关上大门。工人们自己成立

了以副厂长李嘉庆为总指挥的七人领导机构。

这样,工人们与丰华公司和政府僵持了两个月。

8月7日,李嘉庆突然被秘密抓走。

8月8日早上,刘玉蕊接到公安局的电话,说公安人员要到造纸厂来。因为此前公安人员也

来过多次,人数几个到二三十个不等,所以刘玉蕊认为这一次和以前没什么大的区别,也

就不太当回事。她当时正准备自己开一个饭店,所以稍微晚一些去上班。当她骑着摩托车

出家属院到工厂大门时,发现停着一辆黄河大客车,公安人员正在陆续从车上下来。当时

工厂一天两班,那时候到厂里换班的只有十几个人。刘玉蕊感觉不对劲,便赶忙回去叫人

。一个叫黄梦勤的工人知道后便敲着一个盘子到处叫到:“大家快来呀,警察来封我们厂

了。”一些退休工人赶忙把工厂大门锁上。派出所的民警用三把大钳子绞门,工人们便抢

他们的钳子不让他们绞。在此情况下,徐建华队长一声令下:“上!”无数公安人员准备

翻门而入。工人们使劲摇门,不让他们进。刘玉蕊当时在门里边,见此情况,便让工人把

门打开。四列纵队好几百人的警校学员开进厂里。此时工人们发现,外边的街道上,从西

站到花园路已经没十米设一岗,进行戒严。四列纵队往里一分,中间隔出一条大道,郑州

市政府秘书长李宪昭从车上下来往里走。工人们哭着跪着喊到:“我们有什么错?”

上午9:00,来了四辆120急

救车,警察开始抓人。丰华公司在门外指点,不分男女老少都

抓走。人全部被送到郑上路小学临时看起来,到那里工人们才发现,原来郑上路小学已经

被提前腾空。

刘玉蕊和工厂的骨干大都在进门左手边办公楼的门口前的长凳子上坐着,因为楼里有丰华

公司的大量“罪证”。10:00开始抓他们。一位姓张的老工人被拧住手,手肿得很厉害。

抓李广全时,警察抓住头发甩在地上,四个人连抬带架塞到车上。刘州诚被架到车边,脸

贴着地板塞到车上,脸肿了两个月,一个多月吃不了饭。抓刘玉蕊时,警察一声“还有你

!”便拧送车上。周师傅是一位老工人,被掐着脖子塞到车上。曹师傅是一位60多岁的老

太太,被往车上一推,刘玉蕊还来不及扶,便倒下,腰撞在椅子扶手上••&#

8226;•••例子很多,细节就不一一介绍了。刘玉蕊说,抓人就像文革

时一样,很惨!在给我们描述当时的情况时,刘玉蕊的脸上充满了凄惨的神情。

被送到郑上路小学时,刘玉蕊和杨道章一同关在一个教室里,有十来个公安看着。一个胸

前的牌号为689的警察冲着刘玉蕊喝道:“你叫什么名字?”

刘:“你叫什么名字?你们凭什么抓我。”

689:“你们这只是小事一桩,天安门事件那么大都被平息••••

;••”

刘:“你们来得太多了,只要几十个,用机关枪扫射就够了。”

刘玉蕊站起来往外走,要去解手,由两个警察跟着。到外面,见到刘玉蕊在公安局工作的

熟人,问道:“你怎么也来了?快回去,你打的回家!”跟在后面的两个警察不同意,但

几经交涉,刘玉蕊终于被私下放了。刘玉蕊没有回家,回到厂里,见到工人们都在痛哭。

下午

又来了一批警察,都是白绑腿,拿着警棍。1000多名公安把丰华公司的“罪证”全部

拿走。

8月9日又晕倒了四五个老工人。

8月10日公安开出五人“黑名单”:

李嘉庆:总指挥。

刘玉蕊:1号盗窃犯(把工厂的土地证藏了起来)。

耿爱荣:2号盗窃犯(同上)。

王 工:工人在他家开“黑会”。

杨道章:私刻公章(刻1028职工代表公章)。

此后再举行了兼并表决会,55个职工代表,4人赞成,50人反对,1人弃权(没到)。后来

又发生了一些冲突,工人和警察僵持了一个星期,警察的人数逐渐减少:300,100,60,•• ••••。

市政府派了一个工作组进驻工厂。在工作组的组织下,9月12日,工厂重新选举职工代表,月16日产生了10人组成的工会委员会,刘玉蕊当选工会主席。因为10人委员里有5人在外

面都有自己的企业或工作,所以后来又补充了5名女同志到工会委员会。

刘玉蕊说,以前他们去上访,上面都不相信他们。从此工人们有了自己的组织和正式身份,他们可以合情、合理、合法地与丰华公司斗了。

因为李嘉庆和李广全还被关在监狱里,工会委员会便为了二人能早日出狱而天天辛勤工作,每个人都私奉献,全身心投入。李广全被关了四个多月就被放了出来。

2000年2月13日,法院开庭,以扰乱社会治安对李嘉庆提起公诉。当时下大雪,天气很冷。

工人们把法院都挤满了,当李嘉庆出现时,大家高呼“李嘉庆万岁!”在狱中关了半年多,每天还干16小时活。大家发现李嘉庆头发长了,变瘦了,手都冻坏了。工人们买饭给他

吃时他都拿不稳。因为害怕太多工人旁听,法院开了小庭,只让二十几个代表旁听。工人

们请了一个上海的律师,把法院提出罪名的全部推翻。法庭休庭一直到现在。李嘉庆在狱

中晕倒2次,2000年5月13日工会以工人名义担保,李嘉庆得以保外就医。

工会成立后,他们便以工会的身份到国家经贸委、轻工总工会、全国总工会、国家信访局

等单位上访,接待他们的人听他们介绍情况时就像听故事一样。但是他们都被劝回来,然

后材料也随即全被转到省市政府。

郑州市开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都不敢接工人们递交的材料。天下着大雪,人大会在青

少年宫开,路上实行戒严,本应走路去的代表一律坐车去开会。工人到那里求救,秘书长

郭小军接见了他们,又是拍雪、又是倒水,安抚工人。

2001年1月,政府终于同意造纸厂与丰华公司分离。刘玉蕊和其他工会委员一起元月3日至

7日连续通宵工作了五天。7号,政府、丰华公司和造纸厂三方到一起开会,造纸厂和丰华

公司分别提交自己撰写的协议,然后在政府工作组的主持下谈判。在谈判过程中,丰华公

司最终露出了真实面目,承认自己是民营企业(原称国有企业,到河南省口岸办查没有,丰华只好说自己是国有控股企业,到劳动局查,并没有注册)。下午5点三方达成协议:郑

州市造纸厂与河南省丰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彻底分离,郑州市造纸厂由政府委托工会代管

。元月9日,工人正式进厂。

现在造纸厂工人和政府还是处在僵持阶段。造纸厂工人则认为他们原来是国有企业,所以

现在也应回到国有企业,而政府则要求造纸厂自己成立公司。刘玉蕊说,他们估计也只能

成立公司了,但是成立后就不是像以前说的养懒汉了,大家都得努力工作。

刘玉蕊告诉我们,造纸厂的情况与电视剧《大雪无痕》很类似。为了安全,他们安排了工

人骨干守着工厂的大门,不让人随便进入,所以我们刚才想进去时不能进去。她说,其实

她们甚至连人身安全都需要小心,每一次出去工作都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甚至后事处理与

接应工作,以防万一。

采访即将结束时,刘玉蕊沉重地对我们说:“我需要说明几点:

1.工人阶级的现在状况很悲惨,由原来的主人变成了弱势群体。这是谁造成的?

是腐败、资本家、官僚!

2.从我们这一代你们应该积累教训:

(1)积累知识,以后的社会还得靠你们,毛泽东说你们是早上的太阳。

(2)工人阶级到今天,跟苏联解体一样。毛泽东当年说帝国主义把希望

寄托在第三代、第四代身上,现在被言中了。

(3)工人不拿起枪杆子不行,要拿起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工人的力量小,知识比较欠缺,你们应该得到启发,你们该如何面

对?也许现在是你们所不能改变的,但要努力奋斗。

(5)你们现在看到我们的情况,将来自己也会面对。

(6)现在外边形势很紧,盯梢很多,文化宫也有很多便衣。•••R

26;••”

离开造纸厂,我们久久不能平静。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一方所言,不排除带有一定的片

面性,但是刚才所听到的一切着实让我们感到震惊。而刘玉蕊更让我们思考,一是工人们

需要她这样能在外面开办自己的企业的人来领导,二是她放弃自己的企业回到厂里的举动

以及她的执著与坚强。

四、零碎的反思

这次赴郑州社会调查使我们进一步地接触到了工人阶级,听到了来自工人阶级的不同声音

。正是这些诉求各异的声音,使我们深深触摸到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前总是

口头上说要去了解人民的意愿,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反对什么,盼望什么,反感什么,此

次郑州之行感受颇深。

现在很多在国企干过或正在国企苦熬的人们一提起国企,非但毫无骄傲的自豪感,反而是

满脸苦涩的自嘲神色。为什么?因为国企意味着亏损?反映着腐败?象征着保守?蕴藏着

懒惰?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作为国家经济主体的国企失去了往日光彩照人的形象,在一

片“下岗”声中暴露出惨不忍睹的满目疮痍。体制上的缺陷,经营上的失策,管理上的落

后,领导层的腐败等等是国企衰败的根本原因,但是一切悲剧性的苦果都由国企普通员工

来承担,惩罚性的“板子”无可替代地打在了老百姓的身上!难怪老百姓们认为这是一种

牺牲工农利益的富官穷民政策。

现在有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是,要求一些国有企业对下岗职工实行“买断”,即按月平均工资计算工龄,一次性交付买断。如某企业的月平均工资是500元,一位员工有

三十年工龄,那么一万五千元就交你走人,医疗、养老统统不管,与企业再无任何经济上 的联系。这15000元就是为国流血流汗三十年的最后分配,仅仅不过是外企高级“白领”或

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一个月的工资啊。这公平吗?当然,世间不公平的事很多,我们

不能要求绝对的公平。历史却不能割断,建国以来国企对国家作的贡献无须评述,国家的

高积累与国企员工长期的低工资如天上地下两条不成比例的平行线向前延伸,国家也曾为

此而承诺过,要为国企职工提供终身保障,管生老病死。现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了,国有

企业大多被当作包袱甩出去,过去的承诺还有效吗?还兑现吗?

郑州造纸厂的事件应该算是正常的工人运动吧。在中国,似乎任何上规模的平民集会与示

威游行,都很容易让中国政府联想到其中是不是含有颠覆政权的阴谋。然而政府执法部门

在某些中高级领导的授意下,可以完全不通过法律程序对公民进行逮捕,甚至还扣上了扰

乱社会治安的违法行为的帽子。在我们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政府信用、形象的问题,首

先这么做就先将使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转了一百八十度。一个政府的威信,不是靠

非法抓人、判刑来确立的。用暴力平息群众矛盾也就好比武侠小说中的七伤拳,每使用一

次,对自身的伤害也就加重一次。逮捕工人代表的手段非旦不能平息事态,只会更加重群

众对政府的不满与不信任感,处理社会矛盾并不是只有动用军警一种办法。纵然一时成功,那也只是饮鸩止渴的另一版本------

第二篇:五一赴郑州社会实践报告

一、二七塔上初识郑州

经过十四个小时的颠簸,五月一日上午9点,我们一行五人终于踏上了郑州的土地。劳动节的郑州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商家的促销活动在喧闹地进行着,街上有很多残疾行乞。刚下火车,我们首先参观了离火车站不远的二七纪念塔。登上二七塔,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史料历历在目,那一幅幅图片、一行行文字和一件件实物无声地陈列着,向人们描述那段历史。和我们一同参观的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和一个大概六七岁的小姑娘,小姑娘在母亲的引导下朗读墙上刊登在一份当年刊物的诗:军阀手上的铁,工人颈上的,头可断,肢可裂,革命的精神不可灭!••••••不知道小姑娘是否读懂了其中的含y,从那一件件历史文物中,我们感受到了当年的惊心动魄。

二、感受工人文化宫里的突变

放下包裹后,没有来得及拂去旅途的疲惫,我们便直赴河南省工人劳动文化宫。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种景象:这里人很多,一群群老人正围在一起打牌、下棋,还有在听唱戏的,一派祥和的节日气氛。因自己以前对工人及其生活所知甚少,当展现在面前的是一摊一摊的对弈者、喧闹的打牌人、以及簇拥于戏摊子前的人群时,我们几乎惊愕了,无法形容自己内心的感受,也许这派欣欣向荣与自己脑海中那尖锐的矛盾实在难以连接在一起吧。我们五个年轻人的闯入似乎让人觉得有些不协调,虽然我们有意彼此拉开距离,但一眼就能看出是一起的。本以为在这样休闲的场景自己该不属于另类,可当我们想融入其中的任何一小群人,听听他们在聊什么时,却遭到了意外的排挤。我们的一个组员这样描述她当时的感受(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当我在一个牌局外加入观众中时,旁边的一个中年人先是一回头,然后用打量的眼光从头到脚扫一遍,最后扭过头,再将讯息传递给下一个人。就这样,直到人群中的每一个人都时不时地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你,反复几次,我有点受不了了,有一种被灼灼的目光穿透的感觉。我开始后悔自己的白衣服在灰蓝色中的显眼,后悔自己的牛仔裤这样的异样,甚至于怪罪自己为何长了这样一张年轻的脸,一种无法融入人民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地压抑着我,无所适从地徘徊于人群中,看到那众多工人朴实的面孔亲切地交谈,我真正感觉到了什么叫可悲。我们在里边转了几圈,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同志甚至提出走了,或者到工厂去看一看。于是我们组长大胆地去和一个老人攀谈了起来,我们终于有机会去接近工人们。听说我们是大学生,大家都纷纷离开牌桌和棋盘围过来,人越来越多,他们仿佛找到了倾诉的对象,争先恐后地向我们讲述自己的心声,最后竟形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分别被团团工人围成了一个圈子的局势。一片安详的态势在顷刻之间激起千层浪,形势的变化如此之快让我们感到吃惊。在晚上的小组讨论中,有个同志用“犹如在汽油库里点一个火星似一触即发”来形容当时的形势变换。这反映了事情的严重性与矛盾的激化程度。在每一个圈子里,都有一两个老人在给我们讲,其他人便很信任地也都静下来听,到精辟之处便鼓掌或连声叫好。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这里大多数老人都是下岗或退休的老工人,也有一些离退休干部。他们来这里下棋打牌、休闲娱乐,更多的是谈论国家大事和大政方针,谈论他们对现实的批判,谈论郑州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工人的境况与斗争,通报自己厂子的近况,排解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这里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很少,老人告诉我们,因为年轻人为了生计还得四处奔波,所以来这里的机会相对比较少。老人告诉我们,这里每天的讨论都和今天一样热烈,有时也有很激烈的辩论。工人和我们的交谈很融洽。我们谈到了郑州市工人失业问题和国企改革中的私营企业主勾结当地政府对国营企业进行欺诈兼并的问题。他们将这些问题的根源归因于李鹏总理所提出的“双轨制”,国家进行国企改革使得一部分工人下岗,也使不少的工人丧失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老工人们反对国有企业改革中把工厂的国有资产变卖或者拱手送给私人老板的做法,他们不能接受自己为之奉献了一辈子的工厂被分解。这里的工人有一个共同点,普遍怀念毛泽东时代,怀念计划经济体制,推崇毛泽东思想。他们认为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人是国家的主人而现在却成了弱势群体。他们认为国家让农民工自由流动形成

第三篇:五一社会实践报告

五一社会实践报告

五一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一)

五一放假期间,我和团队成员一起参加了以“乡村建设”为主题的下乡调研活动。调研目的地在西安市户县大王镇旁东村。

活动开展之前,我和队友们一起讨论和明确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和实现方法,明确了要在活动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造性。

活动期间,我和队友们一起共同协作,共同研究和讨论各种问题,运用各种有效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三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却让我和队友们获得了很多知识和技能。我们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一同亲切地交谈,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乡亲们的淳朴和热情。通过调研这个农村的发展情况,以此延升到更深的层次,对社会基层产生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三农”问题是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需要有效的解决好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农村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三农”问题解决好了,可以很大程度上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本次活动与我们团队参加的公益比赛很相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方面,我们作为团队的重要组成人员,担负着管理职能和团队建设职责。比赛前期积极准备,努力提升自身和团队的力量和凝聚力,可以给比赛的稳定进行和顺利开展做好筹划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关注的是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问题,重点调研了当地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掌握了一些和当地人们一起交流的讲话方式,对于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次活动磨炼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队活动的开展方式和过程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同时,活动期间,我们积极学习各种农业致富项目和环保知识,加强了我们队伍的整体素质的建设。总的来讲,这次活动从实践和理论上促进了我们的素质发展,培养了我们坚定的意志。我们会一直努力,为目标的实现而不懈地拼搏和加油。

五一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二)

五一劳动节,劳动最光荣嘛,所以我就想着,我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多多的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以为我们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一些时间的实践,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看来老天还蛮会疼爱我的嘛,机会来了。4月30号的这一天,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听到同学在那里议论去发宣传单,我好兴奋好激动啊,于是我就央求同学要一起去,她们答应了,嘻嘻嘻高兴啊,终于有机会去试试发传单了,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双手去体会体会赚钱的感觉了,虽然说钱不是很多,而且可以说比在柳州的便宜的多,辛苦得多,但是我想这会是一个很值得我去记忆的一天。

五月一号的这一天早上,在舍友们还在做着甜甜的美梦的时候我们就起床了,吃过早餐,檫好防晒霜,拿上帽子,我们整装待发,向着我人生充满意义的一刻出发了。

意想不到的是,当来到了该名为100通信的手机公司,发现我们的工作并不是发传单而是为该公司拉客,当时想想这样岂不是很累吗,感情像是被骗了啊,可是最后看到同学们还是很乐意的接受我也就不去想那么多了,做就做别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我的能力啊,于是在那个经理的安排下我们装着统一的职业套装开始了我们的工作,刚刚开始感觉客人好难拉啊,可是慢慢的就学会怎么跟人家讲解手机,讲解该公司的搞的活动,怎么把他们的吸引力转到公司上,最重要的是我们说话的方式语气还有内容是否吸引到他们,慢慢的也就上手了,虽然在这其中遇到很多态度恶劣的人,当时心里或多或少觉得不是滋味,可是还是继续努力的保持着微笑去面对,在我的努力下拉了蛮多的客人,最让我欣慰的是有一个客人从店里出来后上前主动跟我聊天,然后很诚恳的说“我觉得在这些工作人员中,你的笑容是最美丽的”我真的很高兴,因为我的服务我的工作得到他人的认可,所以我觉得累是累了,但是我乐在其中。

大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逐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也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使我们大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逐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也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使我们自己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第四篇:郑州社会实践报告

一、二七塔上初识郑州

经过十四个小时的颠簸,五月一日上午9点,我们一行五人终于踏上了郑州的土地。劳动节的郑州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商家的促销活动在喧闹地进行着,街上有很多残疾行乞。刚下火车,我们首先参观了离火车站不远的二七纪念塔。登上二七塔,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史料历历在目,那一幅幅图片、一行行文字和一件件实物无声地陈列着,向人们描述那段历史。和我们一同参观的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和一个大概六七岁的小姑娘,小姑娘在母亲的引导下朗读墙上刊登在一份当年刊物的诗:军阀手上的铁,工人颈上的,头可断,肢可裂,革命的精神不可灭!••••••不知道小姑娘是否读懂了其中的含y,从那一件件历史文物中,我们感受到了当年的惊心动魄。

二、感受工人文化宫里的突变

放下包裹后,没有来得及拂去旅途的疲惫,我们便直赴河南省工人劳动文化宫。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种景象:这里人很多,一群群老人正围在一起打牌、下棋,还有在听唱戏的,一派祥和的节日气氛。因自己以前对工人及其生活所知甚少,当展现在面前的是一摊一摊的对弈者、喧闹的打牌人、以及簇拥于戏摊子前的人群时,我们几乎惊愕了,无法形容自己内心的感受,也许这派欣欣向荣与自己脑海中那尖锐的矛盾实在难以连接在一起吧。我们五个年轻人的闯入似乎让人觉得有些不协调,虽然我们有意彼此拉开距离,但一眼就能看出是一起的。本以为在这样休闲的场景自己该不属于另类,可当我们想融入其中的任何一小群人,听听他们在聊什么时,却遭到了意外的排挤。我们的一个组员这样描述她当时的感受(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当我在一个牌局外加入观众中时,旁边的一个中年人先是一回头,然后用打量的眼光从头到脚扫一遍,最后扭过头,再将讯息传递给下一个人。就这样,直到人群中的每一个人都时不时地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你,反复几次,我有点受不了了,有一种被灼灼的目光穿透的感觉。我开始后悔自己的白衣服在灰蓝色中的显眼,后悔自己的牛仔裤这样的异样,甚至于怪罪自己为何长了这样一张年轻的脸,一种无法融入人民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地压抑着我,无所适从地徘徊于人群中,看到那众多工人朴实的面孔亲切地交谈,我真正感觉到了什么叫可悲。我们在里边转了几圈,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同志甚至提出走了,或者到工厂去看一看。于是我们组长大胆地去和一个老人攀谈了起来,我们终于有机会去接近工人们。听说我们是大学生,大家都纷纷离开牌桌和棋盘围过来,人越来越多,他们仿佛找到了倾诉的对象,争先恐后地向我们讲述自己的心声,最后竟形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分别被团团工人围成了一个圈子的局势。一片安详的态势在顷刻之间激起千层浪,形势的变化如此之快让我们感到吃惊。在晚上的小组讨论中,有个同志用“犹如在汽油库里点一个火星似一触即发”来形容当时的形势变换。这反映了事情的严重性与矛盾的激化程度。在每一个圈子里,都有一两个老人在给我们讲,其他人便很信任地也都静下来听,到精辟之处便鼓掌或连声叫好。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这里大多数老人都是下岗或退休的老工人,也有一些离退休干部。他们来这里下棋打牌、休闲娱乐,更多的是谈论国家大事和大政方针,谈论他们对现实的批判,谈论郑州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工人的境况与斗争,通报自己厂子的近况,排解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这里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很少,老人告诉我们,因为年轻人为了生计还得四处奔波,所以来这里的机会相对比较少。老人告诉我们,这里每天的讨论都和今天一样热烈,有时也有很激烈的辩论。工人和我们的交谈很融洽。我们谈到了郑州市工人失业问题和国企改革中的私营企业主勾结当地政府对国营企业进行欺诈兼并的问题。他们将这些问题的根源归因于李鹏总理所提出的“双轨制”,国家进行国企改革使得一部分工人下岗,也使不少的工人丧失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老工人们反对国有企业改革中把工厂的国有资产变卖或者拱手送给私人老板的做法,他们不能接受自己为之奉献了一辈子的工厂被分解。这里的工人有一个共同点,普遍怀念毛泽东时代,怀念计划经济体制,推崇毛泽东思想。他们认为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人是国家的主人而现在却成了弱势群体。他们认为国家让农民工自由流动形成了盲流,带来

了很多社会问题,有很多人到了城里也根本找不到工作,国家应该有计划地宏观调控。他们还向我们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风气和道德的败坏,他们怀疑现在的法制,用他们的经历来说明现在的法制没有主持公道,没有为他们做主。人群中不时传来呼应声,说到高潮之处,有的工人竟从人群中走出拉着我们详述情形,那种感觉就像自己是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人。不知不觉中下起了雨,可人群没有动。大家仿佛都忽视了天气的变化,站在雨中非常投入地谈论着这一切,场面极其热烈。下面是我们一个组员的经历和感受:看到雨水顺着那位师傅的额头流下,我才忽然发现自己的头上多了一把伞。一回头才知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在远远地为我擎着伞。在那一刻,我几乎有点呆了,我何德何能值得这样一位老人为我撑伞,我才是最应该被雨浇的人。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俨然关心社会、关心工人的学生、干部太少了,以致于他们会拿出自己最真的最好的东西来对待你,可这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竟成了稀罕之举,这当是社会的悲哀呀!当听说我们是大学生时,一位三十五岁的工人就慷慨激昂地说:“当年**,我们承认是我们工人的错,当时你们跪在天安门前,可我们从你们身边绕过去去工厂上班,那时是我们觉悟低,你们有先见之明啊。现在不一样了,现我们都明白了,只要你们叫我们起来,只要有你们带头儿,我们一定起来!••••••”无论这话里是否包含了夸张与片面,无论这话对与错,但它都反应出一个度,一个工人们所不能忍受的底线。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偶尔提提问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倾听。老工人们的话语告诉了我们:他们不相信市场经济,他们不相信“高薪”能“养廉”,他们不信任现在的法制,他们不相信“江大哥、••••••”,他们只相信自己。工人们的理论分析能力和讲解能力之高是我们以前没有想到的。他们的话和他们所描述的经历与现实让以前一直处在一片歌舞升平环境中的我们感到震惊。我们以前在重庆、北京这些大直辖市时看到的都是一片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景象,身在大学校园里接触到的主流媒体所报道和宣传的也都是一派繁荣和一片光明,每个人都在做着比尔•盖茨式的成功梦,没能想象在河南郑州众多的国企居然面临着严酷的形势,这里工人的生活保障到了如何低下的程度,这里的社会矛盾达到了如此激烈的地步。

三、倾听造纸厂的诉说

为了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和直接材料,我们5月3日上午到郑州造纸厂做实地调查。一路上我们见到了很多工厂,从它们那几乎一个模式的已带陈旧的朱红大门和依稀可见的“勤俭建国、力争上游”之类的标语,我们可以想象出他们当年的辉煌和为国家所做的贡献,但是如今都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彩。经过十几个工厂的大门,竟然没有发现一丝欢庆劳动节的气氛,我们不禁感慨这到底是谁的劳动节啊!几经周折我们找到了造纸厂的大门,大门紧锁着,也没有见到厂牌。经过确认是造纸厂后我们便从侧门径直往里走,门卫叫住了我们,不管我们怎么解释都坚决不让我们进去。于是我们来到了造纸厂的家属院。跟造纸厂的工人交谈,询问造纸厂的情况和他们的生活境况。我们了解到了现在工厂主要由工会负责,于是想办法找到了造纸厂工会主席刘玉蕊的家里。刘玉蕊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女士,她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非常干练,为了整理厂里的财务,她这两天正在加班工作。我们说明身份和来意后,她首先就跟我们说:“现在是在跟资本家作斗争,工人的处境很艰难啊。”从她那里我们得知,五一节那天北大和清华的学生也来过。当知道我们都是党员时,刘玉蕊说:“我不是党员,有些党员比普通工人的觉悟还低。”从她的话语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党员在工人中的形象与地位。刘玉蕊很信任我们,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要求,到厂里去跟我们座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造纸厂被欺诈兼并的大概过程:郑州市造纸厂建于1958年,原来属于国有中一型企业,有职工1100多人,以前效益不错。1995年由于环保考虑实行政策性停产,职工集体下岗。从1995年到1997年,职工没有领到一分钱工资,过年的时候政府给职工发140元还被厂长扣下40元。但从1995年至1998年

8月,工人都没有提出任何要求。1995年新厂长程文奎上任,说要发展第三产业,把工厂的设备租赁所得的十七八万元挥霍一空。1997年10月,自称是河南省口岸办下属的一家国有企业的河南丰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向郑州市政府和造纸厂厂长提交了一份可行性报告,准备对造纸厂实施兼并。

丰华公司承诺:

(1)建国家级铝钛钴工厂;

(2)承包俄罗斯航空运输包装;

(3)建国家级保税仓库;

(4)把造纸厂的全部生产线恢复;

(5)造纸厂职工全员安排工作,待遇翻番,包统筹和养老,以前造纸厂所拖欠的工资全部予以补发。

丰华公司领着造纸厂的职工去参观他们的企业(后来才知道那其实是他朋友的企业),兼并的前一天给职工每人发了一袋50斤的面粉。第二天开会,职工全部举手通过,同意兼并。兼并后,丰华公司组织了一部分职工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上岗培训。但是问题就开始出来了:培训完后无岗可上。1998年至1999年,丰华公司把造纸厂的机修车间约200万的国有资产以仅仅不到二十万的价钱变卖出去。原厂长程文奎当上了丰华公司总经理,拿着3000元的月工资以及小车、别墅,不管工厂的前途。兼并后,丰华公司仅仅兑现了当初承诺的一少部分,给职工发了两个月170元的工资。但这远低于郑州市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235元。刘玉蕊说,以前污染主要是纸浆车间,如果买成品浆,污染度肯定不会超过国家标准。但是把机修车间变卖出去后就意味着造纸厂将不能生产了。职工反应了情况,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但是丰华公司不予理睬,却准备把工人撵向社会。刘玉蕊早在1993年就第一批下岗了,此后她自己开企业、办书店,效益挺不错。因为刘女士能力强而又为人善良,从1995年至1999年,工人们一直请她回到工厂为带领大家主持正义。工人们对她说:“刘玉蕊,你救急救不了穷啊。为了我们工人,出来吧。”她跟我们说自己去买菜时老看到造纸厂的工人在捡菜叶,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在工人们的一再要求下,刘玉蕊把自己的厂子交给自己的妹妹,把资产3万元的书店以1万元价格转手给同学后,于1999年9月下旬出来了。她对她的同学说:“为了生存,来不了了,闹革命去。”她出来带领大家团结一致往上反映情况,上访。刘玉蕊说,他们一开始就说好一不堵马路,二不打砸抢,只是要保护国有财产。1999年10月,丰华公司提出战略方针:40岁以上的职工由丰华公司代管档案,而统筹则到政府统筹办交,工人自己负担70%,丰华公司承担30%,给工人十天办理手续时间。结果工人都没有来办理,到第十天,所有工人全部来到工厂,把丰华公司赶出造纸厂。这是造纸厂工人与丰华公司的第一次正面冲突。在政府出面保证的情况下,工人退让了。此后的一年里,工人到处上访都毫无结果。2000年6月7日,工人们再一次起来把丰华公司的人撵出工厂,关上大门。工人们自己成立了以副厂长李嘉庆为总指挥的七人领导机构。这样,工人们与丰华公司和政府僵持了两个月。8月7日,李嘉庆突然被秘密抓走。8月8日早上,刘玉蕊接到公安局的电话,说公安人员要到造纸厂来。因为此前公安人员也来过多次,人数几个到二三十个不等,所以刘玉蕊认为这一次和以前没什么大的区别,也就不太当回事。她当时正准备自己开一个饭店,所以稍微晚一些去上班。当她骑着摩托车出家属院到工厂大门时,发现停着一辆黄河大客车,公安人员正在陆续从车上下来。当时工厂一天两班,那时候到厂里换班的只有十几个人。刘玉蕊感觉不对劲,便赶忙回去叫人。一个叫黄梦勤的工人知道后便敲着一个盘子到处叫到:“大家快来呀,警察来封我们厂了。”一些退休工人赶忙把工厂大门锁上。派出所的民警用三把大钳子绞门,工人们便抢他们的钳子不让他们绞。在此情况下,徐建华队长一声令下:“上!”无数公安人员准备翻门而入。工人们使劲摇门,不让他们进。刘玉蕊当时在门里边,见此情况,便让工人把门打开。四列纵队好几百人的警校学员开进厂里。此时工人们发现,外边的街道上,从西站到花园路已经没十米设一岗,进行戒严。四列纵队往里一分,中间隔出一条大道,郑州市政府秘书长李宪昭从车上下来往里走。工人们哭着跪着喊到:“我们有什么错?”上午9:00,来了四辆120急救车,警察开始抓人。丰华公司在门外指点,不分男女老少都抓走。人全部

被送到郑上路小学临时看起来,到那里工人们才发现,原来郑上路小学已经被提前腾空。刘玉蕊和工厂的骨干大都在进门左手边办公楼的门口前的长凳子上坐着,因为楼里有丰华公司的大量“罪证”。10:00开始抓他们。一位姓张的老工人被拧住手,手肿得很厉害。抓李广全时,警察抓住头发甩在地上,四个人连抬带架塞到车上。刘州诚被架到车边,脸贴着地板塞到车上,脸肿了两个月,一个多月吃不了饭。抓刘玉蕊时,警察一声“还有你!”便拧送车上。周师傅是一位老工人,被掐着脖子塞到车上。曹师傅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被往车上一推,刘玉蕊还来不及扶,便倒下,腰撞在椅子扶手上••••••例子很多,细节就不一一介绍了。刘玉蕊说,抓人就像文革时一样,很惨!在给我们描述当时的情况时,刘玉蕊的脸上充满了凄惨的神情。被送到郑上路小学时,刘玉蕊和杨道章一同关在一个教室里,有十来个公安看着。一个胸前的牌号为689的警察冲着刘玉蕊喝道:“你叫什么名字?”刘:“你叫什么名字?你们凭什么抓我。”689:“你们这只是小事一桩,天安门事件那么大都被平息••••••”刘:“你们来得太多了,只要几十个,用机关枪扫射就够了。”刘玉蕊站起来往外走,要去解手,由两个警察跟着。到外面,见到刘玉蕊在公安局工作的熟人,问道:“你怎么也来了?快回去,你打的回家!”跟在后面的两个警察不同意,但几经交涉,刘玉蕊终于被私下放了。刘玉蕊没有回家,回到厂里,见到工人们都在痛哭。下午又来了一批警察,都是白绑腿,拿着警棍。1000多名公安把丰华公司的“罪证”全部拿走。8月9日又晕倒了四五个老工人。8月10日公安开出五人“黑名单”:李嘉庆:总指挥。刘玉蕊:1号盗窃犯(把工厂的土地证藏了起来)。耿爱荣:2号盗窃犯(同上)。王工:工人在他家开“黑会”。杨道章:私刻公章(刻1028职工代表公章)。此后再举行了兼并表决会,55个职工代表,4人赞成,50人反对,1人弃权(没到)。后来又发生了一些冲突,工人和警察僵持了一个星期,警察的人数逐渐减少:300,100,60,••••••。市政府派了一个工作组进驻工厂。在工作组的组织下,9月12日,工厂重新选举职工代表,9月16日产生了10人组成的工会委员会,刘玉蕊当选工会主席。因为10人委员里有5人在外面都有自己的企业或工作,所以后来又补充了5名女同志到工会委员会。刘玉蕊说,以前他们去上访,上面都不相信他们。从此工人们有了自己的组织和正式身份,他们可以合情、合理、合法地与丰华公司斗了。因为李嘉庆和李广全还被关在监狱里,工会委员会便为了二人能早日出狱而天天辛勤工作,每个人都私奉献,全身心投入。李广全被关了四个多月就被放了出来。2000年2月13日,法院开庭,以扰乱社会治安对李嘉庆提起公诉。当时下大雪,天气很冷。工人们把法院都挤满了,当李嘉庆出现时,大家高呼“李嘉庆万岁!”在狱中关了半年多,每天还干16小时活。大家发现李嘉庆头发长了,变瘦了,手都冻坏了。工人们买饭给他吃时他都拿不稳。因为害怕太多工人旁听,法院开了小庭,只让二十几个代表旁听。工人们请了一个上海的律师,把法院提出罪名的全部推翻。法庭休庭一直到现在。李嘉庆在狱中晕倒2次,2000年5月13日工会以工人名义担保,李嘉庆得以保外就医。工会成立后,他们便以工会的身份到国家经贸委、轻工总工会、全国总工会、国家信访局等单位上访,接待他们的人听他们介绍情况时就像听故事一样。但是他们都被劝回来,然后材料也随即全被转到省市政府。郑州市开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都不敢接工人们递交的材料。天下着大雪,人大会在青少年宫开,路上实行戒严,本应走路去的代表一律坐车去开会。工人到那里求救,秘书长郭小军接见了他们,又是拍雪、又是倒水,安抚工人。2001年1月,政府终于同意造纸厂与丰华公司分离。刘玉蕊和其他工会委员一起元月3日至7日连续通宵工作了五天。7号,政府、丰华公司和造纸厂三方到一起开会,造纸厂和丰华公司分别提交自己撰写的协议,然后在政府工作组的主持下谈判。在谈判过程中,丰华公司最终露出了真实面目,承认自己是民营企业(原称国有企业,到河南省口岸办查没有,丰华只好说自己是国有控股企业,到劳动局查,并没有注册)。下午5点三方达成协议:郑州市造纸厂与河南省丰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彻底分离,郑州市造纸厂由政府委托工会代管。元月9日,工人正式进厂。现在造纸厂工人和政府还是处在僵持阶段。造纸厂工人则认为他们原来是国有企业,所以现在也应回到国有企业,而政府则要求造纸厂自己成立公司。刘玉蕊说,他们估计也只能成立公司了,但是成立后就不是像以前说的养懒汉了,大家都得努力工作。刘玉蕊告诉我们,造纸厂的情况与电视剧《大雪无痕》很类似。为了安全,他们安排了工人骨干守着工厂的大门,不让人随便进入,所以我们刚才想进去时不能进去。她说,其实她们甚至连人身安全都需要小心,每一次出去工作都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甚至后事处理与接应工作,以防万一。

采访即将结束时,刘玉蕊沉重地对我们说:“我需要说明几点:

1.工人阶级的现在状况很悲惨,由原来的主人变成了弱势群体。这是谁造成的?是腐败、资本家、官僚!

2.从我们这一代你们应该积累教训:

(1)积累知识,以后的社会还得靠你们,毛泽东说你们是早上的太阳。

(2)工人阶级到今天,跟苏联解体一样。毛泽东当年说帝国主义把希望寄托在第三代、第四代身上,现在被言中了。

(3)工人不拿起枪杆子不行,要拿起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工人的力量小,知识比较欠缺,你们应该得到启发,你们该如何面对?也许现在是你们所不能改变的,但要努力奋斗。

(5)你们现在看到我们的情况,将来自己也会面对。

(6)现在外边形势很紧,盯梢很多,文化宫也有很多便衣。

••••••”离开造纸厂,我们久久不能平静。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一方所言,不排除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刚才所听到的一切着实让我们感到震惊。而刘玉蕊更让我们思考,一是工人们需要她这样能在外面开办自己的企业的人来领导,二是她放弃自己的企业回到厂里的举动以及她的执著与坚强。

四、零碎的反思这次赴郑州社会调查使我们进一步地接触到了工人阶级,听到了来自工人阶级的不同声音。正是这些诉求各异的声音,使我们深深触摸到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前总是口头上说要去了解人民的意愿,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反对什么,盼望什么,反感什么,此次郑州之行感受颇深。现在很多在国企干过或正在国企苦熬的人们一提起国企,非但毫无骄傲的自豪感,反而是满脸苦涩的自嘲神色。为什么?因为国企意味着亏损?反映着腐败?象征着保守?蕴藏着懒惰?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作为国家经济主体的国企失去了往日光彩照人的形象,在一片“下岗”声中暴露出惨不忍睹的满目疮痍。体制上的缺陷,经营上的失策,管理上的落后,领导层的腐败等等是国企衰败的根本原因,但是一切悲剧性的苦果都由国企普通员工来承担,惩罚性的“板子”无可替代地打在了老百姓的身上!难怪老百姓们认为这是一种牺牲工农利益的富官穷民政策。现在有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是,要求一些国有企业对下岗职工实行“买断”,即按月平均工资计算工龄,一次性交付买断。如某企业的月平均工资是500元,一位员工有三十年工龄,那么一万五千元就交你走人,医疗、养老统统不管,与企业再无任何经济上的联系。这15000元就是为国流血流汗三十年的最后分配,仅仅不过是外企高级“白领”或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一个月的工资啊。这公平吗?当然,世间不公平的事很多,我们不能要求绝对的公平。历史却不能割断,建国以来国企对国家作的贡献无须评述,国家的高积累与国企员工长期的低工资如天上地下两条不成比例的平行线向前延伸,国家也曾为此而承诺过,要为国企职工提供终身保障,管生老病死。现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了,国有企业大多被当作包袱甩出去,过去的承诺还有效吗?还兑现吗?郑州造纸厂的事件应该算是正常的工人运动吧。在中国,似乎任何上规模的平民集会与示威游行,都很容易让中国政府联想到其中是不是含有颠覆政权的阴谋。然而政府执法部门在某些中高级领导的授意下,可以完全不通过法律程序对公民进行逮捕,甚至还扣上了扰乱社会治安的违法行为的帽子。在我们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政府信用、形象的问题,首先这么做就先将使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转了一百八十度。一个政府的威信,不是靠非法抓人、判刑来确立的。用暴力平息群众矛盾也就好比武侠小说中的七伤拳,每使用一次,对自身的伤害也就加重一次。逮捕工人代表的手段非旦不能平息事态,只会更加重群众对政府的不满与不信任感,处理社会矛盾并不是只有动用军警一种办法。纵然一时成功,那也只是饮鸩止渴的另一版本--------再次加深我们的社会矛盾。如今的这些下岗工人的运动与当年的大学生运动不同,下岗工人在他们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经济来源都被剥夺时,就更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了,坐牢与在外边挨饿对他们来说区别不大,所以一味抓人、逮捕并不见得有当年的效果。而镇压的手段更不可取,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下层劳动人民在贫困到无可忍受时,生命对他们来说就并不是什么可威胁的了,相反有时反而成了可以舍弃的包袱。到那时,受损的不仅仅是人民与政府,而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政府官员们真的是站在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的立场上了吗?真的能放下“官架子”,诚心诚意地与工人代表们谈判吗?别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在各级政府机关里经常都挂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几个烫金大字,难道这仅仅成了某些人的政治或者形式上的装饰?政府是应该好好地站在下岗职工的立场上想想了,诚心诚意与他们谈判,听听他们的心声,做几件能让他们满意的事,借机弥补政府与民众间的裂痕。其实这并不难,因为工人们的要求并不过分,而且很容易满足。对于一个开明的政府,就应该立即把工人们被贪官污吏剥夺去的利益还给他们,把涉嫌腐败的官员移交法办,将整个事件查个水落石出,给工人们一个好的交待。国有企业要发展确实需要改革,但是这有个方向问题。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就集中暴露了出来,而这些问题正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好像大家都在口口声声地喊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那么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的确确是全心全意为工人阶级着想了吗?直到今天有的地方干部甚至公开说我们共产党跟资本家是好朋友,现在的经验就是要搞资本主义?别忘了,我们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过好日子。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谈到:“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走了邪路了。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工厂是属于工人阶级的,是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资本形式加上工人参加民主管理来实行的。目前社会已经出现大量不合理盘剥他人利益的现象,以非法手段谋取暴利,侵吞国家财产和严重两极分化现象,以至导致数以千万计工人下岗失业,有的不仅仅是失掉工厂,失掉政治地位,而且甚者失掉生活保障。国企改革显然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牺牲一些人的利益。工人在市场经济的竞争面前,只要国有企业从此变成了由少数企业家控制并执掌解雇工人阶级权利的单一市场价值生产单位,就从此成为输家,成为不能执掌自己命运的自由人。这与他们过去曾享有的工厂的主人的地位相比,不能不说是经历了一场剥夺。工人们毕竟为了企业辛辛苦苦做了十几年到几十年哪!他们一向视厂为家,认为自己的命运与工厂的兴衰息息相关!有的甚至一家几代人的青春、光阴和血汗全都贡献给了党的伟大事业和社会主义祖国,拿到手的是仅能养家糊口的低薪,即使有些人小有积蓄也是勒紧了裤带一口口省下来的。随着许多国资企业的破产和合并,大批工人下岗,他们一生辛勤劳动的成果不是被贪官污吏们纳入私囊,便是被贱卖给私人老板或外国老板。工人们被赶出厂门,旦夕间便一无所有,甚至连劳保医药费和退休金都屡遭拖欠、克扣。这种赤裸裸的盘剥和掠夺,套用毛泽东同志在文革中所说的一句话便是:“(共产党人)比资本家还厉害。”那么中国的工人到底如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言是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领头羊,还是市场经济改革中的待宰羔羊?

五、不是总结我们感觉此次郑州之行受益匪浅,了解到了国有企业工人普遍的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工人文化宫里工人们的激情和愤慨充分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尖锐性,一触即发。工人们的觉悟很高,关注的问题也很广泛:自身的生活状况、国企的存亡、社会的腐败问题、法制问题、经济问题以及日益冷漠的整个大环境。有的工人思想是相当成熟的,他们能对国企现状存在的原因、后果和补救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这些在实地考察前我们是没有料想到的。通过与工人的交谈包括后来到工厂对工人运动个案进行调查,我们认为矛盾的冲突仍旧可归结于利益的冲突,而且是阶级间的利益问题。但是,工人们自己提到“6.4”时他们之所以不愿出来,因为当时自己的工资、奖金一分也没少,似乎并未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工人运动已经初步成功的造纸厂工人们在当初有人提出以丰厚的条件合并他们时,他们也一样是全票通过,而只是在对方食言时,他们才揭竿而起。机电设备厂更是典型,因为合并方较为聪明,能够适当的安抚一下工人,所以他们如愿以偿地变卖了该厂的所有设备,解散了这个厂。当然,这其中政府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调查过程中工人也常讲是市长把厂子给卖了。这些也许从某种意义也说明工人的革命存在不彻底性和局限性的隐患,而且即便现在工人的状况不佳,与解放前工人们破釜沉舟地状态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很多义愤填膺的工人也仅属于发泄,大多数更认为情况是难以有所改变的,所以表面上仍能维持一片和平的景象。总之,这次调查我们接触了很多真实的,在学校里了解不到的东西,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的认识和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远胜过在学校里空谈一些大道理。通过本次社会调查,加之思考与总结,我们认为最大的收获在于对矛盾冲突的认识和对现实形势的认识。令我们震撼的不仅仅是工人所受的镇压,失业工人的苦楚,而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

第五篇:赴延安社会实践报告

革命圣地延安之旅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因此,2011年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将唱响“延安精神,永垂不朽”的光荣口号,让延安精神永驻心间!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之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华儿女无论何时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在中共的语汇中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字眼,它的内涵丰富多彩而且具有深意。它意味着艰苦奋斗的岁月,它意味着激情澎湃的日子,它意味着炮火硝烟中的追求,它意味着矢志不渝的理想。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时间会带走一些该带走的东西,也会留下一些该留下的东西。历史在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峙的延河中转了一个弯,又大步东去,但在延安,杨家岭的灯火和枣园里的灯光,已经成为一种信仰的象征,将永远在中国青年心中闪耀。

今天,我们被感动,明天,我们会行动!

延安精神,永垂不朽

2011年7月9日,在校团委的组织下,暑假所有的社会实践小组在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报告厅,举行了隆重的出征仪式。会上副校长对我校历届的社会实践活动做了简单的回顾与总结,并且对我们这批实践活动的成员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学生代表也作了慷慨激昂的发言,向老师们做了保证,一定不辜负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

2011年7月12日,早上8:00我们顺利登上了去往革命圣地延安的火车。路途中160人有说有笑,沿途的山山水水更让我们这些习惯于穿梭于城市的人惊叹不已,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感受,期待着更快的到达延安。下午1:00左右我们到达了延安,宏伟的火车站让我们眼前一亮,在广场上大家进行了合影,为期3天的红色之旅开始了。

一.杨家岭

7月13日上午,我们小组首先参观了杨家岭。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还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这里有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中央大礼堂,这是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我们还参观了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旧居,在这里,毛泽东完成了《新民主主义论》等光辉著作。同时,此地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期间发生了不少有影响的事

在来延安之前,就听说只有在杨家岭,才能看到这闻名中华大地的“安塞腰鼓”,而此次延安之行,杨家岭那浓厚的陕北风情像优美的画卷留在了我的记忆。

通过对杨家岭的参观和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工作环境,他们的艰苦奋斗让人钦佩不已。

二.延安革命纪念馆 7月13日下午,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建于1950年1月,整个纪念馆外观朴素大方,结构紧凑,高大宏伟,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格。

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按历史顺序分列11个单元,400多米长的展览大厅,以1000多幅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展览主要介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同时介绍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和陕西地区陕甘宁边区革命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个大型广场,广场正中间巍然耸立的是毛泽东铜像,铜像名为“高瞻远瞩”,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历史教材,是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在陈列大厅里,展出“延安革命史”和“西北革命斗争简史”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陈列手法,以800余幅照片及千件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画、图表、场景复原等展品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延安新市场”,真实的再现了当年的景象,有当铺,有理发店,有祖孙同乐,还有打铁的场面,等等,使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的人们自力更生的场面,令人感触颇深。参观完延安革命纪念馆,我对延安精神有了一个更加真切的认知。

三.文艺联欢会

7月13日晚上,160名实践成员在延安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文艺联欢晚会。

在晚会上,我和其他几个实践成员们表演了诗歌朗诵《延安精神,永垂不朽》,为此次延安之行增添了一份难忘的回忆!整个晚会现场,气氛比较活跃,大家都玩的其乐融融。

晚会结束时,我校的带队老师作出讲话,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回味至今,他说“只要大家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这句话陪伴我完成了暑期社会实践,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依然会以此来鼓励自己、指导自己。

四.枣园

7月14日上午,我们前往了五大书记旧居枣园。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的枣园村,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毛泽东旧居位于枣园东北的半山坡上,与周恩来和朱德的旧居左右为邻,窑洞面向西南,共分5孔,由右边起分别为会客室、办公室、寝室,其余两孔是工作人员住室。毛泽东在枣园居住期间,正是土地革命时期向抗日战争的转变时期。毛泽东以极大的精力去研究中国的军事学、战争学,他用哲学思维,深刻分析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中国革命根据地、中日双方进行战争的国情、国共两党军事史等重大问题,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著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周恩来旧居位于任弼时旧居后的山坡上,为两孔石窑洞,左边是办公室,右边是寝室,1944年10月至1947年3月,周恩来就住在这里。

枣园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老一辈革命家铜像(图),这些铜像启示我们应该时刻不忘老一辈革命家们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宝塔山

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

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

巍巍宝塔山,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宝塔山成了人们追寻当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因此便有这样一种说法:“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

七.报告会及参观延安大学校史馆

14日下午在延安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我们参加了有关延安精神的报告会。

此次报告会着重讲解了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以及现实意义。高教授首先回顾了延安在中华民族抗争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说,“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鼓励当代大学生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高教授清晰的条理、精辟的语句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令大家受益匪浅。通过报告会我进一步了解到延安精神的实质,我更加明白了,作为新时期大学生,要将延安精神与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激励自己勤奋学习,为今后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紧接着我们参观了延安大学校史馆。

延安大学校史馆浓缩了学校七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孕育、发展、壮大与成熟的历史长廊。

延安大学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在中国革命史、党史、现代高等教育史上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成为光明的所在和抗日胜利的希望。1941年至1942年,敌后人民抗日战争处于最艰难的相持阶段,延安大学便应运而生,成为时代的杰作。

校史馆序厅中的“毛泽东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大型油画(图)真实再现了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场景。在校史馆精英厅,我了解到,延安大学可谓是战争年代的“龙潭虎穴”,这里走出了千千万万威震敌胆的革命战士和文韬武略的将军!在和平年代,这里是凤巢龙渊,莘莘学子来自五湖四海走向四面八方各条建设路线。如今,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已形成延安大学独特的精神资源和文化特色。

八.总结大会

14日晚,全体实践成员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了总结大会。会上每个小组均派一名成员发表自己红色之旅的感受,每个人内心都洋溢着一片热情。我校团委书记在会上还作了总结,希望全体实践成员谨记延安精神,将延安精神付诸行动。

至此,我们的延安之旅结束。

归程,反思,是什么支撑着您的发展?是什么让人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开辟了自己的乐土?是什么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站起来过上了当家作主的日子?

归程,沉思,那“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点缀的究竟是什么?那革命先烈誓死捍卫的精神又昭示着什么?

也许一切的一切只能从现代的旖旎风光中找到答案„„

下载五一赴郑州社会实践报告(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一赴郑州社会实践报告(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郑州听课心得

    赴郑州听课心得吴永宁2014年3月,我们一行四人赴郑州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教学观摩活动”。两天的时间,满满的安排,我有幸领略了这些当今国内一流、不......

    关于大学生赴油田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大学生赴油田社会实践报告2010-05-24 16:09终于盼到了今天,坐火车赴克拉玛依油田社会实践学习,关于大学生赴油田社会实践报告。心情万分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新疆,而且是......

    赴山东威海市社会实践报告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旅游管理学院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题目: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 年 月 日 赴山东威海市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 通过刘公......

    大学生赴油田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赴油田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赴油田社会实践报告 终于盼到了今天,坐火车赴克拉玛依油田社会实践学习。心情万分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新疆,而且是去油田现场学习,读了大半......

    赴快餐店的社会实践报告

    赴快餐店的社会实践报告 合肥学院经济系 10级金融学专业, 姓名yuj 学号 101003104# 摘要:当一直以学弟学妹身份在合肥学院的校园里奔走的我们也有了自己学弟学妹的时候,我们已......

    大学生赴油田社会实践报告

    终于盼到了今天,坐火车赴克拉玛依油田社会实践学习。心情万分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新疆,而且是去油田现场学习,读了大半个研究生理论知识,却很少有机会能与实际相结合,因此这样......

    大学生赴油田社会实践报告

    终于盼到了今天,坐火车赴克拉玛依油田社会实践学习。心情万分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新疆,而且是去油田现场学习,读了大半个研究生理论知识,却很少有机会能与实际相结合,因此这样......

    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调研革命老区新时期的发展姓名:李召 学院:技术物理 班级:051212 学号:05121124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