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介绍

时间:2019-05-12 13:0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授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授介绍》。

第一篇:教授介绍

赵丽生教授,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副校长,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高校教龄27年。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委员,山西省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山西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高级技术职务、高级会计师职务、高级审计师职务评审委员库成员,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审组成员。赵丽生同志主要讲授会计学基础、会计发展史、管理会计等课程,并长期从事会计、财务等方面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对中国会计发展史有比较系统的研究,曾主持起草《山西省会计管理条例》,主编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会计学基础》、财政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会计综合模拟教程》及全国财政系统专科学校统编教材《税收会计》、《企业财务管理》等教材 20 余部,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5项,撰写经济、教育类科研论文 40 余篇。先后被评为“山西省模范青年知识分子”、“山西省教学名师”、“科教兴晋突出贡献专家”、“山西省青年教育专家”,2006年获“山西省青年科技奖”和“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第二篇:青海教授介绍

校历次组织的教师教学效果测评中成绩均位于前列。

(十六)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

李美华 教授

女,心理学教授,现为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师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海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常务理事,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青海省高等学校省内访问学者导师,青海省第二届省级骨干教师,青海省人才“小高地”成员。2001 年获“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荣誉称号。研究方向是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民族儿童心理发展、跨文化心理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 5 项,其中主要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 2 项;省级科研课题 4 项。参加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心理学”项目的建设工作;主持省级重点课程《教师教育学》建设项目。曾获:青海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 项;青海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 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

赵慧莉教授

女,心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海省高等学校省内访问学者导师,青海省第四届校级骨干教师,全国大学生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海省人才“小高地”成员。现为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副主任。研究领域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先后在《探索与争鸣》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发表有关心理学教学与研究方面的专业论文 20余 篇,14篇为核心刊物,主持或参与课题 20 项。曾参加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心理学”项目的建设工作及省级重点课程《教师教育学》建设项目。曾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 ; 1998 —— 1999 小岛奖励金。

崔景贵教授

崔景贵,男,1968年12月生,江苏海安人,教育学博士后,教授,现任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教育学、职教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在《教育研究》、《新华文摘》等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20多本(部),主持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等10多项,获“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表彰。

胡维芳教授

胡维芳,女,中共党员,教授,硕士,1962年7月生,重庆籍人。曾任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学系书记、系主任,现为职业心理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心理学会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州市“阳光心港”青少年心理咨询

网驻站心理专家,受聘常州市婚姻家庭促进委员会专家,校重点建设学科应用心理学方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心理、教师心理。主要研究成果:出版专著《恋爱〃婚姻〃家庭心理学》(东南大学出版社),专著《青年学生职业心理特点与辅导》获校优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主编、参编《现代心理学》、《现代教育学》、《大学生心理发展导论》、《职业教育心理学》等教材论著6本;省级精品课程群《教育心理学》负责人之一;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部主任基金《玉树地震灾后心理——社会交互援助模式研究》、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构建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高职院校BMI指数异常学生运动与心理干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比较研究》等省部级课题多项,主持青海省2010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就业压力与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区域性对比研究-----以江苏、青海为例》、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当代青年学生职业心理的实证研究》等省厅级课题多项,主持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科研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的实证研究》等多项校级课题;在《心理科学》、《高等理科教育》、《青海社会科学》、《宁波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CSSCI期刊与核心期刊13篇。曾获江苏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常州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常州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新疆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曾获国家教育部“曾宪梓教育基金师范教师奖”,新疆“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优秀考研指导教师”、校学生科研课题“挑战杯”一等奖指导教师、校教学水平评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优秀团队等称号。

蒋波副教授

蒋波,男,1974年10月出生于江苏灌南,中共党员,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副教授,教育心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8-2011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5-2008年,2008年12月培养期满考核合格),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2004年)、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09年)。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江苏省社会心理学会理事,江苏省心理学会普通与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常州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任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常州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校重点学科“应用心理学”学科带头人、校优秀教学团队“学校心理教育”团队带头人,校特色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负责人。主讲校重点课程《实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心理学专业英语》等课程。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一项,江苏省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一项,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高校哲社基金资助项目一项。2006年来,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基金(第二)、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第二)、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基金(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基金(主持)、常州市社科基金(2007、2009、2010,均为主持)等7项省部级、市厅级项目。近年来,在《心理科学》、《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教育学刊》、《全球教育展望》、《中国特殊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36篇,其中CSSCI期刊与北图核心期刊23篇。主编、参编《大学生心理发展导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与《应用实验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修订版)、《教育心理学精

编》、《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对策》、《高等教育心理学》等7部教材。曾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指导教师)、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江苏省心理学会学术成就奖二等奖、常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校教学成果特等奖、教学优秀一等奖等奖项。

戴斌荣教授

戴斌荣,1964年11月生,江苏阜宁人,心理学教授,盐城师范学院副院长。天津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后,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江苏省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盐城市心理学会会长,盐城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主任,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高等学校首批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长期担任“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正式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有《教育研究》、《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评论》等核心期刊20多篇。著《学习优良与不良儿童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比较研究》,合著综合性大学教材《基础心理学》,副主编心理学考研用书《普通心理学》,译著《心理学的历史》,参编数本教材的编写。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金课题1项,省厅级课题5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1项。指导心理专业学生论文连续6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毕业论文单篇或团队奖,并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市科研成果奖5项。

才让措教授

才让措,女,藏,硕士学位,心理学教授,心理实验室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会员,青海省藏民族文化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客座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多文化背景中的心理与教育问题研究工作。主持并参与国家级课题“青海藏族基础教育藏汉双语教学策略研究”、“中国儿童心理特征与教育研究”、“藏区双语教育政策研究”、“藏汉双语认知研究”、“青藏牧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等6项,省级课题“藏汉双语教学实验研究”、“青海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青海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10项,联合国儿基会等项目3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5部;在中国藏学、民族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论著曾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全国家庭教育优秀成果等奖项。

祁乐瑛教授

祁乐瑛,女,1971年生,博士研究生,心理学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近年来主持和承担的主要课题有:青海省社会科学项目“双语教学中藏汉双语词汇通达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族学生藏汉双语认知研究”; 青海省社会科学项目“灾后孤儿心理辅导新形式探讨——以玉树灾后孤儿助学助养为例”。在《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等学术权威杂志发表论文十多篇,主要有:“心理旋转中的外部参考框架的眼动研究” 发表于《心理科学》;“场

依存性-独立性认知方式对心理旋转的影响” 发表于《心理科学》。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心理统计与SPSS应用、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英汉双语)。

第三篇:王宁远教授介绍

王宁远教授介绍

世界著名华裔脑科学认知心理学家,“学习记忆引擎”发明人,北京大学核物理学士,美国纽约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后、斯坦福大学语言信息研究中心和斯坦福天才少年培训中心合作研究员,美国硅谷远创公司“人机互动设计师”;现任爱尼特(美国)智能科技公司CTO,首席设计师和美国第三脑研究院副院长。红杉树智能英语教育机构“智能英语人机对话学习系统”首席工程师,高级辅导员。

1990年开始研究大脑记忆规律和认知心理学的应用系统,1995年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个学习记忆知识管理系统——“学习记忆引擎”。该系统运用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领域中取得了重大成果。杨博士在大脑学习和记忆功能及其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世界权威专家的盛赞,获得了美国科学家的高度认可;在美国杨博士还将“学习记忆引擎”系统成功应用于教育、医学等领域。他的博士论文“人类镜象记忆半衰期的特性与神经机制”被乔治 斯佩林博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列为他的研究生必读文章。该研究重要的医学应用价值曾被美国《科学新闻》和《富比仕》等多所媒体报道。杨博士发明的记忆引擎技术及相关产品已让全球数百万英语学习者受益,被美国科学家赞誉为“记忆引擎”之父。

第四篇:齐伍军教授介绍4

齐伍军教授介绍

齐伍军,北京大学研教授、究员,国务院专家委员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员,三峡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企业软实力”学科带头人,最具实战实力的中国企业管理策划专家,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策划专家,管理学家,美国圣坦卡休伦大学DBA工商管理博士,具有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法学及工商管理多学科教育背景,被全国高管委人才专业委员会、中国策划协会、《今日财富杂志社》、《21世纪人物杂志社》联合举办的,2007年中国策划年会暨第四届中国“诸葛亮”策划奖专家评审委员会,授予“中国企业管理策划专家”并获得“诸葛亮”策划奖;2010年中国策划年会暨第七届中国“诸葛亮”策划奖专家评审委员会,授予“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策划专家”并获得“诸葛亮”策划奖。

齐伍军教授,多年从事工商管理理论应用研究、企业战略及投融资研究,擅长企业战略与管理策划、企业并购及融投资策划以及公司治理等专业,曾经成功策划与实施过多家大型企业的“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及管理体系”、企业重组、并购、改制、私募融资及IPO上市融资;经常受地方政府聘请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并受全国多家大学邀请为MBA、EMBA班和总裁班授课。齐伍军教授特色课程:《公司战略与持续发展》、《企业发展与上市融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效率》、《企业风险管理与规避》、《打造世界最崇敬的公司—企业软实力》。

第五篇:葛列众教授介绍(小编推荐)

葛列众教授介绍

基本资料

葛列众,男,1956年出生,工学博士,中共党员,现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博

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心理学会工业

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 1982年杭州大学(现浙大)心理学系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  1985年杭州大学(现浙大)心理学系硕士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  1992年杭州大学(现浙大)心理学系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  1985年至2004年浙江大学心理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 2004年至今,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讲课程

 普通心理学  心理学经典文献阅读  可用性理论和实践  心理学及其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

 方向1:产品可用性研究及其评价  方向2:面孔的认知研究  方向3:人计算机交互

获奖情况

 面孔认知规律系列研究,2009,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 Activation of Face Expertise and the Inversion Effect,Liezhong Ge, et、all,Psychological science,2006,V17,No1,12-16,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07年,排名第一

主要科研项目(近五年)

1.动态整体面孔认知加工的认知机制的研究,国家基金

31070908,2011.01-2013.12,项目主持

2.不同动态信息对整体面孔认知加工的影响作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100970,2010.6-2013.6,项目主持

3.Development of face processing experts,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U S,2R01HD046526-06A1,2010-2015,中方负责人。

4.眼动跟踪系统及控制软件,成都飞机研究所,2010-2012,项目主持,5.高校教师评价改革的实证研究,浙江省教育厅项目,项目主持 6.手机软件界面的可用性标准的研究,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2009年-2010年,项目主持

7.Nokiastroke++新型输入法的评价,2008-2009年, Nokia公司,项目主持

8.安全事故的心理学研究,浙江省电力公司,2009年-2011年,项目主持。

9.军用雷达的界面分析和评价,海军医学研究所,2009-2010年,项目主持

10.微波炉操作的可用性评价,2009年,美的公司,项目主持 11.Development of face and chinses character processing;Na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0713651-N,2007-2012,中方项目负责人

12.IPTV遥控器和EPG优化需求分析和设计,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08-2009年,项目主持

13.Mobiledu Commercial Version User Study-Z,Nokia Corporation,2008年,项目主持

14.手机UI原型评估,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2008年,项目主持

15.联想手机原型评价实验,上海联想研究院,2008年,项目主持 16.动态面孔认知规律和特点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0710),2007-2008年,0713610-A。项目主持 17.Nokia维新网站的可用性评价,2007-2008年,Nokia公司,2007年,项目主持

18.电信标志可用性测试,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007年,项目主持

19.数码e房界面交互体验研究,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2007年,项目主持

20.手机中文手写笔迹采集项目描述,Nokia公司,2007年,项目主持

21.字体的工效学研究,北京联想研究院,2007年,项目主持 22.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和实践验证,DBA060092,教育部重点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06立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项目主持

23.中兴手机PUI评价研究,中兴公司,2006-2007年,项目主持 24.触觉提示/反馈工效学及交互研究,北京联想研究院,2006年,项目主持

25.手机字体的可阅读性研究,诺基亚公司,2006年,项目主持 26.联想手机可用性研究,上海联想研究院,2006年,项目主持 27.贸易通软件研究,阿里巴巴公司,2005-2006年,项目主持 28.华为手机原型序列的可用性研究 深圳华为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2005年-2006年.项目主持

29.Media Console 1018遥控器改进测试项目,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2005年,项目主持

30.惠普打印机可用性研究,惠普公司,2005年,项目主持 31.Development of face processing expertise in children,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U S A:1 R01 HD046526-01,2003-2008,中方负责人

发表主要论文(近五年)

1、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in the processing of same-and other-race faces as revealed by eye tracking in 4-to 9-month-olds;Shaoying Liu, Paul C.Quinn ,*, Andrea Wheeler , Naiqi Xiao, Liezhong Ge,Kang Le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2011,108(1): 180-189.2、胡凤培,滑娜,王哲,葛列众*,自适应设计对语音菜单系统操作绩效的影响,人类工效学,2010,6,,16(2),1-4

3、葛列众、王宇轩、王琦君,电子信箱的可用性实验研究,人类工效学2010,3,16(1),9-13

4、刘泽文、郭谦、葛列众*,非特异性视觉特征提示对儿童错误记忆的影响,心理科学,2010-06-01,33(4), 976-978

5、葛列众、魏欢,手机网页界面可用性研究综述,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7,27,33-35

6、葛列众、万佳,产品包装的可用性研究综述,包装工程,2010-03-10,31(5),132-136

7、施臻彦、葛列众、胡晓晴,驾驶分心行为的测量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人类工效学,16(3),70-74,2010,9

8、刘泽文,郭 谦,葛列众*,两种视觉特征提示对儿童错误记忆发展的影响,心理学报,2010 Vol.42(03):406-414

9、Kelly, David J., Liu, Shaoying, Lee, Kang, Quinn, Paul C., Pascalis, Olivier, Slater, Alan M., Ge, Liezhong, Development of the other-race effect during infancy: Evidence toward universal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04(1), pp 105-114, 2009/9.10、Ge, Liezhong, Zhang, Hongchuan, Wang, Zhe, Quinn, Paul C., Pascalis, Olivier, Kelly, David, Slater, Alan, Tian, Jie, Lee, Kang,Two faces of the other-race effect: Recognition and categorisation of Caucasian and Chinese faces,Perception, 38(8), pp 1199-1210, 2009.11、Ge, Liezhong, Anzures, Gizelle, Wang, Zhe, Kelly, David J., Pascalis, Olivier, Quinn, Paul C., Slater, Alan M., Yang, Zhiliang, Lee, Kang,An inner face advantage in children's recognition of familiar peer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01(2), pp 124-136, 2008/10.12、葛列众 滑娜 王哲,不同菜单结构对语音菜单系统操作绩效的影响, 人类工效学.2008年,第14卷第4期,12-15

13、符健春,刘爱伦,葛列众,面孔认知的左手优势效应研究, 人类工效学.2008年第14卷第2期, 1-3

14、McCleery, Joseph P., Zhang, Lingyun, Ge, Liezhong, Wang, Zhe, Christiansen, Eric M., Lee, Kang, Cottrell, Garrison W.,The roles of visual expertise and visual input in the face inversion effect: Behavioral and neurocomputational evidence,Vision Research, 48(5), pp 703-715, 2008/2..15、Ge, Liezhong, Anzures, G., Wang, Z., Kelly, D.J., Pascalis, O., Quinn, P.C., et al.(2008).An inner face advantage in children's recognition of familiar peer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01(2), 124-136.16、王哲,葛列众,面孔和汉字双关图的反转效应,心理科学,2008,31(2):363-366

17、Kelly, D.J., S.Liu, Ge, L.Z., et al.(2007).Cross-Race Preferences for Same-Race Faces Extend Beyond the African Versus Caucasian Contrast in 3-Month-Old Infants.Infancy, 11(1), 87-95.18、Kelly, D.J., Quinn, P.C., Slater, A.M., Lee, K., Ge, L.Z.(2007).The other-race effect develops during infancy: Evidence of perceptual narrowing.Psychological Science, 18(12), 1084-1089.19、戴均开,葛列众,手机原型界面的可用性评估,人类工效学,07年6月,第2期,13(2),57-59 20、胡凤培 陈运超 葛列众,页面标签和页面结构对视觉搜索策略的影响,人类工效学,07年12月,13卷第4期,4-6,21、何灿群,李宏汀,葛列众*,按键位置对手机键盘拇指操作绩效的影响,心理科学,07年,30(6),1402-1404

22、葛列众,肖乃奇,李宏汀,面孔识别动态增益研究综述,应用心理学,13(4),2007年,12月

23、葛列众,王琦君,王哲,采用Focus + Context 技术改进网页注册界面可用性的实证研究,人类工效学,2007(3),Vol.13 No.3, 28-30.24、葛列众,戴均开,王哲,手机可用性的绩效评估实验,人类工效学,06年12月,12(4),8-10

25、刘钦瑶;葛列众;刘少英,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07,第一期,07年,2月,p65-69

26、刘少英*,葛列众,朱瑶,4岁幼儿线条偏好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6.05,733-734

27、李宏汀*,葛列众,罗静,人脸单维结构信息变化对人脸认知影响研究,心理科学,2006.07,878-881

28、张芝,葛列众等,前瞻性记忆的理论模型综述,应用心理学,v12,no1,06年3月,91-94。

29、张芝,王健,张彤,葛列众*,任务重要性对前瞻性记忆的迁移恰当加工效应的影响,心理学报,2006,38(5),718-723 30、王哲,葛列众,人脸特征信息反转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06,v29,no6,1351-1353

31、何灿群,葛列众,知觉组织原则在现代图形创意设计中的应用,包装工程,v27,no1,2006.2,148-150

32、何灿群, 葛列众,格式塔原理在图形创意设计中的应用.包装工程,V27,no1,148-150, 2006.33、何灿群,葛列众,可用性测试在用户界面设计中的重要性,装饰,2006.5

34、Liezhong Ge, Zhe Wang, Joseph P.McCleery, and Kang Lee,Activation of Face Expertise and the Inversion Effect,Psychological science,2006,V17,No1,12-16;主要论著

1、刘泽文,葛列众,牛玉柏,姜海燕,教师胜任力建模--人才选拔与考核实例分析,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21885-8,2008, 联系方式

 通讯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西区2号大街5号(310018) Email: topglzh@163.com  Tel:0571-86843237

下载教授介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授介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大法学导师介绍:何家弘教授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导师介绍:何家弘教授 一、简介 何家弘,北京人,未及成年便到“北大荒”务农,当过拖拉机手、司务长、子弟小学教师等;“返城”后当过建筑工......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庞红教授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庞红教授 教师档案:庞红 性别女职称教授 职务电子邮件panghong@ruc.edu.cn 工作时间1974年4月接待日 教育背景中央......

    文物鉴定专业—李臣教授介绍[小编推荐]

    文物鉴定专业—李臣教授介绍李臣,男,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41年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现定居北京。 2011年在中国收藏家协会被评为陶瓷收藏鉴赏家(有证书),是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拍宝......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湘林事迹介绍

    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湘林 徐湘林,男,1955年4月出生于湖南湘乡,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湘林事迹介绍。1978-1982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毕业,1982-1987年在北京大......

    介绍你教授 “地图”部分的有效教学策略5篇

    、通过学习“初中地理‘地图’的有效教学策略”课程,请介绍你教授 “地图”部分的有效教学策略(按照2011年版课程内容标准)。提交者: 刘志辉(提交时间:2012-7-17 9:44:08) 答题内容......

    教授寄语

    动物科技学院 吴常信教授 大学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是人生重大的转折,是开始人生创业的起点。知识是你事业腾飞的翅膀,知识象浩瀚的大海,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你们要学无止境,孜孜不......

    教授观后感

    一、珍惜自己的工作。今天,在我身边,有数以万计、刚刚走出校园艰难择业的大学生,也有很多下岗的员工,而我很庆幸,拥有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企业,拥有一间窗. 明几净的办公室,拥有一......

    邀请函教授[合集]

    尊敬的教授:您好! 我们是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的研会成员。我们热爱物理,因为物理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学科。物理是拥有美感的,热爱物理让我们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物理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