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范进中举》有感
读《范进中举》有感
《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编写的,文章选自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一部以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为中心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范进中举》这个故事是《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
一。主人公范进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本文写他接着参加乡试又中了举人一事,文中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
在文章中,范进中举前后乡民对他的态度,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范进中举前,范进去应乡试,家里人饿了两三天,也没有人过问,出榜那天,他穷得没有米煮饭,也没有人来慷慨相助;范进中举后,人们竭力奉承,唯恐不及:「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了两只鸡来的」,范进被胡屠户一巴掌打晕后,众邻居齐上前替他抹胸口、背心,争先恐后地巴结他。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世态炎凉!
读了文章后,可分析出,范进一生热衷于功名,虽然日子 过得很清苦,但始终把自己的精力于科举考试,虽然屡遭挫败,仍寄望甚深,直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后来他打算去应乡试,却被胡屠尸户奚
落,叫他死心,但他宁可让家人挨饿也要再去应考;及至中举,他竟然欢喜得发了疯,这足以表现了范进非常热衷于科举考试。
但范进虽然如此之热爱科举考试,却不失几分老实忠厚。在生活中,范进善良安分孝顺母亲,夫妻和睦,与邻居坊众的关系良好,更不曾因穷人而作出贪鄙、越轨的行为;他中举后没有骄傲自大能保持一向谦厚的品德。所以我认为范进也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邻居。
但老丈人胡屠夫对范进的态度,使范进变得怯懦麻木。胡屠户在范进中秀才后,盛气凌人地辱骂他,说他是「现世宝」、「穷鬼」、「烂忠厚没用的人」、他只是唯唯诺诺,还说「岳父见教的是」;他向胡屠户借盘费,胡屠户用不堪入耳的说话骂他,甚至骂他母亲是「老不死的老娘」,他也毫不生气,充分表现出范进逆来顺受、怯懦麻木的性格。
范进由于热衷科举考试,而变得迂腐无能,只看重书本知识,而不知生活实践,不知道该如何生活 :家里穷得无饭吃,范进手足无措,要等母亲「吩咐」,才慌忙出去卖鸡,可是他在集上一踱一步,东张西望,老半天仍未能把鸡卖出,证明他平日只埋首读书,缺乏谋生技能;邻居告诉他考中了举人,他以为别人骗他,无奈地请人家不要和他开玩笑,以及他喜极发疯的狼狈相,都说明范进迂腐无能。可看出范进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只是幸亏最后考中了举人,也算是没有白忙活儿一场。
这篇文章中的范进让我联想到了上周学习的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这两篇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主人公都是生活在封建社
会,都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只注重于书本,而不看重实践,导致了自己没有谋生的技能;但范进最终考中了科举,而孔乙己最后考科举不成,反而搭上了自己的命。只不过,范进忠厚老实且勤快,而孔乙己好喝懒做以偷东西为生还死要面子活受罪。并且范进还有家人可以照顾他,但孔乙己只是孤身一人,没有亲人可以依靠,所以孔乙己与范进的结果定然不同,孔乙己注定以悲剧结束。其实两者都是包含喜剧成分的,只不过孔乙己是以喜衬悲,范进一喜到底。
虽然文章主要意在描写范进,但文中始终令我映象最深刻的人物并不是主人公范进,而是主人公的老丈人胡屠户,胡屠户他庸俗势利,在范进中举前潦倒穷困时,胡屠户辱骂他为「现世宝」、「穷鬼」,说他「尖嘴猴腮」,想中相公是「癞虾蟆想食天鹅肉」;当提到「万贯家私」的张老爷等时,便说是「文曲星」下凡,「一个个方面大耳」。由此可见,他嫌贫爱富。
并且从他的某些言语来看,胡屠户也是一个 凶暴粗鄙的人,他听见范进想借盘费去考乡试,便辱骂范进说「不要失了你的时了」,语气凶暴;又叫范进「撤抛尿」照照自己的样子,骂他「想天鹅屁吃」;提到范进的母亲时,又骂她为「老不死的娘」,综上所述,可看出胡屠户用语粗鄙,不堪入耳。
读了之后,我的感慨莫过于是欣慰,多年考科举,最后终于考中,能不让我欣慰吗?
第二篇:读范进中举有感
读《范进中举》有感
《范进中举》 的故事,见于小说的第三回,是 《儒林外史》中写得最精彩的片断。范进是一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耗在科举上,将中举取得功名利禄当作唯一的奋斗目标,几十年屡试不第,也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其灵魂完全被科举的锁链缚住了。当他真的中了举,几十年梦寐以求的希望一旦变成现实时,他竟然不敢相信,还以为跟从前一样是别人在欺骗嘲笑自己。当他看到那张实实在在并非幻觉的捷报时,这从天而降的大喜,竟变成一种巨大的冲击力量,范进那颗因饱经折磨而变得老弱的心灵,便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刺激。于是,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便发了疯。
范进中举发疯,是极端夸张的笔墨。但由于作者从围绕着范进的环境和人物上,充分地写出了他之所以会发疯的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因而又显得非常真实。在某种意义上说,范进热衷追求功名富贵的心理和行动都是不由自主的,而是受恶浊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习所支配的。小说从社会环境出发,一方面描写了范进由这种社会环境决定的辛酸悲苦的命运,另一方面又描写了他从这种辛酸悲苦的命运中产生出来卑怯屈辱的性格。他每一试赴次都充满着希望和幻想,而每一次都是无例外地失望而归,积几十年的痛苦经验,他几乎已经完全陷入了绝望的境地。他热切地盼望能够考中,却又不相信自己会真的考中。小说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将范进这种从生活经验里产生的、交织着希望和失望的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描写得细致入微,生动逼真。
范进热衷于功名利禄,希望能够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范进未中举前,作为读书人,不仅物质生活水准远远不及手艺人胡屠户,甚至也不及那些 “做田的,扒粪的” “平头百姓”。中举前他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每日小菜饭”,“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穿的是破烂不堪的麻布衣服,靠着胡屠户的救济才能生活。虽然家中断粮,他仍要去参加乡试,置老母和妻子挨饿于不顾,可见他艳羡功名富贵的急切心情。那么,“中举”意味着什么呢?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中举”就意味着自己再也不会在亲戚朋友和邻居面前抬不起头来;“中举”就意味着到了自己扬眉吐气的时候了,用鲁迅笔下阿Q的话来说就是“要什么就是什么”,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中举”就意味着天上也可以掉下馅饼来。换句话说,就像买彩票中了头奖一样,中举就意味着做官,做官就有权,有权就可以发财,房子、田产、金钱、奴仆就会不招自来。科举考试就像龙门一样,跃过了它,就会荣华富贵一生;跃不过它,就会穷困潦倒一生。正是在这种巨大力量的引诱和挤压下,范进才那样舍身忘命、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举业的成功,穷尽几十年的精力,直到须发斑白也不肯罢手。在某种意义上说,范进热衷于追求功名富贵的心理和行动都是不由自主的,是受恶浊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习所支配的。在这里,由科举考试所造成的“功名富贵热”,就像病毒一样在整个社会中传布扩散,毒化人们的灵魂。不仅出入科场的士子,而且就连操刀宰猪的屠户,也都中毒很深。在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喜和怒、冷和热的根本变化。范进中了秀才时,胡屠户一边来祝贺,一边又挖苦、讽刺、责骂,肆意侮辱范进。胡屠户先“一口啐在脸上”,接着骂了个“狗血喷头”,什么“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什么“尖嘴猴腮”,什么“不三不四”“癞虾蟆”“想天鹅屁吃”,什么借给盘缠是把银子“丢在水里”,连范进的娘也成了“老不死的”,“一顿夹七夹八,骂得范进摸门不着”。此时的胡屠户,认定范进不会中举,成不了“文曲星”(因为他到底不是“方
面大耳”)。胡屠户的一顿好骂,几乎把能找到的所有恶毒的词语都用上了,充分地表现了他那种尖酸刻薄的市侩本性和乡井流氓的无赖品行。范进依然是屁也不敢放一个,显现了他人穷志短、屈辱懦弱的性格。然而当范进一旦真的中了举人时,在胡屠户眼里他马上就变成了天上下凡的“文曲星”,对他的称呼也立即从“现世宝穷鬼”改成了“贤婿老爷”,连说他的相貌也由从前的“尖嘴猴腮”变得品貌非凡了。胡屠户这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全部秘密就在于他说的一句话:“姑老爷今非昔比”了!这“今非昔比”四个字,写出了功名富贵在他心中的分量,一下子就挖掘到了人们的灵魂深处,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世态人情。
不单是胡屠夫,范进的亲戚和邻居们也是一样,在他们长期的冷嘲热讽之下,范进已经没有了自信。当经过几番的考试都没有达成自己的愿望时,范进早已被亲戚与邻居长期的冷嘲热讽和自己的自卑与自贱打倒了,从而处于一种极度的自卑当中。那么,这时的范进,作为一个曾经对功名热衷、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和抱负的读书人来说,早已死了。活着的,是一个没有信心、极度自卑的范进,一个大家心目中那样的范进。因而,当邻居告诉他“中举”时,他认为邻居“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因为他早已没有信心,根本就不会认为自己会中举,他之所以去参加“乡试”,主要是不“甘心”罢了。从中可以看出,正是因为他经常遭到邻居们的奚落和嘲讽,所以他不再相信邻居们所说的话了,只认为这又是邻居们在戏耍和捉弄他。同时也可以看出,范进早已习惯了邻居们对他的冷嘲和热讽。以科举成败论英雄,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情世故和社会悲哀。当范进确定自己“中举”后却疯了,主要原因是范进把自己一贯的自卑和压抑,一下子都释放出来了,就像一个气打得太胀的气球一下子炸了。可以这样说,范进的疯是从一个极端——热衷功名,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和抱负,转向了另一个极端——受尽了左右邻居、亲朋好友的讽刺和打击,处于一种极度自卑和压抑的状态。而范进的中举,又使他从一个极端——一种极度的自卑和压抑之中,被抛到了另一个极端——居然“中举”了。
中举后,范进还是范进,可是中举给他带来了整个身份地位的变化,像有神附身一样,他的生活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真实地再现了“贵为乡人畏,贱受乡人怜”的社会现象。在范进中举以前,一家人穷得快要饿死时,没有一个人来关心帮助;而范进中举的消息一传开,他们竟争先蜂拥而入,贺喜、帮忙、送钱送米,献尽了殷勤。通过这些人物前后态度的变化,作者写尽了科举考试制度下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此外还写到了有钱有势的乡绅张静斋,也主动来登门“攀谈”,并送来银子和房子。作者就是通过范进周围的人物在他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十分真实地表现了整个社会艳羡、追求功名富贵的普遍倾向。文中人物在“范进中举前”和“范进中举后”的态度变化简直可以和《变色龙》中善变的警官奥楚蔑洛夫相媲美,真是人情冷暖逐高低啊!
第三篇:范进中举范文
《范进中举》教案
主备人 杨长春(2014年10月23日)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儒林外史》的介绍。
2.讽刺艺术的表现形式——夸张、对比、写实。方法过程
1.欣赏小说的讽刺艺术。2.比较阅读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体会作者对丑恶现象进行辛辣讽刺的艺术。
二、学法引导
因《范进中举》是长篇小说节选,学生要想较好地完成该课的学习目标,宜课外阅读《儒林外史》全书,对该书的整体情况,包括所刻画的人物,所选取的典型题材,反映的主题,主要的艺术手法有个大体的了解。学习本文时,着重从范进的语言、动作分析其性格,抓住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及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原因的讨论分析,理解本文的主题及艺术特点。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与动作。
(2)对比、夸张与直接写实在讽刺小说中的作用。2.难点
旧小说中的雅语与口语。3.疑点
同是读书人,范进与孔乙已有何不同? 4.解决办法
重点问题主要由学生阅读分析得出答案,难点多参照文下注解解决,疑点采取结合上几节课内容进行两个人物的比较的方法解决。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查找资料,谈对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了解。2.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分析。
(1)从范进中举前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及其自身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及世态人情。(2)范进喜极而疯片断赏析。(3)胡屠户形象分析。
(4)对比、夸张、直接写实的讽刺手法。
3.教师推荐《儒林外史》精彩片断,师生共同赏析。4.范进与孔乙己比较阅读,教师点拨,归纳。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介绍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2.从范进中举前后地位、经济状况变化把握科举制度的罪恶,从周围人的态度变化了解世态。
3.范进喜极而疯片断精读。(二)整体感知
《儒林外史》是古代讽刺小说中的精品,所以在一开始应予以介绍并鼓励课外阅读,这也能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人物主题的认识。而后分析课文内容,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主人公范进的遭遇及性格。
(三)教学过程 1.课前检测
(1).作家、作品简介(由学生根据所查找资料,谈对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了解。)吴敬梓,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也曾热衷功名,便考场屡屡失意,同时在家境由富到贫的变化中,他也饱尝世态炎凉,这些使他对现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促使他写下了长达三十万字的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
(2).在该字后面的括号内注音。
中()举 作揖()商酌()拙()病 相()公 兀()自 带挈()名讳()桑梓()啐()在脸上 倒()运 不省()人事 攥()紧 解()元 腆()着
(3).释义
唯唯连声:
拙病:
不省人事:
兀自:
2.设疑自学
听课文范读录音,要求
(1)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将选文分成“中举前”和“中举后”两个部分。
(2).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胡屠户是一个怎样的人?(3).范进中举后,周围人有什么反应?说明了什么?(4).你怎样评价范进这个人物?
3.展示交流以及精讲解疑 范进形象分析(1)中举前
学生默读第1、2两段,[思考]两段有哪些地方能表现范进的社会地位与经济状况?在这种情形下,他仍偷偷参加乡试,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如“这十几年,不知猪油也曾吃过两三回”,“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几句可见范进家境贫寒,而胡屠户对他的轻侮中可见他社会地位低下,面对屠户的训骂,他竟然“唯唯连声”。在这种情形下,他仍偷偷赴试,更表现出他对功名的热衷。
(2)中举后
放范进发疯的画面,学生读第5段范进喜极而疯片断,给其划分层次,并分析这里有哪些文句的反复,这种反复说明了什么。
明确: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昏厥一疯跑一跌倒一疯走上集。这里拍手的动作、笑的表情多次重复,“我中了”一句话反复出现。拍手、笑印证了他是因喜而疯,“我中了”体现他念念不忘的是科举,一旦中举,喜极而疯,这一情节的设置,充分表现了范进的利欲熏心,从而揭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学生读第5至12段,[思考]范进中举之后地位、经济状况发生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范进对胡屠户的态度有何变化?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中举之后,范进地位马上提高,这从周围众邻居的称呼“范老爷”,胡屠户的言行,张静斋上门几件事都可看出。而张静斋送钱送房子,可见范进经济状况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更预示他从此将走上富贵之路。他对胡屠户的称由“岳父”转为“老爹”,可见他性格中有虚伪的一面。
从中举之后看,范进已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新贵,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功名富贵,但他也马上表现出虚伪、世故的性格,对胡屠户态度变化,与张静斋称兄道弟,这就表现他已被科举制度所腐蚀,所同化。
4.当堂测试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二、课后练习五第2小题。(四)总结、扩展
本课对于范进形象的分析是一个重点内容,通过分析,我们重要的是明确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孔乙己没有进学、潦倒一生,范进进了学又如何?不过变为统治阶级的走卒而已,不同的命运、相同的主题。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对胡屠户描写部分,体会人物性格。2.课外阅读《儒林外史》第四、五、十三至十五回。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胡屠户形象分析。
2.对比、夸张、写实的讽刺手法。3.范进与孔乙己形象比较。4.《儒林外史》精彩片断阅读。(二)整体感知
本课时以讽刺艺术的欣赏为重点,以胡屠户的形象分析其实也贯穿这一内容,范进与孔乙己比较、精彩片断阅读求粗不求细,大致轮廓出现后让学生自己揣摩。
(三)教学过程 课前检测
1.下列加黑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带挈(qiè)
相公(xiàng)
B.腆着(tiǎn)
星宿(xiù)
C.解元(xiè)
兀自(wù)
D.绾着(wǎn)
轩敞(chǎng)
2.解释下列句中加黑的词语()
(1)如今你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
(2)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
(3)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4)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乡试年——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由秀才去应试。轮到乡试这一年就叫“乡试年”。
B.文曲星——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能高中做大官的人,就是“文曲星”下凡。
C.解元——乡试中举,第一名叫“解元”,第二至第十名称为“亚元”。
D.讳——就是“忌讳”,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敢直呼其名,叫做“忌讳”,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的。
4.填空。
(1)《范进中举》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小说家,其代表作品就是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________。
(2)我国古典四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分别是________,时代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疑自学、展示交流、精讲解疑
1.以胡屠户为例,分析本文的讽刺艺术。
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讽刺艺术。讽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夸张、反语以及直接写实等。
[思考]本文主要用丁哪几种形式?结合胡屠户形象分析逐一进行说明。明确:主要用了对比、夸张和直接写实三种。(1)对比 胡屠户对范进的前后态度变化。对范进的称呼“现世宝”一“贤婿老爷”。
对范进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一“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贺礼 “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动作。“腆着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一“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那手早颤起来”,“干思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通过对比,表现出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2)夸张
胡屠户打了范进之后,“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众人回家时,“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这种细节上的夸张,用漫画式的笔法显示出胡屠户对范进畏惧、巴结的情态。(3)直接写实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五第1小题。
这里胡屠户的动作“攥”、“舒”、“缩”、“揣”及“紧紧”、“连忙”两个词活画出他那副贪财虚伪的小人相。
通过对比、夸张、写实的手法,胡屠户的性格跃然纸上:这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市侩形象,他欺贫爱富、贪财虚伪、庸俗自私。
学生讨论文中对其他人物的讽刺描写,如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情状。2.学生讨论,比较范进与孔乙己形象。
教师提示:可以从人物性格,人物的遭遇,人物与作品中其他的人关系几方面着手。范进逆来顺受,甘受屈辱,孔乙己自视清高、孤芳自赏;范进世故虚伪,孔乙己迂腐善良;范进中举之后成为统治阶级,享受荣化富贵,孔乙己连秀才也没考上,最后被打折了腿死路一条;范进中举后,周围人巴结奉承,送钱送银子,孔乙己一生遭人嘲笑,掌柜最后记得他还是因为他欠了酒钱。作者的态度:吴敬梓对范进以批判为主,鲁迅对孔乙已有批判,也有同情。当堂测试
3.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三。(四)总结、扩展
本文与《孔乙己》相比,是通过一个中举的人,围绕“中举”这一事件,描写各色人等的种种丑态,从而揭露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揭露当时社会中趋炎附势的世态。作者用了对比、夸张、直接写实的手法对这些人物进行描写、讽刺,大大加强了文章的批判性。
比较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作为比较的双方应具有可比性,即有共性与个性。同样,除了范进与孔乙己,还可进行丁举人与张静斋的比较,胡屠户与张静斋的比较。这些比较都有利于深入地把握人物性格。
下面进行《儒林外史》精彩片断的阅读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找一个带有明显讽刺的片断进行阅读,然后集中讨论。示例1 第四回写到范进到知县汤奉处打秋风,当知县看到范进因守制而不用银镶杯箸,不用象箸时,很担心他不用荤酒,正在此时,却见范进“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这才放心。一句“大虾元子”的描述将范进虚伪的性格暴露无遗,同时也表现出封建礼教的虚伪性。
示例2 第五回写到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众人都不得要领,其妾赵氏猜出他的心事“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恐费了油”
《范进中举》问题案参考答案
1.在该字后面的括号内注音。
中举(zhòng)
作揖(yī)商酌(zhuó)拙病(zhuō)相公(xiàng)
兀自(wù)
带挈(qiè)名讳(huì)桑梓(zǐ)
啐在脸上(cuì)
倒(dǎo)运
不省(xǐng)人事
攥(zuàn)紧
解(jiè)元
腆(tiǎn)着 2.释义
唯唯连声:连连答应。唯唯,答应的声音
拙病:倒霉的病 不省人事:不明白人事;昏迷。
兀自:只管 2.中举前,胡屠户对范进又训又骂;中举后对范进又敬又畏,阿谀奉承令人肉麻。文中胡屠户说的、骂的、训斥的、夸口的、奉承的、恭维的话,占了很大的篇章,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一个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形象。
3.中举前,邻人们对范进的困窘不闻不问,甚至百般奚落嘲讽;中举后又拿鸡蛋又拿白酒,“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通过这些鲜明对比,无情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揭示了科举制度扭曲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本质。在现实基础上的夸张,是讽刺艺术的重要手段。课文成功地运用了夸张这一手法。范进因中举而发疯,就是通过合理夸张而设置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因中举而发疯的事未必多见,但热衷科举、醉心功名利禄的封建知识分子,十年寒窗苦,有的甚至是读到须发皆白,中了举欣喜若狂,落了榜痛不欲生乃普遍现象。小说在此基础上合理夸张,不仅真实可信,而且更典型,更能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
4.范进: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中举前穷困潦倒,地位卑微,逆来顺受,甘受屈辱。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使他惊喜得发了疯。课文刻画范进中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
一、1.C 2.(1)规矩(2)教我(3)家乡(4)戏弄、捉弄
3.D 4.(1)吴敬梓清《儒林外史》(2)三国水浒西游红楼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 曹雪芹元末明初元末明初明清
二、5.①昏厥 ②疯跑 ③跌倒 ④疯走集上
6.体现了众人趋炎附势的心理。
7.中举的喜报,是范进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这喜报表明他从此将身价百倍、荣华富贵以至他竟不能相信这天大的喜讯能与自己有联系,如在梦幻中一般,报贴分明就在眼前,他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才确信是真的。几十年来的苦水闷气一吐而光,他狂得完全忘形了,竟至旁若无人“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这意味着他已失常变态;“灌了过来”,意味着范进喜得昏厥过去,真的完全不省人事,牙关咬得紧紧的,不得不扒嘴巴硬灌。“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意味着他的疯狂,疯劲十足。“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又意味着他疯得不知东西南北,那种疯态丑恶不堪。“大眼望小眼”意味着众人的惊讶,范进疯得简直不可思议。这些加点词语包含着非常辛辣的嘲讽意味。
8.不能去掉。强调孔乙己身份的特殊,预示了他悲剧的必然性。
9.不重复,强调众人无一例外地把孔乙己作为取笑的对象。
10.叫故意高声
11.矛盾、羞愧、自欺欺人。
12.在世态炎凉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对权势者或敬畏或谄媚,对不幸者或侮辱或取笑,冷酷无情。
13.(1)他们本来都是老实善良之辈,受封建文化的毒害和科举制度的愚弄,毫无反判精神,热衷功名,迂腐可笑。
(2)这种迂腐的制度诱使读书人以功名为念,将青春乃至大半生都浪费在应试和科场上,读书人只知经书八股,没有真才实学,丧失谋生本领。这种制度一面造成一批爬在人民头上的老爷,一面造成一批对社会毫无价值的废物,致使社会对两种读书人的态度截然不同,世态炎凉,人心势利。
1.
第四篇:读《范进中举》有感800字【4篇】
读《范进中举》有感800字【1】
今日学了《范进中举》一课,虽说前几次读的时候觉得烦琐的很,只不过是些描写罢了,但读的次数多了,方才体会到吴敬梓的用心。
有人说这是一部喜剧。当然,文中人物滑稽的动作、表情、神态都刻画的惟妙惟肖,也确实会让人不禁大笑,再加上最后大团圆的结局,就更证明了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喜剧
但大笑之后,却也不得不去挖掘文章所包含的更深奥的意味。范进在中举之后就疯了,口中还不时地说着:“噫,好了,我中了……好了,我中了”。他独自跑到一个破庙中,在路上又摔了一交,沾了一身黄泥,甚至都把头发摔散了,蓬头垢面的。然而这时也不忘说:“好了,我中了”从这一点看来,他又是那么可悲,可悲的不是那让人不堪入目的外表,而是他早就失去了的灵魂。他只不过是那个时代中众多科考文人的一个,而他也很具代表性,那时的人们把自己的一切希望都放在了通过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上。科举考试,的确束缚了人的思想,也包括人的灵魂和自由。为了自己的幸福人生,他们不得不去十年寒窗来换取后半生的荣华富贵。那么我们现在呢?在审视过去那个时代的死板的时候,又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现在的教育和那时候没有什么区别呢?是的,虽说我们现在的个性可以张扬,但是我们又拥有多少自由呢?每天11门课程,学得人头大,更可怜的是,每天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竟然成了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
在政治课上,我们也曾学过:当今社会,各国之间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我们要尽一切努力发现教育,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语文可上,我们学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修辞之学使人善辨…… 似乎我们现在是在充实自己。
也许吧!
其实现在仔细想想,如果我们是范进,说不定会比他还疯的厉害,因为他的毅力是许多人所无法做到的,花费整整34年的时间去学习,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办到。范进——古代版的孔乙己。
换个角度来看看吧,范进的老丈人,就是文中的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后所表现出来的差别,让人判若两人,简直不敢相信,他那势力、虚伪的性格也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是典型的市井小民的形象。他的变化其实也不足为奇,因为直到现在,我们这个所谓的文明社会,这样的现象又何足为奇呢?
读《范进中举》有感800字【2】
学完《范进中举》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的科举制度,从而也让我略懂学习为何。
文中的范进开始已是秀才,后又中了举人,期间发生了一穿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从这些事情中让我看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的欺贫爱富与麻木。
范进54岁才中的秀才,接着还要考,为的就是做大官,做大官的好处大概是从老百姓身上贪银子比较容易。这一点文章也表现出来了,范进刚一中举,胡屠户的态度立刻改变了,众邻居赶紧拿来鸡,米,钱,张乡绅又送房子又送车,真是收获不小啊!我想当时大部分读书人是为官清廉,愿为民请命的,可是这种人必定是少数,又怎么改的了当时的风气。所以当时的科举制度足以使知识分子的精神受到摧残,变的麻木,只知为官为财而学习考试。
本篇文章写的是明朝之事,但事实作者吴敬梓用明时的事情来反映当时清朝的现状。后来我通过查资料得知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他主要是从《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中选定写作作为题目。而文章的格式也是有规定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句子称作四比。后来又叫八股。按当时来看,为了考上大官,就只要练好八股文了,连作文都要定格式,不知自己的想法有没有表达出来,可要是这样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现在,有时也在为考试学习,象作文会有几种模式,它或许能保险些,让你在考试中少扣几分,比如写作开门见山,当然这是最好的方法,可以让你的主题更加的明确,但总不能写的所有文章都是这样吧?我承认我这篇文章就是开门见山的,所以写作时我们要有所选择,掌握一定的技巧,模式是为了让自己的文章更精彩,而不是为了让老师觉得更贴近那张死的评分标准而给分的。
我们学习一定是为了自己学,而不是像范进那样为了做官,贪大财,当然也不只是为了考大学,找工作而学。有时我们真该自私些,为自己的喜好,为使知识更加实用,更精去学,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学习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文学使人善辩”,可见不管学什么,对我们自身都是有好处的,而且并没有什么名人说过学习只为考大学。
科举制度没了,但有些风气还在,我们万万不可被它们所迷惑,一定时刻记住我们为什么而学。
读《范进中举》有感800字【3】
初识《儒林外史》是在看京剧《范进中举》之后。看完之后不觉惊异于作者的独具匠心,却没有领略导作者的真正用心,直到翻开《儒林外史》浏览了整个故事之后。
《范进中举》讲的是五十四岁的老童生范进终于考上举人,欢喜至疯,最后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清醒的故事。非常简单的故事,但纵观全文事实上却并不是那么简单。
中举从范进身上来看是好事,苦考了三十四年终于出头,从他发疯来看足以看出那时的读书人对功名痴情一片,像周进哭号着为秀才名分磕头撞板。但他们的痴情并不是为了道德理论上的治国之经,而是纯粹的个人升官发财。还有范进中举前后判若两人,中举前萎缩地向老丈人低头称事,中举后便有了老爷大人们的官腔。甚至在为母亲守丧时,在打秋风的筵席上大吃大喝。而他仅仅是中举,不出两个月,什么房产、田地、金银、奴役,不请自来。范进是千万得中读书人的代表之一,封建政府用他们的荣华为不得中的读书人做榜样,加深科举对他们的毒害。
中举对胡屠户来说,也是意义非凡。对范进中举前要打要骂由着性子来,一旦中举后,因范进发疯让他打范进一巴掌,他却说:“(范进)虽是我女婿,如今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如此便把一个势利小人的嘴脸清晰的勾画了出来,胡屠户就是那些满脑子也是功名,中了科举余毒的市井小人的化身。
还有那些乡绅,都在第一时间忙不迭的为范进送金送银,正是他们为政府传播科举毒推波助澜。跳出范进的故事,作者详细描写了临死伸着两指头,唯恐两个灯芯废油的严监生和强抢人猪,用云片糕当药讹诈船家的严贡生兄弟俩作为代表。
综上所述的人物,无一不受科举的毒害。事实上不只这些人。还有举着科举饭碗的名士们,还有科场屡屡落败的如看西湖风景都要挤出几句经典的马二先生之类的人。还有佛门弟子,一听胡屠户为女婿范进母亲做法师,屁滚尿流地马上安排起来。甚至是贾宝玉最最推崇女子亦是如此。鲁小姐受其父影响只认八股文,什么都以八股文马首是瞻,自己终日练习八股,后来因为丈夫对科举毫无兴趣,终日长叹。书中充斥着讽刺味,辛辣尖刻,这与作者生活背景很有联系。
作者吴敬梓慷慨好施,被族人看成败家子。他后半生十分潦倒,但是旁人几次三番找他参加科举,他都不应。他的书桌下有八股细绳,每根下都有一个臭虫,一个蚊子,就是“八股臭文”之意。因为贫困无法取暖,他常邀请朋友绕成行走还“歌吟啸呼,相与应和”,并称其为“暖足”。这样的背景下,无怪乎书中描写如此地耐人寻味了。
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生活的时代很少有人提及科举这类的话,也没有了书中迂腐的现象。但是,我们常常看见家中老人为了让下下代的认凌晨排队报课外班,诸多考生因为中考高考日以继夜读书,有些考上的扔书庆贺,有些考不上的跳楼自杀。没有人为了什么“秀才”、“举人”磕头撞板,却有人为“硕士”、“博士”不择手段。很多人拿着文凭大吃大喝。不知以后是否还会有一本“儒林次史”来讽刺这个时代的制度。
读完这篇范进中举读后感,同学们是否有着跟作者一样的感受呢。
读《范进中举》有感800字【4】
谁不想永远只当父母襁褓中沉睡的乖宝宝,人人疼爱;谁不想永远只活在童年中,无忧无虑;谁不想在仕途中,一帆风顺,一路晋升;谁不想当个童话里面的公主,终会遇到自己的王子。但童话固然美好,却是那么虚幻。而这样的生活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现实又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把我们往崩溃的边缘推去。如果人人一日三餐有着落,还有闲钱存银行,又会有谁会去当小偷。如果人人家庭幸福美满,又会有谁会因为抑郁症而死去。有头发,真的不会有人想要去当癞痢。一切都可以说是生活所逼。
《儒林外史》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和官绅的活动与和精神。充满讽刺意味的《范进中举》中,主人公范进在经过三十四年的科举考试后才中了个秀才,紧接着中举人后还喜极而疯,引出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
在我看来,范进是可怜的也是值得我们所学习的。
34年,一个人一生中最多只能拥有三次。把那么漫长的时间都花在同一件事上,锲而不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范进。虽然他虚伪狡猾,热衷于功名利禄,但有头发,谁又会想当癞痢;同样是人,谁又甘愿只能看着别人过着“视钱财如粪土”的生活;同样是人,谁又愿意一辈子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碌碌无为过完余生。范进的行为还是很符合人性常理的,他的身上还是有着许多可与之处,不是吗?一次的失败,我们都需要花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修补受伤的心灵。两次失败,我们惆怅,我们痛惜,但仍然有勇气爬起来,重拾信心,再上战
场!但多次的失败,仍能够坚持下去,仍能够不断的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这需要有多么强大的毅力才的做到的事情。而这位被无数人唾弃的可怜儿却做到了!在面对胡屠户的恶言相对;众乡邻的冷漠势利、嫌贫爱富,我对范进的敬佩尽不在言中。如果我生活在当代,如果我也受当年的社会风气所沾染,我必死无疑。
几十年来,我们只会站在一旁讪笑范进的懦弱,不自量力和疯癫,但我们是否又有把我们的生活和他进行对比。人生漫漫长路中,我们有二十多年必须在学校中度过。中国的应试教育为的只是应付考试,拿去文凭。这和科举制度又有什么区别。我们出来社会后,努力工作,生儿育女,再重复这可怕的轮回。我们的这一生都只是为了功名利禄,都只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这样的范进和我们错了吗?我曾多次想过,如果我奋斗多年的梦想,在我想要说放弃的时候,又得到了一个如此让人震撼的消息,我也会疯掉。这样的我们又错了吗?
有头发,你和我都不会愿意去当癞痢。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或许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命运也也许能展开新的篇章……
第五篇:范进中举课本剧
演员表
范进:谢晓东 胡屠夫:李瑶 范进母:向菲
范进妻:郭恋 算命人:盛彩霞 报录人:汤远根 王昌盛 邻人百姓:彭昌建、何光南、湛湘、李银银、向洪、赵佳君等
范进中举
第一场
[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和妻子高兴地出来迎接。] 范进:娘,我回来了!
范母、范妻:回来了,我们去做饭。
[范母和范妻去做饭,胡屠夫手提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出现在门口。]胡屠夫:[咳嗽] 范进:(急忙恭敬地)是岳父大人呀,快请进!不知岳父大人前来,有失远迎,还望恕罪,还望恕罪
[胡屠夫进门坐下] 胡屠夫:(感叹、高傲地)哎,我自认倒霉,把女儿嫁与你这不争气的现世宝,挣不到钱反而花了我不少。现如今不知上辈子积下了什么功德,让你沾我的光当了个秀才,今儿个带酒肉来贺一贺(举了举手中的东西)。你如今是个秀才,以后凡事都要有个秀才的样子。
范进:(恭敬地连声答应)是,岳父见教的是。
胡屠夫:(居高临下、语气生硬地)比如像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辈,你怎敢在我们面前装大!若是你和那些挑粪、种田的小老百姓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那就是坏了规矩、降了身份,我脸上也无光!
范进:(躬身、低声下气地)是是是,我一定不忘您的教导。
胡屠夫:(起身作正,趾高气扬地)我看你这烂忠厚没用的人不懂礼教、不讲规矩,所以才不得不教教你如何待人接物,免得惹人笑话,把我的脸丢在外面!
范进:(恭敬地)不吝赐教,不胜感激!胡屠夫:(顿了顿,又道)亲家母也该来一同吃饭,我的小女也要吃些。自从我女儿进了你家门,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一两回呀!可怜!可怜啊!
范进:(慌张地拿起扇子给胡屠夫扇凉)是是是,岳父见教的是,岳父见教的是。[范进欲参加乡试,因备不齐盘缠与胡屠夫商议。] 范进:(恭敬、小心翼翼地)那个,岳父大人,小婿过几日想去参加乡试,可手头拮据没有盘缠,不知您„„
胡屠夫:(拍桌,恼怒地打断范进的话,盛气凌人地)呸!少自不量力!不过沾光勉强当了个秀才,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起来了!
范进:(沮丧、急切地)可是,我„„
胡屠夫:你少以为得了个秀才名号就了不起!我听说你中秀才也不过就是阅卷官看你老、可怜你,才施舍给你的!你看看城里张府那家财万贯的大老爷,哪个不像我一样浓眉大耳四方脸?你再看看你,尖嘴猴腮,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不三不四的,还没干出什么大事就想天鹅肉吃!
范进:(无奈、试探地)可岳父,我„„
胡屠夫:(不耐烦地)我什么我,我一天杀一头猪也赚不到多少银子。还让你拿钱去打水漂?你好好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才是正经,还想在我这里借钱,不可能!第二场
[范进挨了一顿骂,便辞了岳父,悻悻地从胡屠夫的铺子里走了出来。他走在去会同案的路上,正在想着是否参加乡试,突然遇到了一个算命先生。] 范进:(低头行进、嘴里低声念叨)去不去考呢?也许上次考中真的是老天爷眷顾,不知这次菩萨会不会保佑我?
算命人:(拦住范进,一边陪着笑脸,一边上下打量范进)这位老爷请留步。我观您气色不错,近日必当吉星高照、鸿运当头,何不让小人给您相个面?
范进:(惊喜地)是吗?[一边半信半疑地伸出左手,让算命先生给他看相。] 算命人:(仔细端详着范进)老爷您眉关紧锁,想是在对一件难下判断的事而烦忧。这件事将对您起到重要的作用,要好好把握、细细斟酌,若顺应天意则必将飞黄腾达、平步青云;若违背天意则到老一事无成。
范进:先生一语道破天机,我一定会谨慎的。(站起身、自言自语)不上考场怎能知道自己考不上举人呢?况且这先生说我应好好把握机会,这难道不是一个高升的好机会吗?祸福胜败自由天定,何不一试?菩萨慈悲,自会助我的。[付了钱,范进加快了脚步继续前行。] 算命人:(得意地)嘿嘿嘿,又赚了一笔。第三场
[出榜这天一大早。] 范进母:(焦急地)儿啊,咱家那只下蛋的母鸡你拿去到集市上卖了吧,买上几升米回家煮餐粥,我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
范进:娘,那只鸡以后下蛋可以卖了赚钱,也可以留一些补充营养,现在就不要卖了。不如暂时到邻居那借些米粟维持维持生计,等岳父来接济时再还上。
范进母:哎,我也想过,可邻居不肯借呀,说咱们太穷,怕以后赖帐不给他还。范进:那好吧,我这就去卖鸡,您老人家再等回儿啊。
[过了一会儿,只听一声锣响,马蹄声渐进,门外众人喊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 范进母:(将信将疑、惊恐地)怎么了?这是„„这是怎么回事?(挽住范妻)报录人:捷报,贵府老爷范进高中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联登黄甲。老太太,您儿子高中举人了,特来报喜。范老爷呢?可喜可贺呀!
范进母:(惊喜地)同喜同喜!我儿他今天一早就上集市去了,现在还未回来。邻居A:(自告奋勇、讨好地)我去叫范老爷回来吧!范进母:那可太谢谢你了。[这时候范进到了家门口。] 邻居A:(毕恭毕敬、急切地)哟,范老爷回来啦。
报录人:(笑着、大声)新贵人回来了!(对范进)范老爷,恭喜高中!范进:(将信将疑地)我真的„„
[大家推范进进了正堂,只见一报帖早已挂起在堂中:“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联登黄甲。”范进看了一遍,念了一遍。] 范进:(不敢置信、欣喜若狂地)噫!好了!我中了!我考中了![说着,范进高兴得手舞足蹈,却不小心向后跌了一跤,摔倒在地,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众人都慌了神,大呼范老爷。邻人拿了一盆凉水泼下去,把范进浇醒,范进爬了起来。] 范进:(大笑道)Yeah!太好了!我中了!我中了!哈哈哈哈~~!
[说完,范进便跳起身往门外跑,大家都吓了一跳,没有拦住。范进拍着手、嘴里念念叨叨、笑着跑上集市去了。] 众人:(面面相觑、无奈地)唉!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范进母:(哭着)我儿命苦啊!好不容易中个举人却高兴得疯了,不知什么时候才好啊!
范进妻:(焦虑地)早上出去还好好的,怎么现在„„?该如何是好啊?
邻人A:(代众人、恭敬地)老太太您不用心慌,我们派了两人跟上了范老爷。不如先从我们自家拿些鸡蛋米酒款待款待报录人,用过膳后再上商酌。
范进母、妻:也好!范母:可否先替我去请我那亲家公来呢,也好出个主意。邻人A:好,我这就去 第四场
[胡屠夫听到消息前来。] 范母:(惊喜地)啊,亲家公你来了,这可如何是好啊,我儿难道真的没有这个福分吗?(痛哭)
报录人:在下倒是有一个主意能治好范老爷的疯病,不知能否行得通。众人:什么主意,说来听听!(探头过去)
报录人:不知范老爷平时有没有最害怕的人„„(耳语一阵)
胡屠夫:(犯难道)哎哎哎,这怎么行?范进虽是我女婿,但现在中举作老爷了就是天上的文曲星那是万万打不得的!打了天上的星宿,死后阎王要打一百棍子,还要下放到十八层地狱里永世不得翻身!阿弥陀佛,哎哟哟,我可不敢作这等事啊!
邻人A:得了吧!胡老爹,你每天杀那么多猪,不知阎王已给你记下了几千条棍子了!再说了,你若治好了范老爷的疯病,戴罪立功,说不定还能把你提到十七层呢。报录人:(随声附和道)是啊是啊,胡老爹你就变通一下,治治范老爷的病给自己立个功德吧!
[胡屠夫又看看亲家母。]:亲家母,你看这„„ 范进母:你就依了他们吧!但要打轻些,只是吓吓他,别真把人打伤了。(众人附和)[胡屠夫听众人这样一说,也就壮起胆来,斟了两碗酒,露出了平时那副恶狠狠的凶相。] 第五场
范进:(疯疯癫癫地跑上来)我中了!中了!
[胡屠夫推开邻人,大步走到范进面前,抓住范进的衣襟。] 胡屠夫:(凶神似地、恶狠狠地)你中了个屁!
[说完,一巴掌打下去。打了一巴掌,便觉心虚,没再打第二掌。刚退下站在一边,忽然觉得那只手隐隐地痛起来,一看,整个手向上仰着,保持着方才打范进的姿势恢复不过来了。] 胡屠夫:(懊恼、略带惊恐地自言自语)啊,天上的星宿果然是打不得的,我的手动不了了。
[胡屠夫仔细想了想,那手却疼得更厉害了。范进也被这一巴掌打晕了,昏倒在地。众人急忙涌过去替他揉胸、捶背,好久后范进才醒过来,眼睛明亮,举止如常——不疯了,众人连忙扶他坐起来。] 范进:(迷惑地)诸位乡邻,你们这是„„我怎么昏昏沉沉的,浑身不得劲? 邻人:(恭恭敬敬地、抢先答应)范老爷,您是因高中后太过兴奋,迷了心窍,方才胡老爹一掌下去,您才醒过来。
范进:哦,(拍了拍脑门)对呀,我也隐约记得我是中了乡试第七名。
[范进一醒,众人甚是欢喜。正忙着,胡屠夫走了进来,范进见了岳父,怕岳父再打他,不知往哪躲。] 胡屠夫:(走上前、小心翼翼地)贤婿老爷,刚才那一掌不是我的本意,我就是吃了狼心豹子胆也不敢打您啊。那是亲家母让我打你的,好叫你快些醒过来。
报录人:(笑着)胡老爹那一掌着实精彩,一会儿范老爷洗脸,怕也会洗下半斤猪油呢。
邻人A:胡老爹,你这双手明天怕是杀不成猪了吧?
胡屠夫:(得意地)我以后还用得着杀猪吗?有我这贤婿,后半世就该享乐享福了!我不是经常说吗,我这贤婿才高八斗、浓眉大眼,就是城里那些周府、张府的老爷们都赶不上我女婿!你们是不知道,当初我为小女选婿时,多少要跟我家结亲的富人家都被我回绝了,我早就料到女儿有福要嫁个老爷。今日„„果不其然那,哈哈哈哈![众人和着胡老爹,都笑了。] 范母:唉,折腾了这么久该饿了吧,先回去用些吃食吧。
[范母挽着范进,慈祥地给他擦汗整理衣服。一路上,胡屠夫跟在范进身后,看见范进上衣后面的衣襟皱了许多,一路上低头替他扯了几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