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暴雨山洪灾害情况汇报
安化县连续遭受8轮暴雨山洪灾害情况汇报
中共安化县委安化县人民政府
入汛以来,安化县连续遭受8轮暴雨山洪袭击。面对接踵而至的汛情灾情,县委、县政府快速反应,科学调度,沉着应对,全县上下全力以赴,奋力抗灾,实现了不垮一堤一坝、不死一人的目标,取得了抗洪救灾阶段性胜利。
一、雨情汛情凶猛
今年是安化20余年来降雨持续时间最长,发生山洪灾害频率最高的年份。一是降雨强度大。连续遭受“4.20”、“5·6”、“5·13”、“5·18”、“5·21”、“6.8”、“6.19”、“6.23”共8次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山洪袭击,今年累计平均降雨达1232.4 mm,超历史平均值273.6mm。特别是“6.19”特大暴雨中,短短15个小时有13个乡镇降雨100mm以上,其中马路镇苍场降雨达353.2mm,居全省此轮降雨之最。二是受灾范围广。降雨均呈片状移动分布,造成全县23个乡镇普遍受灾。三是受灾频繁。短时期内重复高强度降雨,导致山体普遍蓄水饱和,水库高长时间水位运行,洪灾强度一轮高过一轮。全县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农作物普遍遭受多次损毁。特别是渠江、马路、奎溪、乐安、平口、龙塘等乡镇,1
8轮降雨,8次受灾,损失极重。
二、灾害损失严重
据初步统计,全县累计受灾人口达181.65万人次,成灾人口160余万人次,紧急转移安臵5.4068万人,因灾伤病1149人,直接经济损失8.116亿元,其中农业损失4.339亿元。
一是财产损失严重。共倒塌房屋480户2030间,损坏房屋4217户15514间。死亡大牲畜5046头,家禽37300羽,冲走木材25000方,冲毁网箱、拦网900处。其中渠江镇在5月的4次灾害中死亡大牲畜475头、家禽4700羽,冲毁网箱85口、拦网6处,冲走木材4000余立方,大塘、晏家等村河边低洼地段的房屋、公路全部被水淹没,仅大塘村就有158栋房屋被淹、40余家店铺进水。
二是农作物受损严重。农作物累计受灾面积达28099公顷,成灾面积达25888公顷,其中绝收面积5913公顷。“6.23”暴雨山洪中,烟溪镇农作物受损达7300余亩,其中冲毁稻田252亩,稻田水冲沙压被损1500多亩,果园、旱土农作物受损5549亩。
三是基础设施毁坏严重。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多处毁损。国、省、县干道多次因山洪中断,G207、S308线、S225线和8条县道出现2000多处山体滑坡、路基坍塌、涵洞冲毁,冲毁大小桥梁86座,其中渠江镇城坪大桥(连
接安化至溆浦县善溪乡)被冲毁。重要骨干电网、区域电网轮番中断,倒塌高低压电杆525根,毁坏变压器28台,毁坏输电线路86000多米。冲毁河堤河坝238处,14处集中供水设施受损,造成近4万人饮水困难。全县广播电视、通讯等设施不同程度受损。
四是地质灾害损失严重。共诱发地质灾害500多处。烟溪镇姚家村关家、磨槽组出现长400多米、裂缝最宽处120多公分滑坡体,严重危及到7户人家、27个村民、4栋房子的生命财产安全;黄龙村黄泥组15户移民户25人也因地质灾害面临房屋倒塌的危险。平口镇沂溪村稠树组100多亩山体出现多处裂缝,紧急转移11户51人;让佳村至罗家村公路段因山体滑坡1000多立方米全部中断,紧急转移安臵人口近30人。6月24日,梅城镇建樟村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塌方达5万多立方米,导致溪沟改向。东坪镇双溪村出现多处山体滑坡,泥石流损毁房屋22栋、村组公路19.2公里、电力杆线5100米、渠道1500米、河堤3000米,1400余名群众被围困在4条狭长的山冲中。
三、抗灾积极主动
省、市及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安化汛情灾情,5月26日,省领导谢康生、省防办主任白超海来我县指导防汛工作,省民政厅领导多次来我县视察灾情,市委书记马勇、市长胡衡
华等领导多次深入灾区视察灾情、慰问灾民,指导抗洪救灾工作。面对连续发生的暴雨山洪灾害,在上级的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县委、县政府动员和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奋起抗灾自救,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一是未雨绸缪,超前部署。进入主汛期后,县委、县政府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及早动员,及早部署,多次召开县防指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和县直主要负责人会议,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强化责任,进一步完善防汛抗灾工作预案,及时备足防汛物资,组织防汛应急分队,适时开展演练演习,从思想上、人员上、物质上、技术上切实做好充分应对准备,坚决做到不因灾发生群死群伤,不因灾垮一堤一坝。科学编制了《安化县山洪防治规划》,将全县划分为650个洪泛区、1100处泥石流区和120处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易发区。针对各区域特点,分别制定地质灾害和流域治理方案,规划通信、交通、村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危险区、警戒区、安全区设臵各类永久性警示牌1400余块,山洪地质灾害明白卡张贴到户,详细标明灾害类型、转移路线、安臵地点、转移信号类型及转移负责人。
二是科学调度,强化责任。在几轮强降雨中,县防指对雨情汛情作出足够估计,并根据雨情汛情发展,及时果断启动应急响应,以快速反应有效避灾处险。所有县级领导在第一时间全部下到联系乡镇和责任区,坐阵指挥抗洪救灾。80多个县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下到67座联系水库现场值守。各乡镇及村组干部全部深入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巡查值守,积极做好抗洪救灾准备。全县所有煤矿、非煤矿山统一关停,井下人员及时升井,水库、骨干山塘严格控制在汛限水位以下。
三是以人为本,转移群众。在8轮强降雨中,全县共组织转移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泛区及水库、骨干山塘、尾砂库下游群众18万多人次。每当出现重大险情,县防指直接向当地党政主要领导下达转移群众命令,乡镇和村组干部对地质灾害点和居住分散的群众及五保户、残疾人开展拉网式大排查,积极组织转移,确保一户不少、一人不漏。“6.8 ”和“6.19”强降雨发生时,正值高考、中考,县防指制定特别防汛安全预案,对回家路经重要溪河和危险地段的学生一律暂时留校,对其他学生由老师、家长逐一接送,确保安全。对转移安臵的受灾群众,认真落实救助措施,确保灾民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及时医治。
四是通力协作,奋力处险。在几轮强降雨中,全县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交通、电力、水利、通信、国土等部门坚决服从县防指调度,通力协作,在第一时间抢修水毁设施,处臵高低压线杆、地质灾害点、供水工程、通信基站的重要险
情200多处,确保通路、通电、通讯、通水,维护好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特别是6月23日乐安镇团安村周家冲水库发生重大险情后,县镇两级启动紧急抢险预案,迅速调集600余人驻坝抢险,有效处臵了险情。
第二篇:山洪灾害汇报
一、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任务
2013-2015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包括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和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三部分建设内容。
其中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包括:
1、视频监测系统:在市级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在县(区)重要山洪危险点建立图像和视频监控站。
2、预警设施完善:主要建设简易雨量(报警)器、简易水位站、安装无线预警广播、配备手摇报警器、铜锣等预警设施。(配置原则:每个受山洪灾害危险的自然村都有一套预警设施)
3、网络扩充完善:水利专网县区接入。
4、县级平台完善升级:对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软件完善升级。
5、群测群防体系完善:县、乡、村预案修订完善,持续开展宣传、培训及演练工作。
6、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省、市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及共享系统(天水市补充完善)
7、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审核汇集系统:审核、汇集、上报县(区)山洪灾害普查数据。
8、视频会商系统:全省市到县视频会议系统,秦州区、徽县两个示范县(区)建设县(区)到乡镇的视频会商系统。2013我市秦州区、麦积区作为全省14个重点县之一,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建设,清水县、武山县开展监测预警设施完善和群测群防体系完善,甘谷县、秦安县、张川县只进行群测群防体系完善,清水县东干沟列入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
2014实施方案即将开始编写,由市上组织编写全市2014年实施方案,省上汇总。2014山洪沟道治理估计全省4-5条,在已经通过评审的沟道中选取。
二、2013投资情况
1、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天水市总投资806.04万元,其中:市本级565.98万元,秦州区114.97万元,麦积区106.39万元。
2、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
天水市总投资2255.59万元,其中:市本级152.34万元,秦州区936.27万元,麦积区494.49万元,武山县195.86万元,清水县239.74万元,甘谷县66.59万元,秦安县64.43万元,张川县53.40万元。
三、省上统一组织招投标情况
1、天水市市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软件,中标单位:
甘肃泽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市级平台硬件(设备),中标单位:兰州雨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3、县级平台软件,中标单位:甘肃中兴长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4、县级小流域洪水分析软件,中标单位:甘肃宏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5、视频会商系统,中标单位:甘肃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6、监理中标单位,中标单位:甘肃卓越信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甘肃省水利厅山洪灾害防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标单位已经签订了总合同,下一步中标单位将于各市(州)、县(区)签订分合同。
省上计划工期2个月,即6月底主汛期前完成主要建设任务。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预警设施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完善等建设内容省上未组织统一招标,由各县区自行组织招标采购建设。
四、山洪灾害项目汛前检查情况
3月12日,市水务局以天市水发〔2014〕87号关于开展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汛前检查维护工作的通知,安排部署各县区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汛前检查维护工作。近期各县区认真开展了汛前检查维护工作。截止目前,甘谷、张家川、清水等3个县已基本完成检查维护工作;秦州区尚有个别站点故障还未得到修复;麦积区监测预警站点设备故障率高且修复进度缓慢;秦安县部分站点太阳能电池板、遥测终端设备及无线预警广播主机未更换,未上报汛前检查表;武山县监测预警平台不正常,站点运行情况不明。
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雨量站故障多,主要是供电系统故障、雨量筒内杂质问题、通信问题;预警广播故障率高,主要是供电故障。
五、我市山洪灾害项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站点设备质量问题:设备已经运行两三年,蓄电池老化严重,充不进去电,因担心电费问题,电源线经济被人为拨掉。
2、维护经费问题:2013年各县(区)落实了部分运行经费,但由于各县(区)系统没有最终验收,系统维护依赖项目承建单位,承建单位普遍较远,售后服务跟不上。各县区人员和车辆等保障不到位,经费并未用于设备检维。
3、运行维护人员落实问题:部分县(区)确定的运行维护人员不是专职人员。
4、人员培训问题:
5、站点看管人员看管费用普遍未落实问题。
6、站点市电供电,电费问题等。
六、计划开展的工作
1、汛前检查维护工作的通知,每个站点一套台帐,县、乡、村责任人和看写人员逐级签字确认。4月16日,关于开展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汛前检查维护工作情况的通报。
2、计划与本周开展汛前督查工作,现场检查各县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
3、计划于4月29日至30日开展为期两天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人员培训班。主要培训内容:(1)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2)2013山洪灾害建设任务解读。
第三篇:乡镇暴雨山洪灾害应急预案
乡镇暴雨山洪灾害应急预案(精选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难免会面对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为了可以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响应,预先制定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镇暴雨山洪灾害应急预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镇暴雨山洪灾害应急预案1为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保障措施的落实,提高镇区应对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教育群众如何正确、准确、迅速处理突发事件,特组织各生产单位开展防洪防汛应急演练,本次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练时间:
20xx年7月12日
二、演练目的:
在遇到暴雨天气,汛情紧急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受灾区域,做好防洪防汛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各村、各部门应对汛情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群众防灾抗灾避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水灾造成的损失,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防洪防汛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常备不懈、全力抢险。
2、保护群众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
3、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损毁防汛抗洪工程、设施设备、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四、演练方案:
(一)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因连日暴雨,供电设备进水,造成村、部门、企业设备停运、机组停机事故。
(二)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演练救援分工:
1、预警组:由党委副书记王志亮负责,做好汛前报警工作,发现险情立即报告预警。
2、抢险组:由镇派出所所长王培友负责,各相关部门成员组成。负责及时掌握汛情、灾情,及时通报开展防汛抗洪信息(主要指水情、汛情、雨情),做好风险评估等工作。组织进行抢险救灾和有关抢险救灾的协调工作。
3、保卫组:由中心卫院院长张连登负责,负责组织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负责处置救灾现场治安警戒和秩序管理,负责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要物资设备的治安防控和保护,协助组织危险地区群众安全撤离或转移。
4、通讯保障组:由镇宣传统战委员刘晓宁负责,负责应急救援中所有通讯器材的配置,保障防汛信息及时、准确传递;负责通信设施的防汛安全管理,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防汛抢险救灾过程中的通讯畅通。
5、物资供应组:由人大主席崔朝霞主任负责,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
6、后勤保障组:由党委委员、副镇长黄爱文负责,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的饮食、住宿、交通运输工作;负责疏散人员的接待安置工作。
7、安全监察组:由主任科员李萍主任负责,负责做好事故现场拍照、记录、勘察、收集信息工作。
8、善后处理组:由组织委员何思胜负责,掌握相关灾情信息,负责善后处理工作。
(四)应急救援演练准备工作:
1、物资准备:
深水潜水泵1台、排水管50米、移动配电箱1台、铁线1捆、普通潜水泵2台、排水管50米、编织袋100条、铁锹30把,运输车二台。
2、材料员对器材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所有参加人员做好个人劳动保护,如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等。
(五)演练地点:公司大门门前
五、防汛演练的阶段划分:
1、进行学习动员。进行一次汛期安全知识大教育活动,组织员工学习,提高员工的汛期安全意识。在防汛抢险小组指导下,认真学习和模拟演练我所制订的应急预案,熟悉在突发事件中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保障职工和公共财产的安全。
2、成立演练领导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严格组织实施演练活动,确保演练活动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
3、组织演练。讲解防汛知识及演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在总指挥的指导下进行演练。全体职工都要参加,把演练当成实战,认真对待。
六、演练程序及人员分配1、15:00时,演练小组组长集合抢险分队做动员讲话,讲解演练注意事项。
2、演练开始,组长接到巡视员报告险情。
3、接到报告后,组长立即电告防汛负责人,宣布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并组织抢险队伍准备开展抢险。
4、防汛抢险领导小组到现场了解情况,制定应急措施。
5、防汛小组长模拟将此情况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
6、应急抢险分队人员集合完毕,在组长带领下从库房领取防汛机具后迅速奔赴事故现场。
7、组长带领抢险队员来到事故现场,分批布置任务。
(1)5名抢险队员在演习地点用砂袋堆成挡水墙。
(2)2名抢险队员为潜水泵连接电源。
(3)5名抢险队员运送水泵、水管等到循环水坑内,把水泵放置到循环水坑内。
(4)接水泵电源,将坑内积水抽排除。
(5)持续关注循环水坑内的进水情况,并及时报告
(6)现场拍照机构
要求:指定一人携带相机对现场内人员在接到报警后的行动过程全程照相,并对整个演习过程拍照以及后期编辑资料。
七、演练结束,现场清理完毕,现场指挥员对演习情况进行讲评。
乡镇暴雨山洪灾害应急预案2一、总则
1、编制目的为了做好水灾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保证抗洪抢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国务院的要求和省、市、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特制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以及《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江西省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九江市领导、省监察厅关于在防汛抗洪中加强监督严肃纪律的'规定》等有关规章制度。
二、基本情况
xx镇是长江中下游一个大冲积洲,四面环水,方圆104平方公里,堤内面积54平方公里,可耕面积5.6万亩(棉花种植面积5万亩);辖12个行政村,159个村民小组,8700户农户,4.2万人;重点企业10家,中小学22所(其中,初中1所,小学17所),19个驻镇单位。
xx大堤始建于1954年,全长64华里,土质结构复杂,半数属沙质土壤结构,堤面宽度7—10米,堤身高程22.—23米(口高程),共有大小穿堤建筑22处(其中排涝机站10座,抗旱闸口12)座,大堤块石护坡全长仅10余公里。
存在的主要隐患:
①上游83年决口堤段700米(21+300-22+000),渗漏严重,泡泉群集中;
②xx村九组2700米(27+000—29+700)崩岸严重;
③xx外闸100米(4+200-4+300)地基沙土流失,闸口年久失修,损坏严重;
④xx格子堤XX余米未护坡,崩岸严重。
三、组织指挥体系
镇政府成立防汛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镇的防汛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1、镇防汛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镇指挥部)
(1)、镇总指挥部
总指挥长:
常务副总指挥长:
副总指挥长:
成员:
(2)、各指挥分部:
①上游指挥分部(xx、xx、xx责任堤段)
指挥长:xx
副指挥长:xx
技术员:xx
成员:xx
物资调配员:xx
②中游指挥分部(xx、xx、xx、xx、xx责任堤段)
指挥长:xx
副指挥长:xx
技术员:xx
成员:xx
物资调配员:xx
③下游指挥分部(xx、xx、xx、xx责任堤段)
指挥长:xx
副指挥长:xx
技术员:xx
成员:xx
物资调配员:xx
④xx指挥分部(xx责任堤段)
指挥长:xx
副指挥长:xx
技术员:xx
成员:xx
物资调配员:xx
⑤中湖指挥分部(xx堤段)
指挥长:xx
技术员:xx
成员:xx
物资调配员:xx
⑥后勤指挥分部
指挥长:xx
副指挥长:xx
成员:xx2、其他防汛指挥机构
各村汛其成立防汛指挥机构或相应的专业防汛抗灾组织,负责本村的防汛工作;遇重大突发事件,可以组建临时指挥机构,具体负责应急处理工作。
四、不同水位的应急措施
1、当长江洪水达到警戒水位(17.70米,吴淞口高程)时,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镇防汛总指挥长或常务副总指挥长主持会商,动员部署防汛工作,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镇党委、镇政府下派工作组,分赴各堤段指导防汛工作;各村巡逻队、抢险队全部上堤,严密布防,每1000米为一巡逻段,24小时巡逻查险,大村上抢队3支,中村上抢险队2支,小村上抢险队1支。(每支30人)
2、当洪水达到1983年水位(xx水位20.31米)时,各村巡逻队、抢险队、运输队全部上堤,每500米为一巡逻段,24小时巡逻查险,每1000米设抢险队一支(人员30人);同时各指挥分部根据水情,采取临时加高加固堤坝等紧急措施,确保大堤安全。
3.当洪水达到1998年水位(xx水位21.20米)时,全镇进入一级紧急状态,所有力量全力以赴上堤防汛;各村巡逻队、抢险队、运输队、预备队全部上堤;每150米为一巡逻段,24小时巡逻查险;每500米设抢险对一支(人员30—50人)。
五、人员紧急撤离方案
1、风险溃堤分析:
(1)、上游1983年决口堤段,渗漏严重,泡泉区,遇98年以上特大洪水,可能最大决口宽度60—70米,溃口洪峰流量2070立方米/秒,洪水将从夹江直冲下流,两侧鲮字号、同三号圩被洪水冲溃,漫顶后经晗丰圩、xx东沙公路不同方向流向下游。
(2)、xx九组崩岸处,遇98年以上特大洪水,可能最大溃口宽度80—100米,溃口洪峰流量2300立方米/秒,洪水将从xx村全境不同方向和xx境内,同时淹没xx及xx天花凸流向下游。
(3)、当溃口出现在xx格子堤与大堤交界处,可能最大溃口宽度40—50米,溃口洪峰流量1600立方/秒。洪水先进入xx村,xx圩溃决,从夹江流向上游,等高线21.5米以下全部淹没。
(4)、xx外闸一旦出现溃口,溃口最大宽度40—50米,溃口洪峰流量1700立方米/秒。洪水先进入xx境内,从xx圩流向上游,同时可能冲决xx圩进入夹江,沿夹江流向上游。
2、报警方式:
全镇统一采用鸣锣方式,由各指挥分部视情实施。
(1)、连响三声,预示有重大险情;
(2)、连续急敲,表示已经溃堤;
3、人员撤离:
一旦发生溃,首先全镇实行停电。
(1)、上游83年决堤,由上游指挥分部组织人员撤离预案的实施,指挥长xx,副指挥长疏浚;xx村党总支副书记xx,xx社区党总支书记xx,xx村党总支书记xx具体实施;决口处两边堤段的人员全部撤到xx1—2组和xx3—4组,圩内居民全部撤到大堤,必要时再从大堤乘救援船只转移到马当或圩外其他地方;少数滞留在圩内无法及时撤出的居民可撤到高层建筑上待援;同时,上游指挥分部调集小船在圩内寻找被困人员,转移到临时住所。
(2)、xx九组出现溃堤,由中游指挥分部组织人员撤离预案的实施,指挥长xx,副指挥长xx、xx;xx村党支部书记xx具体实施。溃口处两边住户分别撤到东道口大堤和北套大堤,xx村天花凸住房和xx住户就近撤到大堤,必要时从大堤乘救援船只撤往马当或圩外其他地方:无法及时撤出的人员,迅速就近撤往高层建筑上待援;中游指挥分部调集船只在xx圩内及xx圩内寻找被困人员、撤往临时住所。
3、xx格子堤与大堤交界处发生溃堤,由下游指挥分部组织预案的实施,指挥长xx,副指挥长xx;xx村党支部书记xx、xx村党支部书记xx具体组织实施;溃口处住户分别撤往xx13组大堤和xx大庙大堤,必要时再从大堤乘船撤往马当,xx和xx圩内人员全部撤上大堤,下游指挥分部调集船人在圩内寻找被困人员。
4、xx外闸发生溃堤,由中游指挥分部和下游指挥分部共同组织实施;中游指挥分部负责溃口处两边往户的撤离,下游指挥分部负责xx、xx两村圩内人员的撤离,中、下游指挥分部均组织调集船只到圩内搜救被困人员。
六、善后工作
发生水灾后,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复、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
1、救灾
(1)发生重大灾情时,成立救灾指挥部,负责灾害救助的组织、协高和指挥工作。根据救灾工作实际需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派联络员参加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
(2)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应及时调配救灾款物,组织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负责受灾群众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保证灾民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3)卫生部门负责调配医务技术力量,抢救因灾伤病人员,对污源进行消毒处理,对灾区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疫病的传播、蔓延。
(4)组织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进行清除,保护灾区正常的生活环境。
2、防汛物料补充
(1)水灾过后,应及时查清、汇总防汛抢险物料的消耗情况,按照分级筹措和常规防汛的要求,及时补充到位。
3、水毁工程修复
(1)对影响当前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的水毁工程,应抓紧摸清情况、制定计划、实施修复。防洪工程应力争在下次洪水到来之前恢复其主体功能。
(2)遭到水毁的交通、电力、通信、气象、水文以及防汛专用通信设施,应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
4、灾后重建
洪涝灾害发生后,各相关部门在镇政府统一领导下,共同实施灾后重建工作。原则上按原标准恢复,若条件允许,可提高标准重建。
乡镇暴雨山洪灾害应急预案3一、预防预警及信息报告
1、预警预防
防汛的预警,以上级的通知为主,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发布的信息为辅,具体由村(社区)信息联络小分队队长负责接收,要求平时每天不少于1次,汛期要随时接收和关注。
村(社区)信息联络小分队队长在接到相关预警信息后,报村(社区)应急协调小组组长,并且经同意后发布,通知相关的小分队和村(社区)居民做好防暴雨、防汛准备。村(社区)后勤保障小分队需要按要求准备好食品、药品和有关物资器材设备。村(社区)保安巡逻小分队要再次进行隐患排查,及时查漏补缺,确保万无一失。
2、信息报送
村(社区)信息联络小分队队长在获知相关预警信息后,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村(社区)应急协调小组组长,根据组长指示,将此信息迅速通报给辖区信息联络员,并在30分钟内将布置落实情况报镇乡镇急办。
二、应急处置
1、灾前
(1)村(社区)应急协调小组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进入应急工作状态。按照村(社区)应急管理责任分工,分区负责各楼道、各户排除安全隐患。
(2)村(社区)后勤小分队负责对抢险物资、工具、用品(如雨具、手电、绳索、铁线、铁锹、食品、药品等)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备足和性能良好;对生活物资进行购置和清点,确保村(社区)居民吃、穿、住等必要生活条件得到保障。
(3)村(社区)抢险救灾小分队负责检查和关闭所有门窗,疏通沟渠、地漏等排水设施,检查、消除各类建筑物、场所安全隐患,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对灾害可能威胁居民生活的,必须组织转移安置。
(4)村(社区)信息联络小分队负责公布并畅通紧急联系电话,随时关注电台、气象台站有关预报信息,及时向居民通报情况。
(5)村(社区)保案巡逻小分队进行警戒巡逻,维护村(社区)生活秩序。
(6)村(社区)应急协调小组立即研究部署救灾工作和应急措施,经确定后协调有关部门迅速实施。
2、灾中
村(社区)抢险救灾小分队和保安巡逻小分队在保证安全情况下进行巡查,随时救援危险境地人员。
3、灾后
(1)村(社区)各小分队立即检查、核实受灾情况,统计、汇总相关信息,及时上报村(社区)应急协调小组组长。
(2)村(社区)信息联络小分队根据村(社区)应急协调小组要求,按损失大小、困难程度、救助情况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如实向乡镇应急办报告灾情。
(3)村(社区)医疗服务小分队负责对伤亡人员进行初步抢救和处置,并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4)村(社区)后勤保障小分队负责组织救灾款物,随时发放救灾物资,确保及时到位。
(5)村(社区)保安巡逻小分队负责设置警戒区域,加强巡逻执勤,维护现场秩序。
(6)村(社区)抢险救灾小分队负责对受损建筑物和相关设施进行紧急抢修。
三、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
接到上级防汛应急结束信息后,村(社区)应急行动响应结束。村(社区)应急协调小组及时组织村(社区)居民和有关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对村(社区)环境卫生进行清理打扫;对受灾地域进行消毒防疫;组织疏散居民安全返回;对村(社区)树木、临时设施、电源线路和排水系统等进行检查,排除存在的险情或隐患;逐户上门进行受灾情况登记,统计汇总,经村(社区)书记签发后上报乡镇政府。
2、调查评估
由村(社区)后勤保障小分队负责对暴雨、洪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调查统计,交村(社区)信息联络小分队,根据要求逐级上报。同时,村(社区)居委会负责对事故的预防预警、组织指挥、应急求援等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对预案的修订意见和要求。
乡镇暴雨山洪灾害应急预案4根据国土资源部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结合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及省地质灾害调查队调查,预测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提出预防和防治措施,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我镇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和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灾害损失。
一、基本情况
(一)孕灾环境
红白段横跨多个大地构造单元,北西、南东两侧发育,北川——映秀大断裂和江油——灌县大断裂,中间则密集平行分布众多次发生断层,又被后期平移断层切割,形成网络分布格
局,岩层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受长期地质营力的作用,特别是“5.12”地震后,岩体稳定的力学结构受到破坏。
该地区属中山沟谷切割地貌,高差大,地形陡,沟谷多呈“V”字型,水系发育,呈树枝状,水位随季节变化,汛期受暴雨影响陡涨陡落。
该区域植被覆盖率70%左右,局部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二)诱发因素
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量,降雨强度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
(三)危险对象
区内工矿企业、居民点众多,交通线路原水系分布,旅游景点初具规模。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制约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
根据以上因素,结合地质灾害调查成果,预测如下:
地质灾害发生的次数、规模及危害均将有所增加,红白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1、松林村四组——木瓜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该地区地形陡峻,地质构造作用强烈,矿山开采工程活动频繁,暴雨集中且强度大,洪水冲刷侵蚀作用强烈,特别是“5.12”地震后,该区域极易诱发和产生地质灾害,应特别注意广青路沿线、赵家坪滑坡、岳家山泥石流、干河口滑坡、马槽滩泥石流、将军岩崩塌、水磨沟地面塌陷等不稳定地质灾害。该地区地质灾害具有类型多、规模大、稳定性差、治理难等特点,严重危害矿业生产、农林生产、交通建设和职工居民安全。
2、红白镇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该区沿石亭江和通溪河分布,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岩体破碎,完整性、稳定性较差。残坡积松散堆积物覆盖厚度大,河流、水位在汛期陡涨陡落,易引发滑坡。应密切注意椅子框潜在崩塌,石岗坪潜在滑坡及金河磷矿子弟校滑坡。瞿家山地裂缝有大规模滑坡发生的先兆,应加以注意。
3、峡马口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红钟公路新修段危险性斜坡群,红金公路新修段危险性斜坡群,桦头尖——红星煤矿一带的泥石流等。
以上各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是明显的季节性,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6-9月的汛期,要特别注意6月底-9月上中旬的区域性暴雨和局部暴雨对该区的影响,可能诱发该地区规模较大的地质灾害。
二、预防措施
(一)加强领导,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规和要求。
(二)制定地质灾害防御预案,落实预防措施,分户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
(三)建立“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体系。
防御地质灾害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工作,“群测群防、群专结合”是防御地质灾害的根本方针。大力宣传和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普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基本的地质灾害识别、监测、预报知识和避让措施,强化防灾、减灾和救灾意识。增强全社会防御地质灾害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在灾情发生时应及时出动,确保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及时监测方法得当,组织避险措施得力,险情信息反馈迅速。
(四)完善制度,协调配合,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红白镇已成立地质灾害防御领导机构,完善汛期值班制度,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加强与防洪、气象、地震、救灾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为制定当地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供正确依据。确保镇、村、组三级之间信息畅通,联系密切。
组织有关负责人和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对本地区重点地质灾害和危险区进行巡回检查,了解其发展趋势,督促有关部门落实预防措施,努力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减灾。
根据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安排以下几条汛期巡回检查路线:
1、红白——西部惊奇欢乐谷;
2、红白——峡马口——钟鼎寺;
3、红白——观通桥——金莲池。
重点预防区域:
(一)赵家坪地面塌陷
1、采空区回填,采区预留保安矿柱,防止塌陷继续下陷和诱发新的地质灾害。
2、坑道闭坑道应严格按规范验收,特别是对采空区的处理,闭坑报告的提交应严格按程序,并要求真实客观反映井下情况。
3、禁止非法进入矿井挖掘残余矿柱。
应急分队成员:
红白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由红白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以及各村、矿山企业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和抢险队组成。
乡镇暴雨山洪灾害应急预案5为做好水、旱灾害的防范和处置,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少水、旱灾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水、旱、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包括干旱、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溃堤(坝)、河道堵塞、危房倒塌、学校和集镇防洪以及供水危机等自然灾害。
二、工作目标及基本原则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减轻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水,维护社会稳定,尽力做到不倒一坝,不溃一堤,不损一站(房),不死一人。
(二)基本原则
1、立足预防,主动防范。把洪涝干旱灾害的预防管理放在防灾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旱情、险情和灾情,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分级负责,加强督查。洪涝干旱灾害按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以各村委会为主进行处置,并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镇各有关单位积极支持和指导、督促各村的应急处置工作。
3、科学调度,保障安全。认真分析洪涝干旱灾情的发展和防洪抗旱工程现状,科学调度,优化配置,保障安全。
4、果断处置,全力抢险。一旦发生重大洪涝干旱灾害、地质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三、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防汛抗旱指挥部
镇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由镇长任总指挥,分管副镇长任第一副总指挥,班子成员任副总指挥,镇综合办、水务站、安监站、派出所、民政办、农业服务中心、交管站、综治办、司法所、财政所、国土资源所、林业环保站、电管所、村镇规划所、科教文化中心、中(小)学、卫生院、村委会等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组织快速高效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日常工作。
(二)指挥部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区、区防汛抗旱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时掌握全镇水情、旱情;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抗旱减灾措施,制定镇防汛抗旱方案;组织全镇的防汛抗旱工作;对全镇水利设施实施统一调控和调度;组织对河流、水利工程的防洪安全管理。
(三)成员单位职责及责任人
1、综合办:负责联络各成员单位,做好协调,上报及信息工作。
2、安监站:负责防汛抗旱部门、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督促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事故调查与处理。
3、综治办:负责出现汛情、旱情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4、镇司法所:负责法律、法规、政策宣传与解释,向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
5、电管所:负责本单位所辖区内的线路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6、科教文化中心:正确把握全镇防汛抗旱宣传工作导向,协助、指导新闻宣传单位做好防汛抗旱新闻报道工作。
7、水务站: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镇防汛抗旱工作;组织、指导全镇防洪排涝、抗旱工程的建设和水毁水利工程的修复;负责水情和旱情的监测预报及全镇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保障农村居民安全饮水。
8、镇派出所:依法打击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防汛抗旱物资以及破坏防汛抗旱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处置因防汛抗旱引发的群众性治安事件;协助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撤离和转移。
9、交管站:保障因汛情所造成的水毁道路的及时修复,确保道路畅通。
10、民政办:组织、协调灾后救助工作;核查灾情,发布灾情及救灾工作情况,及时向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灾情信息;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使用;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捐赠等工作。
11、财政所:组织实施全镇防汛抗旱经费预算;根据有关部门和村镇提出的申请,会同镇防办在预算内审核下拨防汛抗旱经费,并监督使用。
12、国土资源所:指导并监督全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与运行;组织对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勘察、监测、防治。
13、农业服务中心:指导农业防汛抗旱和灾后农业救灾、生产恢复及农业系统的防洪安全;负责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和抗旱所需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的组织供应与技术指导。指导防汛抗旱和灾后畜牧业救灾、生产恢复及养殖系统的防洪安全;负责灾后恢复畜牧业生产和抗旱所需种苗、饲料等物资的组织供应与技术指导;组织兽医开展牲畜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14、林业环保站:协调防汛木材的供应,组织做好林区防汛管理工作及环保工作。
15、卫生院:负责水、旱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援工作;及时向镇防指提供水、旱灾区疫情和防治信息;组织医疗卫生单位和医疗卫生人员开展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16、中(小)学:负责学校防汛抗旱工作,防止洪涝灾害,搞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发生险情组织学生安全撤离。
17、村委会:负责本辖区的防汛抗旱工作,对所涉及的范围目标要制定详实的`防汛抗旱预案,在汛期要加强巡查,及时排查出险情进行整改;遇到重大险情按照预案边处理,边及时上报,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所有成员单位的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人员为直接责任人。责任人要加强巡查力度,并将检查情况每月26日前报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四、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山洪灾害预警
建立山洪灾害易发区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落实观测措施和汛期值班巡逻制度,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周边群众报警,并报镇防汛抗旱指挥部。
(二)干旱灾害预警
镇防汛抗旱指挥部针对干旱灾害的成因、特点,因地制宜,落实预警措施。建立健全旱情监测网络和干旱灾害统计,随时掌握旱情灾情,并预测干旱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干旱等级,提出相应对策,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应急响应
(一)应急响应行动
1、镇防指指挥长主持镇防指成员会商,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抗旱)期,启动本应急预案,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并将情况上报区防指及相关领导,派工作组赴一线指导防洪抗旱工作;同时密切监视汛情、旱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预测预报,由镇防指副组长带班,加强防汛(抗旱)值班,及时发布汛(旱)情通报及防汛抗旱措施;镇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镇防办随时将情况上报县防指。
2、受灾村村委会的主要领导应根据镇防指指令及时动员、部署本村防汛抗旱工作,服从镇防指的统一调度;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加强防守巡查,及时控制险情。
3、以属地为主的原则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及时组织防汛抗旱工作;镇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或驻点具体帮助受灾区做好防汛抗旱和抗灾救灾工作。
(二)应急响应措施
1、汛情灾害
当发生汛情灾害后,镇防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观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形势进一步恶化。当汛情灾害形势严峻时,对是否紧急转移群众作出决策,如需转移时,应按预案组织人员安全撤离。发生汛情灾害后,若导致人员伤亡或失踪,应立即组织人员或抢险突击队紧急抢险,并及时做好汇报。
2、干旱灾害
加强旱情监测和抗旱工作的宣传,密切注视旱情的发展情况,定期分析预测旱情变化趋势,通报旱情信息和抗旱情况,及时组织会商,研究部署抗旱工作,落实应急抗旱资金和物资。落实抗旱职责,做好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三)信息报送和处理
各类防汛抗旱信息要及时上报。上报内容要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随后补报详情。所有信息必须报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响应级别,由指挥长签署意见后,再上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六、预案的实施
预案启动后,镇防指统一指挥村组及各有关单位协助开展抢险救灾工作。镇防指研究分析雨情、水情、旱情、险情和灾情,提出处置意见,并及时进行调度,协调各成员单位,督促检查各有关单位的应急准备情况,收集信息,传达指令,并开展总结、评价等有关具体工作。镇防指各成员单位及有关村根据职责分工,做好以下工作:
(一)抢险救灾。
灾害发生地的村组织实施抢险救灾、人员转移、灾民安置等工作。镇人武部负责所属预备役部队民兵参加抗洪抢险救灾,并协助公安部门维护抢险救灾秩序,协助村转移危险地方的群众。成员部门单位分别指导抢险救灾工作;镇民政办负责指导灾民安置和救济救助工作;镇综治办、人武部、派出所、司法所负责组织维护灾区社会治安、抢险救灾和道路交通秩序。(二)抗旱救灾。
干旱发生地的村组织全社会力量抗旱救灾。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协助调处水事纠纷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三)应急资金保障。
镇财政所牵头,水务站、民政办、国土资源所等单位负责镇级抢险救灾资金的筹措、落实和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做好救灾资金、捐赠款物的分配、下拨,指导、督促灾区做好救灾款的使用、发放,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负责救灾、恢复生产所需信贷资金的落实。(四)医疗卫生保障。
镇卫生院、农业服务中心等单位指导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预防疾病流行,做好人畜疾病的免疫和公共场所消毒工作。(五)后勤保障。
灾害发生的村配合镇政府负责抢险物资、交通工具、食品、饮用水、医疗器械、药品等后勤保障。(六)灾情核查。
民政办牵头,所有成员单位分别负责了解、收集、核实本行业的灾害损失情况,并及时上报镇防指。(七)灾后重建。
灾害发生地的村应根据洪涝灾情及防灾减灾工作需要,统筹规划,安排受灾地方的重建工作。各村委会、镇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应根据本预案,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每个成员单位必须成立20人以上的抢险突击队,并报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备案。
七、附则
(一)对防汛抢险和抗旱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镇防指报镇政府进行表彰。
对防汛抗旱工作中因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防洪法》、《水法》、《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二)本预案由镇政府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关于暴雨灾害情况的汇报
关于暴雨灾害情况的汇报
铜川矿业公司:
7月22日至24日持续大到暴雨,加之我矿地理位臵特殊,处于山区低洼地带,职工家属相对居住分散,矿区上下工业广场和老棚户区住户房屋多依山而建,因受山体滑坡影响,矿区受灾较为严重,直接威胁到了安全生产和职工家属正常生活,累计造成经济损达百万元。所幸的是由于矿党政高度重视,及时组织排查险情,处理隐患,疏散受灾群众,未造成人员伤亡。现将基本情况作以汇报。
一、受灾情况
(一)工业区域受灾情况。
1、红土井口绞车房,房顶漏水,已安排处理。
2、红土新变电所电缆沟进水,已安排机运车间处理。
3、供应科院墙外水沟过矸道处堵塞,已安排运输区处理。
4、红土矸山绞车道,电杆下护坡地基松动,需处理。
5、红土原化工厂施工区全被水淹,水深1.8米,面积420平方米。
6、红土煤厂围墙垮塌,积至红土中学处,原煤被冲走200余吨。
(二)生活区域受灾情况。
1、道路受灾情况。
(1)金红公路垮塌25米,路基有一处垮塌,深0.8米,长度30米,沿途树木倒23棵,垮塌土方60方。
(2)矿区内公路从山顶十字至小学处约500米一侧出现不同程度滑坡现象,致使一侧排洪沟多处堵塞,树木倾倒5棵,土方量达20余方。
2、居民区受灾情况
(1)西山十六号楼后山体滑坡,一棵树倾倒,滑坡导致排水沟堵塞,土方量约10立方米,需处理。
(2)家属区1、2号单元楼楼头山体滑坡,土方量约30立方米,需处理。
(3)西山私房39号田凤秀家土坯房危险,已安排搬离。
(4)西山任长青(运输区职工)房屋漏雨,房后有滑坡危险,已劝其搬离。
(5)西山60号郏深义家门前滑坡,堆至63号张怀家后墙,已安排两家联合处理。
(6)西山谭晓福家私房门前小路滑坡,影响出行。
(7)西山退休工人常栓锁院墙倒塌,房屋爱滑坡威胁,已搬迁。
(8)西山李凤云(社管中心职工)家挡矸墙下房子院墙倒塌,影响排洪和领居出行,已安排处理。
(9)风井绞车房处王更臣家住房下涵洞垮落,致房屋悬空,需修理。
(10)风井路边退休工人王金楼家围墙倒塌。
(11)风井主扇房外三家住户房屋受滑坡威胁,已劝其搬离。
(12)风井路边赵朝南家房屋,一面房基滑坡,已劝其搬离。
(13)风井路边王金楼家房屋(已出租)部分倒塌,已安排住户搬入单身楼。
(14)东山二区工人张祖武家房屋倒塌,已搬离。
(15)新六号楼周边垮塌80余米,高度一米五,推到住房一间,并造成公路堵塞。
二、采取措施
灾情发生后,党委书记武永发、矿长宁文卫、副矿长屈国庆、马社建带领矿党办、工作部、社管中心、调度室、保卫科、工会等
部门分四个检查小组,分别对矿红土工业区、矿部工业广场、家属区、东西山居民生活区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并于上午9时30分召开紧急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在采取紧急措施救灾的情况下,要求进一步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要求全矿各级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本着对职工家属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细致地搞好安全防汛各项工作,确保全矿安全度汛。
二是各单位要认真学习矿“三防”应急预案,明确职责,搞好分工协作,各单位值班人员要坚持24小时值班,担负抢险任务的单位,要组织抢险队员24小时待命,在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严格服从命令,确保一有险情,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三是社管中心、物业公司要组织人员对矿区排洪设施进行不间断巡查和疏通,确保排洪沟畅通,在危险地段树立明显标识,提醒行人绕道行走。
四是要做好生产区域防汛工作。机电车间、运输区要对井口周边安全防洪情况进行检查,对危险地带提前进行封堵,防止井筒注水,组织人员对二号风井地面安全情况进行检查,防患于未然,运输区做好排矸系统安全工作,做好垮落地段的检查、监测工作,防止险情扩大;机运车间负责红土生产、生活区域的防汛工作,及时对排洪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做好煤场排水工作,一有情况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五是社管中心、物业公司、保卫科、工会要生活区域及居民区危房进行巡查,特别时西山滑坡地带,一有险情必须在第一时间向调度室汇报,必要时强行撤离居民,并做好临时安臵工作。
六是生产科要组织地测人员对滑坡地段进行监测,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及时安排处理。
七是规划科对地面施工场地的防汛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八是工作部要利用广播等宣传煤体,宣传防汛知识,提高职工群众自保、自救的意识和能力。
九是要求社管中心、物业公司、工会要密切配合,做好对已受灾群众的疏散安臵工作,确保职工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十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供应科做好防汛物资的准备工作,有紧急情况要提前做出反应;机电车间安排好值班电工,确保全矿正常供电;办公室要保证值班小车司机24小时在岗;矿医院做好救护相关准备工作,并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
金华山煤矿
二○一○年七月二十四日
第五篇:山洪灾害问题探讨
绿色珠江代言人系列
珠江流域山洪灾害若干问题探讨
0、前言
今年5月31日至6月1日两天,湖南局部突发强降雨造成多地发生山洪灾害;几乎与此同时,贵阳清镇、四川凉山州美姑县等均发生山洪灾害。湘、川、黔稍歇,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遭受百年不遇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一时间,山洪灾害成了各界舆论关注的焦点。
山洪灾害主要是指汛期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山洪灾害一般是在一定强度或持续的降雨和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下发生的,具有突发、易发、多发、破坏性大、防御困难的鲜明特点,往往对局部地区造成毁灭性灾害。在大江大河干流防洪能力逐步提高的形势下,山洪灾害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愈来愈大,已经成为当前防洪减灾中的突出问题,也已经成为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大制约因素。
2003年,水利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开展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把“山洪”从“洪水”中区分开来,在科研和国家防治规划中专项处理。2005年5月8~9日,《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在京通过由水利部、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等五部(局)联合组织的专家组审查,取得了较为系统的山洪研究成果。珠江流域的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山丘区面积占80%以上,且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是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重点地区。
山洪灾害调查表明,虽然山洪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天灾,但是近年来山洪频频发作,有的地方一下雨就有短时灾害发生,而且灾害程度越来越严重,则与人类活动无节制有很大关系,在频发的山洪灾害中,“人祸”事实上成了催化剂。或者说山洪灾害的不断扩大是由于人类伤害河流、“人水不和谐”的后果。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对人为因素对山洪灾害影响的直接性和严重性考虑不够,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和灾害区划等环节,均未能充分反映人对河流和生态的严重伤害和目前“人水不和谐”的现状及其对山洪灾害的严重影响。
1、山洪灾害研究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全国山洪灾害概况
山洪灾害主要是指汛期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山洪灾害突发性强,破坏力大,预报预警难,防御困难,往往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受气候、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我国山洪灾害频繁而严重,每年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之一。统计资料表明,全国2100多个县级行政区中就有1500多个在山丘区,约7400万人不同程度地受到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威胁。据1950~1990年统计资料,中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共计22.5万人,其中山丘区死亡人数15.2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67.4%,年均死亡人数3707人。1992~1998年全国每年因山洪灾害死亡人数约为1900~3700人,约占全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62%~69%;1999~2002年山洪灾害死亡人数下降为1100~1400人,但占全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比例提高到65%~75%;2003、2004年山洪灾害分别造成767人和815人死亡,占全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49%和的76%。从灾害造成的损失看,1950~1990年因山洪导致农田年均受
1灾面积为4400万亩,年均倒塌房屋约80万间;1990~2000年因山洪导致农田年均受灾面积为8100万亩,年均倒塌房屋约110万间。今年最新统计,截至7月14日,因灾死亡764人,其中因山洪冲淹、滑坡、泥石流灾害死亡668人,占死亡总人数的87.43%。由此可见,在大江大河干流防洪能力逐步提高的形势下,山洪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国洪灾死亡人数的比例呈逐年递增趋势,山洪灾害造成的危害愈来愈大,损失愈来愈重,已经成为当前防洪减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今年5月31日至6月1日两天,湖南局部突发强降雨造成多地发生山洪灾害;几乎与此同时,贵阳清镇、四川凉山州美姑县等均发生山洪灾害。湘、川、黔稍歇,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遭受百年不遇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一时间,山洪灾害成了各界舆论关注的焦点。就在这期间,按照温家宝总理2004年9月4日批示要求,水利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精心编制的《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以下简称《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根据《规划》编制技术大纲,各省按照国家部署分别编制了本地的规划。把“山洪”从“洪水”中区分开来,在科研和国家防治规划中专项处理,直接起因是2002年的山洪频发,全国因山洪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洪涝灾害死亡的80%。
1.2珠江流域山洪灾害概况
珠江流域山地和丘陵占94.4%,主要是暴雨山洪,此外,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脆弱等自然因素以及频繁的人类活动也加剧了山洪灾害,因灾伤亡占洪涝灾害伤亡人数的三分之二,损失巨大,是流域内各级领导极为关注的灾害问题。珠江流域的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山丘区面积占80%以上,且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是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重点地区。
窥今年情况之一斑便可见整个流域之全貌。今年6月,持续降水使珠江流域发生了超越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通知强调,重点要求包括珠江流域贵州、云南和湖南等省丘陵山区和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做好山洪灾害的预警工作。国土资源部也紧急通知南方6省区预防地质灾害,主要为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及浙江,要求加强突发性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今年 “05·6”特大洪涝广东65人死亡,其中64人命丧山体滑坡、山泥倾斜、泥石流等山洪地质灾害。这是珠江流域“05·6”洪水灾害的一大特点。截至7月14日,全国今年受灾较重的10个省份就包括了珠江流域片的广西、广东和福建、湖南、江西等,共有620多人死亡,占全国死亡人数的80%以上。这些省(区)山丘区局地暴雨引发山洪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基础设施毁坏严重。可见,珠江流域的山洪灾害在全国已非常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人为诱发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是最薄弱环节
山洪灾害调查表明,虽然山洪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天灾”,但是近年来山洪频频发作,与人类活动无节制有很大关系,“人祸”事实上成了催化剂。
1)城乡规划不顾自然环境。如山口是最容易遭到山洪袭击的地方,但是在我国这样的高风险地带,还居住着大量居民,这是中国特色。一些乡村建筑规划往往欠缺综合考虑,没有把规避高危地带归纳到防灾工作的重点中来。而中国的暴雨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和人口居住区相互重叠,更使山洪造成的损失层层加码。2005年6月10日黑龙江省兰溪山洪灾害就是一例惨痛教训,自然因素当为主要原因,如果没有学校选址失当等人为因素,相信不会有那些生命的逝去。
2)肆意伤害河流,河流猛烈报复。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行洪通道,随意弃土弃石等行为也使得山洪暴发的几率、强度增加,破坏力加剧,并且难以防御。雷州南渡河海
堤十年前曾是省样板工程,周围的红树林被砍伐,堤角被鱼塘挖了一米多深,十年前的样板工程又重新变成了危险工程。
3)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山洪灾害的重要诱因。如开荒、开挖山坡修路,开挖山体采矿采石,提供的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常遇洪水使其淤积溪沟上游,遇大洪水则形成泥石流,泥石流具有非同一般的强冲刷力,土质或软弱岩质的沟底及沟坡容易冲蚀、冲塌,更扩大泥石流的规模加剧其破坏力,不仅直接加重了灾害程度,而且造成次生灾害——受淹后土地沙石覆盖,难于复耕。1961年10月,云南省禄丰县元永矿区元永井矿区暴雨引起山洪,导致侧山体滑坡89处,死亡104人,受伤57人,就是因开荒造成的。无地或少地农民在山顶修起池塘种水田,这种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式亦为山洪肆虐制造了隐患。河源市以开挖花岗岩红色风化壳表层为目标的滥采稀土矿,大大加剧了水土流失,是导致“05。6”洪水期河源山洪灾害特别严重的重要原因。
4)病险水库和违章小水电工程有如定时炸弹。病险水库多,防洪能力低,下游安全难以保证。珠江流域山洪灾害防治区小型病险水库,还有众多几乎失控的违章小水电工程,是山洪灾害防治的重大安全隐患。前者如1996年6月的广东省恩平山洪灾害;后者如2002年8月的广东省五华双华山洪灾害。
可见必须按照规划进行科学综合治理,增强法制观念和防灾意识,规范人的行为,妥善解决人水相争、人地相争的问题,提高对山洪灾害的防御能力。
1.3开展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研究是河流代言人的应尽义务
专家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所建工程病险不断增多,加之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河道泄洪能力严重萎缩,进一步加剧了山洪灾害的发生。支流的防洪标准不高,历史“欠账”太多也是山洪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珠江流域地形复杂,支流众多,除北江、东江中下游干流进行了大规模防洪工程治理外,流域内其他一些重要支流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其他支流特别是小流域支流更缺乏治理。这些支流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洪水汇流速度非常快,洪水陡涨陡落。长江流域2003年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350亿元,多发生在支流,其中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接近半数。珠江流域是我国山洪灾害较为严重的区域,流域内各省市尤其是上中游地区应把防御山洪灾害作为以后防汛工作的重点来抓。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使生态问题与环境问题就变得十分严峻。现实要求河流管理机构首先要把好关,代表生态与环境说话,争当河流与生态的代言人。开展以人为因素影响调查和总结研究为重点的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调查研究,以大量事实充分反映人类社会对河流生态伤害的种种劣迹和危害,说明“人先伤害河流”才是河流对人类社会报复的根本原因。对山洪易发区范围内城镇、交通、厂矿及居民点等建设项目进行防灾评估,保证开发建设活动不会加剧或导致山洪灾害的发生,是河流代言人的应尽义务。
广东“05。6”特大洪灾中,省内的大堤、大库、大型水利工程都没出问题,但两个问题仍令人心虚:一个是目前西江流域的龙滩、大藤峡两大防洪控制性水利枢纽尚未建成,干流较大的洪水得不到有效控制,处在下游的广东除了严防死守,别无它法;另一个是小流域治理环节薄弱,小堤小围损坏多,山洪灾害引发的死亡占了这次洪灾死亡人数的绝大部分。权威人士称,珠江和各地小流域战略治理体系不建成,想构建珠江大流域‘人水和谐共存’格局,那将是一句空话。人与水和谐共处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距离还有多远呢?这正是近几年洪涝之后作为珠江流域代言人必须面对的崭新课题。
1.4 建立重点山洪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珠江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建立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管理信息系统,既可实现珠江流域管理机构和流域内各省的信息高度共享,扩大信息覆盖面,达到高水平的业务应用程度,实现珠江水利信息化的横向联合发展。同时也丰富了信息资源,高度实现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珠江水利信息化的纵深发展。
2、建立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信息系统的现实可行性
2.1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了良好基础
由五部(局)共同完成的《规划》已通过联合专家组审查。规划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等原则,通过对已发生的山洪灾害的调查和对气象水文、地形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山洪灾害发生的特点、规律;根据山洪灾害的严重程度,划分了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山洪灾害提出了监测、通信预警、防灾减灾预案、政策法规和管理等非工程措施,对重点防治区中的山洪沟、泥石流沟和滑坡的治理、对山洪灾害有影响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措施分别进行了系统规划。这是我国首部防治山洪灾害的专项规划,将为山洪灾害的防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也将大大推动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待审批后即可付诸执行。珠江流域云南、贵州和广西山丘区面积占其总面积的80%以上,且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地区。
2.2珠江流域地方政府重视并支持
有了全国的总体规划,各省按照国家部署分别编制本地的规划,流域管理机构应在汇总整编各省规划的基础上,从流域整体统一管理的高度形成各流域的规划,建立起流域的山洪灾害管理信息系统,为防治山洪灾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广东省在全省规划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协作密切配合,动员多名技术人员投入规划编制工作,通过调查和分析研究,分区分类提出防治思路和对策,科学合理安排工程布局;充分利用电子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深入灾害多发区进行现场勘察,设点进行专题研究,综合分析,科学规划,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任务。今年洪水过后,省长黄华华主持会议,要求研究建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基金,有效防御山体滑坡、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多发区云南省曲靖市,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研究今年来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及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特征,分析今年地质灾害类型,把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详细情况制作成“防灾明白卡”,发放到群众手中,同时建立全市地质灾害数据库,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向有关部门报告灾前、灾情和灾后情况,为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提供参考依据。
2.3有现成的技术平台和可借鉴利用的研究成果
为了全面完成《规划》的编制任务,各部门根据负责的业务列专题开展研究工作。其中国土资源部专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是:通过对与山洪有关的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诱发因素、监测技术、信息发布技术以及防治经济效益的研究,为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提供技术依据。还有中国气象局关于“山洪灾害防治区域气象监测站网布设原则”、“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等专题研究成果,并提出加强山洪灾害易发区的降水监测、预报,尽快完善资料上传系统建设,特别是库区雷达资料、土壤湿度等资料的上传等问题。2004年在甘肃省科技厅立项的“甘肃省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研究”重点基金项目,在大量山洪地质灾害有关数据资料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山洪地质灾害临界雨量、时空分布规律和气象预报模型等的研究分析,将引进开发的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预报结果在地理信息系统上初步完成嵌套,首次实现了甘肃省关键天气预报精细到乡镇一级,提供了全省及各主要降水市州地质灾害等级
预报分区图。今年汛期以来天气预报加强预报山洪地质灾害,就需要对重点易发区的山洪灾害和隐患进行普查积累并建立电子信息数据库,实施针对性的预警和监测。开展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调查,作为珠江委强力的技术支撑----珠江设计公司不仅在规划、勘测、设计方面有技术优势,而且有基于GIS软件平台上开发的既实用又先进的“珠江流域重点堤防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资源和经验优势。利用已有的GIS软件平台,加之以上可资借鉴利用的研究成果,就可逐步建立起“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信息管理系统”。
3、实施步骤及方法
3.1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组织实施
及时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工作例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沟通信息,强化技术指导。建立系统工作涉及范围广、技术难点多,需要收集分析研究大量的资料。领导小组要注意充分利用和整合各部门已有的工作成果和资源,实现资料和信息共享,为建立系统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确立技术牵头单位,工作组成员单位和各有关专业的专家和成员。工作组要让专家充分发挥知识、技术优势,为建立系统工作当好技术参谋,解答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指导。
3.2技术思路及方法
按照系统理论,从宏观到微观思路操作实施。首先收集分析《规划》资料,重点是珠江流域各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成果,按人为因素对山洪灾害影响的直接性和严重性进行初步分类,初步拟定本项目研究的对象——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其次开展多种手段的人为因素影响调查:(1)应用遥感技术(RS),对初步拟定本项目研究的对象开展不同年份的航卫片解译,了解其多年人为因素影响下地形地貌、河谷形态等的变化趋势,(2)进行地形地貌及水文气象调查,重点复查航卫片解译发现的多年人为因素影响下的地形地貌、河谷形态现状,(3)进行多层次的地质调查,包括地质背景调查、河谷平面地质测绘、河谷典型剖面地质测绘、典型剖面地质勘探、试验等多层次,按照地质灾害分区—分段—初步建立分段地质结构模型—验证并完善模型—为分段评价提供计算参数的思路进行。最后结合社会经济和发展规划,重点调查城乡建设规划与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关系,分析可能发生的“人水不和谐”现象。
3.3建立“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符合管理信息化的主流,满足“河流代言人” 对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进行有效管理的要求。
以已有的1:100万珠江流域电子地图为基础,补充建立各重点山洪灾害的专题数据库和图形(含影像)数据库,进行全流域各重点山洪灾害现状调查,制作全流域各级河流的电子地图和各重点山洪灾害点电子地图,可以实现全流域各重点山洪灾害现状查询及相关问题的分析计算,据此作出山洪灾害预测,并以河流代言人的角度,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结合GPS和RS,开发重点山洪灾害现状监控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完善的“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国水利网
2、《广东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
3、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技术信息中心
4、《计算机世界华南版》
5、2005年6月3日《半月谈》
6、南方都市报 2005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