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信息技术《初识Excel》教学案例(定稿)
七年级信息技术《初识Excel》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Excel的工作界面及其组成;认识行、列和单元格;并能准确录入数据。让学生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和修改工作表标签的操作。通过书本中录入数据的实例,掌握制作数据表的基本方法,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Word应用文档的设计的基本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七年级的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el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
(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的操作,认识Excel工作表的编辑环境;
(3)理解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和区域的概念;
(4)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的操作;
(5)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Excel数据表格中录入数据,初步掌握制作数据工作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四、重点难点
重点:Excel窗口的组成,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
难点: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
设问、探究、演示、练习相结合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 教师:展示表格、数据管理、图表等Excel截图。
引入:如果要制作这样的数据表可以通过学习本章节后制作出来。学生观看数据图表,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设计引入,并通过身边的例子来让学生对Excel软件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启动Excel的方法 提问:启动Excel软件的有哪些方法? 学生上机操作实践后回答,并演示启动过程。引导学生掌握Excel软件的启动方法。
认识Excel的窗口 播放Excel软件窗口组成的课件给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
1、Excel软件的窗口由那些部分组成?
2、与以往学习过的软件不同处是,该软件多了哪些部分? 观看课件,并结合教材,找出答案。通过课件的观看,直观地掌握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
提问:
1、什么是行、列?
2、一个工作表中最多有多少行?多少列?
3、什么是单元格,活动单元格? 阅读课本,找出答案。通过自主学习,理解Excel软件的行、列和单元格的概念。
录入和修改工作表数据 布置任务一:
输入课本中的范例工作表“2010年广州亚运会奖牌榜”,教师巡视,并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
1、单元格的数据输入出错该如何修改?
2、A1单元格中的文字输入时为什么会“跑”到B1,C1单元格中去?一个单元格最多可以存放多少个字符? 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录入和修改单元格数据的方法。
调整表格列宽 提问:
1.如果想单元格A1不“侵占”后面的单元格,那么该怎样操作呢?
如果学生发现了解决的方法,请学生演示调整表格列宽的操作,否则由教师演示。
2.如果要调整的是行高,该如何操作? 思考、实践后找出解决的方法,并演示调整列宽与行高的操作。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调整表格列宽的操作,并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调整行高的的办法。
给工作表标签改名 一个Excel工作薄文件内往往包含多少个工作表?我们可以把电子表格的工作簿看作一个作业簿,簿内有多个页面,每个页面就是一个工作表。工作表默认名为Sheet1,Sheet2
为便于识别,可给工作表标签改名。
布置任务二:
将工作表标签“Sheet1”改名为“七年级信息技术”。
思考:你能发现有多少种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方法? 学生认真听讲,并上机操作修改工作表标签名。通过比喻,促进学生理解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关系,通过探究,发现和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
保存文件与退出Excel 提问:如果文件已经录入完毕,需要退出,那么必需先做什么工作?该如何操作? 思考、回答问题,并上机操作。根据以往学习的知识迁移到Excel文件的保存和退出。
综合练习完成书本后面的实践
1.在工作表Sheet2中输入初一计算机成绩。
2.把工作表Sheet2标签分别改为“初一计算机”。
3.把工作簿以文件名“计算机成绩表”存盘。上机操作。综合应用,巩固技能。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为第四章数据统计与分析的第一节课,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本节课我采用了探究学习方式进行组织教学,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1)课堂的引入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景。
(2)教学任务明确,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操作能力。
(3)本节课对基础差的学生的辅导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如基础差的学生,对工作簿与工作表的概念的区别,工作表标签名的更改出现差错,这还有待改进。此文章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 原文地址:
第二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信息技术
教学案例——第13课
瓷苑奇葩
(一)本课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相册。
2、了解保存为视频文件的意义及其操作方法。
3、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制作相册,二是将相册保存为视频文件,是一个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工作。
本册第二单元学过“网上相册”,本课相册的制作部分也不很复杂,不过要制作精良,就需要在修饰上下工夫,对图片的修饰是很个性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可放手让学生设计,不必拘泥教材,但是也不能“放马”,要介绍常用的修饰方式和方法,最好要有实例,所以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是制作过程的一部分,是为了制作过程的完整,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过,可看情况,简要处理。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保存为视频文件,操作很简单,不过知识铺垫比较难一点,涉及到什么是视频,常见的视频文件类型以及视频播放器等。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制作相册。
2)了解保存为视频文件的作用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
分析-模仿-领悟,通过范例,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
2、重、难点
1)制作相册。
2)根据需要,保存为不同格式。
3、教学过程建议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
1)问:同学们了解电子相册吗?(本册第二单元第5课“美好记忆”)
2)(展示“青花瓷”演示文稿)引出在PowerPoint中制作相册。
回忆、观察、思考、交流、讨论
范例教学1
演示制作“青花瓷”演示文稿。
观察
探索学习
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自主或合作制作相册。
小结
1)小结学生操作得失。
2)展示学生作品并评价。
观察、评价、交流
范例教学2
1)将PPT文件保存为视频的意义。
2)演示PPT文件保存为视频。
观察、思考
课前准备好作品并保存在手机中。
练习
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将制作的演示文稿保存为视频文件,然后用视频播放器播放。
小结
1)学生操作得失。
2)组织交流和评价。
交流、讨论、评价
总结
1)相册的制作过程。
2)保存为视频文件的意义。
自主总结
拓展:视频文件格式有不同的分类,如:
微软视频
:wmv、asf、asx,Real
Player
:rm、rmvb,MPEG视频
:mpg、mpeg、mpe,Sony视频
:mp4、m4v,其他常见视频:avi、dat、mkv、flv、vob等。
教学反思
本课相册的制作,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基础,教材上的例子,可以用做操作过程的参考,不是标准(内容也是如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另外的主题)。可以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制作出不同视觉效果的相册。在学生制作相册前,教师要做常用修饰方法的引导,如相册主题和内容、图片的修饰、排列顺序、切换方式等。
如果重新选择相册内容,建议内容不要过多,一般10张幻灯片以下较为适宜,每张幻灯片的修饰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使练习的面更大一些。
建议将相册制作和保存为视频文件分两个阶段学习,相册制作部分,介绍和演示应注意侧重新知和要点,其他可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保存为视频文件操作前,要介绍保存为视频文件的意义。
第三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本学期的信息技术课程至此已经结束,在本学期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仅仅局限在游戏、画图等方面,对于课本上的知识以及一些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却显得毫无兴趣,觉得这些知识太简单,没必要学。针对这一情况,我利用刚开学的一次机房电脑中毒的机会,让同学们自己操作,解决中毒问题,激发学生们对课本和基础操作的兴趣,改变他们的认识。
此次机房所中的病毒名为“冲击波”,它的具体行为是:在到了病毒设定好的时间时,强制结束一个很重要的系统进程C:WINDOWSsystem32lsass.exe,然后在桌面上出现倒计时关机的窗口,严重影响我们计算机的使用和工作。这个病毒其实并不可怕,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基础操作——调整系统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些时候,我们计算机的故障可能不止这一种,比如有的时候任务栏不见了,有的时候桌面无法正常显示,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基础操作来轻松的解决。
我也用了上面一段作为引入,带领同学们进入了“windows的桌面设置”这节课。
具体教学案例分析
Windows的桌面设置
教学目标:
1、学会对桌面进行简单的设置
2、利用桌面属性进行个性化的设置
3、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引导探索,实践
教学重点:对桌面的设置进行操作
教学任务:
(一)系统时间的设置
(二)任务栏的设置
(三)屏幕保护程序的设置
(四)桌面主题的设置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二. 教学内容
(一)观察教师机的电脑时间与学生机的电脑时间
(在学生实践任务栏的操作时改变教师机的系统时间)
演示操作:修改系统时间
学生实践:将电脑的时间调整为北京奥运会的时间。
会发现病毒制造出的倒计时关机窗口消失。因为病毒设置的发作时间可能是2009年某月某日,我们将时间改到了
2005年,这样病毒就会误认为没到发作时间,所以就不会
发作。
学生探索:把“时间/时期 属性”对话框当作万年历,查出自己出生
时是星期几?今年自己生日在星期几?同时向同学们展
示。
(二)观察教师机的桌面与你们的桌面有什么不同?
(教师机没有任务栏。)
原因:任务栏是可以隐藏、显示的,也可以在桌面的上边、下边、左
边或右边,还可以有大有小。
演示操作:任务栏的隐藏、显示、大小及位置的改变
学生实践:对任务栏进行操作
(三)观察教师机的屏幕
(在学生探索实践时钟属性时设置屏保)
演示操作:设置屏保
学生实践:
1、将自己的屏幕保护程序设置为三维文字,等待时间为
1分钟。
2、改变屏保为“三维管道”。
(四)观察教师机的桌面背景
学生探索:个性化自己的桌面背景
(提示:设置方法与屏幕保护程序的设置方法相似)
学生探索:能否在画图程序里给自己画像,保存后将自己的画像置于
桌面作为背景。
三、课堂总结
四、课堂练习
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个性桌面设置以及运用基础操作应对病毒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其实际操作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式实施教学,穿插了我的讲解、演示操作、学生实践操作、探索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如在讲“时间/日期 属性”对话框时,我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解决“冲击波”病毒的问题,然后让一些还没有过生日的学生上前给大家显示自己今年的生日,此时学生兴趣大增,也使学生意识到课本上的知识和基础操作的实用性以及重要性,同时让他们的电脑更加个性化。讲完后,同学们都还意犹未尽,吵吵着让我再讲点。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有了兴趣才会学地轻松愉快,又可以很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案例
*** 2010年2月2日
第四篇:七年级信息技术《修饰》教学案例
编辑与修饰工作表(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EXCEL的基本操作是甘肃教育、甘肃声像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教材第一册模块六《计算机数据处理》第三节教学内容。
1、教师出示有问题的“初一年级体育成绩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问题在哪?
2、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么去修改工作表?
3、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工作表的编辑。
明确任务,学习知识
任务一:思考:为什么工作表中的数据需要编辑操作呢?
任务完成方法:
1.教师结合“初一年级体育成绩统计表”讲解
2.归纳点拨:
在使用EXCEL过程中,常会遇到操作失误的时候,因此,执行编辑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1.对照P116-117“做中学”讲解的编辑工作表的方法,打开“初一年级体育成绩统计表”完成三个任务。
2.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生评价
[教师针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的进行点拨、指导]
方法:
1、教师出示已经修饰好的“初一年级体育成绩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与不修饰之前有何异同。
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word的知识,如果达到如范例所示的工作表的效果,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修饰工作表?
3、总结并补充学生的回答:
(1)字体、字号、字体颜色等
(2)表格的边框样式、颜色
(3)数据的对齐方式
4、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工作表的修饰。
借助课本,使学生在word中表格设置底纹和边框线向excel中迁移
第五篇:《初识人工智能》教学案例
《初识人工智能》教学案例
教学思考:
1、本课例通过学生对人工智能领域实例的亲身体验,将初步了解人工智能原理,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学习兴趣
2、本节内容与高中“人工智能初步”选修模块是相衔接的,所以在设计上要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为了更好的创建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本课将在开放式的网络环境下授课,教学过程注重创设学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探究人工智能领域的积极性。
4、教材与建议:
★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
★所用教材:中国地图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
★建议学时数:1学时,非上机时间10分钟,上机操作时间35分钟。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简单知识及其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文化内涵,并通过体验计算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初步应用,展望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第四单元“加工表达信息”中的第四节,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本节内容涉及到的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属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知识,对开拓学生视野,拓展知识面非常重要。本课也是与选修模块“人工智能初步”相衔接的。
(三)重点和难点
1、通过亲历与计算机进行象棋对弈和自然语言对话,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2、教学本节内容主要是人工智能的简介,关键点在于正确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及简单的了解人机博弈,能通过有关网站解决自然语言对话的问题。
(四)学生分析
作为初中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说,好奇和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本课来说是很好的前提。同时通过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他们已掌握了信息获取和管理的策略、技巧,能够根据任务需求,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同时学生基础不同,对课堂要求也有不同。
(五)教学过程流程图
教学流程分七个部分,其中“活动一“”活动二”并行,可选其中之一。情景创设、引入主题
(通过目前机器人在各行业的应用,建立一个视频,让学生浏览,感受信息智能带来的的好处。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范围又是什么?)↓
活动一(可选)
(登陆网站,与中国象棋进行对弈,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就卡斯帕罗夫与“深蓝”的比赛进行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放在电子学习档案袋中。)↓
活动二(可选)
(登陆智能网站,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交流,感受人工智能的不足。并就与网络机器人交流的过程,把自已的体会以定稿的方式发布。)↓
过程检测(提出问题、抽查检测结果、提问学生)(问题:AI是什么意思。计算机是如何处理问题的。)↓
活动三(必选)
(通过对写字板和语言输入的运用,让学生感受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归纳
(智能化的一个标准:图灵测试)↓
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总结和评价
(搜集我国吴文俊院士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贡献,并就查阅的资料写一篇有关“人工智能”的学习体会,放入电子学习档案袋中以定稿方式发布)
设置Web1服务器:192.168.4.133/stu(电子学习档案袋,用于上传作业)
设置Web2服务器:192.168.4.133(学习网站,主要是本节课的一个视频和一些文字素材)网站: 中国象棋网:http://www.xiexiebang.comhess.com下载一个象棋软件并安装后对电脑进行对弈。活动要求:
1、下载软件安装,建议下载中国象棋2000。
2、与中国象棋进行对弈,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想一想电脑是如何下棋的。
3、就卡斯帕罗夫与“深蓝”的比赛进行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放在电子学习档案袋中。活动二:访问自然语言处理网站,与智能语言机器人对话。自然语言处理网站:http://www-ai.ijs.si/eliza/eliza.html 活动要求:
1、登陆智能网站,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交流,感受人工智能的不足。并通过与智能聊天机器人对话,来验证机器人的智能程度。
2、、回顾与机器人聊天过程,谈谈你对聊天机器人的认识,想想他们是如何回答你的?
4、就与网络机器人交流的过程,把自已的体会以定稿的方式发布。学生开始活动内容,教师观察学生活动并作必要的指导。活动分析:
1、软件下载不会安装。(提示用SETUP。EXE文件。)
2、输入的正确性,与机器人交流时的注意点,对计算机机处理问题认识不足。过程三:过程检测(问题检测)(2分钟)
请同学们打开专题学习网站上的测试链接,回答页面上提示的问题。教师:布置练习,进行简单的过程检测,了解学生情况。
题目:
1、AI是什么含义。
2、通过现有工具,查询artificial的含义,请把你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直接输入在页面上,提交。学生:回答问题,通过相关的工具查询结果,提交结果
教师:同学们都已找到了答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家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过程四:(通过对写字板和语言输入的运用,让学生感受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5分钟)教师:刚才我们通过检测,同学们对人工智能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人工智能的魅力。展示写字板和话筒。现在有哪几位同学愿意上来试用一下写字板和话筒输入。学生:二人一组,一组上来试用写字板,一组上来试用话筒输入。
教师:请同学起来谈一下使用体会,除了刚才四位同学,其它使用过类似设备的同学也可以起来发表观点
学生:谈体会。
教师:刚才同学谈了自已的体会,我们感觉到无论是写字板还是语音输入,各有优缺点。过程五: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人工智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也发现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产品的可用、实用上还待进一步的提高,但未来的人工智能会是一个什么样,同学们也可以想象一下。但如何判断一个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呢。投影:图灵测试概念。学生:浏览投影,交流刚才所体验的几种智能应用。过程六: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总结和评价(5分钟)
教师:本节课同学们体验了人工智能的应用:中国象棋、人机聊天、智能输入,人工智能每一个阶段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我们国内也有很多专家在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接下来请大家完成书后的一个实践3。
要求:搜集我国吴文俊院士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贡献,并就查阅的资料写一篇有关“人工智能”的学习体会,放入电子学习档案袋中以定稿方式发布 学生:上网查资料。上传体会。
三、教学反思与自我评析 1.教材是教学的基本素材
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来进行设计,并根据教学的需要搜集了一些有关本课的一些素材,建立了一个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充分体验,产生兴趣。同时基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我在专题网页上展示了有关人工智能的链接和相关内容,让学生通过网络来获取自已需要的信息。
2.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窗口
活动的多与少,要根据学生情况来进行分析,我校的学生基础不一,如果要把课堂任务全部完成的话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课中我在第一,第二个任务中只要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了。通过活动,学生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同学之间在活动中增进了了解。3.网络环境是课堂得以延伸的基础。
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模式下,课堂内容比较固定,学生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个性学习的条件,本课案中学生应用网络的程度也对网络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4.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
教师能力的高低在本课中特别能够体现。作为一名信息技术专任教师更是如此,本课内容对我来讲也一个新的领域,为了上好这堂课,我查询了很多网站和资料,但上下来发现拥有的知识还是不够,看来当好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老师要不断学习,才能让课堂涣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