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企业工会的职能作用
浅谈企业工会的职能作用
我在企业工会工作了好几年,每次工会搞的活动基层工会的员工能积极参与,队务公开、扶贫帮困等工作也在开展,但在会费收缴时,有些职工总在问:今年发什么东西?这是职工没有真正理解工会的职能作用,下面我就工会的职能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
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在建国初期,工会的任务是以生产为中心,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直到1988年全国工会十一大才使用“职能”一词,十一大提出工会的四项职能是: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教育职能,且这四项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老百姓对工会的职能作用还是感受不深,从表相看工会似乎更多是协助党委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配合行政搞好安全生产。所以有些职工认为工会是“吹拉弹唱、打球照相、迎来送往、打扫会场、年底发点小奖”。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会的一个塑影,如果工会现在还在干这些工作,那么有没有工会都行。
1994年12月全总第十二届二次执委会提出了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以贯彻实施《劳动法》为契机和突破口带动工会工作,推动自身改革和建设,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条总体思路的实质就是提出工会的维护职能。2001年10月27日修改通过的《工会法》在第六条增写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维权是工会的首要职责。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中显得更为重要。在市场经济下,由于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和利益多元化,各个利益群体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同时,还表现出具体利益上的差异和矛盾。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既一致又矛盾。在这三者中,职工的利益最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矛盾逐渐显现,在劳资矛盾中,职工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群众更需要工会来保护他们的利益。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并不意味着工会的其它三项职能就不要了。我们仍要全面履行工会的四项职能,只不过这四项职能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工会履行教育职能是为了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以便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会履行建设职能,是从根本上维护职工利益,只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职工的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职工利益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所以工会要教育职工学科学、学业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建功立业活动,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到经济发展上来。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多种形式的职工经济技术活动,认真实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推动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来参加效益,获得快速发展。例如:我矿一个100人的炮采队年产量是15万吨左右,但一个100人的综放队在正常情况下年产量是120万吨,职工的人均工资有两年前的1.2万元增加到今年的2.4万元,这就是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给企业和员工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在职工群众获得直接利益的同时,工会要教育职工解放观念、理解企业、支持企业。在企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工程中,工会要帮助职工深刻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改革。工会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在职工群众中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化“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提高广大职工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科学技能,提高业务技术。同时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陶冶职工情操,使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迈上新台阶。这充分体现了工会履行教育与建设职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参与职能是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利益,源头维护才是最根本的维护。胡锦涛总书记在全总工会十四届二次执委会上指出:“完善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构很必要,工会组织要切实加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使维权工作声音更响一些,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得力一些,”。所以从源头上参与,首先要发挥职代会的作用,企业的改革方案必须经职代会审议,企业的薪酬制度改革及减员分流安置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其次工会要积极推行矿务公开制度,使职工明白企业的钱、企业的物用在哪儿了?使用的是否合理?三是要加强工会的法律监督工作,指导和帮助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确保职工工资不被拖欠,劳动条件有所改善,人身安全有所保障,同时要特别重视关系职工生命和健康的劳动安全卫生问题,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职业危害和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要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并主动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同时维护女工的合法权益,做好女工生产、生育等方面的保护工作。四是积极主动的实施扶贫帮困送温暖工程,从源头上帮助职工解决可能发生的生活问题,帮助困难职工扩大就业
渠道,建立健全扶贫帮困制度,多方筹集资金帮助困难职工生产自救,为困难职工雪中送炭、排忧解难,真正发挥扶贫帮困第一责任人的作用。
所以工会的职能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要更好的为职工维权,就必须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工会组织力度。工会干部要加强自身学习,学业务、懂政策、依法行使权力,把工会真正办成“职工之家
”,使员工全心全意的为企业服务。
第二篇:关于发挥企业工会职能作用的思考
关于发挥企业工会职能作用的思考
工会作为企业职工的群众组织,是企业党委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应努力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切实履行工会的各项职能,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安全生产、团结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工会并不仅仅体现在组织员工搞搞活动、收收会费、发发东西、看看病人,而是有着更加深层的实在意义和非常广泛的工作内涵。
明确工会基本职责,积极主动发挥作用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社会支柱,构建和谐企业,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都离不开职工的参与参加,而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组织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广泛联系职工群众的优势,融入职工群众之中,了解职工的所思所虑,关心职工的喜怒哀乐,设身处地为职工着想,设身处地为职工办事,才能被职工看成“知心人”、“贴心人”,赢得职工的信赖,发挥自己的作用。关心关爱职工是党对工会工作的一贯要求,是工会性质的自身要求,是企业发展对工会的要求,更是职工群众对工会的要求。工会组织应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自愿自觉地、实心实意地为职工群众服好务。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企业工会组织关心关爱职工是关系到工会组织的生命、和谐企业的构建的根本问题。热忱地去关心职工群众,让职工群众感受到工会是实实在在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样才能够把广大职工更好地团结在工会的队伍中来。职工群众把工会当成自己的“家”,工会组织才有生命力、号召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组织、引导、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因此,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全力以赴解决问题,就成为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胡锦涛总书记在全总工会十四届二次执委会上指出:“完善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构很必要,工会组织要切实加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使维权工作声音更响一些,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得力一些。”因此,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首先要发挥职代会的作用。企业的改革方案必须经职代会审议,企业的薪酬制度改革及减员分流安置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其次,工会要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制度,使职工明白企业的钱、企业的物用在哪儿了?使用的是否合理?三是要加强工会的法律监督工作,指导和帮助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确保职工工资不被拖欠,劳动条件有所改善,人身安全有所保障,要特别重视关系职工生命和健康的劳动安全卫生问题,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职业危害和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要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并主动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同时要维护女工的合法权益,做好女工生产、生育等方面的保护工作。四是积极
主动的实施扶贫帮困送温暖工程,从源头上帮助职工解决可能发生的生活问题,帮助困难职工扩大就业渠道,建立健全扶贫帮困制度,多方筹集资金帮助困难职工生产自救,为困难职工雪中送炭、排忧解难,真正发挥扶贫帮困第一责任人的作用。
了解职工队伍现状,根据需求开展活动
对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要有全面的把握,对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也要有认真的分析,两者应该统一起来,不能偏废。不同年龄、不同工龄、不同学历、不同岗位、不同家境的职工对利益的诉求是不同的,就是同一个职工群体,具体到不同的职工个体也有各自不同的需求。了解、研究、细分是为了对职工的需求做到心中有数,为做好关心关爱职工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工会组织要用心研究分析,弄清轻重缓急,依据现实条件,明确着手重点,以便最大限度地服务职工群众不断增长着的需求,并适时开展好各项活动。企业工会组织要把关心关爱职工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和活动,把关心关爱职工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企业工会组织要为职工的建功立业需求服务。组织职工响应全总“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和谐奔小康”号召,开展“创新创效创一流”活动,开展“专题献策、点题攻关、成果冠名”活动,开展重点岗位劳动竞赛活动,帮助职工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是企业、职工都非常欢迎的活动。企业工会组
织要为职工的生产生活困难服务。服务职工生产生活需求,为职工排忧解难。开展“有困难找工会”活动,关心职工衣食住行,关心职工喜怒哀乐,关心职工生老病死,把“探访”职工工作做好,将“帮扶”职工工作做实,尽心尽力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密切与职工的感情,让职工感受到亲情,感受到“安全”、“温暖”的“家”的感觉。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搞好工会工作,关心关爱职工,工会干部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关心关爱职工需要做过细的、艰苦的工作,这就要求工会干部要有强烈的群众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能办成事的工作能力。要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和干部培训机制,把为职工服务,让职工满意作为衡量工会干部的工作标准,要倡导积极主动的工作精神,培养团结务实、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真心实意地为职工说话,真抓实干地为职工办事,全心全意地为职工服务。在服务职工中学习知识,找到方法,增长才干,提高水平。同时,搞好工会工作,关心关爱职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得到职工的理解、参与和支持,需要社会、企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所以,工会的职能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要更好的为职工维权,就必须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工会组织力度。工会干部只有加强自身学习,学业务、懂政
策、依法行使权力,才能把工会真正办成“职工之家”,使员工全心全意的为企业服务
第三篇: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创建魅力和谐校园
学校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多功能组织,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奠基和辐射作用。学校工会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推动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人才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强化以人为本的职能,促进教职工品位素质的和谐
教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构建和谐校园最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强化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促进教职工思想品位素质的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工会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应该维护教职工的思想精神文化权益,促进教职工精神生活的和谐,要把努力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组织教职工为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校高水平发展做贡献作为重要任务来抓。
1、以“文化素养”建队伍
首先加强师德建设。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把高尚的师德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开展讲师德、铸师魂教育活动。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建立一种互敬、互信、互帮、互学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充分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在重视科学管理、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激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促“他律”为“自律”,增强事业心和创造力。要重视情感激励,尊重和信任教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再有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创新型教师”活动。进一步发挥工会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创新能力、教育实践创新能力、获取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的创新能力、教育科研创新能力、认识和遵循教育规律的创新能力。让教师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
2、以“活动”育协作
教师的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是各不相同的,学校充分挖掘资源,面向全体教师开设了丰富的社团活动和文娱比赛,举行健身比赛,歌唱比赛,羽毛球比赛等。教师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校活动中,展示才华,活跃身心,团结协 作,共同发展。教师的协作能力提高了,人际关系改善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工作劲头加大了。每一位教师都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3、以“书香”促成长
开展读书活动,师生同建书香校园;通过阅读,使教师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使他们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
二、强化履行维权的职能,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制衡作用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学校工会的基本职责,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学校工会努力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把建立完善维权机制作为重点和着力点。认真处理好维权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推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制衡作用。
1、维护教职工的经济权益
学校教职工大多数是脑力劳动者,他们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复杂劳动和富有创新价值与创新潜能的劳动,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为学校安定有序运作,为创建高质量的教学环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因此,学校教职工队伍的整体应该得到全社会和学校主要管理者的尊重和肯定,他们劳动的价值应该在工资报酬、福利待遇方面得到充分地体现。因此,涉及教职工的工资收入、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补充保险福利、劳动合同管理等这些关乎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是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抓好、抓细、抓实了这项工作,才能保障教职工的经济权益,把可能发生的矛盾冲突,变为有序合法的和谐行为。
2、维护教职工的政治权益
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是传播科学和文明的重要阵地,学校职工队伍人才济济,他们之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拥有丰厚的知识底蕴,敏感的洞察力和创新意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求真务实的人格魅力,他们完全有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能力,这是中国《工会法》和《教代会条例》明确赋予职工的权益,工会应旗帜鲜明地维护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认真落实和抓好教代会,维护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制度的制订,长远目标规划的决策权。
3、维护教职工的文化权益
教职工日常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学校管理、后勤保障复杂而繁重,渴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学校工会高度重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需要,建立稳定而完善的活动阵地,工会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一切可供利用的活动资源,根据不同爱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差异,分类组织文体和休闲娱乐活动。让教职工在工会活动的大舞台上张扬个性,展现风采,消除疲劳和紧张,锻炼体魄、愉悦身心,从而得到健康、积极的休息。
同时工会组织还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将维护教职工的文化权益不断引向深入,满足教师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求,举办多种形式、多种学科的讲座培训,利用一切可能的校内校外的人才资源,采用“请进来、送出去”有效方式,不断拓宽教职工队伍的知识视野,充电补能,让教职工有足够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迎接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
三、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榜样作用
加强学校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是搞好工会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工会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要加强工会自身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榜样带头作用。
1、当好校长的参谋
学校工会紧紧围绕党政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自觉把工会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找准工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切入点,提高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2、当好教师的家长
学校工会是教工之家。如何当好这个家,是每个工会班子要认真考虑的大事。常规性的工作,如三八节、教师节、元旦春节活动安排,教职工的困难慰问等,非常规性的工作,如教师的学习、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的正当权益保护等等,既顾及全体,也照顾个别,既过问政治,也关心生活,既有精神鼓励,也有物质关心,让教师们充分感受到工会这个大“家”的温馨。
3、工会自身建设,工会班子要以身作则 工会开展活动,工会主席要身先自卒,当好表率,工会委员也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工会一班人要加强学习。工会主席尤其要先学一步。工会开展工作,每位委员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共创辉煌。
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疏通作用
民主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学校工会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承担者,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要充分履行自己的参与职能,充分发挥在联系教职工方面的联系疏通作用,真正构建起具有公平公正、民主畅通、充满活力的新型的和谐校园。
1、健全完善教代会制度
落实教代会职权,坚持在改革的过程中,改革方案必须经教代会讨论审议,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必须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切实保障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各级工会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工作,让教职工更多地参与民主管理,更多地为学校的发展及工会工作出谋划策。工会要切实承担起教代会工作的有关职责,做好闭会期间教代会职权落实和日常民主管理等工作。
2、规范校务公开工作
要把校务公开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依法办学、民主管理”的理念,完善党委领导,行政主抓,纪检监察、工会等协调监督,业务部门各负其责,师生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把校务公开与学校的管理有机融合,校务公开要以教代会为主要载体,有针对性地解决广大教职工所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做到“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形象”,促进学校的二级公开制度的进一步深化。
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全校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谐信任,和谐包容,和谐竞争,和谐发展,理顺各种关系,开通民主渠道,化解各种矛盾,维护职工权益。努力构建一种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的和谐人际关系,把校园建成师生员工生活的家园,工作学习的乐园,成才的摇篮。
第四篇:发挥工会职能作用[范文模版]
发挥工会职能作用创建魅力和谐**
**县总工会共有15人,其中党员9人;基层工会组织94家(其中:企业工会组织56个),拥有会员9200余人(其中农民会员5000余人)。
今年以来,我县总工会坚持以“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为主题,以创建“先进职工之家”、“工会工作先进县区”,争当“优秀工会工作者”、“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为载体,围绕“三个服务”,坚持“四个结合”,在全县工会系统和广大职工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推动建设“绿色、活力、魅力、和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坚持“创争”活动与“五比一创”劳动竞赛相结合,服务科学发展。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在重点工程建设和生产经营企业,着力组织开展以“提高职业技能,增强适应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职业技能竞赛,以“降本增效、节约环保行动”为主要内容的技改技革竞赛和以“解难题,增实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为主要内容的自主创新竞赛,以“创新创优创特色”为主要内容的立功竞赛活动,以“我为企业发展做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建功立业竞赛活动。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积极实施“五型班组”创建活动。
二、坚持“创争”活动与维权维稳工作相结合,服务职工群众。一是先后共走访慰问劳模和现场救助困难职工600户,发放生活、医疗帮扶救助金、慰问金及慰问品共计8.5万元;二举办培训班2期,对130名城镇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和法规知识培训
2期;三是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14名特困职工子女(其中:农民工子女7名)发放助学救助金共27000元;四是大病医疗互助3144人,补偿12万余元;五是积极开展了工会“维权月”活动,先后发放各种宣传手册1000余册,工会知识问答资料500份,工会会员手册3000本,农民工应知应会知识2000套,咨询的职工达上百人次。六是推出一批劳动关系和谐的典型单位,继续开展职工书屋评选,送书籍、送演出、送电影到基层活动,扶持了一批基层模范职工之家,丰富活跃职工文化生活。
三、坚持“创争”活动与和谐企业建设相结合,服务基层组织。我们按照“哪里有企业,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建会原则,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会组织网络。一是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新建基层工会组织13家,新增会员600余人。并对全县基层工会组织进行了普查统计和完善规范工作,按质按量完成了组建工作,被市总工会评为“先进单位”。二是加强了对基层工会的指导和支持力度,配备配齐了社区(城南、城北)职工活动中心设施,图书资料,职工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
四、坚持“创争”活动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加强自身建设。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组织为目标,积极推进基层工会评价机制建设,增强工会服务基层的质量和水平。一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使机关干部职工在行为实践上有了明显的改观,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转变,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二是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将《工会法》纳入全县“五五”普法规划,加强对全县工会干部的教育培训,共对全县工会干部进行了工运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60人次。三是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和长效机制,实行县总工会
领导干部挂点包干联系基层工会制度,内部目标考核制度等,有力地提升了单位的凝聚力、战斗力。
第五篇: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关于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
白沙学区教育工会
林修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阶级基础,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也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劳动关系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中,工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那么,工会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我认为这是当前每一名工会成员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因
劳动关系具有普遍性。劳动关系涉及社会的每一位劳动者和每一个用人单位。一个单位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不仅直接影响员工本人的进步发展、收入高低及家庭生活,而且也影响单位的工作秩序、人际环境和事业发展。从整个社会看,劳动关系和谐与否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劳动关系具有权益性。所有劳动争议、劳动纠纷都是因为权益问题而产生的。由于权益问题涉及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极易引发各种不安定的事件发生,应引起我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劳动关系具有复杂性。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没有劳动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目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但具体到单位,也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不和谐因素,有的问题甚至比较突出。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期限短、内
容不规范;二是一些部门缺乏社会责任感,劳动条件和员工安全卫生状况十分恶劣,不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强迫超时加班,不能按规定支付报酬,有的甚至对员工实行野蛮的劳动管理;三是一些单位工资分配机制不完善,拖欠和克扣员工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劳动争议调节和监督力度不够,群体性事件经常发生,直接影响了单位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社会的稳定。针对这些问题,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的仲裁机制,提高调处仲裁的及时性、有效性及创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需要,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二、扮演应有角色,让工会有效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工会组织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把自己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的稳定。这从理论上说起来简单,但具体到企事业工会工作的实践,却并不那么简单。
企事业工会在角色定位实践中,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前提下,在立足中国国情、加快自身改革中,至少要具体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1、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要致力于做企事业发展的推动者。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同样,劳动关系要和谐,首先有赖于发展。工会组织只有坚持“促进企事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这样才能找准位置,有所作为,在推进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中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就业,平等协商,友好合作,促进发展,共享成果”,必须注意各个层面的有机统一,注重实效。要坚持维护职工权益与促进企事业发展相统一。一方面,通过职工各项合法权益的落实,调动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事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企事业效益的不断提高,增强企事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更好地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生产力要素在企事业达到最佳组合,实现良性互动,从而形成共建和谐企事业、共谋企事 2
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焕发企事业生机,增强企事业竞争力。要坚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事业活动”,借助这一平台,解决当前部分企事业尤其是中小企事业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大力推广以和谐劳动关系促企事业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
同时,从企事业工会的环境特点来看,企事业工会所处的是特定企事业的具体环境。企事业工会要适应企事业特点,切实因企制宜地开展工会工作,并且要把企事业工会工作自觉融入企事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讲究策略,灵活运用。企事业生产经营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是充满风险的动态过程,而且劳动关系改善也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往往更多更直接地由企事业来承担。作为企事业工会,要在为职工维权的同时,主动了解和深入生产经营过程,排忧解难,自觉增加企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助力,共谋企事业健康发展。
2、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要致力于做企事业文化的建设者。
工会参与企事业文化建设,是由它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群众性是工会的属性和特征。因此,在企事业文化建设中,工会组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工会组织积极参与企事业文化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动员和组织起来,同时也可以代表职工的利益,充分发挥职工在企事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企事业文化建设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既涉及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又具体体现在企事业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员工的一言一行。开展企事业文化建设不能单靠理论上的说教,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方面工会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工会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从企事业、部门直到班组,按照法律规定都建立有工会组织,自上而下始终形成完整的工作网络。各级工会组织都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活动制度,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活动,与职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动员和组织职工投入到企事业文化建设中去。其次,企事业文化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扎扎实实的工作,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无论是宣传发动、教育引导还是活动熏陶,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场所和必要的设施,而工会则拥有各种完善的文体活动设施。工会的这些设施,为动员引导职工投入企事业文化建设,为职工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为塑造健康文明、时代感强的企事业文化氛围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第三,建设企事业文化需要各种 3
载体,工会可以发动职工参加各种活动,如主题演讲比赛、文艺汇演、各种演唱会、体育运动会、美术、摄影、书法展览、知识竞赛、卡啦ok比赛、岗位练功、业务技能比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载体,充分运用好这些载体,开展符合企事业实际,贴近职工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弘扬正气,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技术水平、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职工队伍具有重要作用;第四,工会是职工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组织,工会开展的各种活动大多是群众性活动,能够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倾听职工的呼声,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动职工广泛参与,因而容易得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对企事业文化建设产生认同感,发挥主人翁责任感。正是由于工会在企事业文化建设中负有重大的责任并拥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做好企事业文化建设者这一角色,工会任重而道远。
3、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要致力于作劳动关系矛盾的协调者
从工会产生的历史我们已经知道,工会是劳动关系的产物,工会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矛盾、劳资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工会始终是在劳资关系中运行和发展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劳动关系的市场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在劳动关系领域,企事业的权利不断扩大,政府则由直接的参与者转变为立法和宏观调控者。
劳动关系的这种转折性变化,要求我国工会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不再仅仅是协助党政各项工作的一个助手,而首先是劳动关系两方主体中劳动者一方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双方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利益追求是存在差异甚至是矛盾的。企事业一方在生产活动中居于指挥、管理的主导地位,效率、利润是企事业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而处于被管理、被指挥位置的职工,希望的是良好的劳动条件、工资报酬和福利水平。显然,企事业一方与职工一方的利益需求是不同的,如果关系处理不好,还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当企事业方以损害和牺牲劳动者权益来达到追求企事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时,劳动者个人很难与强大的企事业抗争,特别是在劳动力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环境下,劳动者一方的弱势地位就更加明显。在此情况下,劳动者只有依靠自己的组织---工会,代表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合理权益,工会实际上成为平衡劳动关系双方实力,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 4
要力量。如果没有工会组织,劳动者就只能依靠个人的力量、采取自发的非正常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其结果要么是无功而返,要么是引发更尖锐的冲突,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因此,我们说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其他任何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微观层面上,工会组织健全并有效运作,通过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保护和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使企事业劳动关系和谐有序,存在的矛盾得以及时通过法制化的渠道化解和处理;同时,在宏观层面上,借助三方协商机制,从源头上表达劳动者的愿望和要求、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使整个劳动关系协调发展。
4、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要致力于做职工群众的教育者
改革的过程是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广大职工是改革的直接体验者,大部分职工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但也有部分职工在改革过程中付出了代价。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产生的新的劳动关系,工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充分履行教育职能。
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做好职工的教育引导工作,避免出现对改革的逆反心理、仇视心理和消极情绪等不稳定因素,教育职工站在长远的、全局的和发展的角度看待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问题,引导职工树立科学发展观,帮助他们树立市场意识、创业意识。
广泛宣传企事业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意义,加强利益共同体教育,充分认识企事业与职工的利益关系,引导职工热爱企事业,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劳动法律法规教育,依法订立集体合同对企事业和企事业全体职工具有法律约束力,引导职工严格遵守,依法维护和保障自身权益;加强安全生产教育,遵守操作规程,严格劳动保护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健康;加强职工素质教育,以职工的全面发展,促进企事业的持续发展,引导职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其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企事业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要加大帮扶力度
做好困难员工的帮扶工作既是工会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工会参与和谐劳动 5
关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会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员工利益的各项工作,既要把关心困难员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作为工会的要务来抓,还要把增强员工竞争上岗的能力,理顺员工思想情绪作为帮困扶贫“送温暖工程”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来抓,真正急员工所忧、想员工所虑、解员工所难、谋员工所求,切实尽到帮困扶贫的责任。对困难员工的帮扶要从以往的生活救助向政策帮扶、助学帮扶等综合帮扶拓展。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切实维护员工的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解决好困难员工的就业权。通过技能培训、组织学习最大限度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二是维护好困难员工的生存权。健全困难员工档案,组织开展员工互助互济活动,开展多种帮扶活动。三是保障困难员工子女教育权。要建立完善困难员工子女就学基金,形成帮扶困难员工的长效机制,让更多的困难员工子女在工会的帮助下受到良好的教育,使困难员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工会要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先要强化自身的维权能力。要做好这项工作,一是要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加强对工会干部的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建立工会干部学习考核机制和学习培训制度,促进工会干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努力造就一批熟悉劳动关系、经济管理、劳动保障、劳动保护和劳动纪律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工会干部,提高为员工说话办事的本领,树立工会在单位中的地位和权威。二是要不断提升工会的工作水平。工会要确立正确的维权观,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维护好员工的具体利益;在活动方式上要在搞活基层、服务员工上下功夫,坚持深入基层组织员工、广泛动员员工、真心依靠员工、热情服务员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吸引凝聚各层次员工;在工作方法上要在转变工作方式、调整工作体制上下功夫,要从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高度,培养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真正深入基层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感知、了解、掌握员工的具体需求,并把这种需求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为员工提供个性化、优质的维权服务。三是要努力扩大工会的影响。工会工作的社会化是扩大工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工会要有自己的形象、有自己的声音、有自己的作为,就要注重协调好与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整合工会内部的各种力量,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的合作。
五、明确工会组织出力点,加强工会工作渗透力度
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工会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工会和没有工会大不一样,工会作用发挥得好与不好大不一样。而作用发挥的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在于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定位把握的准不准,切入的够不够。因此,工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努力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工会在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一关键环节上,要按照政策制度,做好源头参与,事先介入工作,把可能产生的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况,化解在可调节的范围之内。要争取党组织的支持,依靠党组织在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单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常态化,要制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计划,做到细化和量化,增强可操作性,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员工广泛参与的局面。注重利益协调,促进公平。要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协助中心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益,谋求在二次分配或多次分配中维护员工之间的平衡与公平。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要加强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建设,同时还应从法律法规和政策上进一步完善,随着改革的深化,工会仍需花大力气探索研究和实践协调劳动关系新的有效形式和机制。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结构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和谐劳动关系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员工是单位发展、壮大、稳定的主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通过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可以积极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追求劳动关系和谐,实现劳资双赢为目的和手段,正是工会的出发点。工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做到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切实发挥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员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把他们团结和凝聚到工会的周围,维护好他们的各种权益。
社会和谐,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不断化解社会矛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要达到“和谐 7
相处”,就要通过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化解劳资双方的矛盾,营造和谐氛围,从而使社会和谐的基础得到巩固。在和谐社会里,劳动关系必然是和谐的;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社会也难以和谐。所以说,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出力点已经明确,那就是积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平等协商,友好合作,促进发展,共享成果”。这对员工来讲,是互惠互利的好事情,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因此,工会就是要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职尽责作出贡献。
总之,工会不仅要动员职工针对当前的形势需求,搞好自身学习“充电”,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工作技能。同时,工会组织要结合实际,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组织各种技能培训班,让职工在培训中得到技能上的提高和充实。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项系统工程,光有工会单方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它需要各方面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在开展活动上,工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争取行政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得到更多的人、财、物的投入,为造就知识型员工、构建和谐型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