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旅游局实习总结
左盼右盼,终于把实习结束的日子盼来了,因为这样自己又恢复自由了!不用每天都来报到上班了!
然而也更惆怅了,接下来毕业论文是个大问题,更有找工作、毕业租房等,“学生”这个可以为自己经常犯错而受到照顾的词逐渐不属于我了!
今天上午敢玩实习总结,如下:
2010年1月初至2010年7月初有幸在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假日处实习,工作内容涉及假日简报编辑、会议服务、公文写作等日常行政工作,国家旅游局实习总结。这半年的实习工作为我提供了一次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的机会,同时通过旅游界这一高水准的平台使我受益匪浅。
这半年的实习,我做的工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行政工作。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政府部门工作,一些简单的诸如复印、打印、打电话、收发传真等日常行政工作,都不是很熟悉,比如给各个省市旅游局打电话时,我代表的应该是国家旅游局,用什么样的语气,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图等,开始时在这方面没有把握好。我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也加强自己对公文方面的了解,包括公文的写作格式、要求,语言特点、公文的传送渠道、方式等。
2、会议筹办。在这半年实习中,有幸参与了几次重要会议的筹办工作。这让我熟悉了办会的具体程序:会前要准备领导的发言提纲、征求收集与会人员的意见、安排会议时间和地点、确定与会人员名单、会议记录及会后总结等等。我了解到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不仅是处理各种问题、总结教训,还要总结各种经验提炼精神实质,加以推广和普及。
3、资料搜集与整理,实习总结《国家旅游局实习总结》。主要是参与了“旅游日”和“旅游金融卡”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在沈处的指导下,通过网络和打电话广泛搜集资料,并得出比较全面的情况总结。这个工作的参与让我学会了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并在已有的资料中有条理整理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作出分析。
4、简报的编写。开始时只是协助搜集假日信息,随着实习的进行,在周处的指导下,也渐渐的开始参与简报的编写工作,这加强了我文字组织能力。
在这段时间里,在司领导、处事领导及同事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不管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我都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
1、认识和了解了机关单位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及职能分工等情况。学习了机关单位对外事务办理的程序及礼仪、礼貌用语、办事方式等,这些知识能够让我更好的融入社会。
2、了解开展会务工作的相关准备阶段、举办阶段、会议总结等一系列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亲身参与其中,锻炼了自己办会的能力。
3、要善于沟通。如何与别人沟通,并用简单的语言让对方清楚的明白我的意图,在这个方面的能力我比较欠缺,一直不敢放开自己和别人交流,在这里实习,和领导、同事之间的交流,使我的沟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4、要积极制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工作环境能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首先一个良好的团队是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在综合司与假日处的工作过程中,深受其气氛的渲染也懂得了如何与领导、同事交流,如何培养自身的团队意识。且让我感悟到了除了让自己对工作充满激情外,还要积极与别人合作、沟通。
5、学会宏观看待问题。受自己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觉得自己有时看待问题过于狭隘,在与司领导和处领导相处的这半年,耳濡目染的学会了如何对一个现象进行思考。
6、做事一定要细心,避免浮躁。粗心、毛躁一直是我的缺点,在这里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可以说充分锻炼了我的耐心,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
7、领导交待任务时,一定要在开始时就了解任务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什么效果,而不只是简单地执行。
最后要真诚地感谢.
第二篇:国家旅游局文件
国家旅游局文件
旅办发【2009】9号
———————————————————————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
现将国家旅游局《关于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旅游发展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关于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
二○○九年一月十三日
主题词:旅游 监督管理 工作意见
抄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 关于加强旅游服务质量
和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旅游行业管理工作在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旅游市场开放,坚持部门联动、综合执法,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和市场秩序整治规范,促进行业监督管理的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当前,我国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中国旅游业也步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新时期,国家赋予了旅游监督管理工作更加重要的职责和任务。为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工作,现提出一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行政,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法制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的基本要求,转变职能,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创新手段,推进监督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为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基本目标:通过提高素质、规范秩序、优化环境和综合运用各种监督管理手段,重点解决游客最不满意、行 业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不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不断优化旅游消费环境,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不断提高监督管理队伍素质、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主要任务
1.着力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监督管理,积极引导增加旅游产品和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加强旅游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公共服务信息披露和发布,引导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2.着力解决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打击无证照非法经营旅游活动,遏制、扭转低价运作模式,查处旅行社超范围经营和非法转让业务经营权,规范旅游广告宣传,提高导游队伍素质和服务质量。
3.着力突破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监督管理的瓶颈制约。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下大力气解决旅游监督管理工作法制基础不牢、手段不足、力量不强、力度不够等问题。
二、工作思路
(一)转变工作方式
1.从以规范、引导为主转变为以监督、检查和规范、引导并重,以市场准入、资格管理等入口控制为主转变为对行业运行全过程、多环节的监督管理。
2.拓展服务范围。从以服务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等为主转变为面向服务生产、销售、消费、公共服务等各个环节,为旅游者服务和为旅游经营者服务并重,为有组织的团体旅游服务和为其他各类旅游者服务并重。
3.调整评价方式。从以政府为主认定、认可、评价旅游服务质量、旅游经营服务者资质等,转变到以旅游者、旅游行业和市场认定、认可、评价为主。
4.强化依法行政观念。严格遵守职能、权力、责任、义务和程序法定原则,积极推进工作的法制化进程,依法加强旅游监督管理。
(二)明确工作思路
1.以保证和提高质量为出发点。将旅游行业监督管理工作更好地统一到改进和提高旅游产品质量、经营服务质量、市场环境质量、公共服务质量上,引导旅游行业组织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从业人员服务和为旅游者服务,引导旅游企业更好地为旅游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2.以维护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其他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为着力点。以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为最终目标,以维护旅游企业和员工合法权益为基础,以维护其他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为保障,依法、公正地维护旅游市场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
3.以依法行政和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为基本方向。认真贯彻依法行政原则,不断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水平,大力推进旅游标准化,不断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不断提高监 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4.以制定、实施法规、标准、规范为主要措施。建立健全旅游监督管理的法规制度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体系,抓紧制定、修订旅游监督管理法规规章、旅游产品服务技术标准、旅游经营管理规范,进一步加强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宣传贯彻工作。
5.以检查监督和规范引导为具体手段。加强对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和从业人员服务的现场检查,实现检查监督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督促、指导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贯彻落实。
6.以调查研究和探讨交流为基础。开展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状况动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不断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工作的主动性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7.以转变职能和工作方式为突破口。精简日常事务性工作,简化和规范工作程序,充分发挥各级监督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的作用,逐步将由政府承担的事务性、评定认可等工作转交给行业组织和社会组织,将日常管理工作移交给地方和基层监督管理机构,为提高决策、监督、指导和服务效能创造条件。
8.以加强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为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和旅游质监机构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工作规则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能,加强作风建 设,不断提高为旅游者服务、为企业和员工服务、为地方和基层服务水平,树立监督管理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工作重点
旅游汗液监督管理工作,要在认真贯彻国务院统一部署,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困难局面作为当前首要任务的同时,认真拟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通过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体系,提高旅游目的地质量,提高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提高旅游行业自律水平,提高国民旅游素质。全面组织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开展多种旅游服务质量主题活动,加强对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
(二)深入推进旅游诚信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旅游诚信建设各项工作,完善旅游诚信体系,进一步形成“企业为主体、多方配合、共铸诚信”的工作格局。要继续开展“诚信旅游示范单位”承诺活动,开展“窗口行业文明服务网上行”活动,继续加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旅游企业注重质量、品牌和形象声誉。充分发挥旅游诚信网、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网络的作用,不断提高旅游诚信水平。
(三)加强旅游质量监督和执法检查。制定实施《加强旅游质监工作和质监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受理旅游申诉办法》,进一步强化各级旅游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职能,加强各级旅游质监队伍建设,健全机构、明确 职责、工作方式、工作手段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的工作力度,建立质量信息通报、申诉汇总分析等制度。聘请行业监督员,建立由旅游行业和相关行业相结合、产业各要素相结合、专家和媒体舆论相结合的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体系。
(四)提高旅游标准化工作水平。建立和完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互衔接的旅游标准体系,编制实施《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规划》,修订《全国旅游标准体系表》和《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规定》。开展旅游标准化示范省、示范城市、示范企业试点工作,加大旅游标准化宣传推广和贯彻执行力度。加强全行业旅游标准化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旅游标准化工作的专业化、制度化水平。
(五)完善导游管理体制。全面落实《进一步加强全国导游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导游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加大对导游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强导游教育培训。完善导游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切实保障导游的合法权益。全面实施导游服务质量标准和规范,不断提高导游服务质量。
(六)加强对国民旅游市场的引导。全面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及时曝光虚假广告和其他损害游客权益的行为,向游客发放揭露低价运作危害性的宣传资料。策划制作旅游公益宣传广告,发布质量评估报告,连续、集中投放于电视台、互联网、报纸等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着力从源头上遏制、扭转旅游团队低价运作模式。继续实施“提升中国旅游文明 素质行动计划”,引导国民旅游不断向健康、科学、文明方向发展。
(七)组织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测评。建立由政府主导、第三方组织、游客为主体、覆盖旅游各要素的游客满意度调查评价体系,发布游客满意度调查测评报告,通过政府的公信力、第三方和游客的客观性、媒体的影响力所产生的叠加效应,反映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引导市场消费选择,推动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八)抓好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工作。以《旅行社条例》和《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配套规章为重点,统一组织开展旅行社法规规章的宣传贯彻工作。根据旅行社业的新情况、新趋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其健康发展。
(九)改革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根据《旅行社条例》,修订旅行社质量保证金使用管理办法,调整、完善保证金制度及质量监督保证制度,更好地适应旅行社服务质量监督保证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十)调整各类等级评定工作方式。按照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逐步转变星级饭店、旅游景区、内河游船等评定工作的方式,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加强对旅游住宿、旅游景区、旅游车船等产业的宏观指导与监督工作。
第三篇: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引导更多更好的旅游学术资源为中国旅游产业和国家宏观战略服务,加强对国家旅游局组织的省部级旅游科研项目的规范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和培育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为目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条 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以推动建设世界旅游强国为目标,以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国家旅游局的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第四条 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面向全国旅游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及符合课题相关资质的企事业单位,通过核定的评议审批手续,择优立项。
第五条
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制。项目申请人(批准立项后为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申报科研项目申请人的资格和申报材料的审核工作,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经费使用及相关管理工作。
第六条
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设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根据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科研选题指南范围以外,酌情设立专项任务项目。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七条 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以下简称“科研项目”)实行专家评审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日常工作委托中国旅游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承担,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具体履行如下职能:
一、研究、拟定科研项目中长期规划及选题指南;
二、负责组织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审批、中期检查及成果验收;
三、其他相关事宜。
第八条 国家旅游局设立科研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其职责如下:
一、参与制订科研项目中长期规划;
二、参与审定科研项目选题指南;
三、对科研项目进行评审,对项目经费额度提出建议;
四、参与科研项目的中期检查、成果验收工作。
第三章 项目申请与受理
第九条 每年十一月份,国家旅游局发布科研项目选题指南,并接受有
资质的学术机构立项申请。每年十二月份,结束相关学术机构申报工作。
第十条 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可以申请科研项目: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人员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已经获得博士学位;政府部门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处级以上职务,本科以上学历,从事与申请项目相关工作5年以上;
(三)有不少于三人参加的课题组。
因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或者已出国并仍将在国外停留半年以上,或者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准备出国停留半年以上的人员,不得申请项目。
第十一条 科研项目申请人提出申请时,应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机构向研究院提交如下材料:
一、《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一式十份及电子文档;
(二)《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申报登记一览表》一份及电子文档。申请专项任务项目的,应提供论证报告,接受其他单位委托的,应提供委托书。
第十二条
申请人所在单位或委托单位应对《申报书》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单位法人代表名章和单位公章。
第十三条
对于不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申请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受理。
第四章 项目评议与审批
第十四条 次年一月份,评委会对申报科研项目进行评审。科研项目的项目评议分为资格审查和学术评议。
资格审查,指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查。
学术评议,指将已通过资格审查的申报材料提交评委会,由专家对课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预期目标完成的可能性及社会效益进行评审。学术评议应经过公布候选项目背景材料、评委“双盲”通讯评审、专家小组集体评议和无记名差额投票等评审步骤。
参加评审工作的专家遇到评审本人申请或本单位申请的项目时,应当回避。第十五条 科研项目申请的评审工作按照以下标准进行:
(一)课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方向正确,内容充实,论证充分,拟突破的难点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可行;
(三)课题组成员合理,申请人及课题组成员对课题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即有一定数量的前期研究成果和一定的文献资料与科研条件准备;
(四)申请经费比较合理。
第十六条
对于获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票的科研项目申请,由评委会向研究院提交立项建议。
第十七条 研究院根据评委会提交的立项建议,在核定项目经费额度后,批准立项并向申请人发出《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立项通知书》和《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合同书》(以下简称《项目合同书》)。
申请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签署《项目合同书》,并报送研究院。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未办理立项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十八条
《项目合同书》经研究院签署后,即为正式立项。研究院对立项结果予以公告。
第十九条
普通科研项目的研究期限一般为一年。项目起始时间从立项公布之日计算,至次年此日的前一日。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期限可以为两年。
第五章 项目中期检查
第二十条
科研项目的中期检查由研究院组织,一般于立项后当年的七月份进行。研究周期为一年以上的,中期检查一般于项目启动时间过半时进行。
第二十一条
项目主持人应填报《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以下简称《中期检查报告书》),由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或委托单位签署意见后报研究院。
第二十二条
中期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项目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是否按课题设计和预定研究进度开展研究工作;
(二)项目主持人是否对项目承担起实质性的研究工作;
(三)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是否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
(四)项目经费是否用于项目研究,开支是否合理;
(五)项目的基础性调研、资料整理、专题研讨等工作情况;
(六)其他相关事项。
第二十三条 对于有下列情形的,研究院可以要求其作出说明,无正当理由的,将作出终止《项目合同书》的决定。
(一)项目中期检查时,仍未开展项目研究工作的;
(二)项目主持人因条件和能力等因素不能按原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
(三)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长期出国或因工作变动、健康等原因不能正常开
展研究工作的;
(四)未经批准擅自变更项目主持人或研究课题的;
(五)由于其他原因课题研究工作无法继续进行的。
对于研究院做出终止决定的科研项目的项目经费,由该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负责追回并退还。
第六章 课题结项
第二十四条
科研项目成果通过鉴定验收为结项。如不能及时完成项目者可提出书面延期申请,详细说明申请延长研究期限的理由,报研究院同意。延期申请最多可提出一次,延期时限为半年。
遇有项目主持人亡故、出国不归等情况,可由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提出变更项目主持人申请,报研究院核准备案。变更项目主持人的项目研究期限仍以立项公布之日计算。
科研项目成果形式有:研究报告、学术专著、教育部、国家旅游局主持编写的大学本科以上专业教材、学术论文。
第二十五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主持人应当如实填写《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鉴定结项审批书》(以下简称《结项审批书》),并报其所在单位或委托单位审核。
第二十六条
科研项目的成果鉴定,由秘书处委托项目依托单位组织评委会进行。评委会专家应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正高级专家不少于1人,依托单位以外的专家不少于1人,评委会总人数不少于3人。
第二十七条
科研项目通过鉴定后,项目主持人应将《结项审批书》一式两份,经所在单位或委托单位审验盖章后,连同两套最终成果报送秘书处。
第二十八条 科研项目鉴定结果分为三个等级:80分以上为“优秀”;60分以上(含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未通过鉴定。
鉴定结果为“优秀”和“合格”的,拨第三批项目经费;鉴定结果为未通过的,限期一年之内进行修改、补正。经两次申请延期成果鉴定仍不能通过的,科研项目合同终止,不予拨付第三批项目经费,项目主持三年内不得申报科研项目。
第二十九条 对于出具虚假鉴定结论的责任人,不再参与项目成果鉴定工作。
第三十条
通过鉴定验收的成果,由研究院统一颁发《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结项证书》。
第三十一条 科研项目成果发表或出版时,应统一注明“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成果”字样,并附专家鉴定意见。发表或出版后,应向研究院提供样书(样本)一式五份。
第三十二条
研究院定期公布科研项目结项情况。
第七章 经费管理
第三十三条 科研项目经费由国家旅游局资助,一次核定经费总额,分三次拨付,包干使用,超支不予增补。第一次拨款于立项后拨付;第二次拨款于项目中期检查通过之后;第三次拨款于项目结项之后;每次拨款额度为核定经费总额的三分之一。
第三十四条 项目经费由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管理,实行专款专用,项目主持人具体负责经费的各项开支,并对不当开支承担赔偿责任。项目经费开支包括:
(一)图书资料费,指收集资料过程中购买图书、资料的费用以及邮寄、打印、复印、誊录、翻译等费用;
打印费包括调研报告等打印费用和不宜公开出版的研究成果的印刷费用,以及供评审、鉴定用的研究成果的印刷费用;
(二)国内调查研究费用;
(三)计算机消耗材料和上网费用;
(四)与项目有关的小型学术会议或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的费用;
(五)成果鉴定费;
(六)项目管理费。
项目经费不允许课题组以外人员使用,不得用于出国和与项目研究无关的开支。
第三十五条
项目经费的使用,受申报单位和委托单位监督。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旅游局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施行,原《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1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引导更多更好的旅游学术资源为中国旅游产业和国家宏观战略服务,加强对国家旅游局组织的省部级旅游科研项目的规范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和培育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为目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条 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以推动建设世界旅游强国为目标,以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国家旅游局的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第四条 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面向全国旅游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及符合课题相关资质的企事业单位,通过核定的评议审批手续,择优立项。
第五条
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制。项目申请人(批准立项后为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申报科研项目申请人的资格和申报材料的审核工作,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经费使用及相关管理工作。
第六条
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设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根据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科研选题指南范围以外,酌情设立专项任务项目。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七条 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以下简称“科研项目”)实行专家评审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日常工作委托中国旅游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承担,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具体履行如下职能:
一、研究、拟定科研项目中长期规划及选题指南;
二、负责组织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审批、中期检查及成果验收;
三、其他相关事宜。
第八条 国家旅游局设立科研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其职责如下:
一、参与制订科研项目中长期规划;
二、参与审定科研项目选题指南;
三、对科研项目进行评审,对项目经费额度提出建议;
四、参与科研项目的中期检查、成果验收工作。
第三章 项目申请与受理
第九条 每年十一月份,国家旅游局发布科研项目选题指南,并接受有资质的学术机构立项申请。每年十二月份,结束相关学术机构申报工作。第十条 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可以申请科研项目: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人员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已经获得博士学位;政府部门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处级以上职务,本科以上学历,从事与申请项目相关工作5年以上;
(三)有不少于三人参加的课题组。
因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或者已出国并仍将在国外停留半年以上,或者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准备出国停留半年以上的人员,不得申请项目。
第十一条 科研项目申请人提出申请时,应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机构向研究院提交如下材料:
一、《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一式十份及电子文档;
(二)《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申报登记一览表》一份及电子文档。申请专项任务项目的,应提供论证报告,接受其他单位委托的,应提供委托书。
第十二条
申请人所在单位或委托单位应对《申报书》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单位法人代表名章和单位公章。第十三条
对于不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申请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受理。
第四章 项目评议与审批
第十四条 次年一月份,评委会对申报科研项目进行评审。科研项目的项目评议分为资格审查和学术评议。
资格审查,指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查。学术评议,指将已通过资格审查的申报材料提交评委会,由专家对课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预期目标完成的可能性及社会效益进行评审。学术评议应经过公布候选项目背景材料、评委“双盲”通讯评审、专家小组集体评议和无记名差额投票等评审步骤。
参加评审工作的专家遇到评审本人申请或本单位申请的项目时,应当回避。
第十五条 科研项目申请的评审工作按照以下标准进行:
(一)课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方向正确,内容充实,论证充分,拟突破的难点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可行;
(三)课题组成员合理,申请人及课题组成员对课题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即有一定数量的前期研究成果和一定的文献资料与科研条件准备;
(四)申请经费比较合理。
第十六条
对于获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票的科研项目申请,由评委会向研究院提交立项建议。
第十七条 研究院根据评委会提交的立项建议,在核定项目经费额度后,批准立项并向申请人发出《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立项通知书》和《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合同书》(以下简称《项目合同书》)。
申请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签署《项目合同书》,并报送研究院。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未办理立项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十八条
《项目合同书》经研究院签署后,即为正式立项。研究院对立项结果予以公告。
第十九条
普通科研项目的研究期限一般为一年。项目起始时间从立项公布之日计算,至次年此日的前一日。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期限可以为两年。
第五章 项目中期检查
第二十条
科研项目的中期检查由研究院组织,一般于立项后当年的七月份进行。研究周期为一年以上的,中期检查一般于项目启动时间过半时进行。
第二十一条
项目主持人应填报《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以下简称《中期检查报告书》),由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或委托单位签署意见后报研究院。
第二十二条
中期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项目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是否按课题设计和预定研究进度开展研究工作;
(二)项目主持人是否对项目承担起实质性的研究工作;
(三)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是否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
(四)项目经费是否用于项目研究,开支是否合理;
(五)项目的基础性调研、资料整理、专题研讨等工作情况;
(六)其他相关事项。
第二十三条 对于有下列情形的,研究院可以要求其作出说明,无正当理由的,将作出终止《项目合同书》的决定。
(一)项目中期检查时,仍未开展项目研究工作的;
(二)项目主持人因条件和能力等因素不能按原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
(三)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长期出国或因工作变动、健康等原因不能正常开展研究工作的;
(四)未经批准擅自变更项目主持人或研究课题的;
(五)由于其他原因课题研究工作无法继续进行的。对于研究院做出终止决定的科研项目的项目经费,由该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负责追回并退还。
第六章 课题结项
第二十四条
科研项目成果通过鉴定验收为结项。如不能及时完成项目者可提出书面延期申请,详细说明申请延长研究期限的理由,报研究院同意。延期申请最多可提出一次,延期时限为半年。
遇有项目主持人亡故、出国不归等情况,可由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提出变更项目主持人申请,报研究院核准备案。变更项目主持人的项目研究期限仍以立项公布之日计算。
科研项目成果形式有:研究报告、学术专著、教育部、国家旅游局主持编写的大学本科以上专业教材、学术论文。
第二十五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主持人应当如实填写《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鉴定结项报告书》(以下简称《结项报告书》),经所在单位或委托单位审验盖章后,将《结项报告书》、待鉴定成果一式五份及电子文档报送研究院。
第二十六条
科研项目的成果鉴定,由研究院组织评委会进行。评委会专家应具有高级职称,且不少于5人。
第二十七条
科研项目通过鉴定后,项目主持人应当如实填写《结项报告书》并报其所在单位或委托单位,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应将《结项报告书》、《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结项情况一览表》、两套最终成果及电子文档报送研究院。
第二十八条 科研项目鉴定结果分为三个等级:“优秀”在80分以上;“合格”在60分(含60分)以上;60分以下为未通过鉴定。
鉴定结果为“优秀”和“合格”的,拨第三批项目经费;鉴定结果为未通过的,限期一年之内进行修改、补正。经两次申请延期成果鉴定仍不能通过的,科研项目合同终止,不予拨付第三批项目经费,项目主持三年内不得申报科研项目。
第二十九条 对于出具虚假鉴定结论的责任人,不再参与项目成果鉴定工作。
第三十条
通过鉴定验收的成果,由研究院统一颁发《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结项证书》。
第三十一条 科研项目成果发表或出版时,应统一注明“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成果”字样,并附专家鉴定意见。发表或出版后,应向研究院提供样书(样本)一式五份。
第三十二条
研究院定期公布科研项目结项情况。
第七章 经费管理
第三十三条 科研项目经费由国家旅游局资助,一次核定经费总额,分三次拨付,包干使用,超支不予增补。第一次拨款于立项后拨付;第二次拨款于项目中期检查通过之后;第三次拨款于项目结项之后;每次拨款额度为核定经费总额的三分之一。
第三十四条 项目经费由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管理,实行专款专用,项目主持人具体负责经费的各项开支,并对不当开支承担赔偿责任。项目经费开支包括:
(一)图书资料费,指收集资料过程中购买图书、资料的费用以及邮寄、打印、复印、誊录、翻译等费用; 打印费包括调研报告等打印费用和不宜公开出版的研究成果的印刷费用,以及供评审、鉴定用的研究成果的印刷费用;
(二)国内调查研究费用;
(三)计算机消耗材料和上网费用;
(四)与项目有关的小型学术会议或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的费用;
(五)成果鉴定费;
(六)项目管理费。
项目经费不允许课题组以外人员使用,不得用于出国和与项目研究无关的开支。
第三十五条
项目经费的使用,受申报单位和委托单位监督。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旅游局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施行,原《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国家旅游局行政许可实施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令
第27号
《国家旅游局行政许可实施暂行办法》已经2006年10月30日国家旅游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 二○○六年十一月七日
国家旅游局行政许可实施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旅游行政许可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旅游局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旅游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旅游行政许可,是指国家旅游局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申请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第三条 实施旅游行政许可,应当遵守《行政许可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
第四条 旅游行政许可的设定、管理、实施、监督检查,适用本办法。
国家旅游局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 实施旅游行政许可,应当按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和监督检查的原则。
未经公布的规定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
第六条 实施旅游行政许可,不得在法定条件之外附加任何不正当要求。
第七条 旅游行政规章及其它文件、内设机构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旅游行政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但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可以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因行政管理的需要,国家旅游局认为需要对有关事项实施行政许可,但无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作为依据的,应当向国务院提出建议。拟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应当符合《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行政许可的实施 第一节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第九条 国家旅游局在法定权限内,以本部门的名义统一实施行政许可。
国家旅游局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不得以各自的名义独立实施行政许可。
国家旅游局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行政
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国家旅游局对委托行为的后果,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受委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行政机关不得转委托。
第十条 旅游行政许可,依业务分工,分别由业务主管司具体负责、统一办理,有关业务主管司应当明确固定有关业务处具体负责办事拟文。
需要会同其他业务司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具体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业务司应当协调、督促相关司在期限内办理。
第十一条 国家旅游局有关业务司具体负责办理行政许可的主要职责是:
(一)受理、审查行政许可申请,并向国家旅游局提出决定建议;
(二)组织行政许可听证工作;
(三)送达行政许可决定;
(四)有关行政许可的信息统计、信息公开工作;
(五)提供公众查阅行政许可工作档案服务;
(六)提供行政许可工作业务咨询服务;
(七)依法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国家旅游局负责具体办理行政许可的业务司在履行上述职责时,相关业务司应当积极配合。
第二节申请与受理
第十二条 国家旅游局办理行政许可的业务司应当将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互联网和办公场所公示。
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办理行政许可的业务司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第十三条 行政许可申请人依法向国家旅游局提出行政许可申请,申请书需要采用格式文本的,国家旅游局应当免费提供申请书格式文本。申请书格式文本中不得包含与申请行政许可事项没有直接关系的内容。
国家旅游局办理行政许可的业务司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与其申请的行政许可事项无关的材料。
申请人依法委托代理人提出行政许可申请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授权委托事项和授权范围。
国家旅游局办理行政许可的业务司应当为申请人通过信函、电报、电传、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行政许可申请提供便利。
第十四条 依法应当先经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后报国家旅游局决定的行政许可,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接受申请人的申请,并进行初步审查。申请人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在法定期限内审查完毕并将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直接报送国家旅游局。实施旅游行政许可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供申请材料。
申请人直接向国家旅游局提出申请前款规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国家旅游局不予受理,并告知申请人通过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第十五条 受理申请时应当审查以下事项:
(一)申请事项是否属于本部门行政许可受理范围;
(二)申请人或代理人提交的身份证件和授权委托书是否合法有效;
(三)申请材料中是否明确附有申请人签字或盖章;
(四)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是否符合所申请事项的各项受理要求。
第十六条 国家旅游局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并向其出具《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向申请人出具《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三)申请材料存在文字、计算等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并告知其在修改处确认;
(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五)申请事项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依照本部门要求提交补正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向申请人出具《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决定书》。
国家旅游局出具的上述书面凭证,应当加盖国家旅游局印章,并注明日期。
第十七条 对收到的行政许可申请及处理情况,承办人员应当归档备查。
第三节审查与决定
第十八条 申请人对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国家旅游局一般采取书面审查的方式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依法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国家旅游局应当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并制作现场检查笔录或者询问笔录。
现场检查笔录应当如实记载核查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和内容,并由核查人员签字。
核查中需要询问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时,核查人员应当出示证件,表明身份,询问笔录应当经被询问人核对无误后签名或者盖章。
第十九条 实施旅游行政许可应当注意听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陈述和申辩。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该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在决定前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许可办理工作人员对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口头陈述和申辩,应当制作陈述、申辩笔录。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提出的事实、理由进行复核。事实、理由成立的,应当采纳。
第二十条 国家旅游局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后,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对不能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按照规定程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第二十一条 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国家旅游局应当依法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申请人的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国家旅游局应当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
国家旅游局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书面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行政许可书面决定应当载明作出决定的时间,并加盖国家旅游局印章。
第二十二条 国家旅游局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依法需要颁发行政许可证件的,应当向申请人颁发加盖国家旅游局印章的下列行政许可证件:
(一)许可证、执照或者其他许可证书;
(二)资格证、资质证或者其他合格证书;
(三)批准文件或者证明文件;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许可证件。
第二十三条 行政许可证件一般应当载明证件名称、发证机关名称、持证人名称、行政许可事项、证件编号、发证日期、证件有效期等事项。
第二十四条 行政许可决定依法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旅游局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销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二十五条 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国家旅游局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行政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第二十六条 国家旅游局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应当在公共媒体上公布,并允许公众查阅。
第四节听证
第二十七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国家旅游局认为需要听证的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国家旅游局应当在行政许可事项涉及的区域内发布听证公告,并举行听证。听证公告应当明确听证事项、听证举行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要求及提出申请的时间和方式等。
第二十八条 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国家旅游局应当发出《行政许可听证告知书》,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第二十九条 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收到国家旅游局《行政许可听证告知书》后五日内提交申请听证的书面材料;逾期不提交的,视为放弃听证的权利。
第三十条 国家旅游局应当在接到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申请听证的书面材料二十日内组织听证,并且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发出《行政许可听证通知书》,将听证的事项、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
第三十一条 听证主持人由国家旅游局从从事该项行政许可办理工作人员以外的国家公务员中指定。
第三十二条 行政许可审查工作人员应当在举行听证五日前,向听证主持人提交行政许可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等全部材料。
第三十三条 听证会按照以下程序公开进行:
(一)主持人宣布会场纪律;
(二)核对听证参加人姓名、年龄、身份,告知听证参加人权利、义务;
(三)许可审查人提出许可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
(四)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五)许可审查人与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就有争议的事实进行辩论;
(六)许可审查人与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作最后陈述;
(七)主持人宣布听证会中止、延期或者结束。
第三十四条 对于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或者其委托的代理人无正当理由不出席听证或者放弃申辩和质证权利退出听证会的,主持人可以宣布听证取消或者听证终止。
第三十五条 听证记录员应当将听证的全部活动制作笔录,由听证主持人和记录员签名。听证笔录应当经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或者补正后,由听证参加人当场签名或者盖章。听证参加人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由听证主持人记明情况,在听证笔录中予以载明。
第三十六条 国家旅游局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对听证笔录中没有认证、记载的事实依据,或者申请人听证后提交的证据,国家旅游局可以不予采信。
第三十七条 依法应当举行听证而不举行听证的,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由此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
第五节期限与送达
第三十八条 除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国家旅游局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国家旅游局局长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向申请人出具《行政许可决定延期通知书》,告知延长期限的理由。法律、法规对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期限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十九条 国家旅游局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依法需要听证、检验、鉴定和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章规定的期限内,但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四十条 国家旅游局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
第四十一条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送达行政许可决定以及其他行政许可文书,一般应当由受送达人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办公场所直接领取。
受送达人直接领取行政许可决定以及其他行政许可文书时,一般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收到日期,并签名或者盖章。
第四十二条 受送达人不直接领取行政许可决定以及其他行政许可文书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送达:
(一)邮寄送达,以邮局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二)受送达人拒绝接收行政许可文书的,送达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的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及其他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行政许可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收发部门或者住所,视为送达;见证人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者盖章的,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把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视为送达;
(三)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送达;
(四)无法采取上述方式送达,或者同一送达事项的受送达人众多的,可以在公告栏、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刊上刊登公告。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第三章对被许可人的监督
第四十三条 国家旅游局应当依法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四条 国家旅游局应当指导被许可人建立自查制度,并监督被许可人依照制度进行自查,督促被许可人将重要工作自查情况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四十五条 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被许可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四十六条 有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所列情形之一的,国家旅游局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依照前两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
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给予赔偿。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
第四十七条 国家旅游局应当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公众有权查阅监督检查记录。
第四十八条 有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国家旅游局应当依法办理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
第四十九条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国家旅游局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取得的行政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第五十条 被许可人有行政许可法第八十条、第八十一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国家旅游局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责任追究
第五十一条 国家旅游局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定岗定责。
负责实施行政许可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或者对行政许可相对人进行监管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 国家旅游局对其工作人员有以下违反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为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不在办公场所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材料的;
(三)在受理、审查、决定行政许可过程中,未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的;
(四)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不一次告知申请人必须补正的全部内容的;
(五)未依法说明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或者不予行政许可的理由的;
(六)依法应当举行听证而不举行听证的。
第五十三条 国家旅游局对其工作人员有以下违反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为的,责令改正并可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超越职权或者违反规定程序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索要或者接受行政许可申请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贿赂的;
(三)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实施行政许可依法收取的费用的;
(四)未在规定时限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
(五)不履行法定的行政许可职责,严重侵害行政许可申请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
(六)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人身安全等重大事项的行政许可,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失职、渎职或者严重不负责任作出许可决定的;
(七)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擅自收费或者不按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的。
第五十四条 违法实施旅游行政许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予以赔偿。
第五章附则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规定的实施行政许可的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