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城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2 14:0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城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城实施方案》。

第一篇:乡镇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城实施方案

城关镇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城工作

实施方案

为了积极参与支持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城工作,进一步提升镇域生态环境水平,根据《旬邑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城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为目标,以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管理、推进集镇环境整治为重点,切实改善广大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不断加快生态文明城关建设。

二、工作目标

坚持党政统一领导、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全社会共同行动的创建工作格局,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色、朝阳、安全”六大工程,到2013年底全面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落实

(一)加快环保项目建设。着力加快各村垃圾收集点建设,做好收集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强对项目建设质量的监管,确保按照施工工期要求,建成投入并发挥效益。

(二)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全镇各村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建设备用水源。加强饮用水源日常监管,沿途无垃圾堆放,无排污口、不得有游泳、垂钓、放牧以及与供水无关的设施设备等。

(三)开展环境整治。由于我镇处于县城,流动人口多,环境整治尤为重要。因此,一要加强对集镇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管理,要做好统一收集,堆放合理。二是城中各村狠抓区域内环境整治工作,使群众满意。三是各村要坚持公路沿线卫生打扫制度,疏通路边集镇沟渠,清除淤泥,确保水流畅通。

(四)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逐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一是抓好村庄整治。以开展“三清”(清洁家园、清洁田园和清洁水源)工作为重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积极研究、探索适合农村需要的经济有效的垃圾、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大力推广太阳能、沼气、小水电等替代燃料,加快调整农村能源结构。二是加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与监管。合理确定畜禽养殖规模,科学指导畜禽养殖专业大户合理选址,认真做好规划布局。对现有规模化养殖户(场)不达标的要限期整改,确保排放达标。三是合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有机肥的使用量。四是实施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

(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积极建设生态镇和生态村,促使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率逐步提高。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会议、户外宣传栏、标语、横幅等载体和形式向社会进行环保法律法规、创建工作的宣传。积极开展环保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农家的“五进”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重点做好中小学校环境教育普及工作和生态镇和生态村创建活动。

四、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创模工作的组织领导,镇上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班子成员和各站所、各村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从机关抽调2名干部,充实创模工作队伍,参与开展创模的各项工作,具体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二是明确工作职责。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各村要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到位。同时,将创建工作纳入对村级综合目标责任管理考核中,加强督办检查。

三是营造环保氛围。要广泛宣传环保创模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利用电视、户外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形式和载体大力宣传,不断增强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全民动员,投身到创模工作之中。

第二篇: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实施方案

富春街道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街道双拥工作,根据《富阳市关于开展省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双拥共建和国防教育活动,全面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构建和谐新富阳贡献力量。

二、工作目标

按照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宣传教育广泛深入、拥军工作扎实有效、拥政工作成果显著、政策法规落实到位、双拥活动经常坚持、军民共建富有成效、军政军民关系融洽”八条标准要求,全街道发动,广泛参与,加快我街道双拥创建步伐,确保完成市下达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任务目标。

三、工作任务和步骤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3月)

1.成立街道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双拥工作办公室,确定双拥工作联络员(徐锋,电话:63311461;孙玲娟,电话:63346599)。

2.制定双拥工作创建方案。

3.召开全街道干部会议,传达上级双拥工作有关文件精

1神,宣读本街道创建实施方案,部署全街道双拥创建工作任务,落实各单位责任和任务。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4月—7月)。

1.加强双拥宣传,营造双拥氛围。一是村、社区居委会要开辟双拥宣传栏、设立双拥宣传橱窗;二是制作墙画,在主要街道、路口制作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双拥宣传墙面;

三、制作公益性广告灯箱。有条件的街道可选择一条主要街道,悬挂有双拥内容的公益性广告灯箱;四是设置宣传标牌,在主要交通路边醒目位置要设立一块永久性双拥宣传标牌(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

五、迎检前要悬挂不少于10条标语和横幅,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2.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街道人民的国防意识,街道武装部、中心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国防和双拥教育活动。

3.创新形式,开展活动,掀起双拥创建高潮。召开全街道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创建工作;开展拥军优属慰问和联谊、联欢活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双拥工作校园活动,以社区共建为主题的双拥社区活动,以慰问驻军部门官兵和地方干部“军训日”为主题的双拥工作军营活动,以双拥创建为主题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开展双拥“宣传月”、“拥军月”、“爱民月”、“共建月”、“政策落实月”等一系列活动,以活动为抓手,掀起双拥创建工作高潮。

4.搭建平台,互相支持,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将双拥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列入2009年工作要点,定期召开军

地联席会议,全面完成征兵任务,创造条件有利军民共建联系点开展情况。

5.抓重点,攻难点,全面推进双拥工作。确保街道内六级以上残疾军人、孤老烈属、老复员军人的生活、住房、治疗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三)第三阶段:迎检阶段(2009年8月—12月)。对全街道创建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查找不足,重点整改,确保通过上级检查验收。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街道成立双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班子有关成员任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和宣传活动、军民共建工作小组。各村、社区及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按照创建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二)认真做好资料收集整理。街道社会事务科要认真整理出台有关双拥工作文件及一系列材料,街道宣传、广播部门要将街道开展创建活动的图片、音像等资料收集归档,按要求及时向市双拥办提供。

(三)加强双拥创建工作督查。街道创建领导组将不定期对各村、社区及部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对忽视创建工作、影响创建工作进展的部门,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并与年终考核挂钩,单位不评先,个人不评优。

第三篇:我市2009年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实施方案

自全国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活动以来,我市已连续三届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四届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城”。这是全市党政军民共同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是800万xx人民和驻信部队官兵的共同政治荣誉。2009年将进入新一轮省级双拥模范城(县)的评选,并在“八﹒一”前召开命名表彰大会。为切实做好今年的创建工作,为争创全

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奠定坚实基础,按照新颁发的《xx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工作,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巩固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提高部队战斗力结合起来,把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推进双拥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二、创建标准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地方党委、政府和驻军领导机关要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党政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具体的实施计划、完善的保障措施。坚持党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等制度,及时解决双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健全,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双拥办实行军地合署办公,市级双拥办有2名以上、县级双拥办有1名以上工作人员,有办公地点和工作用车,各级财政要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有健全的办公制度,组织、协调、指导工作有力,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上级双拥办部署的各项任务。

(二)宣传教育广泛深入。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部队教育规划,列入宣传、教育、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各级国防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基本建设完善、政策制度落实、保障措施到位、工作开展活跃,有适应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设施,教育对象、时间、内容落实,经常开展双拥教育,有双拥简报、宣传专栏,公共场所有较高质量的永久性双拥标语牌,坚持做到报刊经常有文章,广播经常有声音,电视经常有画面。并及时总结和推广双拥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宣传报导先进单位、群体和模范人物。爱国拥军、拥政爱民的社会氛围浓厚。

(三)拥军工作扎实有效。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寓军于民的路子,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积极支持部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保障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成效明显。配合部队完成军事训练、战备执勤、科研试验等各项任务成效明显。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法律拥军活动,协助军队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八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慰问部队和优抚对象、军队离退休干部活动。积极支持驻军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军事设施保护完好。各级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健全,人员编制和经费落实,配套设施完善,应急保障能力强。支持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优惠政策配套,优质服务到位。

(四)拥政爱民成果显著。驻军奋勇参加抢险救灾,在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斗争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市社区建设,积极开展扶贫帮困、兴教助学活动。完成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的义务劳动日。尊重对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大力支援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作用突出。组织官兵积极参加地方精神文明建设,讲文明、守纪律、树形象。

(五)政策法规落到实处。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国防建设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法律、规定,并取得实效。结合本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双拥政策制度,定期检查、讲评政策法规贯彻落实情况,军人及其家属和重点优抚安置对象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及时落实;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各项优待政策落实。加强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优抚安置事业单位建设,功能突出,作用明显,编制、人员、经费落实。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安置改革成效显著,指令性安置的退役士兵有效就业,复员干部、残疾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伤病残干部和无军籍退休职工安置政策全面落实;军休服务管理机构人员编制、经费下拨到位、附属用房设施落实,服务质量好,军休人员政治、生活待遇得到落实,能比照地方政府同职级退休人员落实医疗待遇。全面落实国家、军队关于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各项政策规定,安置工作积极主动,安置过程公开透明,安置定位科学合理,安置进度快、质量高,无违反政策规定,拒收或变相拒收军队转业干部问题;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服务管理体系完善,各项待遇落实到位。全面落实各级关于随军家属安置各项政策规定,积极为随军家属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没有无故拖延或拒收随军家属问题。认真落实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暂行办法,努力保障军人子女接受良好教育。按照上级要求完成兵员征集任务,无责任退兵现象和严重违

规违纪问题。扎实开展“关爱功臣”活动,积极为优抚对象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排忧解难。

(六)双拥活动坚持经常。开展双拥活动以基层为重点,注重落实,讲求实效。双拥活动做到有计划,季度有安排,节日有走访,平时有活动。各项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具有时代特色和当地特点。健全各项制度,定期检查总结,推进双拥工作社会化、经常化、制度化。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社区街道等制定有《拥军优属公约》。旅游景点和车站、商场、医院等服务行业对军人、烈军属、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优先优惠服务。驻军有拥政爱民工作计划、措施。坚持军地互办实事制度,基层服务性群众组织形成网络。

(七)军民共建富有成效。军民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及市“六城联创”等活动,共建点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活动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军警民联防联治活动经常开展,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八)军政军民关系融洽。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爱护军队,尊重军人,关心部队建设。部队尊重地方党委、政府,热爱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地方工作。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法令、群众纪律、交通规则和社会公德。军地地界清晰,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军政、军民关系密切,无重大军(警)政、军(警)民纠纷。

三、措施与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是全市党政军民的共同政治责任。各县区、市管各管理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市双拥工作方案,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狠抓工作落实。要依据创建标准,针对本单位存在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必检的内容,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确保我市推荐的拟评双拥模范城(县)获得验收通过。

2.加大宣传力度。4月底前为集中宣传活动时间。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板报、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创建双拥模范城(县)的政治意义和本单位本系统的工作任务。市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进行好各具特色的宣传发动。在此基础上,转入经常性的宣传工作,使创建活动在全市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要注重把通过宣传发动在军民中激发出来的创建热情转化为工作动力,推进双拥工作任务的完成。

3.加强督促检查。各县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直各有关单位,要对本单位承担的创建任务,分解到位,指定专人负责,跟踪检查,抓好落实。市“六城联创”办要对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适时进行督查,并编发《督查通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将适时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有关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创建工作和迎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省双拥办于5月初开展考核验收我市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情况的预告,各县区、市直各有关单位所承担的创建任务需在4月底前全面完成,并在4月15日前将本系统近四年来有关双拥工作方面材料(签印同时报送电子版)、图片、影像等资料及时提供市双拥办,以便汇总情况,全面做好迎检准备工作。

第四篇:丹江口创建湖北环境保护模范城

丹江口市创建湖北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工 作 报 告

(2017年2月)

2013年4月,丹江口市委、丹江口市人民政府下达了丹发【2013】6号文,正式提出在全市开展创建国家(湖北省)环保模范城市的决定。2013年以来,丹江口市委、市政府围绕国家(湖北省)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目标,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污染减排,严格环境监管,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关注民生,全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能力全面加强,环境管理不断科学规范,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开展创模以来取得的成效

一是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04亿元,增长9.5%,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2.5亿元,增长9.3%,实现旅游收入57.5亿元,增长19%。

二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汉江干流丹江段、丹江口水库水质长期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以内,5个国控、1个市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占100%(除官山河以外,其他均为Ⅱ类),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015年,我市城区优良达标天数为316天,达标率为86.6%。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0.093毫克/立方米,低于全省平均浓度;SO2平均浓度由2014年的0.023毫克/立方米下降到0.013毫克/立方米,下降43%;NO2平均浓度由2014年的0.029毫克/立方米下降到0.017毫克/立方米,下降41%。城区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固体废物保持较高综合利用率,危险废物全部依法安全处置。

三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创模规划》得到全面实施,14个城镇污水处理项目、6个生活垃圾处置项目、2个水土保持项目、13个库周生态隔离带建设项目、5个工业点源污染治理项目、7个入河排污口整治项目、1个水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全部完成,重点项目完成率达100%。实现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城市和所有乡镇全覆盖。全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9.56万吨/日,其中城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7.5万吨/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7%;污泥处置率达100%。全市垃圾处理能力达到602吨/日,其中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350吨/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6%。

四是环境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以环境保护为重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指标纳入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中小学环境教育全面普及,环境质量公告有效落实,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达到85%以上。2012以来,丹江口市环保局连续多年在全省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获得优胜单位;连续四年获得十堰市各县(市)环区环保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第一名;在2013年、2015和2016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中,丹江口市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轻微变好”县;在首届“寻找中国好水”大型环保行动水源地评比中,丹江口水源地入选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2013年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2016年顺利通过 省级森林城市的考核验收。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机制体制,增强环保活力

一是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机制体制。自2013年提出创模以来,环保创模工作成为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进入了市委、市政府日常工作决策视野,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把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作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环境安全的重要抓手,提出了“以创模总揽全市环保工作”的指导思想,把“保水质、迎调水”作为全市的一项中心工作,上升为一项政治任务,予以了高度重视。及时调整成立了高规格的环境保护委员会,由市委书记任主任,市长任第一主任,市“四大家”相关领导任副主任,市直各相关部门为市环委会成员单位,形成了党委政府统领、环保部门牵头、成员单位协同的环保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了丹江口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了环保委员会在创模中的积极作用。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带队,召集市编办、市财政、市人事等多部门一把手,在环保局调研,现场办公,研究解决环保创模及环保能力建设问题。

二是完善创模的制度体系。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坚持定期研究生态环保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有力地推动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出台了《中共丹江口市委、丹江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意见》(丹发[2013]11号),把市级环保专项资金全部用于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同时,市财政每年从国家生态补偿 资金中安排不少于10%用于污染减排、生态保护和创模工作。市纪委制定了《丹江口市开展五城联创责任追究制(试行)》,强化督办与责任追究,全力推进创模任务的落实。出台实施了《丹江口市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依照这一制度,在创模期间,对3个单位下达了“一票否决”预警,对10家企业进行了环保约谈。在全市引起震慑效应。有力的促进了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切实履行好各自承担的环境保护法定职责,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环保欠账。

三是强化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坚持把环境保护内容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强化责任追究和工作问责,实行“一岗双责”和“党政同责”。把环境保护和环境创模工作作为镇(办、处、区)和市直部门重点考核指标,同时还将水环境质量和空气环境质量纳入日常管理考核,每月进行通报。

四是以南水北调为龙头,强力推进水源地环境保护。制定了《丹江口市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了市、镇、村(居委会)三级网格化环境管理体系,全市20个镇(办、处、区)全部结合《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施方案》划定了以村委会(社区)为单位的三级网格,两委会负责人担任环境保护网格员,并结合辖区实际,明确了环境保护具体职责,真正做到“处处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责”,将责任体系层层细化,做到环境执法市域全覆盖;为强化库区环境监管,成立了丹江口市库区综合执法管理办公室,从环保、公安、海事、水产、水务等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对库区水质保护进行综合执法;在库区环库的15个乡镇 成立了6个环境保护管理站,前期分别在库区4乡镇设立固定办公地点,建立了环库环境监察和巡查机制;此外,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强环库公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通告》、《加强丹江口库区(丹江口市境内)岛屿监管保护工作的通告》、《关于严格落实直接入库河流日常保洁责任的通知》等文件,将库区水质保护纳入库周各镇(办、处、区)网格监管重要职责;制定了《丹江口市入库支流环境保护河长责任制管理办法》,对进入丹江口水库各支流水质实行河长责任制,市长担任总河长,分段河长分别由镇长和村委会主任担任。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创新和有效实施,确保了库区水质安全,全市环境保护工作活力得到有效释放。

五是强化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推进环保责任落实。环境监测监察能力得到加强,机构体系不断完善,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环境监管和环境应急的能力、水平显著增强。环境监察、监测实现了标准化,在2014年全部通过了省环保厅组织的环境能力标准化建设验收。

增设了环境应急中心、机动车尾气监管中心和六个乡镇环境管理站;环境监察大队单位性质由自筹自支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环保系统的人员、经费、编制等问题得到加强,二级单位人员编制由过去的17人增加到38人,环保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给予充分保障。

全市环境监管的能力全面加强。2012年以来,通过向上争取和自筹资金4000余万元,全面加强环保执法监管能力建设。一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市环境监控中心大楼建成投入使用;购置水质监测采样船一艘;新建城区噪声监测LED显示屏两座;新建两座6参数空气自动站(左右岸); 对胡家岭水质自动站高标准升级改造;购置气质联机(GCMS)、气相色谱、原子荧光等大型分析仪器,水质常规分析能力超过64项。二是加强监察能力建设。建成全市重点污染源环境监管视频、数字化信息平台;对一线执法人员全员配备使用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

(二)强化环境基础建设,环境保护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14个城镇污水处理项目、6个垃圾处理规划项目等重点项目全部建成投入运行,实现了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城市和所有乡镇全覆盖。

二是实现了所有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覆盖。作为全省唯一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整县推进县(市),累计投入资金20513.35万元,对全市194个行政村的饮用水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以及畜禽养殖污染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全境覆盖。

三是构建城市生态滨江样板。我市自2012年5月开始启动“一江两岸”观景带和沧浪州湿地公园项目建成,总投资2亿元,整个工程区域总占地面积940公顷,其中陆地面积343公顷,水域面积597公顷。收集乡土植物600多种,公园花带15000平方米,种植广场高大乔木、江堤柳树、池杉、水杉、松、竹、梅、桃等各类树木25万株。公园内树木葱茏,芳草如茵,四季繁花盛开,蜿蜒曲折的游步小道纵横交错,碧波荡漾,随处可见鸥鹭翩翩飞舞,形成“依山傍水,城河一体”的休闲、生态景观。

四是大力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西气东输二线丹江口支线天然气项目在2010年引入我市,通过全力普及居民、酒店、餐馆使用天然气、对 城区所有出租车和部分私家车油改气、燃煤锅炉煤改气,切实转变了城市能源结构,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大幅度提升,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已达到93.04%

(三)突出水环境整治,改善水环境质量

一是大力推进五条不达标河流治理。我市把确保“一江清水北送”作为全市的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来完成。为保障调水工程的顺利持续通水,我市全力推进入库河流治理、生态修复、坝区环境整治等工程,有效实施了“五河治理”(官山河、浪河、安乐河、沙沟河和大柏河)。作为水源地,我市库区上游2条一级入库支流、10条次级入库支流中,原来存在官山河、浪河和大柏河三条河流不达标。为确保库区水质良好水质,我市组织有关科研单位编制了各流域综合治理方案,多措并举,自筹资金进行治理(其中官山河先后投资1.65亿元),实现了三条河流水质的根本性好转。

自2015年开始,官山河稳定达到Ⅲ类以上,多数月份达到Ⅱ类水质,浪河自2014年开始,水质稳定达到到Ⅱ类;实现了域内无劣V类、无黑臭水体的目标。

二是强化饮用水源管理。针对饮用水源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问题,投资106万元,完成城区第一水厂陆域一级保护隔离网工程、水域一级保护区防护带工程和饮用水源保护区警示标志“三建”工作,拆除了保护区内库汊拦河坝和网箱;启动总投资2.98亿元的二水厂迁建工程,目前已投入1419万元,工程正在紧张进展中;规范了备用水源建设,制定并上报了《备用水源汉江集团水厂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等待省环保厅批复,设置了规范化的界标、交通警示牌和围网等物理隔离设施。自2014年开始,每年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一次109项全项目分析,水质达标率为100%。从2014年开始,对全市15个镇(处、区)集中式饮用水源的水质进行每年2次29项常规监测。通过强大的宣传攻势和持续不断的严格执法,落实了饮用水源巡查制度,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三是规范涉水企业污染治理。先后开展四轮“清水行动”,深入开展“保水质,强民生,促转型,向三大污染宣战”、“保水质、迎调水,百日攻坚战”等专项行动。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五创办多次联合市直相关单位协同作战,密切配合,联合督查,重拳整治对库区水环境构成较大危害的环境隐患,强制取缔十堰川流汽车配件厂、十堰市紫源宏物贸公司等“十小”企业;关闭丹江口市鑫隆生物科技公司黄姜皂素生产线、丹江口磷化工公司磷酸生产线;丹江口市神龙化工有限公司黄磷生产线等不达标涉水企业;拆除网箱养殖93534只。

四是加大在线监控设施的建设力度。我市已有27家重点企业安装了34套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其中废水24套,全部安装并通过验收和联网,并且每季度开展了有效性审核,传输数据有效传输率达到96.58%。全市工业企业达标排放能力持续提升。

(四)实施综合整治,改善空气质量

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一是加大了落后产能淘汰落力度。自2010开始,先后关停了位于城区的市第二水泥厂和太和水泥公司、6座电石炉、丹江口铝业有限责任公 司68台电解槽等多家企业或生产线,此外还有4台电石炉2013年来实际已经处于停产关闭状态。

二是加强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工业废气稳定达标排放。湖北东圣丹江化工有限公司的30蒸吨的锅炉采取脱硫除尘措施,丹江口市宏茂冶金有限公司和汉江集团丹江口电化有限责任公司6台半密闭电石炉都改为全密闭,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300吨/年。

三是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例。加强燃煤锅炉、煤气发生炉、炉窑、茶水炉、食堂大灶等煤改天然气工作;在城区禁止新建燃煤炉窑、锅炉和大灶,其他地区禁止新建小于10蒸吨的燃煤锅炉;淘汰燃煤小锅炉,停用燃煤锅炉10台,对12家企业22台燃煤锅炉进行了煤改气。这些措施的落实,为城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强度的降低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开展城市扬尘综合整治。强化了施工扬尘监管,积极推进湿法施工,落实施工现场围挡全封闭作业、现场道路硬化、施工车辆进出工地冲洗、渣土运输车辆全密闭等措施。强化道路扬尘监管,加大了道路冲洗降尘频次,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了73.7%以上。落实了企业堆场、料场的覆盖、封闭等措施,有效抑制了堆场扬尘的产生。实施以城市绿化、保护生态为主的园林绿化系统工程,全面实施裸露山体整治工程,基本实现了裸露山体的绿色全覆盖。

五是加强了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建成机动车尾气检测线1条,在建1条,于2014年9月,正式开始机动车尾气检测和环保标志核发工作,到 2015年底,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率达到78.4%。同时,加快黄标车和老旧车辆的淘汰步伐,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426辆。

六是深入开展餐饮油烟整治。从市财政专列专项资金,对餐饮油烟污染治理进行了补贴,合计完成了124家餐饮单位油烟治理。

(五)开展噪声整治,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为解决噪声扰民等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制定了《丹江口市城区噪声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丹江口市城区生活、交通噪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通过加强法制管理,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大城市噪声整治力度,有效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有效地控制了声环境质量。

一是强化建筑施工噪声管理,确保施工场地噪声达标排放。规范工地施工行为,严格夜间施工噪声执法监管,完善工地公示制度,及时处理噪声污染投诉,化解群众矛盾。

二是开展工业、五金、建材等生产、加工噪声的专项整治。2013年7—9月,环保局成立专班,对群众投诉较多的工业企业、钢窗、石材加工、广告制作等作业门店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噪声专项整治,主要针对居民休息时段进行巡查。对厂界噪声超标的圣达锻造有限公司、环宇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达标排放;规范各加工门店作业时间和作业行为,落实噪声防治措施,对污染大却拒不整改的,强制停电、吊销工商营业执照。

三是加快城区道路设施建设,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造拓宽、刷黑环 城南路、沿江大道、挖断路、红花路、姚沟路、车站路、生产南路等二十余条城市主次干道;整理、扩建人行道,合理布局车辆停车点,改善人车混行现状。通过改善城市道路环境、缓解车流量压力,降低城市噪声与尾气污染。

四是加强交通管理,实施畅通工程。实行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分流。中心城区完善交通管理措施,切实改善车辆通行能力。左岸主城区除环城南路、沿江路外,其他道路实行货车限行。提高了城市道路通行效率,减轻了市区道路交通压力,显著降低了因为交通拥挤而造成的噪声污染。

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我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监测值明显降低,关于噪声问题的投诉明显减少。

(六)强化环境监管,确保环境安全

一是加大督办整改力度,推进“清水行动”有关环境问题的整改。“清水行动”中查出的21家单位的存在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挂牌督办的湖北东圣丹江化工有限公司已摘牌验收。

二是严格环境监管,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态势。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500人次,检查300余企业家。关闭不达标企业6家,对21家企业下达整改通知;建立了环境违纪案件查处、环境刑事犯罪案件移送、环境违法案件处罚强制执行等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

三是落实了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全面完成了总量控制任务。按照省政府给我市核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对重点监控企业核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共核发排污许可证26个。年 度省、市减排项目全面完成。

四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全面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丹江口市被列入《十堰市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实施方案》中的企业共有16家,其中八家企业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被关闭、停产等原因无法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其它全部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及验收工作,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及验收率达100 %。

五是危险废物得到依法安全处置。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理处置的要求,域内13家工业企业危废、27家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全部进行了网上申报登记,2012年至2015年,全市共产生工业危险废物1059.23吨,医疗废物419.26吨,全部实现了依法安全转移和处置。

(七)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一是严格控制“两高”企业落户,强化节能评估。坚决遏制高耗能项目的上马,对“两高”项目,一律不予立项、审批,从源头上控制“两高”企业落户。

二是坚决落实淘汰措施。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实现“淘能关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先后关闭文字605厂落后PS版生产线、丹龙化工公司落后小黄磷、汉江集团电化公司3万吨落后电石产能、丹江口铝业有限责任公司2万吨电解铝(拆除114.5千伏安预焙电解槽68台)、丹江口市鑫隆生物科技公司、西保公司、汉江集团电化有限责任公司12500KVA电石炉等落后产能企业。

三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稳步实现产业转型。从2010年以来,我们 将原定的大力发展“四大一新”支柱产业改为实现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农产品加工等六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产业中轻重工业比重已从2008年的13︰87转变为2014年的24.3︰75.7,轻工业和新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从而较好地平摊了传统高耗能企业能耗;第三产业增加值(现价)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2015年全市GDP182.04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3.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5.1%,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八)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和绿色创建,深化环保理念

一是大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推进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与参与。组织实验小学、徐家沟小学、肖家沟小学等学校开展环保成果、环保科普展览,向小朋友们赠送环保科普读物300余本,环保局长还与师生共同探讨绿色校园的建设,勉励小朋友们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由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环保局、市科技局、市供电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市环保学会、市教育协会协办开展了丹江口市“武当山泉杯”青少年环保科普知识竞赛,参与学生达2.8万人。以向“三大污染”宣战,宣传新《环保法》、《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为主线,开展了环保知识宣讲暨环保书籍、环保科普画册赠送、街办(乡村)网格员环保知识培训等活动。策划拍摄环保警示专题片,通过回顾我市环保事业发展历程,客观反映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警示环境污染危害,宣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是开展 “绿色”系列创建。利用广播、电视、网站以及新媒体、街面立体广告深入宣传环保创模工作,持续开展以“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机关”为主的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动员广大群众支持创模、参与创模,并对创建成功单位,用“以奖代补”等方式进行奖励。截止到2015年底,已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绿色学校3所;十堰市级绿色社区11个,绿色学校66所,绿色机关11个,绿色企业8个,绿色家庭70个;丹江口市级绿色学校32所,绿色社区4个,绿色机关27个,绿色企业4个,绿色家庭 20个。

三是全面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生态家园建设,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近年来,对全市194个行政村的饮用水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以及畜禽养殖污染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全市农村环境治理的全覆盖。累计争取资金20513.35万元,建成垃圾清运和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三个覆盖”、“十个结合”、“九种模式”,抓好长效运行和管理。推动建立了农村环保基础设施长效运行管理制度,市委市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长效运行,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建成省级生态镇7个,省级生态村29个;十堰市级生态镇13个,生态村148个;丹江口市级生态生态村37个。

四是强化生态管控,实现环境保护与生态产业的同步发展。近年来,我市把生态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确定了“生态立市”的战略,把生态建设放在全市发展的的核心地位,开展“生态家园”创建,实施“绿满丹江口”行动,着力两廊一带(孟土路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走廊、江北百 里生态农业走廊及特色村镇带、江南百亿生态工业走廊)建设。在治水、治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态产业,生态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提升。新建的武当道茶城、武当紫薇园等、“武当花谷”生态景区开门迎宾。新增武当南神道、丹江口市水库2个4A级景区,伍家沟故事村等9个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接待游客992万人次,201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7.5亿元,占全市GDP182,04亿元中的比重达到31.1%。

三、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重在过程,目标在于改善环境质量,建立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举全市之力,“护好源头水、建设生态城”,为有效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环境安全做出应有努力。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长效机制建设,以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统领全市环保工作,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大环保工作格局的形成,真正实现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继续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稳步实现产业转型。重点发展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水资源和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和节能环保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辅导产业,实现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和辅导产业显著增强。二是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源保护措施,保障全市饮用水环境安全。全面强化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对涉及饮用水源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

三是持续改进大气环境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抓好堆场、料场、建筑施工、渣土运输和道路扬尘管理,进一步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禁止露天焚烧;继续加强油烟污染整治,要求城区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应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并强化稳定运行;加快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在各工业园区、城区规划区以及各乡镇天然气管网能够覆盖的区域,禁止新建燃煤锅炉,其他区域原则上不得新建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按期淘汰黄标车、老旧车;在中心城区,划定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和规定禁止燃放时间,并强化监管;加强城市绿化,抑制扬尘产生;进一步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强化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污染源监管与监控,努力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四是全力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继续加强沙沟河、大柏河和安乐河的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加快沿岸管网的建设,全面提升水质质量。

第五篇:街道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实施方案

****街道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建省级卫生乡镇中心工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决定,全面开展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活动。为完成创建工作任务,结合街道实际,特制定本创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省级卫生乡镇创建为契机,认真对照省级卫生乡镇创建标准,着力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城镇品位,着力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培养健康卫生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使创建卫生乡镇活动成为环境建设和文明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二、活动重点

(一)组织管理。

为进一步确保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顺利实施,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书记、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创卫办,处理卫生乡镇创建日常工作。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创建工作计划和长远规划,出台了一系列的卫生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分别与各村、各单位层层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做到了领导到位,组织到位,制度健全,保证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健康教育。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制订并实施了健康教育中、长期规划。中小学要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或讲座,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各村、单位要利用宣传栏、墙报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严格执行关于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及设置戒烟广告的法规,在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导,各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禁烟活动,大力宣传吸烟有害健康。

(三)街区环境整治。

1、认真执行《集镇建设管理制度》和相关环境卫生管理法规,配备专职环卫队伍,每天负责对公共区域清扫。2、由工商所、派出所负责,治理整个镇城区内小商小贩占道经营现象,规范户外广告牌匾,做到摆放整齐有序;由交管所、派出所负责整治镇驻地范围内交通管理秩序及车辆长时间违规占道停靠、乱停乱放等现象,努力营造“行车有序、停车规范、畅通无障、安全便捷”的交通环境,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3、环卫设施设备完好,垃圾收集容器设置合理,做到定期清扫保洁,周围整治无蝇蛆,抓好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三个环节,定时定点收集,做到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垃圾收运车辆车容整洁,做到垃圾运输密闭化、不裸露。

(四)食品、公共场所卫生。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含集体食堂)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的营业执照,并亮证经营;卫生管理制度健全,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五病”调离率达到100%,饭店、餐厅餐具清洗、消毒、保洁以及食品保藏等设备设施齐全,食品加工流程布局合理,操作规范,符合卫生要求。

(五)除四害工作。1、制定了除“四害”长远规划和计划,按照“环境治理为主,综合防制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用药、合理用药。2、建立健全除四害专业防治队伍,落实相关经费,保证顺利处置。积极对防治队员进行知识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3、做好“四害”的调查研究、技术指导和密度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四害增长的规律,有效指导除四害工作的开展。并在做好灭鼠、灭蚊工作达标的同时,努力做好灭蝇、灭蟑工作,把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2倍以内。

(六)疾病预防控制。

1、传染病管理方面。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上级有关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有相关执行监督计划和监督总结。镇卫生防疫部门要求做到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2、在镇卫生院设有预防保健专职人员,院内控制感染、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健全,要建立专门的门诊日志,有疫情报告制度,设立健康教育和公开宣传栏。3、要及时为新生儿和儿童免疫接种:“四苗”、单苗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符合规范要求,对流动人口计划免疫也应建卡、建证,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

(七)农村环境卫生。

严格制定各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切实抓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灶、改圈进程。对村内“三堆”做到及时清理消毒。同时,各村要立足村情修建垃圾池,确立垃圾掩埋点,采取多种形式,配齐专兼职清洁人员。做到无违章建筑,无乱倾乱倒、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无散养牲畜家禽现象,道路硬化平坦,环境整洁美观。

三、时间及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下旬—5月上旬)。

建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各村、各单位及时召开创建卫生乡镇活动动员会议,明确职责分工,广泛宣传,层层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提高全民对创卫工作的参与率与知晓率,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5月下旬—7月上旬)。

定期召开各工作小组负责人会议,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制定各组分阶段实施计划,对照创建标准,添置改造硬件设施,准备各种资料,出台和完善各项日常制度,找出工作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

(三)自查提高阶段(7月下旬—9月上旬)。

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街道工作领导小组,将组成专门人员对照创建标准,对各村、各单位的创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单位及时改正,进一步提高创建工作质量。

(四)总结验收阶段(9月下旬—10月份)。

街道工作领导小组,将再次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在10月底顺利通过省爱卫会的考核验收。

四、实施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工作部署。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已明确今年实行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活动。各村、各部门和各责任单位要根据实际需要,指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一把手要亲自抓,并作为创建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下属要分工明确、任务到人,把创建达标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有布置、有检查。

(二)加强工作协调,做好上下配合。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方针。各村、各部门和工作组要互相支持配合,加强上下沟通,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三)明确工作分工,落实责任措施。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行目标责任制度,按照创卫工作要求,分解工作任务,落实责任措施,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创建意识。

利用宣传媒体、宣传栏、标语、横幅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卫生意识,形成自觉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加大经费投入,做好结合文章。

街道、村要合理安排资金,用于改善卫生环境和公共卫生设施开支。并结合城乡一体化,不断完善各村垃圾中转站、卫生站、公厕、宣传栏、道路硬底化等环卫设施。

(六)强化工作落实,保障验收合格。

各村(居)、单位部门要制定好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安排专职人员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考核验收工作顺利完成。

附:1.****街道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街道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小组成员名单

3.****街道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工作网格管理名单

4.****街道创建省级卫生乡镇环境综合整治标准

附件1:

****街道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

长:**

党工委书记

**

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组长:**

党工委副书记(挂职)

**

城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

成员:**

卫健办主任

**

卫生院院长

**

兽医站站长

**

环卫所所长

**

妇联主任

**

食药监办主任

**

市场监督所所长

**

芦山工作区书记

**

巨山工作区书记

**

下庄工作区书记

**

城西工作区书记

**

田庄工作区书记

**

城南工作区书记

**

城东工作区书记

**

城北工作区书记

**

党政办主任

**

财政所所长

**

民政办主任

**

宣传办主任

**

环保所长

**

文化站站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城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中心,王运良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创建省级卫生先进乡镇工作的日常事务。

附件2:

****街道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工作小组成员名单

(一)综合组

组长:

成员:

职责:上传下达文件会议精神,综合协调各网格负责人、包村干部,制定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各村工程量核算,资料整理归档等。

(二)执法组

组长:

成员:

职责:开展联合执法,整治镇区店外经营、马路市场、乱摆乱放、乱搭乱建现象,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河流河道环境秩序,“双违”建筑查处工作,环境污染问题查处等。

(三)督导组

组长:

成员:

职责:开展经常性督导,检查各网格工作成效,通报发现的问题,汇总督导考核成绩,督促问题整改落实,提报奖惩兑现等。

(四)宣传组

组长:

成员:

职责:整治形象对比展示,工作经验总结,典型经验推广,对外宣传报道等。

附件3:

****街道创建省级卫生乡镇网格管理名单

工作区

行政村

自然村

网格人员

工作区

行政村

自然村

网格人员

附件4:

****街道创建省级卫生乡镇环境综合整治标准

整治内容

备注

街道驻地

基础设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2、乡镇驻地主次干道、街巷路面和人行道平整、完好,无坑凹、无破损;

3、道路附属物及公用设施完好、清洁;

4、沿街门头房前、道路出入口全部硬化;

5、人行道、路沿石、井盖、下水道箅子等基础设施完好;

6、高标准实施绿化、美化、亮化,主次干道安装路灯,对公园广场、主街道两侧重点公共建筑进行亮化,确保路灯无破损,亮灯率保持90%以上。

园林绿化

1、绿化区域养护管理人员、制度落实到位,搞好公园广场、街头绿地、道路绿化、门前花坛、单位绿化、居住区绿化带的日常管护,确保无残株、枯株、死株及缺苗现象,无垃圾杂物、无践踏、无宠物粪便;

2、高标准绿化现有道路和新增道路,确保绿化数量和质量;

3、加强对花草树木的管护力度,确保花草树木修剪及整齐。

环境卫生

1、镇区垃圾箱、垃圾池、果皮箱等环卫设施维修、更换及时、确保环卫设施齐全、完好,各种设备正常运转。

2、加大镇区清扫保洁力度,保洁时间主要街道不得低于8小时,确保镇区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及镇村结合部等重点部门无“三大堆”(垃圾堆、柴草堆、粪堆)、“白色污染”等脏乱差现象,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3、加强集贸市场环境卫生管理,配齐密闭阿拉基容器,配备清扫保洁人员,建立卫生长效机制;

4、生活垃圾及粪便运输使用专用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无扬、撒、拖挂和污水滴漏。

容貌秩序

1、加强镇驻地管理秩序,确保无店外经营和流动摊点;

2、合理划分交通标线、停车位、杜绝车辆乱停乱放行为,实现车辆有序停放;

3、加大镇集贸市场、夜间排挡、瓜果、饮食、书报、修旧摊点等整治力度,杜绝占道经营、市场外溢、马路市场等现象;

4、主街道两侧建筑物整洁美观,定期粉刷、修饰,无乱贴乱写,广告、牌匾设置规范,严禁出现牌匾字体不规范以及字迹残缺、掉漆、退色、歪斜等现象,严禁乱摆乱放移动灯箱;

5、镇驻地电话线、宽带网络、有限电视线路等整齐美观,无私拉乱扯现象,实行弱电入地;

6、加强施工工地现场管理,所有施工现场按规定要求高标准设围挡墙,安装密目网,杜绝裸露施工。

7、拆除违法建筑,确保无残墙断壁。

交通沿线

1、交通沿线道路平整、完好、无坑凹、无破损;

2、道路出入口全部硬化;道路两侧及可视范围无垃圾、杂草、杂物及污染物;

3、经营摊点、门头房规范有序,无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现象;

4、道路两侧绿化带无缺损、无死株现象,绿化地内无垃圾、杂草、落叶,无非法侵占绿地现象;

5、高标准围挡道路两侧废品收购点;

6、公路用地范围内无遮挡公路标志、乱设标志、堵塞边沟、擅自设置平交道口、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摆摊设点、种植作物现象,做好莲保洁,路面无浮石;

7、公路用地范围外延线两侧(每侧各10米)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集贸市场等现象,无违法建筑物、地面构筑物、超期临建、不雅建筑及公路标志以外的其他标志广告牌匾;

8、落实拆、清、整、补、管的要求,拆除沿线乱搭乱建、清理乱堆乱放、整修破损路面,补植缺株绿化苗木,健全道路沿线长效管理措施。

“双违”

建筑

整治

工程

严厉制止、查处非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遏制违法抢占、抢建现象。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规划、土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未按法定程序办理规划、土地、建设等审批手续,一律不得擅自新建、罗建或改建建筑物、构筑物。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要严厉查处,限期拆除。

1、未经批准,擅自占压基本农田,村内空闲地、公共绿地及在规划和现状道路两侧进行乱搭乱建、抢占宅基地、乱开路口的;

2、未经批准,擅自在原有宅基地上新建、改建、扩建、翻建房屋的;

3、未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擅自开工建设的;

4、采取各种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地、买卖土地、转让土地、以租代征等改变土地用途,建设饭店、厂房、住宅及其他非农业设施的;

5、违反规划许可内容建设各类建筑物、建筑物及其他设施的;超出规划许可规定,少批多建、擅自改变规划布局、建设密度、建筑高度、建筑外立面的;

6、未经批准或未按批准的内容进行临时建设,在临时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的;

7、其他违反城乡规划强制性规定的。

河流河道

1、河道断面满足防洪标准:柴汶河防洪标准20年一遇,其他支流为10年一遇;

2、实施河畅工程。堤防、岸线完整无缺口,河床平整顺畅,无乱占河面,无乱填乱挖,无障碍物;无乱倾倒、乱搭建、乱采挖等“三乱”行为。

3、实施水清工程。河道水面清洁,无垃圾漂浮物,无畜禽粪便直排,河床无污染,无建筑生活垃圾、淤积现象;

4、实施岸绿工程。岸坡整洁,无垃圾建筑杂物,河堤两侧绿化;

5、实施景观工程。提升河道景观水平,高标准归划建设,打造优美整洁、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

6、河道内无非法房屋、树木、高干作物、物料等侵占河道现象;

7、保持防汛通道畅通,无人为基站、损坏防汛道路行为;

8、无人为破坏、占用堤防现象;有专门人员负责清捞保洁和管理。

“十

1、道路网格化。科学规划村内道路,形成布局合理、主次分明的村内路网,实现与城乡感到的连通衔接,推进农村硬化道路由“村村通”向“村内通”延伸。完善路肩、排水沟等道路附属设施,建立村内道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提高街道建设标准和通常能力;

2、街道亮化。沿村内硬化主街道,每间隔50-100米安装1盏金属架杆路灯,副街道或背街小巷棵依靠现有建筑物安装简易照明设施,确保四季夜晚照明时间;

3、村庄绿化。村内干道和村内主要街道两侧栽植1-2牌树木,以经济林或用材林树种为主,树径5-10厘米、高度2.5米以上,形成村庄道路“绿色长廊”;有条件的可适当加宽,并栽植观赏树木和灌木,设置道路绿化经典。房前屋后、空闲地、闲置地等全面栽植速生杨或果树。结合经济林发展,突出村庄特色,充分利用村庄周围的荒山、荒坡,规划建设环村生态经济绿化带。

4、河塘净化。对村庄内河道、沟渠进行全面清淤疏浚,做到无预计、无垃圾、无塑料漂浮、无污水排入,水质保持清洁。清除池塘、塘坝内的杂物垃圾,砌筑、修复、加固堤坝。河塘周围实施绿化,改善环境,变污染源为景观带。健全管理制度,做好村内河塘的长效保洁管护。

5、墙面美化。拆除废畜禽舍、废弃旧房、残垣断壁,对破损墙面、院墙全面修葺,对村内强弱电线路统一整治,做到协调

整齐美观。清除村内墙面乱涂乱画,设置广告栏、宣传栏、公示栏。对主街道两侧房屋进行粉刷,统一绘制宣传版面,书写文明标语。

6、庭院街道整洁化。庭院周围无乱搭乱占、无乱堆乱放现象,粪土、砂石、物料堆积及时清除,柴草、秸秆统一集中堆放。庭院内保持干净整洁,农具、杂物等摆放有序。结合庭院布局,适量栽植果木花草,改善庭院环境,培养文明良好的生活习惯。深化“清三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柴草乱堆)整治,达到“户户洁、路路净”。

7、休闲娱乐广场化。每村建设一处文体广场,活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广场周围栽植花草树木,休闲健身设施齐全,健身器材不少于10套,安装广场照明灯并保证个夜晚照明时间。

8、污水排放集中化。村内主街道两侧设置排水沟,集中排放污水,家庭生活污水排出口与村内街道污水沟渠相连接,排污渠道保持畅通。对畜禽养殖场、加工作坊、农贸市场等排放相对集中的地方重点整治,统一设置污水排放设施,实现污水统一收集、集中处理,避免污水横流现象。

9、垃圾收集长效化。统一布置垃圾箱(池),村民生活垃圾一律放入垃圾箱(池)。村内每100户设置一处垃圾箱(池),村内河道每100米设置一处垃圾箱(池),池塘按大小在周围设置-3处垃圾箱(池)。每100户配备一名保洁员,统一配备清洁工具、服装、运输车辆

准,负责村内主要道路、河塘、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和垃圾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日产日清,集中收集、统一运输,建立村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10、村规民约制度化。结合本村实际,征求村民意见,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内容主要包括村民道德行为规范、公共卫生管理规范、村内治安管理制度、村内重大事项决策制度、“三资”规范化管理、党务村务公开等。实行村“两委”班子成员分片包保责任制,成立由老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做好“村规民约”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

下载乡镇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城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城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汇报

    省双拥抽查考核组:现将我市“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汇报如下:一、近年来全市双拥工作主要情况金坛市位于江苏省南部的茅山东麓。全市总面积976平方公里,现辖15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

    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汇报[五篇模版]

    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汇报 “>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汇报2007-02-18 09:43:00省双拥抽查考核组: 现将我市“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近年来全市双拥工作主要情......

    乡镇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城考核办法

    城关镇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城工作考核办法 为了充分调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创建省级环境模范县城的积极性,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结合《城关镇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

    卫生院关于创建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实施方案

    卫生院关于创建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 实 施 方 案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创建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卫生机构活动的通知》(卫发[2009]51号)及区卫生局关于《区创建百镇千村示范卫生......

    双拥模范城创建实施方案(第二稿)(范文大全)

    朔州市创建国家和省级双拥模范城实施方案 (第二稿) 为了切实做好国家和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推动我市双拥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按照市委、市政府开展“五城联创”活动的总体......

    *市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汇报(5篇)

    省双拥抽查考核组:现将我市“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汇报如下:一、近年来全市双拥工作主要情况金坛市位于江苏省南部的茅山东麓。全市总面积976平方公里,现辖15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

    **市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开展情况

    **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开展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江门市双拥办的悉心指导下,我市扎实推进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取得良......

    石委发[2011]27号关于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实施方案

    石委发[2011]27号中共石泉乡委员会关于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实施方案 各村支部、村委会、乡级各部门、驻乡各单位:为保证我县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创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