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先进医生事迹
先进医生事迹
xxx同志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作为一名医生,他对技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心系群众,时时刻刻“以病人为中心”,把无限的激情倾注在发展基层卫生事业中,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赢得了广大基层群众的交口赞誉,堪称医生的楷模。任卫生院院长以来,他锐意改革、开拓思路,励精图治,克己奉公,勇当医院改革的急先锋,取得了辉煌的业绩。xxx乡卫生院,医务人员缺乏,工作条件艰苦,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值班、查房、接待病人,其中有苦有累,更有快乐和自豪。xxx同志在工作中脱颖而出。上任后,xxx同志以身作则,兢兢业业,集思广益,从善如流,紧紧依靠员工,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挑战中寻找机遇,探索创新工作机制,破解一道道新旧难题,带领工作人员渡过难关,使卫生院焕发出勃勃生机,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我乡多数病人财力拮据,经济贫困。他提出换位思考,主张像对待亲朋好友一样地对待病人,他从不给病人开大处方,避免让病人做多余的检查,不让病人多花一分冤枉钱。xxx同志的这些做法,为医生在患者中、为医院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全院医护人员都像他一样,德艺并重,善待病人,使得医患关系非常和谐。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一直是我院的重点工作之一,xxx院长在如何做好这项工作上下了大工夫,起初,卫生院建立纸质档案,在建
立档案时筛查出高血压、糖尿病、65岁以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并按照名单进行免费体检等服务,工作量大,难以管理。但是xxx同志带领职工克服困难,亲自下村入户为群众提供服务。在2013年4月份,按照上级领导要求,我院开始使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我院长组织员工认真学习系统的使用,积极安排相应的工作,带领员工下村建档,并培训村医,协助开展建档工作。到2013年底,已完成了全乡居民65%以上的建档率。2014年,我院重点开展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免费体检、随访和健康指导工作,为此,xxx同志开放思路,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工作方式,将慢性病的体检、随访、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工作结合起来,一起干,由村医提前组织,在下村体检的过程中,同时随访,然后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咨询以及用药指导。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能为更多的群众提供服务。但是这样的工作方式无疑带来了工作量的增加,xxx虽身为院长,但是面对如此繁杂的工作,他首当其冲,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积极参与工作。在他的影响下,员工也迸发出了工作热情,每天加班加点,和院长共同投入工作当中。
xxx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没有停止专业知识的学习。他坚持攻读大量的专著和专业杂志,虚心向众多知名专家学习求救,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投身于新技术的创新实践。他特别注意学以致用,能及时地将所学用于临床实践,使患者及时地受益于新科技的治疗。他不仅自己坚持学习,还主动将所学所悟传授给年轻医生,鼓励同事们参与学习,跟大家进
行专业探讨。有了他的带动和督促,全院学习气氛日渐浓厚。
医疗质量关系着患者的切身利益,xxx同志在工作时,严把质量关,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注意团结同志,配合上级领导的工作。认真执行上级领导的各项决策、决议,有话讲在前面,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会议通过的决定,坚决执行。维护领导形象,尊重职工的工作,严格办事程序,有事同他们商量。时时处处注意维护医院的利益,维护医院形象,树立全院职工积极向上、团结奉献的团队精神。对病历、处方、申请单、合理用药、临床用药督导等工作认真督导,认真检查,提出整改意见。使全院医疗质量工作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状态。医疗质量管理做到了有计划、有检查、有记录。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青春的事业在于创造”,这是xxx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的至理名言。为此他凭着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对医疗事业的执着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在默默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xxx同志事业的枝头结满了成功的硕果。
xxx乡卫生院xxx
2014年4月28日
第二篇:乡村医生主要事迹-乡村医生主要事迹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报告
乡村医生主要事迹-乡村医生主要事迹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报告
下面有一篇关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报告的文章,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争先创优,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健康卫士。
医生,是普通的职业,对这个职业用不着做过多的解释。今天我为大家讲的就是一位医生的故事。他一九七八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至今。他就是我镇东沛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吴英才同志。
“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健康卫士。”吴英才同志多年来始终践行这一信念,在各项工作中时时以解决患者疾苦为己任,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他勤奋学习、牢记使命、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以医技双馨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赖。工作中几十年如一日,认真学习党的各项防治政策,勤奋学习业务理论知识,忠于职守,为改变乡村医疗卫生面貌尽心尽职,为乡村群众的预防保健倾心服务。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乐于奉献,深得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尊重,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1999年被评为丹徒县“优秀乡村医生”,xx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6年十二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吴英才同志工作初期,合作医疗就诊条件十分有限。为了尽快掌握医疗卫生知识好技能,他一边开展工作,一边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并多次积极参加医疗卫生部门组织举办的各类知识、技能培训和考核。1982年2月由卫生院推荐到县赤脚医生学校学习。期间,他学习
下面有一篇关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报告的文章,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争先创优,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健康卫士。
医生,是普通的职业,对这个职业用不着做过多的解释。今天我为大家讲的就是一位医生的故事。他一九七八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至今。他就是我镇东沛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吴英才同志。
“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健康卫士。”吴英才同志多年来始终践行这一信念,在各项工作中时时以解决患者疾苦为己任,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他勤奋学习、牢记使命、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以医技双馨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赖。工作中几十年如一日,认真学习党的各项防治政策,勤奋学习业务理论知识,忠于职守,为改变乡村医疗卫生面貌尽心尽职,为乡村群众的
预防保健倾心服务。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乐于奉献,深得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尊重,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1999年被评为丹徒县“优秀乡村医生”,xx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6年十二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吴英才同志工作初期,合作医疗就诊条件十分有限。为了尽快掌握医疗卫生知识好技能,他一边开展工作,一边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并多次积极参加医疗卫生部门组织举办的各类知识、技能培训和考核。1982年2月由卫生院推荐到县赤脚医生学校学习。期间,他学习刻苦,虚心求教,并取得18门功课成绩达9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82年年底学习结束回到工作岗位后,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边学习边工作边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几番拼搏的吴英才取得了省卫生厅颁发的乡村医生资格证书。乡村医生主要事迹在上级主管部门关心培养下,于06年12
月获江苏省全科医学培训合格证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科医生,为立志乡村卫生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服务农村一辈子的信心,在乡村医生岗位上埋头苦干了三十一年。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吴英才同志始终把卫生防疫工作挂在心头。在实际工作中,防病不是治病,要做大量的群众工作。不少人轻防重治,加上农民预防意识淡薄,要想做好预防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千头万绪,如何配合上级防保部门落实好防治并举,防重于治的方针,吴英才为此付出了心血。他主动联系,努力争取村支部村委会及学校领导的多方支持,加大防疫工作的力度,除利用广播、村民大会的形式广做宣传外,拦路宣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如逢每季度按时发放卫生保健宣传资料,发放到户。每月出两期黑板报,使农民群众不出门就能掌握常见的基本保健、防病治病的知识。在70—80年代疟疾流行,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除了对现疟疾病人的治疗外,休治期根治是控制好预防的关键措施。吴英才他身背药箱,手拎水瓶,送医送药到田头、到户头,送药到手,看服到口,服了再走。在这期间每天都到下晚7点多钟才能回家休息。通过努力,东沛村疟疾像全省一样得到控制,几十年从未发生过一例疟疾病人。2002年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给外来打工农民工子女一同进行计划免疫:安徽籍民工李白等四名外来打工人员不理解,说什么他们不是当地人,生死与你无关,说他是多管闲事。吴英才找来窑厂林老板,与老板说明了预防接种的利害关系,一边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最终使得这群外来打工的小孩进入镇防保组正常计免程序,从而使外来民工健康得到相应的保障。通过努力,东沛村的四苗覆盖率达99%,出色地完成各项预防接种基础工作,几十年没有大的传染病流行。在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吴英才他一人
承担东沛、李何二个大队六个自然村的重点疫区。当时北京返乡人员的每天2次的测量体温和消毒任务,一次往返约8里路,他不计个人报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积极工作,无怨无悔,直至“抗非”战斗胜利结束,为此受到广大群众和上级领导高度赞扬。
第三篇:口腔医院临床医生先进党员事迹
黄薇同志是一位有着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她始终坚持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本着仁爱、敬业、务实、进取的精神,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视患者为亲人,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努力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在医院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赢得了病人、同事的一致好评。
与黄薇同志共过事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好大夫、好同事。无论工作多么忙,在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工作外,她都尽可能热情主动关心周围的人。凡事都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使病人用最少的钱享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真正与病人交朋友,很多病人都成了她的朋友,而且有的成了她的老朋友。对待同事也是如此,她经常与同事交流,热情的帮助周围的人解决实际问题,如为大龄青年介绍对象,为生病的同志代班等等。科里同事因生病住院治疗,她一边关心同事的健康,一边主动承担了代班任务,牺牲了多少个休息日,毫无怨言,从未补休。因职业关系她患有严重的颈椎病,可犯病时她顾不上休息,带病坚持工作,为群众树立了榜样。在她的影响下,所在的科室团结协作精神强,关系十分融洽,都能心情愉快地工作。
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工作中以大局为重,把为病人服务看成是医院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服务中增加情感的含量,一切为病人着想,提供高效、优质、低耗、便捷地服务。为了将口腔防病治疗的保健知识传达到每位居民,她利用休息时间服务上门,并多次参加
健康义诊咨询活动,切实做好社区预防保健工作,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的需求。赢得广大患者的高度称赞。
在工作中她对于病友送给的红包、消费卡更是婉言谢绝,维护了医院与白衣天使的形象,也表现出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她的行为被同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成为学习的榜样。黄薇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她心里装着是病人的健康,想着是医院的长足发展,虽然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无时无刻不在为病人做实事,为同仁们树立榜样,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
第四篇:青年医生事迹
姜明同志简介
姜明,男,1971年7月出生,中~员,大专学历,龙湾区海城中心医院院长助理,口腔科医师,龙湾区青年联合会委员。
姜明对农民有股特殊的感情,他扎根农村卫生工作13年,无怨无悔;他抗击非典,不惜辛劳、尽职尽责;他带头创出温州第一家科室股份合作制,门诊量剧增十倍;他工作踏实,发表医学文章20多篇;他率青年志愿者坚持开展义诊,累计诊治45576人次,免费供药6万多元;十余年的抗洪救灾,他发倡议、捐钱物、连夜抢救伤病员,第一个无偿献血。他被农民称为“思想好、医术精、服务优、心中装着泥腿子的好医师”。他连续五年获瑞安市优秀团干部,连续三年被评为温州市优秀团干部及省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等称号。
一个青年医生的人生追求
姜明同志,男,32岁,大专学历,中~员,口腔科医师。现任海城中心医院院长助理、龙湾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历任梅头镇团委副书记,瑞安市青年联合会委员,系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从1994年以来,连续六年被梅头镇府评为“先进工作者”,连续五年被评为“瑞安市优秀团干部”,连续三年被评为“温州市优秀干部”及省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并于2000年获“瑞安市第五届十佳青年”提名奖。
姜明同志学习勤奋,医术日精。他自1990年10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开创性投入医院的口腔临床医疗工作,为大量的口腔病患者解除了病痛,提供了优质服务,得到了院领导和周边乡镇群众的一致好评。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他在1992年至1996年期间分别赴杭州市口腔医院、省人民医院、浙医大等单位继续进修深造,知识面拓宽、医术更精,加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他成了医院得力的业务技术骨干,能系统熟练地掌握有关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当地和周边乡镇群众中建立起很高的信誉。
姜明同志深入科研,敢于创新。他在诊疗工作中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从实践中总结创造,利用工余撰写口腔医学论文及医生随笔二十余篇,分别发表在《口腔医学》和《钱江晚报》、《温州日报》、《温州晚报》等报刊上。他大胆接受医院领导布置改革试点,带头推出温州市第一家科室股份合作制,打破传统体制,实施社区卫生便民服务;结果6年间口腔科门诊量剧增10余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姜明同志工作踏实,待人真诚。他自担任海城中心医院院长助理以来,一贯以身作则、高度负责、勤劳朴实、任劳任怨,敢于创新、敢于承担责任,积极配合院长团结带领全院100余职工,努力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投身于医院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广泛动员职工立足本职、立足社区,积极为社会、为社区群众提供医疗咨询、卫生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各项工作大力开展,呈现了思想教育生动活动,劳动创造热火朝天,自身建设扎实有效的良好局面。
姜明同志抗击非典,身先士率。海城医院是海城街道唯一承担全镇6万余人口防非典工作的医院,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发热和非典疑似病人门诊,自4月21日接受任务以来,他积极协助院长,周密筹划、冷静布置,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一直战斗在一线。口腔科本来就和病人口对口,而且人手少、危险性大,但他还是象平时一样,毫不犹豫地搞好口腔治疗;而且还尽职尽责、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发热门诊和病房之间,匆忙的脚步告诉我们、他根本没有考虑个人安全;在抗击非典的日日夜夜里,他用自己的实践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内涵——奉献。
姜明同志医德高尚,坚持义诊。他在担任团总支书记期间,坚持十余年持续开展青年志愿者“为您服务”义诊活动,团结带领全院50余名团员青年,每年春秋两季定期到离镇中心较远的东溪、埭头和相对欠发达的东门、中星等村开展巡回义诊活动。开设口腔、五官、内外科、心电图、B超等医疗服务;坚持十余年定期到镇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提供免费诊治服务,还为之设立健康药柜,建立定点服务基地。十余年以来,医院团总支共为全镇60岁以上老人义诊达45576人次,为200多位老人免费建立健康档案,为生活困难的老人、敬老院老人免费提供药品累计达6万元,从而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省、市电视台多次为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了专题报道。
姜明同志无私奉献,带头示范。他领导过的医院团支部,还锤炼成为当地抗灾救难的生力军。1994年7月,百年未遇的17号台风正面袭击梅头镇、医院严重倒塌,姜明他们却牵挂着当地上百名的受伤群众,抢救诊治、通宵达旦,几天未曾合眼;1998年1月,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普降暴雨,洪涝惨烈。他情系灾区,及时发出“为灾区、献爱心”的倡议书,得到了团员青年和全院职工的热烈响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那次我院共捐集14400多元献给灾区。
为纪念《献血法》的颁布,姜明同志带头向全院职工医生发出了“献出我们殷红鲜血、挽救他人宝贵生命”的倡议书,并且第一个报名、第一个伸手献血。榜样的力量最为巨大,紧跟着全院职工都豪不犹豫地伸出了自己的手臂。在海城街道和周边乡镇的许多村庄,凡讲起医疗卫生、讲起牙科治疗,许多农民都常把姜明医师的名字挂在嘴上,称道他心中只有群众,只有救死扶伤。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姜明同志所做的点点滴滴,看似普通平凡,却并非一般人能做到的。他贵在长期坚持,贵在始终如一,贵在无私奉献,贵在关心农民。他以其良好的敬业精神,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以其较高的职业素质,完备了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基本专业技能。他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他的事迹为我们龙湾青年树立了爱岗敬业,勤奋学习,优质服务的好榜样。但是面对好评如潮,姜明同志却说:“我年轻,救死扶伤刚刚起步,没有什么值得宣传的”。
海城中心医院
~年九月
第五篇:Xx医生主要事迹
Xx医生主要事迹
xx,男,汉族,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牡丹江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主任医师,现任--市人民医院呼吸肾内科主任。
从医35年来,他忠诚于医疗事业,对患者充满挚爱,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医疗卫生事业,做一名好医生是他不懈追求的目标,35年来通过他不断的学习,艰苦的努力,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为百姓造福。1998年,他勇挑重担,担任呼吸肾内科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市人民医院呼吸肾内科荣获了鸡西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市卫生系统先进科室,科研教学先进集体等称号。由于xx同志工作表现突出,先后被评为鸡西市卫生系统首届十佳名医、鸡西市优秀共产党员及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为人低调,面对荣誉,面对成绩,他总是淡然处之。他常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事,只希望病人能认为我是个好医生。
xx经常跟科室医生说的一句话是“要多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一个好的医生除了医病,还要医心!”。这一点,他说到了,也做到了,呼吸肾内科的患者多数是老年患者,有时医务人员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会让病人的病情出现较大反复,xx主任总能从患者细微的表情里读懂他们的需要,从而“对症下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他们了解病情,树立信心,从而赢得患者信任。他以身作则,看病时总是为患者着想,从检查到治疗,处处都为病人精打细算,既保证了合理诊疗,又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xx同志医术精湛,是本地区呼吸系统疾病和肾脏疾病专家,他曾先后在省级和国家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大力开展科研工作,开展的多项技术填补了本地区空白。从医35年里,他诊治过的患者多达数十万人,他以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了百姓的信赖。
“治病于未病”,xx同志在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百姓健康服务。注重医学人文关怀,将专业知识与志愿服务活动紧密结合,组织本科室成员,尤其是青年医护工作者,开展“转作风、接地气、惠民生”等活动,利用业余时间多次深入社区和村屯义诊,通过开展义诊宣教、爱心救助、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常见内科疾病的认知度,解除了广大群众的病痛,加强了百姓对常见疾病的防治和应急处置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同时培养了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青春正能量。在他的带领下志愿服务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并在卫生行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003年,非典肆虐,--市也出现了疑似病例,疫情就是命令,xx同志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县域内呼吸系统疾病的专家,他责无旁贷,主动请缨到疫区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作为呼吸病科主任,他十分清楚地知道这个工作的风险性,在疫区的每一分钟都存在感染的风险,他深知一旦疑似病例确诊,那将意味着什么。然而他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亲自照顾病患,为他们做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战胜疾病。而与此同时为了不让家中年迈的父母担心,他瞒着老人,只说自己去外地出差学习了,为了打消老人的顾虑,他每天一通电话,硬是把艰苦的工作条件夸成了花儿。知道实情的爱人每当看见电视新闻里又播报有疑似病例确诊,有危重病例死亡,有医务人员感染非典时,总是悄悄地落泪,而面对操劳的妻子,他在电话另一边也是泪眼凝噎,寥寥几句的安慰,就是平安了。女儿正值中考冲刺阶段,为了不让孩子分心,他几次三番许下陪伴的承诺,却又没能兑现。他把父母的惦记,妻子的担忧和女儿的埋怨化作工作的动力,党员就是旗帜,在同非典战斗的过程中,在最困难的时刻,在最危险的地方,xx同志作为带队,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把安全留给了别人,把危险留给了自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着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崇高信念,也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无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铁血本质。
“救死扶伤”这是一个医者的使命,也是病患对一个医者的认可。患者陈大娘,因呼吸衰竭入院,生命垂危,子女还在赶往医院的路上,陪同大娘入院的老伴儿在一旁已经不知所措。xx全力组织抢救,心肺复苏吸氧、心电监护……在xx主任的指挥下,抢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努力,大娘终于恢复了意识,转危为安,而就在这时大娘的老伴儿因情绪紧张突然晕厥在李主任身旁,xx顾不得汗湿的衣背,顺势将老人抱到病床上,还好老人只是血压高,短暂休息后很快恢复了。xx主任回到办公室,准备翻看病历时,才感到腰部一阵阵疼痛,而在抢救病患时他早已忘记自己也已是年过半百。两位老人的儿女从外地赶回来后得知这一切后留下了感激的泪水,大娘康复出院时,老人的儿女特意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
从医30多年来,他几乎每年除夕值夜班,他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为的是能让更多的家庭能够团圆;30多年来他加班、会诊,多少个夜晚他接到科里的电话就匆匆赶往医院;30多年来,非典、埃博拉、甲流,他三进三出疫区,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30多年来他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热情、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卫生事业,他扎根基层,不改初心,全心全意为百姓的健康服务,是当之无愧的医者仁心,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