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东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察印象与启示
华东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察印象与启示龙山县CDC张建斌
2007.11.0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带着十七大胜利召开的喜悦心情,在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CDC)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本人随湖南省预防医学会考察团一行38人,在省CDC领导的带领下,于2007年10月19—26日,先后对浙江省湖州市以及德清县CDC、江苏省无锡市CDC和上海市徐汇区CDC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苏、沪、杭一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卫生部确定的疾控工作改革试验区之一,当地各级疾控机构无论是硬件基础设施,还是软件管理系统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由于我们行程匆匆,不能仔细端详,只形成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但一路上所见所闻令人震憾。现将本次学习考察的印象记录如下,并结合我县实际谈几点个人的感想,作为考察报告,供领导和同志们参考。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考察纪要
(一)德清印象:德清县位于浙江省湖州市,辖9镇2乡,共42.34万人。2000年获全国县级一等预防站,2002年组建县CDC,职工34人,其中硕士4人,大学11人,大专14人,专技人员占91.2%,职称高级2人,中级18人。设有应急办、传染病控制所、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慢性病控制所、健教所、性艾防治所、检验所、办公
室、财务科、质量管理办公室。其工作特点:
1、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覆盖全部人口,实行金卡工程,使流动儿童管理有序,并实行了12种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的商业保险。
2、十分重视健康教育工作,编辑了《德清卫生》和《今日德清•卫生半月刊》,发行量达2万余册/期。
3、十分重视科研项目工作,与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2002年以来,完成了10余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60余篇。
(二)湖州印象:浙江省湖州市辖3县2区,66个乡镇,共257.58万人。2001年组建市CDC,职工74人,专技人员占89.2%,设有免疫预防科、职业病防制科、地慢病防制科、卫生消杀科、卫生检测中心、门诊部、健教所、结防所、传染病(艾滋病)防制科、总务药械科、财务科、办公室(含应急办)。其工作特点:
1、针对霍乱老疫区和全省首例人禽流感疫情防制措施到位,私立医院亦开展了疫情网络直报。
2、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覆盖全市,实行收费发卡,拓展了系统的功能。
3、政府按人均每年15元投入实施社区(包括农村)卫生服务。
(三)无锡印象:江苏省无锡市辖2市(县级)6区,共457.8万人。2001年组建市CDC,2007年整体搬迁,现固定资产达1.7亿余元。职工305人,其中正式编制179人、编外专技38人、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岗位48人、物业管理40人,博士1人、硕士15人、大专以上占80%,职称正高10人、付高33人、中级以上占70%。
设有疾病预防控制部(免疫规划科、急性传染病防制科、慢性传染病防制科、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制科、疫情信息科、性艾科、血寄地病防制科)、公共卫生部(营养与食品卫生科、环境卫生科、学校卫生科、消毒与媒介生物科)、职业卫生部(健康监护科、评价监测科)、健康教育部、门诊部、检验部、科技服务部、办公室(应急办)、技术质量部(科教科、质量管理科、信息科)、后勤保障部。其工作特点:
1、是一所现代化、智能化的疾控机构,房屋设计美观舒适、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配备健康教育电视节目演播室,应急指挥大厅,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咨询服务中心。
2、科室设置合理,以部为单位统一集中在大办公室办公,便于人员交流和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3、管理理念现代化。一是发展目标明确:建设全国地市级一流、现代化、智能化的CDC;二是单位性质定位准确:将CDC工作分为①行政管理(财政负责),②无偿服务(财政负责),③有偿社会公益性服务(财政补贴),④经营性服务(自收自支)。三是两手抓,工作创一流,有偿服务收入4000余万元/年,财政拔款2600万元/年。
4、实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低职高聘,全员竞争上岗。实行结构工资:档案工资人均2.2万元,职务岗位工资人均3万余元,绩效工资人均3万余元,职工年薪差距可达2万余元。
5、以项目争资金,创亮点,树形象。2002年以来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
6、高标准建设实验室,通过了国家认证,可检测511个项目,检测结果被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此外,挂牌成立了无锡市食品安全卫生检测中心、江苏省司法毒物鉴定所。使得CDC与监督所分家后,检测样品有增无减,成为中心主要有偿服务收入来源之一。
(四)徐汇印象:上海市徐汇区位于市中心地带,辖13个街道社区,共126万人。2001年组建区CDC,职工114人,专技人员占86%,高级职称15人。设有防疫计免科、慢病学卫科、消毒除害科、健教科、环境职业科、检验科、体检科、社区管理科、办公室(含应急办)、财务科。其工作特点:
1、在54.76平方公里辖区内集中了1—3级医院38家,CDC配合区卫生局依法管理传染病防治工作,对疫情漏报、消毒监测等实现了违法必究,同时开展了大部分法定传染病的主动搜索监测。
2、主要依靠基层单位和社区医生完成具体工作,CDC重点是制定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加强管理和督查。
二、我们的差距
与华东地区相比,我们确实存在着经济落后、投入不足,山高人稀、交通不便,农村人口多、群众卫生保健意识较差等实际困难,而且在短期内也是不可能根本好转。但我们虽不能及,心向往之,同时我认为在以下方面我们是可以创造条件、开拓进取、有所作为的。
(一)、在疾控中心定位、发展观念方面存在差距。
1、关于定位:CDC是社会公益性卫生事业,理应由财政保证其支出。现阶段开展部分有偿服务是为了弥补财政经费不足,绝大部分有偿服务收入都用在了为当地群众健康服务的工作上。如无锡市财政
局长到市CDC现场办公时握住中心主任的手深情的说:“我要感谢你们,为市财政每年减轻了几千万的负担。”
2、关于发展:“圣人治未病”,预防是保证健康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各级疾控机构应不断完善其功能,树立现代化、规范化的大发展理念。
(二)、在人事分配制度方面存在差距
1、人员素质高,专技人员多,学历高,职称高。
2、全员竞聘上岗,促进了人事管理和事业发展。
3、职工收入与绩效挂钩,拉开差距,鼓励有“为”有“位”。
(三)、在经费投入机制方面存在差距
采取收支两条线的经费管理机制,拨款分为三部分:一是档案工资,二是各种津补贴,三是项目经费。中心每年底列出事关民生健康的主要工作项目及经费预算,经政府批准后由财政拨款,专款专用,做到了既“养人”又“养事”。
(四)、在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协调方面存在差距
疾控中心与卫生监督所分工明确,各自按卫生部的规定履行相应职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工作。卫生监督所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健康相关产品或场所的样品抽检以及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CDC负责提供样品检测、健康体检、人员培训、质量评价等技术保障。
(五)、在办工自动化方面存在差距
基本实现了办工自动化、无纸化,做到了人手一台电脑。
(六)、在科研和健康教育方面存在差距
以科研和健康教育工作促进职工学习、技术进步,提升单位形象。
(七)、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存在差距
把实验室建设作为CDC长远发展的支撑点,高标准建设实验室。
三、几点启示
(一)、我县疾控机构也要树立规范化、现代化的大发展理念,现阶段主要是按规范化要求建设和管理。
(二)、加快办工自动化、信息化的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改革人事分配制度,逐步推行工作经费按项目保障机制。
(四)、创建科研学习型单位。
(五)、把实验室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六)、改变观点,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模式。
第二篇:浅谈如何加强疾病预防控制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求发展、向管理要效益”,把保障全县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作为神圣职责,发扬“团结务实、开拓进取、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精神,全面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测检验、健康教
育、人才培训、技术指导等卫生工作。以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采用多学科、多途径,不断巩固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疫情监测能力、防病能力、现场处置能力和实验室监测检验能力,进一步提升疾控整体形象,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了公共卫生长效机制建设的步伐,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县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一、开拓创新、科学管理
疾控行业是社会的窗口,县疾控中心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把行业作风建设摆上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以人为本,以社会满意为工作职责,全力打创疾控行业新形象。一是健全单位内部管理机制,采取以管理促发展、以管理见效益的思路,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做到领导带头落实到位。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员聘任、竞争上岗,建立了指令性任务与事改工资挂构、经济指标与绩效工资挂构、工作业绩与分配效益挂构的“三挂构”和定人、定岗、定任务的“三定”制度;二是营造团队精神,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纳入单位目标管理,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并着重解决职工实际困难,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优化激励,营造团结,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格局。
二、迈大步、体系建设上台阶
中心以重塑政府公共卫生和疾控中心形象为目标,广泛争取多项目支持,初步建成了一个专业齐全、设备先进、技术精良、综合防治能力强的新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3年“非典”的出现,给我国疾控事业发展敲响了警钟,全面启动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疾控中心以此为契机,2006年我中心实验室综合大楼改扩建竣工并投入使用,这样使我中心的业务用房面积扩大到3120.6平方米;规范标准化的理化、生化实验室、鼠疫强毒室、结核病痰检和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添置了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酶标仪、x光机、b超、心电图、纯水机、大气采样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中心多年来基础设施落后、设备老化的现状,大大提高了我县疾病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三、功难点、抓细节、练内功、疾控工作成绩显著
**县疾控中心的工作思路是: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素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利用一切优势抢抓机遇,促进疾控事业长足发展。中心与各科室实行了经济目标管理,签订责任书,建立“效力优先、按劳取酬、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了全中心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一是在全县推广了规范化接种门诊,加强规范管理,确保了免疫接种率和接种质量。规范的操作和优质的服务,完善的设施和设备,优美的人性化接种环境,让孩子舒心、大人放心、群众安心,推动了全县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预防接种的质量,保证了各项计划免疫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扩大免疫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落实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时控制暴发流行;切实制定完善了鼠疫、霍乱、“非典”、禽流感、狂犬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预案,并重新整合调整了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队伍,开展专业培训及应急演练,建立了快速反应应急机制,使之成为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队伍,提高和增强了应急反应能力和疫情处置能力,同时建立健全了疫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加强了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治疗等环节紧紧衔接,做到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三是积极发现和治疗肺结核病人,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健康的基础。我县自1998年以来先后实施了省级结核病控制项目、who西太区结核病控制项目、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日本无偿援助项目、中央专项资金项目及全球基金第四轮、第五轮结核病控制项目,严格按上级要求,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政策,以法律为准绳,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加强结核病归口管理,强化肺结核病人的发现、诊断、治疗、管理。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6年我县结核病防治工作代表云南省接受国家卫生部“卫x项目中期评估团”评审,得到专家组一致肯定及高度赞誉,为云南省结防工作赢得国家特殊荣誉做出了重大贡献;结核病痰涂片被确定为全省的示范教学片,涂阳病人治愈率高达90%以上;多次被国家、省、市、县评为结核病防治先进集体称号。四是艾滋病防治工作推陈出新上台阶。艾滋病防治工作以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项目和省级防治项目为龙头,全面带动**县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摸索出了一套防治艾滋病的工作模
第三篇: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1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市卫生工作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落实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国家免疫规划策略,大力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维护群众健康权益和社会稳定。
一、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绩效管理水平
继续推进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疾控机构能力建设达标工程,推进绩效考核与实验室能力建设。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重点岗位专业人员培训,强化疾病预防控制职能和公共卫生社会管理职能,推进区市疾控机构剥离承担的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职业健康监护等服务项目,加强对承担辖区相应服务任务的医疗机构的质量控制管理。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门诊规划设置,尽快将在综合性医疗机构中设立的接种门诊移交给符合条件的辖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健全和完善市、区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网络,市、区市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承担辖区精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无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区,由同级疾控机构承担。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建立市、区(市)心理危机干预联动工作机制,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提供个体和群体心理干预和救援服务。
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疾控机构绩效管理,建立常态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各级疾控机构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指导和绩效评估,建立完善功能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强化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修订完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评估标准,不断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行为,形成防治结合有效机制。加强中央、省财政补助资金和国内外非政府组织资金支持项目的管理和绩效评估,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绩效。完成市、区市两级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和结核病防治机构的绩效评估。
二、规范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治,努力减少传染病对群众和社会的危害
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有效预防和控制重点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一)加强艾滋病防治,遏制疫情蔓延。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外来流动人口、大中专学生、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防治知识知晓率。继续加大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力度,加强艾滋病感染者的发现、报告、流调与随访管理,个案完成流调率达到100%,常住人口HIV/AIDS随访干预比例达到70%以上。加强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管理,健全完善职业暴露和生活暴露预防和处理制度。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加强对孕产妇艾滋病筛查,及时发现HIV抗体阳性者并及早采取母婴阻断措施。进一步完善市精神卫生中心美沙酮门诊工作,扩大覆盖面,提高门诊量和维持率。
(二)进一步规范结核病防治。完善疾控中心、结核病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结核病防治体系,规范患者发现、治疗和管理三个关键环节,落实国家肺结核患者免费诊断、治疗管理等各项政策措施。提高疑似病人的转诊率、肺结核病人的系统管理率和DOTS管理质量。加强流动人口、耐多药结核病、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的监测和诊疗管理,开展专业结核病防治院标准化创建活动,推进市级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建设。
(三)加强霍乱、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的监测。把握霍乱疫情动态,做好外环境和重点人群疫源检索;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腹泻病门诊和专桌的技术指导和督导管理,强化肠道门诊早期监测预警工作,规范肠道门诊诊治与报告,及时对可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做好疫情的预测预报。严密关注NDM-1耐药基因细菌动态。
(四)全力开展手足口病、流感/禽流感、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等传染病防控。紧紧围绕“努力降低流行强度,减少疫情危害”的目标,落实以环境卫生整治和健康教育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严格规范落实传染病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样本的采集及暴发疫情的处置等防控措施,重点控制聚集性发病,严防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五)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和分析利用。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卫生室开展发热、腹泻、皮疹、黄疸、结膜红肿等五种症状监测和报告制度。加强对18个流感/人禽流感监测点的管理,规范开展流感监测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切实加强传染病监测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加强国内外及我市周边地区重点传染病疫情检索,主动开展重点传染病的预警预测,及时向政府及相关部门通报防控动态。
三、落实国家免疫规划策略,做好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病媒生物、地方病防控
(一)加强免疫规划管理。加强脊灰、乙肝、麻疹等疫苗预防重点传染病防控,提高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和覆盖率。充分发挥青岛市儿童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作用,完成6岁以下儿童接种信息录入工作,实现省、市、县、镇四级联网。维持无脊灰状态,继续做好AFP监测和脊灰疫苗强化及基础免疫工作。落实消除麻疹措施,对高中、大中专院校学生、流动人口聚集的企业及工作薄弱地区的重点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对既往麻疹疫苗漏种儿童补种麻疹类疫苗,确保完成2011年全市麻疹发病率控制在5-10/100万以下的消除麻疹阶段性目标。完成重大公共卫生项目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任务。加强全市免疫规划冷链系统建设,开展预防接种门诊文化建设活动,提高免疫服务质量和水平。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杜绝群体性预防接种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落实以疫苗接种、健康教育、防鼠灭鼠相结合的流行性出血热综合防治措施,加强个案流调和实验室快诊技术应用,规范病人转诊制度,控制发病率,降低病死率。大力宣传狂犬病预防知识,规范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诊治行为,有效处置疑似狂犬伤人事件,遏制狂犬病疫情。落实布病防控措施,加强与畜牧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当地畜间疫情状况,密切关注恙虫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等疫情。开展蜱及其携带病原调查研究,做好杀虫、灭鼠药械的效果监测和蚊、蟑螂等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分析,继续做好国家和省病媒生物监测点工作。
(三)加强地方病防治。巩固以区市为单位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成果,加强人群碘营养状况监测和防治效果评价。开展氟中毒病区病情和改水工程运行情况监测,综合评价改水工程的运行效果。开展消除疟疾行动,加强基层防病人员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疟疾防治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和确诊比例,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和流调率均达到100%。在重点区市开展肠道寄生虫防治工作,降低人群感染率,提高居民和中小学在校学生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做好《山东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终期考
核评估迎检工作。
四、大力推进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继续广泛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教育,推广“每天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进“健康加油站”进社区、进机关事业单位、进厂企,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单位、食堂/餐厅)创建活动,促进居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和科学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禁烟管理,开展无烟环境监测和控烟效果评价。会同教育局推动学校和学生家庭“无烟环境”创建活动。
不断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做好以社区为基础的防治知识普及和生活行为干预,加大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和高危人群干预力度。实施农村市(区)、镇、村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开展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建立规范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例报告工作制度。开展慢性疾病负担、康复效果等综合评估,扎实开展慢性病国家级、省级示范区市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口腔卫生保健”、“心理卫生干预”进校园活动,规范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完成2010年青岛市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白皮书。继续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筛查、健康管理和规范化治疗。推广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提高基层口腔疾病防治和干预水平。
五、加强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建立风险评估预警机制
开展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职业危害和食品污染物等健康相关因素监测;进一步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构建覆盖全市的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监测网络;加强全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能力建设,提高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报告、预警和处置水平。加强环境卫生及食品安全事故现场处置人员能力建设,加快培养和引进食品安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应急检测和食源性疾病诊断等专业技术人员,满足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卫生处理的工作需要。开展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洗涤机构等消毒效果监测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监测。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点和水源性疾病监测点,预防水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加强监测信息的分析利用,做好健康相关危害因素风险评估和预警。完成重点公共卫生项目2011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任务,对农村饮水安全进行综合评价。
六、强化质量管理,规范公共卫生技术服务行为
加强各级疾控机构实验室规范化质量管理,加强检验检测人员队伍能力建设,开展检测检验新方法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组织开展全市疾病控制系统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全面提高技术人员质量管理和检测技术水平。严格遵守实验室认证/认可规定,规范工作程序,按期组织各类服务资质年审和续展工作,确保持续向社会提供公正、科学、准确的技术服务。加强全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建设,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机构服务行为,继续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信息分析报告,动态掌握我市职业病危害情况。做好全市放射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价,加强对医用、工业用等领域的放射设备进行检测和个人剂量监测。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高校在科研、人才培训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主题词:卫生 疾病控制 工作要点 通知
抄送: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厅,各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青岛市卫生局办公室 2010年1月26日印发
第四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医院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染病、慢性病及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前沿阵地。为加强我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经院长办公会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强化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能,将公共卫生服务与临床医疗服务紧密结合,并融入到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形成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服务更加规范、保障更加有力、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更好维护的防治结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二、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地点
三、主要工作
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主要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诊疗管理、结核病防治管理、性病艾滋病防治管理、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治管理、预防接种服务管理、精神疾病防治管理、疾病监测与报告、实验室生物安全与放射防护、爱国卫生与健康教育等。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相关制度,并督促落实。
(二)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和考评。
(三)做好本院传染病防治综合管理工作:
1、制定传染病防控重点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包括预检分诊工作流程、传染病患者或可疑者就诊转诊流程、传染病报告卡传递流程、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递流程、传染病诊断会诊流程、死亡病例传染病排查流程等;
2、依法承担职责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信息报告、异常信息收集与统计等工作;
3、制定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承担院内死亡信息监测、报告与管理工作,组织做好死因登记报告培训工作。
(五)组织做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食源性疾病的病例报告和监测统计工作。
(六)落实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和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七)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放射安全防护等措施。
(八)督促院内感染预防措施的落实,发生院内感染事故时督导相关控制措施。
(九)组织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求,承担社会人群健康教育工作任务。
(十)配合疾控机构督促做好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卡介苗接种和新生儿信息的采集、上报工作。
(十一)承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收集、审核、报告、转诊、汇总分析以及减免政策落实情况等工作。协助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样本、采取控制措施等。
(十二)负责传染病报告管理,按要求协助疾控机构做好调查、样本采集及转诊工作。
(十三)承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肿瘤、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诊疗、监测等信息的收集、报告与管理工作。
(十四)承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完成属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交办的其他疾病预防控制任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承担公共卫生任务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具体体现。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在提供预防保健服务、促进居民健康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医院要高度重视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把加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作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按规定程序落实医院内公共卫生工作机构和人员,做到医院公共卫生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责任、有考核。
(二)、明确任务,加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管理能力建设
医院法人代表为本单位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第一责任人。医院要科学调整科室和职能设置,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责任,加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各业务科室应设兼职疾控管理员,形成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科室牵头组织管理和协调指导,业务科室职责明确、分工负责的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体系。
(三)、落实责任,规范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制定和完善岗位管理措施,配足配强人员、落实办公场所和条件,积极探索建立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指导与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健康管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防治结合协作机制。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确保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能的有效发挥,推动防治结合公立医院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探索出更多有益的做法和经验。
第五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制度
光照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长效管理规章制度
要搞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必须从搞好环境卫生开始,国家倡导开展的创建卫生环境活动,是新时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有效方法,是建好城市,管理好城市,加强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创业难,守业更难;前人栽树,后人更要使这棵树茁壮成长;保卫光照镇卫生治理的品牌,抓好光照镇的巩固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建立光照镇城科学长效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和谐社会”为指导,以“创卫必搞,成果必固,金牌必保”为思想理念,上下形成共识,着力研究探索卫生系统在国家卫生城市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精诚团结,主动承担,协调作战,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做好、做扎实。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组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 黄俊(光照镇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田荣泉(光照镇卫生院防保组长)成 员:
朱朝辉(光照镇卫生院办公室主任)
商科学
李娅玲 吴光梅 孙金艳 唐道富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防保办公室,由田荣泉负责具体日常事务。
三、加强体系建设,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认真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全面分析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强城乡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人员、投入和绩效考核等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的财政保障水平。要结合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三大类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做好乡镇(街道)、村(社区)疾病控制人员及业务的培训、督导、考核等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按职能定位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管理质量。
四、强化医防整合,提升监测预警等应急反应能力工作机制
1.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和传染病报告等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考核,组织开展医务人员(特别是社区责任医生)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知识岗位培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警觉性和诊治能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 监测任务扎实开展传染病、死因等各项监测工作,整合医防资源,实现“关口前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网络直报实时监控的质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作出反应,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不断提高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水平。⒉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开展培训演练。坚持平战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协同管理,明确操作规程,细化机构及人员职责。以急性传染病疫情(流感、疟疾等呼吸道和虫媒传染病为重点)、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为主要内容,认真开展防治知识、应急处置程序和现场处置技术等内容的培训。遵循科学、适用、有效的原则,开展综合应急演练。
⒊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快公共卫生应急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进度。⒋加强医疗机构、托幼机构等感染控制重点行业的消毒质量管理和感染因素监测。全力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学校是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各医疗机构要高度关注学生发生传染病的诊断和报告工作;对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散发病例,除网络直报外,还必须第一时间按信息要求逐级上报。
五、科学有效做好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病疾病防控工作机制。
⒈ 预防控制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认真做好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各项准备工作,储备必要的物资,一旦发生疫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迅速控制疫情,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⒉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大艾滋病和性病防控力度,全面落实国家政策。继续以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干预措施覆盖率、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发现率、管理率、治疗率为重点,完成《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阶段工作指标,全面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的监测并上报。
3.规范项目管理,抓好结核病防治。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和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继续做好可疑肺结核病人的网络报告、追踪和肺结核病人治疗的网络监控工作。提高肺结核病人社区管理水平,扩大医务人员直接面视下服药督导面。开展痰涂片、培养、药敏等细菌学检测,为提高肺结核病人的检出率和耐药难治病人的治疗提供指导。加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结核病防治的“五率”(医疗机构病人报告率、病人转诊率、病人系统管理率、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 和病人家属筛查率),确保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维持100%,新涂阳病人发现率保持在70%以上,新涂阳病人治愈率在85%以上。
4.按要求做好鼠疫、麻风病、登革热、疟疾、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病毒性脑炎、布鲁氏菌病、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综合防治工作,及时处置疫情。
5.认真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加强与农业等部门协作,做好布鲁氏菌病监测防治工作。根据《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和《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有关要求,做好碘缺乏病防治与监测,加强学生、家庭妇女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6.继续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伤害监测网络直报工作,规范相关监测报告管理工作,结合慢病网络报告平台,建立慢病社区诊断-报告-分析-管理-干预-评估体系,完成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全覆盖。继续做好同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不断提高死因监测和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登记报告质量。7.进一步加强精神病防治工作。按照卫生部《重症精神疾病监管工作规范》,开展辖区内重症精神疾病监管工作;进一步健全精神卫生防治领导组织和基层网络,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掌握辖区内精神疾病的患病底数。协助做好低保精神病人的管理工作。
六、夯实免疫规划基础,减少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生工作机制 ⒈ 加强依法和规范管理,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积极落实国家扩大 免疫规划工作。进一步做好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和“送苗制”的实施,加强对疫苗和冷链系统的全程管理,确保疫苗和接种质量。
⒉推行预防接种服务均等化工程。在巩固和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查漏补种工作力度,提高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一类疫苗接种率,实现适龄人群一类疫苗接种的均等化。建立有效的流动儿童免疫规划长效管理机制。
⒊巩固全镇无脊灰状态,有效防控麻疹、乙肝、流脑、乙脑等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好麻疹、流脑、乙脑等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完成急性迟缓性麻痹等监测指标。
⒋与教育等部门相互配合,不断完善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确保辖区内幼儿园、学校接种证查验率达到100%,并及时开展漏种疫苗的补种工作。
七、加强食品卫生与公共场所卫生长效管理
做好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监测等业务技术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重点加强以下工作:
1.要加强公共场所和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日常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
2.继续开展“五小”行业的整治,强化法律行为,促进他们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3.严格审查公共场所和食品单位的经营单位条件,促进业主对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换代,逐步扩大食品与量化管理成果,把好《卫生许可证》办证关和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关。
4.定期开展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的监督检测工作。
八、建立宣传舆论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人民群众素质的高低决定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好坏,要治本必须全面提高民素质。
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板报、街头设点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爱国卫生宣传,弘扬爱卫意识,表彰爱国卫生先进集体和个人,转变陈旧的卫生观念和不良的卫生习惯。
2.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加强宣传,调动社会的各种力量,为较好开展城市长效管理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3.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在“世界卫生日”“世界艾滋病防治 宣传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和“世界糖尿病日”等时段,要集中宣传力量在重点场所、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宣教;开辟健康教育橱窗,社区服务中心、各乡镇卫生院,坚持到居民中采取多种形式举行健康教育,让居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不断提高卫生意识,让他们享有更多卫生保健。
4.以健康教育促卫生安全,要对重点人群、学校老师、学生、公共场所、食品生产、销售单位和个人搞好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学校卫生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不断规范从业人员卫生行为和依法从业的行为。
九、建立“除四害”长效管理
认真贯彻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除四害”网络体系,落实“除四害”专项经费,积极响应爱卫办开展统一的“除四害”工作,配合县爱卫办做好鼠密度、蚊虫密度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