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通警察社会实践报告
交通警察社会实践报告我是中央司法警官学院09级刑事执行专业的学生刘玉杰,2011年经过学校安排过完春节我就该实习了,实习的单位也已经定了,而且还是在公安机关交警队实习,我深知这次实习的重要性,这次实习单位也非常重视,在交警大队实习期间,我参加了打击非法营运车,整治泥头车,站早晚高峰岗,拍照违章车辆,日常巡逻和警卫保障任务,交通警察社会实践报告。和交警大队的民警同吃同住,同甘共苦,我深深感受到了公安工作的艰巨性和人民警察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和无比的忠诚。经过在交警大队三天的实习,我进一步理解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的公安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结合实际解决问题,了解了基层交通警察的工作,增加了对公安业务的感性认识,熟悉了基层民警的生活,培养了自己的警察意识,加深了对交通管理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习了交通警察大队民警的好思想,好作风,培养良好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努力把自己培养在为合格人才,社会实践报告《交通警察社会实践报告》。达到了所要求的实习目的。刚来到交警大队的时候,我对交警工作业务还不是很了解,所以很细心的虚心的向周围的民警请教,民警师兄也很热心的解答我的疑问,并向我进述辖区内哪些路段会出现哪一类的问题,例如说哪里要控制车的流量,以免出现塞车问题,路口行人难以管理等问题。我的细心和民警的热情使我对很多问题都得到了了解,也为我的实习工作帮了不少忙。实习的光阴像流水般的过着,很多工作都很快上手。面对违章车辆我都严格处理,按程序办事,在民警师兄们的精心指导下,我已经可以灵活应对多种交通违法问题,并在他们的身上学会了如何跟群众打交道,如何处理一些群众违法后抗法事件。特勤中队的队长有句话让我记忆尤新,他说:“路口虽小责任大,工作平凡却联系着群众的心。”这句话一直是鞭策我实习期间努力工作的动力,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努力为群众服务。我深切的感受到,在这几个月的实习期间我已融入这个大家庭,已经成为交警队的一员,在这个大家庭中我既学到了民警对待工作认真的精神,也感受到优秀集体的团结一致、执法为民、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让我能近距离的感受到了他们的优秀品质,深刻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基层民警所肩负的责任,同时也体会到了民警们工作的辛苦、幸福和挑战。说辛苦,是因为每天的工作量很大,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工作的时候基本没有闲得时候,而且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都时时在岗,很辛苦。说幸福,是因为在这个战斗的集体里,同志们都相互帮助,团结一心,有很多人关心你,让人有一种家的感觉,很幸福。说挑战,是因为每天的工作就是要处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事故,每个事故都不一样,面对的每个人也都不一样,还必须需要工作的专业知识,要想干好这个工作充满了挑战。实习期间我也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实际运用能力的不足。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可是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的少,理论和实际总是有些差距的。也许理论都还知道,可实际工作中,还是要动脑子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应变能力了,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第二篇:交通警察GPS整改报告
整改报告
敬XX公安局交警支队xx大队
就我司xxxx货运车GPS 2016年1月数据中断问题调查整改如下:
接到贵单位通知我司第一时间联系驾驶员及四川安吉北斗科技有限公司,多方面沟通协调,问题为部分货运厂区有电化品,厂区禁止开通GPS。另线路有松动已检查调试,并于2016年3月9日9:00开始沿xxx道试车,终端监控均未发现异常。就上述问题我司列会对驾驶员进行警告教育,并罚款200元。特此告知!
整改单位(签字盖章):
日 期 : 年 月 日
第三篇:关于交通警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经济模式的变化带动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变,公安民警也经历了转型期的变化,特别是近期中央“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以后,社会各界对公安民警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也逐渐提升。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意味着人文精神的体现。
一、心理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在人们的心目中,警察应该个个都是钢铁硬汉。其实,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就高速交警而言,他们肩负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职责,承担着高速公路的治安管理、秩序管理、事故处理等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高应激工作任务。他们已经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
二、高速交警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工作压力大,心情焦虑、烦躁。近几年,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遍布各地。警力不足造成了许多高速交警一个人要身兼数职,承担多项工作任务,使得工作的压力过大。他们经常感到心烦意乱,没有自己的空间,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例如,高速交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当事人不配合,甚至漫骂、撕打。事情过后反诬告执法民警,单位领导不理解,甚至对民警的执法情况持怀疑态度,由此产生情绪波动而出现失眠、食欲不好、心情低落、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在家庭生活中角色的失调导致一系列的家庭问题,家庭压力大。因为高速交警长期与家人聚少离多,易产生角色间失调。社会赋予的高速交通警察这一角色与家庭中父亲(或母亲)、丈夫(或妻子)、儿子(或女儿)的角色产生了冲突,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家庭问题。民警长年累月在外地出差,加上工作岗位轮换调动频繁,与家人两地分居,缺乏交流和沟通,对家庭照顾少,容易出现感情纠纷,产生家庭矛盾。事业与家庭,亲情与责任,警察正是在这种情感的交织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对民警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心理变得脆弱悲观,甚至颓废懈怠。
(三)、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与周围朋友、同事交往感到困难,敏感多疑。由于高速交警的工作生活都在一起,正因为这一点往往他们容易把因工作产生的情绪带到日常生活中,或者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带入工作中。这样交叉反复影响,又缺乏适时调适情绪的空间与途径,就使得原本复杂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难以处理。例如,许多涉世之初的民警,不适应新环境,觉得与周围同事格格不入,内心感到空虚、无助,不知如何是好。自己焦虑不安的情绪处理不好,导致与同事、朋友关系紧张。
(四)、倦怠、抑郁、郁闷。长期处在高压高危,繁忙枯燥的工作环境中,高速交警极易产生产生抑郁、郁闷的心理问题。对生活、工作既没兴趣也没目标,每天忙忙碌碌,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怎么调节,以至于看到他人有条不紊地工作,时间长了自己变得悲观起来,对前途失去信心。
三、高速交警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职业的特殊性
高速公路高效率、快节奏的特点决定了高速交警工作的超负荷。首先,作为工作时间不定的职业之一,他们工作时间长,需要24小时地维护高速公路安全和畅通地运转。工作和休息的时间没有界限,不论白天黑夜和天气情况,经常得加班加点,生活无规律。处理交通事故又时刻处在危险地带。其次,高速交警的心理压力还源于这一行业工作情境的特殊性及不可回避性所带来的孤独。他们长期工作在高速公路上,生活在偏僻的高速公路边,单一枯燥,与家人聚少离多。所以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疲劳、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
(二)、身体健康因素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情绪与高血压病的非常密切,高速交警作为社会中一个较特殊的群体,经常承受着常人没有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压力,因而易患原发性高血压、肠胃型溃疡病等心因疾病也就不奇怪了。近几年来,各地民警在体检中发现病患呈“三多”现象,即基层领导患病多,业务骨干患病多,一线民警患病多。高速交警目前的身体状况,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三)、社会压力大
除了工作上的压力,高速交警还必须面对公众和舆论的压力。他们必须处于聚光灯下,面对社会、公众的“审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安全的需要”是其中一个层次。高速交警是满足公众安全需要的最佳载体,公众对他们寄予了高度的期望和信任。在公众心目中,他们应该是正义的化身和完美的代名词。而一旦高速警察的某些行为不符合公众的心理需求,甚至个别警察做出违法违纪行为,就极易出现心理学所说的“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的效应。警察群体中出现一个反面典型,就如同一个重磅炸弹,立即在公众中掀起轩然大波。这种情况无形中对高速交警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四)、待遇与付出不成正比
按照管理学原理,人是“经济理性人”,从现实和理性出发,大多数人参加警界工作,首先是把警察作为一种职业,靠取得工资薪水解决生活来源,以保障家庭收入。但在现实中,有些领导者、决策者过分强调“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管理理念,并把这种理念作为一种行政的强制要求,落实到相应的制度安排,片面强调从严治警,忽视从优待警。高速公路民警也是“经济理性人”,一些民警把自己的工作与海关、税务、工商等单位的工作相比,很显然,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比那些国家机关大,而福利待遇比那些国家机关差。从政治资源方面比较,高速交通民警作为基层民警,在任职定级,晋升方面就更是困难得多。这种现象不同程度地挫伤了民警的积极性,容易造成警察群体普遍的失落心理,严重的甚至会滋生腐败现象。
四、警察心理健康标准
前些时候,“***心理健康网”将下面7项内容列为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对高速交警而言同样适用,可以通过此7项内容对自身进行一个综合测评。
(一)、没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或异常。例如出现昆虫恐怖症的人往往对特定类型的昆虫表现出一种极度的恐惧,显然这是一种心理变态的反应。
(二)、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认识不正确的情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而夸大自己的结果是经常遭受失败的;另外一个是过低的评价,结果是缺少前进的动力。
(三)、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情绪的稳定,没有不必要的紧张和莫名的不安感,一般事情不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在紧急情况下能保持镇定,遇事不慌,能采取紧急措施。
(四)、保持统一的人格。警察应当在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与外显的行为相一致。一个人如果内心和外部行为不一致,就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形成双重人格。
(五)、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同他人交往,并且把人际关系作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能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人格,对他人的过错能予以容忍,采取宽容的态度。
(六)、社会化良好。警察应该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掌握所在社会占据优势地位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无法适应社会也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
(七)、自我控制能力较强。在平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品质进行良好的控制,在一般刺激作用下都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控制自己的情绪、面部表情、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在危急情况下能够临危不惧,果断地做出应对。
四、保障心理健康的措施
高速交警作为不同于地方警察的特殊群体,对维护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负有重要责任,心理健康是从事警务工作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到警察队伍战斗力的发挥。如果他们的心理出现问题,对公民、对国家都意味着潜在的危机。危害的不仅是个人的机体健康,还包括他的工作对象,进而影响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到政府及国家的形象。为此,保障高速交警的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一)、加强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系统的体系以保障民警心理健康。
1、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以培养公安民警的健康人格为目标,展开民警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设立心理咨询科,培养专、兼职心理辅导员队伍;建立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开通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咨询热线。
2、切实把关心爱护民警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逐步建立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医疗制度,改善民警健康状况。合理安排民警工作时间,进一步认真落实民警休假、体检、轮训、抚恤等制度,防止随意调动警力从事非警力活动,尽可能减轻过度负荷,缓解民警的身心压力。同时提高民警防病意识,增加经常性的健身等活动等。
3、在保证警力充足的同时,将通过心理素质测试纳入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统一招考中(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广泛开展)。同时在警察队伍中大力加强宣传心理学常识的力度,让民警对心理问题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民警的自我心理保护意识和求助观念。
(二)就民警个人而言,要懂得如何适时地舒缓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
1、要学会说出自己的担忧。面对繁重的工作和少数违法者的不理解,高速交警到底该怎样缓解压力?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学会一次只担心一件事情、每天集中精力完成最重要的事、说出和写出你的担忧、经常锻炼身体、享受按摩的乐趣及放慢说话的速度。不要压抑自己、不要被动地对待压力。民警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后,要先调整自己的心态,还应多找家人、朋友进行倾诉,如果感觉问题仍然存在,应及时找心理医生进行辅导。
2、不断学习,培养兴趣爱好。高速交警工作单
一、生活单调。民警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学习,仅强调一次性学习或单纯追求学历,已经逐渐落伍了。要注意终生完善自我,打开封闭的知识结构,在不断地“内在素质”中增强自身的修养。兴趣单一是民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兴趣狭窄的民警,知识面狭窄,个人生活的丰富性就差,业余生活消极,影响全面发展。兴趣作为推动实践活动的动力,对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具有重要意义。高速交警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对压力做出相应的处理办法,放松自己。
综上所述,保护高速交通民警健康,应当从“心”开始。以科学的方法处理冲突与困惑,建立理性的认知结构,塑造健康健全的美好人格,提高警察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得高速交警以积极向上快乐的心态投入到紧张的警务工作中,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人民。
第四篇:大关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报告
大关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关于我县两轮摩托车安全隐患的报告
县人民政府:
近两年来,汽车、摩托车下乡惠民销售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县广大农村居民踊跃购臵摩托车,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快捷,同时给我县道路交通形成不安全隐患,现将安全隐患报告如下:
一、大关县两轮摩托车现状
我县现有登记注册挂牌摩托车?????辆,未注册登记摩托车约????辆,办理摩托车驾驶证共?????余人(摩托车办牌办证70%左右是民警值勤执法时查扣),统计显示,我县辖区2009年至2011年6月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23起,其中两轮摩托发生交通事故121次,死亡??人,占事故总死亡人数的86.36 %;
二、两轮摩托安全隐患
(一)驾驶无牌摩托车:驾驶无牌摩托车,驾驶员往往存在侥幸心理,开快车、闯红灯等,也埋下了事故隐患。同时,发生交通事故逃逸案,无法侦查到肇事车,受害者利益得不到保障,也给社会埋下不稳定因素。
(二)无证驾驶:由于没有经过严格的学习培训考试,缺乏安全常识和驾驶技术,在道路上行驶时横冲直撞,乱停乱放,随意调头,严重妨碍道路交通安全。面对复杂多变的道路状况,往往手足无措,发生撞车、撞人或者自翻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三)未按期年检,驾驶报废摩托车: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县近??万辆摩托车中,共有??万辆摩托车未年检,占全县摩托车总数的26.7%。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报废摩托车上路行驶。由于摩托车未按期年检和报废,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四)超员载人:两轮摩托车承载能力有限,核载1人。超员载人,摩托车刹车、稳定性等受到影响,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五)不戴安全头盔:摩托车自身安全系数较低,驾驶员没有车体挡护,缺少必要的安全头盔防护,极易受重创。在交通事故中,大多数摩托车事故死亡人都是驾驶人头部遭受重创,被碰撞、挤压而丧命的。
(六)无牌及遮挡号牌:在当前发生街头飞车抢夺的摩托车中,大多数是两人驾驶一车,使用外地牌照,或故意对牌照进行翻折、糊贴等伪装掩饰摩托车号牌而逃避检查,对社会治安也造成一定影响。
(七)超速行驶:超速行驶是摩托车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两轮摩托车既轻便又灵活,但其稳定性较差。有一些摩托车驾驶人严重超速行驶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制动时无法控制车辆,导致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无牌无证和脱检摩托车存在的原因和管理的难度
(一)经济利益和法律意识淡薄。部分群众认为,购买一辆普通型的国产两轮摩托车只需要三四千元,注册登记费用千元左右(保险费、车辆牌证、购臵税),每年还需进行检验,检验时,各种费用加一起又得几百元,既费力又花钱,这些摩托车基本上长期行驶在农村主干道和乡、村道路,于是就不愿上牌,有的办了证上了牌也不主动参加年审、年检,久而久之就成了无牌无证车辆。
(二)警力不足,管理手段单一。由于公安交警部门警力、经费等原因,对农村的交通管理工作难以到位,存在乡村道管理盲区,交通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得到查纠,“两无”摩托车上路行驶不能有效得到控制和查扣。
(三)群众不理解,管理难度大。公安交警部门为减少交通违法、控制交通事故发生而严格查纠无牌无证及未检摩托车等违法行为,少数群众甚至干部不能正确地看待执法者的行为,恶言相待,使一些民警为减少管理矛盾而畏手畏脚,力度不够。交警大队组织摸底排查时,社区、村委等基层组织干部思想存在误区,怕事、怕得罪乡邻,上报车辆基本都是合法车辆。
(五)法律以人为本,驾驶人“冲”、“闯”现象突出。《交通民警执勤执法规范》规定:为防止发生意外,交通违法驾驶人“冲、闯”的严禁追赶,通知下一个卡点设卡拦截。
四、治理辖区摩托车的建议
(一)政府领导,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维护道路交通安全,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实践看,交通安全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单靠交警部门一家单打独斗是难以奏效的。因此,必须要按照“十二字方针”要求,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和基层村民委员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摩托车规范管理主要是解决摩托车无牌无证上路行驶历史遗留问题,乡镇人民政府成立组织领导机构,依托社区、村委等基层组织组建“四包”(包入户调查、包政策法规宣传、包帮助入籍上户和年检、包维护稳定)责任工作小组,深入采取入门入户、对车对人的方式,深入乡村、单位、社区、家庭,摸清户摩托车和无牌无证摩托车的总量,分别对摩托车实施分类登记,并记录造册,形成工作台账。
(三)加强宣传,强化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整治两轮摩托车违法行为工作取得实效,必须提高广大摩托车主的交通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因此,首先继续深入
开展交通安全“五进”宣传工作;其次,要以“四五”普法为契机,发挥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职能作用,动员社会各界的宣传力量参与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从而提高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四)严格执法,从严管理,提高上路管事率。整治摩托车违法行为必须精心组织,科学布控,建立严管长效机制,努力提高上路执勤的管事率。加大路面巡逻与监控力度,在路面执勤执法中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和怕得罪人的思想,要自觉抵制说情风,敢于碰硬,同时做好说服、解释和教育工作;第三,依法从严处罚,对被查扣的无牌无证摩托车驾驶者一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从严处罚、以儆效尤。
(五)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便民利民。本着服务群众让利于民的精神,大力开展“惠民”活动,交警大队定期定时开展“流动车管所”活动,协调保险、税务部门深入基层上门服务。对购买摩托车交强险、购臵附加费等采取最低费用,方便群众,优惠于群众。
(六)开展专项督查工作。纪检监察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摩托车发生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责任倒查。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交通安全责任落实监管,督促企事单位建立摩托车交通安全责任制度,并对执行摩托车安全管理责任制的情况开展检查、考核,对不履行安全责任制的行为提出处
此报告
大关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二○一一年八月??日
第五篇:交通警察偷拍
各位车主你被警察偷拍过超速吗? 审判长、审判员:
我受古*的委托,辽宁**正大律师事务所的指派,依法担任其诉**交警队行政处罚纠纷一案的代理人。庭前通过查阅本案的诉讼材料及被告的答辩状,我对本案的全部事实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今天的开庭审理,特发表如下代理意见,供法庭在合议时参考。
一、被告**交警队设置的警示标志不合法
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的规定,交通标志版面的颜色、形状和图像符号应符合下列标准:黄色是警告标志的版面颜色,蓝色是提供服务指南和行驶信息。警告标志形状应该是正等边三角形,颜色为黄色;指示标志应为矩形,颜色为蓝色。而**交警队在测速点前200米处设置的临时警告标志及整条道路两侧设置柱式警告标志颜色均为蓝色,应是指示标志,非警告标志。
同时路侧柱式标志的标志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仅有119—129厘米,而“设计规范”中规定的高度为160厘米---250厘米,故其设置标志明显低于设计规范的标准,本案原告在驾车行驶过程中对**交警队设置的交通标志无法注意到。另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规定》多个标志牌在一根支柱上并设时,应按警告、禁令、指示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排列。而被告凌海交警队却把禁令放在了上,把警告放在下,违反了法律规定。还有的指示牌被喷涂了一些广告的电话号码,使驾驶人员无法看清指示牌所提示的内容,这样导致了本案的原告及众多驾驶员根本没有办法看清及理解被告**交警队设置在大锦线两侧的指示标志。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 第四十五条规定的“需要在路肩上设置测速点的,应当在测速点前方200M处设置警示标志、警示灯。被告在测速时并没有按照规定设置警示标志、警示灯。多个证人证言均能证明被告**交警队在测速时并没有设置警示标志、警示灯,其提交给法院的临时提示牌照片也是处罚原告以后做出的,而且制作颜色、形状、高度标准及所用材料(国家规定必须用反光板)也不符合国家标准。
二、被告的雷达测速仪没有国家进出口计量器具批准文号。
代理人及委托人王伟在庭前查阅了国家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站,在该网站中“进口器具型式批准查询”2000年(含2000年以前)---2007年中,只有2007年7月10日批准的“俄罗斯OLVIAJSC公司-机动车窄波束雷达测速仪(RAPIER/细剑型)-测速范围:(10~250)km/h”,却没有被告的用于测速的俄罗斯火花2代雷达测速仪,从此可见其用于测速的仪器不符合法律规定。
三、处罚图片出处不明,不能作为处罚依据。
被告在做出处罚时是凭标注为07年11月28日的测速图片,这张图片不能证明当时车辆的位置移动为超速,图片上也看不出速度,只有被告填上去的速度,包括地点和限速都是后填上去的,这些数据可以随便更改,懂点制图知识的人都能制作这样的图片。被告也不能证明这张图片的出处,甚至连拍照地点都证明不了。被告也没有根据法律规定提供照片原始载体,并不能证明这个图片就是从检测过的测速仪上拍出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十一条 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难以识别是否经过修改的视听资料;”故,被告的处罚图片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四、检测机构无法定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九条规定: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目录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根据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第二款中第30条:测速仪:公路管理速度监测仪。可见被告**交通警察大队使用的雷达测速仪器已经列入该目录内,属于强制检定计量工具。被告所提供的这份检测报告的检定单位是“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这个单位在2007年5月份给被告检测雷达测速仪的时候并没有取得法定检测资格,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2007年的12月1日(也就是被告偷拍完我超速后)才给这个单位颁发法定计量证,这个检定单位很多的相关检定能力评定都是2007年下半年才给颁发的。中国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给该检定机构2008年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本检测报告封皮上的CNAS编号L0954)的认可范围共305项,可是这305项(因为内容过多,庭后以电子文件方式
提交给法院)之中根本没有包括雷达测速仪,可见国家还没有认可该机构检测测速仪。
五、检定人员无检定测速仪资质
在检测报告检定员上签字的高奎贺,在国家颁发的认可证书里规定了他检定的范围是力学校准和力学检测项目,国家也没有授权他在雷达测速仪上签字资质,另外几个人在授权证书上根本查不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十二条 对被告在行政程序中采纳的鉴定结论,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证据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
(一)鉴定人不具备鉴定资格。这个检定证书居然连个公章或者钢印都没有,可见被告的这份检定证书是无效的。
六、测速仪检定的范围有瑕疵
被告所使用的测速仪应包括测速雷达、摄像机、笔记本电脑及安装支架、后台违法处理软件等组成,该检定机构并未对笔记本电脑和摄像机及安装支架、后台违法处理软件、电源进行检定。笔记本电脑的计时性能是否准确,是会直接影响到被测物体单位速度的。因为测速雷达是在单位时间内发出两次或多次雷达波,击到被测移动物体上,根据被测物体的位移距离和时间来算出速度,测速雷达的单位时间是由笔记本电脑来提供。另外对用于测速的摄像机捕获率和准确性也没有进行检测,这两个性能的检测直接关系到测速仪的准确性。电源的稳定性也会影响到测速仪的工作状态及准确性,而检定机构未对测速仪使用的电源(充电电瓶)进行检测。上述漏检的项目均会对测速仪的测速准确性造成直接影响,故其鉴定证书无法律效力。
七、被告**交警队擅自拆改测速雷达,放置不规范影响检测数据准确性
。被告**交警队将测速雷达的测速单元由放置测速雷达机箱中移动至机箱顶部,并用一块碎石来予以固定,这势必会影响测速雷达的整机性能。另外测速雷达放置杂草丛生的地上,其不稳定的状态也会对测速的准确性有较大的影响。上述行为必然导致其测量的结果与试验室检定的结果有本质的区别,从而影响其测速的准确性。
八、被告做出的行政处罚依据和程序不合法。
被告依据无检验合格证书的雷达测速仪对车辆进行测速,其测速的结果和行为均不符合法律规定,同时雷达测速仪的检验证书也无检验合法依据。另外被告在行政处罚时违反法律规定,直接收取罚款,由此可见被告的上述行为均没有法律依据及违反法定程序,行政处罚应判令无效。
九、被告**交警队只知测速罚款、未及时制止、提示和拦截超速车辆,视人民生命财产为草芥。《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第四十六条
(一)交通警察在测速点通过测速仪发现超速违法行为,应当及时通知查处点交通警察做好拦车准备。被告从来没有把超速的车辆拦截下来,及时制止车辆超速而是一味的偷拍罚款,根本不管车辆超速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致命的危险。
最后,代理人认为,国家法律的制定是用来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而个别的执法者却利用手中的职权四处游动执法,这必然会造成社会的腐败,并影响到国家的安宁,希望法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对此案从快做出判决。
网上转贴
[ 本帖最后由 电动车2008 于 2009-03-14 22:45 编辑 ]
去年6月24日我的车经过在**县交警管辖范围内的大盘线(三厂到郑家,大锦线是东郭路段,中新线是高升路段),根本没有超速,结果他们利用移动的雷达拍我,给我来了个超速,去他们队里(湖滨公园边上)交涉,我要看雷达的检测报告,他们给我拿出了个复印件的检测报告,我一看来气了,按照国家计量法规定,交通用测速仪属国家强制检测范围,他们这个是复印件就别说了,还是个抽检报告,并且是委托检测,根本不是强制检测,他们一共3个雷达,就拿这样的一个复印件糊弄我们司机,太无耻了,我通过行政诉讼把他们告上了盘山县法院行政厅,我提出了几点:
一、雷达检测不合格。
二、没有“全程监控”提示牌。按照交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交通警察遇到违章应该及时提示,他们连个提示牌都没有按,就算偷拍,最高法院关于行政官司证据里规定,偷拍的证据不能算证据,况且他们在车经过他们拍照的地点的时候警察躲在车里偷拍也没有尽到职责出来提示。这都是执法程序不对。
三、他们就凭一张照片最为咱们司机的违法证据是完全不对的,行政诉讼证据规定:难以识别是否经过修改的图片是不能作为证据的。这张图片是不是雷达拍的他们都正面不了,这样的违法图片谁都能做出来。(大家可能会问如果照片不能作为证据那警察怎么执法超速呢,很简单,他们应该及时把违章车辆拦下,然后司机马上看图片或者录像,这样的证据才有效)下面是我制作的一个车的违法图片,在**大厦那拍的一个车,然后做的,大家可以看下。和警察的有区别吗?
四、他们没有执行罚款和收款分离制度,国家交法、行政处罚法、还有收入两支管理、国务院关于《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等N条法律都规定,行政罚款必须去银行缴纳。就连警察给咱们开的处罚单上都有:限15日内到
银行缴纳。
这个是他们给我照的图片,大家有违法的都是这个图片。我是从他们的显示器上照下来的,效果不是那么好
文章作者自己拍的
网上转贴
[ 本帖最后由 电动车2008 于 2009-03-14 22:39 编辑 ]
图片很容易修改,他们罚款和收款不分离,他们有利益在,所以他们有可能改图片。他们的那个检测报告允许误差可以到10%,限速70,误差就是77公里或者63公里,你说你跑65公里每小时的时候他们就可能拍你是72公里每小时。移动拍摄在警察做到提示的情况下属于合法拍摄,但是必须得当场把车拦下,这样让司机看他的视听录像,这样处罚是合法的。如果没有提示就算偷拍,就违法。图片不能做证据,过后处罚也是不合法的,因为过后图像警察不能拿出证据证明视听资料没有经过修改,行政官司证据若干问题里有规定:难以识别是否经过修改的图片不能做为 证据的。“交通警察执法工作规范”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查处超速时,需要在路肩上设置临时测速点时,需要在测速车前方200米处设置警示标志,并在测速车后200米处有交警拦载超速的车辆,对驾驶人进行当场处罚。
[ 本帖最后由 电动车2008 于 2009-03-14 23:5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