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教育局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2 14:5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平县教育局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平县教育局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本站推荐)》。

第一篇:新平县教育局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本站推荐)

新平县教育局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

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为顺利推进我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确保完成县人民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根据县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职责要求,县教育局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工作。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2012年6月16日,县教育局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中小学校园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农转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教育股,由张若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二、制定方案,明确责任

为了更好地落实责任,2012年6月16日,县教育局制定了《新平县教育系统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实施方案》,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组织机构、各股室和中小学的工作职责等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

三、全面动员,周密部署

6月18日,县教育局召开了“农专城”工作部署会,全县中小学长、幼儿园长、局领导、股室负责人共90多人参加,6月18日,县教育局召开“农转城”工作部署会,会议在县教育局一楼报告厅举行,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县教育局领导、科室负责人共90人参加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 1

为城镇居民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12〕25号)、《新平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实施方案》新办发(〔2012〕37号)、《新平县教育系统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实施方案》(新教字(〔2012〕52号)等文件。

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永祥到会并全面部署“农转城”工作,杨局长强调:为确保“农转城”工作的推进,保障其子女接受公平的义务教育,结合教育实际,要抓好几方面工作,一是要落实好对进入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义务教育阶段子女与当地学生享有同等的“免补”有关政策,做好其收费、管理等与当地城镇居民子女完全相同的审核、监督、检查工作。二是要落实好进入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具有初中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不受户籍限制,均可参加全省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入学报名录取政策,做好与其它在校学生同等享受助学金、奖学金和减免学费政策的审核、监督、检查工作。

四、强化培训,努力提高政策水平

6月19日,县教育局召开“农转城”工作培训会,会议在县教育局一楼报告厅举行,县教育局全体干部职工、城区中小学校长共7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县教育局副局长何永进传达学习了《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12〕25号)、《新平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实施方案》新办发(〔2012〕37号)、《新平县教育系统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实施方案》(新教字(〔2012〕52号)等文件。

会议强调,“农转城”工作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我国城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县目前抓紧落实的大事,它涉及教育工作中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享受国家义务教育学生各种免补政策、以及其它各级各类有关奖励和免补等等有关政策,我们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五、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积极营造“农转城”工作氛围 为了将“农转城”这项惠民工作做实做好,县教育局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校长会、教职工会、校会、黑板报、校园之声等手段,全面宣传“农转城”惠民政策。

2012 年6月20日

第二篇:茨开镇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情况汇报

茨开镇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镇城镇化,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新农村建设,有效缓解城乡人力资源矛盾,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有序、规范开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意见》(云政发[2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云政发办[2011]195号)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我镇高度重视“农转城”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自愿有偿、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工作方法,结合我镇实际,扎实组织开阵“农转城”工作。现将我镇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茨开镇位于我县的中南部,距离县城1.6公里,是我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辖六个村委会和两个居委会,57个自然小组,居住着独龙族、怒族、傈僳族、藏族、汉族、白族等九个民族,其中傈僳族人口居高。2011年末全镇总户

数4918户,14050人,其中农业人口2421 户7564人,占人口总数的53.84%。乡村劳动力5274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69.72%;全镇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有3886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51.37%;有五保户98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1.3%;我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020万元,同比增13%;实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6元,同比增15%。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6月12日,我镇参加了贡山县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会议,按照会上县委、县政府做出的重要指示及相关文件精神,我镇高度重视,将“农转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召开镇“农转城”动员会议,组织全镇干部职工系统、完整、深入地学习相关文件,吃深、吃透政策目的,明确“农转城”工作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上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准确把握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障好群众的权益,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二)明确职责、加强协调

及时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相关办公室、中心(所)为成员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格局我镇实际,提前介入,率先谋划,具体分析各村委会人口底数、分布情况

和现状,坚持突出重点、边试点边推进,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合理安排工作进度,有重点、分步骤地稳步推进,确保“农转城”工作顺利开展。今年全镇转户目标任务计划数为200人,通过对全镇“农转城”情况进行摸底排查,把任务计划数分解到月,切实做到了“任务、目标、责任”三明确。

(三)专题研究、全面部署

自“农转城”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在每周一上午召开的例会上实行专题汇报制度,要求分管领导、各村工作组组长及边防、城区两所负责人汇报“农转城”工作进展情况,就下一步工作做全面部署。并对工作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多次召开专题党委会议研究部署。

通过精心组织,为我镇“农转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形成县、镇、村、组齐动员的良好工作格局。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组织全镇干部职工以“四群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农转城”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法,注重与“下基层、进农家”、“四群教育”等活动有机结合,进村入户,持续深入地广发宣传“农转城”的有关政策,抓好重点村寨、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相关工作。不断学习借鉴其他地方先进的作法和经验,结合我镇实际,拟定宣传实施方案,通过黑板报、标语、宣传资料等途径,向广大农村居民宣传讲解“农转城”政策,认真做好政策疏导和释疑解惑工作,引导群众积极进城落户。广泛宣传动员,努力做到“农转城”相关政策家喻户晓,充分尊重农户意见,按照自愿转户、自愿退耕、自愿参保原则,积极营造开展“农转城”工作的良好环境。

截止目前,78人农村流动人口顺利转为城镇居民。其中:城区派出所办理27人,边防派出所办理51人。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镇“农转城”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许多群众心存顾虑,抱有观望态度。虽在大的方面明确了“农转城”可享受的相关政策,但部分群众还是存在一些顾虑:一是大多数群众认为目前新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比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更方便实惠;二是现在享受农村低保的群众担心转户后不能继续享受农村低保金,又申请不到城镇居民低保,生活会更加困难,形成“两不管”的态势;三是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扶持力度,惠农资金已惠及每家每户,政府引导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一些农民生活逐渐富裕起来,觉得农村的发展前景比城镇好,当农民同样能够致富,所以这一部分人也不愿意参与“农转城”工作;四是部分群众担心转为城镇居民后,国家给予农村老年人的各项补助政策是否依然执行;五是住房无法新建和加层的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如何解决;六是国家给予农村学生的各项补助如何执行等。许多群众抱有观望态度,造成工作开展存在一定困难。

四、下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为了使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进一步得到落实和实施,我镇将加大一下方面的工作力度。

(一)进一步强化领导和宣传发动。继续把“农转城”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大落实执行力度,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研究,及时提出对策措施。并在充分利用现有宣传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宣传方式,确保宣传上不偏不离,保留本意,传话不走样。并且要确保宣传方式通俗易懂,让群众容易理解。做到让“农转城”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要充分征求农民意见和基层干部意见,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做到明确工作责任人,明确工作时间,明确转户重点群体,确保“农转城”工作按质按量完成。

(三)坚持政府服务,农民做主的原则,在农民转户过程中,要简化程序,及时办理,扎实做好服务工作。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第三篇: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

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效缓解城乡人力资源矛盾,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有序、规范开展,推动我县城乡统筹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云府办明电〔2012〕34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就我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清形势,统一认识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重之中重,多措并举增加投入,不断加快全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特色、重点集镇打造成效明显,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是从户籍制度入手,在稳定和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原有权益的基础上,确保农村转户进城居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益和待遇的一项重大综合性改革,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着眼长远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农村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和谐,对于促进我县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实现富民强县跨越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广播、佤山电视台、沧源县政务信息网、永久性标语等多种渠道在全县广泛宣传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1

对农村居民要深入开展政策讲解,引导群众积极进城落户。同时在主要媒体设置宣传专栏,积极宣传贷免扶补”创业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政策和养老保险等各项优惠政策等工作成效,为群众答疑解惑,形成全社会支持、理解和参与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政策执行人员对政策的认识、理解和执行水平,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准确性。同时,做好进展情况的信息收集和舆论引导工作,确保此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

(三)落实医疗、养老等保险政策。农村转户进城居民,有用人单位并签订稳定劳动合同的,随用人单位参加就业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没有单位的灵活就业人员,可在合法稳定住所居住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转移接续手续。随同父母转变为城镇居民的子女,可随父母在合法稳定住所居住地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同时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村转户进城居民,应按照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没有用人单位的,可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可选择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转户进城居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不足15年的,可缴费至满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为了使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进一步得到落实和实施,我局将加大以下方面的工作力度。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对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和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工作的领导,及时成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定期研究决定有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督促检查工作目标落实情况,加大改革工作的推进力度。建立和完善实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部门领导责任制,并纳入干部年终考核内容。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议县委、政府整合各级各类建设项目、民生扶持政策、奖励补贴资金,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承载能力。要客观把握我州城镇居民少、城乡差距大等实际情况,在区域规划调整、加大城乡统筹等方面积极探索、稳步实践,促进城镇人口合理聚集。要建立起一套以公安户籍为基础,各职能管理部门资源共享的信息化政府管理系统,完善工作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增加必要的投入,确保我州城镇化有序推进。各级各部门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各尽其责,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切实保障农村转户进城居民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宣传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在全州广泛宣传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有关政策内容,对所涉及的重点群体深入开展政策讲解,引导并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在各级各类主要媒体上设置宣传专栏,为群众答疑解惑,搭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形成全社会支持、理解、参与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政策执行人员对政策的认识、理解和执行水平,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准确性。

第四篇:在全镇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高度重视

狠抓落实

全力推动农转城工作扎实开展

——在全镇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

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XXX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XXX

(2012年5月7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推进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全省、州、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部署安排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加快推进XXX镇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破解“三农”难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去年11月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会议,秦光荣书记、李纪恒省长、孔垂柱副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今年2月3日,州委、州政府召开了全州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会议,李培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州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4月23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推

进会议,会后,镇委、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由我任组长、覃荣副镇长任副组长,党政办、派出所等相关办室、中心和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设在党政办。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直接转发了《XXX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实施意见》和《XXX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实施办法(试行)》两个文件。同时,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了《意见》、《办法》及相关部门下发的配套子方案,各项工作在扎实有序开展。

下面,就如何开展好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都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作出了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是缩小城乡差距、破解“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本质需要,是推进工业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的具体体现,是维护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臵,增强发展动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农民进城,不是简单地变更户口登记,此次改革将从户籍上消除城乡居民差别,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赋予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居民身份,加快外来人口本地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让进城农民真正享受到在社保、医疗、就业、教育、住房等方面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保障进城务工农民享受各种平等权益,实现同工同权,从而增强农业转移人口群体对城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既避免了城市居民群体的分层、分化、对立,又将城乡居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加了社会和谐因素。

(二)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农民进城”制度改革,使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后真正成为城镇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身份和待遇,将给城镇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一旦获得了城镇居民身份,其家庭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消费将成倍增加,进而直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房地产业、零售业等领域的发展。同时,随着“桥头堡”、“新高地”建设的深入推进,一些大中型企业的入驻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将为城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的大量增加,必然扩大市场规模,增加城镇消费,拉动内需增长。这种拉动力,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有利于优化经济增长结构,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需求增长型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全镇仍有大量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山

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加之全镇的农村地区发展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差,难以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同时,引导农民到城镇规划区集中居住,退出的宅基地、承包地,在优先保障农村发展建设用地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流转等方式,既有利于增加转户农民土地权益收入,还有利于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缓解当前城镇用地紧张的矛盾,盘活城乡土地资源。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既可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民人均资源占有率,又可促进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延伸,改善城乡资源配臵,扩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影响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

按照省委省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安排,结合我我镇的实际,我镇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总体要求,以促进进城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为突破口,以稳定和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原有权益为着力点,以确保农村转户进城居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益和待遇为推手,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目的,着力完善各项制度和改革配套措施,逐步缩小附着在户籍上的政策差异,形成科学的人口管理机制,畅通城乡要素流转渠道,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形成城乡区域人口的合理布局,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

目标任务是:按照“两步走”推进。第一步是2012年至2015年,优先解决具备条件的重点群众的落户问题,力争每年实现100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第二步是2016年至2020年,转户进入常态化,力争实现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逐步使新生代农民工全部转变为城镇居民,有条件的农民工大部分转变为城镇居民,农村籍大中专毕业生能够基本在城镇稳定下来并获得发展,地已用未转非人员的城镇居民身份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到2020年全镇城镇总户籍人口达800多人。

围绕上述思路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握政策要求,引导农民进城来。促进农民进城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全面把握省、州、县党委、政府的政策要求,引导有条件、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就业、居住和生活,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一是城镇户籍放宽。这次改革按照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放宽县政府所在地、全面放开乡(镇)落户条件,实行迁移落户条件、投靠落户范围、户籍管理办法、外省籍农村人口落户条件“四个放宽”的政策,让进入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有户口”,并通过相应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各种平等权益,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二是城乡待遇同享。简要地说就是“两床被子、十件衣服”,即“兼有两个身份、享有五项保留、提供五项保障”。“兼有两个身份”,就是在一段时间内给予进城落户农民“城乡兼有”的特殊身份待遇,盖上“城乡两床被子”,让农民既能享受农民惠民政策,又能平等共享城市的

公共服务。“享有五项保留”,就是继续保留转户进城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农房的使用权、林地承包权和林木所有权、原户籍地计划生育政策、参与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分红权等五项权益。“提供五项保障”,就是确保农村转户进城居民充分享受城镇住房、养老、医疗、就业、教育五大保障体系,实现保障一步到位和城乡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保证农民转户平稳过渡。三是转变自愿有偿。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直接涉及广大进城农民切身利益,必须坚持自愿有偿转变的核心理念,把转户居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坚持转户自主、退地自愿、退地有偿,将选择权交给农民,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充分保障农村转户进城居民的利益,防止农民流离失所,防止出现城市贫民窟现象。同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加强调查研究,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撂荒复垦的管理,特别是要围绕惠农政策有效落实、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开展专题调研,确保国家扶持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发挥效用。四是分类协调推进。牢牢把握居民布局、重点群体、转户进度等关键环节,采取分区域、分群体、分类型、分阶段的“四分办法”,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我镇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户口。同时,要简化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办事程序,做到简便易行,提高效率,不要人为地设臵障碍,原则上要实行“一战式”办公,尽量让农民少跑路、少耗时、少折腾,一次性就办完各种手续。

(二)发挥政策效应,确保农民留下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委、政府

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贫有所助等相关问题,并且要在一些政策措施方面大胆突破,确保这项改革的惠民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真正使进城农民愿意进来、留得下来。

一是解决好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农民进城后要留得住、能发展,关键要解决好就业问题,保证农民工充分就业、稳定就业、提高待遇,增强进城农民落户城镇的信心。要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范围,给予免费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全方位开发就业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帮扶,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障补贴扶持,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录用转户居民,建立健全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着力推进农民工稳定就业。要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职业培训长效机制,结合进城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升进城农民劳动技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充分就业、稳定就业。加大创业支持力度,鼓励符合进城条件的进城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回乡人员等重点群体自主创业,降低准入门槛,扩大“贷免扶补”政策的扶持,加强创业培训、引导和扶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新的劳动就业岗位。

二是解决好住房问题。住房是农民进城落户生活的基本条件,只有安居才能生根、才能乐业。通过政府投入、引导社会投资等多渠道的投入方式,将农业转移人口住房纳入城镇保障性住房体系中解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认真

落实好廉租房和公租房先租后售、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购房税费减免等针对进城农民的优惠政策。鼓励城镇用人单位利用空臵房、空闲地,改造、建设主要用于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居住问题的保障性住房,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有关税费减免政策。同时,要完善对农民工购房、建房的金融信贷服务,使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享有房贷的金融服务,加快农民工居住条件改善进城。

三是解决好子女教育问题。子女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是促进农村人口到城镇发展的重要吸引力,也是进城落户农民最为关心的利益诉求。要建立完善教育保障机制,加快配臵城镇公办优质教育资源,根据城镇人口增长和学生数量的需要,今年内启动XXX镇幼儿园建设。进入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义务教育阶段子女,要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的“两免一补”有关政策,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管理与当地城镇居民子女一视同仁。对具有初中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的农业转移人口子女,不受户籍限制,均可参加全州、县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入学报名和录取,与其他在校学生享受同等的助学金、奖学金和减免学费政策。

四是解决好医疗和养老保险问题。医疗和养老保险是直接关系进城落户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农民进城后最担心的实际困难。农村转户进城居民,有用人单位并签订稳定劳动合同的,随用人单位参加就业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没有单位的灵活就业人员,可在合法稳定住所居住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

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转户农民的医疗和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手续。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业转移人口,应按照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没有用人单位的灵活就业农业转移人口,户籍在农村的,在户籍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转户进城的,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户前已经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转移接续手续。加快制定不同制度之间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使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后,能实现养老保险的顺畅转续和有效连接。

五是解决好社会救助问题。农村转户进城居民因失业、疾病等原因出现生活困难,符合有关规定的,按照规定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给予救助。同时,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帮助农村转户进城居民按照规定解决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和医疗困难。

(三)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农民变市民。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必须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按照循序渐进、土地节约、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城镇接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一是加快城镇体系建设步伐。要加快城镇建设力度,加大道路、供水、排污、电力、通讯以及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增强集镇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吸纳能力。要结合人多耕地少的实际,树立集约用地的理念。要认真结合省委、省政府关于“城镇上山”、“园区上山”的总体要求,强化规划管理,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和建房方式,按照统一规划、集约用地的原则推进城镇建设。二是做大做强支撑产业。鼓励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推进城镇化进城,核心就是要把产业做起来,特别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只有把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吸纳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城就业。要积极发展城镇建设相关产业,通过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相关建筑业、建材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工业招商引资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通过兴办加工企业开辟二产就业岗位。加快市场和服务业的开发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所需配套服务设施,加快发展餐饮商贸、运输物流、教育卫生、文化娱乐、信息中介等服务业,增加三产就业岗位。三是加大投入支持力度。解决进城资金的投入问题,消除农民进城的障碍,除了农民自身投入和政府投入之外,要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我们要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千方百计筹措和落实资金。统筹城乡搞得好的地方如重庆、成都,他们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在灵活运用土地政策、盘活土地资源上创新,通过农村闲臵宅基地复垦治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手段,既有效解决城镇发展用地问题,又使农民获得可观收益,促进了农民进城。在这方面我们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可以先选择城郊村或有条件的村进行试点,积极进行探索实践。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取得实效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要解放思想,强化措施,形成合力,为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提供优质服务。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村委会、各办室、中心(站所)要把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要成立领导机构,有关人员为成员的城乡统筹改革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今年我镇要转移100人符合条件的农民进城。为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镇人民政府把这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范围,要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做到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有考核(会后,镇人民政府以文件的形式将任务分配到各村委会)。同时,各村委会、各办室、中心(所)要围绕这一目标,对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已在城镇的农村居民的数量,城镇的接纳能力,接纳后配套设施需要建设的情况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尽快摸清底子,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根据城镇承载能力和农民意愿,科学编制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规划和区域布局,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形成合理的城镇人口区域布局。

(二)加强宣传,积极引导。我镇已经转发了县的《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待各部门的工作子方案下发后,镇人民政府已要立即转发,办公室已将县人民政府编制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宣传单发放到各位参会人员的手中,大家要大力宣传,让农民家喻户晓,提高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办公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这项工作的重大意

义、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步骤,提高群众对这项政策的认知度。镇人民政府将要组织政策宣讲小分队进村入户,采用现场解读政策、实际算账对比等方式对广大群众进行思想引导;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四群教育”和落实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深入农村、深入农户、面对农民开展宣传,营造促进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借此机会,我再讲两个问题:

第一是森林防火问题。当前,我镇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由于久旱少雨,天干物燥,森林火险等级持续攀升。据了解,XXX县将持续出现晴朗天气,目前森林防火已进入最关键的时期。下面,我就当前森林防火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是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组织领导。我镇的领导小组已成立,目标责任书已签了,我们的分管领导要认真督促,各村委会、办公室、中心站所的负责人为森林防火第一责任人,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要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各负责人亲自出动,具体工作要责任到人,紧急行动起来,把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中来抓,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二是落实森林防火的各项措施。第一是要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各工作队要深入村寨认真宣传,对田湾村委会要进行反复宣传。有条件时开展森林防火知识讲座,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移风易俗,禁止和杜绝烧荒山、烧香点蜡烧纸燃放鞭炮祭祖、烧田埂地坎等野外用火习惯,消除火灾隐患。第二是要坚决管死野外用火行为。各村委会、村小组要组建义务扑火队,深入山区、林区,严格巡查野外用火,做

到见烟就罚,见火就查,违章就罚、犯罪就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制定防火预案。第三是要加强痴呆傻人员的监管。以村为单位,对痴呆傻人员小孩和行动不变老年人进行普查登记,分别落实监护人,签订保证书,实行一对一严格监管,被监管人员引发森林火灾,要追究监管人员的责任。第四是要加大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督查力度。办公室要森林防火工作进行督办,对森林防火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特别是野外用火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予以曝光,并追究责任。

三是科学组织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我镇的义务扑火队伍和村委会义务扑火队伍,要处于临战状态,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迅速出击,积极组织扑救,因救火之需,森林护火指挥部有权优先使用交通、通讯工具和扑火物资,立足于打早、打小、打了,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的群众要无条件地服从当地政府和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指挥和调遣,不服从指挥者,可以强制执行。要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严禁动用残疾、孕妇和学生等人员扑救山火,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第二个抗旱救灾问题。XXX是以农业为主,由于地形复杂,水资源丰富,但可利用的水资源不多。目前,XXX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面积达8724亩,其中,XXX村委会2710亩,半坡村委会1880亩 金竹棚村委会1030亩,田湾村委会3104亩。豆类小米辣620亩。目前又缺水又无水源的村小组有戈索一、二组,大梁子,多依树,半坡,龙娃,芭蕉棚,布腊,地房,中哈拉、田湾半坡,大坪子,石仁脚,岩龙,达凤一、二组,下酸汤,涉及700多户3100多人饮水问题。当前,正值玉米生长万盛时期,育秧的关键时期,部分水田浇灌面临着水源不足或有水无渠等较多困难和问题,这是我们抗旱工作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加快各类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是做好抗旱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的麻比大沟将开始维修,石碓窝大沟已基本建设完工,小水窑项目建设在申报中。这两条沟修建完工,将解决了麻比、戈索一、二组,大梁子等部分饮水问题的群众和水田浇灌。我们解决全镇人畜饮水和浇灌问题任务很坚决。因此,我们的工作队,要深入村寨,查找水源,要把查找水源摆上抗旱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作为主攻方向,切实加大组织、引导、扶持力度,尽量增加抗旱水源,尽力扩大浇灌面积,为夺取抗旱工作全面胜利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同志们,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事关全省、全州、全县发展大局。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州、县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制定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有效推进,为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实现全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云南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会召开

云南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会召开

11月2日,全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明确了我省“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十年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目标,研究部署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

省委书记秦光荣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纪恒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王学仁、杨应楠、仇和、晏友琼、孔垂柱等领导出席会议。州委副书记、州长何金平,州委副书记杨健,州人大主任字国顺,州政协副主席张树藩等我州领导出席大理分会场会议。

秦光荣在讲话中指出,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是破解“三农”难题,加快城镇化进程需要解决好的突出问题,必须准确把握形势,增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创新政策措施,加大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进程。推进我省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总体要求,以促进进城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为突破口,以稳定和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原有的权利为着力点,以确保农村转户进城的居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权益和待遇为推手,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目的,着力完善各项制度和配套改革措施,逐步政策差异,形成科学的人口管理机制,畅通城乡要素的流转渠道,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形成城乡区域人口的合理布局,加快云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当前,要抓住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好就业服务工作、提高改善居住条件、保障随迁子女接受公平教育、积极

稳妥地解决医疗和养老问题、大力发挥社区管理服务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城镇基础服务能力这6个关键问题,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全省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秦光荣强调,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将按照“放宽城镇户籍、同享城乡待遇、自愿有偿转变、分类协调推进”的总体要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要按照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降低进城农民落户的“门槛”,适度放松昆明主城区和州市政府所在地、进一步放宽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全面放开乡镇落户的条件;我省户籍管理制度要实行迁移落户条件、投靠落户的范围、户籍管理办法、外省农村人口的落户“四个放宽”。在同享城乡待遇方面,将通过政策创新,使农村转移人口在一段时间内兼有城、乡两种身份,享有农村土地承包及经营权等“五项保留”,提供住房、养老、医疗、就业、教育五项保障。实现自愿有偿的转变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转户自主,坚持退地自愿,坚持退地有偿。要牢牢把握居民布局、重点群体、转户的进度等关键环节,采取分区域、分群体、分类型、分阶段的四分办法,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我省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力争到2020年,共新增转户1000万人,城镇户籍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36%左右,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

下载新平县教育局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平县教育局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