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和改革干部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转变乡政府的工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增强干部的服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央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结合本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试行)
一.干部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xx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三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纵深推进,特别是农业税的全面取消之后,现行的乡镇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甚至成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制约因素。目前,我们的现状一是管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混日子的多,干事业的少;二是职能转变不到位,学习政治理论懂行政管理的多,精通农业技术,为民办事的少;三是乡级财政困难,群众要求办的公益事业多,政府财力有限投入少。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工作的职能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潮流,与时俱进,仍然停留在管理上,而没有转变到服务上来,广大干部开拓创新的干劲不强,抓好工作的责任没有落实,迎难而上的决心没有下死。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实践“xxxx”,与时俱进,通过乡镇干部管理改革,优化政府职能,合理配置资源,把乡政府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和公益服务上来,努力开创乡镇工作的新局面。
二.干部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干部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服务与管理两大职能,以创新管理机制,改进工作作风为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整合干部资源,建立务实、便民的乡镇工作运行机制,构筑干部创业、服务农民的工作平台。
干部管理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1.紧密联系实际的原则
2.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原则
3.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4.改革发展,稳定相结合的原则
三.干部管理改革的组织领导
干部管理改革必须在乡党委,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为了切实加强对干部管理改革的组织领导成立***乡干部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其他有关领导为成员,具体负责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在全乡干部职工中实行干部管理改革工作,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举措,党委成员和科级干部要按照《方案〈试行〉》的要求,带头落实有关改革措施,带头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带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般干部要积极参与努力工作,确保干部管理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成效。
四.干部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创新机制,切实转变乡镇政府的工作职能
改革干部管理机制,在暂时保留和稳定干部包片驻村的基础上,实行分组包片制,分组包项目制,分组包产业制,全面统筹,因事设岗,按岗定责,全乡共设:农村工作组,计划生育工作组,社会发展组,重点项目实施组,综合协调组共五个工作组.1、农村工作组.定岗12人,组长由分管农业的副乡长担任,组员实行双向选择.组内按区域划分,上岗12人。主要负责全乡农业生产,基层组织建设、退耕还林、规模养殖,产业结构调整,水利建设、土地管理、安全生产,劳务输出。群众生活安排等工作。
2、计划生育工作组。定岗9人,组长由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副乡长担任,副组长由计生站长担任。上岗9人,组内按特点划分为**片一所,即:**片,**片,**片,服务所。全面负责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人口计划的落实,软件资料,台帐的运转,为育龄群众提供生殖保健与节育手术服务,对村级计划生育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
3、社会发展工作组。定岗6人,组长由乡党委副书记兼纪检书记担任。组内按职能划分为社会事业组与综治维稳组。主要负责民政、残联、精神文明、文教卫生、体育科技、综治维稳、纪检监察等工作。
4、重点项目实施组。定岗6人,组长由乡武装部长担任。下设世行项目实施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组。全面负责全乡重点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组织实施。
5、综合协调工作组。定岗6人,组长由乡长兼任。按职能划分为党政综合办、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机关日常工作、起草文件、组织干部学习、综合协调、后勤保障、乡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以及政务、村务、财务公开等工作。
(二)公平竞争,层层落实各级干部工作责任
1.全乡干部实行双向选择,公平竞争上岗。由确定 的各工作组组长打破干部身份界限择优选员。由干部自主择岗选组,双向选择,互选定员。对末选择上岗的干部,实行末尾淘汰,自行待岗,并进行学习教育和工作排序。
2.工作组组长为本组的第一责任人,工作向党委、政府负责,各工作组的小组长为本组的第二责任人,工作向组长负责。对本小组的工作实绩和考勤进行记录,各小组组员承担具体工作任务,每项工作责任到人,实行全方位包干。
3.乡政府成立干部管理工作督查组,由乡人大主席任组长,综合协调组配合,定期不定期的对各组的工作和出勤情况督查到个人。并将结果在全乡范围内进行通报后记入个人工作实绩档案,作为干部评优选先的依据。
4.各小组在对每一名组员的工作任务、职责进行细化后,贴上相片后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二)绩效挂钩,积极构建干部干事创业平台
1、在全体干部职工中,执行绩效工资,工资实行切块制。将全乡干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0%全部切块,作为绩效工资,按照各组对组员的评价,督察组的督察情况,以及群众的评议,和组员的积分情况,在次月发放中时全部兑现。
2、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加经济组织,对申请在其它经济组织中工作的干部职工,经乡党委决定同意后,可以离开工作岗位,每月发放工资总额的50%,并保留其它待遇,本人身份不变,地位不变,年终考核按称职或合格对待,工资标准正常晋升。
3、鼓励干部职工在村级任职。经干部职工本人申请,由乡党委推荐,可以在村上任职,任职期间,工资、待遇不变,同时享受村干部报酬。
4、干部待岗期间工资实行浮动制,对待岗干部,在管理、培训、教育进行排序的同时,第一季度领切块后的全额工资,第二季度领切块后工资总额的90%,第三季度领切块后工资总额的80%,第四季度领切块后工资总额的70%,一年后还不能上岗的干部职工,本人自找出路,限期调离。
(三)积极排序,严格干部考勤,考核制度
1、实行“三个一”考核办法,各工作组要按照“一周一次工作,一月记一次实绩档案(包括党委定一次分值,进行一次工作排序),一季度确定一次岗位的原则,每周必须召开会议总结工作,当月由工作组组长确定工作分值,填写实绩档案,汇总月总分,积分排序,如连续三次排序在后,在季末确定岗位时,淘汰待岗,所缺岗位,由排序在前的待岗人员竞争上岗。
2、创建学习型乡镇,提高干部素质,各工作组要根据工作实际,必须坚持周一例会总结与学习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定期组织学习。具体要求是:每人必须有工作笔记,每月笔记字数在3000字以上,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每个人的笔记和心得体会必须由组长在月底进行一次审阅签字,作为当月考勤考核的依据。
3、各小组长要准确记录周,月,季每个干部的出勤和工作,由组长,主管领导签字,把关,全面评价德,能,勤,绩,廉,为季末确定干部工作岗位提供量化依据。
4、分层次进行排序。党委,政府对各项工作进行排序,工作组对小组进行排序,小组对组员进行排序,各工作组对实绩突出,工作有特色,有创新的要予以奖励,对完不成任务,工作有失误的要予以处罚扣分。
(四)精心运作,不断完善各项改革措施
1、各工作组要按照各项工作实际,分别制定出各工作组工作职责,积分管理,绩效工资评定等具有操作性的考评考核实施细则,并报乡党委,乡政府讨论研究后备案,保证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做到公正,公平,团结,稳定。
2、农村工作组要在完成农村经济工作任务有同时,按照“保证抓党建”的方针,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3、计划生育工作组要在双向选择后,合理调配干部力量,重新调整干部责任区,软件硬件一齐抓,并强化办公室,服务所的工作。
4、社会发展工作组要统筹地做好社会各项事业,工作,把维护稳定,政法综治和纪检监察工作当作重要任务。
5、综合协调工作组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党政机关的组织协调作用,抓好全乡干部的学习,强化综合协调的职能。
6、将干部管理改革向村一级延伸,精减村干部职数,实行村两委班子交叉任职,取消组干部。
第二篇:关于转变乡镇工作职能加强和改革干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乡关于转变乡镇工作职能加强和改革干部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稿)
为了切实转变乡政府的工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增强干部的服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央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结合本乡实际,特制定本实
施方案(试行)
一.干部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七届 中全会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三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纵深推进,特别是农业税的全面取消之后,现行的乡镇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甚至成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制约因素。目前,我们的现状一是管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混日子的多,干事业的少;二是职能转变不到位,学习政治理论懂行政管理的多,精通农业技术,为民办事的少;三是乡级财政困难,群众要求办的公益事业多,政府财力有限投入少。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工作的职能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潮流,与时俱进,仍然停留在管理上,而没有转变到服务上来,广大干部开拓创新的干劲不强,抓好工作的责任没有落实,迎难而上的决心没有下死。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实践“三个代表”,与时俱进,通过乡镇干部管理改革,优化政府职能,合理配置资源,把乡政府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和公益服务上来,努力开创乡镇工作的新局面。
二.干部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干部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服务与管理两大职能,以创新管理机制,改进工作作风为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整合干部资源,建立务实、便民的乡镇工作运行机制,构筑干部创业、服务农民的工作平台。
干部管理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1.紧密联系实际的原则
2.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原则
3.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4.改革发展,稳定相结合的原则
三.干部管理改革的组织领导
干部管理改革必须在乡党委,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为了切实加强对干部管理改革的组织领导成立***乡干部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其他有关领导为成员,具体负责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在全乡干部职工中实行干部管理改革工作,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举措,党委成员和科级干部要按照《方案〈试行〉》的要求,带头落实有关改革措施,带头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带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般干部要积极参与努力工作,确保干部管理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成效。
四.干部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创新机制,切实转变乡镇政府的工作职能
改革干部管理机制,在暂时保留和稳定干部包片驻村的基础上,实行分组包片制,分组包项目制,分组包产业制,全面统筹,因事设岗,按岗定责,全乡共设:农村工作组,计划生育工作组,社会发展组,重点项目实施组,综合协调组共五个工作组.1、农村工作组.定岗12人,组长由分管农业的副乡长担任,组员实行双向选择.组内按区域划分,上岗12人。主要负责全乡农业生产,基层组织建设、退耕还林、规模养殖,产业结构调整,水利建设、土地管理、安全生产,劳务输出。群众生活安排等工作。
2、计划生育工作组。定岗9人,组长由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副乡长担任,副组长由计生站长担任。上岗9人,组内按特点划分为**片一所,即:**片,**片,**片,服务所。全面负责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人口计划的落实,软件资料,台帐的运转,为育龄群众提供生殖保健与节育手术服务,对村级计划生育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
3、社会发展工作组。定岗6人,组长由乡党委副书记兼纪检书记担任。组内按职能划分为社会事业组与综治维稳组。主要负责民政、残联、精神文明、文教卫生、体育科技、综治维稳、纪检监察等工作。
4、重点项目实施组。定岗6人,组长由乡武装部长担任。下设世行项目实施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组。全面负责全乡重点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组织实施。
5、综合协调工作组。定岗6人,组长由乡长兼任。按职能划分为党政综合办、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机关日常工作、起草文件、组织干部学习、综合协调、后勤保障、乡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以及政务、村务、财务公开等工作。
(二)公平竞争,层层落实各级干部工作责任
1.全乡干部实行双向选择,公平竞争上岗。由确定 的各工作组组长打破干部身份界限择优选员。由干部自主择岗选组,双向选择,互选定员。对末选择上岗的干部,实行末尾淘汰,自行
第三篇:农六师五家渠市殡葬改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师市办发〔2010〕100号
关于印发农六师五家渠市殡葬改革
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团(场)、公司、院(校)、工业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政法系统各单位,师市机关各部门:
《农六师五家渠市殡葬改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师市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一○年九月十日
-1- 农六师五家渠市殡葬改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1997年7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25号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实施<殡葬管理条例>若干规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87号)和《农六师五家渠市殡葬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师市办发〔2010〕
号)的总体精神,为适应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师市殡葬改革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现制定农六师五家渠市殡葬改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动殡葬改革,建设和完善适合师市特点的殡葬服务体系,理顺殡葬管理体制,促进殡葬科技进步,树立殡葬改革新风,发挥殡葬改革在节约土地资源,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管理、实行火葬的原则。殡葬改革、公墓管理工作必须要严格执行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1997年7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25号发布)和民政部《公墓管理暂行办法》(民事发〔1992〕24号),坚持科学规划使用土地资源,全面推进,逐步实行火葬。
(二)民政主管、各部门协调的原则。师市民政局是殡葬改革的主管部门,全面履行政府管理职责,各单位、部门要加强协调,积极配-2-
合。
(三)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殡葬改革、公墓管理工作要结合民情、社情和地区情况,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消除不稳定因素。
(四)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政府依法推进殡葬改革管理工作,引入市场经营机制,加快区域公墓管理和陵园建设。
三、工作目标
(一)在五家渠地区以倡导火葬为重点,通过殡葬改革,消除乱埋乱葬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到2015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殡葬服务网络和殡葬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逐步实现殡葬改革有序化,殡葬管理规范化,殡葬服务优质化,遗体处理生态化,殡葬习俗文明化。
(二)在暂不具备火化的团场,严格界定公墓区,建立和完善公墓管理制度,坚决杜绝乱埋乱葬违法占地行为的发生。
(三)2010年制定下发《农六师五家渠市殡葬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师市办发〔2010〕99号)和《五家渠市殡葬改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师市办发〔2010〕100号),积极开展殡葬改革政策法规宣传,大力倡导殡葬新观念、新风尚,营造推进殡葬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2011年10月1日开始稳步在五家渠市火化区推行火葬,对五家渠市现已划入工业园区内的墓地,有序开展迁坟工作,促进师市殡葬事业健康发展,并在2012年底完成五家渠军垦生态陵园工程项目建设。
四、具体步骤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师市成立农六师五家渠市殡葬改革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团场、街道、企事业单位、要在2010年9
-3- 月20日前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办公室,至少有1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殡葬改革管理工作,要通过建立完善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制,努力形成党政领导、民政牵头,各部门、单位通力协作、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师市殡葬改革工作。
(二)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工作。2010年9月为农六师五家渠市殡葬改革宣传月。师市主管部门,各团场、街道、企事业单位要把宣传工作作为贯穿殡葬改革全过程的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及网络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做到报纸有“文字”、电视有“图像”、电台有“声音”,通过开设专版、专题,大力宣传殡葬改革的政策法规。要采取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单、板报比赛、宣讲政策等形式,营造氛围,扩大宣传。做到街面见横幅、单位见板报、报纸电视见新闻、家庭见宣传单,使殡葬改革家喻户晓,政策法规深入人心。
(三)陵园建设和迁坟工作。
1.陵园建设。推行火化,节约土地,为了适应师市殡葬改革,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殡葬改革奠定基础,师市计划投资2000多万元,招商引资5000多万元,规划陵园建设用地1200亩,在103团一连西北7公里处,新建五家渠军垦生态陵园。陵园建设要以项目总体规划和功能区详细规划为指导,严格按照规划实施。
2010年整体启动和加紧推进“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和陵园平整)基础性建设。根据殡葬服务管理功能区详规,优先推进火化厂、殡仪馆项目,为火化提供条件。整体项目分为两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2010年3月至2010年11月)实施的项目:(1)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陵园基础性工程(园外道路工程,打井工程,架设线路工程),兴建殡仪馆(吊唁厅、守灵厅、火化厂)、停车场工程-4-
及有关设备购置安装等。(2)五家渠亨丰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陵园大门、神道、环形行车道、步行道、中心广场、莲花湖、十二生肖石雕、军垦历史浮雕墙、假山景丘、石材厂、锅炉房、管理用房、园区内基础设施工程、围墙、园区绿化等工作。
第二阶段 2011年3月至2011年11月主要实施项目。亨丰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完成工程项目:水上曲桥、石雕龙柱、24孝浮雕墙、六合塔、碑亭、弧形长廊、生态园长廊、园区绿化等。
2.迁坟工作。根据五家渠市周边有5处9000座历史形成的公墓现状,为移风易俗,依法规划用地。在火葬区的各单位现有土葬墓地,于2010年10月1日进行全部封闭,在土葬区的各团场原则上只保留一处公益性墓地,其他全部封闭。依据五家渠市规划建设和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要求及城市建设用地的缓急,将在2011年7月1日开始对现有墓地分阶段、分片区整体迁入五家渠军垦生态陵园。
(1)先对五家渠市区内的101团(造纸厂)土葬区进行整体动迁,该区土坟2942座,折合尸骨总数约4419具,根据101团土葬区动迁工作开展情况,逐步、平稳、有序、推进北海公园、园艺场、102团等土坟区的动迁工作。
(2)迁坟费用。坟主按政府统一规定,经测算,每具迁坟安葬费用为1728元,(详见《关于五家渠市迁坟费用的批复》师发改发〔2010〕42号文)预计总迁坟费用760余万元,政府已划拨土地150亩作为迁坟用地,迁坟安葬费用由政府支付。迁出的坟墓,坟主如自主选择五家渠军垦生态陵园经营性区域内安葬,所需费用在购买福位时可抵算政府支付迁坟安葬费用,不足部分由坟主自行承担。凡按政策规定自行迁移到师市辖区以外墓地,坟主也可享受此费用。
-5-
(四)加强公墓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1997年7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25号发布)和民政部《公墓管理暂行办法》(民事发〔1992〕24号),坚持科学规划使用土地资源,杜绝乱埋乱葬。各团场、街道、社区、连队、村庄要在2010年9月至10月,对所辖区内原有墓地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做到落实到人,清查到户。在2010年10月30日前分别向各地民政部门上报登记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墓地数量、占地面积、位置、有主无主等),各民政部门要做好汇总备案工作,统一上报师市民政局。
加强团场公益性墓地建设,严格实行公墓准入制度,从严审批。原则上按规划每个团场只保留一处公益性墓地,其他墓地进行封闭。实行火葬的地区,要坚持循序渐进,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做好广大群众的思想工作,注意方式方法,积极、有步骤地推行。要严格控制殡葬用地,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土葬埋葬遗体,单人墓占地不得超过6平方米,双人墓占地不得超过8平方米;火葬用地,单人墓占地不得超过1平方米,双人墓占地不得超过1.5平方米。要积极推行绿色殡葬。要积极推广墓碑小型化、艺术化、多样化。在火化区,要提高火化率,推行骨灰安葬备案制,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鼓励倡导深埋、撒散等不保留骨灰方式。在土葬区坚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殡葬改革,教育指导广大群众摒弃水泥、石材建坟,保护生态环境的完善殡仪服务设施。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师市各级领导各民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殡葬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殡葬改革不动摇,执行政策不松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师市殡葬改革会议精神上-6-
来,合力抓好殡葬改革工作。
(二)加强领导。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殡葬改革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考评体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带头调查研究,定期听取工作汇报,作出部署,狠抓落实,重点解决殡葬难点、热点问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快推进殡葬改革工作。
(三)明确责任。五家渠市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划分阶段任务,强化责任分工。各有关行政部门和团场、街道要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层层签订责任书,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确保殡葬改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殡葬改革管理领导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工作方案实施和具体业务指导管理,适时向领导小组汇报进展情况,针对关键性、突出性、疑难重点问题及时提出,由领导小组统一研究解决。
(四)加强督查。五家渠市殡葬改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实施方案》阶段性工作检查。并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指导,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推动殡葬管理改革工作。
-7-
主题词:民政 殡葬改革 实施方案 通知
农六师五家渠市办公室 2010年9月9日印发
-8-
第四篇:“改革创新年”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改革创新年”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改革创新年”工作方案,为深化学生管理工作,形成学生管理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学院“校企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院“改革创新年”工作指导意见及工作方案为指导,以深化颠覆性教育改革为统领,坚持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本位,实现在多元、开放条件下对学生的有效、高效管理,切实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实现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二、工作目标
1.形成“工学交替”开放模式下学生管理新体系。
2.强化制度管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3.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作用,实现学生管理由“他律”向“自律”转变。
4.通过班主任能力的提升,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5.建立各具特色的院(系)学生管理模式。
6.建立班主任和学生多元考核评价机制。
三、组织领导
成立“改革创新年”工作学生工作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对各院(系)贯彻落实“改革创新年”学生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目标。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出台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顶岗实习学生班主任跟班制度、顶岗实习学生、班主任评价考核制度,建立多元的考核评价机制,在学生评价和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中增加企业的评价。同时制定学生学习规范、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及检测标准。建立对各院(系)学生管理工作调研制度,每学期一次,建立班主任和学生访谈制度,将每学期一次定期访谈与平时随机访谈相结合,深入了解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方案与措施,形成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建立“工学交替”开放模式下学生管理体系 指导推动各院(系)根据本院系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建立符合本院系特色的学生管理模式。如机电学院、化工学院,冶金与资源学院、纺织系等院系建立学校加企业的管理模式,将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引入学生管理中,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而对于学生分散实习的院系,如交通工程系、电子学院、人文学院等院系实行班主任加企业加师傅的管理模式,打造特色院系。在冶金与资源学院建立“工学交替”学生管理示范区,以此在全院推广。
(三)强化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认真研究学生特点,制定学生文明行为教育管理办法,将文明行为规范化、具体化,制定详细的标准,注重教育、培养,做到组织得力、措施有效、监督到位,同时重视效果评价。通过在电子学院建立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示范区,在全院推广,实现学院高技能、高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建立以“四大组织”为主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 以院(系)为单位建立“四大组织”为主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四大组织建设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前哨”“纽带”“桥梁”作用。通过“四大组织”作用的发挥,实现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由被动管理走向主动管理的转变,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培养目标。
(五)加强班主任、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
全面落实“班主任、辅导员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对班主任的培训、培养力度,规范班主任工作考核管理,尤其是提高班主任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能力。建立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的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同时加强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培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六)加大推优扶弱力度
通过开展多个层面的经验交流、研讨及现场观摩,将学生管理工作突出的、有特色的院(系)的好经验、新做法在全院推广,以此带动学生管理工作较薄弱的院(系),实现全院学生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七)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理论研究。
加强对“工学交替”开放模式下学生管理体系研究,通过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形成理论成果。积极鼓励班主任、辅导员总结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经验,撰写论文。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经验丰富的人员编写相关教材。
五、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该项工作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5月1日至5月20日)
根据学院“改革创新年”工作指导意见和方案,结合学生管理工作实际和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并对各院(系)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各院(系)根据此推进方案,结合本院(系)实际,制定相应的推进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确保此项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5月21日至11月20日)各院(系)根据制定的具体的推进工作方案和细则,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突破,建立健全适应“校企结合”办学模式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形成多元的班主任、学生评价考核机制,各院(系)建立各具特色的学生管理模式,深入推进学生管理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11月21日至2011年12月10日)
对 “改革创新年”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评出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上报学院“改革创新年”工作办公室。
六、基本要求
(一)各院(系)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做到领导重视、责权到位,扎实有效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生管理模式。
(二)各院(系)要按照本方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突出自身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三)各院(系)按照方案的要求,结合工作职能,把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实行定人员、定责任、定进度,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各院(系)鼓励班主任、辅导员积极撰写关于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论文、论著,同时积极申报院级、自治区级以及国家级课题,形成学生管理的优秀成果。
“改革创新年”工作学生工作小组
二0一一年五月九日
第五篇:股级干部管理工作
股级干部管理工作
一、股级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
1、动议。动议的条件是股级岗位空缺、没有超编。乡镇动议股级干部可由书记、分管副书记或组织委员提出;县直机关动议股级干部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或组织人事科长提出。经单位集体会议研究,以单位正式文件(文件格式附后)的形式报送县委组织部(一式两份)。
2、民主推荐。由县委组织部实施。组织部将根据各单位申请,对股级职数情况、拟推荐人员条件等进行审核,并经县委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同意后,成立股级干部民主推荐小组进行民主推荐。
3、考察。由各单位组织实施。考察对象是根据股级干部民主推荐和平时考核情况,由县委组织部与各单位沟通酝酿后,经县委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确定。
考察程序是进行考察预告、考察谈话、形成考察材料、考察组向单位集体会议汇报考察情况。考察结束,各单位要及时将集体会议研究情况及考察预告原稿、谈话记录、考察材料报送县委组织部干部科。
各单位根据需要,可从县委组织部干部科领取考察预告样式、考察谈话记录纸、考察材料样式。
4、讨论决定。县委组织部将在听取各单位考察情况、集体会议研究情况汇报,查阅干部档案、考察谈话记录的基础上,由县委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提出拟任职人选,进行任前公示。
5、任前公示。由各单位具体实施,县委组织部负责公示受理。各单位按照任前公示稿样式,负责做好任前公示稿后,在单位公示栏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公示电话为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电话。
6、任职。在任前公示期间,没有收到群众反映有关拟任人选现实表现问题的,县委组织部将直接下发任职意见。收到群众反映有关拟任人选现实表现问题的,将进行调查核实,反映的问题不影响其任职的,县委组织部将下发任职意见,反映的问题影响任职的,将取消任职。
各单位根据县委组织部的任职意见,下发任职通知。
二、股级干部的任职条件
按照中共闽清县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规范股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通知》(梅委组[2004]10号)文件规定的任职条件执行。
三、股级干部平级调整
1、动议。在股级干部考核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或达到交流轮岗年限要求的,可以提出股级干部平级调整。乡镇动议股级干部平级调整可由书记、分管副书记或组织委员提出;县直机关动议股级干部平级调整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或组织人事科长提出。经单位集体会议研究,以单位正式文件(文件格式附后)的形式报送县委组织部(一式两份)。
2、讨论决定。县委组织部在听取各单位股级干部平级调整情况汇报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和股级干部职数情况及股级职位任职资格条件,由县委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决定。
3、任职。由县委组织部下发任职意见,各单位根据县委组织部的任职意见,下发任职通知。
四、股级干部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各单位可结合考核,每年对股级干部进行考核。考核可采取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形式进行,同时,根据股级干部考核情况及时调整不胜任现职人员。
2、各单位股级干部的提拔调整一年内一般不超过2次。
3、各单位要建立股级后备干部队伍。后备干部一般采取民主推荐或领导干部推荐的方式产生,领导干部推荐要以书面形式推荐,并在书面推荐书上签字。领导干部推荐的股级后备干部人选不是所在单位多数群众拥护的,不能列为后备干部。
4、属于双重管理单位的股级干部任免,由主管方向县委组织部提出拟提拔调整意见,但在向县委组织部提出意见前,需先征求协管方意见,并将协管方征求意见情况同时报送县委组织部。
5、要加大对股级干部的交流轮岗力度。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股级干部要及时予以调整。
6、股级干部领导职数配备,股级单位(科、股、室)3人以下配1正或1副,4至7人的配1正1副,8人以上的配1正2副,人数特别多的,副职可适当增加,但不超过1正3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