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气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电气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参加检修人员必须熟悉供电系统设备原理,明确检修的目的和项目,听从检修负责人的指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凡饮酒、患病及精神不佳者,不得参加检修。
2、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对有人值班变电所,严格执行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停、送电时由负责人送票到变电所,值班人员凭工作票,经查对无误后方可按票操作,严禁他人送电,对无人值班变电所,由施工负责人凭工作票指派有专业经验的电工操作,并由专人监护。
3、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操作时,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停电后,验电,放电,短路,接地,闭锁,并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牌。
4、严格执行工作许可制,值班人员操作完毕,并完成工作中规定的安全技术措施,检查无误后方可准许工作班工作,施工负责人得到准许工作指示,并确定所有该停电的线路设备返送电电源均已拉开,完成工作票要求的安全技术措施后,将工作班人员工作地点,任务,分组情况,记录到变电所专用记录本内,方可向工作人员下达许可命令。
5、严格执行工作终结制度,工作负责人必须检查工作地点,确保无遗留物,通知全部人员撤离,拆除接地线,检查无误后,向工作许可人员汇报,然后持工作票和检修终结报告,向值班人员汇报。
6、严格执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制度,线路设备检修前,必须再一次核实线路,并再次验电,放电,接地,短路。
7、工作前清理现场5米以内杂物,负责人必须指明哪路已停电,哪路已带电,以及工作中注意事项。
8、电气作业人员工作前严禁喝酒,在负责人布置工作人员分工、讲述措施、注意事项、指派各小组监护人等工作时,必须认真听,细心记,并在检修任务书上签名。
9、电气设备停电后,即使是故障停电,未拉开隔离开关前,严禁进入遮栏,未做好安全措施前不得接触设备,设备拆除,接地后,视为有电,再次工作必须重新履行措施。
10、严禁带电工作,施工人员及其所用绳索工具等正常活动范围内不小于1.5米,相邻裸导体必须停电。
11、施工前,由负责人传达本措施,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
第二篇:电气安全工作技术措施
电气工作安全技术措施
在电气设备和线路上工作,尤其是在高压场所工作,必须完成停电、验电、放电、装设临时接地线、悬挂警告牌、装设遮拦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一)停电对所有可能来电的线路,要全部切断,且应有明显的断开点。要特别注意防止从低压侧向被检修设备反送电,要采取防止误合闸的措施。
(二)验电对已停电的线路要用与电压等级相适应的验电器进行验电。
(三)放电其目的是消除被检修设备上残存的电荷。放电可用绝缘棒或开关来进行操作。应注意线与地之间,线与线之间均应放电。
(四)装设临时接地线为防止作业过程中意外送电和感应电,要在检修的设备和线路上装设临时接地线和短路线。
(五)悬挂警告牌和装设遮拦在被检修的设备和线路的电源开关上,应加锁并悬挂“有人作业,禁止送电”的警告牌。对于部分停电的作业,安全距离小于0.7 m的未停电设备,应装设临时遮拦、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等。
第三篇: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绥芬河站货场改造工程
模板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绥芬河站货场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模板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一、木料、钢模、模板半成品的堆放以及废料堆集,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钢模、木材堆放平稳,作业场地避开高压线路。
二、作业场地搭设简易作业棚,修有防火通道,配备消防器材,四周设置围栏,作业场内严禁烟火。
三、钢模安装过程中随时检查工具,如发现松动、脱落现象,立即修好。
四、运输、支立较大模板时,要有专人指挥,所用的绳索要有足够的强度,绑扎牢固;支立模板时,底部固定后再进行支立,防止滑动倾覆;按工序支立模板,当一块或几块模板单独竖立和竖立较大模板时,设立临时支撑,上下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脚手架和工作平台;整体模板合拢后,及时用拉杆斜撑固定牢靠,模板支撑不得钉在脚手架上。
五、用机械吊运模板时,先检查机械设备和绳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吊后下面不得站人或通行;当模板下放距地面1m时,作业人员方可靠近操作。
六、高处作业时将所需工具装在工具袋内,传递工具不得抛掷或将工具放在平台和木料上,更不得插在腰袋上。
七、拆除模板时,应制订安全措施,按顺序分段拆除,不得留有松动或悬挂的模板,严禁硬砸或用机械大面积拉倒,拆下带钉木料,随即将钉子拔掉;拆除模板不得双层作业,3m以上模板在拆除时,用绳索拉住或用起吊设备拉紧,缓慢送下。
第四篇: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贯彻落实国家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动火必须申请,且必须有防火设备、防火措施及相应监护人。适用范围
本项目动火作业主要是二级及三级动火,其中又以三级动火居多;动火器材主要是电焊、气割等(电焊机、乙炔瓶、氧气瓶)。
动火作业定义
在施工项目过程中使用气焊、电焊等焊割工具,进行焊接、割除的施工作业。动火作业分类 一、一级动火作业应由项目经理填写动火申请表和由项目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经公司主管领导和安全技术部门审批,并报公安消防部门备案或批准后,方可动火,动火期限为3天,凡属下列情况之一为一级动火:
(一)禁火区域内;
(二)油罐、油箱、油槽车和储存过可燃气体、易燃气体的容器以及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
(三)各种受压设备;
(四)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割作业;
(五)比较密封的室内、容器内、地下室等场所;
(六)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二、二级动火作业应由施工管理人员在4天前提出申请并附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工地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动火。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二级动火:
(一)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内进行临时焊、割等作业;
(二)小型油箱等容器;
(三)在外墙、电梯井、洞孔等部位,垂直到底及登高焊、割作业。
三、除上列以外,其余场所均为三级动火作业,应由所在班组长在动火前7天提出申请,报项目防火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动火。动火前准备工作:
(一)动火作业负责人持办理好的《 动火作业许可证》到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和监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后,将《 动火作业许可证》交给动火人。
(二)动火作业人员动火前,必须配备动火作业许可证上注明的消防器材及相应防护设备设施并检查相应的器材器具是否完备有效。
动火过程控制
(一)必须持证上岗,无相应操作证人员不得进行动火作业,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动火过程中监火人必须全程监督,不得随意离开岗位。
(二)登高焊接、气割或下方无防护,容易造成火灾事故时,应设接火、挡火措施,若在外脚手架上作业时,更应采取隔板,防止火花飞溅或掉到下面引起火灾,同时安全网应淋水处理,脚手板上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三)严格遵守“十不烧”规定,禁止野蛮施工,并且应保持警惕,细心留意是否有因动火而造成燃烧等现象。
(四)合理使用相应动火器材,特别是使用乙炔及氧气情况下,气瓶与气瓶之间、气瓶与动火点之间必须保持安全距离,且相关安全装置等必须齐全(如防震帽、防震圈、乙炔防回火器、压力表等),按器材、设备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五)动火作业应按动火许可证上注明的区域、用途、及动火级别等进行动火,有变动的应重新申请动火许可证,另外动火期限也应与动火证上相符,逾期必须重新申请。
动火完毕后处理措施
(一)动火完毕后,应采取降温措施,防止死灰复燃,且必须确保无火灾隐患方可离开动火点,以防万一。
(二)使用的电焊机、乙炔瓶、氧气瓶等,动火完毕应关闭电源、阀门,电缆、气管盘卷好后连带焊机、气瓶一起运回指定放置点,不得留在施工现场,防止非相关人员使用。
(三)该动火许可证使用完毕后应交回项目部存档,并注明动火完毕后相应的处理措施。
茂名市茂南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三羊大厦、三羊公馆项目部
2016年4月20日
第五篇: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1)上岗前必须将所施工区域周围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清理干净; 2)检查动火区域周围是否配置有足够的灭火装置;
3)动火现场不准吸烟;施工过程中动火人不能离开岗位,特殊情况下需离
开的,必须将动火装置置于安全状态; 4)动火过程中动火监护人必须监护在动火现场;清除动火地点周围可燃物
资或采取有效的隔离方法,遮盖隔离物应阻燃材料,严禁用塑料薄膜及 塑料、编织布、(泡沫衬垫)等易燃物遮盖隔离。高空动火作业点下方,火星所及的范围内应彻底清除易燃易爆物品;
5)检查焊、割设备是否完好,必须规范放置设备、设施,严禁乙炔横卧,氧气、乙炔同放一处,并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在有易燃易爆、可燃气体(粉尘)、带电、压力式密封(储罐)容器、涂涮过油漆的物体及场所进行焊、割明火作业时。除对周边进行清理外,还必须经相关专业人员现场认可,确认安全后才能动火;
7)盛装过可燃气体、液体和有毒物资的各种容器,必须彻底清洗、置换,确认安全后才能动火作业;
8)作业人员在不了解焊、割物体内部是否安全、是否对相邻部位有影响或
存在危险因素,在未采取有效安全预防措施时禁止焊、割明火作业; 9)动火人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上岗操作证和动火证、并确认安全后才能作业,未经公司消防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更换动火人和监护人;
10)经公司专职消防人员现场安全确认,且由用火单位派有专人在场监护,并准备好相应的灭火器材的情况下,方能在规定的动火范围和限定的 时间内动火作业;
11)动火结束后,应对动火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离
开作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