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何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2010-12-12 11:47:14
如何才能去做喜欢的事情
Paul Graham
翻译: 王亮修订历史
修订 1.0 2006年2月7日
来源:
摘要
本文译自Paul Graham的How To Do What You Love,原文链接为
。欢迎到HowToDoWhatYouLove 讨论本译文。本文来源于拾遗记之家
目录
工作
界限
诱惑
慎重
两条路
致谢
喜欢一件事才能做好它,这可不是什么新想法,用4个字概括:“Do what you love.”(“做你喜欢的事”)。然而,知易行难。
小时候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些。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以为工作和娱乐截然不同。生活分成两部分:有时候大人给点活干;剩下的时间就去玩,随心所欲。偶尔,大人让做的事居然挺有趣,而玩也会有不开心的时候,比如摔倒受伤。但这种情况不多见,通常,干活都没啥意思。既然上学是为了工作,那它肯定也很枯燥。
生活有工作和娱乐两种状态,相应地,人被分成两种,大人和孩子。大人要辛苦地工作,孩子虽然不用工作,但他们得去学校学做一些简单的事,为将来打基础。就像孩子们不喜欢学校一样,大人们也都不爱工作,这似乎显而易见。
老师尤其相信工作没有乐趣可言,这并不奇怪,因为绝大多数教师没体会过教书的乐趣。就像孩子们不能玩躲球游戏(dodgeball),非要背各个省的省会一样,老师也不得不看着这些孩子,不能躺在海滩。谁都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么说并不代表我认为允许孩子自做主张是对的,他们总得学会点什么。但是,如果大人告诉孩子“工作不都是这么枯燥,现在之所以要做些很闷的事,恰恰是为了以后可以选择能带来乐趣的工作”[1]是不是效果更好呢?
在我9岁或者10岁的时候,父亲曾告诉我,只要我喜欢,长大了干什么都行。这话我记得很清楚,因为听起来好像有人告诉我水是干的一样怪异。虽然我不敢肯定父亲想告诉我什么,但肯定不是说工作能像娱乐一样带来乐趣。过了好多年,我才弄明白这一点。
工作
很多人读完高中就开始工作了,所以,大人会在孩子读高中的时候向他们讲些工作上的事,也允许孩子跑去看他们工作的样子。那时我总觉得大人都很喜欢各自的工作,现在回头想想,也许只有私人飞行员才真正喜欢,银行经理肯定不喜欢他的那份工作。
有一种说法,中高层人士都喜欢自己的工作。于是,人们都装模作样喜欢自己的工作,仿佛自己是中高层人士中的一员,否则不仅会影响其职业生涯,而且显得没有教养。
本文第一句话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都要装作喜欢自己的工作。如果一个人只能做好他喜欢的事情,那么,有些人能成功,就是因为喜欢自己的工作。如同在美国,家家户户都有250年前法国国王用椅的不同程度的仿制品一样(尽管主人可能并不太清楚),人们对工作的态度也是在不同程度上、有意无意地模仿成功人士。
假装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做法必定把孩子弄得精神错乱,等他们到了开始思考喜欢什么工作的年龄,绝大多数人已经完全被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的观点所误导。一方面,学校教导他们工作是一种责任,但毫无乐趣可言,工作甚至比上学还辛苦。另一方面,身边的大人却口口声声说他们喜欢工作。孩子们会想:“我和他们不一样,我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不是孩子的错。
学校和大人们不一致的说法使孩子们错误地认为:学校里学会做的事情并不是真正的工作;工作不比学习更糟;要么那些说喜欢工作的大人都在说谎。然而,三种说法全是错误的。
最危险的谎言来自孩子的父母。如果某人选择无聊的工作是为了让全家人生活得好一点――很多人也真的是这么做的――那么他的孩子很可能受其影响,也认为工作挺无聊的[2]。而如果父母能为自己多考虑考虑(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尽管以牺牲全家人的生活质量为代价――译者注),教出来的孩子反而会好一些。热爱工作的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昂贵的房子无法带来的[3]。
读大学时,我才明白养家糊口不是工作的唯一目的。选择什么工作要比赚多少钱重要。虽然人们一般认为工作就是为了生存,但也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故事(比如说爱因斯坦在专利局上班)说明,事实并非总是如此。
如今,工作的目的是为世界做出贡献,同时也要能够生存。可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无法改变自己的错误想法,认为工作中令人痛苦的事情很多。工作中仍然需要不断钻研,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所以,人们不得不强迫自己做这些工作。
如果认为工作注定是件痛苦的事,当工作中出现错误就觉察不出来。这就是我在研究生院学习期间的思考所得。
界限
一个人能够喜欢工作到什么程度呢?如果他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停止寻找。另外,如果他像其他人那样,低估了对工作的热爱之情,又会过早地停止寻找。他或者会听从父母的安排,或者去追名逐利,又或者什么也不做。
一方面,“做你喜欢做的事”不意味着做此时此刻最想做的事,即便是爱因斯坦也会有想喝咖啡的时候,但他会告诫自己先完成手头的工作。
我总是无法理解有些人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以至于其它的事都不想做,因为我从来没有如此喜欢过一份工作。如果我可以选择(a)花一小时做点什么,或者(b)瞬间转移(teleport)到罗马,然后在那里闲逛一小时。我会更喜欢哪一个呢?说实话,都不喜欢。
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几乎每个人都会倾向去Carribbean飘流、做爱、或者享用美食,而不是去解决难题。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有时间范围的。不能是只在某一刻特别想做的事,必须要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比如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
没有成果的快乐是无法持续的,如果厌倦了躺在沙滩上,而又想保持快乐,就得做点事情出来。另一方面,必须得喜欢工作多一点,喜欢享受少一点,要有不做点事就闲得难受的劲头。当然也不能没日没夜地工作,可以坚持工作直到疲劳为止,然后可能想做点别的,甚至只是发呆。但不要把这种时刻当成一种奖励,或者辛苦工作的补偿。
我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如果一个人在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那么不会有什么成就,因为强迫自己工作不可能比别人做得好。
要想工作得快乐,不仅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是令人佩服的事,是那种做完可以说“哇,太酷了”的工作。不一定非得制造点什么出来,学会开滑翔机,说一口流利的外语,都足以让人感觉
很酷,至少是那一刻。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测试自己。
我认为读书就不符合这一标准。除了某些数学书或者实用科学书籍,很难准确说读完一本书后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读书和工作不太一样。只有在实践中运用了读到的知识,才会感觉有收获。Gino Lee告诉过我一个好方法――做一件能让你的朋友说“哇”的事情。但这可能不适用于22岁以下的人,因为他们认识的人太少,碰不到真正的朋友。
诱惑
我认为,一个人不应该在乎别人的看法,除非是他的朋友。不要想着出名,不必太在意众人的意见。能够得到尊敬的人的意见就够了,何必在乎那些根本就不认识的人呢?[4]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5]。出名极具诱惑力,甚至可以让人放弃其所爱,转而去做一些他渴望喜欢的事情。
比如,有些人之所以写小说,是因为他们喜欢读小说,而且发现写小说可以得诺贝尔奖,于是乎他们会想,难道还会有什么工作比成为一名作家更好吗?但是,渴望成为一名作家还不够,还要喜欢写作,喜欢编故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就能赢得声望。然而,做某些工作会带来声望是后来才有的,爵士乐就是一个例子,其它成熟的艺术形式也是如此。所以,尽管去做喜欢的事吧,声望自会随之而来。
声望对于雄心勃勃的人来说是最危险的诱惑,想让这种人办事,只需向其保证一定的声望即可,比如让其做演讲、作序、服务于某个委员会、以及做个部门头头,等等。所以最好的建议就是不要做这类工作,如果它有趣的话,人们就无需使其听上去很美了。
同理,如果同样喜欢两种工作,其中一种会带来更大的声望,那么就选择另外一个。声望会一点点地改变人们的爱好,所以如果自己无法区分的话,那么很可能真正喜欢的是不引人注目的那个。金钱同样使人堕落。钱本身并不危险,有些工作虽然可以挣很多钱,却被人瞧不起,比如电话推销、卖淫、或者人身伤害诉讼。做这种工作的人最终会是那些“只求生存”的人(建议:如果某个行业的从业者这么说,不要做这个行当),有追求的人才不会被其诱惑。真正的危险来自于名利双收的职业,例如从事企业法律或者医学工作。一份既有保障又有前途的工作,再加上一点可以不劳而获的声望,才是对青年人最大的威胁,因为他们还没开始思考什么是他们真正喜欢的。要想知道一个人是否喜欢他正在做的事,就看他会不会无偿地工作,即使不得不做另一份工作以求生存。究竟有多少企业律师愿意在非工作时间免费做他们正在做的工作,而以日常工作糊口呢? 这种方法对于选择从事哪种学术研究工作特别有帮助,因为不同领域之间的差别非常大。大多数优秀的数学家即使当不了数学教授也愿意从事数学研究,另一种情况恰恰相反,有人发表论文,就是想做英语教授,而不是在广告机构工作。即使没有数学系也会有人研究数学,但是如果没有英语专业,以及教学职位的存在,又怎么会有人长篇累牍地发表论文,研究Conrad小说中人物的性别和身分呢?没人会觉得研究这些东西很有趣。
做父母的往往会看重金钱。可以放心地说,孩子想当作家而父母想让其当医生的多,孩子想当医生而父母让其当作家的少。孩子认为父母太“实际”,其实未必。所有的父母对待孩子要比对待自己更慎重,因为作为父母,他们承担风险,却得不到好处。如果八岁的儿子打算爬树,或者10来岁的女儿要和坏男孩约会,父母无法体会孩子的兴奋,但是如果儿子从树上掉下来,或者女儿怀孕了,却要父母出面收场。
慎重
面对如此危险的诱惑,很难找到喜欢的工作就不奇怪了。大多数人从小就相信工作是受罪,不信邪的人也都栽在了名利的诱惑上。那么到底有多少人最终找到了他们所热爱的工作呢?10万,或者10亿。
找到自己爱干的工作是很难的。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肯定很难,所以,不要低估它的难度,同时,也不要因为暂时没有找到而气馁。其实,只要敢于承认自己对工作的不满,就比很多人更可能成功了,那些人还在自欺欺人呢。如果周围的同事都说工作得很开心,而自己却对这份工作一点也看不上眼,那也许是同事在自己骗自己,虽然未必都是,但可能性很大。
做大事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艰苦,因为只有喜欢自己工作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他们根本不需要勉强自己,但是,寻找爱好的过程却得非常认真。有些人特别幸运,他们12岁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然后沿着这条路茁壮成长。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对于更多成就大事的人来说,其职业生涯就像乒乓球的轨迹,他们在学校里学A,工作后做完全不相关的B,最后成名于C。
有时候,更换工作是精力旺盛的表现,但也可能是因为懒惰。通常,你无法区分自己究竟是掉队了,还是在另辟蹊径,即使许多成就大事的人,在最初寻找人生定位时往往很失望。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保持诚实吗?一种方法是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好它,即使不喜欢。这样至少知道自己不是在为懒惰找借口。更重要的是,往往会养成把事做好的习惯。
另一种方法是“坚持实践”。例如,如果想成为一名作家,又不想因为日常工作而浪费精力,那么,就要坚持练习写作。尽管写得不好,但还是要坚持写。只要坚持实践,就会知道想成为作家是不是想想而已。如果写的东西实在糟糕,选择这份工作就不现实。
坚持实践是一种启发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找到喜爱的工作,甄别出那些本以为会做好的工作,最终选择真正喜欢的,就好像水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可以找到屋顶的漏洞一样。
当然,明白喜欢什么工作并不意味着能够以它为工作,这是两码事。有追求的人更要把两者分清楚,喜欢做什么和能做成什么是不一样的。[6]
这一点看得越清楚,内心就会越痛苦,很多人因此降低标准。例如,如果在街上随便找人问问,他们能否和Leonardo画得一样好,就会发现很多人说他们根本不会画画。这更像是一种心理暗示,而不是事实。他实际想说,我不会去干那个。因为如果想方设法让他做画20年,他会为自己获得的成就而吃惊。当然那需要非常刻苦,可能要在头几年每天都得面对失败。所以如果有人说“我不行”,不要相信他。
另一个经常听到的说法是,不能每个人都做自己喜欢的事,总得有人做令人讨厌的工作。真的吗?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在美国,唯一强迫人的方式是征兵,但我们已经30年没有这么做过了,而是一直利用名利吸引人工作。
如果仍然有些事没人愿意做,那么人们就不得不自己做,过去发生在家奴身上的事就是这样。家奴的工作是经典的例子,在公元10世纪时,似乎那份工作总得有人来做。然而在20世纪中期,发达国家已经没有仆人了,有钱人得自己干活。
所以,也许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做,但是谈到具体的某项工作时这么说就不合适了。糟糕的工作可以自动化完成,或者根本就不做,如果没人愿意做的话。
两条路
有一种情况确实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他喜欢做的工作。人首先要生存,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会很难赚到钱。这时有两条路可以走:成长渐进法:随着能力的增强、名气的增大,逐渐放弃不喜欢的工作,选择喜欢的工作。
齐头并进法:做不喜欢的工作赚钱,以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成长渐进法更常用,工作做得好的人一般选这种方法。年轻的建筑师开始时不得不什么活都干,等到他做得很好之后就可以挑选项目了。这种方法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太慢,而且不确定,即使是终身聘用也无法做到真正的自由。
齐头并进法有多种做法,取决于需要用多少时间赚钱。一个极端是白天上班,靠一份工作时间固定的工作赚钱,而在闲暇时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另一个极端是先拼命赚钱,直到不再为钱发愁。齐头并进法用的人比较少,因为需要事先做好周全的打算,而且这种方法更危险。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活的要求也越高,所以为了赚到足够的钱,可能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工作。更糟的是,人可能会被工作内容改变。如果做无聊的事情太久,脑子可能就锈掉了。钱给的越多的工作越危
险,因为需要付出全部的精力。
齐头并进法的好处是可以让人摆脱障碍[7]。职业发展不都是一片坦徒,不同工作之间的差距变化很大。从结构设计工作转行到产品设计工作还有可能,要转向音乐方面就不太可能了。有两份工作的人多一分选择,尽管其中一份只为赚钱。
到底该选哪条路走呢?这取决于你是否明确想做什么,是否擅长分清主次,能承担多大的风险,以及是否有人愿意为你喜欢做的事情付钱。如果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也知道有人愿意为此付钱,那么就选择成长渐进法。如果还不了解自己想干什么,或者不喜欢非黑即白的二元逻辑,那么可以选择齐头并进法,只要你能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
不要太早下决定。很小就知道自己未来做什么的孩子似乎让人印象深刻,就像他们比其他孩子更善于做数学题目一样。可惜,他们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错误的。
我有一位非常成功的医生朋友,她不停地抱怨自己的工作。当有人向她咨询申请医学院事宜的时候,她很想握着他们的手说“不要去”(但是她从没这么做过)。她怎么会这样呢?她在高中的时候就想成为医生,而且她雄心勃勃信誓旦旦,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令人遗憾的是,她甚至克服了对这份工作的厌烦。
结果,她现在的生活实际上是一名高中生为她做出的选择。
年轻的时候,我们相信有足够的信息事先做出选择,工作却是个例外。试图做出选择时,手上只有少得可怜的信息。即使上了大学,我们也很少知道工作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做过几次实习生,但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提供实习机会,而那些提供实习的工作,也不会教你太多东西,就好像做球童不可能学会打棒球一样。
人生规划和其它规划一样,多尝试会有更好的结果。所以,除非十分确定,最好还是选择一份可以应用成长渐进法或齐头并进法的工作。这也是我选择计算机行业的部分原因。在这个行当,做教授也行,想赚很多钱也行,也可以向一些相关专业转行。
尽早从事涵盖面较广的工作也是很明智的,这样就可以很快知道各种工作都是做什么的。相反,极端的齐头并进法很危险,因为无法得知自己喜欢什么。如果一个人做了十年的债券交易商,当他攒够了钱决定不再继续而转行写小说时,却发现自己并不是真得喜欢写小说,却已为时已晚。多数人都会说,这好办,给我一百万,我就能弄明白该做什么。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环境塑造人,离开了自己生活的环境,多数人都会不知所措,看看那些中了彩票或继承了大笔财产的人就知道了。就像每个人都说他们在意财务安全,然而最快乐人不是那些拥有它的人,而是那些喜欢他们在做的事的人。这么看来,有一份明确的计划未必是件好事情。
选择哪条路,是要经历一番思想斗争的。找到喜欢做的工作很难,大多数人都没能做到这一点。即使能做到,也要等到三、四十岁。但是,只要有这个愿望,就很可能会实现。如果知道自己会喜欢工作,就胜利在望了,如果知道自己具体爱做什么工作,就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致谢
感谢Trevor Blackwell, Dan Friedman, Sarah Harlin, Jessica Livingston, Jackie McDonough, Robert Morris, Peter Norvig, David Sloo, 以及Aaron Swartz阅读本文初稿。
[1] 现在,我们做的恰恰相反:当我们让孩子做无聊的事情,比如算术练习,我们没有坦白地说它很无趣,而是假装它很有趣。
[2] 有位父亲告诉我一个相关的现象:他特意向家人隐瞒有多爱自己的工作,当他周末想去工作时,发现说一些不得不去的借口很容易,而不原意承认自己更原意工作,而不是和家人待在一起。
[3] 郊区的情况也差不多。父母搬到郊区,为了他们的孩子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但是郊区索然无味,不够自然,十几岁的孩子会以为整个世界都是这个样子。
[4] 我并不是说只能跟朋友说这些事情,帮忙的人越多越好,但是朋友的意见最重要。
[5] Donald Hall说,那些有望成为诗人的年轻人错误地执迷于发布作品。但是你可以想象,如果
一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一首诗,那会是什么情形,他会在聚会上被当成真正的诗人,尽管他和从前没什么两样。但是,对于其他不知情的人,能不能在权威杂志上发表文章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说,实际情况比Hall认为的要困难。年轻人之所以特别在乎名气,是因为他们想打动的那些大人往往搞不清楚状况。
[6] 就像我们要警惕,事情不会因为我们希望它发展成什么样子就会成什么样子,这是同样的道理。很多人分不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宗教越来越受欢迎就是证据之一。
[7] 一个更形象的隐喻是,以各种工作为节点的图,并没有连通得很好。
本文来源于拾遗记之家
第二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散文
XX签名里写下这样一句话:抓紧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突然觉得时间好不够用,而我的心里好像又有那多想说的话,想写出的东西。在那蠢蠢欲动着,让我的心不能完全的安宁。
今天整个早上是忙碌的充实的,其实之所以如此忙碌也是我自身原因造成的,懒。
起床很晚,洗澡洗头发,然后洗衣服。发现内衣竟然有六条之多,我的天,真是十足的懒婆娘了。真正机洗的衣服不多,好些都需要手洗。两条紧身保暖裤,两条健身裤,一件毛衫,一件健身上衣,还有儿子的一件白色校服,也是得单独用热水泡着洗的。另外还有内衣。
来不及吹干头发了,需手洗的衣服太多了。看洗衣机里的衣服实在太少,把两条健身裤丢进里面。
衣服洗完了,还没晾出去,他在房里叫我,问我昨晚把他的线裤搞好没有。
看来谎言要穿帮了,我只好实话实说,我昨晚没有帮他缝好脱线的线裤。昨晚之所以骗他,只是怕他说我,所以善意撒谎,说弄好了,弄好了。
我不好意思的呵呵笑着,忙说,不要紧不要紧,我马上可以帮你缝起来,几分钟搞定。他笑了,说,快点弄好,我马上起来要穿的。
嗯。看他没有责怪的意思,我说,要不我先把衣服晾好了,再帮你缝,怎样?
他同意了。
晾好衣服,拿起针线和线裤,他问我,你是不是真能弄好啊。一脸怀疑。
切!这点小小的针线活,我怎么不会、会弄不好呢?太小看我了吧,如果这都弄不好,那我还是个女人么。
线裤好了,他起来了。到此时我还没有打开电脑呢,真的有点想。和他说好,他去买菜,他问我买什么菜,我说一个鱼,青菜不要,家里有,其他的自己做决定。他说买藜蒿,买藜蒿就要买肉,于是对他说,就买5块钱的肉算了,可以要卖肉的人帮忙切好。他走了,我也见缝插针打开电脑,来到心爱的虚拟的世界,看了几眼。
他买菜回来了,其他都不错,就是肉全是纯瘦的,炒藜蒿纯瘦肉那怎么好吃呢,还不如不买。问他是否告诉卖肉的人是炒藜蒿吃,他说说了的,那人说瘦肉好。忍不住骂了那卖肉的一句粗话,这不是误人么。
哎,也或许卖肉的人看他这胖,不能再吃肥肉了,所以就卖他瘦肉吧,也有人家的一番好意呢。
家教的事有眉目了,昨天与他在爱文书店买书,看见店里给的购物袋上有关于家教的电话号码。书店人说是华师的家教。回家打电话,有点谱。
刚才他出门接到了那个大学生的电话,下午三点试讲。一个大四的学生,男生,是华师数理学院的。昨天说,每节课35元,时长一小时。
感觉好像有点贵,前年听楼上的一位家长说一节课是20元,时长我倒忘了。家教市场的行情我们确实不是很清楚,昨天打的那个电话,或许是中介,通过中介肯定要多花些钱吧。
没办法了,真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嫌疑了,只要对孩子有帮助,多花钱就多花钱吧。35元好像也不是很多,什么都涨价,家教费也涨了吧。或许有了这第一次,下次找家教会有些经验了吧。
早上洗衣的间隙看了20XX年第一期读者的一篇文章《三生情》,那里面的爱和温暖让我感动,现今社会里还有这样无私的爱吗?
好好看看,争取写一篇读后感出来。
太感人的故事,太让人心动的无私的爱。
终于写出了一些心里想说的话,终于做了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了。开心。好开心!
但,还有,还有的,我只能慢慢找个适合的时机来写出,来倾诉了。
第三篇:看小自己才能做大事情美文摘抄
赵本山是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的院长、本山传媒集团的董事长,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喜剧表演艺术家。他曾连续十五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一等奖,被誉为“小品王”“喜剧之王”和“东方卓别林”。
赵本山曾在贫穷与苦难中挣扎与奋斗。他6岁时母亲病逝,父亲远走他乡,几乎成为孤儿。此后,他开始跟着双目失明的二叔学艺。他勤奋、刻苦,熟练地掌握了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唱小曲和二人转等技艺,特别是弹三弦的功底尤为突出。苦难的童年成了他一生的财富,为其日后的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功成名就之后的赵本山多次接受过媒体的采访,多次说过这样的话:“说实在的,我不是在城里生的,也不是哪个领导的儿子,就是一个农民,而且是最底层的。能混到今天这一步,还不珍惜生活,不珍惜周围的朋友和一切,那我就白活了。我就怕自己出事,掌握不住自己的时候,我就赶紧开车回去了。到老家一看啥都清楚了,我是哪个小房出来的,在哪儿砍过柴,在哪儿有我的同学,长得跟我爹似的……在那种环境下,我有自知之明,心里有足够的满足。我痛苦的童年,恰恰是我最大的财富。我能够对照,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是个啥样。我也不会一说话就是成语,或者老装教授,说实话,咱念那点书真是不够,只是生活教懂了我怎么做人。”
赵本山之所以反复讲上面的话,就是为了经常地提醒自己:不要忘乎所以,永远记住过去。他说:“啥时候都不能忘记咱是个农民,是从山沟子里出来的,是唱二人转的。只有把自己看小了,才能把事做大!”
2006年6月,林志玲应邀到西安为浪琴表做代言宣传活动时,曾与当地的100多位经销商合影留念。身高174厘米又穿高跟鞋的林志玲,在与比自己矮许多的经销商合影留念时,总是双膝微弯,使自己与对方保持一样的高度。就这样,她总共下蹲了80多次。
当时负责营销浪琴表的副总经理张正勋看到了这个细节,感叹道:“我从来没看到任何一个艺人这么做!这就是她的身段,非常软的身段。她良好的修养和谦逊的品格,比靓丽的外表更能打动人心。”
浪琴表的全球总裁也看到了这个细节,对林志玲大加赞赏。因此,这位全球总裁邀请林志玲出席瑞士巴塞尔钟表展的代言宣传活动。正因为林志玲出席了这次瑞士的代言宣传活动,才有机会成为国际媒体注目的一个焦点。
有媒体记者曾问过林志玲:“您是台湾的超级名模,是港台两地的大明星,在内地也有无数的粉丝,为什么能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她回答说:“学会把自己看小,才能把事情做大。”
赵本山和林志玲的故事,都告诉了人们做人与处世的一个重要道理:只有看小自己,不忘乎所以,才能与时俱进,做大事情。
第四篇:《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读后感
《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读后感1摩西奶奶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在我们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中,找到自己发自内心喜爱去做的事情,坚持做下去。让这一点点小小的坚持,带给我们微妙的喜悦。
时光漫长,你想要做的那些事情,最终都能够做成,你终将长成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样子,但前提是,你敢于按下开始的这个按钮,让你的生命能够拥抱你的未来。的确,在这一生中,从小是父母,老师要求我们要做个什么样的人;在长大的过程中,又出现世俗的标准及别人的评价,于是我们就陷在这些所谓的标准,一味地去遵从,却没感到快乐幸福,忽略了内心本我的想法。我们想做的事情,会被各种理由束缚,当我们想开始时似乎又觉得晚了,但摩西奶奶七十几才拿起画笔,80岁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开始就不晚。前提是你按下开始的按键,并坚持,心怀感恩,平和地坚持。
摩西奶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告诉我们幸福的哲学智慧。我们接触的幸福,就是在你轻轻踮起脚尖,轻吻阳光的时候。幸福,就是在你偶尔垂下眼帘,一只蚂蚁从你脚面爬过的时候。幸福,就是在你并不知道幸福的含义是什么时,满心欢喜地都溢满了幸福。
幸福就是简单,纯粹,无欲望。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学摩西奶奶珍惜当下,享受当下,认真地对待每分每秒,平和的包容接纳这人生路上收获的`所有风景,与人生的缺憾和解。
《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读后感2摩西奶奶是美国多产画家之一,她76岁开始拿起画笔,大器晚成。数十年来,摩西奶奶的影响力跨越国界,直至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墨西哥、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给予他们生活与工作中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启示。这本书是摩西奶奶生前的经典之作,全书完美再现了摩西奶奶清新温婉的笔风,她用自己的百年人生娓娓道来,讲述人生的真谛与本质,将她百年的过往感悟缓缓写出,睿智而精练,从容而乐观主义者,犹如一道心灵温泉,给迷惘与困惑中的人带来启示和激励。
摩西奶奶一直以农夫的女儿、工人的妻子、孩子们的母亲这些身份过着平凡而简单的生活,她的一生都是在农场里度过的,日常生活以刺绣为主,闲暇时也会养几只鸡鸭,她说在自己眼睛昏花的时候,无法清晰的看到周遭的事物时,反倒比年轻时更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她想要的生活就是简单安祥,能够专注地投身于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中去,这种喜欢感远比获得物质上的财富更让她感到成就感。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拥有太多的愿望和梦想,但总觉得时间太少,我们总是想做好每一件事情,可是到头来却发现,每一件事情都没有做得完美,其实并不是我们无法好好的实现心愿,而我们没有去小小的坚持一下,而且我们有时也不知道这个心愿是不是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每个人都有选择梦想和开始梦想的权利,不管你有没有天份,只要坚持自己的道路,坚持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全心全意的走下去。不要介意别人怎么说,一旦找到了你愿意为之付出精力和热情的梦想,就不要轻易的放弃。所谓开始梦想的人生之路,不过是柴米油盐的生活中,自己独守的一份执着,坚持保留自己的一片天地。就象我们每天的工作一样,也许有的人觉得续期的工作压力很大,每天都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客户。就会有满腹的怨言,产生一些不良的想法。如果这份工作是你热爱的,你觉得为客户服务是你的职责,也是你心甘情愿喜欢去做的,并没有想获得什么,那么你一定是快乐的!
如果你觉得人生的路很复杂,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进入属于自己的那条道路上,当你找到了自己的路,会感觉到喜悦,就会获得从未有过的力量和勇气,感受你发自内心的强大,实现自我的蜕变!
【《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1.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吧美文
2.做自己最喜欢的事美文
3.做自己喜欢的事的作文
4.做自己喜欢的事散文
5.高中做自己喜欢的事作文
6.做自己喜欢的事的作文400字
7.乐观向上,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励志故事
8.想做的事就去做人生哲理
9.人生只有一次机会作文
第五篇:决定了的事情就要去做——《莲花》读后感
关于《莲花》
对于去墨脱的事情,不得不提到《莲花》,虽然我的决定与这本书毫无关系,但这本书的确是因为对墨脱的兴趣我才看的,也是唯一看过的一本安妮的书,决定了的事情就要去做——《莲花》读后感。
以下贴当时的读后感:
=================================
自从开始看电子书以后,一直有一个如影随形的强迫性思维在不停地怀疑:会不会是不全的呢?
尤其是昨晚看完《莲花》之后,更是加深了这种担忧。
可见这部小说在我眼里看来是有一点支离破碎的,起承转合间有不连贯的突然,所以才让我怀疑它是不完整的版本。
但无论如何,是不会也不想再去求证了。
一直没有看过安妮宝贝的书,许多次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去看,终究都没有落实。这一次完全是因为墨脱,恐怕这会是唯一一篇用文艺的手法描写墨脱的文字吧。当时想要读它,是想对墨脱多一点了解,看完之后发现,不如用这段时间看几篇游记……
真的,在蚂蜂窝看过一个人的游记,他从拉萨到了墨脱,走的是同一条路线——这是一条经典的大家都走的路线,有详尽的文字记录和真实的图片,我当时看得津津有味,而安妮花了大部分的时间来描写庆昭与善生之间的对话,善生讲述那个不知道是否真正存在过的内河,庆昭谈她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各谈各的,互相似乎理解,又似乎毫不理解——这种场景,让我想起了《梦想照进现实》。
不可否认,安妮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有她的独到之处,有些甚至让我非常佩服,但无法忍受的是,这些她都要让它们从一个人的嘴里说出来,我怀疑如果有人一直这样说话,像自言自语又像说教一样不停地说着一些看似深刻实则晦涩难懂的话语,那么这种交谈到底能够持续多久。反正如果是我,如果对方一再地掉书袋抖包袱,我会忍无可忍地开始走神。
她想说的太多,思虑的太多,可惜,真的选错了方式,一开始,不如用一个人独白,或许会更自然一点,却为什么要硬生生装进来一个毫不相干的男人——其实这样的结果是造就了两个故事,读后感《决定了的事情就要去做——《莲花》读后感》。她已经尽力,却还是无法将它们紧密联合起来,只不过是各自有了虚幻的倾诉对象。
还有一个令我不想再去求证的原因,是因为太多的“香烟”、“白衬衣”这样的字眼,她总是让庆昭点了一根又一根的香烟,总是会突兀地告诉你“她(他)穿着一件……的白衬衣”之类,这是她有所隐喻的寄托所在吧?可惜我一见到这样的描写便头疼,所以无法继续看下去……
也许是因为阶级不同?因为我永远不可能成为小资。
也许是我一开始便会错意,我不该期待自己能读到一篇游记。
只可惜自己悟性又太差,对于一些评论家说的什么“对心灵以及人生的苦苦探索”之类,我却无法真正理解,也没有太多的耐心去理解,说到底,我还很肤浅。
不过她对于旅行的心态那种描写,却是很对我的胃口的。特别是对于所谓的“游客”所做的深切的讽刺。对于那些身穿昂贵冲锋衣,有很多这样那样装备的“旅行者”,我和她一样心怀不屑。是的,我一直以为,那些人根本不明白“旅行”是什么,因为他们要的并不是旅行本身,而是一种优越感,一种满足感,就像他们的装备一样,旅行的目的地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工具,他们在“使用”它们,充其量,他们只是在“度假”而已。
所以我会佩服庆昭(除了她那满口的晦涩的人生大道理外,奇怪,安妮明明说这个人不善言辞……),她对于旅行的理解,以及那种苦行僧般自虐的行走与停留,令我向往。
有意思的是,如果你仔细看过这部小说,你会发现中间有一些文字明显地完全与整体的风格脱节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特有的文风,独特到令人一看就知道是谁的手笔。相信安妮的文风是怎样,不必我多说。但中间只要庆昭一提到有些资讯类的东西,那大概是庆昭平时看书或者通过其他途径留意到的,经过她的嘴讲出来,便陡然不像是她自己在说,而像是电脑直接Ctrl+V过来了,不经过她的整理与归纳,所以会与她之前的风格脱节,变得很官方,像在念报纸。
可能又是我太吹毛求疵了吧。但至少,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努力把这些地方转换得自然一点,就像平时与人交谈,就算说起一些自己看到的新闻或者资讯,无论如何也会加工一下,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别人才不会感觉你突然变成了新闻播报员。
习惯用笔说话的人,总是忍不住一下说太多,因为平时说得太少,久而久之,就会有卖弄之嫌。我也无法脱离这样的套子。
所以,暂且打住吧,不说了。
糖卡。2009.03.21
=================================
这些年很少再认真读书,这是一件不好的事。
糖卡。2011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