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同志先进材料

时间:2019-05-12 15:5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川同志先进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川同志先进材料》。

第一篇:王川同志先进材料

王川同志先进材料

2011年11月,他被招录到金城江区人民法院,在研究室负责全院宣传工作与材料、论文、调研报告的撰写以及团支部书记和新农村指导员等工作。他是一位责任心和政治敏感性强,尊重领导,工作尽职尽责的好同志。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优秀团干”。自2011年在金城江法院研究室工作以来,力抓“信息调研、新闻宣传”工作,成绩显著,在他的努力下,金城江区法院2011-2013连续3年荣获河池市法院系统新闻宣传考评第一名,还使该院2011至2013年连续3年取得全市网络直播、裁判文书上网第一的好成绩。他个人荣获国家级媒体光明网的新闻宣传先进个人、河池市、金城江区新闻宣传先进个人。王川同志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7月撰写调研报告、论文、信息、新闻稿件达2265篇,发表在国内重要报刊、媒体文章超过200篇,受到自治区、市、县级表彰共26次,其中团的表彰9次,同时带领金城江法院法警大队团支部获得了自治区五四红旗团支部、自治区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其带领的团支部青年团员黄毅更是获得了2011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王川同志2013年还被评为自治区政法委先进个人、自治区法院先进个人、河池市新农村指导员先进个人。

一、武装头脑 提升理论

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名党员,无论何时何地,他时刻保持与党的政治理论思想一致,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理

1论精神、坚持与时俱进。走进法院,他更以法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已,认真遵守法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积极参加本院组织的各种学习,如:“清廉务实、执政为民”主题教育、警示教育活动,学习党中央的“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严格遵守“五个严禁”以及院、室各项规章等一系列廉政制度。崇尚新风,当好模范。面对形势变化和复杂局面,他始终头脑清醒,辨明是非,崇尚科学新风,抵制歪风邪气,自觉做遵纪守法、努力工作、维护稳定的模范,真正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

二、勤勉敬业 无私奉献

(一)出色完成综合材料撰写及评论工作。他高质量的完成2011、2012工作总结、2013年工作计划、调解典型经验发言材料、大量先进典型事迹材料、全院各阶段工作汇报和部门重点工作汇报材料、各种活动情况总结、2009-2011年鉴的文稿等综合材料的撰写工作、人民网强国论坛网评工作、北海律师炒作案网络舆论网评引导。据不完全统计,2011-2013年完成的各种综合性材料约387份,平均每年增加139%。

(二)认真组织开展调研工作。一是年初,完成了市中院和区委政法委下达的年度调研课题任务,并组织全院年度完成的审判业务调研报告6篇,按时上报市中院。二是组织落实好每年的《中国审判案例要览》案例征集工作。按照区

高院的统一部署,他及时布臵了案例征集工作,并认真进行评审,共上报案例8个。三是组织完成了全区法院学术讨论会论文征集工作,上报论文10篇。四是组织开展年度全院调研工作,并负责完成了全院重点调研课题任务。

(三)大力加强宣传工作。由于负责本单位的宣传工作,他大力正面宣传法院工作、宣传法院形象,宣传法官风采,弘扬法律精神,做好 “公正廉洁、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工作。该院今年1—9月被各级各类媒体采用的宣传稿件共2300余篇,其中报纸286篇,网站近2100篇,电视台(含广西电视台)30篇。其中他本人采写的共超过800篇。由于经常加班,使该院全年共进行网络评论300余次、网络直播632次、新闻发布31次。

(四)全力应对“广西龙江河镉污染”舆论导控工作。在2012年12月和2013年7月,金城江法院分别对广西龙江河镉污染案件进行了开庭和宣判,他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相关的舆论引导,积极的与市委宣传部联系,使得该事件顺利度过舆论的高峰期,据统计,在镉污染的开庭与宣判中,全国同时有160多家国家级、省级报刊媒体、2万多家网络媒体同时对该事件进行报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网、法新社、英国BBC、加拿大华人网均通过电话或现场咨询他有关镉污染的问题,他注重政治大局,把握好尺度,使得该事件没有被相关媒体或个人恶意炒作。

三、勤奋刻苦 迎难而上

王川同志除了平时负责审委讨论会议记录,而且负责团总支的工作、全院新闻宣传、信息工作、各种材料撰写上报工作以及新农村指导员工作。各项工作纷繁复杂,工作量非常大。尤其是今年的新农村指导员工作,为了配合河池市组织的“红卡进百企千村万户”以及“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他经常早出晚归,周末的时间基本用在了到新农村联系点六甲镇旦洞村,2013年1-10月,下村次数达到127次,在他的努力下,旦洞村获得水泥30吨、扶贫款1万余元,简易垃圾车5个。金城江法院的新农村工作多次受到当地老百姓、镇政府、金城江区委组织部的赞扬。为了减轻院领导的压力。平时他都主动配合其他庭、科、室、队开展执行工作、平安综治工作、禁毒宣传工作等,几乎包揽了该院所有的宣传方案起草和实施工作。

四、开拓工作 成绩显现

一是出色完成各类综合材料撰写工作。2013年是综合材料任务比较繁重的一年,由于区委和上级法院开展的活动多、工作部署多,因此需要总结汇报的情况也相应多。他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全院工作为大局,比较高质量的完成了任务。他起草的材料都得到院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圆满完成了审委会的记录,两年来共记录82次审委会议,记录案件193件,每次记录都做到保密仔细,至今没出现任何差错。

三是团总支工作成绩突出,作为团总支书记,他带领金城江法院团总支在2013年9月迎接自治区的检查时,得到了自治区团委检查团的充分肯定,还获得了申报全国“青年文明号”的资格。四是不断拓宽新闻宣传载体,不断加大与电视台、电台的合作,近两年来在广西电视台《法治最前线》播出案列23个,他发动全院通过新浪微博开展庭审实况全程直播活动,目前已直播案件达到432个,他自己每天亲自负责本院微博的更新与舆情导控,让该院各项工作一路直上。

五、心系贫弱为善最乐

对弱势人群,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跟踪帮扶,且都亲历亲为,王川作为金城江区法院团总支书记,深谙这个道理。多年来他一直加强团支部班子建设,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人人有事可做,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局面,就是在团支部班子率先垂范下,团员青年们人人争先,奋发向上,不畏艰险,勇挑重担,涌现出很多感人事迹。

2011年的一场严重的秋冬旱灾袭击河池,为了支援灾区人民抗旱、春耕工作,王川毅然带领法警大队青年干警奔赴六甲镇旦洞村,开展“三送三帮促三保”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帮助旱区人民解决生产生活的各种困难,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

今年春节前夕,为使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快乐的节日,又是王川同志带领青年文明号的团员们专程来到六甲镇中心小学看望留守儿童,开展“情系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为留守儿童精心准备了节日礼物,给他们送去了冬日的温暖。

2013年,金城江区六圩某小学学生张馨(化名),父亲因吸毒、贩毒被判刑,母亲改嫁他乡。因父亲是独子,张馨只好投靠爷爷奶奶。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王川同志以团支

书的身份,号召法院全体团员为张馨捐款,并经常与同事们去看望张馨,除了捐赠衣物文具外,还鼓励她勇敢面对家庭变故,安心完成学业。目前,张馨学习很努力,成绩属中上等。

六、严于律己 清正廉洁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基层法院的干警,他以“公正、廉洁”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目标,在法院工作的3年间,他一身正气、刚正不阿,不谋私利,不徇情,严以律已,廉洁奉公,始终按原则办事,以良好的职业操守维护法律的尊严,以廉洁的形象展示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他时时处处督促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找准自己的人生航标,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充满诱惑、纷繁复杂的社会。埋头苦干,做一个“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踏实践行者,做一名人民满意、组织放心、社会尊重的“人民法官”。

总之,在我们眼里,王川同志是一块真金,放在哪里都会闪光。王川同志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辛勤工作着,他用自己的言行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本色;他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在众多的成绩和荣誉面前,他从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伐,他坚信艰苦奋斗,其乐无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他始终坚持热情服务与严格执法有机结合,充分运用掌握的法律知识周到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化解纷争,为美丽中国做出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第二篇:王力力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个人事迹

王力力同志,现任某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机班班长,中共党员。他十年如一日战斗在污泥处理的第一线上,多次被评为优秀积极分子,是工人群体中的优秀典范。其专业技能在某厂厂中聪颖而出,在公司工会、团委于近期举行的“让理想在岗位闪光”劳动技能竞赛中,他也名列前茅。尽管先进性教育的集中学习已暂告段落,但党员的旗帜作用却在班组发扬开来,他经常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排障抢修。在班组,有困难党员上,有担子党员挑,在职工中赢得了极佳的口碑。在他这面旗帜的指引下,班组人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脱水机班也一度成为某厂厂党员比例最高的班组。

为实现建设“水清岸绿”的和谐某市这一目标而努力,王力力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为党员的先进性做了最好的诠释。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三篇:王双全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双全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2008年,肩负着群众的期盼,有着多年从商经验的王双全通过选举担任了桐城镇王家房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自胜任以来,他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从群众最盼、最愿、最急、最难的事情做起,无私奉献,恪尽职守,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全村实现了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建班子 带队伍 密干群

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坚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建立完善了村委会向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党支部支持村委会工作制度、村务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了“4221”工作法、“三务”公开,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发展成为党员。自胜任以来,共培养积极分子20人,发展党员12名。

解难题 办实事 乐民心

王家房村共有,1600余人,390余户,20多条大街小巷,组与组之间居住分散,地形复杂。为了方便群众出行,改善村居环境,王双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发动组织群众栽树种草,硬化水泥路6公里,水泥路两侧全部挖通,硬化了排水沟,实现了组组水泥路相连。针对本村地形复杂、常住人口多、住村单位多的实际情况,在刘君先的建议下,村里成立了治安队、民调队、巡逻队,坚持每天24小时巡逻,村民有了安全感,多年来村里无打架斗殴、无聚众赌博、无刑事案件发生。

抓经济 谋发展 富民心

针对王家房村干部群众普遍存在“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的思想实际,村党支部一班人在全村组织开展了“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和“理思路、办实事、树形象”大讨论,制定了《人均万元行动计划》,提出了“围绕党建抓发展,抓好发展促党建”的工作思路。由于王家房村位于闻喜县城西南四华里处,涑水河畔,城南大街连接着城西路绕村而过,交通便利,再加上土壤、水利条件好,非常适于发展蔬菜种植业。2008年,村党支部、村委会克服困难,多方筹资102万元帮助村民建成蔬菜大棚35座,并率先在棚内安装了沼气池,沼气进菜棚既实现了废物的转化和再利用,又提高了肥效,节约了蔬菜生产成本。大棚建成后,许多村民当年就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村民每年仅大棚收入就2万元左右,扣除成本后,还有1万多元的盈余。

除此之外,支村委还结合本村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实际,经外出考察和村民大会决定,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开发建设王家房农家乐一条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原来公路两侧的荒地变成了整齐划

一、环境优美的农家乐。农家乐的开发不仅使许多庄户人变成了买卖人,收入成倍增长,而且使王家房村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强管理 树新风 得民心

为了改变村环境脏、乱、差现象,自2008年以来,在王双全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环卫队,制定了门前三包制度,修建了垃圾池,鼓励村民实行生活垃圾定点存放定期清理,生活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村“两委”建立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健全了党员活动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广场等场所,并配齐配全了书本、扑克、麻将、健身器材等各种硬软件设施,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促进了村内和谐稳定。同时为了提高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村里每年定期评比“好媳妇、好婆婆”、“十佳文明户”评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精神文明创建氛围。如今,王家房村在王双全的带领下,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各项工作也赢得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成功之处,与王家房村有一个坚强有力、甘于奉献、能为群众办实事的村班子是密不可分的,其中,更为关键的是有了王双全这样一个好的“领头羊”。我们相信再用不了几年,王家房村将会成为一个更加文明、繁荣、富裕的新农村。

二0一二年六月

第四篇:王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一滴水的精神

——追记镇江市援疆前方指挥组副组长王华系列报道之一

奔腾不息的伊犁河,从冬到春,缓缓流过了千年,滋养了美丽富饶的伊犁河谷。

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一生只是一滴小水珠。

镇江市援疆前方指挥组副组长王华,用自己的生命,将三年援疆之路彻底融入了援疆的时代大潮。

这是怎样的一滴水?至清而平凡,至纯而平淡,但也有耀眼的光芒。

因为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

上善若水

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上周四,记者走进新落成的16层高的四师医院综合大楼,看到这里宽敞明亮,设施完善,与五年前记者来时的印象截然不同——那时的医院走廊里挤满了加床的患者。对比此中变化,来就医的患者纷纷伸出大拇指:现在好。

尽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认识王华,也不知道王华为此付出的心血,但一个实实在在的好消息放在面前:四师医院马上要升“三甲”了。

三年前,在王华的带领下,镇江前指在最短时间内确定了援疆工作计划,并迅速启动,并定下基调:援疆资金要充分发挥“撬动”作用,不求项目“高大上”,一定要用在惠及民生的项目上,让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到援疆带来的实惠和温暖。

两千多年前写出“上善若水”的老子,在《道德经》中还留下另一句名言:功成事遂,百姓皆为我自然。

对王华和镇江市援疆前指来说,项目是哪个地方援建的,抑或是谁出了大力,有多少老百姓知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项目要重教育、重医疗、重民生,要能切切实实地提升四师群众对国家援疆政策的获得感。

2013年底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镇江市共安排援疆资金5.73亿元,实施援建项目50个(不含人才培训单项)。通过援疆项目的注入,师市、团场面貌焕然一新,干部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老百姓的幸福感增强、对援疆工作的认可度提高。至2015年,四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将分别达到3万元和1.89万元,年均增长为15.1%和20.1%;城镇化率由48%大幅提高到65%,非农从业人员比重由26%提高到52%。

新一轮援疆以来,镇江前指还特别重视精准扶贫工作,从2014年以来,镇江前指每年投入援疆资金3600万元,用于支持四师18个团场的畜牧养殖业、种植业、果蔬园艺业、民族工艺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职工多元增收项目。截至2015年底,累计发放贷款贴息4385.97万元,撬动资金6.43亿,全 2 师8%农牧工低收入家庭户均收入由1.66万元/户增长到2.34万元/户,增长41%。

至柔至刚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

弯弯曲曲的伊犁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奔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

当地牧民说:骏马要看一双眼睛,勇士要看走过的脚印。刚到四师,王华就立下誓言:在四师,我不会有什么豪言壮语,也不会有什么英雄壮举,但绝不碌碌无为。

四师东起天山那拉提,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下辖18个团场,从师部到最远的团场,单程距离就有300公里。三年援疆日子里,王华走遍了18个团场。

伊犁有着举世闻名的旅游资源:那拉堤、喀拉骏、八卦城……这些地方附近都有四师的团场和连队。王华去世后,四师宣传部收集的所有团场关于王华的影像资料中,只有工作影像,却连一张风景照都没有。

和王华同住一幢楼、与之朝夕相处的镇江援疆干部说,三年里,王华“没有洗过一次脚、唱过一次卡拉OK、看过一场电影”,他的业余时间就是看书。而除了业余时间,他的精力全部都扑在了工作上。

王华的大学老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孙娟这样评价自己的学生:有原则、有底线,为人很热情,也很谦和。

8月25日,孙娟在四师可克达拉市公安局多功能厅里,讲完《警察公共关系与管理创新》一课后,向在场的300多名民 3 警深深鞠躬。她说,这是她生平讲得最沉重的一课。半年前,王华找到老师,请她不远万里到四师,把当前最先进的公安理念传授给边疆人民,因为公务缠身,她一直没能成行。王华与8月18日因公牺牲后,她来了。“我不能辜负孩子。”言罢,这位两鬓斑白的老人潸然泪下。

王华追悼会举行的8月22日,伊宁市殡仪馆举行了自建成后规模最大的葬礼,500多名各族干部群众赶来参加。人们痛惜王华的英年早逝,更感佩他至柔至刚的人格力量。

心如止水

“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贪者,政之腐也,民之贼也。”王华在日记中摘抄了这样一句古语。在句话旁他写下这样的眉批:廉者即为有德之人,贪者即为不廉之徒。为官就要做有德之官,一心为民,造福于民,惠及于民,唯独心中没有自己。一句话,就是要清正廉洁。切记!切记!!

在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前方指挥部的14个工作组中,镇江前指的情况比较特殊:资金盘子最大、新建项目最多,单体项目金额最高,招商引资任务最重,干部人才数最多,战线最长。面对众多的项目和资金,王华始终心如止水,不该拿的一分不拿,不该要的一文不要,既严格要求自己,同样严格要求所有援疆人员:每一笔援疆项目资金都花在了最该花的地方,每一块砖都砌在了最该砌的地方。

四师医院副院长仇立春说,为了四师医院综合大楼的建设,王华差不多十天不到就要到现场跑一趟,看进度、查质量、找问 4 题、忙协调,无论是工程承建方,还是医院方,谁都“请不动”王华哪怕是吃上一顿饭,更不用说送上一份礼。

说到吃,王华平日三餐都在镇江援疆前方指挥组食堂解决,不多的几个菜都极简单,而且还有个规矩:这顿吃不完留到下顿吃。凡是在这里吃过饭的人都知道,在这儿吃到剩菜一点不稀罕。

讲到穿,王华身上的衣服,没有一件超过200元;一双黄色的皮鞋,从句容穿到了四师,伴着他走过了伊犁垦区的山川草场、团场连队……

在四师,不管是师属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的老总都知道,要想参与镇江的援疆项目,只能凭实力说话,其他的免谈。

“宽阔的河流平静,有教养的人谦逊”,这是当地哈萨克族的一句谚语。“没有架子”,是所有认识王华的人的共同印象。四师军垦路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书记徐凤珍回忆,在办理审批手续过程中,因为中心工作人员的失误,报送的材料出现较大差错,王华没有一点责怪,而是自己动手将材料重新修改,直到符合要求。徐凤珍说:“王华没有一点点领导高高在上的气势,更没有带着资金援疆的感觉,他不像干部,不像领导,就像是我们中的一员。”

镇江日报评论一: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

辛平

镇江援疆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王华的事迹经本报报道后,近日吸引了央媒和全国各地媒体的目光,又被广泛报道。连日来,王华的故事在大江南北迅速传播,吸引了从沿海到边陲众多百姓的关注和点赞。

王华的故事为何感人,因何动人?因为他用自己援疆984天的实践行动,交出了在新时期如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答卷;他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树起了一座优秀共产党员的丰碑,是共产党员“两学一做”的典范楷模。

在“学”上用真功,在“做”上见真章,在平凡岗位上义无反顾地默默坚守,在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王华用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追求和奉献,凝聚起人民群众建设边疆的磅礴力量,把一身忠魂和满腔热血撒在天山大地。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王华无限忠诚!党指向哪里他就奔向哪里,党需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对待群众,他无限热爱,坚持以民为本;对待工作,他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对待家庭,他爱父母、爱妻儿……在党和人民的事业面前,王华毫不犹豫地以小家服从大家,他不讲任何价钱,不提任何条件,克服一切困难,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满腔真情,展现了一名合格党员的先进风采。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王华坚守信仰!“越是到援疆工作收尾阶段,越是要对党、对工作负责,严格要求自己,站好最后一班岗。”王华用一言一行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于党的家国情怀,他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将生命定格在了援疆工作的岗位上。这些都体现了他坚定的理想信念、恪尽职守的优秀品质,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共产党员王华的人生追求,其犹如“泰山”之重。正因为此,中共镇江市委决定在全市深入开展向王华同志学习的活动。

王华认为“我们共产党员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是党的干部。越是边远贫穷的地方,越需要我们为之去拼搏、奋斗、付出,否则,就有愧于党,有愧于群众。”王华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活在新疆各族群众的心中,活在家乡镇江人民的口碑里,活在接力援疆事业的党员干部们的坚守中。

一家人的情怀

——追记镇江市援疆前方指挥组副组长王华系列报道之二

天山呜咽,伊犁河低回。2016年8月18日,一个年轻的身影,永远倒在了天山脚下,永远倒在了援疆路上……

就这样,来不及再度回望这片深深眷恋的土地,他匆匆闭上了双眼;就这样,带着对家人未尽的心愿,他匆匆告别了这个世界;就这样,对同事们的誓言尚在耳畔,他宝贵的生命却永远留在了伊犁河畔……

他,就是镇江市援疆前方指挥组副组长王华。三年援疆路,984天心路历程,王华把一种情怀写进了生活,写进了生命,写进了垦区人民的心中。

“干点温暖老百姓心窝的事”

2013年12月9日,王华告别家乡镇江,奔赴西北边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连绵的天山,高耸的雪峰,热情的新疆人民……让他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生活的人们。

12月10日,王华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是一家人,什么是一家亲”。从此“一家人”成为 7 一种情怀根植在他的心中。直至去世前的一个月,他还再度在工作台历上郑重写下了“一个家”三个字。“援疆,要做主人,不做客人,更不做看客。”王华把新疆、把四师、把垦区当成自己另一个故乡,把新疆人民当成自己的家人。从踏入新疆第一天开始,他就下定决心“援疆,就是要干点温暖老百姓心窝的事”。

入疆前几天是一个过渡时期,没有具体工作任务。然而,进入新疆地界,王华的工作就开始了。入疆第二天,他买了一张伊宁地图,带着第二批援疆的同志开始调研,当天他们在伊宁市步行了3个多小时。

入疆不到10天,王华就拿出了第二批援疆工作的思路和计划,开始项目布局。

在王华的办公室,还留下了7本工作日记,每天满满的行程,记录着他3年援疆之路……

“医疗服务能直接让百姓感受到援疆带来的温暖,所以,我们要多做事,多做好事,不能干坏事。”这是他对援疆医疗队的嘱托。昭苏垦区气候严寒,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很高,很多病人长年忍受病痛,甚至失去了劳动能力。王华了解情况后全力以赴,两天内就筹齐了资金,迅速启动了“阳光行动”,在昭苏垦区开展筛查活动,对患者进行防治科普教育;并挑选出10名病情严重的贫困患者,免费为他们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心手相牵,血脉相连,“阳光行动,温暖百姓,援疆助膝,爱洒坦途”,患者给王华和镇江援疆前指送来了锦旗。

王华生活非常节俭,入疆时穿的一双黄皮鞋已经起了毛,他舍不得丢。对垦区人民,他却十分慷慨。当他获知四师一中有些 8 孩子因家庭贫困几近辍学,在他的提议下,援疆前指的9名成员,分别结对帮扶一名孩子,直至高中毕业,每年资助2000元。两年前他资助的学生伊力米努尔今年考上了大连海洋大学,还未及向他报喜,王华却走了。忍着悲痛,伊力米努尔执意发出了一条希望天堂能够收到的感谢短信——“王叔叔,在你的帮助下,我已完成高中学业,考入大学……非常非常感谢您……”2014年8月,王华联系了丹阳一家企业捐赠10万元,资助了当地50名孩子;当年,他组织前指精准扶贫活动,给予71团6名学生每年5000元的资助,其中有3名是少数民族……一次次援手相助,一次次爱心奉献,王华把对新疆人民的爱揣进了自己的心窝,融进了自己的生活。

三年,在王华和镇江援疆前指的共同努力下,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完成:可克达拉高级中学一期工程竣工;对口援建的近5000套保障性住房,让更多的团场职工住进了高品质住宅小区;养老院、运动场、社区服务中心等一系列公共项目建成使用……

爱一方水土,必须融入这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王华的办公室里,保留着许多他生前看过的书籍。入疆以后,王华给自己定下了三年看100本书的目标,他最爱看的就是新疆的历史和民族宗教史。每隔几天,他总会找兵团四师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程相申聊聊读书心得,一杯清茶,一沓他写的关于当前新疆民族、宗教问题的思考和感悟……于是,许多援疆工作的思路、方法就在这样的聊天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今天特别特别想家”

新疆伊宁,4000多公里外是江苏镇江,那里有王华牵挂的妻儿和年迈的父母。他在伊宁宿舍橱柜门上留着的一首《静夜思》,道出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今年是王华援疆的第三年,“不知道为什么?今年感觉时间走得特别慢。”王华曾这样告诉同事。就在去世的前一夜,他还对妻子王翔说:“今天特别特别想家,很寂寞,还有120多天就可以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援疆工作,可以回家了,你放心。”

离家时,孩子还小,王华对着妻子有很多的抱歉,他在电话里对妻子说:“儿子小学是你管的,回去后,初中和高中的学习培养都交给我吧。”然而,从来信守承诺的他,这次却食言了。

在伊宁市军垦花苑9号403室,王华的宿舍,一套架子鼓静静地安置在客厅一角,没有安装好的零件摆放在一旁,这是王华要装给儿子用的,等儿子用完,他想捐给当地学校;然而,架子鼓还没装完,他却走了……

2016年7月,王华全家来伊犁探亲。接机、送机、吃住全部自费,王华在旅行社给亲人们报了名,公家饭一顿不吃,公家钱一分不拿。“王华,是一个内心特别阳光和纯净的人。”程相申说:“王华手上管着2亿元的援疆资金,可他从不接受老板请客送礼,他不沾这些。”王华也曾和他讲过,“我不缺吃、不缺穿,我要把这个小官做干净,不能让别人戳我的脊梁骨。我到新疆来,就是要把援疆工作做好!”探亲期间,忙碌的他只陪亲人们吃了一顿饭,因为他“要把三年的援疆项目全部完成,不留尾巴给别人”,而这顿饭竟成了王华陪亲人们吃的最后一顿饭。

无情未必真豪杰。王华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人,在他的日记里,几乎每一个星期日都有一个固定安排,那就是给家人打电话。在2013年12月22日的日记中,他写下了,“给妈妈、新桥妈妈打电话”;细心的他还在一旁注了两句,“新桥妈妈的生日;第二天是姐姐的生日,50岁”。

“我一定要把他们平安带回去”

2013年12月,王华作为第二批援疆干部的副组长,带着39名同志一起入疆。在车上,他曾说:“兄弟们,我们是39个人一起来的,三年后,我们要一个不少地都回去。”他对妻子王翔说得最多的也是,“我一定要照顾好这些援疆的兄弟们,人是我带来的,我一定要把他们平安带回去”。

在王华的日记本上,记录着第二批援疆干部所有人的姓名;援疆干部孤身在外,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他要求上班要电话报到;由于第二批援疆干部中,许多人直接进入四师各个团场做联络员,王华的足迹也踏遍了全师18个团场和大部分连队,行程14万公里……

兵团分区管委会副主任董文生的宿舍在王华楼上,平时王华总会亲切地喊他“老哥”或是“董先生”。董文生回忆说,援疆有三苦:奔波、孤寂、工作压力大。基本上是星期六肯定不休息,星期日休息不肯定。有时工作不顺利,心情不好时,王华会主动找他聊一聊,总会宽慰他说,“以后回想起来,我们一定会十分珍惜这段时光”。今年6月,董文生高烧七天不退,王华知道后,立即上楼敲开房门,送他去医院就诊,并一直关注他的病情,直至痊愈。

“同一天来,要同一天回;同住一幢楼,同干一件事,同样的历经让我们的心靠得更近。”董文生说:“我爱人来探亲,他总是嫂子长嫂子短,8月18日,我爱人知晓他离世的消息时,当时就在电话里痛哭起来。”

……

王华走了,一副副低垂的挽联,诉说着人们对他的哀思;一声声深情的呼唤,倾吐着人们对他的怀念。王华走了,但他留下了一腔爱新疆、爱人民、爱家人、爱同事的赤诚情怀,这是一位七尺男儿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

镇江日报评论二:平凡之中彰显大爱

辛平

王华走了,但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留下了一家人的家国情怀。

在王华的事迹中,虽然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生死抉择,似乎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惊世之举;但正是他在援疆工作中细致认真地做好平时的一点一滴,以实干、廉洁、奉献的精神积木成林,才在平凡中彰显了大爱,诠释了一位共产党人的真金本色,让我们大家觉得可亲可敬、可感可学。

王华是援疆干部中的优秀代表和杰出典型。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待工作,王华兢兢业业、敬业奉献。所以这三年时间,他跑遍了l8个团场和大部分连队。984天,王华一刻不停地苦干实干,因为他要在援疆的三年里,把定下的项目挨个完成,不留尾巴给别人。

王华不仅能干事,而且不出事:经手资金2亿元,他没有一分钱出问题。送红包、拉关系……这些从未让他动过心。王华严于律己、始终保持着清廉本色,他要求自己干干浄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因为他牢记自己是党的干部,立党为公,就要抵挡得住种种诱惑,不能在金钱等问题上犯任何错误,让援疆工作留下污点。

一个人少了私心,就多了公义;走出小我,则能成全大我。尽管王华特别特别想念家人,对亲人也有很多的愧疚。但他的家人来伊犁探亲时,王华没有动用手中的权力为亲人谋取丝毫私利,王华的亲人没吃公家一顿饭,没花公家一分钱,全部都是自费。这点看似小节,实则难能可贵,防腐拒蚀的本色正是因为在这些小事上能够始终坚持,清正廉洁的“长城”才会铸就。

王华把对亲人、对家乡的爱深深埋藏在心底,他把大爱献给了援疆事业。带着对亲人未尽心愿的遗憾,带着对妻儿未能兑现承诺的歉意,王华在援疆路上以身殉职,但他把一个优秀共产党员、援疆干部的品行、干劲、知识和智慧,永远留在了天山脚下,在祖国的西部边陲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

王华无怨无悔,王华平凡伟大,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援疆大爱之歌。

一首诗的意境

——追记镇江市援疆前方指挥组副组长王华系列报道之三

伊犁,古称乌孙,汉唐以来,一直为众多诗人吟诵,这是一座诗的城市。

李白、常建……无数文人为伊犁倾心,留下千古传诵的诗篇。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用诗来形容:诗一般的风景,诗一般的国度,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年华,诗一般的时代……

来自诗词之市镇江的王华也爱诗。在他宿舍的门背后,床头前,到处贴着诗词,和四师的干部还会交流写诗、读诗的心得。

诗和书,构成王华的精神世界。他更是以生命为笔,书写了一首援疆路上的壮丽诗篇。

10月18日,兵团党委决定追授王华同志“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援疆干部”荣誉称号。

诗意何处?和人民同心

作为艺术的通称,可以说一切艺术都是诗:音乐是诗,绘画、雕塑是诗,建筑是诗……

作为自然美的代名词,蓝天白云是诗,桃红柳绿是诗,海上明月是诗,大漠孤烟是诗……

诗的意义还在于,它是人类观照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

对王华来说,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就是他诗中的必有之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王华日记中常常出现的一句话。在伊犁垦区工作的近1000天里,他多次对人说,每当看到为兵团事业发展奉献了一生的老军垦时就会想到自己的父母;每当看到学校的孩子时,就仿佛见到自己的儿子。平常有空时,他会去四师可克达拉市干休所和四师可克达拉福利综合服务中心,看望在那里的老军垦们,同他们聊天、拉家常。

四师的军垦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去年5月开工建设,当年竣工并投入使用。项目建设期间,王华每次到现场都会说,要用好援疆资金的每一分钱。

中心落成,为辖区4万多居民提供服务。居民商艳婕说:“卫生服务中心的建成对我们居民来说真是方便了很多,离家近了,带孩子看病不用跑大老远了。很感谢援疆干部王华,谢谢他为我们做的这一切。”

四师七十一团双语幼儿园团长秦毅说:“我们幼儿园建成后,是本地最好的幼儿园。这么好的设施、设备和教育环境,和王华同志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四师可克达拉对口援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加那提说:“我给王副组长送了近3年的报纸、文件,我的工作之一就是定期清理他办公室的报纸、杂志,但我每次到他办公室都看到他已经清理好了,他认为让我清理是麻烦我。”

岂止是四师,在丹阳、在句容,太多太多的普通群众,都忘不掉这个热心快肠的普通民警、低调踏实的乡镇书记、亲切随和的副市长……

让我们再次重温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中的名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诗眼何在?与时代同进

与时代同进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敢于担当。

1975年11月,王华出生在丹阳市丹北镇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1994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时本可留校,他却选择了回家乡工作。从普通民警到组工干部,从乡镇领导到句容副市长,他一步一个脚印,每个岗位都争取做到最好。王华先后推动丹阳埤城镇获评全国环境优美镇,推动珥陵镇建成镇江市首家五星级农机专业服务社,经验在江苏省推广。在句容市工作期间,他积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力地推进苏南教育现代化县级示范区建设,创成国家文化示范县。

援疆期间,他作为指挥组主持日常工作的副组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带好班子、管好队伍。由于成绩突出,王华连续两年被评为兵团对口援疆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援疆干部。8月31日,四师可克达拉市党委追授他师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群众的心里,掂得出一个干部的付出和分量!而身边的同事说,援疆三年,王华总有一份“功成不必在我”的淡然。

王华的电脑里一个名为《每日读书》的文档中记录了他的读书情况:2014年读了26本,2015年42本,2016年24本,共92本,每本书的书名和编号都很清楚。按照他三年前的计划,到3个月后援疆结束时,完全可以读完100本书。

王华在一篇学习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论述的读书笔记中写道:“把理想信念当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体现了总书记高超的智慧。巧用一个‘钙’字,就把理想信念这个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拉近了与每个人的距离。”

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援疆,是王华读书的一个重点。他精读了《新疆“三史”教育简明读书》、《新疆史鉴》、《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研究》、《新疆的历史及民族与宗教》、《新疆五十年》等十几本著作,还经常和四师的干部交流心得。

在王华看来,说话是人与人交流最基本的方式。倾听对方,才能了解对方,才能开展工作。汉族学生、干部不懂少数民族语言,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短板。培养大量懂少数民族语言的学生、干部,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这些极有见地的观点,引发许多干部的共鸣。

诗魂何归?共家国同存

今年7月,王华全家来伊犁探亲,送机的时候,从没给妻子王翔送过什么礼物的王华悄悄从口袋里摸出了一个玉坠。“这3年你辛苦了,新疆的和田玉代表平安和谐,你们安心等我回家。”

而今,玉坠尚在,王翔泣不成声:“王华一直是个信守承诺的人,但这次却突然离开了……”

王华去世后,四师的许多诗歌爱好者,写出大量诗歌怀念王华,前不久出了一部诗歌专辑。伊犁垦区的一位诗人在追怀王华的一首诗中这样写道:“你化作一缕英魂离开了人间/若昨天才微笑着告别/你温暖的双手还握着我的梦想/风吹过来/睫毛挡不住寒冷/我的心里瞬间溢满了泪水……”

随手翻开王华留下的日记,2014年9月16日,上面写道:早上,陪同江苏省质监局领导去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调研,下午前往六十二团、六十四团调研,七点钟返回伊宁 17 市准备去医院看病,但时间来不及了,晚上了解可克达拉市高级中学建设项目情况……

记载着满满行程的七大本笔记作证:984天的援疆之路,王华没有荒废过一天;

拔地而起的楼舍,引进项目轰鸣的生产线作证:王华的心血正化为援疆大潮的浪花,奔腾在伊犁河谷;

继承王华遗志的38位战友,正用自己辛勤的工作、用自己的业绩和作风作证:王华没有走!

魂留天山,丰碑永存。

著名作家史铁生说过,“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的任何行为和事业,本无失败可言”。王华的精神,就是这样和事业、与家国一道永生共存。

王华在一首小诗中这样写道:我喜欢伊犁,塞外的风是敏感的,冷暖是热烈的/我喜欢伊犁,不是我来自江南,而是我从江南来。

镇江日报评论三: 两地江南一样初心

辛平

王华爱诗,诗和远方,构成了他朴实的精神世界。

从江南水乡来到塞上江南,王华为自己制订了三年看一百本书的目标。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为什么不作出一些更轻松的选择呢!因为王华不忘初心,他读书学习的目标也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援疆工作。王华最爱看与新疆的历史、民族、宗教有关的书籍,他还精心梳理出了有自己思考和感悟的读书笔记。

带着问题读书,在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腹有诗书气自华,王华身上折射出勤思善学、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学有成效,才会做有实绩。正因为王华坚持学习,才能精准把握援疆特点,密切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完成任务。王华更有“援疆不当客人,要做主人”的决心,所以才能为当地百姓、为民族团结踏踏实实做好事、多做事,让工作更贴近民生,让项目向民生倾斜。

在学习和实干中,王华也在不断地自我完善和提升自己,让个人的品行得到升华。很多时候,多一点仰望,多一些坚守,实现更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其实并不遥远。援疆路上坚守信念,两地江南一样初心。王华感人肺腑的事迹回答了援疆为了什么、援疆做些什么、援疆留些什么的命题。

王华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最终定格在了援疆工作岗位上,但他不负组织重托,不辱神圣使命,干出了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从王华的精神世界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和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正如一些媒体所赞扬的,浩气存天山,英魂守边陲,王华好比一朵圣洁雪莲,他活着是援疆的旗帜,倒下是援疆的基石。

当前,镇江人民正在为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扎实奋斗,面对新要求和新使命,我们要像王华那样不忘初心、守望誓言,要把向王华同志学习活动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做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各项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提振精神、创新实干,奋力推进“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努力谱写好“中国梦”的镇江新篇章。

夏锦文在学习王华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强调

让镇江大地更多涌现王华式的好干部

本报讯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昨天上午,市委召开学习王华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市委书记夏锦文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把学习宣传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深入学习宣传他忠诚、为民、担当、朴实、清廉的崇高精神,力求取得可观可感的效果,让镇江大地更多涌现王华式的好干部。

连日来,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国上下引起巨大反响。座谈会上,新疆可克达拉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程相申介绍了王华同志援疆期间的先进事迹;镇江援疆工作指挥部代表、同事代表、媒体记者代表以及市级机关干部代表,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王华同志生前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会人员深受感动和教育。大家一致认为,王华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奋敬业、无私奉献,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书写了真情援疆、精准援疆、实干援疆的感人篇章。在他身上,鲜明体现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生动展现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忠诚干净担当的内涵,深度契合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导向,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20字好干部标准的现实样板,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模范表率。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值得广大干部群众怀念和学习。

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夏锦文说,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推进、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广泛开展之际,20 沉痛悼念和深切缅怀身边的先进典型王华同志,十分有必要,特别有意义。他指出,要深刻认识学习王华同志的目的所在、价值所在、意义所在。王华同志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大典型,要在全市兴起学习宣传王华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号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以王华同志为旗帜和标杆,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王华事迹为援疆工作和精准扶贫提供了宝贵经验,要通过广泛地宣传和引导,鼓励推动更多青年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锻造一支可以担当重任、能打硬仗的扶贫干部队伍。王华精神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要进一步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打牢决胜全面小康、深化特色发展的共同思想根基,激发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的强大力量。

先进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夏锦文强调,要深入学习王华同志怎样为官、怎样做人、怎样做事。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大爱无私地为民情怀,敢于担当、敬业奉献的责任意识,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的朴实作风,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党员本色,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修身正己、履职尽责、干事创业,把“王华精神”的丰富内涵领会到位、把握到位、学习到位。

夏锦文要求,要自觉运用“王华精神”改造思想、引领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王华精神”与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确保达到“学有实效、做有实绩”的目标;把学习“王华精神”与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相结合,重实干、出实招、求实效,真正体现“扎实奋斗”的要求;把学习“王华精神”与做好当前工作相结 21 合,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干出“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奋进态势,同时抓紧谋划明年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以良好状态迎接省党代会召开。夏锦文最后指出,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履职尽责,率领“一班人”、带动“一层人”、影响“一群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要求,抓好落实,注重实效。要以学习王华同志先进事迹为契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关心关爱援疆援藏干部,推动各层各类先进典型竞相涌现,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童国祥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李健宣读《中共镇江市委关于追授王华同志镇江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市委常委、秘书长郭建出席会议。(记者 胡建伟)

镇江日报评论四:以王华同志为标杆

王华同志是援疆干部的表率,“两学一做”的典范,他让我们的思想境界得到洗礼、人生价值得到升华。

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不仅能打动我们、感染我们,更能影响我们、改造我们。王华同志无论是为官为政,还是做人做事,在他的身上都能体现出忠诚、为民、担当、朴实、清廉的高尚品质和精神。以王华同志为标杆,我们要学习他严于律己、实干担当的品格,学习他创新争先、勤学善思的作风,学习他以民为本、亲和待人的情怀,学习他大公无私、廉洁做事的本色。

以王华同志为标杆,学习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就是要掌握精髓、坚守底线,在各项工作实践中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努力把先进事迹转化为先进实绩。结合当前“大干一百天”的 22 工作,我们不妨用王华同志这面镜子仔细地观照一下,我们的思想境界与王华相比有多大差距,我们的工作实绩与王华相比有多大差距,我们的精神状态与王华相比有多大差距……找到了差距,就能找到存在的短板,找到奋进的目标,我们的工作就自然会和浮躁、拖沓、平庸、温吞水之类的不良倾向告别。德不孤,必有邻,以王华同志为标杆,我们就会多些忧患意识,多些问题意识,多些进取意识,多些创新意识,让我们能够紧张快干起来,自觉自愿地去争先进、当优秀。

让我们以王华同志为标杆,把学习王华同志先进事迹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更好结合,与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更好结合,在实现“强富美高”新镇江的实践中奋勇争先,激励前行!

市委决定向王华同志学习

学习他的政治品格、责任意识、为民情怀和党员本色

援疆干部王华同志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为学习宣传王华同志先进事迹,激励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奋力推进“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10月14日,中共镇江市委决定,在全市深入开展向王华同志学习的活动。

《决定》指出,王华同志是援疆干部中的优秀代表,是“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中的杰出典型,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的楷模,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体现了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优良作风,充分体现了广大援疆干部心系民族团结稳定大局、全心全力推动边疆发展的精神风貌。

要学习王华同志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他将崇高的理想追求融入到援疆事业中,团结带领援疆成员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不辱援疆神圣使命。向王华同志学习,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决听党指挥,以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团结带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为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奋斗,努力谱写好“中国梦”的镇江篇章。

要学习王华同志敢于担当、敬业奉献的责任意识。三年时间,他跑遍l8个团场和部分连队,开展有针对性的援建;他主动担当,积极推进本不分管的招商引资工作,为可克达拉的发展装上了“助力引擎”。向王华同志学习,就是要在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困难面前无所畏惧,大事难事勇挑重担,努力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要学习王华同志心系群众、大爱无私的为民情怀。他始终心系四师可克达拉市群众的疾苦,促成我市20多个部门与四师可克达拉市相关部门结对,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向王华同志学习,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干为导向,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学习王华同志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党员本色。他平常工作生活中低调朴实,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始终保持清廉本色。向王华同志学习,就是要自觉强化党性修养、净化道德品行,恪守党纪和国法双重底线,干净做事、清白做人,努力塑造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决定》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向王华同志学习的活动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做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各项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提振精神、创新实干,在全市上下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奉献、竞相发展的局面。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王华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生追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凝心聚力推进镇江“生态领先、特色发展”的各项实践,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奋斗!

第五篇:王汉清同志先进材料

王汉清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来源: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王汉清,男,现年46岁,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湘潭地区农校农作专业,1982年至1988年在浏阳市镇头区农技站工作,担任技术员,1989年至1990年在永安镇农技站工作,任站长,1991年调浏阳市种子公司,任业务经理,1992年至1995年在浏阳市北盛区农技站工作,任站长,1995年撤区并乡后,回永安镇农技站工作,担任站长至今。

在基层农技推广战线上工作二十多年的他,撒下了辛勤的汗水,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以及农民朋友的高度评价。90年至94年每年被浏阳市农业局授予先进工作者;1991至1995年都被省农业厅授予发行《湖南农业》、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先进工作者;94年被长沙市农业局授予优秀区农技站长;97年被长沙市政府授予引进推广旱育秧栽培技术先进工作者;99年至2007年连续获浏阳市政府嘉奖,99年至2007年连续被浏阳市农业局授予优秀农技站长,2007年3月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2007年4月8日人民日报以“农民认他作兄弟”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2005年被中共永安镇委员会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并先后当选为浏阳市第九次党代会代表、永安镇第二届人大代表。98年至99年2次获湖南省农业丰收奖壹等奖,2000年获长沙市丰收计划壹等奖,2003年获湖南省丰收奖贰等奖。

人们常说:“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近年,随着农技推广职能的转变和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在王汉清的脑中思考的最多的就是队伍的稳定、事业的发展、职能的转变。可以说他是煞费苦心、呕心沥血。由于农技体系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基础,按照体系建设要围绕稳定、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在他的带领下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基层农技体系的管理和改革,二是农业科技服务信息体系建设;三是探索农技服务产业化的思路,这些开拓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走在长沙市的前列。

浏阳市永安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农业要发展。首先,提高粮食产量,要提高粮食产量必须更新观念,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更新耕作技术,特别是在新技术推广和新品种超级稻的引进示范上,王汉清同志呕心沥血,多次到外地考察、学经验。长期与示范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认真记录新技术的优缺点,新品种的播种、移栽、管理及效益分析情况,并整理资料,觉得可靠了,再组织大面积推广,在推广中仍坚持实地指导,带领全站员工手把手的教,使农民学懂、弄通、会用为止。由于新品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永安镇连年实现了丰产丰收。

1992年,他引导农民推广旱育秧技术,充分发挥旱育秧根系发达,秧苗素质好的优势,提高早稻产量。经过三年努力,在全区普级推广,直接为农民增收粮食达5000吨,使农民人均年增收达60余元。1995年开始,他又大胆地引进

推广旱育软盘抛秧技术,经过二年的推广,农民全面接受,彻底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历史,大大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同时由于软盘抛秧栽培,保证了大田秧苗抛栽密度,进一步提高了粮食产量,每亩可为农民增产40公斤稻谷,并大大节省了劳动用工,农民得到实惠。96年以来,他积极引进优质品种,大力推广早、晚稻优质稻。几年来,他先后引进早稻品种浙733、湘早籼31号、香两优68、湘早143等30余个,晚稻品种V644、V111、V198、金优207、新香优80等20余个,为永安镇优质稻推广和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全镇早稻优质稻面积由1995年的28%发展到2007年的95%,中、晚稻优质稻面积也由1995年的10%到2007年达到80%,实现了大幅度提高。

2000年开始,他始终坚持把基地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基础来抓,积极推进了粮食、烤烟、花卉苗木、蔬菜、水果等基地建设,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几年的努力,全镇粮食与经济作物之比由2000年前的8:2发展到现在的5:5,形成了优质稻、烤烟、蔬菜、花卉苗木、优质水果等五大主导产业基地,种植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2002年永安农技站承担了国家863项目—超级稻高产栽培示范工作,先后抓好了HYS-1/F4911、38S/208、金优611、88S/0293、Y两优1号等超级稻百亩示范片10余个,每一个示范片,他总是身体力行亲临指导,认真搞好观察记载,不断实施技术创新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经过努力,超级稻示范工程在永安镇取得了辉煌成果,多次创造了超级稻低海拔稻区超高产栽培的示范典型,为超级稻第二期目标的实现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在正朝着超级稻第三期目标奋力拼搏。

2002年6月在省农业厅、市农业局的关心、支持下,他积极创建永安镇农业科技示范场,示范场面积16公顷,其中9.33公顷为花卉苗木盆景示范区,6.6 公顷为水稻高产生态示范区,经过几年来的精心运作,该示范场已成为优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推广农村实用技术的田间学校。2003年7月国家农业部授予“湖南省浏阳市永安农业科技示范场”,在农技推广及优化产业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4年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促使粮食恢复性增产,由国家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粮食局四部委联合组织实施的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于2004年正式启动,永安镇被列为全省核心试验区,在项目专家的关心、支持下,王汉清同志带领全站员工脚踏实地,认真实施,经过三年努力,形成了核心试验区面积4000亩,示范区3万亩,并配合专家做好30余项试验研究,较好地完成了该项目下达的各项试验示范任务和集成研究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2006年经省部级考察,2007年-2010年继续作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第二期核心试验区,2007年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作为“种三产四”重点示范乡镇。2009年6月12日温家宝总理亲自到该基地进行考察,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在他的带领下,创办了“湖南浏阳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协会”,“湖南隆平米业永安种粮专业合作社”,农技站成功流转土地1038亩,为我市现代农业新一轮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20多年来,王汉清同志始终扎根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贴心为民,风里来雨里去,从不计个人得失,推广适合本地农业发展需要的适用技术80余项,同时,永安镇农技站在他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固定资产200万,营业门市9个,仓库500平方米,试验基地2个,面积1000亩。农技站经济实体不断壮大。永安农技站连续10年评为浏阳市“十强农技站”,先后荣获长沙市“秀龙杯”先进单位、长沙市示范乡镇农技站。

王汉清同志多年来把农村当成科技人员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他把农村当成了丰富自己知识的课堂,不论在田间,还是在瓜园、果园,他都毫无保留地向农民传授技术,农民朋友提出的一般性、常规性的技术问题,他都耐心一一给予解决,但是有些新技术、新品种,外地的新经验,在永安当地能不能适应?他便及时翻阅资料,认真钻研,把这些技术难题和自己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分门别类地记录在本子上了,硬是一些解决不了的难题,他及时向上级专家请教,非要寻求得到解决方案不可。

王汉清,这个农家出身的农艺师,血管里流淌着农民纯朴、勤劳、善良的血液,他对辛勤劳作的农民兄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把黄土地当成自己默默奉献的人生舞台,强烈的事业精神和高度工作责任感,使他成了农民朋友最信赖的人。刮大风,他担心的是果农;下大雪,他关心的是菜农;连续阴雨天,他揪心的是烟农的如何保苗防病……尽管工作又苦又累,但他无怨无悔,甘之如饴!说他是农民朋友的贴心人,一点也不过誉。在他身上向人民展现的,是一个基层农技干部无私奉献的风采。

下载王川同志先进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川同志先进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王少华同志先进材料

    王少华同志先进材料 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分别于93-94、97-98、00-01、02-03年度担任了电气专业12、20、28、30等多个专业班级班主任,2010年暑假担任了中职师资培训的教......

    质监局王某某同志先进材料(大全)

    质监局王某某同志先进材料2014年王某某同志在学习、思想、工作和廉洁自律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该同志能认真抓好分管的工作,在工作中严格执法,尽心尽力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工......

    学习王绍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王绍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翠华中学 钟顺会 最近,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地学习了王绍川同志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使我感触很深。 学习王绍川一生牢记宗旨、对党忠诚,永......

    王涛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五篇材料]

    王涛同志推荐事迹材料 王涛同志,男,现年25岁。中共党员,现任沙土镇大杨行政村村委会第一主任。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正确领导下,在沙土镇党委政府直接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带领大杨村党......

    王万青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万青同志先进事迹材料2010年下半年以来,"草原曼巴"王万青的故事又一次在祖国大地广为传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代先锋栏目播出了王万青的感人事迹,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

    王伯祥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伯祥先进事迹材料一位已离开县委书记岗位整18年的老同志,只因在任五年半的工作,被当地百姓永远牢记,18年后,两位村支书和一位退休教师用3年时间,自发地为他写出40万字的“大传......

    王有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有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王有明同志,男,中共党员,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生产一线的施工技术和项目管理工作,先后担桃花岛花园住宅工程、南洋区委综合办公楼工程项目经理,现......

    王传友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个人从医工作回顾 我叫王传友,今年72岁。1978年在原薛河村任赤脚医生,后于****年在巍岭乡卫生院工作了几年,又转回村卫生室工作。1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我一贯遵循“师有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