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案例个案研究(推荐5篇)

时间:2019-05-12 15:1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工作案例个案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工作案例个案研究》。

第一篇:社会工作案例个案研究

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工作案例

一、基本资料

高某,男,1963年生,48岁中学文化程度。高某以前在一家建筑企业工作,由于触犯法律被判刑10年,在监狱中表现良好批准为服刑矫正人员,现自属于社区归正人员。由于服刑期间家庭没有经济来源,妻子提前退休有一个孩子。但又尚未达到低保救济的标准。高某来社区前自己也去找过工作,二、背景资料

高某因刑事案件被判入狱,妻子提前退休有一个孩子,由于没有工作加上长时间脱离社会自己没有一技之能加上有前科用人单位都不愿意接收,小孩子还在读书由于从小父亲就不在身边,孩子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高某回来以后和小孩关系也不是很好加上没有工作比较自卑。老是一个人在家闷闷不乐借酒消愁,经常和父母旁边的邻居发生争吵发脾气。但也不是不想改变自己的现实状况,也自己主动去找过工作。但由于是有前科所以用人单位都愿意录用他。

三、主要问题

案主的工作、家庭、交际面临困境,案主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暴躁和西斯底里的状态是性格扭曲的一种表现。这个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关键的一点是不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自暴自弃,社会对他不公平没有给他机会表现。但自身还是想改变,只是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觉着生活失去信心。

四、问题分析

案主回归社会后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案主造成太大的生活压力。人已经完全和社会脱节,与其说是社会给他压力不如说是自己给自己压力,不能正确的面对现在所处的环境。作为一个中年人,本应是事业有成的时候,而今却一事无成。而且孩子以后的生活和教育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而先阶段最重要的首要的问题就是需要给高某建立信心,让他能勇于去承当和面对生活,勇于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案主自身也是想改变现状,主观上也不是被动逃避,主动来社区寻求帮助也说明案主积极的一面。

五、帮扶计划

化解相关疑虑,接受社区帮助。通过与高某的倾心交谈及实际行动,让高某感觉工作者是真心帮助他的,能够理解他的处境,他的行为,他的压力和痛苦。从而获得高某的信任,打开心结。整合家庭资源,寻求家庭帮助。高某虽然离异但父母在他服刑的期间很好的照顾了这个家庭,家庭力量不容忽视。参加公益劳动,积极融入社会。安排高某参加公益劳动和各种集体活动,创造各种机会鼓励陈某与他人接触,减小其与他人相处的戒心,能够以正常人健康的心态融入社会。帮助高某参加社会职业技能的培训让他有一技之长,对未来的找工作建立良好的基础。分享成功经验排斥社会交往、自我认同低下、心理压抑大等各类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在引导高某分享过往成功经验。要么因为有前科单位不愿接收,就是因为文化水平低又无一技之长等原因。一度陷入困境非常沮丧且信心受挫。针对这类人群,根据技术工人岗位需求多与技术工人少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街道采用了捆绑式职业指导,进行“一对一”的择业指导,引导失业人员投入项目培训并指导提供相关的职业岗位,大大提高了失业人员的培训积极性。

六、理论依据

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和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多种影响。活动是人类认识的起点和心理发展的过程。心理发展源于人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马克思的社会互动理论也认为:人的需要是社会互动的根本原因,而社会互动则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可靠保障。物质交往是人类交往的基础,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等人的精神交往,则是人们物质交往的直接产物。高某排斥社会交往,排斥与他人互动,最终会导

致其再社会化过程受挫,社会价值及自我形象的模糊,个人定位偏差,从而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高某现在48岁,从人生的社会发展阶段上看,高某现在正处于成年中期,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成年中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婚姻问题(包括结婚与婚姻稳定)、精神健康问题和就业方面的问题。中年阶段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期,由于年资、经验和人脉的多年累积,不少优秀人士的才华和潜能得到发挥,在事业、地位和财富上达到巅峰,如果在生活与工作中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则有可能陷入“中年危机”。心理学的观点认为,许多人在遭逢重大的变故之后,心理会因受到重创而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个体痛苦或害怕的经验反复在脑中呈现;反复梦见此创伤事件的发生;个体会持续地避开与创伤有关连的刺激,例如试着避开与意外事件有关的活动,或是把某些经验的记忆封锁起来;有消沉、沮丧的感觉;有持续提高警觉的状态,诸如长期的紧张或暴躁。高某一方面总是对工作者反复重复着他会平反的事,让人感觉他内心非常的紧张。高某在行事说话很暴躁,个人保持着持续的警觉状态。

七、社区救助介入

从与高某的交谈中,工作人员得知其妻子已提前退休,家里经济较为困难,但又尚未达到低保救济的标准。高某来社区前自己也去找过工作,由于自己是矫正人员,很多单位都不敢接收,在社区帮助下找到工作他表示非常高兴,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养家糊口,让自己真正改过自新。采用了捆绑式职业指导,进行“一对一”的择业指导,引导失业人员投入项目培训并指导提供相关的职业岗位,大大提高了失业人员的培训积极性。在工作人员引导下高某高某于今年1月初到社区失业管理处登记,工作人员第二天就帮其联系了一所成人专科院校做保安工作,高某第三天就去该单位上班了,单位为他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五金,月薪1500元,就业的成功让他坚定了信心,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让他看到美好的未来在等待着。

八、救助介入评估

在这次社区为高某进行的援助中,也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在案子的开始阶段,高某的抵

触情绪比较大,面谈比较困难双方都处在比较尴尬地时候,进退两难。社区也是通过周围人做工作,让高某放下戒心愿意和辅导员沟通,在沟通中发现高某还是愿意改变现状,愿意为家庭做出努力,而是苦于自己没有任何技能。找不到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而辅导员也在互相沟通中让高某能够建立起信心,人一旦失去了信心那么他就会对生活失去主观的动力,丧失了对生活热情转而自暴自弃,用负面的情绪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很多时候一个无法面对现实的环境那就会用刻意的去逃避。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案主的心理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心理缺乏自信,受打击后产生情绪压抑。最后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抑郁症。所以对案主的心理分析是救助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不能忽视。

辅导员主要的工作重点上还是为了解决高某的就业问题,给高某一份稳定工作,在对他的自信心的增强会有很大的帮助,而对高某的几次会面后基本已经明确了高某的问题所在,而帮助高某联系几项工作,让高某自行的选择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并且对用人单位工作人员和领导做了必要辅导,希望能够在工作中督促和帮助高某更快的融入集体适应工作环境。从而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对高某进行了两次的回访,在回访中也了解了高某在个案工作后的生活情况。希望对以后的这些案例有更多的借鉴作用。

第二篇:社会工作师吸毒人员个案研究

燃起生命之火,扬起生活之帆

——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吸毒人员个案研究

一、案主背景资料情况说明:

案主陈某,男,27岁,未婚,****村居民,职业学校毕业,跟离异母亲同住,无业。2013年4月9日上午,案主的母亲找到社区分管戒毒人员的综治干部讲诉了案主的情况。案主母亲与丈夫离异多年,出于对案主的补偿心理,对其一直很溺爱,导致他好吃懒做的恶习,职业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后结交了一些的不良道友,在道友的教唆引诱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案主在2009年首次吸毒,2011年2月因吸毒在偷买毒品时被抓获,进行强制戒毒,随后被送入劳教所劳教,这次劳教不仅使案主丢失了工作,还导致女朋友跟他提出了分手,这让案主异常痛苦、自卑,完全丧失了生活信心。2013年初劳教期满释放后终日无所事事,精神萎靡。前段时间又和以前的毒友联系上,经常出入夜店夜不归宿。案主的母亲看到儿子自甘堕落十分焦急,希望可以得到社区的帮助,使案主尽快脱离毒圈、戒掉毒瘾,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二、运用生态系统理论进行案例分析

受到毒品侵害后的案主,面临着身体心理健康、就业、女友抛弃、社会歧视、以前毒友的诱惑等一系列问题。而案主自身的胜任能力不足以有效地调适和适应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案主与其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很多的不调和之处。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1、从微观系统看:

由于毒品的危害性,毒瘾好戒,心瘾难除,两年强戒生活,生理毒瘾可以戒除,但是心理上对毒品海洛因的依赖却没有信心完全戒除。导致其处于精神状态不佳、心情极度郁闷的状态,这不利于案主与其生态系统的适应。

2、从中观系统看:

案主家庭系统内部,母亲是案主戒毒非常大的动力。案主目睹母亲离异后用微薄的收入含辛茹苦地抚养自己,十分深爱母亲,但因自己吸毒给母亲和家庭带来的创伤,让案主愧疚不已。这个因素有利于坚定案主的戒毒信念,增强担任家庭责任、为母亲减轻负担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要时刻警惕,巨大的家庭责任和压力也存在着促使案主转向毒品寻求减压和慰藉的危机。

案主的工作群体和社会群体给他带来压力和危机。案主因吸毒导致工作丢失,强制戒毒后很难找到工作,更不要说满意的工作,因为没有工作而引起的经济来源问题对案主的胜任能力带来负面影响,限制了其掌控环境的能力。另外案主的女友因其吸毒提出了分手,让案主陷入了精神更加空虚的状态,脆弱的心理防线和“毒友”的诱惑使案主极易导致他走上复吸道路。

3、从宏观系统看:

现实的外部帮戒机构系统,如派出所、司法所、社区等能够为戒毒人员提供的资源不多,且机构之间存在不协同的现象,不能在协助戒毒工作上发挥最大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案主对社会系统适应所依赖的资源需求难以获取,很难独自调适来适应其所处的各层次生态系统,这需要多方互动、理解和配合才能实现。

三、制定服务计划

1、服务目标:

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和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对案主进行干预,对案主个人、家庭、社区、机构等各个层次系统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通过综合各种社会工作取向的方法,对案主的多元系统进行多元面向的干预,以协助案主获取多种资源,提高自身的胜任能力,促进其与周围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最终成功摆脱毒品的侵害回归正轨社会。

2、服务策略和程序:

a、干预案主自身系统,增强其自身对周围系统的胜任能力。

b、干预案主家庭系统,积极肯定案主母亲帮助案主戒毒的作用效果,探讨更好的支持和帮助方式。C、干预案主与朋友、毒友、邻居等系统的关系。重建朋友圈,远离毒友,鼓励邻居接纳案主。d、干预民警、司法所和社区等外部机构系统。帮助案主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

四、具体服务过程:

1、专业关系的建立

2013年4月11日上午,社区综治干部和专管员D来到案主家中开始介入,综治干部向案主表达了友好与关怀的意愿,并希望与案主一同走过难熬的戒毒期。综治干部:小陈,你好。陈某:你们是谁?

综治干部:我们是社区的禁毒工作人员,昨天,你妈妈已向我们述说了你的些许情况,我们今天来看有什么能够帮你的。陈某:你们谁都帮不了我,因为你们根本不会体会我现在的难受劲,你们走吧!我妈真多事。综治干部:不,我们能够理解,你现在感觉骨头痒,对吗? 陈某:对。

综治干部:想吐,吐不出来,想吃,吃不进去,想睡,睡不着,对吗? 陈某:对!

综治干部:如果要想改善以上的症状,只有再注射一克海洛因。但是,你又不甘心,因为你觉着好不容易熬过了两天,如果再碰那玩意儿,那将前功尽弃,可现在又比死还难受。陈某:对,对,对极了。你怎么都说到我心底去了?

综治干部:其实我们社区还有好多个吸毒人员,刚开始他们与你的症状差不多甚至比你还严重,我们和他们一起走过了最初那段生不如死的日子,现在他们有的已经成功戒了毒,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小陈,谁都有受挫折和无奈的时候,谁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向我们说说你目前的情况好吗?陈某:我觉着我快要死了,可我今年才27岁,我不要死,我死了妈妈怎么办啊!呜呜„„(综治干部递上纸餐巾,并顺势坐到陈某身边,拍拍他的肩膀,鼓励其继续说下去)

陈某:我从小学习不好,没有考上好的高中,妈妈让我上了技校。毕业后的我在一家工厂里做焊工,在那里认识了女朋友小胡。那些年一切都挺好的,如果没有染上毒瘾,现在早就结婚生孩子了,这一切都被我技校的一个同学给毁了。他有一帮很会玩的朋友,经常带我去酒吧、ktv玩,他的朋友们里很多都吸毒,跟我说那玩意吸了以后比做神仙还快活,让我也试试看。我知道毒品害人,一直不敢碰,直到有一天跟女朋友小胡吵架后心情不好,找到这帮朋友一起到酒吧喝酒,终于在酒精的麻醉和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开始了第一次的吸毒,没想到很快就上了瘾。为了买毒品,我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和薪水,还骗我妈说打算和小胡结婚,骗光了她的储蓄。这个期间我无时无刻不想逃脱毒品的控制,可它就象长了爪子,掐住了我的喉咙,而且越掐越紧。我现在工作没了,女朋友没了,好后悔、好恐惧啊。。

综治干部:我很高兴你能向我吐露你的心声,从今以后,我们会尽全力帮助你,所以,不是你一个人与白魔抗争了,我们将与你并肩作战,你一定要有信心!

通过十余次这样的交心沟通,综治干部和案主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激发了案主的学习动力,使其愿意利用综治干部的协助和影响,促进其与周围生态系统环境之间相互协调。

2、案件的分析与诊断 综治干部根据以上所采集的资料,并综合自己对案主观察和交心所得信息,就案主情况作如下分析与诊断:

a、案主本人有摆脱毒品的强烈愿望,但每次都由于其意志力薄弱而以失败告终,在戒毒过程中反反复复十余次,目前又处于新一轮的生理脱毒阶段,心理和生理正经历着痛苦的煎熬,故而母亲的鼓励、支持和司法所心理辅导员的专业心理辅导致关重要。

b、与生理脱毒相比,心理脱毒更为漫长而艰辛,案主周围充斥着吞云吐雾的吸毒人员,因而综治干部的当务之急就是和案主母亲制订交友监督计划,帮助案主摆脱毒友,结交或者重新找回昔日的朋友或同学。

c、通过案主的自述,了解到其对前女友仍念念不忘,希望得到她的原谅并重归于好。综治干部如果能够调动前女友对案主的支持和鼓励,将是案主进行调适的良好资源。

d、案主十分害怕看到邻居顾忌他的眼神,有很强的自卑感。综治干部一方面鼓励案主参加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各项公益活动,增加邻居对他的好感,另一方面对案主的邻居走访,鼓励他们给予案主关系和帮助。

f、案主的失业增加了家庭经济压力和精神空虚。综治干部认为,帮助案主找到新工作协助其以最短的时间缩小与社会的距离,融入正常社会生活,担负起应有的家庭责任。

3、服务与治疗过程

1、综治干部和综治专管员D每周两次家访,给案主送去有关戒毒知识和励志的书籍,并以朋友的身份、聊天的形式帮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其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家庭责任感。

2、帮助案主摆脱原来的毒友,重新“打造”健康的“朋友圈”。案主母亲帮其办理了新的手机号,毒友来家时,退休在家的母亲及时干预阻止,有效防止案主跟毒友取得联系。同时动员其参与到本街道、社区组织的各项娱乐活动及社会公益活动,认识新的朋友。

3、联系到案主的前女女小胡,跟她讲述了案主的近况,并转达了案主希望得到她原谅的意愿,但是小胡表示可以原谅案主,但已经有男友,无法回到案主身边。在综治干部的建议下,小胡给案主通了个电话,鼓励他一定要振作起来把毒瘾戒掉,如果可以成功戒毒,依然是好朋友。虽然无法恢复恋情,但得到了前女友的原谅和鼓励,案主表示一定会努力戒毒,不让他爱的人失望。

4、接案当月,综治干部向负责社区劳保站的社工了解失业证办理条件,帮助案主申办了失业证领取失业金。五个月后,根据案主有6年驾龄且驾驶技术不错的情况,为其推荐了杭州一家著名房地产公司老总司机的工作,并顺利通过了面试和试用期,成为了该公司的正式员工,据说待遇还不错,这大大增强了案主的生活信心,真正融入到正常社会生活。

5、将案主的情况服和服务计划向司法所和社区民警做了详细的汇报,得到了他们的协助。综治干部在每次家访后根据案主的情况,决定是否联系司法所的心理辅导员提供专业服务。社区民警定期组织案主及其他戒毒人员学习,为他们讲述戒毒成功案例,为他们提供相互沟通的心得。

五、案例评估

综治干部认为,此个案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在整个帮教过程中,综治干部不盲目批评,而是注重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的应用,在了解到案主强烈的戒毒意愿后,利用案主与母亲的深厚感情,挖掘潜藏其深处的潜质,保障了个案的成效。

综治干部运用了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行为治疗法等多种工作方法,这些技巧的运用对案主来说无疑起到了良好的激励及促进作用,让案主意识到戒毒后,他还能走上正常人的生活道路。

综治干部以生态系统的视角,整合案主周围各系统资源,如案主的母亲、前女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劳保站、社区志愿者组织、司法所、民警等等,不仅帮助案主摆脱原来的毒友,更为案主营造了一个健康的人文环境。

六、专业反思

案主的人生道路还很长,综治干部此次帮教的成功只是意味着协助案主走过其生命中的一个“坎”,因此,还应更注意教授案主一些解决问题的模式和方法,增加其自我保护能力。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综治干部看到了案主对爱情的渴望,计划在案主摆脱毒瘾后动员身边人为他介绍合适的姑娘,组建幸福家庭,综治干部要通过助人自助放手让案主重新点燃生命之火,扬起生活之帆!

第三篇:社会工作案例

爱让生活张开翅膀

【案例背景介绍】

服务对象家庭成员卓女士,50岁,与丈夫原先从事出租车服务行业,2007年将自家拥有产权的一辆出租车以高价售出后承租他们出租车营运,家境富足。2008年2月,卓女士丈夫罹患肝癌,家中主要劳动力丧失,卓女士也因照料丈夫而无法工作,家中需承担巨额医药费又无收入,很快耗尽存款,入不敷出。2008年7月,卓女士丈夫去世,卓女士伤心欲绝。此后,她放弃出租车的工作,性格开始变得很极端,养的小狗经常出没小区咬人,当邻居向她提出时,她便与邻居吵架。她还多次衣衫褴褛地到居委会,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哭天抢地要求居委会工作人员帮其解决收入问题。

服务对象家庭成员卓女士的儿子唐某,今年26岁,大专毕业后,一直待业在家,游手好闲,无上进心。在父亲得病前,因为家境不错,他终日打游戏度日,但在父亲的管束下,还比较安分。父亲去世后,唐某的思想也变得比较偏激,在外乱搞男女关系,回家和母亲吵架,多次离家出走,数日不归。

【案例分析(预估)】

根据服务对象目前状况及其和环境的互动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判断,对整个案例形成了基本的预估。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介入。

(一)社会问题

服务对象家庭与外界环境比较恶劣,邻里关系僵化。社会工作者根据这种情况,运用危机介入模式劝导服务对象处理好肇事的小狗,让其多参加社区活动,更好地融入社区之中。

(二)家庭主要问题

1.服务对象卓女士的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社会工作者基于这种情况,应帮

助服务对象向政府申请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助和相关的优惠。积极帮助服务对象各家庭成员参加工作,有必要的介绍其参加就业培训。

2.在与服务对象家庭成员卓女士以及其儿子的接触中,母子之间沟通交流比较

少,家庭成员关系即母子关系紧张。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劝导,沟通,亲属帮助等改善这种紧张的关系。

(三)家庭成员个别需求问题

1.服务对象家庭成员卓女士在其丈夫去世之后,非常情绪化,经常出现绝望,无助感;思想变得偏激,极端;性格比较倔犟,非常自我。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理论来帮助服务对象。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强调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对外部环境的理性处理能力以及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欠佳而导致无法有效应付外部环境的要求。

2.社会工作者在对服务对象家庭成员唐某谈话之后,发现他跟母亲吵架,行

为变得恶劣是因为无法接受父亲的离世,父亲生前对其照顾无微不至,所以唐某感到缺少父爱。而且由于唐某之前也有游手好闲的坏习惯,社会工作者根据这种情况,制定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和方法来帮助服务对象克服消极负面的情绪,勇于承担行为的责任。

【服务计划】(包括服务目标、服务策略、服务程序等等)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家庭成员的面谈,与服务对象初步商讨了服务对象

所面临的问题、问题的成因和需求,最后一期制订了如下服务计划:

(一)总目标:保障整个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以家庭为中心维护家庭的完整为

目标,顾及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需求,提高家庭成员的能力。

子目标:

1、稳定服务对象家庭成员的情绪,舒缓服务对象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

2、通过心理辅导,引导服务对象家庭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构建和谐家

庭;

3、帮助服务对象家庭向政府申请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助和相关的优惠,保

障服务对象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

4、通过帮助服务对象家庭成员求职、就业,提升服务对象家庭成员的自

信心,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5、通过促进服务对象参与社区活动,实现服务对象家庭成员与社区环境的相互适应。

(二)服务策略

运用危机介入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在有限的时间

内快速有效地稳定服务对象家庭成员的情绪,了解服务对象家庭的主要问题,帮

助服务对象输入希望,提供支持,在迅速化解危机之后,促进服务家庭自身更好

地成长。

(三)服务程序

基于对服务对象家庭的了解,社工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工作:

1、利用危机介入模式,针对服务家庭生活陷入困难,申请政府补助;

2、利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技巧对服务对象家庭成员卓女士的心理情绪

及时安抚,通过面对面的交谈、倾听,给予支持,让服务对象及时宣

泄内心的负面情绪,舒缓心理压力;

3、利用人本治疗模式介入服务对象家庭成员唐某对于缺乏父爱的心理适

应不良;

4、促进服务对象家庭成员母子间的良好沟通,求得母子间的和睦,从而

促成良好的家庭环境;

5、利用区、街道,社区三级再就业平台,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意识、就

业观念的辅导,并及时为服务对象家庭成员提供有关就业方面的信息;

6、整合社区资源,为服务对象家庭争取必要社区中的理解和支持,让服

务对象家庭再融入到社区环境之中。

【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初次见面 发现问题 由于卓女士家庭生活陷入困难,所以经常衣衫褴褛坐在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地上嚎啕大哭,大喊大叫要求社会工作者帮其解决生计问题。

就这样,服务对象自己叩开了本次社会工作的大门。

主动接触 深入了解 社会工作者根据这种情况,留下了卓女士的联系电话,与其约定上门拜访时间。第一次上门,卓女士显得很拘束,社会工作者介绍自己

后表示会帮助卓女士,然后开始很随意地和卓女士开始话家常。慢慢地,卓女士

打开了话匣子。说出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丈夫生病去世,家中财产因丈夫生病而耗尽,儿子唐某的叛逆,经常和自己吵架,还离家出走,卓女士时不时地哽咽,眼泪不停地流下来。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的对话交流中专注地倾听,尽可能置身于服务对象的处境中,从服务对象的角度体会他所感受到的压力和困难,社会工作者运用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表示对服务对象的支持和理解。社会工作者可以明显感受到卓女士也渐渐开始对自己放下了戒心,开始接纳社会工作者。

寻求途径 整合资源 因为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卓女士的家庭确实困难,于是查阅了各项社会救助的政策,整合了各种资源,帮助卓女士申请了宁波市最低生活保障扶助证,于是卓女士就更加信赖社会工作者。

破冰之行 初露成效 第二次,社会工作者又来到卓女士家中,这次的目标是卓女士的儿子唐某,卓女士把唐某介绍给社会工作,可是唐某就在自己的房间里打游戏,头也不回。这次社会工作者吃了个闭门羹,社会工作者从卓女士的地方了解到,唐某只听舅舅的话。于是社会工作者通过卓女士请来了唐某的舅舅开始进行对唐某的心理治疗。在舅舅的配合下,社会工作者开始旁敲侧击地问起唐某对现在的生活是否满意,然后唐某就开始说起对母亲的不满,说父亲在世的时候,对其的照顾无微不至,父亲死后,觉得自己缺乏父爱。自己本身心情就非常不好,而母亲跟他说话时,总是用一种责备的口气而不是关心的口气。所以叛逆他一直都顶撞母亲,甚至为了不听母亲唠叨,摔门一走了之。针对这种心理适应不良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告诉唐某,母亲其实非常关心他,只是不善于表达,也告诉他,因为父亲刚刚去世的缘故,他也需要理解自己的母亲。然后社会工作者把唐某的想法告诉了卓女士,她跟儿子的沟通方式很有问题。需要改一下说话时候的语气。经过一段时间,确实收到了很不错的成效。唐某开始愿意和母亲谈话。

由于卓女士养的小狗咬人,多次与周围邻居争执,在社区中也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针对这件事情,社会工作者建议让卓女士处理掉这条小狗,由于卓女士感受到社会工作者是真心帮助她,所以很愿意听从社会工作者得建议,很快卖掉了小狗。同事,社会工作者也召集小区里的小组长,委婉告知他们卓女士家中的情况,因为丈夫去世才会思想变得偏激,希望小组长能告诉卓女士的邻居等宽容地理解她,相信她愿意改正,愿意重新融入到这个社区大家庭中。

重回正轨 皆大欢喜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宁波市最低生活保障扶助证,并不能让这对母子过上更好地生活。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卓女士接触,了解她其实是一个勤劳的女性,根据她这个特点,社会工作者整合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再就业平台,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信息,最后,将卓亚娣推荐到社区中一户条件很不错的家庭当家政人员。在反馈的信息中,雇主表示卓女士很勤劳卖力,把家政事务处理的非常妥当。卓女士也由衷地感到高兴。卓女士一家也从新走上稳定和谐的生活。

【案例评估】

服务对象对于案例的评估:服务对象对于整个服务过程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满意,并将对服务的满意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服务过程和服务效果的评估:在将近一年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能始终基于分析问题的基本观点“人在社会中”,认为服务对象家庭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服务对象家庭应该在融入社会,融入社区大家庭的前提取得更好地成长。社会工作者能始终以“助人自助”理念为指导,运用优势视觉,采用危机介入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能专业技巧为服务对象开

展服务。最终服务对象家庭成员的心理取得了及时的舒缓,情绪得到了改善,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信念,并最终走出人生困境。

【专业反思】

通过这个案例,社会工作者深刻理解到一次成功的社会工作,会使对社会有障碍的服务对象,成为有利于社会的助力。同是也使社会工作者对一些专业知识,理念,技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专业的社会工作在中国才刚刚起步,需要广大的社会工作者付出更多的辛勤努,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配合。对于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问题,在操作社会工作的过程中不能按照之前的案例一成不变。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与探索。

第四篇:社会工作残疾人法律援助沟通技巧个案研究

沟通技巧个案分析报告

社会工作残疾人法律援助方向

作为一门专业技能,沟通技巧在我们生活中,学习中,以至于以后的工作中都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掌握好的沟通技巧相当于一座人际交往的桥梁,畅通无阻;好的沟通技巧相当于一个链接你我的交通枢纽,四通八达;好的沟通技巧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是一种心灵的默契。而这些种种好处,我相信对于我们即将走向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那么,我们对此应该如何理解呢?又该如何做?怎样做呢?先了解一下沟通技巧的一些概念吧!

(1)定义

沟者,构筑管道也;通者,顺畅也。

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声音语气(比如音乐)、肢体动作(比如手势、舞蹈、武术、体育运动等)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

(2)沟通的目的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达成行动或理解你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即沟通的品质取决于对方的回应。良好的沟通是要说对方想听的,听对方想说的。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编码、解码与反馈。所以,真正的沟通力是100%的责任沟通,不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理解,将“对牛弹琴”沟通责任彻底归于弹琴者。

(3)一些重要的有效沟通技巧

1、正确回应对方的话

谁都不希望说了一大通之后,对方对此无动于衷,面无表情。那样的谈话只会草草结束,无任何建设性的进展,对方也会失去与你沟通的欲望了。

2、注意沟通中的态度

应该以谦虚的态度进行和对方的沟通,无论是否同意对方的意见,都应该给予尊重。在谈话过程中,应保持专业的坐姿,身体前倾,不要后仰,靠在椅子上,那样显得懒散;保持微笑,学会用目光与对方沟通,适时的反馈,令对方觉得你对他的话题很关注;避免一些不礼貌的举止,如不停的看时间,玩弄钢笔,抖脚

等。

3、注意倾听

倾听对方要表达的真实的意思。

4、经常不断地确认沟通信息

很有可能,谈话快结束时,才发现双方考虑的问题、理解的意思出现了重大的偏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为避免这种情况,在沟通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向对方确认求证,明确其所表达的真实意思,所以,“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是这样的吗?”这样的语句是少不了的。

以上便是我所了解的沟通技巧的最基本的概念,那么在我们的工作中,又该如何去理解呢?社会工作残疾人法律援助专业的我们更应该有所注意,在沟通中我们除了要做到以上所说的内容,更应该视情况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不一样的交流对象,他们大多是身体有缺陷的残疾人,他们和正常人一样,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认同,但相比而言他们的内心更加脆弱,自尊更强,他们大多与正常人交流少,不自信,因而更不容易沟通和敞开心扉。在处理这样的案例时,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态度,注重平等的概念,亲善友好,热情,我们对待他们的时候应该尊重而不是同情,用真诚取得他们的信赖,真正引导他们说出来自己的想法,解决自身的问题,以致更好的走向社会。

在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时,我选取了一个我们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案例来进行讨论,这是一个发生在法律援助中心的案例。

个案分析

案例背景:杨某,女,22,有先天性听力障碍,某大学服装设计专业毕业; 杨某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女生,很有才华,但因为先天原因她在找工作的时候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一天她拿了一份公司的合同来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以下便是一位法律援助者和她进行沟通的对话,方式采取,面对面,有手语翻译,部分讲话,用纸笔来交流。

杨某:你好,打扰一下,我们联系过的,我有案例要向你们请教(害怕的表情)法律援助者: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社这里的法律援助XX,我会尽力帮助你的,让我先了解一下你的情况好吗?(很热情)

杨某:(自我介绍),在谈事情之前,我想问一下,我们很多残疾人的利益得不

到保障,我身边的像我一样的朋友都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有的根本找不到工作,我还侥幸,现在还挑单位的不是,这样做对吗(表情很犹豫,似乎不大信任援助者)

法律援助者:你说的话我明白了,谢谢你对我们的信任,在对你的案例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先聊聊天可以吗?别紧张,相信我。(平易近人)

杨某:可以。

法律援助者:你的衣服真漂亮你,是你自己设计的吗?(像朋友一样讲话)杨某:是的,这是我的爱好,谢谢你的夸奖。(惊讶)

法律援助者:(笑笑)没有啊,这是真的呢,你看咱们都是女孩子我当然也喜欢漂亮衣服啊,我相信你以后一定能做一名出色的设计师呢,到时候就轮我来请你啊,别假装识我了呢?(调皮)

杨某:不会的啊,以后你有需要我会帮你啊。(态度平静,开始不紧张)

法律援助者:我可记得呢,对了,其实啊我也认识很多聋人呢,我和他们是朋友,经常一起交流,学习法律呢。

杨某:真的吗?还以为你会看不起我是一名残疾人呢(放下戒心进入谈话)法律援助者:是呀,以前我和我那些聋人朋友认识的时候他们也怕我看不起他们,可是我们后来熟悉了,他们就不怕了,知道我是真心把他们当朋友。我知道当今社会对残疾人还是存在偏见,所以格外理解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杨某:我认识的都是聋人朋友,没有正常人,很高兴你不嫌弃我.。(感动)法律援助者:傻丫头,哪有什么嫌弃不嫌弃的啊,我和你我们都是一样的人,都有尊严,都需要尊重啊,虽然你听力有损伤,可是你别忘了,除了听你什么都可以啊,看现在你不就是一名好的设计者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国家为残疾人制定了很多保护你们权益的法律法规,你要相信国家,以后你们的待遇会越来越好的,对于你自己而言,法律是以帮助你的要多学习一点知识,懂吗? 杨某:我明白了,谢谢你的鼓励,我要学习法律知识。(感动,点头)法律援助者:你能懂就好,那么,我们现在来讲讲你的事情吧!

杨某:(讲述自己的遭遇)(略)

法律援助者:进行解答(略)

杨某:谢谢你的耐心,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法律援助者:不客气,记得有需要的时候来找我,发短信邮件都可以,祝你好运。杨某:好的,再见。

法律援助者:再见。

在交流过程中,法律援助者个案案主进行了很好的沟通,他们基本建立了和谐而平等的谈话关系,因而进展比较顺利,案主也比较容易向援助者讲述自己的境况,倾诉自己的心声,而他们交流起来就会更容易。对于法律援助者而言,她则比较重视案主的面部表情,心理变化,会运用心理战术,不仅解决了案主的实际问题,更帮助他克服了自卑的心理,使得这次援助活动变得意义更加深远。

当然,在本案中,法律援助者应该做的不止这些,耐心的的倾听求案主的意见,不抢话,不打断,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引导案主往自己的思维发展,尽量尊重案主,已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在谈到法律术语时遇到案主不懂的应该放慢讲解,尽量用平实的语言,不能只讲枯燥的法律,要结合案例,要使案主能够接受你的语言;在交流过程中,遇到案主卡壳或偏题的现象,要把她引向自己所要研究的话题,解决的案例。一个成功的法律援助者,不仅就和残疾人交往方面,也不仅是仅仅解决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起到一个普及法律,协残扶弱,声张正义的作用,是沟通与交流技巧的完美结合,是我们最终所要企及的目标。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残疾人法律援助专业的学生,我们在沟通技巧方面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前途任重而道远,相信只要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沟通自然无极限;同时我们也应该善于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在中作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当我们真正工作时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公共管理系094班

08090434

勉玉

2011年6月7日

第五篇: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1

学生小敏,小学六年级时从农村小学转学到某城镇一流中学。上学第一天因为将字典放在课桌下面查生字,受到语文老师的批评。从此看到语文老师就害怕,总担心老师会批评他。他觉得过去学校的老师好,现在学校的老师都很凶。现在学校的同学都很优秀,自己比不过他们。一个学期下来,他只认识两个新同学,不敢与新同学玩。他感到胸闷、憋得慌,要求回到原来的学校读书上学。每天上学前他都说胃痛,不肯到学校。经医生检查他的胃没有器质性问题,属于心理障碍。第一学期,他陆陆续续到校不满50天。父母出于各种原因考虑,还是希望他留在现在的学校上学。第二学期开学后,第一天一切还比较正常,但第二天早上他就不愿进校门,勉强进入教室后哭了一天,中午饭吃不下,手冰凉。第三天依然如故。家长请求学校帮助。

问题:小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请尝试运用整合社会工作的治疗模式制订一个介入方案,帮助小敏这一类问题的学生走出困境。

小敏案介入方案

一、主要问题 小敏的学习、交际以及适应新环境面临困境,由于小敏从农村小学转学到某城镇一流中学,对新的学习环境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紧张和担心学习跟不上而产生心理障碍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

小敏从小生活在农村,在农村上小学,之后转入某城镇一流中学,学习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心理障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产生的。

其一,在新环境里,由于受到老师的批评,小敏特别害怕老师,总担心老师会批评她,学校的老师对小敏缺少了解与关怀鼓励。因此出现觉得现在的老师比较凶,过去学校的老师好。

其二,由于学习基础比现在的同学差,现在学校的同学都很优秀,总担心自己比不过他们,抗挫折能力较低,没有很清楚的认识这个问题,因而产生学习压力。

其三,由于学习成绩跟不上班上同学,因此可能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产生自卑,进而影响了与同学的交往,人际交往面非常窄,不敢与新同学玩,因此会产生孤独,不能融入新环境。

其四,由于难以融入新环境,人际关系不良,因此感到胸闷、憋得慌,从而想逃避现有环境,总希望能回到以前的学校进行学习,而父母针对这个问题没有同小敏沟通,没有给予小敏足够的情感支持与协调帮助。

三、理论基础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不同的社会系统构成了人所处的具体环境,而人与他们所处的环境被视为互相依赖且彼此辅助的一个整体。个人和环境在这个整体里,互为对方进行持续的改进和塑造。当人与环境产生“非适应性契合”时就引发了人们生活中的问题。换句话说,问题的出现和产生并不完全是“人”本身的原因,人们的生活“环境”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从这种“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出发,社会工作将介入焦点放在:第一,增强个人的生活适应能力;第二,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回应,包括环境的改变和政策的倡导与实施。

四、治疗模式

人与环境模式特别注重个人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和谐与均衡,认为问题出现的原因往往是个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不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一模式特别注重挖掘和利用服务对象及其环境自身拥有的正向资源,来推动个人与环境的共同改变。人与环境模式的主要工作目标有三个方面:1)帮助服务对象自如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充分利用环境中的资源;(2)通过对环境的积极评估实现上述目的,特别强调通过周全的思考调动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3)通过集体行动将对服务对象个人的关怀与促进社会增权相结合。

三、介入方案 介入目标:

1、建立接纳与信任的专业关系,倾听小敏的困扰,疏解小敏的情绪困扰,提供情感支持;

2、增强小敏人际交往能力,与同学老师进行更多的良好的交流;

3、改善小敏学习成绩,提高小敏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介入安排:

1、接案:本案是学校提供的个案。我们先了解基本情况,并约定上门走访的时间;

2、初次接触,资料收集并研究;

3、建立接纳、尊重、关怀、温暖的专业关系;

4、着重注意小敏的心理情绪变化,时疏解小敏的情绪困扰,提供情感支持,时给予关心、引导和帮助;结合青少年阶段的特征,提高小敏认知情绪、辨别情绪、掌控情绪以及正确处理情绪的能力,使之不会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造成影响;

5、帮助小敏分析目前的状况,并与其共同克服可能存在的困难;与小敏一起探讨和分析目前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共同制定介入方案。

6、积极帮助小敏与老师和周围的同学搞好交流沟通,让其感受到现在老师同学的温暖;强化小敏现有的社会支持网络。主动联系学校老师、同学及其他重要他人,及时对案主提供改变所需要的支持与鼓励;

7、对小敏学习进行辅导,积极帮助小敏提高学习成绩;协助小敏制定一份学习计划书,并督促小敏有效完成;联系学校老师同学,对小敏学习进行课外辅导;还可帮助小敏联系介绍专门的辅导机构。

8、跟进服务,如果案主的状况良好,工作员结案。

案例分析题2 退伍兵林杉因所在单位倒闭下岗了,居委会根据林某家的收入状况,打算为其申请低保,但被林某断然拒绝,他表示自己只想继续工作,不愿意吃低保。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针对林某的状况进行了介入。请制定一套评估方案,以确保社工的服务品质及成效。

林杉案评估方案

一、评估目的

评估的目的在于考查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是否实现了计划的目标,测量服务对象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发生了积极的改变,改变的程度如何。以确保社会工作的服务品质及成效。本案例的具体评估目的为: 案主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经济来源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达到当地最低生活消费水平。

案主能否坦然面对单位倒闭下岗的事实,并积极寻求再就业。

二、评估类型

从评估程序的角度出发,对林杉案进行结果,对个案工作完成的最终成果进行评估。结果评估是检视计划介入的理想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意即对服务结束后,案主最终的经济状况、就业状况、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三、评估方法

1、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1)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对服务对象所填写的有关接受服务的资料和他们对服务效果的叙述进行研究评估,例如从他们对问题的说明、感受、看法中研究社会工作介入的效果、目标实现的程度、介入的方法是否有效等;

(2)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包括访谈、观察和记录等。例如对服务对象的非语言行为的直接观察,对服务对象与亲友之间互动的直接观察,从服务对象的亲友、社区工作人员等相关人员处获得的间接信息等。

2、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测量

实际工作中服务对象的目标是被分解成许多具体的行动和任务的,通过探究服务对象和工作者完成完成哪些既定的介入任务也能确定介入的影响。

方法:按照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别轻重缓急,制定出几个目标,安排了任务,然后使用一个大家认可的等级尺度,例如5级制,来测量和计算出服务对象实现个人化目标的情况。如对服务对象进行心理辅导,面对单位倒闭下岗的事实;提供就业辅导等相关任务进行测量。运用5个等级尺度来测量任务的完成程度方法如下:

(0)没有进展(1)很少实现(2)部分实现(3)大体上实现(4)全部实现

将每项任务的最后得分加到一起,然后除以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就能确定完成或者介入行动成功的百分比。例如,如果有三个任务要去完成,而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是12(4×3),用得到的总分除去12,再乘100%就是完成任务的百分比。

3、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

由服务对象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包括填写问卷来表达到介入的看法。通过访谈、观察、记录已经服务对象对问题的说明、感受、看法中研究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介入的满意度。

下载社会工作案例个案研究(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工作案例个案研究(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矫治社会工作案例(汇编)

    一、案主基本情况 姓名:殷某某;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0年1月; 文化程度:初中; 婚姻状况:离婚; 户籍所在地:X区y路x号; 职业:目前无业 1990年5月因盗窃被收容劳动教养一年六个月。 1997年......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

    青少年社会工作 小孟,女,18岁,辍学3个月。小孟在儿童期的时候,行为能力的发展有点跟不上同龄儿童,容易摔跤,所以儿童期的游戏她都没办法参与。与此同时,小孟的语言发展方面比同龄人......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

    案例一 银燕幼儿园中二班周老师这半年多来,经常发现她班上的小朋友施巧巧身上有淤青。三天前,周老师在幼儿园门口还亲眼看见施巧巧的母亲张女士在打施巧巧。为此,她请求社会工......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

    137老年社会工作案例 一、方案名称 俏夕阳—老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小组 二、工作理念 (1)构思背景 在电视剧《最浪漫的事》和《婆婆》中,我们都能看到老年人孤独的身影。现实......

    残疾人社会工作案例

    案例分析题一 某家政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杜女士在为客户擦玻璃窗时,不胜从窗台上跌落,从此失去了双腿。家政服务公司给了她一笔数额不多的赔偿金。杜女士的丈夫对她和关心,为了......

    青少年网瘾问题个案研究案例

    青少年网瘾问题个案研究案例 一、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家庭带来影响,特别是青少年对于网络成瘾的问题,已经成......

    教育教学个案研究案例分析

    教育教学个案研究 案例分析 姓名:****** 学号:***** 院系:数学科学学院 在北京市第十九中学这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间,通过与学生课上课下的沟通与交流,朝夕相处的经历,我研究发现......

    个案研究

    对父母溺爱孩子的个案研究近些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加之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庭四个老人,一对父母共爱一个孩子,父母都将其视为宝贝,宠爱备至,致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