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塑料彩印企业成本管理之质量管理
塑料彩印企业成本管理之质量管理
根据QS要求,对产品质量制定出各项管理制度和设定质量管理机构,对本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管理。质量管理除原材料和各类仪器的管理外,最关键的还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系列管理。如何去深入实际,跟踪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质量责任人的要求
每位职工都是质量责任人,生产者直接对质量负责,即是生产人,又是质检员,各工序对本工序使用的原材料或上道工序的半成品料实施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如不反映,把质量带入自工序,流到下道工序,所造成的损失,负连带或直接责任。如:印刷时发现原材料不合格而进行印刷,造成损失由印刷责任人负责。复合不把印刷残次品挑出来而直接复合流入制袋,制袋挑出,则复合和印刷共同负责该废品的质量问题,制袋工残次品没有及时挑出,质检员也没有发现,出厂后用提出。质检员与制袋工序共同承担责任。
二、责任人的奖罚要求
按生产的残品的数量、重量和情节轻重进行罚款、留岗察看、开除、罚款金额严重与否,与产品数量、重量、损失金额的原值赔偿。在生产过程提出有利于质量控制和改进效果成效确定奖励金额。奖罚制及金额数量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
三、质量管理要求
1.质检:
质检对原材料的电晕处理面、尺寸、重量、表面的外观等汇同仓管人员实施检验。质检对生产过程中实施全面质量监控,对印刷品、复合品、制袋、分切产品实施一票否决权,严禁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杜决了厂;如出现工作失职将残品发出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由责任全部承担。
2.班长责任:
各班班长应对产品品质负有直接责任,班长即工序生产的组织者又是工序的检验员,对原材料,对上道工序产品要检验,对本工序生产的产品实施质量和损耗的严格控制,监督协调本班人员生产出合格产品。
四、质量分析会要求
定期限召开质量分析会,参加人员为质检负责,相关工序的班长和班员,内容为近期各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对质量分析会提出的问题要有措施,会议要求有记录,并定期对影响质量问题的因素进行整改,落实和检查。出现产品质量的,是技术方面的原因,可对技术方面进行讨论,如解决不了的上报厂部,厂部可根据情况定期聘请专家进厂指导。
五、生产过程质量管理要求
1.生产前原料质量确认
投产前班长检验员应对所领用物料进行质量确认,并在生产操作单上签字,做到不合格的物料不投产。
2.过程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部门应对各过程产品依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的规定实施质量检验,以提早发现异常,迅速处理,确保半成品质量。
3.质量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发现质量异常时应及时反映给生产主管,以找出原因加以解决,直至质量合格。
4.各生产工序自主不定期检查,确保本工序质量,做到不合格半成品不转入下一工序。
5.生产车间主任有督促所属确实实施自主检验的责任,随时抽检所属各过程质量,一
旦发现有不良或质量异常时应立即处理外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以确保产品质量水准,降低异常重复发生。
六、成品质量管理要求
成品质量检验:成品检验由质量检验科负责,检验人员应依据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的规定实施检验。根据检验结果签发合格证和不合格证。
七、质量异常反应及处理要求
1.原材料质量异常反应及处理
原材料进厂检验后不合格,应及时进行隔离,标贴不合格证由供应部通知送货单位作退货处理;如:印刷有本公司标识的产品应在本公司内三方监督销毁。
2.过程产品质量异常反应处理
(一)过程产品与成品在各项检验的执行过程中或生产过程中发生有异常时,应
立即向生产主管反应,使能迅速采取措施,处理解决,以确保质量。
(二)制造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良品时,除应依正常程序追踪原因外,不良
品应做标记,以便最终去除。
3.成品质量异常时应做隔离处理并做好记录。
第二篇:煤矿企业材料成本管理之班组材料成本管理
煤矿企业材料成本管理之班组材料成本管理
摘要:煤矿企业区队材料员应是家庭红管家,不但要懂材料管理,还要会算帐,算好帐,更要给本单位直接管理者当好参谋。只有全员抓成本管理、全面抓成本优化,落实责任,才能让职工参与到成本管理中、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煤矿企业;成本管理;奖优罚劣
材料成本管理是煤矿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材料成本在煤矿企业成本中占有非常显要的位置,煤炭企业的大多数材料主要是用于原煤生产,材料消耗投入很大,使用这些材料单位以及人员就是采掘区队和井下员工。为此,做好基层使用材料的成本控制管理和重视材料员配备是企业材料成本控制管理中不可小视的重要问题。目前就怎样做好基层材料成本控制管理来达到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切实做到奖优罚劣
要提高成本管理的实效性,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根据各单位的生产实际,对采、掘、机、运、通各个专业的设备材料、电耗等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从公司领导到每一个部门管理人,每人肩上有担子和指标,并制定考核文件。防止只打雷不下雨现象,确保扎扎实实抓管理,对管理好的区队、管理好的材料员进行表扬,重奖,对工作管理差、不重视的,材料浪费严重、超支超耗、材料私用的坚决重罚。
(一)着手计划材料成本的制定。材料成本的规划,除开单位要求考核基层区队的计划以外,还要制定考核材料消耗的标准依据计划,一定要确保在安全生产及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结合现场实际急安全的质量进行要求规范制定,从而达到先进而合理。做到盯紧计划,从严管理,既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又能合理规范的使用材料,减少材料投入,节约材料陈本。
煤矿企业所消耗的材料品种复杂繁多,即使是同一个区队,其消耗水平、设备状况、运量等因素不同,这给成本定额制定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了保证材料消耗定额制度科学合理并便于实施,应定期召集各归口部门主要考核人员讨论,组织生产、劳资定额等管理人员深入井下,对各种情况下的材料消耗进行分析,提供定额修定的有力依据,确保其可操作性。
(二)严格材料实际消耗的考核。对生产区队的材料实际消耗考核可划分为机电归口材料和生产归口材料两部分,凡生产区队的材料消耗,非生产归口即为机电归口。保证责任明确,科学分工。为了便于对区队的管理考核,使区队和归口管理部门合理分担材料费,还可以把生产归口和机电归口材料进行细分,即大型材料和普通材料,大型材料费用由两大归口管理部门承担,普通材料费用归区队承担,这样更加便于分类控制考核。在材料消耗管理中,可提高责任意识,以技术优势促进材料管理。
(三)落实奖罚兑现。班组实际工作量与质量的考核,直接影响着班组材料消耗的高低,在对班组材料实际消耗量进行严格考核的同时,区队材料管理员每天将上一天班组成本考核情况进行统计汇总,报公司考核办公室,考核办公室对成本管理工作定期进行通报和分析。
对班组材料成本节超奖罚的考核实施,是做好班组材料成本控制的前提,如果不做好考核实施这一步,班组材料成本控制规范化管理就会沦于形式。为此,实施考核材料成本节超的奖惩,必须及时清算,让职工及时了解掌握本班组材料成本的节超奖罚情况。
二、提升基层材料员主人翁意识,加强对基层材料员的管理
在材料成本管理上,煤炭企业对基层材料员的重视程度不够高,特别是在分析材料成本升高原因时,常常仅从材料采购上抓质量、生产消耗上找原因,但对区队材料核算的管理却重视不多,基层核算员的配备数量的也并不多。这无疑让大家感受到到材料员的任务就只不过是在领材料与发材料的范畴内,而发挥不出基层材料员真正的作用。因此,要提升基层材料员主人翁意识,加强对基层材料员的管理。
(一)强化基层材料员成本意识教育。增强基层材料员自觉参与材料管理的主动性,杜绝材料人情化,使他们的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增强材料管理水平,增强抓好材料管理的自觉性。摒除过去那些只注重产量进尺,注重个人工作量,从不合计材料的消耗。
应当在每月都组织召开定额成本管理分析会,及时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分析公司计划和归口管理部门计划的落实情况;对比分析原煤定额成本明细项目的消耗情况和升降原因;归口部门分析分管材料费的消耗情况,说明节超原因;总结节支降耗和材料考核的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并在会后按照任务进行解决落实,保证定额成本管理的深化发展和存在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二)明确职责,建好台账。材料员要确保材料台帐能够反映当天情况,便于分析于核实计算,以便班组及时准确了解当天材料的消耗,从而便于及时发现、解决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并且进一步相关统计材料的基础工作。如制定材料成本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材料消耗定额管、管理台帐和报表、将材料装订成册,以便备查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第三篇:彩印质量管理整改方案
彩印质量管理整改方案
11月7日,彩印车间召开质量会议。以10月27日夜班机组发生的质量事故为例,制订出有关质量检验制度的整改措施,要求工人严格遵守印刷质量检验制度,确保杜绝类似质量事故现象的再次发生。
一、首件检验制度
1、装版印刷前检查生产工程单,检查无误后装版上机。校版过程中,同时调整墨色,印出产品进行首检。
2、对首检样张进行《首件检验卡》中的墨色,版芯,套印,咬口,网点还原,图像文字,版面以及切口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
3、首检员对机长检查后的印刷件再依照检验程序进行一次认真的互检,合格后填写《首件检验卡》。
4、印样合格后交付质检员检验。
5、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印刷。
二、过程检验制度
1、同一批次的产品印数在1000张以下时,抽检印样不少于20份,印数在1000张以上时,每印200张抽一份印样,与首件样本进行版面,墨色,套印的检验,确保质量合格,并填写《质量检验记录卡》,以便跟踪质量情况。
2、认真操作印刷机械,要求达到批量产品墨色统一。机长根据印刷品墨色条件,控制好喷粉的数值,避免蹭脏和粘连的现象产生。
3、每一单印刷品印刷结束后,认真按照生产工程单填写半成品的《产品流转卡》,数量准确交下道工序生产。
三、监控制度
车间主任以及质检员,每日不定时对生产机台进行抽检,如果有违反检验制度的个人和机组,将进行处罚。
第四篇:浅谈企业成本管理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
文/南峰包装 晓阳
李践博士的“砍掉成本”曾经风靡一时!他的每一招都堪称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法宝,每招都有它的独到之处!企业应当降低成本,是不言而喻的,但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我认为应首先是对“成本”的正确理解。如此,才能有效地做到控制成本。
一、成本管理在于把钱花得恰到好处
有人说:成本管理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但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需要之处,这是大多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共同难题,从而就产生了企业的成本管理。传统的成本管理片面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降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或档次;或者减少单一产品的物料投入、降低材质;减少工艺流程,强调节约和节省,从而达到削减成本的目的。其实,这种观点是浅层次的。提高生产力、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量并确保产品质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本管理。
二、成本管理不是绝对的、唯一的,是相对的、多元的企业里的成本费用大致可以分为投资性成本和费用性成本,但它们的区分并不容易———哪些是投资性成本?哪些又是消耗性费用?参照李践博士的刀法,首先要考虑的是哪些应该“砍”,要“砍”到什么程度?哪些不能“砍”?如果不把好这个度,那再好的“刀”法也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把式”。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因为降成本而砍掉了“投资”,那无异于自己往前进的路上给自己设置了障碍,就更加得不偿失。
企业一味地追求降低成本,把成本控制看成是绝对的、唯一的,其必然不会获得一流的原材料,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不会获得让客户满意的产品,自然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也就无法得到预期的收益,这样的成本管理无疑是失败的。而对于投资性成本,可以简单地分析一下,对于生产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在原有的基础上降低一个点,可以说是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人力。即使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但这是完全靠人的主观意识在控制,并不是一个合理有效的途径,更不是一个长期、稳定的持续控制的过程,成本控制的波动性就会变得很大。但是,换个思路,企业要是在改进生产工艺、设备改造上肯投入成本,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上下功夫,从而形成的成本控制,这才是科学有效的。
而对于一些费用性支出,有的成本投入是可以有收益,有的成本投入是没有收益的,甚至有的成本增加完全产生于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企业的销售成本、业务洽谈前期所产生的费用、后勤人员的工资、办公用品、车旅费用、工人的劳保用品,生产性企业所需的水、煤、电、原辅材料等的投入费用、设备管理成本、质量管理成本、仓储成本、物流成本等等,在这些成本控制中,我们完全可以分析出,哪些是我们必须控制的,哪些可以控制,哪些是必需支出的。企业的成本管理不是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而是要一个需要多维度看待的问题。
由此也不难看出企业的成本控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元的。
三、成本管理应结合企业实际,科学设定,全员参与
成本控制应该是一份数字清单,包括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每月、每季度都由成本控制委员会汇总后发到管理者手中,超支和异常的数据就作醒目的标识。在月底的总结中,相关部门需要对超支的部分做出合理的解释。有效的成本考核也是成本控制的好办法。
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关键。让员工清楚从原、辅材料、半成品的消耗、水、煤、电、备品备件、劳保用品、通讯费用、办公用品、设备和其他易耗品等方面控制成本,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让成本控制直接与员工的薪酬挂钩,把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投入到成本控制管理中。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的成本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全员参与,才能有效地控制企业成本。
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企业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正确的认识成本管理的方法,从中找出适合企业自身不断改进和提高的方法和途径,让企业真正有效地控制成本,使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得到最大收益
第五篇:浅谈企业成本管理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
——浅谈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新理念
(财金系会计七班)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企业已进入以规模经济为主的商业竞争时代。成本效应作为企业经营与竞争的重要因素,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已成为企业关注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新的效益观念,去探讨制造型企业应如何深化应用各种成本管理方法,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更长远的国际发展。
关键词:企业 成本管理 价值链 ERP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机遇也有挑战。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成本优势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战略之一,成本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成本核算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对产品盈利能力的判断;成本控制是否有效关系到企业的真气竞争能力。那么,以制造型企业为例,应该如何进行成本管理,取得成本优势呢?
一、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对于我国多数的制造型企业来讲,成本核算和管理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以电子工业为主,建立于高新科技基础上的自动化生产模式的形成,改变了企业产品成本结构,是的直接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比重减小,而间接费用比重却大幅度上升,成本构成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有时过于狭隘,成本核算范围狭窄,计算目的单一;对成本习性和成本动因的认识过于简单;产品成本信息失真;控制目标片面、控制领域狭窄、控制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帮助企业更客观、直接的得到产品的成本信息,并在更宽广的领域和角度对产品成本加以控制,也不能很好的胃企业管理、经营和决策服务,一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和有效的成本战略化管理。
近年来,国际市场对“中国是世界制造业中心”、“中国是‘世界工厂’”之类的评论不绝于耳。“制造业信息化”、“ERP普及运动”、“基于价值链分析的管理方法”、“世界级管理”等新名词也不断涌现,而对国内外激烈的竞争,我国政府和企业都极为重视。制造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核心,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制造业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而加快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建立科学、系统的成本管理系统,树立现代成本效益观念,已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1、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管理方法
价值链思想认为,企业的价值链过程按照经济和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加之活动,这些价值活动行程一个独特的价值链。价值链强调整体、联系、多角度的观点。它解决了传统成本管理方法控制思想的局限性和控制目标的片面性,改善了传统成本管理方法控制领域狭窄的缺陷。改进了传统成本管理方法成本核算范围狭窄、对成本习性和成本动因认识单一的缺陷。价值链中蕴含着更多的成本控制机会,对企业内外部的价值链重新再造,可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质量,维护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以期有效地实现成本控制。
对制造业来说,采用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管理方法,利用作业将产品成本与成本项目资源联系起来,价值链的各种联系成为降低单个价值活动的成本及最终成本的重要因素。而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创新则是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来源。突破了原有的成本核算方式,将所有资源联系起来。区分与生产过程密切相关的产品作业、确定物质资源消耗、采用现场观察和询问的方法确定各项作业消耗、由生产工艺确定产品成本、通过行业比较与自身比较找出企业成本控制的努力方向、降低成本的突破点。
2、基于成本驱动的ERP成本管理体系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863/ERP专题工作组组长徐晓飞在《ERP技术发展的现状趋势及思考》中说:“对于未完成工业化进程国家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时间进度管理和人员激励管理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因素”。而从我国早期部分企业的实施效果来看,失败者居多,而少数的成功者大多为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外资企业。那么我们该如何使这种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为企业所应用,提高内部运作效率,降低成本,更快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取得企业的成功呢?
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分析,基于成本驱动的ERP管理模式,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要建立企业系统观的成本管理体系,将成本视为企业管理之本,构筑一个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体系;通过财务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基层应用,夯实企业基础管理,及时准确的产品成本核算于分析,帮助企业落实部门、产品品种级得责任考核;推进业务改进和管理创新;全员参与,业务改进有的放矢,不同层次,每一个阶段实施目标明确。
3、价值链与基于成本驱动的ERP成本管理相结合
随着ERP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ERP环境下的成本管理已从成本核算提高到成本控制 的阶段。现代企业成本的复杂性导致了成本控制要全面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经营战略。ERP单一的成本核算已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精确成本的需要,而利用作业法将产品成本与成本项目资源联系起来,能弥补这种缺陷。
另一方面,基于价值链分析的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方法本身并没有完全克服承恩核算中的主观性问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企业必须改变会计系统以适应用作业进行核算的需要;复杂的生产工艺会导致价值链的构建也非常复杂,作业识别与作业成本的确定会很难进行;难以获得准确的行业数据。而ERP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具有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可以使其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者相结合,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化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整体全面集成本企业产品的成本信息,从多角度对企业成本和其价值链各环节的资源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和严格控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通过全面信息化,实现以优化产品结构和价值链分析为目标的完整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三、结论
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在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具体运用时,还应结合本企业的特点,趋利避害,趋简避繁,有重点地规范多种方法综合应用,为企业经营决策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成本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John k..Shank and V.Govindarajan Value Chain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Reading & lssuse in Cost Management.ITP Company,1998:35—73 【2】孙茂竹,姚岳 《成本管理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李德仁 《强化成本管理 提高企业效应》[J].河北财会,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