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产企业成本管理之行业现状
地产企业成本管理之行业现状
地产企业是属于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在项目运营的过程中如何能够保证利润最大化,是每一个当老板的都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利润=收入-成本”,地产企业在外部市场环境良好,销售火爆的时候,利润掩盖了一切,这个时候很少有人会去关注成本的问题。但是市场不可能永远火爆,当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时,销售出现了问题,“房子不好卖了!”,企业的利润也就随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则不得不去控制成本,提升管理水平,以维系经营。如果所有的老板都是这个时候才去关注成本管理,就大有“亡羊补牢”的感觉。管理“高杆”的企业在很早以前就预知到行业风险,尽早开始了练“内功”的工作:调整组织架构,加强内部流程管理,从自身找问题,而成本管理则是重中之重。那么目前地产行业成本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
一、成本管理水平粗放,缺少体系
地产企业需要“成本管理”!这一管理思想和口号很早以前就被
业内的专家提了出来,并且也在行业内产生共鸣,达成共识。而地产公司做的真实情况又是怎样呢?
首先,缺少组织架构支撑,欠缺成本管理意识。许多地产公司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之前,均没有专职的部门负责成本工作,有些公司是由财务部门“兼顾”成本管理,而有些公司则是将“成本”局限的定义为“工程造价成本”,由工程概预算等相关部门负责。可以看出,这些地产公司从组织架构上难以支撑“项目全成本”的管理需求,而在成本管理意识上也没有脱离“财务成本”、“造价成本”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项目全过程、全成本的管理思想。
其次,“流程”不清晰,“方法”不明确。什么是成本控制的“流程”?我们说的地产公司成本管理的流程就是:什么时间做目标成本?如何控制已发生?如何获取项目的动态成本?当成本出现异常后,如何进行调整?可以理解为“目标成本-已发生成本-动态成本-调整成本”。从通用管理思想上看,上面的一个过程就是PDCA(Plan-Do—Check—Action)的管理流程。许多地产公司在成本管理的开始,根本没有“目标成本”、“动态成本”概念,当然就更别说形成这样的成本管理的流程体系了。
结合上面这样的管理流程,需要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控制“方法”与“手段”,比如什么时间形成目标成本?成本如何分摊与归集?什么样的情况下调整成本?如何调?等等。而现状是许多地产公司在以上的每个环节,均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手段。
再次,经验难沉淀与复制。由于缺乏成本管理体系,许多已开发的项目经验和知识无法沉淀下来,造成知识的流失,而这种流失对地产公司来讲则是重大的损失。再加上地产公司人员流动频繁,人员的流动更加剧了这种知识的流失。直接的现象反映是,许多地产公司项目开发已经有很多年了,而每当再开发新项目的时候,仍然是所有工作“从零开始、从头做起”,效率及其底下。
同时,从成本管理的角度看,已完工项目的成本情况,对新项目成本测算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很多公司都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始终缺少有效的方式与方法。
最后,欠缺有“综合能力”的成本管理人员。我们知道成本管理岗位属于较为新型的管理岗位,是地产企业随着精细化管理后,逐渐分离出来的管理岗位。该岗位不像“造价工程师”那样能够有“科班”出身,一般都是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如:工程概预算、财务等。既然是“全成本”管理,那么就要求这个岗位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如:设计、工程造价、营销管理、财务等。早些年的地产公司具备这样能力的,不是老板,就是曾经做过项目的副总裁等,他们一般都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实战中历练过。可这样的人在地产公司里面是少之又少的稀缺“资源”。
这些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地产企业欠缺“有经验”成本管理、项目管理人员,如不能够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将会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瓶颈。
二、合同过程管理不到位,变更难以控制
地产公司对合同的管理是兑现成本的过程管理。从签订第一份土地合同开始,地产公司即开始了合同的管理工作,如何能够把合同管好,执行好是一门学问。那么现在地产公司合同管理的水平如何呢?首先,合同缺乏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合理”的签订合同;二是,合同的分类授权与审批。什么叫“合理”的签订合同?以前许多地产公司都喜欢签大合同,跨分期、跨科目。在签订的时候,没有从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角度考虑,不为“后事”着想。签的时候很方便,到合同执行过程中,成本拆分的时候就遇到了痛苦的事情,一份合同搞不清楚要拆分到多少个项目的多少个科目中去,工作量巨大无比,且易出错。可见这是地产公司由于缺少成本意识,没有清晰定义合同签订的规则与要求,导致其职能部门签合同时没有章法可循。
缺少合同分类授权与审批机制。合同分类不同、金额不同,其负责的部门不同、授权不同。地产公司需要清晰化定义授权、责任体系,建立预警、审批机制,以保证合同签订的质量。而这块,不同地产公司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其次,变更难以过程管理。变更控制难在两个方面:一是,时效性强;二是,难以及时测算。许多现场签证均有时效性强的特点,现场变更一旦需要发生,现场工程经理就得决策做或不做,做了成本就
进去了,不做工期就可能会延迟。同时,变更发生前往往是无法精确测算其成本的,只有等到变更发生后才可以。这就会导致变更测算只能事后进行,而事前只能估算,这为成本控制带来风险。而有些地产公司管理更加粗放,变更发生后也不及时测算成本,等到结算时再进行“算总账”,这就对成本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最后,付款管理效率底。如果你问那些施工单位:“地产公司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们都会反映地产公司付款周期长,效率低,有时有故意拖欠款项的嫌疑。不排除有些地产公司确实故意如此,但更多的情况下是地产公司内部管理的问题导致的。地产公司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如果前期不做好款项的预备工作,付款时没有计划和节奏,难免会出现周期长,效率底的情况。再加上层层的审批机制又没有信息化的手段支持,效率就更加底下了。
三、资金管理缺乏手段与方法
如果你问地产公司最缺的是什么?无一例外的会告诉你是“资金”。但是不是“钱”越多越好呢?不是的。钱多了放着不用,要交“利息”,钱少了不够用,项目就得“停工”。钱只有滚动起来才能生钱,也就是将资金进行合理的运用,保证其有效流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而现在地产公司普遍情况是资金管理水平不高,缺乏计划性。很多公司在项目立项时,只有成本测算,而没有资金测算,或者测算很
粗,无法起到参考作用。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进度计划经常会发生调整,这就给资金计划的管理带来了难度。许多公司希望能够做到滚动修订资金计划,使资金使用情况时刻保持最新。但由于缺少管理方法,想管又管不起来,深感无从发力。
综上所述,目前业内的地产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不高,真正能够将成本、合同、资金三条主线全面、高效的管理起来的公司少之又少。而让我们欣喜看到的是已经有许多地产企业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积极进行管理变革,提升管理水平。在这个时候,其为了能够将管理思想真正落到实地,许多企业选择了在内部推行信息化管理工具。我们都知道一个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越高,就标志着这个行业管理成熟度越高。所以地产行业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也是地产企业提升其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
第二篇:煤矿企业材料成本管理之班组材料成本管理
煤矿企业材料成本管理之班组材料成本管理
摘要:煤矿企业区队材料员应是家庭红管家,不但要懂材料管理,还要会算帐,算好帐,更要给本单位直接管理者当好参谋。只有全员抓成本管理、全面抓成本优化,落实责任,才能让职工参与到成本管理中、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煤矿企业;成本管理;奖优罚劣
材料成本管理是煤矿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材料成本在煤矿企业成本中占有非常显要的位置,煤炭企业的大多数材料主要是用于原煤生产,材料消耗投入很大,使用这些材料单位以及人员就是采掘区队和井下员工。为此,做好基层使用材料的成本控制管理和重视材料员配备是企业材料成本控制管理中不可小视的重要问题。目前就怎样做好基层材料成本控制管理来达到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切实做到奖优罚劣
要提高成本管理的实效性,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根据各单位的生产实际,对采、掘、机、运、通各个专业的设备材料、电耗等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从公司领导到每一个部门管理人,每人肩上有担子和指标,并制定考核文件。防止只打雷不下雨现象,确保扎扎实实抓管理,对管理好的区队、管理好的材料员进行表扬,重奖,对工作管理差、不重视的,材料浪费严重、超支超耗、材料私用的坚决重罚。
(一)着手计划材料成本的制定。材料成本的规划,除开单位要求考核基层区队的计划以外,还要制定考核材料消耗的标准依据计划,一定要确保在安全生产及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结合现场实际急安全的质量进行要求规范制定,从而达到先进而合理。做到盯紧计划,从严管理,既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又能合理规范的使用材料,减少材料投入,节约材料陈本。
煤矿企业所消耗的材料品种复杂繁多,即使是同一个区队,其消耗水平、设备状况、运量等因素不同,这给成本定额制定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了保证材料消耗定额制度科学合理并便于实施,应定期召集各归口部门主要考核人员讨论,组织生产、劳资定额等管理人员深入井下,对各种情况下的材料消耗进行分析,提供定额修定的有力依据,确保其可操作性。
(二)严格材料实际消耗的考核。对生产区队的材料实际消耗考核可划分为机电归口材料和生产归口材料两部分,凡生产区队的材料消耗,非生产归口即为机电归口。保证责任明确,科学分工。为了便于对区队的管理考核,使区队和归口管理部门合理分担材料费,还可以把生产归口和机电归口材料进行细分,即大型材料和普通材料,大型材料费用由两大归口管理部门承担,普通材料费用归区队承担,这样更加便于分类控制考核。在材料消耗管理中,可提高责任意识,以技术优势促进材料管理。
(三)落实奖罚兑现。班组实际工作量与质量的考核,直接影响着班组材料消耗的高低,在对班组材料实际消耗量进行严格考核的同时,区队材料管理员每天将上一天班组成本考核情况进行统计汇总,报公司考核办公室,考核办公室对成本管理工作定期进行通报和分析。
对班组材料成本节超奖罚的考核实施,是做好班组材料成本控制的前提,如果不做好考核实施这一步,班组材料成本控制规范化管理就会沦于形式。为此,实施考核材料成本节超的奖惩,必须及时清算,让职工及时了解掌握本班组材料成本的节超奖罚情况。
二、提升基层材料员主人翁意识,加强对基层材料员的管理
在材料成本管理上,煤炭企业对基层材料员的重视程度不够高,特别是在分析材料成本升高原因时,常常仅从材料采购上抓质量、生产消耗上找原因,但对区队材料核算的管理却重视不多,基层核算员的配备数量的也并不多。这无疑让大家感受到到材料员的任务就只不过是在领材料与发材料的范畴内,而发挥不出基层材料员真正的作用。因此,要提升基层材料员主人翁意识,加强对基层材料员的管理。
(一)强化基层材料员成本意识教育。增强基层材料员自觉参与材料管理的主动性,杜绝材料人情化,使他们的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增强材料管理水平,增强抓好材料管理的自觉性。摒除过去那些只注重产量进尺,注重个人工作量,从不合计材料的消耗。
应当在每月都组织召开定额成本管理分析会,及时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分析公司计划和归口管理部门计划的落实情况;对比分析原煤定额成本明细项目的消耗情况和升降原因;归口部门分析分管材料费的消耗情况,说明节超原因;总结节支降耗和材料考核的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并在会后按照任务进行解决落实,保证定额成本管理的深化发展和存在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二)明确职责,建好台账。材料员要确保材料台帐能够反映当天情况,便于分析于核实计算,以便班组及时准确了解当天材料的消耗,从而便于及时发现、解决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并且进一步相关统计材料的基础工作。如制定材料成本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材料消耗定额管、管理台帐和报表、将材料装订成册,以便备查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第三篇:地产成本管理学习总结
.页眉.地产成本管理学习总结范文
学习了第三天,今天看了些重庆公司的资料。其中中海的那个资料是比较好的,很实在。如果前2天学习的是一些基本知识,那么今天开始进行到了房地产领域的知识。先回顾下地产公司的成本控制。
地产公司的成本分类6个大大部分。
1、土地成本;
2、前期费用;
3、工程成本;
4、营销成本;
5、管理成本;
6、财务成本。
按照中海的分法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1、土地成本;土地成本(约占项目总成本的30-35%左右),主要指土地获得阶段形成的种类费用支出,包括地价、土地动拆迁补偿费、各类补偿费、土地契税等。
要点是三个:拿地时的成本分析准确。采取一定的投标报价策略、严格控制交地及付款风险。
具体到不同的拿地情况又有分类。
1)旧城改造地块。要点是3个:争取尽可能的优惠政策;争取在税收方面获得一定程度的返还;尽可能争取高容积率,间接降低土地成本。
2)其它发展商转让(挂牌交易)的地块:要点是2个:在地理位置、区位环境状况、项目公司的财务状况等方面对其进行仔细认真的调查,减少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如是否有债务纠纷);同时积极与转让方进行协商,延长付款期限,降低资金成本。
3)公开招投标或拍卖地块:要点是3个:加强分析研究,做到正确客观投标。采取一定的投票策略,做好政府有权部门的公关工作。中标后争取对我司土地开发、交地以及付款有利的条件,降低土地成本。
页脚..页眉.中海地产土地成本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为投资发展部。
2、前期费用;(约占项目总成本的2-3%左右),主要指设计费、报建费、勘察测绘费以及
可研费用,其中成本控制的重点为设计费(报建费、勘察费等比重较小,且一般有相关收费标准)。
对于设计费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1)采取多单位、多轮次招标,以争取最佳的性价比;
2)严格控制设计质量,在项目前期即尽可能确定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参数;
3)限制钢筋含量、砼含量、节点设计等对工程造价影响大的内容;
4)控制装饰用料和建筑材料封样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众所周知,设计结果决定了工程造价的85%甚至以上,因此设计管理(虽然整个设计
费用仅占总成本的2%)是工程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合约及项目应积极配合参与结构选型设计、基础设计等的评估,参与材料、设备的经济性评价,尽可能为设计提供全面客观的经济性建议、另一方面,设计部门自身应以项目定位为原则,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限额设计,注重进行设计成果性价比分析,着重抓好事前的设计修改、多选样、多分析、避免完工后的返工及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中海地产设计费的管理责任部门为设计管理部。
3、工程成本;(约占项目总成本的50-55%左右),主要由分项工程及甲供物资成本、配套
成本等构成。主要通过以下具体措施来控制分项成本:
1)在项目前期尽早确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
2)成本管理部门(合约、财务)应及时对成本测算值作进一步拆分。
页脚..页眉.3)在工程分项和材料采购过程中,坚持三堂会审、货比三家,最低价中标的原则。
4)加强对投标单位的议标制度。
5)充分进行建材市场调研,6)设计图纸、材料样板提早开始研究、完善,招标准备工作也应早开始。
7)完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流程、制度,完善设计变更前的成本评审制度,明确各相关人员的签字权限。设计变更引致的费用调整是工程成本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分项工程及甲供物资成本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为合约管理部和项目发展部。
特别要强调的是,近年来,在财务系统的配合下,合约管理部建立了成本分析预警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本分析预警制度指的是成本管理部门与有关部门配合,在项目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项目发展的具体情况实时,定期调整成本台帐,及时反馈有关成本变动情况,预测成本变动趋势,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如成本控制小组会议制度)及时进行调整、消除造成成本异常波动的不合理因素。另外,在项目完工生,对由财务部、合约管理部共同牵头,对项目开发成本的组成、分布、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并做出合理的评估。
4、营销成本;(约占项目总成本的5-8%左右),主要指在项目销售过程中形成的种类费用
,包括广告费、推广费、售楼处费用。
营销成本管理的主要措施为以下几点:
1. 建立各项的广告及市场推广计划、预算的执行及监督体制。
2. 完善营销成本管理的招标体系,完善各项广告制作的报价、比价、议价操作流程,用竞标的方式,谋求各项广告制作的优质低价,控制广告制作的费用成本。
3. 降低媒体发布的折扣点。
营销成本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为营销策划部。
页脚..页眉.5、管理成本;(约占项目总成本的2-3%左右),是指公司、项目部为组织和管理项目开发
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种类费用,主要为人力资源成本及行政成本。
管理成本控制的措施主要是全员树立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观念,全方位对项目的开
发间接费进行监控,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减少管理费用的开支等。
6、财务成本。财务成本(约占项目总成本的6-8%左右),主要为资金成本和税务成本,由项目总成本确定。
另外,与合约管理部配合,采取适当缓付分项商工程款的方式也可以降低财务成本。
以上我觉得还是比较全的。
明天开始就正式分析地产公司成本管理的细节。尤其是2个内容。建设工程的成本管理。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尤其是后者。最后用地产全项目的成本和融科的动态全成本的学习作为结束吧。但愿这个周内学习的完。
页脚.
第四篇:地产成本管理学习总结
学习了第三天,今天看了些重庆公司的资料。其中中海的那个资料是比较好的,很实在。如果前2天学习的是一些基本知识,那么今天开始进行到了房地产领域的知识。先回顾下地产公司的成本控制。
地产公司的成本分类6个大大部分。
1、土地成本;
2、前期费用;
3、工程成本;
4、营销成本;
5、管理成本;
6、财务成本。
按照中海的分法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1、土地成本;土地成本(约占项目总成本的30-35%左右),主要指土地获得阶段形成的种类费用支出,包括地价、土地动拆迁补偿费、各类补偿费、土地契税等。
要点是三个:拿地时的成本分析准确。采取一定的投标报价策略、严格控制交地及付款风险。
具体到不同的拿地情况又有分类。
1)旧城改造地块。要点是3个:争取尽可能的优惠政策;争取在税收方面获得一定程度的返还;尽可能争取高容积率,间接降低土地成本。
2)其它发展商转让(挂牌交易)的地块:要点是2个:在地理位置、区位环境状况、项目公司的财务状况等方面对其进行仔细认真的调查,减少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如是否有债务纠纷);同时积极与转让方进行协商,延长付款期限,降低资金成本。
3)公开招投标或拍卖地块:要点是3个:加强分析研究,做到正确客观投标。采取一定的投票策略,做好政府有权部门的公关工作。中标后争取对我司土地开发、交地以及付款有利的条件,降低土地成本。
中海地产土地成本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为投资发展部。
2、前期费用;(约占项目总成本的2-3%左右),主要指设计费、报建费、勘察测绘费以及
可研费用,其中成本控制的重点为设计费(报建费、勘察费等比重较小,且一般有相关收费标准)。
对于设计费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1)采取多单位、多轮次招标,以争取最佳的性价比;
2)严格控制设计质量,在项目前期即尽可能确定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参数;
3)限制钢筋含量、砼含量、节点设计等对工程造价影响大的内容;
4)控制装饰用料和建筑材料封样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众所周知,设计结果决定了工程造价的85%甚至以上,因此设计管理(虽然整个设计
费用仅占总成本的2%)是工程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合约及项目应积极配合参与结构选型设计、基础设计等的评估,参与材料、设备的经济性评价,尽可能为设计提供全面客观的经济性建议、另一方面,设计部门自身应以项目定位为原则,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限额设计,注重进行设计成果性价比分析,着重抓好事前的设计修改、多选样、多分析、避免完工后的返工及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中海地产设计费的管理责任部门为设计管理部。
3、工程成本;(约占项目总成本的50-55%左右),主要由分项工程及甲供物资成本、配套
成本等构成。主要通过以下具体措施来控制分项成本:
1)在项目前期尽早确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
2)成本管理部门(合约、财务)应及时对成本测算值作进一步拆分。
3)在工程分项和材料采购过程中,坚持“三堂会审、货比三家,最低价中标”的原则。
4)加强对投标单位的议标制度。
5)充分进行建材市场调研,6)设计图纸、材料样板提早开始研究、完善,招标准备工作也应早开始。
7)完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流程、制度,完善设计变更前的成本评审制度,明确各相关人员的签字权限。设计变更引致的费用调整是工程成本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分项工程及甲供物资成本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为合约管理部和项目发展部。
特别要强调的是,近年来,在财务系统的配合下,合约管理部建立了成本分析预警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本分析预警制度指的是成本管理部门与有关部门配合,在项目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项目发展的具体情况实时,定期调整成本台帐,及时反馈有关成本变动情况,预测成本变动趋势,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如成本控制小组会议制度)及时进行调整、消除造成成本异常波动的不合理因素。另外,在项目完工生,对由财务部、合约管理部共同牵头,对项目开发成本的组成、分布、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并做出合理的评估。
4、营销成本;(约占项目总成本的5-8%左右),主要指在项目销售过程中形成的种类费用,包括广告费、推广费、售楼处费用。
营销成本管理的主要措施为以下几点:
1. 建立各项的广告及市场推广计划、预算的执行及监督体制。
2. 完善营销成本管理的招标体系,完善各项广告制作的报价、比价、议价操作流程,用竞标的方式,谋求各项广告制作的优质低价,控制广告制作的费用成本。
3. 降低媒体发布的折扣点。
营销成本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为营销策划部。
5、管理成本;(约占项目总成本的2-3%左右),是指公司、项目部为组织和管理项目开发
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种类费用,主要为人力资源成本及行政成本。
管理成本控制的措施主要是全员树立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观念,全方位对项目的开
发间接费进行监控,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减少管理费用的开支等。
6、财务成本。财务成本(约占项目总成本的6-8%左右),主要为资金成本和税务成本,由项目总成本确定。
另外,与合约管理部配合,采取适当缓付分项商工程款的方式也可以降低财务成本。
以上我觉得还是比较全的。
明天开始就正式分析地产公司成本管理的细节。尤其是2个内容。建设工程的成本管理。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尤其是后者。最后用地产全项目的成本和融科的动态全成本的学习作为结束吧。但愿这个周内学习的完。
第五篇:质量成本管理现状
关于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思考
一、质量成本管理概论
(一)质量成本管理的内涵和外延
质量成本是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各种费用,以及因产品的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损失费用。质量成本按其核算内容范围的宽窄,可分为广义的质量成本和狭义的质量成本。我们这里所说的质量成本,是指狭义的质量成本。其按经济内容划分,可分为四大类: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质量成本管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涉及成本管理、责任会计、企业质量管理等多个相关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代质量成本管理已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及实践管理方法。
质量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整体控制而达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体系。企业为了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 减少质量损失, 增加质量收益, 就必须树立质量成本观念, 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二)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质量可以节省大量的费用,从而增加利润。质量提高了,废品损失、返修费用、以及因质量问题而使本工序停产所发生的损失减少了,也降低了三包损失、派遣人员赴外地检修产品所发生的费用,以及因质量问题所发生的降价损失。
2、提高质量可以防止低收入。如果企业的竞争对手正在改善其产品的质量,而企业本身却没有在提高质量方面进行投资,其可能的结果是该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收入下降。因此,提高质量的目的在于防止低收入,而不是产生高收入。
3、提高质量能够提高公司的声誉和与顾客的关切度,从而能够提高企业未来的收入。如Motorola公司由于产平质量的提高,从而增加了顾客的满意度,在8年的时间内,它的收入增长了380%,利润增长了800%,股票价格上涨了600%。
4、提高质量可以履行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了有关环境管理标准的ISO4000,该标准的目的在于引起企业对环境目标的注意,并发展:
(1)环境系统以改善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影响;
(2)环境审计和绩效评估系统以对组织完成环境目标的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
二、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是,我国在产品质量经济性方面,实际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忽视产品质量,产品的废品、次品率高,不仅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甚至使消费者蒙受损失;另一种是不惜工本,片面追求“高质量”,不讲效益,脱离实际需要,规定了过高的内控标准,对产品某些次要性能实行高
精度、高标准的要求,其结果必然导致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从整体来看,也影响到社会效率。具体问题如下:
(一)对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水平之间关系的错误理解
大多数企业认为,要想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就要多付研发费用,培训和提高工人的技能,加强质检工作,多耗用检验工时,还要增加破坏性试验,多消耗材料、能源。因而,产品质量水平越高,质量成本水平也就越高,相应的产品成本也越高。因此,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对产品质量把关不严,使劣质产品流向市场,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危害企业的声誉。但事实上,当产品质量水平越来越高时,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也上升,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等却会下降。在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以后,消灭了费次品,减少了返修工时,就会降低产品的成本。
产品质量水平也不是越高越好,重要的是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关注产品质量的同时一定要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忽视了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成本管理
国际质量标准ISO8402 定义产品质量“是产品或服务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这种“满足”又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产品设计所做到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程度,称为“设计质量”;其二是产品与其设计要求一致程度,称为“符合质量”。当前流行的观念是“质量成本的对象是产品的符合质量”,而忽视了产品的设计质量对产品质量成本的影响,实际上,企业根据顾客期望形成产品或服务的功能性规格,并通过设计把功能性规格转化为设计规格。因此全面了解顾客期望是设计出顾客满意产品的关键,而顾客期望一般是通过市场调研所获得的,在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调研中,人门发现“设立了专门市场调研部门的企业远低于设立了产品开发计划部门的企业比例,差距达 20 个百分点”。市场调研工作的疏忽,导致了产品设计质量低下,具体表现为产品性能不能达到顾客的期望即“产品设计质量不足”及产品的质量远远超出了顾客的期望即“产品设计质量过剩”,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产品离开了企业之后,顾客维持“过剩质量”或因“质量不足”而额外支付成本,从而导致企业产品信誉损失,增加隐性成本。因此在产品设计阶段,既要全面满足顾客的需要,又不能盲目增加功能,应当寻求产品质量与顾客满意之间平衡点。
(三)忽视企业全员质量成本管理
为了加强质量管理,企业都设立了质检部门,对出厂产品质量把关,同时由质检部门或会计部门对企业质量成本进行核算。基于这样一种管理格局,许多人认为质量成本管理是质检及会计部门的职责。而事实上,代写硕士论文产品是由人制造的,高质量的产品是高素质的人制造出来的。因此,产品质量取决于工作质量,如果在产品设计质量确定的情况下,产品合格率将主要由工作质量决定,即工作的准确率将是产品合格率的保证,而工作由多个工作过程构成,每个过程又由多项工作活动和动作构成,人所做的每一个动作,他的完成往往是由人的意
识控制,员工质量意识强、素质高,工作动作完成的质量就高。由此可见,企业质量成本的形成是企业许多部门共同作的结果,在质量成本控制中,应将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与产品质量成本相关的设计部门、生产部门及销售部门、售后服务部门成员作为成本控制的主体,在对员工进行优质奖励、劣质惩罚的同时,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保证质量的同时将努力降低质量成本成为职工的自觉自愿的行动,从而降低企业内外部失败成本。
三、如何有效地实施质量成本管理
对于获证企业来讲,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尽快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在实现扭亏、摆脱困境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质量体系应有的作用。下面,谈谈关于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 走出误区
对获证企业来说,“取证”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护照”,是促进企业管理上台阶的手段,但不少企业是为“取证”而“取证”,未从本质上认识到“取证” 的目的是以适宜的产品质量参与市场竞争。这是导致“质量体系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根本原因。企业应彻底转变观念,丢掉“等、靠、要” 的依赖思想,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测算每道工序的目标成本,逐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位职工;将其与职工的工资收入挂钩,使每一位职工都切实体会到市场的压力,树立市场观念。企业应形成一种用货币价值的作用来激励和调节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竞争气氛;废弃非理性的决策,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真正走出“管理是摆设”、“管理是花架子”的认识误区。
2、运用战略质量成本管理
首先,要明白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确定企业采取何种竞争战略,并努力贯彻下去,让整个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围绕它运转;另一方面,运用价值链分析、识别、利用企业内外部的联系,培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内部作业,要努力提高其增值作业,降低乃至消除不增值作业。对于企业的外部情况,要了解客户需求,市场行情,竞争对手的情况,并和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商、产品经销商搞好关系,如此四通八达,产品能顺利生产,也可以迅速销售。这样实施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企业长久的、稳定的发展。
3、明确职责 加强考核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必须建立与质量体系协调一致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通过建立以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明确规定每个职工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切实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制度)、工作有检查、考核有奖罚。
(1)质量成本目标应与质量目标有机衔接,质量成本目标应是质量目标的重要内容。
(2)在管理职责和有关质量体系文件中,规范每个职工的任务、职责和权限,明确考核标准并坚持考核,真正体现出质量经济性和质量成本的思想。
(3)根据企业实际确定适宜的质量成本科目,健全质量成本管理制度,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任务、职责和权限,使其成为质量责任制考核的内容。
(4)健全以质量管理部门为中心的质量信息反馈管理系统,理顺质量信息流通渠道,及时收集、分析、处理、传递有关质量信息,供企业领导决策时参考。
4、注重培训 提高素质
“以人为本”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之一,它要求企业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1)对企业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教育,增强他们的质量成本意识。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质量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关系、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的关系、质量成本在企业各项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质量成本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等方面,使企业领导高度重视产品质量。
(2)对质量管理人员、有关技术人员和统计、财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这些人员是质量成本管理的操作者和执行者。培训应分阶段,以交流为主。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初期,主要学习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概念、方法,以及质量管理的原理、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学员应了解和熟悉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质量体系结构和实际运行情况,独自提出一套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然后,综合学员的方案和意见,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3)随着质量成本管理的开展,企业应针对出现的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
5、突出重点 有的放矢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应突出重点,在对企业质量成本现状作出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质量费用的开支情况,提出重点控制的质量成本二级科目或关键工序一次合格率(通过率),使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效益明显,从而最 大限度地得到企业领导的支持,以有利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全面推广和开展。
ISO9000族标准提出的企业管理思想仅仅是最基本的质量保证要求,只有深刻领会标准的精髓,利用各种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包括质量成本管理原理和方法)才能使质量体系不断完善和改进并有效地运行。
6、调整科目 方便核算
现行企业发生的各种质量成本列支的渠道较多,不能系统地考核一个企业质量成本总的开支情况。例如:内部质量损失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外部质量损失有的计入产品销售费用,有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这些列支办法既不利于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质量成本的总的核算情况, 也不利于加强企业质量成本的管理。针对现行质量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做以下方面改进:
增设 “质量成本 ”总账科目,同时取消 “废品损失 ”和 “停工损失 ”总账科目。在 “质量成本 ”总账科目下,设置内部损失、停工损失、废品损失、外部损失四个二级科目,用以分别反映各种不同的质量成本的详细情况,在 “生产成本 ”总账科目下增设质量成本二级科目,月末,将归集在质量成本借方的所有成本进行分配。由于内部质量损失、停工损失、废品损失主要属于生产过程的成本,将三个二级科目归集的成本转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质量成本之中。外部损失科目所归集的费用全部结转至 “本年利润 ”账户。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若想不被市场汰淘,产品成本管理就不能仅限于简单的生产成本管理,还要考虑到质量成本的管理,逐步建立起以质量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只有不断加强研究市场,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企业的软硬件设施,制订出正确企业战略,使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以更加有利的条件参加国内和国际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