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门经济开发区湘西北工程机械4S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石门经济开发区湘西北工程机械4S店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单位
3、项目由来及背景
4、项目概况
5、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二、市场分析
1、市场预测与分析
2、项目市场定位与运营模式
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三、项目选址与建设
1、选址
2、建设条件
3、现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四、项目建设功能、内容、规模及主要技术方案
1、功能定位
2、内容及规模
3、规划与设计
4、项目实施进度
5、其他技术方案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1、投资估算
2、资金来源
六、财务评价
1、财务估算
2、财务效益评价
3、效益性分析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石门经济开发区湘西北工程机械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
石门县湘西北工程机械贸易服务中心
三、项目由来及背景
随着工程机械生产厂家和品牌的不断增多,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迷惘,其中包括车型的选择、品牌的选择、质量的选择以及机械使用、维修和服务方向的选择等。工程机械服务中心,将借鉴小型汽车4S店的服务方式,将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和信息反馈(survey)这四项功能集于一体的工程机械服务企业,给广大的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
常德市地处上海、武汉、广州、柳州、重庆等汽车工业基地的辐射中心,又是中联重科、三一等工程机械企业的生产基地,有近六条高速公路交汇于此,S304、S303、X021等道路纵横交错,通乡通村公路四通八达。各项建设工程方兴未艾,为建设规划工程机械交易市场和服务设施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区位地理条件。
四、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采取整体规划、统一布局的实施原则,建设内容包括车展大厅及营销办公综合大楼、车间两大部分。建设选址位于石门经济开发区境内,该地块北接沿江大道,东靠石门大道,南临S304,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43.29亩,其中总建筑面积7434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工期为3年。
五、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石门县湘西北工程机械贸易服务中心属个人独资企业,拥有各类工程机械40多台,从业人员50余人,该服务中心建成之后,企业将专业从事工程机械的销售、维修、租赁、售后服务及信息反馈等工作。对拉动石门县及周边地区的工程机械的消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表
七、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1本项目建筑符合我国工程机械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对拉动石门县及湘西北地区工程机械消费将发挥积极影响。
1.2本项目建设符合石门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和控规要求,其建设条件非常优越。
1.3经财务分析,本项目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6.27%,投资回收期为7年。因此,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2.建议
2.1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实施品牌战略和促进企业发展,又符合当今工程机械的经销模式和客户要求。
2.2建议各单位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和管理,以营造良好的开发建设环境,把它做为发展石门工程机械产业的重点工程,也是对石门县机械贸易市场进行“划行归市”的重大举措,以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打造湘西北规模最大、服务最好的工程机械4S店。
2.3该项目建设规模较大,标准较高,项目建设单位应尽快落实建设资金,以利于该项目顺利实施。
第二篇:某经济开发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5第一节项目概况5
第二节建设单位概况7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与研究内容8
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
第五节结论与建议10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1
1第一节项目背景11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1
3第三章开发区前景分析15
第四章开发区发展总体思路与功能定位
第一节总体思路19
第二节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和功能区布局
第三节开发区发展总体目标26
第五章建设规模与内容27
第六章建设条件30
第一节地理位置30
第二节自然条件31
第三节基础设施条件33
第四节资源条件35
第七章总体规划方案36
第一节方案设计原则36
第二节方案设计支持系统38
第三节总体布局规划41
第四节主要技术指标4
4第八章工程建设方案45
第一节土地开发工程45
第二节道路工程47
第三节给排水工程50
第四节电力电信工程55
第五节管线综合60
第六节绿地景观工程61
第七节环保、环卫6
3第八节防灾工程规划6
5第九章环境保护67
第一节园区地址与环境质量现状67
第二节环境影响分析69
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7
2第十章开发经营与组织管理机构78
第一节开发原则与形式78
第二节开发经营方式80
第三节组织管理机构8
1第十一章工程节能与节水83
第一节节能、节水概述83 1921
第二节节能措施84
第三节节水措施85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86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8
第一节估算依据及取费标准88
第二节投资估算90
第三节资金筹措93
第十四章经济评价94
第一节基础数据及说明94
第二节财务评价
第三节国民经济评价
第十五章社会评价
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95100101103
第三篇:榆林经济开发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榆林经济开发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与项目负责人
榆林经济开发区,是陕西省政府1999年批准的省级开发区,项目负责人马志高(榆林市市长助理)。
二、开发管理单位
榆林经济开发区的管理单位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榆林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享有地市一级经济管理权,对开发区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政策、统一土地价格,并推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工作,一个窗口服务。目前,开发区管委会已经成立,与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办公室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近两年,榆林地委、行署多次研究开发区的启动建设问题,确定了开发区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开发区的前期准备工作,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地形测量,加强了土地管理,并于1999年5月委托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开发区总体规划,最近又委托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土地价格进行了评估。
榆林经济开发区遵循“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突出主体,一区多园,滚动发展”的宗旨,以榆林得天独厚的能源矿产为依托,立足榆林“低价资源、低价劳动力、低价土地”的优势和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以能源重化工建设项目为主体,以荒沙地综合开发治理、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主开发为突破口,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进行建设与管理,将成为集农业、工业、商贸、科技、教育、居住、娱乐、旅游为一体,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健全,功能结构布局合理,既具榆林独特风格、又有现代化特色的综合型对外开放的窗口示范区。
凡进入开发区的企业除享受国务院、省政府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地方制定的土地、税收、技术人才引进、尤其是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优惠待遇。
三、项目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情况
榆林经济开发区位于榆林市西南郊,北邻西沙区,东跨榆溪河与榆林南郊化工企业相连,距市中心5公里,北起沙河南岸,南至闫庄则村,西以西包铁路为界,东到榆溪河西岸,总体规划用地总面积18.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6.5平方公里,实际开发面积12平方公里。
四、项目的性质和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性质
榆林经济开发区诞生在西部大开发之时,依托于榆林的能源矿产资源优势和陕西的科技优势,以能源化工建设项目为主体,处于我国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换、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迅速发育的时期,决定了开发区的职能是:
1、二十一世纪榆林经济发展的支柱,重化工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和高效农业、生态农业项目的示范基地,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增长极和榆林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核。
2、支撑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生态园林环境建设一流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3、晋、陕、蒙接壤地区中心城市—榆林市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主要建设内容
开发区的建设内容是基础设施建设,要达到“七通一平”,即路通、排水通、自来水通、电通、电讯通、煤气通、热力通和场地平整。
五、开发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
(一)建设榆林经济开发区是发挥榆林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
榆林作为资源富集区,是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前沿地区和晋陕蒙国家能源生产的重要组成区域。依托资源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运用优惠政策建设开发区,实现产业聚集和生产要素的聚集,是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榆林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建设榆林经济开发区是实施《陕西省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的迫切需要。
为了尽快开发利用榆林的优势资源,陕西省政府于1997年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陕西省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国家计委于1998年7月以计规划[1998]1404号文件批准了该规划,明确提出近期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为实施规划中的项目创造条件。为此,榆林地区于1998年向省政府上报了设立榆林经济开发区的报告,省政府于1999年2月10日以陕政函[1999]24号文件正式批准榆林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明确指出以能源重化工项目建设为主体,充分发挥开发区的管理、开发和辐射作用,启动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建设榆林经济开发区是榆林地区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榆林目前还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还很小,要建设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必须走外向型的路子,通过设立经济开发区,依靠特殊优惠政策,提供优质高效的管理与服务,吸引区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是实现榆林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四)建设榆林经济开发区是带动榆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加大榆林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必将带动榆林的市政建设和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榆林中心城市的作用更加明显。
(五)建设榆林经济开发区是实现山川秀美新榆林的客观需要。
榆林经济开发区将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绿化覆盖率,建设一批高效农业项目和生态农业项目,使开发区成为生态园林开发区,将为榆林的生态环境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六、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目的、依据和范围
(一)研究目的
1、为开发区管委会决策提供依据。
2、为土地开发后熟地的出让、出租等提供依据。
3、为合理确定土地使用费、土地税、宗地地价提供依据。
4、为征收城市配套建设费提供依据。
5、为招商引资和融资提供参考。
(二)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通过对拟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为项目决策、项目融资和招商引资提供依据,研究工作的主要依据有:
1、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291—1999《房地产估价规范》。
3、计规发[1998]1404号《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陕西省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的批复》。
4、陕政函[1999]24号《关于同意将榆林经济开发区列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批复》。
5、《榆林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6、《陕西省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
7、榆林开发区土地价格评估报告。
8、《陕西省92市政综合定额》。
9、《陕西省经济区条例》。
10、榆林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印发《榆林经济开发区土地统征划拨实施方案》的通知。
11、榆林经济开发区土地统征划拨实施方案。
12、国家房地产开发建设的有关政策。第二章 项目用地现状及征地补偿
一、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现状
开发区范围内现有的居民和单位很少,有农户40多户,分布于区内中部和沙河与榆溪河交汇处。有粮库、道班、沙地治理公司、华龙私立学校、白界乡政府等单位。分布于210国道西侧,在区内中部只有南郊农场2200多亩耕地。
开发区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程995-1095米之间,自然坡度约为1%,开发区地势平坦、开阔。地表特征为风积沙丘,地形高低起伏较大,沙丘相对高差3-10米,沙丘以下大部分为Q3和Q2黄土状亚砂土或黄土状亚粘土,属榆溪河二、三级阶地。
开发区境内多为活动性沙丘及覆盖沙,受风或重力的作用均能移动,须采取治沙防风措施后方可作为建设用地。适宜建设用地和改造后方可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开发区中部,地形较平坦,沙丘起伏变化较小。不宜建设用地主要是榆溪河西岸和沙河南岸切割较严重及地形坡度较大、冲沟发育等用地。另外,区内多处冲沟,并呈“V”型,处于发展阶段,沟长几十米到几百米不均,沟深约3-10米左右,宽度与沟长成正比,其中草沟长可达千米以上,加之榆溪两岸地形坡度大,切割严重,均不宜作为建设用地。
二、土地统征划拔及补偿
(一)统征划拔方案
今年五月,榆林行署制定了《榆林经济开发区土地统征划拔实施方案》,对开发区内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土地一次性有偿划拔;对以农业综合开发或以五荒地划拔出让的农业项目用地的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依法有偿统一收回;对集体土地统征为国有土地,在1999年7月2日榆林行署发布关于冻结开发区土地的通告前已由省、地依法批准的非农业建设项目用地,在服从开发区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依法按期建设并补交有关费用,超过法定建设期限的依法无偿收回。对非法买卖的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一律依法收回;对在发出通告后横山、原榆林市审批划拔的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均为违法批地,统一收回;南郊农场在开发区内的土地,可按统征土地及所涉及人员、债务整体划转开发区管委会或有偿划拔土地的办法解决。统征划拔后、收回后的土地由现榆林市土地管理局统一管理。
(二)土地和建筑物补偿标准
1、用地补偿标准
水浇地 3000—4000元/亩
林草地 300—500元/亩
平整后土地 1000—1500元/亩
覆盖土壤土地 1500—2500元/亩
苗圃地 2000—3000元/亩
2、树木砍伐补偿标准
用材林:树木直径5—20公分以上10—50元/株。直径底于5公分以下的0.5—1.0元/株。
经济林:挂果树 50—80元/株
幼果树 10—20元/株
3、拆除建筑物补偿标准
砖混房 200—400元/平方米
简易房 30—50平方米
围墙 5—20元/平方米
大门 100—300元/个
水井(压井)100—300元/个
机井 2000—5000元/个 厕所 50—80元/个
圈棚 50—80元/个
村碑 50—100元/个
坟(三年内新坟)50—500元/座
(三年以上老坟)50—150元/座
4、迁移
下列设施均由产权单位自行迁移,不予补偿。
(1)本区电力系统的杆线、铁塔、变压器等电力设施;
(2)电讯、线务部门的光缆、电缆、杆线及设施;
(3)各种铁皮房、临时工棚。
产权属于村集体或村民、非电力系统单位、居民的电力设施,补偿标准为:电杆迁移费100—300元/根(含电线),变压器1000—2500元/台。
第三章 建设条件分析
一、榆林社会经济状况
开发区的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榆林位于陕西最北部,地处中国中西部结合地带。全市总面积4.3万平方公里,有1区11县,总人口329万,资源富集,区域经济的特色明显,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地区,也是陕西重要的农牧业基地。改革开放20年来,昔日贫穷、落后、封闭的榆林,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199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1.18亿元,比1978年翻了2.5番,比上年下降了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3亿元,下降了42.6%,第二产业增加值29.26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22.09亿元,增长7.0%。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66元。全年社会商业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2.2%,失业率4.5%。全市财政总收入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26.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7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7.4%。
目前,榆林市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治沙治土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开始向良性转变;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投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优势资源开发全面启动,煤炭、电力、化工、建材、轻纺等支柱产业逐步形成;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推进,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榆林市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市容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榆林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招商引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条件
(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开发区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工业基础、资源开发、科技力量等方面看,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承东启西的作用,是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桥头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陕西已产生了榆林和西安两个有重大开发价值的区域经济增长极。陕西的选择一是发挥科技优势,开创知识经济,二是利用榆林的资源优势,走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子。榆林有“中国的科威特”之称,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居全国第四位,地位十分突出,可以和以太原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能源资源开发区和以新疆三大盆地为基础的石油化工基地联成一体,形成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带。
(二)良好的经济地理区位,能够让开发区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榆林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也是陕西省“圭”字型经济发展带的北端极核,处在我国中西部结合地带,北邻呼和浩特---包头经济区,东接太原经济区,南连关中经济区和兰新经济带,西接兰州---银川经济区。在区域体系中,榆林为晋、陕、蒙、宁的接壤地区,与包头、呼和浩特、银川、太原、西安等大城市构成等距周边态势,据断裂点理论分析,有望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经济增长极核和完整的经济区,即榆林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可同时受到几大经济区的推动,容易产生自身发展的动力和广阔的辐射空间。榆林开发区建设正是增强榆林晋陕蒙地域中心城市的重大举措,能够为榆林的产业集聚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给开发区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包神、神朔铁路建成通车,太中铁路前期工作全面展开,贯通西包铁路全线的神延铁路工程进展顺利,线下工程基本完工,铺轨工程已经开始,2001年建成通车后,将对榆林的资源外运,信息内输和发展外向型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10国道绥清段建成投运,榆神段完成总工程量的94%,纵贯全区南北的干线公路全部实现了二级化。榆佳公路改造、野大公路一期改造工程全面竣工。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神盘公路和全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如期开工,青银高速公路吴定段和靖延高速公路进入工可研阶段,县级公路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全市已有125个乡镇通了油路,占乡镇总数的48%。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9477公里,其中二级公路达到580公里;榆林机场已开通至西安、包头航班,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扩建后将开通北京、上海等地的航班,成为陕西省第二航空港;电力方面,府谷沙川沟电厂和榆神二回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榆神330千伏线路输变电工程今年可望建成投运,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进展顺利;通讯方面,国内两条I级干线光缆交叉经过榆林,建成了具有多种先进手段和多种业力的公用通信网,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86%,90%以上的乡镇通了程控电话,通信能力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城镇建设方面,按照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思路,以榆林市榆阳区为中心,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的城市道路,供水、供热、绿化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得到加强,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红石峡供水工程、榆林市西人民路等市政建设重点工程建成并交付使用,榆阳区供气工程工程进展顺利。今年,全市又确定了23个重点建设项目和209个重大前期项目,计划投资60亿元左右。从目前的势头看,再用5年左右时间,榆林的基础设施将达到根本性改观。到2010年,将形成干支相济的公路网络,与铁路形成复合交通运输体系,能够为开发区的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
(四)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开发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榆林是国内罕见、世界少有的矿产资源富集区,有世界级的大煤田,国内最大的陆上整装气田和最大的岩盐矿,有相当丰富的铝土矿、高岭土、石灰岩、和石英砂。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6万亿元,现已发现8大类40多种矿产。煤炭,总量有8640亿吨,预测储量6940亿吨,探明储量1660.68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四分之一,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属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和化工用煤。天然气,预测远景储量4.1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3184亿立方米,是目前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石油,预测储量5-6亿吨,探明储量1.7亿吨,是陕西省最有潜力的石油开发区。原盐,全国特大巨型原盐储藏地,其中湖盐预测储量6000万吨,探明储量3292万吨。岩盐探明储量1.39-1.93万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13-18%,探明储量51.44亿吨,储量大、品位高、杂质少、易开采。高岭土预测储量30亿吨,探明储量6.8亿吨。铝土矿预测储量1亿吨,探明储量319万吨。石灰岩探明储量1385万吨。石英砂探明储量217.5万吨。罕见的丰富资源,为开发区的资源转化项目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资源开发初具规模,为开发区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85年开工的神华工程已初具规模并向纵深发展,一个以神木大柳塔为中心的现代化煤炭基地正在陕北高原崛起,神府已形成年产2800万吨的原煤生产能力,煤电转化明显加快,一批中小电厂建成投运或正在建设,特大型电厂建设和西电东送工程正在积极争取之中。天然气已投入开发利用,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已在靖边建成投产,年产天然气30亿立方米,开始向北京、天津、西安、银川等地供气。石油开发初步形成了钻采炼一条龙生产体系,现已形成12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和20万吨加工能力。15万吨醋酸、60万吨甲醇、30万吨合成氨、8万吨真空盐、10万吨电解铝等项目正在加紧进行前期工作。在资源开发的带动下,近几年榆林的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经济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走在了全省前列,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开发资源的雏形已经形成。
(六)优越的开发建设条件
开发区北邻榆林市榆阳区的西沙城区,东跨榆溪河与榆林南郊化工企业相连,为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依托市区联合发展。开发区内210国道纵贯南北,西包铁路紧邻西侧,铁路客货运站场分别位于开发区的北、南两端,北侧紧邻榆林飞机场。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开发区的原材料及产品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110千伏电网覆善全市,延-榆-神330千伏电网已建成投入营运,榆-靖-定-银330千伏输变电线路即将开工建设。府谷4×100万千瓦、榆林4×60万千瓦、神木4×60万千瓦火电厂和靖边1×3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机组等大电厂项目正在规划、论证,到2010年,榆林将成为电力装机容量近1000万千瓦的特大型火电基地,实现“西电东送”的战略目标,近远期电力供应充足。国内两条干线光缆交叉经过榆林,全市开通了程控电话,通信能力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此外,开发区内用地平缓开阔,水资源丰富,榆溪河多年平均径流量3.711×108立方米,该河上游建有6座4立方米以上大中型水库,水量稳定,水资源丰富且可以调供。尤其是尤家峁水库位于开发区西北1.5公里,有效库容1500万立方米,可就近自流供给,使开发区的建设不受环境容量的限制。
另外,开发区用地平缓开阔,大部分为荒沙地,开发成本较低,建设条件十分优越。
(七)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成就,为开发区的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建国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榆林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植树造林,治沙改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全市在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的成片林165块,环绕沙区建成总长1500公里、林木面积116万亩的四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850万亩流沙有600万亩达到了固定或半固定,实现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造林保存面积达到1629万亩,人工种草1000多万亩,修成基本农田600万亩。林草覆盖率已由建国前的不到2%提高到25%,其中沙区达到32%,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初步得到控制,出现了“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不仅如此,榆林坚持适度、有效地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脱贫致富步伐加快。沙漠中的片片绿洲,变成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水果和鱼虾的“鱼米之乡”,榆林的治沙成就和整套防风固沙经验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联合国有关专家称赞我市“创造了世界奇迹”。目前,榆林市12个县区都被国家计委列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地区,国家对榆林生态环境的关怀和榆林人民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给开发区的高效农业、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八)久远的人文历史,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淳朴、忠厚、勤劳、节俭的民风,奇特的塞外风光,为开发区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和其它第三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榆林历史悠久,黄土文化浓郁深厚,历代人民留下了很多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种类繁多,风格独特。有秦直道遗址、1700多里的古长城、道教圣地—白云观、大漠明珠—红碱淖、大夏国都—统万城、天下第一台—镇北台、万里长城第一胜景—红石峡等等;塞上明珠榆林市榆阳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遗址众多,现有有170多处。榆林的塞外自然景观壮丽、独特,既有广阔无际的毛乌素大沙漠,又有榆溪河沿岸的塞上江南,水丰草美、林木茂盛,一派塞上江南风光,“塞上榆林十八滩,水清草绿似江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奇特的风光,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为榆林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榆林经济开发区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明显,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国家政策的倾斜,将使开发区建设如虎添翼,在不久的将来,榆林经济开发区将成为榆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龙头,必将为榆林的经济腾飞作出重大贡献。
三、不利因素
客观地看,榆林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利因素:
(一)受传统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榆林人目前的思想观念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虽然近年来榆林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有80%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目前全区等级公路较少,县乡公路以土路居多,机场容量小,铁路尚未建成,外运通道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投入和完善。
(三)区域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国民经济总量小,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工业基础薄弱,装备水平低,工艺技术落后,规模小,经济效益较低,影响开发区的发展与建设。
(四)科技、教育水平比较落后,人才缺乏,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软环境较差,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强。
(五)建设依托条件差,尤其是开发区内的基础设施,一切均需从零开始,启动困难较多。
(六)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榆林地区财政困难,启动资金筹措面临困难较多。
第四章 开发区布局
一、规模
(一)人口规模
经综合分析,榆林经济开发区人口控制在6万人以内最适宜。
(二)用地规模
全区总面积为18.4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16.5平方公里,实际开发建设面积12平方公里。在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占40.5%,绿地占30.2%,人均综合用地指标274.3平方米,见附表
1、附表2。
(三)布局形态
根据规划,开发区由三大组团形成,即210国道以南组团,主要为工业用地。210国道以北组团,主要为开发区综合中心区。沙河以南组团主要为飞机净空区,以高效农业用地为主。各组团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联系的干道成为一个整体,也可动态调整,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
(四)功能结构
开发区规划为“一心三区、一带二圈”的功能结构,详见规划图。
1、一心
即开发区的中心,为行政管理、商贸服务、文化信息、科研居住的多功能区,是支撑开发区的指挥服务中心,开发区的窗口和灵魂,城市景观风貌的集中区。
2、三区
(1)工业区
主要布置在开发区南部210国道的南侧,形成开发区的能源重化工项目基地,也是开发区产业支柱区。
(2)多功能中心区
位于开发区的几何中心处,部分职能与“一心”叠加,是开发区行政管理、文化娱乐、金融贸易、商业服务、科研机构、生活居住、医疗体育的集中区域,为开发区的指挥服务系统,是开发区现代城市的窗口。(3)高效生态农业区
包括高科技园区在内,位于开发区的北部,主要以生态农业、观赏农业、设施农业等为主。此区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耕地,不仅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环境和社会效益。
3、一带
从乡企城到南郊工业区,纵贯开发区南北的一条主干道,是开发区的景观序列带,为开发区的纵向主轴。布置的中心广场和工业广场是开发区景观序列的高潮;主轴两侧规划有30米宽的绿化带,作为街景景观的烘托,绿带后为开发区的建筑景观,性质以公建为主,步移景异,街景轮廓丰富多彩。
4、二圈
为沿沙河南岸300米宽、榆溪河西岸100-500米宽、210国道两侧各100米宽、铁路两侧各100米宽的绿化带,在开发区形成“两圈”。“两圈”不仅具有防风固沙、减少污染和水土流失,改善小气候等生态环境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开发区的绿地,体现“绿色”特色的需求。沿榆溪河的景观休闲带状公园,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游憩的场所,是城市通风廊和植物景观序列带。
第五章 开发区单项土地利用
一、居住用地
开发区居住用地分为二大区:
(一)区东居住区
位于中心区的东侧,东邻榆溪河西岸的带状公园,西靠开发区中心,环境优美,区位优越,可形成一、二类居住用地,是安居工程和房地产开发的建设用地,此居住要求安静、舒适、整洁、安全,为开发区后期开发项目。
此区面积59.2公顷,可居住2.9万人,除进住开发区的职工外,随着榆溪河大桥的建成,可解决榆林市南郊区职工的居住问题。
(二)区西居住区
位于开发区中心的西侧,国道210线的两侧,以醋酸厂建设配套居住用地为主,在靠北部及中心区处可进行房地产开发。此处交通方便,设施齐全,面积61.4公顷,可居住3.1万人,经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可作为西沙及市区单位、个人的建房用地。
(三)公共设施的配置
两个居住区均按GB50180-193国标的规定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如中学、小学、商场、市场、文化娱乐等,形成居住区级中心,以满足居民日常购物和游憩、社交等的需要。
二、工业用地
(一)工业布置原则
依据开发区形态、功能结构、工业性质、交通体系和主导风向,地下水流向等,对工业用地布局的规划着重强调了以下原则:
1、为投资者创造在短期内即可进行实施开发的条件。
2、开发初期,尽量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项目的投资。
3、集中布局,紧凑发展。避免过于分散的布局而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同时为规模化、集约化建设奠定基础。
4、基础配套,逐步完善,分期实施,滚动发展。尽可能依托现有的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等,初期首先形成最基本的开工条件,实现快速启动。
(二)南部能源重化工项目工业区的布置
根据国内目前已有的类似工业区的开发实践经验,规划将用地划分成适当大小的地块,主要原则是:
①适应多种类型投资商的需求;
②建设标准厂房,使土地利用最经济;
③各地块在可达性和使用公共设施的机会方面尽可能均等;
④具有一定的弹性。
1、标准地块
根据各地经验及对国内外标准厂房尺寸的研究,在一般情况下,5000平方米的厂区适用范围最广也最为经济。因此,规划结合化工企业的工艺流程,其主要组团均由200米×300米、或200米×400米的标准地块组成,在其周围布置道路;根据需要进行100米×100米、100米×50米地块的进一步细分。在开发建设中,无论是单幢通用厂房,或成片开发,均以标准地块为单位划拨用地。
2、内部道路
工业区的道路布置使每个最小单元(100米×50米)至少有一个临街面,使每一单元地块有相近的交通可达性;所有工厂均不设有直接进入城市干道的机动车出入口,为保证城市快速干道主轴的畅通,除减少出入口外,还在工业区内部加辅助路及20米宽的绿化带。这样既减少了工业区对干道的干扰,又使工业区内部形成独立的环路系统,使各组团的道路系统相对独立。
3、绿化布置
南部工业区要形成花园式生产基地,除在沿干道米宽的绿化以外,还在工业广场的南侧规划有250米宽的绿地,一则为开发区公园,二则为防护空间,三则绿地起到吸尘吸收有害元素,减少空气污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建设花园式产业区。
(三)北部工业区的布置
北部工业区主要以一、二类工业用地为主,依托乡企城的优势,以发展地方轻工深加工,形成开发区的小型工业区。
三、仓储用地
(一)仓储用地布置原则
规划按照“满足合理的物品流向,降低商品流通费用”的原则,并注重开发区发展的需要,按使用性质进行了布置。
(二)仓储用地
依据仓储用地的布置原则,规划在西包线货站处布置仓储用地,根据化工企业的性质,仓储分三类,一是储存仓库,二是周转仓库,三是堆场。在储存仓库中考虑油罐、汽罐的位置,且留有足够的防护距离,周转仓库和堆场还有为榆林地区物资周转服务的功能。
四、公共设施用地
(一)布置原则
依据开发区的地位和作用,并与开发区形态、性质、规模相协调,公共设施布局按照“分级配套,相对集中,均匀分布,就近方便”的原则,将开发区分为区级中心、居住区级中心、二级公共设施体系,形成了完整的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分布在中心区处。
(二)用地布置
1、行政办公用地
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主要实行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规划考虑的管理机构主要为管委会下属部门,其次为市、区级行政管理机构的进驻,并在世纪中心广场西南侧予留行政办公用地。
2、商业、金融业用地
商业、金融、服务业用地集中安排在80米宽大道两侧。为了减少投资、协作使用方便、减少人流穿越干道、快速形成规模、易于实现城市形象,以建设集中购物中心、金融大厦、服务大楼的形式集中布置。
3、文化娱乐用地
以静为主的文化设施,如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等布置在世纪广场周围,形成文化气氛很浓的文化园区。各种文艺团体、广播电视、电影院、音乐厅、舞厅、老年活动中心等主要集中布置在中心区80米景观大道的两侧及居住区中心处符合规定的服务半径之内,以方便居民使用。
4、体育用地
因市区总体规划在西沙布置有市级体育中心,开发区规划在高效农业区的南侧布置小型体育运动场所,配合市级体育中心进行训练、比赛、教学之用。
5、医疗卫生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3处分别位于居住区和中心区,中心区为综合性医院,规模100床以上,居住区为专科医院。
6、教育科研用地
科研机构布置在中心区的西侧,以科研、设计机构为主,进行知识经济的转换,研究适合榆林资源优势的高科技产品。
7、市场用地
市场用地主要分三类,一是为市民日常生活服务的专业市场,如肉禽蛋、蔬菜等,可均匀分布在居住区内。二是同开发区的工业生产有关的市场,如产品集散地,原材料的采购点等,可考虑放到工厂附近和对外交通方便的地方。三是同周围农村有关的土特产专业市场,如粮食、饲料,可布置到开发区的边缘地带。
五、高效生态农业园用地
高效生态农业园区位于开发区的北部,一是充分利用了原耕地;二是为满足机场的扩建和净空的要求;三是开发区生态环境的需要和空间艺术的要求。此区主要以花卉、草皮、苗木、精细蔬菜、瓜果的繁育、生产、加工基地为主。分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几类。
(一)设施农业
运用组培、水培、工厂化等高新技术,以先进的设施装备农业,生产反季节及特供的时鲜蔬菜、食用菌、名优花卉等,包括繁育、无土栽培、绿色种苗繁育、鲜花栽培、盆花种植、插药、摆花等。
(二)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把一种农业生产形式产生的废物作为另一种农业生产形式的肥料或燃料,从而形成一种对环境产生极少污染或丝毫污染的循环,开发区要求多数农业项目达到这一要求,成为全市的示范基地。
(三)旅游观光农业
将农业生产试验与观光旅游活动相结合,包括农业生产、观光、休闲,带有三产业的性质。规划有开辟塞北风情农庄、果园、植物园、花卉园等内容,为再建山川秀美陕北培育苗木,创造一个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去处。第六章 开发区工程
一、道路交通
(一)对外交通
1、铁路
西包铁路从开发区西侧通过,为电气化一级铁路。北接包头,南接西安,并在西安与西康铁路衔接,沟通华北、西北与西南地区,形成国家南北向铁路干线。区内设站场2处,即榆林车站和阎庄则车站,其中榆林车站为客运及货运站,阎庄则车站为货运站。整条线路预计2001年3月建成通车,可极大的提高榆林地区的对外运输能力和对外辐射力。
2、公路
国道210(西包公路)贯穿开发区南北,是榆林市目前对外的主要运输通道。至2000年,西包公路榆林地区段达到二级公路标准;至2010年,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可不断增加榆林地区公路运输的运行速度和通过能力。规划西包公路与开发区道路交叉两处,近期为平面交叉,远期规划为互通式立体交叉。其中:与榆溪大道交叉分离式立体交叉,与工业大道为互通式立体交叉。
3、航空
榆林机场位于开发区北部,拥有客机7架,现已开通榆林至西安、包头的航班。根据《榆林机场改扩建可研报告》,榆林机场将由目前的3C级扩建到4C级,可起降大型客机,增加航运班次。届时榆林机场将成为陕西省第二大航空港。与铁路、公路相结合,形成便利的对外交通网络,为榆林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4、汽车站
目前,榆林一级汽车站已扩建已经开工,项目完成后将大大增强旅客的输送能力,为方便开发区内居民出行,加强开发区与周边城市及乡镇的联系,规划设三级汽车客运站一处,用地0.69公顷(站场位置见规划图)。
(二)公共交通
1、规划总体目标
在规划中,开发区公共交通的总体水平将达到中等城市的水平,并具备超前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和能力。形成以公路汽车为主力,出租汽车、中巴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公交网络系统。这个系统与铁路、公路、航空等外围大交通紧密衔接,服务一体化,具备强有力的内外幅射功能。确保市民出行方便、快捷、舒适、安全。交通出行结构合理,公交车辆出行比例达到20%以上(见附表3),居民车辆数达到每万人7.4辆标准车,线网覆盖率达到75%以上。
2、公共交通规划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和原则,公交线路的设置将根据其服务范围的特点而定,服务范围按两个层次划分:
(1)榆林经济开发区内部公交网络系统(见附表4)(2)与榆林市公交网络系统的衔接与延伸
第一层次:在开发区总体规划和榆林市总体规划道路网的基础上,规划公交线路,最大限度满足区内居民的出行需要。根据区内吸引人流的不同情况,合理配置公交线路。将各个功能分区有机结合,形成快速便捷的公交网络系统。线路长度控制在6-8公里,站距控制在500米,服务半径按300-500米计。站点设置使居民的步行距离一般不超过500米或步行时间不超过6分钟(按步行速度4公里/小时计)。
第二层次:市区公交线路可在原有线路的基础上,向南延伸,通过榆阳路、老西包公路、机场路、南沙大道接入开发区内主要道路,形成市区与开发区之间便捷的交通网络系统。
3、公交站场
根据《道路交通设计规范》,按每万人7.4辆标准车计,到规划远期需公交车辆44辆。参照开发区总体规划及公交站场的布置原则,规划公交站一处,用地面积0.87公顷(含维修厂),见规划图和附表
4、附表5。
(三)道路系统
1、规划依据及原则
开发区道路系统规划以1994年的《榆林市总体规划》道路交通规划为基础,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总体布局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远期,开发区建设用地面积将达到16.46平方公里。开发区由生态区、中心区、工业区构成。道路系统规划既要使这三个功能分区内部有相对独立的主干道网络,又能相互便捷联系,加强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性,提高城市道路网的覆盖能力和辐射能力。
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道路系统按功能划分为三级,即主干道、次干道及支路。本次规划在《榆林市总体规划》道路网的基础上,采取延伸、新辟等措施,规划开发区道路网,并与市区路网紧密衔接。开发区内部道路网主要以方格网为主体,局部环形的路网结构。东西向3条、南北向3条,共计6条主干道构成开发区内部主要道路骨架。在干道骨架网的基础上规划次干道及支路。主干道间距一般为800-1000米,红线宽度控制在40-80米;次干道间距一般为400-600米,红线宽度控制在25-40米。
城市道路网系统南北向主干道3条,分别是机场路、南沙大道及工业大道;东西向主干道3条,分别为榆溪大道、化工一路、化工二路。
通过规划,共计主次干道及支路32条,总长78.11公里,道路广场面积243.61公顷。干道网密度4.4公里/平方公里,面积率14.8%,人均道路用地40.60平方米(见附表
6、附表
7、附表8)。
(四)城市道路交通设施
1、社会公共停车场规划
根据规范,停车场总用地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平方米计算,规划确定停车场总用地为4.8公顷。其中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占80%,为3.84公顷,自行车停车场占20%,用地为0.96公顷。机动车停车服务半径按500-1000米考虑,规划停车场6处。停车场面积由0.4公顷至1.8公顷不等,以每个停车场所处地块的人流及车流的流量决定。位置见规划书《道路交通工程图》。
2、广场规划
根据规范,结合总体规划布置要求,规划广场3处,总占地面积为23.22公顷,见规划图和附表9。
二、给水排水
(一)榆林市总的水资源条件
1、地表水
①、榆溪河:榆林市地表水资源集中在榆溪河流域。榆溪河全长130公里,流域面积4938平方公里。据榆林水文站资料,其多年平均流量为11.768立方米/秒,最大年均流量为15.60立方米/秒,最小年均流量8.09立方米/秒。据谢家洼观测资料,其多年平均流量5.046立方米/秒。
②、榆溪河支流:共有7条支流,分别是五道河、白河、圪求河、头道河、沙河、二道河、芹河。
③、榆溪河流域主要水库基本情况见附表10。
2、地下水
榆林市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沙漠滩地孔隙水区,该区西北与内蒙古接壤,东部以榆溪河与秃尾声河分水岭为界,面积为3121.25平方公里。本区风积沙与下伏萨拉乌素组砂层构成统一含水层,水量较丰富。因河流切割多以侵蚀下降泉形式排出地表形成泉河。区内6处水源地面积2115.4平方公里,天然补给量89.08×104立方米/日,可开采量47.37×104立方米/日,已开采量1.94×104立方米/日,剩余量45.43×104立方米/日。
3、水资源评价
榆林市虽地处内陆,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按水利区划的划分,属于长城沿线风沙宜井水质改良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可为工业项目提供可靠的水源泉保证。
(二)开发区水资源条件
开发区北依沙河,东临榆溪河,西北距尤家峁水库1.5公里。
1、尤家峁水库概况
①、库容:总库容1584×104立方米,兴利库容1180×104立方米,死库容210×104立方米,已淤积库容53×104立方米。
②、来水量:沙河多年平均流量0.4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3立方米/秒。榆溪河上游刀子湾水库通过西沙渠向水库注水,平均流量2.5立方米/秒,设计流量可达4.0立方米/秒。
③、榆溪河上游红石峡水库库底已打出一口压渗流井,流量达15×104立方米/日,在刀子湾水库不能向尤家峁水库供水时,可由红石峡水库通过西沙渠向尤家峁水库调水。
④、可供水量:综上所述,西沙渠向尤家峁注水可达2.5立方米/秒,最大可达4.0立方米/秒,可保证尤家峁水库年来水量8115×104立方米,灌溉用水1069×104立方米,蒸发渗漏654×104立方米,年可供水量6389×104立方米,平均日供水量可达17.5×104立方米日。
2、地下水资源
榆林市区地下水已探明可开采量5.0×104立方米/日,已开采量仅为0.3×104立方米/日。开发区内醋酸工程拟建厂址周围,已开采地下井3口,单井出水量均超过3000立方米/日。
3、水资源评价
从开发区现有水资源情况分析,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均很丰富,适于开发大中型化工企业。
(三)供水工程
1、供水量
①、生活用水量:根据国家规范,开发区可高于本地区平均用水量,取200Lρ?d
Q生=6×104×0.2=1.2×104立方米/日
②、工业用水量:根据化工基地建设,每小时新鲜水补给量为4240立方米。
Q工=4240×24=10.2×104立方米/日
③、未预见水量按用水量的15%计,Q未=(Q生+Q工)×15%=1.7×104立方米/日
④、消防用水量:按2次着水,灭火水量取40升/秒,持续2小时计。
Q消=2×3600×2×0.04=576立方米
Q总=Q生+Q工+Q未=13.1×104立方米/日
2、农业用水
开发区北部为生态农业区,虽然榆林市地处沙漠边缘,水资源较丰富,但水资源是宝贵的,要尽量考虑节水措施。开发区现有耕地采用明渠灌溉的方式,显然不符合节水要求。作为生态农业园区,可根据农作物的不同,采用喷灌与微灌相结合的方式,达到节水目的,(根据实验数据,在砂质土壤中采用喷灌技术可比明渠节水70%,而微灌比喷灌节水10-20%)。
3、规划水源
①、工业与生活用水:采用尤家峁水库为主供水源。工业起步阶段,由刀子湾水库引水,在刀子湾水库不能引水期间,由红石峡水库向尤家峁水库注水,这样可以满足开发区起步阶段用水;开发区完善阶段,由刀子湾水库、红石峡水库联合向尤家峁水库注水,最大注水量采用西沙渠最大设计 流量4.0立方米/秒,这样尤家峁水库最大供水量可达21.8立方米/日,为工业发展留下充足作地。
②、农业用水:由于开发区主要是化工企业,用水量较大,为了给将来开发留下充足的水源泉,农业用水不考虑地表水,可在农业园区内打井取地下水灌溉。
4、规划水厂
在规划区西北角设一水厂,水厂规模取13×104立方米/日,水厂采用两条水处理流程,开发初期建设一条,开发区完善阶段再建设一条,同时,由于工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水厂再留下一条水处理流程的用地,出水标准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5、水源保护
尤家峁水库设计库容岸界两侧纵深2公里及沙河干流,一级支流两岸纵深1公里为一级保护区,整个沙河流域其他区域为二级保护区。水源泉保护执行国家环保局、建设部等五部委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一级保护区不能新建排污口,不得新建与水源保护相矛盾的建设项目,不允许放牧。
6、管网设置
形成以网环为主,辅以枝状网的管网系统。采用生产-生活-消防统一管网,减少管网穿越铁路、主要公路的次数。
(四)排水工程
1、排水体制的选择
根据榆林市总体规划,开发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
2、污水排放系统
排水量
①、生活污水量:按用水量的90%计
Q生=1.2×0.9×104=0.98×104立方米/日
②、工业废水量:工业用水应加大重复利用率,减少排水量,其排水量应小于榆林市工业排水率(80%)按用水量的60%计。
Q废=10.2×0.6×104=6.12×104立方米/日
③、未预见污水量:按未预见水量的80%计,Q未=1.7×0.8×104=1.36×104立方米/日
④、总排水量
Q总=Q生+Q废+Q未=8.46×104立方米/日
3、污水厂设置
在规划区能源化工厂区的东侧建一污水厂,污水厂规模为8×104立方米日,占地面积8公顷,污水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水质标准。
4、管网布设
采用枝状网,南、北两个片区分别引主干管进入污水厂。
5、雨水排放
①、暴雨强度公式采用西北建工学院根据榆林市气象站多年自计雨量资料分析得出的计算公式:
q=1370(1×1.2LgP)/(t+9)0.75(升/秒?公顷)其中:设计重现期采用P=1年
地面集流时间t1=10分钟
②、受纳水体:以榆溪河、沙河为受纳水体,雨水就近排入两条河流。
三、电力电信
(一)电力工程
1、现状
榆林地区现有总装机容量近60万千瓦,在建电厂装机32万千瓦。
榆林市现有一座热电厂,装机容量2.95(2×1.2+1×0.55)万千瓦,由35千伏双回架空线送至南郊110伏变电站并网。
榆林市设置110千伏及以上等级变电站3座,北郊330千伏变电站,南郊110千伏变电站,西沙110千伏变电站。
榆林北郊330千伏变电站,距开发区约12公里,1998年投运,设置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300000(2×150000)千伏安,330千伏线路2回(延榆线、榆神线),110千伏线路3回(榆南Ⅰ、榆南Ⅱ、榆北)。
南郊110千伏变电站,距开发区约2公里,1977年投运,设置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47500(16000+31500)千伏安,110千伏线接至榆林330变,神木110变、鱼河110变。
西沙110千伏变电站,距开发区约6公里,1977年投运,设置主变压器1台,容量31500千伏安,110千伏侧出线3回(西店线、西南线、西参线)。
2、负荷预测
开发区按负荷性质大致可分为3类,即工业区、生态农业区、综合区,后两类负荷按与用地面积相关的综合密度指标分类预测,远期负荷密度分别为1000千瓦/平方公里和10000千瓦/平方公里,工业区负荷根据工业项目的具体要求的安排按大用户单列计算,预计远期工业负荷18.7万千瓦,生态农业区0.3万千瓦,综合区3万千瓦,总计22万千瓦。
3、方案要点
①、榆林市规划建设神华店塔自备电厂(30万千瓦),府谷电厂(300万千瓦),榆林头道河则电厂(120万千瓦),神木硬地场电厂240万千瓦)。并计划进一步建设由神府通向华北电网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届时榆林将成为向省内外供电的火电基地。
②、榆林北郊330变将进一步加强电源侧330千伏线的结构,形成北至神府,南接关中的330千伏双回路干线通道,北郊变将是开发区电能的主要来源。
③、工业区用电主要由自备热电厂就近供给,工业区内设热电厂2座,总容量14.8万千瓦,由10千伏或6千伏向工业用户供电,并分别与设置在工业区的高压变电站的低压侧联网。
④、设开发区公用变电站1座,工业区投接入主网的专用变1座。开发区公用110千伏变电站,规划容量2×5万千伏安,可预留第三台主变位置。110千伏电源3-4回(引自西沙变1回,引自北郊330千伏变1-2回,自南郊变经工业区专用变引来1回),电压等级设置为110千伏、10千伏,预留用地0.5公顷。
⑤、开发区工业专用110千伏变电站,规划容量2×5万千伏安,110千伏或6千伏,预留用地0.5公顷,工业区内还可根据具体项目安排设置其它必要的自备变电站。
⑥、开发区内的电力线原则上应采用电缆敷于地下,主干通道采用隧道、沟槽,其它一般通道采用直埋。
⑦、开发区外围110千伏线路采用架空布置,设置高压走廊,走廊内宜作绿地或农田,但不应种植高大乔木,走廊宽度及环境要求应符合有关法律和规程规范的要求。工业区内的110千伏线(单回、东西向穿越)在条件许可时也可采用架空布置。
⑧、开发区的各级线路原则上敷设于道路两旁,与电信线路分侧布置,新建电力线布置在道路东侧或北侧。
(二)电信工程
1、现状
榆林市设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8万门,国家级通信干线有两条交叉穿越全市,已开通数字微波、“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等多种通信手段,建立起多种业务的公用通信网。榆林市电信中心局现设在榆林市区,安装程交换机1.1万门。
2、市话用户预测
规划按开发区内接入公用网的市话用户采用与居住人口相关的普及指标法预测,电信规模作到适应区内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在通信设施上适度超前发展,成为开发区的标志性设施。指标参照饱合段的用户模式特性,市话主线普及率取40-50%,远期市话主线用户达24000-30000户。
3、方案要点
①、开发区设公用电信端局1处(可有多种信息服务业务),占地1.2公顷,是全区信息交换中心,市话交换机终期容量3.5-4万门,至中心局的中继光缆电路终期应达3840路。
②、工业区设行政管理电话总机站、生产高度电话总机智站各1处,与公用网的中继线引自开发区电信端局,总机站的容量及中继电路根据工艺以及管理要求确定,总机站用房可与工业区其它办公建筑结合统一考虑。
③、开发区对外通信传输将以大容量光缆为主。为提高通信可靠性,还将开通数字微波电路。形成多通路、多方式、大容量、高可靠的对外通信网。
④、开发区内的通信网及对外网将以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为建设目标,以适应开发区对电信业务的需求。建立一个高质量、高速度、多业务、高度自动化的网络。
⑤、规划区内的电信线路采用地下或隐蔽方式敷设,各类电信线路(含电话、数据、电视等)统一规划,原则上应布置在同一沟道内。区内管线采用单管式布置,电信线路在道路西侧或南侧。
⑥、各类建筑物,各级道路均应预留电信线路管位、通道及电信设备的安装空间。
四、燃气供热
(一)燃气工程
1、耗气定额的确定
根据榆林市榆阳区居民生活水平及目前我国中等城市生活服务设施社会化的普及程度,居民生活用气定额取较高值,为3000兆焦/人?年,气源来自靖边。
2、供气对象
由于工业区已作天然气工程规划,考虑到开发区的实际情况,供气对象确定为居民生活为主,考虑部分公建用气。
3、用气量计算
气化率按1.0取,则总用气量为1.7万标立方米/日(558.5标立方米/年),用气平衡见附表11。
4、用气不均匀系数
居民生活与公共福利设施对天然气的需求是在一年中是逐日、逐月、逐时不均匀的,故用户不均匀系数如下:
月高峰系数:1.15(以平均月为1)
日高峰系数:1.1(以平均日为1)
时高峰系数:2.8(以平均时为1)
时低峰系数:0.2(以平均时为1)
5、规划方案
①、天然气从北部的榆阳城区中压管网引入,在各单位设箱式调压器调压后进入低压管网供用户。
②、压力级别 中压管网压力为:0.2MPA 低压管网压力为:0.03MPA ③、气量:可按630万立方米/年的气量申报。
(6)管网:以环网为主,枝状管网为辅,采用直埋式敷设。
(二)供热工程
1、采暖热负荷
采用面积热指标估算法,民用建筑热指标取80瓦/平方米,热化率取1.0。一般建筑容积率按0.5考虑,别墅区建筑容积率按0.25考虑,总计供热面积113.4万平方米,热负荷为91.16兆瓦。
(2)规划方案
将规划区内设一座集中供热锅炉房,占地1公顷(工业区已作供热规划)。锅炉房设4台29兆瓦的热水锅炉向规划区供中温热水,除工业区及生态农业区外划分10个供热小区,每小区设一座换热站,换热后向用户供低温热水,换热站供热面积控制在10万平立米左右,各换热站位置在进一步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
(3)供热系统形式、热媒及参数
供热系统采用二级管网制,一级管网从集中供热锅炉房至小区换热站,二级管网从小区换热站至热用户。
(4)管网敷设方式
规划路段敷设方式原则上全部采用有补偿直埋方式,穿越街道采用半通行式地沟,与各管线水平间距应符合规范。
五、综合防灾(防洪、消防、抗震、人防)
(一)、防洪工程
1、设防标准
规划区内沙河、榆溪河按50年一遇洪水设防、河道上的桥梁等工程设防需大于或等于50年一遇洪水。
2、设计洪水量
采用原榆林地区“水文手册”有关设计洪峰流量计算公式Q2%=0.87h0.87ψ0.08F0.70以及无定河流域城风沙区小流域经验公式Q2%=0.039H1.3J1/3F0.65综合分析计算得各河设计流量见附表12。
3、防洪工程位置及措施
(1)、沙河上尤家峁水库的修建,基本根治了沙河洪水对规划区的危害,可不重点设防。但为了使水流顺畅,利于城市建设,规划控制河宽8-10米。
(2)榆溪河按50年洪水设防,规划区位于河西岸,高于河床10-20米,局部冲刷严重,可采用木桩加沉排作基础,用固沙草皮护岸,河东侧按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设防。
(二)、消防
1、消防用水标准
按同一时间两处着火,每处消防用水量40升/秒计。
2、消防站布置
每个消防站责任区面积4-6平方公里为宜,共设三处,消防车辆15辆,工业区则以厂内消防队为主要消防力量。
消防采用低压消防,消火栓间距为120米,集中给水站服务半径不大于50米。
(三)人防抗震
1、人防
(1)充分利用开发区地下空间,同居住小区、商贸中心的建设紧密结合使地上地下浑为一 体,提高使用能力,最大地发挥其双重作用。
(2)对重要要害部门必须分级保护,以保证战时城市中枢神经的正常指挥。
(3)对城市生命系统的人防工程应提高等级,提高城市应战及救灾能力。
(4)编制计划周密的防空袭预案,编制抢险救灾方案。
2、抗震
(1)生命线工程规划
①、加固水泵房,改造供水管道接口形式,提高管道抗震能力,管道敷设应尽量避开地裂缝。
②、对电力设施进行抗震加固,增装生命线系统供电馈路之间断路器。
③、对广播电台、电视台、无线电管委会采取加固措施,提高电话传递等级,增强综合抗震能力。④、改善天然气管道接口形式,加强地基刚度,提高天然气系统的抗震能力。
(2)防止次生灾害
地震后威胁规划区的有油库、可燃易爆品引起的火灾爆炸、化工厂产生的有毒污染等,所以必须将危险品生产和储存单位以及库房、设备进行抗震加固。
(3)避震疏散规划
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和突发性,宜采取“临震避难为主,震前疏散为辅”的原则进行疏散,绿地、生态农业区、防护林带、广场、体育场、室外停车场等都可用为避震疏散场地。
第六章 环境保护
一、环境保护
(一)开发区污染预测
由于开发区地处沙区,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沙尘,开发区的逐步形成,各类污染随之产生:车流量的增加带来交通噪声,化工基地的建设加剧大气及水质的污染、固体废弃物产量增加……污染成份将呈现多样化,如不及时治理,将会使整个开发区乃至附近的榆林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二)环境保护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总方针,以防为主,防治并重。力求在发展的同时,逐步改善并保护好开发区生态环境。
(三)环境保护目标
全面开展环境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整治,及早入手,以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适用环境标准及具体指标见附表13。
(四)环境污染综合预防措施
1、大气
①、严格控制新的大气污染源,提高执法力度,将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在国家标准内,污染源治理按分担率削减污染物排放。
②、加强机动车辆污染防治。机动车辆行动带来的扬尘和尾声气对城市环境影响很大,光化学烟雾的生成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于汽车尾声气的缘故。建立洗车场,保证车辆清洁进入开发区。
③、加快法规建设,推行清洁生产。逐步制定防止工业废气污染、防止恶臭污染、防止机动车辆尾声气污染等法规,使大气污染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鼓励并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污染。
④、加强绿化,提高绿地覆盖率。
2、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①、引进清洁生产工艺,加大企业废水回用率,工业企业对生产废水实行清污分流,工艺废水尽量回用或闭路循环;对化工等用水大户冷却水应全部循环使用,严格控制重金属、剧毒和生物难降解的有毒害污染物的排放。
②、实行开发区雨污分流制,污水处理后达到二级处理标准方可排入受纳水体。
③、保护水源地,强化水质监测及水源管理。对尤家峁水库的开发应当谨慎。
3、噪声污染防治
①、加强交通管理,开发区实行禁鸣。
②、加宽干线两旁绿化带以加快噪声衰减。
③、加强对商业噪声、文化娱乐噪声的管理,造就安静的生活环境。
4、环境保护的其他措施(1)对化工基地的所有项目上马前必须作环境影响评价。
(2)加快治沙步伐,建立开发区外围完善的防护林体系。
(3)对开发区的农业项目应积极推行滴灌、喷灌等节水措施。
二、环卫设施规划
1、主要街道两侧每隔80-100米设置一个果皮箱。
2、在生活区按照服务半径50-100米范围和工厂适当位置设置垃圾筒(组),对生活垃圾应当袋装分类收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运输。
3、规划密闭或垃圾转运站四座(位置如图示),垃圾运至市垃圾处理厂实行全无害化处理。
4、工业固体废弃物以综合利用为主,暂不能利用的考虑贮存或深层填埋处理,但同时应考虑对环境的长远影响。
5、在居住区和公共场所等人员流动密集区设置公厕,规划8座公厕。
6、环卫车辆按人口0.5%0配备,达到30辆。
三、绿化及生态环境
(一)绿化规划的指导思想
规划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建设有自身特色的生态园林开发区,将开发区作为一个大公园来建设,即在绿色中建城市。使城市绿化真正成为保护开发区生态环境,改善开发区气候,美化环境作用的良好园林绿色系统。把开发和绿色融为一体,将绿色引进到开发区的每个地方,让自然演化过程中的绿地系统和开发区自身的发展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开发区提供满意的绿色空间,同时充分挖掘众多的民间传说及自然、人文景点与绿化建设紧密结合,给绿地赋于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人游之可亲,观之有味,使开发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绿地率达到30%以上。
(二)规划内容
开发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充分考虑了开发区地形地貌,从实际出发,以生态为指导,以植物为主体,以人的需求为对象,合理地组织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的布局,点、线、面相结合,形成一个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园林的良性循环系统。
1、开发区园林绿地的布局
沿榆溪河、沙河、铁路、210国道形成“两圈”的绿化系统,通过公园、游园、绿带、农业生态园、道路作为通风管道,形成包围、分割、渗透、融合的绿化格局。这样的布局将由于热岛效应的作用,在开发区上空逆温层的形成,排放于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CO2有利于植物的吸收和大气的稀释。
(1)公共绿地
建立区级综合公园五个,依据规划立意,使其各具特色:沿榆溪河西岸100-500米宽的带状公园,可大量植树造林,搞好植被,设置帐棚、木屋、开展休闲、游憩活动。中心区南侧公园,利用真实的建筑标本和广泛收集的人文学展品,充分反映榆林乃至陕北的人文风情,民众文化,展示各种民众及建筑与实用艺术中多彩多姿的民间创作,同时给到公园休息的人们增加知识,形成文化娱乐公园。规划中心区北侧公园,该园结合农业生态园,以植物造景为主,突出植物种植特色,如在其中建立丁香、樱花、杜鹃区等,形成不同季节的花、果景色,形成一个主要为观花休息的公园。南郊工业区公园以高大乔木为主,形成森林防护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花园林荫路规划均衡布置,多布置,美化区内每一块地方,使其接近群众,提高绿地使用率,提高绿地率。
(2)防护绿地
沿210国道、铁路两侧各建宽约100米的绿化带。树种选择以对所排废气有一定吸收净化能力,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群落。
沙河南岸及榆溪河西岸可建杂果林,建造沟壑水土保持林、以针叶树为主,要形成一定规模,人为促其植物群落的形成,待形成大片森林后,变为开发区沿河带状公园,使绿化和生产相结合。达到春季花香万里,秋季果实累累。
榆溪河西岸的带状公园,即可用为开发区公园,还作为开发区生态保护林,同时也兼水土保持林的作用。树种上注意植物叶色的选择,每到春秋和水面开阔时,可形成榆溪河优美的风景带。规划时要考虑风景带的节奏与韵律,使之成为开发区的绿肺,净化开发区的空气。尤家峁水库的绿化目的是将其作为水源泉进行保护,树种选择上近水处宜常绿树,少落叶及飞絮,远水处可建经济林或杂果林。
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在生态农业园区里面考虑,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可在农业园区北部空地建设第二苗圃园。
居住区绿地与单位附属绿地
居住用地和单位用地占开发区面积的绝大部分,保证这些用地中绿地的比例与建设,才能使绿色与开发区真正地融合在一起。单位内绿地率最少要达到30%以上。
2、树种规划
树种的选择原则为“适地适树”,使树木在本地能健康的生长,乔、灌、草搭配,速生树与慢生树相结合,常绿与落叶树相结合,使绿化见效快,且有一定的连续性。
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选择6-8种基调树种:国槐、悬铃木、白皮松、刺析、榆叶梅、丁香等,选择2-3种作为绿化骨干树,形成开发区的绿色特色之一。
卫生防护林、工厂等宜选用抗染性强的树种,有针对性地防护,水土保持林宜植深根性、抗性强(尤要抗旱、抗贫瘠)树种,如小叶杨、泡桐、紫穗槐及一些松柏类针叶树。另可组织园林工作者研究引进适合本地生长的一些观赏性或经济价值高的树种,丰富本地的树种资源。
(三)绿地指标
开发区规划绿地面积49.7公顷,人均82.8平方米,占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30.2%。其中规划公共绿地面积92.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4平方米,占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5.6%。
第六章 开发建设计划
开发区建设将需要10 15年左右的时间,分三期按计划进行实施。
一、起步阶段
在“九五”末和“十五”期间,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为启动建设和功能开发阶段,主要结合醋酸项目的建设,铁路站场的建设,以210国道两侧为起步区,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完成大部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吸引或启动一批项目开工建设,进入规模化生产,初步形成开发区的雏形。
二、完善发展阶段
利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规划建设,强化和扩大资源的深加工,加快规划建设目标和功能完善阶段。要加快工业结构升级和高效化,培植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基础设施超前、交通便捷、居住舒适、商贸发达、服务支撑健全、环境优美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具体实现三大目标:
基础设施超前化--高标准和完善的给排水系统,普及率100%;供热供气率达到100%;通讯普及率50%以上;道路交通畅通快捷,并有与外部联系的交通干道,使道路广场面积占总用地15%左右。
生态环境优美化--环保环卫要达到国家一流水平,绿地率达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同时加强“三废”治理,建立高水准的社会服务设施,高档次的环境质量。
空间形态、景观序列个性化--通过各种广场、中心区的建筑造型、道路断面形式、绿化、城市标志、雕塑等丰富开发区的景观和轮廓线。
这种发展目标,体现了对功能、环境和人的重视与关心;体现了开发区建设从城市风貌到内在气质的追求;体现了一种“新”的建设模式的探索。是一种从布局结构、交通体系、居住环境、产业结构、中心区建设等方面均有别于其它开发区的建设模式,一种适应21世纪发展需求的模式。
三、持续增长阶段
开发区各功能成熟完善,工业产业进一步升级或优化,开发区内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知名度和较强的竞争力,国家特大型现代化能源重化工基地完全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第七章 投资额估算
开发区的投资总额即为开发区的土地取得费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土地开发费)。开发区的直接收入即为开发区熟地的出让金或土地租赁费。
按照科学、合理、稳妥的原则进行测算,开发区直接收入与开发投资持平,以成本价出让,计算期取15年,分三个阶段计算,其中启步区5平方公里。根据实际情况,对征地费标准、土地开发期、贷款利率进行调整,其中:
1、征地费标准:征地面积按12平方公里计,开发区内土地除2200亩耕地外,其余几乎全是尚未平整的沙地,原土地估价报告所定的征地费过高,但由于目前尚无开发区内各类用地、树木、建筑物的准确数据,估计平均每亩不到2000元,按2000元/亩测算。
2、预计银行贷款利率在短期内不会上调,以银行现行五年期贷款利率6.03%为名义利率,换算为实际利率为6.168%,作为项目的贷款利息率。
一、地价测算
(一)土地征地费用
全部用地征地费平均为2000元/亩,即C1=3元/平方米,总费用为3600万元。
(二)土地开发费
采取土地估价报告中的数据,榆林经济开发区按“七通一平”后的熟地出让,根据我国省级开发区的资料,七通一平土地开发费一般为1—3.8亿元/平方公里,即6.67—25.33万元/亩,平均为16万元/亩,榆林经济开发区位于中等城市,经济落后,区内基础设施水平低,启动前还要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其开发配套取中等水平,即10万元/亩≤C2≤13万元/亩,折合149元/平方米≤C2≤194元/平方米。
(三)土地税费
土地征地管理费,按征地费的3%计取,C3=3×3%=0.09元/平方米。
(四)土地开发期
由于开发区启动现无资金来源,前期又无基础,加之前期工作千头万绪,估计前期的进展会比较缓慢,为稳妥保守起见,滚动开发的阶段周期以1.5年计,n=1.5年。
(五)贷款利率
取银行中长期贷款名义利率6.03%,实际利率为6.168%。
(六)开发利润率
取近几年社会平均利润率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规定利润率,r2=7%。
(七)无限期土地成本价格范围计算
由P=(C1+C2+C3)×(1+r1×n+r2),149≤C2≤194得: P1=(3+149+0.09)×(1+6.618%×1.5+7%)=177.83元/平方米。
P2=(3+194+0.09)×(1+6.618%×1.5+7%)=230.45元/平方米。
二、50年土地价格测算
P50=无限年期土地价格×{1-[1÷(1+基准还原利率)]50}。
基准还原利率=(1+年资金费用率)×(1+年风险贴补率)-1。
年资金费用率取银行多年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平均值7.02%。
年风险贴补率取1.5%。
经计算,基准还原利率为8.62%。
174.98元/平方米≤P50≤226.76元/平方米,换算后得:11.67万元/亩≤P50≤15.12万元/亩。
三、比较法分析
将榆林开发区与国内和省内其他中等城市产业用的基准地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附表14,从表中可看出,与榆林类似的城市边缘地带三四级工业用地土地的基准地价一般为236-172元/平方米,即每亩15.7-11.5万元,居住用地三四级的基准地价一般为304-220元/平方米,合20.2-14.7万元/亩,二三四级居住和工业综合用地地价平均为283元/平方米,合18.8万元/亩。
从一些开发区的地价来看,安阳经济区工业用地12万元/亩,居住用地14万元/亩,商业用地16万元/亩;呼市经济区工业用地14万元/亩,商业用地16万元/亩,生活用地20万元/亩;九江经济区工业、仓储用地8-10万元/亩,房地产用地13-16万元/亩,商贸、金融用地16-20万元/亩。
榆林经济开发区位于市西南角,从土地级别来看,位置相对偏远,土地利用方式是居住和工业,高效产业化农业园综合利用型,所以土地级别应在二至四级之间,从发展水平看,榆林低于咸阳、包头、安阳、自贡等城市,却高于杨陵、兴平等城市,所以地价应界于两者之间,估价结果为175-227元/平方米,可信度较高。
四、总地价
总面积以12平方公里计算,则总地价为:
174.98×12×106≤P总≤226.76×12×106
20.998亿元≤P总≤27.211亿元
P总=(174.98+226.76)÷2×12×10 2=24.1044亿元。
P单=24.1044÷(12×102)=200.87元/平方米=13.4万元。
(以上土地价格包含土地征地管理费、耕地占用税、土地登记费、水利基金、放线定界费、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附属物补偿费、人员安置费、契税等费用)。
五、基础设施配套费
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就是开发后的熟地价格与生地价格之差。
(一)生地价格
P生=征地费用×[(1+r1)n+nr2]+出让年限内场地使用费的折现值之和。
其中:征地费用为3元/亩;
r1-开发贷款利率,取6.618%;
n-开发年限,取三年;
r2-投资年利率,取7%;
出让年限内土地使用费按榆林市规定为2-4元/年?平方米,取3元/年?平方米。生地单价=3×[(1+6.618%)3+3×[(1+6.618%)50-1]÷[6.618%×(1+6.618)50]=47.14元/平方米。
生地价=47.14×12×10 2=5.658亿元。
(二)开发基础设施配套费
开发基础设施配套费合计=24.1044-5.658=18.446亿元。单位基础设施配套费=18.446÷(12×102)=153.72元/平方米=10.25万元/亩。
5平方公里启步区基础设施配套费共为7.69亿元,如在五年内完成,平均每年需投入1.54亿元。
第八章 先期产业开发项目
榆林经济开发区启步区重点选择在南部重化工区和铁路、二级公路沿线。
一、南部工业区
在南部重化工区将要实施的首批重点项目有:
(一)15万吨醋酸项目
总投资10.57亿元,年利税1.6亿元,投资利税率15.24%,投资回收期8.93年(含建设期),目前国家计委已起草批复,有关司局已会签完毕,可在近期批复立项。
(二)60万吨甲醇项目
总投资16.96亿元,年实现利润2.6亿元,投资利税率20.8%,投资回收期7.9年(含建设期),项目预可研完成,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国家计委待批。
(三)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
总投资22亿元,年实现利润2.19亿元,投资利税率9.04%,投资回收期9.43年(含建设期),项目预可研完成。
(四)8万吨真空制盐项目
总投资6946万元,年实现利税2248万元,投资利税率31.21%,借款偿还期5.8年(含建设期),1999年国家轻工业局、盐业总公司批准建设,可研报告省计委已批复,完成了选址并办理了土地征用手续,初步设计结束,正在委托施工图设计。
以上重化工项目市场前景好,技术成熟,竞争力强,效益显著,是榆林首批重点推出的入园建设项目。
二、北部生态农业区
近年来,榆林每年都有很多的林业治沙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将符合入园条件的农林开发项目安排在北部区建设。还可将其它产业项目安排在与乡企城相连的北部区建设。
三、铁路、二级公路沿线
另外,铁路、二级公路沿线可以建设一些仓储服务设施。
从以上项目储备看,启步区的基础设施建成后,开发区是能够顺利启动的。
第九章 社会效益
陕西省把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摆在全省经济发展的首要地位,计划利用10-15年的时间,使基地初具规模,成为下世纪陕西乃至全国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榆林经济开发区是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的重要载体,是陕西由资源富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关键所在,事关我国能源重化工的发展和陕西经济的振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第十章 结论
榆林是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前沿和晋陕蒙接壤区国家能源基地的主体,充分利用榆林资源富集的优势,走资源开发利用集约化、生产装置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建设榆林经济开发区,符合国家能源和原材料发展战略西移的战略布局,也符合国家关于发挥当地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决策和产业政策导向。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启步区的产业项目储备较多,可以利用银行贷款或其它资金快速启动。下一步开发区管委会将着手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各部门的机构与人员编制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根据平均地价尽快确定各类用地的出让价格及主要生产和服务的费用标准,以利于开发区的启动和招商引资。
第四篇:汽车4S店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一汽-大众汽车4S店
可行性报告
4S店名称: *** 一汽大众4S店 投资单位: *******公司 地 址: 甘肃省**市 联 系 人: *** 电 话: 传 真:
邮政编码:
第一章 总论
项目名称
*****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承办单位
单位名称: ****** 法人代表: *** 地址: 甘肃省天水市投资公司概况(略)
根据自己公司情况编写(企业文化、发展过程、现状、未来规划)投资背景及必要性
投资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汽车市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汽车年销量保持着每年百万量级的增长,已成为世界上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这给汽车4S服务提供了极大的市场需求。
2009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938万辆,同比增长6.8%,2010年汽车工业数据再次创造新高。全年汽车产销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乘用车产销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4.11%和52.93%;商用车产销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同比增长33.02%和28.39%,预计在未来的五年内,中国汽车业将以15%-20%的健康速度发展。尽管因金融危机的蔓延,原材料价格及人力成本等不断上涨因素影响,汽车市场销量增速放缓,但保有量仍然在稳步增长。2008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4900万辆,2010年将达到6800万辆,2020年将达到11700万辆。2030年,我国国内
汽车需求量有望超过20000万辆,从而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庞大的保有量为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市场提供了巨大的稳定增长空间。
天水全市面积14992平方公里,总人口数约360万人,辖2个区5个县,主城2区566平方公里,待开发城区24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约90万人。城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590人,属于C级人口密度城市,作为甘肃省第二大城市,关天经济带的规划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现在天水已经努力发展为中国西部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信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中国西部高技术产业基地,天水将成为中国西部经济的有力增长极,经济的发展,势必带动汽车的销售。
第二章 汽车4S店的含义
4S店是集汽车销售、维修、配件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销售店。4S店是一种以“四位一体”为核心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包括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等。它拥有统一的外观形象,统一的标识,统一的管理标准,只经营单一的品牌的特点。汽车4S店是一种个性突出的有形市场,具有渠道一致性和统一的文化理念,4S店在提升汽车品牌、汽车生产企业形象上的优势非常明显。汽车4S店发展历程建设的现状
发展历程
4S店是1998年才逐步由欧洲传入中国的舶来品。由于它与各个厂家之间建立了紧密的产销联系,具有购物环境优美、品牌意识强等优势,一度被国内诸多厂家效仿。4S店一般采取一个品牌在一个地区分布一个或相对等距离的几个专卖店,按照生产厂家的统一店内外设计要求建造,投资较大一般为数百万至上千万不等。
汽车4S店这几年在国内发展迅速,这是汽车厂家为了满足客户在服务方面的需求而推出的一种业务模式,4S店的核心含义是“汽车终身服务解决方案”。
4S店模式是汽车市场激烈竞争下的产物,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用户的消费心理也逐渐成熟,用户需求多样化,对产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原有的代理与销售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与用户的需求。4S店的出现,恰好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他可以提供装备精良,干净整洁的维修服务区,现代化的设备和服务管理,高度职业化的气氛,保养良好的服务设施,充足的零配件供应,及时迅速的服务跟踪体系。通过4S店的服务,可以使用户对品牌产生信赖感,从而扩大汽车销量。建设现状
当前汽车4S店的建设仍需遵循各厂商硬件建设要求与服务标准:
装饰豪华、格调高雅、环境舒适的汽车展示厅。厅内可划分为下列功能区:汽车展示与销售区、咨询服务区、维修服务接待区、配件
陈列与销售区、用户休息区(有的还专设儿童乐园);二楼设贵宾室、洽谈室、经理人员办公室、会议室等。
展示厅与配件仓库、维修车间建造成均能毗连相通,不但保证了售后服务各个环节之间的连续性和有效协作,而且,使用户可以这三个相邻业务区快捷地处理完所有业务,包括购买配件、付款,从而缩短了工作流程。
维修车间是售后服务的最主要环节,这里有人性化的厂房空间,高效率、高精度的设备和诊断测试仪器。
采用先进管理模式与制造厂商联网的配件仓库,作到准确订货、快捷入库、灵活结款。
电子计算机系统的建立:实现了汽车销售、配件供销、服务接待与结算、业务管理等系统的内外联网。汽车4S店的优势
信誉度方面
4S店有一系列的客户投诉、意见、索赔的管理,给车主留下良好的印象,基本上客户的需求在4S店都有,4S店将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专业方面
由于4S店只针对一个厂家的系列车型,有厂家的系列培训和技术支持,对车的性能、技术参数、使用和维修方面都是非常的专业,做到了“专而精”如需要一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的产品时,4S店是有很大的优势。
售后服务保障方面
随着竞争的加大,4S店商家越发注重服务品牌的建立,加之4S
店的后盾是汽车生产厂家,所以在售后服务方面可以得到保障。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和服务保证,在4S店加装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同时还可以增加一定的利润。
人性化方面
在4S店让车主真正的享受到“上帝”的感觉,累了有休息室,渴了有水喝,无聊可以看杂志、书刊、报纸、上网,如果急着用车还有备用车供你使用,整个流程有专门的服务人员为你打理,不用自己操心就完成整个业务。
第三章 汽车4S店经营现状及经营模式
就目前国内汽车4S店的集团化来看,模式基本上分为两种。横向发展,即多品牌的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是同一市场区域中常见的。形成这种模式的主要原因是汽车生产厂家在同一区域授权经销商时,考虑市场网络安全,经销商实力以及对区域市场的管控能力等方面,极少在同一区域市场授予同一经销商第二家以上的网络。
纵向发展,即做单一品牌的经营。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不同的区域市场,相对于第一种方式来讲,这是一种进步,集团化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相对较少,对于品牌的熟悉程度和管理运作也相对较容易些,厂家对于网络安全的担心也相对较小一些。汽车4S店行业状况分析
目前中国的汽车4S店数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自从上海通用和
广州本田率先引进4S店模式之后,中国各汽车品牌纷纷效仿,在近7-8年时间里,中国4S店的数量急剧增加,每个品牌的4S店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几乎每个新品牌进入中国,都要大张旗鼓的投资建网,每个品牌的店少则100家,多则数百家,更有老牌企业已经在全国设有超过600家店。
在整个汽车销售服务获利的过程中,整车销售、配件、维修的比例结构为2:4:1,维修服务获利是汽车获利的主要部分。另外汽车后市场的开发利润也很客观。国产车可占到百分之十,合资车可占到百分之二十五。
汽车获利比例图
汽车作为消费品进入家庭的十年,也是汽车产业以及汽车市场迅速壮大的十年,汽车消费呈现井喷式增长,同时与汽车消费相关的行业尤其是4S店也是像雨后春笋般兴起。近几年,各大车商不断在开店扩张,原材料价格和油价攀升都没有减缓厂商开店布点的热潮。
中国汽车4S店主要分布情况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4S店模式仍是汽车销售模式的主流,随着新车不断入市与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4S店许多先天短板也开始凸现:投资大、运营成本高、营销模式同质化,盈利能力下降等,这些都增加了4S店的运营压力。在市场多变的今天,无论是摊贩式还是4S式,无论是大卖场模式,还是汽车园区模式,都没有一种万能的汽车营销模式可以套用复制。虽然汽车4S店是目前公认的最先进的营销模式,但也并非用在所有的汽车品牌、车型上都有效。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看,汽车销售将逐步摆脱集散式,走向集群式,汽车城、汽博中心、汽车产业园区将成为主流。集中建店、统一规划,形成集群效应。
汽车4S店营销模式现状分析
汽车经销商需要投入较大资按照汽车生产商的要求建立专卖店才能获得授权。经销商销售汽车售前的毛利润约为16%左右,而售后毛利润约为33%。(一辆汽车按7年使用率)。
当然也应该看到,一座座的4S专卖店,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也大幅度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环境,专卖店也可以借助制造商的品牌效应,来扩大和巩固市场,很容易得到忠于该品牌的消费者的信任。
专卖店在经营时,更多的把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在这样的营销理念的指导下,虽然有完美的硬件设施,也起不到服务社会,服务消费者的作用。同样在营销技术上,也得不到发挥,这也是大部分专卖店硬件偏硬,软件偏软的原因。
实力较强的经销商,会同时申请多家不同品牌的特许经销权,强化自己的品牌,进行多品牌集团化销售,以期获得规模效益。专卖店要生存就要反省一下以前采取的粗放式经营模式,逐步减少自身内部消耗,采用可行的办法来降低自身的成本。另一方面,一个企业的成功的根本来源于他的不可复制性和产品差异化,这也应该是专卖店努力得方向,因此,无论实力强弱,专卖店都需要强化自己的品牌,形成独特的服务风格,切实以服务消费者为经营理念,创新服务产品。
汽车4S店市场竞争与SWOT分析
4S店与汽车大卖场的竞争状况分析
4S店是当今世界及中国的主流营销模式,4S店与汽车厂家共同组成汽车品牌联盟,代表汽车品牌文化,体现品牌价值,维系品牌忠诚度,为消费者提供最专业的服务。世界主流品牌将永远以专卖店的方式出现。汽车大卖场目前主要的模式是出租场地给商家销售汽车,难以保证售后维修及服务环节。汽车大卖场的价格可能比4S店低,但是售后服务及许多增值服务远不及4S店,对于消费者来说,主要是明亏与暗亏的区别,不能简单的说那种更划算。
4S店与汽车大卖场的竞争状况
大的成熟的汽车品牌不会将产品代理权拿给汽车城,汽车大卖场只能当二级经销商。这决定了汽车营销市场主流模式只能是汽车4S店。另外,汽车4S店体现品牌文化,对于消费者来说,到不同汽车4S店买车,更能体会到不同汽车品牌文化的乐趣,这与消费者逛百货商场的消费乐趣是相同的。大卖场的出现时对汽车4S店营销模式的一种有力补充。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重新洗牌,有些品牌会成长壮大,有些品牌则会消失,遭淘汰。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一些尚未成熟 的小品牌和正处于消逝过程中的弱势品牌,没有能力发展4S店营销网络,可以进大卖场销售,一些大众化的中低端品牌进入大卖场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市场销量,因此4S店与大卖场将长期并存,优势互补。
国内汽车销售渠道构成
4S店之间的竞争状况分析
同品牌其他4S店之间的竞争,对于制造商而言,为了提高销量,希望自己的经销商越多越好。但是,当同一品牌的经销商在某个地区数量过多时,由于市场需求总量有限,同品牌经销商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将不得不互相竞争和残杀。目前国内汽车市场渠道价格的 混乱,更多的是由于同品牌经销商之间相互竞争造成的。因此,第三个层面的竞争更为残酷,并正在成为主要的竞争层面。在这一层面上,经销商自身的服务品牌就成为竞争的关键。同品牌4S店之间的竞争
和残杀,对品牌形象非常不利。
因此汽车制造商在网络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客户预测市场需求,合理规划网络数量和网络分布。因此4S店在竞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汽车品牌与服务品牌的双品牌竞争的优势。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汽车4S店应该审时度势,在不同的竞争层面上,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跑赢市场。
汽车4S店之间的竞争状况
汽车4S店SWOT分析
第四章 品牌汽车4S店要求
一汽-大众
申报条件:
(1)对“一汽-大众”事业充满信心,愿长期投资与一汽-大众共同发展;
(2)现有企业运作良好,有资金实力单独或联合投资建立一汽-大众特约销售服务店;
(3)拥有足够符合建立特约店要求的土地;(4)了解并认同一汽-大众的4S营销模式;
(5)建立新的一汽-大众特约销售服务店(公司)的投资计划清晰、合理。
(6)拥有相关经验的优秀管理团队 申请程序:
(1)申请者向一汽-大众汽车公司销售部填报申请表;(2)一汽-大众对申请者的申请资料进行资质审查;(3)一汽-大众对申请者进行现场考察;
(4)一汽-大众向通过现场考察的申请单位收取200---300万元保证金,到账后邀请申请者管理层来长春面谈建店事宜。
(5)申请者在长春签署《关于一汽-大众特约销售服务店建设有关事项的确认函》;
(6)面谈合格的申请者,依据拟建店规模补足保证金:A型500万元、B型300万元,确定到帐后,申请者进入特约店建设阶段。
说明:申请者交纳的保证金将在特约店建设的不同阶段逐步返还,具体方法按照一汽-大众当期特约店建设管理商务政策执行。
关于特约店:
(1)投资:由经营者100%出资建设特约店;
(2)特约店布局:所有一汽-大众特约销售服务店无一例外均为“四位一体”式即“前店后厂”,并且展厅与维修车间及停车场必须为一独立的整体建筑,一汽-大众只同最后入选的申请者商定具体的
布局
(3)范围:销售和维修一汽-大众及一汽、大众产品
(4)一汽-大众给予特约店的相应的管理、培训支持以及适当的投资支援;
布点密度:
一汽-大众会严格按照各地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及经济水平来决定开设特约店的数量,一般一个B级与C级城市只设立一家特约4S店,以及制定出具体的推进时间表。
建店规模:
不同城市其经济水平及汽车市场大小不同。因此一汽-大众在不同城市特约店的建设规模标准不一样,其投资额也是不一样的。目前,一汽-大众根据前期建店实践,总结了A、B、C三种等级共计7种类型的特约店用地标准尺寸,请各位申请者结合申请地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选择。
投资回报:
特约店的收益来自销售、维修以及其他相关服务,投资回报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经营者自身所做出的努力。
第五章 提高汽车4S店服务管理策略
抓各项服务流程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提供先进的服务设施,提升和完善维修服务质量。汽车4S店或
汽车经销商的售后服务行业不仅仅是为顾客提供一些表面性的咨询服务和简单的故障处理,这其中也包含着高精的技术服务。汽车的发展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断的提升,高科技也在不断向汽车产品领域渗入。例如,GPS卫星定位系统,ECU中央控制单元,ESP电子稳定程序等高科技的渗入,就不仅仅要求维修人员要有过硬的修理技术,更要求汽车4S店引进高端的硬件维修设施帮助维修人员对这些高科技产品的故障排除。给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与技术指导,并且要保证维修作业工具和维修检测仪器的先进性,更好的使用软件技术与硬件设施相结合,才能保证维修作业的质量和提供完善服务,提升顾客的满意度,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为企业的生存与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定期进行客户回访,建立客户档案。顾客购车对汽车4S店来说并不是一次性的买卖交易,而是以后长期合作的开始。顾客购车后的使用情况怎么样,是否满意,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多打几个电话,或邮寄一封信函做一个简短却让人温心得回访,建立客户档案,可以为汽车4S店或汽车经销商带来新的商机。
提供纯正配件,使服务质量和成本双重保证。汽车4S店乡消费者提供纯正的原厂配件,保证了产品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才能确保汽车的维修质量,稳定其使用安全系数。同时也使服务质量和顾客的维修成本得到了双重保证,增加了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信赖度和满意度,提升企业的自身形象。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执行力度
良好的规章制度是各项流程能否贯彻执行的有力保障,流程就像水,制度就好像水管,只有那水按照水管的方向流才能更好的得到利用。因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让良好的制度为各项服务流程的贯彻执行保驾护航。
从管理学上将,执行就是落实服务流程环节所要求的内容和任务,执行流程的目标就是让客户满意。执行力度是左右企业成败的重要力量,也是企业区分平庸与卓越的重要标记。通过许多4S的管理实践证明,客户服务满意度与各项服务流程的执行特别是核心流程的执行情况息息相关。所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执行力度是非常重要的。
加强现场环境管理注重各服务环节的细节
品质的环境具有以下作用:营造优美的环境,管理有序,员工状态好会给客户一个良好的印象,提升公司形象,营造团队精神。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较少浪费,保障品质,提高效率,充分利用5S管理工具,不断改进落实环境质量,优化环境品质,良好的维修环境也是4S店区别其他维修企业的主要方面。因此,加强现场环境管理是提升4S店服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注重服务环节的细节。随着汽车销售服务业的逐步成熟,企业之间的差异化服务业就越来越少,特别是同品牌在硬件设施上,服务上的差异也越来越少。因此,做好服务环节的细节,对提高服务质量十分重要。细节最具有个性、最不可复制。如果仔细分析汽车销售服务企业的各项要求,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已经有章可循,多数工作是有标
准的,但是还是没有让客户满意,其实就是工作中忽视了许多细节的缘故。工作中经常面对的都是看似琐碎简单的事情,同时也是最容易忽略、最容易错漏百出的事情。如果每一个细节都融入到日常行为规范中,做到符合客户要求、行为规范和企业标准,就能让客户从无微不至的细节关怀中体验贴心服务,感受企业给予的真诚。
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素质的培养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4S店建立初期,由于汽车市场的特殊性,经销商都处于利润增长远大于管理成本,及时企业在较差的管理情况下,由于良好的利润效益,往往掩盖了一切。但是近年来,许多4S店也开始注意到企业自身品牌的建设,一些大的具有多种品牌营销集团已经树立了企业品牌和形成了一定的企业文化。因此,要想打造百年的品牌汽车销售服务老店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建设。随着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汽车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汽车销售服务行业越来越感到高素质人员的缺乏。因此,经销商应注重加大对服务人员队伍的建设,不仅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同时也注重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另外,在人员培养上要有目标和计划,按照要求制定阶段性培训计划,一步步落实,最终达到企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主要有以人为本的原则、讲求实效的原则、重在领导的原则、系统运作的原则、突出特色的原则、追求卓越的原
则。企业文化它有导向、凝聚、激励、宣泄、协调、辐射等功能,抓好企业文化知识的培训,企业主要领导者同为企业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形成闭环管理。企业文化实施步骤,首先要进行全员性企业文化审计活动,归纳提炼成企业精神文化,做好内涵企业文化的宣贯,积极维护企业文化。
提高汽车4S店售后服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就要对整个售后部门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
综上所述尽管4S店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许多管理上的问题会不断出现,但是只要我们认真的寻找管理规律,认认真真落实以上谈到的管理思路,我们的管理水平一定会有大的提高。从以上的几点措施中我们可以很好的提高4S店的服务水平。在汽车服务行业中,谁能提供消费者满意的服务,谁就会加快销售步伐,占有市场份额。要想使顾客满意,就应做出高于竞争对手做不到、不愿做或者没有想到的超值服务,并及时予以践诺,提高各方面的服务质量。使汽车销售服务在汽车营销中真正的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推动汽车行业向良好、健康的市场发展,也为汽车4S店或汽车经销商的长期发展做一块夯实的基石。
第六章 建设条件分析与项目选址
(略)根据当地情况而定。
第七章 投资预算
一、建设保证金 200---300万(以天水市的具体情况建议建设B型)根据建设的进度及时照片回传,不同程度的情况下一汽-大众分阶段返还,返还80%,剩余的20%作为新建店初期订购商品车款的形式返还。(一般自建店后至开业运营2年内,保证金将全部返还经销商)
二、硬件部分(土地、钢构、土建、硬化、装饰、绿化、线路)
1、土地部分 15亩 150万(以当地价格为主)
2、钢构部分 100万
3、土建(开挖、回填、正负零以上建筑、硬化场地、绿化、供电布局、给排水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150万—200万
4、内部装饰、150 万
5、VI系统 10万
VI系统由厂家提供,安装费用由承建方承担
三、软件部分
1、软件系统 10万(厂家指定的电脑服务器、运营系统、维修系统、销售系统、客服系统等等)
2、宽带接入、电话及照明车间系统 5万
3、家具 15万---20万
4、人员招聘及参加厂家培训费用 5万(正常编制B级41人--A级55人)
5、员工服装等按A级店收取 3万元
四、设备及零部件
1、销售展厅设备 10万
2、维修车间设备
30万(剪式举升机12个、四柱举升机3个、四轮定位仪1个、大梁校正仪1个、烤漆房2个,其他大灯、油路、检测电脑等细小设备)
3、零部件楼阁及前期备件库存 50万
4、专用工具及常用工具专用工具及常用工具 15万---20万(按照建设标准,厂家指定必须购买的专用工具)其中有2--3万元验收好处费。
五、建店其他费用
招投标及监理、当地审批各项证照、各系统验收招待等
10万--15万、(好处费)
以上数字均参照陕西某市一个一汽大众汽车4S店建设期间费用,由于目前建设的类型及当地物价的不同,或一汽大众商务政策有所改变,所以,按照陕西这个城市目前一汽大众品牌保有量7000辆的市场份额,在天水复制,大致需要投资1000 万---1200万人民币。
备注:正式运营后投资回收预估
1、第一年按每月销售一汽大众各车型50-80台,预计销售收入40万(最保守数字)
2、按天水市当地一汽大众保有量约5700台平均进店返修30%来计算,每月利润40-60万|(保守数字)
3、每月减去综合销售与售后成本约20万,实际每月净利润60-70万
综上所述:如按1000-1200万投资(保守估计)20-24个月回收投资本金
第五篇:汽车4S店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4S店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03-28 22:16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江都龙川星辉别克4S店
2、项目地点
江都市汽车城
3、承办单位:
法人名称:江都市星辉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暂定名)
地址:江都市汽车城
法人代表:
二、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依据
江都市政府城市规划以及建立国际汽车城,集中展示及销售各类汽车的文件。
2、范围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限定在江都市汽车城建立江都龙川星辉别克4S店,预计投资1500万元。
三、江都汽车消费市场分析
1、江都市简述
江都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拥有2500多年历史。公元前153年(西汉景帝前元四年)建江都县境内地势平坦,河湖交织,通扬运河横穿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328国道,宁通一级公路,京沪高速和宁启铁路在境内交汇。总面积1 332.54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占85.8%,水域面积占14.2%)。
江都是扬州地区经济的领头羊,绝大多数经济指标列扬州市第一位,与靖江启东海门并称“江北四小龙”,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0亿元,位列苏中苏北第三位,连续九届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入选“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列第48位。全市常住人口约107万元,城市化率51%
2、江都汽车消费市场特点
作为苏中苏北最强的县级市之一,江都汽车市场的消费档次呈一定层次,化趋势,主要分为:大众化汽车消费和企业汽车消费。其中大众化的汽车消费约占汽车交易额的80%强,企业汽车消费约占15~20%左右。汽车消费主要受经济发展、购买能力、品牌和舒适性等限制,鉴于江都市已提前步入小康社会,一些中产阶级对汽车消费有迫切需要。汽车消费档次尚可,高档车约占20%,A级及以下车约占40%,B级及以上车约占40%。通用别克品牌涵盖了高中低档市场,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3、江都汽车消费者购车心态分类
江都市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广大消费者购车心态不一。
一是望梅止渴型。这类消费者非常渴望拥有汽车,但不具备很强的消费能力,占消费者群体的绝大多数,主要受收入、停车位、消费环境和税费高等问题影响。一般以比亚迪、奇瑞、吉利、江淮等低价车为主。
二是持币待购型。这类消费者基本有购买能力,但持观望态度,准备待机而动。当前汽车品牌太多,车型更新太快,消费者不敢轻易下决心,又考虑会有降价,害怕万一买车后很快就又降价,心理会很不平衡。也有些消费者盲目地听从
各种传闻,导致其持币待购,如某车维修费用太高、某车“一型”不好“二型”快出来了等。此类用户对A级车有更多关注。就别克品牌而言,其更关注凯越。
三是迫不及待型。这类消费者有购买能力,开始考虑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开始注重产品的功能和服务,消费心态比较成熟。对英朗、君威、君越车更为关注。
四是财大气粗型。这类消费者有购买能力,但偏向于高档车、进口车。如奔驰、宝马、奥迪等。别克林荫大道应具备一定竞争力。
4、江都汽车消费基本情况
2009年,江都市实现汽车类商品销售辆。截止2009年,根据相关部门统计估算的江都市机动车拥有量已超过20万辆,且连续3年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但是相对来说,江都市私家车的拥有量尚不高,百户家庭平均轿车拥有量仅为10辆,在占全市10%的高收入户中,家用轿车拥有量相对较高,但中产阶级轿车保有量较低,大大落后于上海、北京、苏南等地的水平。
5、通用别克在江都的销售情况
2009年,江都及扬州市区(不包括下属县市)上牌各类小型汽车18459台,其中江都上牌6740台,别克车上牌3374台,其中江都销售864台。别克车市场占比约18.27%,占比较高。有一定的品牌号召力。
6、其他
区域内汽车商业的兴起,无疑与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消费理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扬州地区所有新车挂牌、旧车交易、车辆年审、司机年审都要车辆管理所办理,本4S店选址离车管所仅8公里,且交通便利,拥有不可复制的市场竞争优势。
四、预计投资及成本利润分析
1、建设、经营投资成本
汽车展厅建设费用占总建设费用的60%。本汽车4S店用地为工业用地,按照当前土地购买成本25万/亩计算,以7-9亩地计算,考虑通平等成本约200万元。4S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约400万元,征地建展厅建设费用总支出约600万元。房屋按15年计提折旧,每年约40万元。每月约3.33万元。
2、日常运营成本
购买厂家相关设备及物料费用约250万(设备按10年折旧);每月的流动资金约400万;其他未知费用预留资金50万元员工工资(按30人)每月9万元;广告费用、其他费用、隐性的公关成本等7万元,税收约6万元,4S店的每月的经费用营费用约32万元;
3、利润分析:
每月销售毛利:80台*2500元/台=20万元;维修毛利:800台/月维修量*1000元/台(客单价)*45%(毛利率)=36万元;两者合计:56万元;
每月净利约24万元,全年利润280万元左右,扣除所得税后,年利润约为210万元,总投资1300万元,建设期预计5个月,投资回收期约6.6年,投资回报率为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