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余源教授给选手的一些建议
广东海洋大学第三届“经济文化节”之模拟国际商务谈判大赛
指导老师余源教授给选手们的一些建议
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模拟国际商务谈判大赛中各位参赛选手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希望我的这些经验分享可以帮助各位选手在日后的比赛当中可以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方向,更加容易把握比赛的切入点,在这先预祝各位选手可以在本次大赛中取得理想成绩。
问题要点分析:
1、对于方案的准备不够细致或者不够具体。主要表现在对拟收
购的公司未来运营成本和总收益把握的得不好,因此导致在谈判过程当中,报价变化的底线掌握不好,容易被强势的一
方牵制而失去了己方的底线原则,影响了谈判的成功或者在谈判当中的竞争力。
2、策划书的撰写。一份商务谈判策划书的关键是能够详细具体的分析出公司运营的各项成本、显性收益、潜在收益、公司
运营风险等。还要突出己方在谈判当中的底线,因为底线可
以说是己方公司的最后堡垒。
3、策划书的浮动方案。对于参赛选手在谈判中的表现而言,普
遍会因为对方强势的压价或者利用优势策略而令到己方陷
入困境,其实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己方没有制定可以让步的方案,总是坚持一个报价,导致双方的谈判陷入僵局。
4、增强谈判的竞争力和成功率。清楚掌握己方与对方的优劣势,会增加己方在谈判中的筹码。在自己最看重的那方面利益可
以坚持自己的报价,但其他方面的适时退让对促成谈判成功
也是必要的。
5、策划书及谈判过程要让人觉得谈判者熟悉业务,掌握的信息
全面,重点部分具体、深入。
6、简言之,熟悉、具体、灵活、有理有据,讲究策略对谈判来
说是最重要的。
经济管理学院余源教授
2012年4月5日
第二篇:一个北大教授给学生的信:关于外语
一个北大教授给学生的信——《十九札》之四
关于外语
彭俊军、张春洁、盛磊、冯华、方瑜 :
关于外语学习还有三条增补,一并记下。
1、对于全世界的知识分子,英语成为普通话,而不是外语。
2、中国现代语言语源中外来语的份量很大。
3、用外语来处理母语问题会增进理解。
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成为当代的世界语,是现代知识分子的普通话。不必把这个形势看作对英国殖民和美国强势的屈服,莫宁将之看成对人类奋斗的褒扬。假设明末清初我们祖辈率先创造工业化,开拓现代人的自主、民权的精神,全世界就会讲汉语。
在全球化社会日益覆盖各个地区,英语的使用范围更为广大。虽然作为母语非英语国家的知识分子,在维护母语,承建文化,创造文明的过程中要强调语言差异,强调精神的回归、认同。但是全世界共同的、非本传统的文明对象对每位知识分子来说,也是他立身世界的基础。世界的文明的一般性文字表达只约定一种语言,目前就是英语,所以英语不仅是实用的技能,也是文化的通道。人类的生成在于他人的存在,在于交流。在现代通讯系统和现代媒体系统发达后,“他人的存在”已扩展到全世界他人的存在。交流也必然包括国际交流,大家只能说英语,谁不说,限制的是他自己。
更由于计算机技术是在美国发明和率先发展起来的,所有的通用语言首先是英语。因此,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英语成为必需。不会英语就是某种程度的现代文盲。似乎便宜了母语是英语的民族。当你看到第三点时,可能会庆幸自己的母语不是英语。
先说第二。中国的现代汉语是在外文化的逼迫下改造而来的。它与汉末魏晋主动接受由梵文汉译外来语的情况不同。今天我们说话、思维写作,其所用概念和修辞已不是完全来自母语的语源,尤其是日常使用最频繁的基本词汇如“社会”、“银行”、“政治”、“经济”都是外来词。作为语言的一般功能,一种成熟语言吸收到的外来语,就可以自行作用,不会造成实践中的问题,最多就是出现本文化传统之中的语言古今断裂而已。纵观历史,任何文化都或多或少的断裂于今古,有些伟大的文化断了就不再接上,被称之为古代文明。
但是如果用现代汉语来思考和创造中国现代文化和科学,就马虎不得。因为概念不能确切,意义就不能完全地负载而运行,交流就会损失许多时间和精力,思考就会损失许多质量和微妙。现代汉语正处在要加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规范的“最危急的”时候。这不只是语言学家的任务,而是每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因为现代汉语大量词汇是从西方主要语种(英、法、德)转译过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透过日语,请见日本新出的《明治时期外来语词典》)所以你就要了解某词的原型是什么。追问原型(请见刘正等编《汉语外来词词典》),马上你就发现汉译(或日译)的只是某一个词某一个时代在某一种上下文中的个别的意思,并不是那个词的本义,或全部的意思。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你不能读
英、法、德这三种语言的原文,实际就不真正了解你所使用汉语外来词的确切意义。而且众人使用某词的随意性就无节制地扩大,用同一个词,互相说的不是同一样意思。所以重新查证各个外来词也不仅是外语学者和翻译家的任务,而是广大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
实际上,你一旦能读这三种语言,或请教这三种语言的专家,或与以三种语言为母语的学者交流,就会发现英法德各自又有它的外来语和语源。如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荷兰语,更由于文化传统,许多词根来自希腊语和拉丁语(古罗马拉丁语),尤其是后者,沿用作教会的官方语言,而生成中古拉丁语。在宗教改革之后,又用作学术规范语言,直至19世纪还是通用科学论文用语(今天在德国和英国的大学中可以用拉丁语提交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如果你想深刻地理解汉语外来词的原型本义,拉丁语和希腊语就成为外语学习的对象。这就是为什么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不仅是西方语言学家的任务,而且是中国学者反思现代汉语的重要的途径。
上面说到汉语在汉末魏晋时还主动吸取过梵文(包括巴利文和西域地方方言)的词汇,虽然当时是作为佛教专门用语出现,但由于玄学之风和理论悖兴将佛教专门语扩用为一般义理概念。而佛教兴盛,为宣扬和吸引劳动人民而大量运用的佛传、本生故事,俗讲(唐代后)、变文,水陆仪规之类的实用文本,使佛教用语迅速、广泛地深入汉语,而成为第一大批外来语词汇。所以,我们要学习梵文才能充分理解许多汉语词汇的确切意义。也能追踪二千年来这些外来词在使用过程中意义的转化和使用者主动误取的过程。而且上述的近代西文原型译成中文时,无论是日本人或中国人,都大量地使用了佛教带入的外来词,再去译西文,所以,就成为“二次外来”。不弄清第一次外来,怎么弄得清第二次外来?这就是为什么学习梵文不仅是佛教研究者或印度学家的任务,而且是中国学者共同的责任。
有二个意思的情况提示我们汉语外来语的微妙境界。
其一,我们先用英、德文直接译梵文:(由于梵文是印度日耳曼语,与英德语的词根有关联,)dharm 英文译作events(据 Anacker 1984),德文译作Daseinselementen(据Mayer 1994)。可再把这个西文词译成汉语: event(s)据《新英汉词典》(1976上海版)有5个解释:
1.事情
2.偶然事件
3.活动
4.比赛项目
5.诉讼结果
Daseinselementen 据《德汉词典》(1987上海版)有7个解释
1.存在要素
2.原理
3.成分
4.环境5、6、7为专门术语,略
对比在魏晋以来同一梵文词译成的汉语,真谛译作“法”(据《转识论》),玄奘译作“法”(据《唯识三十颂》)经过近千年,又用这个汉语译西文哪个词。
1.方法 method(英文)Method(德文)
2.办法 way(英文)Weg(德文)
3.法律 law(英文)Regel(德文)
而基本不用以译event和 Daseinselement。转向对比,就会对汉语二次外来语有了另一种体味。
其二,任何词一经译成中文,就带上汉字的字义的影响。就说“影响”译自德、英或法文。我们从“影响”二个字获得一种形相。“花影寂寂,回响乃闻”。与德文Einfluss英文influence法文influence“随之而流”二者的感觉如何相合,如何相解?再进一步,假设一个考究的比较语言文学的研究者,必将某文用“拉丁语直译法”直译中文,再由中文硬译回为该本文,将如何?我建议张春洁将几个汉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各抽取同一段,会同德国汉学家反过来译之为德文,再对比来回的差错,必有所发现。
综上所说,我提倡对中国现代汉语关键概念(尤其是抽象概念)进行“四面切法”。一切其译义:西文原文。二切其典义:希腊罗马的词源。三切其释意:佛教汉语和梵文原文。四切其诂义:汉字的字源和古文献中的训诂。四面切齐,就可以成为思想的大殿的基石。如果学外语以此为归根,何患中国现代不出思想大家?学问大师更可翘首待之。
再论第三点是母语问题以外语处理。去年中文系师长们集会,我就冒昧地发言,质疑中文系用“中文”研究“中文”乃是把“目的”混同于“工具”。其实我有切身体会而申求同气。在德国我用德文或英文写有关中国问题的报告,发现许多原来被母语掩盖的问题全都突显出来了。同为母语是自然学成的,意义之传达部分依赖语言,部分则依赖“言外之意”。每个民族的人都有自己的“赋、比”以外的“兴”(言外之意)。但是中文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在一句话中不作完整的逻辑表达(未生成规范化语法)而是留下一些“语意飞白”,由操本语的成员依赖习惯和文化薰习出的素养来自动填补,在诗词中尤为明显,这就是中文!(至今我也读不下去西文的诗,包括模仿西文译作而发展出的许多中文新诗。)但是用中文作为科学语言,目的就不在语言的美而在符码功用,将中文作符码用,就要有意识地补充本来依赖习惯和文化薰习填充的部分(请看《关于学期论文/科学语言》)。填哪些,怎么填?最方便的办法就是用外语写。(真正的外语表达方式,而不是中文的外文套用方式。)最好是用语法规则刻板的德文、法文或拉丁文。最近我与德国教授商量,争取组织国学方面年轻学者去德国完成学位,就是出于以上的考虑。
后来读到Gombrich 和Panofsky的文章,这二位艺术史大师级人物都有在二战前后离开母语(德语)环境而在外语(英语)环境中工作的经历。都通过运用外语而更深刻地反省了母语,精纯了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前者,出国之前已是大学者,衰年变法,其体会令人深信。
我本人学习语言缺少能力,总是事倍功半。加之少年无机会学外语(见《自我检讨》),不能以身立教,但是我每天都还在学。
谁与归矣?吾待子!
第三篇:余秋雨的“阅读建议”
拓展阅读1:余秋雨的“阅读建议”
各位朋友:
中山大学我一定会来,原因之一是余光中先生在这里。我在《山居笔记》后记中曾经写到,自己的散文集在台湾出版,生怕有几个人看到,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位与我同姓的先生。今天,居然由他来主持演讲会,演讲的题目又是读书,那我就更胆怯了,有谁敢当着余光中先生的面大谈读书?
但是报纸已经多次预告,今天又有不少其它城市的朋友远道赶来,看来只能硬着头皮给大家提几点读书建议了,请余光中先生和在座诸位指正。
在中国话里,上学也叫读书。今天我们所谈的读书只指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当然是针对青年学生而言的,但我看到在座又有不少上了年纪的朋友。青年人的读书和成年人的读书在总体上应该是有所区别的,需要分开来讨论。当然这种区分又不是绝对的,有些青年人在阅读上已经成年,有些成年人在阅读上还算青年。
青年人的阅读
我觉得一个人的最佳读书状态大多产生在中年以后,但能不能取得这种状态则取决于青年时期的准备。
中年以后的读书可以随心所欲,而在青年时期却不能过于随意,需要接受一些过来人的指点。我大概也能算作一个过来人,因此可以和同学们随便谈谈。
一、尽早把阅读当作一件人生大事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
何谓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平庸者什么也不缺少,只是无感于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涵意的丰富。而他们失去的这一切,光凭一个人有限的人生经历是无法获得的,因此平庸的队伍总是相当庞大。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能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时就进入。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青年人稚嫩的目光常常产生偏差,误以为是出身、财富、文凭、机运使有的人超乎一般,其实历尽沧桑的成年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自身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
二、要把阅读范围延伸到专业之外
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但主要为了今后职业的需要。鲁迅说:“这样的读书,和木斧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读书杂谈》)
生命的活力,在于它的弹性。大学时代的生命弹性,除了运动和娱乐,更重要的体现为对世界整体的自由接纳和自主反应,这当然是超越专业的。
现在很多所大学都发现了学生只沉陷于专业的弊病,开设了通识教育课,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同样作为一门课程,即便通识教育也保留着某种难于克服的狭隘性和被动性。因此不管功课多重,时间多紧,自由的课外阅读不可缺少。
更何况,时代的发展使每门专业的内在结构和外部界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足够的整体视野,连专业都很难学好。
三、先找一些名著垫底
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走向精神成熟的起点,因此先要做一点垫底的工作。垫什么样的底,就会建什么样的楼。因此尽量要把底垫得结实一点,但时间不多,要寻找一种省俭方式。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名著。
有些青年人对名著有一种逆反心理,为了保持自由而故意避开,这是孩子气的举动。名著不管是不是够格,总是时间和空间筛选的结果,我们可以不在乎名著,却不可以不在乎时间和空间。一部似乎并不怎么样的作品居然被时间和空间首肯,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文化深度的悬念,光凭着这个悬念也值得去读一读。
更重要的是,名著因被很多人反复阅读,已成为当代社会词语的前提性素材,如果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
名著和其它作品在文化方位上是不平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们,很大一片土地就不在话下了。对于专业之外的文化领地,我们没有时间去一寸一寸占领,收取几个制高点就可以了。
对于名著不能平均施力,一个时间只能死啃一本,附带着集中阅读与它有关的书籍,务必把这个制高点完全占领。这是一个似慢实快的办法。书桌上不堆放多种类别的书,更不要摆出博览群书的派头一目十行、一天一本。如果本本都是泛泛而读,到头来就像愚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满地狼籍却食不果腹。应该反过来,慢慢地啃一本是一本,神定气稳地反复咀玩,每一本又都是高水平的作品,那么用不了多久,你的学问规模就影影绰绰地成型了。
有人认为,名著总是艰深的,不如读第二、第三流的作品省力。其实,第一流的作品由于逻辑比较清晰、表述比较果断、个性比较鲜明、形态比较优美,阅读起来不见得比第二、第三流的作品费力。即使费点力,因你内心深知其足可一以当十,也会感到值得。
那么,如何确认名著呢?这就需要寻求帮助了。过去很多大学者都为青年人开列过“必读书目”,但他们既要顾及各门学问的完整性,又要顾及青年人的多种层面和多种可能,总是把书目开得太长。“必读书目”其实变成了“重要书目”,可能一辈子也读不完。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有针对性的小书目。是否有针对性决定于书目开列者对阅读者的了解程度。青年学生不妨找自己信赖的师长作一些必读书目方面的交谈,交谈中要把自己的兴趣、欠缺和已读过的名著告诉师长,以求获得有效的指导。
四、名著读不下去也可以暂时放下
即便是一位熟悉的师长很有针对性地为我们开了一份必读书目,书目里的名著也有读不下去的时候。
读不下去就放下,不要硬读。这就是非专业阅读的潇洒之处。
阅读是对外部世界的开发,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开发。开发生命并不是重塑生命,我们的生命并不太坏,没有必要打碎了重塑。任何开发都应该顺应着地理地脉,开发生命也是同样,硬撬硬凿会伤筋动骨。如果某个领域的几部代表性名著都读不下去,那就证明你与那个领域整体无缘,想开一点,整体放弃。也许几年后突然读得下去了,说明当初的无缘是短暂现象。但暂时现象也是真实的,不可为几年后的可能而硬来。
茫茫书海,真正与你有缘的只是一小角。名著如林,真正属于你的也只是不多的几十本。有不少名著属于有缘无缘之间,那也不妨一读,因为知道的范围总应该大于熟悉的范围,熟悉的范围总应该大于拥有的范围。只要有时间,算不上名著的多种书籍也不妨广泛地浏览一下,那里也会有大量既能契合你、又能提高你的东西。名著是基础,但不是封闭我们的城堡。
我刚进大学的时候,有两位年老的图书馆管理员笑咪咪地告诉我,他们能从一年级学生的借书卡上预测这些学生将来的成就,几乎是百试不爽。毫无规律胡乱借书的很难有希望,穷几年之力死啃一大堆名著的也不会有太大的出息;借书卡上过于疏空的当然令人叹息,借书卡上密密麻麻的也叫人摇头,我上面讲的这些道理,有不少正是从他们那里讨教来的。
五、有一二个文化偶像不是坏事
在选读名著的过程中,最终会遇到几部名著、几位名家最与你情投意合。你着迷了,不仅反复阅读,而且还会寻找作者的其它著作,搜罗他们的传记,成为
他们的崇拜者。我的一位朋友说他一听到辛弃疾的名字就会脸红心跳,我在读大学时对法国作家雨果也有类似的情景。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偶像。
偶像的出现,是阅读的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能够与一位世界级或国家级的文化名人魂魄与共,真是莫大的幸福。然而更深刻的问题在于,你为什么与他如此心心相印?不完全是由于他的学问、艺术和名声,因为有很多比他学问更高、艺术更精、名声更大的人物却没有在你心底产生这样强烈的感应。根本的理由也许是,你的生命与他的生命,有某种同构关系,他是你精神血缘上的前辈姻亲。暗暗地认下这门亲,对你很有好处。
同构不等于同级。他是万人瞩目的文化名人,你是籍籍无名的青年学生,但他的存在,证明你所进入的生命系统的某些部分,一旦升腾,会达到何等壮美的高度,于是你也就找到了一条通向崇高的缆绳。
有的同学把文化偶像的崇拜一律看作幼稚行为,成天懒洋洋地对一切可以仰望、可以进入的对象爱理不理,偶尔心有所动也快速地自我熄灭,实在是坐失了很多良机。
那些读了一辈子书却说不出最喜爱哪几部著作、哪几位作者的人,哪怕是学富五车的老学者,我也不敢恭维。在如此广阔的文化天地中失去了仰望的兴致,失去了亲和的热量,失去了趋附的动力,整个儿成了一尊冷眼面世的泥塑木雕,那还说得上什么?
六、青年人应立足于个人静读
青年人读了书,喜欢互相讨论。互相讨论能构建起一种兴趣场和信息场,单独的感受流通起来了,而流通往往能够增值。
但是总的说来,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最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阅读的程序主要由自己的生命线索来绾接,而细若游丝的生命线索是要小心翼翼地抽理和维护的。这一切,都有可能被热闹所毁损,更何况我们还是学生,即使有点浮浅的感受也不具备向外传播的价值。在同学间高谈阔论易生意气,而一有意气就会坠入片面,肤浅变得更加肤浅。
就像看完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一个善于吸收的观众,总喜欢独个儿静静地走一会,慢慢体味着一个个镜头、一句句台词,咀嚼着艺术家埋藏其间的良苦用心,而不会像有些青年那样,还没有出电影院的门就热烈谈论开来了。在很多情况下,青年人竞争式的谈论很可能是一种耗散,面对越是精雅深致的作品越可能是这样。
等到毕业之后,大家在人生感受上日趋成熟而在阅读上都成了孤立无援的流浪者,这倒需要寻找机会多交流读书信息了。那是后话,过一会儿再说。
七、读书卡片不宜多做
读书有一个经常被传授的方法,那就是勤奋地做读书卡片。读到自己有兴趣的观点和资料,立即抄录在卡片上,几个月之后把一大堆卡片整理一番,分门别类地存放好,以后什么时候要用,只要抽出有关的一叠,自己也就可以获得一种有论有据、旁征博引的从容。
这种方法,对于专业研究、论文写作是有用的,但不适合青年学生的课外阅读。
从技术上说,课外阅读的范围较大,又不针对某个具体问题,卡片无从做起,即使做了也没有太大用处,白白浪费了许多阅读时间。如果要摘录隽语佳句,不如买一本现成的《名人名言录》放在手边。
有人说,做卡片的原因是自己记忆力太差,读过的书老也记不住,记不住等于白读,留下几张卡片也算是自我安慰。
实际上,阅读的记忆力有一种严格的选择功能,书中真正深切触动你的内容,想丢也丢不掉,对此你要有更多的洒脱和自信。
记不住当然是大量的,但记不住的内容又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真实的遗忘,一部分是无形的沉潜。
属于真实遗忘的那部分,不必可惜,就让它遗忘吧,能遗忘也是一个人自由自主的表现。太监之所以要记住宫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因为他不能自由自主,不敢遗忘。正是遗忘,验证着生命结构的独立。
至于无形沉潜的那部分,我想大家都有过体会。在一定场合,由于一定的需要,居然把多年前早就淡忘了的印象搅动起来了,使自己也大吃一惊。苏辙曾说:“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翻译成现代口语,大致意思是:早年读书似乎没有深刻理解的地方,在晚年审察事物时却发挥了奇特的功效。这便是记忆的沉潜。
人类的大脑机能十分神奇,不要在乎表面上的记住记不住,该记住的总会记住,该忘记的总会忘记,该失而复得的总会失而复得,轻轻松松读下去就是了。
我不主张在课外阅读中做很多卡片,却赞成写一些读书笔记,概括全书旳神采和脉络,记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种读书笔记,既在描述书,又在描述自己。每一篇都不要太长,以便对实时的感受进行提炼,把感受提炼成见识。
八、有空到书店走走
大学生的阅读资源,主要来自图书馆。但是,我希望大家有空也到书店走走。书店当然比图书馆狭小得多,但它是很有意思的文化前沿。当代人的精神劳作有什么走向?这些走向与社会走向有什么关系?又被大众接受到什么程度?解这些疑问的最好场所是书店。
崭新的纸页,鲜亮的封面,夸张的宣传,繁忙的销售,处处让你感受到书籍文明热气腾腾的创造状态,而创造,总是给人一种愉悦的力量。这种力量对读书人是一种莫名的滋养,使你在长久的静读深思之后舒展筋骨,浑身通畅。
你可以关注一下畅销排行榜,判断一下买书的人群,然后,也准备为自己选几本书。在书店选书与在图书馆选书有所不同,对于重要的书,你会反复考虑永久性拥有的必要性,于是在书架前进行了一次短短的自我拷问。你也许会较少犹豫地购买几本并不重要却有趣、可爱的新书,由此你对自己与书籍的奇异关系产生了某种疑问,这种疑问的每一个答案都让人开心。
第四篇:曾教授给科创青干班学员上课
曾礼教授来校开展题为《立志、敬业与读书》的讲座
5月23日下午,重庆市委党校副校长、行政学院副院长曾礼教授在阶梯教室201为我校青干班学员开展了题为《立志、敬业与读书》的讲座。
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曾礼教授就“立志、敬业与读书”向全场200余名青干班学员进行了讲解。他以成功人士的志向诠释了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学员们将立志融入到平凡的岗位中去,作最出色的一员。他同时强调做最出色的员工的先决条件就是“敬业”,他希望大家脚踏实地,干好份内工作,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多读书,读好书。
讲座中,曾教授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状态和饱满的激情,亲和的笑容、生动的言语深深吸引着青干班的学员。讲座中,曾教授案例详实、深入浅出、谈古论今、轻松活泼,使青干班学员在认识上受到一次较为深刻的洗礼,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本次讲座由王和平副校长主持,他高度评价了曾礼教授的讲座,要求青干班学员认真思考、总结,把曾教授好的思想和学习方法运用到平时的工作中,做一名出色的员工。
讲座现场
重庆市委党校副校长、行政学院副院长曾礼教授为青干班学员开展讲座
第五篇:朱苏力教授给法学院学生推荐的十种书
朱苏力教授给法学院学生推荐的十种书
来自: 逍遥法内(太原)
创建时间: 2010-05-27 11:11:12
朱苏力教授给法学院学生推荐的十种书
一个人喜欢的书是变动的,也应当变动,没有变动意味着人没长进。
我曾经喜欢过文学,尤其是新诗,例如李瑛和艾青的诗,甚至至今喜欢。李瑛写的军人生活和情感不仅伴随了我的军人生涯,而且他对看似无奇的生活的观察力、文学想象力和表现力,善于从小中见大,以及清雄的文词,对于我今天的学术研究都有一种“习性”的养成作用。艾青的开阔、雄浑和壮烈对我的学术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说到法学学术著作,对我影响大的中国人的著作主要来自法学之外,主要是有关问题和方法的著作。有:
1.《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对中国问题的观察和发现,在我看来,是任何一个有志于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都绕不过去的。集中在三点,首先是,中国问题的特殊性以及解决其问题必须考虑的知识和制度的特殊性;其次是,中国问题与国际问题的交错,即所谓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第三,中国知识分子如何研究和解决中国问题。毛的基本命题是正确的,其意义已经为历史所证明,尽管犯了许多实践者的错误。
2.《乡土中国》。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费孝通”>费孝通ersonName>先生的这本小册子以及其他著作深刻剖析了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制度,将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制度都作了学理上的分析,并且这种分析与我们的经验感受非常一致。这本书是任何一个外国学者都无法写出来的。必须是对生活有观察力、同时又眼光开阔的中国学者才可能写出来的。在这种意义上,他的著作是无法替代的。
对我学术影响大的更多是外国学者的著作,主要有圣·奥古斯丁、休谟、马克思、尼采、詹姆斯、维特根斯坦、哈耶克、伽达默尔、福柯和罗蒂。这些学者并不能归为一类,有些甚至有很多矛盾,但一般说来,经验主义特别是实用主义哲学、分析哲学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在具体法律制度理解分析上,我最喜欢的是美国法官的一些著作。除了霍姆斯、卡多佐之外,一个重要的人物是波斯纳。
3.霍姆斯的《普通法》以及散见于各种霍姆斯选集的论文、判例和书信。霍姆斯是美国法律史上的一个巨人,知识广博,同时文笔很好,有常识,有英美哲人的智慧、机智、敏锐和怀疑主义。他的《普通法》是对具体法律制度变迁的详细分析,综合了各个学科以及当时还在学科之外的各种洞识,思想开放又有一定之规,敢于且更能够说出一些常人不敢说的“真理”。此书由于太老,谈的又是外国的许多已经消失的制度,许多中国学者未必喜欢读,但是如果要研究法律和制度,特别是英美法,不能不读,尽管不一定需要读完。
4.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也是一位法官的经验之谈,同时是美国司法哲学的经典著作。此书很小,题目似乎也很偏,讨论的是法官的司法问题,但是所涉及的问题却很广。此书与霍姆斯的著作都是文采出众,言简意赅。
5.6.7.8我选择了波斯纳四本书,《法律的经济学分析》、《法理学问题》、《法律与文学》以及《性与理性》。这种选择并不是因为波斯纳特别伟大,特别正确,而仅仅因为这四本书分别代表了当代法学研究前沿的四个方面的突出成果:法经济学、法理学、法律与文学以及法学与社会生物学。就在某一个方面而言,有学者可能比波斯纳深刻、先锋,但是没有其他任何一位法学学者可以在这些以及其他法律方面同时达到如同波斯纳具有的高度和融贯。波斯纳是美国法经济学的领军人物,他第一次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普通法国家之法律制度作出了系统全面分析,他的工作如今已经不在法经济学的最前沿,但是《法律的经济学分析》对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全面理解法律制度,意义重大,可以说至今无人逾越。它也可以使得人们看到简洁的理论所具有的丰富解释力和组织力。《法理学问题》将当代的许多哲学发展纳入了法理学讨论,从而根本改变了先前法理学的模式,更新了法理学;波斯纳提出的实用主义的法理学在某些人看来具有某种后现代的意味,尽管他并不是后现代主义者。法律与文学是美国法学的一大流派,涉及到许多问题,波斯纳从其实用主义法学出发,参与了这场讨论,对文学与法律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和讨论,同样展示了他的洞察力和学识,许多分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性与理性》更多采纳了社会学和社会生物学的研究结果,对性、婚姻、家庭制度进行了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的考察,把现代社会科学对“人性”的研究成果融入了法律制度分析,对法学是一个发展。这些著作的结论都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它使人看到法学对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包容和吸纳,看到法学的生动性,法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9.福柯的《惩罚与规训》是一部研究法律制度历史变迁的杰出著作,其创造性、洞察力(尽管未必正确)都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可能最重要的启示是福柯的极富想象力的细致分析,把一个个小问题分析得如此精致,并且视野是如此开阔,即使你不赞同,也总是会感受到一种智识的愉悦,他让人们看到了许多因为太明显而看不到的东西。
10.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哈耶克如同福柯一样,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家,但是他对法律制度的分析是独到的、深刻的,并同样让人感受到对法律制度的理解不能限于法律本身,必须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纳入法学。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我的偏好:法律理论。这只是在一般层面上对法律的关注,这一层面与法律实务差距很大。真正研究法律的人不可能没有一种开阔的学术视野,但是真正从事法律实务的人又必须超越甚至背离对理论的偏好,必须进入具体的法律分析。因此,想学好法律的人千万不要上了我的贼船。务实地研究具体问题,永远是读书不能替代甚至是不能弥补的,哪怕是你仅仅想成为一个学者。
此外,不要相信我的话,而是发现对你自己有启发的、认为重要的著作,哪怕别人不这样看(注意这句话是个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