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场文章:职场,让“鸡肋”变“鸡腿”
职场文章:职场,让“鸡肋”变“鸡腿”
口阿明
一
重复性工作的倦怠感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宁愿回到老家水乡做一个船家女。”来自浙江的陆湘仰望着办公室顶楼上的蓝天,幽幽地说。陆湘是一家软件公司的媒介经理,每周忙于处理公司跟各个媒体的关系,得体的职业装穿在她身上显得风姿绰约。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可是,只有她知道其中的苦涩和无奈:“干了四五年,公司的财务报表数字不断增长,我却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我真的不想再这么做下去了。可是即使换工作,除了同样性质的工作,我又能做什么呢?连我自己都不知道。”
含金量低的危机感
某跨国公司的销售代表李嘉两年内被动和主动跳槽多达六次,在因公司业绩下滑、倒闭或兼并而不断寻找新公司和新职位的奔波中,李嘉身心疲惫,“我很努力做事,希望现在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而不裁员,因为每次最先被裁的就是我们这种对于公司发展无足轻重的人,少一个或几个销售代表对公司的发展根本没有影响。我现在的压力真的很大,我想我快要倒下了。”
糊口谋生的无奈感
“说实话。考大学报志愿时,我就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眼神迷茫的杜梅慨叹,“但为了生存,我必须有个工作,于是,我就到了这家公司。每天对着一大堆毫无兴趣的琐碎事,我很快就厌倦了,总是提不起精神。工作对我而言,已经成为嚼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但一个月几千块钱的收入,起码能让杜梅在这个无亲无故的城市生存下去,所以即使再无奈她也不敢轻言放弃。
难以晋升的无望感
31岁的王兰感觉自己已经老了,虽然对前途充满了担忧,却已经没有了打拼的勇气。“我觉得自己虚耗了3年光阴,这3年里,我已经足够努力,可是,机会从来不垂青于我!”两年前,经理升职,本以为自己升经理毫无悬念,但是,公司竟然把位置给了新招聘进来的一个硕士毕业生。“理由很简单:学历高。”王兰无奈地说。自己学历一般,工作也只是中规中矩,能够拿到一份不错的薪水已经该偷着笑了,何况觊觎自己位置的人不在少数。于是,她只能小心谨慎地做着几年如一日的行政琐事,生怕一不小心就丢了饭碗。
二
专家解析——工作变“鸡肋”,事出有因
很多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便顺利地谋到了一份门槛较低、相对清闲的工作。他们大都在公司里从事行政、助理等辅助性工作,没有机会深入接触业务,工作职责比较宽泛,挑战性不强。结果自然就是,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轻松度日,每天重复着简单、琐碎而没有挑战性的工作,学习充电的机会较少,与外界的联系不多,无形中造成职业竞争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面临着要跟一帮师弟、师妹抢饭碗的危险。此时他们若不肯放低身价再去寻找工作机会,眼下的工作就成了所谓的“鸡肋”。
“鸡肋”工作的6大特征
l.入行门槛低
相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业务性工作,行政助理、客户服务、销售代表等职位更容易得到,其中职业门槛较低是主要原因。有大专以上文凭、懂一点英文、会操作电脑,加上一年以上工作经历,就可以踏进职业圈了。
2.工作重复性高
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同样的流程,数年如一日,从业者就像个机器人。几年下来,工作年限虽然增长了,却没有学到新东西,上升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3.缺乏核心竞争力
以技术能力或业务经历为支撑的职业素质,是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节节上升的核心竞争力。而在工作几年后,如果这方面的素质没有提高,其弱势就会渐渐显现出来。
4.职位的替代性强
由于这类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只要具备基本的行政素质就能胜任,因而很容易被别人取代,失业或被裁员的危机时时存在。
5.发展方向模糊
因为平日从事的都是辅助性工作,接触公司核心业务的机会少,所以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缺少规划,跳槽频率比较高,越跳工作越不稳定,方向越不明确。
6.收入持续萎缩
平均薪酬呈曲线下降或几乎不增长的整体趋势,使得从业者即使再找工作也不敢贸然要求高薪酬,造成个人收入上涨无望的态势。
三
TIpS——“鸡肋”白领的薪水已失去优势
根据上海市劳动部门的统计,去年上海大专以上学历的生产技能人员平均年薪为29736元:而拥有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证书的,则为31320元;既有大专以上学历又有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证书的,平均年薪为34456元。与之对照,企业里培训员的平均年薪为31057元,档案管理员为30605元,人事部经理助理为30557元,且工资增幅都在10%以下。相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蓝领岗位来说,这类白领的薪水已失去优势。
坚持还是放弃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鸡肋自有鸡肋存在的理由。坚持还是放弃,在选择之前,一定要把理由想清楚。
坚持的理由:
1.工作环境
也许这份工作各方面待遇不尽如人意,没有令人羡慕的高薪,没有良好的培训和激励机制,更没有传说中的带薪休假,但好在工作环境比较宽松,压力不大,更有很多可以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尤其是对有志于考研及出国深造的人来说,有整块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去备考。这类人不妨先在这个清闲的避风港暂避一时,待到时机成熟,再辞职也不迟。
2.好的领导
专家认为,在职业进阶途中拥有一位可信而能力强的良师益友,即那些能够给你提出建议、提供指导、为你指明正确发展方向的人,他甚至在以后的生活和为人处事上都会给你有价值的指导,这是你获得职业晋升所必需的。总之,作为领导,他的所作所为能确保你在前进中的优势。如果有这样一位领导,也可成为你坚持的理由。
3.行业潜力
随着中国人世,很多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如教育产业、咨询业、旅游业、服务行业的前景都十分看好,尤其是涉外服务日渐红
第二篇:年终总结如何不再是职场鸡肋?
年终总结如何不再是职场鸡肋?
元月的职场人显得特别忙碌,因为除了日常的工作外,一连串的年终考核、绩效排名、新年工作计划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其中最让职场人不屑的,就是年终总结了。你说一年都已经过去,工作业绩好坏都成定论,还非得花时间整理成文,拿出来报告一番,岂不多事?
然而,别小看形同鸡肋的年终总结,如果你能在几页薄薄的纸上体现出全年业绩,让上司对你留下深刻印象,给出一个良好的绩效评分,让自己一年的辛苦得到上司认可和表彰,这就是最好的发展机会。那么不同岗位,如何让总结出彩?本文就来聊聊总结的艺术。
代表岗位一:销售类总结关键:数据、图表、PPT
2009年,小王到公司从事销售工作。他的职位是区域主管,负责公司产品在上海几大区的布点和销售。他说公司对销售的业绩要求很高,不仅每个月都下达业绩指标,且指标逐年递增,还需要不定期制定销售策略与竞争对手夺取市场份额。小王忙碌了整整一年,却在年终小结时犯了难:自己每月仅勉强完成任务,似乎没有优秀功绩可表。难道一年的辛苦在老板眼里只能得个中等评价?通常情况下,比如“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指标180万元,实际完成200万元,超额完成任务20万元。市场占有率为同行业的30%,与去年相比增长了10%,具体原因如下……”等详实的数据和图表对比分析能给上司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个案、数据、图示、类比等工具和方法的运用是写好年终总结的“铁律”。要知道领导都很忙,根本不可能一字一句细看你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只要你在字里行间多给出一些数据或量化的数字、对比图、文字说明做论据,他们就能在文中一眼找到这些关键要点,然后对你的整体业绩给出较高评分。如果有可能,还可以在年终小结大会发言时用PPT做演示,让人看起来既专业,又便于理解。如果是销售总监或区域经理一类的管理人,更可以运用一些科学的分析方法,比如:swot分析法、树状图分析法、鱼刺图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对全年的业绩做一个综述评定,对市场竞争对手和占有率数据做一番详细描绘,既回顾了以往,还能展望明年,一举两得,让上司体会到你的专业和精彩。这样的方法可以用在销售部、事业部、生产部、拓展部等有明确盈利业绩指标的部门员工小结中。
当然,像小王这样业绩一般的员工在企业内占大多数。那么他们如何让自己在公司的地位有个提升呢?既然他们无法列出出彩的数据,那么只有用项目和活动来显示自己为公司尽心尽力地忙碌和煞费苦心。
比如小王说他要不定期制定多变的销售策略,那么他就可以把一年中几次成功的销售策略作为报告的核心内容,一方面突出销售战略策划能力,一方面突出每次销售活动后的战果。“通过某某促销活动,产品当月提前完成业绩指标”突出几次优秀的阶段性业绩,来掩盖全年业绩不佳的事实。这样,老板也会扭转不佳印象,没准来年从市场策划的方向来培养锻炼你。
代表岗位二:行政后勤总结关键:罗列重点工作内容和成本控制
小秦拿到年终小结的表格也十分苦恼。往年公司业绩优异,她作为行政辅助部门,拿着传统的年终奖金,随便在年终小结上描上几句,就能蒙混过关。然而2009年因为金融危机,各大部门裁员降薪,老板更是主抓业绩,并以此作为奖金评定与明年工资浮动的标准。因此想保住来年的饭碗,势必要在年终小结上花一番工夫。
可她所在的行政部门,做的都是机械性的重复工作,没有新意,并且日常工作琐碎很难总结。“总不见得胡乱编造或者用形容词堆砌吧,老板看着华而不实,反而大打折扣。”
小秦的烦恼代表了一批行政职能部门员工的烦恼。由于身在辅助性部门,本身就没多大亮点,平日的忙碌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哪有自己的功绩可言?企业中的行政部、办公室、后勤部、客服部、保安部等辅助性职能部门,都存在这个问题。
但即使如此,也可以找到业绩亮点让老板满意。比如拿行政后勤部来说,核心工作就是安排公司日常费用、设备维护、企业日常接待活动以及收发、传真、打印采购等工作。因此可以在小结中列出下面几大工作内容:公司日常费用开支;日常办公设备的完好率和维护支出;员工对行政部门的投诉率;企业日常活动安排的组织;日常工作流程体系的简化及效率提升等。然后对比往年的项目数据,得出业绩、效率、经费等方面的改善结果。列明通过执行哪些方法,使得公司日常费用开支、日常办公设备的维护支出,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日常工作流程的效率也得到了提升等,这样一定会让老板满意。
所以,从事辅助性工作的职场人可以从如何优化现有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着手,体现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和实施方法,附带一些与往年的数字对比来体现工作内容。一般用比率指标写比较好,如培训专员的培训组织和课程满意度、员工对培训计划的满意度等都可作为量化的依据。
代表岗位三:公关市场类总结关键:突出绩效,突出项目
小吴在某外资快递公司做公关。公司比较低调,很少有大型对外公关宣传活动。即便如此,小吴每日的工作依然忙碌,有琐碎的常规公关策划工作,如对全球各大分公司的联络工作、公司的产品介绍、媒体联络等。
细细想来,一年间小吴做了无数细小的工作,但有些工作内容和结果,她自己都不能记得非常清楚。“年初做的公关市场工作,很多细节都记不清楚,我的老板更没有什么印象,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往下排,写出来的年终总结有好几页,自己看着都烦。”
写年终总结时,要么发现没什么可写,要么是事情太多不知道该写什么。小吴就是这样。
对此,可以先理清一年以来的工作记录,但年终总结不能写成流水账,因为流水账一点都没有针对性。年终总结必须对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的选取和整理,需要一个或几个核心事件来贯穿和体现工作的成果或业绩。
某种意义上讲,写年终总结和写简历非常相似,都是如何凸显出重要业绩。这里给一年中工作缺少亮点的员工一个建议:寻找一年间的核心事件,突出功绩。核心事件可以结合自身岗位的KPI或者部门关注的指标及考核内容来找。临近年底,一年中的考核指标和权重已定,很容易将考核的关注重点一一列出,或者即使不在KPI或上司关注指标和考核范围内,在日常工作中自己表现非常出色的事件也可以列出。
拿小吴举例,可以将一年来所做的公关工作进行筛选,根据企业一年间的战略部署目标,各选出一个有代表性的公关活动,将其展开描述,这样工作与绩效挂钩,一定获得好评。这样的方法可以普遍用于市场部、公关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开发部等职能部门员工的小结中。
以上说了那么多,都是对于业绩、销售额、工作内容等“硬性”指标的阐述。在小结中,其实也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写一些有关工作态度等“软性”内容来锦上添花,有些人性化管理的老板,也会很关注员工的工作态度。如果你的工作积极性高,态度好,并能认真深省业绩得失,那么说明你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这样的员工有发展的潜质,如果一味唱高调,居功自傲,也许并不一定被上司看好。同时,埋头苦写小结的时候,别忘了了解上级的考评思维。在层级化管理构架下,一般下级对直接上级进行汇报,而自己 的上级也要向他的上级递交总结,因此自己的业绩好坏,工作内容多少,也是上级撰写报告的素材。你如果能清晰写明各类数据和部门工作内容,就能让上级轻松引用,完成报告。
Tips年终总结要点
■主要目的是通过反思过去,找出问题所在,同时应该拿出解决方案。
■关键是要有重点,要展现出自己的工作重点和亮点,特别是上司关注的问题一定要详细具体。
■不要忽略细节,尤其是一些重大事件的细节。通过细节描述,赢得上司的关注和理解,毕竟上司在决策层,有时并不能理解执行层的苦衷。
第三篇:职场最励志文章
职场最励志文章:纽约华人女教师直指人心的23条金句
2014-08-20 14:54:58 3人阅读 评论(0)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刻理解这23句职场的肺腑之言。也许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这些内容显得高屋建瓴,并不能被深刻理解。推荐这篇文章,不在于要你记住多少,而是希望透过别人经验的这面镜子,审视自己。如果有什么忠告,只有一句话:去经历,你就会明白一切。
-------一位初到纽约的华人女教师以其在纽约9个月的生活和教学经历,总结出23句人生金句,直指人心,被网友誉为最励志文章。以下就是女教师的23条人生感悟。1 Less is more.这句话所指示的对象包含很多:信息、机会、经历、表达、人际关系等等。在纽约这样集合一切“美好和新鲜事物”的城市,我经常感觉到被过分刺激(over-stimulated)了。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信息(informative),会议和演讲总是那么激动人心(inspiring),各种机会和资源让你眼花缭乱无从选择,到处都是才华横溢背景不凡的人……
贪念重如我之人,就掉入这个“more”的陷阱之中。后果有三:迷失与碎片化信息的大海之中,茫然无方向,觉得什么都想要;无法忍受寂寞专注地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每天都感觉很忙,人浮于事,成效不大;大脑被过分刺激而丧失正常思维力(paralyzed),抑制深度思考,抵制挑战性工作,产生惰性情绪,工作拖沓,应付了事。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我应该警觉,我的人生被信息超负荷所控制了。我需要尝试做出改变——审视外物和我自身互动的方式。这虽然是一座充满机会的城市,但许多机会,仅仅只是看起来是有价值;虽然大量的信息能够赋予我力量,但很多信息我并不真的需要,或者很多信息蕴含着相同的道理,或者我需要花比我想象的更长的时间来消化他们。虽然我想做很多事情,想去很多地方,但一天只有24小时,我必须做出选择而且专注于我的选择;承担过多以及选择超出我能力范围的事会让我很累甚至很沮丧,而这样的状态并不利于高效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我告诉自己,必须学会甄别信息,做出明智的选择,做重要的事情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抵挡诱惑,专注淡定,不奢求全面,不企图完美。enough is enough.2 Everyone’s gonna start from somewhere.这是一位好友告诉我的,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这句话的力量很大。在这座汇集精英的城市里,自惭形秽几乎是我的常态,论教学比不上有经验的老师,论语言表达无法跟英语是母语的人相比,学术论文写得一塌糊涂,生活经历和兴趣专长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或说得出口的。每隔几个星期我就有一次identity crisis:过去二十几年我都在干什么了?作为一个“金融界里最懂教育和教育界里最懂金融的人”,我尴尬得很。经常陷入这样的情绪的结果是,自卑自贬,自我效能降低,觉得前路无望,受到打击后一蹶不振。
其实我一直在做没有意义的比较——基础不同的比较是无效的——我的背景,经历,专攻方向,母语,接受教育的环境和我比较的对象并不相同。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当然,我也抱怨过自己成长太慢,学习效率不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我本来就能力平平,而消化信息和学习新知识是需要花时间的。
或许我应该接受自己能力的局限并尊重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速率。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平凡的新人,在一点一点地积累和进步,做着那些看起来不那么平凡的人坚持做了很多年的事。Everyone’s gonna start from somewhere.Be patient and faithful.3 Now or Never.拖延症是许多现代人的病症。我的拖延症来自于被过分刺激和揽事太多而产生的疲惫、惰性和精力分散。我的书架上永远有一堆等待整理的课堂笔记和会议心得、等待的阅读的学术文章和各类书籍,名片盒里永远有一堆等待跟进和梳理的联系人,欲望清单上永远有一堆要去的地方要看的歌剧要看的电影。
有些事情,如果现在不做,就永远也不会做了。假如赶在deadline之前才去做,那么基本上就是草草了事,原本设想的所有细节和精致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打磨。如果清单上的一些事情并不那么重要因此被一推再推,那么大可把他们从清单上删去,轻装上阵,在重要的时间做重要的事,不被琐事淹没;如果清单上的事情很重要但工程宏大让人畏惧以至迟迟不肯开始,则可以切分为小块,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时间进程(我往往高估自己完成事情的速度)并强迫自己严格执行。4 Face the reality.我在哥大教育学院和实习的学校里学到最有用的东西之一就是面对现实,解决实际问题。所有完美的假设条件都可以被现实无情地反驳。一个针对白人中产阶级的教育设计放在一个多族裔能力严重不均的教室里根本无法实施。一个有效的教育设计,必须在尊重学生能力分布、家庭背景、文化环境和学校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完成。同样,承认自己实力的局限,不好高骛远,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人生才不会有那么多失望和挫败感。
Nothing could be perfect.我的完美主义的一面常常让我身心俱疲或者前进很慢。一方面,我企图面面俱到,雕琢所有细节,不完美让我愤怒——像我的一个学生画画时候画错了一笔就愤怒的撕碎画纸。一方面,我选择等待完美时机,等待所有完美条件都具备才开始一件事情,假如真有那个完美时刻,动机和热情也已经消耗殆尽,更何况,如果要说真的准备好了,我永远都不会完全准备好去接受任何挑战。人生从来就不可能完美,也不应该完美。享受不完美的状态,才可以从容的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起来。不是选择完美的条件,而是拿到一手烂牌,也要把它打到最好。不完美才是真人生。5 Down to the earth.在中国教育体系里呆着么多年,我养成一种用大词来忽悠,用含糊词来逃避的习惯。这种语言习惯体现到行动上就是光说不练,不屑于做小事情。很多事情看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甚至很多时候,我们会被细节打败。
很多事情,不去做永远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会知道时间线可能会拉得多长,永远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能撑起大事情的人,肯定是把很多很多小事情做好的人。我接触的许多美国同学和美国同事,都在做很具体的事情,而且能把那些具体的事情做得很精致——我的mentor有一个博士学位两个硕士学位,但一直在一线教幼儿园小朋友。虽然很多人都很能说,但所有的说法都很具体并且来自于切身的经历。大家并不爱听满嘴的空话,而是尊重那些踏实的人,认可能够接地气的项目。所以在纽约呆这么久,我渐渐地不再以常青藤名校精英自居,觉得光环和背景都是浮云,养成了一种少说话多做事的习惯,并且努力把小事情做好。6 Learning is everywhere.身在在教育领域,自然对“学习”有很多体会。国内的教育让我对“学习”产生很局限的认识,对知识有很深的偏见。我在哥大所接受的研究生教育以及在纽约的生活经历让我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世界,就是课堂;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我养成一种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学习的习惯:用心观察生活,在旅行中考察风土人情,思考“为什么”并且找寻答案,询问各种职业的人关于他们的工作。世界就是一本开放的书,学习也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之内。7 Don’t do lousy jobs.在美国,无论是教授还是管理者,他们期待我拿出来的是高质量的工作成果。认真经营还是草草了事,他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让我在工作和学业上都不敢怠慢。假如留下不良印象和lousy jobs的历史,我很难被原谅而得到下一次机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犯错误的成本越来越高,年轻的时候要多犯错误,因为错误让我们成长,但是如果是因为怠慢而犯错——比如lousy jobs这种完全是人为可控的错误——以至丧失机会,那这样的错误代价太大了。Be professional.“专业性”是美国学术和工作环境下的基本要求。所有的职业或学术活动都有设定好的标准和期望——对于做学问的严谨态度,领域知识的把握程度,实践操作的熟悉程度,行业术语和惯行。我是一个在任何领域都不够专业的人——钢琴、表演、剧本写作、体育运动项目、甚至是教学,经常感觉到以一个业余者的身份出现在专业者的场合所受到的“排挤”和“鄙视”。没有实力,是没有用的,两句话讲完,专业的人就知道你有几斤几两了。不过我也知道,一切都需要时间来积淀,只是美国社会对专业性的高要求逼迫着我以更快的方式让自己成为专业人士。
一个人很难在很多领域都很专业,所以我现在只选择专注于幼儿教育领域的课程和教学。每个行业也有特定的职业规范,比如虽然小孩子很可爱总让我想狠狠地亲一口但是作为教师的绝对不能这样做。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做出什么行动也是专业性的要求,说话做事前一定要经过大脑思考,专业的人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而且是用逻辑和理性而不是情绪来指导自己的行动。Everything comes with a price.“一切都有代价”,这是老生常谈了。用金钱换时间,用时间换金钱,牺牲原则取得利益,牺牲健康获得成就……只是有时候,我们容易忽略隐性成本,拿人手短还觉得自己捡了便宜,其实现在没付出的,都变成了人情债。
混迹纽约社交场合,学到重要的道理是无功不受禄,受禄必问“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虽然人性当中总有那种一有机会就占人便宜的倾向,但是公平交易永远是最安全的。反过来说,No pains no gains.一份付出一份回报。美国社会是公平的,用心备课,认真教书,学生有进步,校长和其他老师都会看在眼里。过程合理,结果也会合理。10 Be cool with praise.外表美丽的人,容易浮躁,被这个世界夸奖一下,就飘飘然不知今夕几何年,更可恨地是,还会不停地期待更多的夸奖,渴望更多的关注,忘记自己的内在还是多么虚空。对能力和成就上的赞扬也需要小心。美国人喜欢赞扬别人,因为他们提倡以鼓励带动积极的进步,我的Mentor对我“纰漏百出”的教学满口表扬,我的教授给我的并不十分出彩的论文给很高的评价。人容易被这样的夸赞冲昏头脑,忘记自己到底是有几斤几两,忘记自己前路有多艰险,任务有多艰巨,所以我总是很小心,扪心自问自己的付出和实力,自己踏实,才是真的踏实。11 Stay true to yourself.在纽约这样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城市,人有时候会迷失自我,尤其是像我这样迫切地想融入这个社会的人。我的意思是,虽然纽约很包容,但这里有无数的小圈子,每个圈子都有规则和壁垒,而我只能选择进入不多的几个。有时候我会为了融入这些圈子,让更多的人喜欢我而放弃自己真实的一面。当然,这样并不舒服,很快我也原形毕露。
我知道,有些东西如果我放弃了我不会快乐,如果我假作我也不会快乐。我必须知道我自己是谁,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环境或者圈子才适合我。真正适合我的环境和圈子,应该是能够让我展现真是的自我的地方,不仅是它在选择我,也是我在选择它。我必须有自己的偏好和标准,有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和绝不妥协的原则,因为改变别人是不可能的事,而改变自己是痛苦的事情。You can be original and empowered at the same time.这是我个人长期以来的困混。说得不严谨一点是,如何处理创造力和知识的关系。我对原创性向来非常重视。一旦我发现别人有跟我同样的我却以为很独特的想法时我就会变得很沮丧;或者,我会潜意识地排斥接触现有的模型和知识,害怕他们影响我的原创性。这样的结果是,我为了创新而封闭自己,结果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市面上已经存在的或者并不如已有的模式。我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忘记了创新所指向的真正目的——更好地解决问题或者适应新情况。人类社会发展了这么多年,领域知识和模型日趋完善,我还有创新的空间吗?当然,因为人的思维是衍生的,而对现存模型所有创造性的改良都属于创新。比如课程创新,可以是借一个适用于高年级学生的课程创意来调整成一个适合五岁儿童的课程——所谓innovationaladaptation。于是我发现原创和被empowered, 被informed并不矛盾。已有的知识、模型、书籍、别人的观点可以使自己更强大。抛开这个“纯原创”的思想包袱,学会借力使力,能事半功倍并且使创新更具实际意义。13 Don’t judge too soon.在快节奏的社会里生存,人们倾向于用自己很局限的思维框架快速下判断——评价一个人、一个课程、一所学校、一件事。这样的快速判断可能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先入为主很容易误判,相信交往尚浅的人话容易受伤害。对人对事,在收集到足够证据之前,不好轻易下定论,言辞上留有余地,心理上抱有一定程度的观望,爱恨不在一瞬间,真伪良莠需要时间来证明。
Self-reliance.自食其力,是美国社会的时代精神。虽然家庭背景和先天资源很重要,但自力更生是唯一长久繁荣的唯一办法。我认为自己是独立的女性,我知道我不能依靠别人的资源来让自己繁荣,只有积累自己的资源才不会受制于人,我知道我要坚强,很多困难我只能自己挺过去。我知道要在财务、精神和情感上都独立,自己才能在被全世界抛弃的时候,也能活得很好。Seek for optimal solutions.虽然人生没有完美,但我相信任何问题都有较优的解决方案,所有的事情都有技巧可循。在开始解决问题之前,一定要舍得花时间来理清问题的根本,寻找最有效最切合最直接的资源来解决问题,向对的人提问寻找答案,如果一条路子走不通,要毫不犹豫的换一条路,不要为沉没成本而继续做无用功过。15 Respect others’ time.纽约人的日程排得很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排,需要抽出时间来做一项事情之前人们总是要考虑三分——做做成本收益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希望别人很突然地打扰到我们的生活,那么也不要很突然地打扰到他人的安排。美国人对工作时间的界定很明确,工作时间之外不希望被工作上的问题所打扰。学会预约,给别人时间和空间来回应,因此短信和邮件是较安全的联络方式,如果别人不接电话,必然有充足的理由。这世界不是围绕着我们转的,没人应该随叫随到,我们需要互相尊重彼此的时间和安排。语言表达要言简意赅,表意明确,不要废话连篇含含糊糊地浪费他人的时间。simplicity is a virtue.16 Treat yourself well.你怎么对待自己,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不需要名牌来装点,但要吃得健康,睡眠充足,穿着得体,精神饱满,自信自尊。不注重养生之道,必会战败;精力充沛,才能有productive life。别把自己搞得那么悲惨,以一副受气包的形象出现。什么样的气场吸引什么样的人。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17 Be flexible.人生根本无法计划,很多事先想象出来的问题,可能根本不存在,很多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可以很给你突然的打击。任何一种输入,都会对输出造成影响,很多时候你无法决定输入——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18 experience will come to you.而你会改变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唯一能做的是,保持自己的弹性,适应改变,不至于大悲大喜,不至于因为突发事件而打乱阵脚。19 Empathy.我在纽约呆的这九个月,跟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人打交道,在教室里跟儿童进行各种各样的对话,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就是共情力。真真切切地理解别人的感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人都有以己度人的倾向,每个人的自身经历都是有限的,看世界的角度和看到的世界也并不一样。“共情”需要开放的心态(欲望)和足够的想象力(能力),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但一旦达到那个境界,你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对象,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案,更好地了解交流对象,跨越交流障碍,为冲突和矛盾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20 Hold on to your bottom line.这是一个“坏人”当道的世界,每一场相遇都是一场博弈,博弈的过程是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你永远不能完全掌握你对手的全部,因此也不要开诚布公地让对手知道你的全部。坚守底线也许并不能让我立刻快乐起来,但却可以让我们获得尊严,而尊严才是最终的快乐。21 Keep going, don’t settle.每天都充满挑战,所以不能停止战斗。休息久了,后面地人会追上来。在没完成一件事情之前,不要去想鲜花、掌声和回报。淡化成就和光环,最好的作品是下一个。不断思考自己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目标不能不止于“表现良好”,而应该是“我真正被需要”。22 Don’t repeat your mistakes.错误是最好的老师的之一,但犯错误是有成本的。其实我们能犯的错误是有限的,大部分时候,我们只不过在犯同样的错误。不要说去做多少正确的事情,能不重复犯错已经很不容易。所以,总结很重要——在我们每天大量遗忘的过程中,不能遗忘的是那些不可以再犯的错误。如果要庆幸什么,我庆幸纽约给了我这么丰富的经历和疼痛的历练,以及自己能一直保持一颗自省的心,不让自己在这样繁华的都市里被淹没或者变得更加浮躁。23 If you don’t try,you can’t fail.如果要庆幸什么,我庆幸纽约给了我这么丰富的经历和疼痛的历练,以及自己能一直保持一颗自省的心,不让自己在这样繁华的都市里被淹没或者变得更加浮躁。
来源:网络
第四篇:职场励志文章读后感
引导语:职场励志文章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职场励志文章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1、《人生不设限》,作者:尼克·胡哲
文章简介: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这是天生没有四肢的尼克·胡哲想要和所有身处逆境的人说的话……
读后感:
尼克最打动我的是他的乐观和自信。人在逆境中很容易被击垮而随之放弃了目标。而尼克正是相反。尼克就一直是一艘满载着幸福和乐观的小舟,前进于逆流之中。尼克坚定地告诉人们:人生最可悲的不是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没有目标怎么付出行动?而尼克自己就是一盏为人们照亮目标的灯。让千千万万的人,重拾梦想走向成功。
尼克的成功,就在于他对于人生的“不设限”,正常人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体验。因为他们有健全的身体,无后顾之忧,所以人们就只把自己的目光,停留在哪些失去的东西或曾经的伤上,而没有真正的目标。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正常人就平凡地过了一生。他们错就错在了对人生的“设限”上。他认为,只要有梦想和目标,就不会被轻易地打败。
其实,我们常常会在各种各样的心理误区中迷失了自己,但是只要我们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不放弃任何可以活下去和活得更好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能走出迷茫了。
2、《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尔·鲍温
文章简介: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让我们常常把注意力放在令我们不满的事物上,生活变得压抑,愤懑,完全失去了乐趣。其实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结束抱怨,会让生活快乐许多、轻松许多,很有可能从此改变我们的命运。
读后感:
作者用一些很普通的例子,很普通的方式让我们认识自己的灵魂,让我们了解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各种情绪,就像一面镜子,但是镜子只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外表,而作者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在看到作者的观点之前,我也是一个喜欢抱怨的人。在我看来,抱怨只是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没有阻碍、伤害到别人。但是这位作者让我知道抱怨不仅让自己不快乐,还会像传染病一样传递给身边的人,引起旁人的共鸣,最后是所有人都不快乐职场励志文章读后感大全。那么让这种不快乐终结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运用我们的理性,停止抱怨,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上,而是用来解决问题或是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说过一句话:“诚实面对情绪,安于自己的不安,对发现自己的不足不必惊慌,既然已经产生了,就应该诚实勇敢的面对它;就应该去想办法结束它,也才能最终安于自己的不安”。我们要勇于剖析自己、改变自己。由少抱怨到学会沉默,再到安于沉默,再到安于不说的状态,最后就能真正拥有“不抱怨的世界”。
3、《花开不败》,作者:职烨
文章简介: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还是一个高中生,她用流畅的文字重现高考前三百多天的苦与乐,笑与悲,让读者听到了一个在高考前为了理想拼搏的女孩内心最响亮的声音。似水流年,花开花落,但拥有梦想的人可以让花开不败……
读后感:
高考,也许是很多人一生当中比较难忘的经历,至少对我来说是一段黑暗的时光。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情景和心情我也有过,最难受的不是课业的沉重,而是来自老师、父母,还有自己不断带给自己的压力。在我看来,高考并不仅仅是一场知识的较量,更是一场心灵的战斗,能够战胜压力的人不管最后的分数如何,我觉得都是成功的。
在高考面前,我们缺乏的不是聪明才智,而是坚持和自信。高考是一场耐力战,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已经胜利了一半了,同时拥有足够自信的人应该可以笑到最后。而这篇文章的作者恰恰拥有了这两样东西,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恐惧不放弃,一步一步地走向自己的未来。而我,是高考的失败者,但是我依然快乐地活着,因为我正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高考上的失败并不代表我整个人生的失败。我要用“花开不败”的精神鼓励自己不要放弃,坚持到人生走入繁华的那一刻
第五篇:职场
职场心得 [求职]
如果真的想要那一份工作,在面试结束后找一个机会,给面试你的人再打个电话。
我面试过许多人,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帅哥靓女外,就是仪容整洁,谈吐大方得体 的那些人。
面试时最大的忌讳是:不懂装懂。
面试最大的技巧是诚实。
[简历]
一场招聘会,一位人力资源主管会收到几百份简历。千篇一例的简历让人厌烦。你能 做得,就是表明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能为公司带来什么。记住:你是一件特殊的“商 品”,让别人来购买。
[离职]
最后的离去和最初的到来一样,都要求做得完美。
永远不要做不辞而别这种傻事,无论你有多么地不满。
把辞职挂在嘴边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离职前,要记得和上司、同事、下属、供应商、合作伙伴打招呼,表示感谢。
如果一个人能在面试时能和考官交上朋友,在离职后能和上司或老板成为朋友,他在 职场中的受欢迎程度会大于别人。
嘴上天天讲辞职的人,可能一二年都不会离开公司。真正辞职的人,往往是一声不响 地离开。
因此当你想好了要离职时,就不要在乎别人的挽留,要当断则断,不然会反受其乱。
离开一家公司后,轻易不要再回来,即使它开出比你以前更高的待遇和职位,也要考 虑再三。
离开一家公司后,尽量少去议论和评论它。
[公司]
网上曾流传过“XX公司不是我的家”的文章。公司当然不是你的家,任何一个企业都 不是你的家,它只是你职场人生的驿站,你只是一个匆匆过客。老板才是真正的主人。
[老板]
老板永远是对的。如果老板错了,前参照前一条。
要把老板变成你工作上最大的支持者。
向老板提不同意见需要勇气,更需要技巧。
[上司]
判断一个上司或老板值不值得跟随,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他带了有多少人;第二 这些人跟了他多久;第三这些人有没有赚到钱或得到发展。
上司给你任务越多你要越高兴,因为他越来越离不开你。
做你上司的人,可能很多方面不如你,但他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你要做的,是先了 解和学习这些东西。
[下属]
下属不是管出来的,也不训出来或骂出来的,他们是你一手教出来和带出来的。
当下属犯错误时,首先反省自己有没有做错的地方,是否教导无方?
除非要杀一儆百,不然对下属要公开的表扬,私下的批评。
管理员工,重要的一点要学会换位思考。
一个主管的亲和力和威严感,就是对员工之间距离“度”的把握。
[工作]
一个员工要创造出自己工资五倍以上的利润才有在企业存在的理由,可以每天用这句 话问一下自己。
把工作仅仅是当作工作来做,你仅仅是在做一份“工”而已。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对待,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自己的职位对于公司有多重要,公司没有你照样运转,换上一个新人可能还会比你做得更好。
一个人在职场上能出人头地,原因有很多,如机遇、能力甚至是天赋,但勤奋一定是 必不可少。
进入和离开一家公司之间的时间不管长短,如果从中没有得到一些承前启后的新东西,是一种悲哀。
敬业的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行业]
任何一个行业,真正有造诣的人才总是少数,只要你沉下心来做,都会有收获。
在一个行业或岗位为你关上一扇门时,另一扇门也在悄悄地为你打开。
除非你确实不喜欢现在的行业和职业,不然不要轻易改行。不过如果你在现有的行业 或工作岗位上无法让你满意了,那么就早一点行动。春蚕化蝶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只有经 过这个过程,才能体验到鲜花的芬芳。
一个人开始是做一个行业里的职位,但越到后来,你能进入了一个由少数人组成的“ 圈子”时,你往往就是“业内人士”了。奥运会是举国盛事,十三亿人的中国,开幕式的 总导演不用选就是张艺谋。我们当然做不了也没有必要学他,但一定要在行业内有自己的 定位,力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专业与学习]
真正的专业知识,几乎都是在工作中学到的。有太多的知识,是学校里学不到的,老 师也不会教的,学校教育仅仅是个过程,那一纸证书,只表示你接受过一些基本知识而已。
在工作要学会淡忘自己的学历,甚至是毕业院校,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你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来的,是你的专业。
你能在这个社会有所发展的,是你的人脉。
[薪资]
聪明的人很少会主动提出加薪,但他们会让老板或上司主动为他加薪。
年青时,不要太在意能在工作中赚多少钱,如果你用心地积累知识、阅历、人脉,到 了一定年龄,钱自然会来。
[职场人际关系]
成绩是别人的,错误是自己扛。在工作中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尊重上司和善待下属同样重要。
离开一家公司后,逢年过年,记得给曾经的老板、上司、同事打打电话。
你有主动帮助过同事吗?如果没有,请你在适当时候主动帮助他们。
职场上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公关”就是尊重别人,哪怕是对一个给你打扫办公室的阿 姨,也要给予应有的礼貌和尊重。
虽说“举贤不辟亲”,但最好不要把自己的亲朋好友介绍进自己的公司,你失去的比 得到的多,麻烦比便利多。
[办公室政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职场永远离不开“政治斗争”,但职场不是“政治斗争”的战 场。如何从中周旋,是一个人职场艺术成熟与否的判断标准之一。我的经验是,第一是尽 量中立。第二是如果要选择,跟“大”不跟“小”。如董事长和总经理取舍,义无反顾地 跟董事长。其它依此类推。
[恋爱与工作]
办公室恋情并没有电视剧里那么浪漫。私人感情最好不要带进职场,除非你有足够的 心理承受能力和一个良好的职场环境。
事业不是你逃避感情的借口,而是一种动力。
[其它]
多看一点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书,很多人工作很多年,却从来没有了解过这方面 的知识。
[最后]
以上仅是个人一点心得,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后记
最近好像进入了一个创作的高峰期。有好多东西想写,都写了草稿或纲要,但又难以 成文。
写作的涉及面也很广,企业管理、房地产评论、社会时经、政治、市场营销、广告艺 术,散文小品等。甚至对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研究最近也有新的心得。此外还想写小说!
这到底是不断知识积累和沉淀后的厚积薄发,还是临近三十的紧迫感激发了创作 欲,或是事业上一时不顺利的苦闷积压泻于笔尖,或者是感情上或明或暗,犹如大海上远 处的灯光,走近后却不见踪影,以致于重新埋头于创作?我也不懂!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我横空出世 默默于世 轰轰烈烈一世 爱你一生一世 大隐隐于世 精魂永存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