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总结

时间:2019-05-12 16:1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计算机网络总结》。

第一篇:计算机网络总结

2013.3工作总结

1、工房小区保卫监控系统正在进行安装,计划3月底完成安装调试。

2、信息中心正在对万兆核心交换机进行配置,配置完成后将协助我矿完成办公网络的全面升级。

3、已完成工房小区宽带上网设备技术规范书的编写,内审完成后将提交信息中心进行审核。

4、正在编写2013年3个信息化项目的技术规范书。

5、完成了2009-2012年度运行及在建的信息系统的评价工作。2013.4计划

1、计划将2013年度信息化固定资产的购买申请及副井口大屏项目购买申请提交信息中心。

2、完成工房小区保卫监控系统项目、万兆核心交换机的初验。

3、协助相关单位完成其余2个信息化项目技术规范书的编写。

4、做好全矿网络的维护工作。

第二篇:计算机网络总结

一.填空题

1.网络覆盖覆盖范围:广域网、城(区)域网、局域网

2.网络传输:网络传输是指用一系列的线路(光纤,双绞线等)经过电路的调整变化依据网络传输协议来进行通信的过程。其中网络传输需要介质,也就是网络中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它对网络的数据通信具有一定的影响。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媒介。网络协议即网络中(包括互联网)传递、管理信息的一些规范。3.数据传输

1数据传输技术的两个特性(根据题目来选择最适合的两个)○可靠性、独立性、可扩充性、高效性、廉价性、透明性、易操作性。2数据传输技术: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力线,无线传输媒体。○4.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为了进行网络中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服务的协议

IP UDP是一种无连接服务的协议。

数据帧:数据链路协议数据单元(包括:地址字段、控制字段、数据字段、校验码)

网络协议组成要素:语义、语法和时序。

1语义规定了通信双方动作、控制和应答信息; ○2语法规定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 ○3时序指出事件的顺序和速率匹配等 ○二.选择题

1.网络技术的特点

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能实现数据信息传输和集中处理 ○2.可共享计算机系统资源 ○3.能进行分布处理 ○4.综合信息服务 ○2.OSI参考模型:OSI模型概念如分为哪几层?哪些属于通信子网哪些属于资源子网?哪一层起着衔接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作用或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某一层的数据单元的具体称呼为什么?四类服务原语?

1OSI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通信子网:在OSI体系中的位置是下三层。○3资源子网:在OSI体系中的位置是上三层。○4服务原语只有4种类型。○请求:用户实体要求服务做某项工作源(N+1)实体—>源(N)实体 指示:用户实体被告知某事件发生目的(N)实体—>目的(N+1)实体 响应:用户实体表示对某事件的响应目的(N+1)实体—>目的(N)实体

确认:用户实体收到关于它的请求的答复源(N)实体—>源(N+1)实体 3.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为了进行网络中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服务的协议

IP UDP是一种无连接服务的协议。

数据帧:数据链路协议数据单元(包括:地址字段、控制字段、数据字段、校验码)网络协议组成要素:语义、语法和时序。

1语义规定了通信双方动作、控制和应答信息; ○2语法规定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 ○3时序(同步)指出事件的顺序和速率匹配等 ○4.5.IP地址分类与计算

1.以下网络地址中属于私网地址(PrivateAddress)的是C

A.172.15.22.1

B.128.168.22.1 C.172.16.22.1

D.192.158.22.1

2.IPv4版本的因特网总共有(C)个A类地址网络。A.65000 B.200万

C.126 D.128 IP地址 11011011,00001101,00000101,11101110用点分10进制表示可写为219.13.5.238 私有地址的范围:

A类地址:10.0.0.0~10.255.255.255 B类地址:172.16.0.0~172.31.255.255

C类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各类地址范围:

A:1-126 B:128-191 C:192-223 D:224-239 E:240-255 特殊地址:

127.*.*.* 用于本地回路测试 255.255.255.255 有限广播地址 主机号全0 表示一个网络 主机号全1 直接广播地址 6.路由算法

16个路由算法 ○

2总体式路由算法和分散式路由算法。○采用分散式路由算法时,每个路由器只有与它直接相连的路由器的信息——而没有网络中的每个路由器的信息。这些算法也被称为DV(距离向量)算法。采用总体式路由算法时,每个路由器都拥有网络中所有其他路由器的全部信息以及络的流量状态。这些算法也被称为LS(链路状态)算法。

3路由算法的核心是路由选择算法,设计路由算法时要考虑的技术要素有: ○

1、选择最短路由还是最佳路由;

2、通信子网是采用虚电路操作方式还是采用数据报的操作方式;

3、采用分布式路由算法还是采用集中式路由算法;

4、考虑关于网络拓扑、流量和延迟等网络信息的来源;

5、确定采用静态路由还是动态路由。7.8.以太网

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组网技术。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冲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换机来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这样,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网仍然使用总线型拓扑和CSMA/CD的总线争用技术。9.Internet协议

Internet参考模型相关概念如分为哪几层?某一层提供了什么服务? 某一层有哪些协议?某一层相当于OSI模型的哪一层?

Inter网协议:①FTP:文本传送协议②简单邮件传送协议③远程登录协议 Internet参考模型分层: 1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高层

2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传输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 3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网际互联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 4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网络接入层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 10.编码技术 三.计算题

1.规划几个IP网段

子网掩码决定的是一个子网的计算机数目,计算机公式是2的m次方,其中,我们可以把m看到是后面的多少颗0。如 255.255.255.0转换成二进制,那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后面有8颗0,那m就是 8,255.255.255.0这个子网掩码可以容纳2的8次方(台)电脑,也就是256台,但是有两个IP是不能用的,那就是最后一段不能为0和255,减去这两台,就是254台。我们再来做一个。

255.255.248.0这个子网掩码可以最多容纳多少台电脑?计算方法:把将其转换为二进制的四段数字(每段要是8位,如果是0,可以写成8个0,也就是00000000)

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然后,数数后面有几颗0,一共是有11颗,那就是2的11次方,等于2048,这个子网掩码最多可以容纳2048台电脑。2.计算信道的带宽

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信道无噪声理想情况下容量为C=2 F log2N 香农定理(Shannon):在随机噪声干扰的信道中传输数字信号,信道容量为:

C=F log2(1+S/N)(备注:式中F为信道带宽,N为信号的状态个数,C为信道容量(最大传输速率),单位bps)3.网络通信速率

在计算机科学中,bit是表示信息的最小单位,叫做二进

制位;一般用0和1表示。Byte叫做字节,由8个位(8bit)组成一个字节(1Byte),用于表示计算机中的一个字符。bit与Byte之间可以进行换算,其换算关系为:1Byte=8bit(或简写为:1B=8b);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用简称,即1bit简写为1b(注意是小写英文字母b),1Byte简写为1B(注意是大写英文字母B)。

在计算机网络或者是网络运营商中,一般宽带速率的单位用bps(或b/s)表示;bps表示比特每秒即表示每秒钟传输多少位信息,是bit per second的缩写。在实际所说的1M带宽的意思是1Mbps(是兆比特每秒Mbps不是兆字节每秒MBps)。建议能记住以下换算公式: 1B=8b 1B/s=8b/s(或1Bps=8bps)1KB=1024B 1KB/s=1024B/s 1MB=1024KB 1MB/s=1024KB/s 4.网速,下载一个文件的时间

公式:传输时间=文件大小/传输速率(备注:传输速率按3中的计算)四.解答题 1.数据交换

一.数据交换的概念:数据交换是指在任意拓扑结构的通信网络中,通过网络节点的某种转换方式实现任意两个或多个系统之间的连接。数据交换是多节点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的有效手段

二、电路交换:通过中间交换节点在两个站点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利用线路交换进行通信包括建立线路、传输数据和拆除线路三个阶段。线路交换用户就可以固定的速率传输数据,中间节点不进行缓冲和处理,数据不丢失、不乱序,传输可靠,传输实时性好,透明性好,但线路建立时间延迟较大,传输效率较低;线路利用率低;差错控制能力。

三、报文交换:发方把待传送的正文信息加上相应的控制信息形成一份份报文;再以报文为单位送到各节点;交换节点在接收报文后进行缓存和必要的处理;待指定输出端线路和下一节点空闲时,再将报文转发出去。

四、报文分组交换:简称分组交换(包交换),是把信息正文再分成若干个正文组,每个组再加上相应的头部和尾部控制信息,就形成了报文分组,在线路和节点上是以报文分组为单位进行存储、处理和转发的。

报文分组交换技术是由数据报分组和虚电路分组两种传输方式实现的。数据报传输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方式; 虚电路传输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传输方 2.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的特点:

① 结构清晰,便于维护管理

② 材料统一先进,适应今后的发展 ③ 灵活性强 ④ 便于扩充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① 工作区子系统② 水平子系统 ③ 管理子系统④ 干线子系统 ⑤ 设备间子系统⑥ 建筑群子系统 综合布线的两个标准:

568A标准: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568B标准: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其中568B比较常用直通线一般都用568B标准 五.论述题

1.OSI下四层某一层功能

一.数据链路层(20%可能性考数据链路层)

定义:在物理链路上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使之对网络层呈现为一条无错的,点到点的链路。

功能: 1.物理地址 2.成帧 3.定界与同步 4.差错控制 5.流量控制

6.信道的访问控制

二.传输层(80%可能性考传输层)

定义:为源端主机到目的主机提供可靠的、满足服务质量要求的数据传输服务。功能:

1.传输连接的建立、维持和拆除;

2.向会话层提供独立于通信子网的、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 3.多路复用:传输层支持向上复用和向下复用。向上复用是指可同时支持多个进程连接;向下复用是一个传输层使用多个网络连接。

4.寻址:传输层可实现提供上下层的地址映射、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差错控制与恢复等。5.差错控制:传输层协议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网络提供的服务。对于不可靠的网络服务,传输层协议要很复杂,仅差错控制就要考虑重传策略、重复检测和故障恢复等工作。

1.屏蔽各类通信子网差异,使上层不受通信技术变化的影响。2.弥补应用层和通信子网的差异 3.提供进程级通信能力。三.物理层相关概念

典型的物理层标准:RS232C标准

物理层四个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1、机械特性:也称物理特性,规定了DTE和DCE之间连接器的几何参数,包括形状、几何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方式等。

2、电气特性:规定了DTE与DCE之间信号线的电气参数及有关电路的特征,如电气接口连接方式、信号源输入/出阻抗、信号电压范围、传输速率和距离限制等。

3、功能特性:对接口各信号线的含义、功能及各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给出了确切的定义。

4、规程特性:规定了DTE和DCE间各接口信号线实现数据传输时的控制过程,就是在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拆除时信号线的动作规则和步骤等。物理层主要功能: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通路、传输数据。四.网络层相关概念

网络层是为传输层提供服务的,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或分组。该层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如何使数据包通过各结点传送的问题,即通过路径选择算法(路由)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另外,为避免通信子网中出现过多的数据包而造成网络阻塞,需要对流入的数据包数量进行控制(拥塞控制)。当数据包要跨越多个通信子网才能到达目的地时,还要解决网际互连的问题。

2.TCP/IP 一.TCP功能

TCP:即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控制协议

主要功能:在不可靠的网络服务上为应用层提供面向连接的、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其他功能:

TCP可靠传输: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和选择重传机制保障可靠传输 TCP连接管理:利用三次握手方式来建立或释放连接

TCP流量控制:完成端到端的流量控制,防止接收实体被发送实体发送的数据淹没。TCP拥塞控制:防止发送实体过快地传输数据使接收实体来不及处理。二.IP协议

IP协议是Internet中的基础协议和重要组成部分。由IP协议控制的协议单元称为IP数据报。IP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递服务。

1IP层通过互连网传输数据报,各个IP数据报独立传输。IP从源传输层实体获○得数据,再通过物理网络传送给目的主机的IP层。

2IP不保证传送的可靠性,在主机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它可能丢弃某些数据报,○IP也不检查被数据链路层丢弃的报文。

3在传输时高层协议将数据传给网络层,网络层将数据封装成IP数据报后通过○网络接口层发送出去。

4如目的主机连在本地网中,○IP直接把数据报传送给本地网中目的主机;如目的主机在远程网上,IP通过路由器把数据报转发到目的主机

第三篇:计算机网络总结

1.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原理结构)由哪几层组成的?每一层主要功能及数据传输单位是什么?

综合OSI和TCP/IP的优点,采用一种原理体系结构。各层的主要功能是: ◆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的传输比特流。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传输单位:比特序列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任务就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帧

◆网络层:网络层的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packet包 ◆运输层:运输层的任务是向上一层的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服务,使它们看不见运输层以下的数据通信的细节。

◆应用层: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2.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以及分类方法?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有哪几个方面: 1.硬件的有连接介质和网络连接设备。2.软件的有通信协议和网络管理软件。

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气)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

 广域网 WAN(Wide Area Network) 局域网 LAN(Local Area Network)

 城域网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接入网 AN(Access Network) 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 公用网(public network) 专用网(private network)

.4.物理层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

 物理层的接口包含4个特性:

◆机械特性:主要定义连接通信物理介质的边界点,即接插装置(接口)。规定物理连接时所采用的规格、引脚的数量和排列情况。

 ◆电气特性:规定传输二进制位时,各引脚线路上信号的电压高低、阻抗匹配、传输速率和距离限制。

 ◆功能特性:主要定义各条物理引脚线路的功能。

◆过程特性:主要定义各条物理引脚线路的工作规程和时序关系。

5.简述主要传输介质的特点? 6宽带接入技术有哪些?

 xDSL 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务。

2-07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

答:C=R*Log2(16)=20000b/s*4=80000b/s

2-09 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为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十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

答:C = W log2(1+S/N)b/s-àSN1=2*(C1/W)-1=2*(35000/3100)-1 SN2=2*(C2/W)-1=2*(1.6*C1/w)-1=2*(1.6*35000/3100)-1 SN2/SN1=100信噪比应增大到约100倍。C3=Wlong2(1+SN3)=Wlog2(1+10*SN2)C3/C2=18.5% 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最大信息通率只能再增加18.5%左右

1.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需要解决的3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何需要在数据链路层实现透明传输?解释PPP协议的字符填充法? 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1)封装成帧(2)透明传输(3)差错控制. 1.封装成帧(framing)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确定帧的界限。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

 2.字节填充法(byte stuffing)或字符填充(character stuffing)

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其十六进制编码是 1B)。

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插入的转义字符。如果转义字符也出现数据当中,那么应在转义字符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当接收端收到连续的两个转义字符时,就删除其中前面的一个。

Ppp协议的字符填充法。

将信息字段中出现的每一个 0x7E 字节转变成为 2 字节序列(0x7D, 0x5E)。

若信息字段中出现一个 0x7D 的字节, 则将其转变成为 2 字节序列(0x7D, 0x5D)。

若信息字段中出现 ASCII 码的控制字符(即数值小于 0x20 的字符),则在该字符前面要加入一个 0x7D 字节,同时将该字符的编码加以改变。

例如,出现0x03,需要转变成(0x7D, 0x31)简述CSMA/CD协议的特点和工作方法?

(1)适配器从网络层获得一个分组,加上以太网首部和尾部后,组成以太网的帧。然后放入适配器的缓存,准备发送。

(2)若适配器检测到信道空闲(96比特时间内在信道上没有检测到信号),则发送帧。如果检测到信道忙,则继续检测并等待信道空闲,然后发送帧。

(3)发送过程中继续检测信道,若一直未检测到碰撞,就顺利将帧成功发送出去。若检测到碰撞,终止发送帧。

(4)终止发送帧后,适配器执行指数退避算法,等待r倍512比特时间后,返回步骤(2)。

3-28 有10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试计算一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3)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交换机。答:(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10mbs(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100mbs(3)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交换机:10mbs

3-32 图3-35表示有五个站点分别连接在三个局域网上,并且用网桥B1和B2连接起来。每一个网桥都有两个接口(1和2)。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发送了数据帧:A发送给E,C发送给B,D发送给C,B发送给A。试把有关数据填写在表3-2中。

发送的帧 B1的转发表 地址 接口

B2的转发表 地址

接口

B1的处理

(转发?丢弃?登记?)

B2的处理

(转发?丢弃?登记?)A→E C→B D→C B→A A C D B 1 2 2 1

A C D 1 2

转发,写入转发表 转发,写入转发表 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 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

转发,写入转发表 转发,写入转发表 转发,写入转发表 接收不到这个帧

3-29.一个自治系统有5个局域网,其连接图如图4-55示。LAN2至LAN5上的主机数分别为:91,150,3和15.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地址块为30.138.118/23。试给出每一个局域网的地址块(包括前缀)。30.138.118/23--à30.138.0111 011 分配网络前缀时应先分配地址数较多的前缀

题目没有说LAN1上有几个主机,但至少需要3个地址给三个路由器用。本题的解答有很多种,下面给出两种不同的答案: 第一组答案 第二组答案

LAN1 30.138.119.192/29 30.138.118.192/27 LAN2 30.138.119.0/25 30.138.118.0/25 LAN3 30.138.118.0/24 30.138.119.0/24 LAN4 30.138.119.200/29 30.138.118.224/27 LAN5 30.138.119.128/26 30.138.118.128/27 3-30.一个大公司有一个总部和三个下属部门。公司分配到的网络前缀是192.77.33/24.公司的网络布局如图4-56示。总部共有五个局域网,其中的LAN1-LAN4都连接到路由器R1上,R1再通过LAN5与路由器R5相连。R5和远地的三个部门的局域网LAN6~LAN8通过广域网相连。每一个局域网旁边标明的数字是局域网上的主机数。试给每一个局域网分配一个合适的网络的前缀。见课后答案P380 3-41.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 7 A N2 2 B N6 8 F N8 4 E N9 4 F 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 N2 4 N3 8 N6 4 N8 3 N9 5 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A

无新信息,不改变 N2

C

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

C

新的项目,添加进来

N6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 N8

E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改变 N9

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

网络层的主要协议及主要配套协议是什么?简述这些协议各自的作用。

答: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它主要有4个配套协议:1.解析协议ARP:物理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IP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IP地址和硬件地址由于格式不同而不存在简单的映射关系,地址解析协议ARP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主机ARP高速缓存中存放一个从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并且这个映射表通过广播(ARP请求分组)和(ARP响应分组)响应经常动态更新2.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已包含在DHCP协议中,现在已没人单独使用RARP协议了3.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ICMP报文作为IP层数据报的数据,加上数据的首部,组成IP数据报发送出去。CMP报文的格式。4.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主要用于多播。路由器的分组转发算法?

答:1)从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站的ip地址D,得出目的网络地址为N。2)若N就是与此路由器直接相连的某个网络地址,则这种交付为直接交付,即不需要再经过其它的路由器。这时就直接通过该网络将数据报交付给目的站D(这里包括将目的主机地址D转换为具体的硬件地址,将数据报封装为MAC帧,再发送此帧);否则就是间接交付,执行(3)。3)若路由器表中有目的地址为D的特定主机路由,则将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4)。4)若路由表中有到达网络N的路由,则将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5)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将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6)。6)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划分子网情况下,路由器的分组转发算法?

答:从收到的数据报的收不提取目的IP地址D。先判断是否为直接交付。对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络逐个进行检查:用各个网络的子网掩码和D逐位相与,看结果是否和相应的网络地址匹配。若匹配,则把分组进行直接交付,转发任务结束,否则就是间接交付,执行3.3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D的特点主机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4。4对路由表中的每一行,用其中的子网掩码和D逐位相与,其结果为N。若N与该行的目的网络地址匹配,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该行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5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6。6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RIP协议的特点?简述其工作步骤?

答:特点:1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2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3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步骤:1对地址为X的相邻路由器发来的RIP报文,先修改次报文的所有项目:把“下一跳”字段中的地址都改为X,并把所有的“距离”字段加1。2对修改后的RIP报文中的每一项,进行以下步骤“若原来的路由表中没有目的网络N,则把该项目添加到路由表中。否则若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是X,则把收到的项目替换元路由表中的项目否则若收到的项目距离d小于路由表中的距离,则进行更新,否则什么也不做。3若3分钟还没有收到相邻路由器的更新路由表,则把此相邻路由器记为不可达的路由器。即把距离置为16。4返回。

5—39 TCP的拥塞窗口cwnd大小与传输轮次n的关系如下所示:

cwnd

n 1 2 4

cwnd

n 14

(1)试画出如图5-25所示的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2)指明TCP工作在慢开始阶段的时间间隔。(3)指明TCP工作在拥塞避免阶段的时间间隔。

(4)在第16轮次和第22轮次之后发送方是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还是通过超市检测到丢失了报文段?

(5)在第1轮次,第18轮次和第24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分别被设置为多大?(6)在第几轮次发送出第70个报文段?

(7)假定在第26轮次之后收到了三个重复的确认,因而检测出了报文段的丢失,那么拥塞窗口cwnd和门限ssthresh应设置为多大?

答:(1)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课本后答案):(2)慢开始时间间隔:【1,6】和【23,26】(3)拥塞避免时间间隔:【6,16】和【17,22】

(4)在第16轮次之后发送方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检测到丢失的报文段。在第22轮次之后发送方是通过超时检测到丢失的报文段。(5)在第1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被设置为32 在第18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被设置为发生拥塞时的一半,即21.在第24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是第18轮次发送时设置的21(6)第70报文段在第7轮次发送出。

(7)拥塞窗口cwnd和门限ssthresh应设置为8的一半,即4.TCP协议和UDP协议的特点比较

答:TCP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洗衣,每一条TCP的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对点,TCP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TCP提供全双工通信,面向字节流。UDP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因此减少了开销和发送数据之前的时延。UDP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因此主机不需要维护复杂的连接状态表。UDP是面向报文的。UDP没有拥塞控制,因此网络出现的拥塞不会使源主机的发送速率降低。UDP支持一对一,多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UDP的收不开销小,只有8个字节,比TCP的20个字节的首部要短。

TCP协议如何实现可靠传输,以连续ARQ协议为例阐述?

答:位于发送窗口的5个分组都可以连续发送出去,而不需要等待对方的确认,这样,信道利用率就提高了。连续ARQ协议规定,发送方每收到一个确认,就把发送窗口向前滑动一个分组的位置。接收方一般都是采用累积确认的方式。这就是说,接收方不必对收到的分组逐个发送确认,而是可以在收到几个分组后,对按序到达的最后一个分组发送确认,这样就表示:到这个分组为止的所有分组都已正确收到了。

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网络资源拥塞?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区别是怎样的?

答: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一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的性能就要变坏,这种情况就叫做拥塞。所谓拥塞控制就是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致过塞。相反,流量控制往往值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是个端到端的问题。流量控制所要做的就是抑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以便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

简述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过程?

答: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第二次握手:服务端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完成三次握手。本次由服务器提出关闭连接请求。TCP连接的释放需要进行四次握手,步骤是: 第一次握手:由服务器提出关闭连接请求。服务器将fin置为1,fin=1,seq=u ,ack=u+1。第 二次握手:客户端tcp协议层接收到服务器关闭连接的请求报文段后,就会发送一个确认报文ack,表示收到了关闭请求,并已经终止了数据传输。但如果 ack确认发送后服务器仍然有数据传输的话,客户端仍然可以接受数据,只是服务器不可以在接受数据了。此状态称半关闭状态(Half-colse)。第三次握手:客户端确认服务器没有数据传输,将fin置1,要求关闭连接.第四次握手:服务器接收到关闭请求,发送确认请求ack,客户端收到确认后,整个连接完全关闭。简述DNS查询的主要步骤? 答: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都是采用递归查询。而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通常是采用迭代查询:1,主机先向其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递归查询。2本地域名服务器采用迭代查询,它先向一个跟域名服务器查询。3根域名服务器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下一次应查询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4本地域名服务器向顶级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5顶级域名服务器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下一次应查询的权限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6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权限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7权限域名服务器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所查询的主机的IP地址。8本地域名服务器最后把查询结果告诉主机。本地域名服务器只需要向根域名服务器查询一次,后面的几次查询都是在其他几个域名服务器之间进行的3-6,只是在步骤7本地域名服务器从根域名服务器得到了所需的IP地址。最后在步骤8,本地域名服务器把查询的结果告诉主机,整个查询也是使用8个UDP报文。

简述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主要步骤?

答:1发件人调用PC机中的用户代理撰写和编辑用发送的邮件。2发件人点击屏幕上的“发送邮件”的按钮,把发送邮件的工作全部都交给用户代理来完成。用户代理把邮件用SMTP协议发给发送方邮件服务器,用户代理充当SMTP客户,而发送方邮件服务器充当SMTP服务器。3,SMTP服务器收到用户代理发来的邮件后,就把邮件临时存放在邮件缓存队列中,等待发送到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4,发送方邮件服务器的SMTP客户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的SMTP服务器建立TCP连接,然后就把邮件缓存队列中的邮件一次发送出去。5,运行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的SMTP服务器进程收到邮件后,就把邮件放入收件人的用户邮箱中,等待收件人进行读取。6,收件人在打算收信时,就运行PC机中的用户代理,使用POP3协议读取发送给自己的邮件。

简述FTP协议的工作过程? 答:

第四篇:计算机网络总结

简述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它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简述CSMA/CD工作过程。

答:CSMA/CD是一种局域网的共享介质协议,它是基于竞争机制的,其工作过程如下:(1)发送站发送时首先侦听载波(载波检测)(2)如果网络(总线)空闲,发送站开始发送它的帧。(3)如果网络(总线)被占用,发送站继续侦听载波并推迟发送直至网络空闲。

(4)发送站在发送过程中侦听碰撞(碰撞检测)。

(5)如果检测到碰撞,发送站立即停止发送,这意味着所有卷入碰撞的站都停止发送。

(6)每个卷入碰撞的站都进入退避周期,即按照一定的退避算法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进行重发,亦即重复上述1-6步骤,直至发送成功。

简述什么是VLAN

答:VLAN是指在交换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网络管理软件划分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端到端的逻辑网络。一个VLAN组成一个逻辑子网,即一个逻辑广播域,它可以覆盖多个网络设备,允许处于不同地理的网络用户加入到一个逻辑子网中。

试论述CSMA/CD机制

(1)名词解释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

(2)CSMA/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

(3)CSMA/CD的访问控制步骤

答:CSMA/CD是一种分布式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发送具有广播的特点,各个站点都能独立决定数据帧的发送与接收,每站点在发送数据帧之前首先要进行载波侦听,只有介质空闲时才发送帧,如果两个以上的站点同时监听到介质空闲并发送帧,则会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冲突现象就意即停止发送,随机延时后,再重新拿取介质,重新发送帧。

步骤:

1、如果介质空闲,就发送信息,否则等待。

2、在发送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监听判断是否有冲突。

3、若没有冲突继续发送信息,再循环。

4、若有冲突,则停止发送,并发送阻塞信号,随机延时后再循环。

第五篇:计算机网络总结

(1)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有利于分析与管理

(2)通信子网的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中,数据报和虚电路有何异同。一个不需要事先建立逻辑连接,一个需要建立逻辑连接

(3)IPV6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更大的地址空间,灵活的首部格式,允许协议的继续扩充,支持即插即用与资源的预分配

(4)请简述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和数据传输过程。先听后发边听边发遇到冲突延迟后发

(5)请简述ARP协议的工作过程,什么情况下需要RARP协议。1)首先在本地ARP表查找对应的目标的物理地址,若没有,则进行ARP

地址解析;2)产生ARP请求分组;3)填充相关部分后,广播发送ARP分组;4)目标节点发送ARP应答分组;5)源节点接受ARP分组,同时刷新本地的缓存;6)组装完整的帧发送。当知道自己物理地址,但是不知道自己的IP时,使RARP。

(6)简述为什么IP要进行子网划分?举例说明划分子网有什么好处和代价?如何弥补其缺陷?由于IP地址空间的利用率有时很低,给每个物理网络分配一个网络号会使路由表变得太大而使网络性能变坏,两级IP地址不够灵活。

(7)TCP协议通过哪些差错检测和纠正方法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检验和、确认与超时,TCP中的差错检验通过3种简单工具来完成:检验、确认和超时。每个TCP报文段都包括检验和字段。检验和用来检查报文段是否出现传输错误。如果报文段出现传输错误,TCP检查出错就丢弃该报文段。发送端TCP通过检查接收端的确认,来判断发送的报文段是否已经正确地到达目的TCP。如果发出的一个报文段在超时规定的时间没有受到确认,发送端将判断该报文段的丢失或传输出错。

(9)试比较OSI参考模型与的TCP参考模型异同点

OSI参考模型有7层,第一层物理层,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第三层网络层,第四层传输层,第五层会话层,第六层表示层,第七层

应用层;TCP/IP参考模型有四层,第一层主机-网络层,它与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相对应,第二层互连层,它与OSI的网络层相对应,第三层传输层,它与OSI的传输层相对应,第四层应用层,它与OSI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相对应.

这两种模型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在传输层中定义了相似的功能.不同的是:二者在层次划分、使用的协议上是有很大区别的(10)试分析和比较集线器、交换级、网桥的区别和联系。联系:都是中间设备;网桥:是数据链路层的中间设备。主要作用是根据MAC 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网桥具有过滤帧的功能。;路由器:网络层的中间设备。作用是在互连网中完成路由选择的功能。网关:网络层以上的中间系统。作用是在高层进行协议的转换以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

(12)试结合Ethernet帧结构,分析CSMA/CD的发送与接收工作原理

CSMA/CD是一种分布式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网中的各个站(节点)都能独立地决定数据帧的发送与接收。每个站在发送数据帧之前,首先要进行载波监听,只有介质空闲时,才允许发送帧。这时,如果两个以上的站同时监听到介质空闲并发送帧,则会产生冲突现象,这使发送的帧都成为无效帧,发送随即宣告失败。每个站必须有能力随时检测冲突是否发生,一旦发生冲突,则应停止发送,以免介质带宽因传送无效帧而被白白浪费,然后随机延时一段时间后,再重新争用介质,重发送帧。

(13)结合WWW协议执行过程分析,说明为什么在一次WWW协议执行过程中既使用了UDP协议,又使用了TCP协议。

从www协议执行过程来说,浏览器要访问服务器,首先要完成服务器的域名解析,而域名解析系统是一个既依赖于UDP协议又依赖于TCP协议的系统,在获得服务器的IP后,由传输层完成浏览器与服务器的TCP连接建立。当TCP进程成功建立TCP会话后,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要求获取文件的HTTP请求,服务器将请求浏览页面所含所有信息,这个过程所使用的HTTP协议依赖于TCP协议。(15)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有何不同?同步通信方式要求通信双方以相同的时钟频率进行,而且准确协调,通过共享一个单个时钟或定时脉冲源保证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准确同步,效率较高;异步通信方式不要求双方同步,收发方可采用各自的时钟源,双方遵循异步的通信协议,以字符为数据传输单位,发送方传送字符的时间间隔不确定,发送效率比同步传送效率低。

(16)网络互联按层次分有那几层,各层所用的互联设备是什么。答:转发器:是物理层中间设备。主要作用是在物理层中实现透明的二进制比特复制,以补偿信号衰减。网桥:是数据链路层的中间设备。主要作用是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网桥具有过滤帧的功能。路由器:网络层的中间设备。作用是在互连网中完成路由选择的功能。网关:网络层以上的中间系统。作用是在高层进行协议的转换以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

(17)简述以太网交换机工作过程(3-30)

交换机是通过MAC地址来转发数据的。当连接交换机的两个用户同时发送数据时,交换机先查看交换机的交换机表,里面有记录端口和MAC地址的映射。例如A发送数据,交换机查找交换机表,如果表中有目的地址的MAC项,就从那个对应MAC的端口转发改数据。此时假如B也发送数据,同样要查找交换机表,如果目的地址和A发送的目的地址一样,那时交换机也把B的数据转发到那个端口发送,此时会把A和B发送的数据包排成队列按序发送。

交换机分割冲突域,每个端口独立成一个冲突域。每个端口如果有大量数据发送,则端口会先将收到的等待发送的数据存储到寄存器中,在轮到发送时再发送出去。

(18)域名解析有哪两种方式?分别简述其解析过程。递归查询与迭代查询。

(19)网络环境下的进程通信与单机系统内部的进程通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网络中的主机高度自主性。因为不是在同一个主机系统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高层操作系统进行全局控制与管理,因此网络中的一台主机对其他主机的活动状态、位于其他主机系统中的各个进程状态、这些进程什么时间希望参与网络活动,以及希望与网络中哪一台主机的什么进程通信等情况,一概无从知道。

下载计算机网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计算机网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机网络中期总结(合集)

    学期期中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过了学期的一半。回顾刚刚走过的这半个学期,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的感悟,无论是关于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还是关于生活做人方面的感悟,很感谢大......

    计算机网络课后总结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专业学习——网络基础 2009-12-21 20:44:51 阅读633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毕业总结

    毕业总结 我于0000年9月来到学院学习计算机网络专业。在学校领导老师们的悉心栽培下,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我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农家孩子成长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青年。在这......

    计算机网络期末总结(★)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范围:局域网LAN(10m-1km),城域网MAN(10km),广域网WAN(100km-1000km) 按拓扑结构:总线结构、星状结构、环状结构、树状结构、网状结构 按数据传输技术:广......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总线型拓扑结构 特点:不需要插入任何其他的连接设备 优点:连接简单、易于安装、成本费用低 缺点:传送数据的速度缓慢,维护困难 (2)星型拓扑结构 优点:结......

    计算机网络总结(五篇)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目录 一、 对老师的印象 二、 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三、 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的学习历程与收获 四、 计算机网络笔记整理五、 总结对老师的印象 一、 整......

    计算机网络培训总结

    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总结 通过对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了解了网络,以及网页的制作,局域网的组建,让我对新兴的网络世界有所了解。我对这门课程也是很感兴趣,毕竟我们都上网,但是让你说网......

    计算机网络考试总结

    21世纪的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 网络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连通性2)共享 网络:由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