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业主拖欠工程款常见理由及其法律对策
业主拖欠工程款常见理由及其法律对策
作为施工企业,最头疼的莫过于面对业主以种种理由拖欠工程款的情况!通过二次法律事务例会及各经营单位提交的债权债务明细报表,我室发现,各经营单位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业主拖欠工程款的现象,给我公司各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
我室全体成员通过对各经营单位反馈的信息进行讨论研究,对各经营单位提交的债权债务情况明细报表进行认真剖析,现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总结出以下八种业主拖欠工程款常见理由,并针对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以供各经营单位参考。
一、工程未经验收。我们承接施工的工程,竣工后未得到验收,这是否构成业主拒付我方工程款的合法理由呢?
依据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九条,工程竣工后,业主应当及时验收,验收合格后,业主应支付价款并接受工程;工程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由此可见,对工程及时进行验收,是业主的法定义务,如果建设方违反此规定,擅自使用未经验收的工程,就应当承当相应的不利后果,无权以工程未经验收为由拒付工程款。
因此,如果业主只提出没有经过验收,而没有证据说明工程不符合约定,则无权拒付工程款。但是,如果合同中明确将验收作为付款的前提条件时,则应从约定;当然,这时还要考虑没有进行验收的责任,如果责任在业主,则业主也不能因此拒付工程款,因为按照合同法的规定,业主(建设方)应当及时组织验收,而承包方只能是配合进行验收,没有主动权。
二、承包方没有提供竣工资料。工程顺利竣工后,如果我方不向业主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业主是否有权以此拒付我方工程款呢?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履行义务有主、从之分。因此,承包方提供竣工资料,只是其从义务之一,即使承包人违反此项义务,业主(建设方)也不能因此拒绝履行支付工程款这一主义务,而只能要求承包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三、结算的签字人没有相应权限。在我方与业主工程款纠纷的案件中,曾发现双方虽然达成结算,但业主在结算上只有签名而无盖章的情况,而诉讼过程中,业主往往都会提出签名人没有权限,以此否认双方的结算效力。
针对此种情形,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企业法人应对其工作人员的经营行为负责,作为建设方(业主)应当积极地与承包方进行结算以确定工程款,而且目前在结算中往往是承包方居于被动;所以原则上结算协议上有建设方工作人员的签名,就应当确认其效力;至于该工作人员是否确实有权限,属于建设方(业主)单位内部问题,不能对抗不知情的承包方。
当然,如果建设方(业主)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承包方应当知道结算签字人没有相应权限,则此结算协议就不能拘束建设方。
四、迟延完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迟延完工的现象是时有发生的。但是,依法业主不能以此为由拒付我方工程款。
如果迟延完工是建设方(业主)的原因,则承包方不必承担任何责任,建设方也就无权拒付工程款;如果因承包方原因造成迟延完工,则属于违约行为,承包方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因此,建设方(业主)也只能要求承包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在承包方迟-1-
延完工的违约责任没有明确之前,业主不能因此拒付工程款,此时业主只能就此提出反诉或者另案起诉,而不能将此作为承包方索要工程款时的抗辩理由。
五、承包人没有完工。与工程款相对应的承包方的主义务,就是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如果承包方没有完成工程,则无权要求建设方(业主)按约定支付工程款。而只能就其已施工完成的部分,依据公平原则要求建设方(业主)支付相应价款,而对已施工部分,应由承包方负举证责任。
如果是建设方(业主)的原因导致承包方没有完成工程,这时因工程未完,承包方同样不能按约定要求工程款,但可就此要求建设方(业主)承担违约责任;如果是因承包方的原因导致工程未完成,建设方(业主)也可以要求承包方承担违约责任。
六、工程质量存在问题。这是最常见的建设方(业主)拒付工程款的理由之
一。如果确属承包方原因导致工程有质量问题,则承包方应承担《合同法》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的违约责任。
但这时,建设方(业主)仍然不能以此为由拒付我方工程款,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合同法》第二百八十一条明确规定,承包方原因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建设方(业主)只能有权要求承包方合理期限内修复;
其次,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第十一条规定,只有当承包方拒绝修复或者修复后仍不合格之时,建设方(业主)才可以请求减少支付工程款;
第三,司法解释中规定不支持工程款请求的,只能是在修复后仍验收不合格的工程。由此可见,对于建设工程因承包方原因出现质量问题时,建设方(业主)必须首先要求修复,只有当承包方修复后仍不合格或者拒绝修复时,建设方(业主)才能要求减少工程款或者不支付工程款;
第四,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六十六、六十七、六十八条规定的履行抗辩,在一方履行不符合约定时,他方只能拒绝相应的履行请求,而在承包方因质量问题而承担的违约责任没有确定前,不可能确定与之相对应的工程款数额。
所以,在承包方起诉要求建设方(业主)支付工程款的案件中,如果建设方(业主)只是单纯的提出质量抗辩,而既不反诉要求承包人修复或者减少工程价款、赔偿损失,也提供不出证据证实工程经修复后仍不合格,则这种抗辩无须予以考虑,可让其另案解决。
应当说明的是,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建设方(业主)有权对工程随时进行检查。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如果建设方(业主)发现工程质量有问题,应当及时行使权利,要求承包方修复,而不应当不理不问,直等到承包方索要工程款时才提出质量问题。
而且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在工程竣工后,建设方(业主)应当及时组织验收。由此可见,法律已经赋予建设方(业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质量进行全面监控的权利;而同时建设方(业主)也有义务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管。
如果工程是在没有验收的情况下就交付使用,之后建设方(业主)又在工程款诉讼中提出质量抗辩。则应当认定:建设方(业主)未经验收即使用工程,应视为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其再提出质量问题,应当按保修另案处理,而不能以此为由拒付工程款。
七、时效抗辩。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时效应当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时”起算,具体到工程款的支付,就应当从承包方“知道或者
应当知道索要工程款的权利受侵害时”起算。
一般而言,对付款时间有约定的,按约定时间起算;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则应依据《合同法》第六十一、二百六十三、二百八十七条确定,即应当以工程交付时为建设方付款期限,从此时起算时效,要注意不应适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第(四)项(即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的规定。
现在,最高院相关司法解释第18条已经规定了应付工程款的时间,来确定利息起算时间。因此,这也可以作为时效起算的依据。
八、约定固定价结算。有些建筑工程合同,双方约定固定价结算,但实践中增项工程的情形是很多的,因此施工方在工程竣工后,都会提出索要增项工程款,建设方(业主)也会以“合同为约定固定价结算”为由拒付工程款。
对于这种情况,如果合同约定是固定价结算,则如果有增项,必须有建设方(业主)认可,或者建设方在结算时确认增项工程款数额,才可以相应的增加工程款,否则就必须按合同约定价款确定工程款数额。
但是,如果有证据证明确实存在合同以外的增项,但没有证据能证明是建设方(业主)要求施工的,如何确定增项部分的工程款?
司法实践中,只要约定以固定价结算工程款,则工程量以及价款的变更必须经建设方(业主)的认可,否则施工方无权要求增项部分的工程款。因为固定工程价款就等于同时确定了工程的范围,在没有建设方认可的情况下,施工方单方自行增项属于违约行为,无权要求建设方对此承担责任。
还有一个特殊问题,就是固定价合同工程没有完工如何确定已完工程价款? 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按比例鉴定”的方法,即让鉴定机构算出在同一取费标准下已完工程部分的价款和整个合同工程价款,将两者比例乘以固定价,以确定这种情况下已完工程的价款,这样既比较公平,也可以防止当事人恶意违约获取利益。
第二篇:业主不拖欠工程款承诺
业主不拖欠工程款承诺
绵阳市建设局:
我单位拟开发建设的聚鑫公寓项目,位于涪城区一环路西段71号。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签订了施工合同及监理合同,施工图设计文件已按规定进行了审查,施工场地已经基本具备施工条件,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已办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将遵守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履行合同和建设单位的责任及义务,不拖欠工程款,并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检查监督。
特此承诺
绵阳聚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二月十二日
第三篇:拖欠工程款的对策
拖欠工程款的对策
目前,国内建筑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低价中标、垫资施工搞得施工企业“找活难、赢利难、资金难”;建设单位大量拖欠工程款,更使得有些施工企业账上盈利库里却没钱,甚至连职工工资都发不出。要扭转施工企业的困难局面,对于工程款,一是要事先防止形成长期拖欠;二是对已经拖欠的要有切实有效的清欠办法。以下具体谈谈施工企业对拖欠工程款的对策。
一、慎重承揽工程,防止拖欠工程款的形成施工企业应深入调查建设单位的资信状况,掌握其信誉度和资金到位情况,争取做到信誉低的工程不揽,资金不落实的工程不揽,巨额垫资的工程不揽,防止工程一到手就形成拖欠款。这一点说起来简单,但在目前国内建筑业市场“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做起来其实很难。实际情况是很多施工企业为找到工程已经达到“不择手段”、“不惜血本”的地步,很少有施工企业敢跟甲方提要求、讲价钱。施工企业在这个失衡的市场上处于越来越被动的地位。但是,要扭转这种不利局面绝不能靠一味地、无条件地牺牲施工企业的利益,使一些合法经营的施工企业成为不正当竞争的牺牲品。国家要通过立法进行宏观调控,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建筑业市场,让那些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合法经营的施工企业的腰板挺起来,理直气壮地跟甲方谈条件,建造精良的建筑产品,同时获取应有的报酬。在这个公平的市场上,作为施工企业,应该把人力、财力、精力从“公关”转向增强企业实力,提高施工技术.,完善企业管理,让实力说话,让甲方找上门来签合同。
二、严格合同管理,明确支付工程款的法律责任
建筑安装合同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施工企业一定要牢固树立按合同条款提供服务和用合同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高度重视建筑安装合同的签订和管理。与建没单位签订合同要保证真实、完整、合法、有效。每个合同条款都要认真对待,特别要把拨付工程款和结算还款的时间、方法、数量等条款及违约责任在合同中约定清楚,避免日后发生合同纠纷。切忌缺乏法律意识,把合同当儿戏,或是急于找活而不顾苛刻的合同条款闭着眼睛瞎签合同。
三、加强过程控制,及时结算工程款
施工企业在按照工程承包合同完成工程进度的同时,要及时结算工程价款。如果由于建设单位不能及时付款而造成停工或工期延误,需要收集书面证据,其损失要及时向甲方提出索赔;由于甲方设计变更导致工作量增加,一定要等甲方出具有效签证后方可施工,相应的工程价款也应该及时到位;工程分部完工后,要抓紧完工结算工作。最好在完工工程交付之前把工程决算书做好并递交给建设单位审批,建设单位应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审批工程结算书并支付工程结算款。若建设单位有意拖延或无理拒付,施工企业可按合同规定要求对方支付工程款及滞纳金,或行使留置权,不予交付完工工程。由此造成的损失一并由甲方承担。
四、建章立制,设置专门机构清理拖欠款
施工企业领导要把清欠工作放在一个重要位置,象抓投标承揽工程那样抓清欠工作。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包括法律顾问),做到领导、机构、人员、物资、措施五到位。建议设置“清欠办公室”,隶属总会计师或总经济师直接领导,负责协调、处理有关拖欠工程款事宜;并制定清欠奖励办法,调动清欠机构及其他人员回收工程款的积极性;建立工程款清欠工作定期报告制度,设置“拖欠工程款”台账,以便对拖欠款摸底、分类、排队,随时跟踪清欠情况。
首先明确各级清欠部门的责任,确定指标,奖优罚劣;其次必须坚持“谁经手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项目经理承包责任制,纳入考核指标,责任包干。工程项目竣工交验后,把回收工程款的情况作为项目效益核算和业绩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工程款全部收回后才能兑现
项目效益工资和奖金;再次要把拖欠工程款分类排队,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做到难度小的立即清,难度大的积极清,风险高的抓紧清,数额大的重点清。对拖欠时间长、清收难度大、几乎成为坏账的拖欠款,可以用张榜招贤的办法招募清欠承包人,清回后按一定比例提成奖励,也可采用拍卖债权的方式清收。
五、实行债务重组,与债务人协商解决拖欠款问题
对个别确实由于资金困难而不能如数支付工程款的单位,可以采用协商解决的办法。在诚实、信用、合作、务实的前提下协商,进行债务重组。施工企业可以适当做出一些让步,如延长还款期限、削减债务额度、非货币偿还等,目的是以较小的损失换取工程款的清偿。运用此办法清欠,要谨防个别人借债务重组之名,随意豁免应收债权,造成企业的国有资产流失。
六、正确运用法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在利用法律手段搞清欠之前,在思想认识上要明确两点:一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捍卫利益;二是要充分认识打官司的复杂性。鉴于我国的司法现状,确实存在许多人为因素影响司法、执法公正,有理的不一定能赢,赢了官司也难以执行,结果是得不偿失。这虽是个别现象,但施工企业也要有思想准备,慎重对待。说实话,对簿公堂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一旦逼上法庭必须有备而来、出击有力。施工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聘请律师,掌握法律,分析形势,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加强基础工作,注意原始证据的收集积累,做到铁证如山;三是要注意诉讼时效,必须在法定的追诉时效内提出诉讼请求。
七、建立债权贴现管理公司的设想
除了以上几个对策之外,笔者建议还可以参照目前已在我国开始运营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模式,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债权贴现管理公司”,统一收购企业自身难以收回的债权。通过支付——定的代价,使分散在各个企业的不良债权变成债权管理公司的债权,然后再进行统一的清理。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通过贴现收购的债权,其本身的风险已经减小,因为一部分风险已经被贴息所负担;二是统一管理这些债权,可以实现一部分债权与债务的对冲,从而达到解决拖欠款的目的。
以上针对拖欠款的对策,施工企业应该针对不同债权的具体情况,或者单个实施,或者综合运用。
第四篇:工程款拖欠的预防对策
工程款拖欠的预防对策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6-09-13 12:09评论:0
工程款拖欠,是建筑工程合同纠纷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久治不愈的顽症。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体制上项目投资法人责任制度没有真正建立和运行,建设单位玩“空手道”仍能大行其道。而这又得因于房地产行业长期蓄势待发,建筑行业竞争激烈,施工企业迫于生计,百般迎合建设单位,加上银行资金的利益驱动,使这种不正常却能“正常”。故此,拖欠工程款的顽症问题,属于建筑行业和建筑市场不规则、不成熟发展中的特殊问题。着眼其解决,既要面对现实,又要面向发展。近年来,这方面问题总体上正向良性转化,尤其是《合同法》第286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对该条适用的批复发布后,依法根治的力度加大。律师应顺势而动,着眼新法、新规则、新视角来帮助施工企业化解难题。
一、把好业主资金审查关
这就要积极介入建设单位资信的审查,做到未雨绸缪。凡应实行项目投资法人责任制度的,应审查其项目投资法人是否真正组建起来,注册资本是否真正到位。针对项目新组建的投资法人,通常还没有业绩,此时,观察其管理水平很重要。如果项目法人重视聘用和发挥监理工程师的作用,说明其较为稳健,具有可信赖的基础。在国际工程师联合会制定的FIDIC合同条款下,监理工程师的选择对承发包双方均有重要意义。发包人更换监理工程师要征得承包人同意,因为这事关一些问题的公正和不偏不倚的确认。对此,应有借鉴意义。
二、把好工程造价关
工程款结算难,一个重要问题是出在工程造价环节。过去较长时期,建筑工程款结算大都是以承、发包方委托审价单位,如中国建设银行审定的最终造价为依据;并同时,各级政府公布有详细的收费定额标准,随时根据市场变动进行调整,可作为审价通行标准。这种做法,曾带来了“选谁审价”、“审价单位是否有资格审价”、“给出的审价是否有效力”等纷争,并有较强的计划管理色彩,已逐渐被抛弃;人们转而寄希望于用合同约定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实践中,多数建设单位为了项目早建成早收益,在项目施工图纸则设计完或甚至还未设计完,就忙于和开发商签合同,急于让开发商进场动工,所以,有关工程造价即使采合同约定形式,也是名不副实,因为施工方案只能边施工边修改边完善,当初商定的造价,出现漏项、漏算不足为奇。这样,最终结算时,便突然发觉超支较大,互不买账,产生纷争。《建筑法》第18条规定:建筑工程造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在合同中约定。公开招标发包的,其造价的约定,须遵守招投标法律的规定。而按《招标投标法》第46条,以招标方式发包的,中标金额即为合同价款。根据这些,并根据合同法原理,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工程造价应有约束力。但是,一旦产生纷争,把当初并不实际的造价问题摆出来,法院也只好基于公平原则,重新委托造价部门审价,这又似乎是回复到原来的老路。所以,给人的感觉历史总在原地踏步,并未树立合同的权威性。也不容否认,这也是助长一些不诚信的承包人乱冒套工程造价的诱因。
解决上述问题,仍应立足于以合同方式明确工程造价的方法,并主要着眼点在于审慎地选择确定合同价格的方式。对此,建设部1999年发布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列明了三种方式,应把握这三种方式的优缺点和针对性。
三、把好索赔关
施工合同中的索赔,指承包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并且属于应由发包人承担责任的情况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凭有关证据提出的给予补偿的要求,包括要求经济补偿和工期延长两种形式。根据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第12条第6款第(4)项的规定,施工项目索赔应具备下列理由之一:(1)发包人违反合同给承包人造成时间、费用的损失;(2)因工程变更造成的时间、费用损失;(3)由于监理工程师对合同文件的歧义解释、技术资料的不确切,或由于不可抗力导致施工条件的改变,造成了时间、费用的增加;(4)发包人提出提前完工而造成承包人的费用增加;(5)发包人延期支付期间造成承包人的损失;(6)合同规定以外项目检验是未发现或虽然发现但非因承包人责任的问题而导致新增加的费用;(7)非承包人的原因导致工程暂时停工;(8)物价上涨、法规变化及其他。可见,索赔主要是针对合同施行中遭遇到的非合同或合同之外的问题或变化,而导致承包人额外费用或损失。FIDIC条款下的索赔也主要是这种涵义。进而,不论是总价合同,还是单价合同,都有可能存在索赔问题,并索赔已被实务界看成是获得价外收入的“创收支柱”。工程款拖欠问题,有一部分即因此而起,并因此久拖不决。
为此的对策是:首先要把握好索赔的分寸。主要是注意在认识上把索赔与违约区别开来。虽然两者有时很难分清,但应看到其在某种程度上有以下差别:一是原因不同。索赔原因主要是给承包人造成了合同之外的支出或损失,而这种付出和损失应由发包方承担;违约则是发包人未履行或全面履行其义务。二是效果不同。索赔重在据实补偿,故要有确切的证据和准确的验算;违约责任虽也在于弥补损失,但不强求验算,通常按约定的方法计算。三是发生时间不同。索赔紧随相应事件发生而发生,并按惯例应在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日内提出索赔要求;而追究违约责任则通常是在合同“清算的末尾”,只有诉讼时效要求。故此,要防止用打违约的情绪、方式来打索赔,换言之,要“心平气和”地打索赔。实践中,也可避免使用索赔的字眼,直言要求“经济补偿”的实质。
其次,要抓住“打索赔即是打证据”这一关键。国际实务中,承包商索赔的理论依据是“波纹理论”(Ripple Theory),亦即一旦承包商被施加超出合同规定之外的任务,其原定计划及安排,原有的施工组织,原定的施工顺序都将被打乱,就像平静的水面受到外界干扰而形成波纹一样。而是否出现了这种干扰和“波纹”,要实行严格的“螺丝——螺母”的证明规则,也就是说,要有确切的证据和严格的验算证明,我国索赔实务中,对索赔的根据及论证做得不够,存在着承包商借机冒套高报现象;也有的为夺标虚报低报,又企望借索赔拿回损失,这就违反了索赔的本质,免不了引起争执。
所以,打索赔重在讲理,并用事实和数字说话。一方面,在投标、议标和签订合同阶段,应当非常细致、非常仔细地设定研究合同条件,包括技术规程、工程量表等内容,以备日后便于分清哪些属于索赔事项。另一方面,则是在合同履行中,把索赔的经常性基础工作抓实。要建立严密的施工记录、记工卡片、工程进度记录、气象记录、工程进展照片、工程验收记录、返修记录、材料入库、化验、使用记录等。对于同工程师、发包人研究一切技术问题、进度问题和其他重大问题的会议,应做好文字记录,并争取与会者签字作为正式文档资料。尽一切可能积累有关索赔的资料。日常中,正常施工的定量统计也可能是索赔验算的依据。可索赔的范围,应该包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工地管理费、总部管理费、赶工费、延期和窝工损失或费用、财务费用及相关损失以及再生产成本(正常施工能获得的利润)等。
再次,要抓准索赔时机。这即一定要严守两个“28天”(事件后28天提出索赔,再28天提交清单),争早不赶晚。越及时越显示信心和据理力争的印象,否则就可能被当成能够反驳的弱点。要出现一项就索赔一项,避免一揽子索赔。每项次索赔,都要提交正式函件,留有收发函记录,即使有的一时索赔不着,也保有索赔权利,待竣工结算时继续一并追偿。
可见,索赔是一项极其深入细致的工作,并有很强的技术性。这就要求承包商要有专门人负责做这种日常工作。英国承包商设有工程料量师,其集工程预算、验工计价、项目索赔等于一身,类似于国内的验工计价工程师,但我们在这方面专精不够,应予改进。对此,律师要注意加以引导,并经常协调承包商中的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物资供应、财务会计人员一起分析问题。
四、把好诉讼关
前述所谈问题是着眼防免诉讼;但问题如果累积起来,难以解决;又要直面诉讼。而且,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批复精神,优先受偿权行使期间为从竣工或者约定竣工之日起6个月。这样一旦纠纷僵持,诉讼在所难免。
实务中,较复杂的是:
有的发包方为拖延付款,拒不组织验收,或故意出具不合格的验收报告,工程交工却不能竣工。以往出现这种问题,多是旷日持久地追讨协商。而根据建筑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规定,就需要采取果断、及时的措施。只要是承包人有翔实的资料和依据,证明工程已按合同完成,就要敢打官司,申请法院予以竣工确认,进行相应的竣工程序,同时申请实行优先受偿权。值得注意的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规定:发包人收到承包人提交的竣工验收报告后28天内不组织验收,或验收后14天内不提出修改意见,视为竣工验收报告已被认可;发包人在收到竣工结算报告资料后56天内仍不付款的,承包人可以实行优先受偿权。所以,要注意采行和运用这种规范的合同条款。如果工程确有一些质量问题,也要分清其是属于轻微违约还是根本性违约。换句话说,如果承包商已实质履行了合同,则发包人不能以轻微违约为借口拒绝付款。判定是否实质性履行合同不一定严格按照图纸与技术说明来衡量,除非其中所有的细节都是重要的,这里关键是根据承包商的履行是否基本实现了合同的目的来判断。当然,此时应扣除弥补缺陷的合理费用。所以,这种情况下,也不影响实施优先受偿权。
有的工程款拖欠问题发生于半截子工程。由于各种原因,工程被迫停、缓建,而承包人大量垫资在里面。过去,遇到此种情况几乎是难题。但现在,司法实务界倾向认为在建工程可以优先受偿。原因是:在建工程已物化了承包人的劳动,具有一定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法律上,如最高人民法院“担保法司法解释”第47条明确在建工程可以抵押,实务上,也有房地产开发项目转让的做法,故其具有流通性。所以,对中途停建的“烂尾”工程,也可以此类所竣工工程一样,行使优先受偿权。但是,毕竟合同法第286条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应的批复对在建工程未有明确表述,并相应地,该种情况下优先权期限从何时起算不好确定,故仍有待法院作进一步解释和明确。
第五篇:浅谈拖欠工程款问题及治理对策
业主违约形成工程款拖欠是建设领域多年来未能得到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建设市场的正常秩序,不但损害了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设备和材料供应商的利益,而且最终也对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工期、质量、安全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笔者就工程款拖欠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工程款拖欠的现状及其危害
工程款拖欠一般包括勘察设计费、工程咨询费、工程监理费,尤其是承包商的材料预付款、工程进度款(中间支付)、工程结算款、工程保修金等。
据调查,目前施工企业被拖欠已占同期完成施工产值的38.5%o其中,拖欠1年以内的占拖欠总额的45.2%,1年至2年的占24.3%,2年至3年的占18.9%,3年以上的占11.6%.拖欠项目中既有政府项目、国有企业项目,也有民间项目、引进外资项目。拖欠工程款的项目一般占同期在建和竣工项目总数的50%以上,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港、台投资项目,大型、特大型项目拖欠尤为突出口比较起来,拖欠金额和对象居前的主要是承包商;其次,是材料设备供应商、设计、监理、咨询等单位。去年,《建筑时报》对80家施工企业做过一次调查表明,截止1999年底,80家施工企业累计被拖欠工程款203亿元,平均每家被拖欠2.54亿元。其中单个工程项目欠款最多的达15亿元,欠款时间最长的为20年口勘察、设计、监理单位被拖欠费用的问题也很严重。这已形成一个涉及全行业的“畸形怪圈”。拖欠工程款已成为危及企业生存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扰乱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给施工企业改制造成了诸多困难,严重制约了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工程款拖欠的原因分析
拖欠工程款所以愈清愈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投资有缺口,资金不到位,是工程拖欠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基本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战线过长,多数建设资金不落实、不到位,基本建设项目资本金和铺底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引起项目拖欠。这其中既有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宏观层次的原因,也有企业、项目等微观层次的原因。当然,金融机构的监督、配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设资金的源头发生危机必然迫使项目业主向承包商等承建单位转嫁压力和风险,最终导致“三角债”的形成。如:许多建设项目在实施中,管理机制落后,责、权、利不清,管理程序混乱,上级主管领导和部门经常进行行政干预,挪用项目建设资金;或是为获准审批,搞钓鱼工程等常常造成资金供应和使用计划无法落实,实施中严重超概算等后果,进而殃及生产企业(业主)设备款及材料款的正常供应和支付。有的设计单位资质不够,但挂靠在资质较高的设计单位名下,凭借不正之风承揽到设计任务后,才东拼西凑组建临时设计班子,经常不能按期完成设计任务,且没有严格的施工图审查程序,设计质量低下,不得不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修改、变更设计,从而使工程成为事实上的“三边工程”,造成实际投资超概算,资金不能落实,而业主往往又把这一风险转嫁给承包商。
2、建设市场法规建设滞后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1)对业主违约治理不力有些业主不认真执行合同文件,给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造成很重的经济负担,导致了大量的“三角债”的产生,破坏了整个社会的信用关系。
(2)市场各主体、法制意识淡薄,政府监管不力。当前建筑市场秩序混乱,法制不健全,无法可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情况较为严重,许多环节管理不严、纪律松驰、漏洞很多,是孽生种种腐败的温床口
3、队伍发展过滥,规模失控,竞争激烈。目前,全国的施工企业大体上有10万家左右,从业人员达3400多万人。勘察、设计单位也有1.2万家,从业人员80万人,而且大多为丙、丁级资质的单位。行业规模过大,组织结构又不合理,过。度的无序竞争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这是造成建筑市场秩序混乱、企业效益低下、工程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原因。
三、预防和治理拖欠问题的对策
1、理顺管理机制,政府和国企应带头垂范,依法办事。
要建立良好的建筑市场秩序,从长远来看,还要依靠深化建设体制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并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必须在政府、业主和施工企业共同努力下,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抓住国家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利时机,首先应采取措施,规范投资主体行为,强化国有投资管理,从源头上解决工程款项拖欠的问题。从当前来看,深化我国的建设体制改革,应当从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做起,从政府职能分工人手,强化项目的资金管理和使用,确保合同的严肃性,政府、国企率先垂范,确立依法搞建设的思想。
2、采取有效措施,调控队伍规模,优化组织结构。改革和完善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建立严格的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
根据建设部有关管理办法,将违法违规行为列为企业资质审查和年检的重要内容,是施工企业资质管理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是规范和制约施工企业行为的重要措施。
3、加强建设资金的计划、预算、供应、管理、支付等环节的监督、审查。从项目业主资金的计划、预算、供应、管理、支付等环节入手,对建设资金的流动全过程加强监督、审查、跟踪、充分发挥计划部门、金融机构、服务中介等主体的职能作用。业主要树立信守合同约定的支付条款的意识,在保障实现项目目标的同时,切实维护承建单位的利益。
4、引人项目外部制约机制,保险,建立业主信用,设立多重保险,支付保险。用工程担保,保险等经济手段,约束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行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合同的履行,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随着高层经济的不断完善,我们未来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行为,除了要运用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外,更多地还要借助于经济手段,建立以工程担保、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将会使多年来拖欠工程款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或缓解。引入付款保函制和建立竣工决算仲裁制,硬化资金约束,应当尽快建立在国际惯例中通用的付款保函制度,不仅能够依托银行信用,遏制工程款的拖欠问题,也能够有效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虚拟膨胀。同时尽快建立工程竣工决算仲裁制度,以法律手段解决工程款久拖不结的问题。
5、健全、完善、加快法律法规建设,增大处罚力度。近几年来尽管反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有关的制度建设和制约机制的建立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相对其他的一些行业和领域来看,工程建设领域的经济犯罪案件仍居高不下,特别是一些在国内外影响很大的重大案件,都与工程的发承包活动有关。因此,对以工程款支付为由引发的腐败行为,要以法律为武器,坚决予以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