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非居民长期旅客进出境自用物品监管办法1
行 政许可事项名称:常驻机构及非居民长期旅客公私用物品进出境核准
许可内容:
海关准予常驻机构进境(复运出境)其开展业务所必需的办公设备、办公用品及机动车辆;准予非居民长期旅客进境其在境内居留期间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自用 合理数量物品的活动。
设立依据: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第412号令)第226项
实施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办法》(署令第117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常驻机构进出境公用物品监管办法》(署令第115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非居民长期旅客进出境自用物品监管办法》(署令第116号)
5、《海关总署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常驻机构进出境公用物品监管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非居民长期旅客进出境自用物品监管办法〉 有关问题的通知》(署监发[2004]259号)
6、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
申请条件:
(一)常驻机构申请进(出)境公用物品
1、申请人(常驻机构)是境外企业、新闻机构、经贸机构、文化团体及其他境外法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在境内设立的常设机构(不包括 外国人员子女学校)。
2、常驻机构首次申请进境公用物品前,应当向海关办理备案手续,获得海关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常驻机构备案证》。
3、常驻机构申请进出境的公用物品应当以本机构自用、合理数量为限(海关需照章征税;但根据政府间协定免税进境除外)。
4、常驻机构申请进境机动车辆,海关按照该机构常驻人员的实际人数核定其进境车辆的总数:
(1)常驻人员在5人以下的,进境车辆总数1辆;
(2)6人以上10人以下的,进境车辆总数不超过2辆;
(3)11人以上20人以下的,进境车辆总数不超过3辆;
(4)21人以上30人以下的,进境车辆总数不超过4辆;
(5)31人以上的,进境车辆总数不超过6辆。
5、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非居民长期旅客申请进(出)境自用物品
1、申请人(非居民长期旅客)是指经公安部门批准进境并在境内连续居留一年以上(含一年),期满后仍回到境外定居地的外国公民、港澳台地区人员、华 侨(包括在国(私)有企业(公司)长期工作以及在国(境)内购房并长期居住的其他非居民长期旅客)。
2、申请人取得境内长期居留证件后方可申请进境自用物品。
3、非居民长期旅客进出境自用物品应当以个人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其中首次申请进境的自用物品海关予以免税(但机动车辆和国家规定应当征税的20种 商品除外);再次申请进境的自用物品,海关一律征税。根据政府间协定免税进境的自用物品,依法免征税款。
4、非居民长期旅客中的常驻人员可以申请进境机动车辆,每人限1辆。其他非居民长期旅客不得进境机动车辆。“常驻人员”是指非居民长期旅客中的下列 人员:
(1)境外企业、新闻机构、经贸机构、文化团体及其他境外法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在境内设立的并在海关备案的常设机构内的工作人 员;
(2)在海关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内的人员;
(3)入境长期工作的专家。
5、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申请时应提交的文件:
(一)常驻机构办理海关备案手续
1、设立常驻机构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正本和复印件;
2、主管部门颁发的注册证明正本和复印件;
3、常驻机构报关印章式样;
4、常驻机构负责人签字式样、身份证件正本和复印件;
5、常驻机构中常驻人员名册(包括常驻人员姓名、性别、国籍、有效进出境证件号码、长期居留证件号码、到任时间、任期、职务及在中国境内的住址等内 容);
6、海关按规定需收取的其他单证和材料。
(二)常驻机构申请进(出)境公用物品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常驻机构备案证》;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公用物品申请表》(附件1);
3、提(运)单、发票和装箱单等相关单证;
4、海关按规定需收取的其他单证和材料。
常驻机构申请进境机动车辆时,除交验前款规定的单证外,还应当交验本机构所有常驻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
(三)非居民长期旅客申请进(出)境自用物品
1、身份证件:
(1)在境内无职业人员可提供护照、通行证、回乡证等进出境证件;
(2)外商常驻人员、外国专家、外国记者等有职业人员,除提供进出境证件外,还应提供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发的《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工 作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发的《外国人就业证》、《台港澳地区人员就业证》、外国专家局制发的《外国专家证》、外交部制发的《外国常驻记者证》等证件;
(3)外国留学生应提供进出境证件以及在国(境)内就读学校制发的学生证;
2、长期居留证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长期居留证》、《华侨、港澳地区人员暂住证》等准予在境内长期居留的证件。部分对华侨和来自港、澳地 区长期居住人员停止发放《暂住证》,的地区,海关可凭其长期居住地公安局(或者派出所)出具的长期居住证明予以确认上述人员的常驻身份;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自用物品申请表》(附件2);
4、提(运)单、装箱单等相关单证;
5、海关按规定需收取的其他单证和材料。
专家以外的常驻人员申请进境机动车辆时,除交验前款规定的单证外,还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及长期居留证件的复印件,交验所在常驻机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关常驻机构备案证》或者所在外商投资企业的《自理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明书》。
办理程序:
1、常驻机构首次进境物品前应先向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备案手续;主管海关审核无误后,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常驻机构备案证》。《海关备案证》涉 及的内容如有变更,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到主管海关办理变更手续;
2、常驻机构(非居民旅客)填写进出境公用物品(自用物品)申请表,向主管海关递交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材料,海关受理;
3、准予许可的,海关在申请表中直接批注“准予进(出)境”字样;不予许可的,制发不予批准决定书,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 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常驻机构(非居民长期旅客)凭申请表、主管海关“准予进(出)境”的批注意见、相关单证到进出境地海关办理具体报关手续。
5、常驻机构(常驻人员)进境机动车辆,应当自海关放行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主管海关申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车辆进/出境领/销牌照通知 书》,办理机动车辆牌照申领手续。其中免税进境的机动车辆,常驻机构(常驻人员)还应当自取得《领/销牌照通知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持公安交通管理 部门颁发的《机动车辆行驶证》向主管海关申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车辆登记证》。
办理时限: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申请进境机动车辆的为5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不收费
受理部门:各海关监管部门、现场业务部门
办公地址:详见各海关办公地址
办公时间:详见各海关办公时间
联系电话:详见各海关联系电话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办法
海
关电邮使用帮助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公开目录导航>公开目录
索 引号: 00001415-4/2010-00647 发布机构: 海关总署
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办法 文号: 署令〔0〕9号
主 题词:
信息分类: 通关监管 命令 生成日期: 1989-11-0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办法
署令〔0〕9号
(1989年11月1日海关总署令第9号公布,自1989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必须通过设立海关的地点进境或者出境。
第三条 进出境旅客必须将所带的全部行李物品交海关查验。在交验前,应填写“旅客行李申报单”或海关规定的其他申报单证向海关申报;或按海关规定的申报方式如实向海关申报。
旅客经由实施“红绿通道”验放制度的海关进出境,应按照海关公布的选择“红绿通道”的规定,选择通道,办理行李物品进境或出境手续。
第四条 查验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的时间和场所,由海关指定。海关查验行李物品时,物品所有人应当到场并负责搬移物品,开拆和重封物品的包装。海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单独进行查验。海关对进出境行李物品加施的封志,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启或者损毁。
第五条 进出境旅客可以自行办理报关纳税手续,也可以委托他人办理报关纳税手续;接受委托办理报关纳税手续的代理人应当按照本办法对其委托人的各项规定办理海关手续,承担各项义务和责任。
第六条 旅客行李物品,应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超出自用合理数量范围的,不准进境或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经海关审核,按本办法附件《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分类表》(以下简称《分类表》)规定的范围验放。进出境物品的合理数量和准许各类旅客进出境物品的具体限值、限量及征免税规定,另行制定。
第七条 旅客携运《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所列的物品进出境,在海关检查以前主动报明的,分别予以没收或者责令退回,并可酌情处以罚款。藏匿不报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处罚。
旅客携运《中华人民共和国限制进出境物品表》所列物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别管制的物品进出境,海关按国家有关法规办理。第八条 旅客以分离运输方式运进行李物品,应当在进境时向海关申报。经海关核准后,自旅客进境之日起6个月内(含6个月,下同)运进。海关办理验放手续时,连同已经放行的行李物品合并计算。以分离运输方式运出的行李物品,应由物品所有人持有效的出境证
件在出境前办妥海关手续。
第九条 经海关核准暂时进出境的旅行自用物品,在旅客行李物品监管时限内,由旅客复带出境或进境。海关依照规定凭担保准予暂时免税放行的其他物品,应由旅客在规定期限内,办结进出境手续或将原物复带出境或进境。
第十条 进出境物品所有人声明放弃的物品和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逾期3个月(易腐及易失效的物品可提前处理,下同)未办理海关手续的物品,以及在海关监管区内逾期3个月无人认领的物品,均由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处理。第十一条 旅客携运属下列情形的物品,海关不予放行,予以退运或由旅客存入海关指定的仓库。物品所有人应当在3个月内办理退运、结案手续。逾期不办的,由海关依照本办法第十条 的规定处理。
(一)不属自用的;
(二)超出合理数量范围的;
(三)超出海关规定的物品品种、规格、限量、限值的;
(四)未办理海关手续的;
(五)未按章缴税的;
(六)根据规定不能放行的其他物品。
第十二条 旅客应在旅客行李物品监管时限内,依照本办法和根据本办法制定的其他管理规定,办结物品进出境的海关手续。
第十三条 海关依照本办法和根据本办法制定的其他管理规定免税放行的物品,自物品进境之日起2年内,出售、转让、出租或移作他用的,应向海关申请批准并按规定补税。按规定免税或征税进境的汽车,不得出售、转让、出租或移作他用。在汽车运进使用2年后,因特殊原因需要转让的,必须报经海关批准;其中免税运进的,应按规定补税。
第十四条 进境旅客携带“境外售券、境内提货”单据进境,应向海关申报,海关办理物品验放手续时,连同其随身携带的实物合并计入有关征免税限量。
第十五条 涉及特定地区、特定旅客和特定物品进出境的管理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授权有关海关依照本办法的原则制定,经海关总署批准后,予以公告实施。
第十六条 进出境旅客未按本办法或根据本办法制定的其他管理规定办理进出境物品的申请、报关、纳税以及其他有关手续的,有关物品不准进境或出境。对违反本办法并构成走私或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给予处罚。
第二章 短期旅客
第十七条 短期旅客携带进出境的行李物品应以旅行需用物品为限。
短期旅客中的居民和非居民中的中国籍人携带进境属于《分类表》第三、四、五类物品,海关按照规定的限值、限量予以征税或免税放行(注)。短期旅客中的其他非居民携带进境属于《分类表》第三、四、五类物品,海关按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办理。
经常进出境的边境居民,边境邮政、运输机构工作人员和边境运输工具服务人员,以及其他经常进出境的人员,携带进出境的物品,除另有规定者外,应以旅途必须应用的物品为限。未经海关批准,不准带进属于《分类表》第三、四、五类物品。
持特殊通行证件来往香港、澳门地区的短期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的管理规定,海关依据本办法另行制定的规定办理。
第三章 长期旅客
第十八条 长期旅客中的非居民进境后,在规定期限内报运进境其居留期间自用物品或安家物品,应事先向主管海关提出书面申请,海关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管部门签发的长期居留证件(或常驻户口登记证件)、其他批准文件和身份证件,办理审批验放手续。上述人员在办妥上述手续前进出境或在境内居留期间临时出、进境携带的物品,海关依照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 长期旅客中的居民进出境行李物品的管理规定,根据本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章 定居旅客
第二十条 获准进境定居的旅客在规定期限内报运进境安家物品,应事先向主管海关提出书面申请,并向海关交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管部门签发的定居证明或批准文件办理审批手续。经核准,其在境外拥有并使用过的数量合理的自用物品,准予免税进境;自用小汽车准予每户征税进境一辆。旅客持主管海关的书面通知,到物品进境地海关办理验放手续。
进境定居旅客自进境之日起,居留时间不满2年,再次出境定居的,其免税携运进境的安家物品应复运出境,或向海关补税。第二十一条 获准出境定居的旅客携运出境的安家物品,除国家禁止或限制出境的物品需按有关规定办理外,均可予以放行。
第五章 过境旅客
第二十二条 过境旅客未经海关批准,不得将物品留在境内。
第二十三条 进境后不离开海关监管下的交通工具或海关监管区直接出境的旅客,海关一般不对其行李物品进行查验,但必要时,海关可以查验。
第二十四条 过境旅客获准离开海关监管区,转换交通工具出境的,海关依照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办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的人员携运进出境的行李物品,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制定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的附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根据具体情况修订发布实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含义:
“非居民”指进境居留后仍回到境外其通常定居地者。
“居民”指出境居留后仍回到境内其通常定居地者。
“旅客”指进出境的居民或非居民。
“短期旅客”指获准进境或出境暂时居留不超过1年的旅客。
“长期旅客”指获准进境或出境连续居留时间在1年以上(含1年)的旅客。
“定居旅客”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部门签发的进境或出境定居证明或批准文件,移居境内或境外的旅客。
“过境旅客”指持有效过境签证,从境外某地,通过境内,前往境外另一地的旅客。
“行李物品”指旅客为其进出境旅行或者居留的需要而携运进出境的物品。
“自用”指旅客本人自用、馈赠亲友而非为出售或出租。
“合理数量”指海关根据旅客旅行目的和居留时间所规定的正常数量。
“旅客行李物品监管时限”指非居民本次进境之日始至最近一次出境之日止,或居民本次出境之日始至最近一次进境之日止的时间。“分离运输行李”指旅客在其进境后或出境前的规定期限内以托运方式运进或运出的本人行李物品。
“征免税”指征收或减免进出口关税(即进口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税)。
“担保”指以向海关缴纳保证金或提交保证函的方式,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其承诺的义务的法律行为。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1989年12月1日起实施。
原对外贸易部1958年9月29日(58)关行林字第985号命令发布的《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分类表(略)(注:1.中国籍旅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中国籍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2.本办法所附《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分类表》已被修订)
附件:
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分类表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6号邮编:100730电话:010-65194114
京ICP备05066252号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自用物品申请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 进出境自用物品
申请表
申请人:
海关机构代码:
JG41填表说明:
1.申请人姓名(中英文):按进出境有效证件填写。2.性别:按进出境有效证件填写。
3.国籍:按进出境有效证件填写(中国驻外使领馆馆员不填写国籍,填写原驻在国及驻在城市)。
4.出生年月:按进出境有效证件填写。
5.所在机构名称及海关代码:境内所在机构的规范中文全称及海关十位数代码。
6.住址:境内住址。
7.护照或通行证号码:进出境有效证件的号码。
8.居留证件号码:有效期一年期以上居留许可证号码或华侨、港澳同胞暂住证号码或台湾居民居留签注号码等。
9.身份证件号码: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工作证、外国人就业证、外国专家证等证件的号码(中国驻外使领馆馆员填写驻外使领馆人员身份证明号码)。
10.物品批文号:填写相关部门批准进出境禁限物品的批准文号,无禁限物品的免填。
11.联系电话:境内联系电话。以下内容按提货单填写
12.进/出境:进境、出境、其他(写明原因,如报废等)。13.进出境口岸:物品实际进出我国关境口岸海关的名称。
14.启运/运抵国(地区):启运国(地区)指进口货物直接运抵我国的起始发出的国家(地区);运抵国(地区)指出口货物离开我国关境直接运抵的国家。
无实际进出境的,本栏目填报中国。请按海关规定的《国别(地区)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起运/运抵国(地区)的中文名称。
15.装货/指运港:装货港指进口物品在运抵我国关境前的最后一个境外装运港;指运港指出口物品运往境外的最终目的港。无实际进出境的,本栏目填报“中国境内”。请按海关规定的《港口航线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港口中文名称。
16.运输方式:水路运输;铁路运输;汽车运输;航空运输;邮政运输; 其它运输(须注明具体方式)。
注:非邮政方式进出口的快递物品,按实际运输方式填报,如航空运输;进出境旅客随身携带的自用物品,应填报其它运输。
17.运输工具名称:水路运输填报船舶编号或船舶英文名称;铁路运输填报车厢编号或交接单号;汽车运输填报该跨境运输车辆的国内行驶车牌号;航空运输免予填报;邮政运输填报邮政包裹单号;其它运输填报具体运输方式名称。
18.航次(班)号:水路运输填报船舶的航次号;铁路运输填报进出境日期;汽车运输填报该跨境运输车辆的进出境日期(8位);航空运输免予填报;邮政运输填报进出境日期;其他各类运输方式免予填报。
19.提运单号:水路运输填报进出口提运单号,如有分提运单的,填报进出口提运单号+“*”+分提运单号;铁路运输填报运单号;汽车运输免予填报;航空运输填报总运单号+“_”(下划线)+分运单号,无分运单的填报总运单号;邮政运输填报邮运包裹单号;其他各类运输方式免予填报。
20.件数:按提货单或场站收据填写。
21.毛重(千克):按提货单或场站收据填写。计量单位为千克,不足1千克的填报为“1”。
22.备注:需向海关说明的其它情况。(中国驻外使领馆馆员在此栏填报离任回国证明书号、境外购车日期、发票号码)
23.申请人身份类别:选择以下一种身份填写。
常驻人员;非居民长期旅客;来华定居旅客;中国驻外使领馆馆员;其他人员。
24.进/出境日期:运输工具进/出境的日期,无实际进出境的填申报日期。25.包装种类:选择以下一种内包装填报。木箱;纸箱;桶装;散装;托盘;包; 其它。
26.体积:按提货单或场站收据填写,计量单位为立方米。
27.标箱数:标准集装箱数量(散货填报为“0”,1个20呎集装箱填报为“1”,1个40呎集装箱填报为“2”,以此类推)。
28.内包装件数:内包装箱(如纸板箱)件数。
29.受托方名称及海关代码(身份证件号码):委托代理公司申请的,填报代理公司名称及海关代码;委托他人申请的,填报受托人姓名和身份证件号码。以下内容按装箱清单、发票填写: 30.项号:物品序列号。
31.物品税号:按《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进口税税则归类表》归类填写。
32.物品名称:物品规范的中文商品名称。汽车申报为:车辆牌名(如捷达、佳美等)+排气量(以“CC”为单位)+车型(如越野车、小轿车等)+车驾号,旧车应在车辆牌名前加“旧”字,新车不加。
33.规格/型号:如普通电视机应申报荧幕尺寸,冰箱应申报容积数,汽车申报型号,如E320、750I等。
34.数量:按申请物品的实际数量填写。如电脑主机1台、CD片20片、家具5件。
35.单位:按法定计量单位填写。36.币制:按发票币制填写。37.总价:该项物品的总价。
38.申请人签名:由申请人本人按进出境有效证件签字样式签名。39.机构签章:申请人所在机构公章。40.申请日期:向海关呈交申请表的日期。41.附页数:附页总页数(无附页的填“0”)。
JG41 Instructions: 1.Applicant’s Name:(Chinese and/or English): The name as indicated on the valid certificate for entering or leaving China.2.Sex: The sex as indicated on the valid certificate for entering or leaving China.3.Nationality: The nationality as indicated on the valid certificate for entering or leaving China.4.Date of Birth: The date of birth as indicated on the valid certificate for entering or leaving China.5.Organization and Customs Code: Standard full Chines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in China and its 10-digit Customs code.6.Address: The address in China.7.Passport/Pass No.: The number of the valid certificate for entering or leaving China.8.Residence Permit No.: The number of the Residence Permit valid for over one year or the number of the Temporary Residence Permit for Overseas Chinese or Compatriots from Hong Kong and Macau or the registration number of residence for Taiwan residents.9.ID No.: The number of the ID of Resident Representative Office of Foreign(Regional)Enterprises, Employment Permit for Foreigners and Foreign Expert Certificate, etc..10.Permit No.of Article: Indicate the serial number of permit issued by competent authorities approving the importation/exportation of restricted and prohibited article(s).Leave this item blank if no such articles are involved.11.Telephone: Telephone number in China.Complet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with reference to the Bill of Lading.12.Entry/Exit: Indicate entry, exit and other.If “other” is selected, reasons such as “scrapped” shall be stated.13.Entry/Exit Port: The name of the Customs port within China’s Customs territory where the actual importation or exportation of relevant articles is effected 14.Departure/Destination Country/Region: Departure country/region refers to the original starting country/region from which the import
goods are directly consigned to China’s Customs Territory.Destination country/region refers to the country/region to which the export goods are directly consigned from China’s Customs territory.In case there is no actual importation or exportation, fill in “China” in this item.Give the corresponding name in Chinese for the departure/destination country/region in conformity with 《Country/Region Code》 prescribed by China Customs.15.Port of Loading/Delivery: The port of loading refers to the last overseas port where the import goods are loaded before their arrival in China’s Customs Territory.The port of delivery refers to the final foreign destination port to which the export goods are consigned.In case there is no actual importation or exportation, fill in “within China’s Customs territory” in this item.Give the corresponding name in Chinese for the port in conformity with “Port and Route Code” prescribed by China Customs.16.Means of Transport: Transport via water;rail;road;air mail;or other(to be specified).Note: For those inward or outward express parcels by non-mail, give the actual means of transport such as “air”.As for articles for official use carried by inward or outward passengers, indicate “other”.17.Carrie’s name: For water transport, give the number or English name of the vessel.For rail transport, give the carriage number or the transit receipt number.For road transport, give the license plate number of the
cross-border vehicle running in China.For air transport, no record is needed.For mail consignment, give the number of the mail parcel form.And, for “other”, give the specific means of transport.18.Voyage/Flight No.: For water transport, give the voyage number of the vessel.For rail transport, give the date of entry or exit of the territory.For road transport, give the numeric eight-digit date of entry or exit of the cross-border vehicle.For air transport, no record is needed.For mail consignment, give the date of entry or exit of the territory.No entry of this item is needed for various other means of transport.19.B/L No.: For water transport, give the B/L No..If there is a house B/L, give the import or export B/L No.plus “*” plus house B/L No..For rail transport, give the waybill No..For road transport, no entry is needed.For air transport, give “MAWB No.plus “__”(underline)plus HAWB No.”.Give MAWB No.if HAWB is not available.For mail consignment, give the number of the mail parcel form.No entry of this item is needed for various other means of transport.20.Number of pieces: Give the number of pieces as shown in the B/L or Dock/Station Receipt.21.Gross Weight(kg): Give the number of pieces as shown in the B/L or Dock/Station Receipt.The unit of measurement is kilogram.Indicate “1” for the weight less than one kilogram.22.Remarks: Other explanations necessary for the Customs.23.Status of Applicant: Select one of the following:
Resident personnel;long-term non-resident;permanent settler to China;member of Chinese diplomatic missions and others 24.Date of Entry/Exit: Give the date of entry or exit of the territory of the carrier.In case there is no actual entry or exit, give the date of declaration.25.Type of Package: Indicate one of the following packages: wooden case, carton, barrel, bulk, pallet, bag or other.26.Volume: Give the number of pieces as shown in the B/L or Dock Receipt.The unit of measurement is cubic metre.27.Number of TEU: The number of standard containers(“0” for bulk cargo;“1” for one twenty-foot container and “2” for one forty-foot container, and so on.)28.Number of Inside Package: The number of inside packing cases such as cartons.29.Name of the Party Entrusted and Customs Code(ID No.): The name and Customs code of the agency entrusted to make the declaration or the name and ID No.of the person entrusted to make the declaration.Complet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with reference to the packing list and invoice.30.Item No.: The Serial number of the article.31.Tariff Code: Complete this item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of Import Customs Tariff on Inward Passenger’s Luggage and Postal Items for Personal Use》.32.Descriptions: The standard Chinese commercial name of the article.Automobiles are required to be declared as “brand(e.g.Jetta, Camry etc.)+ exhaust capacity(measured by “cc”)+ type(e.g.cross country vehicle, sedan car, etc.)+ VIN.As for used automobiles, indicate “used” before the brand whereas for new ones, no indication is needed.33.Specifications/Model: For the common TV set, the screen size shall be declared, for the refrigerator, its capacity measured by litre, and for the automobile, its model such as “E320” or “750I” etc..34.Quantity: Declare the actual quantity of the article(s)being applied for.For example: “1 set” of computer mainframe, “20 discs” of CDs, “5 pieces” of furniture, etc..35.Unit: Give the quantity of uni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fficial measuring system.36.Currency: Complete the item in conformity with the currency applied in the invoice.37.Total Value: The total value of the article.38.Applicant’s Signature: Signed by the applicant in conformity with the signature as shown on the valid certificate for entering or leaving the territory.39.The official seal of the applicant’s organization.40.Date of Application: The date of submission of this form to the Customs.41.Page(s)Attached: The total pages of the attachment.If there is
no attachment, indicate “0”.
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递物品监管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递物品监管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规范海关对进出境邮递物品的监管,促进邮政业务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海关对进出境邮递物品、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等进行监管,适用本办法。
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对货物通过邮政渠道进出境监管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未作规定的事项,参照本办法进行监管。
第三条 进境邮递物品、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自进境起到办结海关手续止,出境邮递物品、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自向海关申报起到出境止,应当接受海关监管并存放于海关监管场所内。
未经海关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开拆、分拣、封发、运输、投递进出境邮递物品、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或者对进出境邮递物品、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进行其他处臵。
第四条 进境邮递物品的收件人、出境邮递物品的寄件人应当按照海关规定如实申报姓名、住址、身份证件种类及号码等身份信息以及所收寄物品的相关情况,并办理相关手续。除另有规定外,收寄件人可以委托邮政企业或者其他代理人办理海关手续。
收寄件人委托邮政企业或者其他代理人办理海关手续的,应当向邮政企业或者其他代理人提供所收寄物品和收寄人身份信息的真实情况;邮政企业或者其他接受收寄件人委托代为办理海关手续的代理人,应当对委托人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进行合理审查,遵守相关规定并承担责任。
第五条 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收件人、寄件人应当主动向海关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申报单》和有关单证,办理申报纳税等海关手续:
(一)超过海关规定数量、金额,但是仍在合理数量内的;
(二)需要提交许可证件或者证明的;
(三)按照海关总署规定应当申报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 进境邮递物品的收件人经海关同意,可以在申报前查看物品。
第七条 个人邮寄物品进境,海关依法征收进口税。
进境个人邮递物品在海关规定数量及金额内的,免征进口税。
进境个人邮递物品超过海关规定数量、金额,但仍在合理数量内的,由进境个人邮递物品的收寄件人在物品放行前按照规定缴纳进口税。
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规定中的“海关规定数量、金额”由海关总署另行制定并公布。第八条 同一收寄件人邮寄进出境的个人物品,经同一邮件总包邮递进出境的,应当合并计算其数量、价值。
第九条 进出境邮递物品的收寄件人和邮政企业,应当遵守国家关于货物、物品进出境及寄递的禁止性、限制性规定。
邮政企业应当依法对收寄的邮递物品进行验视,对国家禁止出境的物品应当拒绝收寄。邮政企业在已收寄的进出境邮递物品中发现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物品的,应当立即通知海关并协助调查、处理。
第十条 侵犯受法律和行政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的进出境邮递物品,由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及相关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 进出境邮递物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邮政企业应当交由海关依法处理:
(一)进境邮递物品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
(二)在海关规定期限内未办理海关手续或者无人认领,并且无法退回的;
(三)进出境邮递物品所有人声明放弃的;
(四)属于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情形的;
(五)其他应当交海关处理的。
第十二条 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进出境邮递物品办结海关手续前,收件人、寄件人依法申请退运的,经海关审核同意后,交邮政企业办理退运。第十三条 超出合理数量、规定金额的个人邮递物品应当按照货物相关规定办理手续。收寄件人选择退运的,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办理。
常驻机构公用物品、非居民长期旅客自用物品和外国驻中国使(领)馆及其人员公用和自用物品、音像制品及印刷品等,按照海关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十四条 邮递物品、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进境、出境、过境、转运、转关的,邮政企业应当采用电子数据、纸质单证等形式向海关如实申报。
第十五条 邮政企业开展进出境邮递物品、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运输、报关、监管场所经营等业务,应当符合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报关企业及监管场所经营企业等管理规定的要求。
第十六条 邮政企业办理进出境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等进境、出境、过境、转运、转关等手续以及进行装卸、开拆和封发等作业,应当在设有海关的地点进行,并接受海关监管和检查。
第十七条 进出境邮递物品应当接受海关查验。
海关查验进出境邮递物品时,邮政企业工作人员应当到场协助,负责物品的搬移、开拆和重新包(封)装,并作为见证人或者受委托的代理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递物品查验记录单》等有关法律文书上签章。海关认为必要时,也可以通知进出境邮递物品收寄件人到场协助查验,并由其负责物品的搬移、开拆和重新包(封)装。
进出境邮递物品收寄件人不在场的,海关应当在查验结束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查验告知单》放入被查验邮件内并施加海关封志。
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进出境邮递物品,未经海关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拆、破坏海关封志。
第十八条 进出境邮递物品经查验需要办理申报、纳税等海关手续的,海关应当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办理进出境邮递物品海关手续通知书》,交由邮政企业送达收寄件人。
进出境邮递物品经海关查验放行的,直接交邮政企业投递。
第十九条 国际邮件互换局、国际邮件交换站(以下统称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是海关监管场所。
邮政企业设立、变更、申请注销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等海关监管场所的,应当向海关总署提出申请。
第二十条 邮政企业应当在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直接对外封发、接收及交换邮件总包,并接受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所在地海关监管。
邮政企业不得在未设立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的地区直接对外封发、接收及交换邮件总包。自未设立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的地区邮递进出境的邮件应当由境内其他地区的国际邮件互换局办理邮递手续,国际邮件互换局所在地主管海关对有关进出境邮袋和邮件实施监管。
第二十一条 邮政企业承运进出境(含过境、转运、通运)邮件总包的,应当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件总包(邮袋)邮运路线及邮运方式备案表》,将进出境邮件总包(邮袋)在境内的邮运路线(以下简称邮路)及邮运方式向所在地主管海关备案,并按照海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邮政企业可以委托其他企业承运进出境(含过境、转运)邮件总包,但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申报、协助查验等义务。
因特殊原因,邮路或者邮运方式需要临时调整的,邮政企业应当事先报告所在地主管海关及调整后的相关海关,所在地海关及相关海关均同意后方可调整。调整原因消除后,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主管海关及相关海关,并继续按照原备案邮路及邮运方式邮递物品。
第二十二条 邮政企业应当按照向海关备案的邮路和邮运方式,将进出境邮件总包、国际邮袋和邮件集装箱完整、及时地运抵指定的监管场所,并确保封志完好无损。
第二十三条 进出境邮件总包在一个设关地点未办结全部海关手续,需转至另一设关地点继续办理的,应当办理海关转关监管手续。
办理进出境邮件总包转出手续的海关为转出地海关,办理进出境邮件总包转入手续的海关为转入地海关。
第二十四条 邮政企业办理转关手续时,应当向转出地海关提交电子、纸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件总包转关申报单》、进出境邮件总包路单、封发清单,转出地海关据以验核进出境邮件总包(邮袋)封志、数量及号码,并制作关封交邮政企业。
邮件总包运抵转入地海关监管场所后,邮政企业应当立即通知转入地海关并提交关封。转入地海关审核转关电子数据,验核关封、邮件总包(邮袋)封志、数量及号码,办理转关核销手续。
因邮政企业运力安排等原因导致海关无法正常核销转关的,邮政企业应当及时向转出地海关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件总包转关申报单修改申请表》,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五条 邮政企业办理邮件总包过境、转运手续,应当向进境地海关提交邮件总包路单。转运邮件总包进境、出境不在同一地点的,进境地海关验核后制作关封,出境地海关凭关封办理出境手续。
第二十六条 邮政企业开拆及封发进出境邮袋前,应当及时通知海关,并在海关监管下进行作业。
进境邮袋开拆前及出境邮袋封发前,邮政企业应当向海关提交相关邮递物品电子信息
第二十七条 邮政企业接收进出境邮递物品、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发生误卸、损毁等事故时,应当及时通知所在地主管海关,并办理相关补充或者变更申报手续。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中下列单证的标准样式及有关事项,由海关总署另行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申报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递物品查验记录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查验告知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办理进出境邮递物品海关手续通知书;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递物品退运申请书;
(六)邮政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国际邮件监管场所注册登记申请书;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件总包转关申报单;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件总包(邮袋)邮运路线及邮运方式备案表;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件总包转关申报单修改申请表;
(十)海关对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规定的数量、金额、进口税起征点。
第二十九条 进出境邮递物品有关单证应当自制发之日起留存18个月。依法由海关留存的,海关按照有关规定保存。
第三十条 进境邮递物品收件人、出境邮递物品寄件人、邮政企业违反本办法,构成走私行为、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或者其他违反海关法行为的,由海关依照《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及其它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进出境邮递物品,是指邮政企业通过邮政网络承揽、承运进出境的个人物品及其他物品,包括印刷品、小包、包裹等邮政普遍服务的邮件和邮政速递邮件。
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是指收件人(自然人)本人或者本人家庭自用、寄件人(自然人)馈赠亲友,且属于海关规定的个人物品数量、金额内的日常生活用物品。
收件人,是指进境邮递物品的境内收取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寄件人,是指出境邮递物品的境内交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邮递物品申报单证,是指由万国邮联、世界海关组织等确定用于进出境邮递物品的相关单证,以及中国海关要求的申报单证。
邮件路单,是指载有邮件总包号码、原寄局及寄达局、内含件数及重量、承载的运输工具等邮路信息的万国邮联规定单证。
进出境邮件总包,是指境内外国际邮件互换局每次向对方互换局封发的邮件集合,总包可以由一袋、若干袋或者不装袋的外走邮件组成,盛装容器可以为邮袋、集装箱等。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2年 月 日起施行。1958年对外贸易部海关总署发布的《海关对国际邮袋装卸转运监管办法》(„58‟关行字第570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旅客旅行自用物品的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旅客旅行
自用物品的管理规定
(1992年10月15日海关总署令第35号发布 自1992年10月15日起实施)
第一条 为了照顾旅客在旅途中的实际需要,为其进出境提供必要的便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办法》,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进出境旅客旅行自用物品”系指本次旅行途中海关准予旅客随身携带的暂时免税进境或者复带进境的在境内、外使用的自用物品。
第三条 进出境旅客旅行自用物品的范围:
(一)照像机、便携式收录音机、小型摄影机、手提式摄录机、手提式文字处理机;
(二)经海关审核批准的其它物品。
第四条 进境旅客(包括持有前往国家或地区签发的再入境签证的中国籍居民旅客)携带本规定第三条之物品,每种限一件。旅客应主动向海关申报,海关方可准予暂时免税放行。
第五条 海关准予暂时免税的本次进境物品,须由旅客在回程时复带出境。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在本次回程时复带出境的,应事先报请出境地海关办结有关手续。
第六条 中国籍居民、中国籍或外国籍非居民长期旅客携带本规定第三条之物品出境,如需复带进境,应在本次出境时,主动报请海关验核。复带进境时,海关验凭本次出境的有关单、证放行。
第七条 进出境旅客旅行自用物品的具体申报手续、适用单证及本规定未尽事项,按其它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 本规定不适用于当天或短期内多次往返的进出境旅客旅行自用物品。
第九条 进出境旅客违反本规定或者未将海关暂准免税放行物品复带出境的,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第十五条规定处理。
第十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五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