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 促进基层规范化建设】

时间:2019-05-12 16:0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 促进基层规范化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 促进基层规范化建设】》。

第一篇:【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 促进基层规范化建设】

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 促进基层规范化建设————勐腊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周俊忠

今年以来,勐腊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基层建设年”活动中,按照“网格监管是抓手、人员素质是关键、职能到位是目标”的总体思路,狠抓工商所科学化、规范化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工商所规范化达标”活动,在工商所监管方式、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有效地促进了规范化管理,从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制度建设、基础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党建工作、精神文明以及勤政廉政等九个方面进行了考核验收,在这次考核验收中城关分局96分、勐仑分局91分,形成了“人尽其责、职尽其效、管理规范、工作有序”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强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既是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一年来,勐腊县工商局根据州工商局基层规范化建设“六化五统一”标准,按照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四统一”要求,以硬件建设为基础,以软件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建设和干部教育培训为主要内容,结合全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在基层规范化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发

1展,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日益加强,工商所的工作也发生着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发挥基层工商所的职能作用,创建公平公正、和谐诚信的市场环境和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这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我局积极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将网格化监管作为“两费”停收、促进“四个转变”,提高市场监管水平的重要举措,有效地提高了监管效能及监管水平。

一、领导重视,启动迅速

为高度重视网格化监管工作的推行,及时成立了网格化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分管副局长兼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网格化监管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对网格化监管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及经济户口信息分类均作了详细的规定。我局又多次召开各层次的会议,传达学习省、州局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积极引导大家对网格化改革模式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并积极帮助基层监管人员熟悉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推进规范化建设,打造工商铁军

一年来,我局结合基层工作实际,以开展“工商所规范化达标”活动为总抓手,围绕“立足规范,夯实基础,改善

环境,提高效能,树立形象”的目标要求,全面加强工商所的建设和管理,有效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发展。

(一)明确目标责任,强化组织领导这个保障

按照州局部署,我局从实际出发,印发了工商所规范化达标实施方案,成立了工商所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从工商所设置、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巡查制的推行、信息化建设、政务公开、干部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就规范化管理作了具体部署,明确了县局统筹与工商所努力的方向,落实了分管领导、各科(室)和工商所的责任,为规范化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保证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目标能够真正实现,严格遵守并执行“阳关政府”四项制度,建立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县局将考核工作细化到所容所貌及干部的日常生活、执法活动中的一言一行,并将考核结果同科室和工商所负责人业绩考评和选拔任用挂钩,有效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完善制度建设,把握职责明晰这个前提

在工商所内部,我局按照“一人多能、一人多责、一人多岗”的原则,合理调整人员分工,各工商所分别设置了“三室一队”内部管理机构,明确划分工商所长、巡查组长、巡查员的任务及责任,理顺了职责权限,做到了机构设置科学化,职能运行程序化。同时,为了使工商所规范化建设达到

省局要求,我局根据各工商所自身条件、工作人员数量和管辖区域的不同,建立和完善了工商所的各类工作制度,设置了岗位公示栏、学习园地和工商所辖区示意图。各巡查组按照职能分工主要负责市场巡查、专项整治、受理和调解投诉、查办经济违法违章案件;内勤组主要负责注册登记、经济户口管理、台帐档案录入等内务管理工作。基层工商所结合各自辖区实际,在人员少、管理区域分散的条件下,内部做好职能分工,管理以块为主,分工负责、综合管理,实现内勤与外勤分离,登记注册职能与监管执法职能分离的动态监管机制。上述措施,不仅有效激发了基层执法干部的工作热情,也改善了服务环境,大大提升了工商所的执法形象。

(三)加强后勤保障,夯实硬件建设这个基础

为基层工商所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是保证工商所实现监管职能到位的基本条件。针对县局基础薄弱、经费紧张的现实,我局在人、财、物配置上优先考虑基层工商所,按照“全面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改善”的原则,挤出资金注重抓工商所环境建设和硬件投入,改善了工商所办公和生活环境。鼓励和引导干部职工不断绿化、美化环境,在楼道、会议室、办公室、院内张贴和悬挂或饱含哲理、或充满文化底蕴的字画、标语、展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文化氛围。

(四)强化教育培训,突出人员素质这个关键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实现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目标的关键。我局坚持“以人为本”,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不断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积极组织全员培训。县局党组认识到,州局组织开展的全员大培训活动为促进基层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必须切实抓住这一重要契机,推动勐腊基层工商工作跃上一个大台阶。为此,我局把培训的重点放在了基层工商所,优先对工商所人员进行培训。我局组织参训人员开展为期十天的网格化监管行动,以此解决一些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在实践中提高参训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

二是积极推行“两个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对基层廉政风险点和监管执法风险点防范管理这一新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将其纳入了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统一领导,组织科室所开展“两个风险点”查摆及防范管理工作,编制了《防范廉政监管风险》小册,带动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为促进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

总之,一年来我局通过开展工商所规范化达标活动,在州工商局的正确领导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局基层工作呈现出新的面貌和气象。高效务实、规范有序的工作状态正在勐腊县工商局逐步形成。我们坚信在州局的正确领导下,沿着规范化建设的科学发展之路,我们的各项工作都会取得更大进展。我们在为勐腊县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规范执法之路上,要给上级领导,地方党委、政府和勐腊县广大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答卷。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日

第二篇:对推行基层“网格化”监管模式的思考

对推行基层“网格化”监管模式的思考, ,对推行基层“网格化”监管模式的思考

基层工商工作面广量大,千头万绪。在当前“问责”体制逐步健全的形势下,如何实现有效监管,保证履职尽责,防范责任风险,是每一位基层工商干部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把过去实行的责任制向责任区延伸,体现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理念。所谓“网格化”监管,就是以基层工商分局为主体,根据管辖的经济区域和人员状况,把辖区内的市场主体以“网格化”的形式划分为若干责任区,把市场监管任务分解到责任区中,落实到经济片警(指从事责任区监管工作的工商干部)身上。笔者认为,推行基层“网格化”监管是工商部门坚持监管方法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

一、推行“网络化”监管要提高五点认识。

(一)是科学监管观的实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主体的大量增加,工商部门传统的条线式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管理任务的完成,主要表现在职能分割、责任不清、方法陈旧、效能低下,因此,推行以基层工商分局为主体的“网格化”监管模式目的是为了实现工作下沉、效能上升、责任落实、职能到位,是实践科学监管观的具体体现。

(二)是工作责任的落实。工作职能能否到位,工作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于工作责任是否落实。工商分局责任区监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责任落实问题,把基层工商分局对市场主体的综合监管责任通过“网格化”的形式落实到分局、落实到组、落实到人,做到分局长包分局,组长包责任区,干部包责任片。实现工商干部与市场主体之间有机对应,每一市场主体都有人管,每一工商干部都有事干,每一工作责任都有人担,从而有效防止出现监管盲点、职能缺位。

(三)是工商职能的整合。工商部门承担的监管职能较多,如何高效合理地履行好所有的监管职能是工商部门在不断探索的课题。传统的条线管理模式,所有监管职能是有人承担了,但是效能不高,综合效应不好。如某企业第一周接待了分管商标的工商干部指导其注册商标,第二周接待了分管合同的工商干部对企业的订单合同进行检查,第三周又接待了分管登记监管的工商干部对企业的注册资金到位情况进行检查,这种条线型的分割式检查,既增加了企业负担,又降低了工商监管服务效能,影响了工商形象。“网格化”监管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机制弊端,把工商的企业管理、个体管理、市场管理、商标管理、广告管理、合同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经济检查、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职能整合到责任区监管工作中,融合到每一个经济片警的日常巡查工作中。

(四)是监管手段的创新。“网格化”责任区监管并非简单地解决责任落实问题,更在于监管手段的创新,就是要应用好“经济户口”这一抓手,推进职能整合,促进职能到位,实现效能提升。具体要抓好“征信”、“造信”、“用信”三个环节,“征信”就是经济片警在日常巡查管理中要对责任区市场主体的所有信用信息征集起来,并及时录入经济户口业务软件中,为对市场主体实施公正的信用评价打下基础;“造信”就是指经济片警在日常巡查管理中要对市场主体的守信行为和失信行为分别作出行政激励、行政表扬或行政处罚、行政告诫的处理,在日常责任区监管中不断制造信用信息,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信用状况;“用信”就是指经济片警要善于应用信用信息对市场主体进行行政建议、行政指导,并实施信用分类管理,提高监管的精确率和有效度。

(五)是竞争机制的完善。传统的条线管理模式,由于各业务工作性质不同,强度难度不同,干部之间的工作实绩很难比较评价,也难以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更不利于轮岗交流。而“网格化”责任区监管的性质决定了经济片警的监管职能完全一致,加上通过科学划分责任区和配置监管力量,经济片警之间的监管负荷也基本相同,这有利于责任区与责任区之间、经济片警与经济片警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也有利于对责任区监管工作的公正考核和科学评价。

二、开展“网格化”监管要把握五个环节。

(一)建好责任区。所谓责任区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关工作责任得到全面落实的区域。工商分局监管责任区是工

商分局的相关工作责任得到全面落实的区域,建好责任区是抓好“网格化”监管工作的前提。一个工商分局如何划分责任区、划分几个责任区要根据本分局的区域情况、人员情况、市场主体情况等实际确定,按照我县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以依据这样的原则划分:

1、大小适中原则:每个责任区宜承担1000-1500户左右市场主体的监管任务;因此市场主体在3000户以下的中小型工商分局可分成二个责任区,3000户以上的可设3-4个责任区;

2、参照行政区划原则:农村以1个乡镇、县城以3-5个街道为一个责任区;

3、区域平衡原则:同一工商分局下的责任区之间工作量要尽量接近。在建立责任区过程中还要做好“三定”,即片区定格、户口定位、信用定级,片区定格是指对责任片区要进一步进行网格细化,农村分局可以按照责任区—乡镇--村**进行网格化,县城分局可以按照责任区—街道—社区—路段四级进行网格化;户口定位就是所有经济户口都要按照责任区网格化的要求进行经济户口建档,把每一户户口都精确地定位在每一个网格内;信用定级就是责任区内的所有经济户口都要按照信用分类监管的要求确定出当前的信用等级。

(二)配好责任人。科学合理地为每一个责任区配好经济片警是抓好“网格化”监管的关键。配好责任人重点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力量对称原则,按照每个经济片警可承担300-500家市场主体的监管任务要求,每个责任区的人员配备与责任区的监管任务应该对称;二是素质综合原则,每个责任区内的经济片警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年龄结构、个人性格等方面尽量做到综合互补;三是依法管理原则,责任区既是一个工作的责任区域单位,又是一个执法管理的组织单位,在人员配备上要充分考虑执法管理的合法性,如日常执法必须在2人以上,加上考虑到处理其他事务或休息等因素,因此每个责任区应配备3-5个经济片警;四是有利于竞争原则,人员配备还要考虑到责任区之间力量相当或每个经济片警的监管负荷相当原则,以有利于组与组之间、人与人之间、工作与工作之间的良性竞争。

(三)落实责任制。全面准确地落实工作责任制是抓好“网格化”监管的基础,要按照责任区监管的要求把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组、每一人、每一天的日常监管工作中。具体要建立落实四项机制,一是建立落实责任区监管职能定位机制,就是明确责任区经济片警应该干什么,原则上经济片警要承担对责任区内各类市场主体的日常检查、户口管理、服务指导、信息采集、信用提示、消费维权、食品安全管理等工商管理职能;二是建立落实责任区监管工作程序机制,就是明确责任区监管该怎么管;三建立落实责任区监管目标任务机制,就是要明确责任区监管该做得怎么样;四是建立落实责任区监管协调运转机制,就是要明确责任区之间该怎样有分有合、高效协调地运转。

(四)搭好责任台。搭好责任台是指依托信息化手段,搭建一个责任区监管的网上工作平台,这是推进“网格化”监管的有效载体。首先,这个平台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功能齐全,要包括能履行责任区监管的所有功能;二是操作简单,以数字地图、图形指示等形式方便经济片警直观操作;三是与经济户口业务系统互连,使责任区监管平台中的信息与经济户口业务系统中的信息共连共享,使平台成为经济户口业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该平台要有三大功能:一是查询功能,以方便经济片警能及时查到日常管理中需要的所有经济户口信息;二是录入功能,使经济片警能通过该平台录入相关的信用信息;三是提示功能,平台能自动提升责任区内经济户口的信用情况。最后,该平台要包括三大内容,一是经济户口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个体户、市场、注册商标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案件发生及处罚情况;消费者投诉及处理情况;展销会、经纪人、广告发布登记情况;格式合同、拍卖活动、商标印制企业备案情况;放心店分布及备案情况等。二是经济户口信用情况:包括经济户口的信用等级及分布情况;各类相关的信用关注、限制、协助提示情况;三是工作预警提示:包括工作指导提示,如某企业内存信息已达到了申报著名商标的标准,平台提示进行行政指导;行政告诫提示,如某企业存在轻微违法,平台提示进行书面行政告诫;行政处罚提示,如某企业出资逾期不到位,平台提示进行虚假出资调查;工作不到位警示,如某区域的无照率超过5%,平台提示要加强无照监管等。

(五)算好责任账。算好责任账就是要建立科学的责任区监管绩效评价体系,这是推进“网格化”监管的保障。责任区监管的最大好处就是责任区之间、经济片警之间职能相同,责任相当,工作的好坏可比性强,有利于考核,有利于奖惩。因此,在实施责任区监管中更要注重对责任区监管工作的绩效评价,要对每一项职能工作都记好分、算好账,真正建立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良性考评机制。

三、实施“网格化”监管要抓好五个转变。

(一)监管能力从单面手向多面手转变。条线管理体制下的干部业务能力往往局限于分管的条线,对其它条线的工商工作往往是不精通、不熟悉,推行“网格化”监管对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干部必须熟悉和掌握责任区管理

涉及的所有工商工作业务。因此,要加强对干部的综合培训,提升干部的综合监管能力,使责任区经济片警从工商业务的单面手向工商监管的多面手转变。

(二)监管方式从线型监管向块状监管转变。工商部门成立以来大多遵循着线型监管的模式,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线型监管模式的弊端已越来越明显,监管职能分割、监管力量分散、工作效能不高、管理力度有限。推行“网格化”监管就是要把传统的线型监管模式向以责任区为主体的块状监管模式转变,变单职能监管为多职能综合监管,变一人管一事为多人管多事,变一事一管为多事一管,变人人管全部为一人管一片,从而提高监管效率、加大监管力度、延伸监管触角。

(三)监管指向从责任制向责任区转变。多年来,工商工作始终是围绕责任制展开的,责任制是指挥棒,责任制指到哪,工商干部干到哪,但责任制式的指挥考核,有时会影响甚至扭曲正常的监管工作,出现许多突击式、应付式甚至是放水养鱼式的畸形管理模式。推行“网格化”监管就是要把所有工作责任制融入到责任区监管工作中,在推进责任区日常监管工作中自觉地完成责任制任务,做好了责任区监管工作就是抓好了责任制任务的落实,因此工商监管工作指向要从围绕责任制向围绕责任区转变。

(四)监管效能从突击监管向长效监管转变。原有的按照条线确定、文件规定的一些专项整治、突击整治往往是“运动式”的,一年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专项整治,这个条线整治还没抓好,又要去抓那个条线的整治,往往是抓了这了整治,放了那个整治,整治一阵风过后,后续监管不跟上,违法违章行为反弹,管理效果不好。推行“网格化”监管,就是要改变和减少原有的突击式监管,让工商管理的各项管理职能成为责任区经济片警每天的日常工作,实现工商监管从突击监管向长效监管转变,提高监管效能,巩固监管成果。

(五)监管格局从单兵作战向合成监管转变。多年来,工商系统上下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工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得到他人的支持配合很少,平时的监管工作往往是单兵作战。在推行“网格化”监管工作中要着力改变这种单兵作战局面,要善于借助政府的、部门的、群众的力量为我所用,实现合成监管,提高监管工作合力。对责任区管理工作在经济片警“专管”的基础上,一要主动向各级地方政府汇报,引起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争取把责任区管理工作列入基层地方政府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实现政府“助管”;二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与相关部门联动加强对责任区内的市场主体的联合管理,如可与公安部门联合在大型社区和中心村建立工商警务联合工作站,做到监管互助、力量互补,实现部门“联管”;三要积极与社区进行信息互通,每个社区和村聘请一名兼职协管员,并建立网上互动工作平台,通过该平台,兼职协管员和群众随时可以把在责任区内发现的违法违章行为向工商部门反映,并对工商的责任区监管工作进行监督,工商部门对群众通过平台反映的问题立即采取相关管理措施,还可随时把在责任区监管中掌握的信用信息通报给广大群众,搭起工商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实现群众“协管”。

“网格化”监管这一监管新模式,需要以一种探索的精神、坚强的决心和有力的措施来推进,并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才能真正提高监管水平和效能,促进履职尽责,实现基层工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中国工商论坛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创新

第三篇:以教育引导为先 推行网格化监管

以教育引导为先推行网格化监管

全市工商系统打击无照经营集中整治行动取得扎实成效

按照全省工商系统‚惩黑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10月26日至11月30日,洛阳市工商局以网格化监管为基础,以教育引导为手段,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查处取缔无照经营集中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无照经营户383户。引导办照147户,查处取缔无照经营116户,立案32起。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一、领导高度重视,行动部署周密

洛阳市工商局党组高度重视此项行动。10月26日省局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市局党组迅速召集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专题研究。要求全市工商系统将此次专项行动与贯彻落实全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相结合,将查处取缔无照经营与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相结合,将‚惩黑行动‛与搞好‚五个工商‛建设相结合,站位新高度、拓展新视角、树立新姿态,交出新成绩。市局监管科按照市局党组要求,迅速以内部明电形式转发了省局《关于在全省工商系统组织开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惩黑行动‛的通知》,并召开了全市工商系统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惩黑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对集中整治行动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全市工商系统按照省局周春艳局长关于‚惩黑行动‛的批示要求,以教育引导为前提,以网格化监管为基础,完善辖区监管责任制,全面做好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工作。

为保证集中整治高效运行,洛阳市工商局成立了以党组成员、副局长贾玉民为组长,注册科、监管科、消保科、法制科、经检支队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惩黑行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惩黑行动‛中的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行动安排和督察督办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集中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检查方式、检查内容和通报形式,确保此次行动取得扎实成效。

系统各单位也以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联席会议制度为依托,成立了各县(市)、区‚惩黑行动‛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偃师市工商局以偃师市政府名义,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打击取缔无照经营‚惩黑行动‛工作会议。全市12个乡镇和30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主管领导、各乡镇派出所所长、工商所所长、城中村和城郊村负责人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偃师市副市长石小琳对此次行动进行了动员和部署。会议成立了偃师市‚惩黑行动‛领导小组、下发了《偃师市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惩黑行动’实施方案》。省局监管处副处长何燕平、市局副处级调研员姚宏兴、监管科科长李在印对该市的专项行动进行了指导。

二、教育引导为先,坚持“疏”、“堵”结合为将集中整治活动落到实处,洛阳市工商局念好‚疏堵‛二字诀,着力破解无照经营监管难题。‚疏‛则重在‚疏导‛,以新版‚营业执照‛换发和新《个体工商户条例》施行为契机,加大对悬照经营的宣传和无证无照危害的教育,鼓励符合条件的无照户抓紧时间办理执照。对于不了解法律规定的无照经营户,以教育引导为主,帮助其办理证照;对于条件限制无法办理证照的经营户,引导其转让店面或改变经营范围;对于生活所迫无力办理证照的经营户,帮助协调关系、分阶段实施,尽可能在缓解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终止非法经营行为。‚堵‛则重在‚治理‛,集中力量实行重点突破。对于明知故犯的无照经营户和拒不办照、暴力抗法的无照经营户,给予严厉打击,直至强行取缔。截止目前,全市工商系统共排查无照经营户383户,其中食品经营户45户、餐饮业经营户89户、农资经营户12户、修理业经营户10户、其它类型经营户227户。

三、推行“网格化监管”,完善辖区监管责任制

今年以来,洛阳市工商局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执法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市场网格化监管新模式,促使运动型、突击性执法向常态

化、长效化监管转变,为保证集中整治行动取得良好效果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对涉及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安全生产、公共娱乐场所、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领域进行了重点巡查监管。系统各单位对辖区进行划片定人,对片区管理员辖区内的各类经济户口进行了认领,并对市场主体进行了分类,依据监管的重点行业和重要商品设定了市场巡查频率。二是按照分包‚谁监管,谁负责‛、‚谁巡查,谁记录‛的原则,实行责任倒查,使监管任务落实到每一名负责同志,全面清查无证无照,做到不留死角,彻底摸底排查,坚决清理取缔。为保证此次行动规范化、科学化,各单位‚惩黑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还专门对巡查情况进行了整理,建立台账,分类标记存放,逐步尝试建立‚网格化监管‛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督察暗访,确保取得实效

为确保次惩黑行动取得扎实成绩,市局成立了‚老干部督察组‛和‚专项检查组‛对系统各单位开展惩黑行动的进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明察暗访,对在行动中弄虚作假、推诿应付等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的,依法依纪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偃师市政府牵头成立了6个督查组,每周都对各乡镇、各职能部门开展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进行进行督查。孟津县工商局‚惩黑行动‛领导小组对各工商所开展‚惩黑行动‛中组织领导是否到位,执法检查是否落实,查处工作措施是否得力,执法成果是否明显,巡查记录是否规范等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确保工作落实。

第四篇:山东省局在全市推行网格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监管模式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关于推行网格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监管模式指导意见》,针对餐饮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和医疗器械(四品一械)的生产、流通、使用不同环节,分别实施以专业化、网格化的差异性监管模式。

推行专业化与网格化相结合的监管模式,是一项在全系统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它以强化监管责任落实为手段,以合理配置监管资源为基础,以提高监管效能为目 的,是新形势下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需要,是完善食品药品监管机制、更好地履行各项监管职能的需要,是实施科学监管、提高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和水平的需 要。

网格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监管模式:一是建立起多级网格。各县(市)区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划网、网内履职、层层落实”的工作方针,以及“边界 明确、工作量相对均衡、相邻网格间便于协作配合”的原则,根据本辖区特点、监管力量和监管对象的分布,将本辖区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网格。二是组建专业化队 伍。在现有监管体制和事权划分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整合力量、分级负责”的思路,加强对市和县区现有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生产环节监管队伍的 整合、培训、管理、调用,发挥整体优势,形成相对固定的专业监管队伍,组织开展专业化监管。三是完善五项制度。即:监管责任制度---自上而下逐级明确责 任,做到责任到人;日常监管制度---明确专业化与网格化监管的具体内容、要求等,大力推行标准化执法、精细化监管;案件查办制度---推行一体化执法,加强风险防控工作;评价考核制度---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和办法,严格考核奖惩;责任追究制度---制定责任追究办法,严肃追究 失职、渎职等行为。

第五篇:网格化经典模式比较

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始于 2004 年北京东城区网格化管理的探索。在此基础之上,从 2005 年至 2007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连续确立了三批试点城区。到目前为止,建设部先后遴选了上海长宁区、卢湾区、普陀区、南京鼓楼区、武汉江汉区、重庆高新区、天津河西区、西宁市城西区,以及深圳特区、江苏省杭州市和扬州市、浙江省舟山市、湖北宜昌市、河南郑州市、云南昆明市、贵州省毕节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 51 个城区进行试点,已经有 33 个试点通过验收。试点工作的陆续展开,为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最具特点和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有北京东城区模式、上海华阳模式、湖北宜昌模式和浙江舟山四种模式。

一、北京东城模式

(一)基本情况

2004 年,在国家建设部“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的积极引导之下,北京市东城 区以《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为课题成立了创新城市管理模式 课题组,由区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并组织大量专家学者对此反复进行了调研和 探讨。在此基础上,北京东城区依托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信息技术,并结合东城 区的实际提出了“精细化、网格化、信息化、人性化”的城市管理理念。按照这 一构想,北京东城区开始进行网格化管理试点。北京东城区是由原东城区和崇文 区合并形成的新首都功能核心区,面积 41.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86.5 万人,流动人口 26.5 万人,管辖 17 个街道办事处、205 个社区。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北京东城区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目前,北京市东城区已成功运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管理水平与效率大幅提高,该模式已在市内其他 7 个城区试运行。

(二)具体做法

第一,科学划分网格。东城区运用“万米单元网格化”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成果,以每万平方米作为基准设置网格单元,以“责任制”为依托,按照完整、便利、均衡和差异性的原则,并综合考虑“人、地、物、情、事、组织”等因素,将全区 17 个街道、205 个社区被划分为 589 个社会管理网格,每一社区划分 2~5个网格。建立了网格化框架体系的“四个层级”,即区级、街道、社区和网格,也可称为网纲、网目、网结和网格。

第二,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是网格化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旨在将孤立、零散、无序的信息整合为有序、系统、可以共享的信息,从而使得在一个较大区域内实现精细化管理与提供全方位服务成为可能。东城区通过整合信息资源,推出了我国第一个覆盖大部分城区范围的“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及应用系统”。信息平台拥有 9 大类、64 小类、170 项信息、2043 项指标,并在 21个行政执法部门,6 个政府职能部门和 10 个街道的保洁队、绿化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第三,“双轴化”管理模式。东城区通过整合多个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在区一级创建了监管分离而又协调一致的“双轴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变了职能部门集监管于一体的现状。监督轴即新成立的城市管理监督评价中心,下设 3个中队、10 个分队,招聘了 400 多名监督员(平均每个监督员需要巡查 12 个网格单元),主要负责甄别立案、及时报告及评价反馈;指挥轴即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将按照部件或事件的责任归属派遣任务、督察及协调指挥,并规定处置时间。两者在空间安排和人员配置上截然分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在街道和社区设立分中心及工作站。

第四,建立闭环式工作流程。东城区配备 350 名网格监督员,通过“城管通”以及相应的无线传输、集成系统,实现对其管辖的网格单元全时段的动态监控。与一般手机不同,“城管通”集手机、无线网络和 GPS 全球定位系统等多项技术于一体,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将现场情况及地理位置定位等综合信息以照片或语音的形式发送到监督中心(除此以外,监督中心还可以通过特服电话或者网站来获取信息)。监督中心接收到相关信息后,进行甄别立案,并转批至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根据问题归属派遣相关部门及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指挥中心通过呼叫中心指派监督员现场核查、结案,并将处理结果上报监督中心作为评价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

第五,建立主、客观相结合的监督评价体系。东城区针对区、街道、社区和网格四级责任主体建立了主客观相结合,以客观为主的监督评价体系,客观评价也可称之为内评价,主要依赖于信息平台针对整个问题处理流程自动生成的记录数据,减少了人为的随意性;主观评价则可称之为外评价,即通过定期征求社区居民及相关主体意见等方式获取的反馈信息,以补充客观指标无法反应的情况和信息,从而进一步加强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三)主要特点

第一,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东城区在维护首都安全稳定中承担着十分重要 的责任。因此,东城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在发展初期,对于综治维稳的考虑比较多 一些。此外,东城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出现是作为“数字化城市”技术平台在制 度上的配套设施,而后才逐渐演变为一种治理方式被纳入到体制改革的轨道上来。由于其在社会控制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制度潜力,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逐渐为政府所推动和完善,最终其应用范围几乎扩展到党建、治安、社保、卫生、工会等所有的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领域。

第二,对于技术以及硬件建设的要求比较高。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是关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北京东城区模式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强大的信息通信技术平台。东城区网格化信息控制平台的搭建依托其完善的、全 方位的管理监管系统,集高速网络、计算机、大型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 通信设备于一体,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编码技术和立面视频定位系统。

第三,投入成本比较大。北京东城模式无论是前期建设还是后期维护都需要 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因此,其某些经验也比较局限于人口集中的省级或 省级以上大城市,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小城市可能难以适用。

第四,比较侧重于静态的“部件”管理。北京东城模式是“部件”管理精细 化的代表,东城区将所有部件分为 6 大类、56 种、168339 个,小到井盖、路灯、邮筒、垃圾箱,大到电话亭、公厕、停车场,全部拥有特定的编码,只要输入编码就可以在信息平台的大屏幕上显示出部件的名称、数量、位置、所属社区及管理部门。一旦发生诸如下水道堵塞、井盖缺失、水管爆裂等突发状况,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精确定位和快速处理。

二、上海长宁模式

(一)基本情况

从 2005 年底开始,上海率先在长宁区的华阳街道(社区)和卢湾区的五里桥街道(社区)开展试点工作,在原有的“二三四级”管理基础之上,将网格单元定位在街道层面上。长宁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部,总面积37.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万余人。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的“凝聚力工程”就起源于长宁区的华阳社区。历经近20年的积极探索,“凝聚力工程”取得了丰富经验,并在整个上海市推广,成为长宁区的标志性工程。长期以来,长宁区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大力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凝聚了人心,巩固和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为长宁区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长宁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最大的特色是依靠社区党建来推进社区网格化,其总体思路是在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体制中做到优化第三级和创新做实第四级。具体来说,优化第三级,即加强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拓展党参与基层社区的实践空间,构建区域性大党建格局;创新做实第四级,即 不断探索完善治理结构,使行政力量、政党力量、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等各种资 源力量在“网格”这个新的载体和平台上形成有效的整合。

(二)具体做法

第一,社区管理网格化。相较而言,长宁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比较强调“布 网”,而非“划格”,相对来说“网格化管理”的特征不是十分明显。

第二,社区建设实体化。完善《街道居民委员会居民自治章程》,制定《街道居委会行政性事务剥离项目及分步实施一览表》,明确居委会作为社区自治组织的性质和功能。建立社工工作站,将居委会承接的行政职能逐步向社工站转移,政府通过向社工站购买服务的方式投入资金、提供支持,推动社区服务市场化;完善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产生社区治理委员会,落实重大事项的民主讨论和决策机制,并对其他各类主体实行民主监督;扶持民间组织和群众团体的发展,鼓励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通过社工加义工的形式,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帮困助贫,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社区治理结构。

第三,社区党建社会化。将街道党工委改建为社区党工委,以此作为社区网 格化管理的核心领导力量。社区党建全覆盖包括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和制度覆 盖三个方面,重视党建工作载体的建设,既通过党建载体来提供服务,也通过党 建载体来增强党组织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的影响;网格化管理加强了社区(街道)党工委与行政组织党委(包括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党组织和办事处机关事业单 位党组织)、居民区党委(包括居民区党支部、社工站党支部和群众团体党支部)以及社会综合党委(包括“两新”组织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和流动党员党支 部)的联系;完善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代表大会,凸显党组织和党员的主导性作用; 选举产生社区党建委员会,形成制度化的联系机制,充分整合网格内各类党建资 源,构建区域性社区党建新格局。

(三)主要特点

第一,依靠社区党建来推进网格化。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是上海华阳网格化 管理模式最大的特色,社区党工委在居委会辖区设置的基层党支部是社区网格化 发展的领导核心和决策机构。华阳社区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核心作用,将各 级党委、组织部门和社区党组织划分至基本的网格单元,充实网格服务团队的力 量,使网格党小组成为主要领导力量和组织保障。

第二,重构新型社区治理结构。相较北京东城区模式而言,上海华阳模式更 加注重在推行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培育社区自治力量,以及推动社区服务的市场 化。通过社工加义工的方式承接社区居委会的行政职能,努力使居委会回归自治 本质,从而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第三,将社区部件管理与事件管理有机结合。尽管北京东城区的网格化管理 模式在管理精细化和高效率方面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但更多的是侧重于静态的“部件”管理。上海华阳社区在吸取北京东城区部件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城市“部件”管理与“事件”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四,更加注重建章立制。在效仿北京东城区基本做法的情况下,华阳社区 网格化管理更加注重对制度规范和各项措施细则的建立。华阳社区针对网格化管 理专门制定了操作手册、管理标准、岗位职责等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实 施细则、处理流程、时间限定,以及工作人员的权限职责等等。

三、湖北宜昌模式

(一)基本情况

湖北省宜昌市位于三峡工程所在地,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 合试点城市,宜昌模式的整体思路是在城市社区先行试点,逐步向县城重点镇拓 展,最终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城乡区域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宜昌网格化管理 体系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一本三化”,“一本”即坚持“以人为本”,“三化” 即坚持“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和“全程化服务”。这一模式运行仅仅三年多就在全国形成重大影响,充分证明了社区网格化管理重在民意,而非创意,重在实效,而非形式,其重要的实践价值和鲜活经验,对其他试点城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具体做法

第一,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宜昌将城区 121 个社区划分为 1110 个网格,并为每个网格配备了一名网格管理员。每个网格管理员平均负责 250 户左右,大约 300~500 人的服务与管理,需要履行信息采集、综合治理、劳动保障、民政服务、计划生育、城市管理、食品安全七大职责。

第二,通过公开考试选聘社区网格管理员。宜昌按照公开、公平、自愿、择 优的原则,通过社会公开招录网格管理员,组成了一个由 1000 多名网格管理员组成的社区工作队伍。此外,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和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通过财政支付的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实现社区服务的有效传递。此外,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了《宜昌市城区社区网格管理员招录培训方案》,从考试录用、人员配置、工作职责、纪律要求、工资薪酬、交流培训、考核奖惩、社会保障、解约续约等各方面对社区网格管理员及其工作进行规范。

第三,建立组织系统。通过精简机构、资源整合,在街道层面成立便民服务、综治信访维稳和网格管理“三个中心”,并在社区层面建立相应“三个站”,并同 时拥有社区专职工作者、1110 个网格管理员和 10.8 万社区志愿者“三支队伍”。搭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网的“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将电子政府专网延伸至基层社区,形成每个社区网格上连职能部门,下接“三支队伍”,力量层层倍增的服务管理新格局。

第四,按照“走进矛盾、扁平操作、联动化解、限时办结、反馈评价、监督考核”的方针,以社会调节为主导创新矛盾联动化解机制。为每个网格配备 1~2名义务调解员,与网格管理员和社区工作者一起构成基层矛盾调处队伍,以非政府身份从源头上及时排查纠纷,能及时化解的矛盾就地解决,网格无法解决的问题依次上报,启动相应的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以及重大社会矛盾集中调处的综合、联动调解机制。此外,建立专业调解人才库,进一步规范聘任条件、报酬计算以及评价标准,为各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解提供人才储备和便利条件。

第五,以网格化管理为契机,不断辐射至社区管理服务的其他领域,包括创新法务网格工作机制,开展基层法务工作者进社区活动,根据居民的实际需要提供援助性服务;治安防控网格化,组建义务巡逻队,消除社区治安死角。将网格作为一种新的地缘结构,在网格平台内推行邻里守望、门栋关照、楼道互助、单元联防,以及建立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等等;将特殊人群作为网格化管理的重点服务对象,既包括流动人口、特困家庭、孤残人群、流浪乞讨人员在内的重点人群,又包括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和神 病人在内的特殊人群,以网格为基本单位为其提供物质上的救助、精神上的关爱 以及心理上的疏导。

(三)主要特点

第一,宜昌模式最大的亮点在于其人性化的服务。宜昌在推行社区网格化管 理的过程中切实做到了行政资源向社区下沉,公共服务深入基层群众。宜昌模式 着眼于许多社区管理的空白地带和薄弱环节,并通过千名网格管理员的零距离服 务来倒逼政府和基层干部围着群众转、围着问题转。

第二,公开选聘网格管理员。作为一种机制创新,宜昌通过公开招聘、择优 录取的形式确保了网格管理员队伍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素质。网格管理员采用政府 雇员制,只需按照合同履行责任和义务即可,基层政府相关部门则主要承担培训、监督、考核等责任。由于没有任何行政职务或者其他身份,网格管理员可以全心 全意的投入本职工作。目前,这些网格管理员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为“宜昌格格”,而这一做法也成为全国其他“一格一员”式网格化管理社区仿效的榜样。

第三,辐射性强。宜昌模式以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契机,不断延伸至社区 管理服务的其他方面,诸如将网格化管理运用于公安、人社管理、信访工作、食 品监管、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社会调查等方方面面,注重各职能部门与网格管理员 和社区志愿者的对接,形成管理服务领域全覆盖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格局。

四、浙江舟山模式

(一)基本情况

浙江省舟山市是一个地级市,其实践模式经历了从渔农村社区逐步向城市社 区拓展,从以乡镇街道为主到所有职能局办全面对接的过程。2007 年下半年开始,舟山市普陀区率先在桃花镇、勾山街道等地进行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改革试点,并在试点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于 2008 年 8 月在舟山全市进行推广。目前,“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已经成为舟山基层社会管理的新平台,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新载体以及化解基层矛盾的总抓手,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普遍关注和反响。

(二)具体做法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规章制度。作为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体制创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有效运行离不开领导与组织保障。如果将网格看 作是第一层级,那么舟山在网格之上还建立了4 个层级,依次为社区(居委会或村)级、街镇级、区县级和市级,从而构成了由五个层级构成的管理服务系统。“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在最高层级,即市级,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或市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统领五个专项组,分别为综治平安组,由市委政法委负责;团队管理组,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城区工作组,由市民政局负责;渔农村工作组,由市渔农办负责,技术保障组,由市信息中心负责。除此之外,舟山还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来确保“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包括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工作例会制度、相关人员岗位职责及培训制度等等。

第二,合理划分网格,明确管辖范围。网格按照有利于将管理和服务职能覆 盖到社区、延伸到网格,以及有利于组团成员包干负责、上门调查和面对面服务 为原则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舟山市结合各地区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 众生活习惯等实际情况,将全市划分成 2428 个网格,网格范围大小不搞一刀切,渔农村一般以 100~150 户组成一个网格,城市社区则适当扩大。与此同时,舟山市还出台了《“两代表一委员”融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工作意见》,要求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与网格对接,进一步畅通体制内民意表达 的渠道。舟山号召“两代表一委员”融入网格,倾听民声,并将网格内人民群众 的要求和意愿直接向各级党委政府反映。

第三,打造服务团队,完善联系服务方式。网格仅仅是组织载体,网格服务 团队才是为网格内居民提供全方位管理与服务的第一责任主体,承担着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化解民忧的责任。舟山市为每个网格配备了一支由 6~8 人组成的管理服务团队,原则上由 1~2 名乡镇(街道)机关干部、1~2 名社区干部、1 名医护人员、1 名教师和 1 名民警组成。此外,还注重吸收老党员、老干部及社区骨干力量加入,力求通过团队成员能力素质的复合化来满足群众需求的多元化。为全面掌握网格内居民的各种信息资料,网格团队与格内所有群众(户)一一联系对应,每年至少要进行 4 次走访,并对入户走访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妥善具体的安排。除此以外,团队成员还通过多种方电话联系、蹲点调查、短信互动等,实现了民意表达经常化、全覆盖。除了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网格服务团队还要根据不同网格内居民的不同需求提供菜单式、个性化服务,特别是要把那些居民最需要、最关心的问题作为联系服务的重中之重。式开展经常性的联系服务活动,如发放联系卡、第四,开展信息导录,建立网格库源。舟山市成立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 服务”工作信息服务中心,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发了一个动态化、全覆盖的 信息管理系统,扎实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基础。信息服务中心主要 负责整合全市电子政务网络资源,并在已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新的数据 导录内容,建立起集服务对象的基础信息(户籍资料、就业状况、健康档案、优 抚救助、党建群团、计生信息、房产资料等)与思想状况、利益诉求等于一体的 数据库。与此同时,在区、街道(乡镇)建立二级信息中心,社区设立信息站,由专人专职负责管理,实施覆盖区、街道乡镇和社区的三级联网基础工程,相关 各局办及职能部门只需要一个专网账号就可以获取其归口管理的所有信息。

第五,及时分析研判,分级化解矛盾。舟山网格化管理要求对收集到的信息 进行分类汇总,对重大的社情民意及时分析研判,主动帮助协调解决居民反映的 各种问题和困难。规定社区每月一次、街道(乡镇)两个月一次、区(县)每季 度一次、市里每半年一次召开网格化管理民情分析会,并由市、区(县)网格办

编制每月一期的群众诉求情况分析报告。此外,还不定期召开专题会和工作碰头 会交流经验以及通报重大事项。舟山市建立了五个层级统一的问题协调和解决机 制,并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共性问题或集体协商问题的妥善解决,形成统 一的政策导向。分析和化解矛盾的基本原则是:时效性强且比较紧迫的事项,第 一时间做出处理;网格管理服务团队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及时处理,难以解决的 问题由社区网格处理中心依次逐级上报,并要求上级各相关职能部门在规定时间 内予以解决,超过期限还未解决的问题必须给予明确的答复和解释。

第六,强化激励机制,实施定期考核。为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有落实、有反 馈,舟山市通过意见处理反馈卡的形式对问题处理结果进行评价,并在区、街、社区三层设立大屏幕,加大公示力度。各街道(乡镇)网格办按照区级考评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以公民满意为导向的考核办法。考核采用百分制,通过定 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多元化考核主体以及多样化的考核手段,对社 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考核分为对责任部门的考核 以及对网格的考核,责任部门的考核主要包括事件处置的数量、时效、质量和群 众满意度等几个方面。网格考核采用信息平台计分、日常工作监督检查、社区内 部排名以及群众评议等考核方式,对网格服务办事、联系走访、收集民情以及矛 盾排查等网格综合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各区网格办分别在每年的年中和年末进行 考核,考评结果由行政主管部门或第三方定期在各类媒体上公布,并作为年终评 选优秀街道(乡镇)、网格团队及个人的依据,以及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条件。

(三)主要特点

第一,浙江舟山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经历了从渔农村社区进而推广至整个城市社区的实践过程,其应用的范围更广泛一些。舟山在网格化管理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许多值得我国其他中小城市借鉴的经验,例如,通过使用超图软件(super Map)等软件来代替 GIS平台,从而极大的降低了网格化管理的投入成本。当然,通过降低成本来解决现阶段网格化管理在城市社区的应用问题只是权宜之计。从长远角度来看,必须以实用性和通用性为前提加大对 GIS、GPS、RS的开发,使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真正做到与国际水平接轨。

第二,重视网格服务团队的组建。为了确保服务的高质高效,浙江舟山模式 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构建网格服务团队,其网格服务人员的来源十分广泛,并不 仅限于相关职能部门,而是充分整合了街道和社区的党员干部、专业人才、志愿 者、优秀骨干人员等各类人才资源,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为辖区网格内的居民提供 全方位、高标准、专业化且有针对性的服务,第三,管理与服务并重。相较北京东城模式而言,舟山将“网格化管理”与 “组团式服务”相结合,旨在形成一套综合管理服务系统,体现出一种“寓管理 于服务中,在服务中实现管理”的理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起服务于民的长 效机制,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第四,重视“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浙江舟山网格化管理模式虽然在信 息技术方面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主要是为了掌握管理服务对象的信息,以便 全面、及时地回应群众要求,对技术层面的要求与北京东城模式还有很大的差距。与此同时,舟山模式更加注重网格化管理的软件建设,并逐渐从“事”的管理上 升为对“人”的管理。

成绩

(一)从管理成本角度分析

首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了问题定位的 精确性和及时性,明确了管理责任,使得组织人员的集约化分工配置成为可能,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其次,城市社区网格化模式的另一个功能优势便是体现在管理和服务的提供 方式上。

最后,传统城市社区管理中,由于每个职能部门都需要针对整个区域负责,巡视和处置成本的负担沉重。

(二)从处置效率角度分析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大社区格局,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社 区管理中信息滞后和工作被动的弊端,使信息收集、反馈的间隔时间大大缩短,加快了问题处置的速度和效率。一方面,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在部件管理的精细 化和高效率方面跨出了一大步,部件受损、丢失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能够在 第一时间被锁定和上报。另一方面,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根据任务性质详细规定了信息收集、问题处理、结果反馈等环节的处置时限,做到了问题处置的即时化和方案预设的程序化。此外,问题的处置结果必须经过网格监督员现场核实后方可结案,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需要对问题处置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并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对处置结果形成直观、透明的反映,既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又能够有效督促问题处置效率的提高。

(三)从服务效果角度分析

在各地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居民身边的琐事成为政府案头的大事,社区管理的工作重点开始着眼于服务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社区工作者为居民 服务的内容更宽泛、方式更主动、质量更精细,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各地还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摸索出许多成 功的做法,诸如居民议事、居民恳谈会、民情日记、干部联系包干制度、网络巡 查、志愿服务等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对这些服务群众的创新做法、经验和智 慧进行了总结提炼,将这些方式方法制度化、网状化、普遍化,并且利用现代化 信息网络技术加以改造,全面提升了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技术含量。

下载【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 促进基层规范化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 促进基层规范化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格化监管工作总结

    网格化监管工作总结四篇(篇一)在原有的管理体制、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编印环境网格化监管通讯录,建立较为完善的监管机制。实施环境监管网格化,按照“谁监管、谁负责......

    网格化监管方案

    山西右玉玉龙煤业有限公司 关于在全矿推行安全生产 网格化监管的实施方案 2014年1月 玉龙煤业有限公司 关于在全矿推行安全生产 网格化监管的实施方案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

    网格化监管方法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方法 网格化监管概念 网格概念是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资深科学家Ian Foster于1998年在其著作中提出的。Ian Foster的定义是:“网格是构筑在互联网上的......

    浅谈实行网格化监管

    浅谈实行网格化监管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主体数量激增,交易行为日益复杂,日臻成熟的市场经济,迫切要求市场监管更加高效,服务更加规范。特别是2008年9月1日,收取了20多年......

    浅谈如何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户

    浅谈如何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户籍化”管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逐步加快,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以来,全国各地......

    城区烟草市场网格化精准监管模式APCD

    城区烟草市场 网格化市场精准监管模式 (摘要)某某区局结合自身城市辖区集中、商户集中、人流集中、运输渠道集中、专卖管理机构集中、协作部门集中等实际,整合资源,划分监管网......

    如何促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doc[五篇]

    如何促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以来,如何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是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思考并要努力实践的......

    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化自查报告[合集]

    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化自查报告今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县生态环境分局的领导下,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制度的通知》(环委[2020]60 号)、“三大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