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十年,心得浅谈

时间:2019-05-12 16:2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场十年,心得浅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场十年,心得浅谈》。

第一篇:职场十年,心得浅谈

职场十年,心得浅谈

再过几天就是我从业十年的纪念日啦,回首这过去的十年,个中辛酸和快乐只有经历过后才有切肤的体会,有加班的烦劳,有择业的困惑,有面试的尴尬,当然,也有成功的喜悦,但我很庆幸,我用了十年的时间做好了自己的职业定位,也具备了一定的综合实力。这是并不漫长的十年,确是我的生命历程中最美好的十年,可我觉得很值。很想和业内的朋友作分享,如果能消除你初入职场的迷茫,如果能帮你找到自己的定位,那将是我最大的快乐。如何看待工程师的头衔,我小时候很是向往工程师的称呼,其实,狭义上的工程师是件很简单的事,本科毕业的第三个年头,就可以参加参加职称考试获得一纸证书就算是工程师啦,同事或供应商叫你X工,好像也有了几分心安理得,大家多明白,许多人叫你一声X工,仅是处于一种礼貌。你要是不注意自身做人做事的风格,别人会从心底看不起你,当然,仅仅是会做人,绝不是个好的工程师,一定要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设计能力,工艺能力,团队建设和管理能力,项目控制能力等等。我想从很具体的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成为一个在汽车行业内能独当一面的工程师,那是需要时间熬出来的,别指望三五年就成为资深人士,汽车行业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多,汽车的四大生产工艺即常说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要是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只能是一些皮毛。从岗位职能上来讲,设计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岗位的要求不经相同。我认为在这个行业里没有十年的时间的磨练,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有人讲做一辈子工程师是没有出路的,其实,职业的成败很难有标准来考量,赚钱的多少,工作的快乐指数,社会对你的需求来,自我的心理满足,包括这些但不仅是这些。有一句话可能能贴切地表述,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我认为,你自己快乐就好,你自己喜欢就好,不要太多的在乎世俗的观念。不容否认,很多原来在一线锻炼了很长时间,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工程师最后去做管理工作了,但我相信你要不是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很难得心应手的管理一支技术团队。

二,专业技能方面,我不想讨论大学学的东西有多少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我曾和学弟学妹们讲,大学里能直接运用到工作中的一门功课就是机械制图,我觉得我的专业功底来自近十年的工作实践,一定要记住,不要觉得自己懂得了发动的工作原理了,你就会设计发动机了不要觉得会使用UG,CATIA,Pro/E等专业软件了,你就会机械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零件的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随便举几个设计的考虑点,冲压件成形工艺,其中就包括折弯半径的处理,止裂槽的设计,下料时材料是否便于排料,冲头的寿命,塑料件是否设定了合理的拔模角,材料是选用PP,ABS还是尼龙6(66),皮纹区域定义的范围,除此之外,相关的边界条件是否考虑充分,还有一些隐形的问题,结构件的强度,总重的控制,动态频率分析,等一系列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有和某一个项目一起成长的机会,通过具体的工作来提高自己。具体的内容我将在下面的几个板块里分别表述。

三,谈谈职业定位,如果刚毕业一两年,就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那是扯淡,严峻的就业形势容不得你来选择职业,哪里有份工作就先做着,养活自己再谈职业规划,要是你毕业有四年了,甚至更长时间了,工作换了很多,想在哪个行业里做,心里也没底,那就需要好好想想啦,列出自己的喜好,列出自己的优缺点,综合以前的从业经历。好好策划你自己的职业生涯吧!给自己做个五年规划吧,这个规划越早做越好,就算做打工仔,也要做一个明白一点的打工仔,做事有计划一点的打工仔,不要搓跎了岁月,工资还是不如人意。很多时候,你的定位可能受外界的影响很大,哪天和同学聚会,听做销售的同学大谈提成高,年终奖有多少,大谈接待客户时的潇洒和奢侈。你就想去做销售了,从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具有做销售的潜质和优势,就看到销售风光的一面,全然没有考虑销售的艰难和压力。所以职业定位不要盲从,一定要有理性的思考和全面考虑的过程。

四,谈谈心态,我们常不由自主的和别人比较,和别的行业的人比较,比职位,比收入,比房子,比车子。无非是两种结果,你很得意或暗自得意,你很沮丧,想放弃,放弃现在的工作(可你常常不敢放弃,你还得考虑好明天去干啥),放弃这个行业。就在你举棋不定之际,你开始推诿工作了,觉得公司很亏待你,你付出了很多,却得到很少。我曾经在一家公司(暂且叫M公司吧)呆了四年,经常性的加班,五一,十一我多在陪同外方工程师,调试设备,冻结产品数据,陪他们考察供应商,有时为了解决一个塑料零件的变形问题,我和供应商一起调试模具到凌晨3点,不断的实验模温,压力等工艺参数。我不敢和同学讨论我的工资,自卑呀!我犹豫过。我要不要改行,要不要跳槽。当我冷静下来分析情况后,我还是决定留下来,我觉得这家公司还有我没有学会的东西,在这个消费很高的城市里,我拿了四年很低的工资,可我很感激那家公司,这四年里,我熟知了TS16949的流程,在现场能快速分析问题,并能马上做出应急措施,并有和各主机厂的工程师有交流合作的机会,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客户沟通,如何和供应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其实有时,你要这样理解,吃亏未必是亏。那四年里,别人可能就的我很亏,但现在回头看,没有当初的亏,可能不会有我日后的成功跳槽。在你前六年里最好有几年看上去很亏的经历。那将是你职业能力的第一桶金。保持好的心态,厚积就是为了薄发。

五,谈谈跳槽,相信在这个行业里有些工作经验的人都有过跳槽的经历,或看重开出的薪资,或是看重有一个自己中意的职位,或是冲新东家在业内的名气。理由千万条,多可以理解,我们要结婚,要有房子,谁不希望有份高薪好养家糊口。但跳槽是很有学问的,HR不会很青睐职场蜻蜓(老在点水,一年里换了好几家),仔细评估一下自己在这家公司的状况吧,有没有上升空间,还能帮你在能力上和专业上有很大的帮助吗,你和同事的关系处理得当吗,公司的管理规范吗,等等一些列问题都列出来,然后开始打分,最后总分决定去留。一旦要离开了,注意低调,不要四处宣扬,以免给公司造成被动,要提前一个月哟,我们要做职场达人,一切要规范,在这一个月里工作照常,并做好相关交接工作,最好列出交接清单,将你手上的项目的情况一一列出,体现一种良好的职业素养,可能你离开这家公司好几年之后,原来的同事还常念及你,当我向M公司的HR提交辞职报告之前,我约公司老总谈话,当我把想辞职的意图一讲,他很意外,(公司有五个项目技术内容由我负责),全然没有想到我会离开,接下来的场景很老套,要我提条件,一副竭力挽留我的意思,我表明了态度。不跳到竞争对手那里去,本着职业道德不泄露任何技术机密,一个月内做好交接工作,后来我的工作由三个年轻的工程师接手,我和HR经理开玩笑,要是他们三个人的工资给我一个人,我可能下不了离开的决心,那三个工程师后来做的不是很理想,公司老总通过一个供应商老总想要我回去,我谢绝了,这是后话,就不讲啦。我们肯定希望自己越跳越好,在跳之前你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六,谈谈面试,在我近十年的职业历程中,面试的机会只有四五次,面试通过率较高,也颇有些体会来和大家分享,我刚入职场那会,投简历很盲目,大概可以的就投,现在想想很没有必要,这和找老公,找老婆有相同之处,要打有准备之仗。面试之前的功课要做足,至于服饰,举止等基本礼仪我就不多谈。

从专业的角度来聊聊,你要对前往面试的公司的产品有一定的认识,包括其客户,有机会的话,能打听或了解到相关的项目内容更佳,这就需要在业内或那家公司里有内线。我曾在面试前一天,我花了3小时准备了一些可能的提问,我对着家里的镜子练习如何回答可能的提问,尽量做到言简意赅。

要清楚面试你的人是专业人士,还是HR的人力资源专员,那你准备的内容要有所侧重,如果你是到一家比较正规的,在业内有名的公司去面试,我的做法是讲真话,你为啥离开你现在的公司,我很直接的回答我不满足现在的薪酬和职位。我喜欢很诚恳地向别人表述我干过什么,我能干什么。在问及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时,我也坦诚相告,我的英语表达能力不佳,我做事性子急。同时我也会补充一些信息,我一直没有放弃学习英语,我也开始在修身养性。还有一点就是面试时的心态,你可能特别需要这份工作,这种心理暗示,会使得你异常紧张,特别在那种特定的面试场景下,你的对面坐着四五个表情严肃决定你此次面试成败的面试官,一个个专业问题盖头而来,有些还可能是问题陷阱。不由自主地会紧张。我的对策是预备答案,对可能提问准备好答案,记得准备中英文的回答哟,遇到老外你就不会慌不择言。还有一点,不要觉得你是去求别人给你一个工作,面试其实就是在谈合作,只是你作为乙方仅是个个体。

不要试图无节制的表现自己。有些话点到为止即可。有些专业知识方面的准备,可不是几天就能掌握的,那需要你平时的积累。一般正规公司有自己的薪酬体系,他如果要你,会在offer里注明你的福利,不合适,你可以拒绝。全然没有必要在面试时漫天要价,综合考虑一下因素:

1,你的工作年限,2,行业里的大致薪酬,3,你在上一家的工资状态,4,你应聘的岗位。

以上经验仅限于管理很正规的大公司,(本人对台资,港资,日资和私营企业持谨慎态度,这四类企业不在我职业规划的考虑之列,请原谅我的偏激)。

七,谈谈英语和计算机。先明确一个认识,这两样东西是工具,工具就是在干活时,以求提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任务的辅佐设备。现代文盲的定义就是不懂英语和计算机的人,这有点夸张,但在表明一个道理,这两样东西很重要。职场上的人对这点应该有深切的体会。个人认为汽车业在中国未来的10-15年有长足的发展,金融风暴中的美国三巨头,在经受严峻的考验。他们抗风险的能力差,有一主要原因,就是设计,生产成本过高,而有着巨大市场的中国会慢慢的由制造中心的角色转化为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大批的外方研发人员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将陆续转移到中国,在这种大背景下,英语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很多重要的资料都是英文的,要学习他,不得不掌握这门语言。你我将是这场伟大变革中的中流砥柱。机会只是给有准备的人,你必备的武器不能没有英语,讲的更现实一点,你再看招聘信息时,对英语运用能力有一定要求的职位,薪资不会很低,我就曾因英语不好,好几个机会就眼看着溜走。到现在为止,我的英语水平也还是不理想,但能和外方做技术交流,要真正掌握它,没有别的招,就是争取一切机会练,特别是听力和口语。要是你的团队中有外援,那就最好啦,你会多了很多锻炼和提高的机会,新浪UC中有很好的英语角,也是不错的练习场所。坛子里常有年轻的朋友讲自己精通P/E,UG,CATIA等专业软件,以此就认为能成为一个机械工程师或汽车工程师了。据我的了解,像这几个专业软件是博大精深的,就是原厂的专业人员,也未必是对每个模块熟悉。轻言精通,有轻薄之嫌。这几个软件是很好的专业工具,如果只是作为一个设计工程师,其实只需要用到几个常用模块就可以啦,建模,装配,制图,有限元分析,钣金,模流分析,管道布置(线束布置),自由曲面等,就拿对一个简单零件建模举例,有些工程师得到一个任务就开始作业,没有明确的思路,先做那个草图,先建哪个特征,后做哪个特征,全是想到那,做到哪。甚至草图都没有约束完全。随着零件特征的不同修改,一个很简单的零件做到最后,占用的内存很大。因没有明确的思路,给以后别人的修改带来很大麻烦。建模的思路远比会操作某个命令要重要得多。软件的掌握不要贪多,不同的软件之间的思路是一致的,精通一种其他的就可以触类旁通,就不需要花很大的精力。

当然,计算机的使用不只限于对专业软件的使用,还有像office系列和编程语言,这些都是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工具。在接下来的板块中,我将和朋友们分享我的体会。

八,谈谈细节决定成败,不同的行业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始终相信不同的行业对从业

者的有点要求是一样的,那就是关注细节,特别是在汽车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这点尤为重要,忽略了细节,你可能离成功就差那么一步。很多企业,一般不会去追究因你在设计中忽略了一个细节造成了损失而对你有很重的处罚,但我们从职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就有很多值得自责和检讨的地方。说实话,我们的成长和技艺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给我们买的单,这样想想,也有利于平和你的心态。有些产品的国产化,我们没有通过仔细的材料比对,和相关的试验就想当然的选用替用材料,就会造成批量召回的重大质量事件。在做结构设计时,有些很不起眼的机构,你可能觉得没问题,但最后批量时就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如果我们在做样机时仔细分析,及时记录,充分评审。如果我们在数据里多界面分析可能的情况。不要将问题拖到模具已开的时候,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也就不会出现。我觉得有句话能很好的描述其精髓“一粒老鼠屎,可以坏一锅汤”。这就是关注细节的重要性。要想在团队中树立你的职业形象和证明你的能力,有些问题你必须想得更细一点.三拉四的人,我常觉得不具备做工程师的潜质。工程师的工作不但是一份职业,要是能融入你的爱好和做事的激情,我想慢慢的你会从心底觉得这是我的事业。

九,谈谈团队建设和管理,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只是个小小的工程师,团队建设和管理那是领导的事,其实我们应该提前给自己做准备,是的,你现在只是团队中很基层的一分子,没有团队建设和管理的职责,可事情总是发展变化的,也许不久后的一天,你就将承担起这份职责。先给自己做点知识储备。当然,到了那一天会有相关的培训跟进的,但在平常的每一天,你其实可以多观察你们团队中这方面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哪些是好的,哪些其实还有待改进。想想你要是主管经理,你会如何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激情,你会如何提高团队对工作效率和整体战斗力。

有时我常想,要是我的团队成员个个都是经验丰富,能力很强的专家,几乎是调集了公司最优秀的资源,组建这样一支理想型的团队。那我们的团队是不是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精锐之师了呢,我想未必,他们可能很难管理,各方意见很难协调,容易在意见相左时发挥不了最佳状态。那么,这样的优势资源不能发挥出最大战斗力。更何况这样的理想型团队是不可能的。我们知道,团队中的成员有经验丰富的,也有刚入职场的新人。有做事拖拖拉拉,执行力很差的,有专业技能很强,但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的。假如你负责某个项目的设计工作,先要明确设计任务,设计周期,列出一张矩阵表,其中包括预估的工作量和成本,这将决定的的团队需要几个人,团队的工作期为多长。不要指望你的团队成员全是这个行业里做了很多年头的老手,其实团队里更需要新人。再有一个优秀的团队管理者有带教新人的职责。有一点很重要,你要基本明确你的团队成员最擅长的领域,还有他们的性格特点,那样你才能在做任务调配的时候心里有数。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擅长的事就不要他们插手,有时任务交叉能很快使团队成员快速成长起来。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是很重要的,有些设计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能减少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合作的意识。事实上,每个人负责的一个子系统不是完全独立的,工作内容有交叉和重叠的部分。团队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人的管理,人在不同时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有被尊重,被认可的需求,做工程师的,特别是做了有些年头的工程师,不容否认,有一点点清高(或傲气)。要是我们在做相关的工作安排时,没有经过充分的考虑就以一种近乎是行政命令的态度去安排工作,那执行人会有情绪上的抵触。他可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也会就此不提。要是我们在安排工作时,事先和团队成员有充分的意见交流,并询问是否有难度和其他要求。他就会有一种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有了这样的感觉去做事情,效果就会不一样。任务执行过程中,要有适度的状态跟踪,必要时要主动提供支援。让执行人觉得,你和他是在共同完成这项任务,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有些工程师有些好的方法或技术,不肯与人分享,甚至别人来请教时,也是一副我明知道,也不想和你讲的态度。担心别人学会了,对自己有威胁。这种想法其实很可笑也是很狭隘的。

在团队管理中,这样的氛围不能有。我常教一个工作没几年的小弟一些很实用的工作方法,例如,有些人在开会时,常空手去,以为耳朵听了,心里记了就可以啦,殊不知,出了会议室,上会厕所,你的脑子就空啦,我就要求小弟带好专门的工作手册和笔去开会,我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设计一个很简单的零件时,我总要和他一起分析设计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几次下来,他就不会为设计一个零件而设计一个零件了,他能讲出这样设计的意图,考虑问题也很全面了,我们的团队就有每月一次的交流会,交流自己的工作心得,也可以是其他方便的.这有一个显著的好处,就是某个人的经验变成了一个团队的经验, 某个人的教训变成了一个团队的教训,能防止类似的问题重复发生,谈谈学习.很多大家提出了终生学习的概念,在当中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这种提法我认为尤为重要,汽车行业是传统产业,但同时他的技术每天多在革新,我们可能不是站在技术最前沿的人才,但我们也不能被落下很多.大家多有养家糊口的现实压力,如果没有硬实力,加之年龄上不占优势.有时在另寻发展那个机遇时,是很被动的.到底如何学习呢.我想从两个方面谈我的体会

1)工作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这种学习是低成本的,有现成的资源,不需时间成本,也没有经济成本.完整的完成一个项目,就是完成了一个学习周期.设计能力的学习,团队管理的学习,甚至是软件中操作技巧的学习.只要用心去做项目,用脑子去思考问题.你会随着项目一起成长和提高.我很喜欢向别人请教问题,别人也很乐意教我,这可能和我们的企业文化有关.这个别人可以是你的老板,可以是你的供应商,也可以是你的客户.也可以是刚离开学校职场新人.不要觉得向比你资历浅很多方面不如你的人请教问题是件很可耻的事,不要觉得别人会看不起你,要是不会,又不能虚心向别人请教,那只能理解为是一种不自信,不成熟的表现.当别人向我请教问题时,我就很乐意向别人解释,还是尽我所能很认真地解释,同时,我为能帮到别人很高兴.这种赠人玫瑰,余香留手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在和供应商交流相关的技术细节时,他们可能是那个领域的行家,有很多我们所不曾接触的案例,有很多我们可能忽略的技术细节,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我很重视,也很珍惜和供应商交流的机会,我把它看作我学习提高的机会.每次到供应商那里,我会带上相机和笔记本,在他们的车间里,会看到很多工装,检具和设备.我会问明白这样的设备适合做那样的工件,生产效率如何.这些对设计是很有帮助的.工程师一定要有将问题彻底搞明白,尽量深入的意思.有些技术问题,不能差不多就行啦,差不多是差多少,有影响的话,是哪些影响,影响程度的风险有没有评估,有没有试验验证.在落实这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2)还有一种学习就是自学,你可以学习你感兴趣,认为有价值的任何东西,而不是拘泥于业务以内的东西,我认识一个机械设计工程师,他也是从业于汽车行业,他有一绝活,就是一张白纸,一支笔,就能在几分钟内把他想到的机械结构以轴测图的形式表达出来,线条的关系很明确,这在前期的方案讨论中很重要,一批人在会议室里讨论方案(头脑风暴),你只要能讲出你的结构思路,他就能在纸上表达出来,很神奇,我出差很喜欢带他去,在同客户交流时,根据客户的描述,我们当场就能拿出粗略的备选方案,客户直夸我们公司人才济济。原来他爱好素描,读书时有些基础,工作后花了不少时间来自学素描的理论。这样的个人爱好就巧妙的和工作联系上。在你的业余时间也不会觉得很无聊。自学能力的提高也是需要过程的,刚开始时,你可能很不适应,觉得没时间,上班很累,回家吃了饭,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要半小时就睡着了。让自己融入到自学的乐趣中,前面的那些问题多不是问题啦。我就在坚持学习一种编程语言,并能编制一些小程序,解决我工作中的一些设计问题。当然自学是有方法的,因人而异,需要自己慢慢摸索体会。

一定要记得,继续学习是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你能不能获得高薪,能不能成为行业里有一定价值的人才就看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好好学习.

第二篇:职场工作十年心得

职场工作十年心得

工作十年(2002-2012),总结职场心得如下:

1.新人三年不开口

解释:作为职场新人,三年之内是没有资格发表任何意见和评价的前三年要做的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学习,学习,再学习!

当领导问你的意见时,其实他/她已经有了意见,只是希望你认可他/她的意见,所以你要做的事就是沉默。等待他/她对意见的自我解释,千万不要怕冷场哦!

本条例非常适合一把手是男性的男性新人和一把手是女性的女性新人,这一步做错了,你要改变别人的看法,唯一的途径就是别人退休,或者你走人。

2.不说话别人不知道你想什么(引自...,非原创)

解释:沉默是金,别人不知道你葫芦买什么药

在没有表达诉求的环境下表达诉求只会欲速则不达,授人以柄

说话就是错,多说多错

学会这样的句式:“这个啊,......嗯......啊........哈哈"

3.和同事保持距离

解释:上班就工作,下班就走人,健身闲逛看电影去

不给任何人传话,不给任何人带话,不要做夹生人。

要有人和你唱反调,他就是你的一面镜子,我们常常看不到自己,唱反调的人才是真正帮助你的人

有人说你不好,那你就真的不够好。千万不要解释和生气,不要觉得别人冤枉你,因为他肯定说的是对的(参考上面一条)

这世界上和你唯一没有冲突、永远包容你的只有你爸妈,其他的任何人都可能有,(范文网 www.xiexiebang.com)这点在儿子出生后感觉强烈。

4.everything is undertable

解释:很多东西不要只看表象,表面关系很少的,其实关键时候不会挺你,表面关系不好的,下班可能一起在做face或者洗脚在。

要成事,务必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5.凡事有得必有失,有失有得

解释:挫折累积小成,小成累积大乘

机会总是均分给所有人,东方不亮西方亮

勿争一时之长短,得意须尽欢但不要忘形

居安思危

有些产业是夕阳产业,千万不要等到被淘汰,在被淘汰之前先出手。

6.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解释:任何事情时机和时势最重要,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学会放弃,时机不到而得到的东西肯定不真实的,可能会误导你,蒙蔽你,最终让你失去判断力。

强者要学会示弱,这样别人才会对你有同情心,少点妒忌心;弱者要学会示强,这样别人才会敬畏你,不至于总欺负你

7.扎根,媳妇熬成婆(近一年的心得)

解释:有个晚上去系里拿东西,门卫不让拿,那是位看起来50多岁的老同志,我没客气的问他:我怎么没见过你,你什么时候来的?他说:我来了五六年了。我骄傲的说:你没见过我啊,我来了十年咧。他无语了。

扎了根那就是你的阵地,别人轻易动不了你,怎么也得看看面子吧。那怕别人年龄比你大,学历比你高,背景比你深!

第三篇:通信职场十年感悟

通信职场十年感悟

看了本版很多职场人的经验之谈,有的属于纯传销式的忽悠(本人也参加过类似的老鼠会,很容易看出来);有的是借人之口;还有的是抱怨。人都有发表的欲望,我也谈谈。

在通信行业里混迹了十年,只做到部门的中层,不喜欢成功不成功来衡量价值(说这话的人都不成功,呵呵)。真正的价值是在其中体验的过程,关系、见识、经验、收入等等一切。这一切的组合是我十年的全部。其实,技术发展与否,学到什么知识并没什么意思,有意思的是人的成长。王小波说过,做一个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人,比成功更有趣。而有趣的关键是我们本身的感受。工作本身不重要,感受重要。

1.目标和意义

很多人都有抱怨:生活没有目标,事情没有意义。目标是什么,我问过很多人,不过有一种答案我很喜欢,生命的目标是什么,生命的目标不就是死亡吗?如果我们在晴朗的夜晚看星空,就有一种感受,宇宙眼中的我,如同我眼中的一粒尘埃一样没有意义。人类哪天消失了,海浪还是海浪,阳光还是阳光,地球也还是地球。所以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意义本身并不存在。意义是给人服务的,所以本来就不存在什么意义和目标,一切的目标都是消亡,或者热寂。很叔本华吧,那工作生活还有什么趣味呢?

过程,过程才是永恒。就如同虚无主义的人说的那样:存在本身就是意义。存在是以过程而存在的,因此,过程才有意义。记得我们在做一个咨询研究,做了很长时间,结果客户的需求消失了,感觉是白白花了大把的时间,怨言、悲伤、愤怒接踵而至。其实仔细一想,真正有价值的并非达到的目标,而是过程。过程中结识了朋友,过程中体会了工作,过程中有了大量情绪的体验。

过程最有趣。工作就是享受过程。生命的一切都是享受过程。

体会过程这个事挺难,因为大量的过程带来的感受都是担心、悲伤、愤怒、鄙视等等,感受这个过程恐怕不是享受吧。那就做你感觉有兴趣的事吧。

2.兴趣

职业规划里,拿“兴趣”忽悠人最冠冕堂皇,也似乎最得人心。

兴趣这样的忽悠不知道害了多少年轻有为有抱负的一代代。

注意,我并不是说兴趣本身害人,而是现在用“兴趣”做忽悠害人。

这里提几个问题:

1.你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吗?

2.为什么你对做A有兴趣?

经常听说有程序员转学MBA读经济,最后还是回来做程序员的;他们说他们对经济学更感兴趣。当然还有更多的人,工作中读研究生换专业,说自己其实感兴趣的是B,不是原来的A。结果是发现做B也没兴趣,回来做A又不赶趟了。我本人也有过转专业做别的的念头,以为自己对那些感兴趣,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a.想知道自己的兴趣并不容易;

b.对某个行业感兴趣,往往不是因为我们了解它,而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

c.拿兴趣说事往往是我们逃避工作现实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借口;

我有一个同事,属于高级程序员了,但他在开发完一个软件后,跟我提过他不想编程。可是他写起代码来十分投入,以至于忘我,从他的表情中能够看出他的兴趣还是代码,他所谓的“不想编程”可以翻译为“我需要休个假”。如果真的听他的,让他改方向去做市场忽悠客户,那恐怕对企业,对他个人,对客户都是灾难。

所以当对那些编程、优化、规划、工程乃至市场、销售、维护感到厌烦想换换的时候,想想真的是没兴趣吗?人就是这样,沉浸于其中,却不知道自己喜欢。我们被社会、政治、文化等外因干扰的太厉害。

那怎么找自己的兴趣呢?

有人说我喜欢做医生,有人说我喜欢做老师,有人说我喜欢编程序,有人说我喜欢做销售„„,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兴趣。

真正的兴趣是你在做这件事时,到底是以目的为导向,还是以过程为导向。

举个例子,如果说我想做程序员,是因为做这个行业能有稳定的收入,那就不是兴趣,因为这是目的导向。

而如果说做程序员只是很享受写几万行代码,并将代码实现的那种过程,享受那种连夜调试之后调通的感觉,那就是过程导向,这是真有兴趣。

所以,话又说到第一部分了,还是过程有意义。

回到开始的问题:你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吗?回顾一下我们的人生,从小时候开始,做哪些事是出于目的导向(比如:钱、讨好父母老师、逃避惩罚„„),而做哪些事是过程导向(完全沉浸在过程中),大约能找到兴趣点(就是你的G点,呵呵),它不应该是一个行业,而应该是某一行为。比如:跟人聊天、玩游戏、看书、打球、打牌、开车、旅游„„似乎里边没有工作耶?

别忙,还没找到G点呢,只是找到了我们的敏感区,真正HIGH的地方得继续挖掘。

回到开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你对做A有兴趣?

为什么你对销售有兴趣?为什么对做网优有兴趣?为什么对做维护有兴趣?

你可能会回答:“这些狗工作,谁TM有兴趣了”

那我这么问:“为什么你对打麻将有兴趣?”你能回答上来吗?

说句老实话,四个人打麻将,都对打麻将感兴趣,但这四个人的“G点”可以完全不一样。没有几个人是为了赢钱地

A喜欢赢,每次他和了,他就会很爽。这是A,他喜欢“赢”。

B不是,B是个女孩子,打麻将时很爱说话:“张三家如何如何?李四家如何如何?”,他喜欢“关心”

C也不是,C总爱问为什么,他不在乎输赢,但他很想知道怎么输的,怎么赢的,他喜欢“钻研”

D也不是,D戴了一个1克拉的钻戒,她出牌很有意思,出牌时要用左手甩一下再打牌,要让别人知道她戴了那东西,他喜欢“炫耀”。

所以,同样感兴趣的事物,原因可以完全不一样,你的原因是什么。注意,这个原因是从小就会有的,是天生的,这是我们兴趣的“G点”。

所以,有人说,我不想做网优,我喜欢做销售,那是没找到兴趣所在。如果你喜欢“炫耀”,做网优一样可以炫耀,炫耀自己丰富的经验和阅历,现在的社会给你好大的平台让你炫耀呢。(这里没有任何褒义贬义之分,一切兴趣都是中性的)

当然,有的行当也确实需要特殊兴趣的人,如果找一个爱“钻研”的做销售,他可能拿不下单,不过或许他会研究出一套销售模型,让那些爱“关心”的人更方便去拿单。

这是一个逻辑过程,遵循它你总能找到个把“兴趣”的。想想工作中做哪些事是完全不追求目的,只是享受过程的,哪怕短短的一瞬,不觉得很HIGH吗?然后深入挖掘一下,就找到了。

另外,擅长和喜欢往往是一致的,因为喜欢就会一直做,做多了自然擅长。恐怕只有中国这种恶心的教育会造出擅长弹琴,但绝对不喜欢弹的人。

PS,那天有人问我,为啥有的人五音不全,还特喜欢唱歌呢?我说,你看他是更喜欢唱歌还是更喜欢发泄呢?他是喜欢一个人唱还是喜欢一堆人一起时唱呢?他喜欢唱那种歌,摇滚还是抒情呢?„„喜欢唱歌跟音乐有时一点关系都没有。

3.目标

前几天看了《挪威的森林》,里边有一句话讲的很哲理:”死不是生的对立,死是生的一部分。“

在一开始已经说过了,一切事物的目标都是消亡,生命的目标是死亡,真正有意义的是过程,那职业规划为什么还要谈目标呢?

a。目标不是过程的对立,目标是过程的一部分。

b。过程是战略层面,目标是战术层面。

所以,之前对终极目标做了一番打击之后,现在还得搬回来。因为树立目标是人的本能,在心理学有个词能说明这种本能,叫“动机”。

享受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动机。同时,仔细的分析你所享受的过程,你会发现,你享受的还是由你的行为产生过程后所发生的反馈。这种预期的反馈就是目标。我们说追求过程是追求反馈,而我们真实确定的目标包括了内心的反馈和外界的反馈。

举个例子,我写这篇BBS,这对我个人而言很享受过程,我的兴趣在于“表达”和“炫耀”(再次注明,个人兴趣无所谓好坏,炫耀这个词是中性词)。那我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

1.把我心里要说的完整的表达出来。

2.得到读者的反馈。(这里再注明,对于纯喜欢表达的人而言,正反馈、负反馈都能带来兴奋;)

好了,这里有两个目标,其实我们做的每个工作都至少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工作本身的目标状态,一个是后边的反馈(或者叫影响),当然还可能有给我们的好处(比如:挣到钱)。

是后边那些反馈,那些持续不断的反馈让我们很HIGH。因此,我们享受过程,实际是享受过程当中很多小目标的达成以及所出现的反馈。

那么职业目标是什么,职业目标就是享受过程中一系列小目标和小反馈的集合。如果你很喜欢赢,那追求事业的成功完全可以做职业目标。想赢的人根本就不需要考虑什么专业,只要能赢,那就会很HIGH。

但如果你的G点根本就不是赢呢,比如是“完美”。那职业目标就可能是:自己做一桌子无可挑剔的满汉全席(这个提法其实属于愿景),或者,将一个重病患者完全治好,至于别人能否做成能否做的更强,没有关系。对吧。

所以,成功学的问题在于,它把我们所有的人当成了只有一种兴趣,只有一个地方有G点。

我必须强调,成功学的干扰太过强大,我看到很多对我的回复都并不是完全是对我写的内容感兴趣,而是对我的岗位和职业感兴趣。

我记得在面试时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设想一下10年后的你”,这就是一个目标题。

或者说,这是一个愿景目标题。那些能很清晰的回答问题的人,一般都会在录取候选人中。

如果你想象不出10年后你所希望看到的你,那么就没有真正的目标集。

对于想进行职业规划的新手来说,这就是一个作业。想象一下10年后的你,描述一个景致,你在做什么,周围什么环境,你什么感觉,越细致越好。

之后,目标自然建立而成,就是把你在10年后达到这个状态抽象一下啊。

再次强调,这绝对不是成功学,你所希望10年后的你绝对不一定是作老板,或者做领导,很有可能是:提出一个有趣的软件架构,最终实现成软件;或者,在各个经理面前讲述产品,直接影响客户;或者,当网络出问题在大家都一筹莫展时,你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解决方案;又或者,生一堆孩子,看他们快乐的学走路,学说话;„„

以上是我对职业目标的看法。

过程是一个个小目标达成后的反馈。

目标就是一个个小目标的集合。

目标之前得有个愿景,它是你希望看到的一幅图。

4.担忧

在C114待了很多年,在论坛里边的文章背后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一个特别有趣的东西就是“情绪”。

情绪是能量的流动,心理学家将情绪分成了几大类,大约是:快乐、愤怒、悲伤、恐惧、羞愧、厌恶、释怀、惊奇、无聊。其余的情绪都是以上几类的组合,或者程度的不同。

如果你多看几篇C114的文章,你会发现里边最主要的情绪是“恐惧”,有的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但根源还是恐惧。

“我担心„„”

“天天做维护,怎么办啊?”

“„„出路在哪里?”

“„„会不会有前途?”

这是C114里经常出现的句子。

担心,担忧,恐惧,很容易体会到。

在通信行里干这么些年,我也常常恐惧,担心项目做完了没的做,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完全生疏的工作(比如,从做规划转到做市场,转到做测试,转到做管理,很多工作内容都是全新的),担心难以和某些同事相处,担心客户不满意,担心项目做失败了,„„很多担心。

后来,读了一本书《心灵的七种兵器》,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推荐大家都看看(绝对不是做广告,武志红确实写出了一些***)。

那些在C114表达担心的朋友们,他们希望有人就某个事给个方法。可是你有没有发现,这是你的情绪,事情的方法解决不了情绪。所以给方法不能解除担忧,方法是后边的步骤。

我们说要战胜恐惧,但恐惧本来就是我们的一部分,打败恐惧就是打败自己。所以战胜恐惧,只是把恐惧藏在了心里,等它以后长大了,会更狂暴的吞噬自己。

那怎么办?《心灵的七种兵器》给了一个招,就是体验恐惧,沉浸在恐惧之中,这样你就会发现恐惧的原因,这种情绪就自然被接受。不信你试试。

我们总说,我们担心什么,担心做这行没出路,担心在这个企业钱少,担心做这事会失败,担心后边跟着另一句话,那就是“如果„„我该怎么办?”

一问自己该怎么办,那就是感觉自己搞不定了,不是搞不定事,就是搞不定人。那什么是搞定呢?

搞定就是控制。所以,很多话都可以翻译的,先翻译成“我担心A发生”,再翻译成“一旦A发生,我担心我控制不了”。

恐惧来源于控制。可是真正的控制是不存在的,你一旦想控制了,就是制造了一个分裂。就自然会陷入恐惧。实际上,战胜恐惧本身,也是一种控制。

放弃控制吧。

放弃控制很难,有这么几个步骤:

首先,是接受,接受你的一切情绪,接受恐惧,接受控制。

之后,是专注,专注于你所担心的工作。比如,担心开车出事故,那就专注的开车。

然后,是信任,如果是对人的恐惧,多给他一些信任。

信任,是团队管理最重要的内容。

PS,在《心灵七种兵器》里边,作者提到,恐惧提醒你什么是最重要的。如果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或者愤怒,也许该是重新检视一下生活的排序了。

从基层拼到主管层比的是责任心,执行力。

从主管层拼到中层比的是机遇人脉和综合素质。

从中层拼到高层比的是眼光和胆略和自信。

[Next Page]

在工作中,管理团队过程中,往往神一样的对手或是目标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猪一样的队友。

10年成为中层,在国企里,应该算快的了,就算是在外企,这也绝对不算慢的。根据调查,50%的本科以上学历的职场人,在退休前,都可以混到一个manager的头衔,问题是有的人用5年,有的人用10年,有的人用30年的时间,用更快速度上去的人,可以有更多机会和时间去积累更高的跳跃所需要的资源,人脉。

如果很多朋友还是关心升到什么岗,有什么头衔的话。我感觉挺失落的,我一直强调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理解。即便从成功学角度来说,这个岗位也是玻璃天花板了。那怎么办?成功学害人,它只能逼着人一次次向上爬,而得不到真正的快乐。我只是想表达一下如何去体验真正的快乐。而不是迷失在岗位与头衔的幻觉中。

没有猪一样的队友,只有我们看他们的角度。看过苏东坡跟佛印的故事吗?苏东坡眼里的佛印是坨大便,那他自己也是;佛印眼里的苏东坡是佛,那佛印自己也是。他刚来的时候能力不行是他的责任,但是过几年他还不能成长,那就是团队负责人的责任了。

不过确实,有的团队成员早年的经历造成了他现在的人际关系很差。有时我也挺烦的,真的做到心胸宽广很难。

在写下一节之前,先对第3节目标做一增补。

关于目标,有点话还没说完,但确实是工作这些年总见到的一个现象,我定义叫目标转移,心理学称为“执着”。这个现象导致了多少人不能释怀,不能快乐。而又有多少人似乎还沉在其中不知道原委。

增补的就是这样一个略带荤的笑话:飞机失事,幸存一个男人落到了大沙漠,他很绝望。所幸不远处有个绿洲,有水有食物,大快朵颐之后就是保暖思淫欲了。结果没的做,正好一只母骆驼来到这个绿洲。于是他就想从后边上,结果够不着,于是他就堆小沙丘,站在沙丘上上。但是每当他要碰,那个母骆驼就往前窜一下,搞的他还得堆沙丘,再爬上去,但骆驼还是不配合。就这样绿洲周围出现了一连串沙丘。

这时又一架飞机失事了,掉下一个美女,他看见了。赶紧过去,人工呼吸,带她来绿洲吃喝,美女非常高兴,身子躺在绿洲上娇媚的说:“哥,我愿为你做任何事,任何事!”这哥们马上正色道:“去,帮我把骆驼扶住。”看看我们生活中有多少骆驼,我们又堆了多少沙丘

5.学习

到这节了就该谈谈具体操作的东西了,那些不喜欢看虚头八脑的忽悠的可以看看。

有本书叫《第五项修炼》,里边提到了学习型组织。于是中国的老板们就蜂拥的把自己的企业搞成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里说的无非就是几条,企业和员工的愿景一致;员工改变心智,空杯,形成团队学习;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系统思考。国企里搞这个比较有水平的华为算一个。我所体会的学习还跟这个学习型组织不太一样。

角度

很多人跟我抱怨,“干这个项目什么都学不到”。估计不少人有这个感觉,我们做的很多工作在熟悉了之后就是惯性操作了,似乎什么都学不到了。常常我也困惑于此。多数情况并不是事情本身的原因,而是我们看它的角度太定势了。举个通信的例子,比如说网络优化,网优靠的是经验,做过两年的人就有经验了,这时就会烦,又老出差,就会觉得没得学了,觉得是不是要转管理或销售了。其实如果你真的对“观察”和“钻研”感兴趣,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可以学习的地方。比如把网优经验积累起来,然后形成一个文档或者开发一个软件,甚至可以写书。有本书叫《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就是搞网优的人写的,挺有料的。再比如说,网优会经常出差,看各种设备,各种环境,各种机房。如果你爱好摄影,可以把整个环境、设备、机房、天线全部拍下来,也许会很有用。还有有意思的,网优中很多小改动都可以形成知识产权,华为那么多知识产权,好多就是网优出来的。你一年写5个知识产权,三年以后试试找工作,薪水不会太低。这些都是学习。(呵呵,把好多招都告诉各位了,我自己就没得玩了)再比如开协调会,或者评审会,里边可学的东西多了。牛人都怎么表达的?他们什么表情,强调什么?怎么写的PPT?老学老学,你就会这么牛。所以学习就是对事物多角度的看待,翻过来掉过去观察,然后总能找到可以学的地方。

另外,学习是两个字组成,学是模仿,习是练习。我们罪恶的教育制度让我们学的太多,习的太少。那种填鸭式教育都是模仿。甚至有教数学的老师让学生回去背解题步骤的荒谬事情。所以有的学生上学时分挺高,到了工作里就坏菜了。教育体系的原因。以后有小孩别太关心他的成绩,关心关心他喜欢什么,然后好好培养才是正果。你看工作当中,全是靠熟练,因为工作要讲效率。同样一个活,别人干一星期,你干两天,那你给企业创造的就多,日久天长,你拿的自然就多。那你靠什么就干两天啊,靠熟练。熟练就是习来的。或者说的更直接一点,时间堆出来的。那怎么堆时间呢,第2节不是说了吗?找兴趣点。没任何兴趣点的堆时间肯定很没意思。那兴趣点做习,那肯定越来越强,这就是你的强项,以后就靠它吃饭。“那弱项怎么办,怎么通过学习来补上?”总有朋友问这个问题,并佐以木桶原理来辩解,说短板决定木桶的装载。什么原理都有个范围,木桶原理可不是用在个人成长上地。在个人成长上是完全相反。尽最大可能加长你的长板,短板就别考虑了。

沟通

不论你做什么,沟通都要学。你没发现那些个沟通好的人都活的很滋润。那些个喜欢沟通的人都很自在。这个社会是人群社会,而人是典型的群居动物。人不是大老虎,大老虎可以独来独往。人不行,打从猩猩那会就是群居动物了。既然是群居动物,那就必须得沟通。所以人天生就要沟通。那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沟通,喜欢一个人搞呢?个人感觉是小时候体验过什么了,就是受什么刺激了。否则人人都会沟通,你要是出国发现美国人就都爱沟通,爱表达。所以在中国混比在美国混容易,在中国你会沟通,那你很容易挣的多。在美国人人都会,没招了吧?还是得强调,沟通跟你的性格没关系,不是非得外向的人才沟通好,内向的人就不行。也不是说沟通就是忽悠。做销售的基本功是沟通吧,但你发现没有那些真正销售做的好的人,其实说话并不多,也不见得性格就外向。还是那句话,别被成功学忽悠了。内向有内向的优势,内向说明你更在乎自己的感受,道家讲真正牛的人都比较内敛,庄子讲过呆若木鸡的故事就这意思。你看比尔盖茨的面相,是不是挺内敛的。

它山之石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话用在工作里简直就是速成武功秘籍。现在学科都是综合学科。专精于一处、而臻极致的人肯定能活的不错。但是还一种人也很滋润,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来自其他行业,而且是一用就灵,至少是客户满意。这就是它山之石。记得C114有个爱立信的兄弟写诗写的好的,他就说他是做通信里边写诗写的最好的,同时是写诗的里边最懂通信的。两边吃的开。

所以该学的多了,学不过来。

第四篇:汽车工程师十年职场心得,手把手教你如何“升值”

汽车工程师十年职场心得,手把手教你如何“升值”

再过几天就是我从业十年的纪念日啦,回首这过去的十年,个中辛酸和快乐只有经历过后才有切肤的体会,有加班的烦劳,有择业的困惑,有面试的尴尬,当然,也有成功的喜悦,但我很庆幸,我用了十年的时间做好了自己的职业定位,也具备了一定的综合实力。如何看待工程师的头衔,我小时候很是向往工程师的称呼,其实,狭义上的工程师是件很简单的事,本科毕业的第三个年头,就可以参加职称考试获得一纸证书就算是工程师啦,同事或供应商叫你X工,好像也有了几分心安理得,大家多明白,许多人叫你一声X工,仅是处于一种礼貌。

你要是不注意自身做人做事的风格,别人会从心底看不起你,当然,仅仅是会做人,绝不是个好的工程师,一定要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设计能力、工艺能力、团队建设和管理能力,项目控制能力等等。我想从很具体的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一.成为一个在汽车行业内能独当一面的工程师,那是需要时间熬出来的,别指望三五年就成为资深人士。汽车行业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多,汽车的四大生产工艺即常说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要是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只能是一些皮毛。从岗位职能上来讲,设计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岗位的要求不尽相同。我认为在这个行业里没有十年的时间的磨练,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

有人讲做一辈子工程师是没有出路的,其实,职业的成败很难有标准来考量,赚钱的多少、工作的快乐指数、社会对你的需求、自我的心理满足,包括这些但不仅是这些。有一句话可能能贴切地表述,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我认为,你自己快乐就好,你自己喜欢就好,不要太多的在乎世俗的观念。不容否认,很多原来在一线锻炼了很长时间,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工程师最后去做管理工作了,但我相信你要不是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很难得心应手的管理一支技术团队。

二.专业技能方面,我不想讨论大学学的东西有多少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我曾和学弟学妹们讲,大学里能直接运用到工作中的一门功课就是机械制图,我觉得我的专业功底来自近十年的工

作实践,一定要记住,不要觉得自己懂得了发动的工作原理了,你就会设计发动机了,不要觉得会使用UG、CATIA、Pro/E等专业软件了,你就会机械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零件的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随便举几个设计的考虑点,冲压件成形工艺其中就包括折弯半径的处理、止裂槽的设计、下料时材料是否便于排料、冲头的寿命、塑料件是否设定了合理的拔模角、材料是选用PP、ABS还是尼龙6(66)、皮纹区域定义的范围,除此之外,相关的边界条件是否考虑充分,还有一些隐形的问题,结构件的强度、总重的控制、动态频率分析等一系列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有和某一个项目一起成长的机会,通过具体的工作来提高自己。具体的内容我将在下面的几个板块里分别表述。

三.谈谈职业定位,如果刚毕业一两年,就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那是扯淡。严峻的就业形势容不得你来选择职业,哪里有份工作就先做着,养活自己再谈职业规划,要是你毕业有四年了,甚至更长时间了,工作换了很多,想在哪个行业里做,心里也没底,那就需要好好想想啦,列出自己的喜好,列出自己的优缺点,综合以前的从业经历。好好策划你自己的职业生涯吧!给自己做个五年规划吧,这个规划越早做越好,就算做打工仔,也要做一个明白一点的打工仔,做事有计划一点的打工仔,不要搓跎了岁月,工资还是不如人意。

四.谈谈心态。我们常不由自主的和别人比较,和别的行业的人比较,比职位、比收入、比房子、比车子。无非是两种结果,你很得意或暗自得意,你很沮丧,想放弃,放弃现在的工作(可你常常不敢放弃,你还得考虑好明天去干啥),放弃这个行业。就在你举棋不定之际,你开始推诿工作了,觉得公司很亏待你,你付出了很多,却得到很少。我曾经在一家公司(暂且叫M公司吧)呆了四年,经常性的加班,五一十一我多在陪同外方工程师调试设备、冻结产品数据、陪他们考察供应商,有时为了解决一个塑料零件的变形问题,我和供应商一起调试模具到凌晨3点,不断的实验模温,压力等工艺参数。我不敢和同学讨论我的工资,自卑呀!我犹豫过。我要不要改行,要不要跳槽。当我冷静下来分析情况后,我还是决定留下来,我觉得这家公司还有我没有学会的东西,在这个消费很高的城市里,我拿了四年很低的工资,可我很感激那家公司,这四年里,我熟知了

TS16949的流程,在现场能快速分析问题,并能马上做出应急措施,并有和各主机厂的工程师有交流合作的机会,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客户沟通,如何和供应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其实有时,你要这样理解,吃亏未必是亏。那四年里,别人可能觉得我很亏,但现在回头看,没有当初的亏,可能不会有我日后的成功跳槽。在你前六年里最好有几年看上去很亏的经历。那将是你职业能力的第一桶金。保持好的心态,厚积就是为了薄发。

五.谈谈跳槽。相信在这个行业里有些工作经验的人都有过跳槽的经历,或看重开出的薪资,或是看重有一个自己中意的职位,或是冲新东家在业内的名气。理由千万条,都可以理解,我们要结婚要有房子,谁不希望有份高薪好养家糊口。但跳槽是很有学问的,HR不会很青睐职场蜻蜓(老在点水,一年里换了好几家),仔细评估一下自己在这家公司的状况吧:有没有上升空间、还能帮你在能力上和专业上有很大的帮助吗、你和同事的关系处理得当吗、公司的管理规范吗等等一些列问题都列出来,然后开始打分,最后总分决定去留。一旦要离开了,注意低调,不要四处宣扬,以免给公司造成被动,要提前一个月哟,我们要做职场达人,一切要规范,在这一个月里工作照常,并做好相关交接工作,最好列出交接清单,将你手上的项目的情况一一列出,体现一种良好的职业素养,可能你离开这家公司好几年之后,原来的同事还常念及你。

六.谈谈面试。在我近十年的职业历程中,面试的机会只有四五次,面试通过率较高,也颇有些体会来和大家分享,我刚入职场那会,投简历很盲目,大概可以的就投,现在想想很没有必要,这和找老公找老婆有相同之处,要打有准备之仗。面试之前的功课要做足,至于服饰,举止等基本礼仪我就不多谈。从专业的角度来聊聊,你要对前往面试的公司的产品有一定的认识,包括其客户,有机会的话,能打听或了解到相关的项目内容更佳,这就需要在业内或那家公司里有内线。我曾在面试前一天,我花了3小时准备了一些可能的提问,我对着家里的镜子练习如何回答可能的提问,尽量做到言简意赅。要清楚面试你的人是专业人士,还是HR的人力资源专员,那你准备的内容要有所侧重,如果你是到一家比较正规的,在业内有名的公司去面试,我的做法是讲真话,你为啥离

开你现在的公司,我很直接的回答我不满足现在的薪酬和职位。我喜欢很诚恳地向别人表述我干过什么,我能干什么。在问及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时,我也坦诚相告,我的英语表达能力不佳,我做事性子急。同时我也会补充一些信息,我一直没有放弃学习英语,我也开始在修身养性。还有一点就是面试时的心态,你可能特别需要这份工作,这种心理暗示,会使得你异常紧张,特别在那种特定的面试场景下,你的对面坐着四五个表情严肃决定你此次面试成败的面试官,一个个专业问题盖头而来,有些还可能是问题陷阱。不由自主地会紧张。我的对策是预备答案,对可能提问准备好答案,记得准备中英文的回答哟,遇到老外你就不会慌不择言。还有一点,不要觉得你是去求别人给你一个工作,面试其实就是在谈合作,只是你作为乙方仅是个个体。不要试图无节制的表现自己。有些话点到为止即可。有些专业知识方面的准备,可不是几天就能掌握的,那需要你平时的积累。一般正规公司有自己的薪酬体系,他如果要你,会在offer里注明你的福利,不合适,你可以拒绝。全然没有必要在面试时漫天要价,综合考虑一下因素:1.你的工作年限,2.行业里的大致薪酬,3.你在上一家的工资状态,4.你应聘的岗位。以上经验仅限于管理很正规的大公司(本人对台资,港资,日资和私营企业持谨慎态度,这四类企业不在我职业规划的考虑之列,请原谅我的偏激)。

七.谈谈英语和计算机。先明确一个认识,这两样东西是工具,工具就是在干活时,以求提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任务的辅佐设备。现代文盲的定义就是不懂英语和计算机的人,这有点夸张,但在表明一个道理,这两样东西很重要。职场上的人对这点应该有深切的体会。个人认为汽车业在中国未来的10-15年有长足的发展,金融风暴中的美国三巨头,在经受严峻的考验。他们抗风险的能力差,有一主要原因,就是设计,生产成本过高,而有着巨大市场的中国会慢慢的由制造中心的角色转化为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大批的外方研发人员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将陆续转移到中国,在这种大背景下,英语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很多重要的资料都是英文的,要学习他,不得不掌握这门语言。坛子里常有年轻的朋友讲自己精通P/E、UG、CATIA等专业软件,以此就认为能成为一个机械工程师或汽车工程师了。据我的了解,像这几个专业软件是博大精深的,就是原厂的专业人员,也未必是对每个模块熟悉。轻言精通,有轻薄之嫌。这几个软件是很好的专业工具,如果只是作为一个设计工程师,其实只需要用到几个常用模块就可以了,建模、装配、制图、有限元分析、钣金、模流分析、管道布置(线束布置)、自由曲面等。建模的思路远比会操作某个命令要重要得多。软件的掌握不要贪多,不同的软件之间的思路是一致的,精通一种其他的就可以触类旁通,就不需要花很大的精力。

八.谈谈细节决定成败。不同的行业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始终相信不同的行业对从业者的有点要求是一样的,那就是关注细节,特别是在汽车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这点尤为重要,忽略了细节,你可能离成功就差那么一步。很多企业,一般不会去追究因你在设计中忽略了一个细节造成了损失而对你有很重的处罚,但我们从职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就有很多值得自责和检讨的地方。说实话,我们的成长和技艺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给我们买的单,这样想想,也有利于平和你的心态。有些产品的国产化,我们没有通过仔细的材料比对,和相关的试验就想当然的选用替用材料,就会造成批量召回的重大质量事件。在做结构设计时,有些很不起眼的机构,你可能觉得没问题,但最后批量时就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如果我们在做样机时仔细分析,及时记录,充分评审。如果我们在数据里多界面分析可能的情况。不要将问题拖到模具已开的时候,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也就不会出现。我觉得有句话能很好的描述其精髓“一粒老鼠屎,可以坏一锅汤”。这就是关注细节的重要性。要想在团队中树立你的职业形象和证明你的能力,有些问题你必须想得更细一点.三拉四的人,我常觉得不具备做工程师的潜质。工程师的工作不但是一份职业,要是能融入你的爱好和做事的激情,我想慢慢的你会从心底觉得这是我的事业。

九.谈谈团队建设和管理。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只是个小小的工程师,团队建设和管理那是领导的事,其实我们应该提前给自己做准备,是的,你现在只是团队中很基层的一分子,没有团队建设和管理的职责,可事情总是发展变化的,也许不久后的一天,你就将承担起这份职责。先给自己做点知识储备。当然,到了那一天会有相关的培训跟进的,但在平常的每一天,你其实可以多观察

你们团队中这方面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哪些是好的,哪些其实还有待改进。想想你要是主管经理,你会如何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激情,你会如何提高团队对工作效率和整体战斗力。有时我常想,要是我的团队成员个个都是经验丰富,能力很强的专家,几乎是调集了公司最优秀的资源,组建这样一支理想型的团队。那我们的团队是不是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精锐之师了呢,我想未必,他们可能很难管理,各方意见很难协调,容易在意见相左时发挥不了最佳状态。那么,这样的优势资源不能发挥出最大战斗力。更何况这样的理想型团队是不可能的。一个优秀的团队管理者有带教新人的职责。有一点很重要,你要基本明确你的团队成员最擅长的领域,还有他们的性格特点,那样你才能在做任务调配的时候心里有数。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擅长的事就不要他们插手,有时任务交叉能很快使团队成员快速成长起来。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是很重要的,有些设计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能减少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合作的意识。事实上,每个人负责的一个子系统不是完全独立的,工作内容有交叉和重叠的部分。团队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人的管理,人在不同时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有被尊重,被认可的需求。有些工程师有些好的方法或技术,不肯与人分享,甚至别人来请教时,也是一副我明知道,也不想和你讲的态度。担心别人学会了,对自己有威胁。这种想法其实很可笑也是很狭隘的。在团队管理中,这样的氛围不能有,需要将某个人的经验变成一个团队的经验, 某个人的教训变成一个团队的教训。

十.谈谈学习。很多大家提出了终生学习的概念,在当中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这种提法我认为尤为重要,汽车行业是传统产业,但同时他的技术每天多在革新,我们可能不是站在技术最前沿的人才,但我们也不能被落下很多.大家多有养家糊口的现实压力,如果没有硬实力,加之年龄上不占优势.有时在另寻发展那个机遇时,是很被动的.到底如何学习呢.我想从两个方面谈我的体会:1)工作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这种学习是低成本的,有现成的资源,不需时间成本,也没有经济成本.完整的完成一个项目,就是完成了一个学习周期.设计能力的学习,团队管理的学习,甚至是软件中操作技巧的学习.只要用心去做项目,用脑子去思考问题.你会随着项目一起成长和提高。2)还

有一种学习就是自学,你可以学习你感兴趣,认为有价值的任何东西,而不是拘泥于业务以内的东西,我认识一个机械设计工程师,他也是从业于汽车行业,他有一绝活,就是一张白纸,一支笔,就能在几分钟内把他想到的机械结构以轴测图的形式表达出来,线条的关系很明确,这在前期的方案讨论中很重要,原来他爱好素描,读书时有些基础,工作后花了不少时间来自学素描的理论。这样的个人爱好就巧妙的和工作联系上。

十一.谈谈管理好你的嘴巴。嘴巴在职场上是交流的利器,在有利的时机,和适合的受众,讲正确的话.那你的嘴能帮你树立自己的形象,能让别人认识你了解你,可有时嘴也是双刃剑,他也能伤到自己,在错误的场合和错误的受众讲了不合适的话,那可能会改变别人原来对你还不算太坏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你的发展.人后说人绝不是君子之举.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当心自己的嘴巴失控:1.和要好同事聚餐,几杯小酒下肚后.就开始对公司的人,对公司的事发表你自己认为很正确的观点。2.在审核你的设计时,有人可以挑刺(有专业的意见也有个人的情绪在内)3.你去审核别人的方案或计划时,不要因为一些过去的事,带着情绪去评价别人的劳动成果4.大家在聊天时,有几个人在讲某某的不是时,你加入其中也大加评论。5.公司推行一项新的制度,你不适应,就在办公室大加分析评论,以期引起其他人的共鸣。或是参与其中。6.很对企业,特别是外企和合资企业,不要试图去打听别人的工资,那是很不明智的,也是职场大忌。7.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不要去讨论别人的情感私生活。那不是你应该关注的地方。你和他(她)只是密切的工作关系,在没有更为密切的私人关系之前,这样的举动很是无聊。我们常见这种人,在方案评审和设计审核时,不提任何建议,只是人来参加一下,可事后样件验证,设计有问题时,就大言不惭的讲,这我早知道。应该如何,应该如何。这样的人常被鄙视。我们要在该讲话的时候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在这样的工作会议上,将哪些话,如何讲,也是很有学问的:1.不要试图表现自己,不停的抢话题谈自己的看法。2.尽量不要第一个发言,听了别人的发言后,再发言不迟。3.快速的在你的草稿纸上列出你的发言的要点。4.尽量避免和别人观点的雷同或是简单的重复。5.你的观点要是准确率不

高,或没有把握,那就不要提你的这个观点,有可能你的观点一提出,别人深入的问你几个问题,就把你问得无言以对。6.要是有充分的发言准备,最好能准备好如何回答别人的提问。7.讲话时不要想到哪讲到哪,记住很清晰的条例,能使别人明白你到底要讲什么,要一二三很清晰的思路。8.假如你是组织开会的主管设计师,与会的有各个部门的相关人员(采购,质检,制造等等)你要记得涉及到其他部门的问题讨论到,要不下次开会他们未必回来。9.当有人问你的相关涉及参数时,不要讲大概,左右,差不多之类的语言,那不是工程师应该该有的严谨语言。你要是不知道,就查清楚了再说。

十二,谈谈如何开会。开会作为一种正式沟通的渠道,我们通过会议解决问题,安排工作,制定计划和决策,是推动项目最终达成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却可以在现实中看到,大量的项目经理,工程师,由于各种原因:或有点官僚主义,或是缺乏基本的管理沟通技巧,又或者专业气质太重,„„很多会议,都是低效,甚至可以说无效的,会议的结果往往不是解决了问题,安排了工作,而是什么结果都没有?甚至产生了争端和矛盾!我们干过这样一个事情,与客户方7、8个人一起,从9点钟开会讨论一个问题,最后到了12点钟还没有任何结果,而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领导的尼尼喃喃不能决策,或左或右,又觉得不动最好!搞得所有人不知如何应付,疲惫不已!终于轮到我们发言,我们拿着计算机,边说边算,这里在座的日工资3000元,用了半天,就是1500元,没有任何结果就是净亏损,按照公司毛利就是需要实现1.5万的订单才能挽回上午这个会议的损失。当然,这里没有计算机会成本,因为在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如果不参加这个会议还可以在其它方面或获得收益或降低成本,尤其几个高级管理人员机会成本损失更是严重!我们付出了这样的代价,我们获得了什么结果?什么结果都——没有!我的观点是,专业人之所以被称为专业,就是要有点坚持,要知道什么东西在自己所知识/能力/经验系统是好的,或是不好的——否则,你也就没有必要参与这个会议——更重要的是,敢于表达!因此,我们认为项目过程中的会议,尤其是重要的会议,有争吵的会议是好的,一团和气的会议简直就不用去开!

第五篇:职场心得

职业场不是游乐园,你不是来这里寻开心的,我们所作的工作其实并不产生价值,我们领到的薪水主要是用来支付我们工作中的不快乐的。

想让每个人都喜欢你很难,就是迎合每个人;想让每个人都讨厌你很容易,就是带着情绪作自己。因此,工作中最讲究的就是不带情绪,不做自己。但是不带情绪太难了,于是只有在不做自己上下功夫。

第1个道理——永远不要相信谁的陈诺,除非它变成现实。

第2个道理——永远不要先亮自己的底牌,就算要亮,也应该一丝一丝的亮。第3个道理——做事的核心是做人,做人就一定要端正态度,你可以能力有问题,但态度一定要没问题。

第4个道理——人和人的竞争本质上是其所能调动资源的竞争,功夫在诗外,何必介怀得得失失呢?

第5个道理——职场游戏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有规则但有时可以不遵守规则,有公平但大多数时间不要追求公平,每个人都是在演戏,你要尽力演好自己。

岗位与薪水:公司给你这个岗位来干,然后用眼前的繁重工作,低工资跟所谓的高成长高发展空间相组合来给你画饼,生活就是这样,有得有失,基本上失的都是眼前的,得的都是未知的,所以说,你唯一拥有的变量就是命运和时间。

职业方向与积累:生活没有任何事情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任何东西都是量变引发质变,所以说,在目前这个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里,不要选择那些量变积累过长的职业就好了,以免还没引发质变的时候就OVER了,但是也别一窝蜂扎在一个专业里,薪水的起点差不多的情况下,增长的速度取决于职业的专业程度,薪水的极限取决于职业的广度。建议先作一些专一点的岗位,及早跨越最初期的积累,因为最初期基层岗位的积累可能短则2年,长则15年,如果初期基层岗位脱颖而出的速度太慢,很可能影响最终的高度,中层岗位的积累期反而应该长一点,6年左右比较合适。当你什么时候开始发觉自己又害怕老板不满意,又害怕员工造反的时候,那你就真正是个中层了。

交际应酬:至于花天酒地,吃喝嫖赌,这些都是人与人拉近距离的措施,称之为“术”,你必须懂这些,并且精于此道,但沉迷就不必了,术业专攻,必不成大器。应对上级:没有必要跟谁靠的太近,除非他能给你提升的空间,否则一朝天子一朝臣,人家跳了,你成了斗争的炮灰。无论混哪里,一定要学会的技巧就是用领导能听懂的方式说话,比如你的领导就是一SB,那你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语速,说话快代表反映快,但是何必用这么小一个细节来暴露你自己?这样领导才能听懂你说的,否则你说了一大堆,他就没听懂几句,结果他断章取义的下了一些不利于你的决定,你就SB了.同事相处:十分重要,少跟第一个跳出来跟你交朋友的同事走的太近,但凡首先接近你的,除了的确好心热情之外,要么是办公室里混的不太如意,想先拉拢一个新人当帮手,要么是自己闲的无聊,拿你开心,按照概率大小,实在不推荐你热情的响应他的接近,作为一个职业人,你必须学会忍受孤独,把同事当作认识的陌生人:包括独自生活,也包括办公室独自工作,跟同事走的太近难免成为别人的威胁。

背黑锅:背黑锅是一个职业新人必经的一步,你一点亏都不吃,你会被联手作掉,你吃亏了还装作无所谓或者不反抗,那么就等着作背锅专业户吧。当一件事情需要有人担负责任的时候,这个选择的人是你怎么办?9个字,不误事,不说事,不做事。自己份内的事一定要做好,千万不能留下明显的把柄显示这件事是耽误在你的环节上,如果别人有事,管好自己的嘴,不用你说,所有人都是心照不宣,没准你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不做事自然就不会出错,这是绝对的真理。如果一件大家都知道的很明显的黑锅要你背,你不妨就背下来,因为这肯定是大家的共识,是集体的决定,就不要对抗整个组织了,领导都不是傻子,心理很清楚的,有些错误就不是你这个层面能犯的了的。所以想不背锅,就必须在自己份内工作上树立绝对的好口碑,其次,不管忙还是不忙,都要装作很忙的样子。

对待“小人”:单位里最少都有50%的人是闲着没事干的,这部分人的生活状态就很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他们普遍有几个特点,第一,会说话,尤其是会左右逢源的说话,第二,擅长抱怨,屁大点工作都能忙的手忙脚乱的,让你不放心把工作交给他,第三,把持着话语权,如果你得罪了这么一个人尚且无所谓,但如果你得罪了这么一批人,那么无论你业绩多么出色,也不可能脱颖而出。你在职场上能跑多远不在于你迎合了谁,而是你没得罪谁,很多人虽然对你的事业毫无帮助,但你一旦得罪了他,他对你的事业阻力重重。那么如何把自己的阻力降低到最小化呢?第一,不得罪团伙,无论谁对谁错,个人得罪组织,后果可想而知;第二,不因工作的事跟任何人起冲突,公司是老板的,为工作的事跟同事起冲突是最SB的;第三,学会做事有分寸。如果你要想在事业上走的很远,就必须每一步都走扎实,不管终点有多高,至少要保证自己在现有位置上能做的稳!想做到步步扎实,就必须学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别人无非两个办法,晓之以义,动之以利,对别人先晓之以义,让大家明白你具备正派,友善,合作的特质,动之以利,当你想做成一件事的时候,要么把利益拿出来大家分,要么把出风头的机会让给别人。对待暂时跟你作对的敌人,你一定要恰有分寸的让对方明白,你们目前的**是因为彼此的利益阵营不同,与你们个人之间的好恶无关,这点尤其重要,你不要觉得斗争是两个人的事,要知道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别人在看你怎么对待朋友怎么对待对手,你如果对敌人赶尽杀绝的确可以威慑一批人,但是真正对你构成威胁的人会更小心的算计你,很可能一击致命不会给你翻身的机会。工作分歧仅仅是职业上的,而不是个人好恶的原因,不要幻想有永远的朋友或者永远的敌人,朋友相处多义少利,合作伙伴相处多利少义,敌人相处不利少义,这个时代变化太多了,也许昨天也彼此暗战的敌人今天就必须在一个office里相处,那你只能起**不能有冲突,得饶人处且饶人,大家都是打工的,顶多是看彼此不顺眼,绝对到不了势不两立的境界。

工作成绩:如果一件任务是大家都要干的,你自己干的太出色了你让别人怎么活?有人说我自己业绩好了,别人就都对我尊重了,我就有尊严感了,或者说老板就奖励我了,我就被重用了,我的评价是“出风头不是什么好事”,别人尊重你那是因为他现在拿你没办法,除非你一辈子都业绩出色,步步高升,否则就低调一点,别干这些不打粮食的虚活。至于老板奖励你,能奖励多少?如果可以重奖个300万美元,还值得拼一把的,如果奖励个几万块钱,你觉得为了这点钱值得树大招风么?做到第2名第3名是最好的,老板所有思维都是为了哄着你们大家一起干活,绝对不是只要第一不要其他,团结大多数是所有人的本能思维。你干个第2第3,一来不用太出风头,二来不用惹怒别人,三来,表彰奖励也绝对少不了你的。你做人在低调一些,谨慎一些,这样上上下下都知道你的名字,却又不知道你的明显缺点,这样就算你不能进一步高升,起码在行业内你目前的位置是十分扎实的。

大家之所以走上职业生涯,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受到的教育和社会展示出的实际情况是不完全一致的,职场里所有黑暗的事情都可以冠冕堂皇的展现出来,任何冠冕堂皇的事情也都会黑暗无比,如果你以为有哪个企业或者哪个领导可以给予你公平的环境,那你基本是痴心妄想。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做事的方式,每个企业都标榜自己拥有公平的企业文化,但请你相信,凡是标榜成口号的词语,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美好愿望而已。人性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任何改变只要加上时间的稀释,都会变得容易接受,所以说,无论你作出多么令人难以接受的决定,只要加上时间的稀释,都会被最终接受,这就是“拖”的诀窍,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学会拖,拖的目的不是为了不干这件事,而是为了不要干错这件事,中国人很讲究作一件事的象征意义,大家都有句很经典的疑问句就是“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都太善于抛开表象看本质,哪怕这本质是主观臆断来的,那么遇事则拖,一来可以给别人留下稳重的印象,其实很可能你是心里没谱,二来进可攻退可守,如果这事快成了,你进去掺和一脚功劳,如果这事败像已露,你可以明哲保身。这你大可放心,没有哪件事是别人可以独

立完成的,我们日常工作的50%是其他部门给你创造出来的垃圾工作,同理,部门之间有一半的精力在彼此制造工作,别人的项目你随时有借口掺和进去,也随时有借口渐渐退出,借口就像乳沟,只要用力挤一挤,总还是有的。

生活就是扯淡,无论什么事情,扯着扯着也就淡了。

下载职场十年,心得浅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场十年,心得浅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场心得

    很多职场菜鸟都不知道如何在工作中维护自己的权益,今天,小猫就教教你们这些小菜鸟或者老菜鸟,怎么在工作中不吃亏。 有下面的这些case,你们遇到过没有:1. 上班了很久,公司迟迟不签......

    职场心得[精选合集]

    天赋秉异的人永远是少数,剩下的都是资质平庸的芸芸众生。相信即使只是普通人,也有一颗不甘于平庸的心。那么资质平庸的人该如何在职场上做出一番成就呢? 其实以大多数人的努力......

    职场心得

    职场心得 偶有小感,记下如下感悟,不忘时刻警醒自己。在看完一场职场节目之后,我学到了很多: 一、人需要思考,只有在思考中才会进步。 人的大脑就好比是一台机器,而思考就是机器持......

    职场心得

    初入职场的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首都北京,有着太多太多复杂的意味。它是整个中国的核心,也是决定全国经济大局与命脉的关键所在。可是,硬币的另一面却是这个一线城市一直摘不掉的......

    职场心得

    职场心得1泰然自若、充满信心的人,即人们常说的圆滑机警,往往能赢得工作机会。2、充满兴趣。非语言交流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展示出你对这份工作、这家公司和面试官充满兴趣。3、......

    十年的职场工作感悟

    十年的职场工作感悟 1、在职场骑驴找马,经常跳槽,薪水不断高升是一种方法(呵呵,跳了八次,薪水从一千到现在六、七千),但认定发展,固守一个地方也未尝不是一个方向,这样人脉关系,客户,环......

    十年庆典心得

    **十年,我的十年 可能是巧合,更可能是机缘!**十岁生日的时候,也是我来深圳跨过十年的日子,有幸和公司一起细数自己前10年的历程!从内心深处透着一股愿力,感觉是一种总结,一......

    操盘手十年心得

    沉浮了这么些年,考试无数,操作无数,心中感觉这十年如一场梦。但也留下了一些市场观感,看到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名为机构投资者每天对市场的评论,总觉得他们还在自己欺骗自己, 对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