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常州(赵宇辉)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常州
常州市实小教育集团平冈校区五(2)班赵宇辉pg130439月14日,你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吗?这是我们实小教育集团平冈校区的小记者到南大街星聚广场上参加常州市2013年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暨保护生态,建设美丽常州主题宣传活动的日子。
一路上,我们五(2)班的小记者在一起欢场笑语地谈论着采访的话题。到了南大街,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下车。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到了星聚广场上,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科普日启动仪式开始了。主持人绘声绘声地向我们介绍了今天的主题“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常州。”
接下来,我们便到一个名叫翔宇资源再生科技公司那里去采访。工作人员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小朋友,我们公司可以利用废旧塑料粉沫废线路板粉末加工处理成脂塑景观制品”。听完后我问那个工作人员: “叔叔,你们公司怎么把塑料加工成脂塑景观制品的了做成脂塑景观制品有哪些东西?”那个叔叔想了一会儿对我说: “我们公司把塑料压成小段,组装成椅子,垃圾桶,地板等,而且这些脂塑景观制品不会被雨腐蚀,对保护环境有很好的作用”。听完这些,我觉得现在的科技真发达,暗暗的在心里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知识,做一个对环境,对社会有用的人。
不知不觉采访结束了,可我的心还沉浸在废旧资源再生的话题之中!
(指导老师:袁俊萍)
第二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李峰山中心小学六年级李冰霖
一个国家的美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来,比如环境卫生。只有一个好的环境,这个国家才堪称最美,只有一个好的环境才能使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与众不同。环境与人类是共存的,人类自诞生起,一切衣食往行及生产,生活,无不依赖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地球上的大气、森林,海洋、河流、土壤、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组成了错综复杂而关系密切的自然生态系统,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长期以来,人类把文明的进程一直滞留在对自然的征服掠夺上,似乎从未想到对哺育人类的地球给予保护和回报,在取得辉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却使得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满目疮疤,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增多,也对环境造成冲击,给环境带来压力。
众所周知,人类是以自然环境为生存,延续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自然环境却遭受到愈来愈严重的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陆地污染……以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块净土。
或许你会想,想在重要的是发展科技,科技发达了之后在去环保也不迟,那你到时候可要后悔了。如果我们现在过分陶醉于对抗大自然的胜利,认为我们取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那我们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有毒废弃物,野生生物灭绝,以及大气、水污染等,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连串全球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我们现在还只是学生,不可能为全人类的环境作出特别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环境做起,从保护学校的环境做起,例如: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杯、饭盒、塑料袋,用纸盒等代替,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垃圾,减轻垃圾处理工作的压力,爱护花草树木,少赠送贺年卡,保持校园清洁等。以上这些虽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动手,一起努力,从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着手,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一份贡献。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的小主人。
指导老师:张华
第三篇:保护生态环境__建设美丽中国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
张天泽
一、总述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在短短数十年间走过了西方国家数百年才走完的历程。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应冷静的看到,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粗放型、掠夺式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在这一客观现实面前,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绘就“美丽中国”画卷任重而道远,不但需要宏观布局,还应从细处着墨。面对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现实,必须在最细微处着力,多措并举,重拳出击,严厉打击一切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二、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
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为 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平衡,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反映了新阶段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生态环境道德的总体要求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具体行为要求是: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
三、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
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第四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摘要] 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重要任务,也是改善民生、顺应职工群众意愿的民生工程,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提高民族素质,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进程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水土流失日益加重、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各种污染严重等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建设生态文明,环保系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努力做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和实践者。环境保护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认识到生态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希望和目标。
第五篇:(赵宇辉)浅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浅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昆二十四中 赵宇辉
文章摘要:后进生广义上理解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存在各种严重问题的学生。在一个班集体中后进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转化后进生就成为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后进生成因及后进生转化策略简单的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后进生 成因 策略
在一个班集体中后进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如何正确转化班级中的后进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什么是后进生呢?
一、后进生的特点
所谓的后进生就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各方面素质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出现相对滞后的学生。在教育词典中的定义是:“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后进生是针对某个学生群体而言的,是个相对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有些老师狭义地认为学习差就是后进生,这就对后进生的理解存在片面性。
二、后进生问题的成因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一般都是经过复杂、长期的过程才逐渐形成。
2.1家庭原因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最主要的环境。学生大部分时间都
是和家庭成员在一起,受家庭成员的影响也最大。
2.1.1父母自身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 就可以了。有些家庭孩子是由爷爷、奶奶看管,老人一味溺爱,对孩子缺乏严格管理,甚至一味放纵。有些家庭父母离异,对孩子缺少最基本的监管。很多后进生的形成都是由家庭原因导致的。
案例二:小明(化名)是我07届的一名学生,初二下学期我接手他们班后发现他经常旷课,和同班同学了解情况后发现小明经常去学校周边的游戏室打游戏。小明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离异,小明和父亲在一起。平时父亲很少在家,一般周末小明才能见到父亲一面,一般情况小明都在爷爷奶奶家。平时小明上学缺交作业,上课违纪,甚至不来上学,他爷爷也无法管教。小明的父亲更是在小明上初中两年时间里没来过学校一次!小明的母亲来学校后对老师说,她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能考上高中最好,考不上初中毕业后去和亲戚学汽车修理。
成因分析:小明的问题主要在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致使孩子的内心想法家长无法及时了解。家长和孩子的矛盾逐渐激化,最后无法调和。
2.2社会原因
2.2.1不良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现今社会是一个经济、文化、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但是,影视、网络、电视中有很多东西是消极的、负面的,社会中某些人为了金钱,诱导青少年注重享受。暴力、色情的内容使得青少年往不良的方向发展。青少年尤其是初中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缺乏辨别能力。一部分学生模仿他们认为“好的、酷的、时尚的”的东西。
案例三:学生小林(化名)是我13届学生。偶然的一次和班上的学生谈话过程中发现小林在网络上和班上的同学聊天时,小林会发一些黄色的图片。我及时的和班上其他的学生了解情况后发现,原来小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登陆了一个黄色网站之后无法自拔,他还向其他同学宣传只要每个月15块钱就可以成为该网站会员,在同学间造成严重影响。
成因分析:在长期的青少年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专家们认为社会方面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利影响的主要方面有:(1)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限制未成年人消费问题;(2)媒体宣传上不适当内容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形成的影响问题;(3)未成年人走上不良道路后社会该施以怎样的教育;(4)未成年人遭受暴力侵害的法律支持及社会支持。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2.2.2社会公德观念的混乱对学生的影响
不少青少年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公德方面存在知行错位的现象。社会中恋爱、婚姻道德观念混乱,婚外恋、婚外性行为日益增多,家庭责任感淡漠,重幼轻老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另外,贪污腐败现象也使青少年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滋长了好逸恶劳的思想。
2.3学校教育的单一性对学生的影响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后进生也不例外。但如果班主任因他是后进生,便觉得他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让他参加一些活动,不让他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于处处都鄙视
他。那么,久而久之,后进生就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至于逐渐地对人,对集体完全失去信心。在特定的诱惑面前,甚至会失去理智而无法控制自己,来个“破罐子破摔”,从此一蹶不振。
案例四:我所在年级从初一新生入学开始就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每个星期五的最后一节课年级上开展了各种活动,包括体育(篮球、排球、足球)兴趣课、历史兴趣课、地理兴趣课、奥数兴趣课、小记者兴趣课等等。从开展活动后的效果来看,班级内部学生普遍增强了凝聚力,后进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参加区统考的数学、语文两学科都取得了 毫无保留地反馈过来,不掩饰、不伪装,好就是好,恶就是恶。班主任的喜怒哀乐可以激发他们的爱与憎。爱的回报是学生听你的,信任你,积极地按你的意见办事,憎的回报则是对立,反抗,恶作剧。情感交流要抓住有利时机。这就是在学生跃跃欲试,正待着奋起的时候,你能送去及时的鼓励,在学生身臵迷途,寻路而不可得的时候,你能及时给予指点,在学生失群,深感孤独的时候,你能及时地给以关怀,送去温暖,在学生犯了错误,开始感到内疚的时候,你能以语重心长的劝告,抓住这些机会,从情感上就建立与“差生”交融的基地。这一基地一经形成,师生之间就“心有灵屡一点通了”。
3.2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树立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班主任,及时肯定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心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案例一中的小涛虽然初一入学是他的学习成绩差,在课堂上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交流我发现他在体育方
面有一定的特长,在初一新学期的运动会上他主动参加了初中男子100米和初中男子4×100米接力赛。虽然他没有获奖,但是在比赛中他赢得了全班同学和我的掌声,他在比赛后还认真的跟我总结比赛中的得失。我认为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我们的教育不单单看重的是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信、自强,以后走入社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3.3注重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地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家庭监管力度不够,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我在得知案例三中的小林同学的情况后,及时和家长联系。在与家长取得共识后,家校双方和学生本人共同就如何利用网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我利用每周的班会课的时间利用小电影、学生自编自导文艺节目、演讲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教育学生如何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和家庭合力教育,小林的思想逐渐改变。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有真正为后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