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代理意见书
代 理 意 见 书
审判长、审判员:
现围绕法庭归纳的争议焦点,发表以下代理意见:
一、工程款是否结清、拖欠工程款的事实和法律依据问题 原告与被告xxx等于xxxx年x月xx日签订合同,合同价款当时约定为xxx,000.00元,此后又增加4基路灯(xx元/基×4基=xxx万元,安装费xxx元/基×x基=xxxx元),合同总价款为xx,xxx元。合同的格式为《灯具销售合同》,但按照合同第二条内容为:“路灯工程施工安装合同”。按照合同第五条约定被告应当于货到付款xx万元(但4次实际给付xx万元,详见第一组证据),完工后付总价的xx%(即xxxx元,但截止现在实际支付仅为xx万元),余款在一年内付清。被告自合同开始履行时即开始违约,截止xx年xx月x日共支付工程款项为xxxx元,余款xxx元至今不予支付。庭审时,被告xx承认:该宗合同是由她和张xxx等联系后,她的父亲李xxx出面由原告与张xx等签订的合同。此后,以原告名义委托进行催款也是李xx的意见,原告当时鉴于合同由李x帮助联系,并且与被告张xx等认识,每次催要工程款项路途较远,交通不便等诸多原因考虑后,同意了李xx的要求。xx年xx月x日原告委托李x要款时,被告提出要明确的委托书,此后,原告于2005年11月11日再次出具了委托李x向张xx、xx管委会催要工程款的委托书。每次李x催要工程款时,被告要求 1
李x出具原告工厂的收款收据,原告待李x交回工程款后,原告工厂便做记账处理,因此,原告收到工程款的数额与被告强调的已经给付xxxxxx元,加上李x收取的代理费xxxx元,合计xxxxxx元,与原告的诉讼请求完全吻合。
xxxx年x月x日截止李x汇出xxxxx元后,原告继续找张xx等催要工程款时,张xx开始采用躲避不见的方式回避此事,当原告欲感到被告可能不在支付工程款项时,原告开始向有关部门反映该拖欠工程款情况,在追要无果后提起了诉讼。通过法庭调查已经查明:被告张xxx等在没有资质的情况下与原告签订代理建设工程施工安装合同,被告xx管委会承认路灯款项已经支付192万元给张张xxx、张xx、云xx等人,但出具的发票与xx管委会与施工单位的合同不符,尽管在张xx等代理人的干预下,xx管委会的代理人修正了xxx万元路灯款项的事实,但根本的事实不容篡改。原告将路灯销售并安装的工程款包括两项内容:即路灯款和施工安装款,原告按照合同价款xx元/基×xx基,通过的现场照片即可清晰计算。每基价格含路灯价格、安装工程人工费、运费、材料费等,被告以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的价格作为结算依据与自己的实际付款数额明显矛盾。如果按照被告强调的理由:xx基×xx元/基,价款应当为xxxx元,现在强调已付xxxx元,按照辩解的理由已经超出支付xxxxx元,按照《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9条第一款第一、三项之规定,原告工厂的工人xx%为残疾人,施工工程为绩效工资,庭审调查时,工厂的合同经办人李xx对催要工程款的方
式、方法,催要工程款的次数、金额、工程的验收、使用、施工方式等进行回忆性的出庭作证后,被告没有提出相反的意见。原告从合同履行之初就欲恶意占有该笔工程款项,履行过程中是不可能超出支付工程款的,被告代理人以质量检验报告的内容作为支付工程款的依据,违背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如果按照质检报告作为工程款的结算依据,那么,还有签订合同的必要吗?否认工程款的数额,但不知为何还以合同的约定进行时效抗辩。原告在该案件发回重审以前,被告从未向本院提供过李志国虚假公证工程款已经结清的书面证据,二审审理阶段,李xx辞去聘用关系后,本人已经患重病处于神志不清状态,被告为达到恶意占有工程款的目的,让李xx做了一份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公证书’。此后,该虚假的‘公证书’被撤销。之所以说是违背李xx的真实意思表示是与李xx2010年1月21日的书面证明相悖(该证明出具的时间是第一次开庭的当日,公证书是李xx辞职并在死亡之前所做,其真实性第一次是未受到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所为,其效力远远高于所谓的公证书)。其次,合同签订的开始即以原告名义签订和履行,催要工程款时被告还要提供原告出具的委托书,但协商xxxx元结算时,却以‘口头’约定的方式,便将xxxxxx元的工人绩效工资予以放弃。这一辩解理由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所以,该合同价款数额、被告拒不支付数额,原告的诉讼请求有事实和法律根据。
二、原告的诉讼时效是否已过问题
原告向本院提供了xxx年xx月x日被告李x通过邮政储蓄
汇款凭证xxx元的事实说明:原告截止xxx年xx月x日共收取工程款xxxx元,被告强调截止xxxx年xx月x日共支付工程款xx元(其中:有xx元为李x收取的代理费)。如果被告强调时效已过,那么原告的工程款项收取与被告实际支付的工程款项为何惊人的完全吻合。被告在发回重审以前的xx年x月xx日,由合同的当时经办人李xxx亲笔书面证明分5此从被告处收取工程款xxxxx元,该书面证明的事实与原告实际收取的款项也完全吻合。因此,被告利用原告这一特殊群体的不规范经营方式,意欲占有工程款的行为构成侵权,原告主张该工程款没有超出诉讼时效的理由也确实充分。被告在第一次审理时,仅提出了时效抗辩。当认为时效抗辩唯恐不能成立时,此次又增加了款项已经结清的抗辩理由,被告的狡辩代替不了案件的本源面貌,原告的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不可能将只有xx元的工程款放弃xxx元。所以,被告抗辩该案件超过诉讼时效的抗辩理由与陈述的事实明显矛盾,故该时效的抗辩理由同样不能成立。
三、xxx管委会是否是适格主体、是否应当承担工程款的给付责任问题
原告将全部路灯工程安装完毕以后,xx管委会组织进行了工程验收,明知被告张xxx等没有施工资质,也不是实际施工人的情况,在原告未提供结算工程款发票的情况下,便将工程款交付给被告张xx等人,被告张xx、张xx、云xx等人与被告李x通过虚假的公证书方式欲将工程款恶意占有的行为,从案件的性质上已经由违约行
为演变为侵害原告债权的侵权行为,被告将原告工程款恶意占有的行为通过被告xx管委会强调已经给付xxx万元的这一陈述便可以证明。xx管委会对工程款应当按照合同、出具发票相一致的付款方式进行支付,但却以合同以外的单位发票进行工程款支付,支付方式为现金直接支付。严重违反了《招投标法》第3条、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招投标法办法》第5条规定。工程款必须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支付,但xxx管委会采用现金直接支付个人的方式进行结算,导致真正的财产所有人无法收到工程款项。如果本院认为该行为存在违法问题,请求本院将该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进行立案处理,或者向有关部门发司法建议的途径进行处理。xx管委会对造成工程款向实际工程施工人以外的第三人清偿的行为,应当承担实际施工人不能收取工程款的侵权责任。
综上所述:原告诉被告工程款侵权纠纷事实确实充分,原告提供了确有理由的证据支持。被告辩解和狡辩的理由与事实和自认的证据事实明显矛盾。原告承认收取工程款截止xxx年x月x日共计xxxxx元,被告承认截止xxxxx年xx月x日共计支付工程款xx元,加上被告李x收取的xx元代理费,被告支付的工程款与原告收取的工程款完全吻合。xx管委会将工程款向实际施工人以外的第三人进行清偿的后果,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66条之规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被告xx管委会将工程款清偿给实际施工人以外的第三人后,又与被告张xx、张xx、云xx等强调超过诉讼时效的理由与诉讼证据证明的问题明显矛盾。因此,原告请求本院根据庭审查明的事实,以及双方诉争的工程款数额问题,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原告的诉讼代理人:王春林
2011年5月18日
第二篇:解析土地转让合同代理意见书
土地转让合同代理意见书
审判长、审判员:
陕西汉泰律师事务所接受本案被告和反诉原告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南北团结街改造工程指挥部的委托,指派我为其担任代理人参加今天的诉讼活动,现发表如下代理意见,共合议庭合议时参考:
第一、原告故意规避有关级别管辖的规定,当庭增加诉讼请求致使诉讼标的金额超过汉台区法院级别管辖权限,应将案件移送给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
原告为了规避级别管辖规定,起诉时其诉讼标的为3344241元,但当庭又增加诉讼请求2416522.75元,致使本案诉讼标达5760763.75元。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规定“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以及诉讼标的额在200万元以上且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本辖区或者涉外、涉港澳台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
根据上述规定,汉台区法院应当按照规定将案件移送至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汉台区继续开庭审理违反了级别管辖的规定。
第二、被告是汉台区人民政府在南北团结街地段旧城改造工程中的具体代表,在相关范围内所做的行政行为和民事行为均已经区政府授权,其主体资格应视为与区政府等同。
1997年3月4日,汉台区政府为实施南北团结街旧城改造工程,成立“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南北团结街改造工程指挥部”,1997年5月8日汉台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第11号《区长办公会议纪要》该《纪要》载明“两条道路拓宽改造及区域综合开发在指挥部统一组织实施的前提下,可选择几家资质较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以加快改造建设速度。具体由指挥部审查资质等级,择优选拔。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建设好南北团结街。鉴于南北团结街拓宽改造硬投入大,政府补贴奖励资金450万元。
1997年6月28日汉台区人民政府颁发了《汉中市汉台区南北团结街莲湖路祥瑞巷拆迁补偿安置办法》(汉区证字【1997】第53号)文件,该《办法》第1条第1款划定的南北团结街改造工程拆迁范围是“北团结街北起陈家营,南至东门桥,东西沿街道中心线各延伸100米,南团结街北起东门桥,南至南环路,沿街道中心线,西边延伸100米,东边延伸170米”。该《办法》第2条规定:“南北团结街拆迁区域内的补偿、安置、建设由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南北团结街改造工程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该《办法》第39条规定:指挥部对被拆迁户重新安置协议达成后,同时收回被拆迁户原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及直管公房使用证。
拆迁范围内的土地本身就归国家所有,被告既然是区政府在南北团结街地段旧城改造工程中的具体代表,代表着区政府在拆迁范围内行使的是土地所有权,区政府授权“指挥部”选择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开发,实际上就是授予了被告行使土地所有权人的权利,当然也包括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而事实上被告除选择原告参与开发外还选择了汉中广厦房地产开发公司、昌海房地产开发公司、华强房地产开发公司、中辉房地产开发公司等房地产开发企业,被告也是采用和原告同样的方式与这些公司签订了《土地转让合同》,而这些开发公司都顺利的取得了国有土地使用证,他们支付的土地价款毫无例外的转化为区政府在南北团结街旧城改造工程中的拆迁工程款和安置补偿费。第三、本案的招拍挂是无效的法律行为。
1、涉案的土地使用权不具备招拍挂的前提条件。
其一、首先政府没有给被告划拨土地,没有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即土地划拨决定书。本案中没有任何证据证实政府给被告出具了《土地划拨决定书》。
其二、《土地管理法》(1998年和2004年版)第五十四条均规定: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根据上述规定,被告使用土地是用于城市开发,也就是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而划拨土地只能用于上述用途。
其三、按照法律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无偿取得,而被告是在投入大量拆迁资金,从拆迁户手中收回土地使用权(证)用于城市开发的,不是无偿取得。
其四、“招拍挂”出让划拨用地,必须依法从被告处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而本案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政府收回了被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2、违反法定程序。
其一、没有重新招标。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第十三条规定:投标人少于三人的,出让人应当依照本规定重新招标。第十六条规定:竞买人不足三人,或者竞买人的最高应价未达到底价时,主持人应当终止拍卖。
2006年6月7日汉中市国土资源局发布了“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告(2006-6-7)”,要求竞买人于2006年6月28日前在汉中市国土资源储备交易管理中心报名。
2006年6月19日和2006年6月27日,陕西汉中邓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一位名为李泽元的个人参加了意向报名,但没有正式报名,更没有参加招标活动,因为投标人不足三人,按照法律规定,汉中市国土资源局应当重新招标。
其二、涉案的土地在招标前其中位于南团结街路段东侧的土地原告建成商品房,并在多年前就销售一空,位于东门桥的土地原告也在多年前就挖好了基槽,根本就不具备招拍挂的前提条件。其
三、汉中市国土资源局的专题报告和汉台区人民检察院调查张俊龙的调查笔录(已申请法院调取)亦证明:
①因原告出具了假合同而致使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价款错误的确定为580万,应当根据原告和被告的实际成交价835万元作为确认价。
②证明“招拍挂”程序违法。
其四、原告没有向汉中市国土资源局交纳土地价款。
“招拍挂”的产生的土地价款为580万元,按照法律规定,原告应当向出让人汉中市国土资源局交纳,但时至今日原告并没有向出让人交纳,出让人也没有要求原告交纳。由此可见,本案的“招拍挂”是为了使原告获取土地使用证而采取的变通手法而已。
综上所述,本案的招拍挂行为是无效的法律行为。
第四、本案原告和被告签订的两份《土地转让合同》合法有效。
1、被告既然是区政府在南北团结街地段旧城改造工程中的具体代表,代表的是土地所有权人,那么与原告签订的《土地转让合同》应当定性为《土地出让合同》,当然是合法有效的。
2、原告和被告签订《合同》的时间是在2001年12月18日和2001年12月6日,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是2002年5月9日发布,2002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施行,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被告即便不是土地使用权人也有权转让土地,《土地转让合同》当然合法有效。
3、退一万步说,按原告的说法被告在无权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与原告签订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原告的这种说法假设成立,那么双方签订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仍然是有效的,原告的诉讼请求仍然不能得到支持。法理分析如下:
其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9条规定:转让方未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证书与受让方订立合同转让土地使用权,起诉前转让方已经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证书或者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同意转让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
第11条规定:土地使用权人未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与受让方订立合同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应当认定合同无效。但起诉前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
按照原告的说法被告无权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但原告在起诉前被告已经取得土地使用权,同时原告在起诉前已经经汉中市人民政府批准办理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也领取了《土地使用证》,根据法律上述规定,原告和被告签订的《土地转让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
其二、《房地产管理法》(1994年版)第39条和《房地产管理法》(2007年版)第40条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
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人与受让方订立合同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起诉前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同意转让,并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土地使用权人与受让方订立的合同可以按照补偿性质的合同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及相关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第6条规定:转让方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起诉前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并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转让方与受让方订立的合同为补偿合同,合同约定的土地转让价款应认定为对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人的补偿。
上述规定是对当事人间合同效力的肯定。但由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由政府主管部门与受转让方签订的,划拨土地使用权人与受转让方之间合同的性质的发生了变化,事实上产生了政府与划拨土地使用权人、受转让方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政府将划拨土地使用权从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人手中收回,再出让给受转让人,受转让人按照合同需支付给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人的价款,可视为对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人土地被收回的补偿。
综上所述,本案原告和被告签订的两份《土地转让合同》均合法有效。
第五、关于本案的土地面积问题。
签订合同前,原告已多次到实地考察两宗土地,并向被告索要两宗土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所购土地的用地性质、控制指标、代征道路及绿化带的情况作了详细了解,同时被告将两宗将土地14.919亩土地的规划蓝线图等资料提供给原告,“规划图等资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总面积
14.919亩的两地块中均含有代征道路,这说明原告在签订合同之前清楚地知道出让的地块中含有代征道路,而且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也予以载明,如东门桥地块合同中载明“西至市新华书店围墙边,南至东大街道路中心线,北至‘东门商城’道路边,东至北团结街道路中心线,土地总面积
5.4亩”。南团结街路段东侧地块合同中载明“东临1#组团2#楼;南临1#组团1#楼及将坛东路中心线;北临1#组团4#楼,土地总面积9.019亩”。
签订合同后,原告对土地进行了勘探、设计和报建。不但进行了修建,而且建好商品房并销售一空,与此同时原告按总面积14.919亩履行合同给被告支付地价款,截至起诉前已向被告支付811.1941万元。
土地使用证上记载的使用面积只是土地使用人所使用土地的净面积,不可能含代征城市道路用地和绿化带的面积,所以原告认为在签订合同时不知道14.919亩土地中含有代征道路,认为是被告采取欺诈手段与其签订合同,毫无事实根据。
第六、关于本案的土地出让金问题。
1、依照法律规定土地出让金应当由原告交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8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第14条规定:土地使用者应当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六十日内,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逾期未全部支付的,出让方有权解除合同,并可请求违约赔偿。
第16条规定:土地使用者在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应当依照规定办理登记,领取土地使用证,取得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第23条规定:受让人依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约定付清全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应当依法申请办理土地登记,领取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交纳土地出让金的主体应当是原告。
2、依照《出让合同》约定,应当由原告交纳土地出让金。
原告在2006年11月23日和汉中市国土资源局签订了两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在合同的第7、8、9、20、31、32条的条款中,均作了由原告交纳土地出让金的约定。
无论依据法律规定还是《出让合同》的约定,本案的土地出让金都应当由原告交纳。
综上所述,本案原告的诉讼请求既无事实根据又无法律依据,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支持被告的反诉主张,以上代理意见,请予以采纳。
代理人:
第三篇:刑法诉讼土地转让合同代理意见书
土地转让合同代理意见书
审判长、审判员:
陕西汉泰律师事务所接受本案被告和反诉原告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南北团结街改造工程指挥部的委托,指派我为其担任代理人参加今天的诉讼活动,现发表如下代理意见,共合议庭合议时参考:
第一、原告故意规避有关级别管辖的规定,当庭增加诉讼请求致使诉讼标的金额超过汉台区法院级别管辖权限,应将案件移送给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
原告为了规避级别管辖规定,起诉时其诉讼标的为3344241元,但当庭又增加诉讼请求2416522.75元,致使本案诉讼标达5760763.75元。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规定“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以及诉讼标的额在200万元以上且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本辖区或者涉外、涉港澳台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
根据上述规定,汉台区法院应当按照规定将案件移送至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汉台区继续开庭审理违反了级别管辖的规定。
第二、被告是汉台区人民政府在南北团结街地段旧城改造工程中的具体代表,在相关范围内所做的行政行为和民事行为均已经区政府授权,其主体资格应视为与区政府等同。
1997年3月4日,汉台区政府为实施南北团结街旧城改造工程,成立“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南北团结街改造工程指挥部”,1997年5月8日汉台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第11号《区长办公会议纪要》该《纪要》载明“两条道路拓宽改造及区域综合开发在指挥部统一组织实施的前提下,可选择几家资质较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以加快改造建设速度。具体由指挥部审查资质等级,择优选拔。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建设好南北团结街。鉴于南北团结街拓宽改造硬投入大,政府补贴奖励资金450万元。
1997年6月28日汉台区人民政府颁发了《汉中市汉台区南北团结街莲湖路祥瑞巷拆迁补偿安置办法》(汉区证字【1997】第53号)文件,该《办法》第1条第1款划定的南北团结街改造工程拆迁范围是“北团结街北起陈家营,南至东门桥,东西沿街道中心线各延伸100米,南团结街北起东门桥,南至南环路,沿街道中心线,西边延伸100米,东边延伸170米”。该《办法》第2条规定:“南北团结街拆迁区域内的补偿、安置、建设由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南北团结街改造工程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该《办法》第39条规定:指挥部对被拆迁户重新安置协议达成后,同时收回被拆迁户原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及直管公房使用证。
拆迁范围内的土地本身就归国家所有,被告既然是区政府在南北团结街地段旧城改造工程中的具体代表,代表着区政府在拆迁范围内行使的是土地所有权,区政府授权“指挥部”选择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开发,实际上就是授予了被告行使土地所有权人的权利,当然也包括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而事实上被告除选择原告参与开发外还选择了汉中广厦房地产开发公司、昌海房地产开发公司、华强房地产开发公司、中辉房地产开发公司等房地产开发企业,被告也是采用和原告同样的方式与这些公司签订了《土地转让合同》,而这些开发公司都顺利的取得了国有土地使用证,他们支付的土地价款毫无例外的转化为区政府在南北团结街旧城改造工程中的拆迁工程款和安置补偿费。第三、本案的招拍挂是无效的法律行为。
1、涉案的土地使用权不具备招拍挂的前提条件。
其一、首先政府没有给被告划拨土地,没有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即土地划拨决定书。本案中没有任何证据证实政府给被告出具了《土地划拨决定书》。
其二、《土地管理法》(1998年和2004年版)第五十四条均规定: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根据上述规定,被告使用土地是用于城市开发,也就是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而划拨土地只能用于上述用途。
其三、按照法律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无偿取得,而被告是在投入大量拆迁资金,从拆迁户手中收回土地使用权(证)用于城市开发的,不是无偿取得。
其四、“招拍挂”出让划拨用地,必须依法从被告处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而本案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政府收回了被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2、违反法定程序。
其一、没有重新招标。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第十三条规定:投标人少于三人的,出让人应当依照本规定重新招标。第十六条规定:竞买人不足三人,或者竞买人的最高应价未达到底价时,主持人应当终止拍卖。
2006年6月7日汉中市国土资源局发布了“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告(2006-6-7)”,要求竞买人于2006年6月28日前在汉中市国土资源储备交易管理中心报名。
2006年6月19日和2006年6月27日,陕西汉中邓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一位名为李泽元的个人参加了意向报名,但没有正式报名,更没有参加招标活动,因为投标人不足三人,按照法律规定,汉中市国土资源局应当重新招标。
其二、涉案的土地在招标前其中位于南团结街路段东侧的土地原告建成商品房,并在多年前就销售一空,位于东门桥的土地原告也在多年前就挖好了基槽,根本就不具备招拍挂的前提条件。其
三、汉中市国土资源局的专题报告和汉台区人民检察院调查张俊龙的调查笔录(已申请法院调取)亦证明:
①因原告出具了假合同而致使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价款错误的确定为580万,应当根据原告和被告的实际成交价835万元作为确认价。
②证明“招拍挂”程序违法。
其四、原告没有向汉中市国土资源局交纳土地价款。
“招拍挂”的产生的土地价款为580万元,按照法律规定,原告应当向出让人汉中市国土资源局交纳,但时至今日原告并没有向出让人交纳,出让人也没有要求原告交纳。由此可见,本案的“招拍挂”是为了使原告获取土地使用证而采取的变通手法而已。
综上所述,本案的招拍挂行为是无效的法律行为。
第四、本案原告和被告签订的两份《土地转让合同》合法有效。
1、被告既然是区政府在南北团结街地段旧城改造工程中的具体代表,代表的是土地所有权人,那么与原告签订的《土地转让合同》应当定性为《土地出让合同》,当然是合法有效的。
2、原告和被告签订《合同》的时间是在2001年12月18日和2001年12月6日,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是2002年5月9日发布,2002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施行,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被告即便不是土地使用权人也有权转让土地,《土地转让合同》当然合法有效。
3、退一万步说,按原告的说法被告在无权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与原告签订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原告的这种说法假设成立,那么双方签订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仍然是有效的,原告的诉讼请求仍然不能得到支持。法理分析如下:
其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9条规定:转让方未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证书与受让方订立合同转让土地使用权,起诉前转让方已经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证书或者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同意转让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
第11条规定:土地使用权人未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与受让方订立合同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应当认定合同无效。但起诉前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
按照原告的说法被告无权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但原告在起诉前被告已经取得土地使用权,同时原告在起诉前已经经汉中市人民政府批准办理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也领取了《土地使用证》,根据法律上述规定,原告和被告签订的《土地转让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
其二、《房地产管理法》(1994年版)第39条和《房地产管理法》(2007年版)第40条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
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人与受让方订立合同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起诉前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同意转让,并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土地使用权人与受让方订立的合同可以按照补偿性质的合同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及相关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第6条规定:转让方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起诉前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并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转让方与受让方订立的合同为补偿合同,合同约定的土地转让价款应认定为对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人的补偿。
上述规定是对当事人间合同效力的肯定。但由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由政府主管部门与受转让方签订的,划拨土地使用权人与受转让方之间合同的性质的发生了变化,事实上产生了政府与划拨土地使用权人、受转让方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政府将划拨土地使用权从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人手中收回,再出让给受转让人,受转让人按照合同需支付给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人的价款,可视为对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人土地被收回的补偿。
综上所述,本案原告和被告签订的两份《土地转让合同》均合法有效。
第五、关于本案的土地面积问题。
签订合同前,原告已多次到实地考察两宗土地,并向被告索要两宗土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所购土地的用地性质、控制指标、代征道路及绿化带的情况作了详细了解,同时被告将两宗将土地14.919亩土地的规划蓝线图等资料提供给原告,“规划图等资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总面积
14.919亩的两地块中均含有代征道路,这说明原告在签订合同之前清楚地知道出让的地块中含有代征道路,而且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也予以载明,如东门桥地块合同中载明“西至市新华书店围墙边,南至东大街道路中心线,北至‘东门商城’道路边,东至北团结街道路中心线,土地总面积
5.4亩”。南团结街路段东侧地块合同中载明“东临1#组团2#楼;南临1#组团1#楼及将坛东路中心线;北临1#组团4#楼,土地总面积9.019亩”。
第四篇:土地转让土地转让合同代理意见书的应用
土地转让合同代理意见书
审判长、审判员:
陕西汉泰律师事务所接受本案被告和反诉原告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南北团结街改造工程指挥部的委托,指派我为其担任代理人参加今天的诉讼活动,现发表如下代理意见,共合议庭合议时参考:
第一、原告故意规避有关级别管辖的规定,当庭增加诉讼请求致使诉讼标的金额超过汉台区法院级别管辖权限,应将案件移送给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
原告为了规避级别管辖规定,起诉时其诉讼标的为3344241元,但当庭又增加诉讼请求2416522.75元,致使本案诉讼标达5760763.75元。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规定“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以及诉讼标的额在200万元以上且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本辖区或者涉外、涉港澳台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
根据上述规定,汉台区法院应当按照规定将案件移送至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汉台区继续开庭审理违反了级别管辖的规定。
第二、被告是汉台区人民政府在南北团结街地段旧城改造工程中的具体代表,在相关范围内所做的行政行为和民事行为均已经区政府授权,其主体资格应视为与区政府等同。
1997年3月4日,汉台区政府为实施南北团结街旧城改造工程,成立“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南北团结街改造工程指挥部”,1997年5月8日汉台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第11号《区长办公会议纪要》该《纪要》载明“两条道路拓宽改造及区域综合开发在指挥部统一组织实施的前提下,可选择几家资质较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以加快改造建设速度。具体由指挥部审查资质等级,择优选拔。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建设好南北团结街。鉴于南北团结街拓宽改造硬投入大,政府补贴奖励资金450万元。
1997年6月28日汉台区人民政府颁发了《汉中市汉台区南北团结街莲湖路祥瑞巷拆迁补偿安置办法》(汉区证字【1997】第53号)文件,该《办法》第1条第1款划定的南北团结街改造工程拆迁范围是“北团结街北起陈家营,南至东门桥,东西沿街道中心线各延伸100米,南团结街北起东门桥,南至南环路,沿街道中心线,西边延伸100米,东边延伸170米”。该《办法》第2条规定:“南北团结街拆迁区域内的补偿、安置、建设由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南北团结街改造工程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该《办法》第39条规定:指挥部对被拆迁户重新安置协议达成后,同时收回被拆迁户原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及直管公房使用证。
拆迁范围内的土地本身就归国家所有,被告既然是区政府在南北团结街地段旧城改造工程中的具体代表,代表着区政府在拆迁范围内行使的是土地所有权,区政府授权“指挥部”选择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开发,实际上就是授予了被告行使土地所有权人的权利,当然也包括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而事实上被告除选择原告参与开发外还选择了汉中广厦房地产开发公司、昌海房地产开发公司、华强房地产开发公司、中辉房地产开发公司等房地产开发企业,被告也是采用和原告同样的方式与这些公司签订了《土地转让合同》,而这些开发公司都顺利的取得了国有土地使用证,他们支付的土地价款毫无例外的转化为区政府在南北团结街旧城改造工程中的拆迁工程款和安置补偿费。第三、本案的招拍挂是无效的法律行为。
1、涉案的土地使用权不具备招拍挂的前提条件。
其一、首先政府没有给被告划拨土地,没有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即土地划拨决定书。本案中没有任何证据证实政府给被告出具了《土地划拨决定书》。
其二、《土地管理法》(1998年和2004年版)第五十四条均规定: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根据上述规定,被告使用土地是用于城市开发,也就是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而划拨土地只能用于上述用途。
其三、按照法律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无偿取得,而被告是在投入大量拆迁资金,从拆迁户手中收回土地使用权(证)用于城市开发的,不是无偿取得。
其四、“招拍挂”出让划拨用地,必须依法从被告处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而本案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政府收回了被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2、违反法定程序。
其一、没有重新招标。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第十三条规定:投标人少于三人的,出让人应当依照本规定重新招标。第十六条规定:竞买人不足三人,或者竞买人的最高应价未达到底价时,主持人应当终止拍卖。
2006年6月7日汉中市国土资源局发布了“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告(2006-6-7)”,要求竞买人于2006年6月28日前在汉中市国土资源储备交易管理中心报名。
2006年6月19日和2006年6月27日,陕西汉中邓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一位名为李泽元的个人参加了意向报名,但没有正式报名,更没有参加招标活动,因为投标人不足三人,按照法律规定,汉中市国土资源局应当重新招标。
其二、涉案的土地在招标前其中位于南团结街路段东侧的土地原告建成商品房,并在多年前就销售一空,位于东门桥的土地原告也在多年前就挖好了基槽,根本就不具备招拍挂的前提条件。其
三、汉中市国土资源局的专题报告和汉台区人民检察院调查张俊龙的调查笔录(已申请法院调取)亦证明:
①因原告出具了假合同而致使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价款错误的确定为580万,应当根据原告和被告的实际成交价835万元作为确认价。
②证明“招拍挂”程序违法。
其四、原告没有向汉中市国土资源局交纳土地价款。
“招拍挂”的产生的土地价款为580万元,按照法律规定,原告应当向出让人汉中市国土资源局交纳,但时至今日原告并没有向出让人交纳,出让人也没有要求原告交纳。由此可见,本案的“招拍挂”是为了使原告获取土地使用证而采取的变通手法而已。
综上所述,本案的招拍挂行为是无效的法律行为。
第四、本案原告和被告签订的两份《土地转让合同》合法有效。
1、被告既然是区政府在南北团结街地段旧城改造工程中的具体代表,代表的是土地所有权人,那么与原告签订的《土地转让合同》应当定性为《土地出让合同》,当然是合法有效的。
2、原告和被告签订《合同》的时间是在2001年12月18日和2001年12月6日,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是2002年5月9日发布,2002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施行,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被告即便不是土地使用权人也有权转让土地,《土地转让合同》当然合法有效。
3、退一万步说,按原告的说法被告在无权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与原告签订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原告的这种说法假设成立,那么双方签订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仍然是有效的,原告的诉讼请求仍然不能得到支持。法理分析如下:
其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9条规定:转让方未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证书与受让方订立合同转让土地使用权,起诉前转让方已经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证书或者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同意转让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
第11条规定:土地使用权人未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与受让方订立合同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应当认定合同无效。但起诉前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
按照原告的说法被告无权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但原告在起诉前被告已经取得土地使用权,同时原告在起诉前已经经汉中市人民政府批准办理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也领取了《土地使用证》,根据法律上述规定,原告和被告签订的《土地转让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
其二、《房地产管理法》(1994年版)第39条和《房地产管理法》(2007年版)第40条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人与受让方订立合同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起诉前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同意转让,并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土地使用权人与受让方订立的合同可以按照补偿性质的合同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及相关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第6条规定:转让方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起诉前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并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转让方与受让方订立的合同为补偿合同,合同约定的土地转让价款应认定为对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人的补偿。
上述规定是对当事人间合同效力的肯定。但由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由政府主管部门与受转让方签订的,划拨土地使用权人与受转让方之间合同的性质的发生了变化,事实上产生了政府与划拨土地使用权人、受转让方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政府将划拨土地使用权从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人手中收回,再出让给受转让人,受转让人按照合同需支付给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人的价款,可视为对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人土地被收回的补偿。
综上所述,本案原告和被告签订的两份《土地转让合同》均合法有效。
第五、关于本案的土地面积问题。
签订合同前,原告已多次到实地考察两宗土地,并向被告索要两宗土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所购土地的用地性质、控制指标、代征道路及绿化带的情况作了详细了解,同时被告将两宗将土地14.919亩土地的规划蓝线图等资料提供给原告,“规划图等资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总面积
14.919亩的两地块中均含有代征道路,这说明原告在签订合同之前清楚地知道出让的地块中含有代征道路,而且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也予以载明,如东门桥地块合同中载明“西至市新华书店围墙
边,南至东大街道路中心线,北至‘东门商城’道路边,东至北团结街道路中心线,土地总面积
5.4亩”。南团结街路段东侧地块合同中载明“东临1#组团2#楼;南临1#组团1#楼及将坛东路中心线;北临1#组团4#楼,土地总面积9.019亩”。
签订合同后,原告对土地进行了勘探、设计和报建。不但进行了修建,而且建好商品房并销售一空,与此同时原告按总面积14.919亩履行合同给被告支付地价款,截至起诉前已向被告支付811.1941万元。
土地使用证上记载的使用面积只是土地使用人所使用土地的净面积,不可能含代征城市道路用地和绿化带的面积,所以原告认为在签订合同时不知道14.919亩土地中含有代征道路,认为是被告采取欺诈手段与其签订合同,毫无事实根据。
第六、关于本案的土地出让金问题。
1、依照法律规定土地出让金应当由原告交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8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第14条规定:土地使用者应当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六十日内,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逾期未全部支付的,出让方有权解除合同,并可请求违约赔偿。
第16条规定:土地使用者在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应当依照规定办理登记,领取土地使用证,取得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第23条规定:受让人依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约定付清全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应当依法申请办理土地登记,领取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交纳土地出让金的主体应当是原告。
2、依照《出让合同》约定,应当由原告交纳土地出让金。
原告在2006年11月23日和汉中市国土资源局签订了两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在合同的第7、8、9、20、31、32条的条款中,均作了由原告交纳土地出让金的约定。
无论依据法律规定还是《出让合同》的约定,本案的土地出让金都应当由原告交纳。
第五篇:意见书
意见书
首先在我们前期筹备当中我们应该把所有员工招聘到位然后经过培训准备迎接上岗。茶餐厅厨师方面可以招聘一些酒店的厨师团队过来负责,然后可以把厨房的一些设施设备交给他们列出清单,交给专业人员购买。足疗这一块要以技师的手法和服务的态度一定要给客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然后服务员的招聘可以按照星级标准来定,因为我们会所是比较高档的一个消费场所,所以对服务这一个方面的要求也要比一般的要严格,让客人感觉我们养生会所和别的场所不一样的感觉。在保洁员方面劲量选择年轻和形象好点的,岁数不超过50岁比较好,这样一来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对事情的处理上都有比较好的结果。保安上以退伍军人和有安保经历的人优先,迎宾要以有气质和素质的年轻女孩为主。收银员和财务也要招聘一些有经历的人,做事认真负责的人来工作。
何胜201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