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城乡公交一体化候车亭建设工程竣工汇报资料
2011年城乡公交一体化候车亭建设工程 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汇报资料
建设单位:慈溪市城市客运管理处 设计单位:宁波一格工程设计院
监理单位:杭州政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金华闪星不锈钢有限公司
2011年城乡公交一体化候车亭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慈溪市城市客运管理处盖章
编制人:
设计单位:宁波一格工程设计院
编制人:
监理单位:杭州政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编制人:
施工单位:金华闪星不锈钢有限公司
编制人:
负责人签字:盖章: 负责人签字:盖章 负责人签字:盖章 负责人签字:
目录
一、工程现场影像资料
二、建设单位汇报资料
三、设计单位汇报资料
四、监理单位汇报资料
五、施工单位汇报资料
五、施工单位汇报资料 金华闪星不锈钢有限公司
由我单位承建的2011年城乡公交一体化候车亭建设工程,在慈溪市城市客运管理处及杭州政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及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自2011年10月9日开工以来,经过全体施工人员的努力,于2011年11月28日完成合同项目,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本工程合同期为60天,实际工期50天,符合合同要求。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2011年城乡公交一体化候车亭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慈溪市城市客运管理处 设计单位:宁波一格工程设计院
监理单位:杭州政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金华闪星不锈钢有限公司 工程地点:慈溪市城区 合同造价:268.4921万元 工程质量等级:合格
二、工程情况
本工程位于慈溪市城区。共新建候车亭50座,站牌100块,其中6米7字型不锈钢亭2座,6.7米钢构亭30座,8米S型不锈钢亭6做,10米不锈钢亭12座,LED型站牌100块,候车亭移位4座,候车亭维修19座,站牌移位29块。
三、质量管理
1、成立以项目经理王建明为主的质量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由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等人员组成。
2、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各道工序施工都要做好技术、质量交底以达到符合质量的目的。
3、对各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三检一监”制,定人、定岗、层层相关。
4、隐蔽工程必须有业主,监理在场同意,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严格执行“三规范”即施工工艺规范,施工操作规范,工程验评规范。
6、各种原材料、成品质量须符合验收规范和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规定。
四、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在本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环节中,我项目部坚持安全重于一切的原则,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及文明施工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整改,特别是临边围护、夜间照明、临时用电等的安全防护措施。经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本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无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工程变更情况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共有14项变更联系单,累计变更金额估算为:325000元。
六、工程质量总结
本工程资料工整、完整,报验及时,工程施工中进场原材料质保单和见证送检均显示材料合格,现场抽检均达到设计要求;施工环节技术资料、安全资料基本齐全;单位工程观感质量综合评价一般。根据以上情况该建设工程质量自评为合格。
本工程自开工以来,经过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各单位领导的配合,得到了本工程的圆满竣工,在此我代表金华闪星不锈钢有限公司向帮助和支持过的单位及个人表示衷心感谢。
第二篇:2010城乡公交一体化候车亭合同协议书
2010城乡公交一体化候车亭工程
合同协议书
鉴于业主为修建施工项目并接受了承包人对该项目工程合同段的投标书,现由局(以下简称“业主”)为一方和(以下简称“承包人”)为另一方于 2010年 7 月 20 日共同达成并签订本协议如下:
1、工程概况如下:
2、下列文件应视为构成并作为阅读和理解本协议书的组成部分,即:
(1)本合同协议及附录(含承包人在谈判中澄清文件);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书及投标书附录(含承包人在评标期间递交和确认并经业主同意的对有关问题的补充资料和澄清文件等,如果有);
(4)合同专用条款(含数据表和招标文件补遗书中与此有关的部分,如果有);
(5)合同通用条款;
(6)技术规范(含和招标文件补遗书中与此有关的部分,如果有);
(7)图纸(含和招标文件补遗书中与此有关的部分,如果有);
(8)投标人须知;
(9)标价的工程量清单;
(10)投标书附表(辅助资料表)
(11)项目经理委托书
(12)施工组织设计书
(13)资格预审申请文件
(14)构成本合同组成部分的其他文件。
3、上述文件将互相补充,若有不明确或不一致之处,以上列次序在先者为准。
4、根据工程量清单所列的预计数量和单价或总额价计算的工程预算价为¥ 元整人民币,扣除5年广告收益¥ 元人民币(占中标价的10%),本合同总价为
1人民币(大写)(小写¥元整)。
5、由于业主按本协议第6条所述给承包人支付合同价款,承包人在此立约:保证在各方面按合同文件的规定承担本合同工程的实施和完成及其缺陷的修复。
6、作为本合同工程的实施和完成及其缺陷的修复的报酬,业主在此立约:保证按照合同文件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承包人支付合同价款,工程计量支付方式为。
7、承包人应在监理工程师发出开工令之后,在投标书附录中写明的开工期限内开工。本合同工程在2010年10月30日完成并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开工令在签订合同协议书以后,在投标书附录中写明的发开工通知书期限内发出。
9、本协议在承包人提供履约担保后,由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签署与加盖公章后生效。全部工程完工后经交工验收合格、缺陷责任期满及保修期终止分别签发缺陷责任终止证书及保修终止证书后失效。
10、本协议书正本二份,副本六份,合同双方各执正本一份,副本三份,当正本与副本的内容不一致,以正本为准。
业主(盖章): 承包人(盖章):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或其授权的代理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
日 期:2010 年07 月 20日
第三篇:城乡公交一体化
2003年,郑州市开通了郑州至新郑的城乡班车线路,因与公交线路重复,为争客源,城乡客车一周内两次围堵公交公司大门。2005年,山西吕梁市开通农村客运车辆,解决了沿线34个行政村农民的出行问题,因与城市公交发生线路冲突,被市城建局扣留班车5部,致使该公司车辆全部停运,引发行政诉讼。
如此多的矛盾和冲突,源于城乡分割的运输管理体制。城市公共交通和城乡公路客运的经营模式和行业管理政策存在很大差异:城市公共交通由建设部门管理,享受特许经营权,组织化程度高,集约化经营,充分享受城市资源;城乡客运由交通部门管理,市场开放,多家经营,车辆实行单车承包、租赁经营,税费重,客运企业弱小、客运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
这种城乡分隔的客运管理体制,导致城市公交车出不了城、农村客车进不了城,造成了经营者的不平等竞争,长途客车和城市公交为抢客源、抢路线,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阻碍城乡交通的融合,制约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城乡客运一体化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利益关系复杂的工程,笔者认为,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统一管理。管理体制问题是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必须实行管理体制一体化。笔者建议,把公交管
理职权划归交通部门,将城市公交和城乡客运合为一体,实施管理机构、交通规划、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的相对集中,对城乡公交实行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资源配置、税费政策、运作标准、服务标准、经营方式和优待政策等“八统一”。
二是合理布局公交线网和场站。城乡公交的一体化直接体现于公交线网和场站的一体化。主管部门应该树立“大交通、大公交”理念,切实打破行政区划、部门职能界限和城乡二元分割局面,按照客流规律、群众需求、道路状况合理布局公交线网和场站,分期分批逐步完善中心城区至郊区、郊区至乡镇、乡镇至建制村三层客运网,与城区公交形成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公交客运网络运行新机制。
城乡客运场站是发展城乡客运的重要平台。长期以来,站场设施投入不足,广大农村地区普遍缺少站场,已成为城乡客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合理设置和建设城乡公交站场,建设完善城乡公交枢纽站、中转换乘站、港湾式停靠站、招呼站、终点站回车场等场站。
三是优化经营主体,规范市场秩序。现有城乡客运市场大都实行挂靠和承包经营,经营主体“散、小、多、乱、差”,市场秩序混乱。必须优化城乡公交经营主体,通过招标、拍卖、服务质量承诺的方式整合现有经营车辆,促进公交客运市场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优化经营主体,对原经营者和车辆可实行三种处理办法。一是继续经营模式,对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等方式,重新取得经营资格的原经营者和车辆,可继续在原线路上按班车运行要求与公交同线运行,实现优胜劣汰;二是股份制改造模式,由原经营者按《公司法》自行协商组建紧密型的股份制企业,实行“集约化经营,员工化管理,公司化运作”;三是公司收购模式,对个体车主按自愿原则,通过收购、股份制等进行改造,收归现有客运企业所有,逐步变挂靠和社会车辆为公司车辆。同时对客运企业通过市场运作的手段进行兼并重组,建立权责明确、产权明晰的大型公交运营企业。
四是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做到多予少取。农村地区客流小、运价低、成本高、营收少、效益差,经营者积极性不高,属于市场“缺位”而需要政府“在位”的特定领域,公益性特征极为明显,客观上要求主管部门给予政策扶持,使城乡客运经营者客流少时能保本,客流大时能赚钱,建起城乡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的长效机制。
第四篇: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建设提案
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建设的提案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关注城乡居民交通出行,为此,我建议加快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建设,把城乡居民交通出行服务纳入政府“十三五”规划,全面提升我县城乡交通公共服务水平。
一、积极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建设
构建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很大程度就是“公交出城”,把乡村客运纳入到城市公交的网络里来,让城乡两个客运网络“并网运行”。本质上就是要让农村居民象城里人一样坐上公交车,实现农民的公交梦。
我县有人口16.8万,县城内常住人口约6万人。许多村镇集居区的农民其生活习性和标准越来越趋于城镇化。还有不少农村家庭都有成员在“三市(兰州、白银、新区)”和县城工作或购买了住房,年轻一代更加适应各种基础设施齐全的城市生活。老百姓日益频繁的城乡流动,使得我县城乡公共交通成为人民群众日常服务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县实际,实行“高速快运+城乡公交+县城公交”运营模式,对运营线路和车辆实行公司化、集约化经营、标准化服务。
根据《兰州市公交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我县应将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列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将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上升为政府行为,高度重视,协调部门关系,形成统一的优惠政策和惠民政策,其中农村客运要比照城市公交客运政策,给予政策支持。
二、制定并落实城乡公交财政补贴制度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将公交发展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在建设资金和运营补贴上加大扶持力度,对公交企业承担的社会公益性福利(包括IC卡折扣、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和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减免票等)、政府指令性任务(新辟线路、开通冷僻线路及延伸线路)、购置新能源公交车以及公交智能系统等的投入给予财政补贴,让公交企业摆脱困境,快速成长,不断发展壮大。
三、皋兰客车站功能性位移改造
皋兰客车站是我县唯一公用型客运站。但由于大门、站房、候车厅设计上的不合理,进、出通道未分离,人、车混用;候车厅设置于二楼,利用率不高,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导致厅内X光行包检测仪不能发挥安检效能,行包安检完全靠人为强制性措施进行,人为矛盾和安全隐患突出,省市交通、安监等主管部门领导在多次的安全检查中提出批评和改造意见,且大门口区域不能利用,商摊及非法营运车辆乱停乱放问题的存在,有损我县名藩古镇的城市形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城市管理工作重点治理地段,随着客运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客运站无论规模、局部功能、安全角度上均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与我县的国民经济、社会进步不相适应。因此,客车站改造是改变客运基础设施滞后落后局面的需要,是强化和实施客运市场科学、规范管理的客观要求,对提高我县公路客运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对客车站进行功能性位移改造,提升车站的地标性建筑形象和服务功能。
第五篇:绍兴城乡公交一体化
绍兴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
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适应绍兴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根据《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意见》(绍政发〔2006〕52号)精神,现就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根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面向群众、改善服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归口管理、规范经营;国有为主、民营参与;规模经营、适度竞争;市县一体、城乡统筹;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原则,通过加强政府管理职能,整合现有公交资源,优化公交经营模式,调整公交路网布局,合理设置公交站点,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改善公交车辆档次,提升公交服务质量,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管理高效、畅通有序、富有活力的城乡公交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二、总体目标
根据目前城乡公交发展现状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争取用二年左右时间,建立完成城乡公交互相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公交网络新机制,着重要做好三个优化、二个完善、一个提升。
三个优化:一是优化经营主体。根据目前公交企业现状,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二是优化线路资源。按照方便百姓、效率优先的原则对现有公交线路进行整合,建立市、县公交资源共享、布局合理、畅通便捷、优质有序的城乡公交网络;三是优化运行环境。根据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要求,对城乡公交行业实施政策规定、服务标准的统一。
二个完善:一是完善站场建设。加快城乡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公交枢纽站、中转换乘站、港湾式停靠站、招呼站、终点站回车场的建设,建成与公交发展相适应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站场基础设施;二是完善道路设施。树立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的原则,确保公交车辆畅通行驶。优先改造影响公交车辆通行的路段和道路交叉口,路口交通信号系统应使公交车优先通过。对现有公交站台分批进行港湾式改造,具备条件的道路应逐步开辟公交专用道,有关道路绿化及其他设施应有利于公交车的安全通行。
一个提升: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公交行业管理,加强市场监管,创新管理手段,规范市场秩序,全面提升城乡公交服务水平。
三、改革重点
(一)整合经营主体
按照尊重历史、适度竞争的原则,基本保持目前三家公交企业现状,即绍兴市公交总公司、绍兴市汽运集团公交分公司、绍兴县公交公司。对绍兴市公交总公司下属的袍江工发中巴公司,绍兴市汽运集团公交分公司下属的绍兴县汽运巴士有限公司及绍兴县舜江客运有限公司,由所属公司整合。通过深化公交企业改革,有利于现有公交企业扩大优势,形成规模经营。同时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公交企业优胜劣汰和公交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制定发展规划
按照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原则,加快制定《绍兴市城乡公交发展规划》、《绍兴市城乡公交线网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绍兴城乡公交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努力完善城乡公交线路网络,严格控制绍兴主城区内公交线路总量,适当减少绍兴主城区主干道上运行的公交车辆,既减轻绍兴主城区的交通压力,又能满足市民乘车需求;大力兴建公交站场,提高公交标台基础设施,满足公交车辆的运营需求;因客制宜,灵活机动,针对客流量大的乡镇、旅游区采用快速直达和普通线路相结合的形式运行,发展旅游经济,促进城乡交流。
(三)调整公交线路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统一整合公交线路,合理归并站点,调整过密站点,实行利益补偿。因线路调整过程中使企业利益受到损害的,相应在另外线路配置上给予利益补偿,最终达到“优化线路、普遍服务、提高效率、畅通道路”的目的。目前已进入城区主干道路营运的乡镇公交线路,在同方向基本保留一条主线可沿城区主干道通行外,其它线路一般沿内环线进入指定的公交站场;新规划的市区到柯桥、袍江组团以及到东湖、兰亭、禹陵、柯岩、吼山五大景区的线路和车辆可以进入绍兴主城区,其它所有线路的公交车辆只能经过内环线到指定站点,不得进入内环线以内道路。
制定《绍兴市城乡公交线路专营办法》、《绍兴市城乡公交线路招标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公交线路经营权特许制度,确定经营年限,建立退出机制。对历史形成的与公交规划一致的现有公交线路,通过办理确认手续,准予特许经营。新增、到期的公交线路,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通过拍卖和服务质量招投标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经营者。
(四)建设公交站场
按照“资源共享、有偿使用”的原则,对公交站场进行有效利用。采取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对现有市区和绍兴县的公交站场资源进行整合,成立国有控股的绍兴市公交站场经营公司,负责市区和绍兴县公交站场的经营管理。公交站场经营公司以绍兴市公交总公司、绍兴市汽运集团公交分公司、绍兴县公交公司现有公交站场为基础,对三家公司的公交站场进行资产评估,按照资产评估价值共同参股经营。站场经营公司管理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站运分离的模式,公交企业使用公交站场采取租用方式,站场经营公司负责公交站场的建设、日常经营管理和维护。
以市区环城河周边地区为依托,加快建立一定数量的公交枢纽站,从县城及乡镇到市区的公交车一律进入公交枢纽站,乘客在枢纽站中转换乘。加快建设公交始发终点站和港湾式停靠站,在学校、居民生活区、工业园区、客流集散的乡镇(街道)和大型商业中心、大型文化娱乐场所及旅游景区、体育场馆、城市主次干道等,都必须规划建设公交场站设施,逐步使现有占道的公交始发终点站全部退路进场。
(五)完善配套设施
提高城乡公交信息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公交“一卡通”、“城乡通”,加快城乡公交智能化系统、电子站牌、电子调度平台等建设。对原公交IC卡公司进行重组改造,分别由绍兴市公交总公司、绍兴市汽运集团公交分公司、绍兴县公交公司进行合股组建绍兴市公交智能信息有限公司,开发、应用公交智能信息系统,如公交电子站牌、公交车辆GPS调度平台、公交自动语音报站、公交站场监控等系统,制定公交IC卡的发售、使用、结算等规则,负责公交IC卡的发售、结算等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意见》,切实加强对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绍兴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有市交通局、市建设局、市人事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公安局、绍兴县政府,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
(二)成立管理机构。设立绍兴市公共交通管理处,负责全市公共交通的行业管理,与绍兴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合署办公,实行二块牌子一套班子。
(三)规范行业管理。根据《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意见》,制定《绍兴市城乡公交客运管理办法》,对城乡公交实行统一的发展政策和经济政策,采用统一法律法规体系。交通、财政、税务部门依法对全市公交车辆和经营单位,按统一的政策征收税费,达到城乡公交一体化车辆税费征收政策的基本统一。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部门对城乡公交运价进行一次调研,制定合理、惠民的城乡公交客运票价体系。城乡公交车实行统一的公交票价,取消车站站务费,真正让利于人民群众,使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城乡公交一体化带来的便利。制定《绍兴市城乡公交行业服务标准》和《绍兴市城乡公交线路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由市民对三家公交公司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评议,每月在媒体上公布考评结果。城乡公交线路服务质量实行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并向社会公布。制定政府对公交行业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对公交车辆更新、站场设施建设等的投入力度。对市、县公交事业给予的政府补助或优惠政策应继续保持并逐步加大。逐步实行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资源配置、税费政策、运作标准、服务标准、经营方式和优待政策等“八个统一”。
五、实施步骤
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6年8月),制定方案,发布《绍兴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06年12月底之前),编制规划、企业整合、经营特许。
1.制定《绍兴市城乡公交发展规划》和《绍兴市城乡公交线网专项规划》;
2.完成绍兴市公交总公司、绍兴市汽运集团公交分公司对下属公司的整合工作;
3.制定《绍兴市城乡公交线路专营办法》,推行特许专营制度,确认全部公交车辆经营年限;
4.整合、调整不合理公交线路;
5.出台相关办法规定。
第三阶段(2007年),抓站场建设、抓统一规范。完善公交枢纽站场、停靠站候车亭建设,建立统一经营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