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横山坞村简介
横山坞村简介
在灵峰山下,与塘浦工业园区相连的横山坞村:是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城郊型村,村民们依山傍坡而居。境内最高海拔337米,丘、岗、坡、冲层次分明。全村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2030亩,旱地200亩,山林6056亩。2010年全村总人口1512人,农户453户,农民人均纯收入17420元,集体经济收入达315万元。已建成全县一流的综合办公大楼和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的公建休闲设施。建有幼儿园、标准篮球场和网球场、图书室、老年活动室、卫生室以及邮政、信贷、农资、食品等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服务设施齐全。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村先后荣获了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文化示范村、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省级科普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市级中国魅力乡村、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市级农技安全示范村、市级信息化示范村、市级新农村实验示范村、省级农村体育俱乐部、省级民主法治村等荣誉,为我村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美丽乡村创建中,我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发挥当地产业优势,坚持统筹规划,做强工业,做特农业,做亮中心村,做优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创建成功以来,先后接待过全国各地上百批代表团以及贾庆林、王秦丰、唐仁健、陈锡文等中央领导人。取得了明显实效。
第二篇:横州中学简介
横县横州镇第一初级中学 目录 学校简介
近年发展
学校地址 学校简介
横州镇一中地处横州城区中心地带,占地面积20亩,校舍面积11090m2,绿化用地面积1550m2,有三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横州八景之一的“百鸟归巢”是校内一大亮点。
学校现有3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00多人,在编教职工138人,专任教师114人,本科学历80人,高级职称的8人,中级职称95人,教师合格率达100%。校内有教学楼2幢、宿舍楼6幢,电脑室、理、化、生实验室、阅览室、图书室、青少年科技室活动室一应俱全,实现了普及实验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以师生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目标,坚持依靠“常规管理规范化,科研兴教品牌化”的治校策略,以“文明、严谨、求实、创新”为校训,以“团结、紧张、勤奋、向上”为校风,以“严格、灵活、苦钻、奉献”为教风,煅造“精思、善学、拼搏、进取”的学风,着力营建“人文校园”、“科研校园”、“平安校园”、“艺术校园”。自办学以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成绩显著,曾获得原南宁地区“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德育先进学校”,“横县中考成绩显著学校”、“科普特色学校”、“南宁市青少年爱科学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南宁市科普特色学校”、自治区“爱科学月”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同时学校还被自治区教育厅定为活动课程实验学校。多年来,中考成绩的尖子率、升学率稳居全县同类学校的前列,走出了不少如唐峰、何圆圆等原南宁地区中考状元、横县中考状元,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批合格的人才,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近年发展
一直以来,学校党政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工作,不仅把科技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要日程,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既重视了组织领导,又加强了对教师、学生进行培训,还不断添置科技实验器材,为科技活动顺利开展创造了一切可能的条件,培养了不少科技创新苗子。自办学以来,他们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如:在2005年“南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邓如闯的科技幻想画、禤三才的科技小论文均获得了二等奖。而在由香港教授与横县科协、环保局联合组织开展的“绿色科技”活动中,我校的《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废纸回收再利用》则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学校也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在2006年“南宁市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农芳的《新型板栗刀》荣获小发明一等奖,《体验科学、体验环保、让孩子给世界一个崭新的未来——横县垃圾资源化管理》荣获科学实践活动一等奖。而以上的两项科技成果在进一步优化后,于2007年参加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也获得了佳绩,《新型板栗刀》荣获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小发明项目二等奖;《体验科学、体验环保、让孩子给世界一个崭新的未来——横县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管理项目环保科学体验活动》荣获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实践活动二等奖;我校荣获全区“爱科学月”活动先进集体。同时,学生参加科技小论文、小发明、环保模型等比赛项目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由于我校的科技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赢得了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2007年暑假,县政府投入20多万元,为学校建设了更宽敞、功能更齐全的科普活动工作室,并购置了机器人、鲁班工艺机床、电子百拼仪器等设备,这为学校科技教育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条件。
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科技教育水平,2008年,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比赛中再创新佳绩,科学DV、科学小实验等科技教育新项目走进学生生活,结出新成果。尤其突出的是学生谢芳舒的科技创新成果——《全封闭家庭应急环保管道储水箱》代表广西参加全国的比赛,获得二等奖(银牌),并获得数码科技专项奖。这是横县多年来第一次派出选手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比赛,也是横县在这一项目的国家级比赛中取得的最好的成绩,抒写了横县科技教育历史的新篇章。
“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是横州镇一中人不懈的追求,相信在一代代一中人的共同努力下,一中的明天更美好。学校地址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宝华中路85号
第三篇:横州中学简介
横州第一中学简介
横州镇一中地处横州城区中心地带,占地面积20亩,校舍面积11090m2,绿化用地面积1550m2,有三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横州八景之一的“百鸟归巢”是校内一大亮点。
学校现有34个班级,在校学生2306人,在编教职员工140人,专任教师85人,其中已获高级职称的6人,中级职称的47人。校内有教学楼2幢、宿舍楼4幢,电脑室、多媒体电教室、理、化、生实验室、阅览室、图书室一应俱全,实现了普及实验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标:师生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校训:文明、严谨、求实、创新
校风:团结、紧张、勤奋、向上
教风:严格、灵活、苦钻、奉献,锻造
学风:精思、善学、拼搏、进取
治校策略:坚持依靠“常规管理规范化,科研兴教品牌化
着力营建人文校园、科研校园、平安校园、艺术校园。
特色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及卓有成效的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各级的文艺、体育、美术、科技等种类各项比赛中屡创佳绩,成为全县推广素质教育的典范。荣誉
该校办学以来,捷报频传,声誉日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曾获横县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德育先进学校、中考成绩显著学校、示范性初中、科普特色学校,南宁市青少年爱科学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自治区“爱科学月”活动先进集体等称号。实施新课程标准后,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有8人成为南宁市“十一五”时期教学骨干;7人成为横县“十一五”时期学科带头人。多年来,中考成绩的尖子率、升学率稳居县级同类学校的前列,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特别是2008年中考,学生6科文化总分达A以上有244人,A+72人,被横县中学录取150多人。
2008年8月,学生谢芳舒的科技创新成果—“全封闭家庭应急环保管道储水箱”代表广西参加第二十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二等奖(银牌)并获数码科技专项奖。男子篮球队获2008年横县初中生篮球比赛一等奖,卢梦琼、梁潘婵等12名学生在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学校文艺队参加2008年南宁市中小学生艺术节获金奖。
第四篇:村简介
村简介
**村地处信宜市南面、离市区4公里、镇5公里,位于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信宜四大主干线、两大高速出口和信宜火车站均在**村或附近。**村共有自然村18个(其中20户以上自然村17个),农户598户、总人口3146人,其中劳动力1675人,外出务工人员1018人,妇女1233人,残疾83人,村两委干部5人,全村党员79人。全村面积约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4亩(其中有效耕地面积689亩),山地面积2572亩,林地面积1200亩。山地主要种植油茶、松树以及少量的荔枝、龙眼,耕地以种植水稻、玉米、蔬菜、木薯为主。2016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521元,以外出务工为主,种养殖业为辅。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约1.5万元,以铺位、山场出租为主。
2016年,**村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经核查,全村共有贫困户94户、260人。其中五保户27户、29人,低保户29户、80人(无劳力14户、19人,有劳力15户、61人),扶贫户38户、151人。有劳力的低保户和扶贫户53户、212人。去年五保户和无劳力低保户已全部落实政策兜底脱贫,余下的有劳力的低保户和扶贫户53户、212人为今明两年脱贫对象。在广东省农业发展银行的帮扶下,扎实推进脱贫
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兜底政策。2016年底,全村对符合条件的扶贫户全部纳入低保、“五保”供养;二是落实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贫困户子女按标准领取生活补助费,没有因贫辍学学生;60岁以上的贫困人员全部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27户泥改贫困户完成改造。三是加强主业种植。对全村种植户免费发放高产量水稻种子1800多斤,并进行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四是施行一户一策,进行产业帮扶脱贫。今年,全村共申报116个产业帮扶项目,涉及奖补金额40万多元。五是壮大集体经济。帮扶单位投入24万元在村委会办公楼顶建设24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增加村集体收益。2016年全村脱贫42户、49人,超额完成全年脱贫任务。
**村以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的为目标要求,推进村庄规划、房屋建造、道路修缮、卫生保洁、生活污水处理、治安管理等最紧迫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硬底化道路建设;18条自然村的主干道全部实现路灯安装;成立保洁队伍,对全村垃圾进行收集,建立起“日产日清”的可持续运作的长效机制;全村实现饮水安全。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投入160多万元高标准建成**村公共服务中心,成为全市村极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一个亮点,全面实现“一站式”窗口服务;配合市公安局构建群防群治网络体系,实现主干道出入口治安视频监控全覆盖;建成4个文化广场和1间农家书屋。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落实“河长制”,实现村村有水管员。四是全面推进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清理乱堆乱放、卫生死角等150余处;清理沟渠河道8.5公里;整建乱搭乱建、建章建筑7处,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60多处,拆除危旧房及废弃猪舍、牛栏等120多间;关闭禽畜养殖场13个,搬迁大型养猪场5个,发放奖补资金6万多元;整治污水排放1.2公里,整治畜禽污染20余处;全村已完成道路扩建3.5公里(由3米扩改为6米),并有约6公里的村道种植花卉,实现村道、庭院及房前屋后绿化美化。
第五篇:村情况简介
**村简介
**村位于**镇东部,距离***2公里,全村总住户数504户,总人口2161人。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区域总面积为2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600亩。全村以蔬菜大棚种植业为主,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7668元。**村党支部共有46名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7名。通过换届选举,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村民生活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紧紧团结党员、村民代表,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一是清理发展思路,制订了发展规划。二是加大投入,根据本村实际,引进优良品种,大力发展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经济作物,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强现有集体资产的管理。严格规定非生产性开支,同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通过多方途径,包装项目,想方设法筹集资金。通过努力,先后完成了农用电网改造、有线广播电视、村内道路整治等等工作,全村道路实现了硬化。2011年在村内开展了美化亮化工程,安装路灯20余盏,清理各类垃圾6000余方,有效的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并且在2010年获得了“红旗村(街)”的称号,更好的改善了村容村貌,使全村的生态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