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学习会情况汇报
社区管理服务中心
关于组织开展庆党90周年学习活动的情况
汇报
按照镇党委的工作要求,我办于2011年7月1日组织全体办室人员集中收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实况,并组织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章》,现将组织学习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以学习活动为契机,我办高度重视,并将此次活动作为调整办事人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机会,认真组织办室人员学习了《党章》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会上,大家畅谈感受,相互交流体会,并纷纷表示将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创新,勇于实践,忠诚服务,永葆先进。同时,办室分管领导何春生主席要求办室人员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责任,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确保全年工作任务的全面圆满完成。
二、深刻反思,认真总结
学习会上,办室人员对我办的各项中心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梳理。
(一)食品安全方面
我办按照市食安办、市质监局等食品职能部门的工作要
求,认真组织开展好上半年的食品安全工作,上半年我镇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细致规划,落实责任,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我办按照村和社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了考核细则,完善村(社区)食品安全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并在四月初召开了食品安全工作部署大会,落实各村(社区)食品安全信息员的工作责任,与各村(社区)签订了2011年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
2、以节假日为主题,开展各项检查行动。我办按照市食品安全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积极配合,认真组织各村(社区)开展好元旦、春节、五
一、端午等重大节假日的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并且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的通知》、《临邛镇“瘦肉精”专项整治方案》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各村(社区)认真组织实施和贯彻落实,强化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和上报问题,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同时,加强群宴管理,要求各村(社区)做好群宴备案工作,上半年,我镇群宴备案达320家。
3、摸清底数,及时排查,加强食品安全动态管理。上半年,我办组织各村(社区)做好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副食品店、餐饮业等涉食相关单位基本信息情况的收集和统计工作,并且要求每半年更新一次,截止目前,上报统计的食品经营单位有756家。
(二)安置小区管理工作
我办按照将小区打造成整洁、有序、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为目标,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做好安臵小区的整治、管理工作。目前,条件成熟的10个安臵小区已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并分别更换了物业管理公司,共同协调、配合、参与小区的管理工作。目前,安臵小区的卫生、秩序与原来相比,得到了较大的改观,特别是惠民、吉瑞、洪川小区。同时,坚持安臵小区工作会议制度,及时将小区内的矛盾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上半年度形成书面总结汇报材料8篇。通过镇执法队的大力配合,集中对惠民小区内摊点、乱堆乱放进行了大整治,规范了该小区的秩序问题。发动社区,对金丰宜居内的违装业主作疏导解释,目前已动员自行拆除37户,还剩2户。协调落实解决了金丰宜居底楼无阳台一事,此工程正在进行中。
(三)环境卫生督查方面
我办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1-3月份,共安排督查干部对全镇的9个城市社区及5个城郊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28次实地督查检查,形成书面报告材料8篇。四月起由于细化了考核细则,我办按照工作要求,每月对全城区16个社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现场督查评分,共形成书面通报材料3篇。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督促社区加强卫生监管,卫生状况得到一定改观。
(四)文化工作方面
文化工作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具
体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这一主线,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节假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
上半年,镇文化站以“春节、元宵、清明、儿童节”等节假日为契机,开展了“文化四季风〃民俗闹春”、“闹春庆元宵”、“清明读书活动”、等文化文艺活动。参与人数达1300余人次,覆盖全镇15个村(社区),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上半年共开展全民健身活动6次。
2、加强文艺队伍建设
为纪念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缅怀党的光辉历程,歌颂党的丰功伟业,组织动员村(社区)文艺队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题,编排文艺节目,经筛选共有28个节目参与 “百村争先,共建和谐”社区文艺汇演,其中有三个节目被市上选中,作为全市文艺汇演,并获得全市优秀组织奖。同时,镇文化站组织专门的创作小组,目前为止,创作了小品《让背街小巷靓起来》、快板《欢天喜地唱“工程”》、《八荣八耻牢记心》、《现代田园城市美》等13个文艺作品。
(五)存在的问题
1、文化管理运行方面。一是在运行经费上目前市上第一个季度只划拨一万元工作经费,建议市上因地制宜增加一部分经费,以便于更好的开展活动;二是由于临邛镇文艺队伍较多,而且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较高,目前文化站场地不适
合文艺活动的开展,建议市上重新选择适合文化站的场所。
2、安臵小区管理方面。基础配套设施施工单位至今仍未进场施工,居民群众反映强烈,极大影响我镇安臵小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城市及居民院落环境卫生方面。居民院落、背街小巷等卫生“死角”卫生仍然较差,我办将配合镇环卫所进一步继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卫生明显好转。
4、食品安全方面。各村(社区)对农村群宴备案等食品安全工作仍然不够重视,我办将进一步加大对各村(社区)食品安全工作的督查、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
三、细化目标,强化落实
学习会上,我办根据镇人大副主席何春生的工作要求,结合办室实际,进一步细化了目标任务,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了下半年的工作任务。
1、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我镇的食品卫生安全,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2、加强安臵小区管理,做好小区居民群众的宣传、引导工作,提高群众公德意识和文明素养,引导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做好基础配套设施进场施工的相关群众工作,力争安臵小区管理工作上台阶,出成效;
3、继续抓好每月的环境卫生督查工作,确保城市环境卫生基本好转,城市居民环保意识明显提升。
4、加强文化建设有效推进,结合各种节气和市上的有关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丰富广大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5、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的对接、联系,配合完成文明院落的打造工作、配合整治背街小巷电力线路隐患工作。
6、继续抓好文明指数测评涉及我办的相关工作。
镇社区管理服务中心
二〇一一年七月五日
第二篇:社区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陆圈镇中心社区简介
东明县陆圈镇地处山东省西南部,辖39个行政村,总人口79644人,1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一个镇级社区服务中心:陆圈镇中心社区。近年来,陆圈镇中心社区坚持服务群众、打造文明示范窗口、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方便群众监督为目的,做到了群众需求、业务创新、流程优化与工作效能的有效结合,实现了群众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两促进,在2012中心社区先后被省民政厅、民政部在民政系统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命名“群众满意窗口”、“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
一是积极搭建群众工作平台为社区百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011年10月,中心社区办公大楼建成,此大楼的选址定位在社区群众较为集中,方便群众办事、活动的地段。总使用面积1700余平方米,总投资300余万元。整个服务中心严格按照“标准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建设而成,是全县标准最高的乡镇中心社区。一楼为综合服务大厅,设置了群工、信访、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土管、房管、户籍、民政、劳保、计生、财政11个服务窗口,办事大厅配备了电子显示屏、文件橱柜、办公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话等基础办公设备,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平台。二楼为群工办、综治办、土管、民政、计生、财政、劳保等部门的办公室和档案室,三楼为图书室和多功能文化大厅。陆圈镇中心社区的建成启用,满足了群众政策咨询、流动人口办理、户籍登记、劳动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农村低保办理等工作需求,搭建了一个快捷
服务平台,实现了群众工作的“一个大厅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
此外,根据干部分工情况,落实专职人员定岗开展服务、开通便民热线,发放便民联系卡,努力实现“群众咨询有答复,群众办事有代办”的便民服务目标。
二、加强制度建设,实行政务公开,为服务的高效性运行提供机制支持
为准确把握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工作目标,提高中心社区规范化水平,制定了《学习制度》、《岗位职责》、《考评奖惩办法》、《政务公开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制作了办事手册,建立了公开栏,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公开相关的政策法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办事流程、办结时限、办理结果。服务窗口以展示板、电子显示屏、网络平台等方式公布公开承诺内容,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通过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让制度切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确保大厅工作效率,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而不只是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努力使制度成为社区工作人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从而确保了服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培养一支专业的社区服务队伍,为社区百姓提供全心全意的服务
东明县陆圈镇中心社区现有社区服务人员29名,全部为专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一人,工作人员始终把学习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学习培训,组织学习了有关民政法律法规和业务专业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治观念。窗口服务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举止得体,文明用语,微笑服务,统一使用普通话;工作人员采取佩戴党徽、服务卡等方式亮明身份或所在岗位,树立了社区工作者良好形象。同时对办事行为进行规范,设有文明言行和监督手段,在大厅内设有领导值班岗,群众可以面对面反映各种诉求,全面提升了服务水平,把服务真正做到居民心坎上。
五、整合资源,功效明显
通过中心社区的建设,合理的整合资源,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社区的积极性,促进社区建立权责明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运作机制,使社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履职能力明显提升、服务意识明显增强。通过服务工作,不但使各项日常工作得以平稳推进,社区群众对社区的信任感进一步增强,也密切了社区与居民群众的关系。
第三篇:社区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社区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街道中心地带,东接**社区,南接**公司,西与**万年相邻,北靠**社区,区域面积3.23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水,环境秀美,民风淳朴。社区常住人口3982人,新居民5100人,采用一社区一村多个经济合作社模式组建,即:**社区**村,下设三个经济合作社,即:**经济合作社、**经济合作社、**经济合作社,社区设党总支部,下设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12名,村民代表60名,是典型的混合型农村社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社区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我社区立足打造了一个幸福和谐、怡人宜居的新农村社区。
二、塑造一个“六室三站两栏一校一场所”的服务中心整体形象,为社区百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011年10月,**办公大楼建成,此大楼的选址定位在社区群众较为集中,方便群众办事、活动的地段。以一楼办事大厅为平台,按照宽敞整洁、设施完备的要求和功能需求,建成了一个功能齐全、宽敞明亮、颇具人性化和亲和力的服务中心。办事大厅配备了电子显示屏、文件橱柜、办公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话等基础办公设备,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平台。
根据“一切方便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原则,把各项与社区群众息息相关的事务,纳入服务工作范畴。社区下设“民生、社会保障、党员服务、农业服务、计生、新居民服务等服务窗口,以及供办事群众取阅的办事手册,各个工作职责上墙公示等。根据社区干部分工情况,落实专职人员定岗开展服务、开通便民热线,发放便民联系卡,努力实现“群众咨询有答复,群众办事有代办”的便民服务目标。此外,在一楼大厅附近设立了座位区,设有阅报栏,供办事群众等候、休息以及服务接洽用。
三、完善一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为服务的高效性运行提供机制支持
准确把握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工作目标,不应以偏概全,提高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水平,通过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让制度切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确保大厅工作效率,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而不只是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努力使制度成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从而确保了大厅服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真正实现社区 “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监督专业管理、指导自治组织”的职能。
四、培养一支专业的社区服务队伍,为社区百姓提供全心全意的服务
不但“硬件”拿得出手,社区服务队伍这块“软件”也在不断壮大。为加强服务中心的管理,社区成立了由社区书记任组长的服务中心领导管理小组,中心共有工作人员8人,负责大厅日常服务。社区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队伍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服务中心是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基层组织,就是让居民少跑路,少花时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服务
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专业化,接下来将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技能、服务质量,把服务真正做到居民心坎上。
五、整合资源,功效明显
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合理的整合资源,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社区的积极性,社区的事大家管,互利的事联手干。
一是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促进社区建立权责明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运作机制,使社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履职能力明显提升、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
二是社区群众对社区的信任感进一步增强。通过服务工作,不但使各项日常工作得以平稳推进,也密切了社区与居民群众的关系。
三是营造了良好的民风,促进了农村的乡风文明。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了积极向上的健康风气,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信任度。
**社区
2011年11月25日
第四篇:台门社区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夯实基层,提升服务水平
台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台门社区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扎实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各项工作,通过采取夯实便民服务基础、狠抓工作落实、提升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制度等一系列举措,真心实意服务群众,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同时也促进了社区事务的发展,下面我就本社区服务中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基本情况
台门社区位于六横岛东端,东临国家一级渔港——台门港。社区陆域面积17.83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十二个经济合作社。有党总支部3个,党支部14个,党员人数416人。现有住户3448户,11014人,其中新居民1300余人,是全市最大的渔农村社区。
经济以农业为主,渔业、加工业、养殖业综合发展。十二个村社共有耕地面积4072.13亩,其中水田1353.9亩,旱地2718.23亩,有山地1030.5亩。有家庭工业184家,从业人员918人。主要以水产品加工、小五金技工、农副食品加工为主,年产值5亿8837万元。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特别是自从2009年创建小康社区以来,社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渔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渔农村人居条件和渔农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改善。社区近四年
从2008年到2011年,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约1822万元,其中修建道路约556万元,约12.2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5.3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约346万元;清理河道2.66万平方米,铺设渠道排污管4.7万米,建公共厕所4只,村垃圾中转站3座,社区农村家庭卫生厕所普及率90%。基本上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美化清洁化,改善了村容村貌。
二、创建社区服务中心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建立社区化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着力提高农村党组织领导服务群众的能力、社会基层管理能力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努力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整洁、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服务中心,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始终把广大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二)坚持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原则。积极引导和促进广大居民通过民主的机制和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逐步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三)坚持合理对接、有机融合原则。完善村级组织的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合理地融入社区服务中心内涵中,探索村级管理与社区化管理有机结合的最佳实现形式。
(四)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居民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着眼,从搭建管理框架、建立有效的社区化管理机制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进程。
3、工作思路:
在推进渔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工作过程中,按照“五个三”的思路进行积极的探索,即:夯实“三个基础(组织基础、队伍基础、工作基础)”、健全“三个网络(综合服务网络、社会治安网络、就业保障网络)”、加强“三个建设(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阵地建设、社区制度建设)”、打造“三个平台(宣传教育平台、参政议政平台、文化娱乐平台)”,注重“三个结合(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建设舟山群岛新区相结合)”,并按照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维护稳定和基层组织建设“五位一体”的要求进行布局建设,建好“五室三站两栏一校一场所”。通过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建立起和谐文明、功能齐全的社区化综合服务平台。
三、整合资源,扎实推进示范型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为了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提高服务水平,今年年初,社区通过整合资源,入资12万多元。对服务大厅进行翻新和装修,调整各办公室门牌,购买了两台液晶电视机,在社区主要街道上安装电子屏幕,改建了社区服务中心,完善了社区服务功能。建立了“五室三站两栏一校一场所”即社区办公室、综合治理工作室、会议(党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渔农业综合服务站、卫生(计生)服务站、救助保障站、社区宣传栏公开栏、村民学校和室外文体活动场所,就此拓展服务内容,将社会救助保障服务、劳动保障服务、渔农业技术服务、党员服务、网格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等全部纳入服务范畴。按照“一人多岗、一岗多职”,配备了由社区干部和社区大学生兼任的服务团队。结合社区实际,制订了服务中心的实施、管理、监督、考核等各项工作制度,采取全程代办制、公开办事制、轮流坐班制等服务措施,全力推动服务中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上档次上水平,力求改进工作作风,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我社区服务中心基本功能排布如下:
1、服务中心面积900平方,综合服务大厅设在社区一楼进口处,大厅工作人员2人,面积55平方,整合渔农业、计生、救助保障等服务功能,提供一站式服务。渔农业综合服务站,为渔农民提供渔农产品销售信息,组织做好农业、畜牧、水产等使用技术推广,引进渔
农业技改项目,调整种养结构,引进优良品种,为渔农村经营承包提供管理咨询等服务。计生服务站,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办理各种相关证件、证明和辖区内育龄妇女的等级划分、建档等工作。救助保障站,负责受理、核实、上报最低生活保障等救助申请,做好低保、五保、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工作;协助政府做好开展职业指导、就业援助、用工、求职、培训登记、就业信息发布、信息查询和政策咨询服务;区域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
2、社区办公室设在服务中心二楼,2名工作人员,配备齐全的办公用品和设备,面积12.5平方。
3、会议(党建活动)室在社区服务中心三楼,面积210平方,会议室能够满足全社区各村党员、村民代表召开会议和开展教育培训等工作,并配有音响、投影机等设备。党建活动室负责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发展等各类党务政策咨询和党内宣传教育。
4、综治工作室设在一楼,由社区党工委委员负责,提供民事调解服务,主要服务有本社区邻里乡亲家庭成员抚养、继承、债务、赔偿、房屋宅基地、交通等方面的纠纷调解。并配有兼职的“一警二保”人员,建有相关工作台账。
5、图书阅览室,藏有图书2115册,面积152平方,配有兼职工作人员,负责居民借书看书。
6、老年活动室设在各村(社)分别为台门农业、大夹屯、中胜、下宅山、西厂、外湾、礁潭、高峰、田岙和台门居委会共10处,平均建筑面积192平方,配有各种活动室和音响、娱乐设施设备。
7、社区卫生服务站,设在各中心村,有田岙、礁潭、台门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建筑面积530平方。
8、村民学校设在社区服务中心三楼,面积170平方,配备有课桌椅子,音响设备。
9、室外文体活动场所设在各村(社),面积约6580平方,配有相当数量的健身器材,并设有器材标志牌、功能牌和活动须知,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
四、强化管理,加强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1、实行集中办公。为切实解决群众办事“不好找人”、“不好找门”的问题,社区服务中心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农合、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民政、劳动保障、综合服务等6个类别的服务项目,统一纳入便民服务大厅,抽调2名工作人员,设立2个便民工作台,持证上岗,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跨一扇门、少走一道程序,使他们进一道门办“多家事”。同时,根据镇里的统一安排,每周一至周五为社区集中办公时间,其他时间,由2名工作人员值班,实行随到随办或预约办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办公时间为早上8点到下午四点45分,方便了群众办事,很好地解决了群众以前有事只能定时办、分散办、节假日办不了的问题。
2、实施阳光操作。在为群众办事和服务的过程中,服务中心坚持方便群众办事与严格依法行政相统一,对便民服务的内容、程序和标准等统一公布上墙,同时印制了台门社区服务中心服务指南,严格
做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工作人员情况“五公开”,让到中心办事的群众一看就明了、一看就放心。
3、明确办事规范,加强制度建设。服务中心制定了“热情接待、耐心受理、细心承办、真心服务”的服务理念和“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恪守职责、勤奋敬业、廉洁奉公、用语文明”的工作人员守则,坚持以办事方便不方便、公正不公正、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准。制定了社区党工委、社委会会议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来访接待制度,办事承诺及全程办理代理制度,AB岗工作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要求中心工作人员从受理到办结提供全程服务、规范服务,对受理的每一件事情、办理的每一个证件,都详细登记备查。
五、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展现新貌,渔农村社区建设初显成效
1、村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改善了社区居民医疗卫生条件,方便了群众就近就医。同时,加强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原来农户门前柴草乱堆乱放及塑料袋、泡沫、果壳等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的“脏、乱、差”现象得到改善,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逐渐形成,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高,村风村貌焕然一新。
2、社会治安有了根本转变。正是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制作宣传窗,录刻法制宣传广播,通过分片分组管理,发挥社区民警和综合调解室的作用,建立健全综合治理工作室和调解委员会等组织,深入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畅通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
态,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平安发展,形成了敬老爱幼,移风易俗,干群关系融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形势。
3、为民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开展一系列的社会保障与救助、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医疗卫生等群众最迫切和关心的公共服务,基本达到了治安有联防、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困难有救助的效果,使广大群众在享受各种公共服务的同时,加深了对社区建设和服务理念的认识,逐渐增强了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今年以来,社区服务中心先后新发展党员9人,转接党组织关系7人,走访老党员、困难党员、重点优抚对象15人次;办理一胎准生服务手册62人,二胎《生育证》5人;办理新增低保户4户;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60多个。
4、社区班子凝聚力有了显著增强。通过社区服务中心的构建,党员设岗定责,社区工作人员分工更加明确,责任更加具体,社区组织的思想作风建设得到有效加强,为民服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上级党委和社区党工委高度重视示范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创建工作,把此项工作当作今年的首要任务来抓,社区班子奔着这个目标,紧紧团结在管委会领导下,积极探索服务中心的建设模式,相互探讨交流,整合各部门资源,精诚合作,班子成员的凝聚力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社区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基本达到了上级领导满意、党委政府满意、社区居民满意的预期目标。
第五篇:社区服务中心精神病人管理计划
社区服务中心精神病人管理计划
根据卫生部提出的社区对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现就我社区开展精神防治康复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及做法。
一.任务目标。
在全社区范围内全面开展精神病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康复、治疗,尤其是重性精神疾病的建档、随访和信息报告工作,逐步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治疗率,逐步实现由基础管理转为个案管理目标,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并接受上级机关检查验收。
二.主要措施。
1.建立精神病防治小组,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同志任组长全面开展工作。
2.搞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康复治疗指导工作。
3.完成下达的新增筛选、复核和登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指标任务,进行危险性评估,签署参加“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建立健康档案、立卡。
4.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和社会各界都要关心、帮助尊重精神病人,管好精神病人的生活和治疗。
三.具体做法。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精神病防治康复日常工作,摸底调查,建档立卡。配合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送往医院诊断及治疗、康复训练。
2.建立社会化工作服务体系,切实做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充分利用技术资源,发挥基层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为精神病人提供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服务。
3.做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全面准确掌握社区精神病患者基本情况,重症、轻症、阵发性、先天性、后天性病人,因疾病或家庭遗传性引起精神病和各种疾病引起的病史调查,并按规定时间填写各种调查报表。
4.筛查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签署参加“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并登记、上报当地疾控中心;登记已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并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导下,定期随访患者,指导患者服药,向患者家庭成员提供护理指导,将随访结果上报卫生部区疾控中心;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诊疾病复发患者;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5.完成下达的对有危险行为倾向的贫困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治疗,并由上级精神科专科医生每月1次开展服药后免费疗效评价与治疗方案调整;在免费服药治疗患者中至少选择10%的患者实施个体服务计划,每季度评价患者病情,提供康复指导。
6.及时发现和报告失访患者、死亡患者情况,填写失访(死亡)患者登记表,并每月上报区疾控中心。
7.对患者家属和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