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村通”工程造福黄山百姓
“村村通”工程造福黄山百姓 2009年12月07日 10:22 来源:证券之星 【打印】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西部边陲乌石乡的桃宏路长6.9公里,贯穿几个村民组,并连接黟县宏潭乡。过去此路非常狭窄,路面坑坑洼洼,晴通雨阻。今年实施村村通硬化路工程以来,区里投入300万元对道路进行全面改造,近日工程顺利完工,一条宽阔平坦的道路展现在村民面前。改造后的道路平均路面宽4.5米,最宽处达5米左右。“这条路既方便了我们出行,也使我们和黟县宏潭的联系更紧密了。”一位姓方的村民高兴地说。至此,黄山区今年的“村村通”工程全部完成。
保证配套资金强化工程监理
黄山区地处皖南山区,地理环境复杂,农村交通状况差是长期制约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2006年以来,该区抓住国家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的契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力度。他们从长远发展出发,科学制定规划,积极筹措配套资金,提高道路建设质量,除了中央、省、市配套资金外,区里每公里配套10.9万元以上。省里规定“村村通”工程道路路面宽不少于3.5米,该区都达到4米以上,有些地方结合旅游、茶叶等产业发展,路面宽甚至达到了6米。
为把“好事做好、好事做实”,该区特别注重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从源头上保障工程质量。交通、公路工程技术人员分片负责现场技术指导,规范项目建设程序,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公示制等工程制度,确保五级质量保证体系认真执行。在项目招标管理上,该区鼓励施工经验丰富、技术力量强的施工队伍参与招投标。为强化工程监理,他们专门聘请具有甲级资质的监理公司承担监理工作,并在项目所在村组培训义务监督员,组织村民、人大代表等参与工程现场监督,实现质量监管的“无缝”覆盖。在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专项督察中,黄山区工程质量合格率名列全市第一。
方便百姓出行促进产业发展
据统计,自2006年以来,黄山区共投入8000多万元,实施了92条农村公路的硬化工程,道路总长330公里,一举改变了农村路况差的情形,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期间300公里“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村村通”工程惠及数万百姓,方便快捷、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交通极为不便的乌石乡茶儿垅村,地处偏远的太平湖西岸,与池州市石台县六都乡接壤。在茶六公路没有开通前,全村四个村民组的580多家农户进出只能翻山越岭,或是泛舟太平湖从水上进出,出门行路难问题十分突出。去年,茶六公路被列入“村村通”路面硬化工程之一,十几公里长的通村公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和硬化,工程竣工后山乡群众欢呼雀跃。
革命老区新明乡境内崇山峻岭,村组之间隔山隔水、交通闭塞。新明乡近年来投入数百万元资金,相继开工建设太平猴魁快速通道、樵山公路等,大大改善了山区、库区的交通状况,也促进了茶叶、旅游等产业发展。例如,十几公里长的樵山公路改造硬化后,当地茶叶价格大幅上升,每公斤茶叶价格提高了200多元。
第二篇:旧貌换新颜危房改造工程造福百姓
旧貌换新颜危房改造工程造福百姓
王秀艳邓宏
(导语)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保障农村困难户居住安全的重要手段,该工程2011在我旗年实施以来,我旗结合实际,逐步加大改造步伐,让这项贴民、益民的举措真正成为百姓的满意工程。
(正文)近日记者来到红旗镇跃进村时,鞭炮声传入我们耳膜。循声望去,见到今年52岁的村民郝啟正给新建的房子上梁。按照当地的习俗,房子上梁放炮图个吉祥、平安。一说起新建的房子,郝啟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同期声郝啟 个人自己盖按一间房子一万五,四间房子六万;现在一间房子合3000块,四间房子一万二)。郝啟说,他在以前的土房里居住了32年,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基本不能居住了。要是凭借自己的力量根本没能力盖房,如今有这个好政策,他也能住上砖瓦房了。郝啟满心喜悦,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同期声高兴的没的说,不是共产党政策好给盖房子,自己盖不起)(同期声红旗镇跃进村党支部书记魏亮我们2011年共有76户危房进行改造,2013年共有84户危房进行改造。通过危房改造,基本改善了老百姓居住条件,改变了一个营子的整体面貌,使他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为保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太仆寺旗按照“坚持
标准、实地勘察、调查摸底、掌握实情”的原则,将危房改造任务逐一落实到了每个家庭,使更多农牧民享受到党的惠民政策。
第三篇:用心服务 造福百姓
用心服务 造福百姓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门诊部XXX,现在我谈谈我对“三好一满意”的活动看法。
“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开展受到了普通老百姓广泛关注,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更是中国共产党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真实体现!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就,使中国人民摆脱了缺衣少食的贫困生活,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在改善医药卫生服务水平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近几年来,党和人民政府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倾斜力度,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就医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相对而言,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大家知道,亿万劳动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他们却无法平等地享受就医条件,这就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他们多么渴望党和政府能听一听他们的心声啊。
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开展好比是一场及时雨,是全国卫生系统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卫生行业社会形象而 开展的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切实关注民生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实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争创“群众满意”的医院。“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开展必将为改善医患关系谱写出欢乐的乐章。
三好一满意”活动,再一次吹响了新的战斗号角。我们将时刻铭记,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真正体现到工作中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低价高质的医疗服务,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使党和国家实施的惠民政策真正得到广大农民的称赞和拥护!
“欲成才,先成人。”这是我步入医学院校时上的第一堂课,在这堂课上我们曾庄重宣誓要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这是对历代医魂宣誓,是以自己的灵魂起誓,而我们要做的是履行诺言,要铭记的是“性命相托”的重任。生命之重,重于千斤,我们是捍卫生命的守护神;救死扶伤,精诚大医,更是我们所有医护人员毕生追求的信念。我们为了救治病人经常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但是我们从不轻言放弃。当我们所救治的病人重获新生,当他们的胸廓重新起伏时,那种开心和满足甚至无法用语言来表述。
面对渴望的目光,我们理应义无反顾;
面对神圣的职责,我们必须兢兢业业; 面对时代的召唤,我们只有勇往直前。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千好万好不如老百姓说好,正所谓“医者仁心”!我们要热情周到的对待每一位患者,用自己过硬的医疗技术和一颗仁慈的心赢得患者的信任,维护医院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让群众满意!
人们用“白衣天使”来赞美医务工作者,绝不仅仅是赞美他们白衣素裹的翩翩风姿,更重要的是赞美他们那高尚圣洁的心灵和神圣的使命。神话中天使的美丽在于她的圣洁与善良,而白衣天使的美丽在于温馨与微笑。自古以来,医者便十分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在救死扶伤的实践中把“大医精诚,大爱无言”奉为最高守则。
大医精诚大爱无言生命所托健康所系每一个拥有爱心的人都是天使。给生命一些绿色让生活充满阳光给健康一些动力让人生充满幸福。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双臂撑起生命的希望用我们的双手去履行我们最初的誓言用我们的真诚去构筑救死扶伤的和谐殿堂。
我深知,要做一名优秀的医务人员,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高尚的医德。今天,精于医术,诚于医德的名医精神,特别是老一辈医学家的名医之道,是我们年轻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端正态度,虚心学习,踏实努力,做一名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
学好做人,修好医德。所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历经生命的洗礼,接受人生的考验后我们定能担当起一份圣洁的事业!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第四篇:为官一方 造福百姓
为官一方 造福百姓
——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邓昌光
杨善洲的女儿在报告中说,她母亲想修房子,但是家里没有钱,于是就给杨善洲写信要他寄些钱来,杨善洲回信了,他说,自己也没钱,只能寄三十元钱,让她们母女买点盆罐哪里漏水就放在哪里,而他自己的钱全部用来帮村里买种子,为贫困群众买粮食。为了给一位病危的病人,他毅然帮助病人筹集了三万元钱,而自己生病的时候却不舍得花钱,只在便宜的小诊所就诊。村子里不通电,他又想尽办法架线通电,让大山深入的村民每个人心中都亮起了一盏灯,他还不辞辛苦,徒步体查民情,了解百姓诉求,制定扶贫方案„„一桩桩,一件件,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也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草鞋书记”。
信仰决定了一个人的外在行动,杨善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共产主义伟大信仰又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我们应有什么样的操守?
操守,不仅是一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体现。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当互联网站、报纸等各类媒体不断地报导着一个又一个贪官巨恶时,远在云南的杨善洲却在用行动告诉人们,操守,其实是一种人性清白的坚守,是一心为公、光明磊落的博大胸怀,是一个人最高贵的人格和品行。
从事革命近四十年,杨善洲一直坚持着自己个人的操守,堂堂正正为官,清清白白做人。
爱人怀孕了,家里靠野菜掺杂粮度日,乡干部看到这种情况,为家人
送来了三十斤救济大米和三十斤粮票,后来他知道了这件事,批评家里人说,自己是国家的干部,怎么能占公家的便宜,最后又将大米和粮票还给了公家。
他担任保山地委书记时,按当时的政策,家里人都可以享受农转非的待遇,但是当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为家里人填好申请表时,杨善洲却将申请表锁了起来,因为他知道当时地委机关很多干部家属都还在农村,他更应该以身作则,而且不能以权谋私。
杨善洲刚上大亮山种树的时候,有人还在背后说他想趁退休时捞一把,然而他没有因人的议论而停止了前进的脚步,二十年后,他兑现了自己承诺,将大亮山林场管理权全部交给了国家,自己没拿走一分一文。
为官一方,造福百姓,杨善洲做到了;两袖清风,安贫乐道,杨善洲做到了;鞠躬尽瘁,坚定信念,杨善洲做到了,这是他一生操守的真实写照,他的言行,他的人格操守值得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党员干部们去认真学习和思考。
第五篇:村村通工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简况
一、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1998年以来,为解决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收听不到广播、收看不到电视的突出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广电总局共同组织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有效扩大了农村广播电视覆盖,解决了1亿多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
实践证明,村村通是各级政府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工程,对于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对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促进广大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新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新疆地域辽阔复杂,人口居住分散,是实施村村通工程难度较大的省区,自治区将其作为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不断加大力度。1995年,在自治区40年大庆期间,我区开始实施了“乡乡通广播电视工程”,解决了500个盲点乡通广播电视的问题。
1998年—2001年,我区共建成开通广播电视盲点村1658个,主
要采用无线和有线小前端两种技术覆盖方式,新增广播电视覆盖人口约85万人,使我区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各增加5个百分点左右,分别达到87.91%和90.28%。
2003年,在全疆587个新通电行政村中实施了通广播电视任务。其中解决广播电视双盲点村13个,广播盲点村14个,电视盲点村9个,集体收看(有线电视)村551个。
在2004—2005年的村村通工程建设中,我区完成了1951个50户以上(和田地区是20户以上)已通电行政村和自然村的通广播电视任务。主要采用无线发射方式进行集中覆盖,对极个别建设点采用有线方式。在只有一个主体少数民族地区实行“4+2”(即2套中央台汉语电视节目、1套自治区汉语广播节目、1套自治区民语广播节目)覆盖方案;在多民族聚居地区实行“5+3”(3套汉语电视节目、2套主体少数民族语言电视节目和1套汉语广播节目、2套主体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覆盖方案。
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至2006年,我区共完成4696个广播电视盲点村的建设任务,累计投入资金11248万元,覆盖人口达233.51万人。
2007年,国家下达了“十一五”期间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我区确定了在“十一五”时期的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两方面的重要任务。一是在巩固已有村村通工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全疆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的通广播电视任务;二是立足于大功率无线覆盖工程,大力提高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
平,使广大农牧民群众能够无偿收听收看中央一套广播和中央一、七套电视及本省区的第一套广播电视节目。
十一五期间,我区建设任务总数为11883个点,其中2007—2008年建设任务数为6050个,全部采用直播卫星方式解决。2008年6月,国家直播卫星成功发射。目前,国家补助资金和自治区配套资金全部到位,国家广电总局已完成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招标工作,预计2009年6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在村村通工程的基础上,国家从2006年在我区实施了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这一工程主要是加强中央第一套广播和中央第一、第七套电视节目对农村的无线覆盖。我区2007年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一、二)阶段建设任务为更新改造全疆88个台站的162部发射机及附属设施,2008年6月30日工程任务已全部按期完成并开播。
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延续和深入,新疆广播电视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线广播、有线电视、甚至无线数字电视也开始进入农牧民家里。“村村通工程”使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传播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被广大农牧民群众称为“德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