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学先进、转作风、促跨越”活动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学先进、转作风、促跨越”活动
座谈会上的发言
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两区一市‛ 建设,推进鄂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市政府办公室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以服务鄂州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和归宿,打破思维定势,创新工作理念,强力推进规范化建设,切实履行‚四项职能‛,全面搞好‚三个服务‛,力争在加速推动鄂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事业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一、建规章、立制度,力求规范有序
政府办公室作为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担负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系各方的重要职责,是政府的核心和枢纽,肩负着为机关、为基层、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重要责任。政府重大工作部署能否得到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公室;各级政府以及政府领导的形象和威信,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办公室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许多工作程序还不够规范、工作流程还不够固定,这是目前市政府办公室存在的问题。在规范化建设中,就是要以领导
满意、各级机关、基层和群众满意为目标,按照‚规范、精细、严密、顺畅‛的要求,规范政务事务服务方式和程序,确保工作流程优化、衔接紧密、运转顺畅、有条不紊,使各项工作职责更加明晰,考核更加科学,制度更加严密,保障更加有力,服务大局的绩效更加显著,更好地保障市政府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过程中高效运转,更好地为市政府谋大局、抓大事提供优质服务。为服务跨越发展,市政府办公室重点实施的是‚123计划‛,即突出一个重点,开展两项活动,建立三项监督考核机制。一个重点,就是抓好《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的学习执行;两项活动,分别是每月规范化建设点评活动和每季规范化建设奖评比活动;三项监督考核机制,分别是科室自查自纠机制、日常监督机制和定期综合考核机制。
二、重调研、献良策,力求参谋有道
‚政事得失,由乎辅政‛。政府办公室作为政府的参谋部、智囊团,提供优质的参谋服务是首要任务。为服务我市跨越发展,市政府办公室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谋划工作,通过文稿起草、调查研究、信息报送等多种形式,创造性地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综合文稿是最能体现办公室干部全局眼光、战略思维、哲学理念和经济头脑的载体。我们决定把办文作为服务跨越发展的重要环节,力求每一份文件既符合上级精神,又反映客观实际,既富有创新性,又具有操作性。
调查研究是办公室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中之重。市政府办公室始终把调查研究摆在突出位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到了研究在领导决策之前,参谋在领导思考之中,为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意见建议。今年,我们决定组织开展鄂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专题调研活动,对跨越式发展的支撑体系进行进一步深化、细化、具体化研究,以使市政府决策更具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更好地指导基层实践。
三、抓重点、促落实,力求督查有效
‚为政之要,重在落实‛。市政府的政令是否畅通,各项工作部署能否扎实推进,经济社会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只有抓好落实,才能把决策变成实践,把任务变成行动,把蓝图变为现实。而督促检查,就是确保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得以贯彻落实、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手段。
针对市委主要领导对督查工作要求高、批示量大的实际,市政府办公室在日常工作中,将完善分类督办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件工作制度,以及相配套的跟踪督查、审核把关和定期梳理等制度。要求领导批示件当日交办不过夜,快办、快查、快处理,认真研究和探索督促检查的新思路、新方法,力求在决策督查上有高度、专项督查上有力度、督查调研上有深度。督查工作还将分清轻重缓急,将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细
化分解,定期、不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全力推进市政府决策部署和重要工作的落实
四、揽各方、聚合力,力求协调有力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原则,综合协调是政府办公室的一项基本职能。可以说,综合协调贯穿于政府办公室工作各个方面,无论是办文、办事、还是办会,都包含着协调的内容。服务跨越发展,自然要求协调有力。
为切实增强综合协调的主动性,我们将牢固树立全市工作‚一盘棋‛的思想,确立协调就是服务的理念,摒弃‚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狭隘思想和衙门习气,把综合协调作为做好‚三个服务‛的重要抓手,强化主动协调,注重超前协调,加强多方协调,努力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格局。
在对上协调方面,市政府办公室将主动加强与上级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上级政府的工作思路和重要举措,争取更多的帮助与支持。在与市级机关的协调方面,建立健全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与市委、人大、政协、纪委班子的协调,确保全市政令统一、任务明确、步调一致。在对下协调服务方面,通过每年召开2次以上区、开发区办公室主任座谈会,强化与基层的沟通联系,加强对基层政府办公室业务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对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办公室坚持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全程沟通协调,协调有关部门对市政府决策内容开展专
题调查研究,组织召开论证会、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做好市级领导班子之间的会商、沟通工作,并及时将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传达到各级各部门。
五、重学习、强素质,打造一流队伍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办公室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神经中枢,承担着各种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高质量完成日常工作任务的主力军,是坚决落实市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保证,是服务鄂州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
我们将继续坚持选用知识面宽、眼界宽、思路宽的‘三宽’型干部,选用敢于担当、敢试敢闯、锐意进取的开拓型干部,选用作风扎实、务实肯干、群众公认的实干型干部,选用敏学善思、发展潜力大、有培养前途的潜质型年轻干部。
在干部选拔过程中真正做到公开透明、依法遵规、创制履程。一是做到‚六个公开‛,即竞争职位数量公开、方法程序公开、资格审查情况公开、综合成绩公开、考察对象公开、拟任人选公开,切实保障办公室干部的知情权。二是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规定,做到‚一把筛子筛干部,一把尺子量干部,一个平台选干部‛,让符合条件的干部平等参与、公平竞争,让全体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全程监督、民主选择,切实保障干部的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三是认真执行领导小组确定的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做到‚三严‛,即‚履行程序严格、环节步骤严谨、纪律执行严肃‛。
与此同时,办公室还将不断健全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轮岗交流和激励约束机制。继续选派干部职工到党校培训、下派基层挂(任)职锻炼,多渠道提升干部实践能力。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坚持育人与用人相结合,放手培养干部,大胆提拔干部,最大限度地打开各类人才的成长通道,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人才脱颖而出、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总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市政府办公室提出,将努力做到‚九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爱岗敬业、更加注重创新创造、更加注重参谋政务、更加注重创先争优、更加注重标准规范、更加注重谋划长远、更加注重积极主动、更加注重务实高效、更加注重团队协作,使各项工作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加快推动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论学先进、转作风、促跨越
像苏柳英那样干事成事
———三论学先进、转作风、促跨越
鄂州日报2011年4月19日1版
本报评论员
苏柳英是我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全市上下要把作风建设年活动与学习苏柳英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干部像苏柳英那样干事成事,共同推动鄂州跨越发展。
“想干事、干成事”,是一种责任、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想干事、干成事所指的“事”就是党的事业。具体到鄂州来说,就是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干出一番事业。
我们要学习苏柳英把职位当成做事平台的职业精神。苏柳英参加工作30多年,始终视小职位为干事大平台,成就了一番令人叹服的事业。苏柳英职业精神的可贵之处,(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就是在职位上不刻意追求,在做事上无止境追求。苏柳英能在小职位上做出大文章,显示了她的境界、她的能力、她的水平。
爱岗敬业是每一名干部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职位不是一种福利待遇,而是一项责任、一个干事的平台。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群众的“打工仔”,必须把职位所要求的这份“工”打好。特别是各级党政“一把手”,特殊岗位、特殊职业,要有特殊的职业精神,把任内的事情干好干到位,给人生留下值得回味、值得纪念的印记。
我们要学习苏柳英在奉献中追求生活幸福的思想境界。苏柳英为残疾人服务的30年,就是奉献爱心、收获幸福的30年。她服务残疾人的工作难度,恐怕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是盲人朋友的眼睛,肢残朋友的手脚,聋哑朋友的耳喉,当听到残疾朋友亲切地叫她“苏姐”时,她体验到被人需要的幸福。苏柳英在工作中、在奉献中体验和享受着生活幸福的境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领导干部也是人,也需要幸福,但领导干部应该把个人的幸福与百姓的幸福统一起来,把私欲降到最低点,把奉献升华到最高点。我们要在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感受成就事业的幸福。要常思贪欲之害,不义之财带来的是没完没了的心惊胆战,享受清正廉洁地过好每一天的幸福。
我们要学习苏柳英在平凡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尚情操。我们都不妨用苏柳英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想一想应该怎么做。已故医学大师裘法祖有句名言:“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这正是苏柳英精神的写照。我们每一个干部,在职务和待遇上要知足,官多大也不算大,官多小也不算小,关键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工作上要不知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位的时间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有限”做更多的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生的事情。人生没有彩排,每时每刻都在直播。我们只有做好每一天、每一刻、每一件,才能实实在在地记录自己的人生历史。这样,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就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五论学先进、转作风、促跨越
机关干部要融入群众心系群众
鄂州日报 4月23日 1版
本报评论员
融入群众,心系群众是胡锦涛同志强调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八个方面作风建设中重要一项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市实现“六个跨越”的必然要求。
“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就会把你当亲人!”这是苏柳英真心实意帮助残疾群众的切身体会。一个干部只要在感情上融入群众,心系群众冷暖,就能在群众有困难的时候及时出现在群众中间,做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全市正在开展的“两进”活动,是推动干部转变作风的有效形式。要把“两进”活动继续引向深入,机关干部就必须融入群众、心系群众。推进“进农户”活动,一要梳理和解决问题。各单位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明确部门、区、乡、村的责任,分类解决。对有政策、有条件,责任单位明确的问题,要马上动手,妥善解决;对要求合理、但暂时不具备条件的问题,要纳入计划,分步解决;对不符合政策、条件也不具备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二要使干部受到教育。召开支部党员会,以民情调研报告、民情日记为教材,普遍开展“三看三想三要”讨论,即看一看普通农民的生活、想一想自己的待遇、要有知足感,看一看农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想一想自己为农民做了什么、要有欠账感,看一看群众的新期盼、想一想自己职责履行好没有、要有责任感,推动干部转作风、干实事。三是帮助联系村办实事。各单位要积极协助做好政策落实、春耕生产、水利建设、新社区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办好1至2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将这一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使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真正得实惠。
推进“进企业”活动,要把落实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责任制和单位向重点项目派驻工作队制度与“进企业”活动结合起来,形成抓经济工作的合力。要以“进企业”推进经济平稳运行,帮助协调解决企业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夯实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以“下工地”推进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抓开工、抓建设、抓效益、抓税收;以“访客商”推进招商引资,加深与客商的沟通,坚定客商投资鄂州的信心。
机关干部心系群众、融入群众是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形式。只有心中有群众,群众心中才有你。
六论学先进、转作风、促跨越
动真情解决突出问题
4月25日 1版
本报评论员
作风建设重在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各部门各单位要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切实解决涉及基层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要把征地拆迁侵害农民利益、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医疗开单提成和滥检查、环境污染、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物价上涨过快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认真加以解决。
要动真情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群众要动真情、用真心,说实话、办实事,坚决杜绝对群众的诉求漠然处之、将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的衙门作风,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那样,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满腔热忱地解决群众的困难。从制度上解决问题。要把养老医疗保障、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廉租房、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救助等制度落实到位,使群众得到实惠。同时深化改革,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新途径、新模式,形成长效机制。财政支出要向困难群体倾斜,向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倾斜,把有限的财力集中用在解难事上,着力点放在帮助最困难群体、解决最紧迫问题上。
要跟踪问效抓落实。解决问题要坚持求真务实、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能办的要尽力办,办不了的也要实话实说,不说空话套话。防止畏难发愁、无所作为,切忌搞形式主义、短期行为和“形象工程”。要实行跟踪问效,建立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已经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三本台账”,对整改落实情况实行跟踪销号管理。
高悬利剑强化问责
———七论学先进、转作风、促跨越
2011年04月26日 1版
面对腐败这种社会顽疾,就要有“亮剑”的勇气,要集全社会之力,时刻高悬利剑,警钟长鸣,使官员更清廉,社会更和谐。
解决为政不廉问题,必须加强典型案件的查处。始终保持利剑高悬,严肃查处工程建设、国土资源、房地产开发等重点领域和管理人、财、物等关键岗位发生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处侵占各种惠民补贴、土地补偿、扶贫救灾等专项资金的案件;严肃查处官黑勾结、横行霸道、欺压群众的案件;严肃查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的案件。在经济发展上,允许和鼓励变通;但是在执行党纪国法上,绝不能搞“变通”。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查处一个,绝不能姑息。
解决为政不勤的问题,必须强化问责机制。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是问责的主体,敢抓敢管要带好头。一是定责。作风建设目标在市州层面要最佳,群众、企业满意度要提高,各项措施要细化、量化,逐一落实到单位、岗位和个人,公开承诺,接受监督。二是评责。作风好不好,主要交给人民群众评判,要深化“万人评”活动,在“群众评机关”的基础上,加一条“企业评科长”,组织以企业为主的所有服务对象,不记名地给科长投票。三是问责。做到“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既要过错问责,又要无为问责;既要个人
问责,又要单位问责。对典型事件要公开曝光,违反纪律的要严肃处理,举一反三,以儆效尤。对发现不了问题的要追究失察责任,发现问题解决不了不报告、不处理的,要追究怠政责任。要切实为基层创造干事创业的环境,通过扩权、放权、授权方式进一步向区、开发区、功能区下放权力,让责权相符,有权做事;要厚待基层干部,只要是一心为公、一心为民,领导机关就要为其撑腰壮胆,让他们无后顾之忧;要把关心关注的重点向基层、向一线倾斜,真正帮助解决基层干部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基层创造一个身累心不累的工作环境。
问责治庸,问责提效,问责治腐。党员干部责任追究机制的建立,意在将问责渗入到全市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负起责任,进一步敬畏人民群众、敬畏手中权力、敬畏规章制度。
第三篇:开展“转作风、重落实、促跨越”活动心得体会
开展“转作风、重落实、促跨越”活动心得体会
涂学庆
本学期开学之初,罗雄一中根据《罗平县教育系统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罗教字【2013】14号)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学校布置了“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的学习活动,目的是要“建设一支“勤勉、廉洁、务实、高效”的教师队伍,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持续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着他的行为表现,那就是他的“作风”问题。态度上认识不到位,也就是“作风”不好,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也不可能得到优化。要优化环境,就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当然,还需要一些合理、可行的制度的约束。
动员会上,校长邵树先校长向全体教职工传达了罗平县教育局“作风转变年”活动动员大会的主要精神,要求大家要提高认识,把作风建设工作和学校实际教育教学紧密配合,相互推进、相辅相成的地促进学校的工作和作风。他号召全体教职工要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狠抓落实,为推进学校长足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就个人的一点认识,谈几点想法。
上没有进步,却有时间在上班时间打游戏、看电影,做这些不应该在上班时间做的事。说到底,人是需要有纪律约束的。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谁都会“玩忽职守”。
第四篇:在全县转型跨越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全县转型跨越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王书记、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们龙泉镇为壶关县城所在地,是壶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辖39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版图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4万亩,农业人口4.5万,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
前不久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转型跨越和小康建设两件大事,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们龙泉镇在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中,结合镇情、村情,展开了一场主题为“开思路、话发展、谋转型、促跨越”的大讨论。通过大讨论,镇村两级干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振奋了精神,坚定了转型跨越的信心和决心。在大讨论中我们重新审视和调整工作盘子,进一步坚定了“大招商、大引资、大上项、大发展”的工作理念,确立了“1341”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具体来讲,就是要围绕“转型跨越奔小康”这个中心,充分发挥我镇农业龙头企业集聚、石雕石刻底蕴深厚和区位优越三大优势,集中抓好地头经济、石头经济和地产商贸经济三大重点,争创全市“一村一
品”样板镇、小康建设示范镇、农业产业化先行镇、地产商贸特色镇,到十二五末,实现镇村经济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两番的目标。
一是抓地头经济。就是要以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以 “一村一品”为方向,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抓好七大农业经济园区建设。一是肉鸡养殖加工园区。就是要依托今天上午刚刚奠基的壶关大象集团肉鸡产业化项目,在西川底等10个村大力发展肉鸡养殖业;二是食用菌种植加工园区。就是要依托紫团公司,在小山南等10个村发展食用菌大棚,今年新建700座,总量达到1000座,完成“千棚十区”建设任务,明年开始向“百村万棚”发展,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村,努力打造“中国食用菌之乡”;三是小杂粮种植加工园区。就是要依托下内村山野绿色食品公司,在下内村等5个村发展小杂粮种植加工,使农民种出的小杂粮成为绿色品牌、壶关特产,走出壶关,销往全国;四是生态循环园区。就是要依托裕丰酿造公司,在西街村建设酒糟猪气循环生态农业园区,形成年出栏万头生猪,万吨酒精,3000吨绿色蔬菜;五是生态观光园区。就是要依托太行山大峡谷旅游业,在盘驼底等村建设集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态观光园区,延伸太行山大峡谷旅游链条,让来大峡谷旅游的游客在体验峡谷美景之后,继续在县城休闲娱乐,购壶关土特产品,看壶关秧歌表演;六是旱地西红柿种植加工园区。就是要在清流村上马建设1个西红柿深加工农业龙头企业,扩大清流等5个村的旱地西红柿种植面积,形成以清流为中心的旱地西红柿种植加工园区。七是羊产品加工园区。就是要依托郭氏食品公司,在谷驼等村发展养羊和羊产品加工业,一方面,要支持郭氏食品扩规模、拓市场,确保年产5000吨袋装、盒装羊汤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年产8000吨速冻水饺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另一方面,要鼓励郭氏食品树精品、创品牌,走出壶关,走向全省、全国,力争3年内在外地发展30个郭氏羊汤连锁店。通过七大农业园区建设,实现农作物就地种植、就地转化、就地增值,真正达到“一村产一品、一村专一品、一村精一品、村村产商品”的“一村一品”目标。
二是抓石头经济。就是要利用四家池、西川底等村石雕产业集聚,石雕传统手艺源远流长,石头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大力拓展雕石、赏石、玩石的石头文化产业链,打造石头文化经济圈,把小石头做成大产业。
三是抓地产商贸经济。按照壶关县县城发展规划,目前我镇已有10个村成为城中村。城市扩张意味着农民要失去土地,处理不好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针对可能出现的这些城市扩张后遗症,我们要借鉴南关和龙丽庄村房地产开发积累的成功经验,推广他们一村一个商贸批发市场、一村一个大型超市或商场、一户一个临街商铺的成功模式,抓住城市快速扩张、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历史机遇,推动房地产业和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达到城市更靓丽、村集体有收益、失地农民更富裕的“三赢”目标。
目前,影响我镇转型跨越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工业经济先天不足,严重滞后。全镇没有1家大型工业企业,这已成为制约我镇转型跨越发展的短板。尽管我们认真落实县委制定的招商引资十大优惠政策和“15311”招商引资办法,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但成效不大,恳请上级领导能给我们牵线搭桥,帮助我们引进几个亿元以上的工业新型化的大项目、好项目。二是发展资金严重短缺。由于七个农业园区要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资金缺口很大,需要省市领导在融资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建议把扶贫资金进一步向我镇倾斜,并把我镇列为村镇银行试点镇,增加我镇的融资渠道。
第五篇:重调研 转作风 抓落实 促跨越
瓜州县以创先争优、县十四次党代会为契机,紧紧围绕县委“科学发展、转型跨越、再造瓜州”发展目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视调研,转变作风,永葆先进,广泛开展“重调研、转作风、抓落实、促跨越”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县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瓜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重调研——为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石。
转作风——为跨越发展锦上添花。
抓落实——为跨越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通过这次学习,我体会到了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一、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二、尊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看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三、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四、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这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体会。我自己要从以上各方面努力。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更会在道德和作风方面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教师。
首先,作为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如果教师和蔼可亲,师生关系则比较融洽。师爱最受公众期待。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这都是教师为学生着想,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反之,教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时下某些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语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我决心以优秀教师榜样,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