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电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体会
关于电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体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它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现根据南方电网公司和省电网公司公“加快农电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会议、文件精神,结合***市电力公司近几年来的工作实际,我谈几点体会;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个在新中国建立以来就一直困绕着中国的头疼问题。若“三农”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就不能建立起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不能保障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试图解决这一难题;毛泽东试图以快速的政治手段,用大跃进的方式,跑步进入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而改变农民的命运。其结果,历史已经证明;浪漫而激进的政治运动根本无法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邓小平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基本解决了城乡温饱的问题,但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家对城市的不断投入,中国的城市与农村差距越来越大;以江泽民为总书记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没能给农村带来太实质性的变化;2005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毅然决然的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不可谓不振奋人心,凝聚民心!
我们回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对比一下城市的发展,农村的现状,认真剖析一下;是什么使城市的改革成果巨大,而使农村发展缓慢呢?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爱尔.威特说过:“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出于对国家整体利益考虑,往往以牺牲农村利益而换取城市的发展,以多数人的汗水浇灌出少数人的富裕之花。”
爱尔.威特说得没错,中国城市的长足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靠着中国农村的大力支持;工业的巨大成就,是靠着农业的强大依托;城市少数人口的相对富足,是靠着多数农民的辛勤付出。明白点说,就是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中国农村利益为代价的。
那么,中国今天发达的城市帮扶一下落后的农村,工业反哺一下农业,是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我想,是理所当然的事,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电力,作为国家一基础工业,和农业、农村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应有贡献,那更是电力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电力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要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行官”的重要
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早已不满足于数量型的温饱生活,而是更加注重质量型的生活,而水、电、路等社会基础设施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交通便捷,水电完善,早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很难想象,一个电力设施落后,电力基础薄弱,交通闭塞的地方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毫无疑问,一个交通发达、水电等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方,会是多么让人向往,会给当地百姓带来多少财富。
***市五马镇三元村,煤炭资源丰富,由于电力基础设施落后,致使该村无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当地老百姓守着金土地,仍然过着贫穷落后的苦日子。2005年,***市电力公司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250万元,在三元村建起了变电站,使2003年前的2000千伏安变成5000多千伏安。电力的强势介入,优化了投资和生产的环境,为三元村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到2006年,已有20多家煤矿企业入驻三元村,使三元村的发展日新月异。
三、急农民所急,供农民所需,电力要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最大化帮助。
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总结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十六字方针,为新农村建设明确了目标和任务。短短的十六个字,精辟概括了生产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其中,生产发展是基础,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是目标,管理民主是保障。只
有生产发展了,才会有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的出现。一直以来,***市电力公司说十分关注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004年,***市五马镇发生大面积的干旱,农民瞅着即将枯死的禾苗心急如焚,纷纷使用抽水机抽水抗旱。但由于没有抽水专用线路,加之农民技术短缺,安全意识淡薄,在五马镇,抽水伤人事故时有发生。对此,***市电力公司五马镇供电所职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五马供电所积极组织人员勘测、设计、安装,在最短时间内把抽水专用线路装建完备,并抽调技术人员每天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指导农民正确用电,规范使用抽水设备。
在支持农民抗旱减灾中,王马供电所架设400伏、220伏专用抽水线路520米、350米,免费提供成套接电用电设备4套,安装20千瓦固定农用提灌站4座,整改农用灌溉线路37条。通过电力部门的帮助和技术扶持,五马镇粮食生产再不会受干旱的威胁和困绕,粮食生产连获丰收。
四、要充分发挥活动载体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2002年,遵义人民在建设农村的进程中,总结、探索出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载体。建设新农村的抓手,得到全市乃至全国的认可。其标准和要求是:“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知识,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改环境。”在***市委、政府的号召下,全市人民开始了“四在农家”创建的热潮,作为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市电力公司率先成为参与、帮助农村搞“四在农家”建设单位,先后挂帮了五马镇、茅台镇、二合镇、沙滩乡等四镇六村的“四在农家”建设,抽调专职人员,对帮扶村点进行调查研究,和农民交流座谈,为农民出谋划策,千方百计为农民寻找增收致富的路子,千方百计为挂帮村点筹集建设启动资金。
2004年,***市电力公司为五马镇三元村青岗林、马鞍两村民组提供资金9000余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养殖业;为二合镇的双龙村提供17万元,支持该村的办公楼建设,低压线路改造;筹措资金160余万元,用于茅台镇建设人畜饮水,生产用水工程;集资8000余元,为沙滩乡顺河村村民购买化肥8吨。
在参与、帮扶“四在农家”建设的过程中,***市电力公司注重实效、讲究方法,多用“造血”的方式,为帮扶点开辟久远的增收致富路。
在***市电力公司的帮扶下,多数挂帮村点的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提高,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
五、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领导作用。积极参与城乡共建活动。
新农村建设,关键还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能充分发挥它的领导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建设热情。所以,在帮扶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市电力公司始终注意和农村支部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市电力公司党总支始终把此项工作一,作为总支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市电力公司党总支在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城乡支部手挽手”活动。
在城乡支部手挽手活动中,***市电力公司党总支先后和五马镇三元村、二合镇双龙村、沙滩乡顺河村村支部,开展“城乡支部手挽手”活动;公司党员和农村党员结成帮扶对子,签定一帮
一、有成郊的帮扶责任状,进一步将帮扶对象、帮扶责任,明确化、责任化。公司总书记及各站、所支部书记在负责帮扶对象的同时,还深入各帮扶对象生产生活之中,了解帮扶成效,对公司党员进行考核。
仅2003年7月到10月,公司总支党员就捐款2140元,对三元村10户贫困党员家庭进行帮扶。同时,筹集资金5000元,完善三元村的村级党员远程教育的软、硬件设施。
2005年3月,在公司总支的组织下,资助三元村马鞍村民组文化活动中心场所建设4000元,帮扶贫困户2000元,联户路砂款4000元。
公司党组织的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为挂帮村点扶植起一批党员致富带头人,同时,也使党在农村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年度考核中,公司党总支曾多次获“城乡支部手挽手活动先进
党组织”荣誉称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伟大而漫长的工程,也许,我们这一代人无法看到她的美丽,但我们,必须努力用手去开创、用脚去践行,用心去思考。我相信;社会主义新农村,必有一天会如花开放,开满华夏大地!是的,我相信!
第二篇:浅谈司法所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谈司法所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针对优化环境暨“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听证会有评议代表提出我局工作人员素质差、农村司法所不发挥作用等问题,我局现结合单位实际做出如下答复:
首先我们对听证代表给我局提出的问题表示感谢,这充分说明了社会各界对我局的关注、支持和帮助。正是由于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和支持,经过我局全体干警的不懈努力,我们现以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一类单位,这不仅是市委政府、社会群众给我们的荣誉,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是对我局今后工作寄予的巨大期望,为此我局从领导班子到普通干警,在学习上、工作上始终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为了不辜负群众的信任,上级的重托,我们时刻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保垒型支部、创新型队伍、复合型干部为目标,号召全体干警,特别是各部门负责同志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听证代表提出的我局工作人员素质差、基层司法所不发挥作用问题,我局认为这样理解我局的全面工作还是有失公正、有所偏颇、过于臆断的。
欲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单位、集体、个人的完善和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撮而蹴。我局目前从机构设臵到人员的配备,从硬件设施到软件设备,基础设施建设到机关队伍建设,都是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发展和健全起来的。但是由于受时间和历史条件等的局限,我局的各项工作开展目前还没有达到一个相对高的水平,距离群众要求和社会的需求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我局没有
被眼前的暂时的困难所羁绊。在队伍建设和人员素质的提升上,我局针对全体干警年龄结构差异大,知识结构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从科学谋划,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组织干部以个人自学和集体讨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干警个人的综合素质。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干警浓厚的学习兴趣,局里还建立了学习奖励激励机制,凡是通过自考、自修取得本专学历和专业资证的干警,局里都给予通报表扬并给予物质奖励。截止目前我局在编人员本专学历以上干警以达90%以上。同时,为了激发单位科室的工作活力和创造力,局内各科室基本形成了以中青年干部为骨干的工作机制,在工作中老同志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将工作中积累经验传授给新同志,新同志也可以在向老同志学习的同时,将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现代化办公信息和手段与老同志交流沟通,达到共同提高进步的目的。
其次,针对我局基层农村司法所不发挥作用的情况,我们认为造 成这种思想认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二点: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由于机构改革发展的需要,各乡镇司法所自2001年起在机构管理、人员编制、工资薪酬上从乡镇政府脱离,纳入我局统一管理以来,但大部分司法所一直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场所,这使得基层司法行政职能相对弱化,不能全方位引起农民的重视。从2010年起,省司法厅提出了加大基层规范化司法所的建设力度,目前各乡镇司法所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条件,但还有部分乡镇司法所的办公业务用房正在施工当中,未完全投入使用。二是在队伍建设,省厅要求,规范化司法所在人员编制上是每所在2至3人,而目前在全市11个司法中只有2个司法所是2人编制,其它所还都是1人1所。我们知道“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农村司法所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承担的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安臵帮教、法律援助、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等诸多职能,随着市场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司法所承担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工作越来越繁重,为了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我们克服了人员编制的不足,办公条件等设施相对滞后的困难,积极的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了能弥补我们在工作中人员上不足,我们各乡镇司法所竟聘、培训、上岗的录用程序聘用了司法协理员,协助参与各司法所的日常工作。长期以来,根据农村的实际司法需求,我们广泛的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我们通过“法律五进”活动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援助等工作。为了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新农村建设,目前,在我局在全市11个乡镇(社区),85个行政自然村均设立了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发展人民调解员390余人,并通过实施“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切实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贯穿于解决农民矛盾纠纷实际工作中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最为关心和重视的根本问题,同江市作为国家典型的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县市,我们基层农村司法所在推进我市农村法制化建设进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将继续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学习,扎实工作,将更加优质司法行政服务提供给广大农村和农民兄弟。
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没有我们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没有来自
你我他的积极参与,就没我局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就不能更好更全面更周到的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但是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不仅是在当时还是在科技、信息、舆论广泛发展的今天都是适用的。我们诚恳的接受来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领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欢迎大家对我局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及时批评指正,适时监督。但我们也希望您对对我们的提出的批评也是公正客观的,是实是求事的,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盖全,这样不仅不利于我们改正缺点,克服不足,同时也会给我们今后的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当然工作好坏与否也不是哪个人能说得算的,我们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能够做到痛定思痛,居安思危,广言纳谏,与时俱进,时时处处装着老百姓,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做民之所盼,那我们的工作就一定会有做到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同江市司法局 2011年5月23日
同江市幅员面积6300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9个社区,85个行政村,总人口近2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60%以上。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县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而做好做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是我们司法行政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司法所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承担的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安臵帮教、法律援助、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等职能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密切相关。针对农村司法所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能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这些问题,现结合我市司法所实际工作情况,拟提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强化法制宣传教育,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法制环境。首先围绕农村、农民生产生活需求,深入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宪法、国家基本法律、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法律法规,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增强农村干部群众法制观念、民主意识,自觉履行义务,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有序发展,落实各项民主制度,提高农民依法办事、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二是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乡镇(社区)”等创建活动,积极维护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努力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法制化水平。三是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四是深化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教育,通过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培
训班、法律知识竞赛和法律考试等,努力提高其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五是提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实效,建立符合农村实际、农民喜闻乐见的普法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指导,建立有效的检查考评与激励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依法管理和依法维权的素质。
二、要切实充分发挥“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在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主导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环境。
面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首先要注重“三调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切实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贯穿于解决矛盾纠纷的全过程,促进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对接联动,并形成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出人民调解在预防、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引导和教育群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诉讼活动,利用人民调解便民、利民和不收费独特优势,积极化解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承包和流转、劳务纠纷、群体性纠纷等复杂疑难矛盾。落实人民调解在“大调解”机制运行中的优先原则,形成工作合力,增强调解效力,有效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农村司法所是人民调解工作的具体指导者、实践者,需要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基础建设,进一步调整、充实、巩固乡镇、村(居)委会调解组织,发展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和加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定期开展调解员职业技能岗位练兵和业务培训活动,切实提高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二是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与乡镇大调解中心建立联合排查、联合调
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和掌握社会矛盾纠纷动态,健全预防处臵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提高依法预防和处臵的能力。三是要坚持以防激化为重点,开展创“四无”活动,严防因调解不成而引起自杀事件、刑事案件、群体性械斗和群体性上访。四是要完善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排查调处、应急处臵、联动联调和考核奖惩等机制,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情况报告、案件分流、调处反馈、督查通报、台帐登记、责任查究制度,真正做到底子不清不放过、情况不明不放过、矛盾纠纷不化解不放过、隐患不消除不放过。
三、以社区矫正、安臵帮教为工作抓手,为新农村建设消除不稳定因素。农村司法所要发挥好牵头和协调职能,首先要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不断提高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社区服刑人员动态分析、排查核查、监督考察、惩罚奖励和教育矫正工作机制,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的法制教育、公益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社区矫正人员融入社会的能力。二是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控,严防脱管漏管。三是会同边防公安派出所、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落实帮教力量,逐步实现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对有重新犯罪倾向的帮教对象进行重点帮教防犯,落实帮教措施,进行动态管理,力求做到不脱管、不失控。四是创新帮教形式,积极开展大墙内外联合帮教活动,将安臵帮教工作的技能培训、法律援助、亲情教育、社会帮教、职业介绍等向狱所内延伸,形成相互延伸、双向互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五是全力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基地的建设工作,协调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
策,努力提高安臵能力。六是加强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帮教工作,认真落实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责任田,使其回归后有条件自食其力;对丧失劳力,符合特困户、“五保户”等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要落实社会最低保障制度等有关社会救助措施;对贫困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要做好帮扶工作,使其尽早脱贫致富;
四、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一是通过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乡镇、村(居)和民营企业的法律顾问,依法解决和处理农村反映强烈、农民迫切需求的问题,为新农村重点工程建设、农村旧村改造、优化发展环境和重大疑难涉法信访等问题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法律服务,正确引导群众在法律的框架内依法解决问题。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农民的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切实为维护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服务,真正形成以县市级窗口为中心,乡镇司法所为依托、村屯居委为便民点的全覆盖,扩大受援面,针对农村困难群体,深入开展法律帮困、法律扶贫、法律维权,简化法律援助程序,快速办理侵害农民利益的案件。
五、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新农村的能力。农村司法所作为一级政法组织,与边防公安派出所、基层人民法庭共同组成乡镇一级的政法体系,是司法行政机关扎根基层,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前沿。在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一是要抓住中央关于基层农村“两所一庭”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争取乡镇党委、政府在司法所办公用房、硬件配臵、交通工具、现代化办公设施等方面的支持投入。二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及法律专业知识的学习,满足农
村多层次法律服务需求,增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三是要树立立足基层、面向新农村、工作重心下移,真心为民惠民的服务理念,不断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与农民朋友真心交朋友,找准服务新农村的切入点,帮助农民朋友走向致富道路,以为换位。
农村司法所要切实解决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问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是必经之路,最大限度的整合和利用基层司法行政资源,才能全力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相信各基层农村司法所在中共同江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的“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推动同江经济社会科学跨迈越发展”的工作指导精神的鼓舞下,坚持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业务工作方针,围绕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积极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围绕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和法制建设,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围绕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大力加强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帮教安臵等工作;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这些举措将会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司法所有效提高基层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
同江市司法局
2011年5月23日
第三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题目: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栏目:年终工作总结
近年来,**市朝天区司法局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大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整合资源,加强阵地建设,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筑起治安防范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构建和谐朝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抢抓机遇,加强调解组织和阵地建设
一是强化调解组织网络建设。为让人民调解深入基层,更贴近群众、贴近民间,我区本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强化基础的原则,认真规划设置辖区内的调解机构,多层面搭建调解机构网络平台,在全区各乡镇、村、社区普遍建立了调解组织,其中建乡镇调委会2xxxx、村调委会21xxxx、居民社区调委会xxxx,配备调解人员125xxxx,各调委会统一制作了印章、标牌,制定完善了规章制度。全区统一制作发放规范的调解文书2240本,对申请、受理、登记、调查、调解、制作协议、回访记录等操作流程进行了统一,切实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健全,人员到位,调解规范。二是加强村调委会阵地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心下移,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为契机,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把村级调解组织建设纳入“三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验收。为搞好试点带动,每村协调投入资金上万元,首批确立的中子枣树村、尧坪村、曾家太平村的调解阵地建设,由司法局长亲自带队指导,建立了标准统一的、规范的调解庭,全部达到有固定的调解室、办公室、有标牌、有印章、有规范的调解格式文书、有调解业务登记薄,调解室内设有调解主持人、调解员、书记员、当事人座牌等。各调委会建立了公示制,将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及职责、调解范围、调解原则、调解工作程序、调解制度、调解纪律等全部公示上墙,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取信于民。
在示点村的带动下,全区6xxxx村调委会阵地建设已全面完成,正在验收之中。其产权同其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样按国有资产管理,村级组织拥有占有权和使用权。计划再用两年时间将余下的14xxxx村的调解组织阵地建设全部完成,到时全区农村调解组织阵地将进一步得到巩固,人民调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第一道防线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二、突破经费难点,整合资源,保障调解工作的有效开展
我们始终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动出击,突破调解经费难点,整合现有资源,保障调解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根据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局领导多次向区委区政府请示,协调区财政从2011年开始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按地区人口人平0.1xxxx列入财政预算,作为区司法局指导管理调解工作的工作经费。二是充分利用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中每个村xxxx元的财政经费投入,将其中xxxx元用于搞好村调委会的阵地建设,努力实现规范化。现全区有xxxx乡镇调委会、6xxxx村调委会达到了“五有”、“四落实”。三是将村委会书记、村主任、村妇女主任等三职干部作为村调委会组成人员,乡镇(居民)调委会人员也以财政供养人员为主,同时选配文化水平高、经验丰富以及在政法战线上工作过的退休老干部充实到人民调解员队伍中,村三职干部的工资每人每月300—40xxxx列入财政预算,其中近三分之一为调解津补贴,为提高调解队伍工作积极性奠定了基础。四是充分发挥乡镇司法所指导管理人民调解的职能,组织司法所对乡(镇)、村、组调解人员采取以会代训方式进行业务培训,调解培训及资料费每年投入一万余元,以保证调解人员每人每年都至少培训一次,提高了调解人员的业务水平,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调解工作需要,真正达到善调能防。五是把人民调解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体系,实行倒扣分,直至“一票否决”,其中调解经费被列入各级政府综合治理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
三、服务“三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一是围绕党的政策方针抓调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局党组经研究决定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性质,找准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大力加强农村实用法律知识宣传,印制了500xxxx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实用法律知识资料,在送法下乡活动中广泛散发,营造人民调解工作的大环境,加强人民调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力度。
二是围绕经济建设抓调解。不少经济纠纷在调委会主持下,通过双方协调达成协议,既适应了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又保证了法律行为的严肃性,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我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8xxxx,经济基础薄弱,在促进农民致富,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纠纷,在司法所的指导下,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调解化解矛盾纠纷,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降低了当事人的成本,也依据自身职责切实维护了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
三是围绕重大事件抓调解。对影响大、涉及面广的纠纷,调委会人员都主动参与,在政府与群众之间积极发挥协调沟通作用,架起解决纠纷的连心桥,使问题得到解决。今年上半年,中子镇枣树村朱万里、文建平交通事故赔偿一案,死者家属xxxx多次在上级领导来朝天视察指导工作时,拦车喊冤,并扬言要去京上访,影响极大,经司法所和镇村调解人员努力劝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平息了事态的发展。
四是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抓调解。农村用水、用电、林地权属等问题一直是引发纠纷的焦点,也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发挥作用,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和联动,搞排查,抓苗头,为调解这类纠纷提供了保证。在今年开展的全区春耕大忙期间民间纠纷专项排查调处工作中,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xxxx,司法所和调委会参与调解矛盾纠纷56xxxx,其中调委会调解纠纷41xxxx,调解成功率达9xxxx,防止群体性上访xxxx,制止群体性械斗1xxxx,做到了小纠纷不出村组,大纠纷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真正起到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构建和谐平安朝天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民调解已成为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的主要方式,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将抓住机遇,更好地履行职责。一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管理,充分利用已建的调解庭和调解室,规范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二要建立分级培训机制,提高调解人员素质,分期分批组织调解员认真学习调解工作基本理论和法律政策,让其熟悉矛盾纠纷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增强调解意识,掌握调解艺术,切实提高调解员调处预防纠纷的实战水平。三要进一步整合调解资源,形成调解合力,创新“大调解”工作机制,逐步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创造“有纠纷、找调解”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好范文
第四篇: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浅谈物价部门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政府价格职能部门,应创新工作思路,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措施主动跟上去,围绕生产发展这一核心任务,利用价格政策着力减轻农民负担、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
一、抓住重点,坚定不移减轻农民负担
近年来我们以“清费、治乱、减负”为重点,在加强农村价格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取消了一大批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了一大批过高的收费标准、查处了一大批价格违法案件,农民负担有了较大幅度的减轻,但农民在就医、子女上学、农资购买等方面的负担仍然较重,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部份抵消了直接补贴、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绊脚石,我们需抓住重点环节,坚定不移地减轻农民负担,为新农村建设扫除障碍。一是常抓不懈清理涉农收费。坚持每年开展一次 “互查互纠”工作,采取交叉查文件、共同核对收费项目的办法,全面查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大涉农价格和收费检查力度,保持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二是完善配套措施,巩固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成果,严禁搭电收费等现象发生,保护农民用电热情,促进电脑等产品进入农民家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信息化水平。三是严控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降低种粮成本。整合现有的流通网络资源,推行化肥直销制度,建立直销体系,减少中间环节和流通费用,引导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规范运营,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加强种子市场调查和价格监管工作,向农民推荐适合当地生产的优良品种和标准品种,并公布指导价,确保种子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四是建立“包校到人”、“联系学生”和“一校一卡收费监管档案”工作责任制度,减轻教育负担。落实责任人分别“承包”监管承担义务教育学校的收费情况,同时要联系所监管学校3-5名学生,并将监管学校和所联系学生的每一项收费设立专门收费监管档案,同时采取措施降低教材价格,最大限度减轻农民教育负担。五是切实减轻农民医药负担。积极研究探索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价格扶持政策,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开展农村医疗收费价格示范活动,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农村药品配送制度,把效果好、农村常用、价格低廉的药物和部分急救药物固定下来,降低农民看病成本。六是重新核定水利工程灌区水费计收面积,对城镇建设、公路建设、退耕还林等所占面积按实核减,禁止向非灌区、未用水农户摊派农业水费,同时减免水资源费,降低农业用水成本。七是通过召开价格警示会和诚信经商会,提醒经营者自觉规范价格行为,向价格诚信要效益,让农民从经营者价格自律中受益。
二、加强服务,拓宽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致富是根本,核心环节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无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则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农民增收心情十分迫切,物价部门要立足实际,积极开拓创新,加强服务,大力参与致富农村的富民工程,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新农村建设打好物质基础。一是实施稳价政策,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在必要时扩大到油料等大宗品种,保护农民种粮收益。二是协同配合有关部门延伸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对鲜活农产品运输给予免收通行费的优惠政策,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三是建立乳业、肉食品加工、泡菜等涉农企业服务制度。组成企业服务小组,定点定人定时深入企业,将收费政策印制成册送到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受理举报,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销售中的实际问题,着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以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加强信息服务,促进经济作物和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以农村价格监督网络、电视等为载体,及时为广大农户提供各类农产品价格和供求信息,大力宣传本地特色农产品,畅通销售渠道,引导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五是利用价格政策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切实落实支持农民发展服务业和经商办企业的收费优惠政策,坚持“应免尽免、就低不就高”原则,从严控制收费项目和标准,全面取消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岐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市场的收费管理,为农民外出务工和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做强做大劳务品牌,形成劳务经济,拓展增收渠道。
三、重心下移,建农村价格监管长效机制
新农村建设要有良好的经济秩序,首先得有良好的价格环境,随着农村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活跃和农民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农村价格矛盾越来越多,仅靠基层物价部门“单打”、有举报就受理、有案件就查处肯定已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必须得开辟新途径,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强化社会监督,打造好农村价格监督网络。以全面建设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村组为基础的农村价格监督网络为切入点,架起与农民群众的“连心桥”,真正做到农村价格投诉和矛盾有人过问,有人受理,有人解决。二是巩固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进一步扩大公示覆盖面,力争行政村公示面达100%;着重完善配套措施,对调整的收费标准及时变更,对损坏、丢失的公示牌及时更换和补充;积极推行网上公示等新路子。通过公示改变过去“干部笼笼统统收钱、农民稀里糊涂交费的情况,真正起到“给农民一个公正,还干部一个清白”的作用。三是建立“12358价格举报电话送下乡活动”制度。建立定期巡查制,每季度深入基层巡查一次以上,受理群众举报、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建立承诺制,明确案件的办理期限;建立协商调解制,对小的价格纠纷,可由价格联 络员依法进行调解协商,简化办理程序;建立通报制度,定期对群众举报投诉的情况向有关部门通报,督促整改;建立培训制度,以村社为主场所,开展直接针对农民的价格法律法规政策的培训,解决信息的不对称问题。
四、政策倾斜,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包括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两方面内容,只有改善生产基础设施,农业发展才有后劲,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才有保证;加强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则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物价部门应在农田水利、新能源、新居建设上给予政策倾斜和大力支持。一是规范和完善农用水费政策,促进水利设施建设。改革现行的农业水价,从农业水价中划出一定额度的资金作为末级渠系的管理维修资金,由乡镇政府或村社组织管理维护,改变末级渠系管理责任不明确、经费无保证、渠道不畅通的状况;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和支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二是在条件成熟的农村建制镇开征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加快城镇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减轻入驻农户负担。三是通过对在规划区内农民新建住宅免征土地使用费等方法,逐步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四是利用价格承诺促进小水电开发,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五是积极研究制定农村新型社区统建房或农民自建房收费减免政策及水电气等基础 设施配套建设收费的优惠政策,降低房价,保证土地整理区农民拆院并院后修得起房和买得起房。六是通过收费权质押贷款等方式为广电村通工程筹集建设资金,并从严从低制定收视费标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开阔农民视野。七是提供沼气池建设原材料供应价格信息,在沼气池造价审定上对农户予以扶持,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
五、多予少取,引导资金技术流向农村
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基础,生产发展就需要资金、技术、人才流向农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价格是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要积极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主动引导技术和人力资源流向农村,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一是积极探索农村用电中非居照明、商业、工业用电的城乡同价试点工作,改变价差较大的现状,降低农村工商业的经营成本,增强竞争力,引导工商业资本向农村流动。二是争取农产品加工、种、养殖等农业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投资现代农业,引导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流向农村。三是将价格调节基金使用方向向农业产业化项目倾斜,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第五篇:电力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电力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工作总结
电力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电力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加快农网建设照亮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力工业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历史使命。西北电网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
农网改造成效显著电力服务任务
艰巨
地处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五省,包含县级行政区358个,乡3559个,农业人口5000余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国家级贫困县有97个。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尤其是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与我国东部尤其是沿海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998年以来,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初步解决了农村电网薄弱、供电能力差等突出问题,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显著增强,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平均每年减轻农民负担亿元以上。农村用电水平进一步提高,售电量大幅度增长,如青海省农网用电量比1998年增长3倍;无电地区相继通电,各省乡村通电率平均在%以上,较1998年提高5个百分点。陕西省乡村通电率达到100%。
但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电力快速发展受到影响,电力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主要表现在:
——农村电网可持续发展乏力,部分地区仍未解决通电问题。西北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分散,受历史条件、农电体制、投资规模所限,农网建设改造并未完全解决农村电网的所有问题。例如,陕西省电力公司辖区内,农村电网建设改造的覆盖面仅为%。甘肃省仍有万人未用上电。由于投资渠道和资金来源的限制,靠电网企业自身积累难以实现农村电网的持续发展,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用电需求。
——电网企业经营形势严峻。西北地区农村电网面广、线长,一些通电的农牧区负荷小,线损大,供电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电网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实施“村村通电”工作中,背负亏损压力,难以回收成本,经营困难。随着大规模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农网资产扩大,电网企业运营成本迅速增加,电网维护管理费用不能满足基本需要。青海省农电“两改一同价”后,大电网供电区覆盖面由14%上升到57%,农电管理范围增加了近3倍,管理运营成本大幅上升,青海省电力公司严重亏损,预计将继续亏损。
——农电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陕西农村电网由陕西省电力公司和陕西省地方电力公司两家管理。陕西省电力公司管辖33个县,陕西省地方电力公司管辖66个县,陕西省电力公司对陕西省地方电力公司管理的66个县级供电企业实行趸售。这样的管理体制使电网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难以实现集约化发展和精细化管理,难以有效科学配置能源资源。甘肃省电力公司部分县级供电管理体制不顺,形成了多头领导、多头管理的局面,影响了对大量农网改造后所形成资产的正常维护。
——农电管理基础薄弱,农网安全
存在隐患。主要是农电企业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执行不严格,安全责任制不够完善,部分农电工安全技术水平低,农村居民安全用电意识有待增强,安全用电常识有待普及。
加紧农网规划建设打好“户户通电”攻坚战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西北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测算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科学规划农村电网发展,完善农网规划,合理安排农网建设改造工作计划。坚持农网规划服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全面修订《农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及《农网“十一五”科技规划》,使农网发展能够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并有所超前。
——打好“户户通电”攻坚战。西北公司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提出未来五年要树立农电服务的新理念,加强农网投资管理,在政府
大力支持下解决无电区通电问题。底,宁夏、陕西争取实现户户通电。除青海省和新疆自治区以外,争取在以前基本实现户户通电。到,全面实现户户通电。
——以750千伏电网为依托,促进农网快速健康发展。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电网发展目标,以建设坚强电网为核心,重点发展750千伏电网,完善和优化330千伏电网。到“十一五”末,西北电网将基本建成纵贯陕甘青宁新五省主要电源基地及负荷中心的750千伏骨干网架;新疆哈密市通过750千伏线路初步实现与西北电网主网联网,不断改善330千伏电网和各级电网结构。同时,协调五省做好“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实现电网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为农电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保障。在建设坚强电网的基础上,加快农村电网规划和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电气化事业;统筹兼顾,集中力量,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充分发挥区域电网公司的职能,促进农电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树立农电服务新理念,在政府支持下尽快实现户户通电。农电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电服务工作不仅要使农民用上电,用好电,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而且要具有前瞻性、引导性。积极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工程,主动配合各级政府把“户户通电”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的农村电气化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电气化工程。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对偏远落后地区,通过移民搬迁、电网延伸及开发小水电等方式解决无电户通电问题。
加强农电企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西北公司系统要在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中,全面提升农电企业管理水平,按照“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巩固成果,规范管理”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农电管理体制。大力推行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
措施,建立县级供电企业新的服务机制,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求。
进一步理顺农村供电所的管理体制,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规范化管理和示范窗口建设,制定配套的实施办法和考核细则,形成完整的农电管理标准体系。积极推行农村供电所内部专业分工改革和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农电服务水平。
加强农电工培训,建立激励机制,保持队伍稳定。以人为本,加强对农电员工的技术培训和考核,着力提高业务素质;依法与农电工签订劳动合同,改善农电工待遇;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解决好农电工的实际困难,激发其爱岗敬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热情。
以内质外形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农电服务水平。逐步扩大95598客户服务系统的覆盖面,及时处理并解决农民群众用电中的问题,提供规范、快捷、优质的服务。全面完善农村供电服务标
准,认真履行供电服务“十项承诺”,严格执行员工服务“十个不准”,建立健全优质服务常态机制。
加强农电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为龙头,建设信息化农电和科技型农网,用科技手段促进农电各项工作的改进和发展。重点规划建设县级电网调度系统,实施光纤通信联网工程,开发和建设覆盖西北公司系统各级单位的农电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营销管理网络化、生产管理标准化、基础管理信息化,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电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