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阶段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
关于开展“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 构建新型市场主体监管制度”课题研究的通知
各县区市场监管局,市局有关科室: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构建新型市场主体监管制度”课题研究工作方案‡的通知‣(办字„2014‟80号)和省局•关于开展“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构建新型市场主体监管制度”课题研究的通知‣(皖工商明电„2014‟6号)精神,为做好我市相关课题研究工作,经市局研究决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今年3月1日以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投资热情,市场主体数量呈现加速发展态势,这为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目标提供了坚强保障。开展“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构建新型市场主体监管制度”课题研究,目的是切实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服务,着力营造宽松平等的市场准入环境;进一步准确把握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进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努力为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监管方式及时提供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指导意见和政策建议。
二、健全机构,明确课题
根据省局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经市局研究决定,成立“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构建新型市场主体监管制度”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明确了相关课题内容,具体如下: ㈠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郑发宁,市工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员:各县、区市场监管局分管负责人,市工商局注册局、企管科、法规科、办公室负责人
市局课题研究牵头单位为企业注册局,联络人:聂继斌,企业注册局副局长。
㈡第一课题小组
组长:王强,市局企业监管科科长
副组长:戴群,市局企业监管科副科长
研究课题是: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构建新型市场主体监管制度政策建议研究。
㈢第二课题小组
组长:李琴,市局企业注册局副局长
副组长:张巍,市局企业注册局副局长
研究课题是:现阶段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
㈣课题研究重点
课题: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构建新型市场主体监管制度政策建议研究(3000字以上),重点研究:1.新形势下,如何完善企业属地日常监管制度;2.探索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在企业信息抽查制度中的作用;3.实现“严管”的具体手段、方法;4.确定新型市场主体监管制度的内容和途径。
课题:现阶段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6000字左右),重点研究:1.各地在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上的有益探索;2.工商体制改革对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的影响;3.推进行政审批方式改革的思考;4.当前工商窗口(审批窗口)存在的突出问题;5.如何转变理念,做好审批服务工作;6.对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顶层设计工作的建议。
三、统筹协调,分步实施
按照总局课题研究安排的时间节点和省局的统一部署,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
一是启动阶段。市局成立课题组,下发课题研究通知,明确分工和责任。各县、区市场监管局要根据通知要求,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定人员分工。
二是调研阶段。各单位根据课题研究重点内容构建基本框架,撰写调研提纲,起草调研报告。要通过调查问卷、召
开座谈会、走访各地政务服务中心、企业、群众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要充分依托市场主体数据库作用,分析、对比注册资本改革前后、有无前置许可的市场主体登记数量、审批时限。要精心组织好调研活动,总局和省局课题组赴各县、区调研工作时间安排另行通知。时间为2014年9月15日前。
三是提交报告阶段。各县、区课题组要根据课题研究重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力求形成特色鲜明、内容详实,论据透彻、方法可行、易于推广的课题研究报告。省局拟于7月份在我市召开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和窗口建设座谈会议,各县区要早做准备,以便在会上予以交流。正式报告提交时间为2014年10月1日前。
四是定稿上报阶段。市局课题小组收集、整理各单位上报的调研材料,结合全市实际,形成调研报告初稿,提交市局课题领导小组修改。根据修改意见和各单位提交的调研报告及工作实绩,对调研课题再次进行责任分工,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再调研、再完善、再提高,并最终定稿。报请市局领导同意后,提交省局。时间为2014年10月20日前。
四、加强领导,严明纪律
㈠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组织开展“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构建新型市场主体监管制度”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一把手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落实。各单位要组织精兵强将,统筹协调、科学合理安排好课题调研;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按时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㈡注重深入基层。各单位要充分发挥本部门、本地区的优势,努力形成工作合力。要紧密围绕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课题研究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时效性。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企业和群众中去,切实了解服务对象的诉求和基层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把基层的好经验、好方法、好建议带上来,切实为调研报告提供充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㈢切实严明纪律。各单位要切实端正态度,提高思想认识,把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
精神,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提升能力、锻炼队伍的有效载体,严禁走过场、流形式,简单、马虎、糊弄课题研究工作。对梳理后的优秀调研报告,市局在年终考核中给予加分。
㈣按时上报材料。各单位在收到通知后,要及时健全组织机构,建立课题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并确定一名联络员,相关情况在6月24日前上报市局课题领导小组。同时,各单位要按照时间节点,按时上报各项材料。
市局课题组联系电话:0555-2356647、2350483,传真:0555-2359713。电子信箱:masgsjzck@mas.gov.cn。
马鞍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4年6月23日
马鞍山市工商局办公室2014年
第二篇:现阶段土地储备制度的问题与弊端研究
现阶段土地储备制度的问题与弊端研究
1、土地储备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过程
所谓土地储备,是指城市政府按照法律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通过对回收、收购、置换、征用等方式取得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并予以储存,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经营管理的机制或行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当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原有的规模不能满足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就要把城郊的大片土地纳入城区范围,即城市化。由于这个过程需要大片征地、大面积的拆迁和巨额的资金流动,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政府放任由企业私自操作,会造成土地的非法交易、投机倒把和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等现象,这不仅会损害广大群众的利益,造成巨额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还会使土地市场秩序混乱,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急需一种制度要求由政府来规范土地市场,为此产生了土地储备制度。土地储备制度在国外发展较早,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如日本针对20世纪60-70年代城市地价的迅速上涨,于1962年制定了《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于1969年又制定了《第二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1974年又制定了《国土利用计划》,对公共用地实行征用制度;对土地进行收购、储备和出售;制定土地利用计划和规划;实行土地交易登记制度、申报制度;制定相应法规等[1].这实际上就是土地储备制度,而且那时的相关法律已比较完备,其雏形可追溯到更早。在我国,土地储备首先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香港。在大陆,1996年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1997年8月杭州市也成立了土地储备中心。在1999年的“全国集约用地市场研讨会”上,杭州的经验被广泛推广。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中,要求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试行收购储备制度,经过几年的发展和运作,目前全国已有近1000个市县成立了土地储备机构。
2、当前土地储备机制的主要运行模式
我国目前许多地方实行的土地储备制度,其运行模式大体分为三种:
(1)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土地储备机构根据自己的收购计划和本级政府的要求,通过与被收购单位协商,确立土地收购价格,或约定土地收益分成,按照约定由储备机构支付收购金、取得土地,并按照现行规定,办理土地过户手续。储备机构取得土地后,负责对土地进行拆迁、平整和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对易于转让的储备土地,由土地管理部门出让给新的用地者。
(2)行政指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收购土地的范围由政府行政法规规定,规定范围内的土地,统一由储备机构根据计划进行收购储备、开发。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用地需求,用招标、拍卖方式对储备土地实行统一出让,规定范围内的划拨土地使用者不能像过去一样,通过补办出让手续的方法自行转让土地使用权。
3、当前土地储备机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土地储备机制在我国还是一项全新的机制,还处于摸索阶段,土地储备的理论还不完善,实施的环境还不健全,因而在几年的实践过程中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储备机制立法滞后,土地立法体系有待建立
有的城市出台《土地储备实施办法》规定对市区土地实施统一收购时有人质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凭什么去限制原有土地使用者转让土地?土地转让后政府照样可以收取土地出让金,为什么要限制企业自行盘活土地?有什么依据?这些问题,从现有的法律法规中确实难以找到具体确切的依据。1999年月1月1日实施的《土地管理法》对政府如何建立土地储备机制,行使土地统一收购权也没有明确的依据。
(2)政府对存量土地的垄断有待加强
在土地供应上,多年来,从《宪法》到《土地管理法》,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强调了政府在垄断城市土地供应,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政府只能通过农用地转让、征用等手段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供应。而对城市存量土地,政府不仅不能垄断其供应,而且很难称得上是土地供应者。也就是说,政府对城市土地的垄断,在存量土地这一块,还停留在口头文件上。城市存量土地数量巨大,级差地租最高,增值最快,而政府恰恰在这量大、价高、增值快的国有资产上所掌握的份额小,土地所有者的权利显得非常乏力。因此,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垄断城市土地,特别是存量土地的供应问题,越来越重要。只有把政府垄断存量土地供应落到实处,土地储备制度才能有效建立起来,数额巨大的国有资产才能回到政府手中,政府才能解决财政收入,国企改革,土地利用效率调控土地市场等难题。
(3)有些地方土地价格欠合理
土地价格欠合理,主要表现在收购时的低价和拍卖时的高价上。
3.1由于国家对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征用是国家权力的体现,一旦土地被划入征地范围,不管原使用者是否愿意,都会被征用,因而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法律规定应给予被征地者一定的补偿。但是有些地方在征地过程中给予被征地者的补偿过低。有些地方,特别是农村,由于缺乏建设资金和各参与方利益的分割,被征用地者得到的土地征用补偿费明显失实,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如江西某地级市319国道改造征用农地时,实际到农民手中的补偿费每平方米少得可怜,而且是一次性的。目前在广大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农民个人承包经营的两权分离模式。土地对农民来说不仅是一种生产资料,更是一种最基本的生存保障财产。由于目前农村还没有建立公共医疗,社会养老等社会化保障体系,农民的生老病死都由农民自己解决,因此,农地既有生产资料的经济职能,又有保障生活和社会职能。如果只根据农地纯收益,不考虑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作用,土地价格就不客观,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在农村,农民如果丧失了土地,也就失去了生存之本,没有依靠,更不要谈遵纪守法,致富,奔小康等问题。所以,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导致很多社会问题,因而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3.2由于城市土地价格对地段非常敏感,城市土地的供应又远远跟不上对土地的需求,因而造成某些地段寸土寸金。如在2002年杭州西湖边的一块地在拍卖时竟然卖到了27000万元/hm2,折合2.7万元/m2[2]。这样的“天价”是在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运作中产生的,尽管增加了政府收入,也有失科学性,从长远来看是有害的。开发商出这样大的价钱夺得宗地,并要得到预期的利润,他必然要增大容积率,增加楼层,增加租金和房价,这样就加大了开发商在建设期的融资风险和在运营期的经营风险,对环境也有某种程度的破坏,而且开发商所付的钱最终由住户支付,这样必然会增加住户的负担和增加入住企业的经营成本,一旦当增加的经营成本大于该地段商机所带来的回报时,企业会放弃进入该区域,从而形成聚集经济负效应,产生房地产泡沫,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过教训的:率先实行土地储备制度的香港,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受冲击最大的就是房地产业。
3.3有些企业之间变相采用协议方式以低价出让土地,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4)土地储备运作资金来源单
资金和土地是土地储备机制的两大基本要素。土地储备过程就是土地流转过程,实质上是资金流转过程。因为在实际运作中,没有大额资金给予支撑,是难以有效运作的。从一些城市土地储备的实践看,运作资金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解决,政府只在初期注入一笔资金作为运作资本金。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渠道,虽然能满足当时土地储备的需要,但尚未形成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而且存在较大的风险。特别是统一收购落实后,客观上要求政府对需要盘活的土地实施敞开收购,如果单靠银行贷款,不仅难以满足对资金的需求,而且可能因银行利息增加而使收购土地的成本大幅增加,甚至会出现土地出让收益低于土地储备成本,入不敷出的现象。
四、对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
(1)完善和细化土地储备的有关法规政策。为了确保政府统一收购权的落实,协调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重新审视现行的有关文件、规定、清理不利于政府统一收购土地,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文件,避免和消除政策“打架”的现象。建议完善和细化《土地储备管理办法》中关于计划、建设、财政、房产等部门与土地部门配合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在土地市场转让中土地管理部门、房产管理部门的职责,统一认识,增强合力,保证土地储备工作制度和土地储备工作的健康发展。
(2)发挥土地市场作用,规范土地交易行为。各有关部门要从建立统一的土地有形市场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建立统一片用收购转化的土地储备制度的重要性的认识,着眼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搁置争议,消除因部门利益而形成的分歧,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建立土地有形市场的文件精神,保证所有土地交易行为都在统一的土地市场中规范运行。严厉打击和查处土地交易中的违法行为和腐败现象,防止国有土地资源的流失,促进公开、公平、公正、高效地土地有形市场的早日形成。
(3)加强和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进一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通过实施土地储备过程中的统一前期开发和土地整理,切实贯彻落实城市规划的有关政策和要求,使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要求落到实处,提高城市土地管理的配置效率。切实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积极推进土地利用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拓展方式的转变,立足现有建设规模,搞好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走集约利用拓展内涵的发展道路
(4)努力探索土地征购、回收补偿的方式合理的土地补偿标准,是顺利完成土地征购、回收工作,促进城市土地储备制度长期良性发展的基础之一。在制定土地俚,应充分考虑宗地的区位条件和用途,同时还应考虑宗地的产权情况(土地取得方式、土地剩余使用年限)。为了减轻土地储备中心的财务负担,可以实行分期付款的办法进行补偿。在土地回收补偿费确定以后,可分为征购回收和土地供应两个阶段分期支付补偿费,在征购回收阶段支付补偿费的一部分,剩余的补偿费在土地供应阶段支付,同时由土地储备中心支付所应承担的利息。当然,土地储备中心也可根据实际资金情况,尽可能提早付清土地征购、回收补偿费。
地城二班
郜翔
151710051
第三篇:新时期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
桂媛,女,1981年9月出生,江苏连云港人,中共党员,讲师,硕士,商学院团总支书记。研究方向: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新时期辅导员队伍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研究
桂 媛
(江苏省宿迁学院商学院 江苏省宿迁市 223800)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推行12年以来,在学生的成人成才、高校素质教育改革中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在改革推进中,因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标准并未明确,不同学校、辅导员个人等对于改革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导致在改革推进中也出现一些“身份尴尬”与“身心俱疲”等职业困惑问题。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高教改革的深入,辅导员的任务、角色、责任、能力等都面临着新一轮结构性的调整提升,面对职业化、专业化提出的更高要求,辅导员队伍建设要积极从体制机制、思想认识、个人素质进行改革提升,才能在维护高校素质教育、高校长期稳定和社会长治久中做出更大贡献。关键字:新时期 辅导员队伍 突出问题 对策研究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nstructor team in
the new period Guiyuan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fessional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n the 12 years since, in the student to become a useful adult and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played a very positive role, but in promoting reform, because professional, specialized construction standard is not clear, different schools and instructors individuals have different percep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form, resulting in some embarrassing identity “and” exhausted "Vocational confusion occurs in promoting reform.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arrival of the new era and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counselor of the tasks, roles, responsibilities, ability are faced with a new round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ascension, faced with higher requirements put forward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counselor team construction to actively from system and mechanism, ideological recognition knowledge and personal qualities of reforms to enhance to in the maintenance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long-term stability and social Changzhi long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Keyword:
the new period
the counselors team
outstand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正文]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教改革也走入深水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问题也日趋复杂,这就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更好地推行辅导员队伍走职业化、专业化之路?我们应该如何从容面对?新时代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进一步做好学生工作和促进学校稳定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对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高校辅导员的是最基层的从事学生工作的一群人,“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每一项工作,每一根线都牵着辅导员这根 “思想政治工作” 的针。很多辅导员面对事务性工作忙不暇接,有人比喻辅导员工作是“5+2”,“白+黑”,“领导要求多,自身内涵少”、“班级工作烦,分块工作杂”。面对辅导员时间的碎片化,这对处理事务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高的效率。
1、高校辅导员面临的职业矛盾与困境(1).“一专”与“多能”的矛盾
目前,很多高校都实行聘任制度,制定了相关的考核细则和实施办法,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都较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在综合能力、内在素质以及专业精神方面尚不系统。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学生工作其实是指的是辅导员这一职业,而不是这个专业,很多辅导员不是这个专业而是半路出家。所以,需要通过各种制度和措施来保障辅导员所从事的学生工作的专业化。重视教育心理学和各种职业资质资政的持有。在职业化与专业化相互促进过程中,如何由“专职”进一步凸显“专业”,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乃至专家化的关键。
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教师队伍,要承担教学、科研、管理的三种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辅导员队伍专职是做思想政治工作,为了更好的将这一工作做得更有实效性,越要学习更多与现时代同步发展的新知识,甚至在有关领域要走在时代理论的前沿上。社会需要与自身发展之间如何更好的协调需要辅导员做好准备。(2).“可有”与“可无”的困境
辅导员虽然是教师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他们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又往往高于一般任课教师。目前辅导员与学生比例规定在1:200,但是很多高校都已经超过这个比例达到1:300的。有的高校做法出现两个极端:有的将与“学生”字样有关的任何事情都划归学生管理工作,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归结到辅导员工作中不到位;有少数高校则是认为学生工作无足轻重,甚至可有可无。受这类思想支配,人为地将教书和育人的工作,管理和育人的工作割裂开。事实上,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拘泥于那个人、哪个群体,是需要多方配合、共同进行的。(3).“个体时间的有限性”和“工作任务的繁杂性”矛盾
从各个高校工作分工看,辅导员主要承担学生常规管理工作、资助与评奖评优工作、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学风建设工作、考风考纪教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后进生转化、入党启蒙与组织发展工作、人武工作、社团建设、共青团工作等等各方面,有的高校还把缴费率与宿舍卫生达标率与辅导员考核联系。可以说,高校有多少部门而派生出来的工作最终都可以找到或者归结到辅导员。所以说辅导员是专职的“多面手”。(4).“身份尴尬”与“身心俱疲”的困境
现实中,辅导员身份尴尬问题十分普遍,如被视为学生的“生活保姆”、“贴身保镖110”、“救火队员119”、“急救队员120”等等。每当课堂教学质量不好、学困生问题增多,宿舍卫生下滑,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水平等可比性指标不高时,辅导员就会首当其冲地被质疑和责备,很多辅导员会产生较重的失落感。
很多带的学生数量多又直接承受着来自各类学生的各种负面反馈的影响与刺激,身心健康状况更加需要关注。反过来,由于辅导员又与学生朝夕相处,其身心素质将直接暗示、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素质修养。因此,关注和保障辅导员身心健康,意义重大。
2.高校辅导员面临的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
(1).把辅导员这一职业当作“桥梁”、“跳板”。有的辅导员把辅导员这一职业当作“桥梁”、“跳板”,一有机会便另谋高就,转岗做专任教师或机关干部等。这批辅导员目的性特别强,做的工作有助于实现既定目标的做,对既定目标没有帮助或者好处的就不做。这对大学的学生管理工作无疑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2).进人机制的不健全,导致辅导员没有前途。有的高校招聘辅导员“非硕士博士方才考虑”,结果人招进来以后发现并不适用,但又无别的岗位可调整,只能放在辅导员岗位上勉强用着,对其个人发展和学生工作都有阻碍,容易产生大龄未婚辅导员现象和理论一大堆,实际工作效果差的现象。更有甚者,个别领导基于辅导员入职门槛低、招聘时人为操作空间大的实际,从留校学生中安排几个“惟命是从”的到辅导员队伍,也在事实上造成了进人、用人程序的“不严肃”“不严谨”,这也容易让其他任课老师把辅导员这一职业看低。
(3).辅导员职业“两条腿走路”有漏洞,腐败风气乘虚而入。前高校辅导员虽有一定的发展路径,如晋升职称、提升职级即所谓“两条腿走路”,但是面临僧多粥少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有职级晋升时大家一窝蜂的去跑关系走后面走职级发展的道路;面对职称评判时,大家又一窝蜂的整材料“闭门造车”走职称发展的道路。这样朝三暮四的想法和做法。对于高校来说是在浪费公共资源,对于辅导员来说会产生面对职称和职位望而却步,导致不思进取,看淡一切。对于学生来说,辅导员的进取心会自然不自然的感染给学生,有的辅导员面临的低工资与烦杂的工作会产生不健康的心理与堕落的思想,社会上腐败风气随之趁虚而入,有的辅导员把持不住就会越陷越深而葬送自己。另外,各高校也不乏不少辅导员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开始淡化的现象,社会上的“浮躁”情绪在高校中蔓延,有的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精力投入明显不足,没有动力,就会产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相当数量的辅导员缺乏使命感,责任心不强,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效果,导致辅导员的“沉沦”和“流失”。
二、加强新时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方法与对策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职工队伍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各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关心、关注他们,创造条件并积极探索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以促进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1、适度分离“事务性工作”与“思想性工作”
常听到辅导员抱怨忙,但是究竟忙了些什么呢?答案是很无语。忙是原因也是结果。需要分清楚分内和分外的事情,分辨自己的事还是别人的事情,分清楚紧急的事情还是不紧急的事情。另外,要分离“事务性工作”与“思想性工作”,把辅导员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我们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办公手段和网络媒体,如建立、完善学工信息管理系统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目前在江苏省宿迁学院采用的学工系统和动态系统以及教务微信选课与各项通知查询系统已经在学生工作中切实发挥了相应功能,对唤起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服务意识起到了一定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我们也要看到,学生事务性管理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分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事务性工作过程中渗透着思想教育的成分,也承担着高校育人的功能;而思想性工作也不是纯粹“为思想而说教”,我们说,任何不能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苍白没有说服力的。实现“事务性工作”与“思想性工作”适度分离,就是要注重发挥“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育人效能。
2、“上岗培训”与“资质资证”结合,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辅导员从事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门理念型、情感型的职业。它面对的是同教师一样的生成性的教育,任何相对固定的技能技巧的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它要由辅导员根据自己浸入生命而形成的对学生工作的领悟和对教育情境的理智性判断来创造性地运用,方可成为有效的技能技巧,而不是凭借常规的、模式化的技术来对学生及其事件问题进行各种处理。所以,要首先在学历和资格认证等方面提要求,必须经过辅导员的上岗培训方可以参与学生事务的管理,而且必须经过初任培训、资格培训、更新知识培训等。对于学历层次不高的需要在职进修,攻读硕士学位,参加各高校统筹安排的集中学习和培训活动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工队伍的知识涵养;其次是引导辅导员树立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思想,重视高校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灌输,重视心理咨询师证书、职业指导师证书的持有数量的鼓励。这在一定程度上让辅导员感受到“人文关怀”,高校是重视他们的发展的。
3、努力解决“针与线”的关系,理顺各方工作关系。
积极营造高校“全员育人”的氛围。进一步优化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增强辅导员工作效能和事业的成就感,把辅导员工作看作是一项事业来抓。
第一,改革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架构,理顺辅导员工作与相关处室、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以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涉及学生工作的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哪些工作是辅导员必须完成的,哪些是各相关职能部门做的,如辅导员与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图书馆、财务处和保卫处、医务室等相关涉及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的任务分工。在对教学管理、宿舍管理、卫生保健、就业指导、催缴学费等,可以将功能关联性强的部门合并,功能性单一的部门独立出来,事务性强的部门(宿舍卫生)社会化或后勤化;具有自主教育意义又较为简便的一般性工作采取学生自助管理或数字化管理相结合等。这样从源头上以解决辅导员“一根针”难引“千条线”的矛盾,减轻辅导员事务性工作负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针对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教育的内涵和效能。
第二,理顺各部门的层级关系。高校辅导员是在学校、学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正常开展工作的,但是在很多高校存在多头领导、多头管理的现象,各职能部门直接向辅导员下达或分配任务。各高校的领导和相关处室应该高度关注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健全各部门与辅导员的联系机制,通过制度约束各部门的官僚作风与推诿现象,这样一方面把辅导员从繁杂的师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推动学校完善管理、提高效能,对提高辅导员的地位也有一定的帮助。做到责权对等才可以让辅导员找到归属感,实现辅导员自我价值,维护辅导员的队伍的良性发展。
4、“科学管理”与“全面考核” 双管齐下,给辅导员吃“定心丸”。
建立健全科学的辅导员管理与考核机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外在保障。只有使辅导员的个人发展有路径支持,工作实绩能得到充分肯定,才能使辅导员敬业爱岗,以饱满的姿态投入工作。所以高校需要从维护权益,稳定队伍、促进校园和谐的高度,建立健全辅导员全面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可以从辅导员是否确立并自觉遵守学生工作的伦理纲领,热爱本职工作;是否具备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心理调控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特质是否健全;是否具备系统、科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否具有娴熟的学生工作专业技能;是否得到学生的认可与热爱等等。学生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充满发展潜能的人,因此辅导员首先必须要有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全身心投入的工作精神等。
打铁还须自身强,辅导员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具有高等学校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对学生工作的一般规律有较好的把握和研究。具备管理学、行政学、法学、哲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原理。具备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调研分析能力,以及心理辅导技能、职业辅导技能等,那么,我们心里才会有底气和焕发出无穷的人格魅力。才会坚定和喜欢辅导员工作,并把它作为一项毕生的事业来完成。
健全竞争淘汰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一方面,对专职辅导员进行一定的岗位实训、岗位轮换和挂职锻炼,实行不同院系乃至不同高校、校企合作单位之间的交流,学生工作管理岗和基层辅导员之间的岗位流动,使广大辅导员通过接触新岗位、新环境和新内容,避免职业疲劳,不断充实自我,挑战自我。另一方面,通过流动机制,加强动态调控,强化考核的立体结构,切实发挥竞争淘汰作用,把真正“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留在队伍中,确立骨干地位,发挥示范效应,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应该大胆启用和重用立场坚定、素质过硬、工作出色的年轻辅导员,让他们走上相关工作的管理、领导岗位,为学生工作的全面推进发挥更大的作用。
5、提升职业敏感度,合理规划自身职业发展愿景。
组织行为学上提到,职业敏感度包括职业弹性、职业洞察力和职业认同感三个方面。对高校辅导员来说,对外部环境变化适应能力较强,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多,其职业弹性就越大。辅导员对自己兴趣、优势和不足的自知能力以及对组织变革等职业影响因素的感知能力的认知越清晰,其职业的洞察力越强,越能及时做好各种应对的准备。辅导员对工作中个人价值的认可程度越高,对职业价值的自我认同程度越高就会更能增加工作的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之中,形成良性的职业发展状态。
对于辅导员而言,如果写作能力出众,可以去做党政宣传工作;组织策划能力出众,可以考虑共青团工作;处理问题灵活有章法可以做处理复杂矛盾的保卫、纪检等工作;但是有一条,不论怎样,我们都要做一个业绩优秀并深刻理解学生工作的人!
辅导员需要加强学习调研。在新时期,面对新一代大学生群体,他们是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年轻群体,辅导员只有努力掌握有关工作的新技能、新知识,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建立扎实的知识体系,才能适应辅导员职业不断发展的内要需求。其次,接受专业组织引领。随着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辅导员专业组织也逐渐建立起来,并有了全国性的辅导员组织,有了辅导员微博微信群和高校辅导员联盟。加入和接受这些专业组织,有助于强化辅导员职业身份,有助于推动辅导员工作的专业研究,有助于增强辅导员的专业感知和事业归属,有助于激发辅导员职业潜能。
参考文献
[1]曾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3)[2]朱锦秀,刘艳坤.新时期大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需求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5)[3]赵海丰.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演进与发展趋势研究[D].辽宁大学 2014[2] [4]李莉,徐楠.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及其知识基础[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5]苏婧.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01)
第四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全国每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总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他们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虽然他们在城市取得就业机会,但仍然是农村户口,无法与当地市民平等地享受着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这些情况不仅会影响着城镇化的推进,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和谐的发展。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可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步伐,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我国大部分省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比较大。未来,仍将会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使他们更加安定的工作,并且市民化后可以享受到和市民一样的福利,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步伐必须加快,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大任务。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挖掘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充分发挥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社会和谐。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不断的加快,并且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但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影响着城镇化的推进。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义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我国的农业人口转移在2012年达到了2.6亿人,农村人口转移的速度不断的加快,推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它在我国扩大内需方面具有最大的潜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定居,则要求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而且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到城市生活,在住房、日常用品等方面的需求就会增加很大。另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农业转移人口在我国的各行各业所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链,一旦离开他们,则产业链条就不能正常的运转。没有落实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则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就要在家里和工作地之间来回奔波,也会使城镇发展的产业链发生动摇,同时不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
其次,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多地少,人地关系高度的紧张,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农民单纯的务农也不能完全的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很关注的大问题,因为农民在我国占据着绝大多数。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则会减少农村生活的农民,从而实现土地的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使农村发挥最大的效益,提高农民的收益,从而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最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现代的人民的平等、维护自身利益等方面的意识都相当的强,他们希望可以和城里市民一样享受到城市里的待遇,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则会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极为不利的因素。
2、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仅仅依托新型城镇化的背景而不断地进行,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仍然存在着居多的问题和障碍要素。
2.1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
许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虽然在城市当中务工,但是没有定居下来,因为在城市定居的门槛比较高,所以每年的春运“迁徙”的人们非常多,从而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农村的许多劳动力不再从事第一产业,实现了工作的的非农化,但是却没有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其次,城市没有完全建立健全城镇的住房保障体系,许多进城的农业转移人口都居住在用人单位的集体宿舍、棚户区、城中村等地方,住宿的条件非常的差,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城中村”也慢慢的消失,农业转移人口的落脚之处越来越少,住房问题必定会影响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由于城乡一体化政策和制度没有真正的落
到实处,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家庭成员不能与享有当地户口的市民享受平等的公共福利待遇和公共服务,要使得他们的份真正的转化还存在着许多的障碍。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里没有户口、没有住房、没有社会保障,这是他们与享有城市户口的人相比存在的很大的不公平现象。
最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归属感低,因为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或者居住环境等方面远远不能和城里人相比,这些直接导致了他们的社交圈发生了质的改变,从而使农业转移人口的价值观念也发生改变,要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的这个生活圈真的不容易,所以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缺乏归属感,没有把自己当成这个城市的主人,并且他们大部分人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
2.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最主要因素,农业转移人口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投身于城市里的各行各业。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人的城镇化,他们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我国是人多地少、劳动力丰富、资金与技术稀缺的国情下,农业转移人口实现了农民就业、增加了他们自身的经济收入,也是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我国扩大内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低下,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自身的素质也不是很高。目前城市农业转移人口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一部分也是农村的佼佼者,但是农业转移人口总体上的文化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都不高,进城就业的竞争力比较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转移市民化的进程。在教育方面,教育资金的投入一般城市也高于农村,农村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教育的师资条件和教育的硬件设施都远远比不上城市的发展。
现行的户籍制度明确规定没有城镇户口就不能和拥有城市户口的人民一样平等的享受社会保障福利,这样的制度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里不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和住房补贴等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政策。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从而使他们无法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的这个大家庭当中来。
3、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
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要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的方法。
3.1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培训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是身份和职业,更是农民社会文化属性与角色内涵的转型过程。为此,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不仅要促进户籍转变、职业转变,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在文化内涵上实现真正的转型。
首先,加大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培训,把就业与农民转移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指导,提高他们的就业率和其稳定率。落实职业培训的补贴政策,形成惠及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政策体系,完善就业政策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其次,要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教育权利,上一代都辛辛苦苦的就是为了子女,所以,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保障其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政府要将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的子女纳入到当地的教育发展规划当中,并根据区域人口变化的情况,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积极发挥社会力量,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办学,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拓宽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上学途径。
最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政府要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有效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适应性和现代人的意识,加快其融入到城市社会的步伐。用人单位也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创造条件,使农业转移人口增加与城市居民的交流,从而慢慢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
3.2完善城镇的住房保障制度
许多的住房是住房困难和住房闲置相并存,因为城市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房地产在城市又开发了很多楼盘,而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却承担不起高额的房价,从而出现城市住房相对紧张,而农村的住房相对宽松的状况。因此要深入推进统筹城乡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住房保障体系。政府要建立健全住房
保障制度,解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要逐步地将农业转移人口有区别的纳入到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当中去。
3.3对农业转移人口推行居住证制度
推行居住证制度,使他们的迁移有了合法固定的住所,同时要推进城乡统筹的财政体制改革,缩小差距。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住房和教育制度等保障。通过立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权益。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推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任务刻不容缓,它是推行新型城镇化更进一步的核心任务。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是城镇化扩大内需的关键,同时可以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城市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得他们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缓慢推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彭小文,兰东等.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2013.[2] 方辉振,黄科.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人的城镇化.2013.[3] 陈攀,李永勤.从农民工问题谈农民工的市民化.2012
[4] 路幸福,方青.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2005
[5] 葛信勇.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研究.2011
[6] 欧阳力胜.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2013
[7] 王桂新,沈建法等.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上海为例[J]人口与发展,2008
[8] 杨肖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迁移行为模式及其决定[D].2009
第五篇: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问题研究
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问题研究
前言:“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实践证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推动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和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是口头,而应落实在行动上。因此,必须将“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使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确保我们党有旺盛的生机和蓬勃的活力。如何推动创先争优活动顺利进行,确保取得明显成效,获得切实的成果,其关键就是要看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的长效机制是否有效建立。本文围绕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历史背景
2010年4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要广泛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同日,中组部、中宣部召开会议,中组部李源潮部长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相继全文刊发中央办公厅转发的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至此,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的创先争优活动迅速开展起来了。之所以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紧接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从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的实际出发,是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
在全县上下掀起“创先争优”活动的大背景下,特吾里克镇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进行的同时,积极研究如何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问题,并通过理论学习,参考创先争优活动相关论述,结合镇属各社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践经验,形成了本篇调研报告,用以指导今后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
二、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建立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必然要求。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是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党在新形势下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早在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就曾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必须把做好经常性工作与适当的集中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加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可以说是与我们党开展的历次学习教育活动一脉相承,其实质就是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的历次教育活动,都非常重视长效机制建设,当前的创先争优活动也不例外。
(一)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是全面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的客观需要。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通过不断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来实现,其中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和长期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党是一个拥有7000多万党员,领导着13亿多人民的执政党,如果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来保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那么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将会是一句空话。因此,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形成一整套科学实用的规章制度,是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先进性的制度化、规范化的根本保障。
(二)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是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形势和情况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做好适应和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准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遇到了新的挑战。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有利于为广大基层党组织树立标杆、明确方向,从而采取措施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是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组织的先进性,要靠每个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党员没有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存在党性观念淡漠、宗旨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问题,一定程度影响和损害了党的形象。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有利于规范落实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规章制度,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完善不合格党员处臵办法,及时把不合格党员清除出党员队伍,从而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四)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一两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不可能立刻解决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所有问题。比如,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必须在平时的工作和长期的实践中来不断转变和改善,特别是已经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和习惯,都非一日所能够改变的。因此,只有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才能持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建设,从而推动科学发展观的持续贯彻落实。
三、创先争优活动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活动开展情况来看,总体保持了良好态势,但仍存在少数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不平衡的现象。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认识不够致使重视不够。一是有的认为创先争优活动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刚刚结束之后,又一次搞集中性政治运动,认为活动太频繁,有厌倦心理;二是有的认为创先争优过去也在搞,现在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意义不大,有懈怠情绪;三是有的认为自身工作任务本来就很重,压力大,认为创先争优活动是额外增加负担,有畏难情绪。
第二,方法脱节导致事倍功半。有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没有认识和把握创先争优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导致创先争优活动找不到切入点、摸不准结合点、抓不住着力点,产生空转、偏向、脱轨的现象。一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载体与自身实际脱节,照搬县上或是其他县市的主题载体,不符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导致活动搞了不少,但得到干部群众认可的少;二是创先争优活动与业务工作有脱节现象,仅限于就活动抓活动,与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结合不紧密,造成“两张皮”现象,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一种形式,没真正达到创先争优推进跨越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和谐稳定,强化服务群众,强化基层组织的目标;三是创先争优活动承诺事项同自身实际、岗位职责相脱节,不符合实际,虚夸承诺却无法实现承诺,失去承诺意义和价值,同时,很容易导致群众因为活动觉得党组织、党员不诚信、不作为,使党的整体形象受到影响。
第三,活力缺乏致使不够深入。具体表现在:个别党支部对创先争优如何开展活动、开展哪些活动没有做到心中有数,活动形式单
一、内容单调,缺乏针对性,对党员群众的吸引力不强。党支部缺少必要的活力,缺乏激励党员创先争优的源动力,缺乏使老百姓真正受益,得实惠的具体事例和活动,造成党员难以找到发挥作用的舞台,群众也难以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存在的意义。尤其是,社区居民党员绝大部分是下岗或退休,年轻的要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年老的体弱多病。因此有部分党员对学习实践活动热情不高,有的不能参加创先争优,造成部分党员、对创先争优活动开展采取应付行为。个别党支部只注重评先选优的结果,年终算总账,缺乏有效的日常考评,导致年终考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失真失实。
四、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几点方法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以落实制度体现机制效能
制度与机制密不可分,制度是机制的构成要素,机制是制度的联动和有效运行。要有效运行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机制,关键要从建立全局性、根本性的制度入手,通过建立和落实规范化、科学化的制度来体现机制的有效运行和长效保障作用的发挥。
1、完善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制定以镇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重要载体,以加强干部自身学习为重点的学习制度,进一步明确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要求,并建立监督和评议办法,对各类学习效果进行点评和检查,对发现的不认真学习、应付差事的人及时予以纠正,屡教不改的要予以通报批评直至给予行政纪律处分。同时,注重结合身边的典型,通过新闻报道、事迹报告会、座谈会、撰写体会文章等形式,大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照先进找差距、学习先进见行动、立足岗位作贡献。
2、建立公开承诺制。建立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公开承诺制,明确党组织争创“五个好”、党员争当“五带头”的承诺目标、承诺内容、履诺措施等。采取“党员自己提、支部共同议、群众广泛评”的方式展开讨论活动,广泛发动党员和群众参与,多方征求意见。重点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承诺;围绕如何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出承诺,并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采取措施和办法确保公开承诺事项都切实落到实处。
3、建立联系点制。根据镇党委的实际情况,规定每名领导干部每人联系包联一个社区或场作为党建工作暨创先争优活动的联系点,每名党政领导包联两名贫困户。全镇13名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包联了26户贫困家庭,并适时深入联系点了解开展党建工作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现场指导和检查,了解包联贫困户脱贫致富情况,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联系点信息沟通与工作协调制度,帮助解决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指导联系点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求突破,在加快科学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做法上求创新,在工作业绩上争创一流,下大力把联系点和包联户培育成为党建暨创先争优活动的示范点和示范户。
4、建立分级点评制。建立并认真落实领导分级点评制度,通过召开创先争优活动集中点评、专项点评、现场点评等多种形式,对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等情况进行点评,并针对一些重大突出问题,提出整改计划和整改措施,切实使点评取得实效。同时,集中点评也可与党建推进会相结合,通过书记对各社区开展党建工作情况和创先争优进行专项点评和会议点评,也可根据创先争优活动进展情况适时进行不定期点评,以点评促改进、促提高。
5、建立群众评议制。采取述职测评、发放调查问卷、召开群众评议会、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党员和居民群众的意见,对于居民群众的意见要高度重视,对于各类意见要及时认真的解决和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居民群众。同时,及时通过公示栏、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向群众公布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情况,并认真梳理汇总群众评议情况,提出整改措施,以整改的实际成效提升群众满意度,真正把创先争优活动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
6、建立活动工作日志。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日志是创先争优活动的真实记载,是履诺践诺的执行手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书面见证,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备的档案资料,应当及时建立党支部和党员承诺践诺情况日志、点评情况日志、创先争优活动日志,办实事办好事记录等。
(二)加强领导,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要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履行好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指导。增强“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意识,明确镇党委书记是创先争优第一责任人,分管党建副书记、组织干事是具体责任人,社区书记是直接责任人的创先争优工作责任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工作格局。分管党建副书记、组织干事、各支部书记要认真履行起职责,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关于创先争优方面的要求,将责任细化到各项工作中,落实到每个党员和干部头上,使创先争优活动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
(三)建立健全创先争优奖励机制。
一是研究制定与党支部职能和党员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奖励措施,并与社区干部绩效考核奖励等相结合,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进行一定精神和物质奖励。二是积极争取组织、人事、财政部门的支持使先进和优秀的党员干部的工资和待遇逐步得到提高,并积极向组织部门争取,使社区优秀党支部书记、主任得到提拔和重用。三是采取创先争优典型事迹报告会、“七一”表彰会、总结表彰会以及通报表扬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通过正面教育、典型引路,营造出比学习、比工作、比服务、比奉献,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创先争优浓厚氛围,激发党员干部群众敬业奉献,争创一流的工作热情和自觉行动,使创先争优成为每个党员干部、每个居民群众乃至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四)注重过程,建立督促检查机制。
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全过程跟踪督查和情况通报。一是深入基层,深入到广大干部群众中,及时发现、协调和解决遇到的问题,认真总结好做法、推广好经验。二是依据督查、抽查或明察暗访形成日抽查、月评比、季通报、半年检查和年终考核的督查机制,对开展的各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督促和检查,确保各项活动都落到实处,不走过场。三是跟踪问效,对创先争优活动不重视、活动开展不扎实、效果不明显,或者存在偏差需要改进的,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对整改之后的情况进行复查复验,以确保创先争优活动环环相扣、扎实推进,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切实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