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业厅完成桃园至巴中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时间:2019-05-12 16:2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省林业厅完成桃园至巴中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省林业厅完成桃园至巴中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第一篇:省林业厅完成桃园至巴中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桃园(川陕界)至巴中高速公路位于四川北部,是泛珠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巴中至昆明(第5纵)的一部分,是连接川北革命老区与川中、川南地区的重要公路,也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重要出川通道之一,对实现西部地区内引外联、通江达海,完善国家和区域高速公路网,促进川北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省林业厅完成桃园至巴中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因高速公路设计线路穿越了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四川大小兰沟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四川省交通厅委托省林科院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所承担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森林公园及保护区的影响评价工作,工作报告《省林业厅完成桃园至巴中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项目组经过实地调查,并与巴中市林业局、南江县林业局、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和大小兰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就森林公园发展、保护区现状与远景规划进行了充分沟通,并顺利完成了高速公路建设对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评价报告》。

省林业厅于9月和10月分别组织专家组对《桃园(川陕界)至巴中高速公路建设对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影响评价报告》和《桃园(川陕界)至巴中高速公路建设对四川大小兰沟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报告》进行了评审,专家组一致通过了“影响评价”报告,同意上报国家林业局审查。

第二篇:巴中至万源高速公路项目简介-施工

巴中至万源高速公路项目简介

2013年8月21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网站上进行了中标结果公示,中国新型房屋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第一中标人。

2013年10月21日,四川省交通厅、巴中市人民政府、达州市人民政府与中标人中国新型房屋集团签署项目投资协议(附件三:《巴中至万源高速公路BOT项目投资协议》)。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川办函„2012‟204号)批准同意采取BOT方式进行建设。建设工期拟定为三年,于2014年初开工,2016年建成通车。项目总投资估算约为190亿,路线全长122.253km,平均每公里工程造价约为1.55亿元。

2013年11月21日项目公司“四川巴万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中国新型房屋集团全资控股,注册资金2亿元。中国新型房屋集团总经理张子山担任项目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资金已全部落实,其中:中国平安银行授信额度为人民币60亿元;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105亿元;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122.5亿元;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35亿元。

要求项目建设承包单位,具有路面、路基、桥梁、隧道、涵洞等国家壹级资质,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T B06-02-2007)》和《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B06-03-2007)》及《四川省交通厅关于贯彻执行交通部2007年<公路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配套定额有关事项的通知(川交通2008-412号)》下浮10%。

第三篇:湛江东海岛至雷州高速公路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湛江交通运输局

湛江东海岛至雷州高速公路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次信息公示

一、建设项目概况

湛江东海岛至雷州高速公路项目位于广东省湛江市,起点位于规划湖东大道(南北向)与规划岛南大道(东西向)交汇处,于东海岛西南角东西走向跨越通明海海湾后进入雷州市,终点与沈海高速公路(湛江至徐闻段)相交。其中通明海特大桥东起东海岛西南角,西至雷州。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项目推荐方案路线全长36.596 km,其中通明海大桥设计全长(含引桥)约6.6 km,其中跨海长度约4.3 km。通明海特大桥采用设计速度100 km/h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桥梁宽33 m;其余路段采用设计速度100 km/h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6 m。

项目申请用海22.7279公顷,占用岸线总长129.9 m,其中东海岛端使用岸线76.3 m,雷州端使用岸线53.6 m。

项目施工栈桥临时用海10.1684公顷。占用岸线总长36.6 m,其中东海岛端使用岸线36.6 m,雷州端不使用岸线。

项目总施工期约36个月,总投资50.4亿元。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概述(1)施工期环境影响

① 跨海桥梁在栈桥、施工平台、桥墩桩基施工过程中产生悬浮泥沙会造成水体混浊水质下降,对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产生影响;

② 施工废水和施工工人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③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产生的泥浆、钻孔钻渣对环境的影响;

④ 施工过程中搭建的栈桥、水上作业平台以及建造桥墩的过程中对海洋水文动力的影响;

⑤ 部分桥梁穿越堤内养殖塘、浅海养殖区和滩涂养殖区,将造成该区域内养殖户的经济损失。(2)运行期的环境影响

① 桥梁建成后使桥址处的过水断面宽度减少,对潮流场、海床的地形地貌 和泥沙冲淤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② 营运期桥面初期雨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③ 桥面交通噪声通过桥墩传递至海中,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④ 运输危险品的车辆经过大桥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对海域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运输船只可能发生碰撞导致燃油泄漏,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① 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控制悬浮泥沙入海; ② 控制施工队伍生产、生活污水及船舶垃圾的排放; ③ 对施工过程产生的泥浆、钻渣进行合理处置;

④ 施工作业需按规程操作,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监督、监理和监测; ⑤ 禁止捕杀保护鱼类或保护的野生生物; ⑥ 尽最大可能降低对红树林的影响;

⑦ 进行生态损失补偿,生态补偿形式采用放流。(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① 大桥初期雨水经收集至初期雨水池后委托处理;

② 加强大桥运行交通管理,控制车速,减少因交通事故发生而引起的海域污染;

③ 大桥通航孔及附近海域配备必要的导助航等安全保障设施;

④ 制定油品、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详细制定预防和事故处理措施。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在该海域的主导功能定位,符合《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和《湛江港总体规划(2005-2020年)》,工程建成后有着突出的社会、经济效益。建设单位在采取相应的生态补偿及环保措施后,各项不利环境影响程度能够得到削减或者减弱,同时施工期污染物能够实现达标排放,基本能够满足工程所在地相应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因此,在建设单位切实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生态补偿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从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方面综 2 合考虑,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环评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1)公众查阅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

① 到“湛江市交通运输局网站主页——最新公告”栏目查阅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② 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联系人咨询或索取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建设单位: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地址: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路27号 联系人:尹工;联系方式:020-83730250(3)环评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环评单位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大院 联系人:周先生;联系方式:020-89022245 邮箱:zhouyanwu@scsio.ac.cn

(4)查阅期限: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范围:本项目附近可能受影响的民众、各机关、团体、个人。征求公众的主要事项:

1、对本项目建设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给出自己的看法;

2、对减小本项目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有兴趣的公众可以在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反映个人或单位意见,同时请留下联络方式,以便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意见反馈。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2015年5月19日

附图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第四篇:国家高速公路网汕头至昆明公路阳朔至鹿寨段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报告书简

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工程概况

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起于简阳江源镇,经简阳、资阳,止于川渝界安岳县龙台镇高子湾。路线全长109.543公里。

全线共设置桥梁18510.6米/93座,其中全线设置特大桥1463米/1座,大桥14144.16米/54座,中小桥1903.44米/36座;设涵洞及通道249道、分离式立交14座;设中短隧道559米/2座;设互通式立体交叉15处,其中枢纽互通式立交5处,一般互通式立交10处;设匝道收费站10处、省界合建主线收费站1处,服务区3处。建设互通连接线10条,共计21.03公里,互通连接线采用一、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全线占用土地15159亩。

全线设计速度均为100公里/小时,其中成都经济区环线至渝蓉高速公路段采用34米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渝蓉高速公路至止点路段采用26.0米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汽车荷载为公路—Ⅰ级,其他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执行。

总概算为147.32亿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87.14亿元,设备及工具、器具购置费1.48亿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1.83亿元。

工程计划2017年底开工,2020年底建成,建设期3年。

2.重要环境要素分析

1、根据本项目施工图拟定的路线方案,在综合考虑工程规模、地质条件、社会经济、路网规划、城镇规划、工程占地、拆迁安置、水土流失以及路线对声、大气、水、生态环境等的影响,本报告书认为推荐方案合理可行。

2、生态敏感区域

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域。本项目的建设与当地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等不冲突,项目所在地区人民政府总体上同意推荐的路线方案。

安岳县城西连接线(500m长)段穿越安岳县千佛寨森林公园,涉及生态保育区和一般游览区,路线基本与千佛寨森林公园呈80°交叉,建设单位正在完善相关报批工作。

3、饮用水源

本项目涉及两处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

(1)安岳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七里桥水源保护区:路线穿越安岳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七里桥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陆域、水域(K137+000-K139+500,长度约2.50km)及二级保护区陆域(K139+500-K140+500,长度约1.00km)。

(2)鸳大镇饮用水源保护区:本项目于K130+600-K133+300)穿越鸳大镇饮用水源保护区二级陆域(长度约2.70km)。

目前,从安岳县环境保护局了解到,2016年4月份以后,安岳县城饮用水源主要来自于书房坝水库,现有饮用水源将作为城镇居民备用水源,但其划定方案仍然有效。

针对以上情况,资阳市人民政府会同安岳县环保局对路线方案进行充分调研,认为现有推荐方案相对合理可行,故资阳市人民政府以(资府函[2016]72号)同意路线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

4、城市规划

本项目推荐路线方案符合成都市简阳市和资阳市雁江区、乐至县、安岳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5、重大基础设施

本项目与所在地区现有重大基础设施干扰较小,能够保证现有电力、水利、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施工期间,对沿线部分国省干道如国道

319、省道206及县道等存在一定的交通干扰。

3.社会环境

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项目属于《四川高速公路网规划(2014-2030年)》中第6条成都放射线中“成都至资阳至重庆:成都-成都新机场-资阳-安岳-川渝界”的组成部分。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四川和重庆两省市高速公路网络、加密区域路网,并打造简阳市、雁江区、乐至县、安岳县综合公路交通运输体系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的建设及营运对沿线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重大的影响。

项目直接影响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教育文化与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其现状水平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受到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该公路的建设投入运营后,对原电力、水利、交通、水利、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干扰影响不大。

4.生态环境

1、生态环境现状(1)植物物种、植被

评价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38科386属551种(含部分栽培物种),其中蕨类植物19科25属34种,裸子植物8科12属12种,被子植物111科349属505种。

从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上分析,温带成分与热带成分数量和比例差距不明显,说明本区域种子植物的地理分布性质为亚热带植物区系。

由于历史原因,评价范围内植被受人为破坏严重,原生的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仅留下次生的树林和小面积灌丛,因此植被类型及各植被类型的组成和结构都比较单一。沿线植被主要有柏木林、杂木林、枫杨林、杨树林、慈竹林、黄荆灌丛、盐肤木灌丛、白茅草丛、农耕地、园地等。林地绝大部分是人工种植和原生植被被破坏后所形成的次生林。耕地栽培植被类型以水稻、玉米、小麦、油菜为主,其它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红薯、莲等;园地栽培植物以经济林木、园林植物、果树为主,药用植物栽植稀少。

拟建高速公路在四川盆地内将穿越农业耕作悠久的地区。公路沿线农耕区大春作物水田以水稻为主,旱地以玉米、红苕为主,小春作物以油菜、小麦、蚕豆为主,均为一年两熟类型。经济林木以柑橘、枇杷、柚等为主。

依据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评价区内实地调查发现有苏铁(Cycas revolute)、银杏(Ginkgo bilob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红豆杉(Taxus chinensis)4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即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楠木(Phoebe zhennan)、莲(Nelumbo nucifera)和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根据路线方案,经过调查和查询,项目沿线评价范围内没有古树名木分布。(2)动物

经实地调查、访问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确认拟建高速公路评价区内有陆生脊椎动物102种,隶属4纲22目50科。其中,两栖纲1目3科6种;爬行纲2目5科8种;鸟纲14目33科68种;哺乳纲5目9科20种。

根据野外调查以及相关县市区林业局收集的资料,评价区域内共分布有鸟类14目33科68种。其中非雀形目鸟类32种,占评价区总种数的47%;雀形目鸟类36种,占评价区总种数的53%。

在68种鸟类中,有留鸟33种,占总种数的48.53%;夏候鸟17种,占总种数的25%;冬候鸟有14种,占20.59%;旅鸟有4种,占5.88%。

本项目不涉及陆生野生保护动物栖息地。(3)水生生态

根据实地调查,评价范围内经不完全统计共有水生植物5门,16科,18种。其中藻类有3门,12科,14种;蕨类有2科2种;被子植物有2科2种。

经实地调查、访问和查阅资料,评价区域河(江)段中的鱼类有4目 8科 34 种。其中以鲤形目的种类最为丰富,占评价区域江河段中鱼类总数的73.52%。评价区域河(江)段中未发现国家和四川省重点保护的鱼类。

评价区域江河段中产量和经济价值较大的鱼类有红尾副鳅、鲫、鲤、草鱼、鳙鱼、鲢、翘嘴红鮊、青波、鲶鱼、大鳍鱯、大眼鳜、黄鳝等。

经对各桥梁跨越的沱江、阳化河、李家沟大桥段、唐家坝子大桥段、何家沟大桥段及支流实地调查、访问和查阅资料,评价区域河段中无鱼类重要的产卵场、越冬场和索饵场。

(4)生态系统

根据野外调查,拟建公路沿线的生态系统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灌草丛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村落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和道路生态系统。

2、生态影响

工程建设必然会破坏地表植被,将影响一定数量的植物物种,导致它们数量减少。但受影响的多数落叶阔叶、灌木、草本类植物在评价范围内分布广泛,生存能力强,自然恢复的速度快。在实施本评价报告的生态保护措施的前提下,评价区的植物多样性基本不会发生变化,在工程完成后损失的植株会得到恢复,不会有植物物种消失。

评价区内的两栖类主要生活在农田、溪流及附近的草丛及灌丛中,施工区与其临近区域的植被、生境相同,它们会迁移到非施工区,对其种群的生存不会造成大的威胁,不会造成它们从该区域内消失。施工影响了水体环境,对其生存环境造成影响,但影响有一定的期限,一旦施工结束,两栖类的生存环境将会逐渐得到恢复。爬行类将由原来的生境转移到远离施工区的相似生境的生活,公路在施工期对其造成一定惊扰,但影响是暂时的。鸟类具有强的迁移能力,无论对食物的寻觅,饮水的获得,公路的修建对它们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在线路附近区域有许多兽类的替代生境,且兽类的活动能力较强,可以比较容易的在评价区周围找到相似生境,施工活动不会对其生存有大的影响。加之这些种的分布范围较广,繁殖力也较强,且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公路工程的施工对其影响也有限。

项目沿线评价范围内没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境集中、成规模分布。

3、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要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做深入、细致的研究,结合用地情况和占用农田情况进行多方案论证、比选,确定合理的线位方案;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方案。

工程在进行路基开挖、弃土场、临时施工场所等进场前,应对上述场地的表层有肥力的耕作层土壤集中堆放并进行保护,以便于施工后期的场地绿化和植被恢复。在设计文件中应按上述原则提出或细化表层土剥离、堆存和保护工作,并对施工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在公路边坡绿化和临时场地复耕和恢复林地时,应充分利用剥离的有肥力的表层土壤,避免重新取土。

施工活动开始之前,需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限定施工人员的活动区域,尽量控制施工动土范围,以保持原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通过优化方案,有效降低公路对评价范围内植物、植被、景观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和破坏。

在所有永久建筑完成后,应立即进行裸露区的恢复,包括开挖的坡面、房前屋后等区域。恢复时将根据各地段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评价区本身的建设,因地制宜地对各类施工迹地进行绿化恢复,尽量减少工程区内的施工痕迹。施工迹地的绿化恢复过程中将完全采用当地树种、草种。

施工临时设施中除部分临时建筑物和临时道路结合评价区规划予以保留和改建外,其它与工程建设无关的临时设施和道路将全面拆除,对施工临时建筑物及废弃杂物及时清理,整治施工开挖裸露面,再塑施工迹地。植物恢复措施采取就地取材,首先种植当地的适生的、乡土植物物种,改善临时占地的环境,然后让其自然恢复。

为使公路工程的建筑物设计与评价区域的整体自然景观和环境相协调,在互通立交区、服务区、生活区、站场、公路护坡、路基侧面等永久建筑物的设计上,其风格、色彩和材料等要尽量使其与当地环境协调,同时尽量采取有效的绿化和美化措施。

在施工中尽可能地防止燃油泄漏和机械检修、冲洗废水等随意排放;对工程废物进行快速、集中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于施工人员产生的垃圾集中进行收集处理;生活污水利用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后作为农林灌溉用水,坚决制止粪便和生活污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特别是往河流中排放;坚持控制污染、杜绝污染、治理污染是保护两栖爬行动物的关键。

对兽类的保护主要是要作好宣传,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环境和自然保护教育,杜绝一切不

利于兽类生存繁衍的活动,特别是破坏兽类生境的活动。

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安排工期,加强生态监理,作好渣场、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等规划设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动物的阻隔影响。最后,还应处理好施工运输便道、渣场、施工场地、隧道口等建设占地范围内的生态恢复工作,还野生动物一个自然的生态环境。

5.声环境

1、本项目,现有噪声源主要是居民生活噪声、社会噪声和现有道路交通噪声。根据现场踏勘,项目主线评价范围内有环境空气及声环境保护目标(居民点)36处,项目主线评价范围内有环境空气及声环境保护目标(学校、医院、敬老院)9处,项目连接线有环境空气及声环境保护目标3处。

2、本项目15个监测点昼间和夜间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4a类标准,从现场踏勘和监测资料分析可知,敏感点主要噪声源自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声环境质量良好。

3、公路施工噪声因不同的施工机械影响的范围相差很大,昼夜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不同,夜间施工噪声的影响范围比昼间大得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多台施工机械同时在一起作业,此时施工噪声的影响范围比预测值大。施工噪声将对沿线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昼间主要出现在距施工场地130m的范围内,夜间将出现在距施工场地220 m的范围内。从具体工程构筑物施工场地来说,桥梁施工打桩时影响较远,昼间在130m处才能达标。根据敏感点房屋分布特点,各村庄房屋分布较为分散,昼间施工噪声对临路距离小于100m的住户产生一定干扰和影响。夜间施工影响范围大于昼间,夜间施工噪声对临路200m内的住户存在影响。公路施工噪声是短期污染行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对公路沿线噪声敏感点产生影响。

4、噪声预测 ①居民点

公路营运近期:昼间1处居民点超标,超标量为0.1dB(A),其余35处居民点达标;夜间3处居民点超标,超标量在0.2-0.5dB(A)之间,其余33处居民点达标。连接线3处居民点昼间、夜间均达标。

公路营运中期:昼间7处居民点超标,超标量在0.2-1.1dB(A)之间,其余29处居民点达标;夜间22处居民点超标,超标量在0.1-1.7dB(A)之间,其余14处居民点达标。连接线3处居民点昼间、夜间均达标。

公路营运远期:昼间23处居民点超标,超标量在0.1-1.9dB(A)之间,其余13处居民点达标;夜间32处居民点超标,超标量在0.3-2.7dB(A)之间,其余4处居民点达标。连接线3处居民点昼间、夜间均达标。

②学校、卫生室、敬老院

公路营运近期:昼间2所学校、1处卫生室超标,超标量在1.9-3.2dB(A)之间,其余4所学校、1处卫生室、1处敬老院达标;夜间4所学校、1处卫生室超标,超标量在0.1-4.7dB(A)之间,其余2所学校、1处卫生室、1处敬老院达标。

公路营运中期:昼间3所学校、1处卫生室超标,超标量在1.6-4.3dB(A)之间,其余3所学校、1处卫生室、1处敬老院达标;夜间5所学校、2处卫生室超标,超标量在0.6-5.6dB(A)之间,其余1所学校、1处敬老院达标。

公路营运远期:昼间5所学校、2处卫生室超标,超标量在0.4-5.4dB(A)之间,其余1所学校、1处敬老院达标;夜间5所学校、2处卫生室超标,超标量在1.9-6.7dB(A)之间,其余1所学校、1处敬老院达标。

因此,本项目沿线居民区、学校和卫生院等声环境敏感点需根据实际超标情况采取相应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5、对于公路交通噪声超标问题,可采取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有:声屏障、建筑物设置吸隔声设施(隔声窗)、调整建筑物使用功能、环保搬迁、栽植绿化林带等。针对本项目的大气和声环境敏感点,以营运近期和中期预测结果作为控制,营运中期超标的敏感目标即采取措施,对营运远期超标或预测未超标的敏感目标采取跟踪监测措施。

6、规划建设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的居民房屋应距离公路中心线50m之外;建设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的居民房屋以及学校医院等特殊声环境保护目标应距离公路中心线100m之外。

6.地表水环境

1、本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地表河流水体,主要有沱江、阳化河、刘家坝、唐家坝子、祠善、鸳大河、长河和太平河等。项目沿线这些地表水体的功能为过水和灌溉,部分具有饮用水功能,III类水体。沿线涉及安岳县县城岳阳镇和城北乡饮用水源鸳大河,安岳县长河乡饮用水源太平河。

从代表性监测结果可知,从上表可知,通过对各主要地表水体评价河段内水环境现状监测统计分析可知:乐至县巡泗村唐家坝子大桥处COD超标,其余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要求;安岳县柏树湾大桥跨鸳大河处COD、NH3-N超标,其余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要求;安岳县长河大桥处COD超标,其余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要求;安岳县余家湾大桥处COD超标,其余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要求。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为面源污染所致。

沱江和阳化河pH值、悬浮物、COD、NH3-N、石油类5项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质量标准。

2、本项目施工期间水环境影响主要有:多座跨河流、冲沟的桥梁在下部结构施工时可能导致钻渣污染河流水质,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被雨水等冲刷后产生油污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管理不当也会对周围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临河路段进行路基开挖、填筑时若防护不当会有土石进入河流,堆放的建筑材料管理防护不当被雨水冲刷;营运期间的水环境影响主要有:初期雨污水在无防护措施情况污染水体,危化品运输事故污染水体,服务区、停车区、养护工区及收费站等服务设施的生活污水。

3、施工期间驻地采用租用当地民房,利用现有化粪池或干厕处理后用做农肥,影响较小。要对施工期沿河及跨河路段产生的拌和废水和油污水进行单独收集、并设置沉淀池处理后回用;施工期短隧道地下水不丰富,因此发生大量涌水的几率较小,对上部植被生长用水和少数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影响较小,对于隧道施工废水应设置沉淀池处理后回用。

4、对本工程运营期水环境污染主要是沿线服务区、收费站、管理中心、养护中心等服务设施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及路面桥面径流所产生的污水。经过桥面污水收集装置收集、沉淀处理后,拟建公路桥梁路面径流对河流水质影响很小。沿线服务设施所产生的污水中SS、COD、BOD5、石油类均超过排放标准,分别采用改良式化粪池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对产生的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农肥及回用绿化。

5、本项目营运期运输危险化学品(主要是石油、焦炭及煤制品、化肥、农药及日用化工品)车辆在所经水域存在发生可能引起水体污染的交通事故的概率较小,通过制定应急预案和设置相应的警示、防撞、收集处理设施后,因交通事故而污染桥下水体的情况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7.环境空气

1、两处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位NO2和TSP日均值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

2、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是扬尘,即TSP污染,经分析其影响时间较短暂。采用施工现场定期清扫、洒水,合理设置施工场地位置,施工散料运输车辆加盖蓬布,料场远离居民点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TSP污染影响程度。

8.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来自路基铺设时产生的弃渣、弃石,分布在公路沿线两侧,应将其集中收集运至弃渣场妥善堆放并防护;另一部分来自施工区的垃圾,包括废弃的建材、包装材料、生活垃圾等,这些固体废物往往存在于施工场地等临时占地附近,应设置临时的垃圾收集桶,集中收集并及时送往附近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

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管理人员生活垃圾,沿公路呈点状分布,相对于施工期来说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9.水土保持

1、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的通知》(办水保〔2013〕188号),推荐方案涉及的简阳市、乐至县、资阳市雁江区和安岳县均属于嘉陵江及沱江中下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按侵蚀类型区划分属于西南土石山区,其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t / km2•a。项目沿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2965t/ km2·a。

2、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本项目建设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主要来源于路基、互通、管养工程和弃渣场区,故本方案将路基、互通、管养工程和弃渣场区域作为水土流失的重点防治区域。

3、水保方案中采取的水保措施是临时防护措施和永久防护措施的综合体现,是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公路施工期和营运期造成的水土流失,本项目水保方案中采取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从环保角度分析合理可行,行之有效。

4、本项目实施没有重大水土保持制约因素,严格按照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到临时措施、永久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管理措施相匹配,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各项水保措施后,经过水土保持措施治理,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指标能够达到防治目标要求,从水土保持角度来看,本项目建设合理可行。

10.事故风险

从预测结果可见,公路全线发生危险品运输风险事故的概率很小,但只要发生危险化学品(主要是石油、焦炭及煤制品、化肥、农药及日用化工品)风险事故,对敏感路域水环境将可能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通过制定应急预案和设置相应的警示、防撞、收集处理设施后,因交通事故而污染桥梁跨越水体的情况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11.环保投资及经济损益分析

工程建设总投资预计147.32亿元,其中直接环保投资约为31186.9万元,占整个项目工程投资的比例为2.12%。拟建公路环保措施的实施每年可得到大量无法估算的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环保投资效益是比较明显的。

12.环境影响结论及建议

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项目直接影响区位于成内渝发展带和成南渝发展带中间地区,本项目的建设直接联系了两条经济带,为成、渝两个极核间又新增了一条高速通道,极大地促进两者的发展联系和融合。同时,随着本项目建设,将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极轴,增强经济带内部节点——资阳市的吸引能力,为促进资阳市和沿线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全面融入成渝经济区,有效提升资阳市在全省和成渝经济区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支撑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壮大提供保障。

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工程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加强施工队伍的环境保护教育,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工程承包商在签定工程承接合同中应有明确的条款,对施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的予以承诺并落实。

经环境比选,推荐的路线方案是可行且合理的,通过落实工程设计拟定的环境保护方案和本报告书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可使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较好的控制,其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对拟建公路沿线公众参与的调查表明,当地政府机构、普通群众、受影响居民拥护该项目建设。

工程监理单位应根据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工程设计文件、工程施工合同及招标文件、工程监理合同及招标文件等编制环境监理方案,并严格按照制订的环境监理方案实施监理工作。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监测工作,落实定期和不定期的

环境监测计划。

建议在下阶段设计中进一步进行局部路段的优化方案比选和土石方纵向调运,尽量减少取弃土方量,减小对当地土地占用和拆迁安置的影响;另外深化项目沿线现有居民的分布情况调查,更为准确合理地设置通道位置,更加有效地缓解高速公路封闭带来的交通阻隔影响;对项目桥跨项目所在地敏感地表水体的桥梁进一步开展桥跨方案及施工方式的比选,将桥梁建设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综上所述,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项目的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合理可行。

第五篇:生态环境保护报告:关于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情况的报告

XX市人民政府关于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情况的报告

XX市委、市人民政府:

根据《整改方案》要求,现将我市负责“xx省有色金属资源历史上粗放式开发,导致部分区域及工矿场地、土壤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xx省涉铊企业多,涉铊尾矿库、废弃矿山多,多次发生铊污染事件。”问题的整改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指出问题

xx省有色金属资源历史上粗放式开发,导致部分区域及工矿场地、土壤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xx省涉铊企业多,涉铊尾矿库、废弃矿山多,多次发生铊污染事件。

二、整改措施及整改目标

(一)整改目标

持续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强涉铊问题排查整治,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

(二)整改措施

1.严格落实涉镉、砷、镍、铊等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措施。结合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铊超标地块名单等,对农田周边在产或关停涉重企业开展涉镉、涉铊等重金属污染源排查,对存在重金属污染的区域,按要求制定方案进行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

2.推进涉铊排查整治。制定涉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完善政策标准,推进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开展涉铊企业和工业园区风险排查,建立涉铊企业和工业园区清单、风险问题清单,推进涉铊环境问题整改。

3.加强监管执法。强化常态化监管执法,将涉铊企业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范围,开展涉铊专项执法和交叉执法,通报曝光一批环境违法典型案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4.加强监测预警。根据XX市要求,制定实施XX市重金属(铊、锑)水质自动监测试点建设方案;持续开展铊关联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断面、重点支流的铊常规监测和涉铊工业企业铊因子执法监测;推动涉铊企业安装除铊设施电力智慧环保监控设施,做到实时监控、提前预警,保障饮用水安全。

5.建立完善政策标准。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制定涉铊工业企业排查整治标准、工业企业铊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工作指导意见和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铊环境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针对性。

三、整改目标达到和整改措施完成情况。

(一)我市湘江流域重点领域涉铊风险源基本查清。

建立健全涉铊工业企业(含园区,以下简称“涉铊企业”)、铊污染场地、含铊危废等重点领域风险源清单。根据危废大调查、重金属大调查大排查、工业企业用地详查等工作,基本查清其他涉铊风险源。

(二)涉铊企业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涉铊企业内部管控机制基本健全,短期能整改到位的问题基本整改到位,整改周期较长的问题严格控制环境风险、持续推进整改。

(三)涉铊企业违法行为杜绝。

按照“全覆盖、全方位、严执法”要求,依法打击湘江流域涉铊企业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形成监管执法高压态势,企业非法排污、恶意偷排等违法行为杜绝。

(四)涉铊企业监测监管常态化管理机制基本建立。

市政府(管委会)主导、部门监管职责进一步压实,齐抓共管机制基本形成。

(五)流域铊超标风险隐患基本控制。

流域环境风险隐患持续降低,坚决杜绝XX市境内湘江流域出现铊浓度异常事件,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四、初步审核意见与公示情况

(一)初步审核意见:已通过初步审核。

(二)公示情况:已于2021年12月17日XX市政府网公示。

五、后续工作安排或长效监管措施

(一)进一步严格把控环保准入。

对全市拟新建涉重行业企业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相关要求,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产业规划布局、选址不合理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重行业企业依法依规严守环保准入关。

(二)进一步加强对涉铊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监管。

进一步加强对涉铊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监管监测频次,督促企业加强环境管理,落实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三)进一步加大对国、省控断面水质管控力度。

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及工业园区排污口、国省控断面敏感水域周边生活污水整治力度、化肥农药等农业面源污染和养殖尾水等工作管控,确保我市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稳定向好,为打造“三园一区”升级版守牢生态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助推高质量发展。

下载省林业厅完成桃园至巴中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省林业厅完成桃园至巴中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