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考察材料应注意的“五化”
干部考察材料注意的“五化”
干部考察材料是组织部门对干部一段时期以来的德才表现作出的综合评价,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近年来,为确保选准人、用好人,组织部门不断创新干部考察办法,考察组在考察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然而在考察材料的撰写上还存在着千人一面、内容空洞、语言乏味、结论模糊等问题。这不仅反映不出干部的个体特征和差异,难以鉴别优劣,而且还使考察材料失去了作为识别干部的重要依据的作用。
要解决干部考察材料在撰写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坚持创新理念,准确把握干部考察材料的要求,在“五化”上下工夫:
一、特征描述个性化,避免“千人一面”。虽然大多数干部可能共同具有某种优缺点,但是其具体表现形式、方法、程度等各有不同,考察人员应深入挖掘并准确把握考察对象的个性化信息。比如,“工作业务能力强”是许多干部的共同特点,但“能力”实际上可以分为突发事件处理、做群众思想工作、前瞻性思维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再如,“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到每个干部则可表现为说话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说话层次清晰、条理性强,善于运用形象化语言等不同特征。考察人员应从不同角度予以个性化描述,使考察对象各具特色,形象鲜明。
二、评价分析具体化,切忌“内容空洞”。有的考察者在撰写考察材料时,对干部不作具体分析,而是简单地以集体政绩代替个人
能力,或把阶段性的成绩看成是一贯的表现,写虚的多、写实的少,导致考察材料空洞无物。对干部的评价,应通过类型分析、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环境分析、历史分析等手段,依据确切的事实和群众的合理意见,客观公正、深入具体地评价分析干部的功过是非、评定干部的工作实绩。对干部存在的问题也应深入分析,弄清是偶然性的还是经常性的,是思想品质问题还是工作方法问题,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来增强干部考察材料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三、重点突出典型化,力戒“流于形式”。目前,干部考察材料一般按德、能、勤、绩、廉的顺序撰写,在材料的分布上,往往是面面俱到,只强调材料框架的完整性,平均用力,导致重点不够突出。撰写干部考察材料时要把有限的笔墨落在干部的“闪光点”上,对干部在关键时期的工作表现,以及最具有代表性、最能打动人的典型事例,应农墨重彩,保证对人物的描述充实饱满,对共性的内容、干部表现不是很突出的方面以及其他辅助性工作,则可以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以“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层次结构,为干部勾勒出一幅清晰丰满的人物“画像”。
四、表述手法形象化,切勿“语言乏味”。受思维定式影响或语言文字驾驭能力限制,有些考察材料语言生硬死板,表述手法机械僵化,整篇材料给人索然无味的感觉。随着干部考察内容的逐渐丰富,干部考察材料的撰写在表达方法上也应有所创新,语言表述应生动鲜明,讲究语法修辞,多用生动直观、易于理解的丈字。对考察中收集到的统计报表、荣誉证书等反映干部重要情况的资料,可
以以表格、图表、照片、声像等形式直接表现,发挥其与文字材料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作用,使干部考察材料化平淡为生动。
五、考察定性明确化,不要“结论模糊”。考察结论与干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考察材料的点睛之笔,而大多数材料常用“优秀”、“建议提拔使用”或“建议暂缓使用”等作结论,缺乏具体明确的建议。在对干部的问题和不足的定位上,有些考察人员顾虑重重,担心写重了影响干部提拔,写轻了不能真实反映干部的能力素质,因此含混不清或避重就轻。为此,对考察中掌握的大量第一手材料,考察人员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干部,避免形成“一俊遮百丑”或“一无是处”的错误评价。要结合班子情况、岗位职能要求和干部特点,提出明确的建议。比如,有的干部理论水平较高,但基层实践经验不足,可以明确建议将其安排到基层单位锻炼;有的干部综合素质比较高,但工作中却和班子中的大部分成员不合拍,考察材料可以明确建议将其交流提拔到外单位使用。这些明确的考察建议将为用人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
第二篇:写好干部考察材料要在五化上下功夫
写好干部考察材料要在“五化”上下功夫
发布日期:2012-2-29 |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针对干部考察材料撰写上存在的千人一面、内容空洞、流于形式、语言乏味、结论模糊等问题,笔者认为,写好干部考察材料在要在“五化”上下功夫。特征描述个性化,避免“千人一面”。干部考察材料中概念化、公式化的表述,导致考察材料所描述出的“人”似曾相识、千人一面。实质上,虽然大多数干部可能共同具有某种优缺点,但是其具体表现形式、方法、程度等各有不同,考察人员应深入挖掘并准确把握考察对象的个性化信息。比如,“工作业务能力强”是许多干部的共同特点,但“能力”实际上可以分为突发事件处理、做群众思想工作、前瞻性思维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再如,“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到每个干部则可表现为说话富有感染力,层次清晰、条理性强,善于运用形象化语言等不同特征。考察人员应从不同角度予以个性化描述,使考察对象各具特色、形象鲜明。
评价分析具体化,切忌“内容空洞”。有的考察者在撰写考察材料时,对干部不作具体分析,而是简单地以集体政绩代替个人能力,或把阶段性的成绩看成是一贯的表现,写虚的多,写实的少,导致考察材料空洞无物。对干部的评价,应通过类型分析、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环境分析、历史分析等手段,依据确切的事实和群众的合理意见,客观公正、深入具体地评价分析干部的功过是非;应着重突出实绩分析,以领导班子集体的工作实绩为基础,结合工作分工,深入分析干部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以此评定干部个人的工作实绩。对干部存在的问题也应深入分析,弄清是偶然性的还是经常性的,是思想品质问题还是工作方法问题,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来增强干部考察材料的可信度和说服力。重点突出典型化,力戒“流于形式”。目前,干部考察材料一般按德、能、勤、绩、廉的顺序撰写,在材料的分布上,往往是面面俱到,只强调材料框架的完整性,平均用力,工作简历、奖惩情况、学习情况等都占有一定的篇幅,导致重点不够突出。干部考察材料应注重全面体现干部各个方面的情况,但全面并不 1
意味着面面俱到。从人的因素分析,干部也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具有突出的表现和才能。因此,撰写干部考察材料时要把有限的笔墨落在干部的“闪光点”上,对干部在关键时期的工作表现,以及最具有代表性、最能打动人的典型事例,应浓墨重彩,保证对人物的描述充实饱满,对共性的内容、干部表现不是很突出的方面以及其他辅助性工作,则可以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以“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层次结构,为干部勾勒出一幅清晰丰满的人物“画像”。
表述手法形象化,切勿“语言乏味”。受思维定式影响或语言文字驾驭能力限制,有些考察材料语言生硬死板,表述手法机械僵化,整篇材料给人索然无味的感觉。随着干部考察内容的逐渐丰富,干部考察材料的撰写在表达方法上也应有所创新,语言表述应生动鲜明,讲究语法修辞,多用生动直观、易于理解的文字。对考察中收集到的统计报表、荣誉证书等反映干部重要情况的资料,可以以表格、图表、照片、声像等形式直接表现,发挥其与文字材料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作用,使干部考察材料化平淡为生动。
考察定性明确化,不要“结论模糊”。考察结论与干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考察材料的点睛之笔,而大多数材料常用“优秀”、“建议提拔使用”或“建议暂缓使用”等作结论,缺乏具体明确的建议。在对干部的问题和不足的定位上,有些考察人员顾虑重重,担心写重了影响干部提拔,写轻了不能真实反映干部的能力素质,因此含混不清或避重就轻。为此,对考察中掌握的大量第一手材料,考察人员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干部,避免形成“一俊遮百丑”或“一无是处”的错误评价。要结合班子情况、岗位职能要求和干部特点,提出明确的建议。比如,有的干部理论水平较高,但基层实践经验不足,可以明确建议将其安排到基层单位锻炼;有的干部综合素质比较高,但工作中和班子中的大部分成员不合拍,考察材料可以明确建议将其交流提拔到外单位使用。这些明确的考察建议将为用人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对干部的缺点和不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能上纲上线,也不能淡化弱化,而要适当列举一些事例予以说明和解释。
要提高干部考察材料的质量,需要不断增强考察主体的业务能力。可以推行
考察材料讲析制度,邀请经验丰富的同志进行业务讲解,研究分析不同职级、岗位、类型的干部考察材料的写作特点,选读一些大家熟悉的干部考察材料,对其结构、特点、语言等多种要素进行讨论评议。建立考察干部持证上岗制度,通过考试考核,发放考察资格证书,对考察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坚持责任导向,不断增强考察主体的责任意识。把考察责任具体分解落实到每个考察人员身上,对业务能力较弱、考察不准或不敢坚持原则讲真话的,应及时取消其考察资格;对因责任心不强而导致考察材料失真失实,甚至弄虚作假、隐瞒或歪曲事实的,要追究考察人员的责任。干部考察材料是考察结果的表现形式,要撰写好考察材料,应通过个别谈话、民主推荐、民意调查、函询评议等手段,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提高考察材料的准确度、可信度和说服力。
(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委组织部 许燕青)
第三篇:干部考察材料书写注意要点
干部考察材料书写注意要点
副职提正职的:
德才表现中要注意体现其组织、协调能力、政策执行情况、管理水平、在教师中的威信等。
中层提副职的:
德才表现中要注意体现其组织、协调能力、教学能力、完成任务情况、教师对其评价情况等。
2010年12月11日
第四篇:如何做好税务干部应注意的几点
文章标题:如何做好税务干部应注意的几点
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是国家赋予税务机关实施税收管理、行政管理的基本权力。为保证“两权”的正确行使,从机制及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国家税务总局党组颁发了《关于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实施监督的意见》,这是从机制和外部对“两权”施行者予以监督管理。而作为税务干部本身,在行使“两
权”过程中,除勇于接受监督管理外,更应坚持做到慎权、慎欲、慎微、慎独、慎初、慎终,才能在权钱名利诱惑面前方寸不乱,才能经受住考验,保持清正廉洁。
第一,要做到慎权。任何一位税务干部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行政管理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一是人事管理权,二是财、物管理权,三是税收管理权,四是税政督查权;税收执法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税款征收权,二是税收管理权,三是税收稽查权,四是税务处罚权。在每一环节上还有若干具体事项,对这些具体事项的处理也是税务干部的权力体现。正因为有这么多权力,我们才要做到慎用权力。要知道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它应是税务人员为人民服务的资本,而不是个人谋取财富的钥匙。孟德斯说过“一切有权的人都很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方能休止。”这就是说,权力自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有腐败的可能。权力如果滥用,就会成为谋取私利违法乱纪的渊薮。胡长清、成克杰、许运鸿等人正因为滥用权力,最终使自己锒铛入狱,成为千古罪人。因此,每一个税务干部要正确理解“做官一时一地,做人一生一世”的道理,正确行使权力、恪尽职守,奉公守法,为国家聚财,为纳税人服务。坚持做到立足本职,不争权夺利,不越权办事。
第二,要做到慎欲。所谓慎欲是指克制个人欲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国家干部的最起码要求。因税务干部掌握着税收征收权、税务检查权和税务处罚权,极易成为各种诱惑的包围对象,成为部分别有用心的纳税人攫取利益的目标。一些不法之徒,为偷逃国税,非法获取暴利,往往瞄准税务干部薄弱环节,投其所好,不惜采用金钱、美色等种种手段进行诱惑腐蚀,对此如果没有足够的认识,警惕性不高就极易被腐蚀、被利用而跌入罪恶的深渊。“七情六欲”人皆有之,但作为税务干部不能随心所欲,应以党和国家税收事业为重,只有抛弃非份之欲,秉公执法,廉洁高效从税,才会受到广大纳税人的爱戴和拥护。历史上“狄德罗效应”在社会上很多党员干部身上仍有体现,他们随着位高权重,肆意纵欲,结果身败名裂。因此税务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坚持艰苦朴素,勤俭持家,洁身自好,奋发向上,要耐得住清贫,挡得住诱惑,做到知足常乐,不能这山望那山高,寻求精神刺激,追求物质享受,纵欲享乐,超前消费,最终徇私枉法,贪污受贿,走向犯罪。要不断培养求知欲、争先欲、创新欲,杜绝吃喝欲、金钱欲、色情欲。
第三,要做到慎微。慎微是指在处理一些小事时也要慎重。好事莫以小而不为,坏事莫以小而为之。诸葛亮教育刘备之子阿斗时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俗话说:“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上,必须从每一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才不致于铸成大错,失掉大节。要严防那些图谋不轨之徒从所谓“小事”来接触你,接近你,挖掘并掌握你的弱点。从“小处”打开缺口使你越发不可收,并处处受制于他,处处为他服务,成为他捞钱的工具。要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做到不该吃的饭不吃,不该收的礼(哪怕是纪念品)不要收,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在坚持做到有利工作的小事要多做的同时,坚决做到有损形象的小事莫为。
第四,要做到慎独。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独处时要谨慎地处理其所作所为,不要以为别人不见其行就可以肆意妄为。目前,我们地税由于征管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许多监督制约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对具体执法人员而言,在私下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状态下,慎独就是对其自持力的考验,面对灯红酒绿,面对物质、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对所谓新潮的生活方式,如果自持力不强,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提倡并鼓励独挡一面,但决不允许将个人游离组织管理和监督之外,独来独往,我行我素。
第五,要做到慎初。“人之初,性本善”,拒腐防变,慎初为先,不能搞下不为例。对刚刚参加税收工作的青年同志来说,慎初具有更加特别的内涵和意义。他们的现在就好比是一张白纸,未来靠他们自己描绘,能慎对现在,放眼未来,前景定是美丽如画。反之,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必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因此,青年同志自身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要志存高远,培养好的习惯,汲取好的经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争做时代骄子、社会栋梁。作为领导同志和参加工作时间长的老同志要多启发、多引导,放好样子,做好表率。在税收执法工作上做到多传经、多带领、
第五篇:写好干部考察材料重在“五性”
写好干部考察材料重在“五性”
干部考察材料,是组织部门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对考察对象进行深入全面调查分析后所形成的,用以反映考察对象表现情况的专用文书,是党组织决定干部升降奖惩的重要依据。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要重点把握好“五性”:
真实性:真实可靠,符合实际
真实性是对干部考察材料的根本要求。作为组织部门了解、选拔和培养干部的一把“尺子”、一面“镜子”,干部考察材料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符合实际。撰写人在对干部作出评价和结论性意见时,一定要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公正、准确地逐项反映干部素质和能力的真实情况。对暂时还拿不准的观点或材料,宁可舍弃,也不要勉强凑合。
全面性:重点突出,全面具体
全面性是对干部考察材料的基本要求。要按照干部任职条件,以干部的现实表现为依据,以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为主干,以干部的任职时间顺序为线索,逐一叙述考察对象的素质和能力情况,以反映干部本人的本质和面貌。同时应突出重点,既要精心提炼概括,又要挖掘典型事实,清晰反映不同考察对象的不同点。一是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反映考察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解决“靠得住”的问题。二是以注重实绩为原则,紧扣考察对象的工作经历、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解决“能不能”的问题。三是找准群众普遍反映的缺点和不足,解决“行不行”的问题。应针对组织考察的目的,结合干部的拟使用方向,有侧重地反映考察对象的特点。如,是否具备本专业知识、是否熟悉本职工作,等等。对于拟任“一把手”的人选,除了共性的要求外,还应重点反映其驾驭全盘工作的能力以及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情况。
准确性:恰如其分,准确无误
撰写人要一分为二地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把最能反映人物真实面貌的材料筛选出来,在有限的篇幅内作出准确的表述。一是深入分析考察情况,透彻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对考察对象作出准确、恰当的评价和结论,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二是通过类型分析、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环境分析、历史分析等手段,依据确切的事实和群众的合理意见,客观公正、深入具体地评价分析考察对象的功过是非。三是着重实绩分析,以领导班子集体的工作实绩为基础,结合工作分工,深入分析干部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以此评定干部个人的工作实绩。四是结合班子情况、岗位职能要求和干部特点,提出明确的建议。比如,有的干部理论水平高,但基层实践经验不足,可以明确建议将其安排到基层单位锻炼;有的干部综合素质比较高,但在工作中和大部分班子成员不合拍,可以建议将其交流提拔到外单位使用。总之,对考察对象的缺点和不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能上纲上线,也不能模糊淡化。
典型性:刻画个性,如见其人
撰写人要抓住考察对象的主要特点,着力刻画其个性特征。一是深入挖掘并准确把握考察对象的个性化信息。比如,“工作业务能力强”中的“能力”可以分为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前瞻性思维能力等。二是把有限的笔墨落在干部的“闪光点”上,对干部在关键时期的工作表现,以及最具代表性、最能打动人的典型事例进行重点介绍,使人物描述充实饱满;而对共性的内容,干部表现不是很突出的方面,以及其他辅助性工作,则可以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以“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层次结构,为干部勾勒出一幅清晰丰满的人物“画像”。
通俗性:朴实简练,易读易懂
通俗性是干部考察材料的语言要求。撰写人要全面具体地反映考察对象的表现,但并不意味着要面面俱到,而应删繁就简、言简意赅。在语言表述上应该朴实简练、易读易懂、生动鲜明。考察中收集到的统计报表、荣誉证书等反映干部重要情况的资料,可以表格、图表、照片、声像等形式直接表现,发挥其与文字材料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作用,使干部考察材料由平淡变生动。